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技术成就

2024-07-23

中国航天技术成就(共8篇)

中国航天技术成就 篇1

三月的北京依然寒冷, 但轻抚的春风却已表明春天即将来临。

国内的经济前景似乎与当前的气候极其相似。由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 显然已经对中国的重卡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2011年年尾, 国内所有的主流重卡企业均未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任务已经说明, 新一轮的重卡行业调整已悄然来临。

“包括重卡行业在内的汽车企业或将迎来又一个调整年。”在接受记者的采访过程中, 很多长期驰骋重卡市场销售一线的人员都表示, 今年重卡销售或将较去年有所收缩。尽管从二月的销售数据上看, 多家重卡企业的销售已经有所回暖, 但谁又能保证下个月的市场依旧猛进高歌?

面对困难, 企业是自暴自弃、甘认倒霉, 还是以此为机、迎难而上?

相信大多的企业都会选择后者。对于他们来说, 度过了此次困难, 市场也许就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要抓住当前汽车市场调整的机会, 积极实施产业升级, 打造民族汽车品牌。”两会期间,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表示, 对于重卡市场而言, 今年一定是一个调整年, 下调趋势明显。“但也不会大起大落。”乐观自信的马纯济认为, 调整也为做好准备的企业带来了产业升级的机会, 以此实现技术与企业的升级。

“调整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 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经济好的时候, 行内的很多问题都显露不出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危机也可以使整个汽车行业的企业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危机=危险+机遇, 这期间, 必定会有一些企业抓住机遇、脱颖而出。”

谈到当前面临的压力时, 马纯济认为, 主要还是市场的需求不足和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如果我们的管理水平、控制能力和产品水平没有相应提高,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就要打败仗。”马纯济告诉记者, 对此, 中国重汽是充满信心的。未雨绸缪的中国重汽已经于去年年初提出进行优化调整, 实施二次创业的宏伟工程。“我们的二次创业就是从量变到质变。”马纯济认为, 已经过去的前十年, 中国重汽实现了量的增长, 那么, 未来的十年, 中国重汽期盼的是质量水平的大幅提高。

中国重汽进行优化调整, 实施二次创业, 具体说就是产品要在单纯的重型汽车的基础上, 开辟五大产品新领域, 发展成以重型汽车为主导的, 重、轻、客、特、工程机械的全系列商用车。马纯济告诉记者, 通过去年的工作, 中国重汽在今年已经产生了一定效果。“因为有这些新东西, 也让我们对今年的增长有了底气。将来重型汽车这一块占到60%-70%, 其他汽车占到35%, 到十二五末, 中国重汽要成为百万量级的商用车企业。把重型汽车做到世界先进水平, 其它产品争做国内一流。”

综合在一起, 就是要做民族品牌, 要做成一个国际品牌。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马纯济介绍说, 这两年, 尽管国外形势错综复杂, 中国重汽还是保持稳步的增长, 去年出口销售超过两万辆, 出口创汇增长80%。“中国重汽已把国际市场分成6大区, 建立了营销服务网络, 今年, 要进一步抓好网络的升级和完善, 实现真正的走出去。”

对于目前开展顺利的新能源汽车, 马纯济表示, 目前新型燃料在重卡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果, 收到了良好效益, 特别是燃气车这一块, 去年以来已成为中国重汽增长的亮点。下一步, 中国重汽还会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提升技术水平, 进一步拓展它的市场领域。在客车和轻型车领域, 中国重汽也会积极推动新能源车, 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产品亮点, 并且实现一定的效益。

对于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税收负担过重问题,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 马纯济表示, 用财政手段支持实体经济和民生, 包括支持环保等产业, 包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同时, 税收政策的优化调整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要促进产业发展, 就要研究就应认真研究支持产业支撑能力强的大企业的税收政策, 研究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 逐步解决税负较高问题。

“因为税负过高、融资成本过高,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受到压抑。”马纯济分析认为, 站在企业的角度, 他希望国家尽快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要增加国有资产的资本金投入, 降低自主创新产品的税负, 逐步在控制信贷规模的前提下, 同时控制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 这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航天技术成就 篇2

该团队在2011和2013年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编写并出版技术专著3部,制定国家标准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团队的科技成就得到了国际玻璃界的广泛认可和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团队带头人彭寿成为国际玻璃协会创立100多年以来首位担任主席的中国人。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优秀执行团队称号,被评为2013--2014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团队。

创新浮法玻璃熔化技术,发明新型熔窑,推动中国浮法玻璃技术水平实现重大突破

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推动下,团队把技术创新的突破点定位在攻克玻璃配合料快速同步熔化新技术上,以目标责任制、股权和分红激励、科研开发奖励一系列激励措施等新理念和新思路,激发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出新型节能型玻璃熔窑,节能15%以上,攻克了浮法玻璃微缺陷控制的业界技术难题,实现了熔窑、锡槽、退火窑等主要热工装备的完全国产化,使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首次开发成功世界最大规模的1200t/d 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突破了国际玻璃界燃气燃油熔窑不超过1000t/d的规模极限。研发并设计建成我国首条550t/d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生产线,节能和减排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浮法玻璃微缺陷控制与节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首创全球光伏玻璃宽液流成型技术和一窑多线工艺技术,使中国光伏玻璃技术和产业规模快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感召下,强烈的使命感,唤起科技人员创造国际一流技术和品牌的强烈愿望与攻坚行动,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产学研项目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创新团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推企业走上依靠科技振兴企业,依靠创新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功开发了光伏玻璃“卡脖通路”结构的“宽液流成型工艺技术”,与国外工艺的生产线相比,成品率提升15%,能耗、成本降低20%,投资降低40%,产品质量获全球著名认证机构瑞士SPF最高级别认证;完成的“东莞南玻超白光伏电子太阳能玻璃生产线”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研发成功世界首创的一窑多线工艺,建成全球首条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线,使中国光伏玻璃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全球晶硅太阳能光伏玻璃技术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太阳能电池用微铁高透过率玻璃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成果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开发成功TFT-LCD用液晶显示玻璃基板技术,缩短了我国液晶显示玻璃产业的工业化进程

创新团队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激发出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转化为科技创新、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成功研发了环保型液晶玻璃基板料方,攻克了高铝硼硅酸盐玻璃熔化、澄清、溢流成型的技术难题,开发了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生产出中国第一片4.5代TFT-LCD用0.5mm、0.4mm玻璃基板,并实现了稳定规模化生产,良品率达到70%以上。产品被国内多家主流面板厂家广泛应用,结束了国外玻璃巨头一统全球市场的格局,让中国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了更高质量的液晶显示产品,探索出了一条中国TFT-LCD玻璃基板产业化的新路。

“0.4mmG4.5TFT-LCD玻璃基板超薄化生产关键技术与工艺开发及应用”项目获2013年度建材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开发成功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基板技术,开创了我国信息显示玻璃产业从“超薄”到“极薄”的全新格局

为适应信息显示产业的高速发展需求,推动玻璃行业转型升级,团队在信息显示玻璃基板、ITO导电膜玻璃及触控玻璃等应用领域开展了以薄型化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0.33mm超薄玻璃基板的工业化连续稳定生产;开发出磁控溅射低温成膜技术,解决了超薄玻璃ITO镀膜易翘曲变形的难题,项目良品率达到98%,产业化成果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导电膜玻璃供应源;开发出超薄新型触控玻璃技术,解决了触控屏压应力不均匀、易损坏的难题;开发出微雾式顶喷减薄技术,生产出目前国内最薄的0.15mm触控玻璃,解决了超薄触控玻璃无法直接合成面板的难题。触控玻璃产品已在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国内知名电子企业应用,市场占有率高达13%以上。

在“讲理想、比贡献”热潮的带动下,创新团队的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由此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持续攀升。截至2014年7月底,上述成果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2亿元,为社会提供了至少5000个劳动就业岗位。同时团队培养了2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位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吸引了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海外精英加盟。

中国航天技术成就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学习中国古代科学家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明的国度》中一句话导入。“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开放式设问:你觉得我国古代的哪些科技发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授新:

一、造纸术

【成语故事】“学富五车”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这5辆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不过我们现在阅读的这本历史教科书的字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纸在文化传播上的重要性。那么你知道在纸发明之前人们还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和纸相比有什么样的缺点? 竹、木、骨、帛,(多媒体展示)缺点:成本高,不易阅览收藏流传 问: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纸是哪一时期的?造纸术后来又由谁进行了重大改进?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与作用?

(1)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2)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多媒体展示:图片一 西汉考古发现的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 图片二 蔡伦图像

从考古和正史记载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1、知道纸产生的经过:西汉早期出现,东汉蔡伦进行了改进。

2、传播: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了懂得造纸技术的中国工匠。没过多久,造纸技术便逐渐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那里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

3、影响

材料:在我国的造纸术没有传到欧洲之前,欧洲人使用“羊皮纸”作为代用品。据说抄一部圣经要用300多只羊的皮,价值昂贵。所以,那时欧洲的图书馆,用铁链子把书锁在桌子上,以免丢失;学生在学校里也买不起书。——钱伟长《我国历史上的科技发明》 ①作用:使得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②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二、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演进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传播。

介绍《金刚经》卷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墨色清晰,刀法纯熟。

由此得出(1)唐代——出现雕版印刷术

北宋初年刻印佛教经典《大藏经》,所费雕版达13万块,费时12年,清雍正、乾隆时又刻,经版有79036块,梨木雕成,重约480吨,费时4年。

设问:雕版印刷术存在哪些不足?那么后人是如何解决呢?(引出后面的改进)(2)北宋——毕升泥活字印刷术

(3)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4)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最大是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2、传播:

14、15世纪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5世纪德国就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下制成了金属活字

3、影响:

史料链接: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印刷术的发明和进步对于世界文明有什么意义?

对于文化的普及,世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三、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目前,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和平建设事业中。航空、航海、采矿、探险都离不开指南针,就是中小学生外出远足旅游,他们的背包中也常常带着一个小小的指南针。

1、指南针的出现 指南针是古代一系列指南器具的总称。【展览馆】展示战国到宋代各种指南器具 ①战国: “司南”

②北宋: a、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它用薄铁叶裁成,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然后让指南鱼浮于水面,就可以指向南方。

b、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③南宋:《事林广记》中,还介绍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指南装置——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④清代:罗盘

2.指南针的传播: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史料链接: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马克思:“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问:从以上史料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1)北宋和南宋的书籍里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进行航行的记载。(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

(2)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有利于欧洲殖民势力的海外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3)打破了世界的相互隔绝状态,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四、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从“火药名称”入手揭示火药的来源“着火的药”——炼丹 展示古代的火药武器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火药发明的简要经过,并形成简明的线索,以提高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

1、火药的发明历程和应用 商周时期:木炭知识

春秋战国:硫磺、硝石知识

汉代: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 仙药》中已提到“火药”(最早)唐末至宋:火药箭、火炮、火球 明朝:地雷、水雷、定时炸弹

2、影响:

材料:如果没有火药,采矿业无法发展,现代建筑如河道、运河、铁路、公路将难以施工;很多科技的发展也受到窒息,人类的生活势必改写。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美国学者 德克 · 海德

(1)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合作探究】李约瑟难题 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而诞生于欧洲呢?”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用如下材料进一步说明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课堂小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中国,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四大发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吸取这个教训,在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一个个科技成果。板书设计

一、造纸术

1、产生经过

2、外传及影响

二、印刷术

1、演进

2、外传和影响

三、指南针

1、出现

2、外传及意义

四、火药

1、火药发明过程和应用

2、外传和影响 作业布置

我国航天成就 篇4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七天、环绕地球一百零八圈后返回。这是新世纪全世界第一次航天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四月一日顺利返回。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正样无人飞船,表明中国航天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从酒泉起航,十多分钟后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的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也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

201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发射升空。“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5时38分,神舟六号航天员出舱。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 返回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飞船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 主要任务:与天宫一号对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 返回时间: 主要任务:与天宫一号对接 搭载人数:2男1女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中国性格成就民族企业 篇5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整体表现低迷,而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一些国际经济学家更是期待中国能够带动世界经济走出当前的困境。作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民族企业应该以何种姿态走出国门?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性格!

一、中国性格促使产品升级,技术创新彰显中国性格

“和谐包容,自强不息”是中国性格的显著特点,和谐包容是中国人实现富国强民的大智慧、大战略,而绝不是懦弱的表现。在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我们追求地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融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长期不懈努力的可贵精神,代表了中国人在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断超越、奋斗不息,更代表了民族的意志势不可挡。

品牌战略归根结底是质量战略,只有好的产品品质,才能成就知名品牌。民族企业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从产品质量的基础出发,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征服消费者,

中国企业正是以“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的中国性格,不断地提升着产品层次和科技含量。

中国海尔就是以自强不息的中国性格享誉全球的。今天的海尔在美国、欧洲、亚太、东盟、中非等区域都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2008年3月,海尔再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截止到2009年年底,海尔累计申请专利9738项,其中发明专利2799项,稳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2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无粉洗涤技术、防电墙技术等7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导和参与了23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其中188项已经发布,并有10项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参与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47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海尔是唯一一个进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管理决策层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代表,2009年6月,IEC选择海尔作为全球首个“标准创新实践基地”。

中国对外贸易30年之成就 篇6

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急剧增长,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大幅攀升。中国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 由1978年的0.91%上升到2007年的7.7%。出口产品5000多种, 近1000种出口额世界第一。中国的世界排名一年上升一个名次, 2007年进出口排名上升到第3位。我国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也不断提升。1978年, 我国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不到1%, 2007年这一指标已经增长到11%。可以说, 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

对外贸易不断优化, 带动产业升级。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实现“三级跳”。20世纪80年代, 中国紧紧抓住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遇, 短短几年中, 成功实现出口商品结构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1990年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79年的53.6%年的下降为25.6%;工业制成品的比重由80年代初的23.8%上升为40%。20世纪90年代以来, 出口商品结构又实现了从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转变。到2000年, 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到89.8%, 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则下降到10.2%。90年代中后期, 出口主导产品转向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 其出口的规模和比重迅速上升。到2007年, 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5年的29.5%提高到57.6%。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到28.6%, 与美国持平。

对外贸易的发展, 带动了国内产业的结构升级。引进国外技术改造提升我国传统的纺织、轻工等行业, 使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保持了竞争优势。机电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设备的进口, 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如通信和电子行业的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设备、数字通信、计算机、卫星通讯的设计制造等。

国内行业在实现结构升级的同时, 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目前, 我国已有170多种商品产量世界第一, 纺织品、服装、鞋类、彩电、摩托车、空调、DVD、集装箱等700多种商品出口世界第一, 其中, 纺织服装是我国竞争优势最突出的产品, 占世界份额为1/5左右, 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中国制造已经进入世界各大市场, 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工业品制造和出口基地。

对外贸易方式多元化, 促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结构的形成。由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现汇贸易和记账贸易, 逐步发展补偿贸易、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等方式的贸易, 协议外易货贸易、现汇贸易、转口贸易、边境贸易, 并快速带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使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2001~2007年, 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年均增长23%和24.8%。服务贸易从1982年的4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509亿美元, 25年增长57倍, 服务出口1217亿美元, 居世界前列。多元化的对外贸易方式缓解了国内资金短缺和现汇不足的情况, 有效利用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培育和发展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对外开放30年始终贯穿了成效显著的外贸经营权的改革。由开放初期外贸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仅有12家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 发展到2008年5月的65.8万家对外贸易经营者, 其中, 国有企业2.44万家, 外资企业28万家, 民营企业34.3万家, 且其2007年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22.8%、57.8%和19.5%。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外贸市场结构多元化, 加深同世界经济的联系。30年来, 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 贸易伙伴已经由1978年的几十个发展到现在的227个国家和地区。拓展、深化和发展与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传统外贸市场的同时, 与其它国家、地区的贸易也有了迅速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得到稳固发展, 与俄罗斯及东欧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开发了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入世后,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的同时, 积极推进自贸区谈判, 发展和深化双边和区域贸易。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要转变, 已经从国际规则的遵守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在国际经济协调和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 成为连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桥梁, 在世贸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区域经济合作显著推进。截止到2007年, 我国相继同香港、澳门、智利、东盟、巴基斯坦签署实施了6个自贸协定, 与129个国家和地区、13个组织建立了多双边联委会机制180多个, 与123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侧重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

中国与美、日、欧盟和东盟等主要经济体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加强。我国已经是美国和欧盟第三大、日本第二大、东盟和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 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四大经济体的贸易规模全部突破2000亿美元。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CEPA以及四个补充协议的实施, 加强了内地与港澳的经贸联系与合作;海峡两岸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台湾省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 第九大引资来源地, 大陆是台湾省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有中国特色的外贸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提高贸易自由化。30年来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一直走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前列,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垄断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符合国际经贸规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贸管理体制。外贸管理体系日益完善, 形成了以《对外贸易法》为一级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为二级法、配套部门规章为三级法的货物进出口管理法律框架体系。为国内外的投资经营者提供了良好、稳定的投资、经营环境和体制保障。

这促使中国贸易自由化程度显著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多边贸易规则, 将关税总水平从开放初期的50%降至目前的9.8%,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01年入世后, 按照入世承诺, 于2005年基本取消了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 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

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来, 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作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通的桥梁,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需求导向分析研究表明, 仅1978-2003年出口增长年均拉动我国经济增长2.04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为21.78%;进出口年均拉动我国经济增长1.34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14.24%。进口因素则是促进我国生产力提高的非常重要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进口对生产率变化的影响系数约为46%。

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税收收入。目前与进口直接相关的税后约占我国总税收的19%, 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 会带动全国税收增长约1个百分点。2007年海关税收7585亿元, 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6.6%, 成为国家税收的第二大税源, 外资企业缴纳税收超过9900亿元, 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1%, 合计占全国总税收收入的35%。

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扩大了社会就业。研究表明, 1978-2003年, 进出口增长总体上拉动我国就业增长44.8%, 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为53.6%。目前与进出口直接有关的就业人数达8000多万, 加上间接人员, 解决社会就业至少在1亿人以上。

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外汇储备。对外开放初期, 我国外汇短缺, 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解决了这一问题。国家外汇储备由1979年仅有8.4亿美元, 增至2007年末的居世界第1位的1.52万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和国际收支的不断改善, 对增强外商投资信心,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防范金融风险,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摘要:1978年12月20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 开启了我国对外开放事业30年的风雨历程。作为对外开放重要内容的对外贸易,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沉着应对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 立足国情, 推进改革, 扩大开放, 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30年发展历程。

中国:谁,成就了谁? 篇7

很多年后的今天,有人说是大众助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有人把中国汽车企业不甚令人满意的发展现状,归结为当初大众过早地进入中国以及它在中国过快的发展和扩张。作为前一种评断,我们可以试想,在与中国的磋商之前,韩国政府如果先一步接受了大众,那么,韩国今天的汽车产业又会是怎样的光景?但是后一种情绪又像一个母亲没有道理怨恨有一天终于有个女孩占有了她最亲爱的儿子。至少,没有这个女孩,也还有别的女孩。

回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1978年中国政府决定迈出改革开放的步伐,决定引进外资加速现代化进程的时候,中国的汽车产业就已经选定了今后的方向。只不过,这株幸运的橄榄枝,被大众抓到了。

不过,如果将大众描述为“倒贴”的角色也非客观公正。当时的中国处在百废待兴的时刻,尽管改革热情高涨,但是现实的市场状况却只能用捉襟见肘来形容。大众汽车集团前董事长卡尔·哈恩在他的书《我在大众汽车40年》中回忆道“中国政府邀请所有的国际汽车公司去中国投资……不过,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业国家对中国的工业热情普遍持谨慎的态度,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前景被评估为很差。因此,中国的邀请得到的回应十分冷淡。大众汽车属于极少数对这个产地发出肯定信号的生产商之一。”

总之,这是一个你有情他有意的选择,双方以为我的目的达成了互惠的共识。但是,这又确是一个划时代的开始。

产品:桑塔纳替大众开路

一款车打天下的传统始自大众集团创立之初,甲壳虫帮助大众在欧洲汽车界站稳了脚跟,在中国,桑塔纳则是大众不二的开山功臣。

2012年10月,上海大众以“再见,桑塔纳”的广告向世人宣布旧版桑塔纳将成为过去。这款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史的汽车,曾经是大众献给中国市场的第一个“问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卖给中国一套汽车发动机技术,但是在汽车生产线的费用上却要价奇高。大众为了赢得中国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造出了一款能够搭载美版发动机的汽车,这就是桑塔纳。这款价格不高,空间大、实用性强的四门轿车,很快跑遍了中华大地,甚至在那之后的十几年中成为了中国人印象中汽车的代名词。

其实,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那个时候的桑塔纳轿车,我们会觉得它既没有高科技含量,也没有好看的外型。大众完全是赶上了好时候。但是,如果有一辆科技含量高又时尚另类的汽车出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众面前,那恐怕也只能是摆放在博物馆或者有钱人的车库里。让一款车跑遍南北,只要适合就够了。所以,大众造出了第一款适合德国平民的汽车一样,几十年后,大众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桑塔纳。

今天,或许有人说大众不断重复着把德国淘汰的技术和产品移花接木到中国市场的动作,但是,当初在中国汽车产业还在“敲敲打打”过日子的时候,大众确实就是这么进入中国市场的。在适合市场这根“脉”的把握上,德国人体现了他们灵活变通的一面。

战略:南北大众的国产化通途

桑塔纳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在那个物质不够富足的年代,大众被摆上“神坛”奉为“神仙”,在民间流传着关于大众的“神话”,虽说是一种夸张的比喻,但是也足以证明大众在中国战略上的成功。

要想在战略上获得成功,需要时机、运气和有远见的策略的结合。首先在时机上,艰难地打开中国市场之后等来的是中国汽车产业腾飞的黄金十年,不能不说大众的宝,押对了。在适合市场的车型选择上,大众同样给出了“正确”的商品,市场反响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除此之外,在国产化和本土项目合作上,大众的眼界至少比丰田要超前了许多。

大众汽车的掌舵人皮耶希博士曾把中国市场称为“大众的第二故乡”,尽管这是一个亲切到有点令人尴尬的外交辞令,但是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确实“不惜代价”地进行了国产化的努力。在美国通用、法国雷诺、日本日产等其他车企都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大众与中国6年谈判后的1984年,上海汽车为大众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明大众具有独特的眼光。又一个6年后,大众又与实力更加雄厚的长春一汽正式签约,走出了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的关键一步。

对于这样大的一个局,恐怕最初的大众也是无法准确预测其后的发展走向的,而对于其日后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最初的大众也许亦是意外多于预料之中。因为,从1985年到1990年的初始阶段,上海大众甚至没有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主要靠人工装配的桑塔纳生产量也远低于市场需求。而为了打通这条路,大众不得不主动和被动地为中国汽车业做了若干“贡献”。比如,上海大众零部件配套体系的建设,比如桑塔纳将国产化率从2.4%提升到40%,除此之外,还有大众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法律体系建设方面的功劳。

态度:傲慢与偏见

一个百年企业要保持无往不利的战绩相当困难,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尽管大众在二十几年前成为中国车市的老大,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注意到中国市场这块“肥田”,大众依然需要从安乐窝里爬起来保护原本自己抢下的地盘。这样的争斗,在任何一个行业领域都司空见惯,所以大众在中国的几十年中同样经历了各种沉浮。

如今,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慢慢降温,但是相比更加疲软的欧美市场,中国依然是野心勃勃的全球车企巨头的必争之地,也许,在这个产品同质化和多样化并存的时代,每一个错误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每一个缺点也都可能造成一个反转的结局。不幸的是,大众也走进了这样的设定中。大众多年来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问题,在DSG事件之后被凸显和放大了摆在中国消费者面前。如果一定要说中国人对哪个汽车品牌是有感情的,那一定是大众品牌。但是这种感情一旦被伤了,那结果就是比没有感情还要严重的。

作为汽车消费者的我们,买的是工业消费品,那么服务重不重要,态度重不重要?也许从前不重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甚至没有购买服务的概念,但是在产品同质化严重,顾客的权利意识抬头,企业都恨不得换着花样吸引顾客的今天,服务和态度有时候比产品实物本身还要重要。这一点上,大众吃了“大亏”。

由于技术缺陷而进行汽车召回是会发生在每个车企身上的事情,DSG即使存在严重的技术缺陷,即使需要召回的汽车数量再多,消费者们最终需要的也只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和妥当的解决方式。大众对这件事闪躲的态度,才是使消费者对产品问题的质疑转化到对品牌的不信任上的原因。

傲慢和固执是德国人的民族特性,而傲慢和固执更深的是源自悲观和敏感的本性。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毫无把握、手足无措的时候,他常常会选择用坚持已见的傲慢来应对。所以,与其说大众是傲慢的,倒不如说它是心虚的。如果不是心虚,在采访中媒体记者又怎会被大众的公关人员告知,不要向他们的中国区总裁海兹曼提任何关于DSG和知识产权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对于DSG的故障,德国人自己可能更加痛心。一项耗时多年研究出来,并且兴高采烈希望把它卖到全世界、惠及消费者的技术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存在致命缺陷的,这无疑是对它的发明者和技术拥有者深重的打击。

不过,不管出于怎样的原因,大众都应该重视一下它身后的“烂摊子”了。尽管由于日系车的一时不振和品牌效应的后挫力,使得大众在中国的销售业绩暂时还并没有变得难看。

那么在中国,大众是否已经失去了它的“神话”光环?迟早的。这不是DSG的问题,不是大众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问题,而是一个时间问题。在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理论中,任何被冠以神奇色彩的事物都有走下神坛的一天,何况是在充满了赤裸竞争而且竞争愈演愈烈的汽车工业界。“失去民心”的大众与发展趋缓的中国汽车市场,似乎到了各奔东西,寻找各自的出路的时候了。

中国农村住房建设的成就 篇8

在我国经济建设以来,我国的农村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小城镇迅猛发展。我国农村建设工作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主要依靠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建设和改造数百万村庄、发展数万个小城镇、持续改善农村和小城镇生态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社会和谐进步、为“三农”全局工作服务的路子来。中国广大农村展现出一幅幅特色鲜明、生机盎然的锦绣画卷。

城乡关系的根本性变化——进入到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综合国力还不强,农业必须为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积累。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除农房建设外,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相对缓慢。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乡人居环境产生了差距。新世纪以来,以5个中央一号文件为标志,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乡关系更加协调更加紧密。

第一,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繁荣,村镇规划和建设等也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城镇化在引领国家发展,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全面增强。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至1999年的30.79%,2008年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5.68%,60年年均增长0.9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有6亿多人。

第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正在形成。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七大报告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工作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决定。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实施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新格局。

第三,农村人口向城镇持续转移,农村聚落形态不断变化。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大幅增加,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本地就业和回乡创业相结合的有序转移就业新局面。近些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始终保持在1.2亿人以上,跨省流动的在6000万人,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41.5%%。与此同时,农村的自然村和行政村的数量减少。2007年底,全国自然村、行政村(村委会驻地)从1990年的377.32万个、63.4万个分别调整到264.7万个、56.29万个。

村镇建设法规体系的形成——农村建设纳入依法规划、依法管理的渠道

60年来,我国农村经历了从自发建设到依法建设的过程。国家高度重视村镇建设的立法工作,先后出台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和《村镇规划标准》等法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下发《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村庄整治中规范农宅拆迁保护农民权益的意见》、《关于推进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颁布《村庄整治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初步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序推进、防偏纠偏和持续改善3方面机制。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增加了城乡协调和镇乡村庄规划的相关内容,为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依据《城乡规划法》,村镇建设司正在加紧修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制定《镇乡村庄规划编制办法》,研究《乡村规划建设许可实施细则》,调研农房建设引导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法规体系。各地也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法规。截至2008年底,累计有83.5%的建制镇、54.4%的乡编制了总体规划,38.6%的行政村编制了建设规划;全国所有的省(区、市)、地(市、县)和75%的乡镇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村镇建设的企事业机构近万个,县、乡两级村镇规划设计室近500个,各类基层工作人员10万多人,有专业技术人员7000多人。

依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三定”方案,2008年7月设立村镇建设司,专门负责统筹推进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拟定村庄和小城镇建设政策并指导实施,指导镇、乡、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农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提出进城定居农民的住房政策建议,指导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组织村镇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全国重点镇的建设。农村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农民住房质量的明显改变——农民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居住问题

我国数亿农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通过自筹资金、自主修建、自我管理、自家使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住有所居”的基本目标。1957年和1980年,全国农房年末实有建筑面积分别为61.3亿平方米和98.3亿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为11平方米和11.6平方米,砖木结构所占比例不足20%。2008年,全国农房建筑面积235.9亿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3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2.1倍;现有住房建筑中90%以上是永久性、半永久性住房建筑结构,砖混及以上结构的农房占到60%以上,农房安全居住水平有了根本性转变。农村地区住房存量资产大幅度增加,仅1984年~2007年的24年间,农民群众共投入3.5万亿元建设各类农村住房,新增建筑面积13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存量约比城市多出近90亿平方米,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建设成就。

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通过灾后重建、大型水利工程生态移民定居点建设、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农村残疾人住房改造等,加大对农村困难住户住房建设的帮扶力度。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中央财政拿出40亿元资金,帮助农村试点地区改造近80万户农村危房,大力维护国家形象,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生活品质逐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设逐步开展,如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农村的道路、厕所、排水沟渠建设,人民公社时期和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推动了村镇规划和建设等。

改革开放以来,农房建设和农村道路、供电、供水、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农村家庭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深入调研和总结先行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部署了稳步推进村庄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2万多个村庄开展了村庄整治工作。1984年底全国通电村庄所占比例仅为45.6%,自来水受益人口只占农村总人口的4.9%。及至2007年,全国行政村中,主要道路硬化的占61.6%,实现集中供水的占46.7%,有垃圾集中堆放点的占31%,对生活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庄比例分别为3.4%和11.7%,村庄基础设施配置逐步完善。在村庄里建成一大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提高。

小城镇的迅猛发展——城镇功能不断完善、集聚效益逐步显现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小城镇发展与建设。早在建国初期国家最高领导人就曾明确指示:“城市太大了不好”,要“多搞小城镇”。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005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明确“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

近年来,小城镇的平均人口规模增加、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集聚效益逐步显现,城镇功能逐步由乡村型服务功能向复合型服务功能转变,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国建制镇由1979年的2851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建制镇人口由1978年的4039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3785万人,全国建制镇(不含县城关镇)平均人口规模接近万人,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镇密集地区甚至出现了一批5万至20万人口的小城镇。2004年原建设部会同发改委等6部门,确定了1887个重点扶持发展的全国重点小城镇,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的率先发展,也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改革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新的路径。

6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镇建设事业也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发展。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将村镇建设工作纳入到国家“三农”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考虑,争取国家层面更多的支持;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接触农村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服务农民需求;必须与时俱进推动村镇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变革,不断推动农村建设从无序建设向依法有序建设,从单一的工程建设向人居环境建设,从独立村庄建设向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转变,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村镇建设工作的基本方法,城乡统筹,分类指导,抓住村镇规划、农房建设、小城镇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工作重点,推动全局性工作。

就各方面来说,农村的居住条件有了显著的发展。具体有以下进步方面: 1居住空间不断扩大

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居民建房的欲望十分强烈,住房支出基本呈线性增长。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8.1 m2;至2011年末,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2 m2,翻了四倍多,农民房子大了。据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数据,2005年底,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住房面积已达到人均29.68平方米,与2000年人均24.82平方米相比,增长了15.6%;与1990年的17.83平方米 相比,增长了66.5%;与1985年的14.70平方米相比,增长了101.9%;与1978年的8.1平方米相比,增长了266.4%。

2住房品质越来越好

在农村经济逐步发展的带动下,农民通过发展种养业、外出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农村住房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新建住房逐年递增,住宅品质越来越好。平房逐渐转向楼房,竹草土坯、砖木结构逐渐转向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2006年,全国农村住房中楼房的比重为30.5%,砖混和刚混结构的住房比重为45.4%。住房状况得到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房屋的抗灾性能(水灾、风灾等)逐步提高。房屋质量高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数据,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住房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大幅上升。2005年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已占到39.4%,与2000年的248%相比增长了14.6%。与1990年的6.8%相比增长了32.6%。与1985年的2.1%相比增长了37.3%。砖木结构住房比例占一半左右,基本保持稳定。2005年末为47.6%,2000年为54.8%,1995年为56.7%,1985年为50.8%。

3宅内生活设施逐渐完善

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迫切向往与城市一样的居住条件,室内配套设施也逐步向城市靠拢。许多农村居民家庭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还安装了空调和卫生厕所。普查资料显示,中国自来水普及率达48.6%,89.7%的家庭没有饮用水困难,64.9%的家庭主要饮用安全净化水和深井水;12.8%的家庭拥有水冲式厕所。村民参与规划,盖房得看图纸了。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截至2005年底,全国约有乡村人口9.49亿人,比1990年增加了5317万,但行政村的个数已由1990年的74万多减少到2005年的64万多;2005年,农民收入来源中,工资性收入已经占到36%,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已经占到12%,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到7%。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希望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

苏州市吴中区浦庄镇湖桥村是江苏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6年请苏州市规划院的专家帮助村里做2006—2008年的3年规划。但是,专家只提供规划技术支持,规划草案发到了村里的每户人家,村民反馈意见的达到80%以上,然后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规划方案。如今的湖桥村,谁家盖房,先得看全村规划图,做到心中有数,再去找村干部,再也不能东建一户,西盖一家。湖桥村不仅规划出了自家住的房子,还规划出了用于出租的房子。

许多村庄或者集镇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印迹,一些村落和古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农民集中居住布局规划一定要特别重视保护、挖掘和传承村镇的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等特色资源,在规划中融合村镇的历史文脉、山水特征和现代文明,尊重乡村的自然形态和人文传统,注重保留历史凝重感和文化气息。

当然,集中居住并不适合每个村。农村房屋建设要和农民的就业方式和生活水平相适应。不能为了实现所谓“城市化”而消除“庭院经济”,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一定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生活模式确定农村居住模式,不能片面追求集中居住。

政府投入跟上,住房环境改善。“十五”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除了通过村庄建设规划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外,还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引导农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并不断加强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01年到2005年期间,中央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累计达840多亿元,直接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2000年以来,农业部还提出了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中央已累计投入60多亿元,直接建设农村户用沼气600多万户。加上地方政府和村民自己的投入,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推广应用农村户用沼气池1807万户,我国适宜地区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12.5%。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数据,2005年末,全国粮食主产区有69%的农村住户用上水冲式厕所,比上年增长47.3%;有10.5%的农村住户使用暖气,比上年增长27.5%;有9.1%的农村住户使用清洁燃料,比上年增长74%;有30.1%的农村住户饮用自来水,比上年增长10%;有54.2%的农村住户住宅外的路面为硬质路面。

4公共设施日趋配套

普查资料显示,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有所扩大,给农村居民出行、就学、就医、娱乐和购物等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1)交通方面。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25.0%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居多,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居多。

(2)教育方面。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

(3)医疗方面。50.2%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

(4)文化业余活动方面。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57.4%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

(5)购物方面。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0.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化肥,5-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

5村居环境大有改善

近年来,中国以新农村建设、集镇建设为载体,使农村旧貌换新颜,逐步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一般的农村住房都具有生活居住、农作物生产加工、贮存、晾晒等功能和区域,住房的简单使用功能相对完善,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本次普查的19391个镇中,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中国传统的农村家庭不仅是一个生活的家庭,还是一个生产的单位。住房与院落不仅要方便生活,还要承担自给自足的众多功能。收获的粮食要放在家里,干活的牲畜晚上要拴在圈里。既是住宅,又是仓库。所以,盖带院子的“三大间”曾一直是许多农民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加了,盖房子速度加快了,“三大间”不再流行了。如今,大家比的不再是房子的大小和多少,而是房子样式、风格、装修。

1999年,建设部曾组织“面向21世纪的农村住宅”设计大赛,推出了一批风格各异,功能不同的住宅样板。河北、山东、云南等省的建设部门也都组织了农村住宅设计比赛,把获奖的设计推荐给农民。建筑专家与农民同吃同住,感受农村的生活,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农民共同设计、修改,甚至建设,设计建设出了既美观又经济实用的住房。随着自来水、罐装液化气和沼气在农村的大量使用,厨房和卫生间已逐渐进入室内,新的设计更加注重从功能上对室内空间进行有效划分,合理设置。

上一篇:浅谈数学教学的艺术性下一篇:环境监测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