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有感(共4篇)
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有感 篇1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从外交角度解读清朝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期间我国的历史发展,但这不是一块完整的历史叙述而是断代史阐述。
一、谈谈蒋廷黻
蒋廷黻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在学术上,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另辟蹊径,从外交的角度讲述中国近代史,从外交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压迫的原因。《中国近代史》折射出蒋廷黻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者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是对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一种深刻反思。虽然他的历史观不可避免受到他的政治倾向影响,其观点在今天看来也并非完全正确,但其思考的精神,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19,蒋廷黻中学毕业后,进入了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读大学。在大学里,蒋廷黻主修历史学,兼修其他多门自然科学课程。他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他对当时中国国内的军阀纷争和混战所引起的各种问题产生了探究欲望,想通过学习历史,获得“将来在中国从事政治工作”的知识和经验。同时,由于历史系的课程枯燥单调,他在课外阅读了许多德国史和意大利史,了解了俾斯麦、加富尔、马志尼、加里波第等德国、意大利政治家是如何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而努力的。接受了严格的科学方法训练。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自然学科的教授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而要求他们学会观察事实;研究报告一定要做到观察仔细和结论客观。这种训练使蒋廷黻终身受用,使得后来他从事历史研究时能坚持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凭史料说话;从事政治工作后也极重视实际观察,对很多事有较为清晰的见解。19夏季,蒋廷黻从巴黎重返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再次进入大学进修后,他想做个能左右中国政坛的新闻界大亨,就进了新闻学院。他不久便觉得要左右政坛必须懂得政治,便进政治研究所改修政治学。后来,他认为政治学科所讲的政治只是理论而非实际的,“欲想获得真正的政治知识只有从历史方面下手”,又转为专攻历史,主修历史学,导师是著名政治社会史教授卡尔顿・海斯。转了一圈,蒋廷黻又学习历史了。历史的功能在于了解过去、服务现在、推测未来,因此历史著作应注意历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写得既内容丰富、又明白晓畅,以达到历史所产生的最大效应。《中国近代史》就是以进化史观为指导,以“经世致用”为主旨。
二、谈谈这本书
鸦片战争暴露了清朝腐败的政治、没有工业化的经济、八股式的文化、没有民族意识的社会,与之相对的是步入近代化的西方,这种差异甚至差距应该也与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有关联。
任何时代都有英雄。林则徐、曾国藩是优秀的人。
太平天国起义基本是历史的“重复”,而辛亥革命确实带来了新的东西,但军阀割据又暴露了中国大众缺少民族意识。
三、历史学
史料的选择往往会受主观意识影响,因此,对历史的解读会很多。提高学习历史的辨别能力建立在较强的逻辑思考基础上,不然可能会没主见。
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有感 篇2
作为本书贯彻始终的根本性精神--人文精神,其实究其源头也并不是从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有的。“就像城市是在自身的发展中逐渐繁荣起来的一样,人文主义的源头是古老的。它起源于并始终受惠于古典文献遗产(它们主要是拉丁文的,也包括希腊文的)。基于自身义务的古典思想,注重人的王国(没有舍弃神的世界)、市民的积极生活(依然幻想着圣人贤者或沉思冥想者那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和意志的力量(依然看重智力的成果)。”人文主义是在前人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中逐渐酝酿和萌发出来的,需要我们更多的从根源去探究其出现的根本原因,这是一种从中世纪就开始律动的精神核心和价值判断。
蒋百里先生提到:“于是千年来伏流之希腊思潮,又乘时横决以出,而生面别开,此则所谓文艺复兴也”。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从一开始就是打着复兴希腊文化和艺术的大旗而蓬勃展开的,面对历史学家们所谓的“黑暗的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启蒙者和贯彻者拿出了恢复人文,启迪未来的气魄。“重理性,尚自然,此则近世科学之所由兴也。尊个性,尚自由,此则近世政治组织之所由来也。”
蒋先生的意思在这里已经十分的明了,和诸多的美术史家、艺术家的观点相一致,蒋先生认为,复兴古希腊古罗马传统,重理性,尊自然,是产生文艺复兴的根基,其中的人文精神,也是基于此而上升所致,这一点,相信大家也不会产生半点怀疑。
作者谈到了研究文艺复兴应该注意的三个方面:
1)不可有成见。蒋先生在这里十分睿智的提出了如下的观点:“人动谓中世纪为黑暗时代,此则教会封建之压迫耳,其实如法国圣路易时代,其文化亦曾大放光明”。这样的论断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具有先进性和理性思维特点的,正与其同时代的荷兰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学家赫伊津哈的观点如出一辙。赫氏关于文艺复兴研究理念的超前性,和他的主要思想,与蒋百里先生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在这里也不做过多表达。
2)不能专门注重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虽然是从意大利开始发源,但取得诸多成就,将人文精神遍洒世界的,则不仅仅是意大利,法国、北欧诸国以及其他的欧洲国家,都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来,因此将眼光局限于意大利是不正确的。
3)不可专注于美术文学。虽说美术与文学是文艺复兴出成果的主要领域,但文艺复兴作为一种精神侧面的、意义更为深刻的运动,其影响是多方面的。生活、政治、科学、宗教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这是我们一定不能忽略的。
蒋先生在政治、宗教、风俗、文艺四个方面中谈到了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前半阶段出现的诸多历史事件。他非常客观、非常人文的谈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风俗人情,把更多的艺术作品和美术家、文学家介绍给我们。在谈到这个时期社会荒诞、庸俗和黑暗的同时,也不忘交代艺术家们在这个时期酝酿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人文魅力。
在文中作者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这三位文艺复兴的先驱,对于薄伽丘的《十日谈》,书中是这样提到的:“(彼特拉克)读但丁《神曲》大感动,为之解说、后其父卒,归佛罗兰市成名著《十日记》(Deameron)”“其事实有悲剧,有喜剧,有讽刺。其人物,有贵族,有平民。其性格,则有真挚,有滑稽”短短几行字,说明了《十日谈》的创作由来,将薄伽丘对于《十日谈》的描写交代得无比精彩,也十分清晰的说明了薄伽丘的这部巨著的人文主义精神特质。对彼特拉克和薄迦丘的介绍,也是十分精彩而深刻。
在笔者看来,蒋先生所说言这三点无不精准而深邃。随着时代之轮的滚滚向前,代表着人类精神力量结晶的文艺复兴却永远不会结束。人只要还活在世界上,有着人性最基本的追求,有着最自然的最原始的爱,人文精神就不会停歇,就会一直与时俱进!
聊以此文,向蒋百里先生致敬,向人类最高尚、最纯粹的人文精神致敬!
摘要: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是著名的军事学家。这本《欧洲文艺复兴史》是他在二十世纪初游欧洲,求“曙光”的结晶。此书经商务印书馆发行,一经面世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蒋先生在书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的两个观点,也是“五四”时代精神的生动注脚。这本书图文并茂的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开始,介绍了法国、北欧诸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宗教改革的历史事件,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历程,令读过此书的人无不感慨颇深、受益良多。谈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就不能不提到这场伟大运动的核心精神---人文主义,作为今天我们依旧倡导的主导思想之一,人文主义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精神价值存在了下来,并且还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术以及各个领域。这是一种寻求个性解放、自我发现、崇尚自然,从中世纪“神性”的层面回归到“人性”的自我价值的重要依托,我们在此解读此书的人文精神,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蒋先生的深意,并为自身对于欧洲文艺复兴的研究打下更好的基础。
关键词:欧洲文艺复兴,解读,人文主义
参考文献
[1]侯树栋:《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史学观念》[J],北京:《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读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有感 篇3
在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之前,我曾经对这本书抱有一丝怀疑的态度.因为纵观中国近代史这200年,可以说是无比关键的,中国正在从一个古老守旧的大帝国转变成一个追赶世界脚步的半现代化国家,中间的辗转可谓一言难尽,然而蒋先生却能用不到300页的文章的将其描述,而且更令我吃惊的是,作者对治学研究之精细严谨,对历史剖析的独辟蹊径,对历史本身的还原,都是大大超出上世纪40年代的学者的眼光,读完后,亦能让读者沉思
提到清朝,大家脑海里一定会觉得,那无非是一个签条约,割地赔钱的腐败无能的时期,实际上在18世纪并非如此,时人甚至有一种大国崛起的感觉。虽然之前有西汉著名的“丝绸之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但是直至19世纪,我们和西方世界并没有正式的外教关系,而周边的国家多是当时例如高丽,越南等弱国因此,在十九世纪之前,中国都是以一种居高者的“天朝上国”的大国姿态嗷嗷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骄傲自满而不思进取已经足以使其一生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一个国家的心态倘若如此,那便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皇帝带着自上而下的大臣士大夫阶级平民百姓一起坐进观天,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集了天地日月间最发达的科技!而此时西方国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了近代化的轨道中。在广州的十三行,为中外通商的要地。然而那时的中国处于一种经济自给自足的地位,在与外商通商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原来只不过是为了多卖点商品多获点利益,而中国这样一种自我封闭市场的状况阻碍里资本的剥削,因此原本的资本主义一跃而起变成了帝国主义。导火索便是鸦片禁令。
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在这过程中,中国的一些俊杰终于意识到中国的硬件比不上完成了工业国家的英国。比如林则徐。蒋先生在书中指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他在书中问:为什么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就开始维新、改革内政呢?回答说:一是“中国人守旧性太重(我认为哦)”;二是士大夫以传统文化为生命线,“文化的动摇,就是士大夫饭碗的动摇”,所以他们反对改革;三是“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这些是阻止中国近代化的三座大山,而作者眼光无疑是非常尖锐的,在下(中二了一点?)认为这三个问题的巨大影响力至今尚存,需要深思熟虑.首先是守旧性,中国经历了长大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大多接受孔孟之道的儒家精神,中庸之道深入人心,然而变革必然要遭到别人的反对,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变法运动都以失败告终,此后,人们渐渐更多的不思进取,墨守成规。举例而言,儒家的士大夫精神规定读书只有做官这一条出路,而以八股古文为题科举考试流行千年,似乎成才的路只有一条,恒古不变。
第二是士大夫缺少牺牲自我的无畏精神,他们在八股文的科举制度中成长,文气太重,文风浮华空洞,从而导致实行度较难。这不符合近代化历史的要求,康有为实行的变法之一就是废除八股文,代以政治经济。这正击中了广大知识分子的要害,十年苦读只为今朝,如今你说废除就废除,你还要怎么要求他把目光放远点人生会光亮的,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呐?清朝晚期重文抑武,于是甚至出现了士大夫在甲午海战期间较劲改革派李鸿章的事情,更有甚者拒绝向威海卫提供援军,直接导致了北洋水师的覆灭。
第三是马尔萨斯陷阱定理(人名我编的),那时的人们不懂得计划生育,也不会利用科学增加收成。经过了前清的人口大增长后,随着人口增加,土质和水源质量下降,人们生活质量降低,百姓感觉莫名其妙,总觉得自己运气不好,纵是政府有救市之心,也无救市之力,等到土匪一出,百姓不能生产,小乱变成大乱。
之后出现的孙文先生就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大伟人。当然,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孙文先生对中国广大农民阶级呼声的忽视,也不可回避的成为了他本人的一大失误,但是三民主义前途光明。处于中古状态的落后的中国,只有向对手学习、改革内政,才能有光明的前途。这个学习对手的过程,先是从不彻底的器物层面开始,然后进到学习政治体制的制度层面,但只有再进到更深层的精神层面,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蒋廷黻先生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的先河,但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我不尽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被蒋先生否定的经济学也是贯穿近代史的线索。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是平等的的贸易关系,英国使用白银本位为货币基础,19世纪,大量鸦片涌入国内,导致了等值的白银流出。道光年间,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道光20年鸦片战争时,一两白银可换1600文钱,到了咸丰年间甚至数量猛涨到1:2300!白银储备减少导致银贵钱贱,银铜比例严重失调,对挣铜钱的百姓而言简直就是变相加税,负担沉重也变相导致了内战。
结语(这个不是我写的O(∩_∩)O~)
蒋先生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条理分析得透彻并见解独到。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一个人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历史,我想他是不会主动对像学校里枯燥无味的教科书感性趣。而蒋先生这本《中国近代史》,语言严谨而不乏幽默,史料丰富,条理清晰而前后相连,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白痴来说的确是开智之作。而对于深爱历史或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研究历史剖析时代潮流的好书。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宽容。李鸿章,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有人说他丧权辱国是叛国奴,有人说他为近代化的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后人读史一贯犯的错误就是对前人太苛刻,甚至用今日的现状观念去剖析前人的作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的局限性,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他的难处,我们要做的,是宽容,是以史为鉴,原谅过去,明白现在,预设未来,防止再一次踏入同一条错误的河流。这就是我们读史的目的。
复旦附中 女王 TAK 的老弟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 篇4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
“孤独”这个词,已经在文学作品中被演绎过无数个版本。彼时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所著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今有知名媒体人刘同讲述励志故事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果再去谈论它,似乎有些文艺青年卖弄矫情之嫌。然而,当我读到蒋勋写的《孤独六讲》一书时,却从他的文字中再次领受到了孤独的新意。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开篇这一系列对孤独鞭辟入里的剖析,像一连串激越的鼓点,在我心底击起了一阵劲烈的回响:啊,原来孤独还可以划分出这么多种类别。书中,作者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全方位阐释了孤独这一人类害怕却又无法逃避的事物最核心的实质,让我们了解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这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人类语言的极致其实是一种孤独。”这是作者在《语言孤独》一章中抛出的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起初有些不解,如果说缄默不语的人是孤独的,而终日高谈阔论的人,怎么可能孤独?然而,静心凝思,才发现蒋勋的视角确实很“毒”,可以直击喧嚣背后的虚无。就像大多数人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享受那种引人瞩目的感觉。而当别人各抒己见时,他们的耳膜却像产生了一种屏蔽信号,即使回应,也只是出于礼貌地附和几声,极少去认真思考别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自己说到最后,也只剩下重复嘴巴开闭的动作而已,仅仅为了保持那可怜的存在感。
谈到“思维孤独”,作者归结为“不可思不可议”。仔细揣度这六个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那些超然物外的诗人。无论隐遁山野,抑或垂钓溪边,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而恰恰是这种彻底的孤独,往往能孕化出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人得以更加专注地思考,更加纯粹地感受,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譬如李白,清冷的月色下,一人一桌,一壶一盏,他非但不觉孤独,反而乐得逍遥自在,进而吟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传诵千古的佳句。李白的孤独是饱满而充实的,而当下的现代人,又是怎样去面对孤独的呢?为了排遣空虚和寂寞,大家总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花样繁多的社交活动中,喝酒、K歌、泡吧,然后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可最终的结果,却往往如歌手庾澄庆在《叶子》中唱的那样:“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待曲终人散,一切归于沉寂,孤独感依旧如期而至,而且反而变得愈发强烈。
【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有感】推荐阅读: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06-15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06-06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08-30
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有感作文09-08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读有感10-11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姚宝山09-03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50字 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11-07
读我伯父鲁迅先生有感05-17
【阅读心得】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05-16
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600字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