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作用的范围(精选9篇)
法作用的范围 篇1
我国期货立法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期货市场的边界如何界定,而期货市场边界的界定涉及期货交易概念的界定,以及在实际监管执法中期货交易如何认定的问题。要界定清楚期货交易的概念、明晰期货交易的认定标准,就必须厘清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期货交易与证券交易、场内期货交易与场外期货交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厘清期货市场边界的法律意义
从衍生市场发展的历史角度来分析,期货首先出现在商品交易市场,它经历了商品现货批发市场、商品远期市场到商品期货市场的演变过程。而随着期货基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期货市场又经历了有形商品期货到无形商品期货的演变过程,即期货基础资产逐步从农产品发展到大宗原材料、贵金属,并进一步扩大到包括证券、货币、利率、汇率以及各种商品篮子与指数等无形资产等金融商品。与此同时,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进一步模糊了期货交易与场外远期交易、期货交易与证券交易之间的界限,从而给打击非法期货交易与其他非法的场外衍生交易不断带来新的挑战。
期货交易认定本质是要明晰期货市场边界,准确适用法律和确定监管管辖,其目的是让所有期货交易都能够得到有效和适当的监管。一方面是消除存在于监管的空隙的灰色市场,即逃避场内交易监管的场外的变相期货交易和与游离于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边界进行监管套利的金融衍生交易; 另一方面是要取缔存在于黑色,即地下市场的非法期货交易。我国立法意义上变相期货交易主要是为了规避场内交易和监管,而证券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分则主要是解决产品与市场交叉与重叠所带来的监管重叠与冲突。
由于立法通常都要求期货合约和期权合约交易必须在受到严格监管的场内进行交易,为防止规避场内监管,立法上对于期货合约定义通常都是采取比较宽泛的定义或解释,同时为防止过分宽泛定义或解释不当地侵蚀场外远期市场和已经置于其他法律体系调整和监管的证券市场和其他场外市场,因此,立法上通常又采取豁免或排除的规定,将远期合约、证券合约以及结构性产品及其他兼具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特征的商品交易排除在外,这就为规避场内监管、进行监管套利的场外非法期货交易提供了激励,因此,变相期货交易本质上是为逃避场内监管而以豁免或排除的远期交易、证券交易或结构性产品以及其他场外衍生交易等形式而进行的非法场外期货交易。
从现行立法技术发展以及理论研究所取得成就而言,确定期货交易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三个路径可供选择: 一是形式意义上的方法; 二是功能意义上的方法,或实质意义上的方法; 三是形式意义与实质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形式意义上的方法就是期货交易的技术特征和法律特征作为认定标准,如标准化合约、对冲平仓( 取代基础商品的实际) 、保证金交易、逐日盯市、中央对手方清算等。而实质意义上的认定标准则是以合约的功能,即交易的目的作为认定标准,即期货合约的功能是转移风险或投机,交易的标的实际上是合约,而非合约基础商品; 而远期合约功能是转移基础商品的权属,交易目的是为了满足商业上的实际需求。而形式意义与实质意义上相结合的方法则是兼顾合约特征、功能及交易目的总体情况来进行判断与认定。
随着商品交易的金融化1,期货合约、远期合约与证券合约之间的界限不仅在形式上日渐模糊,而且在其功能上也逐渐有趋同的趋势。采用传统形式意义上的认定标准、或实质意义上的认定标准以及同时将两套标准结合起来使用,都难以准确将它们准确区分开,也无法有效遏制各种变相期货交易的泛滥。在此种情况下,有些国家选择统合立法、统一监管的方法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即统一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证券交易与期货交易的监管,消除场内期货交易与场外商品衍生交易之间的监管差异,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投机者利用场外变相期货交易规避监管、进行监管套利的激励,以达到根除违法场外期货交易的目的。
二、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下的期货市场与中远期市场
为厘清期货交易、远期交易、证券交易、场外交易与场内交易的关系,有必要把期货交易认定及法律规范放到了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内去分析。即把商品交易市场看成是一个由即期现货市场、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 也即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 构成的多层次体系,把资本市场看作是一个由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及场内与场外市场构成的多层次体系( 见图1) 。
第一,大宗商品多层次市场体系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要素流通、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不同功能要求的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它主要由大宗商品现货批发市场、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构成。
第二,不同层级市场因功能定位不同,对金融化( 虚拟化) 包容的程度也就不同; 金融化程度越高,市场就更容易滋生投机、欺诈与操纵,金融风险就更容易积聚,对法律规范和监管标准的要求也就越高,不同层级市场法律规范与监管上既有趋同部分,又需要有差异化的安排,宽严必须适度。
第三,法律对市场滥用规制主要有两个路径。一是对过度金融化( 虚拟化) 进行控制; 二是审慎监管与行为规范( Conduct of Business) 。金融化控制手段包括对合约标准化、现金对冲平仓、集中交易、杠杆交易( 保证金) 、交易大额交易报告、大额头寸控制以及市场交易头寸总额加以控制等手段。审慎监管与行为规范主要是对市场运营者( 交易所) 、清算机构、交易商的金融风险进行管控,包括欺诈、操纵、内幕交易的禁止。
第四,中远期市场是实体经济风险与虚拟经济风险相互传染的通道,中远期市场的规范与监管是阻断彼此风险传染的关键环节。通常,在中远期市场持有中远期头寸的生产商、经销商会通过期货市场的相反交易来对冲这些头寸的风险,而其在期货市场交易对手方通常是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和机构投资者,所以,通过期货市场与中远期市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风险就可以实现跨行业传导,导致风险相互传染,中远期市场就成为切断相互传染的一个关键的环节。
第五,为防止中远期市场成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风险传染通道,对其进行有效隔阻,法律制度设计与监管上就必须要防止中远期市场异化为投机盛行、虚拟化的期货市场,因此,要求实物交割,限制通过现金结算( Cash Settlement) 冲销取代买卖商品的实际交付( Physcial Settlement) 就成为中远期市场监管所坚持的政策底线。
第六,要防止监管套利,就必须让中远期市场法律规范与期货市场法律规范监管相互衔接、协调统一。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路径选择上,对多层次商品市场的法律规范与监管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新加坡为代表的统合立法与统一监管模式( 以下简称新加坡模式) ; 二是美国为代表的统分结合、分头监管的模式( 以下简称美国模式) 。新加坡统合立法与统一监管就是将商品期货交易、远期交易与现货交易等所有商品合约交易都纳入 《商品交易法》进行调整,统一由单一监管机构统一监管。而美国联邦《商品交易法》实际上是一部调整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的统一立法。在该立法中,尽管它通过豁免或排除的方式豁免了远期交易,但此类豁免只是限于场内监管的豁免,《商品交易法》禁止操纵和欺诈规则仍然适用于豁免交易。实质上,对于场内期货交易和场外远期交易分别采取了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的方法。与此同时,对于豁免的能源市场,美国又通过专门调整该行业的立法对电力、燃气、石油等商品市场交易( 包括现货交易和豁免的商品衍生交易) 进行规范,并授权能源监管委员会、联邦贸易委员负责这些立法的实施,这样,能源市场实际上同时受到行业主管部门和期货交易委员会的多头监管。
新加坡模式通过统一立法、统一监管消除了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监管套利空间,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变相期交易滋生的土壤。这种解决办法干脆利落,但可能的缺陷是忽视了各层次市场功能上差异与特点,不利于创新。美国模式需要在各层次市场边界区分上建立一套认定标准,以便能够准确对多层次商品市场中远期交易与期货交易加以严格区分,防止在期货市场与远期市场边界形成一个逃避监管的灰色期货市场。这可以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市场差异与特点,但由于理论上和立法技术上难以为期货交易认定提供一个精准而且极富包容性的认定标准,因此,监管机构和法院在具体个案裁决中无法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产生诸多法律上的不确定性,从而为变相期货交易的滋生提供便利。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下的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原本是两个不相干的市场,各国对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采取分别立法和分别监管体制,但随着20 世纪70 年代、80 年代金融期货的出现,有两类金融创新改变了这一格局。一是传统证券嵌入期货形成结构性证券( 或被称之为混血工具或结构性产品) ; 二是越来越多证券产品作为期货基础商品形成了各种证券期货产品,这就导致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越来越多地相互交叉和融合,导致了法律适用和监管管辖上的冲突。
证券期货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延伸和发展,证券期货市场与传统证券市场( 证券现货市场) 形成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但证券期货市场与证券现货市场的交叉与融合导致了法律适用与监管管辖上的冲突。在解决此类冲突的路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 一)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模式的主要特点与多层次商品市场模式类似,在传统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分业经营与分别监管的体制基础上,对证券与金融期货采取统一立法和统一监管,颁布了 《证券与期货法》,并由金管局统一负责该法实施,负责证券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的监管。
( 二) 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对衍生市场采取统一立法和统一监管,对证券与期货则采取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体制,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协调由于证券期货和结构性产品引起的管辖冲突。
( 三) 澳大利亚模式
澳大利亚模式特点是对证券与衍生品实行统一立法和统一监管模式。2001 年 《公司法》在金融产品划分上采取了二分法,即将金融产品分为证券与衍生品。它采取了更为宽泛的 “衍生品”的概念取代了原来 “期货合约” 的概念,衍生品包括商品类衍生品和金融类衍生品,也包括场内交易的期货和场外交易的柜台衍生品。对衍生品与证券监管不仅管辖上实现了统一,而且在监管标准上也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同时,它还明确规定,证券与衍生品如在定性上如产生竞合,则证券定义优先适用。
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最新立法修订,将《商品交易法》所有商品衍生交易都转移到 《证券与期货法》,由金融局负责统一监管,并采用了 “衍生品”的概念取代了现行 《证券与期货法》的 “期货合约”概念。衍生品的定义涵盖无形商品和有形商品为基础资产的所有期货、远期、期权与互换。
四、我国期货立法的解决方案
本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 一) 期货交易的定义
立法上关于期货交易的定义实际上涉及好几个概念的定义: 一是期货合约的定义; 二是期货市场的定义; 三是关于商品的定义。期货交易的定义可以通过这三个概念的定义加以明确,无须单独对期货交易下定义。
我国将来的期货立法可以对这三个概念加以定义,不再单独对期货交易下定义。期货合约的定义除应把期货 “将来债务”、“价值性”的特征、“合约标准化”和合约与期货市场的关系阐述清楚。更为重要的是,应将交易的目的( 交易的功能) ,即避险作为期货合约的构成要件。目前 《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定义遗漏了这一重要特征,可以将其修改为: “期货合约,是指根据期货交易所或期货交易市场统一规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商品并允许在合约到期时按照期货市场交易规则或惯例通过对冲平仓方式取代实际交付的标准化合约”。
对于期货市场的定义,则可借鉴新加坡的立法,将期货市场定义为: “期货市场是指能够接受多边买卖期货合约的报价并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和交易规则自动对报价进行撮合和匹配的场所或设施( 包括电子交易设施) 。但不包括下列设施或场所: 1只为一个人使用的进行买卖报价或接受买卖报价; 2当事方能够对合约重要条款( 除价格外) 进行谈判,合约重要条款( 除价格外) 不是由该场所或设施事先根据交易规则或惯例拟定好的。”
对于 “商品”,则可定义为, “是指任何可以作为期货合约标的物的资产、比率( 包括利率和汇率) 、权利与权益。”
( 二) 立法上区分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证券交易、场外交易的解决方案
立法上区分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证券交易、场外交易的解决方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对于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场外期货交易及变相期货交易的认定
立法上可以授权期货监管机构将某些商品合约交易纳入到期货交易的范畴或排除在外。如可以在期货合约的定义后紧接着规定一个限定条款,它规定: “期货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将符合上一款规定的合约排除,或将不在上款规定范畴内的合约认定为本法意义上的期货合约。”
这样,立法上仍可维持形式意义上的定义方法,但同时也允许期货监管机构在实际监管执法中在期货交易、远期交易与变相期货交易的认定标准上,采取实质意义上与形式意义上的相结合的认定标准。从形式意义上来说,主要审查合约是否具备标准化和场内交易的法律特征( 即采取了具有场内交易典型特征的交易机制,如集中交易、保证金交易、中央对手方清算、平仓对冲等) 。从实质意义上来说,除了审查合约是否具备标准化和场内交易特征外,还要结合当事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履行实际交付或接受实际交付的能力与意图分析当事人交易目的,以此作出更为准确的认定。就目的认定而言,除上述合约标准化和场内交易特征外,还可借鉴国外普遍采用的目的测试标准,即: 1当事人是否具有交付或接受交付能力; 2是否具有实际需要对冲的风险;3合约约定是否具有交付或接受交付的意图。
2. 证券与期货交易的区分
在证券与期货的区分上,可以有两种选择:1如果是将来允许证券交易所与期货交易所交叉上市证券期货产品,则可以在 《证券法》 第2条第3 款后增加一款,即在 “证券衍生品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原则规定”后增加一款,规定: “不包括在期货市场上市的期货合约”。2如果仍然沿袭目前市场分开、立法分开与分别监管的体制,则可以在 《证券法》第2 条第3 款后增加一款规定,即 “上款规定的证券衍生品,不包括期货合约”。
3. 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在监管执法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上,可在2011 年清理整顿基础上让期货监管机构作为牵头方,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明晰期货交易、远期交易、证券交易、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的认定标准,建立健全协调监管机制。
( 三) 期货交易的法律规范
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证券交易、场内与场外的区分本质上要解决它们之间法律适用与监管协调的问题,在这方面,应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功能相近的产品也应该在法律适用和监管上采取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消除监管套利。
一是,在现有体制下,在法律适用与监管上,明确期货交易或场内交易优先原则。首先,期货交易、远期交易与证券交易发生重叠与交叉时期货交易优先。所谓期货交易优先,就是该交易应优先作为期货交易来监管。其次,场内与场外发生交叉和重叠时,场内交易优先。场内交易优先是指凡适合场内交易的适格衍生品,应要求必须进场交易,不能在场外进行。在场外与场内衍生品区分及管辖划分上,可以采取凡是适合场内交易的足够标准化和具有足够流动性( 主要依据交易量、价格发现功能) 的适格衍生品( 无论是期货,还是互换等柜台衍生产品) 都必须在组织化交易平台( 交易所) 进行交易,所有组织化交易平台都应纳入统一立法和统一监管的体制下。
二是,明确交易所或其他负责场内交易执行的交易设施的概念与外延,逐步实现组织化交易平台法律与监管上的协调统一,开放组织化交易平台在产品上交叉上市,活跃市场竞争,促进金融创新。
三是,从长远来看,建立健全多层次商品交易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和监管,确保其协调统一才是最有效解决期货交易、远期交易、证券交易、场内与场外交易因监管差异所导致各种监管套利问题,无论我国今后选择美国模式,还是选择新加坡或澳大利亚模式,期货立法、金融衍生立法、商品交易立法、证券立法都必须有整体的构思、整体的设计,在监管执法上应该有完善的运转高效的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江平,陈东征,等.股指期货法律法规选编[M].法律出版社,2010.
[2]弗兰克J.法博齐(Frank J.Fabozzi),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弗兰克J.琼斯(Frank J.Jones).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M].孔爱国,胡畏,张湄,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马险峰,李杰,姚远.美国期货市场产品创新研究——以CME期货产品创新理念、上市程序和监管环境为例[J].中国市场,2013(35).
[4]贺绍奇.我国期货交易认定及法律规范——变相期货交易的法律规制[J].中国市场,2014(23).
[5]贺绍奇.期货立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
法作用的范围 篇2
(一)致敬电(信)的作用致敬电(信)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报喜,一个是致敬,第三个是传播信息。重要内容的致敬电(信)可以登报、广播,这时它就具有了新闻传播的功用,它可以使广大群众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于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事情。(二)致敬电(信)的适用范围在重要会议结束时,以大会全体成员的名义给最高领导或高级领导发的致敬电(信)。在某项工作、战役、生产或科研取得重大成果时,给有关领导机关或领导者个人发的致敬电(信)。
法作用的范围 篇3
摘要:滑坡是我国山区城镇建设中危害较大的一种地质灾害,本文在综合分析滑坡危险范围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离散单元法的滑坡危险范围的预测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利用离散元软件模拟滑坡运动过程,进一步确定滑坡影响范围。
关键词:滑坡;离散单元法;危险范围;数值模拟
1 选题背景
滑坡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因其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每年都造成了数以亿计的财产损失,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受到极端天气、复杂的地形地貌、脆弱的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日益加剧的人类工程活动,我国近年来大型滑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针对滑坡的危险范围开展预测分析一直是滑坡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此项工作也对滑坡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2 离散单元法
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于1971年由P.Cundall提出,并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目前,在地质、水利、交通、隧道、采矿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最初发展的离散单元法仅限于刚性块体,20世纪70年代末期,人们开始将块体考虑成可变形的,其中有Cundall(1978)的SDE方法,即简单变形单元。它是很实用的,并在UDEC及改进的SDEM程序中使用,这种方法进一步发展成为以显式有限差分方程为基础的完全变形单元(Fully Deformable Distinct Element)。完全变形单元是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思想提出的(J.Ghaboussi,1988),每个块体用三个四边形有限单元来模拟,其分析方法类似于一个标准的非线性有限单元分析。它与有限单元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用相邻块体的接触模型代替相邻单元的连续条件。至此,离散单元法基本上具备了有限单元法及有限差分法的主要优点,而又能分析块体的运动[2]。因此,得到了岩土界的广泛应用[3] [4] [5] [6]。
3 滑坡实例研究
3.1滑坡特征
该滑坡位于大金河左岸,紧邻大金河与大渡河交汇处,滑坡前缘高程约1860m,坡体后缘高程约2235m,高差约375m。滑坡体为典型的圈椅状地形,顺河向长度约460m,垂直河向长度约760m。根据钻探及探槽揭露,滑坡体纵向上呈中间后,前缘及后缘薄的厚度特征,滑坡体中部最大厚度约65m,整个滑坡体平均厚度约30m,整个方量约480万立方,根据相关规范,该滑坡属于深厚堆积层滑坡。
根据钻探以及野外实地调查,滑坡体主要物质组成为碎块石土,成因为后缘崩塌及滑坡堆积物,块石间具有明显架空特征,钻探时常出现掉钻、漏浆等现象。滑床为志留系茂县群岩组石榴二英片岩。滑面为堆积体-基岩界面,滑带土为灰黑色碎石角砾。
该滑坡变形迹象非常显著,主要集中在滑坡体前缘N侧,,滑坡体前缘房屋、街道路面、简易挡墙等多处构筑物均出现明显的受损破坏,滑坡前缘老红军桥也出现强烈的挤压变形迹象,桥面已多处隆起,最大隆起量可达1m[7]。
3.2离散单元法在滑坡危害范围评价预测中的应用
本文提出利用离散单元法来针对滑坡失稳、运动及停止堆积整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最终得出滑坡的危害范围。结合工程实例,建立离散单元模型,该模型长度约1270m,高约520m,共计53752个离散单元:根据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该滑坡失稳后,将沿坡体前缘滑面剪出,并向前缘推移,经过加速运动过程后,滑体速度降低并最终停止。通过数值模拟,并结合滑坡侧缘边界的野外调查,该滑坡失稳后影响范围约0.29km2,并对前缘大金河有推挤压迫的影响。
4. 结论
1. 滑坡灾害在我国呈高发、频发的态势,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针对滑坡的危险范围进行预测分析对滑坡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2. 离散单元法利用相邻块体的接触模型代替相邻单元的连续条件,是分析滑坡大变形、块体运动的有力工具。
3. 在暴雨工况下,滑坡体失稳后其前缘及两侧共计0.29 km2为直接危险范围,并且,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滑坡体对前缘主河大金河有可能造成局部堵塞。
滑坡是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针对滑坡的危险范围进行分析预测是防灾减灾中有效的一项工作。本文提出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滑坡危险范围预测研究中,通过结合实例,进行滑坡失稳、运移、停止堆积整个动力过程的模拟仿真,结果科学直观,此技术方法及分析思路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滑坡危险性评价中。
参考文献
[1] 肖进.重大滑坡灾害应急处置理论与实践[D]. 成都理工大学, 2009: 1-2.
[2] 刘汉东等编著.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10.71-73.
[3] 卓家寿.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J]. 河海科技进展, 1993, 6: 1-11.
[4] 吴勇,李自停. 四川省溪口滑坡运动特征的离散元模拟[J]. 山地研究, 1997, 3: 197-200.
[5] 王泳嘉,刑纪波. 离散单元法同拉格朗日元法及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J]. 岩土力学, 1995, 6: 1-14.
[6] 尚岳全等. 工程地质研究中的数值分析方法[M].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杜, 1991: 207-228
利用分离参数法求解参数取值范围 篇4
分离参数法即根据表达式的特点把含有参数的部分分离出来, 视参数部分为变元的函数, 然后把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问题或利用恒成立问题的求解方法求解.
例1 已知方程 cos2x+sinx-a=0在
又由
所以当
当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是
点评:方程 cos2x+sinx-a=0有解, 等价于求函数 a=cos2x+sinx 的值域.
例2 若不等式 x2+2x+a≥-y2-2y 对任意实数 x, y 都成立,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0 (B) a≥1
(C) a≥2 (D) a≥3
解析:a≥-x2-2x-y2-2y
=- (x+1) 2- (y+1) 2+2,
而- (x+1) 2- (y+1) 2+2的最大值是2, 所以 a≥2, 故选 (C) .
例3 已知不等式
解析:原不等式恒成立等价于
而
所以
例4 若函数 y=lg (1+2x+a·4x) , 当 x∈ (-∞, 2]时有意义,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题意得当 x∈ (-∞, 2]时,
有 1+2x+a·4x>0,
即 x∈ (-∞, 2]时,
又因为
所以
例5 已知函数 f (x) 的图象与函数
(1) 求 f (x) 的表达式;
(2) 若
解析: (1) 设 (x, y) 是函数 f (x) 的图象上的任一点, 则点 (x, y) 关于A (0, 1) 的对称点为 (-x, 2-y) .
由于 (-x, 2-y) 在 h (x) 的图象上,
所以
即
(2) 因为
所以
因为 g (x) 在区间 (0, 2]上为减函数, 所以
因为当 x∈ (0, 2]时, x2-1的最大值为3, 所以 a≥3.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法作用的范围 篇5
3.排水固结法其基本原理是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减小,产生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地基抗剪强度相应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率。
排水固结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组成。排水可以利用天然土层本身的透水性,尤其是上海地区多夹砂薄层的特点,也可设置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之类的竖向排水体。加压主要是地面堆载法、真空预压法和井点降水法。为加固软弱的粘土,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电渗排水井点也是合理而有效的。
(1)堆载预压法在建造建筑物以前,通过临时堆填土石等方法对地基加载预压,达到预先完成部分或大部分地基沉降,并通过地基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然后撤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临时的预压堆载一般等于建筑物的荷载,但为了减少由于次固结而产生的沉降,预压荷载也可大于建筑物荷载,称为超载预压。
为了加速堆载预压地基固结速度,常可与砂井法或塑料排水带法等同时应用。如粘土层较薄,透水性较好,也可单独采用堆载预压法。
适用于软粘土地基。
(2)砂井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在软粘土地基中,设置一系列砂井,在砂井之上铺设砂垫层或砂沟,人为地增加土层固结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速固结,并加速强度增长,
砂井法通常辅以堆载预压,称为砂井堆载预压法。
适用于透水性低的软弱粘性土,但对于泥炭土等有机质沉积物不适用。
(3)真空预压法在粘土层上铺设砂垫层,然后用薄膜密封砂垫层,用真空泵对砂垫层及砂井抽气,使地下水位降低,同时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加速地基固结。
适用于能在加固区形成(包括采取措施后形成)稳定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
(4)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当真空预压达不到要求的预压荷载时,可与堆载预压联合使用,其堆载预压荷载和真空预压荷载可叠加计算。
适用于软粘土地基。
(5)降低地下水位法通过降低地下水位使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减小,从而增大有效应力,促进地基固结。
适用于地下水位接近地面而开挖深度不大的工程,特别适用于饱和粉、细砂地基。
(6)电渗排水法在土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由于直流电场作用,土中的水从阳极流向阴极,然后将水从阴极排除,而不让水在阳极附近补充,借助电渗作用可逐渐排除土中水。在工程上常利用它降低粘性土中的含水量或降低地下水位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边坡的稳定性。
法作用的范围 篇6
现如今, 绝大部分人采用流体力学方法 (CFD) 对流场进行仿真研究, 而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数值解法就是有限体积法, 本文采用的仿真软件FLU-ENT就是基于此[1,2]。而很多人在运用CFD方法进行插入式电磁流量计流场仿真时, 往往无法确定其在管道中的计算域, 导致其信号模拟难以实现。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通过FLUENT软件对管道内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 提出了信号作用范围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1 基本原理
1.1 信号作用范围的定义
根据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距离电极越远的区域, 其磁感应强度越弱;当远到一定距离时, 该处流体切割磁感线所产生的电动势弱到不会对流体检测结果产生影响[3,4]。所以, 对于大口径管道, 插入式电磁流量计传感器探头电极能检测到的流量信号实际上是被测管道内传感器探头附近某一空间区域的电信号, 而并非覆盖整个管道[5,6]。
所以, 本文对信号作用范围做了一明确定义。信号作用范围是指电极附近的某一空间区域, 该区域内导电流体切割磁感线所产生的电动势对流量检测结果起决定性作用。
1.2 等效半径R的定义
在流场中, 信号越强则越容易被电极接收到, 场内每点产生的信号大小与流过该点的流速有关, 而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由于探头的插入导致流场分布发生变化, 故可知电极不是在其周围等距离的采集有效信号, 即实际的信号作用范围是不规则的区域。为了方便研究, 用下述方法定义等效信号范围。一个在电极周围的具有半径R的球形区域VR, 使它与实际信号作用范围对信号产生的贡献是等效的, 即满足式 (1) 。
式 (1) 中, Π为流体在流场中切割磁感线对信号产生贡献的实际总体区域, VR为以电极为球心的区域, 其半径R定义为等效半径, Φ (x, y, z) 是流动空间中流体单位体积贡献的信号。只要确定出等效半径R, 就能表征出等效信号作用范围VR。
1.3 等效半径R研究方法
根据体积流量的计算公式可知:
式 (2) 中U指的是截面A的面平均流速。而在仪表测量时实际检测到的流速应该是信号作用范围内的整体平均流速, 通过标准装置检定得到仪表的转换系数K, 可以把信号作用范围内的整体平均流速转换成电极所在位置处管道最小横截面 (简称最小截面) 的面平均流速, 从而计算出流量值。故在仿真时可以把信号作用范围内的平均流速代替最小截面的平均流速, 通过这个原理可以对信号作用范围进行求解和验证。
1.4 等效半径R分析步骤
关于等效半径R的确定, 以FLUENT软件对插入探头的大口径管道进行数值模拟。步骤为: (1) 求得某一来流速度U下, 不同区域半径r与该半径球形区域范围内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 (2) 根据连续性方程求得最小截面的理论平均流速; (3) 利用插值方法确定该来流速度下信号作用范围的等效半径R; (4) 改变来流速度重复此模拟实验。
2 信号作用范围的确定方法
2.1 确定计算域
为了保证网格质量, 选择工程上使用十分广泛、结构较为简单的圆柱二电极探头作为仿真对象, 计算域如图1所示。在保证前后直管段的基础上, 设定常温常压下水为流动介质, 入口边界条件为速度入口, 出口边界条件为压力出口, 选择标准k-ε模型为湍流模型, 其经验常数C1ε、C2ε、C3ε分别取1.44、1.92、0.09, 湍动能和耗散率分别取1.0和1.3。
根据信号作用范围概念可知, 只要探头能够检测到流量信号, 表明该处的流动一定在磁场区域范围内, 则计算域内的平均速度为:
式 (3) 中Vr为计算区域, u (x, y, z) 为速度函数。
2.2 最小截面理论流速的求解
所研究的背景是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用于测量大口径管道的流量, 因此, 所采用的管道模型是大口径管道, 尺寸如下:管道内径为400 mm, 探头半径为32 mm, 电极半径为5 mm, 探头的插入深度为120 mm。
由连续性方程可得:
式 (4) 中U为实际来流速度, A1为管道截面积, 为最小截面理论流速, A2为最小截面积。
用GAMBIT软件建立模型, 可直接得出A2=117 961.70 mm2。取来流速度在0.5~10 m/s范围内的6速度点, 则可以根据公式 (4) 求出不同来流速度下流过最小截面的理论流速。
2.3 计算域内的平均流速和计算域半径之间的关系
取计算域半径在10~80 mm的范围内, 通过GAMBIT软件分别建立模型, 再由FLUENT软件分别进行仿真, 得出在不同半径的计算域内所对应的体积加权平均流速, 如表1所示。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 随着计算域半径的增大, 计算域内的平均流速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在计算域半径较小时, 在探头附近的湍流活动比较剧烈, 导致了此区域内的平均流速过大;而当计算域半径较大时, 最外层区域的流体流动情况减弱, 即那些区域对信号不起决定性作用, 导致了平均流速过小, 同时也说明了等效信号作用范围的存在。
为了得到不同来流速度下的等效半径, 利用MATLAB对各组数据进行相应理论流速的插值运算, 得到如表2所示的数据。
2.4 确定R
从表2中可以看出, 虽然来流速度不同, 但对应的等效半径之间的差别却不大,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接近的。取任意不同来流速度下计算域半径和流速关系曲线图进行比较, 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尽管流速不同, 但计算域半径却是一样的, 即横坐标一致, 且曲线的形状十分相似。因此, 可以认为等效半径的大小和来流速度无关。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等效半径R为定值, 即得到的等效信号作用范围为定值。也就是说, 在流量传感器的磁路系统不变的情况下, 等效信号作用范围不随来流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为了减小计算误差, 提高数据的置信度, 对表3中的各等效半径做平均值得到R, 即:
3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通过上述方法所得到的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等效信号作用范围的可靠性, 把该尺寸的传感器探头形状加工制作成流量计样机在口径为400mm的管道上进行流量测量, 插入深度也保持在120mm。其测量得到的体积流量与仿真得到的流量进行对比, 如表3所示, 其中计算仿真流量示值所用的流速是上述得到的等效信号作用范围内的平均流速。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 样机测得的流量与仿真所得流量之间的误差很小, 其中最大的示值误差也不超过-0.78%, 充分说明了可以用等效信号作用范围内的平均流速来代替被测管道截面内的平均流速的可行性, 即验证了等效信号作用范围的存在和确定方法的正确性。
4 结论
运用CFD方法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大口径管道流场进行了仿真实验, 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表明CFD方法用于确定信号作用范围的可行性。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信号作用范围是由插入式电磁流量计自身硬件决定的, 一旦一台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制作出来其等效信号作用范围就已确定, 不会受到流体来流速度的影响;但当其磁路系统发生变化时, 此时的信号作用范围的大小也会随之改变。这为以后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插入管道后的流场分析提供了一个更佳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人宪.有限体积法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5—7Li R X.The basic of a finite volume method.Beijing: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 2008:5—7
[2] Baranyi L, SzabóS, BollóB, et al.Analysis of low Reynolds number flow around a heated circular cylinder.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23 (7) :1829—1834
[3] 金宁德, 宗艳波, 张玉辉, 等.四电极电磁流量计磁场分布特性数值模拟.工业计量, 2009;19 (2) :2—6Jin N D, Zong Y B, Zhang Y H, 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electrode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Industrial Measurement, 2009;19 (2) :2—6
[4] 王月明, 石春芳.电磁流量计磁场仿真研究.大学物理实验, 2011;24 (1) :67—68, 85Wang Y M, Shi C F.The 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Physical Experiment of College, 2011;24 (1) :67—69
[5] 李曦, 张小章.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理论研究.计量技术, 2008; (2) :3—6Li X, Zhang X Z.Theoretical study of insertion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Measurement Technique, 2008; (2) :3—6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理论重构 篇7
一、问题的界定
(一)既有规范及研究成果的梳理
民诉主管制度概念本身带有强烈的社会主义国家色彩,是从制度设计者的角度传达行政管理的制度趣旨,[1]而舍弃从制度利用者的诉权保障角度来设置规范,我国主管制度等同于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因此讨论起诉条件之一的主管范围即可以民事审判权为视角分析。
从诉权角度规范法院案件受理的范围必定很宽,而且作为宪法层面基本权利问题往往规定在宪法或者法院组织法中。我国现行民诉法中的主管概念并非以单独的概念形式出现,而是散见于民事诉讼法律条文中。按照我国传统“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民事诉讼法》没有详尽列明法院主管的范围,而是在第三条规定1中对法院可受理案件的类别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对该条规定的具体内容在理论上存在较大的纷争,有学者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主管制度的科学性深表赞同,认为该规定大大扩展了法院民事诉讼主管范围,从而有助于当事人诉权的更好保护和实现,并且在现行法规定等基础之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细化了我国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类型,主要涉及民法调整的财产人身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商事关系、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以及其他非诉案件和选民资格案件。[2]对于后者,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部分学者认为法院不应当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在这种案件中所调节的关系并非民事法律关系,而是选民选举资格和正常的选举秩序。[3]
(二)问题的提出
学界对于诉权的性质颇有争议, 存在私法诉权理论、抽象诉权理论以及具体诉权理论的分歧。但从理论发展的脉络以及国际上认可的趋势考察, 诉权是当事人接近正义的司法利用,是当事人获得救济的第一层次,应当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 诉权在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公约中以接受裁判的权利或者裁判请求权的方式予以提出,因此有学者甚至将其称为第一制度性人权,[4]诉权并非法律所赋予, 应当是产生于特定纠纷并为当事人所提出。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诉权的保障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即使有学者通过宪法解释学对申诉权和控告权加以扩大解释,从中引申出裁判请求权的内涵[5]也未免过于牵强,因此法院在立案与否的判断时往往忽略诉权的考量。 从立法层面考察,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受案范围不足以涵盖对各类合法权益的有效救济,诸多具有诉的利益案件被拒之法院门外。 依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以及财产关系的纠纷予以受理。 由此可见,民诉法对主管范围的规定实际上限制了民事权利受到保护的种类。从权利保护种类分析,随着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福利国家的出现, 为了调和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 国家一方面限制了在经济上利益既得者的扩张,另一方面则发展了许多原本私法体系无法提供的社会权利,包括生存权、受教育权、劳动权以及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受特殊保护的权利。②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公民依据《宪法》规定所拥有的基本权利长期处于不受保护的状态。 例如早在1954 年 《宪法 》 中即有规定的受教育权, 而直到2001 年最高人民法院才出台了 《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 因此使涉及受教育权受到侵犯的当事人的诉权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 宪法效力的至高位上、权威的无可替代却陷入实体权利不可救济的尴尬,因此有必要重新反思法院受案范围,重新反思诉权在我国立法的具体规定。[6]
从司法层面考察, 笔者检索将近15 个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法院受案范围的司法解释,③涉及行政管理纠纷、证券民商事纠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纠纷等,该类司法解释中对于诸类案件提出“暂缓受理”、“暂不立案”等做法并为下级法院所遵从,但笔者不得其解,可否作如此矛盾的解读:暂不受理但保留诉权。 从这些司法解释可以窥视司法机关对诉权保护的态度,不仅传达出法院在从事审判工作时“法院本位”倾向,而且反映出依照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对诉权的规定将导致司法不统一且当事人的诉权会受到严重侵害。 从以上司法解释不难看出,法院主管范围的立法规定依旧模糊不清,当事人诉权保障严重缺失。 (1)审判权作用范围标准模糊, 法院对受案主管事项享有较大的自主裁量权例如,对于受理证券类民事赔偿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 年1 月则下达通知认为予以受理而在此前, 即2001 年9 月最高法认为证券类民事赔偿纠纷尚不具备受案资格。 (2)对单位内部民事纠纷案件,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1987 年最高人民法院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企业内部合同案件纠纷作出了回复,认为该类案件不应当由人民法院进行受理和审查。 (3)对于新形势下的新类型案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座谈会纪要以及有关领导讲话,法院可推断一般不予受理,而拒绝受理的理由多无明文规定。 (4)其他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 主要影响因素是行政调解优先观念、执行难、审期限制等诸多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困境的干预。
通过以上从立法、司法层面的检讨,笔者发现现行立法框架下存在诉权保护的权利种类不周延法院对诉权的认识不统一等问题。 因此,针对审判权的界限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审判权在三权分立中的关系如何? 涉及多项审判权交叉行使的关系如何处理和保障?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界限与保障当事人诉权如何协调?
二、宏观层次的理论构建
笔者认为,对我国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研究不能仅仅通过立法规定、司法解释、地方规范性文件的文本分析和历史沿革分析泛泛而谈。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构建应当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应从诉权本体出发,而且应当进一步考察协调民事审判权与其他权力、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在宏观理论的构建方面应该主要围绕理念、 制度建构方面展开,试图从本质上改变审判权作用范围尴尬的司法现状,进一步规范裁判请求权。 在具体的论述上,笔者从审判权作用的客体、裁判请求权以及审判权作用范围标准三个角度分析宏观框架。
(一)宽容对待审判权作用客体
纠纷观是民事诉讼原理性话题,对于制度构建、民诉体系的建立产生根本性作用,这也是法律文化对一个国家制度构建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诉讼和纠纷一直以来有一种排斥的态度,特别对被告或者被申请人时而伴着“恶”的社会评价。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制度构建现代化的情形下,应当以中立态度看待纠纷。诉讼作为纠纷解决机制之一,对于社会现实的利益冲突具有协调的功能。[7]受制于我国传统的罪恶纠纷观,国人强调追求和谐稳定的秩序,因而对于纠纷发生、利益冲突总是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然而,随着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强、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化,社会利益冲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诉诸传统的礼制秩序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需要将社会纳入一套全新的规则。在纳入这套规则之前,如何接受这套新规则?即如何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在此应当重新考察纠纷的本质。纠纷虽然具有引起社会冲突的功能,但是纠纷对非合理和不正当秩序具有积极的否定功能,也有将不明的事物加以确认、将法律上的权利关系加以明确的功能,同时也意味着对旧规则的挑战。[8]因此,我们应当摒弃或至少改变之前的罪恶纠纷观,确立中立、辩证的纠纷观。
(二)司法理念的合理化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制度作为决定当事人诉权保障的基础性条件,其构建和完善需要科学的司法理念指导。学界对此颇有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参考大陆法系国家提出的“裁判请求权”作为该制度理念层面的最高指导原理,即保障纠纷当事人获得公正裁判的权利。也有学者认为应当以“立法权本位主义”作为审判权的作用范围的指导思想,即以公权力的实现为目标来作为法院受案范围、受案条件以及诉讼要件的指导思想。对比两者在制度层面的指导作用,笔者更赞同前者,《世界人权宣言》、英国《自由大宪章》、日本《宪法》等都强调裁判请求权应当作为一项基本的权利。目前,我国历经多次修改的《宪法》尚未将裁判请求权明确列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虽然第33条明确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权,但是尚未阐述裁判请求权的含义,将其理解为裁判请求权依据未免有些勉强,因此建议将裁判请求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纳入我国宪法。
(三)民事审判权作用的边界
在司法理念层面上学者对民事审判权作用的边界存在不同观念,而在司法实务中对民事审判权的作用范围则存在重大分歧。法院受理案件的具体差距主要体现在各地方颁布的地方规范性文件或者内部会议纪录的规定不同。我国法院长期处于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司法现状,民事审判权不仅不能涵盖当事人各类合法权益,而且许多应当被受理的案件也被拒之门外。因此,应当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作法,既让当事人具有接近正义的机会,又让司法资源不因滥诉而被浪费。大陆法系国家的诉之利益理论恰能确定法院主管范围的边界。在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主审法官往往会进行诉的利益的衡量,以判断是否应当对该案进行民事审判,即是否允许案件进入审理程序。诉的利益不仅是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进行实体审理的基础,也是保障当事人诉权的重要因素。基于诉的利益考虑,在日本、德国等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将起诉条件和诉讼要件进行分离。[9]起诉条件通常包含一些程序性规定,如诉讼费用缴纳、起诉状的提交、送达等事项,当事人的起诉条件满足该类程序性事项即可进入诉讼程序,即诉讼成立。诉讼要件则包含管辖权、当事人适格、诉的利益等实体性审查内容,是在已进行的诉讼程序中作出本案实体判决的基础条件。我国当前民事诉讼法尚未严格区分起诉条件与诉讼要件,并且在最新民诉司法解释出台之前,立案庭立案的工作并非采用案件登记制或者值班柜台式受理案件,而是进行部分的实体审理工作,这种实体审理前置导致法院受理或者立案的门槛过高,致使当事人的诉权遭到侵害。因此,法院系统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前所进行的“大立案”改革举措对当事人的诉权保障而言反而是一种倒退,立审分立的做法无疑使实体审理向前推移,有违诉讼运行基本规律和诉讼改革国际趋势。很多学者指出应该采用值班柜台式受案,目前最新民诉司法解释对立案登记制的规定基本符合了这点努力,美中不足的是司法解释尚未对审判权作用范围的界限进行划定。
三、微观层次的理论建构
前文论述了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宏观层次的理论建构,可称之为诉权本体层次的论述,但民事审判权的作用范围与行政、刑事审判权以及其他社会管理机制上存在界限交叉部分,厘清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对构建具体制度和界限划定意义重大。
(一)案件的可裁判性
“案件性”的标准或称之为 “法律上的争诉性”在大陆法系国家作为诉讼要件成为法官进行实体审理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作为英美法系代表的美国将“案件或者争议”作为民事主管范围的主要依据。 法院不可能对所有纠纷都进行审理,纠纷必须属于民事审判权的作用范围。 而案件性正是将纠纷的整体一分为二,只有具备案件性的纠纷才能作为法院审理的对象。 进入法院审判程序的纠纷必须具备真实性、实质性、争议性,必须通过法院的终极裁判获得救济。 因此,作为“案件性”的纠纷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法院受理的案件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纠纷, 区别于抽象或假定的分歧或争端,更不应当是假象的纠纷;(2)案件必须具备真实性、实质性、争议性,并非纯学术性的或者不具备实际意义的争议;(3)争议问题的性质与法律上规定的要件相契合,并能据此作出实体判决以终局性解决纠纷。 审判权的作用应当具有实效性,因此审判权作用对象必须是实在的、具备可裁性的纠纷。
(二)民事审判权与宪法依据
如前所述,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应当以诉的利益作为界限,由此可知对于宪法所保障的各类民事权益也应当提供保障。 宪法的司法适用与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关系的核心问题即是从审判权的依据为出发点来论述界限问题。 可以尝试推动宪政司法化,并借鉴“对第三者效力理论”。 在司法实践中宪法的适用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依据宪法来裁决其他的具体纠纷案件;二是对具体民事案件进行违宪审查。 但要使宪法真正实现司法化,必须建立合理的违宪审查制度,使宪法司法化的真实功能得到发挥,否则只能是停留在相对低层次上的适用。
(三)民事审判权与其他权利的界限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也应当在与其他权力的对比中获得厘清,否则虽然符合自身的案件受理条件,但无法逾越其他权力的限制。 笔者首先从国家行为的角度去廓清民事审判权的界限,现行《行政诉讼法》、《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对国家行为的态度,主要局限于国防和外交,但从历史沿革或者域外经验考察,国家行为不应仅仅局限于国防外交事务, 更应该在政治层面和司法理念领域进行周延。 从世界各国的作法来看,国家行为的范围应该在司法实践中由法院通过特定判例逐渐形成,既不可能由宪法或者法律进行周延性规定,也不可能由立法者或者司法者通过立法、司法解释进行解释性规定等,对国家行为的审查较为简易。
案件类型的交叉情形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下具有一定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案情复杂、涉及法律层次多,而且所涉及的主管问题复杂。 细化不同类型案件对交叉型纠纷中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研究尤为重要, 应当构建合理的权限争议解决机制,其中涉及刑事犯罪诉讼的案件理应由刑事案件审判庭进行受理审查裁决,而涉及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交叉的情形则相对复杂:(1)对于涉及民事和行政双重性质的当事人之间的积极纠纷,由最先受到起诉状的审判庭行使裁判权;(2)对于涉及民事和行政双重性质的当事人之间的消极纠纷,适用我国民事诉讼中移送管辖制度;(3)对于权限争议较大的涉及民事和行政双重性质的案件,应该在立案厅设立争议讨论法庭;(4)对于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交叉与协调问题,可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如税收问题就涉及行政和民事双重色彩。 民事诉讼中法院可以优先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因为具体行政行为在民事诉讼中将会处于证据地位;再者,对于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交叉,在现代“公权私权并重、效率公平兼顾”的司法立法理念之下,应当摒弃当前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国家本位主义,不仅要解决社会纠纷、分配社会利益,更应当注重被害人的独特需求。 因此,立法应当赋予被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问题上的程序选择权,即是否优先提起民事诉讼,允许私权的适度自由、兼顾诉讼的效率,并应当在赔偿范围、诉讼权利救济方面强化对被害人的救济。
(四)民事审判权与社会自律性
从现行法律法规可推知,对于单位团体内部纠纷一般不宜接受司法的管辖,典型案例为公务员对于内部处分行为无法提起诉讼,只能以内部行政复议等手段予以解决。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不仅有其内在的权限或者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区分,并且应当对民事审判权作用于社会纠纷的程度加以探讨。 在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影响下,目前我国立法对单位或者团体内部纠纷往往不受司法权管辖, 但随着民主、法治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司法审查的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权力关系在范围上呈紧缩趋势,涉及限制相对人基本权利时应当有法律依据,并且应当接受司法审查。 在此基础上,日本又发展出一种“部分社会论”, 认为关于拥有自律性法律规范的社会或团体的内部问题的纠纷不属于法院的审查范围从各国立法经验考察,对于社会自律性规范往往会附加几项应当遵守的原则:(1)技术性事项例外原则;(2)穷尽社会团体内部救济原则;(3)仲裁条款排除司法管辖原则。
四、反思中的前行
民事审判作用范围的讨论可以为我国民事案件立案工作提供更多智识上的帮助,是当事人诉权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 但我们必须维持讨论中的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来源于对矛盾的批判,更应进一步反思该何去何从。
(一)诉讼法理论框架下对立案登记制的拷问
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各级审判机关应当实行“立案登记制”,并且新的案件受理制度也被纳入到最新的民事诉讼司法解释中。 该规定对当前立案门槛高、当事人权利诉求无门的现象有直接改观作用,但是否能够从实质上改变诉权保障现状值得深究。 虽然立案登记制使案件更加容易进入法院,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是:当事人是否也更加接近司法? 现行的立案登记制度对起诉条件是否有新的要求或限制? 对于前一疑问,在大陆法系国家法院对诉讼要件的判断实际上已进行实体审理,当事人具有接近司法正义的机会,但我国目前出台的立案登记制尚未对此有所保障,特别是如何、何时审查起诉条件这一环节较之以往只是形式上的改变。 对于后一疑问,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既然采用立案登记制,则对于起诉条件就不可能在立案时予以判断,那么可能是在实体审理前或者实体审理时进行判断,这种不予受理究竟是采用原来的裁定方式还是国外的诉讼判决方式。 对此有学者指出,登记立案制下审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登记前登记要件的审查, 审查诉状是否符合登记要求;二是登记后对案件的管辖、当事人适格、诉之利益等实体问题进行审查,即是否能进入诉讼程序之实体问题审查。[10]
(二)立案登记制下的主管制度
理想的立案登记制应当兼顾当事人和法院的双重利益,即应当体现对当事人诉权的保障,同时受案范围受到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限制,本次司法解释所建立的立案登记制是否真做到这种平衡?这应当从两个层次论述:其一,本次出台的民诉法司法解释是否真的做到诉权保障?其二,当事人诉权所指向的救济权得到如何保障?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起诉”和“受理”条件并没有作出严格区分,主要内容规定在《民事诉讼法》第119条[11]和第120条两个条款中。虽然1991年制定民事诉讼法时该条规定的立法定位是形式判断,但是实践中不断显现“逆现象”,将该条起诉条件规定视为实质条件判断,而只将120条规定视为形式要件的判断。笔者认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诉权得不到保障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混淆,导致当事人诉权与法院审判权的错位以及在程序上的非对称性。在大陆法系国家,对立案受理的程序化规定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先对起诉要件进行形式审查,如符合一般程序性就进入诉讼程序;继而对诉讼要件进行实体审查,即对当事人、管辖、诉之利益等关乎案件是否能进入审判程序的实体问题进行审查;最后对案件的本案判决要件做实体审查并作出终局判决。如今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界更是将后两种审查类型合二为一,更加明显地区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的不同。法院不能以缺乏管辖权、当事人不适格等实体问题对案件不予受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司法解释第208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于符合现行立法中起诉条件的,即符合第119条规定的案件应当登记立案,而当场不能立案的案件也应该先接受起诉材料并予以登记。随后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也做了类似规定。虽然这两条规定相比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江伟先生所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立案登记制相去甚远。[12]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立案登记制度的实施前提还是《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起诉条件,法院不可避免地对案件起诉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接受案件”并不代表必然“立案”,仍需要一周的实体审查期限,并且“立案”并不受到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限制,由此可见最高法所做司法解释相对还比较粗糙。
法作用的范围 篇8
(一) 基本概念
1. 项目和项目管理
项目是一种被承办的、目的在于创造某种独特产品或服务的临时性努力 (PMI-美国项目管理学术组织定义) 。项目管理就是把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之中, 以满足或超出项目干系人的要求和期望 (PMI定义) , 换句话说, 项目管理就是在时间、成本、质量等指标限制条件下, 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项目任务,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 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
2. 测绘项目管理
从项目管理概念, 可以这样来定义测绘项目管理:即按照一定的成本预算和一定的质量要求, 运用项目涉及到的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 (主要是指测量知识、管理技能和计算机技术) , 尽可能高效率的完成项目, 使得每个员工工作效率最大化。
3.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是指为交付具有规定特征和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完成的工作。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专用词汇, 它的主要任务是界定项目包含且只包含所有需要完成的工作, 并对项目其他管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以保证顺利完成项目的所有过程。确定了项目范围, 也就确定了项目的工作边界, 明确了项目目标和项目主要可交付成果。
在测绘项目中, 项目范围管理主要是:一是明确该项目施工区域界限;二是明确在确定区域内该项目所要提交的产品范围;三是在确定该项目所提交的产品范围基础上, 明确哪些工作是完成的, 哪些工作是附加完成的 (完成与否不影响提交合同规定的测绘产品) ;四是明确完成上述工作所必需的管理工作;五是施工区域变化 (一般是增加) 或者附加工作增加后做好范围变更控制。
(二) 测绘项目范围管理的需求
管理了项目不等于进行了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不是一次任意的管理项目的实践过程, 只有按照项目管理方法体系的基本要求去做, 才是应用了项目管理。经过50年的发展,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已经日渐成熟。按照PMI的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 一般项目管理分为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八个方面。而其中项目范围管理既是基础又是核心, 原因如下。
1. 技术设计需要明确项目范围
测绘项目产品是有明确的、一系列规范限差要求的, 同时测绘产品生产过程又有明确的实施操作要求, 因此测绘项目都要有科学可行的技术设计方案。测量范围大小决定着选择何种技术路线和测量工具。一般来说, 范围越大, 测量控制网要求越高, 技术路线越复杂, 要求配备的测量工具精度越高, 数量越多。如10km2和100 km2的地籍图测量要求的测量控制点的等级和数量有很大区别。此外, 地形地貌、地上建筑物、植被、测区形状等对技术设计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 测绘项目启动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项目落到测区实地的范围界限。如果客户方不能明确告知, 施工前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对测区进行范围调查和合理估计。
2. 进度控制需要明确项目范围
一个测绘项目总是具有特定的工期要求。项目进度控制最直接目的是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它包括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所需要的各个过程。一般来说, 一个项目完成的时间越长, 成本越高。但也不是说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过度压缩往往意味着质量下降和成本提高。要合理的计算工期的基础是要弄清楚项目范围, 即要明确量化测量的面积、交付成果和必须完成的工作。
3. 成本控制需要明确项目范围
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是确保项目在批准预算内完成。测绘项目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仪器占用成本) 和项目管理成本。有了明确的项目范围才能有明确的工作量, 才能决定投入人员的数量和职称职务级别, 设备数量和种类, 耗材的数量和种类, 以及应该建立什么样的项目管理组织和专职管理人员, 才能确定项目需要的成本规模。
4. 成果交付需要明确项目范围
测绘成果提交的主要形式是纸质地图、电子地图、数据库、成果文档、过程工作记录。项目范围控制编制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提交成果的测绘范围、具体形式、采用的技术标准、提交份数, 弄清楚哪些是必须提交的, 哪些是可选择提交的。有些测绘项目开展过程中或待验收时, 客户提出需要增加或更改成果提交事项。这时候, 若没有明确的项目范围界定往往会引起双方的争议。如果承包方答应建设方的要求, 往往意味着要增加项目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因此, 在项目启动初期, 项目干系人各方要充分沟通制定明确的成果交付范围。
5. 售后服务需要明确项目范围
测绘工程项目往往都是集中短时间内完成, 但成果使用往往是分散的、漫长的。测绘成果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个别成果未达到项目既定的技术标准;二是成果使用时间和项目测绘时间前后相隔较长, 测绘区现场有了较大的变化;三是成果使用时发现需要的信息没有记录在成果资料上。当客户向实施方提出要完善成果时, 这就需要用当时界定的项目范围为依据来判断哪些是实施方的责任, 哪些是客户方延伸增加的附件要求。对于前者, 实施方应该无偿及时对成果进行完善;对于后者, 实施方可以无偿也可以有偿向客户方提供售后服务。因此, 明确的项目范围可以减少售后服务争端, 减少服务成本, 维护实施方声誉。
(三) 测绘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
上述已经充分说明测绘项目范围管理是测绘项目管理的基础与核心。那么, 怎么开展测绘项目范围管理工作?什么的范围管理才能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这需要做好范围计划编制, 进行合理的范围分解, 及时进行范围核实和变更。
1. 编制范围计划
国外曾经有人对项目失败原因进行调查, 其中计划被放到了首位, 可见它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范围计划编制是将产生项目产品所需进行的项目工作 (项目范围) 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简单地说, 范围计划就是编写项目的范围说明书, 以形成团队和客户之间的“合约”。不同的计划详尽程度不一样, 其中范围说明和范围管理计划必须包含在内。
范围说明在项目干系人之间确认或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 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文档基准。范围说明中至少要说明项目论证、项目产品、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目标。范围管理计划描述项目范围如何进行管理, 项目范围怎样变化才能与项目要求相一致等问题。它应该包括一个对项目范围预期的稳定而进行的评估 (比如:变化原因、变化比率、变化内容) , 以及对变化范围怎样确定, 变化应归为哪一类 (当产品特征仍在被详细描述的时候, 做到这点特别困难, 但绝对必要) 等问题的清楚描述。
2. 范围分解
开展测绘项目一般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 必须采取分解的手段把主要的可交付成果分成更容易管理的单元, 最终得出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WBS) 。比较常用的方式是以项目进度为依据划分WBS, 第一层是大的项目成果框架, 每层下面再把工作分解,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结合进度划分直观, 时间感强, 评审中容易发现遗漏或多出的部分, 也更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
3. 范围核实
范围核实是项目干系人正式接受项目的过程。它的目的是确保这些可交付的成果和工作结果都已正确圆满的完成。如果项目提前终止, 应当将已完成的程度和项目整体范围以文档形式记录。
范围核实分为施工前的范围计划编制核实和施工过程核实。其中施工过程核实的主要方法就是检查。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要在项目的关键点上设置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地点、检查方式方法、检查标准。如果项目干系人一致接受检查的结果, 表明范围核实合格;如果项目干系人意见不一致, 需要施工方纠正的施工方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否则必须给出充分拒绝纠正的理由;如果项目干系人各方争执不下, 一般采取各方一致认可的第三方“独立检查”。上述两种核实的结果都要给予正式确认, 笔者建议在范围核实结论出来之前, 要与各干系人充分沟通, 一旦沟通一致, 尽快给予正式书面确认。这是因为项目施工过程中, 项目的环境会不断发生变化, 当时达成的一致意见很可能不适应环境变化后的需要。
4. 范围变更
一个项目的范围计划可能制订的非常好, 但是想不出现任何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 对计划变更的管理是项目经理必备的素质之一。范围变更并不糟糕, 糟糕的是缺乏规范的变更管理过程。范围变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原因有:一是外部事件 (比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 国务院土地调查办公室调整了统一时点变更的时间点, 增加了基本农田调整补划项目;广西部分县市按上级要求增加城镇土地调查范围) ;二是产品范围定义的一个过失或疏忽 (桂林市市区城镇土地调查区域是在2003年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的, 客户方本意要求提交的产品成果为2003年成果修补测后, 连同新增部分一并提交, 而实施方认为只需要提交修补测部分) ;三是项目范围定义的过失或疏忽 (比如桂林市市区城镇土地调查权属调查宗地数量估计严重不足) ;四是增值变更 (桂林市市区城镇土地调查招标需求中并没有考虑到与周边的临桂县、阳朔县和灵川县的控制测量进行联测, 为了便于调查成果使用在完成招标后, 合同款项增加了这一需求) 。项目经理要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通过监督绩效报告、当前进展情况等来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范围变更, 在发生范围变更时遵循规范的变更程序来管理变更。建议实施方的项目管理体系中包含一套严格、高效、实用的变更程序, 它对管好项目至关重要。
(四) 测绘项目范围变更控制
实施方通常不能一开始就能明确确定所有需求, 而且情况会随时间而变化, 如果不能包容变更, 那么最终解决方案可能就达不到应有的价值。如果变更失控, 后果也非常严重, 甚至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因此, 必须进行范围变更控制。变更控制的目的不是控制变更的发生, 而是对变更进行有效管理, 确保变更有序进行。为执行变更控制, 必须建立有效的范围变更流程。目前, 流行的变更管理思想认为在范围变更流程中有四个关键点必须严格控制, 即:范围变更确认权、变更结果是否执行、变更后影响评价、各方是否接受变更代价。
1. 范围变更确认权
事先在委托合同或补充协议中明确项目干系人各方谁有权确认项目范围变更, 并且限定变更请求必须有书面材料。客户需要向客户方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 由客户方项目负责人审批后移交实施方项目经理。这样, 对所有的变更双方的项目负责人都能做到心里有数。而且用户在递交书面变更申请时比较慎重, 一般都在己方内部经过讨论后进行, 减少了因用户内部看法不同导致的反复变更。
2. 变更结果是否执行
客户方正式提请范围变更后, 实施方要对范围变更进行认真分析和审核, 决定哪些变更需要修改和何时修改。不是所有的变更都需要修改, 更不是所有的变更都需要立刻修改。客户一般对测绘项目 (特别是技术标准和实施过程) 不甚了解, 他们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可能解决起来会很复杂。因此项目经理和项目小组要冷静地分析用户需求本质是什么。如果用户建议很难实现, 可以和用户进行沟通, 询问用户是否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实现其目的。
3. 变更后影响评价
项目组成员都要认识到变更是有代价的。必须评估变更的代价和对项目的影响, 并且要让客户了解到变更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一起判断变更是否依然要进行。测绘项目范围变更影响评价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变更前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标准是否允许变更, 如果达不到技术标准, 一般不能进行变更;二是范围变更对成果质量的影响有哪些, 影响程度有多深;三是范围变更对实施进度和实施成本影响有多大。
4. 各方是否接受变更代价
在与客户讨论过程中, 需要和客户一起判断:“修改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你能接受由此引起的进度延迟、费用增加、性能下降等吗?”一般来说, 如果客户认为该变更是必须的 (变更非常有可能是其上级领导提出的) , 就会接受这些后果, 通过与客户的协商, 项目组可能会得到回报或者即使没有回报也不会招致公司和客户双方的埋怨。如果客户认为该变更虽然有必要但是可以暂缓, 双方签署备忘录后留待以后解决。如果客户认为该变更可有可无, 多数情况下会取消变更。这时,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让客户对于明显的变更做出确认, 一般是签字确认。这样既可防止频繁变更, 也让客户认识到变更带来的工作量加大是项目延期的原因。最后, 变更进行时必须保证最终方案的唯一性和完整性。同时, 要对所有变更进行跟踪和验证, 确保变更按要求完成。
(五) 结束语
测绘项目从大类上分有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地图编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籍测量、界限测量、房产测量、海洋测绘等。各大类项目之间的项目规模、施工技术要求、成本预算、进度计划、项目管理等实践经验区别很大, 但每一类内的项目之间实践经验是可以比较的, 并且相互借鉴。笔者建议借助成熟的项目管理软件如Project (美国微软公司) 、P3e/c (美国Primavera公司) 、Power (中国上海普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对测绘项目进行分门别类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借助计算机技术既能实现项目管理的标准化、高效率, 同时也会沉淀每一个项目管理过程、经验和教训 (不会因某个人调换岗位影响继承历史积累的管理实践经验) 。对于项目范围管理, 更需要上述的做法。笔者认为按照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的项目管理的实践越多, 越能感觉到项目范围管理是整个从启动和计划到实施和控制再到项目收尾和后评价的基础与核心。
参考文献
[1]陈文晖.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林则夫, 包晓春.项目管理软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周萌萌, 黄鑫雄.谈测绘项目管理[J].现代测绘, 2008, 31 (4) .
[4]付世峰.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科技资讯, 2010, 16.
[5]王志平.测绘项目的风险管理[J].地理空间信息, 2008, 6 (6) .
法作用的范围 篇9
1 路面模型
模型尺寸的确定依据文献[1,2], 综合确定为2.2m×2.0m×2.7m, 路基计算深度取2m, 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将路面各结构层视为弹性材料, 根据模型尺寸及各结构层厚度, 路面数值模型建立如图2 (路面模型的坐标原点为土基边缘线交点处) 。
2 材料参数
将沥青路面各结构层视为弹性材料, 其中上面层采用AC-13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其材料参数通过强度实验和分级加载试验确定;其余各结构层材料通过设计规范加以确定, 具体材料类型及参数值大小如表1。
3 模型赋值
路面各结构层材料参数如表1, 模型边界条件均假设为:底面无z向位移 (U3=0) , 前后侧无y方向位移 (U2=0) , 左右侧无x方向位移 (U1=0) 。网格划分时, 由于将路面表面层以下的各层视为均质材料, 网格划分时可以划得稍微稀疏一些, 网格形式可采用六面体;表面层层面上由于需要画出荷载的作用区域, 故网格形式可采用四面体。下面我们将模型赋予不同大小的荷载形式, 研究路面在标准轮压下的荷载影响区域、不同超载情况下对荷载影响区域的大小。
4 数值结果分析
规范规定, 路面设计的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载100k N。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d=21.3cm, 两轮中心距离为1.5d, 轮胎接地压强p=0.7MPa。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讨论轮压在0.8MPa、1.0MPa、1.2MPa等超载情况下对荷载影响区域的影响, 并与标准双圆荷载的影响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由于数值模拟分析后的结果云图较多, 这里以1.0MPa双圆轮载作用下的Mises应力云图为例 (图5~图8) 。
为了进一步分析超载作用下, 荷载影响深度的变化情况, 分别从X、Y、Z (1、2、3) 三个方向研究应力位移的变化趋势。需要说明的是:X为沿路面横断面方向, Y为沿行车方向, Z为沿路面深度方向。其中应力用S表示, 位移用U表示。
沿X方向如图9~图18所示。
以轮压0.7MPa为例分析沿X方向应力位移变化趋势图, 可以得出:对于受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均质路面模型, 其应力与位移关于x=1100mm对称, 在离x=1100mm较近处, 应力位移值较大, 变化也较大;离X=1100mm较远处, 应力位移值渐趋平稳, 从而可以确定荷载的影响范围。以对Mises图分析为例, x小于600mm时, Mises小而平稳;x大于1600mm时, Mises同样小而平稳;只有当x在区间[600mm, 1600mm]时, Mises才变化明显, 且值都较大。因此, 拟定荷载的影响长度为1000mm。综合其它应力位移沿X方向的变化趋势, 确定轮载的影响长度为1000mm。轮压大小的改变, 对X方向的影响长度有一定改变, 0.8MPa时, 沿X方向影响长度为1050mm;1.0MPa时, 沿X方向影响长度为1080mm;1.2MPa时, 沿X方向影响长度为1100mm。
沿Y方向如图19~图28所示。
通过对不同轮载大小作用下沿Y方向应力位移值的比较发现:在标准双圆轮载作用下, 沿Y方向的影响区域长度为700mm;轮载大小的改变, 对Y方向的影响宽度有一定改变, 0.8MPa时, 沿Y方向影响长度为740mm;1.0MPa时, 沿Y方向影响长度为780mm;1.2MPa时, 沿Y方向影响长度为800mm。
沿Z方向如图29~图38所示。
通过对不同轮载大小作用下沿深度方向应力位移值的比较发现:在标准双圆轮载作用下, 沿Z方向的影响区域长度为700mm;轮载大小的改变, 对Z方向的影响深度有较小改变, 0.8MPa时, 沿Z方向影响长度为750mm;1.0MPa时, 沿Z方向影响长度为780mm;1.2MPa时, 沿Z方向影响长度为800mm。
综合上述分析, 我们发现在一般超载情况下, 不管沿哪个方向, 荷载的影响区域在不同超载情况下都有所增加。0.7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000mm×700mm×700mm;0.8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050mm×740mm×750mm;1.0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080mm×780mm×780mm;1.2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100mm×800mm×800mm。
5 小结
通过对轮载作用下路面影响区域的分析有以下结论:
(1) 标准双圆轮载作用下, 荷载的影响范围集中在荷载作用周围不远处,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其影响范围沿X、Y、Z方向为1000mm×700mm×700mm。
(2) 在超载的情况下, 荷载作用的影响区域范围有一定的改变, 轮载为0.8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050mm×740mm×750mm;1.0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080mm×780mm×780mm;1.2MPa时, 影响区域范围为1100mm×800mm×800mm。
(3) 随着轮压的增大, 荷载影响区域范围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小, 说明荷载影响范围不会随着轮压的增大无限的增加, 因此当出现严重超载或冲击荷载时, 路面局部将可能出现塌陷现象。
参考文献
[1]魏建明, 钱磊, 吴坤.全厚式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分析[J].公路工程与运输, 2008, 11 (2) :55-58.
[2]陆辉, 孙立军.轮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 2004, 37 (7) :64-67.
[3]万成.基于X-ray CT和有限元方法的沥青混合料三维重构与数值试验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
[4]王聪.基于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力学行为及三维重构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2.
[5]杨廉.橡胶沥青混合料二维细观结构数值模拟建模方法及虚拟加载试验研究[D].长安:长安理工大学, 2012.
[6]A1-Omari A, Tashman L, Masad E, et al.Proposed methodology for predicting HMA permeability[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Asphalt Paving Technologists, 2002, 71 (2) :30-58.
[7]You Z P.Development of a Micromechanical Modeling Approach to Predict Asphalt Mixture Stiffness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2003.
[8]Soranakom C, Birgisson B, Napier J, et al.Simulation of fracture initiation in hotmix asphalt mixture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C], 2003.
【法作用的范围】推荐阅读:
作用范围05-30
预付款保函作用与应用范围08-29
立法听证的范围08-29
档案的管理范围12-17
国际软法作用研究论文12-09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10-06
合并范围的会计报表06-18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09-28
分诊护士的职责范围12-15
企业财务管理的范围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