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库伦定律》说课稿

2024-10-27

8《库伦定律》说课稿(精选5篇)

8《库伦定律》说课稿 篇1

《库伦定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库伦定律,“库伦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

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

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物理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也知道了如何计算两者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而这些知识就为学习库伦定律打下了较好 的基础。其次,学生对物理模型有较好的感性认识基础,但理性认识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尽量运用实验演示使教学,形象、直观。

根据上述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①明确点电

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②会用文字描述库仑定律的内容与

公式表达,能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③了解库仑扭秤实验和

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④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基本现状的分析,我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目

标是:通过演示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

高中阶段的同学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基础,对学习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因此我确定 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用实验来验证”的探究物

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与思路②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 一性。

4、教学重点、难点

高一的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进行学习,对知识也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同

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但他们的理性认识还有所欠缺,所以根据学生的心

里特性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②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库伦定律的实验。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教学过程。

二、教法、学法

教法: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 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采用的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

学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协商讨论,突出主体性。因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

器,而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变学 会为会学,是改革传统教学的重大课题。

三、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

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将本

课划分成三大部分: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1)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闪电现象(让学生从最常见的生活现象着手,说明电荷

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

(2)演示实验1:利用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演示结束后教师说明:

①这个原理与闪电一样的,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拉回到课堂上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体

会到物理研究的问题来自与现实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示实验2: 将两个大小相同的泡沫导电小球通过很细的导线分别接到、手摇静电感应器的两个小球上,使得小球的电荷能传到两个导电小球上。(手摇的越

快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若将两球靠的越近,则偏角也越大。)

引出本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电荷间的相

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的情况下大小

是不同的,你认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小结:与两带电体的电荷量、距离、形状、体积、质量等有关。

2、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定性实验的探究

Ⅰ:定性探究一:探力F与距离r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3 让带电小球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的带同种电荷的泡沫小球,观察在不同距

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让学生观察完现象后问学生:大家是如何判断小球A所受的力F大小的变化的?学生

回答:通过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大小,角度越大A所受的力就越大。再问学生:偏转

角θ与小球A所受的力F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 F=mg 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接下来说:由于在这里我们没法直接测量出力F 的大小,而是通过偏转角θ的变化来判断F的变化,这种方法就是测量变换法(间接测

量法)。我们有此得出实验结论:电量不变时,改变带电体间距离r,两电荷间的作用力F

随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

Ⅱ:定性探究二:F与q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4 带电量不同的小球靠近悬挂丝线的带电泡沫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

化关系。

演示完实验让学生分成三组讨论,再选出代表回答。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

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得到实验结论:若距离不变,改变电荷量,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的减小而减小。

再次猜想::由以上实验,引导学生根据类比由万有引力与静电力的相似之处推测这两种

力的其它特性也可能相似,由此猜测静电力数学表达式。

定量式实验探究

库仑扭秤实验的验证过程(flash加解说)这个实验要分4部分来讲解。

(1)结构简介(用flash课件将实验展示出来)。

(2)如何解决力的准确测量?

①操作方法,力矩平衡:静电力力矩=金属细丝扭转力矩

②思想方法:放大、转化

(3)库仑力F与r关系的验证。

①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即控制电荷Q不变

②结果:库仑精确地用他的扭称实验测量了两个带电小球在不同距离下的静电力,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基本上验证了F与r之间的平方反比关系。

(4)如何解决电量测量问题,验证F与Q的关系?

①库仑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者相互接触后电量被

两球等分,各自带有原有总电量的一半。这样库仑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这个方

法依次得到了原来电量的1/2,1/4,1/8 等的电荷,从而顺利的验证得出库仑定律。

②思想方法:守恒、对称。(出示库仑扭秤挂图,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

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量和距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扭

秤成功的解决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测量微小作用方法。)

得出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

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并带领学生总结运用库仑定

律所应注意的问题

3、例题练习,巩固新知

在前面讲解库仑定律的基础上,进行例题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的难度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4、精练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我巡视后提问归纳库仑定律然后布置课后作业。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 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公式:

3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点电荷的概念:(学生自学并类比质点)

①点电荷同质点一样也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带电的几何点。②若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尺寸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库仑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

电荷 库仑定律说课稿 篇2

1、说课内容:“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三章 第一节 电荷 库仑定律。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物体带电的实质和电荷的守恒。

二、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问题解决法、实验归纳法、类比法

学法:观察 → 思维 → 综合 → 结论

三、 说教学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三大部分:

(一)复习准备、引入新知

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先观察两个有关电现象的视频,并通过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了解电学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对库仑定律及应用的学习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提出问题:1、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哪些?

3、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吗?

答:1.两种电荷: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③电量:带电体上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從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量代数和不变。

(二)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库仑定律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课件演示]让带电小球靠近悬挂在丝线的带电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问:这说明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跟带电体间的距离有关。

问:若以悬挂的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几个力?平衡时它受到电荷间作用力跟哪些因素有关?

启发学生回答:F=mg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

[课件演示]带电量不同的小球靠近悬挂丝线的带电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启发学生回答: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讨论得到: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⑴库仑扭秤实验:

出示库仑扭秤挂图,简单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量和距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扭秤成功的解决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测量微小作用方法。

实验结论,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⑵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⑶点电荷

概念: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忽略,那么带电体可以看作一个点,所带电荷称为点电荷。

点电荷的介绍: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带电体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此带电体可以看作点电荷。

库仑定律的两点注意:

(1)适用条件: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或特定的空气)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应用库仑定律计算静电力时应注意:式中的Q1和Q2,用所带电量的绝对值进行计算。根据两个电荷的电性异同来判断静电力的方向。

(三)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在前面讲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选择练习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课堂练习:

四、说板书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因此,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时间安排

1、旧知识复习、新课引入5分钟,2、新课教学20分钟,3、综合练习10分钟,4、学生小结5分钟。

六、课后反思

(1)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动画媒体播放复习并巩固电荷的有关知识;

(2)在讲述时,要讲解要简洁、准确,突出主要概念,同时,节省时间给学生自己来学习;

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篇3

大家好,我是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乘法运算定律”。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6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了大量反映乘法运算定律的例子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所以这为新知学习提供了知识生长的固着点。通过对今天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简便运算奠定了基础,对学生提高运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和内容分析,以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所以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是:会用字母或其它方式表示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和引导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既给了学生能充分思考问题的空间,又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质疑精神;在学法的选择上,通过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水平,本节课引导学生采取动手实践以及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法,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熟练运用。

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一下四个环节: 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首先,我问学生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在什么时候吗?”学生回答是3月12日后,我出示课件展示植树节的情境图,让学生自主观察并在图中找到数学信息,并作汇报。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这样2个问题:①负责挖坑种树的有多少人和②一共要浇多少水的问题。

这样的设计抓住新知识的切入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节

2、交流合作,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设置了2个步骤。

我先引导学生一起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析情境图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先独立列式解答。经过反馈,学生有这两种结果:

①25×4=100 ②4×25=100 25×4=4×25 显然,学生们的结果都是正确的,所以25×4与4×25可以打“=”。我立刻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式子为什么可以打等号呢?学生会回答:“因为这两个式子的因数都一样,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积仍然不变”。我再引导学生模仿这个算式,举出类似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让学生观察这些例子,用自己的话先总结规律,我再和学生做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即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接着我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学生有用符号表示的,有用字母表示的,我们也可以用字母a×b=b×a表示乘法交换律。步骤②

在学生感受了乘法交换律的学习方法后,我马上引导学生利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同样,让学生先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先交了讨论后再列出算式;学生会得出2种结果,但是结果也是相等的。①(25×5)×2 ②25×(5×2))

=125×2 =25×10 =250(桶)=250(桶)

我板书出来后,我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两种方式分别先计算说明,后计算说明,理清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式子,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式子都是连乘,因数都一样,只是乘的顺序不同,但结果却是相同的,而且第二个式子因为先算出了整十或整百的数,让计算更加简便。所以(25×5)×2=25×(5×2))。然后让学生模仿这个式子,再举出这样的几个例子。根据学生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并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a×b)×c=a×(b×c)

最后我再让学生对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比较,从而从而架起新知和旧知的桥梁。

在这一环节我始终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让知识在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中内化,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位置。

环节

3、巩固练习:

为了构建学生完善的认知结构,我设置了几道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的习题,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它们包括35面的做一做1、2,和32面的第2题。

环节

4、课堂总结

首先,我让学生自我陈述今天学习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帮主我诊断学生今天的学习情况,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力求简单明了,并且重难点突出,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掌握。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你们辛苦了。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

①25*4=100 ②4*25=100 ①(25×5)×2 ②25×(5×2))25*4=4*25 =125*2 =25*10 a×b=b×a =250(桶)=250(桶)

(25×5)×2=25×(5×2))

欧姆定律说课稿 篇4

欧姆定律选自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第一节,其教学对象为高二理科生,整个说课过程可分为五大部分:

一、课程设计理念: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智能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就是说,中学教育其目的不是培养专家,而是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学的核心是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

领导人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可见创造性培养在我们中学教育中培养的重要性。

关于师生关系问题,后现代主义有其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在科学技术影响下,知识传输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地位虽然不会由电脑完全取代,但是教师发挥作用的重点和方向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了。后现代主义者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一个新的名词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产生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的过程负责。”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沟通达到“和解”(而非一致)。因此,教师充其量是一个“节目主持人”,而非“教授”。威廉姆。多尔认为,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生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但这并未抛弃教师的作用,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景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20世纪70年代末,克兰诺和梅隆用4年的时间对英国的4300名小学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师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教师与学生社交方面发展的期望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成绩影响最大,远远超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期望所产生的影响则处于次要地位。这项成果动摇了曾经轰动一时、被称为“里程碑”式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得出的结论:教师对学生智力潜力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大影响。美国的专家伯德惠斯特尔研究表明:词语仅仅表达了我们思想中很少的一部分,只占了30%~35%.传统的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基本上以词语交流的教学为主,如果从人际关系、从情感领域对教学活动重新考察,会别有一番洞天。陶行知先生将“创造”看做人生的真谛,把培养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提出创造教育要培养能够“向着创造之路”迈进的“创造之人”,“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本人把“小组探究”的教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结合到教研室、我校实践了一年问题教学法中,力图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条件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具有团队精神,满足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需求。

二、说学生:

1.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候已经具有有关电路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知道了电流、电压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理论上已经具备了接受欧姆定律的能力。

但是由于现行教材、教科书中应用性的生活事例很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缺少该环节的思维训练,在问题的应用上,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认识经验和思维习惯,久而久之,就认为物理就是代代公式的数学运算而已,因而淡化了物理思维的训练,形成方法上的思维障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图象图景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生所处环境、自身素质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篇5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程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章第1节,主要内容有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发现历程,是对前面所学惯性等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学习,也是对后续所学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等知识的铺垫,是物理学中的基础,需要学生准确把握。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及时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变化,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的思维尚处在由经验型向抽象型转化的阶段,需要由我运用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逐步引导学生对物理学建立起严谨、深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渗透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之中,因此,本节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推理过程,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理想实验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领略科学的魅力,养成客观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及课程目标的确立,本节的重点有: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探讨力和运动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为了顺利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节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通过这些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谈谈我对本节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新课导入环节,本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1学生实验,如何让课桌上的字典运动?停止用力会怎么样?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容易得出与亚里士多德相同的谬论:物体运动需要靠力维持。这时我演示第二个实验:推动一个玻璃球,撤去推力,小球没有立即停下,这样学生就得出了与之前相反的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在学生好奇之时,我顺势出示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并告诉学生们,在学习了本节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谁对谁错了。

意图: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二)新课讲授

然后是学习新课环节,通过ppt我向学生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动态图,并加以解说。学生观察实验后思考问题:如果轨道的表面绝对光滑,小球将受到哪些力?这些力是怎样的?对小球的运动有没有影响?小球会如何运动下去?思考完毕后学生自由发言,并由我进行点评归纳,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问题的思考学生不难总结出: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到的合力为0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为了引出牛顿第一定律,我向学生解释,在伽利略那个年代还没有出现力这个概念,所以直到牛顿的出现,在引入力这个概念并对前人的成果总结后,才有了今天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意图: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变难为易,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巩固提高

为了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和应用,我带领学生进入巩固提高环节,学生先自主阅读“牛顿第一定律”部分,了解什么是惯性。然后由我演示实验,桌面上放一斜面,斜面末端放一铅块,在斜面顶端先后两次释放同体积的木球和铁球,观察铅块被撞开的距离。观察试验后思考讨论:惯性跟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实验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不难回答,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在学生回答后,我及时给予鼓励,并强调:惯性是标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没关系。

意图:这样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自主思考问题,总结规律,锻炼学生了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小结作业

上一篇:资金申请书范本下一篇: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收函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