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一策工作计划

2024-05-18

一河一策工作计划

一河一策工作计划 篇1

宝兴县灯笼沟河一河一策 管

编制单位:宝兴县交通运输局

二〇一七年九月 方案编制背景

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雅安市市委、市政府印发《雅安市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宝兴县委、县政府印发《宝兴县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为背景。编制范围、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1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青衣江流域支流灯笼沟河范围。

2.2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修复水生态为重点,做到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工作方案和推进实效到位、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

2.3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强化规划约束,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生态功能。

(2)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

(4)坚持强化监督、严格考核。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2.4编制依据

2.4.1 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清洁生产促进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8)《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9)《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

(10)《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2.4.2 相关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HJ/T92-2002)(5)《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6)《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8)《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南》(环办函〔2015〕1232号)(9)《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环办函〔2015〕1711号)(10)《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环办〔2014〕111号)(11)《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

2.4.3 地方相关规划

(1)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

(2)雅安市委、市政府印发《雅安市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

(3)宝兴县委、县政府印发《宝兴县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

(4)宝兴县委、县政府印发《宝兴县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5)《四川省水功能区划》

(6)《宝兴县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7)《宝兴县城总体规划》(编制中)

(8)《宝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9)宝兴县“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10)宝兴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11)雅安市2015年水资源公报(12)宝兴县2016年统计年鉴(13)《宝兴县河流名录河长信息表》

(14)《宝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送审)(15)《全方位绿美宝兴规划(2016-2020年)》

(16)《宝兴县河道采砂规划报告(2017年-2022年)》(送审)(17)《宝兴县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送审)

(18)《宝兴县环境保护局宝兴河流域地表水监测(2014-2017年)》 河流管理保护目标

3.1规划期

本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16年,规划期4年,至2020年止。

3.2总体目标

以全面改善河湖水环境,恢复河湖自然生态,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为总目标。

3.2.1水资源保护

量化“三条红线指标”,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流域水质水量监测系统;完成灯笼沟河排污口信息台账建设;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完善监督考核体系。

3.2.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启动灯笼沟河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开展灯笼沟河管理范围划定宣传动员和人员培训,落实责任分工。同时,做好划界工作勘察、测绘等器具准备和标志界桩等物质准备工作,落实工作经费。规范采矿开采等行为,清理岸线垃圾,提高岸

线植被覆盖率,确保水域岸线河势稳定。加强宣传管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预警应急预案。

3.2.3水污染防治

严格落实宝兴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对青衣江流域支流灯笼沟河综合整治。科学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以改善河流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项目的环评管理和排污监管,除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外,对涉水项目实施区域限批。强化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监管,排放达到灯笼沟河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3.2.4水环境治理

联合相关单位加强水环境质量通报,每月定期发布灯笼沟河水环境质量及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并通报县河长制办公室;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和人力投入,以流域为单位,以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支撑,加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的河流治理及良好水体保护;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开展,每年2次,主要就水资源重要性、节约用水、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依法治水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水环境保护的意识。

3.2.5水生态修复

联合相关单位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加大财政对水土保持防治投入力度,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河流生态保护: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涉鱼生态补偿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推进河流生态修复,强化水工程建设对生态的保护,加强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高发易发区水土流失治理。

3.2.6执法监督

完善地方工作制度,健全河道管理机构,配备适宜的人员、资金、装配。加强河流管理保护联合执法。建立多部门、常态化、严格的水环境联合执法体系和河流日常监管巡查制度;落实河流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水土流失违法案件,坚决清理整治非法建设、排污、设障、捕捞、养殖、围垦、乱弃乱倒、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加强监督考核体系建设。

3.3 具体指标

3.3.1水资源保护目标

(1)量化“三条红线”。根据《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量化“三条红线指标”,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2)建立灯笼沟河两岸入河排污口信息台账。到2017年末,完成灯笼沟河两岸入河入河排污口普查及信息台账建设,加强排污监督。

(3)加强水源地保护。协助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管理,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

3.3.2河流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1)联合相关单位2020年底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确定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明确河道岸线管理目标;完成河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工作,建立流域基本信息数据库。

(2)确保流域常年无漂浮物;防洪建设进一步完善;岸线垃圾完成清理,岸线绿化率达80%以上;规范灯笼沟河岸线采砂等行为,确保水域岸线河势稳定。

(3)落实库区岸线防治责任主体,加强管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预警应急预案。

3.3.3水污染防治

(1)落实水污染行动计划,实施严格污染河流综合整治。(2)工企业防治:全面开展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3)城镇生活防治:加快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4)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治理全覆盖化;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加强畜禽污染防治。

(5)环境监管能力: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落实断面水质改善目标,制定水质改善考核奖励制度;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实现全面达标排放。

3.3.4加强水环境治理

(1)加强水环境质量通报。每月定期发布灯笼沟河水环境质量及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并通报县河长制办公室。

(2)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和人力投入,以流域为单位,以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支撑,加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的河流治理及良好水体保护。

(3)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开展,每年2次,主要就水资源重要性、节约用水、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依法治水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群众水环境保护的意识。

3.3.5加强水生态修复

(1)加强水土保持建设,①加大财政对水土保持防治投入力度;②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③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④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

(2)加强河流生态保护。①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②涉鱼生态补偿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3)推进河流生态修复。①强化水工程建设对生态的保护;②加强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高发易发区水土流失治理。

3.3.6加强执法监督

2017年底,完善地方工作制度,健全河道管理机构,配备适宜的人员、资金、装配。加强河流管理保护联合执法,常规联合执法每月至少1次。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水土流失违法案件,坚决清理整治非法建设、排污、设障、捕捞、养殖、围垦、乱弃乱倒、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加强监督考核体系建设。灯笼沟河现状调查评价及问题分析

4.1流域概况

4.1.1地理位置

灯笼沟河位于宝兴县永富乡中岗村,离县城46公里,河道总长约3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68.3平方公里,河口流量约2.53立方米/秒,宝康公路穿越此地,现情况良好,无黑臭现象,无污染直排现象,水质清澈见底。

4.2基础资料收集整理

按照“村镇为主,部门配合”的原则,沿河各镇、村根据工作目标和内容,集中组织力量特别是社会公众力量,完成对辖区流域范围内的污染源开展“地毯式”排查,调查的内容是集雨范围内所有工企业排污口、城市生活污染、农业畜禽养

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河道采砂、渔业养殖和垃圾入河、水域行洪障碍、堤岸损毁、河底淤积情况、河面垃圾、绿化破坏、沿岸违建、滩涂用占地情况、其它有关问题等情况。镇村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自职能职责,针对问题提出目标、问题、任务、责任“四张清单”。“四张清单”要根据本条河流实际问题编制,不能闭门造车。

灯笼沟河主要是流经明礼乡村民聚居区,河道功能主要是泄洪、发电、和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通过从灯笼沟河沿线的调查走访及查看资料,灯笼沟河的基本情况有:①河道生态流量不足,存在断流情况。河流管理保护的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

5.1 水资源保护措施

5.1.1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制度

(1)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谁最远管理制度的意见》(川府发【2014】31号)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监测预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

(2)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11】39号),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加强节水型社会重点县、节水型城市建设考核,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切实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加快推进工业节水。积极推进城镇生活节水,在城区推广生活污水再生水。大力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积极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和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全面提高用水效率。

(3)完善水功能区划分,加强水功能水质监测,确定区域水域纳污能力。严格水功能区划,依法划定水功能区,明确水质保护目标,实行分级分类,并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逐年提高监测覆盖率,开展重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意见,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

(4)按照《宝兴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虑办法》严格落实好水资源管理责任制,5.1.2严格入河排污口管理

(1)开展入河排污口普查及信息台账建设,强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意见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核发的重要依据。

(2)严格排污许可证核发,强化排污监管;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制定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加强入河排污口和污染源监测能力建设。

5.2 河流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5.2.1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与防治

(1)明确打捞流域漂浮物责任主体,加大打捞力度。建立河段漂浮物管理制度,各乡镇分段负责,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定期打捞,还流域一片青山绿水。

(2)加强岸线防洪建设。根据《雅安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拟建项目表》规划,针对锅巴岩段加强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锅巴岩段两岸防洪条件,严格涉河和临河项目规划审批,高效配置岸线资源。

(3)岸线垃圾种类多。全面清除岸线垃圾,加强岸线绿化建设和水土保持保持建设。

(4)严禁非法采砂、电鱼活动。开展河岸定期巡视,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5)落实河道干流已建码头、桥梁责任范围、责任主体,加强管理。(7)依法对侵占河道建筑物监督排查,对重点突出问题处进行依法拆除。

5.2.2加强库区岸线防治

落实库区岸线防治责任主体,加强管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预警应急预案。

5.3 加强水污染防治

本方案从梅里川段流域综合整治、工企业防治、水环境监管防治等方面进行水污染防治。

5.3.1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严格落实宝兴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对梅里川流域综合整治。科学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以改善河流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项目的环评管理和排污监管,除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外,对涉水项目实施区域限批。

5.3.2工企业污染防治

(1)全面开展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建立企业环境管理台账制度,完善企业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实施“阳光排污口工程”,2018年底前工业企业完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工业企业建立污染源环境管理台账,编制排污状况报告,开展自行监测或委托第三方监测,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监测数据、排污状况。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逐步实现工业污染源排放监测数据统一釆集、公开发布,不断加强社会监督。

(2)实施不达标企业“红黄牌”管理。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对企业守法承诺履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抽查排放情况,实施环境信用红、黄牌分类管理,每季度向社会公布“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对超标或超总量的排污企业予以“黄牌”警示,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2017年起,制定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确定达标率并逐年提高、落实到位。2020年底,工业固废处置与综合利用率达到95%。

(3)加快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严格落实国家、省相关产业政策,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长期超标排放的企业、无治理能力且无治理意愿的企业、达标无望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依法予以关闭。

5.3.3加强环境监管能力

(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等专业技术培训,严格落实执法、监测等人员持证上岗;完善镇环保机构能力建设,加强镇基层环保执法力量,逐步提升基层环境执法人员对污染源现场检查的技能和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取证的能力。

(2)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结合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经济发展和污染排放状况,围绕区域排污限值确定、监管、效果评估等关键内容,开展和推进区域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将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核定区域排放限值,制定污染源减排方案。

(3)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实现全面达标排放。逐一排查工业企业排污情况,达标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稳定达标;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重点打击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污水,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

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提高环评等行政审批效率,严肃查处相关领域的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久试不验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构成环境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4 加强水环境治理

5.4.1加强水环境治理通报

加强水环境质量通报。

5.4.2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强度

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和人力投入,确保河流良好水体保护。

5.4.3做好宣传工作

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开展,每年2次,主要就水资源重要性、节约用水、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依法治水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水环境保护的意识。

5.5 加强水生态修复

5.5.1 加强水土保持建设

(1)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对违反《水土保持法》的违法行为和不按《水土保持方案》建设水土保持设施的行为坚决查处。

(2)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加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4)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

5.5.2 加强河流生态保护

(1)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开展河流生态安全调查和评估,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维持河流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实施河道绿化工程和河流滨岸生态拦截工程。

5.5.3 推进河流生态修复

(1)加强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高发易发区水土流失治理,建设生态防护林,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河流森林生态系统,构建生态屏障。

5.5.4 加强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

按照《雅安市水务局、雅安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雅水发[2017]88号)通知要求,完善水电站下泄流量措施和监督。

(1)采取工程措施确保生态流量下泄

灯笼沟河流域上共有电站2个(不包括在建和废弃电站),开展了环评的水电站按照环评批复方案确定下泄生态流量,对于未开展环评的电站,因各电站取水方式不同,对各电站采取的工程措施有所差别。针对闸坝式取水电站,按不低于各电站河道多年平均流量10%下泄生态流量的标准计算孔口开度,并在闸门槽内按计算出的孔口开度加门槽垫块,确保生态流量的下泄;针对其他方式取水的电站,按不低于各电站河道多年平均流量10%下泄生态流量的标准,采取大坝开孔或降低沉砂池侧溢堰高度等型式,确保电站生态流量的下泄。

(2)完善整改措施确保生态流量接受监督

全乡所有电站除采取工程措施确保生态流量下泄外,还需采取以下整改措施,确保生态流量下泄实行规范化管理:

1、竖立标识标牌,公开电站取水信息

各电站在厂房内、取水口分别设立公示牌,对电站取用水情况进行公示,内容包括电站名称、取水来源、取水流量、装机规模、下泄生态流量数据、责任人、举报监督电话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2、完成生态流量下泄实时监控设备的安装

对已安装生态流量视频监控设备的电站加装水位仪或者流量仪,并连接到水务局监控平台。其余电站按照《雅安市水务局、雅安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雅水发[2017]88号文)要求,必须完善下泄生态流量监控设施(水位仪、流量计、视频监控选一)建设,按要求有效接入监控系统,并确保监控设施的长期可靠运行。对联网难度大,不能将监控资料上传的电站,必须自行保留监控资料一个月备查。

3、按规定完善取水许可资料

2002年5月1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5号)实施之前建设的水电站须填写《取水许可证登记表》进行登记。办法实施之后新建、改建、扩建的水电站应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并通过审查。对于部分水电站存在“一证两站”的情况,须重新办理取水许可证,做到“一证一站”。

(3)对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的管理措施

1、进一步明确监管对象。除拦河建筑物所在河段外,还造成了其它脱减水河段的电站,列入监管范围。

2、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各电站所在乡(镇)、村、组需指定监控人员,及时向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反应各电站生态流量下泄违规情况,以便于对违规电站及时进行查处。

3、进一步明确监控措施。由于监管技术条件的限制,根据水电站所在的河流、电站装机、取水方式和下泄流量的工程措施,结合取水河段重要性,各电站必须按照(雅水发[2017]88号文)要求拟定下泄生态流量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包括取水口改造、视频监测设施安装、公示牌竖立),于2017年8月10日前将整改工作实施方案书面报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取水口整改、视频监测设备的安装、取水资料的公示等工作,并形成书面整改工作报告(附整改前后对比照片资料)报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

4、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由于河流管理的复杂性,在运用科技监管手段的同时,要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加强取水对象的取用水管理,检查各电站坝址处下泄流量的工程措施、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发生异常变化。对生态问题突出、社会反映强烈、整改措施不力的水电站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不按要求整改的电站,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5.6 加强执法监督

5.6.1 完善地方工作制度

完善地方工作制度,健全河道管理机构,配备适宜的人员、资金、装配。

5.6.2 健全监督执法机制

(1)加强河流管理保护联合执法。建立多部门、常态化、严格的水环境联合执法体系和河流日常监管巡查制度;落实河流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常规联合执法每月至少1次

(2)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水土流失违法案件,坚决清理整治非法建设、排污、设障、捕捞、养殖、围垦、乱弃乱倒、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

(3)将河道管理目标纳入年终考核计划。落实职责分工、强化监督考核

6.1加强水资源保护

6.1.1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三条红线”管理:(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环保局,注:列第一位的责任单位同时承担牵头联络责任,下同)

(2)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考核:(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城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工商质监局、县审计局、县人社局、县统计局、县文新广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局)

6.1.2入江排污口管理

(1)入江排污口信息台账建立:(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沿河乡镇)

(2)排污许可证核发,入河排污口整治:(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沿河乡镇)

6.1.3水源地保护

(1)饮用水水源地规划化建设:(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沿河乡镇)

(2)完善水源地名录表,加强在线水质监测:(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沿河乡镇)

6.2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6.2.1加强水域岸线划定工作

(1)河道管理范围划定:(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

(2)水土保持防治范围划定:(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

6.2.2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与防治

(1)漂浮物清理:(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沿河乡镇)。

(2)防洪减灾工程:(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沿河乡镇)。

(3)岸线垃圾清理:(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沿河乡镇)

(4)非法采砂电鱼活动监管:(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沿河乡镇)。

(5)河道干流已建码头、桥梁管理机构制度:(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

(6)侵占河道建筑物监督排查拆除:(责任单位:河长办、县水务局、县国土局、县交通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扶贫移民局、沿河乡镇)。

6.2.3加强库区岸线防治

库区岸线防治:(责任单位:河长办、县水务局、县国土局、县交通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扶贫移民局、沿河乡镇)

6.3加强水污染防治

本方案从河流综合整治、工企业防治、城镇生活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监管防治五方面进行水污染防治。

6.3.1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严格污染河流综合整治:(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

6.3.2工企业污染防治

(1)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2)实施不达标企业“红黄牌”管理:(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3)加快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4)实施重点行业企业限期达标排放改造:(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6.3.4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1)推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县规划和建设局、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沿河乡镇)

(2)加强畜禽污染防治:(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沿河乡镇)

(3)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沿河乡镇)

6.3.5加强环境监管能力

(1)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

(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城管局、沿河乡镇)。

(3)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城管局)

(4)加大环境执法监管:(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城管局、沿河乡镇)。

6.4加强水环境治理

6.4.1加强水环境质量通报

(1)加强水环境质量通报:(责任单位:县环保局)

6.4.2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和人力投入

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和人力投入:(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财政局)

6.4.3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

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开展:(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文新广局)

6.5加强水生态修复

6.5.1 加强水土保持建设

(1)财政投入:(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2)预防监督执法检查:(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政府督查室、沿河乡镇)

(3)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

(4)水保宣传:(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教育局)

6.5.2 加强河流生态保护

(1)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涉河乡镇)

(2)生态补偿:(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发改局、县林业局、县财政局)

6.5.3 推进河流生态修复

(1)强化涉水工程建设对生态的保护:(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

(2)构建生态屏障:(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国土局)

6.6加强监督执法

6.6.1 完善地方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责任单位:县委法规室、县人大法制委员会、县政府法制办、县委编办、县人社局、河长制领导小组、总河长办、河长制办公室)

6.6.2 健全监督执法机制

(1)联合执法:(责任单位: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沿河乡镇)

(2)打击涉河违法:(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农业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沿河乡镇)。

6.6.3监督考核

(1)目标考核:(责任单位:县委目标督查室、县政府目督办、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沿河乡镇)

(2)监督体系:(责任单位: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沿河乡镇)保障措施

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各有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保护技术和管理规范体系;落实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建立健全多部门、常态化管理保护联合执法体系;促进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密切配合。

牵头单位:宝兴县河长制办公室;责任单位:水务局、环保局、发改局、公安局、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住建局、城管局、宝兴县9个乡镇。

7.1 强化组织领导

根据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精神,建立健全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河长的领导体系,落实各级河长制工作机构、编制、人员。按照“先构建、后完善;先实施、后规范”的工作思路,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县、镇、村三级同步开展河长制各项推进工作,做到工作重心下沉、力量下移,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河流管理保护工作的前沿作用,确保河长制工作“落地生根”。

7.2 建立工作制度

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巡查督导督办制度、验收制度、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机制、考核问责与激励机制等工作制度和机制。协调解决河流管理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定期通报河流管理情况。各级河长制办公室加强组织协调,督促各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协调联动,共同推进河流管理保护工作。

7.3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多层次投入,广泛利用社会各界资源,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股份制、BOT等不同形式参与灯笼沟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融资机制。县财政加大对灯笼沟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投入,按照灯笼沟河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计划表,安排地方自筹专项资金。农业、林业、水务、住建、卫生、环保等县级相关部门应及时跟踪研究国家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积极向国家、省、市申报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7.4 加强项目监管

实行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标责任制、招标制、审计核查制以及项目和资金全程监督考核制度。县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项目所在乡镇政府是项目实施主体,确定业主负责制。严格项目招投标工作,保证施工质量,项目建成后及时竣工验收投入运行,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加强资金管理,规范相关文件、资料和有效票据的管理。

健全水污染防治“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监管体系,持续推进河道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从源头上把好项目审批关,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7.5 注重宣传引导

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对河长制工作进行权威解读和信息发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宣传部门要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宣传工作计划,制定专项宣传方案,加强宣传引导;要抓好组织河流管理进学校、进课堂宣传教育活动。在灯笼沟河出入口,设置固定的水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宣传栏、警示标语;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进乡镇入住户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流域内乡镇居民和沿河村民保护水环境的自觉性和意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河流保护的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关心环境、自觉保护环境、共同参与灯笼沟河流域治理的良好氛围。

7.6 强化社会监督

为企业、公众提供水污染防治法规培训和咨询,邀请全程参与重要环境保护执法行动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调查,多渠道听取公众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公开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例;接受群众举报投诉、限期办理、公开办理过程和结果;建立举报人奖励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团组织、非政府组织参与河库管理保护。加强门户网站投诉信箱、环保投诉热线、阳光政务热线、来信来访等受理工作,认真办理群众对河库管理保护的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办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开。鼓励、引导民间环保组织有序参与,聘请相关专家学者、生态文明志愿者、政风行风监督员等对河库管理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适时开展河流管理保护第三方评估。

7.7 严格考核问责

将河长制工作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等专项考核,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及有关成员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相关规定,完善河长制问责机制,加强河长制工作的督查督办,定期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和通报,对落实河长制工作不力,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岸线管护、水生态修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执法不严的,严格追责。

上一篇:扫地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封面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