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范围

2024-05-30

作用范围(共7篇)

作用范围 篇1

立案登记制度的出台为当事人诉权的行使提供了有利保障,但是否进行实质审理还需对起诉条件进行判断。 法院对确定案件的受理范围缺乏规范性判断,当事人的诉权行使因此受到影响。 本文正是在诉权保障立法不断深化的趋势之下,对作为起诉条件之一的“法院主管”问题展开讨论。 民事诉讼中的主管制度在我国法学理论界的研究已有建树但将主管制度置于宪政结构、司法权力内部以及社会控制模式中探讨实属独具一帜,本文正是在该领域新的努力。 我国诉权制度不仅缺乏统一明确的规范,而且对诉权行使界限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中国的司法语境下探讨本话题,不仅是对法律制度建构的拷问,更是对司法理念的反思。

一、问题的界定

(一)既有规范及研究成果的梳理

民诉主管制度概念本身带有强烈的社会主义国家色彩,是从制度设计者的角度传达行政管理的制度趣旨,[1]而舍弃从制度利用者的诉权保障角度来设置规范,我国主管制度等同于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因此讨论起诉条件之一的主管范围即可以民事审判权为视角分析。

从诉权角度规范法院案件受理的范围必定很宽,而且作为宪法层面基本权利问题往往规定在宪法或者法院组织法中。我国现行民诉法中的主管概念并非以单独的概念形式出现,而是散见于民事诉讼法律条文中。按照我国传统“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民事诉讼法》没有详尽列明法院主管的范围,而是在第三条规定1中对法院可受理案件的类别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对该条规定的具体内容在理论上存在较大的纷争,有学者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主管制度的科学性深表赞同,认为该规定大大扩展了法院民事诉讼主管范围,从而有助于当事人诉权的更好保护和实现,并且在现行法规定等基础之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细化了我国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类型,主要涉及民法调整的财产人身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商事关系、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以及其他非诉案件和选民资格案件。[2]对于后者,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部分学者认为法院不应当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在这种案件中所调节的关系并非民事法律关系,而是选民选举资格和正常的选举秩序。[3]

(二)问题的提出

学界对于诉权的性质颇有争议, 存在私法诉权理论、抽象诉权理论以及具体诉权理论的分歧。但从理论发展的脉络以及国际上认可的趋势考察, 诉权是当事人接近正义的司法利用,是当事人获得救济的第一层次,应当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 诉权在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公约中以接受裁判的权利或者裁判请求权的方式予以提出,因此有学者甚至将其称为第一制度性人权,[4]诉权并非法律所赋予, 应当是产生于特定纠纷并为当事人所提出。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诉权的保障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即使有学者通过宪法解释学对申诉权和控告权加以扩大解释,从中引申出裁判请求权的内涵[5]也未免过于牵强,因此法院在立案与否的判断时往往忽略诉权的考量。 从立法层面考察,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受案范围不足以涵盖对各类合法权益的有效救济,诸多具有诉的利益案件被拒之法院门外。 依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以及财产关系的纠纷予以受理。 由此可见,民诉法对主管范围的规定实际上限制了民事权利受到保护的种类。从权利保护种类分析,随着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福利国家的出现, 为了调和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 国家一方面限制了在经济上利益既得者的扩张,另一方面则发展了许多原本私法体系无法提供的社会权利,包括生存权、受教育权、劳动权以及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受特殊保护的权利。②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公民依据《宪法》规定所拥有的基本权利长期处于不受保护的状态。 例如早在1954 年 《宪法 》 中即有规定的受教育权, 而直到2001 年最高人民法院才出台了 《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 因此使涉及受教育权受到侵犯的当事人的诉权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 宪法效力的至高位上、权威的无可替代却陷入实体权利不可救济的尴尬,因此有必要重新反思法院受案范围,重新反思诉权在我国立法的具体规定。[6]

从司法层面考察, 笔者检索将近15 个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法院受案范围的司法解释,③涉及行政管理纠纷、证券民商事纠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纠纷等,该类司法解释中对于诸类案件提出“暂缓受理”、“暂不立案”等做法并为下级法院所遵从,但笔者不得其解,可否作如此矛盾的解读:暂不受理但保留诉权。 从这些司法解释可以窥视司法机关对诉权保护的态度,不仅传达出法院在从事审判工作时“法院本位”倾向,而且反映出依照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对诉权的规定将导致司法不统一且当事人的诉权会受到严重侵害。 从以上司法解释不难看出,法院主管范围的立法规定依旧模糊不清,当事人诉权保障严重缺失。 (1)审判权作用范围标准模糊, 法院对受案主管事项享有较大的自主裁量权例如,对于受理证券类民事赔偿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 年1 月则下达通知认为予以受理而在此前, 即2001 年9 月最高法认为证券类民事赔偿纠纷尚不具备受案资格。 (2)对单位内部民事纠纷案件,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1987 年最高人民法院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企业内部合同案件纠纷作出了回复,认为该类案件不应当由人民法院进行受理和审查。 (3)对于新形势下的新类型案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座谈会纪要以及有关领导讲话,法院可推断一般不予受理,而拒绝受理的理由多无明文规定。 (4)其他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 主要影响因素是行政调解优先观念、执行难、审期限制等诸多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困境的干预。

通过以上从立法、司法层面的检讨,笔者发现现行立法框架下存在诉权保护的权利种类不周延法院对诉权的认识不统一等问题。 因此,针对审判权的界限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审判权在三权分立中的关系如何? 涉及多项审判权交叉行使的关系如何处理和保障?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界限与保障当事人诉权如何协调?

二、宏观层次的理论构建

笔者认为,对我国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研究不能仅仅通过立法规定、司法解释、地方规范性文件的文本分析和历史沿革分析泛泛而谈。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构建应当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应从诉权本体出发,而且应当进一步考察协调民事审判权与其他权力、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在宏观理论的构建方面应该主要围绕理念、 制度建构方面展开,试图从本质上改变审判权作用范围尴尬的司法现状,进一步规范裁判请求权。 在具体的论述上,笔者从审判权作用的客体、裁判请求权以及审判权作用范围标准三个角度分析宏观框架。

(一)宽容对待审判权作用客体

纠纷观是民事诉讼原理性话题,对于制度构建、民诉体系的建立产生根本性作用,这也是法律文化对一个国家制度构建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诉讼和纠纷一直以来有一种排斥的态度,特别对被告或者被申请人时而伴着“恶”的社会评价。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制度构建现代化的情形下,应当以中立态度看待纠纷。诉讼作为纠纷解决机制之一,对于社会现实的利益冲突具有协调的功能。[7]受制于我国传统的罪恶纠纷观,国人强调追求和谐稳定的秩序,因而对于纠纷发生、利益冲突总是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然而,随着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强、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化,社会利益冲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诉诸传统的礼制秩序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需要将社会纳入一套全新的规则。在纳入这套规则之前,如何接受这套新规则?即如何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在此应当重新考察纠纷的本质。纠纷虽然具有引起社会冲突的功能,但是纠纷对非合理和不正当秩序具有积极的否定功能,也有将不明的事物加以确认、将法律上的权利关系加以明确的功能,同时也意味着对旧规则的挑战。[8]因此,我们应当摒弃或至少改变之前的罪恶纠纷观,确立中立、辩证的纠纷观。

(二)司法理念的合理化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制度作为决定当事人诉权保障的基础性条件,其构建和完善需要科学的司法理念指导。学界对此颇有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参考大陆法系国家提出的“裁判请求权”作为该制度理念层面的最高指导原理,即保障纠纷当事人获得公正裁判的权利。也有学者认为应当以“立法权本位主义”作为审判权的作用范围的指导思想,即以公权力的实现为目标来作为法院受案范围、受案条件以及诉讼要件的指导思想。对比两者在制度层面的指导作用,笔者更赞同前者,《世界人权宣言》、英国《自由大宪章》、日本《宪法》等都强调裁判请求权应当作为一项基本的权利。目前,我国历经多次修改的《宪法》尚未将裁判请求权明确列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虽然第33条明确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权,但是尚未阐述裁判请求权的含义,将其理解为裁判请求权依据未免有些勉强,因此建议将裁判请求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纳入我国宪法。

(三)民事审判权作用的边界

在司法理念层面上学者对民事审判权作用的边界存在不同观念,而在司法实务中对民事审判权的作用范围则存在重大分歧。法院受理案件的具体差距主要体现在各地方颁布的地方规范性文件或者内部会议纪录的规定不同。我国法院长期处于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司法现状,民事审判权不仅不能涵盖当事人各类合法权益,而且许多应当被受理的案件也被拒之门外。因此,应当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作法,既让当事人具有接近正义的机会,又让司法资源不因滥诉而被浪费。大陆法系国家的诉之利益理论恰能确定法院主管范围的边界。在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主审法官往往会进行诉的利益的衡量,以判断是否应当对该案进行民事审判,即是否允许案件进入审理程序。诉的利益不仅是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进行实体审理的基础,也是保障当事人诉权的重要因素。基于诉的利益考虑,在日本、德国等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将起诉条件和诉讼要件进行分离。[9]起诉条件通常包含一些程序性规定,如诉讼费用缴纳、起诉状的提交、送达等事项,当事人的起诉条件满足该类程序性事项即可进入诉讼程序,即诉讼成立。诉讼要件则包含管辖权、当事人适格、诉的利益等实体性审查内容,是在已进行的诉讼程序中作出本案实体判决的基础条件。我国当前民事诉讼法尚未严格区分起诉条件与诉讼要件,并且在最新民诉司法解释出台之前,立案庭立案的工作并非采用案件登记制或者值班柜台式受理案件,而是进行部分的实体审理工作,这种实体审理前置导致法院受理或者立案的门槛过高,致使当事人的诉权遭到侵害。因此,法院系统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前所进行的“大立案”改革举措对当事人的诉权保障而言反而是一种倒退,立审分立的做法无疑使实体审理向前推移,有违诉讼运行基本规律和诉讼改革国际趋势。很多学者指出应该采用值班柜台式受案,目前最新民诉司法解释对立案登记制的规定基本符合了这点努力,美中不足的是司法解释尚未对审判权作用范围的界限进行划定。

三、微观层次的理论建构

前文论述了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宏观层次的理论建构,可称之为诉权本体层次的论述,但民事审判权的作用范围与行政、刑事审判权以及其他社会管理机制上存在界限交叉部分,厘清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对构建具体制度和界限划定意义重大。

(一)案件的可裁判性

“案件性”的标准或称之为 “法律上的争诉性”在大陆法系国家作为诉讼要件成为法官进行实体审理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作为英美法系代表的美国将“案件或者争议”作为民事主管范围的主要依据。 法院不可能对所有纠纷都进行审理,纠纷必须属于民事审判权的作用范围。 而案件性正是将纠纷的整体一分为二,只有具备案件性的纠纷才能作为法院审理的对象。 进入法院审判程序的纠纷必须具备真实性、实质性、争议性,必须通过法院的终极裁判获得救济。 因此,作为“案件性”的纠纷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法院受理的案件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纠纷, 区别于抽象或假定的分歧或争端,更不应当是假象的纠纷;(2)案件必须具备真实性、实质性、争议性,并非纯学术性的或者不具备实际意义的争议;(3)争议问题的性质与法律上规定的要件相契合,并能据此作出实体判决以终局性解决纠纷。 审判权的作用应当具有实效性,因此审判权作用对象必须是实在的、具备可裁性的纠纷。

(二)民事审判权与宪法依据

如前所述,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应当以诉的利益作为界限,由此可知对于宪法所保障的各类民事权益也应当提供保障。 宪法的司法适用与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关系的核心问题即是从审判权的依据为出发点来论述界限问题。 可以尝试推动宪政司法化,并借鉴“对第三者效力理论”。 在司法实践中宪法的适用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依据宪法来裁决其他的具体纠纷案件;二是对具体民事案件进行违宪审查。 但要使宪法真正实现司法化,必须建立合理的违宪审查制度,使宪法司法化的真实功能得到发挥,否则只能是停留在相对低层次上的适用。

(三)民事审判权与其他权利的界限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也应当在与其他权力的对比中获得厘清,否则虽然符合自身的案件受理条件,但无法逾越其他权力的限制。 笔者首先从国家行为的角度去廓清民事审判权的界限,现行《行政诉讼法》、《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对国家行为的态度,主要局限于国防和外交,但从历史沿革或者域外经验考察,国家行为不应仅仅局限于国防外交事务, 更应该在政治层面和司法理念领域进行周延。 从世界各国的作法来看,国家行为的范围应该在司法实践中由法院通过特定判例逐渐形成,既不可能由宪法或者法律进行周延性规定,也不可能由立法者或者司法者通过立法、司法解释进行解释性规定等,对国家行为的审查较为简易。

案件类型的交叉情形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下具有一定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案情复杂、涉及法律层次多,而且所涉及的主管问题复杂。 细化不同类型案件对交叉型纠纷中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研究尤为重要, 应当构建合理的权限争议解决机制,其中涉及刑事犯罪诉讼的案件理应由刑事案件审判庭进行受理审查裁决,而涉及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交叉的情形则相对复杂:(1)对于涉及民事和行政双重性质的当事人之间的积极纠纷,由最先受到起诉状的审判庭行使裁判权;(2)对于涉及民事和行政双重性质的当事人之间的消极纠纷,适用我国民事诉讼中移送管辖制度;(3)对于权限争议较大的涉及民事和行政双重性质的案件,应该在立案厅设立争议讨论法庭;(4)对于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交叉与协调问题,可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如税收问题就涉及行政和民事双重色彩。 民事诉讼中法院可以优先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因为具体行政行为在民事诉讼中将会处于证据地位;再者,对于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交叉,在现代“公权私权并重、效率公平兼顾”的司法立法理念之下,应当摒弃当前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国家本位主义,不仅要解决社会纠纷、分配社会利益,更应当注重被害人的独特需求。 因此,立法应当赋予被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问题上的程序选择权,即是否优先提起民事诉讼,允许私权的适度自由、兼顾诉讼的效率,并应当在赔偿范围、诉讼权利救济方面强化对被害人的救济。

(四)民事审判权与社会自律性

从现行法律法规可推知,对于单位团体内部纠纷一般不宜接受司法的管辖,典型案例为公务员对于内部处分行为无法提起诉讼,只能以内部行政复议等手段予以解决。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不仅有其内在的权限或者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区分,并且应当对民事审判权作用于社会纠纷的程度加以探讨。 在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影响下,目前我国立法对单位或者团体内部纠纷往往不受司法权管辖, 但随着民主、法治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司法审查的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权力关系在范围上呈紧缩趋势,涉及限制相对人基本权利时应当有法律依据,并且应当接受司法审查。 在此基础上,日本又发展出一种“部分社会论”, 认为关于拥有自律性法律规范的社会或团体的内部问题的纠纷不属于法院的审查范围从各国立法经验考察,对于社会自律性规范往往会附加几项应当遵守的原则:(1)技术性事项例外原则;(2)穷尽社会团体内部救济原则;(3)仲裁条款排除司法管辖原则。

四、反思中的前行

民事审判作用范围的讨论可以为我国民事案件立案工作提供更多智识上的帮助,是当事人诉权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 但我们必须维持讨论中的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来源于对矛盾的批判,更应进一步反思该何去何从。

(一)诉讼法理论框架下对立案登记制的拷问

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各级审判机关应当实行“立案登记制”,并且新的案件受理制度也被纳入到最新的民事诉讼司法解释中。 该规定对当前立案门槛高、当事人权利诉求无门的现象有直接改观作用,但是否能够从实质上改变诉权保障现状值得深究。 虽然立案登记制使案件更加容易进入法院,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是:当事人是否也更加接近司法? 现行的立案登记制度对起诉条件是否有新的要求或限制? 对于前一疑问,在大陆法系国家法院对诉讼要件的判断实际上已进行实体审理,当事人具有接近司法正义的机会,但我国目前出台的立案登记制尚未对此有所保障,特别是如何、何时审查起诉条件这一环节较之以往只是形式上的改变。 对于后一疑问,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既然采用立案登记制,则对于起诉条件就不可能在立案时予以判断,那么可能是在实体审理前或者实体审理时进行判断,这种不予受理究竟是采用原来的裁定方式还是国外的诉讼判决方式。 对此有学者指出,登记立案制下审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登记前登记要件的审查, 审查诉状是否符合登记要求;二是登记后对案件的管辖、当事人适格、诉之利益等实体问题进行审查,即是否能进入诉讼程序之实体问题审查。[10]

(二)立案登记制下的主管制度

理想的立案登记制应当兼顾当事人和法院的双重利益,即应当体现对当事人诉权的保障,同时受案范围受到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限制,本次司法解释所建立的立案登记制是否真做到这种平衡?这应当从两个层次论述:其一,本次出台的民诉法司法解释是否真的做到诉权保障?其二,当事人诉权所指向的救济权得到如何保障?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起诉”和“受理”条件并没有作出严格区分,主要内容规定在《民事诉讼法》第119条[11]和第120条两个条款中。虽然1991年制定民事诉讼法时该条规定的立法定位是形式判断,但是实践中不断显现“逆现象”,将该条起诉条件规定视为实质条件判断,而只将120条规定视为形式要件的判断。笔者认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诉权得不到保障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混淆,导致当事人诉权与法院审判权的错位以及在程序上的非对称性。在大陆法系国家,对立案受理的程序化规定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先对起诉要件进行形式审查,如符合一般程序性就进入诉讼程序;继而对诉讼要件进行实体审查,即对当事人、管辖、诉之利益等关乎案件是否能进入审判程序的实体问题进行审查;最后对案件的本案判决要件做实体审查并作出终局判决。如今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界更是将后两种审查类型合二为一,更加明显地区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的不同。法院不能以缺乏管辖权、当事人不适格等实体问题对案件不予受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司法解释第208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于符合现行立法中起诉条件的,即符合第119条规定的案件应当登记立案,而当场不能立案的案件也应该先接受起诉材料并予以登记。随后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也做了类似规定。虽然这两条规定相比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江伟先生所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立案登记制相去甚远。[12]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立案登记制度的实施前提还是《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起诉条件,法院不可避免地对案件起诉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接受案件”并不代表必然“立案”,仍需要一周的实体审查期限,并且“立案”并不受到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限制,由此可见最高法所做司法解释相对还比较粗糙。

立案登记制出台确实缓解了现阶段立案难、立案乱的现象,但在改革热潮之后留给我们的应该是更多的反思,这样改革才能不断往前推进。 本文正是基于在此次改革的浪潮中的反思,重新审视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以及相关交叉、重叠案件类型所做出的理论研究。 只有认真审视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限制,区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案登记制度。

作用范围 篇2

预付款保函在国际承包业务中使用时,是由承包人通过银行向业主提供。保证书规定,如申请人不履行他与受益人订立的合同的义务,不将受益人预付、支付的款项退还或还款给受益人,则由银行向受益人退还该款项。

预付款保函除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使用外,也适用于货物进出口、劳务合作和技术贸易等业务。例如,在成套设备及大型交通工具的合同中,通常采用带有预付性质的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支付部分价款。在这种交易中,进口人在签订合同后,向出口人开立履约保证书,由银行保证进口人按合同规定按期支付价款,同时,出口人也向对方开立还款保证书。如出口人不能按期交货,银行保证及时偿还进口人已付款项的本金及所产生的利息。

提高动态范围 篇3

Geoff的回答:大部分现代相机都提供自动动态范围控制选项,它的目的是在维持高光部分曝光正常的前提下,提升暗部细节的呈现。以我们的经验,尼康自动D-Lighting的效果尤其优秀,它在提高了整体动态范围的同时,又不会让画面反差出现太多损失。佳能的自动亮度优化就有点功过参半了,它有时会造成明显的反差不足。

如同对于大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一样,最好的方案就是使用RAW格式拍摄,这样,我们可以在后期处理RAW文件的过程中调节动态范围控制的强度,或者直接将其关闭。不过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只有在使用相机厂商提供的配套处理软件时,才能进行这一操作。而如果使用Adobe Camera Raw等其他软件,就无法对相机的动态范围控制效果作直接调整了。

如何调节动态范围?

使用相机配套的图像处理软件能够最方便地控制动态范围效果,但这并非惟一选择。

佳能DPP

在佳能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中,你可以将自动亮度优化设置更改为“低”、“标准”、“强”或者“关闭”。同时,还可以对高光、阴影和整体对比度进行分别调节。

尼康View NX

通过D-Lighting HS滑块,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对动态范围的调整,同时还提供高光保护和阴影保护。在对话框中,软件还提供了其他的控制选项,包括整体亮度和对比度。

Adobe Camera Raw

作用范围 篇4

现如今, 绝大部分人采用流体力学方法 (CFD) 对流场进行仿真研究, 而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数值解法就是有限体积法, 本文采用的仿真软件FLU-ENT就是基于此[1,2]。而很多人在运用CFD方法进行插入式电磁流量计流场仿真时, 往往无法确定其在管道中的计算域, 导致其信号模拟难以实现。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通过FLUENT软件对管道内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 提出了信号作用范围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1 基本原理

1.1 信号作用范围的定义

根据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距离电极越远的区域, 其磁感应强度越弱;当远到一定距离时, 该处流体切割磁感线所产生的电动势弱到不会对流体检测结果产生影响[3,4]。所以, 对于大口径管道, 插入式电磁流量计传感器探头电极能检测到的流量信号实际上是被测管道内传感器探头附近某一空间区域的电信号, 而并非覆盖整个管道[5,6]。

所以, 本文对信号作用范围做了一明确定义。信号作用范围是指电极附近的某一空间区域, 该区域内导电流体切割磁感线所产生的电动势对流量检测结果起决定性作用。

1.2 等效半径R的定义

在流场中, 信号越强则越容易被电极接收到, 场内每点产生的信号大小与流过该点的流速有关, 而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由于探头的插入导致流场分布发生变化, 故可知电极不是在其周围等距离的采集有效信号, 即实际的信号作用范围是不规则的区域。为了方便研究, 用下述方法定义等效信号范围。一个在电极周围的具有半径R的球形区域VR, 使它与实际信号作用范围对信号产生的贡献是等效的, 即满足式 (1) 。

式 (1) 中, Π为流体在流场中切割磁感线对信号产生贡献的实际总体区域, VR为以电极为球心的区域, 其半径R定义为等效半径, Φ (x, y, z) 是流动空间中流体单位体积贡献的信号。只要确定出等效半径R, 就能表征出等效信号作用范围VR。

1.3 等效半径R研究方法

根据体积流量的计算公式可知:

式 (2) 中U指的是截面A的面平均流速。而在仪表测量时实际检测到的流速应该是信号作用范围内的整体平均流速, 通过标准装置检定得到仪表的转换系数K, 可以把信号作用范围内的整体平均流速转换成电极所在位置处管道最小横截面 (简称最小截面) 的面平均流速, 从而计算出流量值。故在仿真时可以把信号作用范围内的平均流速代替最小截面的平均流速, 通过这个原理可以对信号作用范围进行求解和验证。

1.4 等效半径R分析步骤

关于等效半径R的确定, 以FLUENT软件对插入探头的大口径管道进行数值模拟。步骤为: (1) 求得某一来流速度U下, 不同区域半径r与该半径球形区域范围内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 (2) 根据连续性方程求得最小截面的理论平均流速; (3) 利用插值方法确定该来流速度下信号作用范围的等效半径R; (4) 改变来流速度重复此模拟实验。

2 信号作用范围的确定方法

2.1 确定计算域

为了保证网格质量, 选择工程上使用十分广泛、结构较为简单的圆柱二电极探头作为仿真对象, 计算域如图1所示。在保证前后直管段的基础上, 设定常温常压下水为流动介质, 入口边界条件为速度入口, 出口边界条件为压力出口, 选择标准k-ε模型为湍流模型, 其经验常数C1ε、C2ε、C3ε分别取1.44、1.92、0.09, 湍动能和耗散率分别取1.0和1.3。

根据信号作用范围概念可知, 只要探头能够检测到流量信号, 表明该处的流动一定在磁场区域范围内, 则计算域内的平均速度为:

式 (3) 中Vr为计算区域, u (x, y, z) 为速度函数。

2.2 最小截面理论流速的求解

所研究的背景是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用于测量大口径管道的流量, 因此, 所采用的管道模型是大口径管道, 尺寸如下:管道内径为400 mm, 探头半径为32 mm, 电极半径为5 mm, 探头的插入深度为120 mm。

由连续性方程可得:

式 (4) 中U为实际来流速度, A1为管道截面积, 为最小截面理论流速, A2为最小截面积。

用GAMBIT软件建立模型, 可直接得出A2=117 961.70 mm2。取来流速度在0.5~10 m/s范围内的6速度点, 则可以根据公式 (4) 求出不同来流速度下流过最小截面的理论流速。

2.3 计算域内的平均流速和计算域半径之间的关系

取计算域半径在10~80 mm的范围内, 通过GAMBIT软件分别建立模型, 再由FLUENT软件分别进行仿真, 得出在不同半径的计算域内所对应的体积加权平均流速, 如表1所示。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 随着计算域半径的增大, 计算域内的平均流速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在计算域半径较小时, 在探头附近的湍流活动比较剧烈, 导致了此区域内的平均流速过大;而当计算域半径较大时, 最外层区域的流体流动情况减弱, 即那些区域对信号不起决定性作用, 导致了平均流速过小, 同时也说明了等效信号作用范围的存在。

为了得到不同来流速度下的等效半径, 利用MATLAB对各组数据进行相应理论流速的插值运算, 得到如表2所示的数据。

2.4 确定R

从表2中可以看出, 虽然来流速度不同, 但对应的等效半径之间的差别却不大,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接近的。取任意不同来流速度下计算域半径和流速关系曲线图进行比较, 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尽管流速不同, 但计算域半径却是一样的, 即横坐标一致, 且曲线的形状十分相似。因此, 可以认为等效半径的大小和来流速度无关。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等效半径R为定值, 即得到的等效信号作用范围为定值。也就是说, 在流量传感器的磁路系统不变的情况下, 等效信号作用范围不随来流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为了减小计算误差, 提高数据的置信度, 对表3中的各等效半径做平均值得到R, 即:

3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通过上述方法所得到的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等效信号作用范围的可靠性, 把该尺寸的传感器探头形状加工制作成流量计样机在口径为400mm的管道上进行流量测量, 插入深度也保持在120mm。其测量得到的体积流量与仿真得到的流量进行对比, 如表3所示, 其中计算仿真流量示值所用的流速是上述得到的等效信号作用范围内的平均流速。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 样机测得的流量与仿真所得流量之间的误差很小, 其中最大的示值误差也不超过-0.78%, 充分说明了可以用等效信号作用范围内的平均流速来代替被测管道截面内的平均流速的可行性, 即验证了等效信号作用范围的存在和确定方法的正确性。

4 结论

运用CFD方法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大口径管道流场进行了仿真实验, 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表明CFD方法用于确定信号作用范围的可行性。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信号作用范围是由插入式电磁流量计自身硬件决定的, 一旦一台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制作出来其等效信号作用范围就已确定, 不会受到流体来流速度的影响;但当其磁路系统发生变化时, 此时的信号作用范围的大小也会随之改变。这为以后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插入管道后的流场分析提供了一个更佳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人宪.有限体积法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5—7Li R X.The basic of a finite volume method.Beijing: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 2008:5—7

[2] Baranyi L, SzabóS, BollóB, et al.Analysis of low Reynolds number flow around a heated circular cylinder.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23 (7) :1829—1834

[3] 金宁德, 宗艳波, 张玉辉, 等.四电极电磁流量计磁场分布特性数值模拟.工业计量, 2009;19 (2) :2—6Jin N D, Zong Y B, Zhang Y H, 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electrode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Industrial Measurement, 2009;19 (2) :2—6

[4] 王月明, 石春芳.电磁流量计磁场仿真研究.大学物理实验, 2011;24 (1) :67—68, 85Wang Y M, Shi C F.The 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Physical Experiment of College, 2011;24 (1) :67—69

[5] 李曦, 张小章.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理论研究.计量技术, 2008; (2) :3—6Li X, Zhang X Z.Theoretical study of insertion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Measurement Technique, 2008; (2) :3—6

最小范围的黑话 篇5

从心理学上说,给爱人起爱称,就相当于小狗撒尿,至少从称呼上将对方划到自己的领地。这种心态,王戎之妻的话可为代表:“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翻译成市井白话就是:“你是我的老东西,我不黏糊你个老东西,谁能黏糊你这个老东西?”

爱称应该是最具个性的,如果实在不好意思太有个性,或者担心对方无法接受,只能在前面附上漫长的定语,以示区别。

许广平在给鲁迅的第一封信中便落款为:“谨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这是3月11号的信。到了3月15日,这落款便成为“小学生许广平”,四天的时间便跨越了两个定语,至少说明了内心进境之神速。五天之后,落款变成了“鲁迅先生的学生许广平”,一下把自己和对方连在了一起。至4月10日,许便自称“小鬼许广平”,并注明“鲁迅师所赐许成立之名”,昵近之意,溢于言表,又有些谨慎的收敛,不过“小鬼”之谓,已进入爱称范畴。这种暗号,旁人看似明白,个中人心已跌出云外,兀自起伏了。

爱称进入第二个阶段,往往有强买强卖的风范。最典型的便是把自己划归对方,“你的”、“全是你的”。梁实秋先生给韩小姐的信中便自称“你的人”。从想让别人归自己,到一定要把自己归别人,绝不讨价还价。

爱称的高级段位,基本上到了无招胜似有招的地步。鲁迅和许广平之间互称“小白象”和“小刺猬”算是比较平淡的,有一封信中还插入了算术等式:“小刺猬=小莲蓬=小莲子”。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称呼繁复花哨,令人叹为观止:眉,小龙,龙龙,我唯一的爱龙,眉爱,爱眉,至爱妻曼,眉眉至爱,爱眉亲亲……徐志摩称呼自己也令人目眩:摩祝眉喜,摩摩祝眉眉福,摩问眉,你的顶亲亲的摩摩,汝摩……最酷的应该算是“你的心他”,虽然实在分析不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作用范围 篇6

1 路面模型

模型尺寸的确定依据文献[1,2], 综合确定为2.2m×2.0m×2.7m, 路基计算深度取2m, 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将路面各结构层视为弹性材料, 根据模型尺寸及各结构层厚度, 路面数值模型建立如图2 (路面模型的坐标原点为土基边缘线交点处) 。

2 材料参数

将沥青路面各结构层视为弹性材料, 其中上面层采用AC-13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其材料参数通过强度实验和分级加载试验确定;其余各结构层材料通过设计规范加以确定, 具体材料类型及参数值大小如表1。

3 模型赋值

路面各结构层材料参数如表1, 模型边界条件均假设为:底面无z向位移 (U3=0) , 前后侧无y方向位移 (U2=0) , 左右侧无x方向位移 (U1=0) 。网格划分时, 由于将路面表面层以下的各层视为均质材料, 网格划分时可以划得稍微稀疏一些, 网格形式可采用六面体;表面层层面上由于需要画出荷载的作用区域, 故网格形式可采用四面体。下面我们将模型赋予不同大小的荷载形式, 研究路面在标准轮压下的荷载影响区域、不同超载情况下对荷载影响区域的大小。

4 数值结果分析

规范规定, 路面设计的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载100k N。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d=21.3cm, 两轮中心距离为1.5d, 轮胎接地压强p=0.7MPa。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讨论轮压在0.8MPa、1.0MPa、1.2MPa等超载情况下对荷载影响区域的影响, 并与标准双圆荷载的影响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由于数值模拟分析后的结果云图较多, 这里以1.0MPa双圆轮载作用下的Mises应力云图为例 (图5~图8) 。

为了进一步分析超载作用下, 荷载影响深度的变化情况, 分别从X、Y、Z (1、2、3) 三个方向研究应力位移的变化趋势。需要说明的是:X为沿路面横断面方向, Y为沿行车方向, Z为沿路面深度方向。其中应力用S表示, 位移用U表示。

沿X方向如图9~图18所示。

以轮压0.7MPa为例分析沿X方向应力位移变化趋势图, 可以得出:对于受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均质路面模型, 其应力与位移关于x=1100mm对称, 在离x=1100mm较近处, 应力位移值较大, 变化也较大;离X=1100mm较远处, 应力位移值渐趋平稳, 从而可以确定荷载的影响范围。以对Mises图分析为例, x小于600mm时, Mises小而平稳;x大于1600mm时, Mises同样小而平稳;只有当x在区间[600mm, 1600mm]时, Mises才变化明显, 且值都较大。因此, 拟定荷载的影响长度为1000mm。综合其它应力位移沿X方向的变化趋势, 确定轮载的影响长度为1000mm。轮压大小的改变, 对X方向的影响长度有一定改变, 0.8MPa时, 沿X方向影响长度为1050mm;1.0MPa时, 沿X方向影响长度为1080mm;1.2MPa时, 沿X方向影响长度为1100mm。

沿Y方向如图19~图28所示。

通过对不同轮载大小作用下沿Y方向应力位移值的比较发现:在标准双圆轮载作用下, 沿Y方向的影响区域长度为700mm;轮载大小的改变, 对Y方向的影响宽度有一定改变, 0.8MPa时, 沿Y方向影响长度为740mm;1.0MPa时, 沿Y方向影响长度为780mm;1.2MPa时, 沿Y方向影响长度为800mm。

沿Z方向如图29~图38所示。

通过对不同轮载大小作用下沿深度方向应力位移值的比较发现:在标准双圆轮载作用下, 沿Z方向的影响区域长度为700mm;轮载大小的改变, 对Z方向的影响深度有较小改变, 0.8MPa时, 沿Z方向影响长度为750mm;1.0MPa时, 沿Z方向影响长度为780mm;1.2MPa时, 沿Z方向影响长度为800mm。

综合上述分析, 我们发现在一般超载情况下, 不管沿哪个方向, 荷载的影响区域在不同超载情况下都有所增加。0.7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000mm×700mm×700mm;0.8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050mm×740mm×750mm;1.0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080mm×780mm×780mm;1.2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100mm×800mm×800mm。

5 小结

通过对轮载作用下路面影响区域的分析有以下结论:

(1) 标准双圆轮载作用下, 荷载的影响范围集中在荷载作用周围不远处,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其影响范围沿X、Y、Z方向为1000mm×700mm×700mm。

(2) 在超载的情况下, 荷载作用的影响区域范围有一定的改变, 轮载为0.8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050mm×740mm×750mm;1.0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080mm×780mm×780mm;1.2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100mm×800mm×800mm。

(3) 随着轮压的增大, 荷载影响区域范围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小, 说明荷载影响范围不会随着轮压的增大无限的增加, 因此当出现严重超载或冲击荷载时, 路面局部将可能出现塌陷现象。

参考文献

[1]魏建明, 钱磊, 吴坤.全厚式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分析[J].公路工程与运输, 2008, 11 (2) :55-58.

[2]陆辉, 孙立军.轮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 2004, 37 (7) :64-67.

[3]万成.基于X-ray CT和有限元方法的沥青混合料三维重构与数值试验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

[4]王聪.基于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力学行为及三维重构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2.

[5]杨廉.橡胶沥青混合料二维细观结构数值模拟建模方法及虚拟加载试验研究[D].长安:长安理工大学, 2012.

[6]A1-Omari A, Tashman L, Masad E, et al.Proposed methodology for predicting HMA permeability[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Asphalt Paving Technologists, 2002, 71 (2) :30-58.

[7]You Z P.Development of a Micromechanical Modeling Approach to Predict Asphalt Mixture Stiffness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2003.

[8]Soranakom C, Birgisson B, Napier J, et al.Simulation of fracture initiation in hotmix asphalt mixture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C], 2003.

作用范围 篇7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学校德育,价值取向,功能作用,服务范围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小学校服务已然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研究热点, 并在社会工作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充分发展, 形成完善的工作体制与机制。在国内, 社会工作介入学校并提供专业服务也不再是新鲜事物, 2002年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开始从事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社会工作服务, 开启了国内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探索的先河, 其后北京、深圳、中山、佛山等开始了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探索。学校社会工作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学校提供服务, 这种服务与学校德育存在怎样一种关系呢?这种存在关系又是怎样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让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 并取得成效呢?本文从学校社会工作和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功能作用和服务范围三方面视角, 论证两者间所存在的关系。

一、学校社会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的服务目的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目的很明确, 即社工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在学校中提供服务, 与家长和学校各方人员包括校长、学生处教师和班主任等, 共同携手帮助学生成长。具体目的包括协助学生开发潜能和健康成长、协助学生解决阻碍他们健康成长的问题。[1]从学校德育角度出发, 德育目标是指学校要培养具有何种德性的何种人 (角色) , 即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怎样的德性品质和培养何种德性的何种社会角色。[2]具体来看, 学校德育目标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另一方面要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无论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还是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 都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困难, 需要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天赋。可见, 德育工作目的也就包含着上述学校社会工作目的, 即开发学生潜能,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解决学生成长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因此, 从目的分析看, 学校社会工作和学校德育目的服务对象具有一致性, 都是学生主体, 且都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既然两者工作目的具有一致性, 那么能否相互替代呢?

二、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德育的功能作用

从本质看, 社会工作与学校德育的功能作用各不相同。国内研究者指出[3], 从结构功能主义思维路径分析, 社会工作具有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功能。其中, 社会工作的个体层面功能主要包括人格塑造、情绪调节、行为转化三种功能。其群体层面功能主要包括目标导向、规范约束、价值整合三种功能。而社会层面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整合、社会导进两种功能。站在学校来看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个体层面功能和群体层面功能是切合学校需要的, 因为学校服务个体是学生、教师, 服务群体是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对于学生个体来说, 可能在人格、情绪、行为等方面遇到发展问题, 需要借助社会工作功能加以解决。对于师生群体来说, 在团队建设、在学校发展中, 需要通过目标导向明确团队建设的目的、清晰学校的发展方向, 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团队成员、学校师生行为, 提炼团队或者学校组织共同的价值观, 形成团队文化或者学校文化, 引领团队或者学校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工作的某个具体领域, 其具备的功能针对性更强、更为具体, 包括协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 实现受教育机会均等;补救班级教学的缺点, 协助学生个体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发展个性与潜能,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协助学生发展与“学校—家庭—社区”的良好关系, 增进教育的功能。[4]在国内, 由于学校社会工作发展较晚, 学生、教师和家长对社会工作融合学校教育的态度还在转变, 从不清楚到熟悉, 从持观望态度到认可, 并积极寻找社会工作者解决问题, 因此, 学校社会工作功能与作用存在不足, 不能完全发挥出上述功能, 尚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

从学校德育所具有的功能来看,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在《德育功能简论》中表示, 学校德育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社会性功能的实现首要的中介环节在于影响、塑造好德育对象的品德人格, 主要通过德才兼备的“产品”去影响社会。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教育性功能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5]

比较分析发现, 学校社会工作和学校德育具有的功能作用, 两者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两者都具有个体和社会两方面的功能, 那么, 学校社会工作的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功能, 与学校德育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具有怎样的关联呢?

(一) 学校社会工作个体层面功能是学校德育个体性功能的补充

学校社会工作的个体层面功能是通过人格塑造、情绪调节和行为转化实现的。该功能存在需要具有前提假设, 即学生存在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人格方面、情感与心理方面、行为方面等。社会工作者针对这些问题学生, 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手段, 给予解决, 实现服务个体发展的功能。学校德育个体性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实现的。两者比较得出:一是学校社会工作面对的是问题学生, 而学校德育个体性功能, 既要面对问题学生, 又要面对非问题学生, 开展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二是学校社会工作功能不包含思想政治教育, 而学校德育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两大任务。三是学校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工作领域, 以问题解决为目标, 提供服务为内容, 教育功能弱。学校德育属于教育领域的核心内容, 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构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性是德育的重要功能。

可见, 尽管两者间的功能具有重合性, 但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个体层面功能, 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理解成要比学校德育功能作用小。因此, 学校社会工作只能补充学校德育工作力量, 而不能替代它。

(二) 学校社会工作社会层面功能是学校德育社会性功能的有益补充

学校社会工作的社会层面功能被认为是社会整合和社会导进两种功能, 两大功能是站在社会发展视角, 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 实现社会和谐, 巩固社会成果。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结构整合, 以及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整合。导进功能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功能。具体从学校社会工作看, 这种社会层面功能主要体现在发展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方面, 具体在于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等多方面, 目的在于增进学校教育的功能。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是通过实施教育后, 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 良好的道德品格, 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两者比较分析, 学校社会工作中的社会层面功能是有别于学校德育社会性功能的。一方面, 学校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是针对获取社会资源, 发展社会关系等方面出发的。而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从人才培养, 培养社会人、社会公民出发的。另一方面, 学校社会工作难以在学校对学生群体进行新的社会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结构整合。学校作为存在状态的组织, 已然形成自己的文化, 有了学校自己的价值体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自然把学校的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规范自己行为的价值标准, 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规范和结构整合, 达到与学校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学校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发挥的功能, 只能是在兼顾学校已有的社会价值、规范和组织结构上, 对学校德育的有益补充。

(三) 教育性功能是学校德育独有的, 学校社会工作不具备该功能

教育性功能决定了学校德育的不可替代性。学校社会工作实施的前提, 是学校存在需要通过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 解决个人或者某个群体成长或发展中的问题。问题解决就是社会工作目标的结束, 可能在解决的过程中呈现出教育的特点, 解决问题的个案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但是始终改变不了学校社会工作的社会问题解决的服务属性, 这种服务就是解决问题, 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 教育性不是它的直接目标。而学校德育属于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中小学教育中, 被置于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首。教育性是学校德育的本质属性。分析得出, 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德育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一定共性, 有关联性, 但更突出地表现在学校社会工作功能作用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 而非替代性。

三、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把价值取向界定为“一定主体价值选择的总趋向和价值追求的一贯性倾向”。学校社会工作和学校德育两者实施构成的主体是不同的, 前者是社会学专业或职业人员群体, 后者是教育学专业或教育职业人员群体。社会工作职业人员的价值选择是立足于社会发展, 解决社会问题, 满足社会群体的需要。教育职业人员的价值选择是立足学生培养, 解决教育问题,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工作职业人员眼中, 学生是社会人, 属于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在教育职业人员眼中, 学生是培养对象, 是与社会人存在一定差距的“准社会人”, 他们需要通过教育逐渐完成社会角色转变。因此, 前者是社会救济帮扶, 后者是教育影响, 两者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 学校社会工作某方面的价值取向可以满足学校德育的需要

更具体看, 国内学者把学校社会工作定义为具有三方面的价值取向。首先是作为助人活动的价值取向, 其次是作为一种专业的价值取向, 再次是作为一种制度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 其价值取向主要有尊重人的价值, 满足人的需要;作为一种专业和职业, 其价值取向主要有个别化原则、接纳原则、民主自决原则、职业道德原则;作为一种福利制度, 其价值取向主要有秩序、正义和效益。[6]从上述三个角度看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作为助人活动和作为一种专业或职业的价值取向, 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也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福利制度, 在学校社会工作中体现不太明显, 目前国内至少还是难以作为福利制度, 让在校学生和家长都可以享受社会工作提供的专业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具有助人活动的价值取向, 学校社会工作者把师生看作是需要获得帮助的群体, 尽管身处学校系统, 但也面临多种社会问题。因此,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是尊重师生和家长的价值, 满足师生和家长的需要的, 体现出学校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 与学校德育工作中对问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具有直接关联性。可以说, 学校德育某部分工作内容, 正是要面对问题学生, 这些学生呈现出来的问题, 不仅仅是在学校系统环境下形成的, 更多是通过家庭、社会因素导致, 或者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学校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价值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期望和需求不谋而合。

(二) 学校社会工作核心价值不是满足人的教育需要

从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或职业价值取向来看, 有学者研究提出了个别化原则、接纳原则、民主自决原则、职业道德原则。这四个原则, 一方面与学校德育工作原则具有共性。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需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生群体进行个别化的教育。也需要接纳学生态度, 容忍学生犯错误, 因势利导解决学生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也需要通过民主方式, 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途径的讨论, 与德育实施者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对于德育工作者, 职业道德原则必须遵守,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底线。另一方面尽管两者间在价值取向方面具有共性, 但是从两者价值的总趋势和追求的一贯性看, 学校社会工作本质不是为了满足人发展中的教育需要, 而是从社会问题角度出发, 解决人的社会性问题, 满足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需要。学校社会工作专业进入教育领域, 提供以教育为宗旨的服务, 与教育进行融合, 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领域, 由于其价值取向的差别, 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是区别于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与作用的。因此, 学校社会工作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包括工作的服务性与利他性、注重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和注重自助与民主参与。

四、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德育的服务范围

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有各自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所涉及的范围显然不同。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面向社会的任何有需要的群体, 学校教育的服务对象是面向社会中固定的学生群体。学校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是助人自助工作, 是救助、帮扶社会中问题个人与群体的服务, 服务内容可具体化。学校德育工作者是对学生提供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是意识形态上的服务。当学校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德育工作之后, 学校社会工作者、学校德育工作者同时出现, 学校如何协调两者关系, 让两者形成合力, 发挥最大效果?这就有必要清晰两者的服务范围, 清晰两者的关系, 明确两者各自的职责。

(一) 学校德育的服务范围

学校德育范围通常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三大类。实际上, 学校德育范围可能超出上述三部分, 被认为是“大德育”, 把法制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国防教育、学风教育、青春期教育、礼仪训练等都列入学校德育内容。[7]无论是一般理解上的意义, 还是“大德育”概念, 所涉及的服务内容是让学生从思想上、政治上和品德上取得发展。所期待的学生是全体的学生, 学校德育目标是达到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 而非是针对某个别、某学生群体等。当然, 学生个体性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各种个性化问题也会出现, 当个别学生在思想、政治和品德方面出现行为问题, 学校需要通过德育干预并可能联合家庭一同干预, 帮助问题学生解决已有问题。学校德育服务范围既包括整体的德育工作, 又包括个别的德育工作, 但以整体德育为主, 在学校层面整体设计安排, 或者从年级组层面整体设计安排。个别的德育工作主要落在班级之中, 由班主任实践解决, 这种个别教育形式不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部分。但是, 个别问题学生可能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德育, 对学校德育产生巨大冲击, 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负面效果。

(二) 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

学校社会工作是在社区及家庭对穷困、疾病、偏见和压迫问题无能为力的状况下而产生的, 显然, 学校社会工作所承担的服务范围和内容与上述存在关联, 但是又有区别。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中, 其服务内容不断丰富, 范围不断拓宽, 当学校社会工作进入到学校服务领域, 其服务内容转变为“是在学校管理中家庭干预、人格教育以及社区和家庭参与的重要参考”, 其服务目的在于学生成长, 而非以社区及家庭作为服务对象。在学生成长问题解决途径中, 可能会涉及社区和家庭。在香港, 学校社会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突出模式, 以驻校社工形式介入学校工作, 其服务内容包括预防、发展及补救三大功能。并指出“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 因此需要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以切合他们的需要”[8]。这种观点表明学校社会工作者更侧重于满足学生个性需要, 从个体或者群体角度出发, 提供专业服务。因此,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方法主要在于个案咨询、个案辅导、小组活动和团队活动。与学校德育面向全体, 服务全体是有区别的。从这种意义上看, 学校社会工作对学校德育来说辅助性伙伴关系更为明显, 而非学校德育所必备的。

参考文献

[1][8]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3.

[2]班华.德育目标应有的要求: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统一[J].教育研究, 2013 (2) .

[3]陈成文, 孙嘉悦.论社会工作的功能:一个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2) .

[4]张晓冬.论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以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试点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 2004.

[5]檀传宝.德育功能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 1999 (5) .

[6]徐道稳.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J].求索, 2002 (6) .

上一篇: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下一篇:税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