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创新进行时

2024-09-10

航天技术创新进行时(精选4篇)

航天技术创新进行时 篇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简称“四院”) 组建于1962年, 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实力雄厚、配套完整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究院, 主要承担着国家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工程型号固体发动机的研制、生产、试验及该领域内的国家重大预先研究任务, 是“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原国防科工委确定的重点统筹建设单位之一, 是总装备部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及推进剂专业组组长单位。200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四院“高技术武器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

20多年来, 四院总会计师王林始终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团结同志, 爱岗敬业,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专业知识扎实, 实践经验丰富, 处处以现代化企业的标准规范各项业务操作, 对航天四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夯基固本, 规范运作

作为拥有近万名职工的大型企业的总会计师, 王林深知要经营好这个“家”, 任重而道远。担任总会计师以来, 他从提高领导干部财经管理意识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行为规范体系出发, 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全院的财务工作。王林用自己多年财务工作的经验, 从分析航天四院的总体经济运行状况、财务状况入手, 通过详实、客观的分析、比较与说明, 使各级领导加深了对院经济状况、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工作中, 他经常深入基层, 与各单位主要领导就财经管理工作进行交流和沟通, 与他们讨论单位的经济指标、经济运行质量、发展潜力等问题, 提高了各级领导加强财经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意识。

在履行总会计师职责中, 王林大胆思考, 大胆创新,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坚持依法理财、规范管理的经营理念, 把工作重点放在财务工作体系建设和建立财务规范方面。王林主持制定了《四院财务管理行为规范体系建设框架》, 编写下发了《四院预算管理办法》、《四院绩效评价办法》、《四院型号成本管理办法》、《四院型号成本核算办法》、《院本级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办法》等制度为代表的包含财务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在内近130项制度, 构成《四院财务管理行为规范体系》, 为院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王林针对四院具体情况及在整个财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细致而全面地考研, 审时度势地将会计基础达标工作列入财务工作要点, 制定下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实施方案, 并严格按照标准有计划、有节点地实施, 不流于形式, 不走过场, 务求实效。在抓好会计基础达标工作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账户和资金集中管理, 将“资金集中度”指标纳入对各单位的考核评价体系, 作为考核所属单位的重要指标, 对院本级及院属厂、所、公司银行账户进行清理, 制定了《四院银行账户管理办法》, 近两年四院连续完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资金集中考核任务。

服务到位, 保障有力

多年来, 王林始终坚持为科研生产和四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服务, 做到财务工作保障到位、服务到位。多渠道筹集资金, 解决流动资金不足, 有力地保证了院经营发展的资金需要, 促进了院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王林多次组织领导了四院清产核资和资产清查工作, 彻底清理、核实、核销了不良资产, 取得良好效果, 荣获“全国清产核资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五年组织召开院财经工作会, 进行财务分析, 提出绩效评价目标及措施, 确保了经济指标的完成, 提高了全院的经济运行质量。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绩效考评中, 四院从2003年的第六名上升到2005年的第三名, 并连续保持两年。同时, 组织开展了全级次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并在试点和不断分析、总结中, 不断向纵深推进。他亲自带队到基层检查全面预算管理进展情况, 实地查看资料, 要求做到业务部门全员参与, 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充分发挥预算的牵引作用, 带动、推动其他管理工作并强调预算考核的重要性。

王林还组织制定了《四院成本工程实施办法》, 落实试点型号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会计师制度, 使成本结构得到优化, 效果明显。注重并加强财务分析工作, 强化财务分析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决策支持度, 分析质量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肯定。统一了院内会计核算平台、运行财务信息化领导查询系统、开发项目库等, 建立财务信息系统。组织开展政策研究, 创刊四院《经济政策参阅》, 利用国家税收的优惠政策为单位创造效益达2亿元。组织开展税收筹划、职工薪酬管理、总会计师的职能定位等课题研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重点研究和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和控制制度, 有效地控制了大额资金的管理, 规范了合同审批程序, 建立健全了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组织制订产权管理相关制度, 理顺产权管理, 组织公司清理整合, 对亏损达百万元的天洁分厂实行租赁经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向院属主要单位、公司委派总会计师 (财务总监) 十一名, 并进入单位领导班子, 举办了财会人员MBA班, 提升了财会人员的地位, 先后培养出高级会计师十多名。

知行合一, 率先垂范

长期的工作实践, 王林深知学习的重要性, 在工作之余, 他注重学习提高, 增强综合能力。近几年他参加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历教育学习、深圳大学金融外贸财会培训、香港高级财务管理培训、南京管理干部学院总会计师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国家会计学院总会计师岗位培训、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英国高级财务管理培训。并能将培训学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做到了在培训中提高, 在实践中总结、进步, 能将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转化成研究成果, 发表了《转变观念, 创新工作, 开创财务管理新局面》、《实行租赁经营, 提高企业效益》、《如何做好总会计师工作》、《守好土、把好关》、《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等15篇论文。他积极探索, 经常参加学术及理论研究, 作为课题组副组长并执笔的《中国总会计师职能定位》课题研究顺利通过了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评审, 获得优秀一等奖, 评委们对课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一致认为课题在研究方法上取得创新突破, 丰富了总会计师职能的内涵, 对推动总会计师制度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春华秋实。王林在工作中多次立功受奖, 先后被为陕西省首届会计知识大赛优秀组织工作者、辽宁大学组织管理《专业证书》班优秀教育工作者、航天总公司高层次人才接力计划项目优秀培养对象、航天工业总公司清产核资先进个人、航天工业总公司先进会计工作者, 被授予集团委派总会计师考核优秀、四院发展航天事业三等功等荣誉。

王林热爱本职工作, 总是率先垂范, 把时间和精力全都用在了工作上。多年来, 他一直保持着和财务人员一道加班加点的工作习惯, 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影响和带动了周围其他的同志, 使得全院的各项财务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获得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为四院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作中, 王林遵纪守法、克己奉公, 能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清醒的政治头脑, 自觉遵守党的组织原则, 服从大局, 顾全大局。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 能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和院有关廉洁自律规定, 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 没有出现过违纪违规现象。

不辱使命, 财务建功。随着航天四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企业化管理的需要, 王林与时俱进, 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正在按计划逐步落实, 力争为四院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要:王林, 男, 1963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合阳县, 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1986年7月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会计学系, 同年分配到航天四院财务处工作, 先后担任航天四院财务处副处长、四院7414厂副总会计师、总会计师, 厂党委委员。2003年,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聘任并委派担任航天四院总会计师、院党委委员。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总会计师、党委委员。为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理事、航天行业分会副会长、西安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

航天技术创新进行时 篇2

(阳光)

美俄三名航天员返回地面

11月26日,两名美国航天员和一名俄罗斯航天员乘俄联盟TMA19飞船在哈萨里斯坦境内安全着陆,结束了他们在国际空间站上5个多月的停留。此次返航原定11月30日进行,但为避免影响到12月1~2日在哈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首脑会议而提前了几天。本次欧安组织峰会将有多国领导人参加。国际空间站上现有3人值守,12月中旬站上人数将恢复到6人。

(江山)

西班牙和挪威要合造通信卫星

9月7日,西班牙和挪威国防部长在西班牙航空航天技术研究院签订谅解备忘录,要联合采购和使用一颗通信卫星。称为“西挪星”的这颗大容量卫星将在2014年发射,用于民用和军事用途。项目将涉及3亿欧元投资,可为西班牙造就1000多个眼下急需的高技能工作岗位。西班牙政府将通过其卫星通信运营商西班牙国防卫星公司持有项目60%的股份,挪威国防后勤组织将持有余下份额。“西挪星”将加入西班牙两颗现役保密通信卫星(“X星-欧洲”和“X星-大西洋”)的行列,发射重量在5吨以上,将配备约40路转发器,覆盖区从澳大利亚延伸到拉美,寿命约15年。

(江山)

日金星探测器入轨失败

12月8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金星探测器“黎明”此前一天未能成功进入绕金星的轨道。探测器可能可在7年后再次尝试一次,也可能就此罢休。耗资3亿美元的该轨道探测器在经过6个多月的星际飞行后于12月7日8时49分让发动机进行了12分钟的反推点火工作,以降低速度,利用金星引力进入绕金星运行轨道。它随后因飞到金星背后而进入通信中断时段,但通信中断时间却从预计的22分钟增加到了1,5小时以上,说明出了问题。JAXA随后勉强与探测器重新建立了通信联系,但该机构官员称探测器已飞过金星,未能成功人轨。该机构已组织队伍调查失败原因。(阳光)

俄导航卫星发射失败

12月5日,俄罗斯质子MDM3组级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3颗格罗纳斯导航系统卫星时失败,导致这3颗格罗纳斯一M型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已坠人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海域。这对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工作是一次打击。这是质子M/DM3组级型号的首次发射。负责事故调查的委员会已组建,以确定事故原因和决定下一步措施。俄国防部已证实发射失败,但称这不会影响系统在2011年全部部署到位。俄航天工业界一位消息人士12月6日说,此次发射失败是程序出错所致。程序错误导致火箭偏离航线8度,造成质子号DM3组级上面级和所载的3颗格罗纳斯-M卫星被毁。许多专家认为,是箭上计算机程序错误导致发动机未能正常工作,给了火箭额外的助推,将其带入错误轨道。箭上计算机由俄彼留金航天设备制造中心研制。

(江山)

非盟要组建航天局

非洲联盟已启动组建区域性航天局的进程,所组建的非洲航天局将把重点放在制订非洲大陆的共同航天政策上。8月7日,在非盟第三次通信与信息技术部长会议闭幕时发表的一份公报中,各成员国同意就组建非洲航天局开展可行性研究。公报称这项工作将考虑现有的各项计划,并要求与国际电联、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和各区域经济共同体合作制订一项非洲航天政策。(江山)

美新望远镜成本将再涨15亿美元

负责对美航宇局(NASA)“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项目节节攀升的成本和管理问题进行调查的一个独立评审委员会发现,该望远镜要耗资65亿美元,比2010年2月份NASA预算申请中给出的估计高出15亿美元;发射时间将从2014年6月推迟到次年9月。“詹姆斯-韦伯”是一座红外望远镜,采用6.5米可折叠镜面和网球场大小的巨型展开式遮阳罩,将由欧空局提供的阿里安5火箭送往距地球150万千米的第二拉格朗日点。项目由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管理,主承包商为诺格航空航天系统公司。NASA将对该项目的管理机构做重大调整。专家们担心,“詹姆斯。韦伯”项目成本大幅上涨会严重影响其它天基天文学项目的经费。

载人航天技术惠及百姓与民生 篇3

有人可能会认为, 对载人航天工程的投入抢占了民生工程的资源和注意力, 用来“登天”的力气, 更应该拿来解决“地面上”的问题。事实上, 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民生经济领域有着巨大的、不可忽视的提拉作用。

载人航天:空间实力的标尺

航天技术标注了一个国家的国防能力、发展阶段, 甚至未来全球竞争中的角色。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曾经宣告:“利用空间技术是发展中国家接近先进国家技术水平, 发展经济的一条捷径, 因为它可以超越先进国家经历过的传统技术发展阶段。”今天, 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已经由地面拓展到太空, 航天技术探索将有可能决定中国在未来世界新能源供应格局、太空探索与控制格局中的地位。将神九飞天、蛟龙入海等仅仅理解为炫耀国威、增加政治筹码, 这是一种浅见;国家的战略优势无疑会影响全体国民的福祉, 进而投射到每个国民的日常生活中, 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最高、资金有限、极具风险性的国家重点工程。工程从系统思维出发, 将人、信息、机器等诸多体系结合起来, 发挥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 既超越了局部得失, 实现技术系统全局优化和管理系统全局统筹, 又主动防范和化解了风险。把比较笼统的初始研制要求, 逐步落实到成千上万研制任务参与者的具体工作中, 并使这些工作及其成果最终能够成为一个全面保证工程目标实现的实际系统, 这是航天系统工程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 人们深切地感悟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实践系统工程的典范。

至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实施了20年。国家中央财政安排了390亿元人民币, 这些经费主要用在技术研发、样品研制、飞行产品的生产, 试验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大量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消耗。通过10次飞行试验, 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一是载人天地往返, 二是航天员空间出舱, 三是交会对接技术。我们建成了较为配套的载人航天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发射、测量控制的体系, 取得了900余项的国家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成果, 加强了国家航天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能力, 带动了相关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

载人航天:百姓民生的福音

中国航天为“仰望星空”付出诸多努力的同时, 并没有忘记“脚踏实地”地顾及民生大计。

我国近年来研制的1 000多种新材料中, 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 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展开应用, 在最具体、最实际的层面上支撑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载人航天工程更是涉及到众多的学科门类和技术领域, 通过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 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提升, 推动了物理学、化学、现代力学、地球科学以及材料、工艺、制造等一大批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目前已有400余项的载人航天技术成果在转化推广应用。在科普教育、矿业安全、健康医疗等方面有了具体的应用。

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航天工程育种研究日益成熟, 仅“十一五”以来, 已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先后培育出进入省级以上区域试验的优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多种作物新品系200多个, 其中有近百个农作物新品种或新组合分别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 (认) 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 全部有种子搭载。目前, 依托航天工程育种培育的太空辣椒、番茄、茄子等目前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得到推广, 太空蔬菜已经走上百姓餐桌。在地少人多的中国, 这个成功具有特殊意义。载人航天科技搭好了太空这个平台, 利用太空进行科学研究并取得成果转化, 更好地服务百姓生活。

载人航天:发展路上的基石

包括载人航天技术在内的高新科技, 其实已经通过向传统产业扩散的方式, 进入了社会运行的各个层次与节点, 其在民用民生领域的巨大贡献, 丝毫不亚于对科学本身的贡献。

人类生活的宽度与视野其实已经与科技发展同步化。尖端科技所达到的高度、科学普及所达到的广度、基础科学所达到的深度, 直接决定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种种细节。载人航天科技探索助推了生物、医学、材料等一系列学科抢占制高点, 带动和引领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深入开展, 提升了科学技术综合水平。它牵一发而动全身, 引领并重构着人类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式, 构成了现代社会、现代国家存在的科技基础。

航天CCD相机辐照测量技术 篇4

CCD探测器因其众多优点在航天遥感相机上得到广泛应用。而由于其外围电路采用集成电路器件(如FPGA、AD等)及自身为高灵敏度特性的固态成像器件,使CCD探测器及其外围电路易受空间辐射的影响。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CCD探测器在太空工作一段时间经辐照后,会出现图像数据信噪比变小,热像素增多等性能退化现象,这直接影响到航天遥感相机的工作精度和有效寿命;瞬态效应产生的伪星点使航天遥感相机出现工作异常,甚至使航天遥感相机致盲而被迫转入安全模式;空间辐射环境的高能粒子还会对CCD探测器的外围数字电路产生单粒子事件,使其不能工作,降低航天遥感相机的可靠性。因此研究空间辐射对CCD探测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已是当务之急[1,2]。

本文概述了空间辐射环境对CCD探测器的辐射效应和机理尤其瞬态效应做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成果探讨了相应防护对策。

1 空间辐射环境

空间辐射环境由多种粒子组成,其能量和通量连续,其中既有相对稳定的因素,如太阳风、捕获带和GCR,又有太阳耀斑和CME等爆发因素。根据造成损伤的粒子多少可将辐射效应分为单粒子事件(SEE)、累积效应、电离总剂量效应(TID)、位移损伤(DD)和航天器内外带电等等。CCD探测器的辐射环境不仅与高光谱遥感相机的轨道参数有关,还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在针对其它天体的深空探测时,还要考虑目标天体的空间辐射情况。空间辐射剂量与航天器轨道的关系见表1[3,4]。

表1不同轨道的辐射剂量(参见右栏)

2 航天CCD相机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航天CCD相机的电子系统一般包括焦平面组件电路和视频处理器。焦平面组件电路为CCD探测器提供电源、偏压和驱动脉冲,将CCD探测器输出的N路视频信号经缓冲,分别以差分方式输出。视频处理器完成以下功能:由焦平面组件电路送来的多路视频信号,分别经缓冲、去CCD信号处理电路(或称模数转换电路),经过程控放大、相关双采样、箝位和模数转换,变成数字信号;视频处理器还具有时序发生器功能,为CCD探测器提供驱动时序;视频处理器还可以接收外部送来的命令(如增益等),对整个相机进行控制。下图为航天CCD相机电路框图。

3 CCD探测器辐射测量原理

CCD探测器辐射测量装置由CCD焦面组件、时序控制板、信号处理板及后续数据采集系统及辐射源、挡板等装置组成。CCD焦面组件安装在特制的电路板上,电路板镀铜散热,时序控制板和电源板提供CCD探测器的驱动时序和偏压,信号处理板将视频板输出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图象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包括16位量化的数字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可以接收存储序列图像、图像数据RTS分析及收集曝光时间、计算图像线性度、测量CTI、暗电流与偏置电压特性关系分析。

以TH7890M为受试芯片,TH7890M芯片参数为512×512像元,像元大小为17μm×17μm,相机工作在帧转移模式,分上下半区,上下半区分别有各自的感光区、存储区,TH7890M探测器有两个输出端口,可以由两个端口输出也可以由一个端口输出,我们采用一个输出端口,行转移4μs,像素转移时间1μs,辐射源为10M质子束和60M质子束及Cobalt60,试验采取偏置方案,即探测器感光靶面用一窗口挡板遮盖,以确保试验时只有露出的感光面可以接受辐射[5]。图2给出了辐射测量相机配置图

图3给出了TH7890M探测器辐射测量原理框图。

表2为辐射剂量表:

在进行总剂量辐射时,为了节省芯片与试验经费,采用辐射保护窗口遮盖探测器一部分,这样一个探测器就可以参与多次试验。图4为辐射窗口配置示意图。

图4辐射保护窗口配置示意图(参见右栏)

4 试验结果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接收、存储辐照试验前后的序列图像,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可以分析计算图像的暗电流、线性度、CTI等与偏置电压的特性关系。

图5绘出了TH7890M器件的点光源照明下的线性度,均匀照明提供了满阱电荷能力,表明辐射并没有引起器件性能的显著改变。

CCD响应度/PRNU测试,通过钨灯平板光源近似均匀照明。分三种情况:1)没有滤光片,宽波段照明;2)绿滤光片(540nm,10nm宽);3)红滤光片(610nm,10nm宽)。图6到图7给出了同一个芯片的PRNU图和CTI图(在某些情况下,用钴60辐照),下图说明了辐射破坏不显著影响CCD芯片的PRNU,绿光影响最大,PRNU最差。(图中不同颜色指示均匀近似平板滤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芯片栅极结构,粒子辐射损害在绝缘层引起一定的电荷积累,随总剂量效应增加,势阱界面电荷积聚增加,这种效果导致CCD上的有效电压改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是ФCh0,零级门电压的通道势能,这个数值对于TH7890M器件大概是10V或11V。试验结果表明,辐射损害在感兴趣的水平内对CCD响应没有显著影响。

摘要:CCD探测器是一类高灵敏度光电器件,其作为关键元器件在航天CCD相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它易受空间辐射的影响而造成性能退化和工作异常。分析CCD探测器的辐射效应机理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既是当前可靠性提高的基础,也是今后高性能航天CCD相机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空间辐射效应机理对CCD探测器产生的影响,更进一步对影响CCD探测器较为严重的瞬态效应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空间辐射环境,辐射效应,瞬态效应

参考文献

[1]周建涛,蔡伟,武延鹏,等.星敏感器空间辐射效应研究[J].宇航学报,2010,31(1):24-30.

[2]祁章年,陈湄,李向高.卫星舱内宇宙辐射剂量测量与分析[J].宇航学报,1993(4):56-60.

[3]胡刚毅.微电子器件的抗辐射加固和高可靠技术[J].微电子学,2003,33(3):224-231.

[4]杨晓超,王世金,王月,等.太阳同步轨道空间粒子辐射剂量探测与研究[J].宇航学报,2008,29(1):357-361

上一篇:50周年院庆下一篇:工科实验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