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培训情况报告

2024-10-09

公文培训情况报告(通用7篇)

公文培训情况报告 篇1

篇一:2012新公文标准公文概述教案(完美版)【背景分析】

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维系公务活动正常开展的工具。上级机关指导工作、了解信息,下级机关汇报工作、请示问题,平级机关商洽事项、交流经验等,常需用公文进行,因此,公文是各级机关在工作中,纵向上下联系、横向左右联络的纽带。公文的质量,直接反映机关的思想深度、政策水平和对社情民意、重大问题分析掌控能力,直接关系党的意志和方针政策的传达贯彻成效,直接体现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准,因此,掌握公文的写作要求与方法有重要的意义。要写好公文,必须掌握公文格式,正确使用文种,严格遵守公文规范性,注意公文表达特点和公文语言特点。

【情境导入】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同中国代表章文晋、黄华谈判。双方在草拟公告的问题上出现了僵局。美方草案中有句:“中国政府向尼克松发出访华邀请,尼克松表示乐于接受。”中方不同意这种说法。中方草案中写道:“尼克松愿意访华,我们就提出邀请。”美方则不同意这种说法。双方僵持不下。关键时刻,章文晋专为此事请示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仔细斟酌后,将原文改为:“获悉尼克松总统表示愿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基辛格看到中方修改后的文本,感到很高兴,马上同意。后来中美双方同意见报的公告,就是采用的这种表述形式。

由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草拟公告一度出现僵局,双方代表的办事能力、写作能力都受到了挑战。中方代表既表现出很强的原则性,同时也表现出办事的灵活性,及时请示周总理。周总理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拿出求同存异、处理应变的解决办法,终于使中美双方都满意的方案,这正是办事能力的一种高水平的发挥,也是周总理高超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一种生动表现。草拟公告需要很强的办事能力和写作能力,草拟其他公文同样也需要这样的能力。那么公文到底是一个什么的概念,又应该怎样才能够写好公文呢?

第一章 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即公务文件,习惯上称为文件,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管理国家、处理政务,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的,作为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颁布法律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和记载公务活动的一种工具。广义的公文包括收发文件、电报、表册、会议文件、调查材料、图片、图纸、录音带、录像带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文件,一般是指具有固定格式并带有版头和发文字号的正式公文,即党政机关公文。

二、公文的特点

(一)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拟写公文是组织行为 

(二)严格的政治性和政策性 

(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

(四)明显的时效性 

(五)特定的体式

三、公文的作用

(一)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各项指令的有效形式,在机关公务管理中发挥领导与指导作用。

(二)公文用于发布行政法规、规章与采取行政措施,在国家行政管理、维护社会主义管理秩序方面发挥行为规范的作用。

(三)公文是请示、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沟通自下而上的纵向联系的基本手段。

(四)公文是沟通机关间横向联系的纽带。

(五)公文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理论性与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性。

(六)公文是机关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具有依据与凭证的功能。

四、公文的类型

2012年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中办发〔2012〕14号”文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决定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 年8 月24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按照新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共15个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这些公文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按行文方向分类,公文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二)从公文发送与处理的时间要求上分,可分为特急公文、加急公文、一般公文。

(三)从公文件的机密性分,可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和普通公文。

(四)从文件的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等。

五、公文行文规则:

(一)上行文规则:

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2、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3、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4、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5、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6、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二)下行文规则:

1、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2、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3、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4、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5、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三)联合行文规则

1、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

2、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六、公文的规范用语与常用句式

(一)公文的规范用语

公文的词语,多数是规范化的书面词语,一般不用口语词、方言词、土俗俚语。词语要有确切含义,以双音节词为主,有一些常用的公文专用词语,如:

1、称谓用语:本(局)、你(公司)、该(处)、我(部)。

2、经办用语:经、业经、兹经、责成、径送、查照。

3、引叙用语:前接、近接、悉、欣闻、收悉、兹就。

4、期请用语:即请查照、希即遵照、请,拟,希、望、盼、恳、报请。

5、表态用语:照办,同意,不同意,可行,不可。

6、征询用语:当否,是否可行,可否,是否同意。

7、期复用语:请批示,请批准,请回复,请指示。

8、呈递用语: 奉上、送上、呈上、转呈、递交。

9、综述过渡用语:为此、对此、鉴于、基于、综上所述、提出如下意见、拟作如下安排。

10、结尾用语:为要、为盼、为荷、此复、特此通知(通报、函复、函达)。

(二)公文常用句式

公文的语句含义完整准确,在文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关键性文句脱离上下文之后仍不会产生歧义。陈述句较多,祈使句次之,疑问句、感叹句再次之。在公文语句中,大量使用介词结构和无主句。公文中常用介词,主要有:

1、为、为了、由于——表目的、原因

2、对、对于、关、关于、将、除了——表示对象、范围。

3、根据、依据、遵照、通过、在、随着——表 根据、方式。

七、公文的格式:

根据2012年6月29日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一份完备的党政公文从其要素上可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一)版头:

版头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组成。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即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保密期限是对公文秘密等级时效规定的说明。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3.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公文同时标识密级与紧急程度时,份号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密级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紧急程度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三行。

4.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发文机关标志居中红色套印在文件首页上端。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文件”二字编排在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

党的机关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作为发文机关标志,不加“文件”二字。这是因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取消了各级党的机关以往大量使用的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括号标明文种的版头形式,而改用这种形式。

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按照发文顺序编排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加“号”组成。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居中排布。发文字号之下4mm 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6.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签发人是在上报的公文中批准签发的领导人姓名。签发人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一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依次均与顺排,一般每行两个姓名,下移红色分隔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分隔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二)主体:

主体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时间、印章、附注、附件等要素组成。

1.标题:即对公文主要内容准确、简要的概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位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不应使用长方形或沙漏形。回行时,要做到词义完整。

2.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编排在标题下空一行,左侧顶格3号仿宋体字编排,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注意:(1)主送机关是指对公文负有处置、答复或执行责任的机关;(2)顶格,回行仍顶格;

(3)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 3.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回行。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1)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原由+事项+结尾。(2)引文: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3)日期:要求用阿拉伯数字写明具体的年月日,不能把2005年写“05年”。(4)结构层次序数: 第一层:汉字“一”,第二层:汉字加括号“

(一)” 第三层:阿拉伯数字“1.”,第四层: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篇二: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教案

《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教案 课程名称: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总学时 :56学时 周学时 :4学时

授课对象:在校本科生(行政管理、政治学、公共事业管理等)

———————————————————————————————— 第 1 教学周/第 节(第 1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掌握狭义公文与广义公文划分标准及各自所包含的种 类。

2、熟练掌握公文的概念、性质、特点及作用。

3、了解我国建国以来的 公文工作的大致发展过程。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公文的特点 授课内容:第一章

1、公文的含义

2、公文的特点

3、公文的作用

4、建国以来的公文工作 第二章

1、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归纳、总 结。

作业及思考题:公文的性质与特点 考核方式:提问

—————————————————————————————————— 第 2 教学周/第 节(第 2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掌握行政公文不同角度的分类。

2、熟练掌握行政公 文公文文种的选用依据。3了解对行政公文文种进行分类的意义。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文种选用 授课内容: 第二章

2、公文文种的选用依据 第三章

1、公文格式概说、2、公文的眉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归纳、总 结。

作业及思考题:思考几个事由的文种选用。考核方式:提问。

———————————————————————————————— 第 3 教学周/第 节(第 3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掌握十年间两个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沿革。

2、熟练 掌握行政公文格式眉首、主体各要素的含义、标注方法及要点以及相互之间的 制约关系。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公文转文性标题的写法; 授课内容: 第三章

2、公文的眉首

3、公文的主体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 评。

作业及思考题:当堂练写转文性标题的写法。考核方式:当堂讲评。

———————————————————————————————— 第 4 教学周/第 节(第 4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行政公文格式主体、版记各要素的含义、标注 方法及要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主题词的标注 授课内容: 第三章

3、公文的主体

4、公文的版记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 评。

作业及思考题:当堂举例练习标注公文主题词。考核方式:提问、学生板书、讲评。

————————————————--———————————————— 第 5 教学周/第 节(第 5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公文不同的行文关系与行文方向、行政公文的 行文方式与行文规则。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公文格式要素的相互制约关系。授课内容:第三章

4、公文的版记

5、公文格式小结;第四章

1、行文概 说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 评。

作业及思考题:教师图示“公文格式”,提问学生,随之小结。考核方式:随机提问与小结提问相结合。

———————————————————————————————— 第 6 教学周/第 节(第 6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以及公文语言的使用要求。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理解行文规则的内容。授课内容:第四章

2、行文规则;

3、党政机关行文规则的显著区别 第五章 使用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讲评。作业及思考题:理解公文的行文规则。考核方式:提问。

———————————————————————————————— 第 7 教学周/第 节(第 7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掌握公文模糊语言的使用方法;了解命令的发布权限与 分类,掌握命令的用法、特点与写法。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公文模糊语言的运用 授课内容: 第五章 使用公文语言的专项要求; 3 公文的模糊语言 第六章 1 命令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 评。

作业及思考题:思考公文使用模糊语言的必要性及正确的使用方法。考核方式:提问。

————————————————--—————————————— 第 8 教学周/第 节(第 8 次课)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掌握决定、公告、通告的用法、特点与写法。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1、怎样使决定内容的写作更为充实;

2、公告与通告的使用区别。授课内容: 第六章 2 决定; 3公告; 4通告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评。课外作业:自选内容写一篇指挥性决定。考核方式:批阅并讲评。

第 9 教学周/第 节(第 9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熟练掌握通知、通报的用法、特点与写法;了解通知与命令、决定的使用区别;了解三种通报的区别。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1、转文性通知标题的写法;

2、嘉奖令、表彰性决定与表扬性通报的使用区别。授课内容: 第七章 1通知; 2 通报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评。课外作业:自选内容写一篇指示性通知。考核方式:批阅讲评。

———————————————————————————————— 第 10 教学周/第 节(第 10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掌握议案的用法、特点与写法及议案制发机关与主送机关的确定性。了解呈转性报告的来龙去脉、报告用法的突出变化;掌握报告的写法。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呈转性报告的来龙去脉。授课内容: 第七章 3议案; 第八章 1报告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评。作业及思考题:思考呈转性文件的产生背景与处理程序。

考核方式:提问。————————————————--———————————————— 第 11 教学周/第 节(第 11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掌握请示与批复的用法、特点与写法;了解请示与报告的使用区别。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请示与报告的使用区别。授课内容: 第八章 2请示; 3批复。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评。课外作业:自选内容写一对内容相呼应的请示与批复。考核方式:评阅讲评作业。

———————————————————————————————— 第 12 教学周/第 节(第 12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意见与函的用法、特点与写法及信函式格式的使用。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呈转性意见与呈转性报告的关系;下行意见与指示性通知、命令、决定的使用区别;请批函与请示的使用区别。授课内容: 第九章 1意见; 2函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评。课外作业:自选内容写一对内容相呼应的函与复函。考核方式:评阅讲评作业。

———————————————————————————————— 第 13 教学周/第 节(第 13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掌握会议纪要的用法、特点与写法、会议纪要与其它会议文件的使用区别、会议纪要格式的使用。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会议纪要格式的使用。授课内容: 第九章 3会议纪要; 第十章

1公文办理概述。篇三:行政公文基本知识教案 行政公文基础知识

一、行政公文

1、概念:

? 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特点: ? 特定的内容 ? 规范的体式

? 作者和读者的限定性 ? 法定的效用 ? 规范的处理程序

3、分类:

? 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分13种: 命令(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 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 根据办文需要,分为对外公文、收来公文和内部公文。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平行文:是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或者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的行文。如通知、函。下行文: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4、板式:

可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5、公文的制发和处理程序:

交拟→拟稿→审核→签发→注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或销毁

二、初步认识13种行政公文

1、命令: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用的一种公文

2、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3、通知:是用于批示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的一种公文。

4、通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通报有关情况的公文。

5、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回复性公文。

6、意见:是发文机关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时使的公文。

7、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和会议文件以及其他有关材料加工整理而成的,反映会议基本情况和传送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并要求有关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一种文体。

8、报告:是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以及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

9、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

10、公告: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文种。

11、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12、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13、议案:是由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

★通告和公告的区别:

?

1、使用的范围不同。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而通告多是限定在一个特定社区范围内。?

2、发布的方式不同。公告多数要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而通告可在地方新闻媒体刊登,还可以公开张贴。

三、行政公文的写作要求 1.明确行文目的。2.要符合政策。

3.正确选用文种。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的权限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

4.遵守公文格式,注意行文关系,掌握公文语言特点。5.认真起草

四、行政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1、结构层次序数

2、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3、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5、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关于拨给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请示 省行: 5月10日,××地区遭受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袭击,给当地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农田受灾总面积达38000多亩,各种农作物损失达100多万元。由于灾情严重,短期内恢复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仅靠正常农贷指标难以解决问题。为了帮助受灾农民,特向省行申请下达专项救灾贷款指标200万元,支持灾区迅速恢复生产。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中国银行××市支行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

公文培训情况报告 篇2

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保教并重”是幼儿园办园的基本原则。保育员作为幼儿园中履行保教职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人员, 其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至关重要。幼儿园是保育员具体工作和实践的阵地, 在职培训对于提升保育员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为深入了解大连市幼儿园保育员在职培训情况, 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保育员进行科学、适宜的在职培训, 不断提升保育员的素质和能力, 课题组于2014年9月~2015年4月对大连市幼儿园保育员在职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使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课题组选取了大连市沙河口区、甘井子区、中山区、西岗区、高新区以及金州新区、旅顺口区、长兴岛经济区、瓦房店市、普湾新区、保税区等区域的不同级别幼儿园。共回收保育员问卷576张、管理人员问卷220张。其中公办园保育员352人, 占61.1%;民办园224人, 占38.9%。城区园455人, 占79%。农村园121人, 占21%。

(二)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以幼儿园保育员在职培训现状为主题, 分别对保育员和幼儿园主要负责保育员培训工作的园长和保健人员统称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对保育员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基本情况、工作情况、培训情况、曾接受过哪些培训、希望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喜欢的培训形式以及针对自身发展对在职培训的建议等。对管理人员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基本情况、对保育员培训工作的认识、目前对保育员在职培训的情况、希望对保育员进行培训的内容、对保育员培训的考核、最喜欢的培训形式以及对保育员在职培训工作的认识与建议等。

三、调查结果

(一) 保育员问卷调查结果

1. 幼儿园在职保育员的基本情况

(1) 保育员年龄情况

从521份有效问卷中呈现的年龄状况看, 目前大连市幼儿园在职保育员年龄40 岁以上者占58.6% , 30 岁以上者占80.9% , 20 ~30 岁以下的保育员仅占17.3%, 且大多分布于每班配备三名教师轮流承担保育员工作的小部分政府公办幼儿园。

(2) 从事保育工作年限情况

516名被调查对象中, 54.7%的保育员本岗工作年限在1~5年间, 1年以下占9.1%;5~10年为19.2%, 10年以上者占17.1%。绝大多数的保育员处于职业的适应期。

(3) 保育员学历情况

从533张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出, 保育员大多为高中、 中专 (技校) 学历, 占48.2%。大专学历占21.8%, 12.9%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基本分布在每班配备三名教师轮流承担保育员工作的公办幼儿园中。另外, 也遗憾地看到, 仍有17.1% 的保育员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这部分保育员的学历和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4) 保育员在编情况

415份有效问卷中, 在编人员占24.8%, 无编人员占75.2%。在无编人员中, 聘用退休人员占22.4%, 社会招聘人员占48.7%。聘用退休人员虽然可以有效节约用人成本, 但也是目前保育员队伍年龄偏大的原因之一。

(5) 保育员持证上岗情况

从556张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出, 目前保育员持证上岗率非常高, 占82.6%。从培训年度看, 主要集中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2012年大连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幼儿园在岗保育员全员参加的岗位资格培训, 使当年所有在岗保育员全部达到持证上岗, 有力地提高了保育员的岗位专业水平, 同时也为后续保育员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仍有17.4%的保育员无证在岗工作。

2. 保育员的职业认识与工作情况

在576人的有效问卷中, 认为保育在幼儿园工作中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占99.5%。83.3%的保育员对工作职业表示很满意, 15.1%的保育员认为一般, 也有0.2%的保育员明确表示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99.3%的保育员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兴和欣慰。

就保育知识学习情况来看, 89.2%的保育员能够经常学习幼儿保育方面的知识, 一般的保育员占9.7%, 0.3% 的保育员表示不经常学习, 说明大多数保育员有学习保育知识的意识。

在保育知识运用方面, 69.6%的保育员经常与家长沟通幼儿保育方面的情况, 22.7%的保育员一般, 6.9%的保育员表示不沟通。88.7%的保育员表示经常与同事交流幼儿保育方面的事情, 9.7%的保育员偶尔这样, 0.7%的保育员表示从不沟通。由此也看出, 保育员与家长进行幼儿保育方面的沟通明显不如与同事之间的幼儿保育沟通, 这可能与保育员的工作职责有关, 由于大部分的家长工作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的, 因此导致保育员与家长沟通相对较少。

3. 幼儿园对保育员在职培训的现状

调查显示, 幼儿园经常进行在职培训的占80.4%, 偶尔培训的17.2%, 没有培训的占1.7%。每次接受培训的时间2小时以上的占13%, 2小时左右的占9.9%, 1小时左右的占65.6% , 半小时的占4.5%。培训保育员的部门有82.6%来自幼儿园内部, 教育部门集中培训的占15.6%, 学校或培训机构培训的占4.7%。

幼儿园目前对保育员经常进行在职培训, 每次培训时间大概在1小时的居多, 这与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有关。从培训组织部门看, 幼儿园是保育员在职培训的主要阵地。

4. 保育员目前已接受过的培训内容

从保育员已经接受的培训内容看, 一些与保育员工作紧密相关的诸如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组织流程、保育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对保育员职业的了解、常见疾病防控、如何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看护、幼儿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对幼儿园工作依据、规范、制度的了解、配合教育的知识、职业礼仪、职业心理等内容都在选择的80%以上, 而幼儿园环境创设、讲故事、演唱幼儿歌曲、画简笔画、幼儿歌曲弹唱、舞蹈表演等培训内容较少, 占了不到40%。这与保育员工作相关技能的使用程度有关, 一些诸如环境创设、玩具制作、班级管理等, 保育员经常会配合教师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 而对于画简笔画、歌曲弹唱、舞蹈表演等方面, 是教师在组织幼儿教育活动时的所需技能, 保育员涉及不多。

5. 保育员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

调查显示, 保育员最需要获得的知识为幼儿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常见疾病防控知识, 分别占85.1%和84.5%。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组织的流程、幼儿园保育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幼儿园保育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如何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看护、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如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配合幼儿教师教育活动的知识等内容, 也很需要, 占答卷人数的70%以上。如何配合教师组织幼儿园大型活动和班级公开活动、对幼儿园教育对象的了解、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互动、对幼儿园工作规范、依据、制度的了解、对幼儿园教育环境和班级环境的认识、幼儿园保教课程及管理要求、如何与同事相处、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配合、对幼儿园这一机构的认识等内容保育员也认为希望得到学习, 占60%以上。幼儿园整体运行及班级管理、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讲幼儿故事、演唱幼儿歌曲, 占40%~60%之间, 画幼儿简笔画、幼儿歌曲弹唱、幼儿舞蹈表演这些才艺技能类培训内容列为最低, 占37.2%以下。

6. 保育员喜欢的培训形式

目前保育员喜欢的培训形式依次是管理人员进行实务培训占80.4%, 参观学习占78.5%, 互动研讨占70.8%, 专家讲座占69.6%, 参加培训班占66.8%, 以老带新和师徒结对占55.6%, 借助资料自学占54.7%, 实战操作演练占52.6%, 业务练兵和竞赛活动占37.7%, 答卷考试排在最后, 占27.1%。

(二)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相关管理人员调查结果

1.幼儿园保育员在职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目前幼儿园保育员在职培训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基本处于30~50岁, 占76.8%。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绝大多数管理人员的本岗工作年限在1年以上, 1~5年的人员占50%, 5年以上的人员占45.4%, 说明有近一半的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但从事管理工作在1~5年的管理人员在管理经验上仍显不足, 因而对保育员进行在职培训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管理人员的学历情况呈现出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 大专和本科学历占85.8%, 学历较高。尤其是还有4.9% 的研究生学历, 说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高, 为强化保育员在职培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持证上岗情况看, 持证上岗率占93.6%, 无证人员仅占6.1%。说明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保健管理部门非常重视管理人员的岗位资格培训工作, 使幼儿园卫生保健和保育员的规范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 幼儿园保育员在职培训管理人员的认识及工作情况

在对保育员在职培训的认识和管理工作中, 96.7% 的管理人员认为幼儿园的工作重点不仅是教师, 也包括幼儿园的保育员。在幼儿园的计划管理中, 89.6%的管理人员在幼儿园发展规划中有涉及保育员队伍建设的内容, 有91%的管理人员认为在工作计划中有涉及保育员队伍建设的内容, 说明幼儿园管理人员能够认识到保育员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并能够把保育员培训工作纳入到幼儿园整体工作的规划和部署中。

从保育员在职培训的部门来看, 有57.5%的管理人员认为幼儿园保育员培训应该由保健院和教育部门负责, 78.3%的管理人员认为卫生保健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对保育员统一进行更为细致的在职培训。由此看出, 需要强化幼儿园管理人员的培训意识。同时, 有87.3%的管理人员希望在在职培训中有一个完整的内容和框架, 能够为培训工作提供培训资源和参考。

3. 认为幼儿园保育员需要接受的在职培训内容

管理人员认为保育员需要接受的培训内容占90%以上的有职业道德、配合教师对幼儿安全看护、幼儿意外伤害急救知识、职业心理、幼儿园常见疾病防控知识、职业礼仪、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组织的流程、配合教师教育、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配合教师大型活动和班级公开活动, 占90.6%~97.2%之间。占80%以上的有对幼儿园工作依据、规范、制度了解89.2% , 保持良好心理素质占86.3%, 对教育环境和班级环境认识占85.8%, 保教课程及管理要求占82.1%, 游戏活动配合占80.2%, 对幼儿园机构认识占79.7%, 与同事相处占78.8%, 与家长保持良好互动占74.5%, 幼儿园整体运行及班级管理占67.5%, 玩教具制作占54.7%, 讲故事占52.4%, 唱幼儿歌曲占50% , 环境创设知识占48.6%, 画简笔画占32.1%, 歌曲弹唱占28.8%, 舞蹈表演占24.1%。调查中可以看出, 目前保育员实际工作中所缺乏的主要为职业理念、职业修养、岗位工作知识与保育工作相关的技能, 而才艺技能不需做为重点培训内容。这项调查与保育员选择的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调查基本一致。

4. 保育员在职培训最适合的培训形式

幼儿园管理人员认为最适合的在职培训形式排序分别为幼儿园业务练兵和竞赛活动、参加本地区组织的培训班、实战操作演练、保育员互动研讨、由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老带新和师徒结对、专家讲座、参观学习、发放学习资料自学、参加外省市培训班。管理人员认为最为适合的培训形式以幼儿园内部业务练兵活动、本地区培训班、实战性操作演练为主, 培训者队伍以幼儿园管理人员、保育员自身互动研讨、参观学习的姊妹园、以老带新、专家等, 体现出培训形式的实战性和培训者队伍的针对性, 资料发放仅应作为一种参考和辅助, 到外省市学习也有需求, 但不是主要培训形式。

5. 保育员在职培训宜采用的考核评估方式

幼儿园管理人员对培训工作采取的评估方式最多的是全方位评估, 占67%, 占60%以上的分别为动态评估、测验评估、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和调查评估, 说明管理人员的评估方式以多角度、多方面的综合全面的评估为主要形式, 通过多种评估方式的交互使用, 综合全面地评估保育员的在职培训, 以确保培训效果的科学有效。

四、结论与对策

(一) 结论

1.幼儿园在职保育员相对年龄偏大, 队伍不稳定。

2.幼儿园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对保育员在职培训的重视程度与工作力度是保育员在职培训工作的关键。

3.幼儿园保育员的在职培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缺乏详尽的培训计划;

(2) 缺乏培训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3) 培训形式相对单一, 缺乏丰富性;

(4) 缺乏相对系统的培训资源。

4. 幼儿园保育员职业认识、岗位工作和实践技能应作为保育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幼儿园管理人员为主要培训者的保育工作实务培训、参观学习、互动研讨、专家讲座、以老带新和师徒结对、实战操作演练、业务练兵和竞赛活动并辅之以资料参考是基于幼儿园工作实际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形式。

5. 幼儿园急需保育员在职培训的系统框架和培训资源。

(二) 对策与建议

1. 充分认识到保育员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对保育员的职业认可度, 提升工资待遇, 增加编制, 激发职业情感, 树立职业理想, 稳定保育员队伍。

2. 重视保育员在职培训工作。建议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继续加大保育员在职培训力度, 将保育员培训纳入到提升幼儿园保教人员专业能力的整体培训体系中, 建立和完善保育员常态资格培训与在职培训的工作机制。幼儿园应将保育员在职培训纳入幼儿教育发展的整体工作当中, 科学制定详尽计划, 增加培训经费, 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图书馆馆员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馆员培训 调查报告 培训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205-02

为了解我省图书馆馆员培训的现状,课题组于2013年1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电子邮件、电话、QQ通信等方式,向省内56家图书馆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有效回复34份,回收率为67%。通过34个图书馆信息反馈,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目前我省图书馆馆员培训的真实情况,这不仅对于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为我省相关部门研究馆员培训需求、提高我省图书馆馆员培训水平和效益提供决策参考作用。

下面通过图表具体地说明我省图书馆馆员培训情况:如表1。

1 我省图书馆馆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地方政府对图书馆发展重视不够,馆员培训经费投入少

从表1中数据可以发现,越是基层图书馆,培训的次数就越少,而且培训方式也大多集中在自学和座谈两种形式上,这跟我省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在培训经费方面所处的窘境有关,据了解,我省大部分基层图书馆的培训经费不足万元,分摊到每个馆员身上不过几百元,而现在的培训费用一般都在3000~4000元左右,面对如此高的培训费用,广大基层图书馆根本无力满足广大基层馆员培训的要求,只能将有限的经费集中在馆领导和少数骨干人员身上,广大基层馆员只能选择费用低廉的馆内学习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大基层馆员的知识视野。

1.2 馆员培训水平不高

目前我省的馆员培训主要分为馆内培训与行业培训,从馆内培训来讲,由于缺乏优质的培训资源和相关的师姿力量,馆内培训只能是馆内同事之间的交流,图书馆工作人员很难接触到外界的科研信息,这种交流很难具备高的层次和水准。

从行业培训来看,这种培训主要有省、市两级培训,从培训结构来看,这种培训是自上而下的直线型培训,缺乏与其它社会系统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得很多的培训内容缺少来自知识信息产品消费市场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图书馆培训的实用效能。不仅如此,培训与培训之间缺乏内在有机的知识联系,培训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培训学习中知识碎片化情况较为普遍。

1.3 培训方式单一、陈旧

目前,我省的馆员培训主要采取传统的会议培训方式,传播方式主要是直线型单向传播,缺乏双向或多向的交流沟通,这种培训方式由于受时间、地点、师资、设备、经费等各方面的影响,只能是固定的、僵化的,是一种静态的培训方式,而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量海量增长的社会,然而目前网络学习还没有在图书馆培训中普及,我省还没有一个专为图书馆馆员学习交流的专业平台,培训者和受训者之间缺乏常设的、动态的交流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员的学习,不利于图书馆员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与进步。

1.4 培训效益不明显

现在的馆员培训往往只注重馆员培训的数量和场次,,满足于表层信息的统计和培训证书的获取,忽视了馆员培训的内在质量,馆员参加培训能够获取多少知识和技能?馆员如何将培训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服务实践?能够提高多少服务效益?都没有一个科学的、具体的、完整的考核机制,这就使得馆员培训的质量大打折扣,馆员培训往往流于形式。

2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1 馆员培训应该做到三个结合

图书馆员作为服务的主体,服务是图书馆员的重要职责,因此馆员培训必须紧紧地围绕着这个目的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图书馆的发展相结合,根据图书馆的发展来确定图书馆馆员培训的主题、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图书馆员进行知识更新、技能更新,在当前网络信息泛在化的形势下,图书馆员的培训内容应该更多地转向知识信息的挖掘与整理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使馆员的职业能力符合时代的发展。

二是图书馆员培训应该与馆员的职业规划相结合。由于馆员自身的学历、专业、兴趣、经验、服务领域存在者差异,因此对培训的需求也会存在着不同,馆员培训应该根据馆员的自身特点及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具有个性化的培训方案,由于这种培训更多地与馆员个人发展目标相契合,因此这种培训的效果显然要比一刀切的统一培训要好很多。

第三是与读者需求相结合,图书馆的服务目的是读者,因此馆员培训必须着眼于读者需求,随着网络的发展,馆员培训的内容应该进行拓展,要适当地增加社会心理、公共关系、知识营销、市场分析、情报学等方面的内容,增加馆员对信息的判断力。

2.2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使馆员培训全覆盖、动态化。

现在的馆员培训更多地是采集中式的培训,广大图书馆员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员很难随时随地获得优质的培训学习资源,为解决这些问题,图书馆应该充分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广大馆员提供一个常设的、动态的学习交流平台,使优质的培训学习资源覆盖到广大馆员,馆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馆员可以相互学习、深入探讨,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2.3 馆员培训要注重质量和效益

现在的馆员培训大多只是简单地理论知识讲授或者是论文交流,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却很少涉及,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违馆员培训的初衷,为此,图书馆管理层要积极为培训成果的转化实践创造条件,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在人事、制度、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革新,可以实行培训人员汇报制度、建立培训学习档案、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加强学习团队建设、实行培训成果实践情况汇报等措施,促使图书馆将培训成果更多地应用于图书馆的服务实践中。

3 结语

馆员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图书馆发展、人材培养规划、培训资源整合、学习方式、受众接受能力、考核制度、经费投入等多种因素,为此要加强对馆员培训的研究创新,从政策制度、培训模式、效能考核等方面积极探索,使馆员培训真正成为馆员职场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参考文献

[1]盛芳芳.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培训体系 河北科技图苑[J].2006(5):53-56,71.

[2]黄文.创新基层图书馆馆员教育培训工作刍议[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33-35.

[3]李晓莉.我国图书馆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207.

[4]张静芝.论高校图书馆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7):105-108.

培训情况报告正式 篇4

培训学习总结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于20日—23日,由国家环保专家、市区县各级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参加的《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专题研讨班》第二期在广州开班,我很荣幸代表公司参加了此期培训班,也很感谢公司领导给予了我这个学习的机会。

此期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我对环保管理的认识;让我了解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计划和全国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经验、形势;教会了我一些应对环境事件的媒体策略;以及让我见识了应对新形势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让我清楚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紧迫性,以及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性、强制性和企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还传递给了我一个重要信息:企业发展的阻力愈加增大,企业环保工作所面临的任务愈加艰巨,企业环保管理水平高低越来越将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期培训内容繁多,在此,我仅就涉及到陶瓷行业的一些内容,并结合公司实际现状,向您作如下学习报告:

一、国家加紧出台环保法规,陶瓷企业难逃法规限制。

1、从国务院批复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内包含珠三角区域,明确的重点行业中亦包含有陶瓷行业,而《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号)确定的重点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在我们陶瓷企业生产过程中,如煤气站、窑炉烧成均有不同程度地产生此类污染物。

2、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十条35项具体防治措施。其中任务措施中要求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并明确提出加强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要求每小时20蒸吨及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实施脱硫,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现有除尘设施要实施升级改造。这无疑又给企业增加了技术难度和资金成本。

3、修订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准入条件,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明确了资源能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新、改、扩建项目要实行产能

等量或减量置换。严格落实《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5年要再淘汰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核准、审批和备案手续。2016、2017年,各地区要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落后产能淘汰政策,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对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制定综合整改方案,实施分类治理。可知重污染企业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环保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4、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且要加快现有工业企业燃煤设施天然气替代步伐。到2017年,基本完成燃煤锅炉、工业窑炉、自备燃煤电站的天然气替代改造任务。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陶瓷行业等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5、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健全问题控制、排污许可、应急预案、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研究增加对恶意排污、造成重大污染危害的企业及其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内容;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完善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实施动态管理。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建、水泥、有色、化工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备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关单位不得供电、供水;结合化解过剩产能、节能减排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位于城市主城区的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等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改造,到2017年基本完成;分行业、分地区对水、电等资源类产品制定企业消耗定额;建立企业“领跑者”制度;全面落实“合同能源管理”的财税优惠政策;完善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政策,将企业环境信息纳入征信系统;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贷款和上市融资;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加大排污费征收力

度,做到应收尽收。适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排污费征收范围;要求强化企业增加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确保达标排放,甚至“零排放”。陶瓷企业本属污染性企业,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6、继续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完 善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境监测、信息、应急、监察等能力建设力度,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对偷排偷放、屡查屡犯的违法企业,要依法停产关闭;对监督缺位、执法不力、徇私枉法等,监察机关要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可见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发展阻力,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随之越来越大。种种信息暗示和直接表明了:陶瓷企业在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巨大、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的严峻形势下,对加强生产中的烟尘废气减排和处理,有不可推卸的重任。而且,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淘汰落后设备,加强工艺技术、设备改革创新,在环保方面加强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提升企业环保管理的水平。

二、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

结合公司实际,重点认识和学习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SO2 的形成与控制、N O2 的形成与控制、大气污染面临的新形势(雾霾污染严重、监管不断加严等)等等内容。

其中,得知《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GB25464-2012)》,且国家环保部(2013年第14号)文件规定了珠三角地区企业特别排放限值。各省市地区也开始实施区域联防联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成为防控重点污染物,这给产生此类污染物的企业的扩张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培训课中重点介绍了工业生产除尘技术(机械除尘技术、洗涤除尘技术、陶瓷生产喷雾造粒湿法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袋式除尘技术),使我明白了:公司通过更新和升级除尘设备设施,能进一步减少粉尘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环境风险,而我们公司用的袋式除尘技术是所有除尘效果最好的一种。

此外,对全新认识和学习了对二氧化硫的控制技术。脱硫分为燃烧前洗煤脱硫,燃烧中循环硫化床燃烧脱硫,燃烧后烟气脱硫。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有海水脱硫技术、双碱法脱硫技术、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并对些烟气脱硫方法的核心设备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掌握环事媒体应对策略,消除环境事件负面影响。

如今正处于全媒体时代,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占据了第一位。而现在很多新闻报社和记者都不是基于事实的信息传播、报道,很多媒体追求的是热闹的话题、能吸引公众眼球的热闹的话题、能激发民众情绪的热闹的话题、感官新闻学代替客观新闻学,最终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营利和待遇。启东事件、什邡事件、宁波PX事件、昆明PX、江门核燃料项目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从环境群体事件的六个经验教训:倘若信息公开不足,忽视公众参与、政府“强行” 批准和实施项目、缺乏有效沟通与协商机制,必将使得“利民项目为何不得人心”。

因此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不应该不做不说、瞒天过海;只做不说、行胜于言;先做后说、后发制人;我们应该边做边说、透明公开。

再结合回顾 9月份我们公司出现污水泄漏的环保事件,清远日报记者当时到现场拍摄和采访,并刊登题为《“冠星王”三天两次外排乳色水》,附加照 片的新闻的情景,很庆幸我们工厂领导能够作出快速反应,及时正确地面对了媒体的采访,采取及时、正确的策略应对了媒体事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今后应更进一步重新认识媒体、认识新闻、认识记者;加强重视环境事件的处理,加强认识和掌握环境事件的媒体应对策略:准确、简明、通俗、贴近、要点突出、讲一个故事。掌握主动宣传、风险沟通的策略与技巧。以减少媒体负面报道,杀伤性的新闻攻击,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培训总结、认识与措施建议

培训课中还学习了《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系统及应急对策》、《国内外大气污染治理案例与经验》、《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情况与治理措施》,其中《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情况与治理措施》教材最后落实“国十条的主要举措”尤为重要,其规定的主要任务中,明确了“控制增量”,即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清洁利用;发展绿色经济,培育节能环保产业;严格环境准入,控制污染物新增量等;明确了“消减存量”,即深化工业源治理,实现多污染物减排等;明确了“保障措施”,即提升监管效能,确保环境执法到位等。

此期培训让我有了很多感触。在当今我国总体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形势下,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在一味追求GDP稳步快速增长的同时,所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对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影

响何其的严重。如今的恍然醒悟,可以说为时过晚,对于企业而言,前期未对环保加以重视,早已造成了过多的环境污染恶性循环问题,现在再“从零”开始,谈何容易?

但现实和国家政策告诉我们: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响应大气环境防治号召,推进企业的环保管理。我个人认为企业应采取如下措施:

1、通过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生产工人的环保节能知识培训教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使企业全员了解国家环保政策和环境污染现状;清楚本企业的环境和环保管理制度和实施情况;提升全员应对处理污染事故的技能水平等。

2、加大对环保管理的支持力度,各部门车间制定、健全和完善环保管理奖罚制度和规范措施,并进一步加强环保管理执行力度。

3、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淘汰落后污染较重的生产设备,淘汰或升级除尘、烟气脱硫等“三废”处理设备和技术。

4、结合企业用能实际情况,对用量大的能源可考虑用更节能、环保、清洁的能源来替代,采购燃煤等能源时,要把好购进能源的质量关,并切实做好用煤前的洗煤,缷煤、铲煤等操作时防止扬尘等工作,做到节约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及确保清洁环保。

5、进一步加大对产生烟尘的生产工序进行隔离和防护治理工作,以避免粉尘颗粒物随风扩散,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6、重点持续落实和深化7S现场管理,各部门车间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清扫、清洁”,充分和节约利好水资源,以减少设备积尘、地面扬尘,努力向“无尘”企业标准和更高的现场管理目标推进。

7、因为企业面临的环保问题越来越严峻,因此要求配备更系统、更精确的环保监测仪器和设备,组建专门的环保管理架构,配备更专职的环保管理员,从而从表面的环保监测管理过渡到更深层次的更专业的环保管理,切实确保“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达标,企业环境安全、和谐和可持续快速发展。

请领导给予指正!为感!

报告人:XXX

培训学校年度检查情况报告 篇5

某某市******学校隶属******教育机构。该教育机构于1991年在深圳创立,目前在国内外20多座城市设立分校200余家,是一家跨国型连锁教育机构。

某某****于2005年创办,是经某某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非企业办学单位。2015年度,学校严格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依循办学指导方针,在我市政府、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促进我市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大力发展技能培训为导向,为我市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

下面,就学校2015年度办学情况,我校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一)办学方向

自创办起,学校积极学习《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深入了解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并按学校章程合法办学。

(二)依法办学

学校自觉学习、严格遵守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教学活动自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并按上级要求开展办学活动。

学校由某某市教育局批准设立,学校校长和法人等审批符合

******创始人之一,多年从事较大规模的民办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有着较高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社会力量办学政策、法规比较熟悉,工作期间遵纪守法,未受过严重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

学校现有专职管理人员2人,领导班子成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

三、办学条件

(一)校舍与场地

学校系由--------个人出资创办,经费来源明确、合法,渠道畅通、稳定,举办者累计投入资金--*----万余元,现有流动资金1亿元,能够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学校位于-------号,校舍独立、固定,共有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平方米,办公用房-------平方米,符合教学需要。学校布局合理,周边没有安全隐患。

(二)教学设施

学校设有教室7间,电脑房2间,学生专用计算机30台,课桌椅300套,另有教学用电视机、录音机3套。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万余元,可为在校学生提供全天候练习使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为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本年度学校投入5万余元,对教学专用设备、电脑台、教室桌椅进行了硬件更新,并新添置空调和打印机各一台。

(三)师资队伍

(二)学生管理

学校重视德育教育,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工作,坚持寓德于教;学校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制度健全,班主任等管理人员配备齐全;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每门专业均有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并为学员建立完善的电子和纸质两套学籍档案。

(三)学生权益

学校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学生入学后提出退学的,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退学、退费手续。

(四)安全管理

我校密切关注安全工作,制定了学校安全规章制度、配备了安全工作人员,定期对学校的安全进行检查,保障了学校学员及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是领导小组常抓不懈,将安全工作分责到人,并与个人签订安全责任书。

二是安全制度健全。学校设立安全专项经费,保障安全活动的经费支持;各部门明确各自工作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并制订了具体措施加以落实;学校定期定人对教学区域内的电器设备、用电线路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对学校所有的门窗进行检查,确保学校门窗完好,锁钥牢固。学校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对于学校安全情况及安全工作实施情况,学校建有完备的安全日志和管理档案,并安排专人进行

有用于转让或校外担保;学校办学经费没有被挪用或抽逃,办学经费积累用于教育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

五、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采取直营连锁办学模式,在全国各地建有分校,构建了全国教育培训网络;为保证学员学习质量,学校打破一期有效的模式,采取“一年有效制”,即学生一次报名,可在一年之内重复学习,直到学会。这一系列措施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获得了稳定的生源。2015年学校总计招生758人。

学校专注于民办教育事业,无其他企业,所有收益均用于学校发展。

经过以上自查,我校认为符合我市民办学校办学要求,特此报告。

农村党员培训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6

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对于增强党员宗旨意识,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日,我们组织人员深入我区部分农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就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各镇、村党组织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建设一支与时俱进,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党员队伍作为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认真抓好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各镇都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一遍,通过对优秀青年、致富能手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近年来,我区每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达到500多人次,发展农村党员150余名,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一大批优秀青年被吸收进入党组织。

(二)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每年举办村居书记主任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党的政策、理论以及新时期怎样当好农村干部等有关业务知识。通过培训,支部书记们坚定了信念,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工作经验,学到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知识和技能,驾驭全局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区委、区直有关部门及各镇党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村支部书记到先进地区或企业参观考察,用具体事例来教育引导他们抓经济、抓党建、抓村庄管理的思路。

(三)扎扎实实抓好农村普通党员的学习教育。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对普通党员的学习教育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大部分村的党组织都能够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和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学习内容上,突出以信念宗旨、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政策法规等为重点,注重培训实效。同时,为了充实农村党员的学习内容,各支部都订阅了《人民日报》、《求是》、《大众日报》、《支部生活》、《淄博日报》、《党员干部之友》等党报党刊。二是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的党组织,每年“七一”或其他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去革命老区、经济或其他各项事业发展较快较好的地方参观学习,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干事创业的教育。三是大部分党员能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等方式自觉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四)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提高党员素质。现代远程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区把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内容来抓,先后投资150余万元,建成终端接收点153个,并建成城东、崔军、彭家等多处示范点。现代远程教育以其“形象直观,真实可信,喜闻乐见,贴近实际”等特点,对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科技知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教育,取得了显着效果,已经成为我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区各镇、村党组织对农村党员的学习工作抓得都比较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从面上来看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状况还很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如下: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当前,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抓经济建设理直气壮,干劲十足,抓党员教育敷衍了事,生怕干扰了中心工作。加之各种考核体系中,经济指标明确而钢性,党员学习教育指标相应虚化,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党员学习教育工作。表现在工作上,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党员学习教育工作领导不力,活动开展不力,督促检查不力。

(二)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增加了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难度。一是务农党员教育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再象过去那么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党员教育出现了人员难集中、教育难开展的问题。二是流动党员教育难。有些流动党员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学习,甚至党费都长期不交。三是老党员教育难。目前,各乡镇普遍存在着党员年龄老化的问题,一些老党员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其中有的党员生活艰难,党员先进性根本无法体现。

(三)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形式不活,农村党员学习教育效果不明显。当前一些农村党员存在的思想问题比较多,突出表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党的意识不强,不能积极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奔小康;有的党员创新意识不强,观念保守落后,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明确,办法不多;有的党员致富本领不强,在开展的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活动中能力有限,发挥不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宗旨意识不强,不愿做服务群众的工作,怕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的党员法制观念不强,以至于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迫切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学习内容与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相脱节,教育与经济建设两张皮。在学习形式上,以会代训多、读报纸念文章的多、你说我听的多。枯燥无味,缺乏新意和农村特色。

(四)受经济条件影响,极个别村级党组织或个别党员购买应有的学习资料困难。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个别经济落后村的党组织,除上级免费发放的部分学习材料外,很少主动购买党员学习材料;个别农村党员、特别是老党员生活无固定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买书、报等学习很难实现,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党员学习的进行。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即将进行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因此要注意教育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是新时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是增强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的需要,是把广大农民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成全面建设农村

小康社会强大合力的需要。要彻底摒弃对党员学习教育的模糊认识,以创新的精神,切实抓好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

(二)区分层次,增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农村党员学习教育要出成效,必须摸准党员的思想脉搏,区分层次、区别对象,因人施教。具体说来就是: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要重点放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放在群众观念、宗旨意识、勤政廉政上。对一般党员的教育要突出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学习,帮助农民党员掌握一至两门致富本领。对老党员的教育,要注意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并努力把思想教育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对企业党员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水平,多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

(三)创新方法,增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农村党员职业多样、情况不同,要找准开展活动的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一是要注意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在教育党员培训骨干的主阵地作用,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办不同内容的学习培训班。二是要丰富教育载体,结合实际开展生动有效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三是要注意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四是要运用好各种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做给农民党员看,带着农民党员干,增强农民党员的科技致富的本领。五是要充分运用电化教育和大众传媒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教育。

(四)结合实际,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和组织形式。一是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在组织形式上可以从支部组织集中活动为主逐步转变到支部牵头、以党小组开展活动为主,按照党员的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支部按季统一组织活动,平时则以党小组活动为主;二是在培训方式上可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教育培训功能,以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为主,结合专家讲座、短期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培训;三是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三点”:针对部分农村党员思想上的“疑点”,搞好理论、政策培训;针对农村党员在生产中的“难点”,搞好实用技术、科普知识培训;针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搞好信息、法律等知识方面的培训。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学习内容,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培训效果。

(五)突出特殊性,重视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党员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由于农村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增大,对党员学习教育在人员、时间上都难以落实。如何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已成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必须重视这一问题,有关部门要大力探讨对流动党员的流动教育、补课教育,灵活地抓好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教育。

公文培训情况报告 篇7

本研究为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项目的中期培训研究。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五个项目县参加县乡村适宜技术培训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问卷调查和小组个人访谈,拟了解重庆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接受适宜技术的培训情况及对未来适宜技术培训的需求,为农村适宜技术可持续培训提供指导。

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1 对象

重庆市五个项目县(璧山、铜梁、荣昌、忠县和秀山)参加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面上培训的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适宜技术面上培训的含义是指在每个项目县集中该县县级或乡、村级卫生技术人员一次培训几项适宜技术。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访谈等方法,将定性和定量调查相结合,调查了解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接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的现状及其需求。

1.3 数据处理

对问卷进行Epidata数据录入,SAS9.1统计处理。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对参加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的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共计4455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3.8∶1,平均年龄为40.9岁。

2.1.1 年龄结构

年龄在40岁以下的参加适宜技术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占了56.1%,40~60岁的比例为36.5%,60岁以上的比例为7.4%,可见参加适宜技术培训的人员主要是青、中年卫生技术人员。

2.1.2 学历结构

参加适宜技术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主要为中专、大专,中专占62.9%,大专占22.5%,本科学历比例为2.6%,高中及以下比例为12%。

2.1.3 职称结构

参加适宜技术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称人员占0.5%,中级职称占17.8%,初级职称占54.0%,无职称的比例为22.3%,初级及以下职称是参加适宜技术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的主要力量。

2.1.4 执业资格

参加适宜技术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中取得执业(助理)资格的占20.4%,中医执业(助理)的占25.6%,无执业资格的占51.4%,占的比例较大。

2.2 对本次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面上培训的评价

2.2.1 对培训的组织安排、时间的调查:

79%的医生认为本次培训的组织安排情况较好;73%的认为本次培训的教学时间合适。

2.2.2 对培训的教学方法、效果的调查:

85%的医生认为本次培训的教学方法较好;78%的认为本次培训的效果较好。

2.2.3 对培训的专业适合度的调查:

33.4%的医生认为本次培训专业适合度是完全适合;39.3%则认为比较适合。

2.2.4 对培训内容理解的调查:

22.0%的医生完全理解本次培训内容;53.5%的人则大部分理解。56.2%的医生认为本次培训内容的理论实践搭配合理;37.34%的人则认为理论过多,实践过少。

2.3 对未来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的需求

2.3.1 培训次数、时间:

78%的医生希望每年接受1~2次适宜技术培训的培训;84%的则认为每次培训时间2天到7天比较合适。

2.3.2 培训内容:

医生最需要和希望接受与本人专业一致的卫生技术内容的培训,其次是本人从事的专业与相关专业结合的内容的培训。

2.3.3 培训师资:

90%的医生对培训师资的要求是:由技术持有单位专家授课或者本地专家授课。

2.3.4 培训方式:

医生最希望技术专家通过理论授课与技术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大部分医生还希望通过到城市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2.3.5 培训费用:

52%的医生愿意个人支付培训费参加适宜技术的培训。

2.3.6 培训考核:

85%的医生认为有必要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培训中,在每次培训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考试,实施优奖劣惩。

3 讨论与建议

3.1 培训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是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工作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线,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而在职教育及培训又是影响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6]。调查发现,参加本次适宜技术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主要为中专与大专学历,其中高中及以下占12%,中专占62.9%,大专占22.5%,本科学历比例为2.6%;职称以初级职称比重最大,占54.0%,中级职称占17.8%,高级职称人员占0.5%,无职称的比例为22.3%;无执业资格人员占51.4%。在《中国卫生人力发展纲要(2001-2015)》中明确提出[3]:到2005年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杜绝无专业学历者;到2015年医生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但此次调查结果是:仍然有12%的无专业学历人员在从事医疗工作,大专学历也仅占22%。“2005年杜绝无专业学历者”的目标并未实现,“到2015年医生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也任重道远。世界卫生组织在中等发达国家制定的职称结构为卵型,即1∶3∶1[7],而本次调查,基层卫生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呈金字塔形,塔尖小,塔底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低、职称低,难适应目前的农村卫生工作,为改变现状,适应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要加大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各级、各类培训工作,本研究项目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中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培训部分,通过该项目的开展,以期达到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执业医师比例之目的。

3.2 做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价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让培训对象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培训效果评价是保证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评价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三个维度的综合评价。培训内容评价包括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要性、适用性、难易度三方面评价。培训过程评价指学员对培训组织、培训师资、教学方式满意度评价[8]。本项目实施后,适宜技术专家下到项目县进行短期“理论为主,操作为辅”的面上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尤其是对专家的授课方式给予充分肯定。一方面从反应层面[9]即从医生对培训课程的主观感受来看,85%的医生认为本次培训的教学方法较好,78%的认为本次培训的效果较好。另一方面从学习层面[9]即从医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情况来看,仅有33.4%的医生认为本次培训专业适合度是完全适合;22.0%的医生完全理解本次培训内容。再一方面从行为层面[9]即从医生思想、态度、行为方式的改变来看,现场培训中仅有少数医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79%的医生认为本次培训的组织安排情况较好;73%的认为教学时间合适。调查结果显示,“理论为主,操作为辅”的适宜技术面上培训,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其原因有:参加培训人员“一锅煮”、 培训方式“单打一”、 培训考核不到位。因此,为使每一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通过培训都能掌握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用上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项目在适宜技术面上培训的基础上,开展了项目县基层卫生技术骨干人员在适宜技术持有单位进行为期1个月的适宜技术进修学习,学习结束后对其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应做好每一期培训活动的效果评价工作,以改进今后的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

3.3 建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机制与投入机制是保障培训可持续开展的必要制度

本次培训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大多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最希望一年内接受与本人专业一致的1~2次的适宜技术的短期培训;短期培训和进修学习是最受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认可的两种培训形式。因此,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培训要强调短期培训和进修学习相结合。短期培训时间灵活,培训费用低,培训内容有针对性;而进修学习,时间上有保障,集中在上级医院,接触的病例多,学习的氛围好,进修医生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可很快提高。国家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10个省市试点推广应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到2008年试点省市扩大到17个,项目省市县各个层面上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十五”及“十一五”项目培训经验,制定出培训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培训的具体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培训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农村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医生愿意个人支付培训费参加适宜技术的培训,说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有参加学习的热情、提高业务水平的愿望。本研究是以项目为主的培训投入,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可在短期内收到一定成效,但这种投入不确定因素多,缺乏制度性保障,不利于完成长期性适宜技术培训,实现县乡村卫生技术队伍的持续提高。因此,要建立和形成适宜技术培训投入的长效机制,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以及企业要为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的适宜技术培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在确保目前项目投入的同时,着眼长远,加大经常性经费投入才能保障县乡村适宜技术培训的可持续性开展。

3.4 重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的考核与登记是保证培训信息完整可靠的首要条件

培训需求调查表明:85%的医生认为有必要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培训中,在每次培训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考试,实施优奖劣惩。省市医学会下属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要定期对辖区内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评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县乡存村卫生技人员适宜技术培训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技术档案,将考核合格作为其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执业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10]。

对卫生技术人员的适宜技术培训实行登记制度,建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包括专家档案、学员档案、试卷档案、成绩档案、应用记录等档案。

参考文献

[1]戴雅琴,沈清,钟要红,等.浙江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需求调查[J].卫生软科学,2005;19(4):250-253.

[2]力晓蓉,易易,陈运,等.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23(1):43-45.

[3]李诗杨,乐虹,余雪梅.西部某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7;20(9):34-26.

[4]刘卫平,王润华,陈永忠等.重庆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和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15-3820.

[5]李晓凤,康殿巨,刘元强等.甘肃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9):24-25.

[6]沈清,钟要红,邹立人,等。浙江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在职教育及培训现状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5;(10):29-30.

[7]陈敏,张嵘.南京市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8):13-15.

[8]姚进文,潘卫明.多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集中培训效果评价及分析[J].甘肃科技,2009;25(16):129-131.

[9]季宁东,丁善戎,薛彩萍等.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倡个性化[J].中国医药指南,2008;6(7):178-179.

上一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申请指南下一篇:长江之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