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影响深度

2024-09-23

有效影响深度(通用4篇)

有效影响深度 篇1

摘要:有效教学能将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应考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追求教学的效果,有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些价值追求与现实效果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地拔高有效教学的效能。在反思我国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时,我们无法回避它的困境与局限。总之,只有还原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才能正确地定位有效教学的发展方向,防止有效教学的片面性。另外,深度教学的内涵与特质决定了它是有效教学本真价值实现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符号,知识,有效教学,深度,深度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发展也进入“深水区”。目前,学术界、教学界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更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但是,很少有理论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学研究者去反思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取向与应然定位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就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及其困境进行阐释与剖析,以期还原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正确地定位有效教学,从而丰富有效教学的内涵,实现有效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一、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与现实困境

我国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如今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将“有效性”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实然追求。这里的“有效性”主要指的是教师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方法与策略,通过主要教学行为(指导行为、对话行为、呈示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课堂强化技术的应用、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课堂管理行为(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与预防) 以及教学评价行为(学业成就的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1],多、快、好、省地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互动过程与结果。[2]其评价标准追求的是教学的效果、效益与效率。其中,有效果的教学追求的是学生认知的变化以及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的变化;有效益的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学会运用学习收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学习结果的价值;有效率的教学则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投入上的相对比重降低,学生在单位时间里,使学习收获在相对比重中得到提升。[3]

在追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显著性的成效。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小学各学科教学都十分注重知识的教学,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重视通过强化练习知识点的方式使学生牢固掌握应考所必备的知识。此时的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与教学的有效性相关,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表明教学越有效,教学质量越高。在学科能力方面,中小学各学科都比较重视发展学生考试中的各项能力。就中小学语文学科而言,教学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这与中小学语文阅读应考和写作应考的环境不无关系,此时的教学有效性评价侧重的是学生应考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应考能力越强,表明教学越有效。

在素质教育的应试背景下,部分中小学在有效教学的试验中成为应试环境中的素质教育大赢家,学生掌握了知识,增强了应考能力,同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由此激发。比如基础教育领域里较有名气的山东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江苏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无不是在追求教学有效性前提下的改革。

有效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应试环境下,能将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应考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追求教学效果,有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些价值追求与现实效果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地拔高有效教学的效能,在反思我国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时,我们无法回避它的困境与局限。毕竟,有效教学是工业社会中效率观、效果观以及效益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工具主义色彩,它往往是在追求效益的名义下,强调知识的学习,忽略学生道德品行的形成、情感体验的获得、生活价值的领悟和人生态度的追求。[4]

有效教学在过分强调追求知识能力的同时,难免会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过分追求有效教学的环境中,看重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处于次要位置,甚至无关紧要。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是不利的。此外,教师过多地强调知识教学,却未将知识与学生的价值选择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是片面的、浅层的符号,未能触及到知识的深度追求,即精神内核———知识与人的相遇。

有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这种局限性实质上是由于素质教育与应试环境的内在矛盾造成的,尽管存在着时代局限,但是,我们并不能否定有效教学的价值追求和定位,我们需要做的是还原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与正确定位。

二、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与应然定位

什么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是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探讨这些问题是为了厘清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之间的区别。

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指的是当代素质教育在应试环境下的有效教学价值追求;而有效教学的应然价值则指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教学应该追求的价值。

在理念上,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追求的是工业社会中的效益观、效果观和效率观,而有效教学的应然价值应该追求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观。在课堂表现中,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追求反映的是单纯的知识性符号教学,往往会割裂知识与人的发展的相遇,久而久之,就很难弥合,而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则反映的是符号之外的有意义教学,包括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情感体验的获得、生活价值的领悟以及人生意义的追求等等。在内容上,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反映的是对学习成绩或应考能力的追求,而有效教学的应然价值则反映的是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六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在学生发展上,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追求的是学生较片面的发展,而有效教学的应然价值则追求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包括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有效教学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如何确定这些价值?应将其摆在什么位置?这些往往涉及到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问题。笔者认为,根据有效教学实然价值追求表现出来的局限性,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应该追求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即将教学是否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作为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通俗意义上说,就是越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学就越有用,越有价值。那么如何定位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呢?笔者认为,应该将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视为学校教学乃至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是教学的中心,只要存在着教与学,就存在着学生的发展,其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与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难点,过程与方法是途径与形式。如何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是新课改发展的趋势。

三、有效教学价值转向的良性路径

在素质教育的应试环境下,有效教学的价值追求并不会过时,只是它价值取向的片面性会割裂人的全面发展,使知识教学停留在符号层面,而无法进入有意义的连接。要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以为深度教学是有效教学价值转向的良性路径。

深度教学指的是知识教学需要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过程即深度教学。[5]这种理解是由知识的性质与结构决定的。在教育学立场下的知识不再是认识论中的符号存在,而是基于前人的认识成果,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意义系统。另外,教育学立场中的知识是在发展主体的价值关系中对发展主体具有现实意义和个人意义的关联系统。[6]由知识的教育性质,我们不难发现认识论上的知识理解并不等于教育学立场下的知识,其根本的区别在于教育的属性,它突破了知识的符号性,涉及的是符号之后是什么的问题。从教育的视角来看,知识需要突破固定的假定性符号表征,进入到教育逻辑及教育意义的统一,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落脚点,因此,知识如果不与学生的主体发展联系起来,那么知识教学永远只能停留在人类固有的认知成果上———假定的符号表征性知识,永远无法实现知识的教育意义———知识与人的相遇。总之,在教育立场下,知识的结构变得深而有层次,不再是表层的符号表征,而是符号表征、逻辑形式以及意义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知识教学只有走向深度,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角度而言,深度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人的相遇———知识与学生主体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人生的体验与感悟、个性与品德的提升、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与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是有效教学发展性原则的最直接体现。

其次,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而言,传统的知识教学只是强调对书本知识的识记,强化巩固,内化理解,学生学到的只是“知识”———静止的符号,并没有注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而深度教学突破了以往那种封闭的教学内容选择,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存处境,联系知识产生的特定生活背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知识内在的意蕴与学生个体世界的关联。[6]帮助学生从知识中窥视灵魂,从知识中体验人生、感悟人生,从知识中丰富情感,从而实现知识的符号意义向个体性意义转变。

再次,从教学实施的角度而言,传统的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式传授,学生学到的往往是系统的知识符号,并没有与自己的主体性作连接,而深度教学则是一种有意义的发现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即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的意义,与知识建立起个性化意义,发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感悟人生的真谛,启迪智慧,从而充实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从教学评价的角度而言,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作为教学质量的标准,而深度教学的评价则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作为依据。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评价而言,深度教学评价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充分而全面地发挥了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总而言之,只有还原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才能正确地定位有效教学的发展方向,防止有效教学的片面性。另外,深度教学的内涵与特质决定了它是有效教学本真价值实现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刘路.有效教学的概念新探[J].新课程(中),2014(1).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刘路.从三效维度谈有效教学评价[J].教学与管理,2014(7).

[4]肖华庆.论有效教学的限度[J].全球教育展望,2010(8).

[5]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6]姚林群,郭元祥.新课程三维目标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1(5).

有效影响深度 篇2

飘飘人用户体验调研员:铁块儿

与中国移动研究院主屏调研项目的合作中,我们采用了深度访谈的调研方法来挖掘用户信息。项目的目的是了解不同的智能手机用户对于当前手机主屏的各种缺陷和优势的认识,以及不通年龄、不同职业的用户对于主屏的操作和使用习惯,发掘他们的新的期待和使用需求,最终为中国移动研究院设计出一款新的、更符合用户体验的手机主屏提供参考建议。

接到委托,我们迅速地组建了调研团队,很快的明确了调研对象、调研内容等。调研对象方面我们选择的是使用安卓、苹果、OPhone和小米这四款系统的手机用户,并在年龄和职业上有所区分。在调研方法上,我们一致认为,深度访谈最适合这个项目的情况。

深度访谈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形式。属于用户研究中访谈方法的一个重要方法。访问过程中,由掌握高级访谈技巧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访问,用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态度和情感。在访谈提纲的准备方面,为了能够充分挖掘用户的态度和需求,我们自己先体验了四个系统的手机主屏,总结出了主屏具有基本功能和特征以及各个系统的手机主屏在交互方式、UI设计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为了防止遗漏主屏的相关内容,我们对身边的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研,收集到了他们最关注的手机主屏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我们的用户研究提纲。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开始前,我们进行了一次预访谈,邀请一名真实的符合条件的用户参与,这样我们对访谈的时长、用户问题等都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整个用户研究进行了三天,完成了对8名用户的深度访谈,收集到了大量的用户信息,我们发现,测试用户对于手机主屏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期待都有各自的见解,有很多信息甚至让我们感到惊喜并深受启发。之前的项目经验和学习经验,在这次深度访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事之间亲密的合作也是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作为项目的主持人,在对9个人的深度访谈的过程中,对于深度访谈的技巧,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并得到了成功运用,下面和大家分享下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深度访谈的技巧。

1.善于发现用户身体的语言。

访谈中有这样的一个用户,18岁,男性,高三的学生。从访谈之初说话就很少,当我试图询问他对主屏某些功能是否喜欢时,往往都是以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回答,基本没有跟我进行深度谈话的意思。我想生涩可能是这个年龄的人对社会的一种表现,但是他交抱于胸前的双臂也反映了他的某种心理状态。这种身体语言可以解读为封闭的心理。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Ray Birdwhistell)针对人与人之间发生的非语言交流,曾经发现:在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所

传递的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35%,剩下的超过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即肢体语言完成的。所以,在与用户交流过程中,对身体语言的观察是深入了解用户的非常重要的手段。面对18岁高三学生的表现,我想应该想办法让他放松起来,才有助于在谈话中得到更多的信息。所以,在接下来的访谈中,我会更多的让他在纸上画着表述出他认为主屏的某个功能,或是拿多个手机给他把玩,让他自己体验对比。慢慢的,这名用户变得更加轻松自然起来,身体姿势也开放了,整个测试中他也表现的更加积极。如果一个用户整个访谈过程中都是封闭的姿态,那整个访谈的意义一定不会很大。所以,访谈中要善于发现用户的身体语言,并想办法通过其行动的改变带来其心理的改变,使得他能够真实的表达自己对产品的喜好。

2.适应用户

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第一个访谈对象的良好表现,不代表整个其他访谈对象的表现。根据Jung的心理类型和Myer-Briggs类型指标,内向性格的人与外向型个人有极大地区别外向的人通常边思考边表达,而内省的人通常在思考成熟后再开始表达。你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允许人们去思考,然后回答你的问题,对内省的人来说更应该如此。所以洞悉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用户访谈来讲说是十分重要的。测试过程中,对一个40岁的男性用户的访谈,让我体会到了这点。每次我提问之后,他每每慢慢地说完一段话后,都要停顿一会儿。当时我认为他已经回答完毕,于是就开始进行下一个问题。这时候他会突然打断我,对前一个问题给出补充性的详细说明,有时候还要带上几个生动的例子。我那时开始意识到,是我误解了他的停顿。他其实并没有结束他的回答,停顿时是在继续思考和挖掘自己的感受以及寻找更好的回答方式。认识到这点之后,我再提问之后都会给他留出足够的时间,静静地适应他慢慢的语气,等待他停顿时的思考。通过这个用户我们收集到非常深刻的意见和反馈。假如当时我没有去适应他回答问题的节奏,没有给他足够的思考时间,那我们的访谈就失去了这些珍贵的信息。

3.让用户说出自己的体验

我发现大部分的测试用户在进行深度访谈的普遍会爱说其他人的感受,诸如:我是没问题,不过对于一些新手来说恐怕就有点儿麻烦了;像我妈妈这种年纪比较大的,可能会不大适应;这对那些刚开始就接触的人,应该是挺好的„„,通过这样的表达,我可以发现此时用户采取了折中的态度,不是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而是选择说别人可能有的态度。发生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用户担心会有来自主持人的偏见,一方面也可能是想取悦主持人。一个人,对自己的感受、观点和态度是最清楚不过了,对于他人感受的相信只能是臆想而已,没有丝毫的价值。所以,这时候不要反复深究用户想象的其他用户的感受,要引导用户说出自己的感受。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往往会这样问: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对你来说,会是怎样?等等,这样就把用户重新拉回到了自己的立场上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一定要拿捏住其中的尺寸,不能生硬的坚持用户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会给用户带来压力,从而变得封闭起来。

以上就是我在这个项目中感触最深的三点。当然,在进行用户研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真挚诚恳的态度来感染用户,让用户感到我们对他没有偏见,让他

有效理答,凸显课堂深度 篇3

[关键词]理答 有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4-073

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四个环节。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它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评价他们学习的程度,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续的学习行为。

那么,目前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师理答行为又如何呢?纵观我们的科学课堂,不少教师对于理答还不够重视,课堂上理答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比比皆是。

一、重复理答

不久前,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小学科学六下“物质”单元的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上课伊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物质”后,进行了以下对话。

师:同学们认为什么是物质,请大家以举例的方式来说说什么是物质?

生:科学课本。

师:科学课本,嗯。

生:课桌。

师:课桌。

生:橡皮。

师:橡皮。

生:说话的声音。

师:说话的声音。

……

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不断重复学生的发言,可是这些重复都有必要吗?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学习基础,对于像“科学课本”“课桌”“橡皮”这样的物体是物质,是没有什么疑问的,此时教师的重复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环节显得拖沓。不过,对于“说话的声音”的重复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一般的学生对于空气、声音、火等一些不能直接触摸到的物体是否是物质存在着疑惑,因而,教师此时的重复旨在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进一步理解物质的概念。

二、简单理答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于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表扬当成了廉价的奖品,课堂上使用频繁,在一些公开课上,表扬声、鼓掌声不绝于耳,“你真棒”“真聪明”……频频出现,更有教师在课堂上大把分发小红花、小苹果等作为奖励。确实,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课堂上从始至终充斥着这样的简单理答,课堂热闹有余而理性不足,此时的学生则内心浮躁而缺乏深思。

三、错误理答

有时教师由于受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在教学中不经意出现个别错误的理答。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水》这一课时提问:“水是什么颜色的?”一生答:“透明的。”而教师居然竖起大拇指表示表扬该生。透明跟无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显然不仅是学生,教师在这里也混淆了两者的区别,作出了错误的理答。

特级教师孙双金曾在一书中这样阐述:“课堂理答在教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理答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作为一名一线的科学教师,如何才能做好理答呢?我认为,不妨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延时理答的策略

一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答”都是即时就“理”的,可是,有时教师也不妨拖一拖,采用留白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思维得以进一步的展现。请看以下一则教学片断。

四下《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一课分组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带有4个接线柱的接线盒后,并展示检测结果为: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个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生:我认为是1和2和4之间有导线连接,3跟1、2、4之间没有边接。

应该说这个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快的,一般的学生看到检测结果,马上会想到的是1、2、4之间都有导线连接,而他省略了1和4之间的导线,思维已经进了一步,可是教师该如何理答才合适呢?表扬他?显然这样做会导致其他同学的思维得以限制。

我们看到,执教教师什么话也没有说,他只是用鼓励的目光望着其他的同学。慢慢地,其他同学的手也渐渐举了起来。上来展示了不同的连接方案。

这则教学片断中,执教教师就采用了延时理答的教学策略,无声胜有声,显然比单纯的问“还有吗”更胜一筹。

二、追问的策略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的问。这是一种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理答策略,及时有效的追问是教师教学机智的展现,更是教师主导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好的追问无疑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请看以下两则课例:

例一:教学三年级上册《水》一课时,教师出示一杯白醋和水,请学生想办法判断哪杯是白醋,哪一杯是水。

生:我们可以闻一闻。

师请该生上来闻闻两杯液体的气味。

生:1号杯是白醋,因为它有一股酸酸的味道,而水是没有味道的,所以2号杯中装的是水。

师:酸酸的味道?你尝过了?

生:应该是气味,水是没有气味的。

师:那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什么味道的呢?

引导学生展开尝味道分辨不同液体的活动。

在这则教学片断中,显然学生的语言有误,混淆了味道和气味,把醋的气味说成了“酸酸的味道”,教师比较敏锐,马上意识到了这种错误,“酸酸的味道?你尝过了?”这一次的追问旨在提醒学生纠正错误,而第二次追问:“那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什么味道的呢?”则指向用尝的方法辨别液体味道的教学活动。

例二:五下《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一节比较经典的课,课一开始,教师就展示了一个教学情境:马铃薯在一杯水中浮,在另一杯水中沉。

生:一杯是盐水,一杯是清水。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在书上看到过,水里面加入盐,鸡蛋就会浮起来,我想马铃薯也是这样的吧。

师:这只是你的猜想,怎么才能知道今天在这里的两杯是什么水呢?

生:尝一尝。

师:在我们不清楚是什么液体的情况下能轻易地尝吗?你确定安全?

生:那烧一烧吧,如果有盐的话可以烧出来的。

另一生:我们可以自己来做盐水试试,看看能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在这则教学片断中,教师的三次追问都非常到位,促使学生进一步地思考。教师在这里充分地发挥了科学学习引领者的作用,教师的追问一步一步地推动着教学活动的进展,使教学向纵深发展。

三、多主体理答的策略

教师作为理答的主体是我们常见的,如前面几则课例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了适当的理答。不过,有时,我们可以改变追问的主体,即不一定都由教师进行理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球”顺势抛给学生,让学生来进行适当的理答。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五下《金属的热胀冷缩》一课时,在观察了铜球的热胀冷缩后,拿出一个硬币,问:“这个硬币会不会热胀冷缩,如果来验证?”

生:用秤来称一称。

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把球抛给了学生:其他同学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不行,秤只能称出重量变化,而我们说的热胀冷缩指的是体积变化,秤是称不出来的。

师:那你认为怎样才能观察到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生:量一量它的长度有没有变化?

师再次抛向学生:你们觉得呢?

生:可能变化很小。

有学生从刚才铜球热胀冷缩实验中得到启发:做一个环,开始刚好让硬币通过,加热后,看看是否还能通过这个环。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在这则课例中,教师始终没有作出直接的理答,一次又一次引导学生进行了理答,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实验的方案得以完善,学生的倾听习惯更是得到培养。

总之,理答作为教学提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作为一名一线的科学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理答,采用合适的理答策略,才能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凸显深度。

有效影响深度 篇4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如果你在睡觉时的习惯不好,对身体的危害会非常大。哪些习惯会导致你的睡眠质量下降呢?睡眠大师唐堂这就带你来看看。戴手表睡觉

有的人喜欢戴着手表睡觉,这不仅会缩短手表的使用寿命,更不利于健康。因为手表特别是夜光表有镭辐射,量虽极微,但专家认为,长时间的积累可导致不良后果。戴假牙睡觉

一些人习惯戴着假牙睡觉,往往睡梦中不慎将假牙吞入食道,假牙的铁钩可能会刺破食道旁的主动脉,引起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戴假牙的人临睡前最好取下假牙清洗干净,既有利于口腔卫生,又可安全入眠。

戴胸罩睡觉

美国夏威夷研究所通过调查5000多位女性发现,每天戴乳罩超过12个小时的女人,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比短时间戴或根本不戴的人高出20倍以上。女人戴乳罩是为了展示美或保护乳房,而晚上睡觉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带手机睡觉

有的人为了通话方便,晚上睡觉时将手机放在头边。美国专家指出,各种电子设备,如彩电、冰箱、手机等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都有大量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形成一种电子雾,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生理功能,虽然释放量极微,但不可不防。带妆容睡觉

上一篇:质量作用定律下一篇:移动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