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的课后练习题

2024-07-02

天窗的课后练习题(共9篇)

天窗的课后练习题 篇1

3、《天窗》课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

wèi

jiè

ruì

tān

shǎn

shuò

二、词语巧搭配。

暖和的________

闪烁的________

奇幻的________

真实的________

一扇________

一道________

一块________

一顶_______

一方________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改成反问句)

2.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的奇幻云彩。(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从……想象到……

四、重点片段品析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惟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像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的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像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凭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这是“我”在()的时候,感受到天窗给了“我”唯一的慰藉。

2.用“

_______

”画出文中的“我”展开丰富想象的句子,这些句子是_________句。

3.天窗象征什么?

4.如何理解“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这一句的含义。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

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了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的,仿佛倏的一下钻进心里蔓延开来。雨点一滴一滴到天明,当晨光从天窗里泄漏时,新的一天又开启了。

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手,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1.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3.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六、思维创新大拓展:学习了本文,我们知道小小的“天窗”给了“我”唯一的慰藉,在你的生活中,什么又给了你唯一的慰藉呢?

参考答案:

一、慰

锐利

河滩

二、暖和的天气、闪烁的星星、奇幻的云彩、真实的想法、一扇大门、一道亮光、一块玻璃、一条黑影、一顶帽子、一方池塘。

三、1.小小的天窗怎能不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呢?

2.我从一朵花身上,想象到孩子美丽的笑脸,想象到人生的辉煌时刻,想象到美好的未来。

四、1.被逼着上床休息

2.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像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排比句

3.象征儿童通往想像世界的窗口

4.幽默地表现了作者对大人们拘束儿童生活通达的情怀,也表达了作者对“天窗”这一神奇事物的向往。

五、1.答:母亲陪我看星月;

为我扇扇子;

给我猜谜语,讲故事;

为我缝衣服。

(答出三点,意对即可)

2.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

3.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4.D

六、略

课外阅读:

类文阅读

乡下孩子

我是乡下孩子。在小镇长大。乡下可好玩哩!

乡村的夏夜,吃过晚饭,洗过澡,就躺在门板或竹榻上,仰望灿烂的星空。听妈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辨认哪是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猜着一个个谜语,向爸爸妈妈提出一个个古怪问题。乡下蚊子多,光摇扇(shàn

shān)子还不够.要点起蒿草烧的火把,那气息很浓郁很好(hǎo

hào)闻。

傍晚,常在天井和晒谷场上,和小伙伴一起玩“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的游戏。还有捉迷藏,那更有趣啦!屋里屋外,上梁钻洞,到处(chǔ

chù)

乱躲。竹林中、草堆里、谷仓、大橱,甚至爬到阁楼、横(héng

hèng)梁上,满身灰尘、蜘蛛网也毫不在乎,还一个劲地喊:

“快来找我——快来找……”乡村天地广阔,到处是孩子们的天地。

春天,去山野挖野蒜、野菜和竹笋,炒年糕可香哩!还去采桑叶,用火柴匣养蚕宝宝,看到蚂蚁般的细蚕从卵中孵出,那欢乐劲儿实在难以形容。

夏天,到溪中去游泳,抓鱼捉虾,打水仗,用石子在水面打水漂(piāo

piào),比谁打得多。

秋天,除了到山上去采山楂、毛栗等野果,更有趣的是到溪滩去抓蟋蟀。

我们家乡的蟋蟀个儿很大,颈上有条黄带子,叫起来声音很洪亮,斗胜后就像大将军那样威风。

冬天,除了捉迷藏,就盼下雪,盼过年。下雪了,可用米筛做罩子捉麻雀。过年,就可放爆竹,滚铜板,做彩灯。

到了元宵节晚上,一边拖着兔子灯大街小巷满地跑,汇入了灯的河流,一边观看龙灯和狮舞,那欢乐情景真如同人间天上。

1.在文中括号正确的拼音下面画“√

”。

2.比一比,组个词。

辨()

郎()

辩()

朗()

辫()

浪()

3.理解短文内容错误的是()

A.我在小镇长大。是乡下孩子。

B.春天我们去采桑叶,用火柴匣养蚕宝宝。

C.夏夜,常在天井和晒谷场上,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

D.元宵节晚上村里有龙灯和狮舞。

4.第三自然段围绕着,按照

顺序,描述了四季以及冬天、、时候孩子们的乐趣。

5.用“____”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从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shàn

hǎo

chù

héng

piāo

2.分辨

辩论

辫子

牛郎

朗读

浪花

3.C

4.乡村天地广阔,到处是孩子们的天地。

时间

下雪

过年

元宵节

5.我是乡下孩子。

在小镇长大。

乡下可好玩哩!

感受到作者快乐轻松的心情,和对有趣的乡下生活的怀念和热爱。

课外阅读:类文阅读-3

天窗风景谈

(节选)

茅盾

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桃林。

花时已过,现在绿叶满株,却没有一个桃子。半盘旧石磨,是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那又是难得的几案。现成的大小石块作为凳子,而这样的石凳也还是以奢侈品的姿态出现。这些怪样的家具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茶社。

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

“这就不坏!”你也许要这样说。可不是,这里是有一般所谓“风景”的一些条件的!然而,未必尽然。

在高原的强烈阳光下,人们喜欢把这一片树荫作为户外的休息地点,因而添上了什么茶社,这是这个“风景区”成立的因缘,但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爿磨石,几尺断碣,还有荞麦和大麻玉米,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此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贻笑大方的。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所以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

1.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A.姿势

B.姿态

体育老师耐心纠正同学们做操的()。

同学们斗志昂扬,准备以全新的()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A.强烈

B.剧烈

他扭伤了脚,感到一阵阵()疼痛。

()的光束可能引起烧伤。

2.隙: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

画。

3.文中描写的茶

社里的桌面、几案、凳子分别是、、和。

4.“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所以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表明作者的态度是

5.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这个“风景区”成立的因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AB

②BA

2.阝

3.半盘旧石磨

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

现成的大小石块

4.疑问

认为这里的风景值得留恋

5.茶社单纯有那些简陋的物品构不成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了人们乘凉的活动才成了风景区,人是这里最美的风景,人类的精神活动使这里的风景变得生动,给人鼓舞及奋进的力量。

课外阅读:

类文阅读

屋顶上的月光(节选)

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事。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亲收拾着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

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妈妈的故事真多啊!

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半夜觉得夜凉了,忽然醒来,睁眼看到妈妈正轻轻地为我们盖上薄被。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脸上带着笑音,眼睛特别亮。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

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容的诗《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月亮的晚上响起……”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选自《思维与智慧》

2012

年第19

期)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

ABAC

式的词语,再仿写两个。

2.短文中妈妈在月光下给我们讲的故事是、。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话未说完

B.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C.表示语言中断

4.阅读短文,判断对错。

对的打“√

”,错的打“×”。

(1)因为故乡屋顶的月光莹白、安详,所以作者一直怀念至今。()

(2)姐妹俩在屋顶不知不觉第睡着了,是因为妈妈讲的故事很无聊。

()

“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这是一个比喻句)

(3)短文表面上写屋顶的月光,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无声无息

不知不觉

不伦不类

不好不坏

2.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3.B

4.(1)

×(2)

×(3)

×(4)

5.读了短文,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妈妈对孩子深沉的爱。

天窗的课后练习题 篇2

笔者认为, 课后练习绝非“鸡肋”。如果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对课后练习“充分指导, 融入课堂, 有效落实”的话, 课后练习将成为丰盛的“美味”,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养成自主预习语文的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等诸方面都能发挥功效。

一、基于习题, 指导自学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一般都会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但苦于不得法, 学生预习似蜻蜓点水, 只是读读课文, 画画字词, 既不思亦无问, 预习流于形式。现行的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围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一目的, 强化了导学功能,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若能课前针对课后习题, 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预习, 就能使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 明白预习时必做的“功课”, 让预习更有效。如立足于“用钢笔描红、临写”, 培养学生正确地书写汉字的习惯;依托于“读一读, 抄一抄”等类型的习题, 让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并理解词语;借助于课后习题, 促进学生深刻地体会句子的含义。如《师恩难忘》一课的习题:

“谈起往事, 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 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这句话理解了, 就能较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在自主预习这类习题时, 虽不能完全正确理解或只是一知半解, 但已为课前交流和课上质疑作好了进一步学习的铺垫。课后很多习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层次的。如《变色龙》课后习题:

按下面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1) 我们发现变色龙; (2) 我们端详变色龙; (3) 我们放回变色龙。

这样的题目, 不仅能引导学生感知全文, 还能逐步训练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依托习题, 优化教学

语文, 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太多, 我们往往难以取舍;而课后习题是根据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来精心设计的。站在课后习题的视角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预设、取舍, 突出重难点, 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效率。

1. 强化朗读, 有效积淀。

小学课文的课后练习, 均把读书放在了首位。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 提出了不同的读书要求。如“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朗诵、背诵课文”“复述课文”“默读课文”, 等等。这样编排, 充分反映了教材编者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语言的积累运用、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是非常重视的。这也是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落实。因此, 我们要把读书的要求落实在课堂上。如《莫高窟》的课后练习: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围绕这一练习,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环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4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莫高窟的。用心读, 大胆想象, 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然后说一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再通过齐读、引读、指名读、评价读、音乐渲染读、想象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读书形式, 让学生把文字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从而达到当堂背诵的要求。

2. 提纲挈领, 洞悉全篇。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课文较长, 需要探究的问题很多, 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 突出重点, 寻找一个精当的“切入点”, 力求抓住“动全身”的“一发”, 这样课后习题就成了许多新课的切入点。如《少年王冕》课后习题:结合课文内容, 说说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是全文的纲领所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紧扣王冕“勤奋好学”“孝顺母亲”两方面辐射全篇课文的学习, 引导学生划出王冕“勤奋好学”“孝顺母亲”的词句, 品读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并加以批注, 从而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人物“想的、说的、做的”几个方面感受人物的特点, 进一步深化对王冕的认识。这样的阅读指导, 能启发学生围绕主题, 抓住重点潜心会文, 教学主脉络更为清晰, 阅读整体性更为凸显, 课堂更为有效。

3. 陶醉文字, 习得方法。

就阅读教学而言, 理解课文内容与学习表达方法, 就像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新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如此要求, 目的是强调读书的内化, 注重语感的培养。课后练习中的词句训练均是编者依据课标,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结合课文特点, 紧扣教学重点而设计的。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把习题有机融入其中, 引领孩子细细揣摩, 领会句子独特的魅力。教学《金蝉脱壳》这篇课文, 我抓住课后习题“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 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 先将有关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 再与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我组织学生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本、作复述等多种形式, 具体感悟课文内容, 引领学生沉入文本, 步步领悟, 体会其中的有趣和奇特;然后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蝉尾出壳的情景”, 在这段话中作者观察最仔细, 描写最细致, 学生也最感兴趣;在此基础上, 回忆自己观察过的动物活动, 结合想像和联想, 抓住一系列动词描写一段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细节。然后师生评议, 相互修改。在评改中把习得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

4. 整合资料, 有效拓展。

新课标要求教材的编写应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在课后习题安排了“作家卡片 (名片) ”和“名著便览”等栏目。如在《林冲棒打洪教头》《海伦凯勒》等课文后面安排了“名著便览”, 在《给家乡孩子的信》《我和祖父的园子》等后面安排了“作家卡片”。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 拓展视野,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 课后安排“作家名片——冰心”。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对冰心奶奶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诗句“除了宇宙, 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和他们说话不必思考, 态度不必矜持……”由此知道冰心对儿童的情感以及儿童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文本, 有助于帮助孩子体会文本传达的情感;在教学结束时, 再让孩子们回过头来阅读这张名片。“除了宇宙, 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冰心奶奶对儿童的感情将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当他们以后去阅读关于冰心写给孩子的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种情感。另外, 名片里还提到了《寄小读者》一书, 激发起孩子们阅读原著的期待。

三、基于课后习题, 有效设计作业

课后练习不仅提示了教学目标, 还提示了练习的操作步骤和教学形式, 给了教师实施和创造的空间。由此,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 设计出由浅入深, 形式丰富, 富有情趣的作业,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1.丰富内涵, 有效迁移。

许多课文由于篇幅的限制, 留下了“空白”点, 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中“孔子论水”部分, 我从书后习题“联系上下文, 理解孔子论水那番话的含义”入手, 让学生静心默读, 圈点批注, 找出全文中与水的四个特性有关的句子、词语、段落。学生读中思考, 读中感悟, 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 发现其内在的意蕴, 情感被激发。学生倾诉的愿望强烈, 理解得非常透彻。我趁热打铁:“结合生活实际, 水在你的心目中又具有怎样的品格呢?你也来当一回孔子, 赞赞你心目中的水。”课件出示:

根据句式, 续写水的其他特点。水能容纳无数溪流, 它好像 () ;水清澈透明, 它好像 () ;水 () , 它好像 () ……

通过续写, 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对水的性质、品质的认识有了深化, 对孔子借水论德的意义也有了深入的理解。

2.学用融通, 综合设计。

为建构“大语文”教学观, 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 课内与课外沟通, 小学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一些拓展练习题。对此, 我们要学用融通, 综合设计。如《在大海中永生》习题五:搜集邓小平爷爷的一个故事, 讲给同学们听。我以教材为起点,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自己收集、积累更多相关的资料, 吸取更多的知识, 从而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拓宽知识面。再如, 《石榴》习题四:品尝一种水果, 并依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赶海》习题五:说说赶海这件事有趣在哪儿, 在你童年的记忆里, 发生过哪些趣事?写作是学语文的基本功之一。有感而发, 是作文的基本要求。课后设计的一些写作练习正符合了这个基本要求。我们可以借助这样的练习, 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再如根据《半截蜡烛》习题三的要求, 布置学生课后试着把课文改成剧本, 再分角色演一演。这样不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读懂文本, 感悟文本, 达到了以读导悟、读中感悟的目的,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这些练习设计, 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走出来, 走向了生活和家庭, 走向了自然和社会, 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对一道课后练习题的商榷 篇3

关键词:温度;酶活性;曲线;饱和点

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习题拓展题的第1题第(2)问(第86页):

图1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如图1)

教师教学用书给的参考答案如下:如果温度升高10℃,曲线上身的幅度变小。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如图2)

按照教师用书的答案来讲,温度升高10℃,B点将往正下方移动。但笔者认为,B点将往左下方移动,理由如下:

1.B点表示酶作用的饱和点,即单位体积、一定浓度溶液中的酶全部被底物饱和,增加底物浓度也不会有更多的中间复合物生成,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

2.与底物相比较,酶分子很大,而活性部位只比底物稍大一些,一个巨大的酶结构对稳定活性部位的构象是必要的。

3.酶一般是蛋白质,温度过高,蛋白质的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即发生变性,这样肯定会影响到酶活性部位的构象,影响酶活性,本题中在最适温度的基础上升高10℃,酶活性部位的构象遭到不可逆的破坏,从而使酶促反应速率变慢,既然如此,同样体积浓度溶液中能发挥作用的没活性部位就更少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酶更容易达到饱和,或者说,只需较少的底物(反应物)就可使同体积浓度酶溶液中的所有酶达到饱和,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故B点应往左下方移动。

另外,题目的问法不够严谨。本题中绘制反应速率—底物浓度曲线的数据是在最适度下,测定若干个梯度浓度下的反应速率。按照原题: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可以理解为只在A点时将温度升高10℃,A点以后的实验还是最适温度,则曲线只在A下移。

显然出题人的意思是A点及之后的试管温度都升高10℃。

因此,笔者认为,第86页拓展题第1题第(2)问的题目应该为:如果在A点及以后的底物浓度下,温度都升高10℃,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参考答案改为:如果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B点往左下方移动。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最适温度,酶的结构遭到不可逆的破坏,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会变慢。曲线图应改为:(图3)

参考文献: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355-379.

如何做好习题讲评课后的及时补充 篇4

在教师的日常教学课型中,除教授学生新知识内容的新授课外,订正学生作业的习题讲评课就是最常见的课型了.相信很多教师都常常遇到这种情况,那就是与某一个知识点相关的同类题目你讲了多次以后仍有不少的学生会做错,甚至是完全相同的题目也会有一些学生重复同样的错误.这时,我们总会很生气,“怎么搞的?讲了这么多遍还是不会!”,“认真听讲了没?”……我们总会用诸如此类的话来埋怨学生.开始阶段我们大概都会把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甚至怀疑学生的智商有问题.所以只能通过训斥来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结果会发现,通过训斥学生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收效甚微.而且过多的训斥只会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拉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既然埋怨学生于事无补,那我们就应该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毛病了.是不是我们对习题的讲解不到位啊?或者后续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啊?笔者相信,只要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在讲解上都有一定的功力,一般不会不到位,尤其是学生错误率高的题目都会作重点讲评.但很多人在对错题做了重点讲评之后就完了,学生有没有完全听懂?听懂了下次遇到同类问题会不会做?就不得而知了,结果没过多久又会遇到我们一开始提到的情况,这就是习题讲评后的后续工作做得不到位了,或者说没有做好习题讲评后的及时补充.笔者这里所谓的“及时补充”,就是在习题讲评课后,教师要针对学生错误率高的习题做一些相关的后续工作,主要就是要确认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是否听懂了并且记住了;二是再次遇到同类题学生是否能做对.

二、做好及时补充的策略

1. 学生课堂上即时复述

即时复述就是教师在完成某一道习题的讲解之后,立即提问个别学生,要求其用自己的语言将教师所讲解题过程复述一遍.这种策略主要适用于那些解题思路较复杂或需要特殊技巧的习题.即时复述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解题过程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教师对习题的讲解往往是分步进行的,学生每一步都能听得懂,但并不代表他能记住并理解整个解题过程,所以才会有“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而要将老师的解题过程复述出来,学生就需要把自己听到的解题过程的各部分在头脑中重新组织起来,这样自然对解题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这个过程中有了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印象自然会很深刻.(2)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经常性地在课堂上使用“即时复述”,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状态,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师的提问,就必须集中注意力来认真听讲.(3)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要用自己的话把教师的解题过程顺畅地复述出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忆过程,学生的思维需要快速运作,回忆、整理、加工相关的信息并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对其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4)能及时反馈出学生对知识接收状态.根据学生复述的情况教师可以立即知道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果发现学生仍有问题,教师就可以立即作出反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2. 学生课后整理错解题集

错解题整理是我们所熟悉的一种及时补充行为.通过错解题整理,学生对自己所范错误、对相关知识点和相关题的正确解法都重温了一遍,再次加深了印象,能起到非常好的复习巩固效果,能有效防止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教师可要求学生定期(如每周一次)进行错解题整理,并定期检查学生的错解题集.主要检查每个学生的错解题集是否是“个性化”的,是否与其平时的练习中的错误点相吻合,防止为应付检查而临时拼凑甚至抄袭他人的情况发生,以确保学生的错解题整理达到应有的效果.

3. 教师后续课堂提问或默写

对于学生练习中错误率较高的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除了在习题讲评时讲清、讲透以外,教师还可采取后续课堂提问或默写的策略来进行再次补充.时间间隔可灵活把握,一般可放在相应习题讲评课之后的1~3节课内完成.时间间隔不宜太久,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提问或默写的知识点容量也可灵活把握,以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为宜.这种策略如果应用得当,耗时不多,效果却会很明显.

4. 教师制作补充性练习

相对于前三种策略,这种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前三种策略主要是确保学生听懂了并记住了,而这种策略则是确保学生再次遇到同类题时能做对(这恰恰是我们最终要达到了目标).运用这种策略的具体做法可以是:在平时批改作业时,教师将学生错误率较高的习题记录下来,每两周汇总一次,对这些错解题所涉知识点和解法进行统计,然后制作一份相应的补偿性练习并安排学生限时完成.这种练习题目量不要过大,完成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为宜.题目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错解题原题,二是错解题改编题,三是与错解题同类题.实践证明,这三类题中错解题原题的练习效果最差,不能给学生以新鲜刺激,容易使学生产生智力和情绪上的疲劳,所以应尽量少用.后两类题型练习效果都很好.练习的方式最好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后要重新进行分析统计,根据学生的正确率确定那些知识点还有必要进行再次补充,将这些知识点记下来,并在下一次补充性练习中体现出来,以确保这些知识点的高过关率.当然,这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尤其是错解题改编,需要我们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劳动.

摘要:本文意在突出习题讲评课后及时补偿的重性,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四种自己常用的及时补偿策略.

如何发挥课后练习的效用 篇5

一.依照课后练习把握教学方向

课后练习中一般会设计一个统领全文的思考问答题。编者的目的是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形象和优美语言。教师可以依照这些练习来把握教学方向。如《桥》课后练习第2题是:“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其实这就是从整体来设计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把它作为主问题引领课堂阅读,不仅可以减少繁琐的课堂问答,还会使学生如春雨润物般领悟文章主旨。笔者在教学时由这个问题切入,引导学生读书与讨论,画出文中老汉的动作和语言的词句,让学生抓住画出的重点内容去读、品、议,通过感悟老汉对乡亲、对儿子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一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并且灵活而巧妙地串起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这种立体多维式的构建,于大气中隐含着深邃,在平和中彰显着个性,体现了阅读的整体性,提升了阅读的品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依循课后练习理清文本脉络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中表示时间推移、情感变化、地点变换的核心句或核心段落,了解文章内容,理清作者行文的思想轨迹,为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内涵创设良好的情境。有些课文的课后练习中也涉及到了文章的结构层次,这些精心编制的练习,往往就是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重要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后练习”这一资源,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理清课文脉络。

例如:人教版教材第九册《新型玻璃》课后第1题:“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教师只要抓住这个练习来组织教学,学生通过阅读、填表,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抓住了课文的要点,把握了全文的脉络,理清了作者行文的思想轨迹。

三.依据课后练习领悟表达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训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对表达方法的领悟。笔者研究“课后练习”,发现编者在课后也相应地配备了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的练习。

如《圆明园的毁灭》课后练习第3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自己思考,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了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课文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可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毁灭后画面中那种荒凉,颓废,和原来的宏大魅力形成强烈的对比,情感在此时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情感的积聚在这时将会爆发,更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爱。学生明白作者布局谋篇的用意后,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意义,也有利于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自己习作时也会有意识地运用。

“课后练习”还有很多的效用,如依据“课后练习”概括主要内容,落实朗读训练,进行说话训练等等。我们要根据各篇精读课文后编排的习题来确定这些训练方式。总之,“课后练习”是一座丰富的资源宝库,我们要认真对待“课后练习”,解读“课后练习”的编排意图,努力发挥“课后练习”的最大效用,依托“课后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天窗的课后练习题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研讨与练习;课后练习

从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开始,语文的性质问题一直成为语文研究的理论难题。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工具论和人文论的争论。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是“工具论”和“人文论”两者中庸式的调和首次在教育文件中体现,“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的理念在该大纲中首次出现。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该课标可以说是2002版人教教科书主要的理论依据。而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材则是根据2003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在文件中也同样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这三个课程文件可以看出,2002版和2004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理论依据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给两个版本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比较提供了共同的理论基点。

首先,笔者将以《孔雀东南飞》课后练习为例来比较在相同理论依据上两套教材练习具体设计的差异。

2002版教材将《孔雀东南飞》编入高二上册第一单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鉴赏《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单元目标是鉴赏品读诗歌,在熟读、吟诵的基础上,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思想和内在情感,从而明晰骚体诗、四言诗、五言诗等诗体各自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2004年新课标版将《孔雀东南飛》编入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目标是通过反复吟诵,领悟诗歌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了解不同的作者在写作诗歌手法上的独创性,同时能够注意到,不同诗歌体裁它们的节奏也不尽相同,并进一步感受因不同节奏而带来的不同审美情趣。

两者相比可以看出,两个版本的教材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上体现出的差异。2002版教材更加重视叙事诗的线索、人物、情节、手法的学习,这背后是对语文工具性的重视和强调。《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叙事长诗,即用诗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来刻画人物,通过刻画人物以及叙述故事来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而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来说,叙事诗学习就要牢牢抓住其叙事和写人两个创作要素,2002版教材练习设计无疑对这一点有明显的认知和体现。其中“理线索”“改写故事”紧紧围绕“叙事”这一关键词,而“把握人物性格”“人物个性化语言的赏析”则紧紧围绕“写人”这一关键词。2004版练习设计则将“写人”这一关键词重点加以突出,对2002版涉及的“线索”“情节”这一叙事上的环节完全去除。相反,2004版教材练习开始就让学生去探讨导致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这个探究已不再局限于文本本身,而且涉及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而“悲剧艺术写法探究评价”这一环节已将学生的视线由小语文引向了大语文,突破了一篇一文的限制,无疑是一个综合性活动,是一个将学习活动由课内引向课外要求学生研究探讨的开拓性题目,具有很浓的人文性。

从以上对比笔者发现,就对人文性的强调而言,2004版教材练习设计无疑是优于2002版的。除了上述题目内容本身人文性较浓,在相同知识点的表达设计上的区别也有明显体现。比如说同样在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2002版的环节设计是仔细品味选文中的几段人物语言描写,体会其中所表现出的主人公刘兰芝的思想感情,透过语言感受其性格特征,这就给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材料有了极为具体的限制;而2004版则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设了“刘兰芝形象有哪些动人之处?”“有人认为,焦仲卿性格软弱,你同意吗?”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去分析探究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相信,对于学生而言,无疑2004版的设计让他们更有话可说,同时赏析的范围和面也更广,并且以问题设疑更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这就将被动的烦琐细碎的人物性格分析变为学生自主带着问题去分析探究。

但是不是意味着弘扬人文性就是进步,着意于工具性建设就是落后呢?笔者不这么认为。2004版教材练习设计在努力彰显人文性的同时,也面临着人文精神会因其失去对工具的附丽而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危险。2004版教材对该文在开头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起兴这一民歌常用手法学习的忽略更是违背了其单元目标中“了解不同的诗歌不同的作者在写作手法上的独创性”的学习目标。

天窗的课后练习题 篇7

一、初中语文科目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解读

1.创造性思 维能力的 重要性探讨。从语文科目的本体特征以及教育功能角度看,初中语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应从言语、思维与情感三大因子来构建。其中,语言维度指培养学生良好听、说、读、写能力;思维则指对学生识记、领会、分析、综合、评论等能力的培养;而情感维度则更进一步,侧重于对学生批判、接受、建构、创造等能力的塑造。初中语文中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是:学生对语言、对文化的敏觉性、变通性等能力的训练、形成和发展。

2.研究意义分析。首先,从初中语文教材角度上看,加强课后练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可有效帮助学生领悟课文的内容知识和艺术特点。其次,从初中生角度上看,课后练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是学生进行知能转化、塑造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直接知识和间接技能的联合,有利于知识、思想与情感的互动。再次,从教师角度上看,优质的课后练习可为教学设计提供素材、厘清序列,丰富教学手法,完善考核手段,夯实教学成果。

二、量与质的统计分析

1.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量”的不足。以初中七年级上、八年级上、九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其课后练习题目主要包含: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几大类型。各类型课后题中,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题数比例大致如下:讲读和精读练习占17%左右,自读和略读练习占10%左右,写作练习占20%左右,口语交际练习占11%左右,综合性学习占10%左右。从整体水平来看,各类型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题目平均为30%左右,换句话说,每一个类型的100道课后题中,大约仅有13题带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性质。显然,现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体系中,课后题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题量尚有较大的可提升空间。而从每节课文的角度看,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题数比例大致如下:讲读、精读 占76% 左右,自读、略读占40%左右,写作占45%左右,口语交际占33%左右,综合性学习占22%左右 ,平均为每 课43%左右。

2.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质”的欠缺。批判、建构与创造思维属于思维能力训练的较高层次,是知识积累、知识拓展、情感体验的重要促成手段。然而,在我国当前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课后练习往往局限于识记、领会的较低阶段,题目对学生思维的高层引导能力较为欠缺。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 (下) 《蒲柳人家》课后练习第一道题目: 《水浒传》中宋江外号“及时雨”,李逵外号“黑旋风”,而在本文中,何满子的奶奶外号为何叫“一丈青大娘”?何满子的爷爷外号为何叫“何大学问”?这道题看似具有创新思维训练意识,但实际上仍偏重于文中语言的提炼。如果在问句之后再加“试给文中人物换一个外号”,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理解文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批判、构建以及创造的思维能力。

三、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建议

1.提问策略的多样化。本套人教版教材中课后练习的问题设计相对较为单调 , 往往通过 假如、想 象、联想等方式进行问题呈现,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质量尚有不足之处,因此,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既有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发挥,探讨多元提问策略,设计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提问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实践,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提问数量的加强。通过统计分析不难发现,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几大类型课后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量”尚有不足 ,平均只有 百分之十 三左右 ,比例较低;且每课的平均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题数不足百分之一,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增加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题量,力求达到每单元至少有三题具有创造性能力训练性质,如果每课能够设置一题将更为理想,尽量让学生多学多思,形成开放的语文思路。

研读课后练习提高课堂效率 篇8

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关于课后练习的粗浅探究: (1) 指导学生预习的法宝; (2) 教师备课的指南针。

综观小学语文教材, 课后练习基本上是围绕本年段训练的重、难点设计的。低段语文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字、词、句;中段语文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解词析句的能力;高段语文教学主要提升学生品句感文的能力。无论哪个学年段, 课后练习都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学生可以根据课后练习来指导自己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课前预习, 对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课后练习更是教师研读教材进行备课的指南针。课后练习围绕教学目的设计, 体现了教材重、难点, 教师在“走进文本, 研读教材”时, 要把课后练习题很好地融入到教学设计的相应环节中, 使文本和课后练习有效地结合。

例如, 低段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称赞》一课, 课后有词的训练, 如“闻了闻”。教师可以把此项训练安排在学习生字的环节。教学“闻”字时, 可出示词语“闻了闻”, 并让学生做“闻了闻”的动作, 形象地揭示词的含义, 再让学生照例子说几个表示动作的词, 如想了想、看了看等,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引导学生在做动作中理解词的意思。

本课课后练习中还有一项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个比一个好”。教师可以安排在学课文内容中进行感悟、体会, 抓住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语言中的关键词“一个比一个好”来感受称赞的魅力。首先, 出示一幅图 (图略) , 借助图画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一个比一个好”的含义;其次, 再出示几幅图, 让学生根据图意说出相同的句式;最后, 让学生学着小刺猬的样子, 用这样的句式来称赞别人。教师可以随机举例:某某同学最近写字写得很端正, 我想对你说:“你的字写得一个比一个好看!”这样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看来词句的训练在教学中并非孤立地进行, 而是把理解词句的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称赞》一课的课后练习还安排了“演一演”的训练。课堂表演是把课文内容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想象,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并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作为教师, 我们是课堂表演的驾驭者, 我们要钻研教材, 把握好重、难点, 精心设计和指导, 使课堂表演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学生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创造力得到提高, 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效果。教师先要创设情境, 让学生模拟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幻灯片出示文中的四幅插图作为场景, 为学生准备好头饰、服装等简单的道具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接着指导学生从小刺猬和小獾夸赞对方真诚的语言, 友好的神态, 大方的动作, 并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来表演, 从中体会称赞他人的快乐。课堂表演是学生正确理解字、词、句并灵活运用的最好的诠释, 既调动了学生的表演欲望, 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极大热情, 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高段语文以六年上册教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 课后有体现情感、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内容。例如,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词句并加以理解, 教师可以把这一内容安排在品读文本这一环节。在感悟鲁迅先生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这一事例时, 抓住关键词来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 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文本, 值得我们深思。教师在解读“饱经风霜”一词时可进行多元化的处理,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在一定的语境中具备推想词句内涵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透过词语“饱经风霜”来想象车夫的脸, 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并在想象中自然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然后再通过写一写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用词语“饱经风霜”把文本和本单元习作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 学生在写一写中把车夫饱经风霜的艰辛形象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展现出来。此处小练笔的设计为本单元预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可以在想一想、写一写中理解“饱经风霜”, 并体会出车夫生活的艰辛及当时社会的黑暗。这也为后文理解鲁迅的表情为什么严肃, 为什么长叹做了铺垫, 使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 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心系劳苦大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质。结合书后练习, 深挖教材, 巧妙设计教学,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事半功倍。

通过以上两方面粗浅的探究, 笔者认为课后练习这一重要资源应充分利用起来, 它不仅能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展和语言文字的积累, 还能指导教师深入探究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课后习题教学价值的挖掘和利用 篇9

课后习题作为导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教师教学指明了目标,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暗示了教学方法和思路。教师如果认真钻研课后练习题,充分利用,精心设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笔者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一、学生自学的拐杖

有效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预习往往是随意性的,大多只是读读课文、查查字典等。没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的思考,预习往往达不到效果。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后习题,稍作改变、整合,使之成为一个预习提纲,将能帮助学生增强预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高预习效率。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一课后有三道练习题:“这个故事真感人,我要多读几遍。”“我们来交流交流: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我从一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人物的心情,如,‘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让我们从课文中找找类似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下来。”这些练习从朗读、理解、体会、表达方面提出了要求,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为学生预习课文提供了导向。于是,笔者把它们改编成了一个预习提纲,发给学生。

根据课后练习提炼的预习提纲,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且花时不多,是帮助学生有效预习的一根拐杖。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再慢慢放手让学生根据课后习题自行设计预习提纲,学生形成了按提纲预习的习惯后,不仅提高了预习效率,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

二、教学重点的参照

当教师拿到一篇文章感到无从下手之时,可以参读课后习题来设计教学,因为课后习题往往提示着教学的重点、难点。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笔者不知该抓哪个点来展开教学,教研组的一位老教师指点道:通读单元,关注课后练习,理解编者意图。经过反复研读,笔者豁然开朗。编者把这篇课文安排在第八单元中,目的是让我们感受异国风情,品味他国的民俗民风。仔细研究课后习题,第二题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的景色?”这不正是与本单元的教学主题相匹配的内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于是,笔者带领着学生去异国他乡尽情地畅游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海中,感受着德国这个民族特有的风情,学生由衷地发出感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创造了多么美丽的奇景啊!

又如,《再见了,亲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第一题:“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中彩那天》(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第二题:“让我们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抓住这些重点问题,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我们确定教学重点提供依据。

三、语言积累的优化

在课后练习中,有很多关于积累的内容。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课后第一题:“课文对我很有启发,我要好好读一读,并背下来。” 《触摸春天》课后第一题:“多美的课文,我要好好读一读,还要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丰富语言积累,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教学目标中很重要的一方面。然而教师往往把这项内容放在课后,学生没有采取有效的背诵方法,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效果不佳。如果能把这类练习融入教学过程中,使背诵化整为零,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后第四题是:“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在理解中积累,用多种方法进行背诵。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方法,再读读课文第七自然段,作者又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学生在文中圈出表示连接的词语,并概括完成以下板书。

学生对照作者的读书方法,想想这样读书的妙处。然后看着板书,同学之间回忆背诵,互相指正。接着教师引读,和学生一起背诵。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仅理解了作者的读书方法,而且抓住关键词很容易就完成了背诵。

四、文字迁移的妙用

课后题目中有很多“小练笔”,给学生提供了写话的材料。它们以教材为凭借,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如果能巧妙地把小练笔和课堂阅读教学相融合,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同思想、共呼吸,学生自然文思涌动,习作语言丰富感人,对提高写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一文,教师抓住嘎羧的动作神态,让学生感受它的内心世界,并适时进行补白。在深情地反复朗读中,战象嘎羧的忠诚、灵性深深感染了学生。在情动而辞发之时,笔者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伫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以下是学生的写作片段。

生:嘎羧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它决定离开寨子。它是多么舍不得离开寨子,离开乡亲们呀。它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心潮澎湃:二十多年来,乡亲们敬重我,像亲人一样照顾我,疼爱我,你们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可是,我必须离开了,因为我是一头战象,我知道我的归宿在哪里!

生:嘎羧站在沙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心潮汹涌:想当年,我和同伴们在这里浴血奋战,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势不可当。它踏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礁石呀,你见证了我们悲壮的战斗,见到你,我感到多么亲切!我忘不了自己是一头战象,忘不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忘不了我的战友们……

生:嘎羧向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那激越悲壮的吼声,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啦啦跳出水面。别了,我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场。战友们哪,你们听到我的呼声了吗?我知道我已到了归去的时候,我来了,我的战友们!

小练笔和课堂阅读紧密结合,学生有感而发,在体验得到升华的同时,也迁移运用了“课文语言”,使小练笔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小小习题并不简单,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这一课程资源,了解编者意图,并根据习题特点,在适当的时机使用相应的练习,努力发挥其最大实效。

上一篇:老天爷的道歉书下一篇:落实规范调度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