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法的适用范围(共8篇)
行政许可法的适用范围 篇1
按卫生行政许可规定依法对申请人进行现场审查, 并根据现场审查结论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卫生行政许可决定,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申请人往往在首次或再次现场审查时不符合许可条件, 要求限期整改或作出不予许可决定, 要求申请人限期整改则有可能超过许可规定期限, 作出不予许可决定则需重新申请造成许可效率降低、行政资源浪费, 笔者试引入中止申请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中止申请是涉及卫生许可程序合法性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行法律、法规也没有作出全面、权威性的规定, 以至于人们对行政许可中止申请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1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适用的情形
1.1 法定中止申请情形
我国行政许可法第45条规定,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 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节规定的期限内。卫生部《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也作了相应规定和补充,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需要对申请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检验、检测、检疫的, 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检测、检疫, 检疫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卫生行政许可期限内。卫生行政部门依法需要根据鉴定、专家评审结论作出卫生行政许可决定的, 鉴定、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卫生行政许可期限内。公共场所申请获得卫生许可必须经审查监测确定主要卫生指标符合卫生要求方可取得“卫生许可证”, 对主要卫生指标的监测就可以成为中止申请的充分条件。
1.2 依申请而中止申请情形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申请人进行现场审查, 认为申请人不具备法定条件时, 通常的做法是提出意见由申请人自行整改, 但申请人整改的时间是卫生行政部门不能强制的过程, 整改时间一旦到达许可规定期限就必须作出行政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同时产生行政救济和重新申请的附加结果, 降低了卫生行政部门和申请人行政许可效率, 给双方都带来了一定制约。这种情况在预防性卫生监督过程中经常遇到, 如一个刚涉足餐饮行业的经营者不可能也不现实完全按照卫生许可条件来功能分区、场所布局、设备添置, 往往需要卫生监督员一次或数次的现场指导、纠正才会达到要求。在申请人不符合条件需要整改时, 卫生行政部门不宜或者不直接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决定, 由申请人提出中止申请的申请, 中止许可程序, 将申请人进行自身整改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卫生行政许可期限内。
1.3 其他情形
在卫生行政许可过程中, 如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 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因不可抗拒的事由, 卫生行政部门或申请人不能参加诉讼的;以另一申请的许可结果为前置条件的, 而另一申请尚未办结的。
2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的程序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权的行使, 既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自己启动, 也可以由申请人启动。至于中止申请的程序, 我国行政许可法并未作统一的规定,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缺憾。实践中, 应当结合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执行。
2.1 依据职权启动
出现法定情形的, 经主办处室书面申请, 经行政领导同意决定中止行政许可程序。
2.2 申请人申请启动
申请人不符合条件需要整改时, 申请人提出中止申请的书面申请, 经主办处室、行政领导同意决定中止行政许可程序。
2.3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的告知
决定中止的,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作《行政许可程序中止通知书》, 送达行政许可申请人。《行政许可程序中止通知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决定中止的原因;中止的起始日期;申请人的权利;申请人为取得行政许可, 应当或者可以依法采取的措施、行动;其他应当告知或者认为可以告知的事项。通知书送达时即中止许可程序, 保留申请受理, 暂时不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2.4 重新启动行政许可程序
中止情形消除的, 经主办处室或申请人书面申请, 经行政领导同意应当重新启动行政许可程序, 中止的起始日期不计算在卫生行政许可期限内。重新启动之日可以是明确表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 或者完成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 或者确认许可条件已经满足的书面文件之日的次日。
3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的概念和效力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作为行政许可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程序, 理应遵循行政许可实施的一般原则, 比如合法、便民、效能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等。特别是依申请人申请而中止许可程序的情形, 在现行行政许可法律法规中都未提及, 其合法性值得商榷, 但其体现的便民原则和效能原则在卫生许可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1]。综上, 笔者将中止申请下个定义, 是指在卫生许可过程中, 因出现法定事由或当事人申请而使行政许可活动难以继续进行, 由行政许可部门决定暂时停止行政许可程序的制度。中止申请的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一切属于本行政许可程序的活动一律停止, 中止许可程序的时间不计算在行政许可期限内, 中止申请的原因消除后, 恢复许可程序, 原来进行的一切行政许可行为继续有效, 并对申请人和行政许可部门均有约束力。
4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为了对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的本质和特征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有必要与许可中止、终止许可等概念的主要特征加以比较, 以作泾渭之分。 (1) 行政许可的中止, 是指行政许可主体作出准许决定, 向申请人颁发了许可证之后, 因法定情形的出现, 暂时收回许可证, 从而暂停止被许可人从事所许可活动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2]。许可中止不同于中止申请。许可中止是暂停止被许可人从事许可事项的活动, 发生在许可决定之后, 而中止申请是行政许可中的一个过程, 发生在许可决定之前。 (2) 终止许可, 是指在行政许可过程中因法定情形的出现, 许可行为继续进行已没有必要或不可能继续进行。法定情形包括申请人书面要求撤回行政许可申请的;行政许可部门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决定的等。终止许可指许可程序不再继续, 中止申请指原因消除后可以恢复许可程序。
总而言之, 中止申请是卫生行政许可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依申请人申请中止许可程序的制度更能体现行政许可的便民原则、效能原则, 在卫生许可实践中发挥其较大的功效, 避免了很多因不符合许可条件要求整改期限并且不宜或者不直接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矛盾, 中止申请保留申请受理可以恢复许可程序, 避免了当事人重新申请造成行政资源浪费。
行政许可法的适用范围 篇2
一、关于撤回行政许可的适用规则
撤回行政许可适用于行政机关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收回已经颁发的行政许可的情形。适用前提是相对人取得行政许可合法。适用情形包括:
(一)行政许可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废止;
(二)行政许可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撤回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应当作出书面决定,说明撤回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或者事实基础。撤回行政许可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作出撤回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予以补偿。
二、关于撤销行政许可的适用规则
撤销行政许可适用于行政机关纠正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形。适用前提是行政机关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或者相对人违法取得行政许可。适用情形包括: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
(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
(三)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
(四)申请人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
(五)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
(六)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撤销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应当作出书面决定,并告知被许可人撤销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和事实基础。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政机关不得撤销;撤销行政许可损害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的,除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外,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三、关于吊销行政许可的适用规则
吊销行政许可适用于被许可人取得行政许可后有严重违法行为的情形。适用前提是被许可人取得行政许可后有严重违法行为。
吊销行政许可,只能由法律、法规设定。行政机关作出吊销行政许可的决定前,应当告知被处罚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被处罚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四、关于注销行政许可的适用规则
注销行政许可适用于特定客观事实的出现、行政许可失效的情形。适用前提是特定客观事实的出现,与被许可人取得行政许可是否合法无关。适用情形包括:
(一)行政许可有效期限届满未延续;
(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
(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
试论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界定 篇3
(一) 我国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概况
《行政许可法》在总结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的经验基础上, 在正确处理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政府管理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等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列举和概括了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和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行政许可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明确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 是指依据设定行政许可所应遵循的价值取向, 确定在立法上哪一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哪一些项不能设定行政许可。
(二) 行政许可设定范围当前出现的问题
1.《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规定过于原则, 比较宽松, 操作性相对差一些, 而且从具体的领域来看, 有些领域虽符合第十二条的规定, 但也未必要设定行政许可。依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许可设定范围, 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 也可能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 目前条件下行政许可设定的范围, 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权宜规范。但“我国政府行政从根本层面观察, 仍属于传统的以管制为本质特征的全能统制型的政府行政模式。”对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规范化, 不利于活化僵硬的操作实施, 对设定范围的规范化也显得没有充分的灵活性。
2.可以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主要是考虑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出的规定, 但随着经济发展, 尤其是我国经济体制处在转轨的特殊时期。为此而在《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补充规定了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但行政管理的很多领域会不断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许可对象的广泛而复杂, 其设定范围本身的不确定性, 为行政许可的全面完善带来挑战。
二、对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思考
行政许可内容和形式的繁复多样, 其设定又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实践中行政许可的设定混乱和不规范表现在行政许可的设定主体和设定权限不明, 有些行政机关为自己设定行政许可, 然后再自己实施行政许可, 重复许可, 以及行政许可设定权成了达到行政性垄断的手段和途径。行政许可设定范围不清是行政许可法的弊端, 因此, 必须做到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规范化。
三、行政许可范围的合理界定的意义
行政许可设定范围在行政许可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行政许可实践中存在的大量弊端正是由于设定范围不明确, 因此, 行政许可制度要实现规范化必须要明确行政许可设定范围。
(一) 确定行政许可设定范围有助于防止行政许可权的随意膨胀
行政许可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控制手段, 关系着政府管理职能的实现和行政管理方的权利义务。因此, 行政许可设定范围不仅关系到行政机关如何协调分配社会资源, 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 而且关系到公民、法人的权利自由, 如何得到有效保障。现实情况中, 存在行政机关在一些完全应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的领域或是可由社会中介机构介入的领域设定行政许可的事例。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 必须对行政许可设定的范围进行明确, 防止许可权随意膨胀。
(二) 确定行政许可设定范围有助于完备许可程序
就目前而言, 行政管理工作的许多领域都在采用许可证制度。这样做, 虽然有一定成效, 但由于缺乏一套统一规范的行政许可程序, 使得许多行政机关在实施许可行为时随意性很大。例如, 在许可事项的公告上, 许可证的终止、变更、换发上, 就没有统一的程序性规定。而确定了行政许可的的设定范围之后, 行政机关必然要制定一套统一规范的行政许可程序, 在设定行政许可事项上, 用明确的程序性规定来引导许可的实施。
四、完善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界定的路径设想
(一) 行政许可设定的原则不可忽视
如何科学、合理的界定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是行政许可立法过程中最难, 也是较关键的问题之一。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说具体法律规范在执行时可以根据情况加以改变的话, 那么, 法的精神、法律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改变的, 都必须加以遵守和执行。”行政许可的原则对于设定行政许可的具体事项范围来说, 就相当于法律的原则和精神。
(二) 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界定要注重政府职能
设定行政许可事项范围的大小, 与政府职能密切相关。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干预强度过大会阻碍经济发展。无论是公权不宜干预私权, 还是市场优先, 自治优先, 事后监督优先, 其间反映的一个共同政策导向是, 政府干预从缓的原则。
(三) 行政许可评价机制的落实与完善
行政许可评价机制在大多数的地方性许可立法中尚无统一规定, 或在法规、规章中寥寥无几, 具有公众参与色彩的公民评价机制被虚置。许可评价机制未能在许可设定中的必要性上把好关, 作用显得微乎其微。因此, 盘活许可评价机制势在必得, 应尽早出台统一的许可评价制度立法。《重庆市行政许可评价暂行办法》于2004年出台, 取得较好成绩, 为各地区提供了可行的经验。在许可评价中, 应严格规定评价机制的启动时限, 扩大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行政许可直接牵涉公民的自由权, 应当允许献计献策。公民的参与深度广度越高, 许可的正当性越值得肯定, 执行的阻力就越小。
五、结语
关于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界定的问题, 牵涉到各方面、多层次的利益因素, 是比较棘手的难题。行政许可目前还处于初创时期, 各方面的实践还有待趋向成熟。就目前出现的许多问题而言, 也是情理之中, 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体现。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对行政立法的意义无可厚非, 如何保障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界定, 有待于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 因此, 我们应在遵循《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的同时, 还期望于对行政许可的研究和探索。虽无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给予一个确定性的结论, 但相信对许可法界定问题的不确定是催促对其思考的动因。
参考文献
[1]张武扬.行政许可法释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2]徐邦友.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01.01.
[3][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4]张福森.中华人名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讲话[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5]马怀德.行政许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162.
行政许可法的适用范围 篇4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8月27日通过了《行政许可法》,这标志着我国各级政府执政为民,再造有限、透明、服务政府和强化行政审批监督的理念在法律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一、《行政许可法》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思想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实现了主体的回归,公民和其他市场主体第一次能够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由于政府的执政理念没有转变,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时,公民和其他市场主体还要经常性地受到政府的干预。种类繁多的行政许可捆住了市场主体的手脚,降低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公民虽然拥有市场主体的身份,却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市场主体应有的权利。一些基本的经济活动必须经过几个甚至几十个政府部门的批准,在一个又一个行政审批的环节中,市场主体的权利被消解掉了。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有限政府的观念。它第一次将那些市场主体做得了而且做得好的事项完全交给了市场主体,大大缩小了政府审批的范围,从根本上实现了还权于民。因此,《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是公民和其他市场主体权利的一次大解放。《行政许可法》从限制政府的许可权力,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基本权利两方面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思想。
《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的平等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行政审批标准的全国统一,为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与此同时,为了防止行政审批中出现与民争利现象,《行政许可法》还规定了审批服务的具体规则,对那些朝令夕改的审批行为,法律还特别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补偿机制,这一点对遏制市场经秩序管理混乱现象,保护公民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此,《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为贯彻执政为民的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行政许可法》在严格程序中也彰显了执法为民的思想。在总共8章83条的法律中,有29条是关于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规定,占条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其涉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期限、听证、变更、延续、特别程序等行政许可实施的方方面面。严密、细致的程序规定,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体现了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的精神。有关程序的每一个条款中,无不体现了便民原则:省级政府经国务院批准,可将几个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一个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涉及机关内部几道环节的,应当“一个窗口”对外;依法需要几个部门几道许可的,可以由一个部门牵头征求其他部门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实行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尽量减少“多头审批”;行政机关应当将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在办公场所公示,以防止“暗箱操作”;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方式提出,也可委托代理人提出,不必都亲自到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可决定尽量做到当场受理、当场决定,不能当场决定的,要出具受理凭证,并最迟在30日内作出决定。行政许可法在程序方面的规定不仅严格,而且细致,极具可操作性。如规定行政机关的受理决定要加盖公章并注明日期,以便有据可查;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以免当事人多跑路;不予受理的行政许可要书面答复等等。
二、《行政许可法》再造有限、透明、服务政府
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动,到《行政许可法》的出台,我国政府的管理理念、工作思路、施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出台,“跑”审批将一去不复返,曾经高高在上的政府将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上与公民对话。从“行政审批”到“行政许可”,一词之差,却反映了政府在管理理念上的变化和突破,意味着政府正从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透明政府和服务政府转变。
有限政府。《行政许可法》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严格限制在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以上,剥夺了部门规章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设定权,有力地遏制行政权力扩张的趋势。这一规定意味着,今后只有法律、法规有权设定行政许可,其他任何形式的红头文件都不得染指许可,否则均属无效。
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和控制行政许可的种类和数量,《行政许可法》还通过划定许可范围,列出许可项目等方式规范立法机关的设定行为,强调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均不得设定许可。即使已经设立定的行政许可,也不宜长期存在,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机关必须适时进行许可评估,及时修改和废止已经设定的行政许可。当然,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否则应停止实施。这些规定对于保障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实施必要的行政管理,遏制各级行政机关滥设行政许可具有重要意义。
透明政府。随着政务公开的蔚然成风,建立透明政府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没有制度和保障的前提下,公开显得相对乏力。《行政许可法》明确要求,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原则。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等必须公开,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许可的依据,而且申请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提供相关的资料。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要将有关决定和申请人的资料予以公开,允许公众查阅。由此可以看出,公开透明的行政许可不仅是人们的普遍诉求,也是治愈行政腐败顽疾的“特效药”。有了法律保障和透明行政许可将给所有申请人提供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对那些长期笼罩在神秘政府阴影下行政使特权的许可机关和公务员来说,新的许可制度无疑是一束耀眼的强光,让所有腐败没有藏身之处。
服务政府。浏览《行政许可法》条文,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公平、公正的原则: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符合条件、标准的,应根据受理先后顺序作出决定;受理行政许可应在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这些人性化的规定,都将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树立良好形象,更好地服务百姓。针对目前办理行政许可环节过多、手续繁琐、时限过长等问题,《行政许可法》规定:经批准,一个行政机关可以行使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一个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依法需要几个部门办理几道行政许可的,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其他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实行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申请行政许可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等方式提出,申请人不必事事都到行政机关办公场所提出申请;行政机关要在网站上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方便老百姓申请行政许可,并应当与其他行政机关共享有关行政许可信息,提高办事效率;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齐全,不需要对行政许可申请作实质性审查、核实的,行政机关原则上应当当场作出决定;除当场作出决定和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原则上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对涉及申请人与第三人重大利益的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听证的权利。这些制度将大大简化行政许可程序,减少许可环节,方便老百姓申请和获得行政许可。其精神实质就是将行政许可由政府的权力转变为义务,从过去老百姓求政府办事转变为政府必须为老百姓服务。
三、《行政许可法》重审批更要重监管
实践中,行政机关重许可、轻监管或者只许可、不监管的现象比较普遍;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往往只有权力、没有责任。为了解决重许可、轻监管或者只许可、不监管的问题,《行政许可法》通过把对行政许可事项的监督检查作为行政许可权的必要延伸,设专章规定了对从事需要行政许可的活动的严格监督检查,把事前行政审批与事后严格监管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变管理方式。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机关的监管责任作了多项具体的规定。如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行政机关应当创造条件,实现与被许可人、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计算机档案系统互联,核查被许可人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行政机关可以对被许可人生产经营的产品依法进行抽样检查、检验、检测,对其生产经营场所依法进行实地检查。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验等等。
《行政许可法》还明确规定,把行政许可权行政许可的实施权,延伸到对被许可人活动的监督的环节,即“谁审批谁监督”。同时,对监督行为本身也做了非常明确的规范。
第一,实施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他有权的机关对被许可人必须进行监督,但是这种监督原则上以书面监督为主,即我们的监督检查一方面要督促它,另一方面又不能扰民。第二,对一些需要实地检查的,行政机关在行使权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与老百姓发生冲突。第三,允许老百姓举报和被许可人举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允许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被许可人的活动投诉举报,这是充分利用当事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来强化行政许可监督的重要方式,无论是那种方式,行政机关都不得干扰影响被许可人,都不允许吃、拿、卡、要。
行政许可法的适用范围 篇5
上述案例中,涉及到了《行政许可法》中的诚实守信原则,也称信赖保护原则,即政府有义务保证自己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要有一定的公信力。如果因政府的行政行为变更,而导致行政人的利益受损的,政府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从古到今,我们都在谈诚实守信。那么,何谓诚实守信?
我们平常生活中所说的诚实,就是指正直朴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守信即奉守诺言,有信用。当今的时代,是法治的时代,国家、政府和个人都要讲诚信,为此,诚实守信的原则既有约定俗成的意义,也有法律上的严格意义。法律上的诚实守信要求我们做到:
1. 正直真诚
这是诚信原则对政府或行政相对人的最基本要求。首先,正直真诚要求政府或相对人在法律关系中的动机要端正,态度要真诚,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要以他人的权益为重,不能以为获得己利而侵害他人的利益。它反映在两方面,一是行为主体的态度要忠厚诚实,二是行为主体的行为要真实,不欺诈,不得违诺,不得非法谋取私利。
正直真诚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必备的品质。就正直而言,主要从主观心理的角度,要求人们的心理要阳光,要有正能量,要有积极的言论,敢于同不正当的行为作斗争,不能以满足自己的私利为目的,而产生损害他人利益的不良行为。引申到法律上,法中的正直强调的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含义。法律上的真诚,要求行为主体在从事法律活动的过程中要秉着诚实、不欺、善良的态度,向对方提供真实的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使对方对自己的公信力产生怀疑,甚至发生损害对方利益的情况发生。可以说,善的态度是真诚的基础,只有行为主体善意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在行为上体现出真诚。
长期以来,行政机关诚信度缺失,致使这一问题游离在人们的视线之外。随着我国法治社会进程的加快,《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在我国法律历史上确立了诚信原则。《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如果行政机关因不诚信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负补偿责任。这一原则在法律上的确立,对于我国构建诚信政府,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大有裨益。
对于行政机关来说,践行诚信原则要关注以下内容:一要关注到变更行政行为对的不良影响,当变更行政行为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时,不能变更,更不能撤销。二是如果行政行为发生改变,对补偿给相对人造成的利益损失。造成相对人财产损失的,相对人可以按《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提出赔偿请求。
2. 信守诺言
信守诺言包含两种意思:一是指行为主体在法律交往过程中,对自己先前所作的承诺给予兑现,不得无信用,损害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二是保持自身的公信力,不得有改变承诺的行为。
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讲,信守诺言、言行一致一直被当作善意真诚的化身,言必信、行必果也一直是人们重承诺、守信用的重要表现。但行政法中的信守诺言,侧重于行政机关的承诺和对相对方信赖利益的保护,有助于良好的信任关系的建立。
社会生活的安定,有信任度的社会是我们的愿景,也是行政法追求的目标之一。信守承诺,既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德行要求,又是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它为社会成员从事一切活动提供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有助于增加人们社会生活的稳定感,提高信用力。
行政许可撤回程序的研究 篇6
行政许可撤回, 或称行政许可的废止, 是指行政主体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 终止某合法行政许可的法律效力并加以废止的行为。1可以撤回的行政许可必须是:该行政许可决定成立之初并没有违反程序法或者实体法的规定, 但却因为客观情况变化, 继续维持该行政许可决定的法律效力, 已经不利于保障公共利益, 从而使得该行政许可丧失了妥当性。此时, 行政主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废除此种行政许可决定的法律效力, 撤回该行政许可决定, 其法律效力自撤回之日起废止。在撤回之前, 该行政许可决定依然有效。而行政许可撤回的程序, 是指要撤回上述所说合法但已经缺乏妥当性的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定程序, 包括撤回行政许可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间等。由于行政许可的撤回可能会侵害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那么行政许可的撤回程序必须有严格的限定, 否则行政许可的撤回就缺乏合理性和可可操作性。
二、我国行政许可立法对行政许可撤回程序的规定
我国《行政许可法》使用了“行政许可的撤回”这一概念, 该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 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2”。这一规定使行政许可的撤回与撤销区别开来, 并明确了行政许可撤回的原则和条件。行政许可的撤回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 或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二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三是应当给予行政许可相对人补偿。这是行政许可撤回的前置性条件, 也可以说对行政许可的撤回作出了相应的程序性规定, 既要符合法定的理由, 同时给行政相对人予以补偿。但是当前对“公共利益”的认定在实践和理论中没有统一的标准, 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 在实际执行中很容易造成滥权, 与行政许可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相违背。缺乏对公共利益统一的认定程序对行政许可的撤回来说, 是不符合实际需要的。
对于行政许可撤回的具体程序, 《行政许可法》仅在监督这一章提到:行政许可依法被撤回的,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3但对撤回行政许可方式、顺序、期间, 目前我国行政许可立法还没有相关规定。行政许可撤回也可以说是一项具体行政行为, 理应依照行政行为的撤回程序, 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行政程序法》, 也缺失行政行为撤回的程序性规定, 因此可以说在行政许可撤回程序方面, 当前的立法是空白的。当前我国行政法领域主要是维系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 行政许可撤回是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是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而保障公共利益的一种侵益性行政行为, 应当要有严格的程序规定进行规制。程序性规定的缺失或者不完备, 都容易造成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肆意扩大, 从而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规制行政许可撤回程序志在必行。
三、完善行政许可撤回程序建议
真正落实行政许可撤回制度, 遏制政府权力滥用, 需要构建一个完备的行政许可撤回的程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行政许可撤回程序:
1. 行政许可撤回的补偿规定。
行政许可法规定给行政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的,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但是在行政许可领域, 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行政补偿标准。因此有必要在行政许可立法中增加补偿的操作性规定4。可以从补偿的条件、范围和补偿请求权的时效这几个方面规定。德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在这一方面作了规定, 我国的行政许可法也可以借鉴其做法。
2. 增加听证程序。
既然撤回行政许可的行为是侵益性行政行为, 那么对它进行程序上的规制是有必要的。而在行政许可撤回的法定程序中, 很多国家都选择听证程序作为其必经程序之一。而我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六、四十七规定了听证程序适用的具体情形, 而不论何种情形, 听证程序都只适用于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前, 而不是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后。在行政许可撤回作出前没有经过听证程序, 就意味着没有给行政许可相对人提供一个机会阐明自己受保护利益的机会, 也没有给行政主体一个根据比例原则认定“公共利益”的机会, 而给行政主体恣意妄为提供了便利, 从而不利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3. 行政许可撤回的期限规定。
许多国家 (地区) 都对行政许可的撤回的期限作了规定, 德国联邦行政程序法规定的撤回期限是1年, 而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规定的撤回期限是2年。5而我国没有规定撤回期限, 那就意味着行政主体可以依其意愿撤回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决定。此种做法侵害了行政相对人信赖利益, 违背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初衷, 同时也不利于维护行政法律关系的稳定性, 因此, 有必要规定行政许可撤回的期限。
摘要:我国《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许可撤回这一制度, 但对于行政许可撤回的具体性程序规定在立法上并没有得到明确。本文将从我国行政许可撤回程序的立法现状出发, 来讨论如何完善行政许可撤回程序。
关键词:行政许可,撤回,程序
参考文献
[1]李诗林.论行政许可撤回的说明理由制度.西部法学评论, 2008年第4期
[2]《行政许可法》第八条
[3]参见《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一) 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 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 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三)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四) 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 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五) 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4]王太高.行政许可撤回、撤销与信赖保护,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2)
对社会许可的行政法控制 篇7
“社会许可经营”一词最早出现在采掘行业, 从法律角度来界定社会许可的基本内涵, 我们可将关于社会许可的讨论集中于如何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下取得社会眼中的合法性。总而言之, 社会许可就是社会大众根据符合自己群体的一般利益而进行的社会评价。
二、社会许可与行政许可的比较分析
(一) 实施主体不同
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许可职权, 对行政相对人申请的行政许可事项, 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审查, 做出许可或不许可的决定, 并进行事后监督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据此, 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只能是享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予行政许可权的组织。[1]
社会许可的实施主体, 行政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 根据社会许可的内涵界定, 我们可推定社会许可的实施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均有权对涉及一般利益的行为做出认可或不认可的评价。
(二) 法律效力不同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相对人的申请, 经依法审查, 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或者使其获得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2]因此, 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申请人和行政机关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社会许可具有指导性与引导性, 而无法律强制力。原因在于社会许可并未在行政法律规范中明确规定, 尚处于立法空白阶段。企业的商业行为或政治领导人的政治活动可以社会许可的获得与否来判定行为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 救济机制不同
行政许可的救济途径分为行政内救济, 立法救济和司法救济。行政内救济主要形式是行政复议。立法救济是以国家权力机关为救济主体的一种行政救济途径。而司法救济是以国家司法机关为救济主体的一种行政救济途径, 包括行政许可诉讼救济和行政许可赔偿救济。[3]
社会许可救济从性质上看, 应该属于社会大众的自我救济, 无强制性也无法律约束力。企业的商业行为或者政治领导人的政治活动不遵循社会许可设定的条件, 只能是社会大众以舆论谴责或者其他自力救济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群体的一般利益, 并不会因违背社会许可而引发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三、设定社会许可效果之利弊
(一) 设定社会许可的积极影响
实行社会许可需要取得多方利益的参与与共识。多方利益者的参与和共识, 可以降低公司风险, 并保护社区。在商业领域, 实行社会许可可保证项目的确定性, 通过多方利益者的参与和共识, 可以降低公司风险, 并保护社区。
(二) 设定社会许可的消极影响
社会许可是社会大众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的方式, 然而, 社会大众被赋予许可设定权,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冲击。一方面, 需获得社会许可才能办理的事项, 若社会大众的意见不能取得有效一致, 便可能久拖不决, 阻碍办事效率。另一方面, 社会许可仅作为社会大众自我管理, 自我保护的方式存在, 而不以立法加以规制, 可能会造成许可设定权的滥用。
四、社会许可的行政法控制
(一) 立法层面明确规制
借鉴行政许可法立法, 社会许可的立法可包括社会许可的原则, 社会许可的设定, 包括设定事项、设定权限、设定规则, 社会许可的程序, 社会许可的监督检查与法律救济。从立法层面明确规制社会许可是我们以行政立法控制社会许可设定权首当其冲的一步。
(二) 许可主体严格限定
社会许可的实施主体应严格限定于与申请社会许可的事项有密切联系的特定群体。此处的密切联系可包括生存的自然环境安全, 自然资源挖掘与开采, 当地政治领导人的直选等, 而特定群体包括申请社会许可事项所在地区的居民或者与该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民众。
(三) 实施程序具体规定
社会许可的实施程序可借鉴行政许可的程序予以具体规定, 由社会许可事项的申请人提出申请, 社会大众以其一般利益为标准衡量是否受理, 而后经审查做出社会许可决定或者不予社会许可决定, 对其他具体程序, 如社会许可的期限延续以及社会许可的认可与登记程序也应予以具体规定。
(四) 救济机制完善设计
社会许可的救济机制可加入社会许可复议、诉讼与赔偿环节, 社会许可申请人若不服社会许可决定, 可向相关行政机关或做出社会许可决定的社会大众组织申请社会许可复议, 也可以社会许可决定违背行政法有关规定为由提起行政诉讼, 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害的, 还可请求社会许可决定作出者予以赔偿。
五、结语
社会许可就是社会大众根据符合自己群体的一般利益而进行的社会评价。社会许可不同于行政许可, 于社会许可消极方面而言, 需以法治的方式予以矫正, 也就是通过行政法加以控制。本文以我国行政许可规定为借鉴, 对社会许可立法工作做了理论研究与探讨, 以期对将来社会许可的行政立法有所助益。
摘要:社会许可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概念, 是社会大众根据符合自己群体的一般利益而进行的社会评价。这种认可或评价与行政许可在实施主体、法律效力和救济机制层面均存在明显不同。设定社会许可效果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于消极方面而言, 需要行政法加以控制, 具体可从立法层面明确规制, 许可主体严格限定, 实施程序具体规定, 救济机制完善设计四个层面予以矫正。
关键词:社会许可,行政许可,行政法控制
参考文献
[1]周佑勇.行政许可法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叶必丰.行政法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试论农机行政许可的适法性 篇8
这个实例牵涉到一个严肃的问题——行政许可的适法性。
1. 行政许可应由法律法规来确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一条前款规定:“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 由农业 (农业机械) 主管部门行使本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职权”。其中“第八条”和“第九条”是指农用车辆的注册、变更、转移、抵押和注销登记。“第十三条”是指农用车辆的定期安全技术检验。“第十九条”是指农机驾驶证的发放和管理。“第二十三条”是指农机驾驶证的定期审验。这些就是法律规定的农机安全监理机关的行政许可范围, 我们无权超越, 也不能搞“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更不能公然违反。否则, 就要碰钉子、吃苦头。
按照行政管理学的原理, 农机安全监理属于行政许可范畴, 具有一定的权力。就农机监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来说, 总是希望农机行政许可的职责范围和权力权限越大越好, 这样工作容易展开, 经费容易满足, 阻力容易破解。但是,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与其他行政执法机构一样, 必须遵循行政管理的法则, 并且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要求。
人们常说“公民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 公共权力法无授权即禁止”。将这两句话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 公民权利之所以列举在宪法上, 是为了更有力的加以保障, 而不是限定公民只能享有宪法所规定的那几种权利。而国家权力、公共权力的来源恰恰相反, 国家权力是公民转让和许可的。因此, 国家只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力, 超出宪法所规定的权力是无效的, 国家机关不能自己为自己设定权力, 宪法是国家权力的渊源。
落实到农机监理上,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必须遵循“职权法定”的原则, 即只行使法律授予的、与职责相当的权力, 换句话说, 就是“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
笔者认为, 确定一个部门权限的大小, 要以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为依据。农机安全监理的一切工作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基础上, 再来谈论扩大许可权限, 否则就有争权、夺利之嫌, 不利于“三农”全局的发展。农机安全监理机关要按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机手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按照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要求, 理性地看待目前农机安全监理的职能定位。
有的农机监理人员撰文, 谈到规范农机监理执法自由裁量权问题。笔者认为, 目前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内讨论自由裁量权, 似乎为时过早, 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是如何老老实实学会依法行政。在行政执法问题上, 农机监理部门还是“小学生”, 自由裁量权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又难以把握的问题, 弄不好, 容易出现违法许可或者越权执法的问题。
农机监理永远属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范畴。在我国着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 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 淡化权力观念;伸张“民本”的正气, 淡化“官本”的瘴气, 为农民机手提供多项优质的服务, 切实履行好农机安全管理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
2. 减少行政许可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家都说要改革、开放。但是改革意味着什么?现阶段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社会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 因而不可避免地要触动某些既得利益者以及习惯势力。不改革没有出路, 关键要看改革本身是否具有正义, 是否有利于事业的科学发展及社会的公平和谐。
实事求是地讲, 在行政许可的背后, 存在着不少的经济利益, 由此滋生的权力寻租现象, 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备受人民群众的批评。有专家指出, 目前国内有的法规或许可的确定, 不是相关利益者反复博弈的结果或各方利益关系均衡的结果, 而是少数利益部门将其利益制度化, 成为管制民众、掠夺财富的工具。当权力与财富集中到一个机构管理时, 更容易产生腐败。2004年《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至今, 仍有少数行政职能部门难戒审批和强制情结, 缺了行政许可就愁眉苦脸。由此可见, 行政许可越来越多, 决非好事。
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行政许可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少, 临时性许可的有效期也会到期。实践已经证明, 有的行政许可并非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 还留着它做什么?取消可有可无的行政许可, 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职能部门忍痛割爱。
【行政许可法的适用范围】推荐阅读:
行政许可法实施机关10-06
行政许可法考试题10-15
行政许可法临时性研究12-09
学习《行政许可法》心得体会08-24
行政许可法与单行法关系论文10-28
卫生行政许可08-12
行政许可文书12-17
行政许可制度12-31
浅议行政处罚的听证与行政许可的听证的不同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