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作用定律

2024-09-23

质量作用定律(精选7篇)

质量作用定律 篇1

质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本文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解中考试题中的应用。

一、确定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

例1 (2007、兰州)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 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 一段时间后,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则该密闭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 )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知A为生成物, 且生成了3.2g, B为生成物, 且生成了8.7g, C为反应物, 且反应了31.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为生成物, 且生成了19.7g, 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所以应选答案C.

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2 已知反应:A+BundefinedC.若将7g A和2g B或4g A和7g B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 均可得到6g C.若 A和 B的混合物9g, 充分反应得到7.5g C, 则此混合物中 A的质量可能是______g和______g.

解析:7g A与 2g B生成 6g C, 则 7g A一定有剩余, 即参加反应的 A的质量为 4g, B的质量为 2g, 同样 4g A和 7g B反应也生成 6g C, 则 7g B一定有剩余, 得出 A与 B反应的质量比为2∶1。

设生成7.5g C, 至少需要A的质量为 x g, 至少需要 B的质量为 y g.

即 A+BundefinedC

2 1 3

xy 7.5

2∶3=x∶7.5

x=5, 此时B的质量为9g-5g=4g

1∶3=y∶7.5g 解得:y=2.5g,

此时A的质量为9g-2.5g=6.5g

答案为:5, 6.5.

三、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3 取X物质23.0g和Y物质49.0g混合刚好完全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X+YundefinedZ+W, 生成 Z物质的质量为71.0g, 已知物质 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

A.61; B.142; C.23; D.98.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 W的质量为

23.0g+46.0g-71.0g=1g

设 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2X+YundefinedZ + W

m 2

71.0 1

m∶2=71.0∶1

m=142

故选答案C.

四、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4 (2007、上海) 实验室用草酸 (H2C2O4) 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undefinedCO↑+x+C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 。

A.H2O2; B.H2O; C.CH4; D.H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有2个H、2个C和4个O, 故生成物中也应该有2个H、2个C和4个O, 所以 x的化学式为 H2O.应选答案B.

五、确定混合物的质量

例5 在高温下, 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3.2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反应, 得到固体混合物共2.4g, 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解析:Fe2O3和 CuO的混合物被完全还原后得到的是铁和铜的混合物, 故减轻的质量即为其含氧质量, 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快速求解。

设原混合物中含Fe2O3的质量为 x g, 则含CuO的质量为 (3.2-x) g.

由题意得:x与Fe2O3中氧元素的百分会含量的积加上 (3.2-x) 与CuO中氧元素的百分含量的积之和等于反应后固体减少的量。

即:xundefinedx) undefined

解得:x=1.6

CuO的质量为3.2g-1.6g=1.6g.

六、确定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例6 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 消耗9.6g氧气, 生成8.8g CO2和5.4g H2O, 该有机化合物中 ( ) 。

A、只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只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

D、无法确定。

解析:这是一道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的试题, 已知该有机物燃烧后生成 CO2和 H2O, 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是否含有氧元素, 通过计算8.8g CO2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与5.4g H2O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之和是否等于消耗O2的质量9.6g来确定, 若等于9.6g, 说明只含C、H两种元素;若大于9.6g, 说明还含有氧元素。

生成物中所有氧元素的质量为undefined,

即11.2g.而燃烧过程中消耗O2 的质量为 9.6g, 故有1.6g氧元素由该有机物提供。应选答案B.

七、解释化学现象

例7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质量较细铁丝的质量增加了。

解析:细铁丝燃烧, 化学方程式为

undefined

这是化合反应, 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所以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增加了。

质量作用定律 篇2

教具学具: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氢气 + 氧气 → 水

氢气 + 氧化铜 → 铜 + 水

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

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3.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汇报:

1.实验内容

2.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3.演示实验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8(B)—0056—01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三化学教材中的一个基本定律,表达了物质不灭的原理,它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反应的,是化学方程式配平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基础,在初中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正确理解化学反应中的“三个守恒”

1.质量守恒: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原子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3.元素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二、全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反应”,规定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范围是化学反应,而非物理变化。如:2克水加热后变成2克水蒸气,这一变化的前后虽然质量相等,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参加”化学反应,指没有参加反应或反应后有剩余的物质除外。如:4克碳在8克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可产生多少克的二氧化碳?我们不能简单地将4克和8克相加,而要通过计算得出答案,因为4克碳并没有完全反应,最终剩余1克碳,因此生成11克二氧化碳,而不是12克。

3.“各物质”,即不能漏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特别是气体。

4.“反应生成”,不是该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包括进去。

三、灵活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增重”与“减轻”现象。——利用质量守恒解释。

例如,铁在生锈后,物质的质量增重了,这是否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呢?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利用原子守恒推断。

例如,甲醛是室内装修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用下列化学方程式可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4KMnO4+5R+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试推断R代表的甲醛的化学式。

3.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利用元素守恒确定。

如:“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表明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运送“神州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C2H8N2)。其主要反应为:C2H8N2+N2O4→X+CO2+H2O,试推断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

4.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利用原子守恒。

5.正确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利用原子守恒。

6.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利用质量守恒。

四、合理设计探究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虽说是一切化学反应中普遍存在的定律,但在许多化学实验中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会出现“增重”或“减轻”的现象,从而使部分学生否定质量守恒定律,对此教师要给以正确分析,合理解释。

我在组织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时,先鼓励同学们根据亲身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大胆猜想化学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是变大、减小还是不变。然后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合理的实验小心求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推荐学生的实验方案,将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分工合作。有一组同学进行锌与稀硫酸的实验时,在反应后称量中发现生成物的质量轻了,正当无法解释时我追问学生:如果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者生成时,设计的实验装置应该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后认为要形成气密性,终于明白了由于实验装置的缺陷导致质量减轻的原因是氢气逸到空气中了。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达成共识,得出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普遍规律。

因此,我们要注意提醒学生在提倡大胆猜想的前提下,更要小心求证,而设计化学实验更是探究实验的关键所在。如以下四个实验中的D实验就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这正是因为此装置没有密封,会使生成的气体逸到空气中的原故。

五、质量守恒定律与社会热点、生产生活、科技前沿的联系

1.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针对这方面的试题题型各异。如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破除迷信(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后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揭露伪科学(古代有“点石成金”的说法;水变燃油;邪教组织头目李洪志鼓吹能把铝变成银)以上说法都严重违背了元素守恒的原理,是“谎言”。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教学

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定律, 是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基础认知。化学反应的定律是各物质参加化学反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以后所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以及质量不变。在自然界, 质量守恒定律是普遍存在的规律之一。因此, 学好质量守恒定律对初中化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微观与宏观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从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了解到,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里, 新物质生成主要是由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子重新组合而成的一个过程, 微观与宏观角度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改变和两个可能改变与六个不变, 即微观中的分子和宏观中的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宏观中的元素的化合价与微观的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微观中原子数量, 质量与种类不变, 宏观中元素的种类与质量不变以及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因此, 要依据宏观与微观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掌握好守恒定律, 才能学好化学。

二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能帮助日后在解决问题时思路清晰简单, 快速且正确率高。

据了解, 在初中人教版教材的第一册中就通过实验电解水来反映出在直流电中水发生的作用, 经过分解形成的氧气与氢气, 就知道了水是由两种元素氧与氢而组成的化合物。由此, 这里展现的是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定律。还有根据示意图氧化汞分子分解等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量与种类都没有发生变化。在这里展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守恒定律。在实验室用两种元素稀硫酸与锌来反应制作氢气的实验, 主要是根据硫酸中含有的氢来反应产生的守恒定律元素氢气。通过例题来测验守恒规律微观原子数量、种类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X+2O2=CO2+2H2O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来确定X的化学式为 () 。

A.CH3COOH B.CH3OH C.CH4 D.C2H5OH

这几年类似的题在中考中有很多, 通过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未知物的化学式, 如此, 可以站在微观的角度上来解这个题。按照质量守恒定律, O2分子与X分子含有的原子数量与种类不变, 这与H2O和CO2含有的一样。由此, 在反应物中两个氧分子有四个氧原子, 而生成物中有四个氧与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 因此可以估计出:在一个X分子中没有氧原子, 只有四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 由此得出X的化学式就是CH4, 则应该选择C。

三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主要还是以质量方面的守恒为主, 由此, 通过对在化学计算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就能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而并非是物质之间的分子关系。可以根据实例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例1, A+B=C+2D在化学反应中, bg B与ag A刚好全部都反应了, 并生成出mg C, 而生成D的质量则是 (a+b-m) g, 但并非是 (a+b-m) /2g。

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不断地深入,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重要性慢慢地突显出来, 然而, 纯净物的质量必须是所有数据运用的基础, 如此, 要是不纯量的物质一定要转变为纯量的物质方可应用, 然而在现实中, 很多都是混合物和不纯物的计算, 这样就方便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同样的, 使化学计算中含有的比例关系给转变为加减关系, 计算中出现的失误就大大地降低了。这个例题还是论述了物质之间并非是分子关系, 而是质量关系。

例2, 把混合物的二氧化锰与纯净干燥的氯酸钾的15.5g用实验大试管装置其中, 并通过加热来制取氧气, 等完全反应以后, 让试管冷却, 在称量完全反应后固体物质是10.7g, 由此, 要计算制得氧气是多少?可以利用两种计算方法来比较哪个方便:

解:设混合物中含二氧化锰质量为a, 氧气的质量生成为b。

四结束语

总之, 掌握好了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中运用化学方程式也就事半功倍了, 所以,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计算中的基础。如此, 初中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过程, 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化学能力。

参考文献

质量守衡定律 篇5

知识目标:

1、          识记:质量守衡定律

2、          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标:

1、          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

一、     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

二、     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生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     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          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          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的完成实验。

3、          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小结,自然的得出结论。

四、     发现规律

生:三个小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

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衡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     解释与讨论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19-01

引言

在自然界中,质量守恒定律一直存在;而在初中学习阶段内,质量守恒定律也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理念。就宏观角度来看,质量守恒定律表示的含义即为参与化学反应的各个不同物质,最后质量与之前反应前质量保持一致;就微观角度来看,质量守恒表示的含义即为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产生任何变化,所以才会形成质量守恒的现象。

1.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意义

初中生要想真正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各种不同难题,就应该从全面的角度进一步了解质量守恒定理。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中主要将涉及到下列五个部分:第一,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直接使用在相关方程式内,进而达到配平目的。由于上述提出的所有化学反应原子质量保持相等,按照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内容,就能够轻松得到相关方程式两边系数。第二,质量守恒定律能够用来确定物质成分。简单举例来说,某物质A在空气中然后得到二氧化碳与水两种物质,那么A对应的元素应该包括什么。按照反应前后产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就能够得到A物质内必然具备碳元素与氢元素,而氧元素需要进一步实验证明。第三,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化学式内的物质。第四,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内能够帮助两种物质形成的混合物,求其中一种纯净物的质量。第五,质量守恒定律能够计算得到反应后溶液对应的质量。就综合计算而言,初中化学试题内经常会出现求反应完成以后溶液对应的质量分析。在开展这种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最后得到的反应后溶液质量。由于如果根据溶液组成展开计算,部分情况会出现几个反应物内都有水,即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存在水,进而使计算变得越来越复杂。

2.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使用

2.1 计算样品质量分数

现存在一种金属样品质量为4.0g,在其中放入到质量为100g的9.8%的稀硫酸溶液之中,假设样品中杂质与酸不发生反应,同时发生了完全反应,在反应结束物中获取的硫酸盐中存在的氧、硫两种元素质量总额占据总质量的80%,求参与反应的金属样品自身质量分数。

该题在求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取,第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将其代入到化学方程式进行求解,不过本方法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而第二种方法及时运用质量守恒方法进行求解。依照元素守恒这一定律可以获取下述内容:第一硫酸根质量满足守恒定律;第二金属元素质量满足守恒定律;第三氢元素质量满足守恒定律。结合题目中的稀硫酸的质量获取硫酸根的质量,同时已知硫酸根质量分数为80%,从而得到正盐的质量以及金属元素的质量,最后算出质量分数为60%。

2.2 计算反映生成物质量

实验室将已经干燥的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放置在同一个试管中,共重15.5g,其通过加热的方式能够获得氯气。当反应以及发生完全以后,等待试管达到冷却状态,最后得到的剩余固体质量为10.7g,那么通过计算,最后得到的氧气质量为多少?

由于上题中,已知的所有质量全部都是混合物对应值,因此都不能直接使用在化学方程式中。若想用化学方程式展开计算,那么就应该发现氯化钾或是纯氯酸钾对应的具体质量。但因为二氧化锰本身属于催化剂,在整个反应中质量都处于不变状态,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质量守恒定律展开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够知道,在反应完成以后,混合物质量发生减小,分析得到减少的质量则是最后得到氧气的质量,即4.8g。

2.3 判断反应生成物

在高温环境下,质量为2.8g的CO与某种质量为5.8g铁的氧化物完全进行反应,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到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经由化学式进行计算获取结果。假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在运算过程中依照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这原则,确保原子个数不发生变化。从而获取(依照上面解法所产生的化学方程式):在反应前后,氧元素的个数守恒定这一原则获取到y+y=2y,也就是其化学含义为一氧化碳的氧元素自身质量与铁中含有的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存在一致性。从而基于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将其氧元素质量计算出来,此后经由氧化物的质量总数扣除氧元素质量,从而得到需要的铁元素质量,最后根据该化学式中的单个元素质量去除以原子量,从而得到与之相同的原子个数,也就获得最后的结果为Fe3O4。

3.结束语

结合文章内容发现,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够很好的促使学生将各方的能力培养出来,从而实现学校及教育部门要求的素质教育这一政策。笔者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属于基础性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化学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聪伟,杨梓生.初中化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与对策——以沪教版“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5:66-67

[2]吉秀芳.“诱疑—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感悟——以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2,04:74-76

质量作用定律 篇7

本节教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论联系的应用能力,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本节教材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典型范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培养和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微观本质。

2.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来发现、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

2.运用制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课后反思]

上一篇:运输要求下一篇:有效影响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