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设计

2024-10-04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设计(通用3篇)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设计 篇1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选举的四种具体方式

(2)知道四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

(3)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4)懂得珍惜和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

2.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的理论,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拥护我国的选举制度。关注社会,培养公民意识。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努力提高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点和局限性

2.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难点:选择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学生尚未成年,对于民主选举比较陌生,缺乏亲身经历和体会,加上本框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论难度比较大,就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达到课标要求确有难度,教师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另外,学生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些对民主选举的错误认识也可能会影响学生,使他们产生对民主选举的片面理解或是偏激言论,因此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民主政治观。

四、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情境教学法。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教材P15—P18页内容,并完成学案“自主预习”部分的习题。

【新课学习】

(一)导入新课:时政播报

学生播报员播报新闻:党的十八大闭幕,选举结果,由此引出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三)预习反馈

学生小组内交流预习习题答案,并提出疑问。组内不能解答的请求助其他小组或老师。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点拨或指导。

(四)课堂探究

活动一:策划选举方案

我校即将召开两年一届的学生代表大会,我班获得一名学生代表名额,谁能代表咱班参会,请你选择合理的选举方式,简单策划一下选举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主持,引导同学分析、权衡各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

教师点拨: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策划的这个选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选举。严格意义上的选举应该是选举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的行为。而同学们参与本次选举是否就是行使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呢?

教师过渡:综上所述,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不能笼统的说哪种方式更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采取何种选举方式是不同的。那么应怎样来选择选举方式呢?下面我们通过两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活动二:观看视频,分享感悟

视频一:1953年选举:农村妇女因选举有了自己的名字。

视频二:XX年北京石景山区人大代表选举:候选代表与选民见面。

学生说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的选举制度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进步。民主建设是受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程度的制约,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教师过渡:那么我国目前的选举制度是什么?有人认为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今年是各国的大选年。除了我们国家,美、日、韩等国家都先后选出了国家的领导人。于是乎,总是有一些外国人在质疑:中国为什么不实行全国性的直选?接下来我们进行角色扮演的Pk赛。

活动三:“我来当回总理”

一学生模拟外国记者,另一学生模拟温总理,就“中国何时实现全国直选问题”答记者问。而后,互换角色。看哪位“温总理”答得精彩。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的选举制度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情决定的,我国的民主制度要依照国情循序渐进地发展。

教师过渡:我们再回到刚才咱们班的学生代表选举中来。在选举中,老师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你们如何评价这两种观点?

活动四:评析观点:“选谁不选谁由我说了算,谁对我好,我就选谁。”,“学生代表是班干部的事,选举与我无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理性思考,审慎投票。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六)反馈检测(见学案)

【板书设计】(略)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设计 篇2

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采用"三环七步教学法",即"导-学-评"三环",具体实施可细化为七个步骤:"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释疑、精讲点拨、达标测评、总结提升"。通过采用"三环七步教学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效显著。下面我结合《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简单介绍一下 "三环七步教学法"操作的基本要求,以求与同行共勉。

第一步:目标导学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有目标引导,自学有依据,思路有方向,师生的教学也才有动力。因此,在上课一开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

利用多媒体给出本節课的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不同选举方式的含义及优缺点;珍惜选举权利的重要性;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从具体背景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意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要具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出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气质、情感、教学艺术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第二步:自主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上课时,教师利用板书或者多媒体将本节课自主学习提纲列出来,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看课本、动脑筋、想问题,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给出如下问题,要求学生认真默读课本P16-18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相应答案,8分钟后提问检测。

①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②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是什么?我国实行什么样的选举方式?

③为什么公民要珍惜自己的民主选举权利?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围绕问题去认真思考,认真阅读课本找答案,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下一步教学中进行探究、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合作探究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首先,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实现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同一班级的学生按学习成绩、能力、性格、性别、纪律表现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差异进行分组,尽量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同时为避免出现优秀学生"一言堂"、成绩差的学生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或者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让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保证每个成员参与到学习中来。其次教师要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合作探究欲望。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故事、活动等多种方式参与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提高能力。如在分析有哪些选举方式及其这些选举方式的优缺点时,我利用多媒体设置了"高一(6)班选班长"的生活情境:情境一:全班同学投票选举班长;情境二: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然后由学生代表投票选举班长;情境三:确定张某、李某、程某三人为班长候选人,然后全班同学投票选举一名班长;情境四:确定张某为唯一班长候选人,全班同学投票选举;展示完情境,然后抛出问题,这四中情境分别属于什么选举方式?这些选举方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通过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设置生活情境,提出与情境有关的问题,促使学生去合作,去探究,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

第四步:展示释疑

自主学习及其合作探究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基础,学生自我展示是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升华。展示的目的是释疑,通过书面(上黑板)或语言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实现兵教兵的目的。

班级各小组围绕"高一(6)班选班长"四种情境合作探究完时,我随机抽取四个小组分别上台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选举方式的优缺点"。每个小组口头表述一种选举方式,某一小组学生代表上台表述的时候,其他小组做评委,回答的好,掌声鼓励通过,小组加分;回答不正确或者不全面,本组其他同学可以限时补充,也可得分,否则酌情扣分。如其他组同学能够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也能给本组加分。如学生点评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做重点引导。通过这种展示,实现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在这种互动的气氛中,让学生释疑解惑,做到"真正明白"。

第五步:精讲点拨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教师精讲点拨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未挖掘出的知识点做补充、扩展、丰富和深化知识内容。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完"班长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这个话题后,我马上因势利导,进行拓展延伸,提出"我们应该如何行使好民主选举权利?"。通过我的讲解点拨,让学生明白行使好民主选举权利,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要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与责任感;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师的精讲点拨要注重时机,要及时、恰当,确实起到"画龙点睛"、"雪中送炭"的作用。要"点"在学生迷茫之处,"点"在学生争议之处,避免直接讲解。

第六步:达标测评

常言道:"听一百次不如做一次。""做"能出真知。 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检测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知识点误区,在比较和辨别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第七步:总结提升

有人曾经说过,课堂小结就如"交给学生一条绳子,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串起来,形成网络,使之结构化,以纳入学生的认识体系,搞好信息编制。"总结提升是对课本知识的概括和升华的过程,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适当点拨。通过师生互动将本节课的主干知识整合成知识网络或知识树,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设计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下面我将从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和说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学习任务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安排的内容。本框题承接第一课所讲到的国家的本质和公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研究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途径问题。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学好本框题,能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为了有效的进行本框题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框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我确定了本框题的教学重点为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因为学生们只有在对比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才能认识到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的选举方式是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本框题的教学难点是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由于学生们缺乏参与政治生活的体验,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不高,态度不认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懂得自己神圣的一票必须周全考虑、理性判断,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

二、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上,学生会经常从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但由于还没有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对一些选举现象的认识并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在能力上,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理解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的含义、具体操作方式及其优点和局限性;理解制约民主选举的因素;知道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景模拟,体验民主选举的过程,以获得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通过讨论明白民 主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学会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理解民主选举的重要性并自觉利用好这一权利。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主人翁责任感。

四、为了讲清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来谈谈:

在教法上,根据学情,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根剧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集体讨论法。一方面利用图片、歌曲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而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同时针对学生疑问,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用这些教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法上,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探究中、分析中与反思中学有所得。

五、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通过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环节一:新闻播报 激学导思 我将用多媒体展示三则简短新闻:

一是韩寒:在全国“海选”回应方舟子“韩寒背后有枪手”,只要证明自己给韩寒做过枪手,获得奖金2000万元。

二是烟台市最美女孩刁娜,勇救车轮下受伤女孩,用一条腿的代价救回一条命,在这个道德缺失的年代,她挽救了生命,更扶起了道德。她当选烟台市第十二届最年轻的政协委员。

三是今年2月3、4日,温总理视察广东,有村民反映本村村主任选举不透明,温总理说:“村里的事不是总理说了算,不是村长说了算,而是村民说了算。” 学生们浏览完新闻后,我将提出问题:

1.新闻中海选、当选政协委员、选村干部,都提到了什么? 2.新闻中提到的选举都一样吗? 3.请谈谈你对民主选举的看法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还要帮助学生明白民主选举和其他民主性质的选举的区别,让学生们知道民主选举是人大代表、村居委会和地方领导的选举 这样,通过近期新闻的展示和有层次性问题的提出,创设了学习的情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合作学习能力提升

首先,我将播放两分钟的人民网《今年二月广东乌坎选举村民代表及村民小组长 投票率超8成》的视频。等学生们观看完视频后,我将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1. 广东乌坎选举村民代表及村民小组长利用的选举方式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出结论的。2.从选民的角度,除了视频中的选举方式外,还有其他的方式吗? 3.试说明这两种选举方式的含义、优缺点。

等学生们小组讨论,回答完问题后,我将用幻灯片展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对比的图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样,通过播放最新材料的视频,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们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将展示图片,一是2008年美国大选时奥巴马和麦凯恩选举大战的图片。二是2008年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选举国家领导人的图片。三是关于选举中出现的贿赂选民和暴力选举的漫画,的并让学生共同探究以下问题: 1.试结合图片所反映的信息,说说中美两国领导人选举的异同? 2.试说说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优点和局限性。

等学生们小组合作讨论,回答完问题后,我将用幻灯片分别从选举人和候选人的角度展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相对比的图表,并结合生活中得事例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样,通过播放最新材料的视频、展示图片、漫画,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们观看视频、欣赏图片,回答问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回溯历史 立足现在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都有各自的优点,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应怎样选择选举方式呢?所以,接下来,我将让同学们阅读课本16页到17页中我国从建国初期到现阶段民主选举的历程和图片对比。并让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对比两张照片反映国情,说说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2.想一想,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根据你掌握的资料,说明我国目前实行什么样的选举方式?为什么?

这样,通过对我国民主选举历程的回顾和各阶段的比较,使学生们懂得民主选举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得出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和选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国家性质等。让学生们知道我国现阶段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这些制约因素的理解,我还在巩固提升中设置了部分相关练习题。

环节四 情景模拟 情感升华

首先,我将用多媒体播放小品《选举之前》片段,让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选举法》,你认为视频中的做法怎么样?存在哪些错误?请分析 2.如果你是这个村的村民,你会选谁?为什么? 3.如果参加选举,你把票投给什么样的人?

其次,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我将请学生模拟公民投票活动,以选举班长为例,让同学们设计选举步骤,其中包括以下活动环节:

1.以自荐或他荐方式推荐候选人 2.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3.正式候选人发表演讲 4.选举组织者宣读选举规定、参与投票的人数、监票人、计票人等事项。5.正式投票 6.公布当选人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小品和问题探究,说明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角色换位和情景模拟,将学生置身于选举的情境中,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体验民主选举的过程,能认识到选举是庄重、神圣的,必须周全考虑、理性判断,投出自己的一票。

环节五:体系建构 课堂延伸

上一篇:春节期间见闻日记500字下一篇:7教案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