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定律

2024-10-13

政治定律(精选7篇)

政治定律 篇1

有些学生答政治主观题常感到“拿不准”, 于是认为多多益善, 力图以量的增加代替质的要求, 反正写多了不扣分, 以致每每长篇大论, 而该写的却没有写, 不该写的又写了很多, 浪费时间且得分不高, 这在文综中, 不仅影响政治成绩, 还影响到历史、地理成绩。答案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欠缺, 如简单摘抄材料是抽象思维能力缺乏, 层次混乱是逻辑思维能力缺乏, 对问题的分析绝对化是辩证思维能力缺乏, 等等。

英国人奥卡姆认为, 那些空洞无物的东西都是对解决问题无用的累赘, 不仅无益, 还可能把事情弄糟, 应当无情地“剃除”。主张“思维经济原则”, 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 勿增实体”, 即简单有效原理, 这就是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

在教学实际中, 我指导学生运用这一定律, 在解决问题时抓根本、抓实质, 剃除套话、废话, 同时培养思维品质, 使正确的观点生发出来, 使答案语语中的, 大大提高了学生解答主观题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剃除材料摘抄, 注意思维的深刻性

有些学生对“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之类的问题, 常简单地摘抄材料, 不能上升到本质, 不能揭示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剃除此现象, 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即思维的抽象性, 它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最后抓住事物的本质即内在联系的过程。政治主观题文字量大, 头绪繁多, 解题时我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简化、转化, 再通过分析、类比、归纳、抽象、概括、综合等逻辑加工, 得出的答案就比较全面准确。

二、剃除生搬硬套, 注意答题的针对性

政治试题反映社会热点, 同一话题可能在多套模拟题中反复出现, 有些学生觉得似曾相识, 于是不顾设问的指向性和限定性要求, 不结合题目的具体情境, 照搬模拟题答案, 结果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为提高学生答题的针对性, 强化学生解决给定的“这个”问题的意识, 我引导学生运用图示法。如答“怎么做”之类的问题, 我要求学生在稿纸上画“鱼骨图”, 简单列出存在的问题ABC, 再逐一采取相应措施abc, 对症下药 (如下图) 。当然, 任何问题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在时空充裕 (有答题时间和答题位置) 的情况下, 可再适当写一些一般化的做法。

三、剃除同义反复, 注意知识的层次性和思维的发散性

根据是否限定了调用的知识, 文综问答题一般分为限定型和扩展型两大类。学生的常见问题是“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 只就一个角度延伸, 不会多角度拓展。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解答限定型问题时忽略了知识的层次性

长篇大论地陈述知识, 而对运用这一知识分析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却轻描淡写, 同义、反复地陈述知识的某一层次而忽视了其他层次。如题目要求“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材料”, 有些学生却答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 是物质的反映”。由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包括“决定作用”和“能动作用”两个层次, 故上述答案中保留“物质决定意识”即可, 其他内容可以剃除, 同时补充另一层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再运用演绎法组织答案——具体指出材料中哪些做法体现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哪些做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2.在解答扩展型问题时忽视了思维的发散性

扩展型试题需要有开放性思维, 但开放性思维不是胡思乱想, 而是立足于基础知识以及对问题的多角度界定, 再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如“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有些学生答了“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有利于西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西部的现代化建设”就以为“圆满”了, 实际上三句话属于一个角度, 作答时可剃除两句, 留下一句即可, 并进一步由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联想到“有利于民族团结”、西部与多国接壤联想到“有利于巩固国防”, 同样是写三句话, 得分率大大提高。

四、剃除东拉西扯, 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

在文综试卷中, 政治主观题排在历史、地理前面, 有些学生答政治题时想着后面还有两科试题, 往往急于求成, 粗粗浏览题目, 就匆忙下笔, 想到哪写到哪,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逻辑混乱, 涂涂改改, 不仅影响卷面整洁, 还浪费了时间, 有的甚至写到最后才发现“跑题”, 由于答题区域限定, 以致正确的内容无处可写。要改变此种习惯, 须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表现在多方面, 具体到答题, 就是指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答案要点;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 它是自我意识在思维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进行的监控和调节, 以减少盲目性, 增强科学性, 它包括策略性 (整体规划答案) 、全面性 (多方面思考) 、正确性 (思维的结论符合实际) 等方面。

政治主观题一般由一个或几个材料 (有的还有注释) 、多个设问 (甚至问中有问) 组成,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 容易顾此失彼——就一个方面延伸, 忘记往不同的方向拓展。我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先通观几个设问, 确定各问调用的模块知识、结合的材料和答题方向, 再锁定其中一个问题, 整体构想答题方案——从哪些方面去答, 要点如何排序, 在稿纸上列出框架, 使作答时沿着任何方向思考时都能胸怀全局, 避免逻辑混乱或遗漏要点。

剃除对解决问题无益的累赘——高解答政治主观题的质量和效率非一朝一夕之功, 须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

1.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示范, 让学生从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中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在新授课中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 在主观题讲评中展示答案的生成过程。现行高中新教材大多设置了案例, 设计了问题 (如政治主观题一般有材料有问题) , “强迫”老师改变过去简单地“抛结论”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体会这一设计意图。无论是新授课讲知识, 还是讲评主观题, 均要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找关键词界定问题, 并以此为基点展开联想, 调用有关知识。教师用关键词板书, 把对案例的简化、转化, 关键词的提取、联想的展开、答案的概括归纳等环节一步步呈现出来, 展示给学生看, 使学生在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综合等思维的逻辑加工后, 生成知识或答案。在此过程中, 学生既“耳闻”又“目睹”教师的思维过程, 把握知识或答案的来龙去脉, 既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不仅有助于理解知识, 而不是仅仅记住知识, 而且能从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中逐渐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

2.解构学生的答案, 通过对比找差距、找原因、找对策

有缺憾的答案甚至错误的答案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载体。教师抽取学生典型性的主观题答案, 用投影仪展示 (也可叫上、中、差三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作答, 直接点评) , 并请答题者说明其思维流程, 再运用全班的集体智慧对它们进行分析“批判”, 即哪些是可以剃除的, 哪些是必须增加的。

3.强调学生的反思自悟

解题过程是在学生头脑中完成的, 学生的思维过程对老师来讲是“黑箱”, 教师只能借助其外部表现 (答案) 来猜测其可能怎样思考, 而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却是了然于心的。故每次讲评后, 教师留出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体悟, 把自己的答案与老师的答案进行比较, 追溯解题的思路。对做对的题 (特别是通过较大努力做对的题) , 要再一次回想当时的思路, 体会所运用的思考方法的精髓和调用知识的程序;对做错的地方, 要弄清其症结。通过强化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使学生从无意识的“悟”, 变成有意识地“觉察”, 正确运用知识的途径得到强化, 错误的过程得到剃除, 长期坚持, 必然使解答主观题的能力有质的飞跃。

政治定律 篇2

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和人生事业研究家凯·史密斯博士经过多年来的调查与研究, 认为成功具有六大哲理定律 (Philosophy laws) 与40条行为准则 (Behavior standard) 。

Philosophy laws-1:承担责任

在社会中, 有些人总是在指责别人, 从埋怨父母到指责政府, 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的成功;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 却不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已经成了这样, 责任在我自己。”

他们知道, 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自己的成功时, 实际上是在说, “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

莱斯·布朗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了, 他还是个孩子就被贴上了“智力低下”的标签。他有千万个放弃希望的理由。但是, 一位高中教师对他说:“其他人对你的印象没有必要成为你判断自己的标准。”布朗明白了他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便努力学习, 后来成为俄亥俄州的一名立法者兼作家。今天, 作为美国优秀的演讲家中的一员, 他演讲一小时的收入为2万美元。

布朗认为, 在生活中你不能控制自然, 不能追回逝去的时光, 也不能左右其他人的想法。但是, 你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起责任。这也就是你能做的最能增强自身能力的事。

Philosophy laws-2:有目的地生活

善于自我激励的人, 其生活是有目的的, 这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人的显著特点之一。他们坚信他们所做的正是自己被放在那里应该做的。“让你的生活有个目的, 是使你成为一个积极生活的人的最重要的因素。”美国畅销书《你的种种误区》的作者韦恩·戴尔说。

如果生活没有了目的, 那么你只会忙于应付可能遇到的那些问题。但当你的生活有了目的, 你最关心的就是怎样把工作做好。你喜爱你所做的一切——这一点会在你的工作中体现出来。人们愿意和你打交道, 因为他们能感觉到你对工作的热爱。

怎样才能有目的的生活呢, 你可以选择一种有发展前途的事业。迈克·弗瑞过去是一名唱片营销员, 但他一直认为房地产经纪人需要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推销技巧。所以, 他组建了为房地产事业培训人才的迈克·弗瑞公司。结果, 他的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 年盈利达2000万美元。

Philosophy laws-3:把计划写出来

想实现你的目标, 却没有一个切实的行动计划, 那就好比想从洛杉矶开车去丹佛身边没带地图一样。浪费时间、精力和钱财, 很可能让你早在抵达落基山脉之前就放弃了目标。

美国最成功的营销培训员之一、著名的演讲家、专栏作家布赖恩·特蕾西指出:“没有写出来的目标根本就不是目标。它们只是幻想而已。”

手中拿着地图, 你不仅能充分地享受旅途的快乐, 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Philosophy laws-4:愿意付出代价

想拥有豪宅、名车或者百万美元, 这些想法都是好的;但问题是, 如果每个人都想要这些东西, 谁能做到呢?成功的人会找出实现他们梦想的途径, 然后就去努力。他们从不抱怨工作的艰辛和困难。

莱斯·布朗的左耳有一个老茧。为什么呢?“当我决定从事演讲事业时, 我没有信任状, 没有名声, 也没有经验, 所以我不得不给许多人打电话。”他解释说, “我一天要给一百多个人打电话, 寻求一个给他们的群体讲演的机会。我这个老茧值几百万美元呢?”

Philosophy laws-5:精益求精

演讲家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千方百计想要成为最好的。为了提高技巧, 他们什么都愿意做。

帕特丽夏·弗里普给《财富》的500名高级官员做过讲演, 讲述怎样才能更成功。可她还要为自己请演讲教练, 以提高演讲能力。就在北美一家贸易杂志社把她评为最具震撼力的演讲人之一后;弗里普仍然坚持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如果某个人录下你所做的工作, 并把它作为别人学习的资料, 你是为录像带中的自己自豪呢?还是觉得尴尬?如果是后者, 那么你在今天就做出决定, 努力工作, 成为你那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向专家学习, 去探究最优秀的人是怎么做的, 然后照他们的样子去做。

Philosophy laws-6:永不放弃

这听起来不难, 但当你实实在在地投身于实现你的目标时, “放弃”就随时随地跟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想方设法, 竭尽全力去让你的目标实现。

当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维克多·汉森编写《心灵鸡汤》时, 这本书被一百多家出版商拒绝了,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终于, 一家小公司决定出版这本书。结果, 它不仅成了畅销书, 而且还“生”出了一系列的“鸡汤”书, 销量超过1200万册。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一天之中, 尽可能抽些时间扪心自问一下:“我现在正在做的是否会让我离目标更近?”如果不是, 那就做点什么吧!

成功人士的40条行为准则

在成功学的研究中, 劳伦·李博士从大量指南读物和朋友的生活经历中汇集、概括了成功人士的40条行为准则和方法。

Standard-1:依主次顺序安排你的生活。确定什么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 写在纸上、记在心里, 坚持每天都这样做。

Standard-2:记下你的梦想。然后, 把这些梦想变成目标, 再把这些目标变成任务, 之后, 把这些任务变成实施的步骤。

Standard-3:开始着手你的工作, 现在就开始!并规定完成的日期。

Standard-4:读一些关于成功人物的文章。它有助于你确定自己理想的生活。

Standard-5:向成功人士请教。把你的目标和行动计划给那些已经在这方面获得成功的人看, 并请他们给你提些建议。有现成的经验为何不去借鉴呢?

Standard-6:对于不是很理想的事物不要轻易满足。在那些对你来说特别重要的问题上不要折中。要得到令你满意的东西, 只满足于生活中最好的事物。

Standard-7: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这比你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要廉价得多, 痛苦也少得多。

Standard-8: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要的东西上。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 或是你目前的境遇上。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要的东西上, 每时每刻都这样。

Standard-9:给别人被重视的感觉。可以用下述方式表达:问候、拥抱、传真、书信、邮件、礼品, 还有你宝贵的时间。

Standard-10:健康是第一位的!力争获得并保持健康。只有拥有健康, 你才能享受你的财富!这对于你的亲属也有好处。

Standard-11:做你想做的。

Standard-12:平静些, 安宁些。这样, 你在多数情况

PAGE 37

下都能适度、理智地处事。

Standard-13:多休息。充分的休息, 使精神和体能重新补充, 加强活力。

Standard-14:多喝水。这样有助于你的皮肤保持湿润、光滑、富有青春活力。水是最有益于健康的饮料。

Standard-15:多走走, 多感受。开阔眼界, 了解别人如何生活, 丰富你的生活!

Standard-16:在生活中尝试冒险的感受。尤其是当你所失甚少, 所得甚多时, 你将从新的阅历中学到很多。

Standard-17:天天学点新东西。这是快乐的秘诀, 注意一下, 当你在学一些你想学的新东西时, 你是多么的快乐!

Standard-18:做什么事情都争取优秀。不管你做什么工作, 从事什么职业, 经营什么生意, 都争取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好程度。你做出的优秀事情越多, 你本人也就越优秀!

Standard-19:不断进步。每天有所得总比每天毫无所获要好。在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这样做。千万不要停步不前!

Standard-20:使用电脑。用电脑安排你的生活。掌握了它, 就可以在所从事工作的各方面都学得更多、更快。你会惊异它为你的快速成长提供了那么多帮助。上互联网, 拥有自己的网址, 在网上分享、收获丰富的资源。

Standard-21:提高做事效率。给自己提出挑战, 以更少的财力、精力更快地达到目标。要高效率!

Standard-22:成功是个过程。成功不是终点。这一点要常记心中。成功很重要, 它是通向目标的渐进过程, 要喜欢过程!

Standard-23:不要拿自己和别人相比。总有人比自己做得好, 尽管如此也不应让自己泄气、灰心。尽力去做, 这就足够了!

Standard-24:建立诚实的声誉。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把声誉建立在正直、诚实、可信的基础上。要耐心些, 因为这需要时间, 是很值得去为之努力的。

Standard-25:使你的生活令人难忘。只做那些对你重要并使你难忘的事情。这完全在你的掌握之中!

Standard-26:享受简单的生活。专门研究一下如何使你的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当生活变得简单时, 就会容易得多。

Standard-27:把善意散布到四面八方。那些展示善意最少的人, 倒像是最需要善意的人——尤其是现在。记住:要始终充满善意!

Standard-28:每天锻炼。最少散步30分钟, 单独去或有个伙伴同行。享受自然的同时, 还可以跟同伴聊聊自己的大事和目标。

Standard-29: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光顾天然食品商店, 读些关于饮食与健康的书籍, 和身体健康的人聊天。

Standard-30:奖励自己。每天晚上为第二天设定目标。当你完成一天的任务后要给自己一些奖励, 这些奖励要能够给每一天都带来挑战。

Standard-31:微笑在先——很有感染力。要友好、恰当地微笑。每天都对你见到的面孔微笑。

Standard-32:争取“赢一赢”。在各种情形下, 对所有的事都这样考虑。当人们这样去想去做时, 成功才会有希望。

Standard-33:从多读中多学。留出时间读书, 你会为读书带给你和他人的益处而感到惊奇。

Standard-34:给别人树立一个光辉的榜样。你能做的最好, 并激励他人也这样做。

Standard-35:过最充实的生活。让你生活中的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让你的生活充满快乐、幸福和奉献。

Standard-36:做出与众不同的贡献。因为你活着, 所以你有一生的时间可以为改善世界奉献一份力量。但何时去奉献?现在就去做吧。

Standard-37:欢乐常在, 从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享受乐趣。把遭遇当成生活中的一节课, 从每一个遭遇所学到的知识中寻找乐趣, 不管是什么遭遇。

Standard-38:原谅并爱每个人。这样, 你就能够原谅你自己, 爱你自己。然后, 让自己没有负担地生活。

Standard-39:为他人做奉献。当你为他人的生活做奉献时, 你也为自己的生活做了奉献。

Standard-40:天天鼓励自己。让你的生活成为幸福的奇迹。

智者定律 篇3

愚者做事不善于考虑, 却善于实际动手。

某日, 智者与愚者同去一座古城。二人来到城下, 只见城门紧闭, 门上有一层厚厚的灰, 门把手处依稀可见许多人的手掌印。

智者见此, 止步曰:“此门落满尘土, 说明很久无人打开过, 门把手处有手掌印, 说明有人曾推过此门却没有推开, 据我分析, 此门一定是关着的。我们回去吧!”

愚者听罢, 并无反驳。他径直走到门前, 看了一下, 伸手去推门把手, 伴随着“咯吱”一声响, 门却被推开了。

智者哑然。

分散投资定律 篇4

分散于不同投资市场

切不可将资金全部单一投入房市、股市、外汇市场或期市。每一种投资市场都随时会大起大落,全部资金投入单一市场会产生很大的风险。比如,前期有人认为股市不好,房产在高位不敢买。于是,他们受到某些人的蛊惑,把自己的所有积蓄统统买入所谓的“理财产品”,而一旦这些所谓的“理财产品”成为“庞氏骗局”,那么这些没有将投资分散的投资者就落下了终身遗憾的结局。

另外,分散于不同市场,最理想的做法就是投资项目绝对不相关。如果你将资金分成物业或股票两项,地产崩盘,股市必跌,两者关系太过密切,并不是好的分散投资。最好做到投资的这些项目都是独立的,不受其他市场影响和干扰,其中一项出现亏损也不会构成连锁反应,甚至产生互补效应。

平均风险

风险高和风险低的投资亦要比重均匀。风险低的应该占大部分,风险高的投资只可以占小部分。

运用不同投资买卖系统

投资人士应该在不同市场或者相同市场的不同项目里面,运用不同的买卖系统。譬如在股市,可以运用基本分析作为长期投资工具;在期市,则运用趋势法测市,或可以用跨期套利方法;投资地产,可以用相反理论;在债券市场,则用移动平均线、均价买入等不同方法。如采用执着、单一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旦失灵就会误大事。

若能够遵守上列所说的方法分散投资,那么你可以安枕无忧,不会因为某投资市场出现危机而影响你的全盘资金及生活质量。

分散投资固然可以分散风险,但另一方面却会减低利润。因为不太可能所有投资一起巨幅上升,不似集中在某一市场适逢在牛市,获利可以甚为丰厚。但投资以保本为第一,利润只是其次,起码不会因市场崩溃而使资金一夜之间尽付东流。

《焦耳定律》教学尝试 篇5

第一步:展现生活, 问题引入。

首先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一辆电动车, 并且做如下说明:

电动车以价格低廉、经济实用颇受人们青睐, 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平常百姓家庭。可能我们不少同学家都有电动车。俗话说:便宜无好货。电动车的劣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动力不强, 爬坡能力有限, 当遇到坡度大一点的路面的时候都要停下来推。

接着, 在同一屏幕投影长城, 说明如下:

长城以雄伟、壮观、陡峭而闻名于世, 毛主席就曾经写诗歌颂: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大家现在所看见的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段长城:八达岭长城。

跨越空间想象:

试想, 当我骑电动车去上八达岭长城的时候, 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呢?

(学生大笑, 彼此相互讨论)

老师总结出学生的部分语言:

用书面语言来表示, 那就是没辙了;用时髦的语言来表示, 那就是歇菜了;用生活的语言来表示, 那就是烧掉了。

接着发问:这是为什么呢?

完成新课导入, 形成以下投影。

第二步:布置任务, 学生讨论。

投影一段导线, 指出导线两段电压为U,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经历时间t以后的电场力所做的功, 安排学生思考、解答, 得出电功的表达式, 指出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J。

带领学生一道粗略计算家庭每月的耗电量, 目的是要说明家庭用电以焦耳作为单位太小, 需要用大一点的单位, 从而引出KWh (度) 的单位。

与学生一道思考家里用电量主要是消耗在哪些用电器上, 这些用电器耗电大?从而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推导出电功率的表达式。形成如下投影:

第三步:演示实验, 置疑所学。

[过渡]指出根据上面电功率的表达式, 知道某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就应该知道了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出示一个小电机, 下面我们来设计一个电路计算小电机的电功率。

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

然后根据电路完成实验。刚开始控制电压让电机不动, 让学生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 计算出电功率;然后手动转动转子, 使电机正常运转, 学生记下示数, 计算出电功率。发现两次得出的电功率不一样, 质疑原因。这是为什么呢?形成如下投影:

第四步:师生互动, 分析总结。

引导学生思考,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思考:卡住与正常运转的区别。

[教师总结]卡住是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用来发热;正常运转电能不仅转化为内能, 更多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把卡住的这种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用来发热的电路称为纯电阻电路。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只有电阻的电路, 如现实生活中的热得快、电饭堡等。把正常运转电能不仅转化为内能, 更多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电路成为非纯电阻电路。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不是只有电阻的电路。其实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用电器都是非纯电阻电路。例如电风扇, 假如在炎热的夏天, 我们正需要一丝凉爽的的风的时候, 而我们打开电风扇, 电风扇却仅仅发热那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啊! (学生大笑) 现实中, 我们为了保护电器设备, 往往要想办法消除或者减少电器设备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 例如电脑室一般都有空调, 电脑内部也安有风扇。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这种热量。例如我们有的同学喜欢看电视, 而家长又不让, 怎么办呢?与家长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家长外出了就打开电视, 瞅准家长要回来了就关掉电视。但是有的家长比较聪明。 (学生笑) 回家一摸电视有没有发热就知道了。

趁着热烈气氛,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得出焦耳定律, 电热、热功率。形成如下投影:

第五步:巩固讨论, 加深印象。

回归课前所提问题, 投影如下问题, 让学生讨论回答, 以巩固所学知识。

楞次定律释疑 篇6

一、楞次定律内容的理解

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 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磁通量的变化。”该定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定律指出了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没有直接指明感应电流的方向。2.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如何判断, 定律当中用“阻碍”两字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描述, 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 由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就是原磁场的磁通量, 故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3.磁通量的变化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磁通量增加, 二是磁通量减小。若是前者必然是阻碍磁通量的增加, 则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必与原磁场方向相反;若是后者必然是阻碍磁通量的减小, 则感应电流的磁场对原磁场进行补偿, 使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以上分析过程可概括为四个字:“增反减同”。“增反”指原磁通 量增加时, 感应电流 的磁场方向就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减同”指原磁通量减小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就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二、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楞次定律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但各种表述的实质相同。楞次定律的实质是: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必须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如果感应电流的方向违背楞次定律规定的原则, 那么永动机就是可以制成的。下面分别就三种情况运用反推法说明。

(1) 磁通量变化型:如果感应电流在回路中产生的磁场促进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通量变化, 那么, 一旦出现感应电流,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将得到加剧, 则感应电流进一步增加, 磁通量变化也进一步加剧……感应电流在如此循环过程中不断增加直至无限值, 从而无需消耗外界能量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电能, 这显然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2) 导体棒切割型:如果构成闭合回路的导体棒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与导体棒相对运动方向相同, 安培力就会使导体棒加速, 导体棒加速致使电路中产生更强的感应电流……如此循环, 导体的运动速度将不断增大, 动能不断增大, 电路中产生的电能和在电路中损耗的焦耳热都将不断增大, 却不需外界做功, 这也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

(3) 发电机:如果发电机转子绕组上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与作同样转动的电动机转子绕组上的电流方向相同, 那么发电机转子绕组一旦转动, 产生的感应电流就立即成了电动机电流, 绕组将加速转动, 结果感应电流进一步加强, 转动进一步加速……如此循环, 这个机器既可以作为发电机输出越来越大的电能, 又可以作为电动机对外做功。显然这种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三、楞次定律的推广

也谈奥肯定律 篇7

一、我对奥肯定律的理解和改造

1962年奥肯提出了差额版本公式:

将公式移项得到:

式中,Y为GDP实际增长率,Y*为GDP潜在增长率,U为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

则有YC/UC=-a

公式说明,缺口(差额)版本奥肯定律是YC与UC之间的数字关系。他认为,U*=4,-a=3.2。

如果硬要把YC与UC说成是因果关系,那是一种因果不全、一个因的关系,也就是失业率差额YC是因,GDP增长率差额YC是果。如果对差额奥肯定律作这样的理解,只有两种研究方法:一是算术计算;二是一元回归。

在中国应用奥肯定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数据,只有GDP增长率。虽然推算GDP潜在增长率的方法有消除趋势法、增长率推算法和生产函数法,但都不准确。没有全国失业率统计数据,潜在产出和自然失业率的估计就不准确。在中国直接使用奥肯定律会“水土不服”。面对这种情况,我主张充分利用官方统计数据,对奥肯定律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它能够“入乡随俗”。

我们知道,劳动力总量=就业人数+失业人数,等式两边同除以劳动力总数(即分母),得到:

1=就业率+失业率

在分母即劳动力总数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失业率=1%就业率。统计年鉴有就业人数,可以利用。如果利用这些数据,单因分析就变成了就业增长率(LR)与GDP增长率(GDP R)之间的关系,我把它叫做变形的奥肯定律。就业人数比失业人数大得多,如果误差是同样一个数字,以就业人数为分母,得出的百分比很小;如果以失业人数为分母,得出的百分比就会很大。而且,将奥肯定律改为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后,-a(负相关)变成了+a(正相关)。下面利用2005~2009年的数据计算这个定律。

数据说明,2005~2007年是经济周期上升期,就业增长率较高;2008~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GDP增长率下降,就业增长率放慢,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如果把就业看成是GDP增长的唯一因素,15.6%就是2005~2009年期间就业率增长1%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平均关系。就业率增加1%能使GDP增长15.6%吗?当然不可能,这是把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算在就业增长率上造成的结果。

作为例子,用上述数据进行一元回归,得到以下方程:

其中,5.92就是2005~2009年中国变形的奥肯定律,该系数偏小,原因是常数项较大。由于样本太少,这个参数只有象征意义。

如果把奥肯定律看成是双因关系,可有多种方法对它进行研究。一是加法。例如2010年美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8%,就业只增长了0.1%,GDP增长了2.9%,出现了没有就业的经济增长,奥肯定律基本上不起作用。(这里引申出一个理论问题,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高峰出现在何时?有人认为出现在经济上升时期,这时经济繁荣,利润多,对科技的投入也多。我认为出现在经济下降时期,这时经济萧条,公司之间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只有实行技术创新公司才能生存和发展,美国经济2008~2009年下降,2010年反弹,说明技术创新从起步到出成果存在时滞。)2009年中国就业增长了0.67%,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53%,GDP增长了9.2%。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却被广泛使用。二是使用生产函数,下面将讨论。其他方法本文不涉及。

二、对作者研究奥肯定律的评论

从本文开头提及的两篇论文可以看出,两位作者研究奥肯定律是下了功夫的,不过在我看来也有一些失误,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欢迎作者反驳,通过同志式的讨论,促进经济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1. 作者对奥肯定律的第一种理解。

作者指出:奥肯定律是“产出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文1)。这就是说,失业率是因,产出增长率是果,是单因关系。在文2中,作者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奥肯定律的缺口版本进行了一元回归,表3列出了结果,以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差额(偏离)作为自变量(解释变量),参数为-0.737,常数项(-cons)=0.000239,样本期为1978~2006年。虽然参数为负是正确的,但它和常数项实在太小,把它们代入方程,2006年GDP增长率的计算值只有0.739%,实际增长率为12.7%,相对误差高达94.2%,看来是数据质量差造成的结果(下面讨论)。

2. 三个假设。

作者为了使单因关系能够成立,作出了三个重要的、脱离实际的假设。一是“奥肯定律估计的是短期产出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文2)。短期一般是指季、月、周、日、时。作者使用的是年度样本,时间长达29年,不能说是短期。二是“假设没有技术进步”。没有技术进步,如何改变经济发展方式?1978~2006年我国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加上自主创新,是我国技术进步最快的时期,我们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计算,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4%。三是“资本存量不发生变化”(文2)。这个假设只能有两种后果:(1)新增劳动力没有资本装备。在原始公社,原始人捕杀猎物,要用石头、木棒等生产资料,反而到了21世纪,新增劳动力不需要资本装备,赤手空拳进行劳动,有谁见过这种生产方式?(2)新增劳动力占用原有劳动力的资本,使资本装备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普遍下降。而且在上述时期,我国投资高速增长,仅仅在1995~2009年期间,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就增长了10倍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什么投资高速增长,资本却没有增加呢?

3. 作者对奥肯定律的第二种理解。

作者认为,“失业(或就业)仅是决定产出的一种要素”;又说“产品和劳服的生产决定于技术、资本和劳动三种生产要素”(文1),并列出了生产函数公式,自变量为资本和劳动,一切都非常正确。不知是何原因,作者突然引入劳动供给人口增长率(文2),放弃了最重要的资本。作者反复强调要避免模型设定错误,但变量的上述替换会造成设定错误,因为两个变量都是劳动,变量选择不当。在文2的表3中,实际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离的参数为-0.286;而劳动供给人口增长率的参数为-0.177。这就是说,劳动供给越多,GDP越少,成了负相关。

在研制数学模型时,一条基本原则是要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抓住主要因素,舍弃次要因素,决不能相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上述生产函数中,实际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离是“芝麻”,资本是“西瓜”。

4. 数据质量对模型的好坏具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明知“尽管计算潜在产出和自然失业率的方法有很多,但孰优孰劣没有定论”(文1)。作者硬是估算了实际失业率、潜在产出和自然失业率,对估出的数据不与实际经济情况进行对比、检验。如上所述,奥肯定律的意义是能够反映经济周期的波动,在上升时期,YC为正,UC为负;在下降时期,YC为负,UC为正,保证-a成立。在作者使用的29年样本中,符号正确的只有14个,占48.3%。从文2的表1可以看出,作者在估算的实际失业率、潜在产出和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得到的YC和UC的数字几乎没有一个是正确可用的。如果样本质量太差,即使应用再高深的数学方法也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5. 原因分析。

作者就奥肯定律不适用于中国所讲的三条原因,都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

(1)奥肯定律是一种经验数量关系,适用于“那个时期美国经济中的产出变化与失业率变化的关系,并不适用于其他时期美国经济中产出变化与失业率变化的关系,也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经济中的产出变化与失业率变化的关系”(文2)。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只有劳动与资本的数量扩张,没有质量提高,是粗放型发展;第二种是只有劳动和资本的质量提高,没有数量扩张,是集约型发展;第三种是两种方式并存的混合型发展。在现代社会,第一和第二种发展是特例,第三种方式是常态。从前面列出的公式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由此可知,奥肯定律适用于混合型发展。美国经济一般是这种发展方式,2010年是例外。美国国会预测局预测,2011年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就业增长1.1%,劳动生产率提高2%,GDP增长3.1%,又变成了混合型发展,奥肯定律又找到了用武之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混合型发展方式,粗放型占主导地位。由于推行计划生育政策,200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比1978年下降了57.9%,是就业增长率放慢的主要原因。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和劳动力将是负增长,出现“未富先老”的局面。我们要深入研究,早作准备,克服经济增长率下降所带来的问题。

2009年我国就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只占7.3%,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高达92.7%,但仍然是混合发展方式,奥肯定律是适用的。这里容易产生一种误解,既然劳动生产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90%以上,我国是否已经完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没有,绝对没有。集约型发展是一个相对概念,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集约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劳动力还是资本在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发展在资源和环境上付出了巨大代价。2010年我国工业的增加值只占总产值的26.5%,中间消耗(原材料)占73.5%;而发达国家的工业,增加值占40%以上,原材料消耗却在60%以下。2009年我国工业排放废水209亿吨,排放废气43.6万亿标立方米,这就是粗放型与集约型发展方式差别造成的结果。我国人均资源本来就先天不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其目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创新型国家。

作者还说,“经济学中的有些规律不能和自然科学中的规律等量齐观”(文2)。这是一个大问题,需要长篇大论才能说清楚,这里不展开讨论。只要对奥肯定律理解正确,模型设定无误,样本准确,虽然数值大小会随着时间和国家的变化而变动,但它在机理上是像自然科学规律一样发挥作用的。

(2)作者既然知道数据“不真实”会使计量模型的估计失效,就不应该使用不准确的估计数据。

这里顺便谈谈我国统计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统计核算体系从物质平衡体系(MPS)变成了国民核算体系(SNA),规章制度建设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实际工作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世纪80年代,统计部门就喊出了用户是“上帝”的口号,当“上帝”要用数据时,不仅要付钱,看到的数据口径不一,不全、不准,很不好使用。就拿劳动统计来说,发达国家早就按小时统计劳动投入,我国按人年统计的数据都不准确,这类问题太多,不一一列举。

(3)作者认为,奥肯定律不适用于我国的原因是:“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不但在物质基础上经历了以不同的技术条件为依托的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且在体制上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不同的阶段”(文2)。作者假设1978~2006年我国没有技术进步,它对奥肯定律的应用不会发挥作用。其实,奥肯定律讲的是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属于生产力的范围,经济体制虽然对它有反作用,但无论这种反作用有多大,都不会使生产要素结合生产出产品的规律失效。

6. 研究结论要符合经济实际。

在作者看来,1978~2006年我国资本存量不变,对GDP的增长没有贡献;通过研究奥肯定律又“发现”失业率减少(就业率增加)对GDP的增长也没有关系。可是按可比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GDP比1978年增长了72.5倍,这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作者在作结论时不应忘记最基本的经济事实。

三、对在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的思考

自从在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以来,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论,分为三派观点。一是反对应用,其中有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有人挖苦说,数学家在数学界没有出路后,跑到经济学界找饭吃,用数学模型吓人。这次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反对在金融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的呼声再起,说金融工程是用更加高深的数学代替高深的数学,变成了数学比赛。甚至有人说,金融危机是应用数学模型造成的恶果。这种看法当然不对,数学模型没有那么大的破坏作用,造成危机的根源不是数学模型,而是资本主义制度。二是主张将经济学全面数学化,认为前者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如果经济学全部数学化,没有几个人看得懂,经济学也就失去了意义。三是将在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分成几个等级,对广大群众以算术为限,经济院校的本科生应该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硕士生和博士生还要学习数量经济学专业课程,如数理经济学、经济博弈论、投入产出分析、经济计量学和实验经济学。至于电脑,所有的干部和学生都要学会使用。

既然存在反对者,在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就要格外小心,被反对者抓住辫子事小,不能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事大。因此,在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以经济理论为指导。

这里所说的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份。不必讳言,虽然官方说不要争论,但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以什么经济理论为指导这个重大的问题上,争论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少数人主张全盘西化,一位教授说,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市场经济,中国搞市场经济,应该照搬西方经济学。这位教授使用的是偷梁换柱的手法。我们不是建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少数人抱住教条主义不放,认为计划经济好。多数人持正确的观点,坚持改革开放。

第二,吃透中国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人均资源不足,虽然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问题实在不少,如贫富差距过大、腐败较严重,就业压力大,“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任务非常艰巨。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研制模型,才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数量经济学。

第三,“对症下药”。

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选择合适的模型技术。每种模型技术都有优缺点,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相应的技术,扬长避短,形成技术集成。

第四,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凡是能够用简单方法解决的问题,不要使用复杂的数学,故弄玄虚,玩数学游戏。

第五,“就菜吃饭”。

如上所述,我国统计数据不全、不准,是应用数量经济学遇到的最大问题,但也不是一无所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统计部门已经公布和未公布的数据,“就菜吃饭”,尽量少用或不用估算不准确的数据。即使在发达国家,模型研制者要把90%的时间花在收集、整理数据上,模型计算所花的时间不到10%,我国模型研制者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收集、整理数据上。

第六,检验结果。

将研究结论与实际经济情况进行对比,既要肯定正确的东西,也要揭示错误,并找出犯错误的原因。科学研究不仅允许失败,允许反复失败,而且“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四、简要的总结

对奥肯定律有两种理解,如果把它理解为单因关系,失业率减少(就业率增加)是因,GDP增长率是果,可用数字计算和一元回归进行研究;如果把它理解为双因关系,可用加法(或减法)、生产函数和其他方法进行分析。

文1、文2的作者主要有以下失误:假设1978~2006年我国资本存量不变和没有技术进步,十分离谱;自己估算的样本质量太差,对模型计算造成了致命的伤害:生产函数解释变量的选择不当;将本来适应于中国的奥肯定律距之门外,所列出的“不成立”的理由缺乏说服力。

在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只有遵循科学原则才能取得成功。经济现象、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永远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数学和计算机仅仅是研究工具。

摘要:这是一篇商榷性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对奥肯定律的理解和改造;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分析了作者的主要失误,如假设离谱、数据质量差、变量选择不当、结论不符合实际和所列出的原因没有说服力;第三部分指出了在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需要遵守以经济理论为指导、吃透中国国情、对症下药、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等原则。

【政治定律】推荐阅读:

定律07-03

探究定律06-21

科学定律07-01

分离定律07-04

学习定律08-06

欧姆定律05-09

等面积定律07-07

守恒定律07-27

质量作用定律09-23

第二定律10-02

上一篇:午睡质量下一篇:数据存储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