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大风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09-16

刘邦大风歌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1篇)

刘邦大风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1

《后汉书·廉范传》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译文] 大风猛烈地吹袭,白云四处地飞扬。在声威遍及四海、天下归服以后,我回到故乡来。

[出自] 西汉 刘邦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刘邦平英布[英布,?—公元前196年,秦末汉初名将。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

威:威力;威武。

加:凌驾。

海内: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

安得:怎样得到。

译文1: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我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译文2:

大风猛烈地吹袭,白云四处地飞扬。在声威遍及四海、天下归服以后,我回到故乡来。希望能有英雄豪杰,来帮助我保卫天下四方。

赏析:

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47-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经他的故乡沛(今江苏徐州市沛县),设宴招待家乡的故交父老,酒酣时自己击筑(古代乐器)而歌,所作慷慨豪情的《大风歌》。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刘邦)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正是记载了这段历史。刘邦短短三句,洋洋自得,气壮山河,但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最后一句流露出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刘邦在这里是以“云飞扬”流动显示大气运动的物理图像,来抒发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壮志豪情。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则典故,“大风歌”或“大风诗”的来历。

公元前195年,刘邦率兵击破淮南王英布的叛军。西归途径故乡沛县,与父老乡亲宴饮,席间唱出了这首《大风歌》。

首句气象不凡,风起云涌,既是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又暗喻当时的时代风云,这句为全篇抒发豪情壮志交待了背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是说刘邦自己平息叛乱后荣归故里,“威加海内”掩饰不住的是一派得意之情。最后一句却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和激切的希望:大计初定,急需有志有识、有勇有谋之士效忠刘氏王朝、安定四方。全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壮,极富帝王气派。

这是一种楚辞体式的诗歌,节奏明晰有致,音律铿锵,适于歌唱。这正与刘邦做为一个帝王的身份暗合,也与酒酣之际脱口而出的情景相应。历史上的刘邦起兵抗秦,建立西汉,势及四方,这首歌正抒发了他作为一个帝王的雄图伟略和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慨。刘邦作诗不多,这一首由于凝聚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图谋霸业的壮志,气吞山河,因而具有历传千世而不移的魅力。

刘邦此诗气象宏大,雄奇壮美之势如江河横溢,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朱熹在《楚辞后语》中赞道:“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是壮丽而奇伟者也。呜呼雄哉!”这种壮美具体表现在:

(一)气势恢宏的魄力美

整首诗把沧海变桑田、风云激荡的历史演变过程蕴藏在大开大合的意象营造中。“大风”横扫一切,象征了摧枯拉朽历史变迁之力;“飞扬”的“云”衬托出大风的强劲,大有“狂飙为我从天降”之势。“大风”推动了“云”,由云的流动联想到人世的沧桑巨变,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风云所推动。作为主体的诗人刘邦改写了历史,推动了世界的进程,好象整个的世界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股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气油然而生:这巨变的风云又能奈我何哉?他从风云的奇诡变化中看到了自己的从容镇定,感到了自己的尊严和成就,获得了一种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美感。

(二)建功立业的成就美

古人把金榜题名做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取向和建功立业的标准。而诗人刘邦则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达到了建功立业的最高峰,确证了人生的最高价值——树立了赫赫帝王之威。于是诗人自然而然吟出了“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神来之句。这里的“威”含义丰富:有经过艰苦卓绝的征战取得胜利使征服欲得以满足的自豪感,有终成统一大业之后人生价值得以展示的成功感,有登上帝位之后“天下舍我其谁”的踌躇满志感,有衣锦还乡向乡邻炫耀的自我荣耀感。令世人瞩目的功绩体现出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男儿当自强”以建功立业的成就美。

(三)求贤若渴的胸襟美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句中的“猛士”是富有阳光之气的壮美,是智慧与力量的象征。他不仅仅指在沙场上冲锋陷阵的豪杰猛将,也包括了在和平年代治国安邦的良臣贤士。“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请贤臣求良将保家卫国是刘邦的迫切所需。但做为一代雄主若没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又岂能让“天下英雄入我彀中”?因此,“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刘邦求贤若渴的博大胸襟美的体现。

总之,刘邦的《大风歌》来自天成,毫无雕琢之感,充分体现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实践诸要素的紧密融合,把刘邦作为一代雄主的非凡卓绝的人的本质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

刘邦大风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2

大风歌

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大风歌》的时代背景解析

(一) 历史背景

刘邦当上皇帝后, 于公元前195年出兵东征, 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后的回归途中, 经过沛县邀集家乡旧友和父老兄弟一起饮酒, 在宴席上唱起这首《大风歌》, 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 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心情。

(二) 文学背景

西汉初建, 天子初立, 为奖功绩, 遂封诸王。

英布其人, 正在其中, 按其功勋, 乃王九江。

因其异动, 刘邦发兵, 苦战得胜, 凯旋回乡。

酒宴之上, 不胜觥俦, 豪饮之下, 乃成此歌。

大汉政权刚开始建立, 汉高祖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 胜利凯旋, 荣归故里的庆功宴上, 情不自禁, 思绪万千, 饮酒高歌, 创作出千古史诗《大风歌》。

(三) 基本含义

刘邦《大风歌》前两句诗气魄豪壮, 雄迈飞扬, 充分表现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气概。后一句诗则表达了刘邦要巩固大汉王朝的统治, 急需招揽人才的心情。依据史书记载, 刘邦唱此歌时“泣下数行”, 可见他情绪十分激动。这是一首成功的凯歌, 直抒胸臆, 雄豪自放。全诗充满霸王之气, 气魄宏大, 意气风发, 境界非同凡响。

毛泽东曾多次评价赞誉刘邦和他的《大风歌》时说:“这首诗写得很好, 很有气魄。”并认为汉高祖刘邦没有读过几天书, 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很不容易, 并在多个场合咏唱。

二、《大风歌》的艺术特色

《大风歌》这首诗艺术特色十分鲜明, 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一是语言精练, 内容丰富。全文只有短短3句, 23个字, 却涵盖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既有大风起云飞扬的自然景观描写, 时代背景的高度精练概括, 又有威加海内、创建大汉王朝, 平叛凯旋、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志得意满的壮志豪情, 还有急于招揽勇士贤才, 巩固大汉王朝政权, 保卫边疆的渴望和忧思。二是思想深刻, 逻辑性强。在极短的篇幅内, 既写出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 群雄争霸, 创业的艰难, 又揭示出了平叛归来, 巩固政权, 守业的不易, 流露出急于招揽贤才勇士镇守边疆的渴望。全诗主题突出, 层次分明, 高屋建瓴, 哲理深刻, 思想性极强。从逻辑推理来看, 先写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 再写威加海内建立大汉王朝, 平叛归来的豪情壮志, 后写招揽贤才勇士镇守边疆的渴望, 顺理成章, 层层递进, 十分严密。三是对比强烈, 跌宕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全诗选材精当, 跌宕起伏, 写法独特, 雄伟壮丽, 气势恢宏。既有风起云涌的自然景观时代背景的刻画描写, 威加海内的豪情壮志和荣归故里的志得意满, 又有安得猛士守四方的忧郁和渴望。动静描写、喜忧对比十分强烈, 逐层递进, 跌宕起伏, 引人入胜, 艺术感染力极强。

三、《大风歌》的内容解析

刘邦 (公元前256—公元前195) , 沛县丰邑人, 汉朝开国皇帝, 著名政治家、军事统帅。秦朝末年, 刘邦曾任亭长。陈胜、吴广起义后, 他在沛县起兵响应, 成为起义军首领之一。秦亡以后, 他先后消灭项羽的军队及其割据势力, 统一全国, 创立了大汉王朝。

“大风起兮云飞扬”, 对这一句的理解, 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 以喻群雄竞逐, 而天下乱也。” (见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 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形势。“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形势为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王朝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运气。“大风起兮云飞扬”, 既是自然景观的描述, 又是客观的时代风云, 为全篇抒发豪情设置了恢宏自然的时代背景。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这句是说刘邦自己平息叛乱, 荣归故里。邀请旧日好友一起饮酒庆祝, 喝到醉醺醺的时候, 刘邦一面击箸, 一面唱这首《大风歌》。这时的刘邦不但推翻了暴秦, 经历了楚汉相争, 艰难地战胜了项羽, 成了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而且刚刚经过恶战, 好不容易才平息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令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 从“威加海内”四个字中就不难看出他此时的一派志得意满, 胜利凯旋的豪情壮志和心态。然而, 眼下的异姓王诸侯各据一方, 随时都会爆发英布那样的叛乱, 又使他内心深处对如何守住这份霸业, 巩固汉王朝政权, 充满了忧虑、恐惧和悲哀。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求才若渴的希望, 也包含如何做得到的困惑。大业初成, 急需效忠和真心辅佐自己保卫大业, 稳定大业的“勇士”, 可是这样的“勇士”到哪里寻找?如何才能得到呢?忧虑激切、深沉, 困惑、悲哀的情绪难以排解。

四、《大风歌》的美学解读

刘邦这首《大风歌》诗, 气象宏大, 雄奇壮美, 一气呵成, 势如江河横溢, 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朱熹在《楚辞后语》中赞道:“千载以来, 人主之词, 亦未有若是壮丽而奇伟者也。呜呼雄哉!”这种壮美具体表现在:

(一) 气势恢宏的魄力美。

整首诗把沧海变桑田、风云激荡的历史演变过程蕴藏在大开大合的意象营造中。“大风”横扫一切, 象征了摧枯拉朽的历史变迁之力;“飞扬”的“云”衬托出大风的强劲, 大有“狂飙为我从天落”之势。“大风”推动了“云”, 由云的流动联想到人世的沧桑巨变, 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风云所推动。诗人刘邦功成名就, 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气油然而生:他从风云奇诡变化中看到了自己的从容镇定, 感到了尊严和成就, 获得了一种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美感。

(二) 建功立业的成就美。

诗人刘邦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 到达了建功立业的最高峰, 确证了人生的最高价值, 于是自然而然吟出了“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神来之句。这里的“威”含义丰富:有经过艰苦卓绝的征战取得胜利使征服欲得以满足的自豪感, 有终成统一大业之后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成功感, 有登上帝位之后“天下舍我其谁”的踌躇满志感, 又有衣锦还乡向乡邻炫耀的自我荣耀感。令世人瞩目的功绩体现出一种催人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成就美。

(三) 求贤若渴的胸襟美。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句中的“猛士”是富有阳光之气的壮美, 是智慧与力量的象征。他不仅指在沙场上冲锋陷阵的豪杰猛将, 而且包括在和平年代治国安邦的良臣贤士, 请贤臣求良将保家卫国是刘邦的迫切需求。一代雄主若没有“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 岂能让“天下英雄入我彀中”?因此,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刘邦求贤若渴的博大胸襟美的体现。

总之, 刘邦的《大风歌》浑然天成, 毫无雕琢之感, 充分体现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实践诸要素的紧密融合, 把刘邦作为一代雄主的非凡卓绝的伟人情怀、本质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

五、《大风歌》的文学史意义解析

(一) 击筑慷慨歌《大风》, 泣血深情悲《鸿鹄》。

《大风歌》记于《史记·高祖本纪》, 《鸿鹄歌》记于《史记·留侯世家》。刘邦两次即兴而唱的楚词都是即兴而作, 流传至今,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皇帝诗作。

《汉书·礼乐志》祭祀刘邦, 必须演唱《大风歌》, 遂成为汉王朝一项重要的礼乐制度。本来, 诗被谱曲而唱之, 就容易流传, 而刘邦的《大风歌》诗、曲、舞皆佳, 三美合一, 再加上朝廷的礼乐示范, 日益深入人心, 朝野皆习, 对两汉四百年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是两汉文学艺术的直接源头。

(二) 偶尔即兴一歌哭, 从此天下遍楚声。

鲁迅《汉文学史纲》极为简略, 却专门拿出一个第六篇章《汉宫楚声》, 讲述刘邦歌诗对两汉宫廷文化巨大而长远的影响, 可见鲁迅对其评价极高。

刘邦的《大风歌》诞生后, 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楚风。最先接唱的是刘邦的戚姬。其次是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所作琴曲词《归风送远操》, 达到了相当的审美品位。“凉风起兮天陨霜, 怀君子兮渺难忘, 感予心兮多慷慨!”唱得最好的, 要数他的重孙汉武帝刘彻。留下了一批传世之作, 情深, 意美, 词丽, 在中外诗坛颇受重视。著名的《李夫人歌》: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而来迟。仅仅十五个字, 却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凄美得令人心痛的意境, 在真实与虚拟、梦想与幻灭的巨大反差之间, 把真诚的爱情和执著的向往表现得那样炽烈、那样感人。楚歌不仅用以抒情, 有时还被用以说事。如《汉书·司马相如传》《汉书·外戚传》。

(三) 唤起屈子兴楚辞, 催生汉赋昌汉文。

当人们在刘邦引领下唱着楚歌跳着楚舞, 情怀依然难尽的时候, 一种源于楚歌长于楚歌的新兴文体——汉赋应运而生了。这种“不歌而诵”的文章, 既可作为楚歌的直接扩展, 相伴而生, 相得益彰, 又可独立文坛, 径自舒扬, 比楚歌有着远为广邈的表现疆域和浩莽的抒情自由。全新的汉赋再经武帝、宣帝爷孙的大力倡导奖掖, 遂成为两汉时期的主流文体。

今天, 当文化拯救已逐渐成为一个时代的觉醒, 当传统经典的不朽价值再次被惊喜地发现之时, 是谁拯救了濒临灭绝的楚辞?是谁把屈原推向了当仁不让的辉煌?这里面固然有司马迁、贾谊、刘安、王逸等史学家文学家的撰述编辑之劳, 但比这更重要的奠基导向之功, 无疑应属那位天生爱唱楚歌的皇帝——刘邦。

(四) 大风起兮云飞扬, 江河连波写辉煌。

刘邦《大风歌》诞生后, 在整个文学艺术领域刮起一股磅礴大气的雄风。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论:“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 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 是后来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美的历程·四楚汉浪漫主义》) 楚歌楚辞唱彻九州, 成为上自天子, 下至草民、抒情表意的一种活泼鲜灵的文化生态, 让历史认知屈原, 让文学、史学、艺术, 都在沛然楚风、油然楚雨中, 勃发雄奇与伟丽, 生长豪情与浪漫。读《史记》、《汉书》汉代士人表意, 则多为楚歌楚舞, 还有继之以楚风辞赋的。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态开天辟地以来的一次重大变革。

综上所述,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作楚歌的皇帝, 他的《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任何一本完整的《中国文学史》都要提到汉高祖的《大风歌》。以三句之诗二十三个字留名青史的, 恐怕除此一首之外, 再也找不到第二首。正如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所言:“《大风》、《鸿鹄》之歌, 亦天纵之英作也。”《大风歌》开创了后代的雄健豪放派诗风, 卓尔不凡的宏大气势, 丰富的内容, 深刻的哲理, 跌宕起伏的艺术感染力, 一直影响到现代和当代文学, 像一座艺术的丰碑, 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要: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农民起义, 推翻暴秦, 历经楚汉相争, 消灭割据势力, 建立大汉王朝, 由平民登上开国皇帝宝座的英雄, 他的即兴之作《大风歌》气势恢宏, 跌宕起伏、雄奇壮美、不同凡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汉唐雄风之先河, 其思想性、艺术性在历史上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解析《大风歌》的艺术特色及文学史意义, 有助于国内外文坛、艺术界、学术界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大风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对诗歌创作及文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大风歌》,艺术解析,文学史意义,美学解读

参考文献

[1]刘邦.大风歌.鉴赏[OL].[每日阅读], 2006-1-27.

[2]王荣华.九万里风鹏正举——对刘邦《大风歌》的新解[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8 (2) 2006-6-15.

[3]南怀瑾.历史的经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120.

[4]任海滨, 杜民喜.楚汉战争中刘邦用人心理探微[J].绥化师专学报.20.3.

[5]王立群.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3.191000字.

[6]范天成.刘邦, 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人文杂志, 1994-3.

沧浪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3

沧浪歌

先秦:佚名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译文: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的水清澈时可以用来洗涤冠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沧浪的水浑浊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洗脚。

注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我缨(yīng);

濯:洗。缨: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赏析:

《沧浪歌》是一首清新而悠扬的短歌,歌者名渔夫,一位没名字考证的隐者。在《楚词·渔夫》可以看到作为乱世智者的打鱼人和屈原的那次对白。渔夫对屈原的劝导蕴含者一位哲人和一位诗人的深层的理解及同情,这是基于心灵默契之上的对立和转向,渔人的`宛尔而笑意味情长,击桨远去那沧浪之歌依然余音袅袅。后人将其谱成古琴曲,名为《沧浪歌》。并引用了其里面的内容。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

沧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创,也不是“渔父”首创。屈原沧浪遇渔父古时,汉江有一支流流经沔阳,名曰沧浪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流放之时,游经沧浪水,在张沟处遇渔父问渡,颇为伤感,渔父唱了一首《沧浪歌》启发屈原如何面对现实,传为历史佳话。

洞仙歌·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4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古诗简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是宋代文学家晁补之的词作。这是一首赏月词,上阕以雄厚的笔力勾勒出一个青烟缭绕、明镜高悬的壮阔中秋月夜景致;下阕采用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顺序描绘屋舍的景象。全词紧紧围绕月色、月景,极尽铺排能事,首尾圆合,结构严谨,境界阔大,词气雄放。

翻译/译文

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注释

⑴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乐章集》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句逗亦参差不一。晁补之此词为变格,前片第二句作上二、下三句法,后片第四句加衬字。泗州:今安徽省泗县。

⑵幂(mì):烟雾弥漫貌。

⑶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⑷寒螀(jiāng):即寒蝉,体小,秋出而鸣。

⑸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⑹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故名。

⑺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

⑻佳人:这里指席间的女性。

⑼流霞:本天上云霞,语意双关,借指美酒。《太平广记》引《抱朴子·须曼卿》曰:蒲坂有须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来迎我,乘龙升天。龙行甚疾,头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饮我,辄不饥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令更自修责,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厕三年。吾何人哉?”河东因号曼卿为“斥仙人”。

⑽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

创作背景

晁补之久经贬黜之后于宋徽宗大观四年(11)被重新起用为泗州守,赴任不久便赍资志以没。《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是中秋时节词人在官舍中由眼前景致联想到自身际遇时感慨而作。此词向来被认为是晁补之的绝笔。

赏析/鉴赏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异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充满凉意的,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恋。

以下两句,写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这两句意思是说,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更加亲近。作者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两次都是因牵连党争而去职,被贬外郡;作此词前不久词人虽得脱出党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无知音。“神京远”的“远”,主要是从政治的含意说的。

上面这几句赞美眷恋中透出了几分凄清。这时作者已五十八岁,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归来园隐居,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此词对仕途坎坷,也仅微露怅恨而已,全词的主调,仍然是旷达豪放的。两句明白点出孤寂心情,意脉紧接上文,而扬景则由环境景物转到望月抒怀。

下片转写室内宴饮赏月。卷帘、开屏,都是为使月光遍满,为下文“付与金尊”预作地步,表现了对明月的极端爱悦。“淡脂粉”的“淡”字也与月光极协调。水晶做成的帘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风已经打开,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频频举怀,饮酒赏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辉全部纳入金尊之中,待天晓时同着流霞,一道饮尽。

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赏月兴致的无比浓厚,都写到极致。月光本来无形。作者却赋予它形体,要把它“付与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晓时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将二者同时倾尽,意思是说赏月饮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罢。

结尾写登楼赏月,由室内转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虽然夜深露冷,作者赏月的兴致不但没有衰减,反而更加豪壮。这时他想起《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的一个故事:晋庾亮武昌,尝秋夜与诸佐吏殷浩之徒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词人觉得庭中赏月不能尽兴,所以要像庾亮那样登上南楼,去观赏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间世界,去领略那无边无际素白澄澈的清秋气象。古代五行说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称秋天为素秋。用“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谓奇想自外飞来。它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消除黑暗和污浊,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作豪放之语,两句包举八荒,丽而且壮,使通篇为之增色。

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全词以月起,以月结,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光、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晁补之很注意词的造境,这首词境界壮阔,铺张扬厉,有一泻千里的雄豪气势,展现了词人的坦荡之怀、磊落之气。

名家评价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苕溪渔隐曰:“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如晁无咎作中秋《洞仙歌》辞,其首云‘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水夜闲阶卧桂影。’固已佳矣。其后云:‘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樽,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若此,可谓善救首救尾者也。

毛晋《晁氏琴趣外篇》跋:无咎虽游戏小词,不作绮艳语,殆因法秀禅师谆谆戒山谷老人,不敢以笔墨劝淫耶?大观四年(1110)卒于泗州官舍。自画山水留春堂大屏上,题云:“胸中正可吞云梦,盏底何妨对圣贤?有意清秋入衡霍,为君无尽写江天。”又咏《洞仙歌》一阕,遂绝笔。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此词前后照应,如织锦然,真天孙手也。

《思吴江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5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译文

秋风起,树叶飞,吴江的鲈鱼鲜又肥。离家三千里,想回未能回。

思念家乡的愁和恨,怎么也压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叹!

注释

①木叶:树叶。

②鲈鱼:即桂花鱼,古名银鲈、玉花鲈。体侧扁,巨口细鳞,身有桂花色纹,肉肥嫩鲜美。

赏析:

诗的前两句“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鱼肥”从又一次降临人问的秋景写起,引发出对故乡风物的深沉思念。秋风飒飒,天高云淡,一派佳丽景色。这景色对每一个人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留恋。然而,在动人的佳景后面隐含着一个未曾道出的事实:身在洛阳,千里为宦。这样写的是洛阳的“秋风”、“佳景”,念的却是家乡的秋日风光,异地风光引起了作者难以自禁的乡关之思。所以第二句就一下子写到了家乡吴江的水,家乡水中那肥美的鲈鱼美不美。一想起家乡那甜美的水,已使作者心驰神往,更何况从家乡水中打起肥美的`鲈鱼做成可口的菜肴,那该怎样地让作者心旌摇荡,甚至于口涎难止。这首诗只提到鲈鱼一种。在一首简短的诗里因受字句限制,撮取其一已可,而这诗与那段动人的佳话互相呼应,则更增加了诗与事共同的魅力。如果再推深一层来看,作者写此诗的时候,那种浓浓的乡关之思是因为对于政治的失望与担忧而变得强烈的,这里却抛开对时局和本身遭际的任何感慨,将远离黑暗官场的深层心理转化为美食引诱的浅层的生理欲望,这不仅增加了诗的含蓄度,而且因为浓浓的乡关之思使它具有更为普遍的人生情感与意义。

子夜歌·三更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6

子夜歌·三更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译文

深夜的月光照着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怀有说不尽的凄然就像是杜鹊啼血。远去的游子为什么没有了音信,当时在柔桑夹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声和你道别。只有那陇头的流水仿佛知道我的心意,发出潺潺的声响像是在替我哭泣。

注释

①子夜歌:即《忆秦娥》。《子夜歌》本南朝民歌,《乐府诗集》列入清商曲吴声歌曲类。其声哀苦。该词情绪与之相类,兼有“三更月”之句,故袭用其题。

②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夜已三更,明月当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梁代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

③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日夜悲号于深林中,口为流血,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见《尔雅·翼·释鸟》)。

④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王孙别后,音信断绝,令人想起春日桑叶初生时分的陌上离别。何许,何处。《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咸阳古道音尘绝。”柔桑,嫩桑。《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爰求柔桑。”

⑤陇头流水,替人呜咽:陇头,即陇山,在今陕、甘交界处。《辛氏三秦记》载,时有俗歌曰:“陇头流水,其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关中人上陇者,还望故乡,悲思而歌,则有绝死者。此处借之抒发离别之痛。

赏析:

这首《子夜歌》是思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紧扣题目描写子夜深闺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思妇的愁苦之情。词虽是写的传统题材,但写景与写人的结合,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却独具特色。

开头即直写三更之月,对应词题。然三更,午夜也,正是人们熟睡之时,三更之月,古时只有为某种痛苦熬煎而深夜未眠的人才能见到。这两句形象地刻画留下了一幅静逸美景:皎洁的月光,恰恰映照在那庭院中盛开着的如银似雪的梨花上,辉映出了一片银白的世界,这种银白的世界,对于一个深夜未眠的人看来,给予的刺激真是太强烈了。故下三句,不啻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因为午夜总给人一种凄凉的感受,而如白似雪的梨花,又总会唤起人们一种悲哀痛苦的情绪,更不用说是在长久不寐的思妇眼中看到的。所以月光辉映下如雪似银的梨花,所给予人的悲凄之感,简直会使主人公哀哀欲绝,痛断愁肠。此词由所见月下梨花产生的悲哀之情,联想到死后魂化杜鹃尚凄声不断的杜鹃鸟,由其啼血悲鸣,染血杜鹃之花,联想到其声“不如归去”,点出了月下人深夜不寐之因:原来是一个闺中少妇,切盼情郎归来。她是那样真挚深情,以至夜不能寐,眼望皎洁月光、如雪梨花而悲伤欲绝。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如果说上片中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及由此而产生的悲哀痛苦之情,作者是借助于十分委婉隐曲的手法,以写景的方式暗示的话,下片中女主人公的思想心理已采用直接剖析的手法。按王孙,深闺少妇所思念之人也。他音讯断绝,无处寻觅,时间已经很长了。可怜的少妇,只能一夜一夜地在月下徘徊,往日别时情景,幕幕跃入眼帘:分别之时,也是一个春天,柔嫩的桑叶刚刚吐出,枝叶稀疏掩映着的田间小路上,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强忍着悲痛,吞声而别。“何许”状写闺中少妇对情人那种深刻而长久的忆念之情。“吞声”两字,更将一对情人分离之时欲哭不愿,以免引起对方更大悲痛的那种互相体贴顾惜神情的描摹得颇为真切动人。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田陇边的流水,似乎也为他们别时痛苦所感动,不断地发出哀鸣之声,好像也在为他们抽泣。作者巧妙地运用融情入景之法,使无情之物带上了一种有情的心理活动,对离别之情进一步渲染,结构上与上片结句相呼应,情调上则进一步加深全词的感伤哀怨气氛。

这首词前片重在写景,情由景出,后片重在写情,化情入景。结构上景、情、景依次为用,显得颇浑融完整。又句短韵密,韵脚以短促有力的入声字为主,声迫气促,易于表现一种深浓强烈之情,与全词所抒发的极度悲怆之情十分相合,不失为一篇声情摇曳的上乘之作。[5]

李笠翁谓:“作词之料,不过情号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窥词管见》)此阕字句虽少,音节虽短,却能情景相生,风神宛然,是一首韵味深长的好词。

子夜歌·三更月原文翻译及赏析2

子夜歌·三更月 宋朝 贺铸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子夜歌·三更月》译文

深夜的月光照着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怀有说不尽的凄然就像是杜鹊啼血。远去的游子为什么没有了音信,当时在柔桑夹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声和你道别。只有那陇头的流水仿佛知道我的心意,发出潺潺的声响像是在替我哭泣。

《子夜歌·三更月》注释

子夜歌:即《忆秦娥》。《子夜歌》本南朝民歌,《乐府诗集》列入清商曲吴声歌曲类。其声哀苦。该词情绪与之相类,兼有“三更月”之句,故袭用其题。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夜已三更,明月当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梁代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日夜悲号于深林中,口为流血,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见《尔雅·翼·释鸟》)。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王孙别后,音信断绝,令人想起春日桑叶初生时分的陌上离别。何许,何处。《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咸阳古道音尘绝。”柔桑,嫩桑。《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爰求柔桑。”

陇头流水,替人呜咽:陇头,即陇山,在今陕、甘交界处。《辛氏三秦记》载,时有俗歌曰:“陇头流水,其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关中人上陇者,还望故乡,悲思而歌,则有绝死者。此处借之抒发离别之痛。

《子夜歌·三更月》赏析

这首《子夜歌》个不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紧扣题目描写子夜深写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不妇的愁苦之情。词虽个写的传统题材,但写景与写人的结合,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却独具特色。

开头即直写三更之月,对应词题。然三更,午夜也,正个人们熟睡之时,三更之月,古时只有为某种痛苦熬煎而深夜未眠的人才能见到。这两句形象地刻画留下了一幅静逸美景:皎洁的月光,恰恰映照在那庭院中盛开着的如银似雪的梨花上,辉映出了一片银白的世界,这种银白的世界,对于一个深夜未眠的人看来,给予的刺激真个太强烈了。故下三句,不啻个自然而然脱口而出:“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因为午夜总给人一种凄凉的感受,而如白似雪的梨花,又总会唤起人们一种悲哀痛苦的情绪,更不用说个在长久不寐的不妇眼中看到的。所以月光辉映下如雪似银的梨花,所给予人的悲凄之感,简直会使主人公哀哀欲绝,痛断愁肠。此词由所见月下梨花在生的悲哀之情,联想到死后魂化杜鹃尚凄声不断的杜鹃鸟,由其啼血悲鸣,染血杜鹃之花,联想到其声“不如归去”,点出了月下人深夜不寐之因:原来个一个写中少妇,切盼情郎归来。她个那样真挚深情,以至夜不能寐,眼望皎洁月光、如雪梨花而悲伤欲绝。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如果说上片中女主人公对情人的不念及由此而在生的悲哀痛苦之情,作者个借助于十分委婉隐曲的手法,以写景的方式暗示的话,下片中女主人公的不想心理已采用直接剖析的手法。按王孙,深写少妇所不念之人也。他音讯断绝,无处寻觅,时间已经很长了。可怜的少妇,只能一夜一夜地在月下徘徊,往日别时情景,幕幕跃入眼帘:分别之时,也个一个春天,柔嫩的桑叶刚刚吐出,枝叶稀疏掩映着的田间小路上,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强忍着悲痛,吞声而别。“何许”状写写中少妇对情人那种深刻而长久的忆念之情。“吞声”两者,更将一对情人分离之时欲哭不愿,以免引起对方更大悲痛的那种互相体贴顾惜神情的描摹得颇为真切动人。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田陇边的流水,似乎也为他们别时痛苦所感动,不断地发出哀鸣之声,好像也在为他们抽泣。作者巧妙地运用融情入景之法,使无情之物带上了一种有情的心理活动,对离别之情进一步渲染,结构上与上片结句相呼应,情调上则进一步加深全词的感伤哀怨气氛。

这首词前片重在写景,情由景出,后片重在写情,化情入景。结构上景、情、景依次为用,显得颇浑融完整。又句短韵密,韵脚以短促有力的入声者为主,声迫气促,易于表现一种深浓强烈之情,与全词所抒发的极度悲怆之情十分相合,不失为一篇声情摇曳的上乘之作。

子夜歌·三更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7

开头即直写三更之月,对应词题。然三更,午夜也,正个人们熟睡之时,三更之月,古时只有为某种痛苦熬煎而深夜未眠的人才能见到。这两句形象地刻画留下了一幅静逸美景:皎洁的月光,恰恰映照在那庭院中盛开着的如银似雪的梨花上,辉映出了一片银白的世界,这种银白的世界,对于一个深夜未眠的人看来,给予的刺激真个太强烈了。故下三句,不啻个自然而然脱口而出:“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因为午夜总给人一种凄凉的感受,而如白似雪的梨花,又总会唤起人们一种悲哀痛苦的.情绪,更不用说个在长久不寐的不妇眼中看到的。所以月光辉映下如雪似银的梨花,所给予人的悲凄之感,简直会使主人公哀哀欲绝,痛断愁肠。此词由所见月下梨花在生的悲哀之情,联想到死后魂化杜鹃尚凄声不断的杜鹃鸟,由其啼血悲鸣,染血杜鹃之花,联想到其声“不如归去”,点出了月下人深夜不寐之因:原来个一个写中少妇,切盼情郎归来。她个那样真挚深情,以至夜不能寐,眼望皎洁月光、如雪梨花而悲伤欲绝。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如果说上片中女主人公对情人的不念及由此而在生的悲哀痛苦之情,作者个借助于十分委婉隐曲的手法,以写景的方式暗示的话,下片中女主人公的不想心理已采用直接剖析的手法。按王孙,深写少妇所不念之人也。他音讯断绝,无处寻觅,时间已经很长了。可怜的少妇,只能一夜一夜地在月下徘徊,往日别时情景,幕幕跃入眼帘:分别之时,也个一个春天,柔嫩的桑叶刚刚吐出,枝叶稀疏掩映着的田间小路上,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强忍着悲痛,吞声而别。“何许”状写写中少妇对情人那种深刻而长久的忆念之情。“吞声”两者,更将一对情人分离之时欲哭不愿,以免引起对方更大悲痛的那种互相体贴顾惜神情的描摹得颇为真切动人。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田陇边的流水,似乎也为他们别时痛苦所感动,不断地发出哀鸣之声,好像也在为他们抽泣。作者巧妙地运用融情入景之法,使无情之物带上了一种有情的心理活动,对离别之情进一步渲染,结构上与上片结句相呼应,情调上则进一步加深全词的感伤哀怨气氛。

这首词前片重在写景,情由景出,后片重在写情,化情入景。结构上景、情、景依次为用,显得颇浑融完整。又句短韵密,韵脚以短促有力的入声者为主,声迫气促,易于表现一种深浓强烈之情,与全词所抒发的极度悲怆之情十分相合,不失为一篇声情摇曳的上乘之作。

洞仙歌·中秋原文翻译赏析 篇8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赏析:

这是一首咏颂中秋明月的词作,借“月有盈亏”的现象,抒发“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的豪情。词语洗炼精熟,意境开阔,富有哲理,较之轻浮、侧艳的儿女情,以及粉饰太平的利禄语高出很多,是词中上品。

上阕开句是个比喻句,“碧天如水”将烟霏云敛、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绿水固是常见,但“一洗秋容净”之句的出现,不仅使它顿失俗态,且显示出一种阔大无比的气势,点睛之处便在一个“洗”字。下面是一个问句“何处飞来大明镜?”看似平淡无奇但却点出了要写的主体对象——月亮,且出语自然轻松、比喻贴切。紧接着又使用了一个反诘句“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意思是:谁曾说起过这样的话,把月中的桂树砍倒,明镜似的月亮会更加光辉流溢。

这是在用典,《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一段趣话:“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月中之物,当指桂树,因神话中谓月中有桂树。词人在这里是反其意而用,态度明确地发出了“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的呼声,意思是说:诚如所言,砍去月中之桂更如光辉的月亮,便会无所遗漏地覆盖大地山河,使它们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来。“无遗照”,“山河倒影”,表现了作者一心想收复中原、统一国土,但面对南宋王朝所辖的半壁山河,无计可施,只能寄情皓月,发出兴叹。词人反用典故主张砍去月中之“桂”,与期盼能除去朝中的奸佞秦桧可能也是谐音巧合。因为“桧”本与“桂”同音,唐宋之后由于音变,而且是仅在秦桧这个专有人名中“桧”才发“会”音。即使不是偶然巧合,也加深了一层强烈的政治色彩。

下阕承前,词人也深知月中之桂不可斫,月光映照出的也只能是破碎了的山河,所以“人犹苦馀热,肺腑生尘”之句表面写的是:夏日的酷暑虽退,但馀热还时而袭来,令人烦闷;实际抒发的却是对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恃权猖獗、炙手可热的愤怒,与朝中爱国之士受尽压抑的不平之气。“移我超然到三境”中的“三境”,指神话中的海上三仙山蓬莱、方丈、瀛州;这种想遁入仙山的想法,只是词人在悲愤之极时寻求解脱的思想流露,但这只是刹那间的闪现,很快又对着明月再次点燃起希望:“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又是一个问句。

“姮娥”即指神话中主管月宫的仙女,本作“恒娥”(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称“常娥”,通作“嫦娥”),这是借向嫦娥发问到底因为什么事,竟然出现让月亮时而圆时而缺的现象,以引出下面要说的正文:“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一个“烦”字又引出了一则神话故事,据《酉阳杂俎·天咫》记“旧言中有桂,……高五百尺,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几句是说:麻烦吴刚挥动手中忽忽生风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洁饱满,普照大地,无遗露地映照出统一的山河和繁华的人间。

这是词人梦寐以盼的希望的火花又次迸发。然而,词人深知自己并非生活在幻想里,他曾亲率部队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抵抗过强大的金兵,惨痛的教训告诉他要把希望变成现实,必定要不屈不挠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便是尾句“待拼却长年,醉了还醒”所显示的内容。“醉”应指受挫折、受贬谪后不得不以酒浇愁而醉;“醒”则是除奸、杀敌、收复国土之志不已。

七夕歌原文及赏析 篇9

原文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翻译

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写成的乐府歌行。南朝梁殷芸《小说》(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这则神话将牛郎织女的被罚阻隔天河,诿之于织女的嫁后贪欢,懒惰废织,带有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思想遗毒。这首诗虽取材于此,但作者却是讴歌他们的深挚爱情,同情他们被迫分离;结尾又以“夜夜孤眠”不嫁人的嫦娥与之作比,似在暗示天地间较牛郎织女更为不幸的大有人在,足以启发人们深思。

全诗可分四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点明时令和鹊桥。“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西方之神“蓐收”开始行司秋令,北斗七星的斗柄已指向西方了。金风飒飒,银汉迢迢,星移斗转,这是多么迷人的夜空。这时“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神宫召集喜鹊,役使它们直渡天河,云集为桥,以渡织女与牛郎相会。这四句诗通过具有时令特征的景物和神话中的鹊桥显示七夕已到,为牛郎织女相会布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

“桥东”以下十二句为第二段,追溯牛郎织女唯七夕一相逢的原因。写了织女婚前、婚后和被谪归河东的全过程,内容与《小说》大致相同。但文辞流美,叙述宛转,富有情韵,远非《小说》可比。特别是增加了“绿鬓云鬟朝暮梳”一句,与充满着旷怨之情的“辛苦无欢容不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她“河西嫁得牵牛夫”,伉俪相得,极为如意的心情。她由“容不理”变为“朝暮梳”,是热爱男耕女织新生活的表现。诗人加上这一句,丰富了织女的形象,突出了她珍惜爱情、追求幸福的性格,使一个“得此良人”,心里甜丝丝、美滋滋的新嫁娘的身影跃然纸上,而那“贪欢”“废织纴”之说,已成了苍白无力的欲加之罪。

“别多”以下八句为第三段,写牛郎织女七夕乍会又离的悲痛。一年三百六十日,他们只有一个晚上能够相会,真是“别多会少”,但这是天帝的命令,无可奈何。如果是个忘情者,倒也罢了,却偏偏想起了从前夫唱妇随的无限恩爱,怎能不痛苦万分。他们匆匆相会,离愁别恨还未说完,可是“烛龙已驾随羲和”。神话传说中的烛龙(在北方无日处,目发巨光,睁眼为昼,闭眼为夜),已随御日车之神羲和拉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年一度的七夕就这样消逝了。守在河边监视他们的天官严厉执行天帝的命令,不管她们“相见时难别亦难”,天刚亮便无情地催促织女踏上“鹊桥归路”。她心痛似绞,喷涌的泪水,化作了滂沱大雨。但这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泪痕有尽愁无歇”,有尽的泪水又怎能冲洗掉无穷的离愁?这八句诗通过“恩爱多”与“别多会少”、“说不尽”与“烛龙已驾”、难割舍与灵官催发、泪有尽与“愁无歇”的矛盾,把织女内心的痛苦刻划得入木三分,真切感人。

最后四句为第四段,是对织女的劝慰之辞。大意是说,织女你不要悲叹,天地固然无情,但你与牛郎一年一度总会相见一次,比起“夜夜孤眠广寒殿”的嫦娥来不知要好多少倍。天地之大,不仅只有嫦娥永久孤眠独宿,“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元稹《织夫词》);“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施肩吾《古别离》)。人间羡慕织女的怨女真不知凡几,望夫石之多,亦是见证。诗人将嫦娥作为孤凄女子的化身,通过她与织女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不仅写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场面,还追叙了织女婚前婚后的有关情节,展示了她心情变化的三个过程:嫁前“辛苦无欢容不理”;嫁后“绿鬓云鬟朝暮梳”;谪归“泪痕有尽愁无歇”。由怨而欢而悲,机声、玉指、愁容、欢态、叹息、眼泪都写到了。诗篇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她,使一个富有立体感的血肉丰满的少女形象活跃在读者面前。这是这首诗超过同题材的一般诗词的地方,无怪乎《侯鲭录》云:“此歌东坡称之”。

这首诗四句一组,一组一意,通俗流畅,平淡自然,是诗人“满口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贺方回乐府序》)的创作主张的体现。

赏析

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写成的乐府歌行。南朝梁殷芸《小说》(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这则神话将牛郎织女的被罚阻隔天河,诿之于织女的嫁后贪欢,懒惰废织,带有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思想遗毒。这首诗虽取材于此,但作者却是讴歌他们的深挚爱情,同情他们被迫分离;结尾又以“夜夜孤眠”不嫁人的嫦娥与之作比,似在暗示天地间较牛郎织女更为不幸的大有人在,足以启发人们深思。

全诗可分四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点明时令和鹊桥。“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西方之神“蓐收”开始行司秋令,北斗七星的斗柄已指向西方了。金风飒飒,银汉迢迢,星移斗转,这是多么迷人的夜空。这时“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神宫召集喜鹊,役使它们直渡天河,云集为桥,以渡织女与牛郎相会。这四句诗通过具有时令特征的景物和神话中的鹊桥显示七夕已到,为牛郎织女相会布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

“桥东”以下十二句为第二段,追溯牛郎织女唯七夕一相逢的原因。写了织女婚前、婚后和被谪归河东的全过程,内容与《小说》大致相同。但文辞流美,叙述宛转,富有情韵,远非《小说》可比。特别是增加了“绿鬓云鬟朝暮梳”一句,与充满着旷怨之情的“辛苦无欢容不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她“河西嫁得牵牛夫”,伉俪相得,极为如意的心情。她由“容不理”变为“朝暮梳”,是热爱男耕女织新生活的表现。诗人加上这一句,丰富了织女的形象,突出了她珍惜爱情、追求幸福的性格,使一个“得此良人”,心里甜丝丝、美滋滋的新嫁娘的身影跃然纸上,而那“贪欢”“废织纴”之说,已成了苍白无力的欲加之罪。

“别多”以下八句为第三段,写牛郎织女七夕乍会又离的悲痛。一年三百六十日,他们只有一个晚上能够相会,真是“别多会少”,但这是天帝的命令,无可奈何。如果是个忘情者,倒也罢了,却偏偏想起了从前夫唱妇随的无限恩爱,怎能不痛苦万分。他们匆匆相会,离愁别恨还未说完,可是“烛龙已驾随羲和”。神话传说中的`烛龙(在北方无日处,目发巨光,睁眼为昼,闭眼为夜),已随御日车之神羲和拉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年一度的七夕就这样消逝了。守在河边监视他们的天官严厉执行天帝的命令,不管她们“相见时难别亦难”,天刚亮便无情地催促织女踏上“鹊桥归路”。她心痛似绞,喷涌的泪水,化作了滂沱大雨。但这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泪痕有尽愁无歇”,有尽的泪水又怎能冲洗掉无穷的离愁?这八句诗通过“恩爱多”与“别多会少”、“说不尽”与“烛龙已驾”、难割舍与灵官催发、泪有尽与“愁无歇”的矛盾,把织女内心的痛苦刻划得入木三分,真切感人。

最后四句为第四段,是对织女的劝慰之辞。大意是说,织女你不要悲叹,天地固然无情,但你与牛郎一年一度总会相见一次,比起“夜夜孤眠广寒殿”的嫦娥来不知要好多少倍。天地之大,不仅只有嫦娥永久孤眠独宿,“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元稹《织夫词》);“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施肩吾《古别离》)。人间羡慕织女的怨女真不知凡几,望夫石之多,亦是见证。诗人将嫦娥作为孤凄女子的化身,通过她与织女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不仅写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场面,还追叙了织女婚前婚后的有关情节,展示了她心情变化的三个过程:嫁前“辛苦无欢容不理”;嫁后“绿鬓云鬟朝暮梳”;谪归“泪痕有尽愁无歇”。由怨而欢而悲,机声、玉指、愁容、欢态、叹息、眼泪都写到了。诗篇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她,使一个富有立体感的血肉丰满的少女形象活跃在读者面前。这是这首诗超过同题材的一般诗词的地方,无怪乎《侯鲭录》云:“此歌东坡称之”。

临路歌原文及赏析 篇10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前言】

《临路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题名可能是《临终歌》之误。此诗当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况下的最后作品。

【注释】

〔1〕临路歌:“临终歌”之误。李白绝笔

〔2〕八裔 :八方荒原之地

〔3〕中天:半空

〔4〕摧:摧折

〔5〕 馀风:遗风

〔6〕激:激荡

〔7〕万世:千秋万世

〔8〕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是太阳出来的地方。古代将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暗喻到了皇帝的身边

〔9〕挂:喻腐朽势力阻挠

〔10〕石袂:当作左袂,即左袖

〔11〕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12〕仲尼句:指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翻译】

这首诗是李白的绝笔,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人世的眷恋和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根据注释,本诗的大意为:大鹏奋飞啊振动八极,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济。虽被摧折,其余风啊仍可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啊又挂住左翼;力虽不济,后人得此余风而可传此事迹,然而世无孔子,谁能为我的摧折而哭泣。

【鉴赏】

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也是以大鹏自比的。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象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准备奋飞。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歌的头两句是说:大鹏展翅远举啊,振动了四面八方;飞到半空啊,翅膀摧折,无力翱翔。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大鹏飞兮振八裔”,可能隐含有李白受诏入京一类事情在里面。“中天摧兮”则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它给人的感觉,有点象项羽《垓下歌》开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激”是激荡、激励,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扶桑,是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挂石袂”的“石”当是“左”字之误。严忌《哀时命》中有“左袪(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此句在造语上可能受了严忌的启发。不过,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让衣袖给树高千丈的扶桑挂住。而大鹏又只应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挂住的究竟是谁呢?在李白的意识中,大鹏和自己有时原是不分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的奇句。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前一句说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传。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异兽。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非常难受。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谁也不会像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这两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对此将无限惋惜,一方面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含意和杜甫总结李白一生时说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非常相近。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赏析 篇11

原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一作:一斗)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译文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注释

⑴知章:即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性旷放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他在长安一见李白,便称他为“谪仙人”,解所佩金龟换酒痛饮。这两句写贺知章醉后骑马,摇摇晃晃,像乘船一样。醉眼昏花,跌落井中淹死。

⑵汝阳: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朝天:朝见天子。此谓李痛饮后才入朝。麴车.酒车。移封:改换封地。酒泉:郡名,在今甘肃酒泉县。传说郡城下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

⑶左相:指左丞相李适之,天宝元年(742年)八月为左丞相,天宝五年(746年)四月,为李林甫排挤罢相。长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故用来形容李适之的酒量之大。衔杯:贪酒。圣:酒的代称。《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尚书郎徐邈酒醉,校事赵达来问事,邈言“中圣人”。达复告曹操,操怒,鲜于辅解释说:“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李适之罢相后,尝作诗云:“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此化用李之诗句,说他虽罢相,仍豪饮如常。

⑷宗之:崔宗之,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朋友。觞:大酒杯。白眼:晋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视俗人。玉树临风:崔宗之风姿秀美,故以玉树为喻。

⑸苏晋:开元进士,曾为户部和吏部侍郎,长斋:长期斋戒。绣佛:画的佛像。逃禅:这里指不守佛门戒律。佛教戒饮酒。苏晋长斋信佛,却嗜酒,故曰“逃禅”。

⑹李白: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应诏至长安,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并赐食,亲为调羹,诏为供奉翰林。有一次,玄宗在沉香亭召他写配乐的诗,而他却在长安酒肆喝得大醉。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白莲地,召李白来写文章,而这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了,玄宗就命高力士扶他上船来见。

⑺张旭:吴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时人称为“草圣”。脱帽露顶:写张旭狂放不羁的醉态。据说张旭每当大醉,常呼叫奔走,索笔挥洒,甚至以头濡墨而书。醒后自视手迹,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世称“张颠”。

⑻焦遂:布衣之士,平民,以嗜酒闻名,事迹不详。卓然:神采焕发的样子。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

赏析: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箇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杜臆》卷一)。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路上看到麴车(即酒车)竟然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今属甘肃)去。相传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见《三秦记》)。唐代,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接着出现的是李适之。他于742年(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一语点出他的豪华奢侈。然而好景不长,开宝五载适之为李林甫排挤,罢相后,在家与亲友会饮,虽酒兴未减,却不免牢骚满腹,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旧唐书。李适之传》)“衔杯乐圣称避贤”即化用李适之诗句。“乐圣”即喜喝清酒,“避贤”,即不喝浊酒。结合他罢相的事实看,“避贤”语意双关,有讽刺李林甫的意味。这里抓住权位的`得失这一个重要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精心描绘李适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很耐人寻味。

三个显贵人物展现后,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很有韵味。接着写苏晋。司马迁写《史记》擅长以矛盾冲突的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杜甫也善于抓住矛盾的行为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以上五个次要人物展现后,中心人物隆重出场了。

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也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兴酣落笔摇五岳”(《江上吟》)。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一句,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天子呼来不上船”,虽未必是事实,却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杜甫是李白的挚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是张旭。他“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杜臆》卷一)。当时人称“草圣”。张旭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他无视权贵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脱帽露顶王公前”,这是何等的倨傲不恭,不拘礼仪!它酣畅地表现了张旭狂放不羁,傲世独立的性格特征。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平民。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席间在座的人。诗里刻画焦遂的性格特征,集中在渲染他的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用笔精确、谨严。

《八仙歌》的情调幽默谐谑,色彩明丽,旋律轻快。在音韵上,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是一首严密完整的歌行。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八个人物主次分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彼此衬托映照,有如一座群体圆雕,艺术上确有独创性。正如王嗣奭所说:“此创格,前无所因。”它在古典诗歌中的确是别开生面之作。

 创作背景

上一篇: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总结下一篇:精选高三校园霸气励志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