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考地理(共14篇)
赢在中考地理 篇1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一: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看重自己,“万紫千红总是春”;激励自己,“直挂云帆济沧海”;超越自己,“无限风光在险峰”……
请以“_____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专注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实现目标。因为专注,我们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因为专注,我们激发潜能,开拓创新;因为专注,我们获得成功,赢得荣光……
请以“赢在专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赢在中考地理 篇2
一、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考属于水平性的考试。从近几年中考试卷看,命题覆盖考察所有章节,且试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与社会结合、与时政结合和与生活结合。但不管中考地理试题如何灵活,不可能脱离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因此,地理复习主要是严扣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大小标题(黑体字)的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如:之“最”)不能疏忽,做到正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灵活应对各种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我向学生总结出要求:“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抱着地图打滚。”
二、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掌握基本知识点是必要的, 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的。因为考试不是简单地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其中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中考出理想成绩的关键。 针对地理试题的特点(“无图不成题”是地理中考试卷的重要特点),我安排了以下两个环节:
1.梳理体系环节 。打破几册课本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 节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体系化, 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提高地理思维能力,也便于学生专题掌握知识,并在中考中答题过滤、组织使用知识点。
2.讲练补结合环节。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 (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补缺补漏补是提高复习质量必不可少的步骤。
三、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课程改革的两大基本理念,我们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善于发现生活中与地理知识相联系的问题,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乡土地理是学生综合学习地理知识的载体,应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教学,拉近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充分体现地理的有用性。
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部分,也是近年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关注影响全球或全国的重大事件,与时俱进,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从地理的角度解决有关的地理问题。
纵观这一年的热点问题及乡土地理知识,结合《中考考试说明》,我们可以归纳为:习总书记和李总理出访的几个国家中国承办的“APEC”盛会、“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海军编队也门撤侨行动、福建自贸区挂牌、龙岩召开的“新古田会议”等根据不同的热点,设计不同的题型,强化学生训练。
四、注重细节,指导考法
根据几年的中考阅卷经验,培养学生的考试技巧,提高备考教学的实效性尤为重要。因此,在常规的练习和测验中注意积累答题方法; 学会运用储备已有知识的方法; 掌握答题思路, 掌握解决问题的模式; 强化知识的运用和解题思路的培养、答题规范和速度的训练, 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解题的“公式”和程序。 培养学生规范运用地理术语、语言表达能力审题的习惯, 课堂上注意提示学生容易写错的字, 纠正错别字,特别是常见地名。例如在解答地球公转的题目中,我要求学生必须在草稿纸上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 在遇到经纬网的题目时, 一定要标出东经还是西经,北纬还是南纬,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多提醒学生,要注意易错的字,如喜马拉雅山、甘蔗、乱砍滥伐、牦牛等。
地理中考备战阐要 篇3
一、通读地理中考说明
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人的指挥棒,所以我们老师和学生都要认真阅读中考说明(每个学生印发一份),查找中考中的考试范围,学生必须明白哪些是必考内容,哪些是不考内容(不考内容复习时可以不用复习),对照中考说明让学生在书上找出考点,并清楚每本书、每一章、每一节哪个知识点是必须知道的,哪个知识点是属于要了解的,要了解到什么程度。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纵观几年来淮安市地理中考试卷,基础题占70%,所以要把有限的复习时间放在基础知识的回归复习上,我觉得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梳理知识点,在梳理课本的同时,应对照考点,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最好用填充题比较好,因为学生要想把练习做好,而又没有错误,他们就必须要看书,而且他们也就知道这是考试的重点。我想只要把基础夯实了,那基础题就能得分。
三、重视课本中的图表
打开历年地理中考试卷,不难发现地图的重要性,有50%以上的试题是读图题,这是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从每年的地理中考试卷中的图可以看出:有的图侧重考察我们的分析能力,根据图上的信息寻找答案;有的图是一个背景,围绕该区域可以组成一系列问题;有的图故布疑阵,设立陷阱,等我们心甘情愿地往里跳;有的图羞羞答答,含含糊糊的暗示让我们绞尽脑汁寻找它的庐山真面目;还有的无图考图,需要做到心中有图。为此,在复习时我会带着学生阅读每一幅图,引导他们边看图边联想,看图是不能只动眼,动脑才是最重要的,尽可能把所学知识点与地图相联系,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一图而温习全书。看图首先要看清图名、图例、注记;其次是根据题目要求寻找相关信息,多角度去看图。
四、注重模拟考试,纠错补漏
模拟考试的真正目的是纠错补漏。在地理中考的冲刺阶段,我们应多做模拟考试题,通过做模拟题,可以检验我们的复习效果,通过核对答案,找出错题,分析错题原因。在每次模拟考试之后,我们都要认真、客观地对其进行分析。看看哪些题失了分,结合错题分析原因,看看是因为哪些知识点未掌握、还是由于审题不清造成的,充分弄清其根本原因。梳理出存在漏洞的基础知识点,并尽快纠错,完成补漏。
五、关注热点问题
每年地理中考考题中都有热点问题,如北约多次轰炸利比亚问题、恐怖分子本.拉登被美国击毙,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北方四岛问题,日本的海啸、地震、核泄漏问题,2011年上半年多个省区的大旱,紧接着又出现了洪涝灾害,近来南海主权问题等,在地理中考之前,我们都会收集热点问题,然后对照课本中的知识点,找出可能相联系的知识点,让学生多练习,以备中考。
六、仔细审题是关键
我们淮安市地理中考题型全部为选择题,难度不大,但审题是关键。首先看看题中有无情境,如有情境在題中,必须先读情境,因为有的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在所给的情境中。其次是读题目,看清题目中的关键词,建议同学们要把关键词用笔圈起来,这样对判断正确答案是很有帮助的。如:2007年中考题12
12.长江沿江地带城市众多。下列城市按照自西向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重庆、武汉、南京B.重庆、南京、武汉C.南京、武汉、重庆
此题中关键词是自西向东顺序,答案是A
又如2008年中考题19题,
19.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此题中的关键词是地球公转,答案是B
另外还要注意题中的正确、不正确、属于、不属于等关键词,必须看清,然后再选择正确的答案。
2018中考地理说明 篇4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形式及时间
随着我市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普及,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节省学校及学生的时间,徐州市教育局自2014年地理、生物学科的考核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考试。2017年考试时间在5月18~19日两天内分批次完成。
二、考试性质及命题原则
徐州市地理、生物学科为毕业考查科目,在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地理与生物学科合卷进行测试,共100分,按分数确定等级。总分90分以上为A,89-75分为B,74-60分为C,60分以下为D。地理、生物考查总成绩达B级(含)以上的考生方可报考四星级高中(市区含徐州高级中学);地理、生物考查总成绩达C级(含)以上的考生,方可报考普通高中。各级学校录取时,中考相同分数者,地理、生物考查等第高者优先录取。(具体方案解释权属徐州市教育局)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结合徐州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经学科中心组论证,我市今年初中地理学科的考查仍沿用去年的教学要求、命题原则。坚持能力立意,旨在考查考生的必备的地理素养和关键能力,内容结构与去年持平。命题原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注重考查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考查初步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提取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注重高、初中地理知识与能力衔接;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注重对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方向起到引导作用。本《考试说明》与《初中复习指导·地理生物》一书是师生复习的必要抓手,希望老师们认真研读。
地理学科考试的命题力求做到与学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相一致,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并密切联系考生生活。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三、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及分值
地理试题部分共50分,包括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和判断题(共10小题,共10分)。2. 内容比例
三大块内容其比例大致为: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30%:30%:40% 3. 试题难易度比例
基础题:稍难题:难题=70%:20%:10%
四、能力层级要求
学生的能力层级分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面,本卷地理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层面,重在读图、识图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基本上是在有提示信息或联系实际的情况下,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当然要达到这一层面的能力离不开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记忆。另外,试题适度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五、知识和技能考查范围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能联系生活现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会用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地球仪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能够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并判读经纬网半球图,能用N、S在半球图上能标出南北极点;能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位置。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理解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并会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记住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公转方向和周期;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变化;能够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影子的长度。
4.地球上的五带 记住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并能在图上指出;记住五个热量带的名称和范围及各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二、地图
1.地图上的比例尺 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知道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地图上的方向 知道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会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辨别方向,即应用地图辨别方向。
3.图例和注记 知道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初步学会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4.在地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 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形和地势特征;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画出地形剖面图;初步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起伏和陆高、海深。
5.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世界地理
一、海洋与陆地
1.世界海陆分布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知道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海峡,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能在地图上准确地找到和说出它们的名称。学会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七大洲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陆地地形 记住世界主要地形区: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青藏高原、巴西平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刚果盆地等;记住世界主要的大河;能在地图上指出它们的分布。
3.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知道六大板块,能知道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气候
1.天气与气候 知道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区别;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并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2.气温及其分布状况 知道气温及其测定的方法;理解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含义,并会计算月、年平均气温;知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能阅读气温曲线并说明某地的各月平均气温、气温的季节变化;会阅读等温线图,能用地图说明世界年气温分布状况。
3.降水及其分布状况 知道降水的概念和降水的量的测定;知道降水的季节变化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说明某地的各月降水量和降水量季节变化;会阅读等降水量线图;能用地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4.世界气候类型 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并会简单描述某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知道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居民
1.世界的人口 记住最新世界人口总数;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理解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和目前的人口问题;会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能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特点,并能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知道世界主要语言的相互分布区;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知道城市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异;知道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四、地区发展差异
1.国家和地区 知道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会阅读世界政区图、能在图上指出世界13个地理区域图及主要国家的位置;知道领土的含义,了解不同国界符号的含义和划定国界的基本依据。
2.国际经济合作 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及地区分布的特点。
五、认识世界的区域
1.能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地区或国家的位置特征。
2.能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某一大洲、地区或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一大洲、地区或国家的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特征。
4.会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地区或国家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5.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某种地理事物的结构及分布特征,并能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 国 地 理
一、疆域与人口
1.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半岛、岛屿、海峡、内海,并能找出我国的主要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2.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我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及它们所在的温度带、地形区。
3.记住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知道我国人口政策。4.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明人口分布概况。5.知道我国的民族数量,及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一)自然环境
1.知道中国地势和地形主要特征,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势特征。知道我国地势特点的有利之处。
2.会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主要山脉、高原、盆地的分布,并分别说出各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3.学会根据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分析我国1月、7月气温分布与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4.学会阅读不同地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了解我国干湿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5.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会分析当地气候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能区分外流区与内流区,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学会在地图上查找长江、黄河、珠江、京杭运河等主要河流及主要湖泊的位置。
7.学会阅读长江、黄河干流剖面图,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能够区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能够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3.学会由统计图表分析自然资源的特点,如根据人口、耕地等数据的变化,说明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4.对实际生活中见到和听到的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
三、经济发展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3.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四、地理差异
1.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能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生产(农业、工业、交通)、生活(民居、服饰、饮食、旅游)的影响。
五、认识中国的区域
1.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国某一区域的自然特征(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流向等)。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国某一区域的人文特征(区域产业结构及空间分布特点、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等)。
3.学会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不同区域(如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长江上、中、下游、港澳与内地、珠江三角洲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等)的主要地理差异。
4.能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东北地区、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长江流域等)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并了解相关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5.能在地图上指出北京、台湾、香港、澳门、新疆、贵州等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中考地理课件资料 篇5
汽车的生产
开采铁矿,为冶炼钢铁提供原料
冶炼钢铁,为制造业提供钢材
对钢材进行加工,提供汽车的零部件
服装的生产
采摘棉花
加工棉花,纺纱织布,为服装生产等提供布匹。
对布匹进行再加工,生产服装、床上用品等生活用品。
工业有哪些作用?
畅谈:21世纪我国工业应该朝向什么目标迈进?
角色扮演:假如你是一名企业家,想开一家汽车生产公司,你会选择以下哪个地区设厂?为什么?
A.东部地区(京、鲁、苏、浙、沪、粤等)
B.中部地区(陕、宁、渝、鄂、桂等)
C.西部地区(新、青、藏、云等)
我国工业的分布
阅读课本103页第一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
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工业的分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条件 ——硅谷
1.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2.这里大学和科研单位众多。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
3.旧金山工厂林立,这里有全球闻名的的惠普公司、英特尔公司和苹果公司等企业。为硅谷的发展奠定了强大工业基础。
我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
3.工业基础好。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和人才
1、京津唐工业基地的工业中心主要有哪些?
2、京津塘工业基地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
钢铁、石油、化工、电子、食品等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联系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分析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海、陆、空交通便利
③高校多,人才多,科技水平高
④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大
⑤靠近山西、内蒙古能源基地
宝钢
1、上海附近有没有发展钢铁工业所必需的铁、煤等资源?
2、上海运输煤铁主要利用什么运输方式?
3、上海宝钢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①交通便利:铁路密集、海运便利
中考地理复习经验总结 篇6
栗溪实验学校地理教研组
地理是一门极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学科,但由于其知识涉及面广、内容涵盖信息量大、联系纷繁复杂,所以综合性较强。在我校地理学科老师们的齐心努力下,这次地理中考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注重“双基”落实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能力,知识就成了死水枯木。能力的高低,归根结蒂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这就要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夯实,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以往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的做法,切不可再搞死记硬背。
首先是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期达到减少无效劳动,师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学生尽量轻松掌握知识点的目的。我们认为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一是兴趣,二是基础,三是地图。只有学生对地理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才会有味道.也不会觉得很难。所以培养兴趣是很重要的。夯实基础:对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能放过,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要有45分钟上课的效率;为此我们要求学生上课时学懂、学会,不遗留问题,并及时通过练习和我们搜集的资料,拓展相应的基础知识。如果上课时有了不懂的地方,要及时找老师或同学解决,不要留下学习死角。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建议学生读一些地 1
理方面的书籍,还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为生活处处有地理。
其次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学习模式。只要遇到书上有的地图,都要认真对待,尤其是要做到图文结合,通过自主观察、小组或师生交流、填图、绘图等方式,把握地图与知识点的关系,虽然比较麻烦,但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填、写结合,我们把它叫做“地理事物定位法”。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的地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一特点,对地理事物及规律进行定位。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自绘或由教师印制作),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自然带、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图文合一),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用此法还可以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对地理教材越学越薄,越学越少,概念、规律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练、测并重,我们把它叫做“对比强化记忆法”。通过读、描、划、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双基”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学会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与地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有疑问的题目与同学进行讨论或请教老师。
在此阶段,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典型的经济项目(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利用地图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如把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回归线、赤道通过的国家,气候类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强化记忆。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地图为中心线索,通过学生探究教材、转绘教材,结合老师的分析总结,就能进一步加强地理空间观念,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好的完成充分把握教材,明确重点考点的目的。
二、构建复习体系
知识是系统的,尤其是地理知识,复习时只有重视知识结构的梳理才能夯实基础。我们复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全力复习教材。首先是理清脉络,重视知识结构的梳理。地理中考面临四本书的复习,很多知识在课本中分布较为分散,学生在复习时应该首先把握课本的整体脉络,以图表的形式理出知识结构框架,构建复习的整体概念。夯实基础,重视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从历年中考题型上的改变可以看出,试题突显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对书上重要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单独的整理,以便复习。同时对知识点加以分类,对于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状况及时的进行分专题的总结。比如一些重要的地名、数据应当牢固记忆,并能落实到图上。
第二阶段以做模拟题为主。加强读图、用图能力方面的训练。结合中考指导,查漏补缺。地图是地理的灵魂。复习中要重视读图能力的训练,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基本地图如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地形地势等一定要牢固掌握。读图的同时还要把基本知识点与图形有机地结合,提高从地图、材料和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参照中考指导对考点内容和要求做全面、大致地了解,同时查漏补缺,把在初
一、初二时未掌握好的知识盲点消灭。对于各个考点的要求、掌握尺度要了解清楚,这样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老师们备课时,从以下几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一是结合近年的各地初中地理中考试题,明确考试内容,把握知识和能力要求,使复习有的放矢。二是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倡导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人地关系等实际问题。复习时以课本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主,做题既要保证数量,更要保证质量。三是宏观把握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地理主干知识,注重对学生读图、识图和分析地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四是教师必须注意语言的规范、严谨。课上用规范性语言教学,引导学生用规范性地理术语表达地理知识,包括规范的答题思路和方法。五是给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有用地理,留心观察,提出问题,关注身边及国家大事。六是把握热点问题,加强实际应用。如去年地理中考题中就有一个填空题是根据地图填我国的一个文化遗产的名称,因为这个地方大致位于我市,所以很多人都能答出“明显陵”这
个正确答案。所以我们在选择习题时尽量涉及到一些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如今年的汶川地震后,我们就及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产生的原因,并组织学生观后电视上的专家分析,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练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周边热点时事的习惯。
三、加强考前指导
中考前的五月份,我们结合历年中考阅卷分析和学生的反馈,认真分析地理答题失分的原因,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考前指导: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五是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六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点子上。根据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考要求,我们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努力做到:
(一)认真审题,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中心含义,以及试题做题要求。比如分析题中所给的解题条件,如:明示条件、潜在条件,注意题中有无附加的特殊规定。
(二)仔细读图,看清图示。今年的中考地图占重要内容。因此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认真分析图中的组成要素,图中的有用条件和迷惑条件,特别是图中有无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容易忽略的内容,做到准确、全面。
(三)注意答题技巧,提高语言表述准确性。在答题时要注意对
答案进行构思,并能用准确的地理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特别是关键词一定要准确,避免“眼高手低”的情况。
四、全卷分成两次答题,先易后难。做完后认真检查,尽量避免失分。另外我们平时经常鼓励学生,还对不同学生心理方面的特点做了针对性引导。
不同往常,今年的教学和复习,我们比以前更轻松了,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们的助手--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我校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能力,提高了教学水平。很多好的建议、做法、教案,结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改变了知识呈现的方式,提高了学习、复习的效率,起到了变难为易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今年的中考中,我校地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兄弟学校,离创人民满意教育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更加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赢在中考地理 篇7
一、上好绪言课, 激发学习地理的动机和兴趣
初中地理的绪言课, 在“想一想”栏目中,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用途, 使这种认识和个人需要、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和兴趣, 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巨大用途, 从而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必要性, 坚定学习地理的信念。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课文以问题拉开地理学习的“序幕”, 奠定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向。通过分析我们身边的地理, 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历史责任感
西·索洛维奥克“满怀兴趣的学习”实验表明, 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其不感兴趣的学科, 并坚信能学好这门课, 会从中获得无穷兴趣。众所周知, 地理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地理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指导人类生产生活的方针政策, 往往涉及到地理知识。我们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认识到, 作为新世纪的一代, 接受地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肩负着21世纪的地理环境的改造与利用的历史责任, 这是关系到21世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作基础, 在这种责任感的驱动下, 学生定会“满怀兴趣”地学习地理。
三、用参观法,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参观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 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一定场所, 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考察、研究, 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走进大自然, 通过大自然的陶冶, 才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花草虫鱼, 无不给人有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地理考察是地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考察中, 既能一饱眼福, 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又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巩固加深地理知识。如考察徐州的地理状况, 既能目睹都市的繁华, 了解古城的风采, 又能欣赏潮光出色, 见识“五省通衢”和“发达的经济”,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四、运用情境教学法, 活跃思维, 增强兴趣
情境教学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现行的初中地理教材图文并茂, 其中蕴涵着大量的情境素材, 有《苦难的母亲》那样的漫画, 有开拓视野的“读一读”, 有引发思维的“想一想”, 有鼓励动手的“做一做”, 更有各种各样的导入语。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创设和调整教学情境, 提高情境教学的实效, 首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 进一步丰富教材的情境, 提高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 如让学生观看放大的漫画《小鸟的悲哀》, 并给它配上一段解说词, 这样学生不仅能说出森林遭破坏使野生动物丧失理想的栖息地这一表层含义, 而且进一步指出其对人类本身的影响, 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 增强了学生对内容的兴趣和理解。
五、挖掘身边的活教材, 增强教学趣味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一种途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使学生的认识需要更具现实性, 因而增强了学习兴趣。地理知识的有关理论比较抽象, 如复合农业, 学生既不好理解, 也不易掌握。教师在讲清复合农业这个概念后, 可带领学生到田间实地考察, 请农技人员讲解“稻圈养殖”的意义、方法。学生不仅见识到复合农业的实例, 而且了解到复合农业是充分利用地理空间,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增强农业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这样, 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也能提高学生对科技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讲练结合, 让学生愉快地“动起来”
讲练结合, 就是让学生有兴趣地“动起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 选择和设计“动”法, 精心组织教学, 让学生在“动”中学, 通过“动”对大脑皮层的刺激, 激发学生快乐的情绪,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中学习。如讲述“澳大利亚”的经济时, 选择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骑上羊背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为“动”点。教师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描述有关地理事物, 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指导学生利用有关数据进行说理, 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了有关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知识。
赢在中考地理 篇8
纵观近几年地理中考试题,可以发现试题立意已经由“知识为主”转为“能力为主”,在立足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非常强调对读图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在中考复习中,在努力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复习的前提下,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立足地图,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能力
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这些都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也是中考试题考查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能力,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
对于复习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地图和图表,我们注重从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步引向深入。
方法一,读图的有序性。读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比如看水系图一般循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当然,看图顺序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有时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但无论怎么看图,总要有一定的“序”。
方法二,要变换读图的角度。看图一般总要进行几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然而,反复看图,不能老是从原来的角度机械地重复看图,而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
方法三,注重读图的整体性。在看区域地图时,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条“线”或一个“点”,而要进行组合观察,扩大到一个“块”或一个“面”。例如看中国铁路分布图,要沿线观察途经哪些地形区、主要河流、省市、工农业基地等等。
2.分析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
我们要求学生对地图不仅要读懂,还要读透。读透地图其实就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准确理解地图上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中考复习中,我们设计了很多问题来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地图。比如我国河流大多是自西向东流,而在济宁市地图中,运河以东的河流多是自西向东流,是什么原因?针对普遍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分析其原因,让学生掌握河流流向和地势之间的联系。再比如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广,北美洲这种气候分布面积小并呈狭长条带状,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通过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了解气候分布与地形之间的联系。
3.做好填图训练,巩固深化知识
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主要是与课本同步做了大量填图训练。在第二轮专题复习时,我们准备了一些专题和区域空白地图发到学生手中,在上课时,对照黑板上的挂图,我们一边总结对比归纳,一边及时让学生填图,巩固深化知识。在区域地图的选取方面,我们着重选取了一些重要国家和区域做重点训练。
我们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较好的解决了长时期困扰学生学习地理的“地图问题”,使学生养成了认真读图、析图的良好习惯,图像技能得到明显增强。
二、强化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中考试题立意的发展变化,在培养学生读图技能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1.抓知识联系
抓知识联系,其实就是平时我们说的怎样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建立知识结构。抓知识联系重点在于把自然要素结合起来,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合起来,把区域与洲际结合起来,把相同相似的地理事物结合起来。比如说复习到澳大利亚人口分布时,可以和巴西人口分布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再比如在气候专题复习中,我们不是单纯复习气候分布、气候特点,而是把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河流水量的影响以及气候对农业和人口分布的影响归纳总结在一起,让学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思路点拨
中考试题现在经常出现对地理事物成因的考查,对于这种问题学生常常不知从何处入手进行分析,这就需要老师对于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点拨。比如说人口分布要首先抓住主导因素气候、地形条件入手分析,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其他的影响因素如交通、工农业方面。再比如工业分布要从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农业分布要从气候和地形等方面分析。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从而达到提高思维密度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抓方法提炼
中考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和解题方法的科学性上。所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试卷和练习的讲评过程中,我们把解题方法的提炼和渗透作为重中之重。比如选择题的处理要求学生掌握住排除法、优选法、再现法等解题方法。再比如主观试题尤其是开放性比较强试题也要提炼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
另外,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我们又通过规范化答题、适量的训练,要求学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用科学性的学科语言进行答题,以提高学生的地理表达能力。
总之,地理中考复习要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启迪思维为主线,方法培养为目标组织教学,将知识教活,让学生在新情景新试题面前能够应对自如、得心应手,取得优异的成绩。
云南地理中考考点(共) 篇9
位于我国西南,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南部小部分为热带,简称云或滇,省会为昆明。
2.相邻的国家和省份:
相邻国家(自东向西):越南、老挝、缅甸。相邻省份(自东向西):广东、贵州、四川、西藏。3.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横断山脉的一部分,东部为云贵高原,最高峰是位于迪庆州的卡瓦格博峰,最低点在红河州河口县的元江。山河相间,纵横分布。4.河湖:
长江的上游河段在云南境内成为金沙江;澜沧江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流出国外叫湄公河;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发源于曲靖沾益县;面积最大的湖泊——滇池;最深的湖泊——抚仙湖。
5.气候: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再加上地形复杂多样,导致垂直气候显著。
6.自然灾害:由于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质灾害频繁,多旱灾、泥石流、滑坡。
7.人口:全国五十六个名族中,云南有五十一个,是少数名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其中数量超过5000人的少数名族有二十五个,人口分布东密西疏。8.自然资源: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药材之乡”“天然花园”“有色金属王国”。9.云南八大名花:山茶、杜鹃、木兰、报春花、百合、兰花、龙胆、绿绒篙。10.动物资源:大象、孔雀、滇金丝猴。
11.支柱产业:烟草、生物制药、旅游业、采矿、水电业。12交通:贵昆线、成昆线、南昆线。13.旅游景点:
云南四林——石林、彩色沙林、元谋土林、热带雨林(西双版纳); 古城——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建水古城。
中考地理复习策略精选 篇10
文字和图表是地理信息最主要的两种表达方式。读文字信息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通过关键词语理解题目条件和要求。历届会考都非常重视对图形知识的考查。复习阶段要加强地图的学习,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努力提高读图、识图、填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平时复习时,要善于观察各种图表上有哪些基本要素,掌握阅读各类图表的基本方法。读图要注意以下要领:(1)先读图名,确定知识范围(2)细辩图例和注记、发现图像信息(3)看图像特征,寻找标志数据(注意辅图),如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4)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分析、判断(5)读图时要注意突破思维定势。
2、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我们身边的事情。
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能“盘活”理论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或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地理事实材料,将这些问题落实到一定的区域,回归到课本,合理地寻找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热点、焦点问题有: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与重点工程、中国经济区域问题、台湾与祖国统一问题、灾害与灾难问题等。
3、善于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找到回答问题的策略。
地理中考备考发言稿 篇11
地理的考试内容同样主要有两点: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能力。就具体内容看地理属既属理科也属文科,既要理解又要记忆,两者需要紧密结合!
学生失分主要是能力考查。
1.包括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根据试卷提供的地图和文字信息,学生运用平时所学地理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2.学生学地理难在不知道不同的区域位置有其特定的特点。没学会去分析不同区域在自然特点,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的优越性和共同性。
2018年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篇12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地理课程,能够培养自我学习、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把地理课程跟生活联系起来,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进入中学已经1年半的时间,年级整体情况较好,生活、学习基本上能按部就班,任教年级约80名学生,有两个班级,基本形成了有序课堂,为有效教学事先存在了基础。有个别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在初中阶段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地理科学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训练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养成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在学习、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3、迎接八年级地理中考,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考出最佳成绩。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包括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争取在四月底结束,然后进入全面复习)以及初中阶段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复习,共4本教材。
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活动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了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初中地理整学期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两大部分。
复习基础知识,必须以书本为主,将书本看透,图看懂,达到重点知识理解记忆。只要基础知识能理解掌握,通过活动题检验理解的程度。如果活动题能顺利解决,那基础知识也就基本掌握,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就已经具备。
五、复习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复习的重点
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二章《学用地图》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2、八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
1、复习的难点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应对策略
1、突出重点。七年级上册第一、二章以讲授为主,而且当新课一样讲授。
原因①:这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原因②:这章知识性强、灵活多变;原因③:后边章节不少的地方都有所涉及;原因④:复习好这一部分知识,为高一级学习奠定基础。
其余各章节则以串讲、学生背、练为主。
2、分散难点。七年级第一、二章的讲授分成三段完成,这样可以分散难点,让学生可以轻松的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
3、讲讲、背背、练练。七年级上册第一、二章一节设计一个练习,其余各章节分册分章设计练习。
具体分析:七(上)第一章《认识地球》最难,学生普遍掌握较差。转入复习时,这部分应作重点讲解复习。经过初一的学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已有所提高,复习时再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应该容易些。所以,复习时应抓住这个时机全面系统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给学生一个整体知识的框架,让学生理清思路。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的难度比第一章稍降低一些。复习时可以多以实际生活作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尤其是第二、三节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这两章内容都应以读图理解作为突破,其他章节可以点清重点,让学生理解记忆。总之,复习要紧扣教材,有效运用地图,精选练习加以训练巩固。初一地理难点,重点很多。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还不过关,所以复习的方式应以夯牢重点基础知识记忆,抓住读图理解掌握为主。
初二重点章节有: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八(下)下册区域地理以课本图为重点抓住关键,做到图文结合,掌握基础培养能力。总之,复习要紧扣教材,有效运用地图图,精选练习加以训练巩固。
六、复习的地理复习时间短、内容多,要让同学们取得较好的成绩难度很大。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作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安排复习,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基础上,特制定三阶段复习计划。
(一)第一阶段:(4月15日——5月21日)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以《中考总复习》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大小标题(黑体字)的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复习课时安排如下:教材过关,难点知识分章分节复习。
1、七(上)第一章第一、二节: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2、七(上)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课时)
3、七(上)第二章:学用地图(1课时)
4、七(下)每章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
5、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课时)
6、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课时)
7、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1课时)
8、八(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1课时)
9、八(下)每章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
[备注:八年级下册是本学期刚刚授完的新课,学生印象还比较深刻,所以复习时以串讲为主。]
(二)第二阶段:(5月22日——6月10日)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课本的基本知识点的熟悉掌握是必须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的。因为,考试不是简单的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其中,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否考出比较理想成绩的一个关键所在。针对地理考试题的特点(“无图不成题”是地理中考试卷的重要特点)。我在这阶段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梳理体系环节。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体系化。以帮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也便于学生专题掌握知识,并在中考中答题过滤组织使用知识点。
2、讲练结合环节。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 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坚决舍弃“繁、难、偏、旧",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补缺补漏。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们基本做到课本 知识点熟悉,应考方法掌握。那么学生们参加中考应该说,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三)第三阶段:(学期剩余时间)专题整合,强化训练,冲刺中考。
通过模拟题实战的强化训练 [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最终以百倍的信心冲刺中考。
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 篇13
冷锋过境前:由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天气晴朗、气压较低
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降水集中在锋后,锋前也有)
冷锋过后会:
1、气温:下降
2、气压:先降后升
3、降水:锋后会下雨
4、天气:转晴
总结: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在我国暖锋常出现于气旋中心的东侧,而且多与冷锋成对出现,暖锋过境时一般除伴有阴雨外,气压也降低,气温将升高。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
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平方千米。
2、雄厚的经济实力:
(1)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
(2)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约居各大洲之首。
(3)瑞士——“钟表王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瑞典——制造业盛名;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荷兰——花卉种植业发达,著名的有“郁金香”。
3、繁荣的旅游业:
(1)欧洲西部三大著名旅游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2)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
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凯旋门;
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瑞士;
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
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
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
⑧千年古都,斗兽场——罗马;
地理生物中考学习决心书 篇14
学生以学习为天职,对我们这些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而言,唯一就是考上一所自己满意的学校,为自己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中考,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一、瞄准目标,坚定信念。给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过高也不过底,让自己的努力更有方向。
二、刻苦学习,分秒必争。上课不分神,课后不分心,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不打被动战,不放弃任何一个疑难知识点,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考试与练习,努力提高复习的效率与效果。
三、做好迎考的复习准备,温故而知新,把学过的知识重新再复习一遍;在复习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清楚,请老师和同学帮助;
四、考场上沉着思考,认真答题,先易后难,力争不丢“一兵一卒。
五、劳逸结合,精力充沛。确保午睡、晚就寝睡眠质量,不打疲劳战,不低效学习,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六、调整心态,心如止水。能坦然面对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胜不骄,败不馁,只为中考的最后胜利。
我一定会以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勤奋苦读,珍惜分秒,勇于拼搏,敢于竞争。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希望,绝不放弃努力!我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中考,我们来了。因为我们坚信,只要有希望,就会有奇迹。
签名:
【赢在中考地理】推荐阅读:
中考地理提纲10-10
株洲地理中考题10-24
江苏地理中考试卷09-03
2019中考地理时事材料08-27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计划05-20
2015德阳中考地理试题07-03
中考地理复习精美课件11-10
地理中考复习经验交流06-06
全国地理中考模拟试题07-04
2023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