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防控方案

2024-07-05

猪链球菌病防控方案(共12篇)

猪链球菌病防控方案 篇1

月29日,区委、区政府动员部署防控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工作后,龙蟠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及时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迅速完善六项工作措施,环环紧扣地抓好了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防控工作。

一、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群众防范意识。7月30日,龙蟠镇召开村三职干部会、驻村干部会和屠户专题宣传会,累计印发宣传资料5500份,张贴公告150份,镇村广播宣传80余次,对猪Ⅱ型链球菌病病理特征、传播渠道、防范措施进行宣传,要求各地采取村包社、社包户的办法严密防范,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猪,一旦发现病死猪现象,层层迅速向镇政府报告,由镇政府报告区畜牧局后对死猪采取“四不一处理”(不宰杀、不食用、不销售、不转用,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建立统防统治机制,全民动手防疫病。龙蟠镇把消毒杀菌作为防控疫情的重点工作来抓,先后购买航天消毒液60瓶,投入8500元用于消毒防疫工作。一是以村为单位聘请喷雾员,8月1日前对养猪户和大型养猪场实施统防统治,全面消毒一次;二是实行业主负责制,8月1日前对生猪贩卖市场、屠宰市场、猪肉市场全面消毒一次。

三、建立健全生猪档案,全面掌控猪动向。龙蟠镇组织驻村干部和村社干部一道对全镇圈存生猪进行普查(目前全镇养猪户共有4061户,圈存生猪6351头:其中50斤以下的小猪2032头,50到130斤的架子猪3012头,130斤以上的大猪1206头,种猪101头),并对每头猪都建立户口档案,全面实行“增猪上户、减猪下户”制度,屠户何时何地收购生猪、何时何地销售猪肉都要登记造册,确保能有效掌控全镇生猪动向。

四、屠宰市场“三签字”,净化市场保质量。龙蟠镇共有3个定点屠宰场,为净化屠宰市场,该镇除由工商所、兽防站依法抓好执法检疫外,还要求欲屠宰生猪须经养猪户、屠户、市场管理员(协税员)三方同时签字后方可屠宰,消除了屠宰病死猪及私屠乱宰现象。

五、销售末端“三公开”,群众吃上放心肉。凡是上市猪肉,全部实行“三公开”,“挂牌销售”,即:在卖肉摊点公开养猪户、屠户、市场管理员姓名。鼓励群众举报违规销售猪肉现象,一经查实给予举报者50元奖励,并对违规销售猪肉摊点的猪肉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发现销售未经检疫二道边口肉的个体户,除销毁全部猪肉外,还将处以500—2000元的罚款。

六、相关部门齐配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了落实各项政策,彻底阻断疫源。龙蟠镇邀请区畜牧局、卫生局、工商局、公安分局、商务局、交通局、安监局、防疫站等部门利用逢场天派人到龙蟠镇开展执法专项检查。畜牧部门抓好生猪疫病防治,实现生猪防治率达100%;卫生防疫部门做好人的疫病调查及餐馆卫生防疫情况检查;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保证猪肉销售“三公开”,杜绝病死猪肉进入市场;商务部门严格定点屠宰管理,杜绝私屠乱宰,凡违反者处以500—2000元罚款;安监、交通、公安部门对过往客货车全面检查,严禁运送未检疫猪肉或病死猪肉,一经发现,取消客货车司机营运资格。

猪链球菌病防控方案 篇2

1.1 急性病猪无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病程长的体温升高到41~43 ℃, 高热稽留, 其呼吸迫促, 鼻镜干燥, 鼻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眼结膜潮红, 流泪, 咳嗽, 呼吸加快, 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 并有出血点, 这类病猪多在发病1~3 d内死亡。

1.2 亚急性病猪突然发病, 体温升至40~41.5 ℃, 发生关节炎、跛行, 部分病猪出现神经症状, 其转圈、磨牙、空嚼, 共济失调, 甚至后肢麻痹, 有的病猪关节肿大, 头部、眼脸水肿, 呼吸急促、叫声嘶哑。

2 病理变化

病猪头、颈、背及腹部有出血斑, 鼻黏膜呈紫红色, 充血、出血, 喉头、气管有大量泡沫, 肺充血、肿胀。病猪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充血、出血, 脾脏肿大, 呈暗红色, 其边缘有黑红色梗死区, 胃和小肠黏膜不同程度充血和出血, 肝、肾肿大、充血、出血, 脑膜充血、出血, 有的脑切面可见针尖大的出血点, 有的心包有淡黄色胶冻样物, 心内膜出血, 有的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和纤维素性腹膜炎, 其胸、腹腔有黄色积液。

3 实验室检验

3.1 镜检镜检组织触片或血液涂片, 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 其常呈链状排列。

3.2 分离培养将新鲜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 37 ℃培养24 h, 结果形成无色、露珠状的细小菌落, 菌落周围有溶血现象, 镜检培养物可见链状排列的细菌。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判定本例为猪链球菌病。

5 防控

5.1 加强消毒坚持自繁自养, 不从疫区引种。发病猪应隔离治疗, 病死猪应无害化处理, 同时应搞好猪舍卫生, 并定期消毒。

本病流行时应停止猪只交易, 并加强屠宰检疫、产地检疫及对运输工具的消毒。

5.2 加强免疫

5.2.1 仔猪30~35 d注射链球菌多价蜂胶灭活苗, 2 m L/头, 50 日龄二免, 2 m L/头。

5.2.2 种公猪、母猪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链球菌多价蜂胶灭活苗, 2 m L/头。

5.3 预防保健仔猪转群、母猪产后, 高温、高湿季节保健:每1t饲料中添加20%阿莫西林200g+强力霉素150 g+清瘟败毒散 (中成药) 1 000 g, 每1 t饲料中添加20%磺胺间甲嘧啶150 g+强力霉素200 g+板蓝根粉300 g+紫花地丁300 g+大青叶粉400 g。

5.4 治疗青霉素、磺胺、头孢氨苄、林可霉素、头孢噻呋钠等药物对本病有效。

猪链球菌病的特点与防控 篇3

关键词:二类动物疫病;猪链球菌病;耐药性;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病是二类动物疫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属于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且危及人类的健康。猪链球菌有多种血清型,容易产生耐药性,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难度。尤其在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小区更容易引发此病,还常和猪瘟、猪蓝耳病等混合感染,引起大批量的生猪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特点

1.1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

猪链球菌病是有猪链球菌属的一类细菌引起的,形状有圆形或者椭圆形,链状排列,有长有短,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猪链球菌目前发现有35个血清型,而且在同一猪场发病的不仅仅是一种血清型,常常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这给治疗带来了困难。在这些种类中,其中溶血性链球菌的危害最大,致病力最强。此菌的抵抗力较强,比较耐干燥,但是对高温比较敏感,在75℃ 30 min就可以将其杀死。

1.2 猪链球菌的耐药性

猪链球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尤其是近年来,抗生素在养殖生产上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越来越多。猪链球菌的耐药性因为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大多数的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还是很敏感的,对磺胺类、四环素类的耐药性较强。在治疗的时候,最好先做一下药敏试验,再选择药物。

1.3 易感动物和发病时间

对猪链球菌最易感的动物是猪,而且各个年龄、不同品种、性别的猪都可以感染,尤以仔猪和育肥猪发病多;此病一年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以夏、秋易流行;流行范围较广,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散发多见,也有时呈地方性流行。流行时,来势凶猛,短时间就可以波及大片的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不治疗是100%的死亡。

1.4 传播途径和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饲料、饮水以及用具等被病猪排出的脓汁、分泌物等污染以后,健康猪与这些物品接触,就可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等感染此病。

2 临床症状

根据病猪的临床表现不同,可以分为急性、慢性两种类型。

2.1 急性(败血)型

常见于流行初期,潜伏期一般为1~3 d。最急性病例,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或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 41~42℃ ,卧地不起,12~15 h后死亡。还有的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0 ~ 41℃ ,减食或者停食、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涕、便秘。数小时至两天内,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病猪出现共济失调、磨牙、空嚼等神经症状;有的病猪颈下、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广泛充血或者有出血斑。后期出现呼吸困难,或发生剧烈震颤,或者由于中耳炎而使头部偏向一侧,常于两日内死亡,病死率达到80%~90%以上。此种类型多发生于成年猪、架子猪、断奶仔猪或者8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

2.2 慢性型

多有急性型转化而来,断奶仔猪常于头、胸、腹和股内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如果大面积感染,可以引起死亡。架子猪感染本病时,可见皮下浅层淋巴结脓肿,破溃后流出黄白色浓稠的脓汁,很少死亡。成年猪易感性较低,主要表现为化脓性或者化脓性纤维素性关节炎,在肩、肘、腕、膝、跗关节等处,关节周围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有的发生慢性增生性心内膜炎;有的引起怀孕母猪流产、乳房炎、子宫炎和扁桃体炎等,病程2~3周或者更长。

3 病理变化

颌下淋巴结脓肿的病例除了局部病变外,少见其他病变。急性败血性病例可见全身败血性变化和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和出血。多数病例脾脏急性肿大,少数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内膜有出血点。慢性型可见浆膜腔内液体混浊,有蛋花样纤维蛋白渗出物,浆膜常有黏连,关节周围呈黄色胶样水肿,严重者,周围肌肉化脓坏死。

4 诊断

此病的初步诊断可以根据发病特点、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来判断,确诊需要做实验室检查,有条件的还可以做分离培养或者动物试验。

5 防治措施

5.1 免疫预防是防控此病的关键措施

做好免疫工作,可以有效的防控此病。常用的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活疫苗,多价灭活苗可以和抗生素一起使用增强免疫效果;弱毒活菌苗只能给健康猪群的接种,弱猪、初生仔猪不能注射,而且注射疫苗的前后一周的时间不能使用抗生素。由于猪链球菌血清型多,而且相互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也不能确定,因此在选择疫苗时,要选择和当地流行菌株一致的疫苗,否则没有免疫效果。如果条件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制作自家猪场的灭活苗来进行免疫,效果更佳。

5.2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链球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在饲养管理粗放、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平时对猪舍要严格消毒,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猪舍通风、空气良好;饲料中营养成分要全面,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饲养密度要合适,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5.3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平时在饲养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如果发现疑似病例,要早做诊断,及时隔离治疗。对病死的尸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猪污染过的猪舍或者用具等,都要彻底消毒;要严厉惩处出售和贩运病死猪和病猪肉的行为,以免疫情蔓延。

猪链球菌病防控方案 篇4

冬春季是猪病毒性腹泻疫病多发、高发季节,主要临床特征为腹泻、呕吐、脱水,10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高,不同阶段猪群发病程度不一。

一、流行特点

传播方式:主要传染源为病猪,经消化道传播;发病的母猪也可能通过母乳将病毒传播给小猪。

发生日龄: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10日龄内的仔猪最易发,死亡率高,而种猪群、成年猪的影响不大。

季节性:每年冬春季节,潮湿多雨季节均属于高发期(11月至次年4月)。

二、临床症状

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发病较急,潜伏期较短,发病后,数日内可蔓延至全群;种猪群或成年猪只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及时控制继发感染和补液,很快得到康复;仔猪可表现为突然发病,初期呕吐,继而发生频繁的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白色、灰绿色,喷射状,可持续5—7天,若补液、防继发感染不及时,多以死亡而告终。轮状病毒发病较缓,只侵害仔猪,发病率可能较高而死亡率较低,一般无呕吐现象,腹泻也不如前二者剧烈。

三、病理变化

仔猪肠壁菲薄透明,内容物水样并含有气泡,空肠驰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外观及切面多汁。

四、诊断要点

本病临床上的特征性病变为,腹泻呈水样、喷射状、有呕吐现象,使用各种抗生素无效。猪群传播迅速,大小猪均可感染。剖检仔猪肠壁菲薄,内容物水样并含有气泡,空肠驰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确诊需借助实验室检测。

五、综合防控措施

(一)预防综合防控措施

1、消毒灭源:强化猪场门口的人员和物品的消毒工作,做好入场物品的熏蒸、紫外消毒;强化车辆消毒工作;

2、免疫接种:目前有三种疫苗,即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猪传

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二联苗和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临床使用证明三种疫苗的免疫可有效预防该类疫病的发生。各养殖场(户)需做好后备猪、成年种猪的免疫工作,对于发病严重的养猪场(户),肉猪也应进行疫苗免疫预防,为防免疫空档,最好由专人负责免疫,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免疫程序:9月份生产、后备猪各接种一次;10月至次年4月的怀孕母猪产前45天接种一次,隔15天再加强免疫一次;8月至次年4月的仔猪断奶后一周内接种一次,三周后再加强一次。

3、温湿度控制:一是做好猪舍防寒保温工作,在强降温来临前添加抗应激药,准备好保温设施,满足不同猪群对温度的要求。二是规范温湿度计的使用,确保舍内湿度控制在55-75%,利用喂料或中午温度高时,适当开窗,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降低舍内湿度。充分利用生石灰降低地面湿度,使用干粉消毒剂,减少空气湿度。

(二)发病后综合防控措施

1、及时送检:发现疑似症状,立即上报,并尽快采集粪样,送实验室确诊。

2、切断传播途径:发病猪舍人员相对隔离;病猪粪便用生石灰铺洒消毒,拌匀5分钟后铲走;每周2-3次带猪消毒,舍内过道、门口、舍外交叉路口用生石灰铺洒。

3、治疗措施

(1)注射抗生素:注射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2)进行补液:严重脱水的患猪,需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和维生素C,防止酸中毒。

(3)返饲:取500g新鲜水样粪便,加水30公斤,搅拌后用纱布过滤。然后加入160万单位青霉素6瓶、100万单位链霉素4瓶搅匀,室温静置1小时,待喂料时用喷枪喷在饲料上,500ml/头。1次制作的量可返饲约30-40头猪。返饲后用新霉素或庆大霉素(1000ppm)饮水保健两天,防止继发。

(4)限制喂料:对发病母猪、育肥猪实施限制饲喂。(5)做好防寒保温措施。

(6)基本康复后,用微生态制剂饮水或拌料5天,调理胃肠道。

猪链球菌病防控方案 篇5

一、微生物室负责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监测,一旦发现MRSA或VRE耐药模式,立即通知相应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临床科室立即把该患者隔离于单间病房,进行隔离诊治、护理操作,并尽可能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与病人接触次数。

三、在病床床头和病历本第一页上夹上蓝底版黄色MRSA或VRE字样的卡片标识。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隔离、保洁与环境消毒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中的手卫生、消毒隔离、保洁与环境消毒措施。避免MRSA或VRE在科内爆发流行。

五、主管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时使用MRSA或VRE的相应最有效的抗菌药物。

六、医务处和药学部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督导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质量。

七、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到相应临床科室督导检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保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控制措施的落实。

高温季节猪的热应激防控措施 篇6

高温季节猪的热应激防控措施

1 猪热应激原因分析 猪的生理学特性.猪属恒温动物,但其皮下脂肪很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表面的汗腺来调节体温,因此猪的耐热性较差.在养殖的实践中,猪的.适宜温度随体重和日龄的增加而下降明显.

作 者:梁正华 作者单位:贵州省赤水市复兴镇畜牧水产站,564701刊 名:养殖技术顾问英文刊名: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年,卷(期):“”(10)分类号:S8关键词:

猪链球菌病的屠宰检疫及防控措施 篇7

1 临床症状

来时是同一辆车, 生猪体重大致在105~120kg, 精神不振, 腹围大, 走路略有不稳。

猪感染链球菌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症按照病种长短, 可分为三种临床病型, 以急性型为主, 部分病例转为亚急性型, 少数病例转为慢性型。一般来说, 死于急性型病的猪占多数, 约占病死猪总数的63%;亚急性型次之, 为总死亡病例的32%;慢性型病死猪的比例最小, 约占总死亡病例的5%。

1.1 急性型病例

病猪突然发病, 病情急骤, 甚至未见明显症状就迅速死亡, 病程为数小时。

1.2 亚急性型病例

病猪体温升高, 高达41℃以上, 精神沉郁, 昏睡, 食欲减退或废绝, 时有呕吐, 病初粪便干硬, 后腹泻, 尿呈深黄色, 咳嗽、呼吸和脉搏增加。

1.3 慢性型病例

病猪病状较轻, 时有食欲, 持续性咳嗽, 多肢性关节肿大, 跛行, 猪体瘦弱, 多死于衰竭, 病程长达1~2周。

2 病理变化

心肌似煮熟样, 心内外膜均散布数量不等的斑点状出血, 气管、支气管均充满多量的泡沫状内容物, 肺肌肿大, 严重炎症, 切面呈大理石样, 多汁。肝脏稍肿, 肝面散布浅蓝色、斑状灶, 胆囊膨大, 充满黏稠、深黄绿色胆汁, 脾脏略肿, 呈褐紫色, 散布数量不等的出血点。病死猪腹水较多, 并散发腐败味, 胃肠黏膜散布数量不等的出血点。肾脏和膀胱的黏膜均散布数量不等的出血点, 关节肿大, 内有脓液。

3 定性诊断

3.1 用触片镜检

取心脏和脾脏等组织触片染色镜检:美蓝染色发现圆形、蓝色成双或4~11个短链或长链球菌。

3.2 用涂片镜检

纯培养物涂片, 革兰染色镜检, 发现革兰阳性、呈短链、长链圆形球菌和革兰阴性两端染色深的细小杆菌。

一般来说,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定性诊断结果, 可以对该病进行确诊。

4 防治措施

4.1 可采用的应急措施

首先, 针对传染源, 要及时隔离, 积极治疗。疫情发生后, 及时、严密隔离病猪, 并及早抢救病猪, 可采用青霉素、磺胺类、卡那霉素和安乃近等药物, 分别肌注, 每头病猪2次/d, 3~4d为一疗程;必要时, 可进行第一个疗程。其次, 针对传播途径, 加强猪舍和环境的消毒。选一种猪场从未用过的消毒药, 以杀灭病原, 切断流行锁链。最后, 针对易感猪群, 要做到群防群治。为了有效地及早控制疫情的发展, 在没有猪链球的病和猪肺疫菌苗的情况下, 对未发病猪群此时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分别肌注, 2次/d。

4.2 相关的防疫措施

首先, 要先封后定, 严控疫源。疫情发生后, 及早严格封锁疫点, 并对病性尽快确诊, 还要严禁疫点、疫区的畜、禽及其产品外出和上市出售, 严防散播病原和疫病蔓延。其次, 要立即隔离病猪, 加强消毒, 精心护理, 积极治疗。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效较好, 并对未发病猪群有暂时紧急保护作用, 可以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严防蔓延。最后, 做好疫情监测, 抓好免疫。

5 结语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 一旦猪群感染猪链球菌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症, 按照上述的应急措施治疗, 治疗一个疗程之后, 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治愈率可高达93%之上。

参考文献

[1]宋占昀, 等.猪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 [C].2003.

[2]查红波, 等.猪链球菌病[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

[3]查红波, 等.猪2型链球菌病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 [C].2005.

[4]罗玲, 等.猪链球菌2型的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 [C].2005.

[5]段丽丽, 等.猪2型链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 [C].2005.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篇8

临床所见,猪链球菌病分猪急性败血型、化脓性淋巴结型、脑膜炎型及关节炎型4型。其中以淋巴结脓肿型最多见。而以败血型和脑膜炎型病死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3型常混合存在,或先后发生,对养猪业危害大。败血型、脑膜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猪。

1、临床症状特征:败血型突发高热41℃,呈稽留热,不食,眼结膜充血,眼角有黏稠液,鼻流清液,腹泻,血尿,呼吸加快,皮肤出现红色斑块,一两天内衰竭死亡。脑膜炎型病猪运动失调,转圈,磨牙,四肢作游泳状动作,后肢麻痹。有的发生关节炎,病程1-2天。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病猪,多见于颌下、咽部和颈淋巴结肿胀,有热痛,破溃后流脓,皮肤坏死,全身不适,病程3-5周。关节炎型的病猪一肢或四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病重猪不能起立,病程2~3周。

死后尸体见胸、腹及四肢腋内皮肤有镍币样小圆形出血斑。剖检主要病理:败血型以出血性败血性浆膜炎和黏膜炎为特征,脾脏肿大呈暗红色、脾膜表面纤维样物沉着:脑膜炎型病理为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混浊、增多,脑实质有化脓性炎症;关节炎型的病理则见关节肿胀、充血,滑液混浊。严重者关节软骨坏死。

2、治疗方法:病猪及时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好。①青霉素200万国际单位、地噻咪松磷酸钠注射液4毫升,混合肌注;或青霉素200万国际单位肌注,每天二次,连续3~5天。②青霉素每公斤体重10万~3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8万~10万国际单位,混合肌注,每天二次,连续3~5天。③氨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2~7毫克肌注。每天二次,连续3~5天。④氯霉素每公斤体重10~30毫克肌注,每天二次。连续3~5天。⑤庆大霉素每公斤体重1~1.5毫克肌注,每天二次,连续3~5天。⑥磺胺嘧啶钠每公斤体重70毫克,每天二次,连续3-5天。⑦乙基环丙沙星每公斤体重2.5-10毫克肌注,每天二次,连续3~5天。⑧盐酸土霉素每公斤体重5~10毫克,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二次,连续3天。⑨对病猪脓肿可切开,用2%洗必泰液冲洗,涂上碘酒,或撒磺胺结晶粉。⑩对病猪的创伤可按一般外科处理法,冲洗、消毒后,涂以碘酒或消炎粉。要注意,对药物治愈恢复后两周的猪方准宰杀。

松材线虫病发生与防控 篇9

经全面普查,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松材线虫病发生246亩,枯死、濒死华山松115株,发生在天竺山林场东坡工区6林班的7、12、13、164小班,均为华山松天然次生中龄纯林。

国家林业局2012年第2号、2013年第2号公告将山阳列为松材线虫病疫区。

1.5.3松材线虫病防控情况

天竺山华山松被南京林业大学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确诊发生松材线虫病后,县委、县政府快速反应,全面部署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一是召开政府常务会,决定启动《山阳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预案》,将松材线虫病防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0万元作为松材线虫病防治的专项资金。二是抽派10名技术干部赴柞水县学习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听取了柞水县松材线虫病防控经验介绍和建议,参观了检疫检验试验室和松褐天牛标本,现场学习了疫木除治技术。选派2名技术干部赴南京林业大学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学习“松材线虫病监测技术”。三是印发了《山阳县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责任考核实施办法》,宣布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县政府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列入各部门、镇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县政府与各镇政府、县林业局与各镇林业站和林场,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了工作责任,落实了具体责任人。四是根据松林分布特点,将全县区划为除治(疫)区和重点预防(保护)区。设立26个普查监测站(县级1个、镇23个、林场2个),采取现地调查、走访群众等办法,完成全县松林的普查监测,监测覆盖率100%,实行松枯死树报告制度。五是设立5个临时林业检疫检查站和3个疫点监测封锁检查站,确定专人常年开展检疫检查和对松刺脊(松褐)天牛和松树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六是停办一切涉松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手续,积极开展检疫执法检查专项活动,2011—年2012年累计检查登记涉木经营单位74家,复检调入的涉松木材、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等,签订了《山阳县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承诺书》,制定了《山阳县涉木企业林业植物检疫监管工作办法》、《山阳县花卉苗圃育苗经营户检疫监管管理办法》、《山阳县森林植物检疫登记管理办法》和《山阳县森林植物检疫员管理办法》。2012年12月,被陕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授予“绿盾2012”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行动工作“先进集体”。七是报批《山阳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山政办字„2011‟7号)、《山阳县2011松材线虫病防治实施方案》(山松防指字„2011‟03号)和《山阳县2012-2013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总体方案》(山政字„2012‟11号)。六是培训组建松材线虫病化防和疫木除治专业队,喷洒噻虫啉粉剂防治天竺山松刺脊天牛(松褐天牛)3000亩(3次),疫木清理和伐桩处理186株(个),安排3名森防人员现场登记监督烧毁,规范建立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档案。

农村散养户猪传染病的防控对策 篇10

畜牧兽医2011级 XXX

指导教师 XX

摘要

农村中生猪分散养殖是我乡生猪养殖的主要现状,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据养猪业的重要位置。而生猪散养户如何有效防控对生猪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尽量降低和减少生猪传染病对养猪户的困扰,却是一个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散养户;猪传染病;防控措施

目录 前言„„„„„„„„„„„„„„„„„„„„„„„„„„„„„„„„„„„„1 2 加强生猪的免疫注射工作„„„„„„„„„„„„„„„„„„„„„„„„„„„1 2.1 生猪免疫接种程序„„„„„„„„„„„„„„„„„„„„„„„„„„„„„1 2.2 生猪免疫接种应选择质量可靠的疫苗„„„„„„„„„„„„„„„„„„„„„2 2.3 生猪免疫接种时必须严格执行七大操作规程和相关注意事项„„„„„„„„„„„2 3 推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3 4 严把生猪引种或购进关„„„„„„„„„„„„„„„„„„„„„„„„„„„„4 5 加强饲养管理„„„„„„„„„„„„„„„„„„„„„„„„„„„„„„„„4 5.1 猪舍建造要尽可能趋于科学„„„„„„„„„„„„„„„„„„„„„„„„„4 5.2 加强对猪舍和环境的卫生消毒„„„„„„„„„„„„„„„„„„„„„„„„4 5.3 养殖户应有自我制约能力„„„„„„„„„„„„„„„„„„„„„„„„„„5 5.4 散养户应注意合理使用兽药„„„„„„„„„„„„„„„„„„„„„„„„„5 参考文献„„„„„„„„„„„„„„„„„„„„„„„„„„„„„„„„„„„6 致谢„„„„„„„„„„„„„„„„„„„„„„„„„„„„„„„„„„„„„7

1前言

农村中生猪散养仍然是现阶段我乡生猪养殖的主要的模式。随着品种改良和市场消费的需要,近年来生猪引种、交易、流通等日益频繁,外来生猪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与日俱增,生猪的疫病种类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严重地困扰着生猪散养户的发展。

由于农户支持力度不够、免疫程序不够科学、疫苗种类单

一、部分村兽医责任心不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间,古城乡有2个村3个组4户农户的19头猪发生猪瘟疫情,死亡14头;1个村1个组1户农户13头猪发生猪W病疫情;1个村1个组1户农户由于引种导致13头猪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4个村7个组15户农户的17头能繁母猪发生乙型脑炎疫情,死亡11头。以上发病于农户不配合搞防疫注射,开展免疫时年龄不够,计划免疫季节不到,外引种猪检疫不严等引起。因此,要使在复杂多病的环境下养猪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搞好当地常发的对养猪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尽量降低和减少生猪传染病对养猪户的威胁。加强生猪的免疫注射工作

免疫注射是预防生猪疫病的有效方法。由于引种、市场流通环节不严等原因,生猪旧的疫病还没有完全控制,新的疫病又不断发生,且临床上多以混合感染为特征。目前对当地威胁比较严重的猪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W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病、仔猪黄、白痢等。养猪户在与当地兽医部门的指导下,结合部门制定的免疫接种程序,支持配合村兽医,做好生猪的免疫接种工作。2.1 生猪免疫接种程序

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养殖户应在当地兽医部门和村兽医的指导下,根据兽医部门制定的免疫接种程序、生猪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当地生猪疫病的流行特点,严格按照部门要求和防疫程序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以保证预期的免疫效果。猪的常见疫病免疫程序如下: 2.1.1 猪瘟

成年种公猪:每年2次,于每年的春(1~2月份)秋(7~8月份)两防,用猪瘟活疫苗(脾淋源)各免疫1次,用量为2~4头份的量;母猪:每年空怀期各注1次,也可采取窝防的形式,即每窝仔猪进行猪瘟免疫的同时进行母猪的免疫;仔猪:一般仔猪断奶前后进行首免,30天后进行二免,很少有猪瘟发生的地方可推广常年防疫法,即仔猪在50~60日龄进行1次性预防注射。(除种公猪适当加量外,其余猪用量以说明书为准。)

2.1.2 猪口蹄疫

种公猪:每年进行2次免疫,可在每年的1月和7月各免疫1次;母猪:每年进行2次免疫,尽量安排在母猪空怀期,即每次配种前注射该疫苗,后备母猪应于配种前间隔30天进行2次免疫;仔猪:60日龄或体重达10~25kg时进行首免,隔5~6个月进行第2次免疫。2.1.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种公猪:后备种公猪在配种前15天免疫1次,种公猪每6个月免疫1次,具体免疫时间可结合当地疫情动态、季节,以兽医部门规定的时间为准;母猪: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5天免疫1次,经产母猪配种前15天免疫1次;仔猪:3周龄及以上即可进行首免,以后每隔5~6个月进行免疫1次。2.1.4 猪伪狂犬病

种公猪:每隔4个月免疫1次;母猪:每次配种前免疫1次,产前30天进行二免;仔猪:断奶前后进行首免,30天后进行二免。2.1.5 猪细小病毒病

种公猪:根据具体监测情况(是否是阳性)决定是否注射该疫苗,阳性猪场每年进行2次免疫;母猪:后备母猪必须在5月龄至配种前30天进行首免,30天后加强免疫1次;经产母猪:应每次配种前进行免疫。2.1.6 猪乙型脑炎病

种公猪:每年春季免疫1次;母猪:后备母猪配种前20~30天进行免疫,以后每年春季加强免疫1次。2.1.7 仔猪黄、白痢

用三价基因工程灭活菌苗和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或多价苗在母猪产仔产40天、15天各注射1次。

2.2 生猪免疫接种应选择质量可靠的疫苗

目前县、乡两级使用的疫苗均是农业部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兽药生物制品厂家生产,由政府部门统一采购的。免疫注射统一由乡级兽医站或各村兽医员进行,在入库及下发时应认真检查核对疫苗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物理性状、储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对一些无批号、无生产日期、有效期已过、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物理性状异常、标签模糊不清以及来源不明的非正规疫苗,绝对不可购买、下发,更不能用到免疫注射环节,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2.3 生猪免疫接种时必须严格执行七大操作规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2.3.1 生猪免疫接种的疫苗多数为病毒类弱毒活疫苗,如果在给生猪免疫接种的同时投喂抗生素类药物和使用一些消毒类药物,会严重降低疫苗的效价,甚至影响免疫力的产生,所以在给生猪免疫接种前后12小时内,禁止注射和投喂抗病毒类药物和使用消毒类药物。2.3.2 生猪免疫接种的疫苗要做到现配现用,疫苗稀释后应存放在阴凉处,并在三小时内用完,否则,疫苗稀释后存放时间过长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2.3.3 给生猪免疫接种疫苗时,器械应事先经高温灭菌处理,生猪的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针头长短选择要适当,注射部位要准确,用力要均匀,注射用针头应尽可能采用轮流煮沸消毒后使用,尽量做到一猪一针头,谨防针头混杂使用而交叉感染疫病。2.3.4 注射油乳剂疫苗时,如猪的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在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气温较低时,应提前将疫苗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预温,谨防油乳剂疫苗吸收不良而导致注射部位形成疙瘩,甚至感染化脓。2.3.5 对年龄过小、瘦弱、感染和患病的生猪不宜进行免疫接种,应缓注或晚注,谨防产生副作用,引起生猪发生反应死亡。2.3.6 生猪的免疫注射应与生猪的去势、转群、驱虫等错开进行,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单独疫苗免疫注射,也应尽量不要排在同一天进行,否则,生猪的应激反应过大,也会影响猪只免疫力的产生。2.3.7 生猪免疫接种结束后,使用过的器械必须经高温灭菌处理,用剩的疫苗和空瓶严禁随处扔放,应集中作无害化销毁处理。

3、推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

推行自繁自养是防止疫病传入的一项最基本的防范措施。从多年来各养猪户的养殖实践

充分证明,凡是坚持自繁自养的农户,适时配合搞好相关疫苗的免疫注射和防疫制度健全就很少发生或不发生传染病。养殖户中,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养殖户、条件允许的应尽量建立基本母猪群,实行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市场上购猪,以减少疫病传入,并避免猪群发生不必要的应激反应。

4、严把生猪引种或购进关

养殖母猪的农户在引进种母猪时,出除了应到持有县级以上的畜牧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信誉度高的种猪场引进种母猪外,必须接受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严格检疫并出具相关的检疫证明。母猪引进后,除了及时申请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检疫外,应对引进的母猪隔离饲养观察一个月以上,待确诊母猪健康后,方可转入正常饲养,严防外来疫病传染。养猪户畜需要从市场上购进仔猪架子猪时,除了应了解仔猪近期的市场行情外,还应及时了解近期邻县、邻乡生猪的疫病流行情况,一旦发现生猪疫情,应立即取消购猪计划,须等生猪疫情平息一段时间后方可再进行购猪。养猪户在购进生猪时,除了细心观察猪的精神状态和排粪、排尿外,还应了解仔猪的防疫注射和产地检疫情况,看猪是否佩戴标识和出具有畜禽产地检疫证明,没有免疫标志的猪,一般是没有免疫注射的,未经免疫注射,没有产地检疫证明的猪,养猪户在购买时应特别慎重,确需要买的,购进后及时进行相关疫苗的补免工作。购回的生猪应隔离观察半月以上,待确诊猪只健康无病后,方可转入正常饲养,以防外来疫病的传染。

5、加强饲养管理

5.1 猪舍建造要尽可能趋于科学

新建猪舍时应本着因地制宜,节约成本,便于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染疫病为原则,尽可能将建造的猪舍与人居房屋分离,也可采用挖沟、种树、种绿化植物等,条件允许的尽量到猪舍、厕所、沼气池“三配套”栏舍进出口建消毒设施,相邻的猪舍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以利于通风和防范猪群传播疫病。5.2 加强对猪舍和环境的卫生消毒

卫生消毒不但能杀灭猪舍和环境中的病原菌,而且对一些病毒也具有杀灭作用,是控制生猪疫病的重要环节,养殖户务必高度重视,应定期注意对猪舍和环境的消毒,以有效地减少猪群感染疫病的机会。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猪养殖卫生消毒堆积并严格进行卫生消毒,最大限度地消除病原微生物对生猪养殖的危害;二是养殖户应选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环境的消毒药物,并合理使用消毒药物,以确保消毒效果;三是养殖户应根据生猪养殖的不同消

毒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消毒药物,如有猪的消毒可选用有机氯、双链季铵盐消毒药物,如空栏、环境消毒可选用消毒威等药物;四是生猪出栏后,对空栏及活动场应及时清除粪便及杂物后,再进行消毒;五是在正常情况下,养殖户应坚持每周对猪舍和环境进行一次消毒,如发生猪疫病流行时,应坚持每天消毒2次,平时应及时清扫猪舍,保持猪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

5.3 养殖户应有自我制约能力

散养户生猪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往往是由于防范意识淡薄、不配合村兽医搞免疫注射、农户间互相监督不严、自我制约力不强而造成的。因此,养殖户应从一点一滴从严防范做起:养殖户之间,特别是专门饲养员应尽可能不互相串门;养猪区域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特别要杜绝走村串户的生猪贩运户。乡村兽医出入于养猪区域搞免疫注射时鞋底、衣物应严格消毒;养有生猪的农户尽可能不上市场购买生猪肉,确需购买时,洗肉水不要喂猪,应和切生肉的刀具一起作消毒处理;走亲戚、上饭馆应养成不吃或少吃猪肉,且不带生猪肉回家的习惯。防止通过人为带毒(菌)或猪肉产品带毒(菌)造成疫病传播。另外,对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猪禁止解剖,不可食用,更不能出售,应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严防疫病扩散蔓延。5.4 散养户应注意合理使用兽药

生猪散养户应适当了解和掌握兽药使用的基本常识,并根据自身的饲养水平和生猪的疾病发生情况,合理使用兽药。5.4.1

在生猪生病时,严格按规定使用兽药和药物添加剂,遵守用药剂量和休药期,不使用滞留性强且毒副作用大的药物,禁止使用违禁药品,特别注意防止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合成类驱虫剂的滥用。5.4.2

预防性给药或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应尽可能选用生物饲料、低聚糖、酶制剂、酸制剂和中草药制剂等。5.4.3 一旦生猪发生疫情,应立即隔离病猪,详细观察猪的发病症状,并请有资质的兽医进行诊断,如不能确诊的,可到县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血清学诊断,待确诊结果得出后立即采取果断的防控措施。若是因免疫失败而引起的某种传染病,应立即进行加强免疫,如发生猪瘟,可用猪瘟疫苗3~5倍量强化免疫注射,一般及时隔离病猪,接种疫苗后,数日内即可起到控制疫情的作用。若有特效药物治疗的,如细菌性疾病,可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如口服、饮水、混饲、注射等多种途径用药,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若无特效药物治疗的,如病毒病,可采取综合性对证治疗措施,如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倍量的多维素、维生素C,适当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并增加猪舍消毒次数,亦可减轻猪的发病症状,减少猪的死亡损失。如对无治疗价值的病猪,特别是发生重大疫病,如发病时,发病猪和病死猪切不可食用,更不可出售,应做扑杀、深埋、消毒等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参考文献

[1] 甘孟候、高齐瑜等·猪病诊治彩色图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9 [2] 高作信·兽医学·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 [3]张泉鑫·猪病中西医综合防治大全·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 [4] 张德群·动物疾病速查速治手册·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 [5] 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 [6] 白挨泉、刘富来·猪病防治彩图手册·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1

致谢 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往事,难以忘怀在这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关怀和支持的老师和同学们。

一例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篇11

摘 要 猪链球菌病主要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导致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集约化的发展,猪链球菌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并已成为我国养猪业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给养猪业的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猪链球菌病临床症状分为急性与慢性,其中急性主要为败血症,没有如何症状就突然死亡;慢性的临床表现为跛行、麻木、关节肿大,耳后、腹下及肛门等周围出现发红情况,且伴有出血点。主要对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从而与实验检查相结合,从而加强治疗和防范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 猪链球菌病;诊断;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猪链球菌病在临床中属于人畜共患的一種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流行范围越来越广,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阻碍了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在临床中,主要为4种病型: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脑膜炎型以及化脓性淋巴结炎型。本文主要对2013年6月某户养猪户所饲养的一头体质量在45 kg左右发病的肥猪进行研究,通过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的表现

1.1 败血症型

败血症型经常发生于流行初期阶段,发病急,其中最急的性型就是昨晚不见任何的症状,第2天凌晨就突然死亡,在临死前病猪会发出痛苦的吼叫,口鼻会流出泡沫(或者带血的泡沫);而急性型病程较长,体温则会高达42.5 ℃左右,且出现拒食和便秘等情况,常常伴有浆液性鼻汁流出,病猪会出现潮红和流泪,并且在耳后、颈脖、下腹等部位会出现血性红斑。据调查显示,部分还会发生关节炎和跛行,站立困难的情况;还有的病猪会出现昏睡、失调以及空嚼等精神症状,在1~3 d死亡。病变主要以血性败血症型与胸膜炎等为特点。

1.2 关节炎型

败血型和脑膜炎型主要是因为治疗不及时和药效不足等转化而来,或者是从发病起,就出现旱见的关节炎症状。关节炎型经常发生在疾病的流行中后期,病程时间长,具有旱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而病猪的体温时高时低,精神状态与食欲也是时好时坏,肢关节出现肿大,甚至全身的各大关节会有明显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跛行等;病猪会逐渐消瘦,病情严重的则会出现瘫痪、死亡及成为僵猪。

1.3 脑膜炎型

脑膜炎型经常发生于60~80日龄的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身上,患病的猪体温会上升到40~41.5 ℃,且食欲不振,便秘,嗜睡,鼻子中还会流出脓稠液。伴随着病程的发展,还会出现磨牙、空嚼、转圈以及后躯麻痹等神经症状,四肢出现游泳时划动症状,逐渐消瘦直至暴终或者因衰竭死亡。

1.4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

该症状经常伴随着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淋巴结常发生,其次是咽部淋巴结、颈部淋巴结。在感染时,淋巴结均会出现脓肿的情况,随后慢慢变硬与增大,触摸的时候会疼痛,严重影响了病猪呼吸和食欲,但一般不会导致病猪死亡。

2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

对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主要依照该疾病的流行特点和症状等进行,确诊时,需要作进一步的实验诊断,临床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验。

2.1 染色镜检

对病死猪的脾、肝、肾、心血及淋巴结等进行无菌检验,并制作触片与涂片,待到火焰和干燥固定之后,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以检验出革兰氏阴性球菌,排成短链的形状,多数为单个和成对的细菌。

2.2 分离培养

该菌主要为兼性厌氧,无菌主要采用病料,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接种,并在37 ℃温室中培养24 h,从而形成无色菌落、露珠状及细小菌落,而菌落的周围会出现溶血情况。

2.3 生化试验

主要进行分离菌作V-P实验,实验表明分离菌均呈阴性。将分离菌作为糖发酵的试验,可以使葡萄糖发酵和果糖产酸产气,而蔗糖、麦当糖与鼠李糖发酵产酸不产气,只有甘露醇和肌醇不发酵。

2.4 血清学实验

主要在肉汤中放入分离菌株培养18 h,再将获得的培养物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随后用PBS对沉淀物进行2次洗涤,利用pH7.2的0.0l mol/I。PBS制成1∶20的细菌悬液,并与兰氏分群、猪链球菌等进行阳性血清做凝集试验。

3 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

3.1 预防

3.1.1 加强饲养管理

有效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注重营养均衡和猪场环境的卫生清洁消毒等工作,使猪舍保持通风和干燥,降低饲养猪群的密度,防止猪群过于拥挤,加强猪群的抵抗力。同时,猪舍周围避免出现尖锐物,防止猪群被划伤,引起感染,有利于防止猪链球菌病的发生[1]。

3.1.2 药物预防

在给病猪喂养的食物中,可以添加诺氛沙星、氨节青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金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持续喂养1~2周,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可以在猪饲料中适当加入一些中药制剂,如黄茂、板蓝根、金银花、党参及白术等,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3.1.3 免疫预防

在临床中,免疫预防是一种传染病控制的重要手段,而研制猪链球菌感染的预防疫苗,是防止该病发生的关键。近年来,常用的疫苗主要有猪链球菌弱毒疫苗、猪链球菌灭活苗等[2]。而一般的猪败血性链球菌弱毒疫苗主要采用免疫注射,种公猪注射疫苗应2次/a,2头份/次;母猪产前14~21 d进行肌肉注射,2头份/次;仔猪35~40日龄进行肌肉注射,1.5头份/次,持续注射14 d后方可免疫。

3.2 治疗

3.2.1 隔离处理

在病猪发病时,应进行隔离,针对病死的猪,则采用无害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对猪舍、猪舍环境等进行消毒,主要采用复介醛1∶200倍稀释消毒,而粪便则采用堆积发酵的方法进行处理。

3.2.2 治疗

将病猪与猪群进行隔离和治疗。第一,对关节炎型病猪采用安乃近30%进行治疗,1 kg的体质量病猪使用0.2 g安乃近,1 kg的体质量病猪使用8万IU青霉素,1 kg的体质量病猪使用10 mg链霉素和1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进行2次/d肌肉注射。而对于关节炎型幼猪,可以使用头孢噻呋或者林可霉素進行治疗,按1 kg体质量10万U+2 mg地塞米松,进行2次/d的肌肉注射[3]。第二,针对淋巴结局部脓肿的病猪,可以采用涂鱼石脂软膏进行治疗,该药膏可以使其加快成熟变软。在脓肿成熟之后,将其切开,使脓汁排出,在使用3%双氧水进行冲洗后,涂上碘酊,或者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值得注意的是,短时间内不要用水冲洗,防止发生感染。第三,败血型和脑膜炎型病猪主要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磺胺类等药物进行治疗,其中比较敏感的药物有链霉素、青霉素、氨节青霉素和磺胺噻唑钠等。而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应根据1 kg的体质量使用l0 mg,进行2次/d肌肉注射。同时,根据1 kg体质量1次/d菌磺液肌肉注射(20 mg左右),青霉素则90万~180万IU,添加链霉素进行混合肌肉注射,连续使用3 d;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5~20 mg,肌肉注射,2次/d,连续使用3 d。针对发病严重和有高热症状的病猪,就要使用大剂量头孢噻呋+氨基比林治疗,稀释后应根据1 kg的体质量使用l0 mg,进行2次/d肌肉注射,连续使用3~6 d。第四,中药治疗。药方:15 g金银花,15 g麦门冬、l0 g连翘、l0 g蒲公英、l0 g紫花地丁、l0 g大黄、l0 g豆根、l0 g射干、l0 g甘草,取水煎服,只供体质量30 kg的病猪使用,1~2次/d,连续使用3~6 d。

4 结语

猪链球菌病主要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与热性传染病,是群链球菌导致猪多种链球菌病的总称,该病各种年龄的猪都会发生。调查显示,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猪链球菌病发病率、病死率比较高。因此,对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对猪进行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的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卫生消毒、病猪隔离、无害化处理和及时治疗等,可以有效降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且相应的药物治疗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霞.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2):101.

[2]侯月娥,田浪,曾繁活,等.猪链球菌病和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综合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5):116-118.

[3]李雅静,高志清,赵宝华.猪链球菌检测及猪链球菌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7(10):39-43.

夏季猪链球菌病防治 篇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的流行造成猪出现免疫抑制, 因此猪链球菌的感染率有所升高。目前链球菌以C型、R (2) 型较为多见, 以血清型R (2) 的致病力最强。患猪多出现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及内膜炎、腹膜炎、关节炎, 患病哺乳仔猪多下痢、母猪多流产。

1 流行特点

本病5~11月份的闷热潮湿天气里多发, 一般呈地方性流行, 有时呈地方性暴发。

不同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本病。猪舍封闭, 饲养密度大, 通风不良, 天气突变等均可诱发本病, 且本病多继发于流行性感冒、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败血症型

一般发生在流行初期, 患猪发病突然, 往往头天晚上未见任何症状, 次日早晨即死于圈中。病猪体温在41.5~42.5℃, 呈稽留热, 发病数小时至1 d内死亡。病猪精神萎顿, 少食或不食, 腹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病猪死前侧卧于地, 呼吸困难, 从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 多数猪出现神经症状, 其运动失调, 空嚼, 磨牙, 直至后躯麻痹, 病猪侧卧于地, 四肢作游泳状划动, 颈部强直, 角弓反张, 直至昏迷死亡。

2.2 关节炎型

患猪体温升高, 被毛粗乱, 有关节炎表现, 其一肢或数肢关节肿胀, 高度跛行, 甚至不能起立, 病程2~3周。小部分哺乳仔猪也可发生关节炎, 并常因抢不到奶吃而逐渐消瘦。

2.3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

病猪淋巴结肿胀、坚硬, 触之有热痛感, 其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困难。本型一般不引起死亡, 病程为3~5周。病猪经治疗后肿胀部位中央变软, 其皮肤坏死, 并破溃流脓, 随后逐渐痊愈。

2.4 心内膜炎型

本型不易被发现和诊断, 其多发生于仔猪, 患猪多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 其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本型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3 剖检病变

病死猪鼻腔有暗红色血液流出, 血液凝固不良;胸腹下及四肢皮肤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气管充血, 其内充满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心包积液, 心内膜有弥漫性出血点;肺极度肿大、水肿、充血、瘀血, 肺间质增宽, 肺膈叶、心叶大片出血、瘀血, 严重的肺叶肉变;喉头充血, 并有痰液;肾脏脂肪呈灰黄色, 表面有散在白色坏死灶, 其体积增大;脾脏肿大为正常的3倍左右, 呈暗红色或蓝紫色, 质脆, 边缘有出血点, 部分猪脾脏边缘有瘀血、梗死灶;胃和小肠黏膜不同程度充血、出血或有溃疡;肝脏呈暗红色、肿大, 切开见暗红色血液流出;大脑充血、出血;关节周围肿胀、充血, 关节囊内有胶样液体或纤维性脓样物, 重者关节软骨坏死, 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脑膜充血、出血, 脑脊液浑浊, 脑实质有化脓性脑炎病变。

致病性2型猪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可造成持续的严重后果, 其引起的损失比其他血清型的更为严重。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应进行实验室检查, 若镜检发现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确诊。

5 预防

猪链球菌病活苗免疫, 种母猪产前肌肉注射, 每次1头份, 种公猪每年注射2次, 每次1头份;仔猪35~45日龄肌肉注射, 每次1头份。一般注射14 d后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为6个月。散养户应在夏季实行2次普免。

药物预防:本病流行季节可在每1 t饲料中加入金霉素或四环素600~800 g, 连喂2周。发病猪场可在每1 t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200 g和磺胺五甲氧嘧啶300~400 g, 连喂3 d。每1 t饲料中加四环素125~150 g, 连喂4~6周也有预防作用。

另外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加强饲养管理, 实施“全进全出”。猪发病后立即隔离治疗, 病猪康复4周后方可宰杀。

6 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 猪链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氨苄青霉素) 、庆大霉素敏感。

6.1 对败血症及脑膜炎病例可在发病早期用大剂量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发病严重、出现高热症状的病猪可将大剂量的阿莫西林加氨基比林稀释后肌肉注射, 10 mg/kg体重, 每天2次, 连用3~5 d或将氨苄青霉素加生理盐水稀释, 5万单位/kg体重肌肉注射, 每天2次, 连用3 d。

6.2 对关节炎病猪可用高敏药物, 如头孢菌素、强效阿莫西林等进行治疗, 一般每千克体重10万单位加地塞米松2 mg肌肉注射, 每日两次。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 可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进行辅助治疗。

6.3 体温升高者, 用青霉素, 2万单位/kg体重, 链霉素, 20 mg/kg体重肌肉注射, 每日2次, 连用3 d;20%硫磺嘧啶钠注射液, 5~10 mg/10~20 kg体重, 肌肉注射, 每日2次, 连用2~3 d;硫酸新霉素, 50 mg/kg体重, 拌料喂服, 连服5 d。

同时用安乃近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5~10 mL肌肉注射, 每日2次;5%葡萄糖盐水500 mL, 维生素C注射液10 mL静脉注射。

上一篇:致春诗歌下一篇:社区帮教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