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09-13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共10篇)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1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1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翻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

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松树、柏树。

冢: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野鸡。

旅谷:野生的谷子。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葵:即野葵。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做。

羹:就是饭菜的意思。

一时:一会儿就。

贻:送,赠送。

沾:渗入。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晋代已入乐。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这首诗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

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的看

柏(bǎi):松树。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野的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作

羹(gēng):糊状的菜。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遥看 一作:遥望)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望: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做。

羹(gēng):就是饭菜的意思。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十五从军征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正月十五夜原文赏析及翻译 篇2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唐代]李商隐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亮的月色和五彩的灯光洒满了京都,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阻塞了街道。

我身虽悠闲却看不见中兴的胜景,羞愧自己只能在乡下随着乡人祭祀侧人紫姑。

注释

灯:灯市。恨:遗憾。

帝都:指京城。

香车宝辇(niǎn):指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宝辇,指用金银和宝石镶饰的车。

隘通衢(qú):谓拥挤于道路。隘,拥挤堵塞。

乡人:指乡里普通人。

赛紫姑:即举行迎紫姑的赛会。赛,旧俗以仪仗、鼓乐、杂戏迎人出庙、周游街巷的仪式。紫姑,俗称“坑三姑娘”,厕人名,民间旧俗元夕之夜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以问祸福。

赏析:

题目中的“恨节字,诗中的“身闲节二字,合起来是“恨身闲节,那其实也是作者写此诗的主旨所在。诗很平常,然其情可悯,其言可哀。

“月色灯光满帝都节概括了京城街景,写出元宵节的热闹。元宵节的夜晚,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五光十色,争奇斗妍的花灯挂满京城的大街小巷,远远地望去好像灯的长龙,置身其中好似是灯的海洋。“月色灯光节点题面中的“正月十五夜节,“帝都节扣题面中的“京师节。一个“满节字,则让京城的节日夜流光溢彩。

“香车宝辇隘通衢节,由灯写到人,说明人之多,之繁华。元宵之夜,人们为了赏灯观景,都倾室而出,老百姓们或一家一户,或三五成群,形成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流;达官显贵,则是驾着各种华美的车辆,一排排、一串串,挤满了条条大道,车辇所过之处,幽香久久不散。诗人未曾亲到现场却根据自己的`想象,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3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朝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译文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注释

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

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

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赏析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赏析二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六百十五。此诗运用了比喻,联想的修辞手法,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

“玉颗珊珊下月轮”描述了桂花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场景,交待了诗人所处的时间是中秋之夜,奠定了全诗是充满了轻松,了联想的基调。

“殿前拾得露华新”诗人捡起殿前的桂花,桂花的颜色洁白而新鲜,阐述了诗人是享受中秋之夜的景色的,也表明了诗人此时在人生道路上是顺畅的。

“至今不会天中事”通过传说透露出了诗人对桂花的怜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阐述了诗人是热爱自然,怜惜自然的。

“应是嫦娥掷与人”感叹到桂花飘落是因为传说中的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通过丰富的联想,烘托出诗人是拥有包含万事万物的心境的。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综合此诗,神话传说中吴刚学仙有过,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所以必须不断砍伐,却始终砍不倒这棵树。但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额怅、哀绵,全诗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在,毫无忧愁的。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读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内容是诗人的联想,却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不禁让人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文档 篇4

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 刘付娥 061100 一.诗文内容简介:

《十五从军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才回来。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个乡里人,问:“我家里还有谁?”“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柏之中的一片坟墓。”兔从狗洞出入,野鸡从屋梁上飞过,院子里生满了野谷,井上生了野菜。采下野谷做饭,摘下野菜做汤,汤和饭一会儿就熟了,却不知与谁分享。出门望着东方,泪水滴落在衣服上。二.知识介绍:

《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十五从军征》写作背景是:

在汉朝,男子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岁止。但是,如果遇到战争,就要随时做好被征入伍的准备,兵役时间也更长。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匈奴发起战争,于是,文中的主人公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三.知识点:

(1)课文选自《乐府诗集》和诗的体裁是叙事诗。(2)重点词的注释。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阿(ē):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的看

柏:(bǎi):松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孔穴。

雉:(zhì):野鸡。

中庭: 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作。

羹(gēng):菜。糊状的。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3)能准确翻译课文的诗句。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译: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

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译: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译: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

叶煮汤算是菜。

(4)理解诗文体现的主题思想。

这首乐府诗通过明白如话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以此揭露了“不义的战争给百姓家庭带来骨肉分离的罪恶”这一作品主题,表达了诗人同情百姓遭遇,反对不义之战的情感。

(5)理解课文的内容,能根据提示用课文诗句回答问题。如:诗中表现从征历时之久的诗句;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中凄凉景象的句子;暗示老人孤苦哭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6)能根据课文内容对诗句“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进行改写或扩写诗文。

四.考点:

(1)课文选自和体裁。(2)重点词语的注释。

(3)准确翻译课文诗句,理解课文的内容。(4)根据提示用课文诗句回答问题。(5)理解诗文体现的主题思想。五.试题列举。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冢()

累累()狗窦()

雉()

.....舂谷()

羹饭()

贻()...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八十始得归

松柏冢累累

...

舂谷持作饭

井上生旅葵

..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

...

3.按要求填空。

(1)本诗选自《

》,“乐府”原是()的名称,后人把()也称作“乐府”。

(2)本诗中表现从征历时之久的诗句是();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中凄凉景象的句子是();暗示老人孤苦哭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4.本文写到主人公家里还有哪些人?(用原文回答)

5.本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这首诗歌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案:

1.Zhǒng dîu zhì

chōng gēng yí

2. 才;连续不断的样子;把谷类的壳捣掉; 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同时;送,赠送。

3.(1)《乐府诗集》,音乐机关,乐府机关所采用的配乐的诗

(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4.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5.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能通过路人说出的哀景来写出哀情,环境描写写出了家中的荒凉景象,动作神态描写写出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而又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或:多侧面地分步骤地传达出主人公凄凉悲伤的感情不断加深的过程)。

《十五从军征》改写 篇5

还未到村口,他便急匆匆地拦下一个村里的老乡,急切地问:“我家里都还有些什么人?”“你是?”那老乡狐疑地打量着他。“我就是六十五年前参军出去打仗的少年啊!”“啊,是你!”“快说,我家里都还有些什么人?”老乡那热情洋溢的脸上,瞬时变得冰冷、沉痛。半晌,他指着远处一片小林子,说:“那儿就是你的家,松鼠、柏树间,一片荒凉的坟墓。”蓦地,他明白了一切。出征在外六十五年,回到家乡,竟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了!

他抑制住失去亲人那满心的悲痛,步履蹒跚地来到家门口,推开那尘封已久的大门。房子很久都没有人住过了,随处可见那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漫天飞舞的灰尘更是络绎不绝。狗洞里已不在有家狗了,而是一大只一大只的野兔从中钻进钻出就连一向惧怕人类的野鸡,此刻也在房梁上飞来飞去。庭院里一株又一株野生的稻穗迎风飘扬;井台边兴起的野葵欣欣向荣。

此时,他的肚子已是“咕咕”地叫了起来,没有什么可以吃的,只好采写野谷舂米做饭,弄些野葵煮汤做菜,凑合着填饱肚子。

《十五从军征》新编 篇6

“六十五年,六十五年了啊!”我颤巍巍地伸出半截枯树般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村头那块残破不堪的石碑。顿然心头一热,老泪纵横,泪眼朦胧中,我似乎看见六十五年前从军出征的情景……

“娘,别担心我了,军队里有吃有住,还有俸禄呢!还有二妹,我走后,你就是家里的老大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弟弟啊!”年方十五的我,朝气蓬勃的我,尽力掩盖住心中的哀伤,强颜欢笑地安慰为自己担心的老母亲和家中亲人。家人早已是泪流满面。战争,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我的`命运,自古征战几人回?战争承载了多少人的家破人亡,承载着多少残酷的现实。六十五年,六十五年来,我哪一天不是在腥风血雨里提心吊胆?多少个夜晚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啊!无数次在中秋佳节望着明月苦苦思念家人,无数次在号角吹响之际与敌人浴血奋战;无数次看着昨日还在把酒言欢的兄弟在眼前倒下。在无尽的厮杀中,我似乎成为了一个只有属于自己的杀人工具……

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继续往村里走去。“你是?”我看到摇着蒲扇在树阴下乘凉的老翁,额前有一块黑色的胎痣,是那么熟悉,“啊!二胖!是你吧!”那老人竟是我儿时的玩伴,热泪几欲夺眶而出,这么多年的苦都熬过去了,遇到往日的朋友,眼泪却不争气地落下了。我哆嗦着嘴唇,焦急地询问:“我的家人呢?”他摇摇头,叹了口气,似是欲言又止,手指向远处一片葱郁松林,伤心地说:“那就是你家。”我迫不及待地往家奔去。

推开腐朽不堪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野兔三三两两从狗洞里蹿进蹿出,野鸡在破败的横梁间飞进飞出庭中央长满了沉甸甸的野谷子,井沿边长满了绿油油的野葵菜。到处是残垣断壁。

一切已变得如此陌生。那长得郁郁葱葱的松柏的树阴下杂草丛生,竟是一座座长满荒草的坟头。我鼻头一泛酸,“砰”的一声跪在坟前。“娘,孩儿不孝,不能在膝前伺候您,为什么不等我回来你们就走了,留下我一人如何独自苟活在世上啊!。”已近黄昏,我檫干眼泪,就地取材,采来谷子舂好做饭,摘下葵菜来煮汤。一时间,面对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我竟一口也难以下咽,心中的惆怅、悲伤、哀愁竟不知向谁诉说。我本盼着回家与家人团聚,盼来的却是家破人亡,只落得如今形单影只,站起身来,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依门东望,不禁悲从中来,老泪纵横,滴滴洒落在衣襟上。

十五从军征改写 篇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翻过一重重,淌过一条条河,家乡已在前方,眼前的这座山却隔断了我的去路,我小心翼翼地绕着山脚的挪着脚步,正当我以为前方无路可走时,一座村庄赫然出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小时候离开家乡,直到如今退伍才回来,淳朴的乡音虽未改变,那斑白的两鬓却昭示出我的苍老,不知是否有人能认出我来。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村雨晴。山村的农户柴门外静悄悄的,只有一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缕缕炊烟在雨后的天空中冉冉上升。我走到这家门前,轻轻敲门,一位农妇打开了门,问道:“这位老人家,请问您有什么事?”“你好,请问林家在哪里?”农妇疑惑地看着我,说道:“在那边”我望着她指去的方向,眼前的一切让我大吃一惊——那高低不平的坟墓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双眼,想当初,我出征时,父母正值而立之年,岂料今朝,我归来日,却是如此景象!我不忍想到母亲临终前呼唤着我的名字,而那个儿子,直到她去世,都无法回乡探望,一想到这里,不禁老泪纵横,心肝俱裂!

杨柳青青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一场细雨过后,天刚放晴,柳叶的颜色已变得翠绿,枝头上的残花已经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黄莺。门旁的柳树依然在这里,梦里的人儿却是始终不见。墙边有一个狗洞,一只兔子正探头探脑地从狗洞里走出,不计其数的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好不自在!昔日的家,今日却成了如此模样,庭院中长着茂盛的谷子,井边的野菜更是数不胜数,我缓缓地走到井边。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我看向井中的人,心中不免惆怅万千,谁会知道,在那明亮的镜子中,只有我的形影自相怜悯。

唉!不知今后我又能何去何从?!

★ 《十五从军征》改写小学作文200字

★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 十五从军征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

★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

★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

★ 十五从军征(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十五夜望月》改写

★ 李益《从军北征》王昌龄《从军行(其二)》赏析

★ 作文 征西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篇8

参考教师教学用书,本首诗我预设用一课时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1、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边读边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自己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按照“激趣阅读---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我感到得心应手,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

2、学生能够切实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寻找原因,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给予了充足的机会,教给了方法。主要表现在:

①初读诗歌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字音问题。

② 理解词义时,先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最后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这一环节中

③ 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如:让学生想象老人征战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体会服役时间久。让学生想象“松柏冢累累”的景象,感受整个村子的凄凉。让学生想象老人一边做饭,一边会想些什么,体会老人此时绝望的心情。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等等。这样的机会就为学生插上了思维的翅膀。

3、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理解了诗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在想象的基础上对学生又进行了拓展训练,想象六十五年前老人家中的情景,对比想象加深对市局的理解。

5、能顺学而导在高潮处揭示课文主题。

6、最后让学生发表对战争的看法,提升主题。

能达到此预设效果的原因是:首先朗读是我教学本首诗贯穿始终的方法,使学生很自然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我的朗读训练设计有梯度:初读,正确、流利;再读,理解词义;又读,明白诗意;反复读,体会情感。最后是运用了多种指导朗读的方法:① 教师范读。②重读重点字词。③边读边想象画面。④根据内容变化语气、语速、语调。⑤最主要的是教师充满激情的渲染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中。

十五从军征扩写 篇9

他曾经是一个身强力壮、怀着满腔热血的青年。但战争改变了他的一切。

十五岁那年,他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边疆告急,官府又来征兵了。他和几个年龄差不多大的青年为了光宗耀祖,脱下了粗布衣裳,换上了沉重的铠甲。不顾亲人的反对和邻居的劝说,踏上了征途。

但军营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军官的粗暴,简陋的营地,令人反胃的伙食……他厌恶眼前的一切,但心中还有一丝仅存的希望。

军队开赴前线了,第一仗他们就败得很惨很惨。刚到前线,就遭到了敌兵的偷袭。敌军兵强马壮,是一支精锐部队;而汉军,一只毫无战斗经验的部队。力量相差太大了。果然,他们被包围了。敌人的刀枪无情地刺入了汉军的身体,看见周围的同伴一个个倒下,他害怕了,但他不能逃跑。终于,那个无能的将军下令突围了。他们虽然逃了出去,但却受到了将军严厉的惩罚。

一天又一天,他就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着。一次,他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哥哥!他欣喜若狂,跑过去和哥哥拥抱,兄弟俩激动不已,跑回营房聊天。在谈话中他得知,原来哥哥被硬拉来当兵了。他气愤极了,却毫无办法。一个月后,他听到了一个噩耗,哥哥在战斗时被敌人杀死了。他悲痛欲绝,心里彻底绝望了。刚来时的远大志向荡然无存,他现在只想跑回家。但军营戒备森严,根本逃不出去,何况他也听说过逃兵的下场,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就这样活着,英俊的青年变成了成熟的中年人。终于,经过多年的战争和谈判,匈奴退兵了。他以为可以回家了,却接到了长期驻防的命令。果然,匈奴没过多长时间又来进犯了。他们一次一次地和匈奴激战,他身边的同伴一个一个地减少,而他也多处负伤。时间在刀光剑影的战争中又过去了一年又一年,他已变成了老年人,可战争还在继续。不久,一位新的大将上任了,他带领汉军长驱直入,杀的匈奴大败,收复了所有失地。正当将士们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又接到了平叛的任务。就这样,一场战争接着一场战争,这令他身心疲惫。

又过去了很长时间,他已到了古稀之年了。他望着自己苍老的面容和满头白发,发现自己憔悴了许多。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依然跟随着军队在各地辗转。转眼间,他已经服役了整整六十五年,他八十岁了。他不能再打仗了,他终于得到允许,可以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非常复杂,既激动又很担忧,还有一丝悔恨。怀着这种心情他跋山涉水走了几十天,终于看到了那个小村庄,他的家乡,他朝思暮想的地方!

走在村里,没有一个人认识他,他孤独极了,但想到马上就能看到自己的亲人了,心中也有了一丝安慰。突然,一个人叫住了他,他经过仔细观察,终于想起了这是他儿时的伙伴。还没等伙伴说话,他的脸上就流出了两行热泪。他丢掉了手里的那根拐杖,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向伙伴倾诉着他这些年的辛酸苦辣。而伙伴却朝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神情严肃的说:“唉,真是个苦命的人啊,在军队受了这么多苦,还要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以后的生活。”他听到这些话,似乎明白了什么,彻底瘫倒在地上,险些晕了过去。伙伴忙把他扶起来,安慰了一阵,对他说:“你还不知道你家的情况吧,在你当兵后,又有些人来征兵,他们强拉硬拽,把村子里的大部分青壮年都拉去当兵,你的兄弟也去了,可他们都再也没有回来了。你的父母整天都以泪洗面,不久患了重病,都去世了。”伙伴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劝了他一阵,然后就回家了。

他强忍悲痛,一步一步地走回家。刚到家门口,他彻底惊呆了。这还是童年时那个温馨的家吗?门大开着,却没有一个人理会,屋子已破败不堪,有几块砖已经掉了,再看看院子里,荒草丛生,井边长满了野菜。突然,一只野鸡仿佛受到了惊吓,从他头顶飞过。“唉……”,他叹了一口气,推开了房门,屋内只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几个碗。几把椅子东倒西歪,床上连张被单也没有。由于接连的打击,老人对眼前的一切已毫无反应了。

过了一会儿,他饿了,就找堆木头生了火,采了些野菜煮着吃。饭做好后,他叫着亲人的名字,叫了半天也没有人回应,他这才想起了残酷的现实。这个家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没有了胃口,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碗,又流下了两行热泪。

他想出去散散心,到了门口向远处眺望,人们在田地里辛勤地耕作,小孩子在玩耍。还有那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颗颗高大的树木,远处那条清澈的小溪。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啊!

他又想到了自己,十五岁就跟着军队南征北战,保家卫国,身上受了多少伤,他自己都不清楚,可以说立下了赫赫功勋。整整六十五年没有和亲人见面,甚至连一封信都没有。他没有被当做功臣一样,立了功是将军们领赏;犯了错却要他和同伴们受惩罚。回家了,也是他一个人孤独的踏上归途。“这不公平!”他大喊一声,接着,两行热泪顺着他的眼眶喷涌而下,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丢掉拐杖,嚎啕大哭。

十五从军征扩写 篇10

当征兵之令传来时,少年痛恨兵役制度的残酷,在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他被迫参了军。他背负着行囊,策马扬鞭,和战友们来到了边疆,他们英勇杀敌,一年、两年......就这样,他几十年都是在战争中熬过来的。

每当他躺在军营的帐篷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便使他久久不能入睡。

现在,他已经年近八十了。他的黑发已全白了,脸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征战了六十五年,离别了家乡六十五年,朝廷终于让他返乡了。他想到马上就可以和 亲人团聚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浮现在他的脸上。

他拄着拐杖,走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村里的人,急切地问:“我家中还有什么人?”他满怀期望地望着同村的人。“哎”,村里的人叹了一口气,指着一间破旧不 堪的房屋,无奈地摇了摇头,“远远望去那是你的家,现在却已变成松柏掺杂的一块墓地。”说完,拍了拍老人的肩膀,走了。

老人望着同村的人离去的背影,怔住了,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过了许久,他才回过神来,拄着拐杖艰难地走到那间简陋的房屋前。他没想到原本热闹温馨的家竟变 成了如此荒凉之地,亲人也都离他远去,他感到无比失望,痛心疾首。

野兔从狗洞里自由地钻进钻出,野鸡飞到了梁上去,院子里因长年累月无人打扫,杂草丛生,水井边上也长满了野葵。老人看到了这一荒凉的景象,心里更加难受了。

为解无米之炊,他只得采集残院中的野谷用来做饭,采了野菜用来做汤。老人小心翼翼地拾起院子中干枯的树叶用来升火。饭菜不一会就熟了,老人将做好的饭菜摆 在桌子上,嘴里喊着:“爸、妈、哥、嫂子,快来吃饭了!”过了许久,也没有一个人回应他。他这才醒悟过来:所有亲人都已离他远去,家中只剩下他孤苦伶仃的 一个人了。他茫然了,做好的饭菜也不知能送给谁来共用。

想到这里,他孤零零地走出远门。这位衣衫破旧、鬓发全白的老人手拄拐杖茫然地站在他曾经那么熟悉,如今却家破人亡的故土,绝望地望着东方,留下了几行热泪,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衫......

上一篇:电力客户服务中心个人年终总结下一篇:村委员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