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五上一单元知识点

2024-09-26

人教语文五上一单元知识点(共10篇)

人教语文五上一单元知识点 篇1

一、生字组词

亩mǔ(一亩、半亩、两亩地)

播bō(广播、播放、直播间)

浇jiāo(浇水、浇灌、火上浇油)

吩fēn(吩咐、吩示、吩呶)

咐fù(嘱咐、安咐)

亭tíng(凉亭、茅亭、亭亭玉立)

慕mù(羡慕、爱慕、慕名而来)

矮ǎi(高矮、矮小、矮矮实实)

二、多音字

空 kòng(空地) kōng(空旷)

辟 pì(开辟) bì(复辟)

便 pián(便宜) biàn(方便)

种 zhǒng(种子) zhòng(种菜)

三、近义词

可惜一惋惜 开辟一开拓 居然一竟然

吩咐一嘱咐 便宜一低廉 可贵一宝贵

爱慕一倾慕 分辨一辨别 体面一好看

四、反义词

便宜一昂贵 喜欢一讨厌 爱慕一嫌弃

体面一寒酸 希望一失望

五、理解词语

开辟:开辟,表示创造新事物、新天地、新事业等意思。

居然:就是“出乎人的预料,没想到”的意思。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

爱慕: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本文指桃子、石榴和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挂在枝头,让人一看见它们就产生喜爱之情。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榨油:榨,压出物体里的汁液,“榨油”就是榨取含油物体的油分。

人教语文五上一单元知识点 篇2

一、根据课文特点选择确定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 原本并不作为教学而创作, 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读者阅读它们, 其目的或者是为了获得事实信息, 或者是为了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 总之, 都是为了获得信息。文章一旦编入教材, 就不再是一篇社会阅读的客体了, 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 是教学的一种凭借。课文是教具, 掌握教具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 形成语文能力。被编入教材的课文除了有原本传播的信息价值, 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 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课文教学中, 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是通过掌握课文主旨的过程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 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也就是言语智慧,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不但掌握课文说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掌握课文怎么说及怎么读 (写) 这一类文体,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一篇课文的语文知识在具体的教学点上是由教学的整体需要及整个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 我们应该根据课文所处教材的位置、编者意图、学段目标、单元专题要求, 尤其是课文本身特点确定这一篇课文特有的具体的语文知识,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获得新的读法、写法和学法, 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例如《鲸》一文被收入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该组专题的内容是“学习说明性文章”, 专题的学法是“要抓住课文的要点,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并试着加以运用”。再结合《鲸》的用词准确、表达形象这一突出的写作特点, 确定该课的语文知识为: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准确地用词, 形象地介绍事物, 通过练笔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说明方法及准确、形象地表达的方法。

二、结合具体语境学习领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拼音、标点、生字新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知识和技能。这些属于教材的言语形式, 而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学习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经历一个来回。即通过阅读文本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并在进一步充分理解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通过课文里的典型语例, 学习领会言语形式, 因为离开了具体的语境, 所谓的言语形式是不存在的。再说,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抽象讲解语文知识得到的只是模糊的概念, 对发展学生实际的语用能力并无多大用处。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经历以下两个环节。

1. 以掌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为基础

在课文教学中, 掌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必须通过阅读课文, 在与课文的语言材料的直接接触中, 得到最初的最真实的感受, 获得审美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在处理此环节教学时, 教师有意识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自学课文, 自主理解教材文本的意义。因为,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阅读理解是一项学生能够自发形成的技能, 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培养的技能。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学生就能自发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在教学中, 这个环节一般让学生通过预习初读课文, 教师只需花少量的时间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和初读课文的感受。如前所述《鲸》一文的教学,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 了解鲸的形体特点 (大) , 鲸的进化过程, 鲸一般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以及鲸怎样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鲸的生长特点等生活习性。通过阅读, 学生了解了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唤起他们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并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2. 在课文的思想情感背景中掌握语文知识

上述在预习或初读课文环节中的做法, 只是让学生作为阅读的客体, 获得一般读者所获取的信息。在课文教学中, 要在学生获得信息后,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领悟文本语言信息的处理, 这也是语文智能的本质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学习和领悟课文言语形式及表达效果, 掌握文本特有的语文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

(1) 典型示范, 领悟语文知识。首先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怎样说明鲸“大”的特点?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接着出示“我国发现过一头很重的、很长的鲸”与文中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 约十七米长,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作比较, 通过比较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作者运用“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2) 实践运用, 内化语文知识。让学生找出课文第2至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句, 读读议议, 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在实践运用中, 内化了本文特有的语文知识。

这样, 学生在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感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体会语言形式的表达作用。通过比较、评析等, 领悟作者的言语智慧, 在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中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 积淀内化学生的语文知识, 不断丰富学生个体的言语形式, 为迁移运用打下基础。

三、通过变式训练迁移运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领悟语文知识, 获得的只是陈述性知识, 理解的是知识的表征, 这时理解的只是一种抽象概念, 这类知识最大的特点是易学易忘。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 学生获得的陈述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通过必要的变式训练实践操作, 在新的语境中运用, 在运用中上升为程序性知识, 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 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运用, 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鲸》一文的教学, 在学生学习领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后, 让学生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 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及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注意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及准确用词、形象表达的方法。这样, 在实践中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积累经验, 增强语文运用的意识。

人教语文五上一单元知识点 篇3

【词语】(词语盘点见课本)

【补充词语】鲸鱼 肥猪 过滤 肚皮 肺部 高矮 粘贴 【音】

榛(zhen)子

矫(jiao)健

狭(xia)窄

当(dang)作

勉强(qiang)

分杈(cha)

处(chu)理

粘(zhan)在一起 削(xue)弱

折(zhe)射

朝(zhao)晖

较(jiao)短 调(tiao)节

单调(diao)

哺(bu)乳(ru)潜(qian)

倾(qing)听

立即(ji)

干涸(he)

夹(jia)丝网

尽(jin)管

看(kan)守

噪(zao)音

过滤(l)

鳍(qi)

上颚(e)

划(hua)破

散(san)射 【带“然”的词语】

庞然大物

安然无恙

恍然大物

索然无味

怡然自得

欣然前往

【一组带反义词的成语】

古往今来

藕断丝连

冬暖夏凉

避重就轻

思前想后 恩将仇报 【组词】

站(车站)

操(操纵)

谦(谦虚)

矫(矫健)

粘(沾住)

澡(洗澡)

赚(赚钱)

桥(桥洞)

战(战斗)

躁(急躁)

廉(廉洁)

侨(华侨)肺(肺病)

废(废水)

狭(狭窄)

勿(勿动)柿(柿子)

费(浪费)

峡(峡谷)

匆(匆匆)【近义词】

目前(至今)敏捷(灵敏)机警(机敏)锐利(锋利)宽敞(宽阔)【反义词】

狭小(宽敞)凶猛(温顺)聚集(散开)垂直(倾斜)锋利(迟钝)

敏捷(迟缓)光滑(粗糙)安全(危险)【填合适的词】

(锋利)的牙齿

(安全)的地方

(矫健)的身体

(清秀)的面容

(闪闪发光)的眼睛

(玲珑)的小面孔

(晴朗)的夏夜

(强烈)的日光

(锐利)的牙齿

(急促)的警报声

(安全可靠)的玻璃

(炎热)的夏天

(强烈)的阳光

(温和)的阳光

(蔚蓝色)的天空

(湿漉漉)的地面 【说明方法】

作比较: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列数字: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举例子: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

分类别: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打比方: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课文理解】

《鲸》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新型玻璃》全文一共6个自然段。前5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是自动报警,作用是防盗;夹丝玻璃的特点是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变色玻璃的特点是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因而能调节室内光线,起着“自动窗帘”的作用;吸热玻璃的特点是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吃音玻璃的特点是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

《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课文介绍了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作者通过灰尘的作用,说明一个道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小练笔】

人教语文五上一单元知识点 篇4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②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2、字词注音、字形掌握。

骸骨(hái)潜行(qián)葱茏(lïng)峰峦(luán)弥漫(mí)顷刻(qǐng)喧嚣(xiāo)

喑哑(yīn)静谧(mì)篡夺(cuàn)霎时(shà)连亘(gân)窗扉(fēi)倏忽(shū)黯然(àn)缥缈(piǎo)悄(qiǎo)然前行 海枯石烂 日转(zhuǎn)星移 姿态万千 风云变幻 津(jīn)津有味 窃(qiâ)窃私语 更胜一筹(chïu)惊慌失措(cuî)弱肉强食 开膛(tánɡ)破肚 毫不犹豫(yïu yù)窸窣(xī sū)作响 夜色苍茫(mánɡ)遥遥在望 昂首挺立 一叶扁(piān)舟 高垣(yuán)睥睨(pì nì)黯(àn)然飘渺(piāo miǎo)风定天清 海市蜃(shân)楼 碧瓦飞甍(mãnɡ)历(lì)历在目 化为乌(wú)有

3、课文内容把握。

①《化石吟》是一首赞美化石的抒情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②《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与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③《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绿色蝈蝈的外表、习性介绍的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④《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它按照时间顺序真实的记载了1967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全过程。表现了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⑤《山市》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的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4、与“月”有关的诗词。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二、应形成的语文素养

1、科学小品,又叫知识小品,科普小品,是用小品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作用等。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泼,长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科学小品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

2、掌握科学小品的特点

①注意其说明的真确性、科学性。《看云识天气》就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②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看云识天气》中对云运用了分类别、打比方、拟人等方法。

③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看云识天气》中介绍不同云和天气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进行生动说明介绍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时,则运用平时说明。

3、修辞知识学习

拟人: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作人来描写,使它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也就是人格化。作用:表意丰富,感情色彩鲜明,描写形象生动。4.说明文的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对象:解决说明什么的问题。根据对象,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解决按什么顺序说明的问题。分为时间顺序(多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空间顺序(所说明建筑结构分布)、逻辑顺序(多说明事物内在联系)

说明方法:解决怎么说明的问题。(三字十法:即名称都是三个字,常见方法十种。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作引用、作比较。5.说明文的语言

任何说明文的语言必须以准确为前提。在准确的基础上,说明文的语言可以生动(生动说明文)可以平实(平实说明文)。

三、应把握的单元考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内容要点。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其次,遵循由繁到简,先概括后压缩的路子,就是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文字可以多一点繁一点,然后删去可有可无的次要文字,留下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关键词语。

最后概括文章内容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①如果有中心句的,可以用中心句来概括。②如果文章内容有主次之分,可以保留主要的,删除次要的。③如果文中的几方面内容是并列关系,可以把他们合并在一起,兼收并蓄,全面而无漏失。

2、名著导读精要: 《繁星》《春水》

这是两部散文诗集,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是“爱心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部分称为“哲理诗”。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旨要

1、文学常识。

①《风筝》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⑥《世说新语》,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寂寞(mî)吐蕾(lěi)嫌恶(wù)可鄙(bǐ)惊惶(huáng)瑟缩(sâ)虐杀(nvâ)堕落(duî)诀别(jvã)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â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笑嘻嘻(xī)

苦心孤诣 毫无怨恨 无可把握 恍然大悟 不可抗拒 形影不离 无可挽回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步履蹒跚 相委而去 诚实守信 聪颖机智

3、课文内容把握。

①《风筝》以饱含哀伤的笔调,回忆了自己毁坏童年的弟弟自制的风筝一事,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心,也告诉人们游戏事儿童的天性,应当加以保护。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⑤《纸船》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⑥《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⑦《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旨要

1、文学常识。

①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主要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②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等。③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④《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

3、课文内容把握。

①《皇帝的新装》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②《天上的街市》取材于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丽的天界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③《静夜》通过对月光、松树、疏星、天河、白云这些景物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④《女娲造人》详细描述了女娲造人具体过程,表现原始人们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告诉我们,大家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⑤《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一文不值。⑥《蚊子和狮子》的寓意:骄兵必败。

⑦《智子疑邻》告诫人们看问题不可主观臆断,而要注意客观实际。⑧《塞翁失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一定条件下,好坏是可以转化的。

二、文学知识:

1、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神话: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产物,是古代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

人教语文五上一单元知识点 篇5

1、⑴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积。如:3和4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3×4=12。

⑵两个不同的质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质数的积。如:5和7是两个不同的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35。

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如:32是8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32。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时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约分可以一次性约分(用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分母)

也可以逐步约分(用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分母)

4、(1)比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分数才大。

(2)、分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同分子比较;通分分比较;化成小数比较

5、(1)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通常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合适。

6、小数化成分数:看小数的位数,小数表示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在化简。

7、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母化成整十整百…的分数

(2)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8、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的质因数,就能够化成有限小数。反之则不可以。

9、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10、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才能够相加、减。

1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相同。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数学圆的面积知识点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2)、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3)、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圆=πr×r

圆的面积公式:S圆=πr2

数学测量知识点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九(下)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篇6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 博识:学识丰富。

2. 目光灼灼:目光明亮。

3. 消释:消融、溶化。

4.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5. 天宇:天空。

6. 须臾:极短的时间。

7. 五脏六腑:指人体内的全部器官。

8. 率性:由着性子;任性。

9. 笑靥:笑脸。靥,酒窝。

10.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11. 契合:符合。

12. 精纯:精美纯粹。

13. 冗杂:繁多杂乱。

14. 寥寥:非常少。

15. 丰姿:风度姿态。

16. 震撼:震荡、摇动。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进入初中,我们在课本上所学过的鲁迅作品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孔乙己》和《故乡》则选自小说集《呐喊》。

2.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3.《读〈雪〉需要联想》的作者是王蒙,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4. 兴:一种表现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5. 赋:一种表现手法,直陈其事。

四、背诵下列语句

1.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2.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3.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人教语文五上一单元知识点 篇7

1.计算(8.9+8.9+8.9+8.9)×

2.5时,最简便。

A. (4×8.9)×2.5

B. (8.9×2.5)×4

C. 8.9×(4×2.5)

2.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与25×2.4的计算结果不相等的是()

A. 2.5×24

B. 25×0.4×6

C. 20×2.4+5×2.4

D. 25×2÷0.4

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3.8×0.9>3.8

B. 0.45×9.5>0.45

C. 7.8×1.0<7.8

4.0.6×4表示的意思是()

A. 4的十分之六是多少

B. 0.6个4是多少

C. 4个0.6的和是多少

5.一个不为零的数乘1.05,所得的积比这个数( )

A. 大

B. 小

C. 相等

6.下列算式中,积大于第一个因数的是( )。

A. 9.6×0.25

B. 0.9×10.5

C. 0.89×0.89

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汽车行驶,汽车本身和轮子的运动都属于旋转现象。

B. 1.25×32×2.5可以变形为(1.25×8)×(4×2.5)计算比较简便。

C. 生活中多种不同的等量关系都可以用方程“x+5=30”表示,这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8.下面算式,结果大于1的是()。

A. 5.04÷6

B. 76.5÷45

C. 0.95×0.98

D. 0.84÷28

0.a0.b=2+0.a0.b=0.b=()(a,b为两个不同的数字)

A. 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 不确定

10.下列算式中与2.02×73的结果相等的是()

A. 202×7.3

B. 2020×0.73

C. 20.2×0.73

D. 20.2×7.3

二、判断题

11.2.34×4.8+2.34×5.2=2.34×(4.8+5.2),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12.15乘一个小数,积一定比15小。()

13.两个小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时,先去掉0,再点上小数点。()

14.0.7×0.71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0.5。()

15.1千克青椒5.6元,张奶奶买了1.2千克,付给售货员7元钱,应找回3角钱。()

三、填空题

16.

(1)1.2×0.4=________

(2)4.8÷0.6=________

(3) ________

12+13=(4) ________ 12?13

=(5) ________ 12

×13=(6) ________ 12÷

13=1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2cm ,它的周长是________cm ,面积是________cm?。

18.白菜每千克0.85元,妈妈买了2.5千克,应付________元,妈妈付了10元应找回________元。 19.1.34×2.7的积有________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______。

20.计算:

0.043×1.1=________

0.15×0.104=________

四、解答题

21.王老师从家骑自行车去学校,每小时行16.5千米,0.2小时可到达。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4.5千米,0.7小时能到学校吗?

22.一只蜜蜂每小时飞行19.5千米,4.5小时大约可以飞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整数)

23.一台织布机每天织布0.12千米,改进工艺后每天能多织5米。照这样计算,一批任务要20台织布机,8天完成,这批任务有多少千米布?

24.食堂运来一车煤,平均每天用1.5吨,用了6天后还剩8.4吨。这车煤原来有多少吨?

25.精白面粉每千克5.6元。

(1)根据面粉的单价填表。 数量(kg )1234

总价(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买20kg ,30kg 各需要多少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习题 篇8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nàhǎndǎnqiâyǔnnuòdiào du()()()()dù jìshāngyìjīngtiáozhī yuán

()()()()

2、下列各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山寨(zài)抓耳挠(náo)腮

b、吓唬(hǔ)踉踉跄跄(qiàng)

c、咀嚼(jiáo)枝折(zhã)花落

d、困窘(qiǒng)抽噎(yē)

3.补充词语。(4分)

神()妙()百()不()艰苦()()

含辛()()

4.请给下列多音字组

勒 lâ()涨zhǎng()乘 chãng()

lēi()zhàng()shâng()

5、“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④摹仿。请给 “临”选择正确的解释。身临其境()居高临下()临帖()临别之际()(3分)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⑴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花儿或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⑵刘胡兰()牺牲自己,()吐露党的秘密。

7、按要求写句子。(8分)

⑴敌人承认人民解放军的威力无比。(改为双重否定句)

⑵马克思和恩格斯精通好几国英语。(修改病句)

⑶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仿写句子)

⑷玻璃窗上,一只小蝴蝶正对着初升的红艳艳的朝阳闪动着彩色的翅膀。(给句子瘦身)

8.巧学妙用。(7分)

⑴最近的天气,阴晴不定,上午还是艳阳高照,下午就乌云密布,然后就下起雨来了。这真是。

⑵我积累了一副特色数字对联:⑶本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的武松,的廉颇,的曹操,课后我还认识了很多名著中的人物,如:。

⑷我会补充歇后语:——巧用天时。

二、口语交际。(5分)

春节即将来临,家住广东的军军不禁想起了远在四川的爷爷、奶奶。于是,他向父母提议春节回老家过年,父母认为回家费用大,就拒绝了。后来,军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父母终于欣然答应了。想想,军军会怎样说服父母呢?请你把他可能说的话写下来。

三、阅读训练。(28分)

(一)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买、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敢、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辛)好没有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梨(已、以)稳稳当当(dāng、dàng)地握在手里,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sǎn、sàn)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它又舍不得怎么办?„„我边想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是„„梨摊是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历、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了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回去。(买、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诚实的孩子!”我的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所说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将文中括号里不适当的字或不正确的读音划去。(3分)

2、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补上标点。(2分)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1分)

4、找出文中跟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用“——”画下来。(2分)

5、文中有两次“不好意思”,请找出来,联系上下文体会当时“我”的心情。

第一次“我”觉得不好意思是由于

第二次“我”觉得不好意思是由于(3分)

6、读了这篇短文,我明白了什么?今后将怎么做?(3分)

(二)芭蕉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许多同学跑进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 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厉害。” 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 抬起头来和蔼地说:“ 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吧 ?”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们,肯定地说:“。”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在第二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请写在横线上。(2分)

2、按要求写词语。(2分)

写近义词:厉害()哺育()写反义词: 枯萎()和蔼()

3、文章的结尾处,老师读作文,为什么眼眶湿润了?(3分)

4、本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分别用“老芭蕉”和“小芭蕉”比喻什么?(3分)

5、文中歌颂了人民教师的哪种精神?(2分)

6、写几句赞美你身边老师的话?(2分)

四、习作平台。(30分)

根据下面的开头徐徐续写一篇作文,想象要合理,内容具体,题目自拟,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开头:两天高的高烧,使我在床上挪动一下都感到吃力。嗓子撕裂似的疼痛,鼻口唇舌仿佛着了火。我眼巴巴地望着有人来帮帮我。正在这时,传来了“咚

芭蕉阅读答案: 2.根据分好的段落,写出第一段和第五段的段意。

答:第一段:写一位女教师带着一群学生在校园的一角种了一棵芭蕉苗。

第五段:写同学们在写作文时把老师比喻成无私奉献的老芭蕉,老师深受感动。

3.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与“”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全部都输送给了小芭蕉”相呼应的句子。答:“不久,从芭蕉根部……一样腼腆的神韵。”

4.这篇文章中,作者借老芭蕉比喻(女教师),借小芭蕉比喻(年幼的同学们),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无比敬佩)的思想感情。

5.当老芭蕉把自己的养分都分给了小芭蕉之后,女教师为什么却说“不会的,它的心里一定很快乐”?

答:因为老芭蕉是心甘情愿的,它做出这一切,就是想让小芭蕉健康成长,成为一颗粗壮的大芭蕉!

6.通过学习这篇短文,你知道女教师为什么会感动的热泪溢出了眼眶?

答:因为她很高兴,她教育的同学们,懂得知恩图报,能够体谅老师的疾苦。所以女教师会感动的热泪溢出了眼眶。

1.老芭蕉心里不会不好受的,因为他爱小芭蕉。

2.把老芭蕉比喻成老师,把小芭蕉比喻成学生。

3.厉害(严重)哺育(养育)

枯萎(茂盛)和蔼(严厉)

4关心学生。

1在第二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

“不会的,它心里一定很快乐。”

2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厉害——(能干)哺育——(养育)

写反义词:枯萎——(生长)和蔼——(严厉)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借物喻人。

4文中分别用“老芭蕉”和“小芭蕉”比喻什么?

芭蕉”比喻女教师 “小芭蕉”比喻学生

5文中歌颂了人名教师的哪种精神

歌颂了老师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无私精神

6写一段赞美你身边老师的话

老师,你就象我们的亲生妈妈啊

7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与“”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全部都输送给了小芭蕉”相呼应的句子。答:“不久,从芭蕉根部……一样腼腆的神韵。”、这篇文章中,作者借老芭蕉比喻(女教师),借小芭蕉比喻(年幼的同学们),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无比敬佩)的思想感情。

8当老芭蕉把自己的养分都分给了小芭蕉之后,女教师为什么却说“不会的,它的心里一定很快乐”?

答:因为老芭蕉是心甘情愿的,它做出这一切,就是想让小芭蕉健康成长,成为一颗粗壮的大芭蕉!

9通过学习这篇短文,你知道女教师为什么会感动的热泪溢出了眼眶?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篇9

1.草原

⑴课文简析: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凝炼的诗句总结全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主要特点。

⑵对句子的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远处”看出草原人民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群马疾驰”体会到主人迎客心切。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⑶对词语的理解。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3.白杨

⑴课文简析: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本文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对兄妹二人通过几句简短的对话,就凸显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而对爸爸的描写则抓住了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是“又陷入沉思”,是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最后一次是“是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⑵对句子的理解。

①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运用排比句写出了戈壁的荒凉。“茫茫”“浑黄一体”体现了戈壁环境的恶劣。用环境描写来烘托白杨。②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过渡句。运用比喻写出了白杨防风固沙的作用。

③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儿子的问题很严肃,引起了爸爸的沉思。

④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⑤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一个设问句。表白:解释说明。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课文从爸爸的神情变化以及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⑥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看见“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嘴角“浮起一丝微笑”,含着的意思是: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欣慰。爸爸的微笑正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愿为祖国建设作出无私奉献的志向和理想。在课文的结尾处,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⑶对词语的理解。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人教语文五上一单元知识点 篇10

有趣的汉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2、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3、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重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预习任务:

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

2、正确流利的阅读1-4材料。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预习检测: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共7分)

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2、汉字大约产生于三千多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

请大家读读四则材料,说说你的感想。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a.关于字谜: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b.关于《有趣的谐音》:

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能说出哪些字是字谐音吗?

c.关于《仓颉造字》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d.关于《“册”“典”“删”的来历》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更深一步的感受到了汉字的有趣

和神奇,请同学们回去准备些字谜和有谐音的歇后语,笑话,我们下节课开展一次字谜大擂台和谐音大比拼活动。整改建议:

字谜、谐音(第二、三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重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预习任务:

猜出七个字谜。认真阅读有趣的谐音。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预习检测:

字谜七则的谜底分别是什么?

有趣的谐音有换个字意思发什了哪些变化呢?(小组讨论说一说)、自主、合作、探究:

字谜大擂台 谐音大比拼

1、讲明活动要求,规范活动秩序。

分三小组开展活动,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整理大家搜集到的或原创字谜,选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出题,出题小组不能回答本组的问题,教师评分。

2、活动开展

(1)字谜活动

(2)谐音歇后语接龙 总结延伸,布置任务

同学们从这次活动中收获了什么?请回去写写自己的感受,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

.整改建议:

字谜谐音大擂台(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重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a.字谜大擂台中的收获

b.谐音歇后语接龙中的收获

提示:可以谈谈自己的发现,也可以说说你对汉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形式不拘。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通过上面的总结,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课下,大家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办一期手抄报吧!看看哪一小组办得最好。(试着在书香流韵上面完成)整改建议:

遨游汉字王国 手抄报展示(第五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重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学习过程:

1.各组手抄报展示,小组互评

2.学写活动作品评价(包括作品内容,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

同学们的感受都很深刻,各小组协作得非常好,我们祖国的汉字如此神奇,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由来呢?请大家阅读书上的两则材料《仓颉造字》《册典删的由来》,然后说说自己学习的感受。

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第六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重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预习任务:

汉字的由来

1、默读书上两则材料《仓颉造字》《册典删的由来》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2、分小组讨论:汉字的由来,写出讨论结果。

3、说说材料给你的启示 a.文字是怎么产生的? b.从材料中你知道古人用的文字有哪些?

c.你对仓颉造字有什么看法?

4.放飞想象

想象一些字的由来,为文字的起源编个小故事。

整改建议:

我爱你,汉字(第七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重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

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预习任务:

1、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想一想这7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b.除了上述7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讨论、交流:

a.关于《汉字的演变》先观察,然后说一说演变的过程,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b.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阅读,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整改建议:

我爱你,汉字(第八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重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预习任务:

a.关于《一点值万金》:先自由读文,然后互相交流一下,写出读后的感受。

b.关于《街头错别字》: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c.关于《赞汉字》:自由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e.关于《书法作品赏析》: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

自主、合作、探究:

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2)自主读文章.(3)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4)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5)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整改建议:

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第九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自主讨论、交流:

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制定好活动计划,为活动的成功奠定基础.大家想一下,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提示:a.自由组成小组.b.讨论活动内容;c.制订活动计划;d.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第84页.根据要求,自由读第84页的“活动建议”

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a.自由读“活动建议”.b.汇报活动的要求.(汇报时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评议(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学习收获

我爱你,汉字(第十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重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预习任务:

a.大家一起来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错字别字经常出现在哪些地方?以哪些形式出现呢?

b.讲一讲谐音字闹成的笑话,说一说因使用了别字闹成的笑话等。c.观察电视中的广告词,说说你的发现吧!

达标测试: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共7分)

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2、汉字大约产生于三千多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3、汉字是由仓颉创造的。()

4、我国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5、清朝学者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6、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7、猜字谜“看上去父亲多,实际上就一个。”谜底是“爹”字。()自主、合作、探究:

1、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怎样避免错字别字的出现?

我爱你,汉字 评价、交流(第十一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重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a.汉字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其间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下面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写出自己的感受。

b.分组交流,共享资料.先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组员都要介绍,介绍完后,大家可以互相传看。(说明: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如,字帖、图片,课外书籍,也有口头介绍的„„)写出自己的想法。

c.全班汇报展示.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a.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教训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

b.组内互说,推选代表。

c.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整改建议:

遨游汉字王国 评价、交流、总结会(第十二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重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小主人在行动——我为规范用字出点力

a.同学们,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计划中,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家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呢?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活动开展的情况.b.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C.明确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汇报.(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提示注意的几点:

1、展示的形式要多样.实物类: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照片类: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记录类: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2、展示的内容要全面.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简单的调查报告.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a.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历来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喜欢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成了书法艺术的殿堂.大家可以自由参观.说说自己的体会。

总结回顾: 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希望大家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拓展延伸:

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作业超市:

通过这次综合性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汉字有了更深、更多的了解,试着写写有关汉字的小文章。

整改建议: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 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我能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好词佳句。

我能充满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重点:解决课文的生字词,并积累语言。知识链接: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预习任务:

1、正确大声的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生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合作、探究:

1、交流生字词自学情况,学习巩固生字词。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分角色朗读父亲及儿子的对话,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我来闯关:

1、洛()矶 瓦()废()

()抖()炸()乱

2、解释词语: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3、课文讲述了()发生在()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的感人的故事。知识延伸:

找一找并搜集相关地震的知识。整改意见: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我能体会到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 学习重点:

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预习任务:

1.正确流利的大声读课文。

2.勾画出文中描写父亲和儿子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并大声朗读。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爱的伟大。仔细品读相关段落。自主、合作、探究:

1、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颤抖的说,应该高兴才对。

2、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作,勾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3、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们来评一评。

4、编排课本剧。

达标检测

1、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知识延伸:

收集有关的课文读读,如朱自清的《背影》和描写母爱的课文《秋天的怀念》,诵读古诗《游子吟》表达母爱的古诗。整改意见:

18*慈母情深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自主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亲情无价。

3、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学习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知识链接:

梁晓声 ,男,1949出生。生长在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儿时家境贫困。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多数工人的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们的共和国处在艰难时期。国营商店只卖一种肉——“人造肉”,是淘米泔水经过沉淀之后做的。因为粮食是珍品,所 用淘米泔水做的“人造肉”也成了“抢手货”。预习任务:

1、积累一些好词。

2、了解故事内容。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仔细默读,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词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穿过一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的烤着我的脸。

从这段文字中,可见母亲工作的环境()。可是她却大度地掏出钱来给我买书,可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4、语言实践,倾诉情感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心里一定涌动着爱暖流,请你把它说出来,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说出来!你可以对文中这位母亲说,也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还可以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

我来闯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祈祷()jié()ào()不驯 怂()恿()()疮

褐()色 虎视眈眈()疲惫()攥()

2.用“母爱是„„”句式续写三个句子组成排比句.母爱是游子临行前密密缝织的针线,母爱是 3.仿照下面语段 “总分总” 的结构形式写一段话.那些女人热得只穿背心。有的背心肥大,有的背心瘦小,有的穿的还是男人的背心,暴露出相当一部分丰厚或者干瘪的胸脯,千奇百怪。

知识延伸:

1、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整改意见: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学习重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预习任务:

一、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默读全文,并用“ ”划出母亲评价的语句。用“﹏﹏”划出父亲评价的语句。自主、合作、探究:

一、我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父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

4、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我来闯关:

1、放声朗读课文,注意咬准字音,读通句子:

我能读通句子了!(☆)

我能流利地读课文了!(☆☆)

2、我会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搂 住 自 豪 慈 祥 谨 慎

位 置 出 版 歧 途 糟 糕 誊 写

3、我会用上题目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我最渴望的爱是 ,因为

整改意见: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学习重点:

1、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预习任务:

1、我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体会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源于爱。自主、合作、探究:

1、体会母亲、父亲的表现和我的当时反应。

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却如此不同,读一读1—14自然段,划出描写父母的评价的句子并把它读好。

2、作者少年时代和成年以后如何看待父母的评价呢?

3.后来巴德自己是怎样看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极端的评价的呢?

4、假如你就是巴迪,请你帮助他完成获奖感言,并请同学到讲台上来交流,下面的同学客串巴迪的父母进行现场的采访。我来闯关:

1、本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几次起伏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里。

(得意洋洋)——()——()——()——()——(醒悟)

2、“精彩极了”是母亲 的爱,它像

“糟糕透了”是父亲 的爱,它像

3、当你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你的爸爸、妈妈各是怎么说的?又各是怎么做的?想好后,把它们写下来。

知识延伸:

1、文章推荐:《父爱,就在拐弯处》

2、好书推荐:《爱的教育》 整改意见:

20*学会看病

学习目标:

1.掌握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

我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母亲为了让儿子自己学会看病让他独自去医院,自己却在家里饱受煎熬的矛盾心理,体会母亲的心理变化,感受广袤深远的母爱。预习任务:

1、读通读顺课文,找出生新词,注上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理解以下词语: 喋喋不休: 按图索骥: 忐忑不安:

2、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主、合作、探究: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

(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 是艰涩的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

3、文中的母亲面对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

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 我来闯关:

1、把四字词补充完整。

()()不休 按图()()()()于无 毫无()()雪上()()

来日()()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1)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她为什么这样做?(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母亲的感情变化是:

(作出决定)—()—()—()—(勇气回升)(3)我从母亲的语言和心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4)在生活中我有过类似的经历,举例说说:

4、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受到的启发是。整改意见:

口语交际·习作六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我能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我能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3.我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1.谈话导人: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2.再现情境。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3.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 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

二、联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沟通情感

1.模拟场景。如果我是爸爸,你会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并请我谈谈看法。(师生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 2.拓展延伸。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

他们谈谈看法。3.表扬激励,课堂总结。整改意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导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自读话题:

a.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b.你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c.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2.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3.汇报话题。请几名同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

4.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

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二、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

a.是否有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c.是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

三、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2.各自习作。

3.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整改意见: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提出任务。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习作最主要是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以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目的。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觉得不便当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然后自己再来看。

五、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将自己的习作抄好后,可以向报纸杂志投稿 整改意见:

回顾拓展六

学习目标

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3.读懂漫画内容,了解漫画集《父与子》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难点:读懂漫画内容,并试着讲一讲。导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盘点

1.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练习用其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一句或几句话。

2.读一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并练习用自己熟悉的词语口头说一句话或几句完整的话。

二、交流平台

朗读范例中的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在自己习作或课外书中找一找类似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这些

句子好在哪里和同学交流。

三、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工具书读一读书中的名言和警句。想一想这些句子的意思和小组同学交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

3.练习背诵。

4.拓展:把自己会背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和同学交流。

四、课外书屋

1.自己看漫画,并弄明白漫画的大意。

2.和小组同学交流漫画的大意。

3.全班同学交流漫画的大意,注意说好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

上一篇:在烈火中永生读后感下一篇:社区健康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