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体系

2024-05-30

税收体系(精选11篇)

税收体系 篇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税收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关联越来越紧密,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 和谐的税收体系必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具有筹集国家财政收入, 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职能。现实的税收环境中, 存在的不和谐音符侵蚀着税收工作的主旋律。其表现:一是税收政策的制定有失完备;二是政策执行缺乏公正;三是偷税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四是税务执法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税怎么收、怎么用,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是全新的考验和重大课题。构建和谐的税收体系, 从税制设计到税收管理, 都要与时俱进, 增强“和谐”理念, 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税收事业长期追求的价值目标, 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价值, 作为一种治税理念、治税方略和治税机制, 从和谐出发, 以和谐为目的, 为和谐服务。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党的十六大提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新的执政风貌和施政特色。以人为本, 意味着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观念。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 才能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 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也只有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顺理成章。把以人为本具体到税收事业上, 一是要尽可能地发挥全体税务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把干部队伍作为“第二税源”;二是要以优化服务为宗旨, 把纳税人感到方便、快捷作为构建和谐税收体系的另一个目标。

二、要实现税收与经济和谐发展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要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 从经济长远发展和鼓励企业创新、民众创业的角度, 调整治税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适应市场机制要求, 宏观与微观、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税改思路。抓住当前全国税收增势良好这一机遇, 积极推行有增有减的税制改革, 加快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 积极推行出口退税改革、增值税转型试点, 科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改进税收优惠方式,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改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支持力度, 使税收增长与可实现税收的GDP增长保持同步, 提高经济税源质量。要建立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 优化收入分析预测方法, 充分运用税收综合征管系统、金税工程系统等信息化手段, 全面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 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实现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合理适度, 税收收入数量与质量并重。要在收税聚财过程中, 既防止“乱作为”, 又防止“不作为”。通过依法增强国家财政实力, 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强化社会再分配功能,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财力保障。

三、要实现税制与法制的和谐统一

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依法治税是现在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税收工作的灵魂和主线。税收法律法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整经济利益分配, 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上, 作用极为突出。构建和谐的税收体系必须深入贯彻依法治税方略, 在逐步完善税收法律体系的基础上, 把依法治税理念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1. 构建完善的税收法律体系。

加快以税收基本法为核心的税法立法进程, 建立以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为主体的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并行的税法体系。逐步改变目前以部门立法为主的现状, 大力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立法, 保证税收立法的稳定性与权威性。增强税收立法的透明度, 建立税法制定公示制度, 真正体现纳税人参与税收立法的民主权利。

2. 规范税务行政执法。

依法设立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税务机关, 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开展税收执法活动。完善税收业务流程, 明确各类税收执法程序的工作步骤和标准。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 进一步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加强税务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建立纳税人广泛参与、公开透明的沟通协调机制, 增加纳税人对税收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决策权, 使税收改革发展能够更好地体现纳税人的意志和要求。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 进一步完善稽查工作机制, 查处一批大案要案, 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3. 建立健全税收司法保障体系。

加强税务部门与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配合, 形成良好的协作互动机制, 共同做好打击偷骗税犯罪行为。

4. 大力开展税收宣传工作。

扩大税收宣传广度, 挖掘税收宣传深度, 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 继续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开展税收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宣传, 面向纳税人做好税收优惠政策的日常宣传与辅导。加大对涉税违法案件的曝光和欠税大户的公告力度, 督促广大纳税人依法纳税, 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四、要实现涉税管理与社会文明的和谐推进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和谐水平。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创建“三个文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税务机关创建“三个文明”,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不断提高执法和服务质量, 提高纳税人的满意率。各级税务机关, 特别是基层税务部门, 必须以“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来引导税收工作, 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 始终高度重视纳税人满意度, 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 建立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模式。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 提高完善对纳税人的服务工作, 实现由满足征管需求为主向以服务纳税人为主的转变。

五、要实现税收信息和现代科技的和谐应用

要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形势,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税收工作中, 强化对征管信息的利用和分析, 及时发现并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金税工程各项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其打击利用专用发票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的作用;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更好地体现税收工作服务于国家、社会和纳税人的宗旨。

六、要实现工作效率与队伍素质的和谐提高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构建和谐税收体系必须进一步更新干部管理思想, 着力抓好干部素质建设。要坚持以发展统一思想, 用事业凝聚人心;坚持班长抓班子, 班子带队伍, 队伍促发展的原则, 始终把带班子、建班子、用干部作为带队的重点。进一步优化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用科学的知识充实人, 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 用正确的导向激励人, 以重点培训和岗位练兵为主要手段, 着力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应用人才、一批复合型业务人才和一批领导人才。完善激励创新机制, 加大考试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 在干部中形成立足岗位、系统学习、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要在体制内加强系统建设和机关建设, 营造和谐的工作关系和工作环境。要坚持工作从基层抓起, 切实把基层建设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 始终把建设基层、服务基层、发展基层作为工作的重点, 支持和鼓励基层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创新等领域出思路、出办法、出成果。

税收体系 篇2

一、中国税收信用现状分析近几年,税务部门普遍开展了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活动,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民主评税、税务公开、执法责任制等,大大提升了税务队伍的信用形象。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目前整个税收领域信用缺失依然较为严重,可以说,不论是征税人、纳税人,还是用税人,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诚信。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而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税收诚信立法缺位或不足 虽然中国税收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不够完备,在一定程度上仍滞后于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实际。主要问题有:一是缺少专门有关诚信方面的法律,造成对守信者保护不够,对失信者惩处不力,也使得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规范性受到很大制约;二是税收立法时对有关信用方面的规定明显缺位,在立法过程中对税收诚信内容考虑不够甚至没有考虑,不利于和谐税收环境的营造;三是现行税收法律以及其他有关税收的法律对涉税案件的处罚规定弹性过大,容易造成税收执法、司法自由裁量权滥用,造成税收执法、司法不公,破坏了征纳之间诚信的法律基础。(二)权利义务观念错位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利与义务是对应的、相互的,比如纳税人既有纳税义务,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但长期以来,中国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舆论宣传上,都片面地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纳税人的权利,使得纳税人滋生逆反心理,甚至不惜违约失信进而偷逃税行为。对征税人和用税人而言,则过于强调其拥有的权利,而忽视了其应尽的义务,这不仅不能为纳税人所认同,而且在相当程度上阻挡了政府在税收与其关系问题上的视线,导致在纳税人监督缺位的情况下征税和用税中的行为扭曲现象频繁发生,使纳税人的契约观念和诚信意识日趋淡化。(三)税务机关执法诚信不足 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一些有违信誉、违法乱纪的行为时有发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甚至内外勾结,致使国家税款大量流失,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二是对纳税人重复检查现象较为严重,如国税部门查完了地税部门又查,甚至税务稽查人员调账检查时,一查就是几个月,检查缺乏效率,给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造成极大影响;三是有些税务干部素质不高,执法随意性大,在税收执法程序、执法尺度、适用法律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四是由于目前评税标准、双定户的定额核定标准均掌握在少数税务干部手中,一些税务人员凭借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捞取个人好处,人为地造成企业之间税负不公,直接恶化了税收信用环境。

二、建立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一)优化经济环境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的根本立足点就是诚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信用的要求越来越高。税收信用,一方面要求税务机关依法治税,严格执法,营造诚信纳税的法制环境;另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努力增强税收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自觉做到诚信纳税。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二)税务机关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需要 税收信用体系既包括纳税信用,又包括征税信用。从纳税信用看,纳税信用制度将纳税人按信用度分为不同的等级,实施不同的征管方式。对依法纳税的纳税人给予较高的自由度,取消或简化一些不必要的管理程序。把精力集中在纳税信用度不高的纳税人身上,强化征管力度,从而节约了征管成本,提高了征管效率。从征税信用看,要求税务机关规范纳税服务,文明执法,诚信地履行对纳税人的承诺,为纳税人诚信纳税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公平执法,使诚信纳税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使违法者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这些都有利于税务机关征管水平的提高。(三)纳税人提高和维护自身信用的需要 诚信意识就是财富意识,社会经济信用具有效益信用的一面。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可以使经济交换参与者方便、快捷地获取对方真实的信息资料,减少信用调查核实方面的费用、开支,防止因对交易者资信怀疑而减少的社会经济交往。守信者也会因良好的信用而在经济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税收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制的组成部分也具有这种职能。

三、建立和完善税收信用的政策建议(一)建立征税信用的政策建议 严执法、讲信用、践承诺、优服务是对税务部门的基本要求,征税信用主要体现在严格执法和优化服务上。严格执法是税收工作取信于纳税人的关键所在,在严执法的同时做好服务纳税人的各项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约束和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抓好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机制建设。要抓好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实行奖惩有别和严格的责任制,建立失信于纳税人的惩罚约束机制。在干部管理体制上,要建立充分体现奖优、罚懒、惩贪、治庸的管理机制。工作人员具体到每个人应定岗定责、职责分明、权责清晰,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优化税务服务,抓好办税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在软件建设方面,有步骤、有计划地抓好人员教育、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在硬件建设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网络服务,统筹建设专业性税务网站并纳入电子政务系统;二是积极推广电话服务。3.完善税收征管机制。要注重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征管手段基础上嫁接现代化、信息化的最新科技成果,逐步建立健全税源监控管理的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赋予税收征管新的时代内涵和特色。特别是要加强税源监管和税务稽查两个环节的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二)加强税款使用信用的政策建议 加强税款使用信用,主要是转化政府职能,使政府由经济建设者的角色转化为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进而弥补市场失灵。1.调整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角色的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要争取与市场机制建设协调进行,市场能做到的事放手让市场做,其中首要任务是加快财政资金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将政府由经济建设型转变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型,将其角色真正定位于弥补市场失灵。调整财政支出的范围和结构。主要表现在将支出重点放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尤其是广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在结构上压缩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增加社会科文卫、社会保障以及支援农业和农村的支出。细化预算,加强对预算安排和支出全过程的监督。编制预算时,在大的分类下尽可能分设若干款、项、目级科目,将支出项目细化,增加预算的透明性和监督性。(三)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诚信激励机制 针对失信纳税人追逐眼前经济利益,不惜损失信用的短期行为,应提高失信成本,增加诚信收益,促使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纳税者诚信纳税。这主要通过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诚信激励机制来实现。具体体现在:一是对企业或个人在税收信用上有了不良记录时,在税收征管系统(CTAIS)中自动划转为纳税信不过企业,重点稽查和监督;二是对待上述纳税信不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不得划转为正常有信用的企业,在此期间再次违反税收法律规定的行为时,要从重处罚;三是建立对纳税信息不实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公告的制度;四是建立与工商、海关、银行等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实现税收信用信息共享。(四)降低纳税人遵从成本 遵从成本是指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时所花费的各种资源的价值,主要包括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务所花费的时间价值、非劳动成本和支付给税务顾问的费用。税收遵从成本越高,纳税人负担越重,也就越可能相应地选择应对方式逃避纳税义务。因此,征税人在依法办税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纳税人遵从成本最小化,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纳税人承担的额外费用,给予纳税人申报和缴纳税款等方面的指导,并提供纳税援助等。(五)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 2003年7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出台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规定了评定内容、评定标准、激励与监控措施、评定组织和程序等内容,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一是对不同级别纳税人在税收管理上给予不同待遇,实行差别管理;二是关注个体经营者、小型企业,尽快落实信用等级管理和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三是国税、地税应尽快将信用等级评定信息实现共享,做到统一标准,给纳税人一个公正、合理的评定。参考文献:

税收体系 篇3

关键词:纳税信用;税收征管;税收环境

一、纳税信用体系理论探讨

纳税信用是整个税收信用的核心,是建立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表现和反映纳税人遵从税收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诚信程度的标尺。它要求纳税人自觉遵规守法,诚信履行纳税人的义务。它既涉及纳税义务人,也关联到扣缴义务人。

纳税信用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即指导、教育和强制作用。纳税信用的指导作用,是指纳税信用作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行为模式,设定了一定的标准,指示或引导纳税人应该如何诚信履行纳税义务。教育作用,是指纳税信用对纳税人未来的税款申报缴纳以及代扣代缴行为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强制作用,是指纳税信用具有预防、制裁、惩罚纳税失信行为的作用,即纳税人违背了纳税信用将支付失信成本。

目前,我国的纳税信用状况极不乐观: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利用“四小票”(海关进口货物完税凭证、废旧物资收购凭证、农副产品收购凭证、货物运输发票)骗抵税款,骗取出口退税款,偷逃、恶意拖欠税款以及自行申报不积极等行为普遍存在,且作案手段更具团伙性与隐蔽性,税款流失规模巨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纳税信用的高低关系到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税收的缴纳情况。纳税信用的缺失将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并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危害。

二、纳税信用建设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完善的稅收信用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世界共识,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完善的税收信用体系。

(一)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高税负,同时拥有高税法遵从度的国家,这源于其完善的税收信用体系。加拿大实行“自主申报”制度(Demand to file),并组织税务机关、税务中介和志愿者为纳税人提供大量的辅导服务。加拿大税务当局还同时实行"自主披露"制度(Voluntary Disclosure Progra:VDP),即纳税人可以有机会主动修正以前年度的纳税错误或补交以前年度税款。这种情况下纳税人除缴纳少许滞纳金外,可以免受处罚。这样VDP与税收行政复议、税收行政诉讼一起,构成了纳税人的权力,对纳税人守信起到正向激励作用。

(二)香港

香港税务条例规定:凡属股份公司年度纳税申报,须由会计师事务所代理申报。特别行政区税务局要求:课征法人事业所得税时,必须附有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决算报告。中介机构的广泛参与,形成了税务机关、纳税人、中介机构的循环制约关系,对纳税信用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对上述国际经验的总结

1.在强调纳税人义务的同时要切实保障纳税人权益,做到纳税人权益与义务的对等,以调动纳税人纳税的积极性。2.加大对失信的惩戒力度,使失信的机会成本远远超过违背纳税信用的收益。3.强化中介机构在税收征纳关系中的服务和监督作用,以形成纳税人、政府、税收中介之间良性循环的关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建立健全我国税纳税信用体系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逐步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纳税信用体系。

三、建立健全我国纳税信用体系的建议

从经济学上讲,当违背纳税信用行为受到惩罚的机会成本小于诚信纳税所付出的纳税代价时,纳税人就愿意选择违背纳税信用,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我们将从提高失信的机会成本和降低诚信纳税的代价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纳税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

(一)健全税收法制,填补信用立法空白

1.健全税法税制,颁布《税收基本法》

税法本身的不足是造成不诚信纳税的重要客观原因,税法本身的漏洞或者税法规定的过细过死等使纳税人有空可钻。这客观上降低了失信成本。

同时,建立《税收基本法》应当成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税收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完善税法体系,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提高税务执法、司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填补信用立法空白,出台专门性的信用法律。

(二)建立良好的纳税信用激励约束机制

1.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强化纳税信用约束机制

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失信成本越低纳税人就越容易打破纳税信用。在信用体系健全的国家,失信成本往往十分昂贵,对于企业可能致使倒闭,对于个人可能致使无法在社会立足。相对而言,我国目前对纳税失信者的处罚偏轻,应该加大惩处力度。同时还应该延伸惩罚广度,让惩罚不再限于经济处罚或拘役。

2.予诚信纳税行为以奖励,强化纳税信用激励机制

我国目前已逐步建立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有的省市把纳税人的纳税信用划分为A,B,C,D四级,对A级纳税人优先给予享受出口退税、免除当年和下一年度的税务登记年检等优惠待遇。这对诚信纳税者是很好的激励。但目前的激励政策大部分还限于针对企业。我国自2007年起实行年收入超过12万的纳税个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这个制度实施的效果,直接取决于纳税人纳税信用的高低。所以,理应对个人纳税人也实施适当的激励政策:比如对积极申报者给予社会性通报表扬,并提供一定程度的税收减免优惠等。

(三)全面建设税收信用体系

完整的税收信用包括纳税信用、征税信用、用税信用、税收中介信用四部分。加强征税信用建设,规范征税机关的行为,能有效的保障纳税人的权力,消除纳税人权力与义务的不对等性,从而减少纳税人对纳税的抵触情绪;加强用税信用建设,阳光用税,让纳税人清楚自己缴纳的税款用在了什么地方,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的荣誉感,从而增强纳税的积极性;加强税收中介信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应积极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帮助纳税人诚信纳税的同时也对纳税人纳税和政府征税进行监督,形成纳税人、政府、税收中介三者相互制衡的监督体系。只有这三部分信用也同步建立健全,才能纳税信用以及促进纳税信用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严密的系统的社会化协税、护税网络。

参考文献:

[1]王国清,朱明熙,刘蓉.国家税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研究 篇4

近年来, 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我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伟大成果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环境。我国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资源的紧缺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成为严重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就目前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建立并完善完整的绿色税收体系, 不仅是保护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的重要手段, 更是不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

绿色税收主要是将健康、和谐、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税收政策的具体制定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税收概念。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是我国发展的目标。但目前, 我国尚未建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税收调控体系。

二、我国实施绿色税收的重要意义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内容, 市政府利用税收这一强大的经济调节作用, 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进行有目的的影响和调节的行为。“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在我国未来吴奶奶的发展中必须完成相应的财税体制改革, 在我国构建并不断完善绿色税收体系, 这是现阶段我国税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

(一) 绿色税收体系的构建能够遏制各种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个体行为发生

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 环境污染的造成正是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导致的。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 企业将会自然环境视为各种废弃物的免费排放地, 很多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时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这种行为将为环境系统造成破坏。为了使污染者能够自觉地选择合理的生产结构、尽量财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 绿色税收将在国家市场经济的调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绿色税收通过对污染者的污染行为进行不同程度的征税, 迫使污染者必须认真考虑自己想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就必须权衡成本与利益的关系, 最终达到环保行为成为一种企业的自发行为。

(二) 绿色税收可以为国家的环境致力提供资金的支持

我国对环境的治理、资源的保护离不开大量的资金作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环境污染程度加深, 加大了国家环保的压力。如何解决在环保中资金的短缺问题, 绿色税收的实施将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如果始终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 将绿色税收的资金全部用在环境的治理方面, 将为环保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我国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三) 绿色税收可以有效的解决国际社会针对我国提出的绿色壁垒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 我国的经济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 我国在对外开放政策中更是抓住历史机遇, 全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波及到全球, 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中国商品大量出口, 对很多进口国的产业造成了冲击。很多国家利用绿色壁垒来限制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商品出口。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要想突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限制就更新观念, 让绿色税收来全面推动企业对绿色产品的开发, 加速我国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从而促进企业合理使用资源、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绿色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 就我国税收政策中已经有一些绿色税收的内容, 但是在实际中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全面、完整的绿色税收体系, 并且也没有一个完全环保意义上的绿色水中来做支撑体系。

(一) 排污收费制度还存在很多弊端

简单的就理论而言, 排污收费的标准应不低于对污染治理所花费的成本。都则将会出现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花费资金来治理污染。但是, 就目前我国对排污费的收取来看, 征费标准并未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另外, 在排污费的收费依据上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现行的排污费收费依据主要是污染物的浓度, 并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物的排放量, 这样既可能导致一些企业采用对污染物进行稀释的手段来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从而达到逃避缴费的目的。我国对排污费的征收只限于大中型城市, 而对一些小型城市的企业排污费收取的监管并不到位。但小城市的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力量。

(二) 税种设计存在缺陷

目前, 我国针对具有生态效果的税种在设计上还存在缺陷。例如:增值税中与环境相关的资源金额产品基本采用的是13%的低税率。如:暖气、冷水、热水、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煤炭制品等。农用产品中的化肥农药也是采用13%的低税率.显然, 在这些高耗能的产品中采用低税率是不合理的。我国自2006年对消费税进行改革后, 扩大了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并将税率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消费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节约资源、促进环保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如:我国对含铅汽油征收的汽车消费税是0.28元/升。无铅汽油是0.2元/升。在西方发达国家, 对汽油的消费税征收几乎是我国的30倍。在扣除我国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之间的差异外, 之间的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再例如:资源税。我国在资源税的制定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森林资源、水资源、滩涂资源等公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十分普遍, 如果不加大对这些资源的征税力度, 将会造成对资源的更加恶化的破坏与浪费, 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课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我国现行的资源税主要是以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进行销售的, 已销售的数量作为课税依据。而对于经过企业开采生产但无法进行销售的资源不付任何税收代价。这种计税依据最终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 缺乏对资源税收政策的优惠协调

虽然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 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 关于环保的税收优惠措施还不完善, 如:税收优惠措施的受益面比较窄, 仅限于减税或免税。目前, 国际上有许多关于税收的优惠措施, 如:再投资退税、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 在我国的税收中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使现有的税收中政策缺乏灵活性与有效性, 严重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另外, 在各种税种中都包含了关于生态税的征收, 由于比较分散, 使得税收的系统性与前瞻性被破坏。

(四) 尚未构建完善的绿色税收体系

目前, 我国十分缺乏转向的主题绿色税种, 税收政策的严重不足影响了环保效果。例如:我国的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海洋资源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但是相应的绿色税收体系迟迟未纳入税收体系中。另外对绿色税金的使用与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如何通过对绿色税金的管理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是我国绿色税收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构建并完善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 将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

费与税之间的而最大区别就是税收具有很强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比收费更具有约束力和法律效力。可见, 在排污领域实行费改税是一种必然趋势, 这种费改税的趋势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可以将二氧化硫排放费、噪音费、水污染费分别改为相应的税种。

(二) 开征燃油税

虽然我国已经于2009年实行了对成品油谁飞的改革, 但是, 对汽油、柴油等燃料的使用仍实行捆绑式征收燃油税。这种捆绑式征收在改革初期比较容易让大众接受, 但是随着国际油价的不稳定, 并伴随着不断上涨的趋势, 这种定量的计税方式也必须进行改革。

(三) 实现多税种的优惠政策

我国现行的与环保相关的熟手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减税与免税两方面, 缺乏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为了正确引导企业注重环境保护, 提高环保意识, 就必须采用多种综合手段来实现税收的优惠。例如:对环保产品可以在出口政策上给予税收支持。

(四) 逐渐完善我国绿色税收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家必须加大对绿色税种体系的完善力度。例如:可以适当的拓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税率在制定时必须要有助于扶持企业的成长。

总之, 加强对我国绿色体系的建设是对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是它并不是孤立的、唯一的举措, 它需要政府财政政策的有力支持与科学技术的坚强保证相配合, 产生合力形成体系, 才能最终实现对我国资源环境的保护。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 绿色税收已经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绿色税收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 并根据我国国情寻找出适合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绿色税收,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潘玲.浅议我国绿色税收现状及开展途径[J].经济师, 2007 (05)

[2]杨杨.实现和谐税收的路径选择[J].税务研究, 2007 (10)

[3]辛煜, 夏云雨.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J].合作经济与体系, 2008 (05)

公共财政对税收体系的要求 篇5

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必须有与之相应的财政收入运行机制相配套,也即必须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税收体系。

一、合理配置税种,既要满足市场体制发挥作用的需求,又要弥补市场失灵时的不足,保证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

在公共财政模式下,财政资金逐步退出经营性和竞争性生产领域,转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上来,税收制度的设立也应逐步体现税收的资源配置职能,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中性,并为公共财政的建立提供充足的资金。但公共财政并不意味着财政必须全部退出经营性、竞争性领域,只是由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改为间接的调控。因此,税收制度的设立还要考虑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税种的设置和税源的选择上,能够涵盖经济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主要环节、

主要层次,实行普遍调节,既能保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所需的财力,又能尽量减少对企业、个人行为的不当干预,降低其额外负担。如增值税是税收中性最突出的一个税种,在市场有效运作的情况下,减少了税收对经济的干预,是我国财政取得收入的主要渠道;所得税规范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是财政资金的另一重要来源;消费税和资源税在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资源配置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也有独特的功能。总之,合理设置各个税种,使其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形成一个能在总体布局上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税收体系。

二、通过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社会保障税,实现对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市场经济不能解决社会公正、公平问题,必须由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政策加以调节,即强化财政对收入的公平分配职能。通过财政的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的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分配公平的目标。而税收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体现在调整要素分配格局和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实现社会公平,所以应建立与此相对应的税收体系,如:建立累进的企业所得税制度,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建立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征遗产税、赠与税,调节收入的存量,并调节代际之间的公平分配问题;开征社会保障税,以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来源。另外,资源税可以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消费税可以抑制奢侈消费行为,将个人所得税征收不到的“死角”如灰色收入、隐性收入显现化,使税收在收入公平方面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

三、建立富有弹性的税收制度,发挥税收“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以实现稳定经济的职能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各经营主体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盲目从事经营活动,导致它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财政政策是实现经济稳定目标的重要手段,财政收支活动通过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使其达到平衡,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保证经济稳定、有秩序的发展。因此,税收制度的设立要考虑弹性原则,要随财政需要的变动而增减。即实行累进税制,当经济过热时,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累进所得税会自动随之递增,从而可以适当压缩人们的购买力,防止发生通货膨胀;当经济衰退时,投资减少,国民收入下降,累进所得税又会自动随之递减,从而防止总需求过度缩减而导致经济萧条。同时,制定合理的税式支出政策,利用减免税优惠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市场供求,促进经营主体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安排劳动者就业,以保证经济稳定、平衡的发展。

公共

税收体系 篇6

关键词:税收;税务;平台建设;服务

1 着力征管构架体系建设,实现征管模式现代化

1.1 整合征管机构设置

按照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整合现有的基层税源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与“征、管、评、查”四分离相适应的基层税源管理机构。按照方便纳税人的原则,拓展办税服务中心的职能,将部分由税务分局负责的日常管理职能,如日常催报催缴等职能划转到办税服务中心,同时,尽量减少审核、审批环节,实现凡是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的涉税事宜均可在前台办结,避免多头管理、相互扯皮的现象发生,将整合后机关富余出来的人力资源充实到征管一线,进一步配强征管力量。

1.2 实施专业化管理

打破“管户”理念,取消税收管理员与纳税人的一一对应关系,实现“管户”向“管事”的转变,将基础管理事项进一步细分,由各个不同岗位去完成,从而实现由现在的税收管理员“一户所有事”的管理模式变成以后的不同岗位“一事所有户”的管理模式。引入“风险管理”概念,由风险评估机构对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将评估指标量化,计算出纳税人的风险评估值,根据风险评估值进行等级排序后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化解执法风险。

2 着力综合治税体系建设,实现税源控管社会化

2.1 搞好税收协助,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税收工作的大力支持,将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列入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建立涉税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实现国地税之间、税务部门与工商、银行、财政、公安等职能部门之间的涉税信息共享,从源头上加强税源控管。搞好职能部门的税收执法协助与配合,公安部门协助税务部门做好税收保全和税收强制工作,严厉打击逃税、抗税、恶意欠税和贩卖、使用假发票等违法行为;财政、审计、监察部门将被检查、审计、监察对象是否依法履行税收义务作为必审内容,对发现的涉税问题依法严肃处理;房产、国土资源部门在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时,实行“先税后证”;工商部门在受理股权变更登记、办理股权变更手续时,配合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征管;人民法院在民事判决过程中,涉及到企业破产清算、依法拍卖资产抵顶债务时,及时通知税务部门计算和清缴应纳税款;金融机构在税务部门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时,依法予以协助;其他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协助税务部门依法进行税收征管。

2.2 搞好公示公开,提高税收管理的社会参与度

通过税务网站、政府网站等公众媒体建立涉税事项公示公开平台,将核定定额等涉税重要事项和敏感信息实时面向全社会全方位进行公示公告,让社会评价纳税人是否依法诚信纳税,达到公平税负、堵塞征管漏洞的目的。将涉税违法查处情况面向社会公告,提高违法税收法律法规、不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的失信成本。同时,搞好涉税事项的公示公开,还可让公众监督税务人员是否依法履行职责,全面加强和规范征管执法行为,提升地税部门的执法公信力,努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征纳环境。

3 着力信息管税应用体系建设,实现数据运用智能化

3.1 加快涉税信息交换平台建设

实现涉税信息收集与传递的自动化、实时化,让税务部门掌握信息更全面、更准确、更及时。目前,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实行了网络化管理,办理相关的行政事项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应用平台进行操作,而这些行政事项的办理大都与税收管理的直接的关系,如果能将这些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税务部门,税务部门及时采取有效的征管措施,就能大大提高税务部门的税源管理水平,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

3.2 加快税收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建设

通过税收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对纳税人的税收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比对、分析。税收数据智能分析平台要具有实时监测和分别应对功能,根据设置的每一项数据的预警值分析纳税人存在的税收风险与问题,将风险与问题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后传递至不同的部门或岗位进行相应的处理。

4 着力税收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纳税服务规范化

4.1 正确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制定纳税服务规范标准,特别注重分清征纳双方的责任,明确哪些是税务部门、税务人员应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哪些是纳税人自身应尽的义务,既要保证纳税服务的优质高效,又要防止“服务过界”、“服务过头”的问题,把本该由纳税人自己做的事揽到了税务部门、税务人员头上,从而防范税收征管执法风险。

4.2 拓展纳税服务范围

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 篇7

一、建设税收信用体系的意义

(一) 有助于优化经济环境,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信用经济的根本立足点就是诚信。税收信用, 一方面要求税务机关依法治税, 严格执法, 营造诚信纳税的法制环境;另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努力增强税收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 自觉诚信纳税。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 有助于推进依法治税, 使国家税收法律得到顺利实施。如果说法律的强制性决定着纳税人、用税人、征税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那么道德和信用则引导纳税人、用税人、征税人自觉地完成法定的义务和责任。从本质上说, 税收信用是税收法治的道德基础, 它构成了税收法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是对税收法律制度的一种弥补。

(三) 有助于税务机关改进税收工作, 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税收信用体系既包括纳税信用, 又包括征税信用。从纳税信用看, 纳税信用制度将纳税人按信用度分为不同的等级, 实施不同的征管方式。对依法纳税的纳税人给予较高的自由度取消或简化一些不必要的管理程序, 把精力集中在纳税信用度不高的纳税人身上, 节约了征管成本, 提高了征管效率。从征税信用看, 要求税务机关规范纳税服务, 文明执法, 诚信地履行对纳税人的承诺, 为纳税人诚信纳税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公平执法, 使诚信纳税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使违法者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

(四) 有助于税人提高和维护自身信用, 并获得长远经济效益。税收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制的组成部分具有效益信用的一面, 守信者会因良好的信用而在经济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如果税收信用缺失, 如偷税、逃税、骗税、抗税等即使一时得逞, 达到目的, 但失信记录一旦公开, 则会适得其反失去长远效益, 被挤出市场。因此从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考虑, 也应当提高自身的纳税意识, 诚信纳税, 守法经营, 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外部形象, 实现长远发展。

二、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一) 征税信用越位。一是部门地方政府出于对地方财政利益的考虑, 强制干涉税务部门的依法征税行为, 有税不收、寅吃卯粮、擅自变通国家税法、越权减免税、违规批准缓欠税甚至买卖税源、税款不按预算级次入库的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 严重影响了税法的贯彻执行。二是部分税务机关违章办事, 对偷逃抗税分子检查不够、处罚不当、打击不力, 少数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越位, 利用手中权力收受贿赂、以税谋私、渎职失职、滥用职权, 收“人情税”、“关系税”, 这些都严重影响税法的刚性, 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 破坏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 纳税信用偏位。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是纳税人根据国家税收法规和纳税人自身的经营状况, 理应为国家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 它要求纳税人要诚信纳税。而我国当前, 纳税人纳税意识欠缺, 诚信纳税比例不高。相当数量的纳税人对税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利己思想严重, 尤其是公民个人的纳税意识十分欠缺, 纳税态度比较消极。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开发布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700余位居民的纳税调查结果显示:51.6%的人承认只交纳了部分个人所得税或完全未交纳个人所得税。其中, 13.8%的未足额纳税人表示不知道纳税是怎么回事, 一些人甚至不知道还有一部税收征管法。纳税人把瞒报, 申报不实不是看成自己的道德缺失, 反而普遍认为是技术高明, 减少负担。纳税人法制观念不强, 税收违法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无证经营, 隐瞒收入, 在经营过程中大量使用现金交易, 收入不入帐或用做假账、虚开发票等, 以达到偷、逃税目的;私自印制专用发票, 扰乱国家税收管理秩序: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骗取出口退税和减免税;采用各种转移财产的方法逃避缴纳欠税;采用暴力和威胁手段抗税等等。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布, 2014年我国各地税务部门加大力度打击税收违法行为, 共入库税款查补收入1, 722亿元, 同比增长21.4%。其中, 税务部门查处百万元以上案件7302件, 同比增长9.5%。出口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偷税仍然是企业涉税违法行为的重灾区。

(三) 用税信用错位。某些地方政府税款使用信用缺失, 没有实现税收的“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一方面, 为了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急功近利, 不考虑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财政资金盲目建设, 浪费纳税人血汗钱, 造成纳税人对于政府的用税行为失去信任;一方面税款使用缺乏公开度和透明度, 监督约束不力, 甚至出现权力寻租行为, 滋生腐败, 进而造成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下降, 影响了诚信纳税风气的形成;另外, 行政机构膨胀, 财政供养的负担过重, 有资料显示, 全国总人口和财政供养人口的比例, 新中国初期是600:1, 现在达到了23.5:1。过重的供养负担导致行政管理费用增长过快,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投入却偏低, 造成分配的不公平, 引起纳税人的心理不平衡。

(四) 中介信用缺位。目前我国税务代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同时缺乏一定的制度、法律约束, 税务代理行为操作带有很强的自主性、随意性。某些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代理机构, 经受不起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 变得唯利是图, 打擦边球、帮企业隐瞒报税;为了争取客户, 违背了审计独立性原则, 出具迎合客户需要的审计报告;在金钱利诱下片面地位纳税人谋求短期或者不正当利益, 甚至与税务机关内部人员勾结, 损害国家税款。

税收信用缺失不仅仅是单纯的税收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经济运行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同时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解决, 二者很容易形成恶性膨胀, 造成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瓦解。

三、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探

(一) 完善税收执法机制, 建立新型税收征纳关系, 规范政府的征税信用。

严执法、讲信用、践承诺、优服务是对税务部门的基本要求, 规范征税信用主要体现在严格执法和优化服务上, 严格执法是税收工作取信于纳税人的关键所在。

1.完善税收执法工作机制。减少并消除地方政府对税务行政执法的干预, 进一步增强税务部门依法征税的独立性。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征管手段基础上嫁接现代化、信息化的最新科技成果, 逐步建立健全税源监控管理的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明确税务机关执法权力范围和税务人员岗位责任, 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实现对税收执法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税务行政损害赔偿制度, 切实保护纳税人利益, 督促税务部门依法征税, 防止权力的滥用。强化社会监督, 让舆论媒体来监督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的执法行为, 防止地方政府对税务执法的干预, 防止税务部门滥用税收权力损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保障依法征税目标的实现。

2.优化纳税服务体系。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税收服务, 是保证纳税人诚信纳税的重要条件。当前税务部门规范纳税服务的重点应侧重在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等征管前沿性的工作, 充分尊重纳税人希望降低纳税成本的愿望, 制定便捷规范的纳税服务制度, 引导纳税人增强依法自觉纳税的遵从意识。要积极运用税收信息化创新服务举措, 优化纳税服务, 完整、准确、及时地传输涉税信息, 有效地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二) 完善纳税信用信息数据库, 健全纳税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机制, 推进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管理。

1.建立纳税信用信息数据库。税务部门可通过征管业务系统数据库, 以及与其他部门的信息联网共享, 开展纳税人基础信息、各类交易信息、财产保有和转让信息以及纳税记录等涉税信息的采集、交换、比对, 形成比较全面的纳税信用信息, 加强纳税信用评定环节的信息化程度, 实现评定的自动化及动态管理, 减少人为主观评定因素。

2.健全纳税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机制。税务部门可将掌握的纳税信用信息, 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 社会也可以通过媒介或互联网数据库进行即时查询, 一方面满足社会对纳税人信息的需求, 另一方面让纳税信用的评价接受社会的监督, 提高透明度。同时, 政府应加强税务部和其它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打破行业垄断,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推动信用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政府可以投资建设和经营综合信用数据库, 集中并联网互通, 数据采集标准统一, 信用标识号与纳税人识别号 (身份证号) 统一, 并根据效率的原则, 选择各个部门提供的重要数据进行组合与分析, 为纳税人建立诚信档案, 真实记录纳税人的各个方面的综合信用状况, 使向社会公开的信用信息更加完整, 更具有真实性、公正性和可利用性。

3.推进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管理。税务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后, 把税收信用与其他商业信用相结合, 提高税收信用与商业信用的联动性, 促动社会信用的整体建设。进一步将纳税信用记录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贷款、社会公共福利、行政许可等进行关联, 对守信的纳税人给予优待和褒奖, 对失信的纳税人进行约束和限制, 激励诚信纳税行为, 让诚信纳税者切实感受到纳税成本的降低, 加重纳税失信者的失信成本, 降低其失信收益。

(四) 实行财政预算和政务公开, 增加税款使用透明度, 推动税款使用信用建设。

1.积极推行财政预算制度改革。首先应尽快将目前游离于政府预算计划以外的政府资金纳入统一的预算框架之内, 统筹兼顾, 统一安排, 使政府预算真正成为统一、透明、公开、公正的“阳光下的预算”。其次是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 将支出重点放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 在结构上压缩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

2.提高税款使用的透明度。细化预算科目, 进一步深入推行财政预算公开和政务公开, 自觉接受纳税人对预算收支的监督, 对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 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动态评估。同时, 大力惩处贪污腐败行为, 保证税款的合理使用与安全, 进而保证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树立社会公众对政府信任。

(五) 规范税收中介机构管理制度, 建立税收中介机构的失信惩处和退出机制。

构建我国生态税收体系的路径探索 篇8

一、生态税收的涵义

生态税收源于西方理论, 自提出已有80余年, 目前已形成了一些经典性理论和实践成果。它是指国家以实现生态环保为目的, 向所有因生产和消费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系列税收的总称。生态税收有如下特征:

(一) 特定的目的

生态税收是国家为了控制污染, 促进资源效率的提高,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国家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专门从事的生态保护工作。它的首要以及特定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

(二) 宏观调控的作用

生态税收调控的手段是通过价格信号, 使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成为被征收者的内在成本因素之一, 从而影响被征收者的经营决策行为, 引导被征收者的行为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变化。从宏观层面的角度, 生态税收可促进整个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微观层面的角度, 生态税收可以促进企业改进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 在实现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进行集约式生产, 从而使企业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二、我国建立生态税收体系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 必然性分析

1. 生态资源紧缺。

我国生态基础薄弱, 自然资源并不丰富, 人均资源更是不足。何况我国尚且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 经济增长方式长期粗放, 企业环保技术含量低以及治污染的能力有限等原因, 生态破坏十分严重, 造成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出现了许多生态和环境的问题。构建生态税收体系可保护环境, 调节产业结构, 促进可持续发展。

2. 现行生态保护措施力度不足。

为了达到保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我国在生态保护中采取了相关的措施, 主要体现为命令控制政策和排污收费制度。随着这两种措施的推广, 其都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命令控制政策无法针对所有产生污染的产品和活动制定明确的环境标准, 在管制手段上也缺乏对企业技术革新的刺激。排污收费制度收费标准偏低, 范围较窄, 征收对象不全。由此可见, 我国需通过完善税收的手段加强生态保护。

3. 税收比行政手段和其他经济手段具有相对优势。

(1) 税收比行政手段更有效率和弹性。行政手段的依据是法律, 制定出环境质量标准, 若违反者会受到法律制裁, 其优点为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但是行政手段的实施对象是广大民众, 广度范围较大, 用强制的手段进行大范围推行的是不现实的, 因此缺点为缺乏弹性和效率。而税收的调节更加灵活, 也更容易被民众所接受, 这也是它比行政手段更具有效率和弹性的地方。 (2) 税收比其他手段适应性强。补贴政策和排污收费为其他手段中的典型代表。税收和补贴政策从原则上都能够给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当中, 无论是补贴采用直接给予货币的形式还是以税收的方式间接补贴, 所支付的补贴费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都没有太大的效果。从长期的角度看, 税收会减少整个社会的污染。但是补贴由于使得私人边际成本加失去补贴的边际机会成本等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边际成本, 会使得原本该停止的污染环境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继续下去, 会增加社会总体成本, 从而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

税收和排污收费相比较, 排污收费在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律中规定, 其对象仅限于企事业单位, 没有居民和其他团体, 因此把理应承担环境污染费用的消费者排除在外。我国排污收费制度主要采取超标排污收费, 基本不考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主要根据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超标收费, 不利于污染的总量控制。而税收比排污收费征收范围广, 且一旦缴纳税款后, 并不具有相对应排污的权限, 一旦排污超过法定标准, 还需缴纳罚款, 并承担限期改正等法律责任。因此构建生态税收体系是发展可持续生态中必不可少的政策。

(二) 可行性分析

1. 有一定的环境实践。

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没有专门系统的以保护生态为目的的税种, 但是已有与生态相关税种鼓励环保行为和限制污染行为, 对有利于生态的行为和产品给予减免税、对不符合生态保护政策的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产业, 增加其使用资源的客观成本, 约束其行为的同时也筹集一定保护生态的资金, 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 政府对生态体系的重视。

我国正从“消费型”向“享受型”转型, 政府对生态体系问题都日渐重视, 已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十八大明确指出, 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这为把生态观念融入到财税政策从而建立生态税收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 具备构建的物质基础。

生态税收体系的构建会影响公众的消费选择, 比如生态税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成本, 从而引导公众的消费方向。这个成本即使公众所需要承担的, 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和必须付出的代价。而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 已完全有能力承担生态税收体系构建中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4. 国外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如今, 资源和环境问题不单纯是一个国家的问题, 而是全世界的, 国际社会以及意识到发展可持续生态是需要国际间的合作。迄今为止, 有关于环境、资源的国际协定日益增加, 同时许多国家也将税收作为发展可持续的重要手段, 增加对污染的税收, 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这其中以员国为代表, 它们都有专门为资源环境保护设计的生态税收, 也发挥出了相应的功效。从它们的世间中可借鉴经验, 使我国在构建生态税收体系中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 提高构建的效率。

因此, 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生态税收体系的基本条件, 且势在必行。

三、对我国目前税收体系的评价

(一) 我国现行与生态相关的税种

如今, 我国在构建具有生态价值的税收制度上采取了相应措施。首先, 开征了具有生态税性质的税种。资源税是环保意义最强的一个税种, 征收对象就是资源环境本身。从征收的目的可以看出, 资源税促进资源保护和节约、调节级差收入和组织财政收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可以调节不合理占用土地的行为, 促进土地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其次, 在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中增加了保护环境的相应税收优惠条款。如我国增值税已对废旧物品回收、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实施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消费税制度在多个税目设计中考虑了环保的目的, 如烟、化妆品、柴油、汽油等, 对环境不利的商品征税, 绿化我国的产品结构, 引导绿色消费。

(二) 我国现行税收体系存在的不足

1. 环保理念不深入。

环保理念决定具体税种的设计和税收功能的发挥。纵观发达国家的生态税收体系的发展历程, 都是先有了环保理念, 然后才在其的指引下经过一系列的生态税的尝试和进一步的改革, 建立起较完善的生态税收体系。而我国在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上还缺乏足够的深入性, 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持续发展。

2. 主体生态税种缺位。

税收在保护环境的各项措施中具有十分还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现行税制中还没有开征排污税、污染产品税和生态保护相关的税种。并且我国还没有开征关于污染、环境破坏的行为的针对性税种, 再加上环保相关税收措施的多度分散, 使得生态税收的设计上不具有整体性。

3. 相关配套税种缺失。

现行税制中有一些与环保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条款, 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仅有的几个税种征得的与环保相关的税款较少, 不能保证专款专用。并且我国现在与生态保护相关的税种实施的效果也偏低, 不能达到通过税收倡导生态平衡, 引导资源的高效率配置的初衷。从可持续生态发展中经济的流程来看, 其路径应为“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 我国现行的税制对发展可持续生态经济的作用还是比较零星、没有系统性, 其调节的力度和范围远远不够。

四、构建我国生态税收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 深入环保理念

生态保护必须被全社会所关心与支持。明确构建生态税收的首要和根本目的是改善环境质量, 其是否改善及程度如何是评价生态税收体系是否合格的基本指标。我国目前虽已有《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 但从生态保护的要求来看, 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法律手段建设。在社会上通过科普教育和公众宣传这种“软手段”, 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生态保护当中。建立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制和程序,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让公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对生态环境公共事务积极参与。根据科学发展观, 建立健全生态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为我国可持续生态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 完善现有税种

1.调整资源税。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共七个税目, 涉及盐和矿产品。在构建生态税收体系中应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将所有不可再生资源和部分存量并已处于临界水平、进一步消耗会严重影响其存量或其再生能力已经受到明显损害的资源纳入征税范围。资源税的征收应以开采或生产数量而不是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为依据, 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按其生产产品的实际数量从量课征。

2. 改革消费税。

一方面, 将难以降解和无法再回收利用的材料和在进行生产、在使用中会造成严重污染的产品列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可考虑增设一次性餐饮容器、塑料包装袋、镍镉类电池、含磷洗涤剂等产品的消费税税目。另一方面, 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产品实行低税率, 对生态有害或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品实行高税率。并且对适用新型或可再生能源的低能耗交通工具实行低税或免税。

3. 完善增值税。

适当降低优惠政策适用“门槛”, 并对循环利用的非主要原材料考虑加计扣除进项税额, 拉长上游进项抵扣链条, 降低利用废旧物资生产企业的税收负担。完善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 对政策扶持的再生能源产业降低其增值税税率。这样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或先征后退的政策可以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为发展可持续生态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撑。

(三) 开征新税种

借鉴国外的做法, 建立环保税, 以污染物的排放量或者浓度等作为税基。环报税的税率可以采用弹性定额税率从量计征, 将来还可考虑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和排污指标交易的办法, 鼓励企业努力减少污染和提高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运用征收环境税的方法促进节能减排, 需要有比较科学的计量手段和自动监测系统监督管理。

(四) 与其他措施相互配合

税收虽然是实现可持续生态发展的途径之一, 也是政府治理污染, 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手段。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应该在实施过程当中与其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辅相成, 共同在发挥税收优势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出相关政策的整合功能。

(五) 建立完善的融资渠道

我国目前生态保护的资金仍是来源政府, 除了可借鉴荷兰政府建立环境基金、采取专款专用制度外, 可以探索通过多个渠道来弥补资金的不足。提高公众对生态的需要水平, 加强公众的支付意愿;采取鼓励政策激励企业的投入;接受国外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支持等促进融资渠道的完善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税法》,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3) .

[2]潘颖, 聂建平, 黄晓艳, 基于生态文明的我国资源税改革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 2013 (09) .

[3]王浩军, 王丹.我国的环境税征管及其国际比较研究[J].税务与经济, 2013 (05) .

[4]杨勇, 李代俊.试论完善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财税政策[J].商业时代, 2013 (23) .

税收体系 篇9

一、分税制改革催生“土地财政”

为了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改变“中央弱、地方强”的财政局面, 我国在1994年实行了分税制改革, 重新划分了事权和财权。此次分税制改革对提高中央政府财力的作用十分显著。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93年的22.0%升至1994年的55.7%, 此后维持在平均52.46%的水平, 这使中央政府掌握更多的财政资源,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政治控制能力。同一时期, 我国整个经济的成长性也非常明显, 分税制从制度上促进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地方财政出现了普遍的收支不平衡, 收支缺口逐年扩大。至2010年, 全国地方财政当年的收支缺口已达到了惊人的33 271.39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

地方财政收支长期失衡究其原因就在于此次分税制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非对称性。地方政府除了承担本地区一般的公共服务支出外, 还要承担国防、公共安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支出。但划归地方的税种却大都是一些税源零星、征管难度大的小税种。当预算内的收入越来越不能满足支出的需要, 为了平衡支出, 地方政府就只有从预算外寻找资金的来源。当前, 中央政府将存量建设用地收益全部留归地方政府, 新增建设用地部分则按平均土地纯收益与地方政府进行三七分成, 因此卖地的收入基本上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1]从2004年至2011年, 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的土地出让金超过10万亿元。

“土地财政”虽然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但也带来了诸多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土地财政”使地方政府敢于大量举债, 增加地方财政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据《2011年国土资源部公报》公布的数据, 截至2011年, 全国84个重点城市处于抵押状态的土地为30.08万公顷, 抵押贷款4.80万亿。这其中还不乏存在着一些土地的非法抵押融资。2011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抽查的31个市、25个县中, 发现有12个市、22个县存在土地违规抵押融资贷款行为, 涉及面积10.47万亩, 贷款总额557.98亿元。“土地财政”还推高了房价。以上海为例, 2001年和2011年上海的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每平方米3326元和14 290元, 十年间房价涨了330%。由于住房消费属于刚性需求, 过高的房价必然对居民其他方面的需求形成抑制作用。此外, 地方政府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与失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矛盾冲突不断, 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执政形象。

二、目前我国地方税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比较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中, 税收应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 占绝对份额, 而非税收入则作为税收的补充, 主要是弥补公共财力的不足。[2]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 地方税收体系的建设长期被忽视, 导致其组织地方财政收入和调控地方经济运行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如果要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首先就必须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使地方税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 地方税种数量虽然不少, 但缺乏主体税种

分税制改革中划给地方政府的税种大部分是一些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税收收入零星的小税种。除营业税外, 税源集中、税收收入规模大的税种基本上都划归中央税或共享税。2010年, 地方政府的税收总收入为32 701.49亿元, 其中来源于营业税的收入为11004.57亿元, 占比33.65%, 来源于其他8个地方税种的收入合计为7267.41亿, 仅占比22.22%。当前, 我国正在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营业税属于地方税, 增值税属于共享税, 中央与地方按75%和25%进行分成。虽然试点方案中指出在试点期间, 为了维持现行财政体制的基本稳定,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的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但将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工作全面铺开后, 届时该项税收收入是否仍属于地方财政就有待商榷了。地方政府有必要在营业税之外培育新的主体税种, 为地方财政寻找新的财源。

(二) 部分地方税种改革滞后, 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 现行房产税设计不合理, 征管不到位。

我国房产税的计税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按房屋原值一次性减除10%-30%后的余值从价计征, 税率为1.2%;另一种是按房产出租的租金收入从租计征, 税率为12%。采用从价计征的方式, 新、老房屋的税负存在较大差距, 有失公平;并且在目前房价高涨的背景下, 房产税为地方政府组织收入的功能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采用从租计征的方式, 由于房屋出租方不易寻找且纳税意识较差, 房产税实际征收的难度很大。房产税还规定了如个人拥有的非营业用房产免税等诸多税收优惠政策, 一方面导致征税范围过于狭窄, 另一方面也不能对投机炒房起到抑制作用。[3]

2. 现行资源税不利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我国目前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仅限于依法规定的矿产品和盐, 未将具有生态环境价值的森林、牧场、地热、水等资源纳入征税范围, 导致这一类资源被过度消耗和严重浪费。资源税采用的计税方式不仅是从量计征而且规定的税额普遍较低, 使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价值不能被充分反映, 容易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3. 其余地方税种亦存在不足之处。

印花税有13个税目, 计税依据五花八门, 不易掌握。土地增值税采用超率累进税率, 税率设计过于复杂, 操作难度大。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0.6~30元的税额标准对于巨大的土地级差收入的调节功能已是微不足道, 不能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耕地占用税税源零星分散, 结构复杂, 实际征管难度大。

(三) 地方税收管理权过多集中于中央

税收管理权, 包括税收的立法权、解释权、减免权、税目和税率的调整权等。目前, 地方税收的各种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只负责税款的征收和在极小的范围内制定一些补充措施和征税办法。地方政府税收管理权限过小, 尤其是税收立法权缺位, 使地方政府不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征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税种和调整税收政策, 不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运用税收杠杆调节当地经济运行。[4]

三、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的对策

(一) 完善以房产税为核心的不动产税

我国目前与房地产相关的税种有不少, 如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营业税 (特指建筑业营业税和销售不动产营业税) 。但这些税种多为在流转环节一次性征收, 持有环节征收的比较少。这种“重流转, 轻持有”的税种设置使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受到房地产行业景气程度的很大影响, 不利于地方税收收入的长久、稳定。改革的方向是将征税重点转向房地产持有环节, 使以房产税为代表的不动产税成为地方财政的支柱税源。我国现行的房产税存在着计税依据不合理、征税范围狭窄等问题, 为了使房产税发挥应有的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功能,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应取消从租计征, 统一按房产市场价值从价计征, 同时扩大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把除刚性需求住房之外的个人非营业性住房也纳入征税的范围。

(二) 加快资源税改革的步伐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房产数量和价格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2010年浙江、福建、广东、新疆、青海、甘肃六省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分别是每平方米7826元、5427元、6513元, 2604元、2517元和2483元。同一年, 新疆、青海和甘肃三个省与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等五个税种收入合计为74.77亿元, 仅相当于广东一省的十分之一。上述数据表明, 在我国西部地区, 不动产税难以成为地方财政的收入支柱, 应考虑培育其他的税源。我国西部地区虽然经济不发达, 但却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只是现行资源税从量计征的计税方式使当地几乎不能分享资源价格上升带来的巨大收益, 是“捧着金饭碗受穷”。如果将资源税计税依据改为从价计征与从量计征相结合并适当扩大征税范围不仅能改善当地的财政状况, 而且有助于抑制资源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分析

(三) 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

解决税收管理权限过度集中于中央政府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真正的“分级管理, 合理分权”。具体来说, 中央税、共享税的税收管理权限仍应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 这是毋庸置疑的。地方主体税种以及全国统一征收的地方税种, 其税收调整权可适度下放给地方政府, 但税收调整权的行使应是在授权范围内, 不能越权。由全国人大立法赋予省一级地方政府单独开征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税种的权力, 新税种的开征经过中央政府批准后, 税收管理权限可以全部下放。

摘要:分税制改革后地方税收体系建设缓慢, 地方政府长期收支不平衡, 依靠土地出让金填补资金缺口。目前, 我国的地方税体系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体税种缺位, 部分税种设置不合理, 税收管理权限过小。完善我国地方税收体系应从优化税制结构和合理划分税收管理权入手。

关键词:土地财政,分税制,地方税收

参考文献

[1]陈志勇, 陈莉莉.“土地财政”:困局的破解[J].财政监督, 2012 (5) :12-15.

[2]赵合云.“土地财政”的不良影响及其形成机制[J].统计与决策, 2012 (5) -172-174.

[3]傅樵.房产税的国际经验借鉴与税基取向[J].改革, 2010 (12) :57-61.

[4]刘学锋.地方税制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1 (1) :84-91.

税收体系 篇10

税收信息化, 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税务管理, 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水平, 并由此推动税务部门业务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塑, 进而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过程。税收信息化的目的, 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方式, 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信息资源的使用, 提高管理、监控、服务的效能;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影响和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

税收信息化的主要内涵, 即税收信息化是税务管理改革与信息技术运用相互结合和互相促进的过程,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在税务管理中广泛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税收信息化是技术创新的过程, 同时也是管理创新的过程, 将引发管理变革, 推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文观念、组织模式、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税收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只有广泛采集和积累信息, 迅速流通和加工信息, 有效利用和繁衍信息, 才能通过信息资源开发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效能;税收信息化是以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为目标, 它既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 又是管理现代化有机的组成部分, 因而税收信息化不仅包括税收征管业务的信息化, 还应包括税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智慧税收建设, 主要是以大数据为基础条件, 以税收信息化为蓝图目标, 按照智慧城市建设和税务工作特征等要求, 对现代税收体系进行规划设计和战略推进。

一、智慧税收——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作为新的技术革命实践, 智慧城市对于文明发展的影响, 可能将超过互联网, 世界将运行到一个更高的智慧水平, 税收信息化建设也必将站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因此, 我们必须谋划好智慧的税收信息化体系, 打造好智慧税收, 将智慧税收作为定位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使整个税收工作建立在动态的基础上, 使税收的征纳能够更智慧的运作。

智慧税收的几大要素

1. 以人为根本。

智慧税收需要以人为本, 需求应变不是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 基于对需求的预判事先做出相应调整才是以人为本的真谛。将税收拟人化, 并赋予其智慧, 将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专业化管理理念用全新的角度进行诠释, 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积极性的提高, 从而增强责任意识, 让税收征纳过程中的每个人都把握好角色定位。

2. 以技术为先导。

税收信息化是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过程, 是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信息化生产力发展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物联网、传感网等方兴未艾, 在可预见的将来, 税收信息化建设将随着信息技术升级而不断加快。因此, 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先导, 以税收管理技术进步为基础, 建立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税收管理体制。

3. 以业务为载体。

税收业务是税收信息化的基础, 是税收信息化服务的对象和工作的目的。税收信息化是税收业务的载体, 是税收业务的工具和工作的对象。二者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互为目的。税收业务从平面化到立体化发展, 推动数据量的几何级增长, “云计算”势在必行, 有必要考虑建设各个税收业务的“私有云”。

4. 以投入为基础。

要正确处理税收信息化建设投入的需要和可能的矛盾。税收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一方面需要拥有长远目光, 未雨绸缪, 提前介入, 为未来的重大增长机遇做好准备, 为未来提前布局。另一方面, 不能超越经济承受的正常能力, 要在保证国计民生正常需要的前提下来搞信息化建设。税收信息化建设既要面向未来,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也要注意目前各种环境的制约, 尽量降低整个税收信息化的投入成本, 实现税收信息化的成本和效益的最优配置。

智慧税收要实现几个转变

一是从以项目为主线向以体系结构总体规划为主线转变。将税收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 而不是分割为一个个相互独立的“项目”, 造成税收工作的人为割裂。

二是把握信息技术和税收业务之间的关系, 税收信息化建设要从二者结合向深度融合转变。税收业务需求要尽量建立在信息化支撑的平台上, 要根据信息化的特征与要求来进行。凡是不符合信息化要求的税收业务过程都要进行改进。税收信息化要以税收业务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编程, 将信息化的优势渗透到所有的税收业务之中,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信息资源要从以业务系统收集和使用, 向以信息或者数据内在结构为基础的全局的数据库或者数据仓库转变。

四是把信息安全从外部的要求演变成内在的要求, 建立与应用系统真正合为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

五是转变以往的一揽子建设思路, 智慧税收是结果, 更是一个过程, 或者说智慧税收的结果是由一个个智慧税收的过程组成的。要尊重信息化建设的客观发展规律, 分清楚发展阶段, 实现阶梯式或分步式的发展, 每过几年都能上一个台阶。

智慧税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智慧的流程:一是业务流程的再造, 二是管理流程的变革, 三是流程技术的发展。2.智慧的结构:一是组织结构, 二是技术结构, 三是人员结构, 四是知识结构。3.智慧的管理:一是业务管理, 二是技术管理, 三是安全管理。4.智慧的应用:一是更新理念, 二是创新方法, 三是革新技术。5.智慧的服务:一是知识共享, 二是纳税服务, 三是对内服务, 四是综合服务。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税收深刻变革

我们生活在网络数字化时代, 我们每天都跟数据打交道, 可以说数据无所不在。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知识, 进行云计算, 探寻隐藏在大数据中的模式、趋势和相关性, 揭示社会现象与社会发展规律, 以及可能的商业应用前景, 都需要我们拥有更好的数据洞察力和分析力。

就税收工作而言, 大数据时代下的税收问题, 无疑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第一, 税制设计会更加科学合理。税制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国家的综合税收负担的问题, 目前, 我国综合税收负担率在20%左右, 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看, 结构性减税措施继续, 综合负担率还要降几个百分点。通过对纳税人的各种数据和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的数据, 对相关数据进行云计算, 云分析, 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税收综合负担率。

第二, 信息管税 (综合治税) 变为可能。根据大数据的相关性原则, 纳税人的第三方信息, 都成为税收征收管理的对象。这需要从法律层面解决, 确定相关部门提供税收相关信息的法定义务和责任。随着科技和信息化发展, 数据信息共享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这必将使信息管税成为现实, 使税收数据成为大时代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 大数据时代必将全方位构建纳税人监控网络系统。纳税人申报缴税系统、收入系统、金融管理系统、财产系统等都纳入国家公民诚信系统, 通过各个信息的比对, 数据的分析, 管控纳税人的资金流和信息流、货物流和生产经营信息, 防止国家税款跑冒滴漏, 通过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控制, 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 实现依法诚信纳税。

第四, 发挥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有效控制优势, 推动公平税收。为了公平税负, 公正、公开征收税款, 必须对电子商务开始征收税款, 也就是对所有网店征税, 让实体店与网店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公平竞争。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第五, 税务工作人员要变革管理理念, 创造性地开展税收工作。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 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和分析大数据的能力, 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着力打造税收征管升级版

大数据时代, 社会公共数据更加透明和开放, 核心征管数据不断积累, 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蕴藏其中, 这为税务部门利用数据, 准确判断纳税人风险, 有针对性地强化税源管理, 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 基层税务单位数据管理存在着数据来源渠道不畅, 数据质量不高, 数据利用效果不好等问题。由于信息化整合应用程度不高, 软件之间相互孤立, 内部数据间、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间的逻辑关联分析不足, 数据增值利用还处在浅层次上。

面向现实和未来, 税收征管必须打造新的升级版。一是通过涉税数据的互联互通, 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 实现税务人员机关办公就能判断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通过建立高度集成的网上办税平台, 实现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基本办理所有涉税事项;三是通过构建经济税收模型, 实现科学估算收入规模, 准确预测税收走势;四是通过优化流程、节点控制和全程留痕, 实现税收执法权的透明操作、规范运行, 从源头上防控廉政和执法风险。

三、智慧税收的发展愿景

智慧城市建设会对税务工作产生何种深远影响?换言之, 智慧税收会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哪些改变?我们不妨作如下瞻望:从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获取信息, 形成一张“纳税人涉税信息网”。可以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道路、桥梁、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生产设备、收款机等生产流水线中, 实时采集纳税人的生产、销售、收款、付款等方面的信息后传递到税务机关的综合数据库, 全程追踪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为。纳税人选择手机、电脑、电话、柜员机等终端进行纳税申报, 申报数据传递到税务机关的综合数据库后, 与感应器采集的信息作比对, 进一步校验数据的真实性。当然, 纳税人的行为有任何异动, 也将以最快的速度被税务机关掌握, 税务机关作风险评估后, 及时作出反应, 有效降低偷逃税款风险。税务机关还将为纳税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根据纳税人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传递税收政策、提供办税渠道等等。对于税款的去向, 纳税人也可以做全程追踪, 能够有效提升纳税人遵从度。这样, 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将被打破, 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在传统税收管理模式下, 涉税信息主要来自于纳税人提供的各类申报表、财务报表及其他基础资料, 但信息管税对涉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智慧税收的设想, 涉税信息的采集可以扩展到纳税人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虽然现有互联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能完全达到智慧的理想状态, 但仍然可以按照这种思路拓宽涉税信息采集渠道, 逐步编织一张涉税信息采集网。获取涉税信息可通过在纳税人生产设备或生产经营环节安装感应器获取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通过搭建信息交换平台, 获取相关系统、部门第三方的管理信息;从金融部门获取纳税人的资金流动信息;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部门获取纳税人的第三方认证信息;利用互联网的海量数据, 借助搜索引擎工具, 实现网络数据的自动采集, 如二手房网的楼盘交易信息;通过提供纳税服务的方式, 从纳税人方获取相关信息, 例如, 通过向公众开放发票真伪查询的方式, 获取假发票的出票点信息等等。

通过信息综合分析, 产生重点关注对象、纳税评估对象和税务稽查对象。智慧决策系统将这些对象和具体的风险点以工作任务的方式自动推送到税收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和税务监察等工作环节, 相关责任人收到工作任务后及时将评估和检查结果反馈到系统中。闭环的运行流程, 保证了所有业务都集成于“生产流水线”上, 实现“工作找人”、“信息找人”, 达到税收风险防范的目的。例如, 信息系统分析出纳税人存在申报征收、认定管理、数据质量、催报催缴、税收违章等方面的未完成工作时, 先将总的统计结果推送到上一级领导和业务主办, 再以待办任务的方式推送到税收管理人员的工作平台, 并以短信、邮件或者其他方式告知纳税人。税管员逐项落实后, 将评估和检查结果反馈到系统中。

智慧税收在纳税服务环节, 着重优化办税流程, 搭建征纳双方信息传递平台。对征管业务事项重新梳理和整合, 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重新设计和优化税收工作的内部管理程序, 减少不必要业务流转和审批环节, 建立职责明确、分工精细的工作流程, 解决纳税人办税多头找、多次跑等问题。同时, 搭建“一站式”办税终端, 终端的形式包括网上办税平台、24小时自助办税平台及手机办税平台等。平台将整合现有的申报缴款、网络发票、财务报表、重点税源管理等系统, 使得纳税人“一站式”登陆, 实现网上办税、开具网络发票、查询涉税事项、报送电子资料等功能。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 通过对纳税人的行为特征分析, 将特征相似的纳税人归类管理。进一步分析明确各类纳税人需要获取的涉税信息, 以即时信息的方式推送到办税平台, 一次性告之相关催报催缴事项、欠税提醒、最新政策法规、服务承诺等信息, 做到“一句话服务”, 有效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税收体系 篇11

关键词:土地税收体系,取得,保有,流转,土地收益分配

一、现行土地税收体系

中国的土地税收体系经过1994年的税制综合改革, 基本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框架。对土地经济行为也初步形成了以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保有、流转为征税点的土地税收调节体系[1]。现有的土地税收体系涉及的税种主要有:取得类的耕地占用税;保有类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流转类的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二、土地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2~4]

1.税收体系结构缺陷。一方面表现为税种缺失。有些税种、税目该设立却没有设立, 如国际通行的遗产税。另一方面表现为错位。性质属于税的却收成费。如土地闲置费本来属于不当行为惩罚税, 却以费的形式存在。

2.税负结构不够合理。在土地取得和保有环节中税负水平偏低, 而在土地流转环节税负水平却偏高, 占到总体税负水平的15%左右。不合理的税负结构给土地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 对持有存量土地的征税压力不够, 不能形成经济上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用地激励机制。第二, 在土地流转环节上, 税负偏重, 如营业税、所得税、契税等, 使流转阶段的税负水平相对较高, 致使土地交易成本过大。第三, 土地取得环节的征税压力不够, 加上开发存量土地所需支付的高额成本, 促使宁愿支付少量的税费, 也不愿占用存量土地进行开发。

3.税种设置交叉与重叠并存。如对出租房地产收入既征所得税又征房地产税, 则是税种交叉;契税与印花税设置重叠, 契税是房地产产权发生转移时就双方当事人所订立契约征收的一种税, 印花税也是就经济活动中订立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 课税范围明显后者覆盖了前者。

4.内外两套税制。如对内资企业开征房产税, 而对涉外企业则只开征城市房地产税, 并且仅对房产征税, 对地产不征税, 其税收负担低于内资企业;对内资房地产企业开征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而对外资房地产企业则不征收此项税费。这种内外有别的税制, 不符合税负公平原则。

5.税种设置过多。中国现行税制中对不动产征收的税种较多, 不便于计征, 如房地产税, 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 其征收对象是一样的。因此, 应对现有部分土地税种的有机整合和替代。

三、土地税收体系的调整与完善

(一) 土地税收体系调整与完善的思路

土地税收体系调整与完善的思路是“转税、正税、完税”。

转税。就是把不属于税范畴的租与费还其本来面目, 主要体现在“还税于租、还税于费”, 从而消除税越位、错位的情况。

正税。就是调整不合理的税率、税目及减免办法, 合并、停征一些与土地有关的税种。

完税。就是完善现有土地税种, 设立一些新税种。

(二) 调整与完善的内容

根据土地税收调整与完善的思路, 从取得、保有、流转三个方面, 对现行土地税收体系进行调整与完善。

1. 土地取得环节税收。

(1) 新增设税种———遗产税和赠与税。遗产税和赠与税是对因继承、赠与而取得房地产等财产的承受人课征的一种财产税。通常认为, 遗产税是主税, 赠与税是辅税。大多数征收遗产税的国家, 都同时征收赠与税[5~6]。当前中国缺乏这一环节的课税, 随着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 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为体现社会公平, 有必要对房地产的无偿取得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可以根据赠与税和遗产税制度建设的整体进程, 适时开征房地产遗产税和赠与税。可以以取得土地使用权时应支付的价款或评估值为计税依据, 在取得时征收, 实行累进税率。 (2) 需完善税种———耕地占用税。2007年, 国家都对耕地占用税进行了修订, 进一步明确了纳税人, 提高了税率, 调整了减免税的对象。但新的耕地占用税有税基窄、税率低两大缺点, 但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1) 税基。拓宽税基, 将园地纳入征收范围。2) 纳税人。纳税人应包括任何单位和个人, 只要占用农用地从事非农建设, 都应缴纳此税。3) 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既要考虑所占用耕地的质量等级, 也要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动, 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以事先评估的农用地宗地价格作为计税依据。4) 税率。实行差别税率, 以更好地体现和落实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农地占用税的税率应根据不同地类设置不同的标准。具体税率可以考虑不同地区, 不同土地类型而有差异。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短缺, 税率可高些, 内地可低些;耕地、菜地可高些, 其他农地可低些。 (3) 需完善的税种———契税。中国过高的契税税率不利于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1997年7月1日前执行的契税税率为6%, 虽经调整降低至3%~5%, 但却增设了地租部分的契税, 而土地租金约占全部建房成本30%~40%, 这样非但未使税额减少反而增多, 又大大提高了购房成本。为鼓励居民购房, 自1999年8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房的契税减半征收, 但客观上契税对二级市场的发展仍有不利。因此, 为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鼓励房地产的正常流转, 契税税率可以考虑降低一些。

2. 土地保有环节税收。

(1) 新增设税种———空地税。空地税属于不当行为税类, 是对造成城镇和农村用地闲置或荒芜的当事人所课征的重税。空地税分为两种:土地闲置税和农地荒芜税。《土地管理法》第37条规定, 对闲置一年以上未满两年的建设用地, 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土地闲置费属于行政收费性质, 可收可不收, 随意性较大, 而税具有强制性。因此, 有必要把现行的“土地闲置费”改为“土地闲置税”。对依法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占用土地后未及时按照批准的或合同约定的用途加以利用, 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 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的土地, 就其闲置面积课征税收。为促进农用土地尤其是耕地得以有效利用, 加大对农用地的保护力度, 有必要对农用地中的荒芜地征税, 设置农地荒芜税, 对可利用而逾期仍未利用, 或低度利用的农用土地所课征的税收。农地荒芜税的征收中可以对因自然条件引起的种植条件恶化而无法耕种等特殊情况进行免税[7]。 (2) 合并税种———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合并为物业税。目前物业税已在十个城市空转运行, 其基本框架已经基本明确, 即将现行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收费合并, 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事实上, 土地出让金 (地租) 和物业税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前者是物业在交易过程中价值的实现, 后者是持有物业价值的附加成本。前者是市场交易行为, 后者是政府政策行为。如果说土地出让金和物业税还有一定的关系的话, 就是土地出让金 (地租) 构成物业税的税基, 物业税按照地租的一定比例征收, 并且随之成比例地变化。因此, 只能将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合并物业税。 (3) 取消税种———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为调节“土地级差收益”而设立的, 明显带有地租的性质, 名为税而实为租。土地出让金等地租形式已体现调节“土地级差收益”的作用, 收取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于既收租又收税, 因此应取消城镇土地使用税。

3. 土地流转环节税收。

对土地流转环节税收的完善主要包括:保留营业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

对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完善, 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一是负担与受益基本一致的原则, 谁受益、谁纳税、受益多、纳税多;二是适度扩大收入规模的原则, 逐步满足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需要;三是充分体现地方税地方管理的原则, 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管理权限, 适应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并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四、调整后土地税体系

根据以上的分析, 调整和完善后的土地税收体系涉及税种主要包括:取得类的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保有类的物业税和空地税 (包括土地闲置税和农地荒芜税) ;流转类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五、总结

土地税收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 其税种设置和税率确定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问题, 只能提出一些建议。上面所调整的土地税体系, 要真正建立并实施, 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 土地税制改革的内容复杂, 既有税制技术层面的改革、又有相应的体制制度深层次改革问题, 有些环节的改革也不能一步到位。

参考文献

[1]费跃锋, 董道元.对中国土地税费改革的国际借鉴与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4, (2) :65-68.

[2]曲顺兰, 路春城.构建节约型社会与土地税制的完善[J].税务研究, 2006, (2) :23-27.

[3]余珍明, 尚聪敏, 等.加入WTO后中国土地租、税、费体系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农业经济, 2002, (3) :44-45.

[4]李国香.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6, (4) .

[5]扬抚生, 王建伟.构建中国新财产税体系的政策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 2004, (5) :67-70.

[6]叶少群.建立复合土地税制势在必行[J].发展研究, 2005, (2) :16-17.

上一篇:作用范围下一篇:世界名企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