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表扬信让老师、家长、孩子心连心(共2篇)
小小表扬信让老师、家长、孩子心连心 篇1
小小表扬信让老师、家长、孩子心连心
孩子的成长如同一道永远也解不完的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冒出来。家长最关心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时常听到家长来接孩子时的抱怨声,“现在的孩子真是不服管教,说急了干脆就破罐子破摔!„„”
听到这样的噩耗,我想如果和一一家长联系,肯定来不及。情急之下召开了家长委员会临时会议商量对策。最后决议我们采用了每周互发表扬信的方式,老师将学生的良好表现反馈给家长,同时家长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反馈给老师。
学期开始,我会用表格纸将学生的姓名在“星星乐园”中一一罗列,用星星量化学生每周的日常表现,奖励的内容有很多方面,有表扬上课积极发言的,有表扬值日生工作负责的,有表扬热心帮助同学的,有表扬作业书写工整的,有表扬完成作业速度很快的„„每周五的下午,我们都会举行一个简短的颁发仪式,让在这一周里的“学习楷模”“纪律标兵”“环保卫士”“博爱之星”上台领取奖状,带回去给家长。
周末,家长通过学生带回来的表扬信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会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对孩子不足之处提出要求。周一早晨每位学生都会带着家长的表扬信高高兴兴地来上学。杭杭这周一放学回家总是先做作业;洁洁每次做完作业总是把书包收拾得板板整整;慧慧吃饭
时知道帮着家长拿碗筷了,我们犯错时玲玲还经常提醒我们;鑫鑫这几天的袜子都是自己洗的;琰琰懂得谦让小弟弟了;浩浩知道给奶奶捶背了,超超这两天找同学玩总能做到“出必告,反必面”„„
每当读着孩子们带回来的表扬信,我是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渐渐地家长们的抱怨声也被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淹没了。是啊,小小一张奖状﹑一张表扬信,激发了孩子的上进心,在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了教育的合力,让老师、家长、孩子心连心。
[教育心得]赏识是一种理解,一种鼓励。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美玉,需要我们精心地雕琢,才能光彩照人,熠熠生辉。每一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只小鸟都能够飞跃海洋,只要我们给他一对腾飞的翅膀——赏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贝,他们身上都有着别人代替不了的优点,只要我们付出爱心,因材施教,相信他们就像一棵青青的小树茁壮成长,在你的不知不觉中枝繁叶茂,直冲云霄!
小小表扬信让老师、家长、孩子心连心 篇2
一年级的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如果你的孩子上学前养成了什么坏习惯,并且家长已经管不了了,可以利用一年级这段时间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时候的孩子,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
有一个笑话,一年级小学生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菜,看到提着菜篮子的老师大吃一惊:老师竟然也买菜?也吃饭?也会上厕所?刚上学的孩子总是把老师想像得很伟大,对老师有一种天然的尊重,他们愿意听老师的教导,对老师的指示一丝不苟地去执行,因为对于初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是一种规则的象征。这种规则是他们学习适应新环境的最基本的保障,就像我们第一次去一个新地方,绝对是忠诚地信赖地图和导航,这样会让我们获得安全感。
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甚至当着孩子的面直接对老师进行人身攻击,抨击贬低老师,孩子就无法再对老师存有信任。缺少了这份信任,孩子今后的行为将无章可循,根本不听老师的,这可不是件好事,与老师关系紧张的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很难获得快乐,学习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别强求老师完美
孩子对老师的这种天然尊重在他们渐渐熟悉和适应学校环境之后会有所松懈。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宽阔、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老师在很多孩子的眼里不再是高大完美的了。这是必然。倘若一个孩子到青春期还像一年级时那样将老师看做一个“神”,我们反而应该担心他的心理年龄是不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然而如何看待老师的不完美?
有些父母的做法是,为了维护老师的权威,不论孩子和老师之间发生什么冲突,永远站在老师身后一起批评孩子,他们的本意是善良的,但是很可能因此损害了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欲望。虐童和性侵事件接连爆发的那段日子,我的一个朋友在微博里说:“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不回家说?因为他们不相信父母会帮助自己。”多少性侵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是什么让孩子沉默?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带着关心和尊重听完孩子的诉说,先对他那份也许幼稚、也许偏执、也许在你看来甚至有点无理取闹的难过、愤怒、痛哭表示理解,安抚他的情绪之后,再帮他一起想办法。
老师不是因为完美才被我们尊重
去哈尔滨出差的火车上,旁边三个东北老爷们在聊家里的孩子,其中一个说起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青春期的儿子因为一点小错在班里被老师一顿痛批,很下不来台,气咻咻地回到家告诉爸妈:老师太过分了。妈妈刚说了一句:“你要没做错事老师能批评你?”就被爸爸拉住了,悄悄说:“孩子在气头上,别说这些。”转而对孩子说:“我要这么丢面子我也生气。谁不在乎自己的尊严啊?”孩子的气儿立马消了大半。看!这就是好家长。
第二天又要被老师请去谈,老师上来第一句话就是:“真没见过您孩子这样的,说什么都不听,一点不尊重老师!”父亲没有再提孩子的尊严这码事,而是将换位思考的对象换成了正在和自己谈话的老师,他说的是:“老师,我也明白,毕业班压力大,又是青春期的孩子,我这儿子,本来脾气就倔、又叛逆,是不太好管,所以辛苦您了,不过孩子本质不坏,您千万别放手,我也一定和学校配合,咱都是为了孩子,今天回去我好好和他谈谈。”这话老师多喜欢听啊!态度立马缓和了。
父亲说,他回家后问儿子你们老师多大岁数了,孩子上几年级?平时几点到校?儿子说,老师四十多岁,儿子和他们差不多大,这个岁数也快到更年期了,和儿子之间估计也是一地鸡毛,工作压力又大,所以难免脾气不太好,不过老师很负责,每天早自习都比他们要早去十分钟,其实比他们辛苦……儿子说着说着,气也消了。
我觉得这位父亲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和孩子沟通时,他和孩子换位思考,和老师沟通时,他和老师换位思考,在调和孩子和老师之间的矛盾时,他引导老师和孩子相互换位思考。而这一切,好使得很,而且正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教育啊!
【小小表扬信让老师、家长、孩子心连心】推荐阅读:
家长对孩子表扬信01-10
关于写给孩子老师的表扬信08-03
家长对老师表扬信07-06
家长给老师最温馨的表扬信10-13
毕业生家长给老师表扬信12-22
家长致幼儿园老师的表扬信06-12
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表扬信09-09
父母对孩子的表扬信07-29
给幼儿园孩子表扬信12-13
表扬信老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