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2024-05-23

单位车辆使用管理制度(精选12篇)

单位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篇1

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1.目的为安全、高效、合理、有序使用车辆,确保用车生产、经营工作需要,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所有车辆(不包括分、子公司)和驾驶员的管理。

3.职责

3.1所有车辆统一由总经理办公室归口管理,3.2总经理办公室车队负责对所有车辆的车况、维护、鉴定和驾驶人员的业务管理。

3.3下属各部门协助总经理办公室管理本部门的车辆。安全保卫部配合总经理办公室对车辆安全进行检查。

4.工作内容

4.1车辆管理与使用

4.1.1公司所有车辆必须确定专人负责,并向总经理办公室书面报告,做到定人定车。该车辆专职驾驶员不在岗时,其他驾驶员要相互调剂补位。

4.1.2车辆使用按先后、轻重缓急原则安排。特别重要生产工作任务,应当优先安排。车辆完成任务后,应及时返回单位,不得擅自停放在外。如有意外损失要承担经济责任。

4.1.3车辆原则上在舟山市范围内使用,需要外出的,必须经公司行政领导或总经理办公室批准。

车辆外借,属公司机关的车辆,由公司领导或总经理办公室批准;属公司下属各部门协管的车辆,由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外借出岛的报公司领导批准,一般情况借车应配备公司专职驾驶员。

4.1.4车辆用油实行一车一卡制,凭卡对号加油。

4.1.5车辆保险由总经理办公室统一安排指定保险。

4.2驾驶员管理

4.2.1驾驶员应对行车安全和车辆保管、维护、保养等切实负起责任。

4.2.2驾驶员应爱护车辆,做好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持车况良好和车容整洁,防止人为机械事故发生。发现车辆机械异常应主动向公司机关车队长汇报,采取相对措施,禁止车辆带病上路。

4.2.3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严格遵守各项交通法规,严禁酒后驾车。

4.2.4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调度,不出私车或擅自将车辆借给他人使用。

4.3车辆维护与保养

4.3.1车辆进厂保养维护或故障检修或换置部件,每次费用超过1500元的,应事先向总经理办公室报告,由公司车队派员认定后,方可进厂修理。

4.3.2因特殊情况来不及认定的,应及时说明情况,未经认定擅自进厂修理或换置部件的,其费用由驾驶员自理。

4.3.3车辆实行定点维修,无特殊情况不得到非定点厂修理。公司下属各部门指定的定点修理厂应报总经理办公室备案。

4.3.4车辆发生碰刮,损坏或事故的,应立即向总经理办公室报告,并及时报车辆投保公司理赔。

4.3.5车辆购置、报废必须报总经理办公室检定,由总经理办公室提出购置或报废意见报总经理审批。

4.4车辆安全管理

4.4.1各驾驶员必须按照公司的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4.4.2总经理办公室和安全保卫部定期对车辆安全进行检查。

5.相关文件

5.1

END

单位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篇2

1 油田重型车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油田生产扩大化

国家对能源战略的加快部署, 带动了油田的发展建设, 随之而来的就是扩大了的油田生产中重型车辆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亟需解决。油气生产、生产经营及勘探开发和油田企业制度化建设任务成功完成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油田重型车辆的安全管理。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国之一的中国, 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都离不开“石油”这个经济实体的安全生产, 因此遏制重型车辆事故, 为油田的持续壮大发展打下坚定基础, 是石油生产行业乃至中国经济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1.2 安全事故的消极影响

安全事故一般是人为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引起的突然发生的, 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 或者损坏设备设施, 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 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相关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中止的意外事故。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的显著特征是灾难性。一般发生的重型车辆安全生产事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由于较高的单次事故死亡人数 (每年大约有13万人死于油田各类安全事故中) , 经济严重损失, 油田重型车辆安全事故除了直接经济损失外, 还间接损耗人力、物力和财力用来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和调查原因;社会影响深远, 由于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 信息的传递更快、更广、更不可控, 灾难性安全事故的发生消息的传播扩散会对人们的精神领域造成严重的冲击, 造成社会成员的恐慌, 对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 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油田生产中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者和生产者必须予以重视和严格控制。

2 油田重型车辆安全管理

2.1 安全文化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 由安全文化入手才能改善人的思想, 从而改善人的行为。安全文化包括, 安全知识的普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安全技能的掌握。通过安全文化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宣传等手段达到安全文化普及的目的。从人的思想意识上加强对车辆安全的重视, 从意识上根治油田车辆违章行为的根源, 杜绝安全生产中的麻痹大意、侥幸和偷懒心理。加强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 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 应急预案、逃生知识和消防知识的学习, 并注重学习过程中做到安全知识教育是与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同步、不脱节, 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 促使每一个生产者都参与到安全防范、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行动中来。

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 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 即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为员工能够在车辆管理系统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努力营造利于环境。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就是通过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作用、给予生产者充足的思考空间, 令员工自发的真诚的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工作中积累的各种经验。车辆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只有注重启发人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合作性, 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才能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形成安全生产的潜意识, 从而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辅相成, 使得石油车辆安全生产迈入一个新台阶。

2.2 建立科学管理模式

建立油田车辆安全长效机制是建立科学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首先科学的管理模式就是建立生产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HSE管理体系的注重建立并实施, 处理好普遍与特殊, 安全要求与经济能力的同时, 做好油田重型车辆安全生产中的风险辨识和评价, 在生产前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定位, 并为之制定可靠地控制措施, 形成具有先进行、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 从而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降低或控制风险, 保证油田生产的顺利进行。其次科学管理模式就是用制度规范、激励和约束员工的行为, 使得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各个要素渗透到每一项规章制度、政策、工作标准和要求之中, 鼓励和表彰正确和规范的行为, 控制和处罚错误和违章的行为, 安全文化在制度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能让员工充分的感受到。通过把安全生产管理更多地落实到制度、机制中, 把制度变成员工的行动指南, 使正确、规范的行为变成员工的工作习惯。再次科学管理模式就是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 对于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保证油田重型车辆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中国石油行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油田勘探开发区域不断扩大, 不断向大型发展着的炼油装置、化工装置、油品运输装置, 人口密集地区和交通要道中的油品销售站点连续增多, 油田重型车辆运输安全管理在石油行业中所占分量越来越重要。油田车辆安全文化的普及以及油田车辆安全管理模式正在为油田生产和社会生活建立一个和谐稳定有保障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曹文涛, 郭际明.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的GPS轨道标准化方法[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8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 2012:27-28.

科研单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初探 篇3

关键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加强规范

中图分类号:P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3-0176-02

科研经费是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无偿拨付的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科研经费管理是对研究和发展活动进行财务监督和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经费管理是对经费所投入目标的预算、分配、使用和实际物化效果进行调节的动态过程。科研经费若想充分发挥作用,还离不开合理的经费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协同做好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

一、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必要性

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提高、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科研单位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不断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工作。

二、当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已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主要有:

(一)重立项,轻管理

在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申报立项,轻视经费管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就是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不甚健全和有关领导及具体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不自觉,从而使得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未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应有的效益,造成了很大浪费。

(二)重经费,轻资产

如何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和怎样合理使用科研经费,争取以最少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科研经费管理的宗旨和目标。单位注重课题有经费来源及保证课题顺利展开,但对于课题经费支出中购置的资产产权不明晰,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是现在科研机构的一个普遍现象。

(三)重成果,轻执行

目前“课题制”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方法。为了提高科研单位声誉,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定了相当宽松的政策,在课题执行支出范围上随意性大,经费使用项目不规范,势必会出现违反财经纪律的经费支出。有的以与事实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如大量的复印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笼统模糊的“办公用品”费等。

三、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管理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财务部门应和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在单位领导的积极支持下,积极主动地在科研人员中大力宣传《会计法》和《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以帮助科研人员形成对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与配合支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无论是纵向经费还是横向经费,只要是属于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其科研经费都应归属单位,并且接受单位的经费管理,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保证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和财务核算的准确规范。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令,维护财经纪律,无论科研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切实掌握国家财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规定。课题实施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组长按规定支配经费的使用。课题组有责任执行相应部门的管理规定,包括财务制度,有责任按要求完成上级下发的各类报表。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明确资产所有权归属

科技经费按使用计划购置的仪器设备单位在800元/件以上金额的固定资产必须进行固定资产验收登记入账后,方能报销冲抵项目经费。用课题研究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一般归课题或子课题依托单位,必须纳入课题或子课题依托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在科研活动中,严格审核,杜绝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不高和保养不善现象。

课题因故终止,必须经归口部门批准。课题终止后,依托单位和课题责任人应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决算报表及资产清单,剩余经费(含处理已购仪器、设备及材料的变价收入)归还原渠道,剩余资产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置,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规范支出项目、加强执行监督

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各种科研经费专项管理的规定,承担科研经费的核算、检查工作,并监督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1.要加强经费来源预算的管理。课题申请人在编制课题预算时应当同时编制经费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经费来源预算包括用于同一课题的各种不同渠道的经费。科研项目申请立项阶段的经费预算,必须按照全额预算的管理办法,实行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在内的全成本核算管理。立项后,课题经费必须汇入单位财务指定账号。经费统一由院财务部门负责帐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截留、挪用。

2.规范报帐流程、加强财务监管。课题经费由院财务统一管理。每次的经费使用,须由课题组长按规定上报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核实,然后到财务部门审核后签字报销。经费使用审批程应为:课题组长审定一科研管理部门签批一财务部门审核一院领导批准。

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的经费管理。要按照会计法规和项目合同对经费使用的具体规定,各项支出应当符合项目合同的约定及有关科研政策规定,有关票据及清单应当符合财务管理规定。批准使用的项目经费,须由该项目负责人和另一主要参加人员签字证明。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监督课题组特别是课题负责人严格执行项目预算。

财务部门除了做好经费决算工作和盈余经费的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外,更要加强财务监督,一是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如对与科研和开发有关的凭证、帐簿、报表进行审查,是否有超预算范围的支出,有开发价值的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是否按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合理地组织收入;二是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安全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有滥用经费、挪用经费等不合财务规定的情况,要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制裁措施。最后要注重财务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其中的绩效审计工作,认真分析和评价某一科研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且形成报告,呈送有关部门。

3.规范课题项目支出范围。建立健全经费支出预算体系,合理编制课题研究费支出预算。课题负责人有权全面掌握经费使用情况,有责任按照国家规定的经费开支范围内支配使用,在课题被批准结题前,不得用于与课题无关的任何支出。

科研经费的主要使用范围包括:(1)科研业务费:加工、测试、计算、租用、分析费;检索查新费;打印复印费;论文版面费;专利申请费;学术交流和技术咨询;调研和参加学术会议的差旅费;交通费;人员费;临时用工劳务费;课题管理费(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如现有仪器设备使用费或折旧费等);成果鉴定费;结题费等。(2)消耗性实验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药品、标准品、器具等消耗品购置费;实验动植物的购置、种植、养殖费;标本、样品的采集加工费和包装运输费。(3)仪器设备费:专用仪器设备购置、运输、安装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购置费和加工费。(4)协作费:与外单位协作承担的研究试验工作,严格按项目合同书中的规定比例从科研经费中支拨付。

4.做好结题工作。加强课题结余经费的管理。项目需按期结题进行经费结算,凡不如期结题的项目将冻结其剩余经费;被中止或撤消的科研项目,剩余的科研经费收归单位,由科研管理部门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处理;未结课题的年度节余经费,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已完成并通过验收课题的节余经费,经归口部门批准后,可留给依托单位,用于补助科研发展支出。

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篇4

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1.目的

为规范公司车辆调配制度,提高办事效率,节约经费,特制定此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二、车辆管理实行由行政部统一调配

1.用车原则

a.优先使用

同等情况下如有两方需同

时使用车辆,应考虑职级较高者或业务繁忙的部门优先使用,服从行政部统一调配。

b.合并使用

各部门同线路用车时,应服从行政部调派,合并使用。

c.工作时间严禁私人用车。

2.用车范围

a.公司日常送货业务

b、财务人员办理银行业务

e.紧急情况或特殊用车

3.用车手续

a.车辆使用实行派车制度,用车人需提前填写《用车申请单》(见附表一),呈本部门负责人签名同意后,交行政部统一调配。

b.驾驶员依照《用车申请单》所报批的行车路线行车;

4.驾驶员须知:

a.驾驶车辆出发前例行检查证照是否齐全;车况,如外观、车灯、水箱水、刹车、轮胎、各种油类是否正常;核对里程数,并如实在《行车记录本》(见附表二),记载每次出车时间、地点、用途、用车及里程数等。每星期五下班前将《行车记录本》交回所属机构行政部核对;行政部每月不定期对车辆进行抽查;严禁无照驾车、酒后驾车、带病驾车等。

b.驾驶员因自身原因违反交通规则,罚款由驾驶员自行负担,因领取违规被扣驾照或交纳罚款而外出,以事假论处。

c.车辆应按规定位置停放。所有车辆非特殊批准,晚上必须停放在指定停车场,否则按私自用车处理。

另:本制度自公司总经理颁布之日起生效。

附表一

用车申请单

申请人

申请用车时间

所属部门

用车事宜

部门负责人

行政部

附表二

《行车记录本》

序号

出车时间

用途

里程数

备注

车辆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篇5

驾驶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车辆驾驶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工作制度化,以此保证公司各类行车安全,避免人身事故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经营环境和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车辆驾驶安全管理工作贯彻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为主,事后处理为辅的工作指导思想。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车辆系指公司各种机动车辆。第四条 各单位办公室(综合部)为车辆安全管理责任部门,办公室主任(综合部部长)为车辆安全责任人。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铁通河南分公司的车辆安全管理以及公司所有具有车辆驾驶资格的员工。

第二章 安全教育与培训学习

第六条 树立和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是车辆驾驶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和目的。

第七条 各单位应通过安全宣传、会议宣传贯彻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驾驶人员的安全行车习惯,牢固树立安全行车意识。

第八条 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总部和省公司下发的车辆行驶安全相关规定和文件并严格遵照执行。

第九条

各单位每月要定期组织驾驶人员学习一次,内容主要是:交通法和安全教育,并认真做好学习记录。

第三章 车辆使用、保养与维修

第十条

各单位要建立“派车单”制度,车辆使用人员要认真填写派车单,经车辆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车辆出市区到管内郊县应由主管领导批准,离开市区(郊县)一律要经总经理批准。

第十一条 由于工作需要,各单位机关部门或营销部有的配有车辆,大部分没有专职司机,车辆管理比较混乱,给安全行车埋下隐患,为改变现状,车辆驾驶者除了必须具有驾照以外,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过考试发放一定数量的准驾证,同时要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没有准驾证的,严禁驾驶公司车辆。

第十二条 节假日除值班车辆,其它车辆一律封存。如须用车,必须经过总经理批准。

第十三条 车辆原则上不派私人用车,也不外借,如有特殊情况,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进行登记备案。

第十四条 驾驶行车要注意休息,严禁开疲劳车,严禁开带病车,严禁酒后驾车。

第二十九条 责任考核对象为各单位领导班子、管理人员考核对象为各单位办公室主任(综合部部长)、直接人员考核对象为直接的责任者。

第三十条 因保养维修不当造成车辆机械故障而发生责任严重交通事故,对责任单位领导班子正职、副职、工作管理人员、直接责任者分别处罚1500元、1000元、800元、1500元;发生一般交通事故,对工作管理人员、直接责任者分别处罚500元、1000元;

第三十一条

违章驾驶造成的经济与刑事处罚一律由个人承担,而且单位应根据程度对驾驶员个人记严重违章一次,列入经济考核。

第三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车辆丢失,各单位领导要认真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省公司安委会汇报。

第三十三条

发生交通事故,经公安机关认定为责任事故的,按事故责任认定考核。责任重大交通伤亡事故,经省公司党政联席会研究,从重给予责任单位领导行政处分,对责任单位工作管理人员处罚1000元;直接责任者按2005年10月20日2003号电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责任严重交通事故,对工作管理人员、直接责任者分别处罚800元、1000元;责任一般交通事故,对工作管理人员、直接责任者分别处罚500元、800元。

第三十四条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单位给予红牌警告;责任一般交通事故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并按豫铁通人[2005]101号和

豫铁通人[2005]103号文件规定,对责任单位重大交通人身伤亡事故,扣罚30000元;发生交通重伤事故,扣罚20000元;发生责任交通轻伤事故,扣罚10000元。

第三十五条

未经批准车辆外出造成交通事故、车辆被盗等由驾驶员自负后果;责任领导承担管理责任,并给予经济扣款和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 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对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经济扣罚,各单位应根据对应条款严格执行。

第三十七条 对一人多责的经济处罚按最高扣罚条款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发生车辆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应赔偿因事故而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

第三十九条 每年开展评选 “车辆驾驶安全标兵”活动,对“安全标兵”进行表彰奖励,具体办法另文公布。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条 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依据本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侧重对车辆安全驾驶管理方面的规定,对车辆配备使用、大修、报废等方面请严格遵照豫铁通办[2003]9号、豫铁通办[2004]5号等文件内容执行。

单位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篇6

一、现行公务车辆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 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车辆运行成本太高。

据一项权威统计, 社会轿车每一万公里的运输成本大约在0.8万元, 而党政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公务轿车运行成本, 则超过3万元。更重要的是, 一些部门和人员采取虚开加油票、虚开维修票等不当手段, 从中谋利, 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二) 使用效率不高。

目前看, 实际上在很多机关事业单位, 其公务用车的管理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式管理, 形成了投入多、产出少、消耗高、效益低、浪费严重、资产失序等不良现象。这其中最根本的问题, 是没有对车辆运行成本进行精细化核算, 更没有相关的控制措施, 人为因素过多, 致使部分车辆利用率低、资产闲置。

(三) 维修保养没有规范的流程, 同样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管理上的失效, 在车辆维修方面, 驾驶员到汽车修理厂修车, 没有严格的审批、审查和查验校对程序, 中间极易产生一些猫腻和水分, 造成车辆维修成本偏高。

(四) 公务用车超编失控。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每年仅公务用车消费支出就达2, 000亿元, 已经成为我国财政重要负担。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而超编配车即是重要原因, 目前全国超编配车率在50%以上, 有些地区的主要领导, 甚至一人配两辆专车, 轿车和越野各一辆。中央部门虽然下发过相关约束性规章规定, 但文件下到地方, 就变了味, 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五) 公车私用严重泛滥。

由于约束不力, 一些领导干部甚至特殊领域的公务人员, 公车私驾, 公车私用, 屡禁不止。国家发改委早就有一项权威的调研报告, 即机关单位的公务用车有三个“三分之一”, 即车辆公务使用三分之一, 领导及家属私用三分之一, 司机自己使用三分之一。送孩子上学, 驾公车私游, 用公车婚丧嫁娶, 这种种现象, 严重损害了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正面形象, 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这其中增加的成本也由财政负担, 群众怨声载道。

(六) 各单位之间互相攀比之风严重, 公务用车浪费严重。

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 特别是在一些垄断领域的单位, 由于利润的原因, 进行所谓的比排场、讲阔气, 谁开的车好, 谁的车排量大, 盲目攀比之风严重, 造成了极大的公务车浪费, 人民群众作为纳税人, 对此极为反感。

二、加强公务车辆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 实行公务用车社会化管理。

社会化管理, 就是建立专门的公务用车管理中心, 机关事业单位车辆全部归这个中心管理, 并逐步向购买服务过渡, 以此压缩成本, 提高效率。机关事业单位完全可以借鉴银行的管理方法, 实现单位与车辆的分离, 车辆管理中心把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车辆统一集中起来, 管理起来, 并按高档、中档、低档, 按照用车性质, 按路途远近, 对车辆进行统一计划, 合理派遣, 随叫随到。同时, 建立更加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 在用车调度上, 在车辆预约上, 在人员配置上, 在效率公平上, 在奖励处罚上, 进行全面的规范。公务车辆管理中心要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 由汽车油费、洗车费、维修费、过路费、罚款、停车费等等, 一一梳理, 一一核查, 逐个核定, 按周公示。同时, 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地区的先进做法, 实行包干使用制, 即在核定费用上, 节约出来的费用奖励给节约人, 超出部分, 自行负担。

(二) 严格禁止公车私用, 否则一律给予严处。

一定要明确, 公务车专门用于公务, 凡是用于私人使用的, 不管涉及何人, 不管涉及何事, 都必须严格禁止, 这是一条红线和高压线, 不能跨越。对于特殊情况, 确需使用公车的, 必须报经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审批, 而且要登记备查。否则即属于严格禁止范围。

(三) 对公务车辆统一安装GPS, 使之运行状态受到适时监控。

谁取的这个车, 要去哪里, 谁在上面, 谁在操作, 最终停在哪里, 之后又回到哪里, 什么时候回去的, 中间遇到什么情况, 都一目了然。通过这种高度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可以极大地震慑公车私用者, 可以有效地节约公车使用成本,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公车私用”, 从而明显地提高车辆办公利用效率。同时, 也可以减少公车资源的浪费, 大大地节约财政支出。虽然在安装这个设备时, 需要一定成本, 但长期有效。同时, 结合GPS, 可以创新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建立公务车辆使用管理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采集所辖区域的所有公务车辆的车牌号、所属单位、停放地点、运行状况、维修纪录等关键数据, 建立公务车辆使用管理数据信息库, 便于随时对公务车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 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上统一喷涂大字号“公务用车”字样, 以此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目前, 已经有一些省市或地区尝试这个办法, 如深圳部分地方, 即在公务用车上统一喷上“公务车”的字样, 非常显现, 群众热烈欢迎, 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乱用车行为。必要时, 还可以“公务用车”字样旁边喷上监督举报电话, 群众一旦发现公务车停在了不该停的地方, 办了不该办的事, 即可拿起电话举报。

(五) 在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标准与编制上, 给予最严格的划分和确定。

编制配制上, 什么级别配什么车, 什么岗位有什么车, 必须严格明确。在车辆配置上, 严格禁止豪华配置。在车辆性质上, 严格禁止高能耗、高排量车辆, 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在车辆价格上,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公务用车小轿车配备价格, 必须严格控制在25万元以内 (含25万元) , 严格控制购买大排量豪华型车。在车辆使用上, 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向隶属单位调换、借用、摊派资金购置车辆。当前, 中央的反“四风”运动正在开展, 全国各地对车辆特别是公务车辆的整治也进入深水区, 在上述几个严格上, 如果能落实到位, 相信会有好的效果。

(六) 实行严格的公务车辆管理倒逼责任制。

明确第一责任人, 主要责任人, 相关责任人, 连带责任人。一旦发现有公车私用的, 超标配备的, 要逐次逐个追究上述相关责任人的政治或经济以及法律责任。

(七) 要设立专门部门, 专职查处和监督公务用车的违法违纪行为。

要切实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使用的监管力度, 建议省市党委政府, 指定专门部门, 严格履行日常的公务车运行监管职能, 避免自己管理自己的尴尬。要让这个部门脱离于本单位的约束和限制, 在人财物上相对独立, 以确保其公正性。同时,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 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 相互配合, 相互监督, 加强协调, 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关于反对公务腐败的政策措施, 通过监督检查、通报批评、约谈领导、限期整改、党政处分等不同的形式, 全面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 切实增强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 有力地纠正公车私用的不正之风, 给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并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 切实压缩不正常的公车费用。

参考文献

[1] .丁云.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 2007

单位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篇7

车辆转向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故障就为车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车辆转向系统一般出现故障的原因在于使用中频繁的磨损。正确的使用车辆转向系统,掌握维护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车辆机械转向系统的故障发生。笔者结合使用经验和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对转向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做出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机械转向系统;使用;维护

汽车的机械转向系统是目前汽车使用率最高的结构形式,大部分的时候机械转向系统出现问题的原因都是使用过程中正常磨损导致的,某些时候,没有做好定期检查工作,或者润换不足,缺乏调整都会加速造成磨损。导向系统的磨损过大,会导致车辆操作灵活性的降低,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在日常使用中需要格外的重视车辆机械导向系统的维护工作。

1.辆机械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逐渐的提高,机械转向技术是车辆转向系统的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1]。为了更好的维护和使用机械转向系统,就必须对车辆机械转向系统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解。

机械转向系统是通过转向器的运用,把驾驶员的力量当作转向的能源,由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械和转向操作结构三个部分组成的转向工作系统。

根据机械转向器的不同形式,可以将转向机构分成蜗杆指销式、循环球式、齿轮齿条式、蜗杆滚轮式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齿轮齿条式和循环球式。循环球式转向器采用了滚动摩擦的形式,转动效率比较高,方便操作,而且使用寿命比较长,经常被使用在载货汽车上。循环球式转向器,输出的转向摇臂摆角和输入的转向圈是正比例关系,输出的齿条位移和输入的转向圈数是成正比的。与循环球式转向器相比,齿轮式的转向器刚性更大一些,重量比较轻,结构更为紧凑,车轮的反作用力能转到转向盘,对路面的反应比较的敏锐,但是,齿轮式转向器比较容易出现打手和摆阵的问题,有着一些缺陷,承载率比循环球式要差,因此,齿轮式转向器主要使用在小汽车和轻型汽车上。

2.正确使用机械转向系统的要点

要延长车辆机械转向系统的使用年限,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就需要按照正确的机械转向系统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依照说明书所要求的做到各项使用和维护的工作。

2.1正确的使用转向系统

在使用机械转向系统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要点:一般情况而言,在车辆进行直线行驶的时候不要将转向盘左右晃动,这样会导致车辆转向的时候,转向系统承受的符合过大。其一,驾驶员对转向盘施加的力道在经过转动后,会比原来的力道增加很多倍;其二,道路的反作用力对转向装置也有很大的磨损。在这样的状态下,转向装置的机件在位置活动中相互摩擦,使原有的配合间隙遭到破坏,导致机件变形,使转向装置被磨损。这样就对行驶的安全性造成了影响,容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所以,转向装置的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2.2加强在使用中的检查和维护

车辆机械转向系统在使用的时候,各方面的力进行相互作用,使机件之间相互的摩擦,导致零件的破损,紧固件会因此出现松动的问题,使润滑的质量达不到预期[2]。所以,对转向装置的检查和维护要加强,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要经常的检查转向轴的联轴节和连接螺母的连接栓,以及转向传动的各个装置部分的连接情况也需要检查。发现有松动的情况,就需要及时的拧紧,按照要求进行紧固。在活动部位不再紧密的情况下,根据情况进行组件的更换。并对外露的螺母和螺杆进行检查和紧固,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的对转向器内的润滑油进行检查,在油量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及时的补充。

3.转向系统的维护要点

3.1重视检查

在车辆的日常使用中,对转向器的分配阀、动力缸以及油泵的连接固定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杜绝出现运行中突然松脱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安全。油的容量也是必须重视的地方,在油量不足的时候,需要及时的添加油料,在进行油料添加的时候,一定要符合操作规定,不能随意添加油料,必须在添加之前先进行滤清,缺油过多的时候,需要先将空气排空。

3.2注意自由间隙的调整

转向盘处于中间位置的时候,自由间隙加入的过大或者过小,都需要将转向器的侧盖锁紧螺母拧送,然后旋转到合适的位置进行调整,让啮合间隙能够达到调整所需要的值之后再锁紧。

3.3动力装置必须定期润滑

对转向装置进行润滑的时候,不能选用不同牌子的润滑油进行添加,动力缸的销座和球头都需要进行定期的润滑,还可以在清洗之后进行润滑油的使用。不能添加不符合要求的油液,在发现润滑油出现问题的时候必须及时的进行更换。

3.4定期清洗

需要对管路和滤清器进行定期的清洗,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滤芯,清洗的过程中需要检查油泵和管道的结合部位是否有漏油的情况出现,在日常使用中就需要各个元件保证性能的良好可靠,对管道和滤清器定期做排查修复。在元件拆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元件的清洁。

3.5保持转向系统清洁

转向系统需要保持清洁和干净,在添加油料的时候,必须使用清洁的容器;在拆洗的过程中,不允许随便乱扔,禁止使用棉布对零件进行擦洗;此外,在惯常的情况之下,不能够把转向器的销钉和阀芯拆卸下来,相互配合使用的零件也不能随便的调换或者打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车辆在行进的途中进行车道的变换和转弯都依赖于车辆的转向系统,所以转向系统不但和车辆的行驶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还会直接影响到车辆轮胎寿命的延长、油耗的降低,转向系统还对驾驶员工作的效率和强度、转向的轻便性以及车辆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不难发现转向系统在车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3]。但是,错误的使用转向系统以及平时缺乏维护都会给车辆造成危害。这就必须对车辆的机械转向系统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以保证无论在任何道路任何速度车辆都可以安全可靠地行驶。

参考文献:

[1]苗政,周伟东,邵宏亮.车辆机械转向系统的使用与维护[J].农业与技术2011,06(11):136-137

[2]周全申,乔永钦,朱琳.车辆转向机构设计与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02):19-20

[3]常维义.机械转向系统的使用与调整[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11(09):69-70

作者简介:

单位车辆管理制度 篇8

为了促进本单位的事务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为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确保正确使用车辆,特规定如下:

第一条:车辆使用范围:领导公务用车、单位通勤用车

第二条:领导公务用车管理制度

1.领导公务用车由财务部负责管理,由专职司机驾驶;

2.车辆驾驶,原则上由专职司机驾驶,对于特殊情况需要别人驾驶时,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3.为了维持机车车件寿命,确保行车安全,专职司机应定期给车辆进行检查及保养;

4.专职司机应负责车辆的年检工作,并要确保养路费、车辆使用税的交付;

5.专职司机应保持车辆常年整洁和车况良好;

6.专职司机应负责车辆的正常油耗,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7.用车费用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到财务部报销。

第三条:单位通勤用车管理制度

1、单位从方便员工上下班和交通安全考虑,为员工配备通勤车,专门接送员工上下班,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车辆管理,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通勤车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

3、通勤车为本单位自备车辆,实行公司员工上下班免费接送。通勤车由单位办公室管理;

4、通勤车定时出发,定点接送,定时返回;

5、要确保通勤车发车准时,乘车员工要提前到达固定的乘车地点等候;

6、通勤车司机做为通勤车车容车貌卫生管理的第一负责人,每天要对车辆进行清扫和擦洗,保持车内外整洁,同时负责对以上制度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7.为了维持通勤车车件寿命,确保行车安全,通勤车司机应定期给车辆进行检查及保养;

8.通勤车司机应负责车辆的年检工作,并要确保养路费、车辆使用税的交付;

9.通勤车司机应负责车辆的正常油耗,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车辆管理和使用制度 篇9

车辆管理和使用制度

1、机关车辆由局办公室统一管理。

2、机关车辆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司机要热情服务,礼貌待人。

3、机关车辆晚上必须停放在车库,不得随意停放在其它地方。

4、司机平时要注意车辆保养,确保安全行驶。车辆维修司机必须向办公室报告,经领导同意后方可安排修

理。更换大件要认真做到换新交旧。

5、车辆费用、燃油、里程由办公室分车登记,定期公布,并作为年终考核参考依据。

6、车辆安排原则。一是优先正副局长公务用车;二是本单位工作用车(主要是下乡用车,城区用车一般不作安排)。

7、机关车辆一般由办公室主任统一调度。用车人必须事先告诉办公室,办公室通知司机出车,用车完毕,出车司机必须向办公室销号;司机未接到办公室出车通知,不得擅自开车,否则扣其当日出勤补助;除特殊情况外,未经办公室同意,任何人不得直接叫司机出车。

8、节假日用车必须向局长报告。

自觉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 篇10

关键词:量和单位标准自觉使用

一、要强制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办公室里用的空调机是一匹的;大彩电是52寸的;今天天气很热,气温高达摄氏35度;汽车开得很快,速度达到了每小时120公里;这两个月用了345度电;等等。这些话听起来没什么不妥,但实际上都是不规范的。1984年,《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的第一条规定就是“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198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主席令第28号)第三条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这就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们应该使用哪些计量单位,不该使用哪些计量单位,即物理量和单位的符号、名称和中文符号、中文名称都要严格地按照规定使用,这是强制执行的,而不能随意使用。如上面例子的正确说法应该是:办公室里的空调机是735瓦特的;大彩电是132厘米的;气温高达35摄氏度;速度达120千米每小时;这两个月用了345千瓦时的电。

长期以来,我国在量和单位名称及其符号的使用方面比较混乱,一直是两制(米制和尺斤制)并用。1959年,我国颁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米制,限制英制和废除旧杂制。1984年,国务院发布命令,规定“1990年底以前,全国各行各业应全面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自1991年1月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全面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正确地使用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及其单位,使学生养成自觉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的良好习惯。

二、在教学中未能正确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的表现

1.在口语中容易把物理量的复合单位表述错误

例如把水的密度1000kg/m3读成每立方米1000千克;把某同学的百米速度8.2m/s读成每秒8.2米;把冰的质量热容2.09×103J/(kg·K)读成2.09×103每千克每开尔文。上述表述都是错误的。按照“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符号中乘号没有对应的名称,除号的对应名称为‘每’字,无论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每’字都只出现一次”的规定,上述正确的读法应是:水的密度1000千克每立方米;某同学的百米速度8.2米每秒;冰的比热容2.09×103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2.在课堂板书中出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

(1)不注意区分或写错了量符号(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

在标准中,符号的正斜体、大小写表示的是不同的量或单位。如小写斜体s表示路程,小写正体s表示时间单位秒,大写斜体S表示面积,大写正体S表示电导单位西门子;小写斜体p表示压强,大写斜体P表示功率;小写斜体v表示速度,大写斜体V表示体积;等等。虽然在课堂板书中容易把它们混淆,但应保持头脑清醒,规范板书。

(2)在运算过程中混淆物理量和数的概念

例如在下列计算电阻RAB的算式中:

RAB=R1+■=…步骤1

1+■=……………步骤2

2Ω……………………步骤3

或RAB=R1+■=步骤1

1+■=……………步骤2

2(Ω)…………………步骤3

上面两种解题过程都有错误。通过分析可知:第一道题目的解题步骤1的等式左边RAB表示物理量电阻,右边R1+■也表示物理量电阻,所以这一步骤是正确的;步骤2的等式左边1+■表示数,右边2Ω表示物理量电阻,这个步骤就变成“数=物理量”,这个步骤就是错误的。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

RAB=R1+■=…步骤1

1Ω+■Ω=………步骤2

2Ω…………………步骤3

(3)在复合单位中的分母有两个以上时容易写错

如容易把比热容的单位写成J/kg·K,人们容易把它理解成■·K(焦耳开尔文每千克),这就把质量热容的概念弄错了,正确的写法应该是,J/(kg·K)或J·(kg·K)-1。

(4)在复合单位中同时使用单位符号和中文符号

例如在表示汽车转速时用4500r/分、速度用120km/时等就是犯了此类错误,正确的写法应该是r/min、km/h或转/分、千米/时。

(5)在例题、习题中出现国际标准中废除的量的符号和单位

例如电位(电势)的正确符号应是V或φ,但人们经常错误地使用U;电动势的正确符号是E,但人们经常错误地使用希腊文ε;等等。

(6)把化学元素符号作为量的符号来使用

如把计算后得到铁块的质量最大、铜块次之、铅块最小的结果错误地表示为Fe>Cu>Pb,正确的表示方法应该是m(Fe)>m(Cu)>m(Pb)。

三、正确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的方法

1.思想重视,改变传统习惯

教师在讲课或板书中没有规范地使用国家法定的量和单位,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认识到正确使用国家法定的量和单位的重要性。如果国家没有一个法定的计量单位,就会出现所用的计量单位不统一,会给生产、科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带来一系列的困难,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所以国际单位制已被100多个国家采用。难怪有人说:“标准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标准的竞争成为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

2.注重学习,规范使用最新的国家标准

本文仅谈及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但国家标准还有其他,涉及的范围很广。如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GB/T7712-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14706-1993校对符号及其用法等属于国家非强制性的标准。此外,还有行业和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如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34-2001丛刊别名信息的表示供新闻出版人员使用。我们应该根据需要自觉学习,尽可能了解和掌握有关信息,减少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有关技术标准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经常会适时对部分标准内容进行修订,并及时发布、实施新的国家标准,同时宣布原标准内容失效。我们应该注意学习,以适应新情况和新变化,这样,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就不会使用错误或过时的标准了。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三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段连平.科技文献中量的单位用法辨析[J].科技与出版,2011,(5).

[3]李士峰等.科技图书中标准引用的问题和审查方法探析[J].科技与出版,2011,(1).

单位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篇11

一、“三公”经费管理的主要内控制度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及实际, 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使用管理, 文章认为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以下这些内控制度。

(一) 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关于公务接待, 上到中央下到地方, 应该说相关的规定和制度不少。但由于许多规定和制度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条款, 不仅不够细化, 而且不尽科学合理, 所以在执行过程中漏洞很多, 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接待费用年年居高不下。有鉴于此, 应从细节处入手, 修订和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制度。比如, 应限定公务接待的陪同人数, 细化公务接待的标准和场所, 严禁没有公函的招待和“同城吃请”等等。对于超过限额以外的部分, 一律不予报销, 从而从源头上堵住公务接待的漏洞。

(二) 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制度

与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一样, 各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制订《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明确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车辆编制核定标准等, 严格公务用车的购置、处置审批。建立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单车核算、节奖超罚制度, 严控公务用车的运行费用。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 建立相关督查检查制度, 严禁公车私用。要把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内容,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责任分工, 切实加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

(三) 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应包括差旅、接待、会议、培训、考察、公车购置运行、出国 (境) 等相关行为的审批、结算、报销等内容。费用结算应减少现金结算方式, 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要将公务卡制度改革覆盖到所有行政事业单位, 并将办公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公车购置和运行费等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 以减少现金支付结算量。同时, 提高公务支付透明度, 报销时应附清单、公函、审批单等, 不仅规范报销流程, 而且须确保能随时接受财政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关于出国 (境) 问题, 应建立因公出国 (境) 经费先行审核制度, 严格控制因公出国 (境) 经费预算规模, 严禁通过中介机构联系或出具邀请函受邀出访, 不搞一般性考察和照顾性出访, 坚决制止无实质性内容的出访, 坚决杜绝公款出国 (境) 旅游。

(四) 费用支出会签制度

目前,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实行主要负责人“一支笔”签字报销制度。但“一支笔”签字报销制度也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 即主要负责人的费用支出由谁监管。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尤其是公务接待经费居高不下, 在很大程度上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缺乏监管息息相关。因此, 非常有必要建立单位费用支出会签制度, 尤其是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费用支出应该实行会签。各单位应确定另一名领导, 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费用支出的会签人。当然, 对一些大额度的单笔经费支出, 也应实行会签, 而不能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一个说了算。因为尽管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重大事项或重大支出, 是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的, 但在经费支出时还是主要领导一个人签字, 那么集体研究的决定是否真正执行了呢?实行会签制度, 既是对单位负责, 也是对单位主要领导个人负责。

二、“三公”经费管理内控制度的执行

(一) 提高认识, 增强执行内控制度的责任感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 主要针对的是单位干部职工。因此, 提高单位干部职工对执行单位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 非常必要。但这其中, 提高单位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认识非常关键。众所周知,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 经费的审批权集中在单位主要领导手中, 经费如何使用、使用多少皆由单位主要领导决定。因此, 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是否有力, 跟一个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所谓“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主要领导如果以身作则, 带头示范, 那么内控制度执行就非常到位, “三公”经费使用管理自然而然就非常规范。

(二) 严格审核, 把好“三公”经费管理关

(1) 财务人员要把好原始发票审核关。要审核发票的真实性, 看看是不是合规票据;要审核发票所附的明细清单, 看看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若是公务接待, 还要对照单位制定的接待标准, 看是否超标、超场所、超陪同人数;是否经过审批以及是否属于“三公”经费的开支范围等等。假如不符合单位内控相关制度的规定, 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报销。 (2) 财务人员要规范会计核算。严格按照会计科目的规定使用, 防止科目串用或挤占项目支出。特别是招待费与会议费、培训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 交通工具购置 (购置税和车内装饰费) 与车辆维修费科目之间, 要严格防止串用。 (3) 要严格执行年初预算。没有预算或超预算的“三公”经费支出, 坚决不能开支;严禁把没有预算或超预算的“三公”经费支出, 放入下属事业或企业单位进行核算。年终决算时, 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如实填报“三公”经费支出数, 绝不能为了报表上某个数字是否好看或为了提高下一年度的预算基数, 擅自降低或提高“三公”经费的实际支出数。

(三) 强化公开, 提高“三公”经费使用透明度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使用公开制度, 除涉及国家机密的有关部门和行为, 凡属“三公”经费均应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不能太笼统, 要详细分类列出各项费用支出以及相对应的公务行为, 使广大公众能够一目了然, 使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行为始终处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对公众反应强烈的问题, 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核查, 督促责任单位整改。“三公”经费公开, 各地 (以县为单位) 最好能建立统一的公开平台, 比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的频次, 不宜太少, 就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而言, 一月一次也可, 否则便起不到社会监督的作用。

(四) 加强监督, 形成“三公”经费监管的合力

(1) 要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内审、财务机构的监督作用, 为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扣上双保险。单位内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督促有关科室、人员进行整改。 (2) 纪检部门要对“三公”经费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采取重点检查、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形式, 深入各乡镇 (街道) 、部门单位进行检查, 并形成常态化。尤其对公务接待, 要不定时间、线路, 不打招呼, 经常性、不定时地组织人员, 对单位食堂及各宾馆、酒楼、会所、住宅小区、旅游景点等场所进行明查暗访。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同城吃请”、超标准接待、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违规、违纪问题, 要及时予以处理, 并公布结果。 (3)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办法, 规范并量化“三公”经费预算, 规范报账程序, 从而达到从严控制支出总量规模的目的。四是审计部门要加大“三公”经费审计力度, 将“三公”经费使用管理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审内容, 确保“三公”经费合法高效使用。

摘要: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 监管不到位, “三公”经费使用管理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文章从内控制度建设入手, 谈谈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的使用管理。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内控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 2012年12月4日.

单位车辆管理制度(改) 篇12

为加强单位车辆的管理,本着“方便管理、节约开支、提高效率、优质服务”的原则,制定下列制度。

一、车辆管理

1、车辆有关证照和有关手续,由行政人员妥善保管。

2、车辆严格实行下班入库制。下班后车辆停放在医院门口,因事不能停入的应存放在相应有关规定的停放处。如:出差在外的车辆,要将车辆停放在安全场所,并锁好方向盘和门窗,搞好安全防范。严禁车辆在洗车处及私人住宅区过夜,否则产生不良后果由驾驶员负责。

3、车辆实行专车专人驾驶,严禁将车辆私自交他人驾驶;严禁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驾驶;任何人不得利用单位车辆练习驾车;不准跑私车。外单位向我单位借车的,须经领导批准;

4、车辆进行加油需经财务人员负责登记,领导签字;每月驾驶员需准确上报车辆的耗油和公里数情况,财务人员进行审核公布。

5、特殊情况用车必须经领导同意方可出车。

二、车辆调度和使用

1、办公用车实行派车制度。由用车人向领导提出申请,由领导统一进行安排、调度。领导外出时,由办公室负责人安排调度。车辆调度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及领导优先的原则,统筹安排,未经领导批准,驾驶员不得擅自出车。司机必须经领导通知方可出车,并按派车通知规定的时间、地点出车,不得擅自改变。

2、用车均实行出车登记制,由驾驶员登记,注明出车途径地、目的地、出车时间等,并请用车人签字确认。

3、办公室各工作人员如需用车的,须提前领导提出申请,报经领导同意后,由领导负责安排。

4、本单位工作人员如有公车私用情况的。车辆的过桥过路费由用车人承担。油费按0.8元/公里核算。

5、车辆出车返回后,驾驶员均应及时向办公室报告,以便于车辆调度。未经派车,擅自出车者,按私自用车论处。

三、车辆维护与修理

1、车辆需维修时,驾驶员事先应征得车管人员和领导同意,然后到定点厂家维修,并随时将维修费用票据带回,按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及时履行报批手续。

2、未经批准擅自进行修车、购置零配件或在非指定的厂家修车,其费用不得报销。

四、相关费用报销

1.车辆的保险费、养路费、油费、路桥费、泊车费及凡因公使用的费用,统一由专门人员审核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保险费、养路费每年报销一次,路桥费、泊车费、洗车费由驾驶员每月汇总报销一次,由专门人员根据出车记录复核,经领导签字验核方可报销。

2.车辆维修费用报销需附维修收费清单,经领导审核批准后报销。

3.驾驶员如有违反交通规章(如闯红灯,违章停车等),造成罚款的不予报销(特殊情况除外),由违规驾驶员个人承担责任,并准时交纳罚款。

上一篇:2022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5则范文下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第九章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