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尝试中成长小学作文

2024-06-04

在尝试中成长小学作文(共16篇)

在尝试中成长小学作文 篇1

小学作文在尝试中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人生的道路中,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说困境是一扇锁紧黑暗中的门,那么,门外就是光明,开门最好的办法是在——千万次的尝试中找出那把钥匙。

记得八年级时,有的老师、同学、朋友的口中,都把“编班”这两个金文大字传得沸沸扬扬,她们还说:“把成绩好的同学编上去,成绩差的就扔在一二角。”听了之后,我就开始很努力地学习,尝试着利用编班这个借口来改变学习环境,每天一回来就坐在座位里争分夺秒地争取时间来学习,把每一天的时间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刻。学习时,就专心致志、拼命地学。把爱因斯坦的总结: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及少说空话挂在嘴边,牺牲了平时在学习中说空话这个陋习。学习累了,就念5个英语单词,就与同学谈笑风生,无话不谈,声音也很大,多次让语文老师在办公室里听到,就间接地对我说:“做个女孩子,要学文静点。”当时我也有听进去的,但为了麻醉自己内心所忍受的无缘无故地被老师吓唬、大喊大叫、心惊肉跳的.拍桌子声,不得不这样做,只有这样做我才强颜欢笑,才快乐,忘却痛苦。

每一天我都努力地尝试着去改变环境,刻苦学习。并下决心: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我死都不会再在这种环境里。”有时灰心丧气时,就骗自己:“为了能上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即使编班的机会几乎为零,但我还是努力去尝试,去改变。

当考试成绩出来时,历史老师告诉我怎么样、怎么样的好,我也不敢相信,当我看到了那成绩单,我才相信,暗暗里感叹:即使多么辛苦也是值得的!但可惜的是——并没有编班。这点让我的心灵上受到很大的打击,我这么努力却不能如我所愿,但我还是坚信:不登高山,不知夫之高世,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在尝试中体会人生的真谛!

在尝试中成长小学作文 篇2

一、制定计划,有序实施

“梦想如果没有拿梯子一步一步登上去,就永远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一点意义也没有。”“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因此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是我在每学年初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指导与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读书计划和读书活动,如每一阶段读什么书,完成多少篇读书笔记;一个学期按要求必须读完几本课外书,写几篇读后感;“读书节”活动怎样安排,“我读书,所以我很棒!”演讲怎样科学安排。

在制定的读书计划中,既有班级统一的阅读内容,也有自由选读的内容。学生必须完成本年级阶段的必读书目,如《鲁宾孙漂流记》、《海底两万里》、《古诗七十首》、《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其次是本年级阶段推荐的书目,学生可以自由选读,但也必须完成指定的数目才算完成任务,多读不限。

二、激发兴趣,快乐阅读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博士曾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动。”在实施读书计划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外在的要求变为内在的需求,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课外阅读,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名言鞭策

开学初,我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等等,学生写了不少。接着我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言认真誊写,并张贴在教室前的剪贴板上,要求学生每天诵读两次自己写下的读书名言。学生在名言的激励和鞭策下,渐渐地喜欢上了课外阅读。

(二)教师鼓励

赞扬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给孩子多些尊重和鼓励,一句简单的激励话语,可以收获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哪怕是一点小小的体会、感悟,我也不会错过机会,总是给孩子以表扬。学生的读书笔记上,常常留下我鼓励的话语。慢慢地,学生爱上读书,他们开始觉得读这些课外书有意思,进而便欣然接受读书计划并主动阅读。

(三)榜样引领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传染好多人好学。”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我常常走进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诵读古诗,分享读书的收获。有时给他们讲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积极发现班级热爱读书的典型并加以表扬,以此促进学生间争相阅读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内外衔接,竞相开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的阅读。课内阅读即语文阅读教学,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使得园内园外芳香四溢?

如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及时向学生推荐《鲁宾孙漂流记》;学习了《轮椅上的霍金》,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书;而学习完《三打白骨精》后,不少学生的书桌里有了四大名著,短短一周时间,学生对“及时雨”、“豹子头”,对吴承恩、施耐庵,对“三顾茅庐”、“三足鼎立”无所不知。学生在课外阅读了《亲近母语》上《一行有一行的气味》一文后,学习课文《鞋匠的儿子》就有了更深的感悟,对林肯的性格分析更全面,对林肯的伟大人格魅力理解得更深、更透彻。课堂内外互补相融,学生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进而在书海中纵情遨游。

在阅读之后,如果能进行适当的练笔,不但能使阅读深化,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学习了《给家乡孩子的信》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了有关巴金爷爷的文章,于是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给巴金爷爷写信,内外结合使得学生得到许多人生感悟,信中真情便得以流露;学习了《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之后,结合学生课外阅读,我让学生写读后感,鼓励学生有创意、多角度地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剖析并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几次练笔后,班上竟没有怕写作文的了。

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两者的链接,不但让书架上的图书成为学生的语文课本,而且学生在课上学读书,课外爱读书、会读书了!课内课外,两相竞放,真是美哉!

在尝试中成长 篇3

尝试竞赛

在令人激动的文化艺术节里,我报名参加了主持人选拔赛。一想到要面对那么多的老师和同学,我的脚就开始抖,我的手就开始软,我的心就开始颤!但我又想到这是个挑战自我的机会,便硬着头皮上了。在比赛中,他人自在轻松的自我介绍、富含感情的朗诵,使我惊叹;而到我上台时,手脚已在不停地颤抖。等用微颤的声音读完了文字,抬头接受同学们鼓励的掌声时,我这才醒悟:自己原来也可以是主角。

尝试安静

我的性格活泼、开朗,很爱热闹,但有时自己又觉得似乎太过火了,所以暗下决心:尝试着做一个安静的女生。这可是一个大挑战呀!要变得文静,就得收敛脾气,连话都得少讲。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只能以“哦”“啊”等字眼来回答同学的问题,可真是憋死我了。朋友们奇怪地问:“你怎么啦?怎么变得一点都不像你?”我这才豁然开朗:只有做自己,才是真的自己。

尝试超越

班级纪律真是一日差过一日。身为副班长,我真是忍无可忍。我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拍桌子,展示出河东狮吼的功力,班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这真是一种另类的尝试;我虽然很不文静,但也真是第一次这样做。没想到,不仅告诫了同学,也警示了自己——我忽然明白:只有不停地超越自己,才会了解自己的潜力。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不要“沉默是金”,而是将拿出更多的勇气去尝试、去爆发,使自己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勇敢。

(指导教师:黄志婵)

点评: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篇4

小学时,老师满看重我的。不过我不善于表现自己,我的学校迎来了艺术节,学校准备开个故事演讲比赛,我一开始很不想参加,但是老师的.鼓励使我有了勇气去尝试。我拼命的背,生怕一不小心忘词了,我会很没面子。

主持人叫到我的名字,我紧张地站在台下接过话筒,我的同学都在给我加油打气。也终于通过我的努力,我还是夺得了比赛的第二名。

我试了,我也成功了。

几年之后,我也已经十三岁了,可树长的就是比我们人快,它们已经比我高了,在一次次不断尝试中,它们在成长着。也告诉了我们:坚持。

虽已过去许久,却记忆犹新。那个时候,住在外公家,他为了迎接我,早早赶往市场,买下几斤新鲜的,还发着金光的枇杷。等待着我的品尝,毫不客气的我从篮子里拿过一个,迅速剥开,咬下去,饱满的汁水似乎要喷出来。很快,剩下的只是一些不起眼的果核了,端详着这一个个褐色的小东西,和果实比起来,难看一千倍!我四处搜寻着垃圾桶,哪里都没有,邻居家的孩子招呼我出来玩了,没办法,我将它们随手丢进了院子旁边的小坑里,就跑出去玩了。日月马不停蹄的交换着,转眼间,我已经来外公家一个多月了。那天依旧是睡到自然醒,突然发现院子中央长了什么东西,好像是绿色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一步两步,凑近了一看,原来是一些小苗苗,到底是什么呀?我拉着外公,外公笑了笑,说:“哦!这是枇杷苗,能结出小枇杷的!”一听这个让我想起了上个月我将枇杷核扔进大坑的那一幕,没想到我无意中的一个举动,让幼小的生命尝试着在人间活下来,可有一些却放弃了存活的念头。忽然,一滴滴雨珠慢慢落下来,越来越快,哦!马上要下雨了,爷爷忙着收衣服。我拉着外公要他帮小苗搭个小棚子,可他笑了笑,“就这么点挫折都经历不了,还能结出果实?”第一次觉的爷爷那么残忍!

暴雨中,让它们尝试坚持

自那场雨之后,似乎是应了外公那句话,小苗的存活几率是越来越低,唯有两株还依然活在不断尝试中。夏天台风天气,它们的叶子似乎多多少少都开始枯黄了可似乎他们有一股坚持不懈的精神,长了再枯,枯了再长。在每一次尝试面前,他们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坚持!外公找来了小刀,削掉了它们的枝叶有好的,有坏的,我问爷爷为什么削掉那些好的枝叶,他摇摇头:“它们只有经历了各式各样的挫折,才会越长越好!”可看到伤痕累累的它们,我实在不忍心,不过外公的猜测水平实在是一流,它们经历了爷爷施加的磨难后,越长越好。它们在这条充满磨难的路上,继续走着,他们会越走越好,因为他们在尝试着。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篇5

“恐怕没有。”

看着这双沾满泥浆的旱冰鞋,我的心一直在颤抖。我母亲在附近安慰我。此时看着我。泪水布满了我的脸颊,我的头发凌乱地散落着,我的裤子上还沾着几片灰泥,这让我感到心慌。

最初,我想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快乐地学习旱冰鞋,但我不知道有只狗要来啃它。我一穿上鞋子想走,就掉进了我面前的泥坑里。这个突然的变化吓得我哭了。我母亲在我身边温柔地安慰我。“试试看,好吗?”“恐怕没有。”当我跌倒受伤时,我大声喊叫。“儿子,别害怕。你怎么能不经历风雨就能看到彩虹呢?谁能第一次完美地做到这一点,不是吗?”听到母亲的话,我停止了哭泣,心想:是的,谁能第一次做到如此完美?

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在母亲的帮助下站了起来。在这一刻,我就像一个战场上的士兵,目光坚定。我放开母亲的手,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却发现自己仍然逃脱不了被扔出去的诅咒,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但母亲并没有来帮我。抬起头,我看到了母亲鼓励和期待的目光,咬紧牙关,颤抖着站了起来。这一次,我没有再退缩,而是大胆地滑了一跤。几分钟后,我摔倒了一次,几分钟后,我又摔倒了。我不知道花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摔倒了多少次。所以我从烈日下溜到了日落。经过努力,我终于设法滑了一小段距离。虽然很短,但这是我努力的结果。

第一次尝试虽然艰难,却是甜蜜的。

作文初三在尝试中成长 篇6

那一次,我第一次见到书法。小时候留下了很多软笔作业,但每次都是满满一个“十”或者“一”。心想,这样,就可以了。但是,毕竟人的算计不如天的,我进了初中。红色的“注意写字”一遍又一遍之后,我妈坚持让我练字。

老师不太高。他是我小学同学的父亲。很简单,但是书法很优秀。像狼窝里的绵羊一样走进门。什么?我“砰”地一震,我讨厌墨水!我在那里看到的时候把书法教室藏起来了,现在就在自己面前。可怕的是,你躲不过它。

我皱眉,很“好男孩风度”的上前打招呼。老师笑了笑,给了我一个字帖,纸,笔,墨,写“之”。不应该先说理论吗?我惊奇地接过来,坐下来写道。

五号郎浩在淡黄色的纸上没有发出声音。有几次,一个黑色的、歪歪扭扭的“支”出现在纸上,就像一只弯弯的黑蚕。街对面的几个孩子正在谈论新生的话。脸一热,低头开始写。

那双手奔跑过去的时间,极快,无影无踪。下课时,那些“老学生”像公鸡一样在我们的话语上昂首阔步。墨香很重,血刚见方,心情不好。这个时候,我挺不满意的。充气完毕,我走到他们的卷子前,我惊呆了。这.很快,我沮丧地走了回来,像一个战败的将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篇7

一、关注课堂细节, 渗透德育

在小学科学中, 很多知识都涉及了一些德育, 而且这些都是比较细小, 学生很难发现, 很难感觉得到, 这就需要老师从细节中去关注, 在细节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启发, 指引他们了解其中的道理与内涵。这就是说, 在进行科学教学时, 不能简单地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随便一两句告诉学生这些科学有什么道理, 跟我们的行为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样, 蜻蜓点水式的教育, 学生似懂非懂, 一下课就忘了, 不能把学会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 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我们应该根据每一课科学教育的自身特点, 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 及时给予指出, 让学生明白学到科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比如我在教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中的《生命之水》时, 通过让学生了解水对人类和生命的重要性, 让学生懂得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从而自觉地节约用水, 要为保护水资源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同时, 我让他们小组合作去调查我们家乡有哪些水资源、当前的使用情况、有没有受到污染等。经老师点拨, 再去践行, 他们更能体会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 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种人文教育才能深入学生的灵魂。

二、关注实践活动, 渗透德育

在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 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 还要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德育, 让学生走出课堂, 加强德育渗透。我们都知道科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 每一节都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寻找生命》时, 我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生命。

三、关注小组合作成员, 渗透德育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 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 内化形成。因此, 科学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涉及人与人之关的交往和合作。这时, 我们作为老师可以在讲授科学的同时, 提及小组合作成功的关键。在教学科学中, 有些小组能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而且完成得很出色, 有些小组却没有完成任务, 甚至成员之间闹翻了, 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团队意识。针对这一点, 当我每一次上科学让小组作汇报时, 都要求他们先说自己小组是如何合作、分工, 再汇报内容。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评分量化表格, 让他们自己评、同学评、老师评, 让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科学, 什么不是科学, 还要适当地渗透相关的德育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综合素质的人才。俗话说, 教育宁愿培养思想品德好能力一般的合格人才, 也不愿培养出思想极差能力超强的危险人才。那就让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让小学科学教育的课堂上, 处处开放着德育之花,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品德优良、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吧!

摘要: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教育人如何去做人, 如何去关注每一个生命体。在科学课堂上, 不少老师, 精心设计“花样”的课堂, 目的只限于教会学生相关的科学知识, 然而在科学中渗透德育这一环节却被忽视了。在科学课堂中, 教师可以渗透德育, 使学生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 也学会做人, 也学会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关注生命, 关注环境。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篇8

关键词:课堂细节;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其课堂教学及其效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探讨的一个课题,因为科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无疑是对的,但我们不能忘了教育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学会做人。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行有馀力”,才能学习文化。因而一堂课的好坏除了要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还要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所领会到的人文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关注每一个生命体。在科学课堂上,不少老师精心设计“花样”的课堂,目的只限于教会学生相关的科学知识,然而在科学中渗透德育这一环节却被忽视了。在科学课堂中,我们可以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同时学会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社会。在科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得到相关的德育教育,我就此浅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关注课堂细节,渗透德育

在小学科学中,很多知识都涉及了一些德育,而且这些都是比较细小,学生很难发现,很难感觉得到,这就需要老师从细节中去关注,在细节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启发,指引他们了解其中的道理与内涵。这就是说,在进行科学教学时,不能简单地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随便一两句告诉学生这些科学有什么道理,跟我们的行为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样,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学生似懂非懂,一下课就忘了,不能把学会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我们应该根据每一课科学教育的自身特点,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出,让学生明白学到科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比如我在教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中的《生命之水》时,通过让学生了解水对人类和生命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从而自觉地节约用水,要为保护水资源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同时,我让他们小组合作去调查我们家乡有哪些水资源、当前的使用情况、有没有受到污染等。经老师点拨,再去践行,他们更能体会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自己的亲身经历,这种人文教育才能深入学生的灵魂。

二、关注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在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还要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德育,让学生走出课堂,加强德育渗透。我们都知道科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每一节都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寻找生命》时,我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生命。

三、关注小组合作成员,渗透德育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因此,科学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涉及人与人之关的交往和合作。这时,我们作为老师可以在讲授科学的同时,提及小组合作成功的关键。在教学科学中,有些小组能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且完成得很出色,有些小组却没有完成任务,甚至成员之间闹翻了,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团队意识。针对这一点,当我每一次上科学让小组作汇报时,都要求他们先说自己小组是如何合作、分工,再汇报内容。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评分量化表格,让他们自己评、同学评、老师评,让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还要适当地渗透相关的德育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综合素质的人才。俗话说,教育宁愿培养思想品德好能力一般的合格人才,也不愿培养出思想极差能力超强的危险人才。那就让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让小学科学教育的课堂上,处处开放着德育之花,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品德优良、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吧!

在尝试中成长初三作文 篇9

一场意外,让她忽地坠入了无边际的黑暗,失去了双腿、失去了舞台、也失去了心中的白天鹅。她是一名芭蕾舞者,很小时就开始接触舞蹈,并有着极高的天赋,年纪轻轻却夺下了不少比赛的奖项,老师家人更是对她寄予厚望,她自己也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成为舞台上最美丽的白天鹅!但这一切,随着她坐上轮椅的那一刻起,便宣告破灭了。她变得内向、冷漠,远离了所有人,只因为不想看见他人同情、怜悯的目光,要知道,这对于习惯了掌声和赞美的她来说,那些目光是比死还要让她难受啊!

手术后的又一个早晨,一位妇女走进了女孩的房间,那是女孩的母亲。从女孩的腿残废了以后,她母亲便将她搬入了这间宁静的小屋,并按时送来三餐,然后陪着自己的女儿从早上坐到时针指向正午十二点才离去。女孩的母亲将食物拿到桌上摆好,自己则到一旁静静地坐着,女孩抬起头,看向窗外,半晌,目光空洞地开了口:“妈……活着真累,我想放弃了……”女孩的母亲没有作声,依然是静静地坐着,头上的白发夹杂着黑发,像杂草。女孩垂下了眼帘,低低地说:“反正我已经失去了双腿,是个废人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母亲吸了口气,走上前,蹲在女孩的轮椅前,用自己长满老茧的双手将女孩拥入了怀中,说:“舞蹈并不是你的全部,只要还活着,重新开始又何妨呢?”女孩握紧了拳头,绝望地说:“作为一名舞者,她存在的价值就是舞台,如今我已失去了双腿,我还能用什么站在舞台上?”说着,女孩搂紧了母亲抽泣起来。这时,女孩的母亲突然拿出了一个小盒子,是一个木盒子,檀红色的盒身很光滑,没有任何的雕刻物。打开来,是一只美丽的蝴蝶!洁白的身躯,闪着点点的金黄色,在这个小房间里盘旋着,可是,很快地,女孩就惊奇地发现:这只蝴蝶居然只有半边翅膀!女孩问:“只有一边翅膀的蝴蝶,它是如何生存的?同伴的嘲笑、生活的险恶,能让生命撑多久呢?女孩的母亲开口了:”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丽,只要试着去接受它,生命会因此绽放更加绚烂的色彩!”女孩笑了,望着空中飞舞的只有半边翅膀的蝶儿,她知道,放开了心胸,她就是自己心中舞台上最美丽的白天鹅!

在尝试中成长中学作文 篇10

小学时,上语文课,老是问我们有谁愿意来为我门大家朗读课文或是问为什么这篇课文的主人公能忍受这些磨难呢?我都会把手举得高高的和其他同学争着回答,如果没回答正确,我都会在老师将正确答案时用心听,并且牢牢的记住或是写在课本上,所以那时的语文是我的强项,并且数学也是班上的前10名以内。但是在初中,由于去我没发言,讲正确答案时我没太认真的去记,所以曾经的强项,现在也不是了。

忽然一阵铃声把我从回忆的漩涡中拉了回来,我一问怎么了,才发现已经上课了,急忙走回课桌前把要上的课本拿出来,暗自在心中发誓,在这节课中一定要积极的发言,就算是回答错了也没关系,只要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记住正确答案就好。

课中,老师问了一个问题,让我们在书中去寻找答案,我一看才发现在预习课文时我看见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便一下就找到了答案,但我却还是不敢举手,这个问题便被其他同学回答了。我的同桌看见我早就发现了答案,但却没回答,便问我为什么,我说不敢,同桌笑我:“为什么不敢,这答案是正确的,回答了老师还会表扬你,下次你找到了答案和我说,我帮你。”一会儿,老师又提了一个问题,我找到答案,便对同桌说:“我找到答案了,你去回答吧。”可同桌却使劲把我的手拖到桌子上放着,让我举手,又对我说:“你找到的当然应该你回答,又怎么让我帮你呢?”当老师抽我起来回到问题时,我很紧张便结结巴巴的说出了答案,老师便鼓励我不要太紧张,说错了老师也不会骂你。最后我还是流利地说出了答案。当我坐下时,同桌凑到我身边说:“看吧,我就说你一定行的。”我兴奋的点点头。自从这次受到了老师和同桌的鼓励,我果然上课举手的次数多了,成绩也好了很多。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篇11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逻辑思维

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据有关调查研究,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创造高效的课堂,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是当前教学模式的需要。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

从合作学习这个最基本的层次上看,其目标和价值追求远远不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上,而是适应于所有学科。对当前的小学生来说,社会阅历有一定的限度,再加上对未知事物有着自身的向往,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就以“语文阅读”为例,学生对语言和文章的情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学者开展合作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学生都在表述中体会到了其中的情境,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汲取新鲜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能。自然而然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就得到突显。所以在小学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合作学习的方法

合作学习就是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分小组式的合作方式可能更适合容量较大的集体。

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将班级学生平分成几个小组,这些小组就是一个集体,这样分开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他们对此就会充满好奇心,这样的情绪是有利于课程展开的。但是小组之间的问题也会不断暴露,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指导。

首先在分组上教师就要合理分配。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性格、学习积极性等多种因素,将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内,保证在课堂上可以带动每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思维活跃的就与平时比较沉闷的学生放在一起,可以适当带动沉闷的学生,比如比较好动的学生就跟比较安静的学生放在一起,让他们之间互相影响,都改正自己的缺点。

其次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帮助,多给学生之间合作的机会。比如在背诵古诗时,可以让小组内互相检查,选出背的最好的,就任命他为组长,这不仅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也形成了竞争意识,督促了他们更好地学习。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角色,不仅增添了课堂乐趣,更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最后是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的合作中,会有很多问题出现,比如小组内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关注小组动态,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沟通,及时解决,不能让问题变大,这样不仅损害了小组合作的意义,更阻碍了学生之间的友情,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三、合作学习的好处

1.摆脱思想的束缚,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本来就是对未知事物的一个认知过程,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思想包袱,例如,教师和父母的责骂、同学之间的嘲笑,使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就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合作学习恰好摆脱了这个思想的束缚,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展现的平台,例如,在讨论《狼和羊》的后续故事时,学生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力,狼和羊最终的结局都在学生手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逻辑思维,无疑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为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前提条件。

2.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学习的附属品,而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可以与教师沟通探讨,这就奠定了学生的位置,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后,就更有信心更有兴趣去学习知识。

3.可以增进学生感情,建立深厚友谊

学生分组后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小组内的同学就是自己亲近的人,大家每天在一起学习,一起娱乐,对对方都非常了解。如果小组内出现了不和的问题,大家都会主动解决,互相劝告,互相安慰,也从中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方式,小组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小学的生活添加精彩的一笔。

4.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小组间的学习是要有组织的,安排每个人的工作,每个人担任的角色。教师可以安排轮流让每个学生都担任组长的职务,让每个学生都在小组内有领导的机会。组长要安排组内成员工作,调节组内问题,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如果能够应付,就会得到很多收获,对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总而言之,新时代下赋予了教学者全新的责任,就是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能够充分展现自身的能力,在智慧的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为学生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芳华.从“怎样写”入手.谈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0(11).

[2]许体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五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0(9).

在尝试中成长小学作文 篇12

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歌曲和歌谣的教学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笔者根据教学经历和观察分析, 把教师对歌曲和歌谣的运用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 并通过实际案例加以阐述。

一、导入与复习环节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英语课堂上也是如此。教师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的进入英语学习状态成为一节高效英语课的关键, 而运用歌曲或歌谣导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课的开始, 教师通过精心的挑选, 选择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与所学语言知识密切相关的歌曲或歌谣, 在说说、唱唱这样愉悦的氛围中, 学生开始用英语思考和表达, 并回顾旧知, 为更多更好的语言输出做好准备。

如冀教版学英语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与农场上的动物有关的教学内容, 那么在导入和复习环节就可以选择“Old Macdonald Had a Farm”这样的英文歌曲, 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回顾与动物有关的知识, 并期待得到更多有关动物的信息。既巩固了旧知, 又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新授环节

利用歌曲和歌谣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复习作用, 而且对新授环节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教材中提供的相应曲目, 教师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选择教材以外的适合曲目, 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自编歌曲和歌谣, 让歌曲和歌谣在知识的新授过程中发挥更充分的作用。以下从两个方面重点分析歌曲和歌谣在新授环节中的作用。

(一) 训练语言

在小学阶段不提倡直接教学语音, 但可以通过学生的经验总结和习得规律感受语音, 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新课标中也有对语音意识的要求, 即二级目标中提到的能按照发音规律读出简单的英文单词, 利用歌曲和歌谣的形式, 在歌词中反复体验具有相同音素的词, 在朗朗上口的诵唱中, 学生很容易进行比较并发现规律, 从而形成认读语音的技能。如教学“seat”一词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编唱歌谣:“Seat, seat, the bicycle has aseat. The meat is on the seat. The dog wants to eat themeat.”在歌谣中, 学生体验到“ea”字母组合的发音, 并在同类新单词的学习中尝试运用。在遇到“beak”一词时, 学生很容易联系到歌谣中“ea”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从而掌握它的读音。再如, 学习“goat”一词时, 说唱歌谣“Coat, coat, the goat is in a coat. Goat, goat, where’sthe goat? The goat is in the coat. The goat is not onthe boat.”其中通过相同音素的比较, 学生能正确的读出“boat”这一新词。学生在趣味中体验到语言训练的实用性, 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词汇策略。

(二) 练习句型

大量词汇和句型的积累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但词汇和句型的积累过程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如果通过歌曲和歌谣的练习形式, 反复出现重点词句, 就能达到优化练习的效果。利用歌曲和歌谣可以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 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乐趣中把握句型结构, 完成句型的替换操练。如教学“What’syour name?”“My name is______.”句型时, 看似简单的句子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绕口、语音语调不够准确等问题频频出现。如果利用“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的歌曲 旋律, 唱出“Hello! Hello! What’s your name? What’s yourname? What’s your name? Hello! Hello! What’s yourname? My name is ______.”这些歌词, 再结合“Stop!Go!”的游戏形式, 学生们就会兴趣盎然, 乐于参与, 克服困难, 其继续学好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也得以激发。再如教学“Whose ____is this?”句型时, 也可以利用这首歌的旋律改编歌词“Whose blue hat is this? Whose bluehat is this? It’s Danny’s blue hat.”学生很轻松的用其他衣服类词汇进行替换操练, 在歌曲过后, 基本能用这些句型进行交流, 教师也能够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巩固、练习环节

和前面的环节一样, 巩固环节中利用歌曲和歌谣也是为了知识的复现。在反复操练中巩固新知。歌曲和歌谣形式的练习有效地避免了反复的机械操练, 同时又有助于知识间的整合, 可以作为整合课的总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冀教版第一册Lesson22第1部分内容是“walkforward”“walk backward”“turn around”三个短语, 第2部分是“Can you _____?”“Yes, I can.”“No, I can’t.”句型, 我们可以通过自编歌谣把两部分内容有效地衔接, 内容如下:“Walk forward, walk forward. Can you walkforward? Yes, I can. Yes, I can. I can walk forward.”用其他两个短语可以续编歌谣, 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给了学生参与体会的机会, 收到较好的效果。

再如教授冀教版第二册Lesson9时, 可以把两部分综合在一起创编歌谣:“Zoo, zoo, let’s go to the zoo.I see a monkey, the monkey is thin. I see a panda, thepanda is fat. I see a giraffe, the giraffe is tall. I see adeer, the deer is short.”这样, 有关动物及动物特征的词汇与“I see a _____, the _____is _____.”句型就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运用时, 可以结合不同的练习形式:如二人或三人拍手诵唱, 边唱边表演等。创设有趣味、有情境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学得更轻松自如。

尽管歌曲和歌谣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操作问题。如有的教师对歌曲和歌谣的理解不准确, 处理不到位, 只是作为欣赏内容, 跟录音机唱几遍了事;也有的教师占用较多的时间去处理歌词中的生词, 要求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等。教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也累, 既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在歌曲和歌谣的教学问题上, 笔者认为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认真分析歌曲和歌谣的内容, 准确把握歌曲和歌谣的实际作用, 如, 是偏重训练语音语调还是重点巩固句型等。

二是根据歌曲和歌谣的实际作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 训练语音语调的歌曲和歌谣可以组织小竞赛, 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更准确的说唱;用链式操练的说唱形式巩固歌曲和歌谣中的句型, 能够扩大练习的范围等。在扎实练习说唱的基础上, 还可以对歌曲和歌谣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或拓展, 以达到最大优化的目的。

三是结合多媒体进行歌曲和歌谣的教学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使课堂教学成效倍增。

四是进行歌曲和歌谣教学时要注意时机和时间的把握。针对它们的不同作用, 安排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 时间不宜过长, 点到为止。

教材中所出现的歌曲和歌谣是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 教师在利用时要充分地分析教材, 领会编者意图, 使这些素材发挥更高效的作用。同时, 教师也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敢于创编符合学生身心特点, 乐于被学生接受的歌曲和歌谣, 让这些内容服务于英语教学, 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全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谭伟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歌曲和歌谣[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6, (6) .

在尝试中成长优秀作文 篇13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的烦恼困惑着我,它们就像一层层胶水,紧紧粘在我身上,即使用尽全身力气甩掉一层里面还有一层,这些烦恼无时无刻地骚扰着我。在三年级时,老师成立了一个图书角,让大家捐书,以便掌握“老师应该不会选我的,瞎叫什么。”没想到,老师居然同意了,从讲台上的抽屉里拿出一本本子,上面赫然写着“图书登记表”这五个大字,另外还有二张标签纸,递给我说:“先把标签贴在所有书上,然后写上捐书人的名字……”嗦嗦说了一大堆,天啊!这下惨了,得忙死我了。在每节课下课后,我一直在贴标签纸,连做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还得贴整齐了,贴歪了可不行。过了几天,有几本书“不翼而飞”了,在这堆书中,它们像插上了翅膀,从教室里消失了。老师知道后,立马批评了我,说:“你这个图书管理员是怎么当的,连几本书都管不好。以后再这样,就该撤职了,从现在开始一本书都不能少。”从那以后,我每次检查图书特别认真,深怕又被哪个小偷给偷走了,还会被同学们和老师们责怪我不认真,不负责。不说我这个图书管理员容易吗?

到了六年级,烦恼就更多了,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面对小升初。双休日都被各种补习班无情地征用了。自从我老是向我妈妈反映我写作不佳的情况后,妈妈就给我联络了小桔灯作文培训。惟一的一点自由时间就这样灰飞烟灭了。每个星期六吃完午饭,我就会在妈妈的威逼利诱下,来到了小桔灯上课,我的头晕乎乎的,还得写作文。不写吧,写作水平就得下降。你说我苦不苦?不过,自从上了小桔灯,我的写作水平可进步了不少呢!现在才是小学阶段,就有了这么多的烦恼,真不敢想长大以后会怎么样,但我相信谁都有烦恼,因为有了烦恼,才会让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生动而有趣。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800字 篇14

如清风一样浅笑着,薄如蝉翼的光晕不偏不倚的织就在我那辆雪白的自行车上,似是缀上了点点碎金。万物生机,于蓝天白云下“嘹亮高歌”。我不由的想骑上车,在缕缕微风中畅游。等不及爸爸来,直接豪放的将腿一跨,稳稳地坐上了自行车,双手紧紧地握住车把,不管不顾地用力一踩踏板,就潇洒地骑走了。可毕竟是初学,还没骑走多远就摇摇晃晃了,车头忽地歪向左,稍微转转之后又猛地倒向右,我登时吓懵了,赶紧双脚撑地,稳住车子,惊出一身冷汗。

爸爸恰好看到了这一幕,无奈的看着我:“太遗憾了,首次尝试失败了。”我有些窘迫地笑笑,但已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爸爸接过我的车对我说:“我来骑一遍吧,你仔细看好了。”我立刻抬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依旧是先跨上车,将一边的踏板稍抬高些,再一踩,车轮缓缓滚动,他的另一只脚也迅速踩上了另一个踏板,从最初的轻微的摇摆不定转变为平稳地骑行。我很惊叹,下意识地徒手模仿起来骑车的动作,短短几个步骤,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爸爸没骑多少路就把车给我,让我练了起来。按照记忆中爸爸的动作,我紧抓车把,坐上车后用脚背把一侧踏板抬高,曲起膝盖,脚底牢牢踩住踏板,但此时却莫名紧张了起来,心“扑通扑通”直跳,爸爸坚定地注视着我,比了一个“加油”的手势,我对他点了点头,深呼吸平复情绪,脚一蹬,开始了漫漫骑行路……

车轮渐渐滚动了起来,我又即刻伸出另一只脚,蹬起踏板摇摇晃晃地再一次尝试。小心翼翼地骑着,可越是这样,车子就越晃的厉害,仿佛一片飘零的叶,无力摇曳着。我只得咬咬牙,双腿撑地,放弃了。像这样约莫三四次,终于颓废了,便一把跨下自行车,把自己缩在一个角落里,无助的默默流泪。爸爸轻叹口气,拍了拍我的肩,一如既往地鼓励我:“不要放弃啊,再加把劲就好了,谁还没个几次失败呀,总是要尝试的。”我微微止住了泪水,他又鼓励我道:“加油!我相信你肯定能学会的!”我用手臂一擦泪,回答他:“我会成功的!”那一刻,心灵似乎不再脆弱,取而代之的是坚强和自信。

我重又骑上自行车,目视前方,继续漫漫骑行路……天空更加亮眼,宛如女子展颜一笑,炫目出彩。

在尝试中成长小学作文 篇15

关键词:生本,创造,感受,欢乐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高效课堂模式的提出, 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脱离过去简单的学歌课和听歌课, 使音乐课的教学内涵、教学内容不断拓展, 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个体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高度尊重学生, 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活动中, 教师要起主导和引领作用。教师在课堂中所有设计的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本, 以课堂生命为本, 以课堂生动为本, 以学生的生长为本。那么, 如何做到以生为本, 创建新型课堂呢?下面,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对新课改有积极的思想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一切为了学生的学, 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和探究者, 而不是指挥者。所以, 当前社会需要的是研究类型的教师, 而不是只知道低头拉车, 而不抬头看路的老黄牛似的教师。那样只会把教师本人拉垮, 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只会答题考试的书呆子。因此, 我们必须以研究者的角色出发, 不断探索, 发现问题, 及时写一写心得与体会, 做一做小课题类的研究, 并联系学校与学生的现状, 在我们的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每天有一点新发现, 每周有一点小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从思想上深刻认识, 理念上不断更新, 教学情感上逐步体验, 从师本走向生本,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把空间留给学生, 真正扎实有效地落实生本音乐课堂, 激扬生命,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不断熏陶自己, 陶冶情操。

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音乐课堂更精彩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 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创作, 感受事物, 观察、分析、思考。同时,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 善于引导他们,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地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 教师要注意创设多种学习活动, 让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口、动脑, 调动学生主动的、独立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 倡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发现并获取知识和能力。例如, 在教授情景歌曲《小猫钓鱼》时, 我在教室里布置出一条“小河流”, 并告诉学生在这条小河边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让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然后, 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 使学生交流和享受音乐。在学到歌曲中“它丢, 它丢, 它丢下了钓竿把蜻蜓找”这一句时, 我让学生边唱边表演, 体验小花猫的犹豫不决。最后, 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贪玩的小花猫。这样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乐曲的节奏力度和情绪。如果学生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 那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反之, 不仅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方法, 同时彰显了音乐课堂活力, 展示出课堂生本魅力, 发挥了生本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能让音乐教学课堂更精彩

思维教育是音乐教学的核心, 创新思维更具时代要求, 因此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势在必行。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因此, 在教学歌曲内容时, 教师应用形象的方式呈现所学的内容。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是创新思维的动力, 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比如, 在教授《卖报歌》这一课时, 好多学生对这首歌曲是比较熟悉的。但是,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不理解为啥这个孩子没吃、没穿还要挨饿。于是, 我布置了前置性作业, 让学生搜集聂耳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 上课时请学生展示, 交流有关信息。我还提醒学生, 小毛头与《三毛流浪记》的三毛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还让学生分别扮演小毛头、聂耳和街上的行人, 进行了情景表演, 加深了学生对小毛头对悲惨生活的体验, 感受了小毛头乐观向上的精神。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先学后教”, 合作交流, 精彩展示了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使音乐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和活力, 让课堂更精彩、更完美。此外, 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 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 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而且, 我们音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 给他们创设思维的空间, 让他们真正体会作品的意境。这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 实现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四、从有效走向高效, 激扬生命, 让音乐课堂更完美

所谓的高效课堂, 就是三维目标高效达成, 使学生全员参与、充满快乐、积极上进的课堂。而且, 在高效课堂中, 每一分钟都尽其所用, 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有提高, 而且学生思维活跃, 能积极探索知识, 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做生命的牧者。教学就好比让一群羊在坡上吃草, 放羊人只需要让头羊带好路, 引好大的方向, 这些羊就能很自由地吃饱, 如果放羊人拉着每一只羊, 到固定的地方让它吃草, 羊没吃饱, 放羊人肯定累得喘不过气来。我们教师应该做悠闲的牧羊人, 而不做拉绳的纤夫。因此, 在音乐课堂中, 我们应多让学生在音乐的情绪中自己体验, 从音乐的本质出发, 以听觉体验为前提, 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享受蕴含在音乐中的乐趣。比如, 在听赏歌曲《森林的歌声》时, 我让学生带着律动进入音乐, 用聆听、模唱、感受乐曲结构等方式来体验感受音乐。在学生熟悉了乐曲后, 我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节奏、速度、强弱, 大胆设计动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总之, 为了使生本教育教学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激扬生命, 让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的成功和快乐, 教师应在课堂上采用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学形式。为了实现这一教学形式, 教师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 提高专业修养,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思维, 真正实现课堂动态评价, 才能使简单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和完美, 真正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吴洋.小学音乐生本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 2013 (31) :158.

[2]马黎.“生本”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中学版, 2013 (2) :30.

[3]汤晓丽.“生本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综合, 2013 (11S) :157.

在尝试中成长小学作文 篇16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博”“微信”等“微”时代进入寻常生活中。这种“微”时尚同样进入了教育领域,在信息课堂上“微课”成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课堂如能将其中的教学环节制作成微课的话,学生就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弥补个性差异、查漏补缺的目的。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课程为基础而开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较好地符合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所强调的语言、空间、音乐等智能的培养和发展。

一、微课的界定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老师可以用录屏软件、会声会影等软件经过编辑制作演示操作类的自主学习。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短”

由于小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较短,一段教学微课程视频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学生能在这段时间保持较高的专注力且保证有质量的学习,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注意力规律。

2.资源容量“小”

由于微课教学视频时间短,微课视频及配套资源经过压缩,容量一般只占几十兆左右,视频支持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多样,不受限制。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流畅地学习,如果有困难或有需要的学生还可以下载到手机、平板上观看。

3.教学内容“精”

微课大约时长10分钟,虽然时间短,内容少,但是集中展示了课程的重点问题,某个教学难点或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甚至重复学习,能帮助学生提优补差。

4.资源组合“活”

微课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将重难点根据学情组合成一个个多样的环节、灵活组成。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好,还可通过微课进行再次的知识梳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改变传统教学形式的单一性。一次制作完成的教學微课,可以多个班级的多个学生重复学习使用。

三、“微课”制作中的关键因素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一个或两个重点进行讲解,有利于突破难点。

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内容要“少而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要有较完整的课程结构,包括开始、结束、授课、有层次的作业等,而不是在课件中随意选取一段。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需要突出重难点又要让学生有兴趣,不能太冗长和沉闷,以免学生失去耐心和兴趣。

在制作微课视频中,教师的讲授十分重要,由于微课时间很短,所以在录制时要口齿清楚、语速适中,每一秒的时间都要重视,尽量做好充足的准备表述不清、口误等现象,重点内容可以配上字幕,方便学生理解。

四、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优势

1.有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就是教师讲授、演示,学生照样操作。这样的课堂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无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微课的运用,由教师根据每堂课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这样也有助于营造一个积极自主的课堂氛围。

2.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借助“微课”,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根据具体的重难点进行录制,也可设计多种形式,比如小任务等。“微课”进入课堂既能一一击破重难点,又能节省讲授时间,并且还保证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3.促进分层教学的实现

信息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每个学生在操作和动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课堂练习时,有的学生正做一半练习,有的学生早早完成了叽叽喳喳的互相欣赏,更还有基础较差的学生才刚刚开始。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困扰如何才能使学困生不再掉队,又如何让优生不再无聊等待。而微课进入我们的课堂,使我们这一棘手的难题迎刃而解。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提供微课视频并设计分层次的练习,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或者完成额外的任务,让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都能施展自己的能力,得到成功的喜悦。

4.有助于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承担一个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一节课要重复四五遍。这样多次上同一堂课,教师也会产生倦怠情绪,觉得机械无味。如果使用“微视频”教师可以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练习上,这样就减少了不必要的讲授重复劳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业务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将微课引入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发现“微课”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很多变化,学生在课堂内成为真正的主人,每个人在课堂上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同时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郑贤.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15(4).

上一篇:儿童开发右脑的学习方法——宝宝教学下一篇: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