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练习题 多项选择题

2024-10-14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练习题 多项选择题(共8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练习题 多项选择题 篇1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多项选择题

本练习题选自各次作业,希望大家认真看看,可能会对考试有所帮助

1.根据集体合同签订的程序不同,可划分为(CD)。

A.一揽子合同

B.专门合同

C.自由合同

D.强制合同

2.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有(AD)。

A.人民法院

B.劳动管理部门

C.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3.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视为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情形包括(ABCD)

A.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

B.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探亲假、婚丧假

C.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

D.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

4.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般包括(BD)。

A.雇佣关系

B.劳动关系

C.与就业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D.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5.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有(ABCD)。

A.有明确的章程和管理制度

B.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额的开办资金

C.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6.我国目前职业培训的种类主要有(ABCD)。

A.学校教育和培训

B.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

C.劳动预备制度培训

D.学徒培训

7.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ABD)。A.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

B.高级技术人员

C.用人单位的员工

D.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8.津贴的具体作用有(AD)。

A.补偿作用

B.激励作用

C.奖励作用

D.调节作用

9.《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实施在(BCD)。

A.固定性的工作岗位上

B.临时性的工作岗位上

C.辅助性的工作岗位上

D.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

10.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BCD)。

A.短期劳动合同

B.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1.下列对劳动法上劳动就业的理解,正确的有(ABD)。

A.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

B.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行为能力

C.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D.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

12.下列关于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正确的是(ABD)。

A.劳动法和民法的调整对象不同

B.劳动法与民法律的主体不相同

C.劳动法与民法的主体相同,但主体的权利义务不同

D.劳动法与民法的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

13.集体协商一般要经过的阶段有(ABCD)。

A.集体协商的提出和协商代表资格的确定

B.进入谈判准备阶段

C.正式进行谈判阶段

D.签订集体合同

14.劳动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原因在于(ABC)。

A.劳动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B.劳动法有特定的主体 C.劳动法有独立的内容体系

D.劳动法有特定的调整方法

15.我国工会组织的法律地位表现在(ABC)。

A.合法性

B.独立性

C.代表性

D.具有法人资格

16.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主要指(ACD)。

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B.国际劳工宪章

C.国际劳工公约

D.国际劳工建议书

17.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有(ABD)。

A.加班加点的工资

B.休假期间的工资

C.最低工资

D.履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

18.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服务(ABCD)。

A.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B.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C.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D.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19.工会的性质,一般认为它具有(ABC)。

A.阶级性

B.群众性

C.自愿性

D.全民性

20.目前我国的工资形式包括(ABCD)。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奖金

D.津贴

21.在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中,劳动者的权利主要有(ABCD)。

A.获得各项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的权利

B.拒绝危险作业权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C.知情权

D.监督安全权

22.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一般包括(BCD)。

A.执法部门的监督

B.普通群众的监督

C.群众组织的监督

D.报刊等传媒监督

23.劳动保障监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ABCD)。

A.法定性

B.行政性

C.专门性

D.唯一性

24.狭义的休息时间仅指(ABC)。

A.劳动者的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

B.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C.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

D.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时间

25.我国立法规定的劳动者休息时间的种类具体包括(ABCD)。

A.公休假日、法定节日休假时间

B.年休假、探亲假

C.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时间

D.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26.我国《劳动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BD)。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验收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7.劳动保障监察员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回避(ABCD)。

A.本人是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B.本人与承办查处的案件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C.监察员近亲属与承办查处的案件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

D.因其他原因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28.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我国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企业有(ABCD)。

A.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

B.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C.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D.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29.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内,劳动争议的处理的方式主要有(ABCD)。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30.对下列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仲裁庭可以在满足特定条件下裁决先予执行的有(ACD)。

A.追索劳动报酬

B.解除劳动合同争议

C.追索工伤医疗费

D.追索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31.根据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规定,下列人员适用不定时工作时间的有(ABCD)。

A.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

B.企业的推销人员

C.出租汽车司机

D.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

32.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按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ABD)。

A.安排工作岗位之前

B.工作满一年

C.工作满两年

D.年满十八周岁,距前次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

33.劳动法的社会监督是对行政监督和工会监督的必要补充,其主要特点有(ABC)。

A.监督主体具有分散性

B.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

C.监督方式兼具特定性

D.监督方式兼具不特定性

34.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为(ABCD)。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35.针对劳动违法行为的监察程序主要有(ABC)。

A.立案

B.调查

C.处理

D.回访

36.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属于劳动争议的是(AC)。

A.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B.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C.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D.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37.我国现行非标准工作时间的形式有(ABCD)。

A.缩短工作时间

B.计件工作时间

C.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D.不定时工作时间

38.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主要包括(ACD)。

A.人民法院

B.企业工会

C.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39.对妇女生理机能变化过程中的保护包括(ABCD)。

A.经期保护

B.孕期保护

C.产期保护

D.哺乳期保护

40.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企业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的情形是(BCD)。

A.企业为了完成紧急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同意

B.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需紧急处理的C.交通运输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抢修的D.发生地震、洪水,需紧急救援的41.社会保障法的立法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BCD)。

A.复合模式

B.平行模式

C.母子模式

D.混合模式

42.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类型有(ABCD)。

A.传统型

B.福利型

C.国家保障型

D.储蓄型

43.社会优抚的保障对象是(ABCD)。

A.军人及其家属

B.复员军人

C.退伍军人

D.转业军人

44.我国当前的法定职业福利包括(BCD)。

A.为职工办理补充保险

B.社会保险制度

C.年休假制度

D.探亲假制度

45.社会救助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ABCD)。

A.专项救助

B.自然灾害救助

C.临时救助

D.国家确定的其他救助

46.社会保障法的特征有(ABCD)。

A.广泛的社会性

B.严格的强制性

C.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性

D.特定的技术性

47.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原则是(ABCD)。

A.以人为本

B.政府主导、分级管理

C.社会互助

D.灾民自救

48.退出现役的军人包括(ABCD)。

A.转业的军官

B.复员的士官

C.复员的志愿兵

D.退伍的义务兵

49.我国当前社会保险制度涵盖的领域有(ABCD)。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5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遭遇下列社会风险的社会成员或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ACD)。

A.年老或患病

B.无业并没有就业愿望

C.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D.失业

51.我国生育保险医疗服务项目主要包括(ABC)。

A.检查费

B.接生费

C.手术费

D.特护费用

52.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基本渠道是(ACD)。

A.国家财政补贴

B.社会捐赠

C.用人单位缴纳的保险费

D.劳动者缴纳的保险费

53.我国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主要包括(ABCD)。

A.五保供养制度

B.特困户救济制度

C.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灾害救助制度、扶贫政策

54.以社会保障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社会保障关系分为(BCD)。

A.社会保障管理关系

B.社会保险关系

C.社会救助关系

D.社会福利关系

55.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有(ABCD)。

A.普遍性原则

B.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C.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D.社会化原则

56.我国的公共教育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A.普及义务教育

B.实行助学金、奖学金制度

C.向学生提供无息贷款

D.实行学生假期购票优惠制度

57.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不必缴纳的保险费有(AD)。

A.工伤保险费

B.失业保险费

C.医疗保险费

D.生育保险费

58.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其他项目相比较其特征有(ABD)。

A.社会福利的范围具有普遍性

B.社会福利的目的具有公平性

C.社会福利的形式具有特殊型

D.社会福利具有政府主导性

59.特殊形式的教育福利包括(ABCD)。

A.助学金

B.贷学金

C.奖学金

D.特殊教育制度。

60.社会保障包括(ABCD)。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6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视同工伤的情形有(BCD)。

A.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C.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D.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62.按照劳动争议标的性质的不同,劳动争议可以分为(AB)。A.权利争议

B.利益争议

C.合同争议

D.法律争议

63.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有(ABC)。

A.劳动合同期限

B.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C.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D.保密事项

64.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是三方性原则,因此参加国际劳工大会的代表有(ACD)。

A.政府

B.财团

C.雇主

D.劳工

65.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劳动法上的特殊群体的有(ABCD)。

A.女职工

B.未成年工

C.农民工

D.残疾劳动者

66.社会保障法的社会性表现在(ACD)。

A.目的的社会性

B.目的的广泛性

C.权利主体的普遍性

D.义务主体的社会化

67.我国工资分配原则有(ABCD)。

A.按劳分配、同工同酬

B.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C.宏观调控

D.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68.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就业特征的有(ABCD)。

A.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B.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

C.劳动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D.劳动就业必须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69.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管辖法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A.劳动争议案件由仲裁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C.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D.双方当事人均不服仲裁裁决而分别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后受理的法院应将案件移送给先受理的法院管辖

70.社会优抚具有的特征有(ABCD)。

A.社会优抚的身份具有限定性

B.社会优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

C.社会优抚的待遇优厚

D.社会优抚的实施相对规范

71.下列属于政府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应履行的职责的是(AB)。

A.保障男女劳动者就业的平等权利

B.保障少数民族人员、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权利

C.保障未成年人就业不受歧视的权利

D.保障劳动者的自主创业权利

72.下列各选项中有关对劳动者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阐述正确的是(AB)。

A.劳动者要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相应的特种作业劳动

B.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未经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C.只要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从业人员即可上岗作业

D.劳动者进行特种作业技术培训的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

73.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渠道一般有(ABCD)。

A.国家财政拨款

B.社会捐助

C.国际援助

D.社会救助基金的收益

74.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工会的权利的有(ABCD)。

A.组织权

B.代表权

C.参与权

D.监督权

75.劳动法上所指的工作时间主要包括(ABC)。

A.职业培训时间

B.停工待料的时间

C.女职工哺乳婴儿时间

D.用于上班的交通时间

76.下列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D)。A.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得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未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不得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D.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

77.我国有关残疾人保护的法律中对残疾人就业的保障措施有(ABCD)。

A.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B.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与使用

C.税费优惠与相关支持

D.扶持农村残疾人的生产劳动

78.劳动法监督检查的主体是依法享有监督检查权的(ABCD)。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其他有关行政部门

C.工会组织

D.其他群众性组织以及个人

79.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的合法行为有(ABD)。

A.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B.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C.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被换岗

D.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

80.以下选项中属于《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残疾人福利的是(ABCD)。

A.康复服务福利

B.教育福利

C.文化体育福利

D.无障碍环境福利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练习题 多项选择题 篇2

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问题

1. 劳动法的基本问题

(1) 劳动法的发展及其发展动因。劳动法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由竞争阶段;二是垄断阶段;三是国家垄断阶段。在此阶段, 劳动立法有许多进展, 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各国宪法纷纷对公民的劳动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这里劳动法发展的动因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即要尊重并保护人权。

(2) 劳动法的社会功能。劳动法的社会功能, 在劳动法产生之初及后来的百余年内, 仅仅在于缓和阶级矛盾, 安抚劳动者, 稳定社会。劳动法的功能, 即保护劳动者, 协调劳动关系, 维护由“劳方、资方、政府方”三极所构成的社会稳定三角结构的功能。偏重保护劳动者, 即保护劳动者的力度大于保护用人单位的力度, 这种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顺利实现对无产阶级劳动者的统治了。

2.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问题

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及其发展动因。社会保障法的产生是基于现代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 在英国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的发展, 引起了众多劳资关系问题,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谋求社会稳定, 政府开始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从传统的社会救济法到现代社会保障法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 而是一种立法理念上的巨大飞跃, 其真正意义在于通过新的权利立法, 公开承认贫困现象与社会风险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这一理念的转变使社会保障法的发展不单纯是自身的发展, 更是保障人权, 完善人权理论的发展, 这一点同劳动法的发展动因有着惊人的相似。

二、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关系的认识

通过上文两部分的分析, 可以明确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法律体系, 而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是在社会法出现后才归属于社会法, 两者的诞生并不当然的意味着社会法的诞生。

1.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发展阶段及两者的关系

(1) 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工人同资本家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 比如制定相关的劳动标准, 工人休息制度等等, 这些制度只是用来规范两者之间的各种关系, 并不是以倾斜式的法律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从这个角度讲, 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关系。在这两个发展阶段,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都是作为法律工具使用, 不是权利的保障书, 这是两个法律体系的唯一联系之处。此时,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都不属于社会法, 社会法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诞生。

(2)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不同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式决定了两者不会合二为一, 尽管两者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 这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联系表现之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宏观联系也就止于此, 他们都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劳动权这两项基本的权利。在微观上,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都规定了有关社会保险的制度, 两者的调整对象都涉及到了该领域, 这也正是两个法律部门联系紧密之所在。在终极意义上, 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

2. 如何理解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都规定社会保险这一法律现象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相互独立性, 不存在互相包含的关系, 这一点与在劳动法中有关于劳工保险的规定, 社会保障法中有关于工伤保险、劳动保险的规定是不矛盾的。在我国, 《劳动法》第九章中有关于劳动保险的具体规定, 社会保障法中, 社会保险又是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这并不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都调整社会保险关系, 而是两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式, 调整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 在劳动法中是劳资双方的劳动保险关系, 在社会保障法中是国家、个人之间的社会保险关系。这种情况在法学领域是常见的: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涉及到经济领域, 民法的调整对象很多也涉及经济领域, 分别形成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和民间社会经济关系, “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类别不同, 决定用以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法有所不同。”其次, 我国也确实存在着社会保险法在已经纳入社会保险法体系的同时, 又将此纳入劳动法重复调整的空间, 这个空间不包括上文提到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领域。这是与我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的, 这是立法的特殊性的体现, 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是为了不使劳动者的保障出现真空, 采取了先立后废, 此消彼长的作法, 即先建立一项新社会保险制度, 然后才废除相应的单位保险。

总的来说,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这种关系的论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社会法的产生根源、基本理念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对两者关系的探讨是表, 对社会法的探究是本, 这个研究思路对这类研究话题的深入发展是一种推进, 使得对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关系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仅仅对比两者的区别寻找联系的窠臼里, 而是把它放在整个法域中研究, 开拓了研究的视域, 便于理清目前社会法研究的种种混乱局面。

参考文献

[1]李蕊.社会法的基本范畴[A].上海: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2]王全兴.劳动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选择题 篇3

1.关于劳动关系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CD)

A.劳动关系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既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C.劳动关系既包括财产关系也包括人身关系D.劳动关系既具有平等关系的属性也具有从属关系的属性

2.下列哪一事项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B)

A 甲厂职工陈某操作机器时不慎将参观的客户蒋某致伤,蒋某要求陈某赔偿

B 汪某因身高不足1.70米而被乙厂招聘职工时拒绝录用,汪某欲告乙厂

C 丙公司与劳务输出公司就30名外派劳务人员达成的协议

D 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的担保

3.下列哪些说法违反劳动法的规定?(ACD)

A.我国公民未满十六岁的,用人单位一律不得招用

B.双方当事人不可以约定周六加班

C.劳动合同期限约定为二年的,试用期应在半年以上

D.双方当事人可就全部合同条款做出违约金约定.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C)

A.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后订立的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合同的履行

B.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C.非全日制用工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D.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5.2009年2月,下列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哪些人具备法定条件?(BCD)

A.赵女士于1995年1月到某公司工作,1999年2月辞职,2002年1月回到该公司工作

B.钱先生于1985年进入某国有企业工作。2006年3月,该企业改制成为私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年满50岁的钱先生与公司签定了三年期的劳动合同

C.孙女士于2000年2月进入某公司担任技术开发工作,签定了为期三年、到期自动续期三年且续期次数不限的劳动合同。2009年1月,公司将孙女士提升为技术部副经理

D.李先生原为甲公司的资深业务员,于2008年2月被乙公司聘请担任市场开发经理,约定:先签定一年期合同,如果李先生于期满时提出请求,可以与公司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6.赵某于2008年4月2日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3个月后的一天,赵某在工作中受伤,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并享受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赵某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BD)

A.赵某与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无从确认

B.赵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开始工作之日起已建立

C.赵某有权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但无权享受工伤待遇

D.公司应当自2008年4月2日起向赵某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7.2008年1月,王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甲公司依据与王某签订的劳动合同,向王某收取了2000元押金。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BC)

A.只要王某同意,收取押金就合法

B.无论王某是否同意,甲公司均无权要求交纳押金

C.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甲公司限期退还押金

D.劳动行政部门应对甲公司处以押金数额二倍的罚款

2008年5月,松园劳务派遣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松园公司”)与天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天利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李某派遣到天利公司工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请回答8——10题。.松园公司与天利公司协商劳务派遣协议的下列条款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ABD)

A.李某在天利公司的工作岗位,可不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由天利公司根据需要灵活决定

B.李某在天利公司的工作期限,可以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为四个周期,每个周期为半年,每个周期结束前订立新的劳务派遣协议

C.李某在天利公司的劳动报酬,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

D.双方对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负保密义务,不得向包括李某在内的任何人披露

9.松园公司和天利公司对李某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ABCD)

A.松园公司与李某签订到期可续签的一年期劳动合同

B.松园公司从李某每月工资中提取5%作为员工集体福利费

C.天利公司要求李某缴纳5000元岗位责任保证金

D.天利公司告知李某无权参加本公司工会

10.天利公司将李某再派遣到自己的子公司,被李某拒绝。天利公司遂以李某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将其退回松园公司。随后,松园公司以李某已无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A.天利公司可以对李某进行再派遣,但不能因李某拒绝而将其退回

B.松园公司不得因李某已无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

C.李某可以将天利公司或者松园公司作为被申请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D.李某可以就其因劳动合同解除而受到的损失,请求天利公司和松园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11.关于集体合同的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D)

A.未建立工会的企业,集体合同应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B.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可以高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C.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必须签订集体合同

D.集体合同必须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查批准方能生效

12.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又规定企业职工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定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关于两者异同点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B)

A.签订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不是单个劳动者,而是代表全体劳动者的工会

B.劳动者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C.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都是要式合同,都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但备案、鉴证或公证都不是订立合同的必要条件

D.根据特别优于普通的原则,个人劳动合同的效力优先于集体合同的效力

1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应受到《劳动法》有关限制性规定的约束?(D)

A.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B.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C.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D.用人单位取得大量订单,为了在短期内完成交货,必须组织突击生产

14.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工作时间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CD)

A.我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制度

B.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休息2日

C.用人单位不能实行法定工作时间,需要实行其他工作时间的,必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

D.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而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而且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

15.关于工资保障制度,下列哪些表述符合劳动法的规定?(ACD)

A.按照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B.乡镇企业不适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C.加班工资不包括在最低工资之内

D.劳动者在婚丧假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16.张某在工作中因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公司设备受损,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张某的月工资为9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700元。现公司决定从张某的月工资中扣除设备损失赔偿金,直到公司损失收回。下列扣款方案中,哪一项符合劳动法规定?(A)

A.按照本人月工资的20%计算,每月扣除180元

B.按照扣除后的余额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每月扣除200元

C.按照A、B方案平均计算,每月扣除190元

D.按照张某与公司的5年合同期平均计算,每月扣除500元

17.王某的日工资为80元。2004年5月1日至7日,根据政府规定放假7天,其中3天属于法定假日,4天属于前后两周的周末公休日。公司安排王某在这7天加班。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公司除应向王某支付每日80元的工资外,还应当向王某支付多少加班费?(B)

A.560元B.800元C1120元D.1360元

18.东星公司新建的化工生产线在投入生产过程中,下列哪些行为违反《劳动法》规定?(BC)

A.安排女技术员参加公司技术攻关小组,并到位于地下的设备室进行检测

B.在防止有毒气体泄露的预警装置调试完成之前,开始生产线的试运行

C.试运行期间,从事特种作业的操作员已经接受了专门培训,但未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D.试运行开始前,未对生产线上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19.下列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哪些表述符合《劳动法》的规定?(ABCD)

A.国家设立社会保险基金,是为了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

帮助和补助

B.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缴纳社会保险费

C.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嘱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遗嘱津贴

D.社会保险基金的经办机构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

20.某建筑工程队低价招用20名学徒工,合同中规定他们每天必须从事高空作业或繁重搬运工作,否则不能结算当月工资。用工当月,工程队因违反安全施工规定造成事故,致使学徒工多人伤亡。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这些学徒工均是不满15周岁的边远地区农民子弟。对此,劳动行政部门拟采取的下列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C)

A.责令雇主解除劳动合同,遣返这批学徒工

B.责令雇主承担遣返费用,并给与经济补偿

C.收缴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间的经营所得

D.告知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属向雇主索赔的权利,并协助他们向雇主索赔

21.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劳动争议范围?(BCD)

A.张某自动离职一年后,回原单位要求复职被拒绝

B.郑某辞职后,不同意公司按存款本息购回其持有的职工股,要求做市场价评估

C.秦某退休后,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未及时发放社会保险金,要求公司协助解决

D.刘某因工伤致残后,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的伤残等级不服,要求重新鉴定

22.陈某大学毕业后被某网络公司聘用。工作期间,陈某与公司因社会保险问题发生争议。关于该争议解决方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

A.陈某可提请仲裁,但必须在此之前先申请调解

B.陈某可提请仲裁,但在此之后不能够提起诉讼

C.社会保险问题不适用劳动争议仲裁,陈某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D.陈某可自己与公司协商,也可请工会或者第三人共同与公司协商

2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劳动关系的性质,下列哪一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B)

A.某私营企业职工张某与某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机关因工伤认定结论而发生的争议

B.进城务工的农民黄某与其雇主某个体户之间因支付工资报酬发生的争议

C.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王某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退休费用的发放而发生的争议

D.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李某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因股息分配与该公司发生的争议

24.根据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争议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D)

A.企业与职工就劳动争议达成和解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再申请仲裁或诉讼

B.劳动争议发生后6个月内,企业或者职工任何一方均可依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C.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只能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自送达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

25.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的表述、的哪些是正确的?(现:ABD)(当年参考答案:AD)

A.调解原则适用于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

B.在劳动仲裁前必须先行调解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练习题 多项选择题 篇4

1.“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有(ABD)等。A.束为

B.马烽C.孙犁

D.西戎 2.“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ABCD)等。A.从维熙

B.刘绍棠C.房树民 D.韩映山 3.“茶子花派”的主要作家有(ABC)等。A.韩少功

B.古华 C.周健明

D.李凖

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BCD)等。A.《三里湾》B.《林海雪原》C.《红旗谱》D.《红岩》 5.“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BC)等。

A.古华的《芙蓉镇》B.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C.张炜的《古船》D.黎汝清的《皖南事变》 6.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BC)等。

A.邓一光的《我是太阳》

B.都梁的《亮剑》C.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

D.吴强的《红日》 7.王蒙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ACD)等。

A.《恋爱的季节》B.《失恋的季节》C.《踌躇的季节》D.《狂欢的季节》 8.《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BCD)。A.松二爷B.王利发C.常四爷D.秦仲义

9.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AD)。A.《白毛女》B.《智取威虎山》C.《沙家浜》D.《红色娘子军》 10.《绝对信号》描写的主要人物是(ABC)。A.黑子B.蜜蜂C.小号D.狗熊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里湾》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是热衷于个人致富的(ACD)等。A.“糊涂涂” B.王金生C.“常有理” D.范登高 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等。A.刘世吾B.钱文 C.张思远

D.犁原

3.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ABC)等。

A.李季的《杨高传》B.臧克家的《李大钊》C.田间的《赶车传》D.郭小川的《望星空》 4.汪曾祺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CD)等。

A.《受戒》

B.《蒲柳人家》C.《大淖记事》

D.《故里三陈》 5.刘震云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主要有(ACD)等。A.《塔铺》B.《狗日的粮食》C.《头人》D.《故乡天下黄花》 6.《白鹿原》中的地主形象主要有(ACD)。A.白嘉轩

B.鹿三C.鹿子霖

D.郭举人 7.《檀香刑》的叙述者分别是(ACD)等。A.赵甲

B.钱乙 C.孙丙 D.眉娘

8.50年代优秀的女作家主要有(ABC)等。A.宗璞

B.茹志鹃C.杨沫

D.王安忆 9.王安忆的“三恋”是指(ACD)。

A.《荒山之恋》

B.《世纪之恋》C.《小城之恋》D.《锦绣谷之恋》

10.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1991年至2006年,其代表作有(ABD)等。A.《大浴女》 B.《孕妇和牛》C.《玫瑰门》D.《笨花》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ABC)等。

A.《现实一种》B.《难逃劫数》C.《世事如烟》D.《褐色鸟群》

2.90年代以后,先锋作家纷纷涉足长篇小说创作,其发端的作品有(BCD)。A.叶兆言的《半边营》B.苏童的《米》C.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D.格非的《敌人》 3.余华“世俗化叙事”时期的长篇小说主要有(ACD)等。A.《在细雨中呼喊》B.《内心之死》C.《许三观卖血记》D.《活着》 4.“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BD)等。

A.刘心武的《班主任》B.卢新华的《伤痕》C.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D.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 5.“性文学”的代表主要有(BCD)等。

A.刘震云的《一地鸡毛》B.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C.王安忆的《小城之恋》D.铁凝的《麦秸垛》 6.池莉的“生活流”小说主要有(ABD)等。

A.《烦恼人生》

B.《太阳出世》C.《日光流年》D.《不谈爱情》 7.方方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BD)等。

A.《风景》B.《祖父在父亲心中》C.《手机》D.《乌泥湖年谱》 8.杨朔散文的主要作品有(BCD)等。

A.《红玛瑙》B.《荔枝蜜》C.《雪浪花》D.《茶花赋》

9.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是(ACD)等。A.《菜园小记》

B.《社稷坛抒情》C.《窑洞风景》D.《记一辆纺车》 10.余秋雨的散文集主要有(ACD)等。

A.《文化苦旅》

B.《风雨天一阁》 C.《山居笔记》

D.《文明的碎片》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ABD)等。A.小满儿

B.双眉C.范灵芝

D.妞儿 2.《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是(BCD)。A.梁生宝

B.郭世富C.姚士杰D.郭振山

3.《三家巷》围绕着周炳的成长,作家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ABD)等。A.沙基惨案B.省港大罢工C.南昌起义D.广州起义

4.《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主要有(BCD)等。A.林震B.王清泉C.韩常新D.刘世吾

5.《沙家浜》“智斗”一场的主要人物是(ABD)。A.阿庆嫂

B.胡传魁C.沙奶奶

D.刁德一

6.从1989年发表开始,刘震云发表了“官场”系列小说,主要有(ABD)等。A.《头人》

B.《官场》C.《塔铺》D.《官人》

7.张洁的散文题材丰富,视域广阔,主要有(ABC)等。

A.《我最爱的是这张餐桌》

B.《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C.《我是你灵魂上的朋友》

D.《爱是不能忘记的》 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除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外,还有(ABD)。A.金松岑的《孽海花》

B.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徐枕亚的《玉梨魂》

D.刘鹗的《老残游记》 9.“新派武侠小说”的武侠三大家为(ABD)。A.梁羽生B.金庸C.卧龙生D.古龙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练习题 多项选择题 篇5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教学目的

理解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概念,熟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的相关规定,了解劳动基准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规定,熟悉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了解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

教学重点

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的相关规定。教学难点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制定劳动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我国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3.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适用劳动法。

公务员、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个人雇佣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等不适用我国劳动法。

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主要有:(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依法参加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8)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9)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的劳动义务主要有:劳动者应按时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保守国家秘密和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等。

四、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征外,有与民事、行政合同相区别的独有的特征: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2.劳动合同具有从属性。

3.劳动合同具有法定性。

4.劳动合同是诺成、双务、有偿合同。

五、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二)合法原则

六、劳动合同的内容

1.必备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2.可备条款。(1)试用期条款。(2)保守商业秘密条款。(3)禁止同业竞争条款。

其他可备条款还有第二职业条款,违约金和赔偿金条款,补充保险、福利条款等。

七、劳动合同的解除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可分为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等。

1.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三种情况:

(1)随时解除,适用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④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⑤被劳动教养的。

(2)须预告的解除,即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方可解除合同。根据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适用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3)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用人单位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辞退部分劳动者。禁止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①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②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③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两种情况:

(1)预告解除。劳动者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2)无须预告的解除。适用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劳动者在试用期内;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思考题:

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课时

一、劳动基准法

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协调,是以劳动标准为基础的,劳动基准就是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劳动基准法就是在劳动法中规定和确认一系列劳动标准,要求用人单位必须遵守,要求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条件只能等于或优于劳动基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条件不得低于劳动基准,以保证劳动者权益的实现。劳动基准法主要由规定劳动标准的各项法律制度所构成,包括工时标准、最低工资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法等。

(一)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的种类:

1.标准工作时间,又称标准工时。

2.缩短工作时间。

3.延长工作时间。

4.不定时工作时间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的种类。

(二)加班加点的主要法律规定

1.一般情况下加班加点的规定。

2.特殊情况下加班加点的规定。

3.加班加点的工资标准。劳动法规定:(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4.监督检查措施。

(三)工资法律制度

我国的工资形式主要有:

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5.补贴。6.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最低工资保障:

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规定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劳动者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法律制度。最低工资不包括下列各项:(1)加班加点工资;(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4)用人单位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应以法定货币支付。

(四)职业安全卫生法

职业安全卫生法,是指以保护劳动者在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宗旨,以劳动安全卫生规则等为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职业安全卫生法的立法目的是减少和避免因工伤亡事故以及职业危害、职业中毒和职业病。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内容:

1.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方针和制度。

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主要包括: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制度、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制度、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度、职业安全教育制度、职业安全卫生认证制度、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安全卫生检查与监察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等内容。

2.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女职工生理特点和抚育子女的需要,对其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所采取的有别于男子的特殊保护。

为保护女职工的身体健康,法律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作业、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高温、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3.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上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对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措施主要有:(1)上岗前培训。未成年工上岗,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2)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害健康的工作。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3)提供适合未成年工身体发育的生产工具等。(4)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思考题:

我国工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第三课时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分类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发生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二、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

(一)劳动争议调解机构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调解本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

调解委员会在当地工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指导下工作。

(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地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仲裁的专门机构。我国在县、市、市辖区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仲裁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代表。上列三方代表人数相等;仲裁委员会的总数应为单数,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同级劳动行政机关的负责人担任;其办事机构设在劳动保障行政机关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内。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庭、仲裁制度。仲裁庭仲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进行仲裁,依法决定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员的回避;依法对案件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调解和作出裁决。

(三)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是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机构。其受案范围为:属于劳动法第2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3)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及处理程序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主要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和解、调解属于可经程序,仲裁和诉讼是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必经程序。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模式选择上,我国采取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模式,即协商不成,调解,调解不成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在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上,其特点是强制仲裁、仲裁一次终局、仲裁前置。仲裁前置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司法机构申请处理之前,必须经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劳动仲裁为司法程序的前置程序。

(一)和解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一致后,双方可达成和解协议,但和解协议无必须履行的法律效力,而是由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

(二)调解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双方愿意调解的,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申请后,可依据自愿、合法原则进行调解。

调解不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调解协议也无必须履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仲裁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为60日,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这一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时效起点是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起诉,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自觉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诉讼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经过仲裁裁决,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必须受理。

思考题: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第四课时

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1年2月,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奠定了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是指规定保障公民的生活需要和提高其生活水平的法律制度,它以国家对国民收入实行部分强制性分配的方式,对社会财富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间进行公平分配。

社会保障有以下基本特征:

1、保障性。

2、强制性。

3、社会性。

4、互济性。

5、公平性。

6、福利性。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项目。

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及优抚安置等保障制度,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和核心的制度。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讨论社会保险的历史就不能把社会保险从社会保障中抽出来。

在社会保障的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一是德国在俾斯麦时期首创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在1935年美国建立全面社会保障制度,并将社会保障制度化,这对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全球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二战是个分水岭。总的来说,二战以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的项目、覆盖率和保障的水平等方面各国可能不同,但是相同的一点是:社会保障只是保证居民拥有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二战以后,社会保障进入到另一个阶段,福利国家纷纷出现,其先锋是英国。

20世纪7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纷纷出现于工业国家。

社会保险的五大特征:

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

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

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

保险对象范围限于职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保险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

社会保险的功能: 1.稳定社会生活的功能 2.再分配的功能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二)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又叫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发生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接济和金钱扶助的制度。

社会救济主要体现为对公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思考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练习题 多项选择题 篇6

2009年至2012年, 全省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超过1900万人, 创劳务收入达到1700亿元。到2012年, 全省年输转劳动力稳定在500万人, 实现劳务收入500亿元,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71.5万人。试点地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常年稳定型输转比例达到60%以上, 有组织输转率达到60%以上, 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超过50%,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以上。

二、工作重点

㈠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按照“各级政府决策政出一门、各有关部门对口争取资金、县区一级捆绑使用”的原则, 推动县区一级政府负责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项目进行整合, 切实做到有效实施。按照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要求, 加大培训资金投入, 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及时给予财政补贴。加大村级和乡镇劳务培训基地建设, 着重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短期的基础知识和简单技能培训。采取校企联合、校校联合、企地联合培训等形式,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半年以上的专业技能培训, 重点加大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回乡创业培训。认真研究适合农民工特点的技能鉴定办法, 实行单项技能证书, 放宽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政策, 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鉴定率。

㈡加大劳务基地拓建力度加强劳务协作。认真贯彻落实甘肃与发达地区劳务对接会议精神, 加强与发达地区在组织输转、技能培训、农民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完善劳务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各级驻外劳务机构工作职能, 积极主动与输入地政府和用工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以及工作配合, 不断拓建劳务基地。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战略, 利用各种节会, 邀请各类用工单位来我省考察劳动力资源, 签订用工协议。

㈢完善人力资源供求体系由政府投资, 加快建设省、市两级人力资源市场, 逐步实施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力争试点地区建设工作全部按时完成。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 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 继续组织开展“春风行动”, 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制定劳务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和登记办法, 鼓励和支持农村能人等领办、创办劳务中介机构。到2012年, 兰州市扶持组织输出500人以上的劳务中介公司5家, 金昌市2家。依托“金保工程”, 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上下贯通的劳动用工信息网络, 健全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

㈣积极创建劳务品牌组织开展全省劳务品牌评选创建活动, 树立品牌形象, 推广创建经验。对建筑施工、家政服务员、拾花工、牛肉拉面师等已经注册并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劳务品牌, 加大品牌形象设计和宣传推广力度, 统一制作品牌标识, 加大执法监察, 维护知名品牌的市场信誉度。按照“统一培训标准、统一鉴定发证、统一品牌标识、统一跟踪管理”的要求, 在巩固已有品牌的基础上, 重点扶持培育已经形成且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工种, 打造一批新的劳务品牌。兰州市注册劳务品牌3个, 金昌市注册劳务品牌4个, 试点地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都要形成特色劳务品牌。

㈤推动农民工回乡创业出台鼓励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文件, 明确回乡创业者在用地、资金、用工、服务等方面应享受的扶持政策。举办农民工回乡创业培训班, 开展创业培训, 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咨询和有关信息服务, 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制定创业带头人认定办法, 及时表彰回乡农民工中的优秀创业者, 广泛宣传他们的创业事迹, 吸引更多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省上每年举行一次“回乡创业带头人”表彰活动。到2012年, 全省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超过25万人。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练习题 多项选择题 篇7

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必修课,考试为闭卷考试。

二、考试以周贤日著《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法制出

版社2012年版)及PPT为主要参考,同时结合在2012年后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劳动派遣暂行规定》、《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

三、重点劳动合同法

四、难点是社会保险法

五、考试复习范围大致如下:

(一)题型

试卷基本题型如下: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四、论述题(20分)

五、案例题(每题15分,共30分)

(二)复习思路与范围

建议的复习思路与大致范围如下:

一、选择题一般从现有的劳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中选取比较规范、成型的题目。

二、简答题复习范围:从中选取两题。

1、试述我国《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关系。

2、简述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

3、如何理解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关系?

4、简述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5、简述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6、简述劳务派遣的“三性”特征。

7、试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8、简述集体劳动合同的特征。

9、简述经济性裁员的情形。

10、简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制度。

11、简述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

12、试述女职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

13、试述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

14、简述中国劳动监督机构的监察职权。

15、简述社会保险法的功能。

16、简述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体制。

17、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18、简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现行体制。

19、简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现行体制。

20、简述社会救助的基本分类。

三、论述题复习范围:

从简答题中选取一题,但要按照论述题答题规范祥加论述。

四、案例题复习范围:从中选取两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就职演讲 篇8

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任命我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今天又参加这次庄重严肃的颁发任命书大会,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接到任命书后,手执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我深感自己肩负的担子之重,责任之大。如何履行好局长的职责?如何把全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推向一流?如何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称职的、满意的答卷?借此机会,我向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以及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个态:

一、加强学习,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过去从事基层工作多年,现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面对新的工作内容,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开展好工作,就必须放下架子,认真虚心地抓好学习。一是加强政治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寻求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认真抓好法律法规的学习,对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仅要弄懂,而且要弄通,要当行家里手式的领导干部。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管理、财经金融等一切反映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本领,增强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任务。

二、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是《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山东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四法一条例”的主管实施单位,执法任务艰巨,执法责任重大。作为该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我要把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具体工作中,带头学习和宣传法律,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带头落实执法责任制,依法行使职权,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健全和完善监察机构,把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尽快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自觉摆正位置,虚心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坚决贯彻落实;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积极主动地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工作,积极配合人大代表的视察、调查、检查和评议活动,认真听取和采纳来自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及时处结人大及其常委会交办的信访案件,并通过办理代表建议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更好地改进自身工作。

三、立足本职,奋发进取,努力开创一流业绩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我们确定了“围绕一个中心、抓好两条主线、做好九项工作、实现四个突破”的工作思路。下步,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团结带领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发扬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确保这一既定思路的全面落实。特别是,要针对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重、困难大的实际,着重在实现“四个突破”上狠下功夫。也就是,一是完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二是加大保险费收缴力度,三是申报创办高级技校,四是加强机关和队伍建设等四项工作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勇于改革创新,狠抓措施落实,力争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把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四、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始终保持和维护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公仆形象

上一篇:我四年级小学作文下一篇:市委宣传部长在市法院“党旗红”联欢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