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在这里

2024-10-24

小学作文在这里(共16篇)

小学作文在这里 篇1

小学作文在这里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玉树地区连续两次发生大地震。顿时,房屋倒塌,群众被埋,道路塌陷,交通瘫痪,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废墟下还压着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丧失了家园的人们,基本生活用品极为匮乏……

温总理,在这里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温总理就奔赴玉树灾区,亲临救灾一线,不顾危险,不顾疲劳,不顾颠簸,深入救援现场——村庄、医院、学校、寺庙等,关注废墟下的生命,安排伤员的治疗,了解人民的生活,看望群众和学生,部署救灾工作。

这里,有我们敬爱的温总理,玉树不会倒,玉树永常青!

子弟兵,在这里

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战士,都是我们最可爱的子弟兵。哪里有灾难,哪有就有亲人子弟兵熟悉的身影。子弟兵第一时间出现在救灾现场,希望又一次燃烧起来。即使环境极其恶劣,高原反应强烈,身体严重不适,仍然阻挡不了子弟兵搜救被困群众的决心。人们从子弟兵那疲惫的脸上,从子弟兵那奔忙的身影中,玉树人看到了生的希望,看到了生命的意义。这里,有最可爱的子弟兵,灾难不可怕,精神摧不垮!

大爱心,在这里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坚强的民族,历来有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玉树地震,又一次深深地震撼和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志愿者亲赴灾区,艺人们抗震义演,企业捐款,全国人民捐钱捐物,许多小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也捐了出来……地震无情,人间有情,大爱赤诚,大爱无疆!

这里,全国人民的潺潺爱心汇聚成了大爱的汪洋大海。有这样的大爱,玉树,永远挺立!在玉树,在这里,有温总理始终和我们在一起,有子弟兵和我们心连心,有全国人民无私的关爱和帮助,玉树就不会倒下,玉树就不会放弃,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将会发扬光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明天,一个崭新美丽的玉树将会重新站立在世界屋脊之上!

小学作文在这里 篇2

一、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评价

现代认知心理方面的研究认为: 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尽力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并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展示智慧的空间. 在本课的教学中, 本人设计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实际、思考发现图案所隐含的规律、诱发展开个体的想象并进行创新以及让学生参与评价鉴赏等感知实践活动, 如:课前播放课件, 请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片. 提问:这些图片美在哪里? 谁知道这些美丽的图片藏着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关于剪纸, 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 让学生汇报课前查找的资料, 再揭示课题……你们想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吗? 这些环节的设计, 有效地引导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认知、评价活动,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中去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既合乎小学生的认识年龄特征, 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数学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与知识经验为载体和背景, 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 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使之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 如:剪一个对称小人时, 先和学生谈话:小朋友们, 你们看这有一张正方形的彩纸, 老师想把它剪成一个小人, 你们猜猜看, 老师该怎么做? 你们认为在哪边画呢? 学生回答, 老师动手示剪. 接着四人小组讨论, 汇报, 剪出两个并排相连小人, 剪出四个、八个围成一圈小人. 接着教师启发:在我们的周围, 还有许多好看的图案, 小朋友们想不想剪出更多更好看的呢?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纸, 请各四人小组每人任选一张, 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 剪出自己认为最漂亮又有规律的图案, 行吗? 最后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动手设计、剪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创新领悟所学过的对称、平移与旋转等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地发展.

二、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评价意识

教育家皮亚杰说:“智慧自动作发端, 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活动原则落实于教学过程, 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发现. ”实践是最易于激发儿童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旦被激发, 其思维就会有创新的火花闪动. 教师恰当利用这种状态,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拓宽知识范围, 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从课堂的创新作品来看, 因为有了已有的生活与知识经验为背景, 所以展示出的作品想象力是丰富的, 既源于教师的示范素材而又有所拓展. 如:组织学生的部分作品进行展示. 并启发: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人, 说说你剪的图和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你是怎么想的? 重点是要学生表述设计图案的创造意识与表现.

三、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评价能力

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 已初步建构起自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 可是数学活动并没有完成目标, 伴随着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还要继续让学生动口评价, 抽象概括, 从而摆脱对表面现象的依赖, 把感知内化.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 结合学生操作活动, 提出恰当的、有价值的思考问题, 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思考, 使学生的活动充分细致. 决不能直接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而要设计好有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考的问题. 如:谁知道这些美丽的图片藏着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鉴赏活动……说说你剪的图和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你是怎么想的? 要学生表述设计图案的创造意识与表现等. 在实践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 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让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相互评价对方成功之处等,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愉悦感.

四、结论

小学作文在这里 篇3

首届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万中学生参赛,我省有3名学生进入了在北京举行的决赛,并分获一、二等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我省哈师大附中的王子琪同学在颁奖仪式上代表全国所有参赛选手作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受到各界好评。

第二届比赛,有来自全国包括香港地区的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600万中学生参赛,最终有106名学生脱颖而出进入北京决赛。我省有来自各市县的5000余名中学生参赛,最终,我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的潘鲁尔(高中组)、汤原县第一中学的尹硕(初中组)和汤原县香兰中学的王杨(初中组)3位同学进入决赛单元,并获得一等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潘鲁尔同学在与知心姐姐的互动活动中表现积极,可圈可点。

第三届比赛,有来自全国包括香港地区的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 000万中学生参赛,最终有170名学生脱颖而出进入在上海举行的决赛,并有20名学生获得了“文学之星”称号。我省共有来自全省各市县近5万名学生参赛,最终有7名学生获得了大赛的—等奖,其中初中组1名、高中组6名,分别来自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黑河市等地。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比赛中,有来自全国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的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000多万中学生参赛,最终有188名学生脱颖而出进入在郑州举行的决赛,并有20名学生获得了“文学之星”称号。我省共有来自全省各市县近6万名学生参赛,最终有4名学生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其中初、高中组各2名,分别来自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和穆棱市。其中,来自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的赵想同学还荣获了“文学之星”称号,首度为我省争得这一大赛最高荣誉。

在这4届大赛中,所有获奖学生及其指导教师均收获了有相当分量的荣誉证书。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虽只举办4届,但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以及分文不取、旨在为学生服务的公益性,都堪称全国之首,不仅得到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文化部中国作协等权威部门的支持和高度评价,更是被基层教育局和学校赞誉为一项功德无量的赛事。目前,该大赛已有30多家会员单位,同时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20多所顶尖高校作为后援单位。可以说,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最大规模、最高规格、最具权威的品牌之一。

作为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单位,黑龙江教育杂志社《初中生学习》编辑部从首届开始积极配合承办,全权负责黑龙江赛区的统稿工作,并逐年扩大影响和范围、增加作文数量、提高作文质量,受到了大赛组委会的高度评价。每届全国决赛结束后,《初中生学习》编辑部都会在杂志各版陆续选登我省优秀参赛作文,以供同学和老师们赏阅、借鉴。

希望所有有热情有实力的学生和老师都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这项赛事中,《初中生学习》愿做你们迈向成功的阶梯,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充满信心,你们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小学作文在这里 篇4

星星点点

上高二了,摇手挥别十九年的匆匆岁月,告别单纯快乐的烂漫少年,老师已经严格规定了早晨到校的时间。于是早起大军里多了两个身影,一个从容,一个慌乱。

当鸡还赖在窝里的时候,爸爸已经起来煮早饭了,而且会记得放几块年糕,美其名曰“星星点点”。当我手忙脚乱地忙完一切坐到桌前的时候,桌上的那碗“星星点点”的温度总是刚刚好。可我总想它换个样貌,并不是我不喜欢年糕,只是那东西吃起来太费时间了。

有一天,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趁爸爸不注意把年糕重新倒到锅里。当我正为我的神不知鬼不觉的妙计暗自叫好的时候,我怔住了,锅里只有稀粥,像冬日夜幕上摇曳着的零零点点的星星。我重新盖上锅盖,拿起筷子,夹起年糕,慢慢地放进嘴里,轻轻地嚼着,突然觉得今天的年糕特别的咸,却特别的好吃。

父亲像山脊,为孩子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却又露出严峻的身躯,不留痕迹。原来,每一颗沙砾的背后,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未上锁的门

每天晚上下自习都必定要独自经过一段崎岖的小路。经过反复观察,我终于发现了一个规律。

在一次午饭的餐桌上,我欣喜地宣布了这个发现:“妈妈,你知道吗?每次我在门口,我就会知道是你在家,还是爸爸在家。”妈妈怔住,问:“从哪知道的呢?”我得意地说:“爸爸在家,院门就不会上锁,如果是你在家,院门就会上锁,怎么样,聪明吧?”

妈妈没有说话,继续吃饭。可是,从那以后,我的判断就再没有对过。因为不管是爸爸在家,还是妈妈在家,院门再没锁过。妈妈很柔弱,她也需要保护,需要上锁。可是,为了她的女儿,她愿意将柔弱掩藏,换上坚强的盔甲,保护女儿。

可是作为女儿,我承认,我并不成功。每当我想起“星星点点”“未上锁的门”,我就像漂流在茫茫大海上的一条小船看到了远方的灯塔,它在指引我向着光明继续前行。

小学作文:这里真美 篇5

这里的景色真美呀!

天蓝得像一汪海水。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悠悠的白云,它们千姿百态。有的像绵羊,有的像汽车,还有的像房子……

天空中有一群小鸟,一会在天上盘旋,一会在飞翔,一会在寻找休息的大树。

远处的山连绵起伏,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山脚下有一片树林郁郁葱葱。瞧,一只猴子在练习爬树,不到一会儿就爬上去了,真是灵活。

树下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像给大地铺上了绿毯,草地上有一些鲜花,引来了无数的蜜蜂。看,草地上有一只大象,大象为防止苍蝇的叮咬,两只耳朵总是不停地扇动,就像两把大芭蕉扇一样。鼻子高高地伸在空中,像一门高耸入云的高射炮的炮筒。

草地旁有一条小河。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小鱼有的比赛游泳,有的捉迷藏。旁边的几只小乌龟真是个胆小鬼!你瞧,它走一步,东瞧瞧,西望望。就怕遇到危险,哈!前面漂来了几棵水草,小乌龟以为遇到危险了,连忙把头。脚。尾巴缩进壳里。

在这里作文 篇6

“呜呜呜呜呜呜”咦,这是谁在哭泣,好像是在灌木丛里传来的声音。我轻轻的走近,哦,原来的一只小猫咪,它看起来还好小,我不知它为何哭泣,都是我只能安慰它,我轻轻抚摸它的背脊。小猫它转过头,望着我,双眼泪汪汪。

“你是谁!”它问我。没错,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这质问的语气让我一惊,看着它眼里的警惕,我有些不开心。

“叫我妮妮吧。我是人类。”我还是告诉了它。

“哦,你们都是坏人。”它平淡的语气说出这样的话,我又是一惊,看着它,我这次没有生气。

“为何哭泣”我扯开了话题。

“父母去世了”说完它眼睛一红 ,准备哭了。

“千万别哭,我知道他们在哪,跟我来。”我带它来到了大海,“这里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他们一直在这里看着你。”

希望在这里放飞 篇7

一、一组数据,盘点风雨历程

这是一组看起来称不上如何辉煌的数据。学校兴建了6千平米的学生公寓,翻建了1000平米的学生食堂,改建了60个蹲位的水冲式厕所,完成了校园内所有电力线路和90米污水管道的检修改造,铺垫近万平米的操场,146亩校田产权回归,新增了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新增6万余元的体育设备和理化生实验仪器,组建了校园广播电视及多媒体网络系统,投资并组建了学校管乐队,更新了全部的办公桌椅,在图书馆原有图书的基础上,又新增添了4万余册图书,耗资8万余元建立了印刷厂,全部投资832.56万余元。

但是,如果说,这组数字是在短短的5年之内,并且是在还掉了原有债务200多万元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对它们刮目相看了。

通辽二中始建于1954年,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1992年,学校被通辽市教育局确定为窗口初中。尽管有着光荣的传统和优秀的文化积淀,但是4年前,这所中学却一度陷在低迷的境地,甚至被社会认为是“三流”学校。

2003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王立华接任了通辽二中的校长,提出了“一、三、五工程”的战略目标,即一年理顺学校关系、三年质量显成效、五年发展创辉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体教职员工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为解决学校资金短缺问题,学校加大了勤工俭学的创收力度,不断增强学校自身造血功能。随着校办企业收入的不断增加,几年来,学校不仅还清了200多万元的欠款,还拥有几十万元的流动资金,不断改善着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五年的励精图志,使二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崭新的姿态呈现世人面前。优雅和谐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朝气蓬勃的学生、自信敬业的教师,处处洋溢着昂扬的生机与活力。通辽二中,这所曾经踯躅不前的老牌学校再度焕发新的光芒,重新成为科尔沁草原上的一颗璀灿明珠。

二、一位“名人”,带来一片效应

每到开学时,二中学校领导办公室里总是电话不停、访客不断,这些心急如焚家长大多出于一个目的———要求把孩子送入王顺的班级。

王顺是一位英雄。2004年中秋夜,王顺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见十几个不法青年旁若无人地殴打一名女学生,被殴打的学生抱着头在地上翻滚呼救,旁边一位女学生跪在地上求饶,而围观的群众却慑于打人者手中明晃晃的砍刀敢怒不敢言。王顺禁不住大喝一声:“住手,凭什么打人?”他冲上前去将被打的女学生解救出来,并告诉学生快往学校跑,通知学校保卫科。一看有人“多管闲事”,那十几个青年恼羞成怒,抽出携带的砍刀,一齐向王顺的头部、身上猛砍。王顺的左面颊被砍了一条13公分的伤口,造成左面部神经断裂。王顺用自己的行为捍卫了师者尊严,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重。2005年1月,王顺被科区区委、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王顺是一位爱生如子、品格高尚的的老师。对差生,他从不歧视,关怀引导他们步入“正轨”;对困难学生,他慷慨解囊,倾心帮助。多年来,他为学生“捐”出去的资金不下2万元。王顺是全市初中数学教学的行家里手,荣获科尔沁区名班主任荣誉称号。他所带的班级的升学率一直名列前茅,每年考入重点中学的学生比率达50%以上。家长们都说,把孩子交给王老师,我们放心。

2007年,王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薪火相传,“名人”必将带来相应的效应。围绕王顺的先进典型事迹,二中开展了“向王顺同志学习———如何真爱”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教育先锋、育人模范”的教师队伍。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涌现出来,形成了“日常工作看出来,利益面前让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的良好氛围。通过典型引路、弘扬师德、制度约束,学校坚决杜绝了教师乱办班补课、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收受家长钱财和有偿换座等违反师德的行为。

三、一份理念,孵生实力名校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行动。

二中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围绕着这份闪烁着人文光芒的理念,二中不遗余力打造着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全力营造着莘莘学子放飞希望的天堂。

为了学生成人成才,二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时俱进,抢占教育制高点,努力创造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实现自身价值。

为使学生成人成才,二中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强化学科、班级的评比。学校坚持听推门课、跟踪课、研讨课、汇报课,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改进。按新课改要求,学校每年对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考核,并进行自评、互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技艺的效果。

为使学生成人成才,二中一手抓师德师风建设,一手抓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精心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甘于奉献、专业精湛的优秀师资队伍。如今,学校共有教师173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占91%,有34名教师结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中学高级教师50人,中级教师80人,市、区级教学能手124人。

为使学生成人成才,学校打造洋溢着浓浓人情味儿的和谐环境。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过生日,都会收到一份浓浓真情的生日蛋糕;学校领导主动帮助教职员工解决实事难事;学校先后出资近万元,资助了七名家庭困难和患病的教师。学校领导班子带头捐款,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资金十几万元,捐资助学,扶持贫困生,保证了每一个来到二中的学子绝不因贫困而失学。

为使学生成人成才,二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素质健康教育,使学生全面、活泼、主动地发展。学校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设置心理咨询信箱、刊印《校园德育通讯》等,引导家长协同配合和利用社会氛围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滋润学生的心田。学校还创办学生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心灵驿站,本着“交朋友,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保密”的原则,以电话咨询、书信沟通、QQ交谈以及面对面直接交流多种方式来解答学生的提问,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春雨无声润沃土,桃李灼灼竞芳菲。多年来,二中人用汗水、勤劳、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诗篇,向社会、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大批合格、有用人才。老树绽奇葩,杏坛竞风流。通辽二中不仅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新时代的乐章中,她仍将奏出最强劲的音符。在新的征程中,二中人托举着腾飞的羽翼,满怀信心,放飞瑰丽的希望,迎向多彩灿烂的明天。

希望在这里萌发,梦想从这里起航 篇8

坚持“人文立校、主体发展、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育”是六中办学理念的核心。创建全市领航、全省一流、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质初中是六中人不懈的追求。

学校目前有教学班级48个,学生近2600人,教职工159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自2000年恢复办学以来,蚌埠六中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载体,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深的教师队伍。现拥有省优秀教师4人、省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市劳模1人、市巾帼标兵1人、特级教师1人、省教坛新星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教坛新星13人、市学科带头人10人、市青年骨干教师11人、市级优秀教师6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市首批中小学名班主任1人、市首届十佳班主任2人、市优秀班主任25人。

近年来,六中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历史机遇来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整体发展,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大力实施推进“一体两翼四驱动”战略,即坚持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主体,突出微课、对外交流两翼,激活乒乓球、国际象棋、机器人、管弦乐团四个特色项目的驱动力。十余年来,六中素质教育硕果累累,科技活动、艺术体育、棋类、计算机等各项比赛捷报频传,对外交流不断向纵深推进。同时,中考成绩逐年稳步提升,屡创佳绩。

一、仰望星空,以先进理念引领发展主线

蚌埠第六中学始终坚持以教育本质为学校价值取向,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注重传承、创新和弘扬学校文化内涵,不断注入时代元素,从而形成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秉承“人文立校、主体发展、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育”的办学理念,定位于创建“全市领航、全省一流、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质初中”,同时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优化学生培养目标,将其定位为“志存高远,博学笃行;主动热情,勇于创新;多向成才,优化个性;知耻明礼,诚实守信;竞争合作,自律自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先进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基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上下求索、积极实践,从而创造了珠城义务教育领域内多项第一:2000年,在全市第一个确立无差别平行分班原则;2001年,第一个探索创办校本俱乐部课程;2002年,承担省级科研课题“新课程环境下初中生学业评价改革实验研究”,并在初中生学业评价方面取得突破;2004年,模范贯彻国家课改方针,在开齐开足所有学科的同时,率先在全市初中开设综合实践课;2006年,首批承担初中公派新加坡留学生项目;2008年,在全市最早尝试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2009年,首批参与西安交大少年班在蚌招考,开展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麦德菲尔德学校的师生交流项目。

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丰硕的办学成果屡受省内各界关注,各级领导来校视察并给予极高评价。

二、敢为人先,以务实创新推进教学改革

蚌埠六中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学校迅速实现了发展壮大。但到了2008年前后,“六中人”开始敏锐意识到灌输式教学及被动接受式学习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研究分析、回顾反思,明确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合作学习的组织,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构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经过学习交流,全校上下逐渐统一了思想,大家都深刻意识到:要发展,就必须改革,要改革,就必须打造高效课堂。

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从2008年2月开始在2007级两个班率先进行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旨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验。该模式是以学生学习小组为主要教学组织手段,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质疑思辨,发挥群体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动力和能力,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2010年中考,两个课改实验班勇创佳绩,中考成绩在当年14个平行班级中名列前茅。鉴于个体实践的成功,学校于2010年开始在2010级、2011级和2013级三个年级48个教学班中全面推行课堂模式改革,目前是皖北地区率先也是唯一实现全校推广的城区中学。

经过反复探索尝试,以学案导学为核心的六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现已被科学总结为六段学习法,即“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二度探究;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消化反刍、当堂检测;自我完善、训练提升”。至此,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师的潜能得到了充分挖掘,注重对学生“三基三力”的培养,即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向成才服务。与此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真正落实了“重预习、敢质疑、善交流、精点评、勤反思”的课堂要求。

为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六中开展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研究,通过教师微课制作,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丰富教师生成性课程资源,探究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三、高屋建瓴,以多元发展构建校本课程

恢复办学之初,蚌埠六中即明确课程建设要立足实际,着眼未来,重点发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基础型、拓展型与研究型三类课程,倾力打造一批适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共同构成六中课程结构体系,以优化学生个性,服务学生成才成长。为实现此目标,学校于2000年秋季开设了艺术、体育、科技、文学四大类二十多个校本课程俱乐部,2002年后结合新课程改革需要,又增设了以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十多个校本课程俱乐部。现已形成两大体系。一类以活动为载体,主要包括常规性科技活动、文化活动、艺术活动、德育活动、团队活动等,成为课内教学的有效延伸;另一类以俱乐部为载体,主要由探究类、学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四大板块类课程组成。

长期坚持开设的俱乐部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对于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发引领作用。2002年以来,学校每年均有大批学生在全国信息学联赛、省市中学生物理化学生物竞赛中获奖,每届均有众多学生通过各级别全国基础教育英语水平检测。同时,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学校还积极开设综合实践课,实行多学科联动、跨学科组合,围绕“探究自然世界、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三条主线,以活动为主要载体,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系列实践活动。

从2013年起,学校还开设了乒乓球、国际象棋、阅读、心理健康四门必修的校本课程,建立乒乓球俱乐部和国际象棋俱乐部,设置专用教室,聘请专业教练,安排专职教师开展教学,保障课程落实。近年来,学校多次组队参加省市级比赛,在个人和团体项目均取得优异成绩,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乒乓球手和国际象棋棋协大师,向各级学校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六中机器人项目在全市中学中起步较早,经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一支掌握技术、熟悉比赛的教师团队,吸引了一大批喜爱科技、善于实践的青少年机器人项目爱好者,经过不断历练,学校机器人项目成绩斐然,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作为“少年蚌埠”行动实验学校,六中着力落实素质教育,组建全市首家中学生管弦乐团,现拥有正式队员46人,已成功在全市多场大型活动中登台亮相,成为学校对外展示的亮丽名片。

由于艺体教育成绩显著,学校现已被批准为市乒乓球、棋类传统项目学校、市青少年乒乓球培训基地,被省教育厅批准为艺体特长生招生学校,积极推进国际象棋课程进课堂,普及国际象棋教育,为筹办国家级国际象棋培训基地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还入选安徽省试点招收空军飞行少年军校学员定点学校,被团省委定为直接联系学校。

四、见微知著,以德育实践彰显人文本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方法和手段,而德育是衡量人才最基本的砝码和准则。学校始终坚持以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以创建丰富多彩的德育载体为重点,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把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机统一起来,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把开展有特色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办学过程中,学校贯彻落实“德育为首、全员育人”理念,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初中生社团活动,按照“大力扶持学习研究型社团,热情鼓励科技创新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的原则,加大协调指导、宏观管理力度,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每学期,德育实践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注重主题化、系列化、时效化,着眼人文关怀,张扬学生个性。

五、注重沉淀,以文化底蕴擦亮学校品牌

蚌埠六中一直致力于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发掘弘扬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以“民主和谐、团结进取、敬业精业、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以“三风一训”为切入口,在学生培养中渗透“刻苦、勤奋、求真、进取”的学风;在教师管理中提倡“博学、精思、善教、爱生”的教风;在师生学习生活中贯彻“洁行、砥志、践言、永劼”的校训和“和谐、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同时,每学期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确定学校工作口号加以宣传,凝聚师生共识。

学校通过构建绿色和谐、具有内涵的校园物质文化,组织每一届学生学习校训、校风、学风,参观校史陈列室;面向全体师生征集楼宇名称;通过定制师生奖状、校徽校服等,突显出自身文化烙印;通过教师走访家庭传授家教艺术及把家长请进校园聆听讲座、交流心得、观摩教学、文艺汇演,制作爱心贺卡、开展亲子活动;通过建立文化长廊、学生笑脸墙、征集六中教育教学三字经、春联、学生格言及校内宣传画等一系列途径,突出环境育人功能;建立阳光工作室,开展心理咨询师入校园活动,对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分析、及时疏导,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此外,为构建书香校园、人文六中、创新六中、和谐六中,创办校刊《七彩林》、编印社会科学系列的《禹风》、自然科学系列的《小小科学家论坛》、书画艺术类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在这些刊物中,随处可以发现学生创新与思索、智慧与道德的闪光点。

六、博采众长,以内外交流助推品位提升

一方面,六中传承学校“务实开放、追求卓越、挺立潮头、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坚持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即通过坚持长期开展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一流名校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不断砥砺学校品格,提升学校品位,凸显办学特色。

在对内交流方面,学校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与上海江桥实验中学建立的网络结对、与龙湖中学建立的托管结对及与影子培训参训学校的指导结对为具体内容的合作项目。2012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安徽省三期影子校长培训及教育部两期长三角地区名校长研修,共接待各地校长近50人次。此外,学校还应邀加入江淮中学联谊会,晋升为省初级中学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长期保持与安庆四中、合肥五十中、马鞍山七中等省内名校的交流合作。在对外交流方面,2006年,省教育厅批准了学校和新加坡莱佛士书院及莱佛士女中的合作办学项目。至今,学校共有10名学子前往新加坡求学。2009年至今,六中先后派出九批47名师生赴美交流,同时接待了九批次美国校长和师生共44人次的来访。2013年4月,学校成功承办中美学生交流音乐会,在全市引发强烈反响。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六中取得骄人的办学业绩,学校目前是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及蚌埠市挂职干部交流基地、国家青少年消防教育示范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实验学校、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省首批特色初中、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青年文明号、省卫生先进单位、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省数字化校园建设优秀学校、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验校、省初级中学防空知识教育先进单位,同时蝉联第七至第十届省文明单位。2005年以来,连续两次获得蚌埠市初中办学水平评估第一名,中考连续十年多项指标名列全市第一;2009年至今,先后有16名学子考取西安交大少年班;2010年,被《蚌埠日报》评为读者心中的“蚌埠市教育名片”;2011年暑期,在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德育论坛上做了中学组德育工作经验的典型发言;2014年暑期,参加教育部影子基地校长高级研修班并进行经验分享。

这里是一片沃土,师生们在这里沐浴阳光茁壮成长;这里是一片天空,师生们在这里无拘无束自由翱翔。希望在这里萌发,雏鹰从这里展翅,梦想从这里起航!展望未来,全体六中人将继续秉承严谨务实的校风,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完美诠释校训精神:纯洁行为、磨砺意志、实践诺言、永远勤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

在这里作文 篇9

我苦苦寻找,渴望能找到属于我的地方。

春之韵,在含苞欲放的渴望中悄然来临。

二月的春风似一把梳子,梳出了一条条纤细的柳枝,如同少女飘逸的轻发,随风起舞,婀娜多姿。潺潺的流水凉意袭人,发出哗哗的声音,如同潇洒的游侠清脆的口哨声。各种花儿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的花儿“相貌”平平,却凭借着逼人的香气来吸引别人。各种各样的香气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沁人心脾,闻此花香者无酒自醉。

在这个季节里,我是一棵无人知晓的小草。

夏之声,在生机勃勃的向往里微微荡漾。

清晨,鸟儿在淡淡的花香里叽叽喳喳的欢笑;中午,知了在炎炎的烈日下断断续续的呼唤;夜晚,青蛙们在徐徐吹来的清风中演奏着交响乐。风声、雨声、水声、雷声、虫声、鸟声……声声入耳。大自然把夏天谱写成了一篇动人的乐章。

在这个季节里,我是一个无声细流的泉眼。

秋之景,在沉甸甸的期待里细细描绘。

天间一片金黄,稻花香里绽放着农民的笑脸,果实成熟的香气四处飘荡,肥硕的果实把大树压弯了腰。枯黄的叶子从枝头缓缓飘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里,她选择了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枫叶也毫不示弱,在这万物即将终结的季节里热情洋溢的盛开着,为秋景图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在这个季节里,我是一粒来历不明的种子。

冬之灵,在沉沉入睡的回想里默默凝聚。

北风呼呼的刮,白雪纷纷落下,往日的热闹皆在此沉寂。一望无际的雪地上,传来一阵幽香,不要觉得奇怪,仔细找找,一定能找到梅花的身影。她实在是太白了,以至于难以在雪地上发现她的踪迹,不是花中偏爱梅,茫茫雪野仅此花。大自然的灵秀皆凝于冬季,冬季之灵秀皆凝于梅花。

在这个季节里,我是积雪覆盖下的一株小苗。

……

在这里初中作文 篇10

这里,是我的母校。在这里,曾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人刻苦铭心的事,站在这里,仿佛又回到了过去,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仿佛萦绕在眼前的桩桩件件都还发生在昨天。

走进以前的班级。墙上的照片已发黄了,每个人的笑容都浮现在眼前,笑容是那么的无忧无虑,是那么得没有烦恼。走的那“爱心角”,我不由得停下脚步,望着那把有点生锈的伞,我陷入了回忆……

五年级的时候,天空突然由晴转阴了。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我心里不由庆幸:今天忘记带伞了,还好只是下毛毛雨,不然就完蛋了。这时,天空像和我做对一样,我刚才还在庆幸天空只是下毛毛雨而已,现在天空就响起了一阵阵雷声,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的头上华丽地落下了几道黑线,接着又是一朵乌云带着闪电停留在了我的头上。我郁闷极了;怎么可以这样,我没有带伞啊!爸爸出差了,妈妈回老家了,我怎么办呀!不公平,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在心里不停地抱怨着。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铃铃铃……”放学的铃声响了。我闷闷不乐地背着书包走出了教室。望着天空,我不由的叹了口气:“唉……”便走向雨中。这时,有把伞撑在我的头上,我看了一下旁边,原来是某某。于是,我便开口问:“某某,你还没回家啊。”她回答说:“嗯,某某你怎么不打伞啊?”我心里不由一阵失落地说:“我没有带伞。”某某同情的说:“噢,原来是这样啊,要不我送你回家吧。”“可是,你家和我家不是同一个方向。”我既欣喜又沮丧地说。“没关系的,走吧。”她笑着说。

于是,我们便离开了学校。到了我家楼下,我感激的说:“谢谢你,某某。”“不客气,我先回家了,拜拜。”就这样我回到了家。

第二天,到了学校,我发现某某的坐位是空的,听她同桌说她是因为生病才没来上学。知道了事情的原因,我的眼前回放着昨天在雨中的一幕幕,心里愧疚极了……

想到这,我便停止了回忆。

如今,这把伞已成了捐赠品。我不渴望别的,只希望它能够为更多的人服务……

黄河在这里转弯 篇11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一路从西而来绵延千里,到达甘肃、宁夏交界转而向北后到达宁夏最北端突然南下,形成了一个半环形状。这里就是人们所熟悉的河套平原,而那转弯的节点就是沙坡头。

第一次听说它已经是我准备出发的时候,跟随着一大群人,游玩的兴致也就不是很高了。不过在人们的话语中我得到了对它初步的印象。

那是黄河和沙漠漫长接触中短短一段。黄河将沙漠拦腰截断,从两座高大的沙丘中间悠闲地淌过去。这里的黄河剥削了范围广大的荒漠,已经含有深黄色泽了,还有刺激的滑沙,神秘的羊皮筏子。

黄河的走向很有特点,几次转变方向。而这也给黄河两岸的人们带来了灾难,冰汛正是由于这里所导致的南北温差才每年都让人神经紧张。

从银川出发一直向北走,需要3个多小时的车程才可以到达那里,不过路途的景象已经开始让我觉得惊讶了。

在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到一望无际的含义。从车里向外面望出去,前面是一条笔直而长得难以想象的路,直到你视力尽头它还在笔直地延续着。左边是类似沙漠和戈壁的荒原。我想这里以前应该是沙漠吧,路边治理黄沙留下了治理黄沙的草格,它把公路紧紧地保卫起来,而再向外远望就是一条浅浅的黄色了。

虽然路上时间很长,可是厌倦的感觉在慢慢的消失,期待着目的地可以给我更大的惊喜。

如果你心中有些许的郁闷,如果你对城市的繁华感到厌倦,如果你想让自己得到彻底的解放,这里会是一个理想的场所。因为身处此处,我们自己几乎可以忽略自己,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你的心突然之间就变得豁达了,看到它你再没有理由让自己的心狭小。穷尽自己的视力和思想释放自己,你才可以在这个环境里生存。这里的居民豪迈的性格也许就是这样造就的吧。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

汽车停在了沙丘的上面,从这里向下面望去,整个黄河都在我的眼中。利用一个优美的弧度它完全吸引了我的眼睛,对了,这里就是那个弯角,在地图上它那么的明显,这里却是小巧和优雅。

从沙丘到黄河岸边有两个方法,滑沙下去,要么走下去。我已经迫不及待,最适合我的方式当然是最有速度感的了。20多秒钟之后我已经从高处到达了黄河岸边。

黄河在这里很安静,也许是壶口给了我太多震撼,对这里的黄河我却有那么一点陌生。除了它自始至终的色调之外,我感觉不到它的威力。

可是,我的态度马上就被这河水改变了。

沙坡头其中的一个项目是坐羊皮筏子,筏子是由6到8个整羊皮充气然后固定在由木材做成的架子上完成的,一个筏子可以坐最多4个人。不过我想这只是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它还能承载更多。

筏子慢慢地滑进河中,一个舵手拿着一个桨把我们送进了缓慢流淌的河水。

这个时候我的耳边突然响起了黄河奔腾的声音,它用行动改变了我对它的最初印象。它的外表很安逸,但是它的心在喷发。

我们的筏子就像是一片树叶,那么的渺小,而我就像叶子上的一个蚂蚁在任流水宰割。黄河永远是黄河,它只是不想显露,它永远那么的威力巨大。

为我们撑筏子的是一个当地人,他从小生活在黄河边,30岁不到的年纪脸上就已经满是沧桑留下的痕迹了。我好奇地和他攀谈起来。他介绍说当地的自然条件正在日益的恶化,农业科技水平不是很高,种地已经不能养活一家人了,还好这里大小是一个旅游景点,靠祖上留下的制作筏子的手艺以及为旅游的人们撑筏子还可以勉强度日。不过在他的言语间听到的不是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命运控诉,他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如若换作他人,换作那些沾染很多城市气息的人,估计已经把火气发到每个可以接触到的和可以想到的人身上了。

“你喜欢这里么?”我这样问他。

“当然了,我从小就在这里哪能不喜欢呢?年轻的时候我还是想到外面看看,现在成家了,也就在这里了!”他回答我,脸上泛起很自然的微笑。

“不过现在都出去打工,你不想多赚钱啊?”我不理解他的心态。

“我走了,谁照顾她们啊?”

很简单的回答却让我很震惊,在一个现实世界,一切都已经物质化了。现在的新人类们都在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失去了很多,最后他们得到了地位,得到了金钱,得到了房子,车子,可是最后回首的时候他们真的得到了所有想要的一切吗?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吗?

他的守护和坚持在物化的城市里人们只能在电视里面感动和向往。城市森林带来了繁华和喧闹,但是不是也带走了一些什么?

我的神游突然被他的歌声打断了。他的声音嘹亮而清脆,虽然因为方言的缘故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可是我知道他现在很开心很自由。跟随他的旋律,我似乎也忘记了现实。

时间那么快,马上就要上岸了。我奢望将这种感觉一直继续下去,可是我们都必须从这个岸边回到那个森林。也许这就是无奈吧!!

旅行提示

沙坡头位于宁夏北部,夏天气候凉爽,冬天温度较低,建议旅行应安排在6、7月份。

自驾游提示

如有条件最好的旅行方式是由南向北自驾游。宁夏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风光可以让整个旅程舒适和悠闲。

而且宁夏大部分的景点都分布在中轴线两侧,沿国道向北可以途经小口子风景区,沙湖风景区,西夏影视城,西夏王陵等。

风景区都是开放式的,所以停车游览都非常方便。

背景介绍

小学作文在这里 篇12

学校于1999年创建南京市示范学校,2007年申请成为南京市小班化学校,2008年创建南京市现代化小学。现有12个班级,学生340人,教师29人。教师队伍中有市青年优秀教师2人、区青年优秀教师1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区教坛新秀4人。教师学历本科及以上人数大约占90%,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大约占80%,是一所教师队伍年轻化的学校。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科学种植特色活动。建有70平方米的阳光房和300多平方米的种植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种植的实践与研究,取得可喜的成绩。2014年5月,学校被评为“南京市科普示范基地”。2014年10月,学校“童心绿苑”课程被评为栖霞区特色项目。2015年6月,学校荣获“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称号。科学种植课程的探索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实践基地,促进了学校学科课程的整合与开发,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在这里初一作文 篇13

父亲是一个平凡的工人,常常奔波于各个城市打工,经常是几年不在家。我也早已习惯了身边没有父亲的陪伴,没有父爱的滋养,我照样可以茁壮成长。

“你爸爸后天就要回来了。”母亲的这一句话,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回来就回来吧,关我什么事?再以后他回来,就不要跟我说了,这几年,他对我的关心能有多少?他,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我愤怒地说道。

对于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我来说,突然闯入我生活中的父亲,也只不过是给我的生活添了一点“背景颜色”,不足为奇。

两天,如期而至。一个人漫步在小路上,路旁的几颗树的叶子凋零了,仿佛在为我的遭遇感到同情。瘦小的我终究还不是寒风的“对手”,最终还是回家了。

曾经熟悉的街巷,现在突然莫名的多了几分陌生的气息。推开家门,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父亲。我狠狠地把门一关,坐在电脑前,玩起了电脑游戏。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终于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可是,晚饭时的气氛格外紧张。父亲就坐在我的旁边。一分钟,两分钟……终于吃完晚饭了,刚想起身赶快里看这个充满硝烟的“战场”,突然发现,父亲变了好多。他不再像之前那样魁伟,也没有了像昔日那头乌黑锃亮的头发,额头上也多了几道抬头纹。鼻子突然酸了一下,泪水盈满眼眶。

父亲对我的爱,从未消失。

春天在这里作文 篇14

画画中最显眼的就是这块布满青苔的石板,这块石板拦住了溪流,让旁边的小溪蜿蜒地像一条白色的丝带,石板上的青苔把它的绿,无私地展现出来,与旁边的小溪,树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石板旁的小溪仿佛是从石缝泻出,蜿蜒曲折、清澈见底,就像一条银白色的巨龙在翻滚、跳跃,溅起数不清的水珠,就像一层薄纱拂面而来,没有瀑布的奇美壮观,没有大海的波涛汹涌,没有湖水的平淡如镜,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如绸缎般的泉水,有文静的一面,也有执着的一面。

而周围的花草树木虽然郁郁葱葱,但谈不上美,可是如果没有这些花草树木的衬托,小溪是不能突出它的美丽的。

这幅画中虽然不能突出春天的到来,可是那一汪小溪不是最好的见证吗?那一片草木不是春天唤醒的吗?那青苔不是吗?

小学作文在这里 篇15

关键词:激情,求知,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 应顺应课堂丰富多彩的变化, 借助有利因素,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又是一年端午节, 恰逢教材中安排了《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 让人浮想联翩, 在慨叹编委的精心设计之余, 更被文中细腻的描写、淡淡的情思所感动。

一、课堂概况

上课伊始, 让小组先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在初步完成预习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 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一切按部就班。各小组成员热烈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室内响起阵阵掌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本文的写作, 我不失时机地穿针引线:本课写鸭蛋产地是哪里, 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如何描写端午的鸭蛋的, 其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正当我陶醉于学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时, 一个学生突然问:“老师, 我觉得高邮的鸭蛋还不如我们家乡的红鸭蛋好呢!”这下子热闹了, 全班像开了锅, 大家又开始争论了。没想到, 学生的激情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就索性对教学流程稍作改变, 决定以此为契机,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师:我们本地的骆马湖红鸭蛋也很出名, 那就请大家说说家乡的红鸭蛋给你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呢?

生:我们家乡的红鸭蛋, 颜色鲜艳, 晶莹剔透, 那种红艳艳蛋黄如同朝霞一般。

生:我们家乡的红鸭蛋, 那是白里透着红, 红里浸着油, 清香扑鼻。 (生笑)

生:我们家乡的红鸭蛋比高邮的少一个黄, 但筷子扎进去, 也会“吱”得冒出很多油啊。

生:我们家乡的红鸭蛋, 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 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 因此是夏日补充钙、铁的好食物。 (生笑)

师:没想到大家对家乡的红鸭蛋研究得很详细, 希望大家也能像汪曾祺一样,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写篇文章赞赞家乡的红鸭蛋吧。

(以下教学内容略)

《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了解民俗, 关注民生和民间文化, 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我们所处地区正好是苏北地区, 而且端午的习俗和文中阐述的十分相似, 本地特产以骆马湖的红心鸭蛋著名, 所以本课高潮落在“家乡的鸭蛋”特点的探讨上, 以此为突破点, 激发学生的兴趣,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学反思

1.点燃学生求知热情。

当课堂上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 有些教师会想到将问题“转移”给学生。对教师来说这似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但在客观上, 却很容易营造更为积极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否认为这种事实很有趣, 并乐意思考它们而不只是想记忆它们,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教师在多大程度上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和提供与先前知识或信念有关的思考与情境”。在这个案例中, 学生突发奇想让教师始料不及, 但教师没有浇灭学生的热情, 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把本地红心鸭蛋和高邮鸭蛋进行比较, 学生的疑惑迎刃而解, 同时也进行了一次乡土教育。另外, 学生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这样的课堂总是充满着活力。学生这种阅读的兴趣可能是即时的, 也就是因为某一个特殊的诱发因素, 他们产生了某种求知的冲动和欲望。教师应当抓住这个时机,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引发学生要表达的欲望, 引导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情感, 并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爱护学生这种热情、冲动和欲望, 让学生始终保持这种热情、兴趣、自信。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节课, 教师先让学生对本地的端午习俗进行了搜集整理, 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特别是成果展示时, 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地碰撞, 教师进行“扇风点火”, 从而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到了极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 他们在语文阅读中会产生极具个性特点的反应。课文中有学生特别喜爱的内容, 他们会情不自禁拍案叫好;课文中有学生认为重要的问题, 他们也学会“突发奇想”, 脑中生成许多问号;课文的内容和表达也许学生认为不尽如人意, 而另作构思和设计。教师应当尊重他们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指导他们正确地进行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从而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参考文献

[1]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2]林培英.课堂决策——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案例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历史在这里相遇 篇16

这座由法国桥梁工程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巨型形式主义的现代建筑,从一开始就倍受质疑。但在持续不断的争议声中,它一点、一点地拔地而起,挤压着周边那些残败的、却又蕴含着北京这座古城精致而悠久文化象征的胡同。最后,它像一个巨大的句号一样,点在全世界华人认祖归宗的心灵之地,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一侧。它为一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作了最后的收尾,梁思成在地下的魂魄不知改如何感叹。

生前梁思成为保护老北京的文化身份受尽了羞辱,他的奋争就像一只勇敢却又无奈的螳螂挡车一样,随着他心爱的古老北京烟消云散。梁思成当年的对手是挟着革命旗帜的现代渴望势力,而今来自法国的保罗·安德鲁则挟着全球化的形式主义来彻底地颠覆北京。他的这件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要切断历史”。这是他对中国驻法大使劝他要注意与中国文化传统协调时的断然回答。

是谁给了他这样的底气呢?是我们自己。当一个民族不再把自己的文化遗产视作命脉的时候,当把自己的现代渴望寄予另一个文化来改变的时候,这个结局并不意外。更甚者,安德鲁的设计绝非什么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不过是一个被国际建筑学界认为的既不经看也不实用的绝对形式主义的建筑。这种设计在安德鲁的西方也是备受争议的,因为既耗费金钱,也不安全。

上一篇:故都的秋教师版下一篇:在厦门市民政局庆祝建党9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