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精选8篇)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篇1
《2017-2018年度中国培训行业研究报告》。
本次行业研究成果丰硕,包含九个篇章: 第一章培训管理者:认知改变决定价值地位 第二章内训师队伍:敏捷赋能成为杠杆支点 第三章培训评估:让培训摆脱形而上学 第四章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员工学习指南针 第五章项目设计:运筹帷幄且决胜千里 第六章内容开发:企业培训的王道
第七章游戏化学习:企业培训的大势所趋 第八章领导力培养:不曾改变的主题与难题 第九章业绩改善:回归企业培训的初衷
一、培训管理者:认知改变决定价值地位
企业培训的终极目的是助推业绩+引领战略。随着经济发展和商业竞争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以及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在企业面临着内外部变革与转型的形势下,培训日益被企业认为是一种促进和引领业务转型的工具。为此,企业培训管理者需要从企业培训的认知定位到落地实践进行一系列的改善与提升。本次行业研究结果发现,培训管理者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将企业培训定位为:助推业绩+引领战略
企业是否把培训作为业绩改善与提升的一种干预手段、是否把培训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主要受三个核心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培训成熟度、利益攸关方看待培训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企业发展阶段。从企业发展阶段这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处于规范管理期(67.9%)和快速成长期(63%)的企业最为关注培训是否能够有效地支持到业绩结果的改善。
企业培训成熟度。企业培训成熟度可以划分为五个层级:可视化、标准化、体系化、绩效性、战略性。从本年度问卷调研结果来看,61%以上的企业培训成熟度处于“可视化”或“标准化”的阶段。
利益攸关方看待培训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本次行业研究访谈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困惑和抱怨是:培训方认为业务方总在挑剔培训的质量、质疑培训的价值和作用,而业务方总在说培训方不懂得业务的诉求、提供不了业务发展所需要的培训。造成双方对培训定位产生如此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看待培训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培训方关心能力如何提升,而这并不是业务方思考的起点,也不是业务方希望达成的终极点;业务方希望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业务结果达成,这又没有被培训方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可见,培训方和业务方并不在“同一频道”沟通!解决培训方与业务方不在同一频道沟通和理解问题的方法是采用“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培训方需要把业务结果这个“终点”作为业务问题解决的起始点,把培训定位为如何协助业务方解决业务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狭义的能力提升。
2企业培训工作目标设定为:嵌业务+做专业
本次行业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培训的定位已经在趋向于“助推业绩、引领战略”。是否能够将这个定位落到实处,取决于企业中培训工作开展的优先排序方式,即培训管理者把哪些工作事项作为工作重点并且为这些重点工作设定明确的目标。参与访谈的企业大学校长以及业务方管理者一致认为:培训方应当精通培训专业,将培训融入到业务过程中去,把培训做到专业化、系统化。
嵌业务:厘清培训与业务逻辑之间的关系。对于培训管理者而言,若要精准地分析和诊断在哪些业务关键环节和节点上存在问题,尤其是分析其存在怎样的“人才问题”,培训管理者需要读懂“三张图”:公司经营战略地图、财务“三张报表”以及公司人才地图。
做专业:建设“两支队伍”+“三个体系”。企业培训及人才发展工作要走向专业化和可持续性,则关键要害在于着力打造“两支队伍、三个体系”,即培训管理者队伍、讲师队伍、内容资源体系、培训运营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3工作角色转变为:设计者+赋能者
在针对企业培训的认知看法中,企业培训管理者自身以及企业里的培训利益攸关方对培训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或者存在观点不一的情况。本次行业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培训管理者承载着两大角色:设计者和赋能者。在赋能这个角色功能上,具体划分为三种角色形式出现:培训师、引导者、咨询师。当培训管理者针对企业业务问题,以咨询师角色身份参与问题分析诊断和问题解决时,培训方与业务方的协作关系往往以助手、专家、合作伙伴三种角色关系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形式存在。
二、内训师队伍:敏捷赋能成为杠杆支点 本次行业研究结果显示,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重和加强内训师队伍建设,是因为内训师是撬动企业人才培养杠杆最合适的人选。内训师基于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业务的精通和了解,能够快捷、有效地进行员工培养和能力提升,从而打造企业业务发展和组织战略目标实现所需要的梯队人才。对于企业培训管理者而言,如何打造内训师管理体系,如何针对内训师进行敏捷赋能,成为了如何撬动企业人才培养杠杆的支点。由于企业文化、组织机制以及培训管理者在内训师队伍建设工作上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企业在内训师选拔、培养、使用、留任等管理上,并未形成完善的机制。1内训师规划与选拔
参与调研的企业培训管理者认为,在内训师的规划上,需要两种方法并行综合使用——自上而下的推导和自下而上的调研。自上而下的推导是指从战略重点出发,判断并聚焦关键业务方向(核心岗位、岗位序列或者业务领域)及其所需关键能力,进而确定提升能力所需的课程主题方向以及讲师类型(专职讲师或兼职讲师)。同时通过对业务部门的需求调研,做结果验证。在其后的内训师选拔中,企业培训管理者认为需要在三个环节把好关:锁定选拔对象群体、建立选拔标准、确定选拔方式和流程。2内训师能力培养
本次行业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训师培养上,企业正在采用“1+4”模式,即“一个原则,四个结合点”进行内训师队伍打造。“1”代表一个原则:以终为始。以支持业务开展、培养梯队人才、实现组织目标为终极点作为内训师能力培养的出发点,确保内训师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企业采用四个结合点,是指企业内训师能力培养不再仅仅承载“能力提升”一个目的,而是以能力培养为中轴线同时承载和实现内训师体系建设的四重目标,分别为:能力培养+职业路径规划、能力培养+资质等级评定、能力培养+内容资源创造、能力培养+业绩改善。3内训师任用与激励
此次行业研究结果表明,内训师的使用与调配方式需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组织结构而定。对于规模不大,组织结构简单的企业来说,内训师的调用相对简单。对于集团性的企业,内训师在级别(不等同于资质等级)和任用归属上有所划分。
调研数据显示,内训师激励是内训师管理中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如何激发内训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企业培训管理者始终在探索和实践的方向。参与调研的企业培训管理者认为,内训师激励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氛围营造、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一部分企业采用“部落文化”、“内训师联盟”等方式塑造分享文化、提升内训师的独特价值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奖章授予、表扬通报、专属工具配备、荣誉称号(例如资质等级称呼)等方式加强内训师的荣誉感。通过给内训师更高的课酬、学习资源、礼物等方式加以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建立能够支撑和保障上述激励方式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目前常用、易用且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内训师积分制。积分制管理的基本要素有积分事件、积分值和积分标准值。
三、、培训评估:让培训摆脱形而上学
企业对培训评估的认知和实践的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从“附加”到“必须”——开始认为评估是培训不可或缺环节。业务更关注的是“培训出来的人是否能够完成业绩?”领导更关注的是,“培训能够助推业绩,培训的收益怎么衡量?”来自组织和业务的拉力,以及培训管理者自身的推力,使更多的企业高层以及培训管理者越来越关注培训评估。
从“浅显”到“深入”——评估层级应用逐步向第三级扩展。从调研数据的往年同比来看,2017年,更多的企业通过对主管、同事、下级进行评估来关注到学员参训前后行为的变化,占比为41.8%,较2013年和2016年有较明显的提升。访谈结果表明,培训成熟度较高的企业开始尝试三级行为改变的驱动措施的应用、甚至开始进行驱动系统的建立。
从“随意”到“系统”——从关注评估方法到关注评估机制。本次行业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对培训的定位和期望在逐年拔高,由单纯的“能力提升”逐步转向为“助推业绩”、甚至“引领战略”。为了能够达到企业对培训提出的新的期望和导向,培训评估机制的建设是一个值得培训部门采用的有效手段。
从本次行业调研结果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因素影响和阻碍着培训评估工作的开展。43.4%的企业认为,阻碍培训工作开展的因素是“没有足够的人力支持”;40.6%的企业认为,培训评估工作推进力不从心是因为“还不具备必要的评估知识和技能”。此外,对培训的结果和期望不明确、缺乏业务合作和高层支持也是关键的阻碍因素。
虽然企业对培训及对人才培养越发重视,但企业培训部门以及培训管理者却没有感受到培训职能应有的“中心化”地位,反倒是感觉培训在企业里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呢?行业研究结果显示,其主要原因在于培训部门以及培训管理者在四个方面应该做好但却没有做到位。避免培训被边缘化,不断提升培训价值,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入手。突破瓶颈—提升培训评估专业能力。具体的方式和途径包含但不仅限于:阅读培训评估专业书籍、参加专业交流平台互动学习、参与效果评估咨询项目、参加认证项目学习。
体系保障—建立评估规则和机制。此次行业研究结果发现,评估体系的建立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建立科学的评估维度、建立信息获取机制、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
融入业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两个要点:第一,了解业务,换位思考;第二,确定培训的利益攸关方,找到共同利益并达成价值共识。以终为始—有力呈现培训价值。如何让高层以及业务方感受到、看到培训的价值,对于培训管理者来说,需要将“以终为始”的培训评估思维融入到培训的整个过程。
四、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员工学习指南针
课程体系属于内容资源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企业中各级员工胜任岗位要求所需的学习发展规划。组织战略转型发展对企业关键人才的需要更多,能力素质要求更高,人才能力提升的速度要求更快,需要人才培养具有“体系性”。业务部门需要培训方对受众对象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价学习结果等具有“实用性”。除此以外,课程体系为员工实现职业晋升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和支持。为了减少培训的无序性和随机性,企业在内容资源建设导向上产生由“外”向“内”的转变,内部构建人员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搭建成为企业进行梯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企业由经营型向管理型迈进的时候,同时也是企业吸引和留用人才的一个关键抓手。从企业类型看,能源与资源行业在课程体系搭建领域的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其次是金融和保险行业和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行业(41.3%)。相对而言,标准化程度和规范成熟度较高的行业比较重视课程体系的搭建,较为关注员工能力的系统性培养。
因为不同的业务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在搭建课程体系时所采取的切入点各有不同。到目前为止,企业通常会从下列某一种或者几种方式混合切入进行课程体系搭建。
基于岗位或者岗位序列的课程体系搭建是指,以岗位或岗位序列作为课程体系搭建的主体对象,可以系统全面地训练员工岗位胜任技能,能够为岗位资质认证培训提供体系化的参考依据;
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搭建和应用适合于流程操作过程中跨团队、跨职能的角色分工和操作协同能力的训练; 基于价值网络的课程体系系梳理,也叫做基于业务功能板块的课程体系梳理,充分考虑到了工作协同的经常性、多元化、虚拟化的工作方式变化,让学习主题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学习已经是未来企业学习的主流形式之一,微课也成为目前广受欢迎的一种学习授课方式。在2016年的研究结果表明,9.8%的企业已经通过微信、微课的移动学习方式展开企业内部学习活动。今年的调研结果显示,采用微课移动学习的企业占比为17.3%,增加幅度为7.5%。微学习等先进学习技术的应用、学习的智能化和趣味化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调研数据显示移动微学习仍未在企业形成真正的学习潮流。如何将微学习在企业真正运作并发挥价值?访谈结果表明,企业需要着手打造符合自身业务需求以及员工培养目标的微学习体系。微学习体系的建设需要从三个阶段以及三个角度完成。第一,构建微学习课程体系;第二,批量开发微学习课程;第三,微学习运营推广实施。
五、项目设计:运筹帷幄且决胜千里
本次行业调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仅有28.5%的企业培训管理者能够设计开发出让利益各方基本满意的培训课程或培训项目。5.9%的培训管理者能够设计开发出高质量的、超出利益各方预期的培训项目。学习项目设计是人才培养流程中的一个必需环节,但从学习项目设计的专业化水平来看,企业培训管理者目前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做好项目设计,确保项目的可操作性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达成性,需要遵循项目设计“三部曲”。
第一,在项目需求诊断阶段,项目设计者需要通过战略解读、业务分析,完成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同时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建立整个学习项目的价值证据链。这个阶段是定项目方向和终极目标,至关重要。
第二,在学习项目框架设计阶段,设计者需要设计学习旅程并且针对学习旅程选择和配置最恰当的学习资源。这个阶段是进行学习项目的主体框架设计,将决定整个学习项目是否能够支撑项目目标的达成,满足利益各方对项目的期望和要求。
第三,在运营设计阶段,设计者需要进行运营模式设计、效果评估方法设计以及项目结项设计。此阶段将决定学习项目是否能够落地以及如何展现学习项目的价值。
六、内容开发:企业培训的王道
调研结果表明,之所以企业越来越重视学习内容的开发而不是直接购买,是因为定制开发学习内容本身就是组织经验萃取和应用的过程,同时,定制开发的内容更加贴合业务需求。
为了满足企业员工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习内容的载体形式越来越讲求多样化、方便性、实用性。调研结果显示,由组织经验和知识沉淀开发而成的学习内容存在的形式有:在线微课、线下精品课程、教学案例、在岗带教手册、知识问答库、工作辅助工具(工具、模板、表单)等。
在线微课。从企业实践来看,尽管企业的微课开发在不断发展与成长,但离成熟与稳定的发展状态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次行业研究发现,企业培训管理者需要对微课开发以及微课的应用具有下列三个方面的正确认知,方能避免在微课开发和使用的道路上“走弯路”,即体系化建设、专业性开发、针对性应用。
线下精品课程。调研结果显示,有90.9%的企业在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其中43.2%的企业会请课程开发人员和业务专家一起开发课程。做好精品课程开发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找对专家、重视验证、快速应用。参与行业研究访谈的企业培训管理者认为,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学习形式的变革与进步,企业培训方式和手段也在日新月异、推陈出现。但是,归根结底企业培训的“内核”仍然在于内容,即内容为王。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培训内容开发的趋势聚焦点将集中在三个方面:敏捷、多元、变现。
敏捷。敏捷不仅仅指快速完成培训内容开发,更是对内容需求的高效管理,是对内容快速迭代的过程。行业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确保内容开发快速且高效,企业培训管理者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以客户为导向、快速迭代、赋能予人。多元。多元是企业培训对内容开发的另一个价值需求。这源于培训人对培训效果的追求和目前立体化混合式学习模式发展的推动。内容开发的多元体现在,内容形式的多元和实践方法的多元。
变现。内容变现是指如何让内容更快、更好的产生应有的价值。基于调研结果分析,让培训内容变现,需要做到内容结构体系化、内容质量精品化、内容应用在岗化。
七、游戏化学习:企业培训的大势所趋
随着腾讯研究院2017年11月8日对《跨界发现游戏力:面向垂直领域的游戏市场版图及价值报告》的发布,预示着中国企业以及游戏从业者对游戏业发展的认识翻开了新的篇章。《跨界发现游戏力报告》指出,跨界应用游戏在医疗、教育、企业培训等垂直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商业潜质和可观的发展空间,从2015-2020年间在以16.3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发展,市场规模将达到54.5亿美元。本次行业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7.9%的企业认为游戏化学习是针对80/90后领导者培养最为有效且“可操作性”最强的学习方式。原因在于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让学习更为符合成人学习原理,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
《游戏,让学习成瘾》的作者卡尔认为,游戏化学习不等同于游戏,一个高质量的游戏化项目需要基于游戏设计技术和教学设计理念的融合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和思考。否则,游戏化学习难以达到应有的学习目的。一个完整的游戏化项目设计流程需要经过八个环节步骤:学习目标制定、学员分析、游戏目标制定、核心动力选择、游戏机制设置、游戏元素匹配、奖励、积分和反馈规则制定以及保障因素考量。
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游戏化学习已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培训管理者的关注,但游戏化在企业培训领域的应用仍然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困难与挑战:专业能力不足、技术平台不到位、文化氛围建设有待加强。为此,研究者在本报告中为培训同行推荐了一系列的游戏化学习的资源以及游戏化学习项目设计开发的国内外资源。
八、领导力培养:不曾改变的主题与难题 从2016-2017年连续两年的调研数据来看,“提升管理者的领导力”均被企业视为企业培训工作的首要目标。本年度的问卷调研结果表明,71.9%的企业希望通过培训达到提升管理者领导力的目的,而且是排在首位的培训目标。在外包服务培训预算支出中,投入在领导力培养的外部服务和资源采购费用排在首位。
领导力的培养是人才发展战略落地的关注重点,在领导力培养的对象群体及培养方向上,企业管理者群体的培养预算支出比例在大幅度提高,企业培训费用在不同层级的管理者之间的投入侧重点排序在改变。2016年,培训预算的首要投放群体是企业高管,其次是中层和基层管理者。2017年,企业开始重点强调中层管理者的培训预算投放,其次是基层管理者,然后才是企业高管。
关于各层级的管理者领导力培养方向重点,中基层领导者更关注:引领团队(68.6%)、合作协同(58.2%)以及资源整合与应用(50.6%)。企业高层领导者亟待培养和具备的前三项能力是:战略思维(81%)、创新变革(76.4%)和商业敏锐度(58.6%)。
为了确保领导力培养的资源投放精准、产出结果最大化,在领导力培养的策略制定和方式选择上,有两大研究发现值得参考:
领导力培养专注点分析。本次行业研究发现,为了对各个层级管理者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方向确定以及资源投入,企业培训管理者需要从下图所示的3X3的矩阵因素进行领导力培养专注点分析。
“选”和“育”相结合。从2014年的培训行业研究开始,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才培养的产出结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标准,不仅仅只是取决于培养项目设计、开发和运行的好坏,同时取决于纳入培养通道的对象是否选对了。只有当把值得培养、同时也是“可培养(Trainable)”的人放到领导力培养项目里才是可预见培训产出成果的。本次行业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比过往几年更加重视对培养对象的筛选和识别。
研究结果表明,在领导力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挑战。第一,80/90后领导者培养方式亟待创新。基于这些群体对学习趣味性、实用性和方便性的要求,企业认为游戏化学习+行动学习/挑战性任务+移动学习是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组合。第二,企业在领导力培养上缺乏能够匹配企业需求的学习技术资源。第三,企业培训管理者的时间资源不充分、专业能力不足。
八、业绩改善:回归企业培训的初衷
业绩改善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方法来发现业绩落差,制定未来业绩改善的目标,设计、开发和实施高性价比的业绩改善措施/方案以消除或降低业绩差距,并同时控制好成本和风险的过程,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压力与变革促使企业改变传统的业绩改善思维方式和行动举措,研究新型的业绩改善方式。
对培训而言,企业培训管理者还处于把培训与业务结果达成割裂看待的认知状态,对培训的定位和诉求局限于能力提升。然而,业务方的诉求是解决问题。如果培训部门不能将“能力提升导向”的培训思维转变延展为“业绩改善导向”的培训思维,则培训对企业的价值将越来越小。而当企业培训导向由“能力提升”转变为“业绩改善”时,培训管理者的角色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即成为内部咨询顾问,需要三大类别的关键能力:业绩改善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内部咨询顾问技能。此次研究,首次提出了基于脑神经科学的敏捷业绩改善顾问能力模型。
在本次行业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企业培训管理者在两个方面的认知不清晰、甚至存在混淆。第一,培训是否一定能够改善绩效;第二,业绩改善是否等同于绩效管理。参与调研的企业认为,培训能否改善绩效取决于导致业绩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否是能力问题。当由于能力不足导致业绩不佳,则培训干预手段是解决此类业务问题的最合适的方式。对于能力不足导致业绩问题的情况,为了促进培训对业务问题解决的效果,培训管理者在设计开发培训项目以及实施培训项目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知识讲授和灌输,而是需要把培训资源和关注点放在训后强化阶段,从而促进行为改变和成果输出。
本次行业研究分析结果所提出的“培训助推业绩改善”并不意味着培训部门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需要达成更高的目标,而是让企业培训回归最原本的初衷。培训部门以及培训管理者需要在三个关键点上有充分的认识:
第一,充分认识到业绩改善的方式和手段有多种,培训只是解决能力不足导致的业务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培训不是万能的,不能过分夸大培训的作用。
第二,培训方需要尽量避免在“非培训”问题上耗费过多资源和精力,只需要在非培训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供应有的协同配合即可。
第三,一旦利益各方认同并决定采用培训的干预手段进行业务问题解决,则培训的初衷和终极目的应该设定为“助推业绩改善”,而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力提升。
通过对国内外业绩改善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研究,同时结合本次行业研究调研回收的相关数据的分析提炼,安迪曼研究团队认为确保培训能够助推业绩改善的操作流程包含下图所示的五个环节。在报告第九章有详细的阐释。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篇2
1. 行业生产经营情况
2008~2009年上半年,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经历了由高到低, 再由低到高的发展态势。其中, 2008年全年, 我国汽车产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全行业发展呈现前高后低的状况;2009年上半年, 从3月份开始逐渐恢复了迅速增长的态势, 汽车产量不断创历史新高。
2008年上半年全行业保持了10%的增长, 到了下半年,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 增速开始放缓。2008年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 887亿元;完成销售产值25 546亿元, 分别增长15.4%和16.4%, 其中汽车零部件完成工业总产值9481亿元;完成销售产值9280亿元, 增长23.9%和23.8%。由于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 对外向型的零部件企业冲击很大, 其中, 影响较大的是配套市场;对售后市场的影响不明显, 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如发动机出口43万台 (不含摩托车发动机) , 同比下降了16%, 一般零部件出口337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19%。
2009年以来, 我国汽车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四季度开始到2009年1、2月份的增速下滑之后, 从3月份开始逐渐恢复了迅速增长的态势, 汽车产量不断创历史新高, 汽车零部件行业亦然。总体来讲, 除了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外, 随着汽车内需市场的火爆, 零部件行业也恢复了较快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能源、原材料价格走低, 减轻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压力, 主机厂回款基本保持正常。据对10 76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8月的统计, 共完成工业产值7745亿元, 销售产值7538亿元, 出口166亿美元。预计2009年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 000亿元。
相对行业的整体发展现状, 零部件在出口方面的发展情况需要受到重视。其特点表现为:对配套市场的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而对维修市场的出口影响较小。前一段时间, 由于国外经销商流动资金的短缺, 减少了订单, 主要消耗库存, 使得售后市场的出口受到了一定影响。最近, 外商开始补充库存, 也许是国外经济有了企稳回升的迹象, 许多企业的出口订单开始增加。总的来说, 主要面向售后市场的零部件出口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另外, 从出口地区来看, 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影响较大, 而新兴市场 (如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 没有太大影响。
总之, 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的情况下, 2009年主要依靠拉动内需, 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了较快地增长。虽然市场销售价格走低、销售利润率有所下降, 但是原材料价格相对比较稳定, 产量增大, 企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08年以来,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接连遭遇贸易保护主义的围堵, 如2008年年底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紧固件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2009年又开始对我国铝车轮进行反倾销调查, 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雪上加霜。
3.国家及时出台鼓励政策, 扶持汽车行业发展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在2008年底2009年初, 国家针对汽车行业的经营状况及时出台了若干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务院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对我国汽车产业止住下滑趋势、恢复高速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关键的作用。为了贯彻国务院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 《规划》结合当前形势和长远发展, 提出了八大任务和十一项政策措施。《规划》的出台意义重大, 它不仅是为度过当前危机采取的措施, 还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世界汽车产业遭遇重大打击, 而我国却风景这边独好, 汽车市场淡季不淡, 产销量不断创历史新高,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很可能居世界第一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我国汽车产业还能有这么好的形势, 一方面, 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政策英明、及时、有效;另一方面, 说明中国汽车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潜力, 虽然面临困难, 但只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这个潜力就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中国汽车产业有这么坚实的市场基础支撑, 有国家的支持, 就一定会克服当前困难, 保持较快增长, 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较大贡献。但是, 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本身还有许多矛盾要解决, 还不能满足国内、国际汽车市场需求。为了巩固当前的大好形势, 保持稳定地发展, 还需要全行业做出艰苦的努力。对此, 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形势
我们今天取得的成就和好的形势只能代表过去, 我国汽车产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将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 这都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
1. 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大好, 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2008年4季度开始, 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我国经济增长也明显放缓。年末, 国务院果断出台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 并陆续颁布了汽车等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到了下半年, 我国经济开始企稳向好, 经济复苏明显, 尤其是汽车行业表现突出。
带动经济增长主要是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 目前国家整体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2009年10月2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 2009年后几个月, 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为2010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温总理还指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国内经济看, 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 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2009年的汽车市场出现井喷, 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了应付市场, 大都忙得不可开交, 自叹生产能力不足。现在人们的心情和一年前准备“过冬”的心情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在大家欢欣鼓舞的同时, 也对当前汽车市场火爆形势的持续性表示担忧。首先, 我们应该判断出现市场井喷的原因, 是主要靠外力的作用还是企业自身努力的结果。就行业而言, 其结构性的问题和矛盾是否解决或改善;就企业而言, 是否是因为在产品的技术、结构、质量水平和成本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高而赢得了市场份额, 如果不是, 市场却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回报, 它的可持续性值得我们深思。第二, 经济的企稳回升预示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将上涨, 企业控制生产成本的压力将加大, 经营状况不容乐观。第三, 世界经济将会以多快的速度和多大程度的恢复, 2010年国家将会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及汽车消费鼓励政策、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向, 都对汽车市场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2. 世界汽车产业处于动荡、调整、变革时期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然对世界汽车产业打击巨大, 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 我们应该认识到, 当今世界汽车产业现有格局和技术已经不适应全球环境、能源以及消费者在安全、价格、耐用等方面日益苛刻的要求。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汽车制造商对传统汽车产品、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弊端进行反思, 以及出现了企业的破产和全球性的兼并重组;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进行结构性变革;汽车在环保、节能、安全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被催生。世界汽车产业在这次经济衰退中经过结构调整和变革, 将出现一种新的、效率更高、运营成本更低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产业格局;更环保、更节能、更符合市场新观念的汽车新产品将面世。我们相信, 在这场经济危机过后, 世界汽车产业将会以崭新面貌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经历过严寒的人身体更强壮, 这是历史发展、人类进步的客观规律。
我国汽车产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没有伤筋动骨, “冬天”确实来了, 但是我们不但没有感到寒冷, 相反, 在经历一次炎热的暖冬。企业在这样宽松的形势下, 我们更应该意识到, 在危机没有过去的同时, 新的、潜在的危机或将产生。我们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处在历史大变革时期, 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能否在这次世界汽车产业大变革中抓住机遇, 快速赶上去, 占领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 这对中国汽车人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3. 国际贸易形势日益严峻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汽车产品, 特别是零部件开始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贸易额增长很快。这两年来, 贸易保护主义以各种方式出现, 针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反倾销、反补贴的案件增多。2009年美国对我国出口的汽车轮胎实施“特保”, 征收高额关税;欧盟对我国出口的铝车轮正在进行反倾销调查。可以预料, 今后我们会越来越多地遭遇以技术、质量、法规等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另外, 我国还将面临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压力。我国本土企业出口的零部件大都技术含量少、价格低廉、利润很薄,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 我们的这一优势很可能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取代。我们前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围堵, 后有更低成本产品的竞争压力, 形势将迫使我们改变目前的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和粗放式管理方式。
4.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国汽车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出色表现, 将加剧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争夺, 为了降低物流成本, 将采取供应链区域化。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也将加大在华投资, 实现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网络实现本地化, 使成本更低, 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 在继续保持拥有汽车高端市场、配套市场优势的同时, 进一步扩大中低端市场、售后市场份额。
5. 来自有关法规的压力
中资零部件和越来越严格的节能、减排、安全等法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对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紧迫性以及石油价格的波动且总体上涨的趋势, 使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 我国政府也将会对汽车产品提出相应的法规限制, 并将不断提高严格级别, 技术瓶颈严重制约了我国一些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并危及到部分企业的生存。
6. 新能源汽车对零部件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前, 国际、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如火如荼, 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其产业化。这对我国零部件产业来说面临三个问题, 一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目前, 对采用何种汽车新动力的技术路线还没有科学的结论, 还需要对基础技术进行长期地研究, 专用的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成熟和大量生产尚需时日。二是对传统零部件的影响, 包括产品技术和结构的变化、某些零部件的消亡。零部件企业对怎样适应整车技术、结构的变化, 了解甚少, 比较茫然。三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零部件技术进步的问题。政府部门和行业对传统动力汽车生命周期的判断, 将影响某些传统零部件生产企业技术进步的决心及获得支持的程度。我国零部件行业对这些问题的茫然和盲目性都将对零部件产业近期和远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最近, 国务院有关领导强调了对传统汽车产品要加强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因此, 作为零部件企业, 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技术研发, 加快产业化;另一方面也要在传统产品的挖潜上下功夫。
注重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实现产业升级
2009年, 我国汽车行业认真贯彻落实《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在保增长、扩内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我们虽然处在经济危机时期, 但是并没有让人感到危机的严峻形势。其实危机是存在的, 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就存在着危机, 这就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多年来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的问题, 它影响着零部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保增长、扩内需是解决眼前的矛盾, 是为了度过眼前的危机, 而调整结构是解决长远、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 我们要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 在做好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 注意解决好零部件产业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零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安全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题;通过调整, 改变目前企业规模小、分散、低水平重复、技术创新能力弱、粗放经营的状况, 实现产业全面升级。
1.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它的强弱在于是否占据了技术的制高点。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通过购买技术许可证、建立合作、合资和独资企业等方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 包括产品、工艺和管理等技术, 这些技术为我国的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但是我们还应看到, 外资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高, 控制着技术制高点, 占据高端产品市场。据统计, 截止到2007年, 零部件行业超过40%的产值和销售额是占17%的外资企业创造的;中资零部件企业的规模小, 生产的产品技术附加值低, 还没有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 管理水平差距较大, 处于被边缘化、低端化的危险。因此, 增强创新能力对于中资零部件企业尤为重要。
首先要增加投入。目前, 中资零部件企业在技术研发的投入, 其行业总平均水平不到销售额的1%, 而跨国公司一般在10%左右, 这说明我们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严重不足。
第二, 要创新, 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积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是凭空形成的, 靠的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而积累靠的是长期扎扎实实的试验、研究。过去我们可以从国外引进技术, 但现在有些关键技术国外控制很严, 长期依靠引进技术的路是走不通的。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只能节省时间, 缩短和别人的差距, 实现阶段性的跨越, 但很难超越别人。只有占据了技术制高点, 实现技术上的跨越, 这才是真正的跨越。因此, 不论是否引进了技术, 我们都要自己动手进行艰苦的试验研究, 要有自己的积累, 没有积累就没有创新, 最终赶超别人还要靠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三, 要提高工艺装备技术水平, 解决好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落后的工艺装备水平的矛盾。现在, 不少零部件企业拥有高、精、尖的生产设备, 但是刀、量、辅、夹、模等工装技术水平落后, 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上都存在不少问题, 致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打折扣, 没能很好地发挥先进设备的作用。因此, 零部件行业要重视和加强制造工艺装备技术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
2.继续改善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系
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系仍然是零部件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主要是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产品质量“三包”索赔的执行还不规范, 对4S店或售后服务店的管理存在一些漏洞, 从产品发现质量问题、决定索赔到瑕疵产品回收的整个过程不够透明, 管理不严密, 导致零部件企业蒙受不明不白的经济损失, 我们希望整车企业以后要加强售后服务的管理。
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 任何一方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都将对双方造成重大损失。因此, 整车和零部件双方应该是平等的, 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在当前成本压力都很大的状况下, 应该兼顾到各供应链环节的利益, 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都有基本合理的利润空间。
据统计, 在自主品牌整车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中, 中资零部件企业占了一半以上, 这说明了我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为发展零部件企业起了积极的带动作用。随着零部件技术水平的提高,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善, 有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建立了相互信任的战略合作关系。据了解, 一汽集团将派专家对骨干配套企业进行帮扶, 帮助零部件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应该说,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整车厂和关键零部件企业之间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整车厂派人扶持零部件企业, 提高其管理水平, 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和提倡, 我们呼吁其他整车企业向一汽学习。以此类推, 生产零部件总成和系统的零部件企业也应该帮扶二级配套的企业, 形成战略关系。另一方面, 一味压低零部件价格和拖欠货款的情况有很大好转。我们希望、也相信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系会越来越好。
3.根据企业特点引导、促进或扶持其发展
由于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零部件产业的高度市场化, 这些年来, 一大批中小零部件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为我国零部件产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企业规模小、分散、重复的状况。这种状况不符合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律, 应该在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我国零部件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 促进其走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的道路, 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不能搞行政命令, 但是也不能放任自流。国家应研究鼓励政策, 引导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为了解决我国零部件企业生产批量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 国家应扶持零部件专业化的小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这些龙头企业虽然不大, 生产的零件也很小, 但是他们是专业化生产, 只有做专, 才能做精、做强, 把技术水平提高、把规模做大、市场做宽, 成为中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
另外, 要打破零部件产业的“小而全”, 零部件系统和关键总成生产企业应研究零部件的进一步专业化分工, 合理拉长产业链, 形成小行业精细分工, 高度协作的制造体系。这样可以节约投资、大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总之, 我们要引导、促进零部件龙头企业走集团化、国际化道路, 扶持中小零部件企业走专业化、小企业、大市场的道路。
4.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合作
改革开放的30年来,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实力大大增强, 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还不能适应汽车产业整体发展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汽车市场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 我们要以全球化的视野, 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合作。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 国外许多企业为了摆脱困境, 愿意在技术和企业并购等方面进行合作, 这是一次难得历史机遇, 我国零部件企业应该抓住这次机遇。
对外合作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 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和需要, 避免盲目性。通过与国外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中小零部件企业的合作,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从而获得技术、品牌、商誉和客户关系, 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
为了快速缩短我国零部件企业和国外的差距, 提升创新能力, 购买国外先进技术是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积极与国外有实力的同行企业进行技术合作, 注意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 以正当、互利、公平的方式进行技术贸易。
另外, 还有一种购买技术的方式, 就是利用国外公共技术服务公司。发达国家有许多面向社会的技术咨询服务公司, 其业务涉及的面很广, 包括产品及基础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物流模式、信息化等等。这些公司都很愿意为中国汽车产业服务, 其中不少公司还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 有的还加入了中汽协会。我国零部件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 和这些公司进行多种方式的合作。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 政府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这么好的宏观环境, 使汽车产业2009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了巩固目前好的形势, 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我们要全面贯彻《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在保增长、调结构的同时,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 要引导和促进零部件龙头企业走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跨国零部件企业, 参与国际竞争。因为这关系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时期我国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问题。
结语
当今世界正经历大变革、大调整, 包括零部件产业在内的汽车工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们将面临各种新情况、新挑战。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抓住机遇,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真正实现向零部件生产强国的历史跨越。我们肩负着做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担, 任重而道远,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中国早日成为汽车制造强国而努力奋斗。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篇3
具体而言,2014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理财规模平稳增长;二是理财资金继续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是理财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银行业理财市场的主要政策
2014年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发布《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对申请开设理财产品债券账户的管理人以及申请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债券账户的理财产品提供服务的托管人所具备的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列出了申请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债券账户的理财产品应符合的条件;还规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债券账户的理财产品应以单只理财产品的名义开户,但理财产品由非本行的第三方托管人独立托管的,也可以理财产品系列或理财产品组合的名义开户。
2014年2月,银监会下发《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理财业务监管机制,强化理财业务非现场监管,加强现场检查。加强对理财产品销售活动的行为监管,加大对理财业务监管法规的执行力度,积极鼓励银行理财业务探索新的产品和模式,更好地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规定银行在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的登记编码,投资者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www.chinawealth.com.cn)查询产品信息,未在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2014年7月1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银行按照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等原则开展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设立专门的理财业务经营部门,负责集中统一经营管理理财业务;明确了理财事业部应具备的几个特征,以及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经营应符合的监管要求。
2014年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对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各类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或运用原则上应当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切实整治层层加价行为,减少监管套利,引导相关业务健康发展。
2014年9月11日,中国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导商业银行改进绩效考评制度,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规定银行不得通过理财产品倒存,即不得通过将理财产品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时点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
2014年12月,银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在梳理总结过去监管规定的基础上,对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完善,是指导银行理财业务的综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推动银行理财产品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转型,逐渐打破刚性兑付,鼓励银行理财采取直接投资方式,避免多重嵌套,缩短资金链条。
2014年12月30日,中央结算公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理财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登记理财产品投资的各类资产管理计划的底层资产投资信息和月度理财业务汇总信息,进一步提高银行理财信息透明度;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销售高净值客户类理财产品时,需在销售文件中公布该产品在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的登记编码。
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存续理财产品共计55012只,理财资金余额15.02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4.78万亿元,增幅为46.68%。银行理财规模在各类资产管理业务中位居首位(见表1)。
(二)不同运作模式产品余额情况
从运作模式看,虽然封闭式理财产品仍占主要地位,但开放式理财产品增长迅速。截至2014年末,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3604只,资金余额5.24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分别为6.55%和34.91%。开放式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较2013年末增长3.56万亿元,增幅为210.51%,占市场的比例提高了18.43个百分点。
在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中,非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4.68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3.15万亿元;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5607.5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4079.7亿元。
(三)不同机构类型产品余额情况
截至2014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依然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其理财资金余额为6.47万亿元,占全市场的43.06%,较2013年末增长1.42万亿元,占比下降6.25个百分点;其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其理财资金余额5.67万亿元,占全市场的37.74%,较2013年末增长2.52万亿元,占比提高4.45个百分点(见表2)。
(四)不同投资者类型产品余额情况
截至2014年末,一般个人客户理财产品资金余额8.95万亿元,占全市场的59.58%,较2013年末下降4.58个百分点;机构客户专属产品资金余额4.44万亿元,占全市场的29.57%,较2013年末提高3.69个百分点;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产品资金余额1.14万亿元,占全市场的7.60%,较2013年末提高1.40个百分点;银行同业专属产品的资金余额为0.49万亿元,占全市场的3.25%,较2013年末下降0.51个百分点(见表3)。
(五)不同收益类型产品余额情况
截至2014年末,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10.09万亿元,占全市场的67.17%,较2013年末提高3.37个百分点;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3.26万亿元,占全市场的21.69%,较2013年末下降3.42个百分点;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1.67万亿元,占全市场的11.14%,较2013年末提高0.05个百分点。
(六)不同期限类型产品余额情况
从封闭式理财产品1来看,截至2014年末,3个月(含)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3.51万亿元,占封闭式理财产品规模的35.87%;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余额为6.27万亿元,占比为64.13%。在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中,3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66万亿元,占封闭式理财产品规模的27.22%,占比较2013年末提高4.53个百分点;6至12个月(含)期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87万亿元,占比为29.34%,较2013年末提高2.46个百分点;1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7410.2亿元,占比为7.57%,较2013年末下降3.24个百分点(见图1)。
银行业理财产品发行募集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14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共发行理财产品180507只,平均每月发行产品15042只,累计募集资金113.97万亿元(包含开放式理财产品在2014年内所有开放周期内的累计申购金额),全年发行产品数和募集资金额分别比2013年提高25.31%和61.70%。从封闭式理财产品来看,全年共发行理财产品175220只,累计募集资金41.31万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加29.60%和23.06%。
(二)不同收益类型产品发行募集情况
2014年,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募集资金77.21万亿元,占全市场的67.75%,占比较2013年提高8.85个百分点;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和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量分别为8.38万亿元和28.38万亿元,占比分别为7.35%和24.90%,分别比2013年下降2.36个和6.49个百分点(见图2)。
(三)不同期限类型产品发行募集情况
2014年封闭式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41.31万亿元,加权平均期限为3.19个月,比2013年约增加0.16个月。其中期限在3个月(含)以内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28.78万亿元,占比为69.67%,低于2013年的73.67%;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12.53万亿元,占比为30.33%,高于2013年的26.33%(见表4)。
(四)不同风险等级产品发行募集情况
从产品风险等级来看,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量为95.72万亿元,占比为83.99%,较2013年提高了8.11个百分点。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为0.66万亿元,占比为0.58%,与2013年基本持平(见表5)。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14年末,全部理财产品投资各类资产余额215.77万亿元,涉及11大类资产。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理财产品主要配置的三大类资产,共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91.22%(见表6)。
(二)理财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情况
1.总体情况
理财产品在给投资者创造收益的同时,也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有10.71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67.92%。
2.理财资金投资实体经济的行业分布情况
从理财产品投向实体经济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理财资金全年投资土木工程建筑业最多,全年累计投资2.12万亿元;其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农业,全年累计分别为1.33万亿元和1.03万亿元(见表7)。
3.理财资金投向重点监控行业和领域的情况
在监管部门的积极引导和监管下,理财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中重点监控行业和领域的资金量有所下降,其余额从年初的2406.6亿元降到年末的2125.4亿元,下降281.2亿元,降幅11.68%。具体来看,涉及“两高一剩”行业、商业房地产(保障房除外)和地方融资平台的非标资产规模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分别较2013年末下降42.67%、16.85%和2.04%。
(三)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情况
1.理财资金投资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情况
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固定收益资产,是理财产品重点配置的资产之一。截至2014年末,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资金量占投资总额的43.75%,其中,利率债投资额(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占理财投资总额的4.33%,信用债占25.45%。
进一步来看,理财产品所投资的信用债,整体信用风险相对较低,高信用评级的债券资产占主体。以2014年12月末的投资情况来看,47.27%为AAA债券,25.43%为AA+债券,24.23%为AA债券,这三类债券占全部有债项评级债券的95%以上,BBB级及以下债券持有额不足1%。
2.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情况
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也是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的资产之一。截至2014年末,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资金占投资总额的20.91%。其中,收/受益权3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非标资产的34.97%(见表8)。
银行业理财产品收益情况
(一)理财产品客户收益兑付情况
1.总体情况
2014年,银行理财市场累计兑付客户收益7121.3亿元。其中,封闭式净值型、封闭式非净值型和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6870.9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2384.2亿元,增幅53.14%。
2014年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按募集资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5.06%,较2013年提高56个基点;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为5.07%,较2013年提高50个基点;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为3.89%,较2013年提高55个基点。全年终止到期的理财产品中有51只产品出现了亏损,占全部终止到期产品的0.03%,该比例较2013年略有下降;亏损理财产品本金的平均偿还率是85.95%。
2.不同投资者类型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情况
2014年,一般个人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4604.5亿元, 占全市场兑付客户收益的64.66%;机构专属理财产品兑付1753.9亿元,占24.63%;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兑付477.7亿元,占6.71%;银行同业类理财产品兑付285.2亿元,占4%。
不同投资者类型理财产品的兑付客户收益率也有所区别。在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中,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高,为5.75%;机构专属理财产品最低,为4.61%。在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中,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高,为4.43%;一般个人类理财产品最低,为3.80%。
3.不同期限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情况
不同期限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情况差别明显。在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中,3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按照募集资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最高,为5.38%,兑付客户收益1287.6亿元;其次是1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5.22%,兑付客户收益346.4亿元;3个月(含)以内理财产品最低,为4.98%,兑付客户收益为2248亿元。在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中,1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最高,为5.92%,兑付客户收益16.6亿元;3个月(含)以内理财产品最低,为4.91%,兑付客户收益为8.5亿元。
4.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情况
2014年,国有商业银行兑付客户收益4017.9亿元,占市场兑付客户收益的56.42%;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兑付客户收益2161.5亿元,占比30.35%;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和其他机构兑付客户收益分别占7.47%、2.78%、1.88%和1.10%(见表9)。
从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率情况来看,2014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为5.37%,较2013年提高56个基点;城市商业银行为5.34%,较2013年提高60个基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为5.15%,较2013年提高56个基点;国有商业银行为5.01%,较2013年提高63个基点;外资银行为3.95%,较2013年提高11个基点。
(二)银行通过理财业务实现收益情况
2014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实现银行端收益4约908.2亿元。
1.不同运作模式理财产品银行端收益实现情况
2014年,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实现银行端收益708.9亿元,占全部银行端收益的78.06%;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实现收益167.4亿元,占比18.43%;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实现收益25.3亿元,占比2.79%;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实现收益6.6亿元,占比0.72%。
2.各投资者类型理财产品银行端收益实现情况
2014年,一般个人理财产品实现银行端收益551.8亿元,占全部银行端收益的60.76%;机构客户专属理财产品实现收益240.5亿元,占比26.48%;私人银行专属理财产品实现收益76.5亿元,占比8.42%;银行同业专属理财产品实现收益39.4亿元,占比4.34%。
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工作情况
截至2014年末,全国共有52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理财业务,其中,2014年新增98家。在银监会的指导下,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工作取得快速发展。
(一)不断推进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建设
2014年,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共进行了五次系统升级,完善17项系统功能。通过这几次升级,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优化了资产要素登记、交易登记修改方式;扩大了银行客户端对资产信息、交易信息的修改权限;并能根据交易登记信息自动计算理财产品的持仓余额,增加了更多的用户操作提示,提升了银行报送问题系统自动检查的反馈效率与反馈精准度。
(二)完成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直联接口需求设计
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直联接口建设工作是理财登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不断推进理财登记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2014年4月,《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直联数据接口需求书(初稿)》完成,并根据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要素增加情况对其进行完善。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直联接口建设进程稳步推进。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
2014年,针对监管部门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举办了11期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操作培训班,来自监管部门及45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000多位用户参加了培训。
(四)优化中国理财网功能
作为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集中披露的门户网站,2014年,中国理财网不断优化网站栏目设计和网站查询功能,为理财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广大个人投资者可以随时查询个人所认购的理财产品信息。
(五)建立理财登记工作评价机制
为提高理财信息登记工作质量,保证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根据理财登记业务模块数据逻辑关系和勾稽关系,建立了理财登记质量评价体系和理财登记月度核查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理财数据质量。
(六)进行日常监测
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大数据为理财市场的日常监测提供了支持,为监管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银行业理财业务展望
展望2015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速适度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实施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在金融市场方面,伴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进程,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深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将继续增强,新形势对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快银行理财业务转型
银行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率型向开放式净值型转化为大势所趋。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逐步回暖等外部环境,以及银行理财资金规模增大、产品短期化与资产长期化错配等行业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而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形态不利于真正落实理财产品风险承担主体,也不利于充分揭示产品风险情况。因此,通过创设可申购、可赎回、收益浮动的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银行可利用动态管理、组合投资的手段灵活配置各种金融资产,单一基础资产的风险得到分散,解决了实体经济需要长期资金但理财资金端需要流动性的矛盾,同时产品风险收益情况也可通过净值波动及时披露给投资者,如此将彻底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二)促进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工具多元化,高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原则上应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引导银行将理财业务规范为债权类直接融资业务”等政策导向下,银行作为集合了融资企业、资金和投资者等资源的金融服务中介,可利用其资源优势,实现投资工具的多元化,从而更加高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第一,投向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直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第二,适当参与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第三,创设理财产品投资工具(如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实现企业融资需求和社会投资资金的直接对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继续做好投资者教育
充分利用中国理财网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帮助投资者正确认识风险,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优化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打造“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良好市场环境。
注:
1.由于开放式理财产品无确定期限,暂未进行具体分析。
2.资产余额是指理财资金配置的各类资产在2014年末按市值法或成本法计算的资产总值。
3.收/受益权是指交易双方通过订立合同,享受基础资产经过管理或者处理后的收/受益权利。
4.银行端收益是指在理财产品从开始发行销售到产品终止兑付过程中,银行实现的累计净收入,包括本行(含分支机构)自行托管产品而收取的托管费、本行(含分支机构)自行投资管理而收取的理财产品管理费、本行(含分支机构)自行销售产品而收取的销售手续费、超额留存收益、部分平盘价差收入等。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篇4
篇一:2017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目录)
2017-2022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目录)
华经情报网
公司介绍
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企业。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点,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得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认可。公司将以最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安全、经济、专业的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服装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服务领域
2017-2022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前景评估报
告(目录)
【出版日期】2017年
【关 键 字】大数据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8000元电子版:8000元纸介+电子:8500元 【网 址】/story/302700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云计算主要为数据资产提供了保管、访问的场所和渠道,而数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资产。企业内部的经营交易信息、物联网世界中的商品物流信息,互联网世界中的人与人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其数量将远远超越现有企业IT架构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实时性要求也将大大超越现有的计算能力。如何盘活这些数据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是大数据的核心议题,也是云计算内在的灵魂和必然的升级方向。大数据时代网民和消费者的界限正在消弭,企业的疆界变得模糊,数据成为核心的资产,并将深刻影响企业的业务模式,甚至重构其文化和组织。因此,大数据对国家治理模式、对企业的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对个人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今的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产,它就像新时代的石油一样,极富开采价值。如果能够看清大数据的价值并且迅速行动起来,那么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会占得先机。
众所周知,依托价格相对较低的硬件和开源软件构成的组合,大数据大幅降低了普通企业获得“智慧”的门槛。而在过去,商业智能才是企业获得“智慧”的主要技术手段,一个典型的商业智能需要基于传统数据仓库实现,需要专用硬件和专业ETL工具,项目投资不菲而且建设周期长,这就让大量中小企业对商业智能望而却步。正是基于此,当同样能给企业带来“智慧”的大数据一出现,就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全球大数据技术及服务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31.7%,2016年收入将达到238亿美元,将增速约为信息通信技术市场整体增速的7倍之多。2013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7.8亿元,从2014年到2017年期间,每年将保持60%的增长。
大数据时代将引发新一轮信息化投资和建设热潮。到2020年全球将总共拥有35ZB的数据量,预测未来大数据产品在三大行业的应用就将产生7千亿美元的潜在市场,未来中国大数据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7万亿元,给IT行业开拓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数据处理技术和设备提供商、IT系统咨询和ERP/CRM/BI改造服务商、智能化和人机交互应用以及信息安全提供商将获巨大需求,相应公司将获得机会。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
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大数据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 2015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宏观环境分析第一节 大数据行业定义分析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产品分类
第二节 2015年大数据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技术环境
四、社会环境
篇二:2017年大数据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2017年1月出版
第1页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相关政策........................................3
1、行业主管部门.......................................................................................................3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3
二、行业概况...................................................................................4
1、大数据行业发展概况..........................................................................................4
2、大数据行业发展趋势..........................................................................................6
3、上下游发展对行业的影响..................................................................................6(1)云计算行业是大数据行业最重要的上游行业...................................7(2)泛娱乐产业既是大数据行业内容来源的上游,也是大数据行业应
用的下游............................................................................................................7(3)下游应用广泛的精准广告行业............................................................8
4、行业的市场情况.................................................................................................10
5、会展业概况.........................................................................................................11
三、行业壁垒.................................................................................12
1、技术壁垒.............................................................................................................12
2、行业先入壁垒.....................................................................................................12
3、人才壁垒.............................................................................................................13
四、相关公司简介..........................................................................13
1、深圳市慧动创想科技有限公司........................................................................13
2、北京影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
3、北京腾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14
4、北京品友互动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4
5、北京艾漫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 第2页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相关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没有特定的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仅接受工商局和税务局管理,并且不存在自律组织。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未来发展,以下是2012年以来国内关于大数据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处理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3年7月,重庆市发布《重庆市大数据行动计划》,提出2017年将大数据产业培育成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3年7月,上海市印发《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指出数据硬件及大数据软件产品具备产业核心竞争力。
2014年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推动商业企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构建大数据产业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
2015年3月,国务院部发布《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第3页
篇三:2017年最新互联网+大数据行业分析报告
(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目 录
一、大数据概述.............................................................1
1、大数据简介............................................................1
2、大数据特征............................................................1
3、大数据的技术..........................................................2
4、大数据的应用..........................................................2
5、大数据处理方法........................................................2
二、大数据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4
1、国外现状..............................................................4
2、国内现状..............................................................5
3、发展趋势分析..........................................................6
三、重点应用领域及行业企业分析..............................................8
1、重点应用领域..........................................................9
2、重点企业.............................................................14
3、国内运营商分析.......................................................19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20
1、数据量的成倍增长挑战数据存储能力.....................................20
2、数据类型的多样性挑战数据挖掘能力.....................................20
3、对大数据的处理速度挑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20
4、数据跨越组织边界传播挑战信息安全.....................................20
5、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挑战人才资源.........................................21
一、大数据概述
1、大数据简介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类产生的数据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大量新数据源的出现导致了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爆发式的增长。这些数据已经远远超越了目前人力所能处理的范畴,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领域,于是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
2、大数据特征
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收集、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目的的咨询。大数据不单单是指数量的量大,而且包括了以下的四个方面:
首先,数据的体量(volumes)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个T)、E(100万个T)或Z(10亿个T),和我们所熟知的G相比,体量不可谓不大。其次,是数据类别(variety)大,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数据种类和格式日渐丰富,已冲破了以前所限定的结构化数据范畴,囊括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再次,是数据处理速度(velocity)快,在数据体量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数据的实时处理。最后,是指数据的真实性(veracity)高,随着社交数据、企业内容、交易与应用数据等新数据源的兴起,传统数据源的局限被打破,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显得极其重要。
3、大数据的技术
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各样类型的巨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技术。主要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存取、基础架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模型预测和结果呈现等8种技术。同时,由这几种技术形成了批处理、流处理和交互分析三种计算模式。
4、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有机构预测,“大数据”的发展,将使零售业净利润增长60%以上,制造业的产品开发、组装成本将下降50%以上。
在制造行业,企业通过对网上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和掌握市场动向,并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后,就可以有效实现对采购和合理库存量的管理,大大减少因盲目进货而导致销售损失。
在商业上,国外一些超市利用对手机的定位和购物推车获得商场内顾客在各处停留时间,利用视频监视图像软件分析顾客购物行为,优化商场布局和货架排列。
在政府决策上,分析几十年来的天气数据,将各地降雨、气温、土壤状况和历年农作物产量做成精密图表,就可以预测农产品生产趋势,政府的激励措施、作物存储量和农业服务也可以随之确定。
5、大数据处理方法
大数据的处理方法有很多,普遍适用的大数据处理流程,可以概括为四步,分别是采集、导入和预处理、统计和分析,最后是数据挖掘。
(1)、采集。大数据的采集是指利用多个数据库来接收发自客户端(Web、App或者传感器形式等)的数据,并且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库来进行简单的查询和处理工作。比如,电商会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和Oracle等来存储每一笔事务数据,除此之外,Redis和MongoDB这样的NoSQL数据库也常用于数据的采集。在大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其主要特点和挑战是并发数高,因
为同时有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用户来进行访问和操作,比如火车票售票网站和淘宝,它们并发的访问量在峰值时达到上百万,所以需要在采集端部署大量数据库才能支撑。并且如何在这些数据库之间进行负载均衡和分片是需要深入的思考和设计。
(2)、导入/预处理。虽然采集端本身会有很多数据库,但是如果要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还是应该将这些来自前端的数据导入到一个集中的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或者分布式存储集群,并且可以在导入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清洗和预处理工作。也有一些用户会在导入时使用来自Twitter的Storm来对数据进行流式计算,来满足部分业务的实时计算需求。
导入与预处理过程的特点和挑战主要是导入的数据量大,每秒钟的导入量经常会达到百兆,甚至千兆级别。
(3)、统计分析。统计与分析主要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或者分布式计算集群来对存储于其内的海量数据进行普通的分析和分类汇总等,以满足大多数常见的分析需求,在这方面,一些实时性需求会用到EMC的GreenPlum、Oracle的Exadata,以及基于MySQL的列式存储Infobright等,而一些批处理,或者基于半结构化数据的需求可以使用Hadoop。
统计与分析这部分的主要特点和挑战是分析涉及的数据量大,其对系统资源,特别是I/O会有极大的占用。
(4)、挖掘。与前面统计和分析过程不同的是,数据挖掘一般没有什么预先设定好的主题,主要是在现有数据上面进行基于各种算法的计算,从而起到预测(Predict)的效果,从而实现一些高级别数据分析的需求。比较典型算法有用于聚类的Kmeans、用于统计学习的SVM和用于分类的NaiveBayes,主要使用的工具有Hadoop的Mahout等。
中国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篇5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起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二十余年。这二十年来,中国美容化妆品业从简单的“一把剪刀闹革命”与“雪花膏润肤、凡士林护肤”发展到现在集美容、美发、浴足、医疗美容、保健美容、造型设计、美容教育、专业美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产与服务并行的一个庞大产业链。2003年,美容化妆品业上游企业销售额达到300余亿元人民币;2004年,美容化妆品业再次发力,至12月底相关权威机构数据统计表明,美容化妆品业上游企业的销售额已突破500亿元大关。而整个美容化妆品业全行业总体服务产值早在2003年就已达到1600余亿元人民币。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呈3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每年以50%以上的增长率迅猛发展。
在本报告中,由于美容专业线涵盖面宽而广,涉及的社会影响面大而深,基于国计民生,因此,本人将重点就美容专业线的发展作重点分析、论证与提议。
中国美容业现状
1、美容业市场发展现状
美容业起步于80年初中期,而实际真正发展则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才进入高速发展期。以美容院为例,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时,大多数美容院只是开在小区家属宿舍楼里的“家庭作坊”,一两张床,几瓶按摩膏和护肤润肤乳就构成了“美容护理”的全过程。90年代中期,家庭作坊逐步走出宿舍楼开始以街面店专业美容院的面目出现。从90年代初中期起步至今,根据产品与专业美容护理项目的逐步延伸,专业
美容共经历了这样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美容基础保养期
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美白去斑期
第三阶段(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期),减肥丰胸期
第四阶段(2000年代初中期),SPA休闲期
第五阶段(2002-2003年),光子嫩肤期(美容仪器时代)
第六阶段(2004年至今),男士美容期
2005年,以《中国美容时尚报》为首的专业权威调查机构协同中国美容美发协会、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及业内同行对中国美容业的一组调查数据更能反映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具体摘录如下:
中国美容业行业现状
(1)、行业概况
●经营面积普遍偏小。中国美容业以中小型店占主流。其中50M2以下的小型美容店占总量的65.04%;50—100M2中小型美容店占总量的24.12%;100M2以上美容店仅占美容店总量的10.84%。
●经济属性以民营经济为主。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类型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最大,达87.13%。
●经营形式以传统方式为主。在经营形态上,独立投资雇人经营方式所占比例达85.09%;合伙投资经营方式占10.7%;连锁、特许加盟等现代经营方式只占4.2%。
●经营场所以租赁为主。从全国来看,美容店经营场所的使用方式以租赁为主,所占比重
高达89.7%;自有房产和自己买房合计占9.5%
●中国每家美容店平均年租金水平为2.50万元
●中国美容业以单体店占绝大多数,以中小型店为主流,其比重达83.6%,开有一家以上
分店者仅占16.4%。50平方米以下的小美容店占总量的65.04%,50至100平方米中小型美
容店占总量的24.12%,100平方米以上美容店仅占美容店总量的10.84%。最近五年的新开
店数占总数的78%,●中国美容业为小生产、大市场型服务行业,全国平均每店就业人员人数为5.8人,且同
经营面积和经营规模成正比。
(2)、经营现状
●中国美容业总的经营效益较好。从被调查的美容店来看,2001年49.6%的店盈利,38.6%
持平,只有10.6%亏损,表明该行业总的经营状况尚好。但2003年后,这一状况正在发生
变化,亏损的美容院逐步占比达到30%以上。
●与餐饮、娱乐、保健等第三产业相比,美容业处于中等稍好水平。从被调查的四城市(北
京、上海、广州、成都)看,美容店的经营者普遍认为,他们同餐饮、娱乐、保健等第三产
业相比,经营状况处于中等稍好水平,既没有明显优势,也没有明显劣势。
(3)、中国美容业就业现状
●美容业从业人员高达1120万人。中国美容业近6年发展迅速,1996年从事美容业的人
员仅为现在的1/4。这1120万从业者遍布于中国各地的154.2万家美容机构,85%的美容机
构为个人所有。
●中国美容业是一个二元结构的就业市场,来自本地的就业人员和来自外地的就业人员几
乎各占一半。
●中国美容业是一个女性就业人员占优势的产业。调查显示,美容业男女性别比为23.6:
76.4。
●中国美容业是一个青春行业。中国美容业就业人员平均年龄为25.5岁,其中,一级城市
为24.6,二级城市为24.43,三级城市为25.92岁,县级市为25.25岁。
●接受教育程度中国美容业就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略显偏低。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占
38.07%,高中/中专占50.2%,大专以上仅占11.7%。人均就业时间很短,仅为4.8年。
通过上述调查显示,中国美容业现在正处于市场发展的较快增长期,是一个完全竞争的成长型产业。仅最近五年的新开店数就占了总数的78%。美容业无论是在GDP中所占比重,还是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以及就业人数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均呈增长态势。美容业的这
种快速发展态势表明:该产业属于朝阳产业。美容业是投入少、进入门槛低、民营资本占绝
对优势的新兴服务产业,也是典型的青春产业,是吸纳新生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最有力的就业门路。
美容业发展提案:
1、尽快建立和完善美容教育管理规范和教育标准。美容业是一个服务为主导的业态,服
务标准通常要靠相关教育培训来进行强化方能达到实施服务标准的目的,因此,劳动教育部
门必须制定统一的美容业服务标准技能授课教材,提高培训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与教学水
平。掐住上游,才能有效引导下游,而教育就是这第一环节。
2、尽快建立美容化妆品业行业规范与服务标准。建议采用并建立类似酒店星级管理式模
块来规范美容院等相关美容保健服务中心的经营行为与服务标准,对于符合评级标准(如一
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的企业给予评级挂牌。
4、建立本土民族美容品牌创业管理基金与相关扶持政策,支持优秀的民族美容品牌的创
业发展,为民族美容品牌提供适当的政策保护,争取在近十年内培植出一批具备向国际化拓
中国地板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篇6
过
多
从
体
产
动
蓬
国
这
年
例
商
化
国
强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篇7
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分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节能专业委员会、《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影响中国智能建筑电气行业2016年度优秀品牌评选”活动将于近期在北京举办, 提升品牌价值, 表彰优秀企业, 活动汇集十大系统十大优秀品牌及6个单项奖, 将于现场为获奖企业代表颁发奖杯、奖牌。
同期还将举办“第五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节能技术发展论坛”, 拟邀请数十位“电气双高”专家于现场进行热点问题的探讨, 解答建筑电气行业内的热点、难点问题。
本届论坛将汇集设计院、高校、咨询、开发单位及获奖企业代表共300余人, 现场气氛热烈, 经过4年的成功举办, 已具有不可忽视的行业影响力, 活动联系电话:010-57368792。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篇8
柏思远:洲际酒店集团在使用高科技方面一直走在酒店业前沿,Pad 2010年三月上市后,我们率先成为第一家推出iPad礼宾应用程序的国际酒店集团。客人在入住洲际酒店及度假村前可以通过使用Pad的FaoeTime视频聊天功能直接和礼宾部员工视频对话、咨询旅行路线,也可以在装置了FaoeTime的iPhone4、PodTouch设备以及Mac电脑上使用这一服务。
在节能环保方面,我们“绿色节能”网络系统能帮助管理层更加效地测量和管理能源消耗。初期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最多可节能25%。据估计若集团旗下4000多家酒店均使用,酒店业主可节省高达两亿美元的资金。此外名为“创新酒店”的网络虚拟技术展示了一个使用新型绿色科技的未来酒店。客人们可以就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方提出建议,而洲际酒店集团将在“绿色节能”网络系统中收纳实施这些建议。与早期假日酒店相比,现已投入运营或还在建设中的200家新建假日酒店减少了30%的建筑-材料,运营所消耗的能量也将减少20%。
BT:以您在北美、澳洲多年从业经验来看,中国高端酒店市场目前还有哪些空白未填补?
柏思远:MICE(会议、奖励旅行、大型会议活动和展览)将是今后几年中国酒店市场的一个业务发展热点,特别是随着北京奥运会取得巨大成功,加上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中国作为MICE举办地点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这些积极因素都将促进中国高端酒店市场的发展。
BT:您认为现代中国商务人士对星级酒店的要求出现了哪些变化?
柏思远:中国高端商务人士在积极寻觅属于自己的国际酒店品牌,这是一种心理优势变化的过程。过去外国旅客到中国来,会选择入住他们熟悉的国际酒店品牌。为进一步融入中国酒店市场,洲际酒店集团在为中国旅客量身定做一个全新的高档酒店品牌,预计于今年年底正式推出并计划在中国市场成功后把:A4"-中国酒店品牌推向海外。今年三月洲际酒店集团董事会主席魏博韬(David Webster)在访问上海时表示,这个全新品牌的定位是“与中国旅客一起成长,让他们对品牌感到舒适和信赖,就像外国人来到中国发现他们熟悉的洲际酒店品牌一样。” BT:洲际定义的“奢华”是什么概念? 柏思远洲际以“知行天下”的气度,网罗当地知识界权威,让住客可以像当地人一样品味每个日出日落下的平常岁月。
BT:自从您2005年加入如家以来,集团不断扩张直到上市美国。您觉得成功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孙:主要有三个成功要素:第一是我们很幸运生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第二我们有领先的商业模式。如家的成功,抓住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的住宿需求:舍去奢华酒店设施,仅需要“一夜安睡”的品牌酒店服务。第三是我们有一支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强大团队。商业模式可以模仿,惟有一支具有战斗力的、能持续执行战略的团队以及它背后的文化是无法模仿的。
BT: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中端商务连锁酒店市场?还有哪些商机待开发?
孙:目前国内三星、四星级酒店有上万家,但是市场分散、没有规模较大较强的品牌,整体顾客营销平台没有很好整合。和颐酒店是如家在酒店产业发展的又一次探索。从市场需求来看不同客户群对于住宿产品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中高端商务酒店市场就像中国经济型酒店当年发展的初期,消费者需求不断在提高,商务人士对酒店的使用方式和旅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如家的和颐品牌将最贴切地满足这部分客人需要,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
BT:在环保方面,如家进行了哪方面改革?成效如何?
孙:从环保角度来说,我们这8年来一直在关注对能源、资源的利用节约。包括在平时日常管理中,都体现了一种能够尽可能少地去利用某种资源的想法。如家于2010年5月份推出了自己的绿色环保洗漱用品,就像超市塑料袋套装概念一样。我们希望用一种鼓励的方式,首先把这些东西规整在一个套装当中。如果你不使用的话可以给你一定的奖励,并不是说我把以前的用户习惯很垄断地取消掉,毕竟习惯是需要时间去慢慢改变的。到目前为止,大约有50万人次的客户已经发送使用套装。我们最近又提出了“早睡一小时,低碳享健康”的活动,只要大家参与“义捐小积分,汇成绿未来”的公益活动,就会为新疆和田红柳中和碳项目捐赠积分。
BT,您如何看待商务连锁酒店个性化、精品化趋势?未来如家会在风格上有何变化? 孙:中国酒店业会更加细分,其中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朝个性化、精品化发展的方向。精品酒店是独特产品和专属氛围的体验经济在酒店业的体现。酒店业的硬件和软件其实一直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当年工业革命时是如此,现在信息革命也是如此,因为科学技术和顾客需求决定了产品类型及服务方式。我们已经推出了和颐酒店,该品牌未来将会为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
在马睿的领导下,铂尔曼作为雅高的战略性高端品牌,于2008年初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并得到了快速的扩张。截至今年4月,共有10家铂尔曼酒店和度假村开业,该品牌也正式进驻台湾市场:与此同时,马睿也选择对雅高皇冠上的明珠一索菲特品牌进行战略性提升,将该品牌打造为法式奢华的代名词。马睿在品牌战略上的成就,令雅高集团放心地于今年3月将宜必思品牌交托其掌舵。此前宜必思品牌运作相对独立于雅高大中华团队。
BT:你如何看待作为行业领导者随之而来的责任?
马睿:雅高在全球拥有超过4000家酒店,必须展现自身的责任,显然不是每家酒店集团都处于这样的位置。作为领导者的责任,其中包括社区责任感,我们必须对当地文化、传统加以了解,进而向客人传达这种文化和传统。当然,这亦包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馈当地社区。股东回报当然对我们很重要,但在此之上的,是对我们的雇员、对我们所处社区的责任。此外,我们亦专注于解决环境问题,发起了诺富特品牌的绿色认证,并参与了拒绝食用鱼翅运动。这一切都奠基于教育之上一教育我们的员工,然后传达这一讯息给我们的客人。
BT:在高端市场,你能否谈谈索菲特品牌今后的演化轨迹?
马睿:我们为这一品牌做了大量研究和调查,在五年前我们把这一品牌作为我们的王牌A,但显然有部分项目没达到我们的期望。为此,我们对一部分不满意的酒店在管理合约到期后选择不续约,同时让新开的项目全面展现这一品牌背后的法式奢华内涵,例如广州圣丰索菲特。今后你会看到一些旧的索菲特酒店消失,同时诞生更多更奢华的新索菲特酒店。当然,提价也是一个考虑因素,我一直持有的观点,就是中国的酒店价格过低了。
BT:在低端市场的宜必思在过去数月发起了一起引人注目的国内收购尝试,今后仍会继续寻找目标?
马睿:我们总会不时寻找能激进扩张的机会,但就莫泰而言,卖家的要价对我们而言太高了,我们不会放弃收购安全性的标准。如无意外,宜必思仍会继续寻找潜在收购机会,关键在于合适与否,市场上亦仍然有一些目标,若市场价格有所回落,我们可能会跟进。
BT:在希尔顿全球于中国进入急速成长期之际,你如何看待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苏博:保证酒店品质是这个行业的一大挑战,不单只是我们要面对。行业需要更多人才,以及更合理的员工种族组合,现时如何吸引有能力的中层管理者与前线员工确实占用了我很多精力。因为这不是工资能解决的问题,就在雇主如何对待他们的员工,让后者找到适合于自身的职业路径。希尔顿全球一直被视为酒店业的黄埔军校,我们在全球有大量培训计划,并进行了适当的项目本土化,我们亦确保每年均为此进行显著投资,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无论行业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因为我要着眼于长远。我明白这一行很辛苦,因此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福利计划,我的任务之一就是确保这些福利计划的落实,我们对酒店总经理的考核指标之一,就是他,她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
BT:下一步希尔顿全球在中国的大动作会否是引入新品牌?
苏博:希尔顿全球旗下的希尔顿花园客栈(Hilton Garden Inn)品牌在华首家酒店预计将在2012年一季度开业,该项目位于绍兴,正处于紧张建设中。这一品牌一般有150-300个房间,房间面积大约为25平米,没有大型宴会厅与会议厅,不接办婚宴会议,也不会有行政楼层,只有一个全天候的餐饮设施。这种核心服务式(focused sewioe)酒店很可能会开在上海希尔顿或北京希尔顿之侧,每个所进入的城市之合理布局数量为10-15家。在绍兴这样的城市,显然无法支撑华尔道夫或康莱德品牌,但有空间发展希尔顿逸林与希尔顿花园客栈。在美国,这一品牌已有多达500家以上的门店,在中国仍然没有一家国际性的核心服务式酒店的背景下,这是极大的机会,因为其市场潜力远较五星级与奢华酒店市场更大。
BT:海航进入酒店行业时间不长,除了借助海航的品牌导人,海航酒店在自身的品牌建设上,推行了哪些重大举措?
宋翔:海航集团是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海航集团的目标是“创建世界级的企业和世界级品牌”。海航酒店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同步推进。在全球化运营方面,海航酒店依托中国唯一的一家五星级航空公司,与海航一起走向世界。在东方品牌的塑造上,海航酒店集团于2009年在北京成功推出五星级酒店品牌“唐拉雅秀”获得成功,并正在全国乃至欧洲稳步扩张,与其东方式的品牌名称相对应,唐拉雅秀在豪华酒店的西式风潮中正在以东方“语言”塑造自己的风格。
BT:海航酒店正在与已经进入国内多年的国际酒店集团合作开设新酒店,而且,合作方还不止一家。为何选择“多面出击”?海航酒店同时又能为这些强势品牌带来什么本土因素?
宋翔:这种广泛合作是为了博采众长、更全面地看到酒店管理的一些先进理念,合作下来之后,我们也看到了每一个品牌在市场、经营、前期支援等不同领域的优势,这也给了我们自有的东方品牌建设以很多启发。尤其关键的是,它们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是最值得借鉴的。我们包括和洲际、万豪、喜达屋在内的国际酒店品牌都有合作,同时,与莱福士、四季这种豪华精品酒店品牌也有合作。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在我们新开的酒店项目中,我们或者会推出自有品牌唐拉雅秀,或者会推出某个国际品牌合作方的品牌,最终采用哪个品牌,我们会从地方的、宏观的、微观的、金融的以及原来的物业背景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去考虑。此外,国际酒店集团也在本土化,比如洲际,洲际将会在中国推出一个全新的东方品牌,我们也在拭目以待。
BT:海航集团将收购西班牙NH Hotels20%的股份,并将这一品牌带人中国经营。NH Hotels虽是欧洲三甲之一,但比起其他国际品牌在中国知名度并不高,海航为何选择NH?
宋翔:NH目前拥有近400家酒店,大部分集中在欧洲,是欧洲第三大酒店管理集团,全球排名前二十。海航看重NH成熟的酒店网络以及雄厚的酒店运营能力,未来与NH的合作将会加速海航酒店集团的国际化进程。NH在欧洲主要经营中高端连锁酒店,未来与其的合作,将有利于为海航酒店集团在有限服务型酒店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近来,众多国际酒店集团也纷纷开始关注中国有限服务型酒店市场,如果NH可利用此次合作机会进入中国市场,也将进一步完善其在全球的酒店地理分布,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中国的国际酒店品牌构成。
章伟信虽然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却有着浓重的中国情结,他深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总结及推崇一套独特的营运核心理念,即通过引进国外酒店的管理模式,结合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以及先进的科技技术,融入本土化的人文风情,从而引申出一套崭新灵活并适合中国国情的四、五星级豪华商务及休闲度假酒店管理模式。他深信,只有“入乡随俗”,将国际酒店的先进管理经验与中国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扬长避短,这样的接轨才是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
随着中国旅游业与酒店业的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本土人才。章伟信认为,本土人才是最宝贵,最优秀的本土资源,在他看来,国内高管比外资更懂得当地文化和当地市场,他们有一定的经营优势。并且,豪生的核心价值是“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给客户”,而对于业主方,也是“共同合作,双赢至上”。
豪生国际酒店集团虽然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但是在这新世纪的短短11年中,在章伟信的领导下,在中国大陆的29个城市已经成功运营了46家酒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张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行业内树立了健康良好的品牌形象。在2011年上半年度,旗下就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开业,包括昆明南,富豪生大酒店、常州凯纳豪生大酒店、福州名城豪生大酒店、苏州静思园豪生大酒店、诸暨同方豪生大酒店等。在下半年度还有多家酒店陆续开业。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推荐阅读: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分析06-28
中国宠物行业分析报告10-15
中国证券行业分析报告10-20
中国玻璃行业分析报告10-22
中国通信行业分析报告09-24
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10-25
中国轴承制造行业百强企业发展分析报告08-14
未来中国康复器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0-15
中国煤炭机械行业产业链需求分析报告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