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汇报

2024-08-23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汇报(通用9篇)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汇报 篇1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在广东省民政系统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监督检查的通知》(粤民办[2005]23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紧紧围绕监督检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认真组织自查和监督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留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基本情况

从这次检查的情况看,我市各级民政部门能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对现行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规定、实施主体和行政许可收费项目进行全面的清理,行政审批(许可)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目前,我市保留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主要是市(县、市、区)属社会团体及其分支机构成立许可、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许可、骨灰堂设立许可、殡仪服务站设立许可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成立审批等4项。实施主体是市和各(县市、区)民政局,以上行政审批(许可)项目是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殡葬管理条例》和《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实施的。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强化领导、提高认识。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许可法》能否在本单位贯彻落实并取得实效,领导重视和抓好学习是二个关键环节。根据上级有关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贯彻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精神,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召开有关会议进行学习动员,要求全体公务员要提高认识,把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贯穿于政务公开和机关作风建设的全过程,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扎扎实实抓好贯彻落实,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是抓好学习提高。

局办公室及时购买了《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法教程》、《行政许可法释义》和《民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办法释义》等有关教材,并分发到各科室,先后采取自学、集中学习、以会代训相结合等形式组织了学习,并积极开展《行政许可法》宣传活动。此外,根据市法制部门的安排,2004年 5月10日上午还组织了局机关及列入公务员管理的市救助管理站和殡葬管理所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行政许可法》考试,以考促学,使民政系统干部加深了对《行政许可法》的理解,为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和贯彻《行政许可法》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行政许可事项及实施主体的清理。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从体制上了规范政府行政审批权限,是对行政审批制度的规范化。为确保行政(审批)许可清理工作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审批)许可清理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和贯彻《行政许可法》结合起来,对现有的行政许可事项、规定、实施主体和行政许可收费进行了全面的自查清理。组织民政系统业务骨干对民政业务中有哪些属于行政许可的事项、民政系统如何改革实施行政(审批)许可的体制和机制、如何加强对行政(审批)许可的监督工作等问题进行研讨,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与严格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统一起来,一并推进。

四是结合推行政务公开工作,规范行政许可事项管理。

我局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把行政(审批)许可工作与政务公开工作结合起来,并按照民政部制定的《民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办法》的要求,从规范行政(审批)许可的内容、形式、范围、程序等方面入手,抓住关键,加大力度,深入扎实地开展行政(审批)许可工作。首先,在办公大厅内,将业务科(股)室的工作职能、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名称等通过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在服务窗口中、把实施行政(审批)许可项目的法律依据、须提交的材料、审批标准和审批时限,审批流程图和所有收费项目及其依据、标准等上墙公布。其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抓出成效。一是抓责任制的落实。实施行政(审批)许可工作列入干部考核的内容,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局领导按照分工,对分管线条及科室负相应领导责任,有关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负领导责任,责任到人;二是抓配套制度建设。按照《行政许可法》的精神和国务院的要求,我局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首问告知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通过这些制度,进一步规范民政部门的行政许可行为,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抓重点环节。从行政(审批)许可的实际看,重点环节是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方面。我市民政系统把收费项目、收费价格和收费依据全部上墙公布,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防止以权、以职、以业谋私。同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四是抓监督检查。把是否依法设定行政(审批)许可、是否依法受理行政(审批)许可申请、是否依法审查并做出行政(审批)许可决定、是否依法收取费用、是否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等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检查,发现违法实施行政(审批)许可的,坚决予以纠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便捷地向民政部门申请行政(审批)许可;使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能够进一步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使民政部门能够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五是结合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许可服务水平。

为提高行政(审批)许可服务水平,我市把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与民政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机关作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弘扬先进性典型和开展“三有一好”主题实践活动,机关作风有明显改进,广大机关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得到强化,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本部门形象的根本标尺。同时,还坚持边学边查边议边改,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迫切要求的事情做起,加强行业管理,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许可服务水平。

行政许可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及完善 篇2

【关键词】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不足;完善

一、行政许可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行政许可法》自实施以来对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作用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具体来说,当前行政许可制度主要还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一)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

1、法律规范本身的不完善。一是个别条款立法意图模糊,政府是否给予行政许可空间过大。《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的“可以不”让人费解。第十二条已经明确规定了可以设立行政许可的六种情况,十三条又紧接着规定了“可以不”设立行政许可的四种情况。“在法律规范中,‘可以不有‘可以的意思”,也就是“可以不”不排斥“可以”。那么对十三条的理解就成了符合该条规定的可以不设立行政许可,也可以设立行政许可。进一步讲,如果符合十二条的规定可以不加条件的设立行政许可,那么符合十三条不设立行政许可的规定,也可以设立行政许可。不符合《行政许可法》建设有限政府的立法意图。二是行政许可主体过多,部分临时性行政许可期限不明确。根据该法第十四、十五条的规定,符合一定的条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扩大了行政许可主体的范围。另外,既然是临时性行政许可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使用期限,否则存在临时性行政许可长期有效的可能,而十四条并未涉及期限。三是行政许可的设立条件没有法定化,变相设立行政许可有可能出现。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该行政许可做出具体规定。有可能造成在实施一项行政许可时被附加多个条件,每个条件又是一个许可。行政许可的条件是其隐蔽的门槛,说是条件,有一些是在条件掩护下的许可。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许可机关靠许可收费来运转。在短期内,机构职能不削减,编制人员不能控制,俨然许可的具体条件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四是变更行政许可的条件过宽,行政许可补偿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行政许可应该遵守契约的精神,变更行政许可行为是一种事实上的违约行为,应给契约对方即被行政许可人因其违约行为引起的信赖利益损失以补偿。但是,《行政许可法》第八条的变更条件过于笼统,尤其是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更难以界定和把握。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造成行政许可行为的随意性,造成公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面对补偿要求,政府的经费会面临危机。另外,《行政许可法》没有明确规定行政许可补偿的标准。我国目前对行政补偿的规定不多,而且补偿标准很低,可以概括为“抚慰”标准或者“适当”标准。这就使公民信赖利益的损失得不到合理的补偿。

2、法律规定超前,相关管理制度改革滞后。《行政许可法》规定了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却没有对行政权力进行重新调整和配置,使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很难实施。根据二十五,二十六条的规定,一个领域的多个行政主体实施的同类行政许可权归为一个行政机关行使。这里就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我国行政机关的职权是法定的,改变或者合并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如今现有机构没有调整,行政职权管理也没有经过重新配置。该法规定一个行政机关可以行使其他行政机关的职权缺乏法律依据,涉及到该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其与其他行政机关的关系问题。这难免会引起“争权”的问题,谁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力,在实施中会遭遇一定的困难。第二,行政许可一般是涉及一定相关专业事项的许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可能造成许可机关缺乏该许可所应有的专业知识,并最终影响行政许可的质量。

(二)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许可事项还是过多。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审改要求,消减了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前置审批条件。但是,目前有的地方受权力和利益的束缚,仍有不少项目特别是带有市场保护和市场垄断色彩的项目,妨碍公平竞争的前置审批事项以及为收费而设立的前置审批事项未能得到彻底取消。并且目前行政审批制度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管理领域,尤其是在微观经济管理领域,如中央各部委的行政审批改革在每年上报的上千项审批项目中,经济事务占50%。这种以经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是与当代公共行政的弱化经济管理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职能转变趋势相背离的,影响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窒息了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2、多头审批,重复许可仍然严重。老百姓要办成一件事,多个部门都规定需要办理许可证,如办一个旅馆,申请营业执照之前,需要办理治安许可、特种行业许可、消防许可、食品卫生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同一部门的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行政许可权限冲突,上下级之间只有行政许可权大小的划分,没有行政许可事项的区别,导致对有利的事项大家都去管、都去批,使行政许可失去控制。政府职能转变中必须要加强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但是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还没有真正遵循这个要求,该加强的地方没有加强,而不该加强的地方反而进行了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

3、乱收费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目前,利用行政许可乱收费、搭车收费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不符合服务行政的基本要求。政府行政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的目的,但是目前行政审批制度中还有一些审批的动机不纯。现在有不少的行政审批的设定并不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是为了收取费用,满足部门利益,通过行政审批来为本部门的人员搞所谓的福利,这不仅违背了设置行政审批制度的初衷,也损害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从审批的运行来看,即使是为了公共利益设置的审批,也由于审批中注重的是事前的审批而不重视事后的监管,而难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尤为严重的是,有的地方无中生有、巧立名目、自行设立一些收费项目,或对本已废止的收费项目不停止,仍继续征收;有的地方擅自提高标准收费,一是在原标准基础上直接增加金额;二是将一些本应由群众自主选择是否要缴交的经营性服务项目强加于行政征收项目中,不仅侵犯了群众的知情权,而且还增加了群众的办事成本。

(四)行政不公平和行政效率不高。行政审批制度目前还难以保证行政公平和行政效率。一方面,行政审批制度中有的审批条件不明确或不公开,审批程序缺乏公平机制,难以保证行政公平。在行政审批程序中缺少保证公平的行政监督机制,虽然行政处罚法规定了吊销许可证应该告知听证的权利,但是在作出是否给予行政许可的决定时,却没有这一要求。缺乏事前听证是我国行政程序中的一个通病,这很容易导致行政缺乏公正性。另一方面,我国行政审批的审批程序过于繁琐,审批时限不明确,效率不高的现象仍然严重。有的事项涉及多个部门审批,重复交叉审批;有的事项从申报起,花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找了十多个部门,盖了几十个公章才得以批准,有的还不了了之。这种繁琐的程序严重地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效率。现在行政审批的时效规定还不是很清楚,即使有的清楚,但执行起来还是不到位,行政机关拖延处理、不予处理的现象时常出现,严重影响了行政审批管理的行政效率。此外,目前尽管不少地方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在行政服务中心设有便民窗口,但是,由于窗口职能未集中,授权不到位,老百姓办事反而不方便了,存在“两边跑”、“两张皮”的现象。

二、完善行政许可制度的建议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应该遵循以下思路来进行:

(一)推进行政审批的服务化建设

服务行政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理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树立服务行政的理念,以服务行政的理论为指导,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服务化建设。首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以服务社会、企业和广大公众为基本目的,凡是不利于社会、企业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行政审批制度都必须进行大胆的革除;其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合理分配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的权力(权利),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放权,使社会、企业和公众有自己独立行为的空间和机会,从而有力地促进公共行政改革中的多元化、分权化和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其三,根据“服务行政”要求,建立和完善提供公共产品行政审批机制,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模式从微观的、直接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指挥式”管理向宏观的、间接的、以法律手段为主的“服务式”管理转变,确保社会公平的实现。

(二)将部分行政审批权力分给社会和企业

要适应政府经济职能逐步减少的要求,进一步将部分行政审批权力分给社会和企业。政府应该将可以由社会通过自主得到解决的行政审批事项转移给社会,由社会自己来进行管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市场机制的优化资源配置效应。目前在我国自律监管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同时重视对市场调节的引导,加强监督和救济制度,避免形成行业依托和行业垄断。

(三)加强社会管理、服务的行政审批制度建设

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该注重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如果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中没有行政审批,必将导致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无序。相反,如果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中有严格的行政审批,则有利于公共秩序的维护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因而必须大力加强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方面的行政审批制度建设,加大对社会支持、社会帮助、社会救援等方面的审批管理力度,实现直接为社会公众服务。

(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要切实简化审批手续和程序。要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的事项分工,理顺职能配置,改进审批方式,大力精简行政审批程序,实现行政审批程序的规范化。对政府各部门原有的审批事项要进一步逐一进行清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合并的合并。同一部门对同一事项实行多次重复审批的,调整为一次审批;同一事项由多个部门交叉审批的,调整确定一个部门为主审批,其它部门不再审批;确需审批的可告知内容由申请单位作出承诺。每一事项的审批必须规定合理时限,审批部门应在规定的审批时间内予以答复。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工作“五办制”,即一般事项直接办理制、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制、重大事项联合办理制、上报事项负责办理制、核准项目明确答复制。此外,结合信息化网络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在行政审批管理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实行网上登记、备案、审批等,以此来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

(五)完善行政审批的监督制约机制

进一步增强行政审批的透明度,避免行政腐败和行政不公。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公开审批机关、审批内容、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和审批责任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对物价、市政、城管、环保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应该充分听取和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完善行政审批的监督制约机制。一方面,要严格坚持依法追究在行政审批中的各种违法和腐败行为。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行政审批的事前监督,严格执行重大事项的审批听证程序,加强对审批的事后监督和管理,健全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努力建好行政服务中心

行政服务中心是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大潮中诞生的新生事物。它对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作用和生命力。当前,研究和探索行政服务中心的性质、作用和发展趋势,对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的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和进行管理创新,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七)加大普法工作力度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汇报 篇3

(2006年11月)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两年来,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市政府认真抓好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程

序逐步规范,行政效率明显提高。特别是去年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情况汇报,在对市政府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意见。市政府及市政府法制办对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意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整改,扎扎实实做好工作。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狠抓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宣传,确保思想认识到位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府关于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情况之后,市政府领导就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宣传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市政府办公室以文件形式发出通知,进一步部署行政许可法学习、宣传工作,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接受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公务员依法行政专业和基础知识培训不少于40学时。为促进行政执法人员学习行政许可法,我们将行政许可法知识纳入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考核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年审注册的依据之一。今年上半年重点开展了全市行政执法队伍整顿工作,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贯彻行政许可法和执法为民的意识和技能,对达不到行政执法素质要求的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件予以注销。结合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验工作,将不符合执法要求的行政执法人员清除出行政执法队伍。同时,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能力纳入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核重要内容,凡行政许可法知识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授予行政执法资格,不得从事行政许可工作,并分别于2005年10月、2006年7月、8月举行了三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分别对水利、城市管理、港口、商务、统计、环保、地震、旅游等数十个部门和部分县(市)、区行政执法人员600余人进行了培训和专项考试,对经考核合格人员,颁发资格证书和结业证书,把学习、宣传行政许可法落到实处。

二、狠抓行政审批项目的再清理

为促进全民创业活动的开展,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政府法制办抽调专门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在保证合法的基础上,对我市2005年公布的635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再清理。清理遵循“能下放的坚决下放、能放开的坚决放开、能合并的坚决合并、能取消的坚决取消”的原则,同时参照合肥市和第一方阵马芜铜等兄弟市做法,外省没有的我市不留,兄弟市没有的我市不留。在清理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多次听取清理工作情况汇报,指导清理工作。今年4月30日,市委韩先聪书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和市政协联系会议专题审议我市新一轮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工作。我市清理结果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以市政府宜政办发[2006]14号文件发布,市本级保留行政许可项目211项,非行政许可项目69项,取消、下放及其他方式处理424项。为提高清理结果透明度,让广大市民知晓,市政府于2006年5月29日通过《安庆日报》和政府网站对外公布。

三、狠抓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

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市财政局、市物价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宜府法[2005]17号),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分层次组织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从2005年8月底开始到目前为止,对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本次清理共涉及行政事业单位50个。按照“对收费项目、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认真审查,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依法取消。降低收费标准,凡是具有自由裁量权余地的收费项目一律按下线收取”的原则,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研究,以宜政发[2006]21号文件公布了清理结果。

四、狠抓透明行政

市政府除将行政审批项目再清理结果通过《安庆日报》和政府网站对外公布外,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结果,市长朱读稳同志已作了明确批示:请安排媒体对外公布。市政府各部门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按照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要求,根据本部门的业务工作特点,积极探索改进行政许可工作方式,普遍采取了便民措施。如统一“窗口”或者设立办事大厅、、印发办事指南小册子、推行网上申办、一次性告知补正内容、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等,方便了人民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2005年11月21日-23日,省监察厅副厅长蒋厚琳率队来我市检查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充分肯定我市在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中所做的工作,指出我市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和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工作及时,创新了清查手段,拓宽了公布渠道、透明度高。8月

23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爱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嘉达、市政协副主席丁大章在大观区菱湖社区启动全市“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对价格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家、进校园、进医院、进商场、进景区,给予了充分肯定,以推进涉民价格收费公开、公示。

五、认真抓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和前置性审查,防止“权力”走私

市法制办认真落实

备案审查“有错必纠”的工作方针,确保抽象行政行为合法,实现法制统一。严格执行《安徽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和《安徽省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不断加大审查工作力度。对涉及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内容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重点审查。针对少数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随意性较大的问题,积极探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新思路,拓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范围。建立了部门规范性文件前置性审查制度,将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列入部门依法行政目标考核内容,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人事局《关于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着力营造全民创业良好环境的规定》规定:“对擅自出台未经备案审查和公开发布的文件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直至党纪政纪处分”。通过考核和严格奖惩,提高各单位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重视程度,增强备案工作力度。近两年,市政府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备案规范性文件40余件,受理7县1市3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向市政府报送备案审查和市政府部门前置审查的规范性文件270余件,市本级共受理前置性审查部门规范性文件32件,通过审查,提出修改意见近100余条,先后纠正违法设立行政许可8件,违法设立收费3件,违法设定行政处罚1件,违法设立行政执法主体3个,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违法委托2件,违法设置行政复议前置程序1件,违法规定以营业性票据代替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1件,不符合公布施行法定要求4件,对合法性存在问题的3件文件,决定不予发布,对条件不成熟的1件文件,决定暂缓发布,对不适宜用规范性文件发布的,改为以行业指导性文件发布,防止了部门通过规范性文件乱作为的现象。

六、健全行政许可实施环节配套制度

2004年,市政府就出台了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听证、招标、拍卖、监督检查等配套制度。为加大有关制度的落实力度,更有效规范行政许可的实施,市委、市政府组织市政府法制办、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监察局、市物价局牵头成立四个检查组,对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等24个重点行政许可实施机关行政许可申请受理、行政许可公示、行政许可听证、行政许可办理期限承诺、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许可卷宗管理、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等配套制度的制定及其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查,真正实现便民、高效、公开、公平和公正。市政府法制办在审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规范居民社区“三小”行业登记监管的实施意见》时,为保障小餐饮、小五金加工、小维修等“三小”行业周边居民的合法权益,市法制办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积极探索行政许可实施新方式,将听证引入行政许可实施程序,在办理居民社区“三小”行业登记前,依法举行听证,听取与“三小”行业登记许可事项有重大利益关系的这些居民的意见,依法实施许可。

七、认真抓好集中联合审批制度建设

我市先后制定了《安庆市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实施办法》和《关于对企业设立前置审批事项试行告知承诺制的规定》,在行政审制度改革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力地改善了我市投资环境。目前我市巳有120多家企业通过此办法快速设立并开业,为企业赢得了较好的商机。2005年5月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全部刻制了行政许可专用章,有的窗口单位还向窗口工作人员颁发了授权委托书,使窗口工作人员真正能办事,许多项目能实现现场审批,快速办结。为更好地服务全民创业行动,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兴办企业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制实施办法》(宜政办发[2006]2号),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全程代理办公室,设立办事窗口,实行无偿代理服务。

为全面推动政务提速,以建筑项目并联审批为突破口,由市行政服务中心与市规划局联合印发了《安庆市建筑项目规划行政许可事项并联实施细则》,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均实行并联方式,同时执行缺席默认、超时默认制度。

同时,我市在行政许可其它配套制度建立方面仍不放松,一是建立行政服务中心项目法制部门审核机制,保证中心项目合法有效。市政府公布全市经清理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后,市政府法制办对中心运行的项目及时进行核对和清理,确保进中心的所有项目规范运作。2005年从市政府公布的635项行政许可项目中筛选了479个项目进中心,2006年从市政府公布保留的2ll项行政许可项目中筛选了160个项目进中心。二是建立一个窗口单位制度,要求做到一个窗口对外,坚决杜绝两头受理,并按市政府的要求做到“三进入”,即项目进中心、资金进中心、结果进中心;对办件量极少或经实践证明不适宜在中心运作的窗口单位和项目调整出中心,以此做到便民、高效。三是对所有行政许可项目,要求对资料齐全,符合规定的项目当场办结;对需要现场勘查或申报资料需要评审的项目,承诺办理时限;对涉及几个部门的事项,采取并联审批办法办理;对需要上报审批的项目,由受理窗口单位负责转报;对有规定不能办理的事项,给予明确答复。四是建立了窗口与窗口之间的办事衔接机制。每个窗口在受理项目办结后必须告知服务对象下一个窗口服务名称、地点和受理时限。为改变我市招标采购活动中分散承办、多头监管、管办一体,容易引起“程序性”腐败的现象,确保招标采购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改革创新招标采购监管体制和机制,对招标采购工作实行集中统一规范管理的建议。经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正式成立市招标采购管理局,集中统一规范管理招标采购工作,实施并实现了“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管”的目标。

八、狠抓监督检查,确保行政许可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的清理和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简称“双清”),是贯彻行政许可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市政府将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行政许可法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实抓好。为保障全市各地“双清”工作不留死角,发出《关于对依法行政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双清”工作必须取得实效,督促各县(市)、区限期完成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和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公布工作,并上报结果。

去年11月,市政府法制办会同监察部门对我市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一行深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桐城市等地进行了实地督查。市政府副市长盛云生、市政府副秘书长闵承启参加了检查活动,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市政府的要求,继续做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落实工作。

今年5月,市政府法制办陪同市政协领导到怀宁、太湖两县检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情况。在充分肯定各县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深入贯彻好行政许可法、切实依法行政提出了明确要求。

九、加大依法查处力度

市政府要求监察部门对有违法或者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执法部门,根据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或者影响的恶劣程度等具体情况,给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评比先进的资格等处理;对有关行政执法人员,可。2006年纱帽山公墓办理100亩林地征用许可手续时,大观区林业局凭经验设置前置条件,要求山口乡政府签署意见。而大观区山口乡乡长叶庆虎在负责人江某某找其签署意见时,滥用行政权力,强行要求江某某与乡政府签订协议,把签订协议视为审批,同时向江某某乱收费。被有关部门发现后,依照规定,对大观区林业局和山口乡乡长叶庆虎在全市通报批评,责令山口乡政府退还违法收取的费用。2006年7月,市质监局直属分局查处安粮公司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和抽检产品部分指数不合格一案时暴露出疏于监管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时言行粗暴等情形,市有关部门责令市质监局对负有主要责任的直属分局局长杨瑞锡实施告诫处理,在全市予以通报。

我市虽然在贯彻行政许可法方面花了很大力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贯彻行政许可法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

一、部分县(市)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和公示工作进度缓慢、执行不力,清理仍未对外公布。

二、省、市政府清理后取消、下放、改变管理方式的行政许可和非许可行政审批项目的衔接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三、在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过程中,市、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难以充分发挥政府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

贯彻行政许可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我们将把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抓好落实。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加大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行政许可法的监督检查力度,努力工作,保障行政许可法在我市贯彻落实到位:

一是继续加强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行政许可法的学习与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舆论宣传工具,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宣传行政许可法,使人民群众能拿起行政许可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监督和促进我们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二是继续抓好相关配套制度的落实工作。督促各地各部门落实各项配套制度,特别是行政许可的相对集中办理制度、行政许可实施程序制度、听证制度、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审批回避制度、审批工作人员定期轮岗制度,行政许可统一受理、统一送达的制度,听证制度,招标拍卖制度等实施行政许可的具体工作程序和有关制度要落到实处。

三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打造阳光政府;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审批机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打造高效政府,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四是加强对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要精心组织检查,全面掌握各地各部门实施行政许可情况。对全市贯彻行政许可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行政许可规定及实施机关的清理、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建设等,重点检查实施行政许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环节。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汇报 篇4

陕监函[2008]16号

各市(区)政府、省直各部门:

按照中、省纪委二次全会和监察部的安排部署,依据《行政许可法》要求,省监察厅拟会同有关部门,对省直部门和各市政府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检查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通知下发后至7月底,由各市区和省直部门进行自查。

第二阶段,8月至9月,对省直部门进行检查,对部分市(区)进行抽查。

二、检查的内容

(一)审批项目清理精简情况

1、本机关是否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分管领导,专门机构、专人负责?

2、现有多少行政许可项目(其中本级审批的、受委托审批的、代为审核的各有多少),多少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3、本级审批的行政许可项目中,法律设定、行政法规设定、地方性法规设定的各有多少?是否有以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

4、审批事项是否均已公布,以什么形式公布的?

(二)项目程序规范情况

1、是否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许可项目程序?有无统一的程序规范文本格式?

2、程序规范中是否明确许可条件、时限、收费标准?是否存在扩大许可范围、自设条件、变相许可的问题?

3、程序规范是否全部对外公布?

4、没有完成程序规范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5、有无群众投诉?对投诉的问题是否纠正处理?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

1、是否建立统一的许可服务中心(政务大厅)?中心集中了多少部门和许可项目?是统一管理还是分散管理?

2、是否进行了并联许可改革?改革的模式是什么,效果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

3、行业协会、学会及中介组织对改变管理方式后的项目是如何管理的?监管机构采取了哪些监管措施,实施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四)建立配套制度情况

在行政许可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哪些配套制度?

(五)《行政许可法》实施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有何建议?

三、检查的方法

由各市和省直部门先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省上安排检查和重点抽查。检查通过座谈、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进行。

四、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要求,围绕上述检查内容,认真开展自查,并将自查报告于7月底前报监察厅。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汇报 篇5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实施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进行督查的通知》和《全省实施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第四督查组第一阶段督查工作方案》安排,现将省建设厅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以下简称“四项制度”)第一阶段即学习宣传阶段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传达学习,确保“四项制度”迅速启动

我厅收到《**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云政发[2008]16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决定》(云政发[2008]11号)后,厅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传达学习和动员部署大会。2月20日,我厅结合2007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集中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厅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召开了学习和动员大会。除4名同志(其中:1名同志休假,1名同志挂职锻炼,2名同志参加新农村指导员工作)没有参加外,其余117名同志参加了动员大会,参会率达到97%。会上,首先认真组织学习了“云政发[2008]11号、16号”文件全文。厅党组书记叶建成同志作了动员讲话,就我厅实施“四项制度”提出了“五个一定要”的初步要求,即:一定要充分认识省政府作出实施四项制度决定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落实“四项制度”的自觉性,切实增强执行“四项制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定要继续原原本本学好“四项制度”全文,切实做到熟知“四项制度”,遵守“四项制度”,执行“四项制度”;一定要对“四项制度”的落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要求,切实确保“四项制度”执行有力、落实到位、抓出成效;一定要有专门的机构牵头抓这项工作、抽调专门人员承办具体事项,迅速启动我厅实施“四项制度”工作,坚决有力地落实好省政府安排部署的有关工作任务;五是一定要结合工作职责和职能,抓紧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和实施办法,切实把“四项制度”全面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要在机关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办事效率上取得显著成效。从此,贯彻落实省政府实施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工作在我厅正式启动。

二、采取多种形式,确保“四项制度”有效落实

(一)传达学习四项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是及时下发和印发学习材料。省政府办公厅和省人事厅下发《**省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工作手册》后,我们及时将工作手册下发到厅机关公务员和厅属各单位主要领导。同时,我们又及时将最近(2008年1月26日至3月12日)收到的有关“四项制度”文件、领导讲话和相关材料,编印成《贯彻落实**省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文件资料汇编》,提供厅机关和厅直属事业单位组织学习,为推动学习宣传的落实奠定扎实基础。

二是集中学习和分散组织相结合。根据厅党组书记的批示要求,厅直属机关党委于2月20日,集中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厅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认真传达学习了“云政发[2008]11号、16号”文件全文,即“四项制度”全部内容。根据厅党组的要求,厅机关各处(室)和厅属各单位又专门安排时间组织本单位全体人员进行了再学习、再动员、再教育。

三是精心组织理论考试。厅“四项制度”办公室拟制了试题,并为此专门下发了通知,明确提出“凡是不参加考试和不认真完成试卷的将取消年终公务员评优资格”。

四是开辟专栏刊登相关信息。在厅机关办公楼一楼大厅设置专栏,专门刊登“四项制度”相关内容和要求,方便厅机关干部和外来办事人员阅览。

五是悬挂标牌。将行政机关应该履行的8项工作承诺制成标牌,悬挂到厅机关会议室及每间办公室,既起到了熟知的作用,又能接受服务对象的公开监督。

(二)即贯彻落实的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我厅于2月28日以“云建监[2008]91号”文印发了《**省建设厅关于成立实施省政府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的通知》(详见附件之一)。紧接着又于3月12日印发了《建设厅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内部工作分工》(详见附件之二)。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汇报 篇6

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兰政发20**]29号)文件精神和《XX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督察调研的通知》(市审改办发20**]3号)要求,现将我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作以报告。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基本情况依据国务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有关规定,经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批准,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于2005年9月正式成立,为市政府序列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同时,还加挂了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的牌子,并将原市建设部门行使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管理权调整到我局。2006年,报经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户外广告的设置审批为我局的行政许可项目。2009年,根据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工作的文件精神,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保留现行行政审批项目1项:户外广告设置的审批;新增行政审批项目4项:

1、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审批

2、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

3、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4、环卫设施迁移、拆除、封闭审批。我局的5项行政许可项目全部进驻市政府政务大厅统一办理。市政府《关于公布市级政府部门第五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兰政发2011]28号),确定我局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部予以保留,没有取消、调整项目。

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兰政发20**]29号)文件精神和《XX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督察调研的通知》(市审改办发20**]3号)要求,现将我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作以报告。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基本情况依据国务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有关规定,经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批准,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于2005年9月正式成立,为市政府序列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同时,还加挂了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的牌子,并将原市建设部门行使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管理权调整到我局。2006年,报经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户外广告的设置审批为我局的行政许可项目。2009年,根据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工作的文件精神,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保留现行行政审批项目1项:户外广告设置的审批;新增行政审批项目4项:

1、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审批

2、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

3、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4、环卫设施迁移、拆除、封闭审批。我局的5项行政许可项目全部进驻市政府政务大厅统一办理。市政府《关于公布市级政府部门第五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兰政发2011]28号),确定我局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部予以保留,没有取消、调整项目。

二、行政审批工作的主要做法我局自成立以来,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严格审批程序办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审批过程中,没有与服务对象发生争吵和故意拖延、刁难等事件发生。工作人员切实做到热情服务,在办理审批事项过程中无违纪违规行为发生。我局设在市政府政务大厅的服务窗口,连续4年被评为先进窗口对现保留的收费项目均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收费许可证,无乱收费、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等。我们的做法:

(一)严格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是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首先建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处,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对现行的5项行政许可项目,除市审改办予以公布外,还结合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又一次在《兰州日报》上予以公布。结合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在市政府网站将全部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公布、公开的主要内容是5项审批项目的审批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事时限、承诺事项、责任处室、联系电话等。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规范运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我局相继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公开承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以抓好行政审批工作为切入口,狠抓机关人员素质的提高。通过培训和教育,广大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原来的“人求我”变为“我服务”,牢固树立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大大增强,精神面貌、敬业精神有了极大提高;二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规范工作秩序。我们在办理审批项目时,对于程序简便,可当天办理的,我们当天予以办理;对需要实地踏勘或联审的,我们做好材料的初审,一次性告知,出具受理通知书,承诺工作时限。相关处室做到按时办结,明确答复。对因各种无法按时办结的,相关处室必须作出延办说明,并报分管领导批准;三是对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不作为或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工作人员,将追究责任,从制度上规范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一步促进了我局的廉政建设。

(三)拓宽服务渠道,促进办事程序的优化为了方便群众,我局尽力拓展服务内容。一是充分发挥窗口“全程服务”的功能。2006年,按照市政府政务大厅的要求,我局的行政许可项目全部进驻市政府政务大厅,并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常驻政务大厅。同时,我局努力做好咨询服务,对行政许可项目的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都作了具体规定,使申办人员办理行政许可项目时一目了然。该准备哪些材料、如何办理及需要多少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推行首问负责制。对来人、来电办理或咨询有关问题的盹,第一位受询人将负责申办人相关事项的办理或落实工作,若第一位受询人直接办理的,要求搞好服务,明确办理时限;不直接办理的,要求帮助落实好相关处室和人员,让申办人满意;三是努力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限。要求相关处室在承诺时限办结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项目的办理程序、前置条件进行认真清理,对有些审批环节能简化的则简化,压缩审批时限。对有些前置条件能取消则取消。对有些材料不需要重复的就不重复提供。我局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一是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还有待不断推进;二是部分户外广告未批先设、城市建筑垃圾未经批准擅自处置情况时有发生;三是部门之间的交叉职能还没有理顺。

行政许可法贯彻情况报告 篇7

行政许可法贯彻情况报告

漳清县交通局关于《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情况报告 今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严格遵循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认真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切切实实抓好贯彻落实。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学习宣传到位。一是局主要领导在班子会议及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认真分析目前交通系统中个别执法人员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带头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教育全县交通执法队伍彻底摒弃与实施行政许可法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树立与法制政府建设相适应的行政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加强培训考核。组织运管所运管股、维修股、稽查队、派驻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和地方海事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共6人分三期参加省交通厅组织的行政许可法培训班学习;组织系统92名交通执法人员参加省政府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全部获得通过,使人人都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46名中层以上执法干部参加市、县组织的行政许可法培训考核,并按照学用结合的原则,举办了一次行政许可法培训班,编制《行政许可法》学习材料,邀请市运管处法制科、县政府办法制科法律专业人员集中授课,统一考试,将考试结果作为年终工作考核的依据,局领导、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法制工作人行政许可工作人员共98人参加了学习,使他们熟悉理解、掌握、遵守行政许可法的各项规定。三是加强行政许可法的宣传,由局分管领导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民评办人员结合《道条》宣传贯彻活动,编制宣传材料5000份,到全县各乡镇运管站、车站、运输企业、维修企业和县城区主要交通路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横幅标语等舆论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宣传交通法律法规的重大实施意义、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晓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了解并充分行使自己享有的各项权利,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同时明确自己承担的义务,增强履行这些义务的自觉性。 二、抓好行政许可项目、规定和实施主体的清理工作。一是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落实上级交通主管部门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搞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实施行政许可法的衔接。认真对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现有的行政审批项目逐项进行清理,并提出处理意见。凡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坚决予以取消,依法确需保留的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严格进行规范。二是配合县政府搞好清理行政许可规定。在行政许可项目审核处理的基础上,对涉及交通行政许可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进行清理。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予以公布上墙。三是做好行政许可法实施主体清理工作。对现行实施行政许可的机构依法进行清理,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依法明确实施机关,对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授权组织实施行政许可的、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政机关自行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都及时得到纠正。撤消了与县运输管理所的行政许可委托关系,依照《道条》有关规定直接授权;重新明确了与县路政管理所、麦埔公路通行费征收站的行政许可委托关系。 三、建立健全与行政许可相配套的有关制度,加强对行政许可的监督工作。一是全面履行职能。我局新任**局长三月份上任以来,在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市场和建设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履行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促进交通行业管理部门由“审批型部门”转向“服务型部门”,切实把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二是继续推进交通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本着合法、高效、公正、便民的原则,在运管股、维修股、规费征收股等部门集中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审批、税费征收等大部分交通行政许可事项的基础上,结合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进一步把各项交通行政许可全部放在窗口受理、审批。对全县各基层运管站和各职能管理部门涉及群众利益的行政审批项目、依据、程序、收费标准等行政许可事项都进行上墙公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办事透明度,真正成为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执法程序制度,严格依据《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规定时效等规定,规范运政法律文书使用填写,加强对交通执法人员的执法培训力度,提高交通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按章办事,按程序办事,确保交通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策符合法定程序,确保行政执法人员遵守法定程序履行执法行为,杜绝执法的随意性。四是成立专门机构,切实加强内部执法管理。及时取得县委编办的支持,成立法制股,配备专业素质较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员,加强对全系统行政许可行为、规范性文件的实施落实情况的跟踪、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行政。对违法和越权设立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切实重视和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局在党总支书记、局长**同志的高度重视下,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各项职责,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交通管理工作,为推进全县依法行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漳清县交通局 二00五年一月十日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汇报 篇8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名称】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的通知

【颁布部门】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查看

【发文字号】 云政办发[2004]176号

【颁布时间】 2004-08-1

2【实施时间】 2004-08-12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的通知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保证行政许可法得到全面、正确的实施,促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严格依法行政,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关于进一步做好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工作通知如下:

一、继续抓好行政许可法的宣传、学习和培训工作

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按照省政府的通知要求,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行政许可法重要意义的认识,带头深入学习这部法律,准确理解、全面把握、深刻领会、正确实施行政许可法,转变不适应行政许可法精神的思想观念。全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这部法律,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尚未接受过行政许可法专题培训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要接受培训,并尽快熟悉、全面掌握、正确运用好行政许可法。今后,公务员的录用考试以及岗位培训都要增加行政许可法的内容。

二、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建立健全行政许可法的各项配套制度

制定并不断完善配套制度,是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昆明市人民政府、楚雄州人民政府、省公安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工商局、省环保局、省经合办、省无委办等8个被省政府列为试点的地区和部门,在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工作中,结合实际,制定了16项配套制度。省发改委、省广电局等单位在省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借鉴这些地区和部门的做法,加快研究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工作程序。重点是:

(一)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制度

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必须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二)统一办理、集中办理、联合办理制度

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

(三)行政许可公示制度

行政机关必须将法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行政许可的办公场所公示。免费提供申请书格式文本。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四)告知承诺制度和说明理由制度

行政机关要告知申请人某一项行政许可应公示的内容,行政机关要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作出办理时限承诺,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当场或在承诺时限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或限期补正,并说明理由。

(五)行政许可听证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之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行政机关应当公告听证时间和地点,还应当制作听证笔录,并据此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六)电子政务制度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有关行政许可的电子政务制度,在行政机关的网站上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方便申请人采取数据电文等方式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应当与其他行政机关共享有关行政许可信息,提高办事效率。

(七)行政许可评价制度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许可设定事项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将意见或建议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

(八)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汇报 篇9

制度改革全年工作情况汇报

省检查组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省检查组各位领导来承指导工作。2009年2月23日,全省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后,承德市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果断采取措施,认识高、行动快,切实解决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存在的审批事项多、审批环节多、收费项目多、企业负担重等现实问题。消除房地产业的发展障碍,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及标准,为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我市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会议精神,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正常、有序、高效运行。市长张古江先后三次召开协调会,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具体举措。我市于2009年2月23日成立了市房地产项目审批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提高房地产业审批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有关政策指导、业务协调、工作监督等工作。组长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立民、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卢建国、副市长贾玉英、市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陈庆武担任,成员由 有关部门一把手担任。全力抓好省房地产新政“一个前置、两个并联、三个全程、四个要件”的协调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审批中心,负责日常具体工作,承担联合审图、竣工联合验收等具体职能。形成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的领导机制。

二、行动迅速

立即组建房地产项目审批专业大厅。为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确保省委、省政府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我市立即行动,积极组建房地产项目审批专业大厅。3月2日,涉及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备案的21个部门全部进驻专业审批大厅,并对进驻部门的首席代表和分管领导进行培训,提出明确要求,对审批办理流程图进行了认真解读。专业大厅同时履行咨询、受理、审核、发证等实质性工作。真正做到“一站式办公、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3月3日,正式开始对外办理业务。

三、措施有力

一是制定下发配套文件。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成立市房地产项目审批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市房协办下发了《关于公布承德市房地产审批和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关于转发〈河北省关于公布取消停收降低收费标准放开收费标准和下放权限的41项涉及房地产开发收费和基金项目〉的通知》、《关于继续执行垄断企业代建费原政策标准的通知》、《关于规范承德市房地产项 目审批用章的通知》、《承德市房地产开发项目行政审批全程办理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性文件。为各级各部门提高审批效能提供政策依据。二是公示文本。专业大厅利用广告牌匾、显示屏、触摸屏等公示承德市保留的审批和收费项目目录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行政审批流程示意图。各窗口通过告知单、服务指南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公示审批依据、提交材料、收费标准、承诺期限等,方便企业咨询办理。三是编印了《承德市房地产项目审批盖章收费指南》。内容包括省市领导讲话、文件,省下发的审批盖章收费清理情况和34部与房地产收费有关的法律法规,便于各级各部门了解掌握情况。省委研究室、省法制办、省房地产协会等领导来到我市房地产项目审批专业大厅调研时,对我市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四是制定统一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执收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监管、监察督办、中心协调,实行票款分离、专户管理。

四、狠抓落实

省政府出台的房地产“新政”,宗旨是提高审批效率,核心是缩短审批时限,切入点是减少盖章数量。审批事项只许削减,不许增多;审批用章只许减少,不许增加;审批收费只许降低,不许增高。审批备案数量不许超过28项,审批收费项目不许超过22项。我市以此作为一条红线,严格把握。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行政审批部门调整领导分工、集中科室职能、下放审批权力。房地产项目审批专业大厅进驻首席代表,全权负责本部 门的审批业务。通过公示信息和明晰审批办理流程,使当事人一看就清、一问就明。二是切实加强制度保障。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缺席默许制、延时服务制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审批效能。三是实行引领服务、帮办代办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强化硬件支持和技术手段约束,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了电子监察,并大力推行网上审批。五是切实缩短审批时限, 严格落实“科室审批不过天、部门审批不超三”。市建设局由原来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备案等11个公章,缩减为1个公章。施工许可证的审核与发放,受理后,一般情况1日内完成。市城乡规划局再造审批流程,在土地招拍挂之前,出具规划刚性条件。将专家评审、专业部门审查、项目公示变为超前服务。六是实行施工图联合审查。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入审批程序后,由房协办统一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审图,任何部门都不得流离于封闭运行的流程之外,进行单独审图和验收,杜绝了双轨制运行和体外循环。联合审图由市房协办牵头组织联合审图会议,与会部门必须当场书面提出明确意见或者补正意见。联审通过的,形成联审会议纪要,并附《项目联合审图意见表》,加盖“承德市房地产项目审批联合审图专用章”,下发相关部门和开发企业,作为规划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依据;对联审未通过的,出具承德市房地产开发项目联合审查不予通过决定书,提出明确整改要求,作为开发企业修改设计以及再次联审的依据。全年共召开碧麓嘉园、祥云小区、世纪城三期、秀美家园、忠义庙小区、滨河佳苑项目等17次联合审图会议。七是实行竣工联合验收。市房协办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组织规划、建设、城管、公用、市政、园林、消防、人防、地震、环保、气象、技术监督、教育、文物、水务、安监、国安、建设档案馆等部门现场进行竣工联合验收。验收完毕,市房协办召开联验部门竣工联合验收会议,与会部门必须当场书面提出明确意见或者补正意见。对竣工联合验收通过的,形成联合验收会议纪要,并附《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意见表》,加盖“承德市房地产项目竣工联合验收专用章”,下发相关部门和开发企业,作为开发企业办理产权登记的依据;对联合验收未通过的,出具承德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联合验收不予通过决定书,提出明确整改要求,作为开发企业整改以及再次验收的依据。全年共对汇丰园小区、静雅山庄二期、致爽家园、宝龙商住楼、武阳花园东区等7个项目进行竣工联合验收。八是联合踏勘现场。变过去开发企业找多个部门,为现在的审批协调会和部门一起上门服务。需要看现场,由房协办统一组织,联合踏勘。

五、成效明显

房地产新政施行后,仅市审批大厅就为市区68个房地产项目现场勘查57次、联审联验33次,办理房地产有关审批手续340项,涉及建筑面积101.77万平方米,总投资23.9亿元。

(一)所办理的项目从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到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平均在12个工作日内办结。我市第一个参照省房地产新政 施行的热河上庭〃碧达园项目,从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到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仅用5个工作日。

(二)运用这一新办法,解决了一些老问题。对居住几年未验收不能办理房本的,组织联合验收。如,9月18日市长大接访议定的二牌楼小区12号楼项目,市房协办本着特事特办、好事办好的原则,认真了解项目原委。此项目是原定的双桥区安居工程,目前,开发企业已不存在,鉴于此,市房协办立即组织“联验部门”负责人,进行实地现场勘察,在不违反法律政策的基础上,要求各部门提出明确验收意见,并对所提出的补办意见负责督办整改落实到位。双桥区负责后续工作,确保居民安全正常生活。切实解决了久拖不决的居民房本问题,维护了群众利益。

(三)所办理的房地产审批用章一般不超20个,分别为土地出让、用地规划、修建性详规、消防审核、审图合格证、施工图联审、工程规划、排水许可、垃圾处置许可、工程施工许可、特殊设备使用、商品房预售许可、质量监督报告和竣工联合验收等。

以上是我市的一些做法,和省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省检查组这次督导为契机,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做好今年的工作。

下面有几点建议,不一定正确,请领导参考。

1、省政府公布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行政审批流程示意图》中,将国土部门提供具备出让条件的土地、环保部门提供审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地震部门提供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文件以 及规划部门提出刚性规划条件等,很清楚地列为前置条件,但整个流程中,并未将产权登记和建设项目档案移交列入整个流程,使得整个流程有头无尾,不太完备。

2、房地产项目施工图联合审查、竣工联合验收,既然已作为房地产审批流程中两个实质审批事项,那么负责组织实施此项审批工作的机构就应该明确机构编制,增加一定级别干部职数,并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

3、要举一反三,所有建设项目审批,都可参照房地产审批的做法,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提高效率。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论文下一篇:临时用工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