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范围

2024-07-08

投资范围(精选7篇)

投资范围 篇1

一、企业范围经济来源

由于“木桶效应”的存在,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出现一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现象。“木桶效应”又称为“短板效应”, 它告诉我们一个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储水量的大小取决于其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同样的道理,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 是由其最少资源因素的多少来决定的。维持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所涉及到的因素有资金的流动性和充裕度、掌握的技术、管理能力、生产流水线运转的充分程度、品牌效应等, 其中任意一个因素都是制约企业生产发展的一块“木板”。为了避免企业内部不经济性的存在, 就需要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内部剩余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以提高企业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效率。

不同的剩余资源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这也决定了企业利用这些剩余资源的方法, 从而决定了企业的投资方式。进一步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利用的资源在其专用性和非专用性的特性上分为两种类别:专用性资源和非专用性资源。专用性资源, 主要包括生产、营销分配与服务系统、专业技术知识与诀窍、商标专利等;非专用性资源, 主要包括企业商誉、管理技能 (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制度等方面) 、资金等。

专用性的资源的特点是专业性、系统性强、转换改造性差, 往往不容易利用到其他的领域中去。所以, 当一个企业的专用性资源出现剩余和闲置时, 只有将其固定成本分摊到尽可能多的业务中才能取得范围经济效应。这是因为, 即使企业只有单一产品也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配送销售系统, 当利用已有的系统进行相近的其他产品的生产销售时, 通常不需要追加过多的投资而是将其进行小幅度调整就可以胜任新的任务。所以, 在出现专用性资源剩余和闲置的情况下, 企业最经济的多元化扩张方式是以这些资源为轴心进行同类产品的开发、生产与营销的横向扩张。

非专用性资源, 往往指企业商誉、管理技能、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等无形资源, 这些大多体现在资本运作及其实践中, 体现在具有特殊才能和企业家才能的经理人身上。由于多数高层管理层的经营技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而不一定针对某种产品, 所以企业往往既可以以产业链的上下游为方向进行纵向扩张也可以开展非相关多元化的投资。纵向扩张方式是通过将原来的市场买卖关系转换为企业内部的行政调拨关系, 从而使得企业在财务、交易环节、组织结构等方面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虽然企业的业务范围较以前扩大, 但扩大经营范围后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能够使平均成本得到摊薄从而实现范围经济。

二、企业范围经济与竞争优势

范围经济不仅存在着内在经济性, 也存在外在经济性。范围经济的内在经济性是指当一个企业从专攻一种产品或服务转向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的时候, 其成本得到降低、利润得到提高、效率得到提升的一种经济现象。范围经济的外在经济性不仅表现为因行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增加而给单个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收益;同时也包括同一地区范围内多个企业生产多种相同产品或通过专业化分工生产多种相关产品而给单个企业带来的益处, 即形成的聚集 (C1usters) 效应。从范围经济的内在经济性和外在经济性可以发现:在一个企业的多元化扩张过程中, 范围经济的实现对企业在资源利用、生产成本、信息获得和产品差异和减小经营风险方面对其培育和发展竞争优势是有促进作用的。

1、资源利用优势。

从范围经济来源上看, 企业范围经济的实现是基于企业对其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当企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后, 意味着企业在各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既定的情况下, 产出的种类和数量较之前增加了。所以说当企业实现范围经济后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这也增强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2、生产成本优势。

当一个企业能将其闲置资源充分使用时,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能降低其生产成本。范围经济形成的生产成本优势, 从内在方面看是企业范围经济所产生的生产成本优势, 是从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两大方面表现出来的。固定成本的分摊主要表现为企业厂房折旧、固定费用的分摊等;可变成本的降低主要是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从外在方面来看企业范围经济主要表现为降低交易成本、形成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获得专业化信息、获得机构和公共设施支持、更好的促进力及对管理效果的有效评价等, 具体表现就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外在范围经济的形成, 更易吸引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专门基础设施和公共品的投资, 如培训项目、专业质量中心、测试实验室、专业化展览馆、交通、行业协会、学校等。

3、信息获得优势。

从企业多元化扩张路径角度上看, 无论企业是通过相关多元化扩张还是非相关多元化扩张, 其对市场、对客户的接触边界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反馈回的信息越及时、越可靠, 企业就越能在第一时间把握市场竞争激烈情况、上游原材料的供应状况、下游客户的需求情况。范围经济所创造的信息优势能增加企业在其行业参与竞争过程中的主动权。

4、产品差异化优势。

企业实现范围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种类的差异化。差异化是指企业提供产品的多样性, 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外观、品种、规格以及提供服务。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并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对其品牌的忠诚度等。

5、减小经营风险优势。

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 体现了企业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同时, 企业长期建立起来的美誉度、总结出的经营管理技巧和建立起来的营销平台又能减少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 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企业潜在的市场风险。

三、企业投资决策范围经济约束机理

虽然企业通过多元化扩张过程实现范围经济对其竞争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但是企业并不能无限制的多元化扩张。原因是当企业过度多元化扩张时会使得资源配置过于分散、运作费用过大, 经营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 此时企业将会面临“多元化陷阱”。“多元化陷阱”现象解释了企业为什么不能无限制的多元化扩张, 也就是当企业多元化扩张过程中处于范围不经济状态时就会是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在不考虑外部影响因素的前提下, 本文认为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所保持的竞争优势、多元化战略的经济利益和成本决定了企业的扩张战略的选择, 同时也决定了企业范围扩张的深度与广度 (见表1) 。

1、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的特殊性不仅决定了企业是相关多元化扩张还是非相关多元化扩张, 而且决定了企业的多元化扩张程度。与产品生产联系相关的核心竞争力往往都使得企业在同类产品的不同种类上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像管理技能、品牌商誉等核心竞争力往往促使企业在纵、横向一体化的相关行业甚至非相关的其他产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一般而言, 企业多元化程度越深, 所需具备的资金、技术、管理、人力等要求就越高, 实施的难度就越大, 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高。

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有时候之所以难以成功, 往往是因为难以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顺利引入到新的领域, 或是已形成的核心能力转移之后被慢慢稀释、淡化, 导致最后不能保持原有的核心能力。因此, 企业应用转移核心能力的方式进行多元化, 这样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整个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的目的。

(资料来源:根据管益忻, 韩继志, 论企业战略多元化与专业化之关系, 中国工业经济, 1999年第3期相关内容整理。)

2、企业所保持的竞争优势。

企业在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选择了合适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后, 新的发展战略必然对企业先前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可以增强或者削弱原有的竞争优势、或是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企业所保持的竞争优势决定着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深度与广度。卜洪运, 王丹 (2007) 对企业所保持的竞争优势和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系有如下观点 (见表2) 。

(资料来源:根据卜洪运, 王丹,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 燕山大学学报, 2007年8月 (增刊) 相关内容整理。)

新的竞争优势难以形成和保持一方面是因为核心能力的转移存在着一些障碍, 其中最困难的是属于无形资源的那部分核心能力的转移;另一方面是由于刚形成的竞争优势没有得到巩固和加强就急于开拓新的领域, 造成实力的分散。

3、多元化战略的经济利益和成本。

(1) 经济利益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方面出现协同效应后, 会导致生产、销售和管理过程中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 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直接表现为企业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二是交易成本的节约。企业在与独立厂商之间进行业务活动的时候, 企业之间的交易中会产生巨大的成本, 主要的成本包括谈判、生产的延误和破坏等等。多元化扩张后, 对于有业务关联的部门之间的交易成本和沟通成本会得到节约。三是企业品牌价值等无形资源的价值增值。无论企业是通过并购或是绿地投资, 其结果是企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 这样一来企业声誉也会随之提高。声誉、品牌等无形资源的增值一方面给企业在谈判中增强了获胜的砝码、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可以弥补企业在固定资产上投资产生经济利益的滞后效应, 带来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资产总价值的增值。 (2) 多元化扩张战略会给企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成本投入的增加。一是总生产成本的提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 其生产经营的种类和范围必然也随之扩大, 这样原材料的采购量、员工数量、生产线的投入将会是十分巨大的。二是总管理成本的增加。这主要表现在员工成本的上升, 对员工有效的激励和监控难度更大, 以及企业的特有资源过度分摊导致优势资源被稀释。三是组织成本的增加。多元化经营意味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 企业流程的变化, 组织与管理层次的增加、跨度增加, 总之是意味着企业内部结构的复杂化, 由此产生的问题便是对企业组织与管理的需求的增大。多元化扩张所带来的组织活动的复杂化和企业原有组织和管理结构的矛盾成为企业多元化扩张的约束和障碍。四是“寻租”成本。一般而言, 行业平均利润率 (有的地方也做行业吸引力) 越高的话, 进入的壁垒就越大。企业为了进入这个新的高利润的行业不免要和各相关部门、同行业企业打交道, 这个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个“寻租”成本。

通过以上分析, 总结得出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扩张过程中的成本、经济利益等四个要素在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实现范围经济的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

企业所具备的闲置资源的组合决定了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的性质, 不同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着企业多元化扩张的战略选择。企业在选择的扩张战略实施过程中要么会加强原有的竞争优势、要么会产生出新的竞争优势。发展战略调整过程中企业是否实现了范围经济可以根据企业所得到的经济利益的多少和所付出成本的大小的差值来衡量, 当企业在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增加值大于企业付出的成本时, 则认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能实现范围经济效应;反之说明企业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没有实现范围经济。

参考文献

[1]张丛义:多元化经营的协同效应[J].化工管理, 2002 (6) .

[2]尹义省:如何利用企业多角化的范围经济效应[J].企业管理, 1997 (7) .

[3]陈章武、李朝晖:范围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思路[J].经济管理, 2002 (12) .

[4]章新:金融市场化与企业投资决策[J].经济学家, 2006 (6) .

[5]康荣平、柯银宾:企业战略框架中的多元化经营[J].企业改革与管理, 1999 (1) .

投资范围 篇2

北京首创投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租赁及其他经济合同的担保;担保信息咨询;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经许可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未规定许可的,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

工商注册代理,相信我的回答会让你满意。

投资担保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是:

为中小企业提供货款;

融资租赁及其它经济合同的担保;

项目融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

投资担保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如下: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租赁及其他经济合同的担保;个人消费信贷担保;汽车消费信贷担保;项目投资;投资管理等。...投资担保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如下: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租赁及其他经济合同的担保;个人消费信贷担保;汽车消费信贷担保;项目投资;投资管理等。...为企业或个人向指定银行办理信贷业务提供担保,中小项目投资,资产管理和咨询服务(以上经营范围凡涉及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从其规定)。

福建世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房地产项目贷款担保、个人房产抵押贷款担保、个人信用贷款担保、个人经营性贷款担保、汽车贷款担保、诉讼保全担保、保理业务、经济合同履约担保、工程保证担保、委托贷款业务、项目投资业务、资金拆借、搭桥、资产管理业务、专业化的融资咨询等。

投资范围 篇3

《瞭望东方周刊》:与现行《基金法》相比,《基金法》修订草案有哪些重大进步?

李剑锋:修订草案主要变化有三个方面:

一是将私募纳入基金法的调整范畴。此前私募基金一直游走在法律规范之外,监管机构、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等各方主体都有将其纳入法律框架的共同诉求,以规范私募基金的发展,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基金组织形式多样化。除契约型基金外,公募基金还可以采用理事会型的组织形式,私募基金还可以采用无限责任型的组织形式。

三是适当放宽了基金投资、运作的管制。包括将基金募集申请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除股票、债券等证券品种外,还可以投资于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

童建林:修订草案将基金募集申请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基金公司在产品发行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特点适时推出合适的产品。什么时候发产品?发行什么类型的产品?都由基金公司自主决策,体现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同时,“核准制”改为“注册制”,也将加重基金公司的责任和风险。注册制下基金产品的推出和发行成为基金公司完全自主的市场化行为,在风险收益特征揭示、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如,你得把产品的投资风险讲清楚,让投资者明白,否则产品出现投资损失,有可能遭致投资者的投诉或被要求赔偿、乃至被监管机构处罚的风险,要求基金公司在产品设计、宣传、运作上更加审慎和规范。对此,基金公司应该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内部风险控制能力。

修订草案还增加了非公开募集基金的规定,将私募基金纳入监管范围,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与私募相比,现在公募基金在投资限制、公开信息披露接受更为严格的监管。今后公、私募的传统区分已经打破,不管是基金公司还是私募公司发行的公募产品、非公募产品,都将在同样的监管环境中开展公平竞争。

齐岩:修订草案体现了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的总体思路,并且在公募基金的运作模式上尝试了创新。比如,修定草案明确了专业人员持股计划,为行业留住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瞭望东方周刊》:《基金法》修订草案还存在哪些不足?你对于修订草案有哪些建议?

李剑锋:基金投资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放宽,除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外,建议还可以投资于股权、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工具。此外,具体投资品种的比例也可以适当放松,改由基金合同约定投资比例。

齐岩:基金产品“核准制”改“注册制”,简化了新基金的报审程序,但整个流程在时间上并无变化,仍为6个月,并未充分体现出放松管制的初衷,可考虑进一步放开对公募基金产品的管制,对于部分常规产品采取事后备案制。

《瞭望东方周刊》:总体上如何评价《基金法》修订草案?

李剑锋:修订草案进一步规范了基金业的投资运作活动,一定程度上将增强基金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对基金业的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盼着《基金法》修订草案早日通过人大常委会审议。

童建林:此次修订丰富了原有《基金法》的监管范围,将基金服务机构、基金行业协会均纳入监管,增加、细化对各种市场参与主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促进行业的规范运作、树立行业的公信力有积极推动作用。

浅谈限额投资项目的范围管理控制 篇4

范围管理是承接整体管理和各专项管理的重要环节, 范围管理就是要回答:在既定的总体资源内项目所要实施的内容是什么?要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服务应具备哪些特征和功能?实现这些产品、服务的功能和特征所要完成的活动和工作有哪些?这些工作和活动需要哪些资源的支持?用PMBOK指南中的专业语言就是范围的三基准: (1) 项目范围说明书; (2) WBS; (3) WRS词典。

二、目前限额投资项目范围管理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有多少钱干多少事, 干多少事就花多少钱”, 一切由政府计划安排, 是没有深入的精细范围管理的。项目建设管理的投资控制也是粗放的, 在争项目、争投资的氛围里, 许多建设项目成了钓鱼工程、胡子工程和烂尾楼工程, 几乎没有范围管理的理念。因为改革开放的政策, 才引进了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 人们逐步强化了投资控制和投入产出的效益管理和控制。尤其是国有企业通过完善投资决策机制, 建立管理流程和权限指引, 也树立了范围管理的概念。然而, 项目管理水平总体上依然是初步的和粗放的, 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 项目实施中还会不时地浮现计划经济的影子, 在范围管理上的缺位或不到位, 致使工程建设投资经常出现概算大于估算, 预算大于概算, 决算大于预算的失控状态。

试看以下案例:

2007年12月份, 某中央企业集团所属的油田有一家饭店需要维修改造, 企业计划部门依据当年的经济效益和资金能力, 同意实施改造, 计划改造投资250万元。改造项目要求在2008年上半年实施完成, 6月底投入运营, 争取下半年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饭店所在的公司作为项目甲方, 承担实施改造的业主责任, 负责组织编制招标方案并实施招标活动。于2008年2月14日以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了施工队伍, 签订的合同价款是243万元, 现场拆除工作施工在合同签订后随即开始。2008年3月中旬油田建设主管部门现场督察发现, 拆除改造内容扩大, 有范围漫延投资将失控之虞, 遂现场召开协调会建议暂停拆除施工, 先行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预算, 核准范围后, 与计划投资主管部门对了再恢复施工。根据拆除后的工作量测算, 饭店改造项目施工方上报预算需要投资是630万元。针对这一情况, 计划投资部门反复优化方案, 通过降低标准、缩减内容、取消一些辅助附加设施等措施, 第一次压缩为500万元, 第二次压缩到415万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范围的反复变动, 业主与施工方在工作量上的利益纠葛不断发生, 稍有一点变更, 只要是未包含在合同预算内的都要先落实了钱才干活, 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由于范围管理的疏失和利害关系的冲突, 致使计划工期六个月的改造工程, 拖到2008年12月10日才竣工验收, 工期整整放大了1倍。

这个项目的实施在范围管理上的教训是深刻的, 直接原因有那么几条:

1.从投资计划项目的决策、设计方案、队伍选择等环节上都没有执行建设管理程序, 在招标方案中甚至要求投标方让利18%, 导致了第一次招标流标。虽在建设主管部门的干预下进行了调整, 仍然要求让利15%~10%, 项目从一开始就违背了利益均衡的原则, 为实施项目埋下了争议的种子。

2.在没有核定项目范围, 没有论证改造方案和依据, 没有设计和编制项目控制预算的情况下, 拍脑袋下达250万元投资改造计划, 既不严肃也无科学依据, 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粗放管理的遗风。

3.由于业主缺乏项目管理专业人员, 外聘的监理又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四控、两管、一协调”中失去了主导作用。该饭店改造工程的案例, 从PMBOK指南知识体系上分析应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范围管理的问题。

在本案例中改造的250万元计划投资只能是项目资源, 是支撑饭店维修改造的资金资源而已。250万元不是项目的范围, 只有满足资源限制的项目范围的具体内容才具备控制和实施条件。当资源是个硬性限制的前提条件时, 在工程项目实施之前就应该将需要改造的分项、分部工程按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行优先排序, 反复优选在250万元的投资的资源限额范围内为止。在确保改造项目完整性的前提下, 实现限额设计、限额施工。项目范围管理不仅仅是关注工程产品和成果, 也要限定或明确产品和成果的特征和功能, 还要就项目应该达到的建设水平和需求满足程度进行评估, 进而细化、深化所有项目活动和工作目标, 最后形成满足项目完整性和总体目标的各种资源计划。

三、限额投资项目的范围管理与项目范围管理比较

投资限额一旦确定, 假定资源不变的条件下的项目范围管理的流程 (如下图所示) :

限额投资项目范围管理流程相较于PMBOK指南的项目范围管理过程的流程图, 有以下三点差别:一是增加了两个节点, 限额投资计划和工作 (活动) 的权重排序活动。二是将项目范围说明书、范围规划、项目范围控制作为可变因素加以动态管理, 以满足限额、满足功能并避免项目镀金活动为指导思想, 进行活动的动态优化管理。三是在项目总体变更控制程序之外增加了项目完整性评价活动和限额投资优化程序。建设项目有其不可分割的最小规模属性———完整性特征。项目满足使用功能的不可缩小和不可肢解的范围, 否则建设项目将失去使用价值。在限额投资条件下开展项目完整性评价活动, 可以避免项目失去使用价值的情况出现。基于项目完整性的需要发生的投资变更当触及限额时, 则应纳入限额投资优化程序, 而不是整体变更控制程序。限额投资优化程序的条件、权限将比整体变更控制程序更加严格。另外, 下达限额投资计划, 确定限额项目的产品特性、功能、价值和总体目标的过程是一个由干系人 (投资者) 负责, 交互进行项目估算, 范围定义的活动过程。使限额投资项目在量级估算水平上定义范围, 切实可行且投资不突破。项目限额定义过程是项目投资限额管理的首要环节, 是在项目实施之前就必须完成的。项目限额定义属于项目干系人 (投资人) 的职责, 故在文中没有纳入项目范围管理的环节中。未纳入不代表不重要, 相反可能更加重要, 是因为责任主体不一样, 项目限额定义不应归责于项目管理机构。

四、限额投资项目范围管理的控制

结合国内的工程管理实践, 尤其是国有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范围管理的现状, 通过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的范围管理, 建立限额投资项目的限额设计规范, 严格限额优化变更程序, 突出重点防范范围蔓延, 着力抓好以下几个范围控制环节:

1.在范围定义环节。投资人 (干系人) 要首先平衡好投资的期望、需求和实际资源要的关系, 优化选定恰当的项目范围目标, 对投资预期的管理至关重要, 要对期望实现项目成果的特性、功能与有限的资源相适应。许多项目的失败是在项目决策就注定要失败的, 因为项目的假设条件偏差, 项目资源不足, 项目的范围模糊, 实施阶段是难以弥补初期的决策缺陷的。不切实际的要求项目组织实施项目“要少花钱, 多办事, 花小钱办大事, 不花钱也办事”是没道理的, 也是不科学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项目的范围定义, 尤其是在投资限额条件下的范围定义, 就是项目的开端。在项目之初就要明确项目边界和项目可交付成果的内容, 形成清晰的项目目标。

2.抓住限额投资项目的三个控制节点, 按项目实施的程序逻辑关系以严格的约束。三个控制节点和程序就是: (1) 项目完整性评价; (2) 项目限额投资优化变更程序; (3) 项目整体变更控制程序。

三个环节构成限额投资范围管理的闭环, 而且其先后顺序具有逻辑约束关系, 既不能缺失, 也不能颠倒, 否则将会在项目实施中显现范围管理与项目功能的矛盾。需要强调的是:项目范围定义过程中, 对范围的内容要切实的从项目产品的性价比进行优化比较, 注意避免单纯节约资金评价导向, 否则将影响项目的实施质量和长期受益。项目的工作 (活动) 权重排序程序旨在使限额项目应有的特性和功能既不缺失遗漏, 又能杜绝项目“镀金”。评估限额投资项目的完整性和整体性是为了避免因投资限额因素而忽视项目的整体特性, 一味的通知费用, 减少功能或留下投资缺口。

3.要强化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从项目的目标管理、过程控制、范围核实到项目后评估都建立责任体系。除了项目机构以外, 相关干系人和投资控制的职能部门也要按照限额投资控制的职责, 及时投入管理资源到项目之中, 做到及时纠偏, 受控状态运作。结合国有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做法, 通过“两组一会”制度具体落实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控制工作。

“两组一会”就是由投资人下文成立的项目组, 项目组按照项目法人制要求运行。项目组以业主身份对项目建设实施全面管理, 承担项目建设责任。项目协调组是由企业相关管理部门组成的。这些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投资计划管理部门、设计与造价咨询部门、财务审计部门、安全环保部门、物资装备部门、效能监察部门等。协调部门按照职能分工, 发挥各自对项目实施的服务指导、协调监管的作用。项目现场协调会是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 (或项目管理办公室) 牵头召集, 项目协调组, 项目建设有关各方参加现场办公会。项目现场协调会是独立于监理工地例会以外的工作会议制度, 确保项目正常有序的实施。

4.建立和加强限额投资项目实施中的过程控制。对限额投资项目的项目限额定义和两个节点的控制是关键, 要建立定期考核评价, 即时奖惩兑现的机制和制度。责任考核和奖惩兑现是项目管理重要手段, 但不是项目目的, 充分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最终的目的。考核奖惩的激励作用的效力在及时性上, 长期工程管理的体会告诉我们:激励作用随激励的时间拖延而衰减。比如, 若在项目收尾时才进行奖惩激励的话, 奖惩激励只能形成的组织过程资产, 激励作用只能对未来的项目产生正面作用。对本项目而言, 由于时已过, 境亦迁, 已没有激励效力了。因此, 提倡项目考核要细化到可交付成果, 限额控制节点和实施中的每个活动阶段, 通过细化分解形成子目标系, 及时对各个子目标进行评价考核。

五、结束语

投资范围 篇5

一、办理机构和受理范围

1、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受理其审批权限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变更经营范围事项;

2、市商务委受理其审批权限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变更经营范围事项;按规定需报商务部审批的,由市商务委受理初审后报商务部。

二、申办条件

外商投资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应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办理程序

1、外商投资企业按审批权限向商务主管部门报送变更经营范围的申请材料。

2、商务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换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不予批准的,书面说明原因。

四、申请材料清单

1、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及修改合同、章程相应条款的申请报告;

2、企业原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股东会或董事会关于经营范围变更及修改合同、章程相应条款的决议;

4、股东会或董事会成员名单;

5、企业投资各方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合同修正案(独资企业无需提供);

6、企业投资各方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章程修正案;

7、企业经营范围变更涉及的生产、经营许可证明(复印件);

8、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注册资本已到位的验资报告(复印件);

9、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最近一年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

10、原合同、章程及历次修正案(复印件);

11、审批机关要求的其他文件。

五、办理时限

投资范围 篇6

我国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号—投资性房地产》是整个《企业会计准则》系列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准则的实施,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实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笔者在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反复分析与研究,发现该《准则》存在一个重大财会理论问题与财会实践问题。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投资性房地产作的定义,这是准确界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前提条件;二是投资性房地产的适用范围作具体规范;三是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不适用范围。准则第一章总纲第二条,对什么是投资性房地产作了明确的界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这一界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投资性房地产,指为赚取租金或为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由业主或融资租赁的承租人)持有的房地产(土地或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或两者兼有)”,两者基本一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适用范围所作的具体规范有三点,即第一章总纲第三条: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国际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适用范围所作具体规范有四点,即《国际会计准则》的第六条投资性房地产的示例如下:为长期资本增值而持有的土地,不包括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为短期销售而持有的土地;尚未确定未来用作的土地(如果企业尚未确定将其持有的土地用于自用还是用于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的短期销售,则持有的土地应视为用于资本增值);报告企业拥有(或报告企业在融资租赁下持有)并在一项或多项经营租赁下租出的建筑物;准备在一项或多项经营租赁下租出的空闲建筑物。很显然,在对投资性房地产适用范围所作具体规范方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存在重大差异。

二、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的分析与质疑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所以存在重大差异,原因在于我国的土地所有制与国际上通行的土地所有制有质的区别。我国企业所持有的房地产的产权,是不完全的产权。我国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中的房地产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中的房地产概念,有重大质的差异。对于这一点,笔者在《对“房地产”概念的会计学定性分析》一文中已有详细论述。在我国,企业不具有土地所有者的主体资格,所持有的地产的产权仅仅是指持有的土地使用权。而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能不能将其使用权再出租呢?笔者认为其不具有可操作性。

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因此作为投资性地产的首要具备条件是必须持有地产,这里持有的地产,必须是完整意义上的地产所有权。企业将所有权中的使用权出租以后,企业仍然是该土地的所有者,只有企业是地产的所有者,才能将其土地出租,或者长期持有,待它增值后再出售赚取资本利得,我国企业仅仅持有的是地产权中的地产使用权,作为企业不管以何种形式只要是有偿获得的土地使用权,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租赁性质的土地使用权,这种租赁性质的土地使用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例如企业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使用权,按我国相关规定,其土地使用权为70年。如果企业将用于房产开发的土地使用权再出租,赚取租金,其方式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方式,是将这种地产使用权分期出租,企业当“二地主”,例如将地产使用权70年期限分时间段出租给其他企业,那么,其他企业则无法利用这种少于70年的地产使用权进行房产开发,该企业就不可能找到承租者。因此这种分期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不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种方式,如企业在土地增值后,一次性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企业,这种转让,本质是一种土地使用权的转租行为,在完成转租后,该企业将不再具有该土地的使用权。因此所谓企业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实际是企业已灭失了的土地使用权。如果将这种企业已灭失了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来计量,显然是财会理论上的重大错误,它必然导致在财会实务上也将出现重大差错。但是在具体财会实务中,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所谓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因此,这一条对财会实务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地产,是指完全的地产所有权。企业只有持有完全土地所有权,才能将其用于出租或出售。所谓出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将其地产的使用权让渡出去,以赚取租金。而企业仍然持有地产的所有权。我国企业不具有地产所有者的主体资格,也没有任何可获得地产所有权的途径。因此,作为投资性地产,缺乏投资标的地产所有权,因此,也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投资性地产。

三、对“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的分析与质疑

从会计学原理上分析“持有并准备增值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无理论上的错误,这一条和前一条相比较,符合《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所作的定义,从《企业会计准则》角度分析,企业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其和我国的土地管理相矛盾,因此从法理的角度分析,其不具有可操作性。我国企业如果将这种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而不开发,长期囤积土地,等待土地使用权的增值,然后准备增值后一次性转让其土地使用权,这实质上是一种倒买倒卖地皮的企业行为,这在我国法律上是不允许的。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持有土地使用权而不使用,等待增值,在我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土地使用权持有的时间越长,必然增值越多,从而必然产生企业将其土地使用权长期闲置的行为发生。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允许企业将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而不使用土地,不允许企业“准备增值后转让土地使用权”作为持有土地使用权为目的。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正因为从《企业会计准则》角度分析,企业的这种投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因此在我国确定存在大量炒买炒卖地产的投机行为,为房地产市场上权力寻租造成可趁之机,这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上腐败现象大量发生的制度性根源。

四、对“已出租的建筑物”的分析与质疑

我国《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规范共有三点,第一点与第二点是对投资性地产的界定,第三点则是对投资性房产的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应完全一致,但两者在文字表述上,却出现了矛盾。前两点界定的是地产的权属,即地产的使用权属性,指的是地产的经济属性,而第三点对房产的界定,却是房产的物理属性。笔者曾在《对房地产概念的会计学定性分析》一文中,详细论述了“房产”与“房屋”,“地产”与“土地”两者之间质的区别。房产(权)与地产(权)是经济学属性,是一种经济权属,其“产”是指财产,是社会属性,具有排他性。而房屋或建筑物与土地是指其物理形态,是一种自然属性。它不具有排他性。界定或规范“投资性房产”和界定或规范投资性地产,《会计准则》所规范的投资性地产,是规范的土地使用权,规范的是其经济的社会属性。而规范投资性房产时,规范的却是房屋的物理的自然属性,即规范的是房产中房的属性,即房产中的房不仅仅是指狭义的“房屋”,而是广义上的“建筑物”。我国的投资性房产的适用范围,扩大的不应是房产的外延。不应将房屋扩大到土地上的所有建筑物。因为在我国的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土地所有权属国家所有,除住宅商品房和商业商品房外,其他地上建筑物基本上都属公共设施,或国家垄断经营的建筑物,如铁路、发电站等,这类建筑物对企业来说,基本不能作为企业投资性房产的目的物。更为重要的是,就狭义的房产来说,也并不是所有的房产都可以作为企业的投资对象。我国的房产虽然已经商品化,但对于住宅用的民用商品房,企业不可以用作投资性房产。在我国,不允许企业购置大量的住宅商品房用于出租,赚取租金,也不允许企业购置大量住宅商品房,待其增值后再转让,赚取房产的差价。即使房产商自建的住宅用房,在建成以后也不允许企业长期不销售,赚取租金,或在建成后,长期持有,捂盘不售。因此,在我国房产中,住宅性的商品房,对企业来说,不具有投资性。为此企业投资性房产其适用范围,不仅不能扩大到地上所有建筑物,而且不适用于全部房产。因此,我国《会计准则》是扩大了投资性房产的外延。根据我国国情,第三点应规范为:已出租的商业性房产,例如写字楼、办公楼、旅馆、商场等。不仅如此,作为投资性房产,其房产的投资形式不仅可以用于出租,同时可以用于准备增值后转让,或者这两种形式同时兼有。从投资性房产的形式上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又大大缩小了投资性房产的内涵。

笔者认为,《会计准则》应增加一条投资性房产的适用范围:即持有并增值后转让的商业性房产所有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房产所具有的投资性,与国际会计准则中所界定的投资性有重大差别,我国对房产的投资,具有中国特色的时限性,因为我国建房所用的土地,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土地使用权,因此随着时限的临近,其房产的市场价值,不但不增值,相反却越来越贬值,其可投资的价值将越来越小。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投资性房产的范围;第二,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虽然属投资性房产,但和我国土地管理法规相抵触;第三,我国基本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性地产市场,而对于投资性房产市场来说,其对房产的投资,则缺少长期投资性,即缺少可用于长期投资的投资性房产市场。

摘要:本文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适用范围的具体规范逐条进行了会计学的定性分析,并与《国际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适用范围进行比较,指出存在的重大差异,并由此提出质疑,旨在为今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唐海鸥:《对“房地产”概念的会计学定性分析》,《财会月刊》2015年第2期。

投资范围 篇7

一、某项房地产的一部分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的问题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应用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点指出:“某项房地产, 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 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 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上述规定中的“部分”一词较模糊, 容易导致会计实务处理混乱等问题。根据笔者对会计实务的调查, 存在以下两个具体问题:第一, 企业将一栋楼房整体对外出租, 但保留了某楼层的部分房间 (占楼层整体使用面积的5%) 作为管理人员的办公场所, 且该部分能够单独计量, 是否将整栋楼房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第二, 部分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则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成本是否可以按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第一个问题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未明确规定,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 如果这些部分不能分别出售, 则只有在不重要的部分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 或用于管理目的的情况下, 才能将该项房地产视为投资性房地产。笔者认为, 可以将第一个问题中的整栋楼房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对于这种情况, 建议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比例, 以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国会计实务。

第二个问题是笔者在对某国有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的。假设该企业将一栋楼房临街房间用于出租 (建筑面积占10%, 公允价值占30%) , 其余房间用于内部职工安置 (建筑面积占90%, 公允价值占70%) 。该栋大楼建筑成本为1亿元, 若按建筑面积分摊, 则职工购置安置房的总价为0.9亿元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下同) ;若按公允价值分摊, 则职工购置安置房的总价为0.7亿元。无论是我国会计准则还是国际会计准则都没有对此进行规范。从会计理论角度看,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精神以及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和相关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上述会计处理均是可行的。至于涉及到的税务问题, 则需另外考虑。

二、投资性房地产与租赁资产的划分界限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仅仅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 但已出租的建筑物是否都是投资性房地产呢?对此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没有明确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应用指南指出, 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的建筑物。可见, 并非所有已出租的建筑物都是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简称“租赁准则”) 规定:“出租人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 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换言之, 出租人经营租赁租出的建筑物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对承租人而言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应属于租赁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形需要明确:第一, 两证 (房产证与土地证) 不全情况下的房屋出租是否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例如企业将有独立的房产证但没有土地证 (典型的是集体产权) 的房屋出租, 根据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精神, 笔者认为, 这类出租的房屋可以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第二, 房屋产权已抵押或冻结等情况下的房屋出租, 笔者认为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应按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第三,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拥有的公房出租, 笔者认为也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融资租入的建筑物用于出租是否适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呢?对此,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均没有明确规定, 因为我国目前融资租赁业务极少涉及房地产。租赁准则第五条规定, 融资租赁, 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 也可能不转移。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方向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第9条的规定, 融资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另一主体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我国融资租赁方式下出租的房地产, 对于出租人而言, 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对于承租人融资租赁租入的建筑物用于出租, 最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规定的会计处理是:如果融资租赁合同明确了所有权最终要转移给承租人, 则承租人可以将该融资租入资产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如果融资租赁合同没有明确的, 则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间应按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租赁期满取得相应产权后继续用于出租时, 应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关于租赁资产是否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问题, 香港会计准则的规定值得借鉴。香港会计准则规定, 融资租赁方式下承租人租入的资产和经营租赁方式下长期租入的资产均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三、土地使用权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的问题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明确规定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包括已出租的和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两大类。根据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 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这种规定, 在会计实务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土地使用权的划分标准。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持有并准备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的划分标准并不统一, 前者按照租赁合同确认;后者按照持有目的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并且, 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均未给出“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判断依据, 这容易导致企业会计处理的随意性和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

2. 未明确持有目的不明确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可以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

这一问题是上一问题的延伸。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规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 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有研究者据此认为, 用途不明确的土地使用权不能归类为投资性房地产。这是对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误解, 国家认定的闲置土地不等同于用途不明确的土地使用权。从法律角度看, 对闲置土地国家有权收回并重新处理, 对用途不明确的土地国家无权收回。

如前文所述,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没有判断依据, 在会计实务中, 会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出具有关证明文件而将用途不明确的土地使用权划为投资性房地产。

我们认为, 用途不明确的土地使用权, 从经济学角度看, 其价值在长期内必然增值, 因此, 《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第8条明确将“尚未确定未来用途的土地”纳入投资性房地产的规范范畴, 我国也应该加以借鉴, 即规定用途不明确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3. 拆迁暂时闲置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可以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部分工厂等单位根据城市规划需要进行拆迁。例如某工业企业在政府规划的工业园区购置了新地, 实行整体搬迁。企业整体搬迁后, 原厂址的土地使用权可能暂时闲置。这种情况与前一种情况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般情况下, 该单位将转让或置换该部分土地使用权。从我国会计实务实际情况看, 这种拆迁暂时闲置的土地使用权一般都已有增值 (尚未实现) , 其持有目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行转让或出让, 因此拆迁暂时闲置的土地使用权应该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

四、集团内投资性房地产确认问题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均没有对集团内投资性房地产确认问题进行明确。在某些情况下, 某会计主体将其拥有的房地产出租给其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下的另一家子公司使用是很普遍的经济业务。笔者认为, 应该对此类经济业务下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规范, 建议参考《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从整个集团的角度看, 这部分房地产属于自用房地产,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从出租房地产的个体看, 这部分房地产如果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就应在出租人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五、出租建筑物提供相关辅助服务是否“重大”的判断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第一部分第四点规定:企业将建筑物出租, 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辅助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 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该规定采用举例的方法说明“不重大”, 即“企业将办公楼出租并向承租人提供保安、维修等辅助服务”。但究竟多少比例才是“不重大”呢?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定,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房地产的归属, 在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之间进行调整。企业有较大的操纵空间, 也就意味着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 企业可能利用这一范围进行盈余管理。为避免会计操纵, 应加强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可操作性, 对此处的“不重大”用具体的要求加以规定。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服装结构制图下一篇: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