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4-10-06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精选8篇)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1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法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二、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界的发展状况

法社会学,发端于西方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传入中国,则在20世纪上半叶。在这近百年间,它经历了民国的短暂的繁荣、文革的近乎停滞及改革开放后的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终于步入正轨,法社会学也得以恢复和发展。三十多年以来,学者们秉承前辈遗愿,孜孜以求,各种有关法社会学的学术活动举行,学术研究机构亦有成立,虽相比于西方尚力有不逮,但终归在法社会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成果问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法理学界推进法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梁漱溟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立足于中国的人心与人生,探求中国文化的命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先生道:人非社会则不能生活,而社会生活则非有一定秩序不能进行;任何一时一地之社会必有为其所为组织构造者行诸于外而成其一种法制、礼俗,是即其社会秩序也。由此可见,法制,或言一民族国家的社会秩序规制,必须适合于本民族的人心与人生,与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态相协调,才能够使得一民族社会自由和谐的发展。

近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移植了西方的法律,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对法律的需求加大,使得部分我们移植而来的法律尚未来得及消化就通过立法程序固定下来,应用于我们中国的社会,不仅造成了法律与社会的脱节,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法治精神的培养,为法治的现代化造成了不小的障碍。诚然,我们要借鉴发端于西方社会的现代法律及其法学,但是,仅一味的移植而不加消化,忽视甚至排斥本民族的法治资源,我们便永远都不会达到西方现代法治的高度,并且,最终只能够让我们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而中国的法理学尤其是法社会学应该肩负起构建本民族法学的历史使命,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摆脱西方话语霸权的控制,走出一条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中国特色法治道路。

2.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总体来说,中国法理学的研究是服务于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的,而所谓法制的现代化,则以实现社会的法治为其评价标准,法理学的研究亦应立基于此。鉴于中国法理学尚未完全摆脱西方的话语统治,缺乏相应的理论自觉,法社会学研究的推广就显得颇具意义。

首先,中国法理学一向被认为是缺乏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真正根基,难以想象,一个没有根基的法理学如何能够指导其他法学学科的发展,更遑论促进本土的法治化,而法社会学的发展,正好可以有助于弥补这一重大缺陷。法社会学研究提醒我们,要立足于本民族国家来进行学术研究,不仅在历史典籍中,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人的社会实践中已经形成或正在萌芽发展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中寻找本土资源。一直以来,我们奉行西方中心主义,以西方的法律形式和分类标准来进行立法,忽视了我们自身的传统,也漠视了我们自己的一些习惯和惯例。哲学上讲自否定,而我们连自己是什么都不清楚,谈何向前发展。发展法社会学,对于我们走出这一怪圈,发展自己法理学,构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法社会学方法的应用,使得法学家们不必再拘泥于注释法学般的工作,也不必再仅仅依靠引进西方法哲学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是可以以中国广大的社会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这对于中国法学的自觉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第三,在学科完整性上,法社会学本身就是法理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理学作为整个法学研究的指导学科,而法社会学这一交叉学科能够很好地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发展出独立的法学成果和资源,对于法理学乃至其他法学学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2

法社会学, 西方一般称为“法律与社会” (law and society) 或者“法律与社会科学” (law and social science) , 引入我们中国之后, 称为法社会学或者法律社会学。关于法社会学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 国内基本上有五种观点, 即“特征论”、“关系论”、“过程论”、“条件论”、“效果论”。笔者认为, 我们不必纠结于这一概念的精准性, 只要抓住其内涵, 将法社会学视为一种法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即可。

二、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界的发展状况

法社会学, 发端于西方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 而传入中国, 则在20世纪上半叶。在这近百年间, 它经历了民国的短暂的繁荣、文革的近乎停滞及改革开放后的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终于步入正轨, 法社会学也得以恢复和发展。三十多年以来, 学者们秉承前辈遗愿, 孜孜以求, 各种有关法社会学的学术活动举行, 学术研究机构亦有成立, 虽相比于西方尚力有不逮, 但终归在法社会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成果问世, 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中国法理学界推进法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梁漱溟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 立足于中国的人心与人生, 探求中国文化的命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先生道:“人非社会则不能生活, 而社会生活则非有一定秩序不能进行;任何一时一地之社会必有为其所为组织构造者行诸于外而成其一种法制、礼俗, 是即其社会秩序也。”由此可见, 法制, 或言一民族国家的社会秩序规制, 必须适合于本民族的人心与人生, 与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态相协调, 才能够使得一民族社会自由和谐的发展。

近百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大量移植了西方的法律, 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 对法律的需求加大, 使得部分我们移植而来的法律尚未来得及消化就通过立法程序固定下来, 应用于我们中国的社会, 不仅造成了法律与社会的脱节, 而且,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法治精神的培养, 为法治的现代化造成了不小的障碍。诚然, 我们要借鉴发端于西方社会的现代法律及其法学, 但是, 仅一味的移植而不加消化, 忽视甚至排斥本民族的法治资源, 我们便永远都不会达到西方现代法治的高度, 并且, 最终只能够让我们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 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而中国的法理学尤其是法社会学应该肩负起构建本民族法学的历史使命, 唯有如此, 我们才能够摆脱西方话语霸权的控制, 走出一条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中国特色法治道路。

2.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总体来说, 中国法理学的研究是服务于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的, 而所谓法制的现代化, 则以实现社会的法治为其评价标准, 法理学的研究亦应立基于此。鉴于中国法理学尚未完全摆脱西方的话语统治, 缺乏相应的理论自觉, 法社会学研究的推广就显得颇具意义。

首先, 中国法理学一向被认为是缺乏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真正根基, 难以想象, 一个没有根基的法理学如何能够指导其他法学学科的发展, 更遑论促进本土的法治化, 而法社会学的发展, 正好可以有助于弥补这一重大缺陷。法社会学研究提醒我们, 要立足于本民族国家来进行学术研究, 不仅在历史典籍中, 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人的社会实践中已经形成或正在萌芽发展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中寻找本土资源。一直以来, 我们奉行西方中心主义, 以西方的法律形式和分类标准来进行立法, 忽视了我们自身的传统, 也漠视了我们自己的一些习惯和惯例。哲学上讲“自否定”, 而我们连自己是什么都不清楚, 谈何向前发展。发展法社会学, 对于我们走出这一怪圈, 发展自己法理学, 构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 在研究方法上, 法社会学方法的应用, 使得法学家们不必再拘泥于注释法学般的工作, 也不必再仅仅依靠引进西方法哲学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而是可以以中国广大的社会为对象, 进行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 这对于中国法学的自觉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第三, 在学科完整性上, 法社会学本身就是法理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理学作为整个法学研究的指导学科, 而法社会学这一交叉学科能够很好地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从而发展出独立的法学成果和资源, 对于法理学乃至其他法学学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星华, 主编.法社会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3][法]亨利·莱维·布律尔著.法律社会学.许钧,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4][美]戴维·波普诺, 著.社会学.刘云德, 等, 译.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5][美]E·博登海默, 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3

关键词妇女;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地位和作用;调研分析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108-0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推动和保障妇女平等地参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妇女占人口总数的一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参与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必将在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妇女在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了妇女在和谐、文明、环保等方面具有的特殊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使该群体有利于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在统计本次调查数据的过程中,对城市的妇女和农村的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角色以及对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认识分别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以更好地了解妇女在现代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济南市城市和农村的妇女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以本地区城市和农村的120名妇女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主体内容包括妇女在家庭、社区、工作、社会中的角色,妇女的自身教育,妇女对于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认识等。城市中,回收有效问卷为101份;在农村,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为100份。

1调查结果与分析

1.1调查概况

1)年龄结构:基本在20到60之间,86.6%的人处于18-30岁年龄段。

2)婚姻状况:城市76.4%已婚,23.6%未婚;农村72.4%已婚,27.6%未婚。

3)受教育程度:城市中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59.3%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但在农村仅有7.62%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

4)职业状况:城市中主要为公务员、公司职员、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自由职业者;农村主要为农民、公司职员、个体工商户。

5)个人月均收入:城市中82%的被调查女性个人月均收入集中于“1000-3000元”;农村中有43.9%的被调查女性个人月收入位于“1000元以下”,42.1%位于“1000-2000元”。

1.2妇女在家庭中发挥的作用

1.2.1妇女在家庭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培养、教育下一代以及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输送更多合格人才这一使命中, 女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调查研究显示,在教育子女方面,城市女性中有53%的认为妇女起主导作用,47%认为起辅助作用。但是在农村,只有29%的女性认为妇女起主导作用(见图1)。这主要与农村女性相对于男性受教育程度低有关。在尊敬师长、关心弱小、与同学和睦相处、遵守公共秩序等优秀品德上,87%的女性非常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有近90%的妇女非常注意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希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统计显示,84%的家庭的人际关系情况是相处愉快、互相关心的。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上,77%的女性通过表扬鼓励,64%的采用耐心说理的方式进行教育。且有近60%的母亲通过经常与孩子谈论学校生活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60%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选择与父母共同商量解决。这些都表明,大多数的家庭的关系是很融洽的,而其中妇女在其间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2.2妇女在家庭消费中参与重要意见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经济大权越来越控制在职业女性手中。调查数据显示,95%以上的妇女在家庭中掌管或共同掌管生活费用(图2)。女性对日常用品有绝对的购买决定权,由于在家庭中同时担任女儿妻子母亲主妇等多种角色,使她们不仅为自己购买所需商品,也是大多数儿童用品、老人用品、家庭用品的主要购买者。并且女性对于买房、家庭装修、私家车的购买也具有很大的建议权。在日常消费中,有68.3%的城市女性和59.4%的农村女性更注重产品的质量,这对于防治社会中出现的假冒伪劣现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她们还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消费行为,提高消费意识,如对商品进行充分的认识、减少消费奢侈品、多与朋友沟通交流等,以期做到理智消费。

1.3妇女的自身教育

由70年代初期所产生的信息革命至今,已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般知识约五年内便失去价值,信息科技更是三日一更新。如果停止学习的时间太长,活得越老,可用的知识越陈旧,越与社会脱节,越没有活力。如果不断学习,理念不断更新,个人的生命力越强,社会的活力越丰沛。妇女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她们在精神、观念、心理、素质等多方面,接受再培训、进行再学习,以适应新的岗位,使她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地流动,充分开发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近80%的妇女认为应利用妇联组织加强对广大妇女综合素质的培训,为大家提供再学习、再教育、再发展的机会。近三年来,62%的城市女性都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培训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图3)。其中35.6%的妇女通过参加内部的培训在工作中提高;29.7%的女性根据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弥补自己某方面的不足。在乡镇,28.4%的被调查女性参加过培训或进修,还有一部分人则报考相关从业资格证,如驾驶证,会计证等。以上数据可以表明,当代妇女越来越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她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给自己充电,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希望在社会中能够享有与男性公平的竞争机会。

1.4妇女在社区的角色

妇女参与社区活动,使妇女的自我空间更加广阔,在自我成长之余,能将所学所得回馈社区和社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柔和、美丽。在我们的调查中,80%以上的女性表示会参加或者偶尔参加社区活动(图4)。90%以上的妇女愿意参加社区组织志愿活动、邻里互助、慈善捐助等公益活动(图5)。这对于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是至关重要的,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大多数妇女都希望能够在社区开展一些教育培训活动,如健康知识讲座、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当家庭成员或邻里间发生矛盾时有70%的妇女会选择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她们更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社区环境。

由此可以看出,妇女在社区的家庭文明建设、社区公共道德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融洽邻里关系中发挥桥梁作用;在社区教育工作和营造良好社区人文环境中发挥作用。

1.5工作对于女性的重要性

近代中国妇女的就业,是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发挥了广大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进男女平等,家庭和睦,减少歧视和误解,增进团结和理解,减少阻力,增进动力,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本次关于工作对于妇女的重要性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以上数据显示,多数妇女具有数年工作经验,其中有41.6%具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另外,在受访人群中,53.5%的妇女认为工作对于女性非常重要,而认为工作对于女性比较重要的占40.6%。可见妇女的工作意识逐渐提高,不再是以前社会中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生存状态了。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面临工作的压力,近60%的女性认为可以积极的化解、调适。在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中,更多妇女希望自己能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事业稳定,家庭幸福。显然,妇女的事业稳定、家庭和谐美满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

1.6妇女在社会中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广大妇女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她们关注社会动态和国内外新闻,不断自我实现,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女性形象,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她们努力提高妇女的就业比例和就业层次,排除影响自己发展的种种障碍,着力提高妇女对经济机会、经济挑战的反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不断增强, 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 积极投身社会事务,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社会责任感强,弘扬社会正气。在创建文明城市和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洁美家园等活动中发挥着中坚作用。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有48.5%的农村妇女选择了“有时”会主动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政治新闻,但只有17.2%的人选择了“经常”关注。而城市妇女选择“经常”和“有时”的比例均为36.9%,这说明城市妇女比农村妇女更主动更频繁地关注着社会动态。

1.7妇女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自从和谐社会被提出来以后,社会各阶层均踊跃地加入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队伍中来。调查研究显示,有近60%的城市妇女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近80%的妇女认为妇联组织应加强对广大妇女综合素质的培训,为大家提供再学习、再教育、再发展的机会,以发挥妇联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超过60%的妇女希望妇联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而对于女性如何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近60%的受访者表示要积极参与各项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经营和睦的夫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以及希望自己能够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科技致富。另外,37.6%的女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很有信心,而40.6%的女性则表示有一定的信心。

调查研究表明,有大多数的农村妇女(93%)对和谐社会有一定的了解的。而且妇联在组织广大妇女参加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70%多的妇女认为妇联组织应加强对广大妇女综合素质的培训,为大家提供再学习、再教育、再发展的机会。而且有40%多的人认为妇联应该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以及倡导和谐、和睦的乡风、民风。另外,还有一部分妇女认为妇联应该团结妇女的力量,抵制迷信、赌博等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应动员广大妇女创作文艺作品,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或者整合社会资源,为广大妇女提供精彩的文艺节目等。而这些都有利于妇女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在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上,55%的妇女认为应该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科技致富,另外,通过一定的渠道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也是有必要的。所有的这些都可以说明妇女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的热情是很高的,我们更有信心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社会和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方式等方面作更多必要的宣传和教育。

由上图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妇女(80%左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还是有信心的,其中有37%表示很有信心,只有少数人表示没有信心。这就表明,妇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信心也是很大的,这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1.8妇女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在生态文明方面,妇女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日常生活中,妇女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节水节能,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体现。如下是调查研究显示,日常生活中妇女的一些习惯与想法,更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妇女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生活中,只是偶尔会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女性占近80%,注意节水节能的妇女有近60%。40%的女性认为带动周围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共同树立环保意识是重要的,更有50%的女性则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在环境卫生工作方面,一半多的人认为要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宣传力度,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长期保持优美、整洁的环境。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的调查中,农村妇女同样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在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方面,有近70%的农村妇女表示只是会偶尔使用,另外,绝大多数的妇女(94%)在生活中会注意节水节能,多数人在购物时还是选择自己携带篮子或布袋,这些都说明农村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做到文明节约、保护环境。在环境卫生工作方面,有近一半的妇女认为要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要加强长效管理,才能保持优美、整洁的环境。

从生活中是否注意节水节能的调查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妇女还是注意节水节能的。而且其中有36%的妇女非常注意。不注意与不太注意的妇女只是占少数,仅仅7%,况且没有任何人选择D答案与我无关。这些足以证明节水节能意识已深入到每位妇女的思想中,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普遍形成了节水节能的习惯。这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但是对于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可见妇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妇女认为带动周围的人到环境保护中去,大家共同树立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说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已刻不容缓。有86%的妇女认为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应该提高这种意识,而只有少数人的这种意识不强,认为不重要或无所谓。总的趋势来说,妇女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是很强的,希望周围的人都具备这种意识,这些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2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2.1农村女性教育水平与城市女性差距较大

尽管女性总体受教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农村妇女的受教育水平仍然偏低。农村女性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的比例是56.2%,比城市女性低32.7个百分点。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9%,比城市女性低33.3个百分点。这是由于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在一些贫困家庭不能同时供养几个孩子读书时, 家长的选择毫无疑问是牺牲女孩, 保证男孩就读。女性未能接受基本的文化知识的教育, 必然限制了女性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同时,农村女性文化程度较低也造成了她们在教育孩子上的力不从心,从我们的调查也可以看出,在农村只有29%的女性认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出台实施各类农民教育项目、工程和计划,利用资源实施好妇女的教育培训,提高妇女素质。但是,很多农村妇女认为把精力放在接受再教育培训上没有必要,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参加什么样的培训,再加上家务负担重,没有钱,制约了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2.2女性就业面临许多障碍

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的现象是妇女在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包括学历较高的妇女。女硕士、女博士等高层次女性在就业上的性别歧视障碍更明显,严重影响了女性人力资本按期实现价值增值。而文化程度低、技术能力差的及农村进城谋生的妇女,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只能从事那些收入最低或城市人不愿从事的职业。另外,当今的妇女担负着社会赋予和妇女自身争取的家庭、社会的双重角色。以女性为主承担家务劳动的格局仍未改变,有85%以上的家庭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家务劳动主要由妇女承担。大多数妇女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劳动力活跃时期,而生育、哺乳往往成为改变或中断妇女从事工作的主要因素,使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社会竞争的激烈,家庭“分内”的家务,婚姻生活及生育负担,使很多女性要做到两全其美实在力不从心。这也不可避免会对就业有负面影响。

2.3女性参政人数比例低

政治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对国家大事发表见解、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干部进行监督的权利。但是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还没有纳人决策主流, 决策机构中女性比例偏低。之前有做过的调查显示,在全国1178个村委会样本中,女性担任村委会委员的已达到75.9%,但尚有24.1%的村委会干部中没有女性。党支部中没有女委员的高达57.6%。个人调查数据显示,88.5%人都认为,“目前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女性比例偏低”。对领导岗位上女性比例偏低的原因,有45%左右的认为是“社会对女性有偏见”,有20%左右的认为是“培养、选拔不力”,只有11%的被调查妇女认为是“女性领导能力差”。这些认识在城乡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由此可见,社会偏见和培养选拔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女性参政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

3解决当前妇女问题的建议

3.1各级政府部门须改善妇女参与政治、经济的社会环境

女性是推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也是创造世界的基本力量,她们的聪明才智的发挥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使女性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整个社会营造一种有利于女性作用发挥的社会环境。为此,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人事就业招聘部门,都要把妇女参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除了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以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妥善安排妇女就业,使妇女问题在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渠道、提供和创造更多发展机会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同时,各级组织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培养、提高女性的参政意识和能力。对有发展潜力的女性干部做到早培养早使用,在使用中提高她们的参政能力;也可采取交流岗位、“压担子”等办法,使她们多多汲取综合协调能力和更多方面的领导知识。

3.2为维护妇女权利与利益提供法律保护,加强对女性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设立了一个由15个成员国组成的妇女地位委员会,专门研究审议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权利与地位的状况,提出建议并制定促进妇女地位提高的措施。1975年以来,联合国又创办了“提高妇女地位国际研究训练所”、“妇女发展基金会”、“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这些机构的建立,表明了国际社会对男女平等问题的关注。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审查和评价了各国执行《提高妇女地位战略》的情况,敦促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消除对妇女歧视,确保在本世纪世界妇女事业取得新硕果。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各类妇女维权机构。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是国务院推动落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推进妇女童事业发展的协调议事机构。2001年制定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把“ 保障妇女平等分享经济资源的权利” 列入总目标,规定国家宏观政策,确保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在修订宪法的基础上建立充实完善的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40多部有关法规,基本建成比较完备的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我国妇女问题的有效解决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政府的这些政策法规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理论工作者了解会比较多,但是更多的普通公民包括许多知识分子对此了解得并不多, 甚至一无所知。因此, 加强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3提高妇女整体素质,强化女性自立自强的意识

女性要参与社会的经济建设、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女性的特殊作用,关键还在于女性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挣脱传统文化中女性依附或依赖等心理束缚的枷锁和社会消极观念的制约,获得真正的解放,妇女素质的提高和自主意识的增强是妇女进一步解放的主观条件。女性只有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实现女性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为此女性更应该提高“ 社会性别主流化”意识和自立自强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坚信自己的力量,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和本领,自立于社会。奋发有为,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对国家和民族、对社会和家庭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女性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女性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女性和男性 和谐发展了,才能建立以两性平等互爱、互帮互助、相敬如宾为基石的和谐社会。但是, 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社会中,女性作用的发挥还存在着各种主客观的制约因素。因此,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政府高层决策者到普通公民,从男性到女性,都必须加强有关女性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共同为男性和女性的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作用。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NO.2008RKA048)

参考文献

[1]程利.近代中国的妇女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8(6): 115-117.

[2]莫文秀.试论妇女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6,18(6): 1-6.

[3]宋卓卿.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8(3):33-34.

[4]王秀华.发挥女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07,12:48-49.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4

这么说首先是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世界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正如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样。“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展的,太阳是在发展的,这就是世界。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99页)人类社会在发展,这就导致了思想理论也要同时跟进,否则就会影响到社会进步而必将遭到历史大潮的淘汰。

而在建国以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党和国家都在一直进行着理论上的创新与完善。下面就两个个例子中来证明这个事实。

首先举的例子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一决策,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还是分配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全社会都是只通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面前人人平等,不应该承认一切劳动以外的收入。这是因为当时马克思是站在劳动者的角度来看着个问题。这在当时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那个革命的时期需要这样的理论来支持。可是经过了3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党慢慢醒悟到,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以最大限度的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其实所指的就是曾经的资本家,也就是后来的民营资本家,更是后来被更名的“社会主义建设着”。由于他们掌握着许多生产资料和技术,如果不成认他们的收入合法性,那么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必须要通过理论创新来使这些曾经被看做的剥削所得被承认。

1982年,党的十二大一次会议提出了坚持国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势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相结合的架构改革必然要求在分配结构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顺应这种要求,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为了解释何为“其他分配方式”。报告接着讲到:“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型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券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用一定数量劳动 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以上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这里,实际上把资金利息、股份分红、雇工收入、风险收入等看作是作为补充 的“其他分配方式”,后来也一般统称其为非劳动收入”。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其通过的 《决定》 中指出:“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 收益分配。”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其他分配方式概括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他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

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这里还要说的一点是为什么国家在鼓励民营资本的生产,收益分配的同时还要一再的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这是因为分配制是存在于所有制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即使不断的在鼓励私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的发展。但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从来没有改变。因为私有制虽然代表着高效益高增长,但是他却极大的忽略了只有公有制能带来的公平。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底线无论如何不能被击破。否则经济虽然增长了,国家却会面临更大的危机与挑战,那个时侯还何谈发展。

做出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大改革决策,不仅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但是事实上,这只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他和按资分配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更何况根据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现阶段这种分配方式能快速有效的带动生产,发展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正确的,就是应该采取的。而经过了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正式因为有了这样的理论创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才有了现在这样的成就,连续6年GDP年增长高于百分之十。所以这就极大的证明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它对于实际发展中巨大的推进作用。第二个例子和上面这个例子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先引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伟在搜狐一篇文章上说的一段话来解释什么是效率优先,什么是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指的是什么?兼顾公平是指什么内容?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说清楚,讨论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不同观点。我的理解,效率用在经济学上就是劳动生产率。我国的劳动生产率高还是不高?实际情况是,虽然经济的盘子很大,但是效率低下。

公平指的是什么?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比分配公平范围广得多,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权利平等,不公平首先是指社会利用资源的机遇上不平等、不公平,由于政府的 设计和政策的制定而造成社会成员在资源利用上不公平,结果造成收入差距扩大,最主要的是垄断行业收入过高。行政垄断行业的设置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 元结构使城乡收入差异扩大,对于这些社会不公平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而不是废除效率优先。”(http://news.sohu.com/20060807/n244648539.shtml)

探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起源,《求是》杂志曾经2005年第23期刊登的社科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文章说:“我们1993年提出的口与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在当时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那就是‘平均主义’与‘大锅饭’,为了克服这个弊端才提出这个口号”。这表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在1993年14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

这个口号符合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要发展就要效率,就是要效率优先。并且这个提法在改革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没有这个提法,就不会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正是因为只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会有极大的示范带头作用。才会让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但是到了现阶段,随着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面貌已经大大的改变了。中国改革已经结束了初期的启动阶段,而进入了现代制度建设时期。这个时侯也许在依然强调发展第一位的同时,还要考虑许多由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些其他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在强调发展第一位的同时牺牲了许多弱势群体的利益。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了。如果不加以重视,让这种趋势肆意发展,必然会导致国家政治上的不稳定。众所周知,政治稳定是健康发展经济的基础的基础。所以这个时侯,公平问题必须得到重视。而也只有这样,才会积极推进和谐社谁的建设。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虽然情况和形势已经发展变化了,但是发展仍然是相当重要,这之间的度不是我所能了解把握的。所以也不在此继续说下

去了。

为什么说这两个例子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只有了前一个理论创新的成功,让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有的理论就需要再一次进行创新来与之适应,这也就是第二个例子的根本所在。而这两个例子联合起来来证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理论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起到推进党,国家,社会进步的核心作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用邓小平的一段话做结尾来再一次说明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1页)

艺术学院 新媒体艺术设计刘辰楠20072025942008/11/6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5

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党理论创新的迫切需要,我党通过以什么作为“结合”的关节点取得了较大的理论成果,这是党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结果,也是党的政策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辩证作用的结果。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是党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形态,只有通过指导我们党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和执行政策,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在中国具体化,发挥它应有的指导作用。正如毛泽东总结的:“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当然,党制定和执行政策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党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又规定了各项具体的工作路线和各项具体的政策。党指导实践的路线、方针、计划、措施和办法等等,都是大大小小的政策。而我们党的历史也一再证明:只有路线、政策正确,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成功;路线、政策发生错误,必然遭到失败;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向自己的错误学习,往往能够获得新的成功。

第二,党的领导集体制定政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研究、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和群众密切结合、实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提高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过程。因为党制定政策必须谨慎地考虑政策的理论依据、合理性、可行性,这就要求党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指导自己客观地观察情况和问题,同时考虑政策实施时群众的思想觉悟、接受程度、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障碍因素,随时注意政策执行中的问题,防止和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纠正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广大党员的思想水平、党性修养、道德水准、组织纪律观念等在执行政策过

程中都将受到严格检查和考验,这就有利于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他们为自觉有效地参与制定、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而努力锻炼自己的思想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第三,党制定和执行政策,是一种巨大的改造现实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精神和物质互动和转化的力量。党的路线和政策首先是一种可以变为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必将促使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到一定时候,就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和秩序。所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路线和政策,既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坚持,又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的认识经验和教训,得到不断的发展。

第四,党执行正确政策的过程就是生动地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党的政策教育,实际上贯穿了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政策执行前和执行中,党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和论证政策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广大党员和群众执行政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获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过程。所以,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真理,就是在推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就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是在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第五,党的路线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然使广大党员干部好的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观念得到加强和巩固。我们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以组织严密和纪律严格而着称。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要体现党内民主,又要以高度自觉的组织纪律维持党的行动一致。保证党的每个成员尽可能认同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以及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党员的觉悟程度,并促使他们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应用我们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推动我们的事业更快地向前发展。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6

内容提要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二、中国的国家利益

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毛泽东时期的中国外交政策

(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型

告别理想化的革命主义时代,转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现实主义时代

由不相信世界能保持持久和平,着眼延迟战争爆发,推进世界革命,转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经济繁荣

由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转向国家利益为重

由反对现存国际体系转向参与国际体系,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

由结盟外交转向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

由对外封闭半封闭转向全面对外开放

主要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20世纪90年代,面对巨大变动的世界形势,邓小平以其过人的胆识和眼光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28字外交方针,其核心内容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思考:应如何正确理解“韬光养晦”战略?

含义:隐藏锋芒、不使外露、保持低调、徐图发展

并非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战略

(三)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的中国国际战略

(一)中国将坚持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内涵:

•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意义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二)中国建立和谐世界(harmonious world)的主张

和谐世界的内涵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共同反对侵犯别国主权的行径,反对强行干涉一国内政,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应该加强反恐合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消除根源,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应该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核扩散,积极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应该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充足、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环境;应该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努力普及全民教育,实现男女平等,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转让技术,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发展,广泛开展南南合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将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联合国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推动改革尽可能多出成果。改革应该重点推动联合国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增进广大会员国团结。

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安理会,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代表性,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安理会决策。改革涉及各国利益,应该充分协商,在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二、中国的国家利益

概念解析: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一书中提出:“国家利益是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在物质上表现为安全与发展,在精神上表现为国际社会地位与尊严。”中国学者王逸舟《国家利益的再思考》一文认为:“一般来说,国家利益是指一个民族国家追求的主要的好处、权利或受益点。反映了这个国家全体国民和各种利益集团的需求和兴趣(need & interest)”。

国家利益的划分

现实主义者汉斯·摩根索把国家利益划分为六种相互对应的类型:

共同利益——冲突利益;

主要利益——次要利益;

统一利益——补充利益;

一般利益——特殊利益;

物质利益——有限利益;

永久利益——可变利益。

国家利益的常规划分

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文化利益

如何判断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的变化主要是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

1.国家实力的地位在国际社会的升降

2.外部环境的改变

3.经济发展阶段

4.技术水平

中国的国家利益

案例1:南海问题

1.南海问题含义

2.南海问题的由来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19世纪中国国势衰微以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垂涎南沙群岛,曾多次派舰调查勘测,企图侵占;但未能得逞。

1933年,南沙群岛被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侵占,并非法划归巴地省管辖。第二欧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于1939年3月侵占南沙群岛。

南海历史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1946年派员接收了南沙群岛,并立碑纪念和派兵驻守。1947年又重新命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4个群岛及各岛、礁、沙、滩的名称,并再度划归广东省管辖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即“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南海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外长发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声明》,庄严指出: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东沙群岛、中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

此后至今,针对外国对南沙群岛主权的侵犯,中国政府一直不断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不可侵犯和无可争辩的主权。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明确指出,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国的一切领土,包括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1959年3月,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在西沙群岛永兴岛设立了“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南海问题的产生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

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

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

马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上个世纪60年代,南海海域发现丰富油气储藏。据中国国家海洋局统计,南海能源储备可与波斯湾媲美,至少蕴藏有367.8亿吨石油,7.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

3.南海现状

南海周边国家

南海现状

4.南海的重要性

5.影响南海问题解决的因素

西方国家因素:美日插手南海事务

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越南举行的一个地区安全论坛上说,和平解决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报注)和帕拉塞尔群岛(即我西沙群岛——本报注)争端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同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东盟10国领导人24日在纽约举行峰会,双方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海上安全”、“自由航行”的重要性。奥巴马在会议致辞中说,“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亚洲的人民与未来对美国利益攸关。”他表示,美国希望在亚洲扮演领导者角色。与美军进行联合演习的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部队。

台湾因素掣肘

台海两岸分治影响海上安全维护与海权拓展

台湾对南海问题的主张

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南沙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

台湾当局认为.南沙和西沙群岛与东沙、中沙群岛一并,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领土。

台湾舆论界发表社论,认为两岸今后要努力确保中国在南海诸岛的固有主权,还强调两岸合作开发海域石油资源,强化双方“对外的海权主张”

中国自身因素

中国对南海的开发现状

全球能够在水深300米开采油气的企业不足20家,在3000米海底开采

石油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而南海

平均水深达1200多米。直到200

4年,中海油才掌握了部分深海勘探

开发的技术。

6.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基本立场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在南海问题上,我国的基本立场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搁置争议,但必须主权属我——共同开发,资源争夺时不我待

7.解决南海问题建议

加快我国领海基线勘定,尽快向联合国提交自己的领海基线主张

加强争议地区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控制,整合各种海上资源和力量,统一领导和指挥 努力提升远洋海上石油开采能力

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深蓝”

优先以外交途径解决,但必须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

中国核潜艇

航空母舰:中国走向深蓝和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视频资料:瓦良格——中国航母之路

时代呼唤强大的海权!

中国有1.8万公里海岸线。海洋总面积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71%。作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海洋竞争已成国际焦点,态势渐趋激烈。

案例2:人民币升值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人民币升值因素分析

利率因素

事实上,这一因素应该归结于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与国际上各国普遍的经济发展形势对比,吸引大量的国际投资。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为了抑制经济过热,采取了包括加息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抑制流动性过剩,这也客观上提高了中外市场之间的利差。

国际收支

中国长期以来在对外贸易尤其是对美国的贸易,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维持了双顺差,造成了外汇过剩。

(外汇收入大于支出,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需要卖出的外汇数量大于需要买进的外汇数量,即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中央银行的措施

出于中国长期面对的对外经济摩擦等因素的考虑,央行采取了主动性升值的手段。人民币升值因素分析

人民币升值因素分析

人民币升值采取的应对策略

总结

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看中国国际地位的三个视角

(一)中国正在崛起

科学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世界关注中国

2004年5月11日,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全文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撰写的《北京共识》的报告指出,“中国模式”已经受到世界格外的关注。

“北京共识”的三个内涵: 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平等的发展模式、自主的国际关系,不仅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经济合作的可能性,而且也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7

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大大加快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步伐。然而,传统的农业社会历史造就的粗放的社会意识和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社会的精细化发展需求。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的诸多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频发的矿难、建设工程重特大事故、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工作中的简单强制造成的社会冲突事件……说明社会管理、社会运行各环节存在大量漏洞和“真空”,其中包括制度缺失和漏洞。追寻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源,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粗放的社会管理与部分行业和领域的精细化变迁之间的尖锐矛盾。粗放社会的精细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新的观察维度。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努力,它不仅存在于企业、公共机构、事业单位等组织中,更应存在于整个社会的运行和管理中。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标志着社会的部分现代化,也预示着精细化时代的到来。对于置身现代化社会中的人们来说,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从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广泛传播就可以得知,知识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以及经由个人对社会的全面精细化或现代化发展不可替代的价值。

1 知识及其类型化标准

《博弈圣经》将知识定义为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而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笔者认为,知识是人们为了应付各种生活事件,认识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并用之于实践而形成的经验集合体。

不同的知识类型,对社会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研究中,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1)根据认知客体的不同,可将知识分为专业性知识和一般性知识。专业性知识是主体关于某特定客体的知识。该类知识只能为人们作用于某特定客体提供行动指南,而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一般性知识是关于各类事物共性和普遍性的知识。该类知识对人类行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因而也被称为通用知识[1]。

(2)根据存在形式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最早提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通常称作知识的是以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这些知识只是全部知识中的一种类型。没有被表达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2]。”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

(3)根据人类行为选择中间接化程度的高低,将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直接知识是指能够直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或者对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带来直接效用的知识;不能带来日常功利生活的直接改善,但能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改进工艺和技术,间接改善物质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知识,都属于间接知识[3]。

(4)根据认识的主体将知识分为个体知识和社会知识。个体知识主要是传统知识论的研究对象,这种知识论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孤立的个体心灵的运作,往往使用认识论的范畴如‘真’、‘因果性’、‘事实’等等,侧重于对知识进行方法论以及内在逻辑的研究。而社会知识则是指社会大众尤其是知识共同体共同接受和认可的知识。“社会知识论往往使用社会学的范畴( 如共识、规范、团体、权威、权力、利益等) 对知识重点进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研究[4]。

在关于知识与精细社会关系的研究中,我们采用第三种分类方法,将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2 精细社会的概念及缘起

西方早期思想家在讨论现代化的问题时,一般采用“二分法”将社会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从这二者的比较中把握社会变迁的实质和社会前进的趋势。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按照人类智力和知识形态将社会分为军事社会、过渡社会和工业社会;迪尔凯姆按照集体意识的强弱和分工程度将社会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亨利·梅因按照法律形态将社会分为身份社会和契约社会。在发展社会学中,人们按照现代性的有无或高低,将社会分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也有学者则按照人情和理性在社会关系中所占比重将社会划分为人情社会和理性社会[5],对应的还有礼俗社会和功利社会……这里根据经济学中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以及管理学中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结合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提出一个考察现代化的新维度——精细社会和粗放社会。

粗放一词,最初来源于农业中的粗放经营。马南邨在 《燕山夜话·水上菜园》中写道“在北方,大部地区虽然人口不如南方的稠密,因而耕地的使用要比南方的粗放[6]。”所谓粗放经营,就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浅耕粗作,用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来提高农产品产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7]。”将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便形成“粗放社会”的概念。所谓粗放社会就是指社会生活中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贫乏,主要靠简单经验指导生活和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

精细社会概念是对“集约经营”与“精细化管理”在社会学中的延伸。集约经营正好与粗放经营相对,集约经营就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资本、技术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8]。 “精细化管理”是汪中求先生在2005年提出的管理理念,它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做好每件事,在每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9]。

无论是集约经营还是精细化管理,其中包含的智慧和思想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价值,价值之一就是精细社会概念的建立,以及社会发展研究的粗放和精细维度。精细社会是指以科学知识为指导,以精简、合理、高效为原则,实现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领域、各环节有机衔接和协调运行,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协调、均衡发展的社会状态和类型,与其相对应和对立的即为粗放社会。

总体来说,精细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以精简、合理、高效为原则的社会。

所谓精简,就是在社会组织及其管理中去除冗余而保留关键和必要的职能和机构。粗放社会中的组织往往机构臃肿、职责不清,造成人浮于事、不负责任、缺乏效率等。而在精细社会中,组织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同时,精细社会也是理性化的社会,它以合理为基本原则,这里的合理指的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技术理性以及制度理性等的有机融合与统一[10]。换句话说,精细社会的理性化,是社会生活各领域、社会结构各部分以及人的社会行动的合理化。管理学中强调的“精细化管理”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运行同样要以高效为原则,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劳民伤财。例如,在处理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时,要提倡可持续发展,而“先污染,后治理”则是粗放社会的治理手段。

(2)社会系统整体的精细化,而非某些领域精细化的社会。

“精细化”最早是作为工业化时代企业运行和管理概念或理念被提出的,泰罗制或科学管理乃是精细化管理的另一种称谓。然而这一理念一经提出便在业界不胫而走,并在企业和政府管理改革中掀起一股热潮。但是,精细化并不独属于管理领域,是精细化生产方式催生了精细化管理。正如斯宾塞所说,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系统的精细化必须依靠组成有机体的各个部分来实现。这样,社会运行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才能实现最合理链接,由此构成了精细社会。精细社会是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精细化,也就是说,精细化要体现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社会运行各环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社会的财富和利益冲动全面释放,社会分层与分工不断加深,社会活力持续增强,在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各安全领域面临严峻挑战。诸多安全责任事故和产品质量问题,明显表现出粗放的社会运行模式与不断加深的社会分工和精细的工业化生产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到文化领域,从生产、管理到服务,从社会制度规范到劳动者的意识、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责任能力等,都要实现充分的精细化。

(3)不仅倡导以人为本,而且在社会生活各领域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社会。

人性化是社会精细化的基本目标,也是精细社会的内在原则,其目的是把人从作为实现组织和社会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地位解脱出来,恢复其主体甚至本体地位。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求从低到高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类[11]。社会的精细化说到底是以技术-知识为中轴的现代化工业社会运行秩序的内在要求,社会成员在这样的社会中,能自由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一如哈耶克所说,自由赋予了文明以 “创造力”,创造力赋予社会以进步的能力[12],而以人为本则是人们实现自由和自我实现的前提。

精细社会在功能上是高度分化的,精细化既是社会分化的体现,也是社会整合的要求。卢曼在描述社会分化的概念时利用分化来界定社会进化的过程。他把社会分化主要看成是系统的分化——系统内部及系统间的分化,既包括结构分化,也包括社会分层[13]。社会系统在与其环境的联系中不断分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精细化的过程。精细社会中分化出政治系统及其环境、经济系统及其环境、科学系统及其环境、教育系统及其环境……同时,在每个子系统中也在不断发生着功能分化,形成更微小的系统。社会就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机器中的每个部件都承担着自己独有的功能,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但互不重叠,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

3 知识在社会精细化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在精细社会的构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的专门化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细化;知识的科学化是社会精细化的理论依据;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精细化离不开精细化的人,获取知识和合理运用知识是实现人的精细化的前提。

首先,知识专门化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产物。哈耶克认为,在真实世界里,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件及事情发生的原因,每个人拥有的知识只占知识总量的一小部分,任何主体不可能掌握完全的信息,即使一些伟大的专家,可能对某一领域或少数几个领域知之甚多,但绝不可能完全了解所有的知识,即知识具有分散性。这种分散性使得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14]。要做到社会各领域、各环节的精细化,就要求分布于各个岗位的社会成员拥有专业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负责任地运用于自己的专业工作之中。因此,精细化的分工首先要求劳动者的知识化和知识的专门化,这样的成员才能在专业化劳动中,完成具体、精细而又标准化的工作。其次,知识的专门化促进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由于精细社会是一个功能高度分化的社会,精细社会是由一系列承担某种专门职能的社会要素或结构单元构成的社会。大多数人都在组织中并为组织工作,劳动者的绩效和生计都要依赖于加入组织的方式,无论是当组织的雇员还是为组织提供服务[15]。在这种社会,每一个单一的社会任务都是在组织内并通过组织完成的,也只有组织才能将成员所拥有的专门知识转化为成果。拥有专业化知识的人无法独自完成整个任务,就如同一台机器中的任何一个零件都无法使整个系统运行起来,他们必须依靠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任务。例如,市场研究员只能产生数据,若没有营销人员、生产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参与,就不能把数据转化为信息,更不必说在知识活动中将数据转化为成果了。反之,由一个社会成员完成整个任务的现象只能存在于粗放社会,由于知识的分散性,他无法将此项任务的每个环节都做到专业化,从而无法做到精细化。因此,在精细社会中,拥有不同专业知识的社会成员之间必须是分工明确并相互依赖和协作的,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从知识与创新的关系来看,知识是促进社会精细化的内在根据。知识与智慧并非一物,知识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效用,而智慧则可能使人陷于怠惰。因此,有智慧不一定有创新,但有知识尤其是有专门知识,往往意味着有创造和创新的基础。所谓创新,就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的过程与结果[16]。创新是精细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脱离了表现为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创新,社会就会陷于停滞甚至倒退。

精细社会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知识,而且是不断深化、细化的科学知识。知识的科学化也就是获取间接知识的过程。“在创造过程中,间接知识作为直接知识的援手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人只有专业知识,即直接知识,他的创造能力是很有限的,惟有用间接知识来碰撞专业知识,才可能在专业领域中取得大的突破[17]。”显然,间接知识对技术的创新有着直接的影响,间接知识能够大大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进入精细化时代。间接知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知识。衡量知识的质量标准是看使用它们是否能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获取间接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更新和知识创新的过程,不断更新和创新恰恰也是间接知识的特点。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18]。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与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鼓励创新人才在新领域有所作为,创造出一流水平的知识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精细社会鼓励全民的知识创新,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对知识的创新,不仅包括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同时也包括普通劳动者。诀窍的积累和传播,经验转化为知识,生产过程中技术的改进,合理化建议的提出等都是知识创新的最普遍形式。没有这部分知识的创新,仅强调技术创新,并不是精细社会中对待创新和知识的正确态度。

4 知识与精细社会的中介——人的精细化

任何时代的发展与发展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做指导,精细社会的理论依据是科学化的知识,而作为间接知识的科学则是分门别类考察和研究事物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因此,间接知识是社会精细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获取知识和合理运用知识是实现人的精细化的前提。知识给人以力量,人用知识作用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社会就能发展进步。作为精细社会中的成员,首先要拥有专业知识。进一步说,只获得了知识而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它们,也不符合社会精细化发展的要求。从社会实践意义上来看,知识的使用要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拥有一定量知识的人并不少,而真正懂得合理运用知识的人并不多。合理利用知识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指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知识有效运用的表现;第二是指把知识用在促进发展的建设事业中去,而不是用之于破坏或损人利己,如毒奶粉、瘦肉精、皮鞋胶囊、高技术犯罪等就是科学知识被用于损人利己的表现,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风险。

另外,人的精细化能够使他在职业化的社会竞争和组织博弈中掌握主动权。在精细社会中,拥有专门知识能够使主体掌握或改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马克思的伟大洞见是他认识到产业工人不拥有并无法拥有生产工具,从而不得不被‘异化’。马克思指出,工人无法拥有蒸汽机从而不能在调换工作时带着蒸汽机走。资本家不得不拥有蒸汽机并且不得不控制蒸汽机[19]。”精细社会中真正的投资不仅体现在机器和工具之中,而且体现在知识工作者之中。没有这种投资,无论多么先进和精致的机器都不能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精细社会中,组织对精细人的需要远比精细人对组织需要强烈的多。精细人与组织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关系,精细人需要了解组织的需要,同时组织也需要了解精细人的需要和追求。这样,掌握专门知识的精细人便可以与组织借由互惠互利实现各自的目标,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托马斯·金曾受到加利福尼亚的一棵参天大树的启发:“在它的身体里蕴藏着积蓄力量的精神,这使我久久不能平静。崇山峻岭赐予它丰富的养料,山丘为它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云朵给它带来充足的雨水,而无数次的四季轮回在它巨大的根系周围积累了丰富的养分,所有这些都为它的成长提供了能量[20]。”知识就是社会发展的养分和能量,它给社会的进步带来无穷的力量。精细化是社会现代化十分重要的观察维度,而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是建设精细社会的基础和核心资源,明乎此,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也许会有新的思路,新的选择。

摘要: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漏洞和真空所致。粗放意识和粗放制度,构成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障碍,也是社会问题积累和集中爆发的总根源。粗放社会的精细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新的观察维度。作为精细社会的核心资源,知识具有专门化、科学化、技术化或操作化等特点。知识是构建精细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8

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新闻出版业应有的推动作用,把握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和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我们应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中央党校副校长虞云耀先生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它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有序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是一个安定的社会

新时期,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非常及时。实现社会更加和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社会稳定和协调的理想状态;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这样来认识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是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等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观点。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和促进人民共同富裕;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社会管理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社会稳定有序、安定祥和;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友爱、融洽和谐。

总之,和谐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涵,文化和谐是其一个重要的方面,而新闻出版业是构建文化和谐的生力军。新形势下,准确把握宣传舆论导向,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新闻出版业一项紧迫任务。

做构建和谐社会“排头兵”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好新闻出版的功能、属性,找准新闻出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当好“排头兵”,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新闻出版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综合性工作。它的基本功能是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首先,新闻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多的出版物在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它关系到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文化安全,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必须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来保证它的正常运行。其次,新闻出版工作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文化工作,它通过新闻出版工作者的专业劳动,形成对知识和信息的加工、整理和传播,以便读者接受和使用,使知识和信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它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再次,新闻出版业自身也是一个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也要保证自身的和谐和稳步发展。

近年来,我国出版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实力大为增强。图书出版社从1978年的105家发展到2004年的572家,整个出版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组建了一批综合性出版集团。出现了一批实力较强,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出版集团。截至2004年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出版集团共有16家,资产总额517亿元,销售收入达453.5亿元,利润31亿元。二是中央各部门形成了一批专业特色突出、有一定创新能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出版社。三是教育出版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批很有实力的出版社。四是我国图书出版业在北京、上海等原有出版基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一些省市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出版大省,一个实实在在的图书出版产业已初步形成。

而今,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和谐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闻出版的优势在文化建设上,这就需要新闻出版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作用,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新闻出版业任重而道远;在推进文化和谐等方面大有可为。我们必须摆正位置,寻求突破,当好“排头兵”。

正确引导。人的成长与进步,需要有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的正确引导;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也需要由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群体来营造。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的精神,优秀的报刊、图书对于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品德。和谐社会是更高水平的社会形态,它是以人的由衷的、自觉的行为为根本要求的,对人的品德、素质要求更高。因此,我们的报刊、图书应该告诫人们不断加强自己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意识,并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引导人们正确地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自觉地抵制各种有悖于和谐社会构建的错误观念和行为。

优化环境。尽管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然而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文化环境得到优化,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强,工作局面就容易打开。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出版物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制和消除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丰富生活。和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群众提供精神食粮,新闻出版业必须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断推进文学艺术、广播影视和自身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做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毋庸置疑,新闻出版业的终极目的是生产优秀的精神食粮,并以此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深化改革,搞好选题和策划,多出精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助推器”的作用。只有深入实际,走进火热的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我们的报刊、书籍才有生命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对出版业同样具有指导作用。贴近实际,使新闻出版工作能够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生活,要求我们的从业人员经常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作品含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进而反映出生活的本质;贴近群众,就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握人民群众的脉搏,了解群众的愿望,说群众想说的话,想听的话,使我们的工作可亲可信,深入人心。新闻出版工作只有践行“三贴近”,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化中成主体,在多项选择中争主流,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新闻出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从业人员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工作中去,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前线》,2005(4)。

上一篇:流动治超管理制度下一篇:考试之后小学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