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精选8篇)
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 篇1
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句应该是吴晗说的,不是毛主席说的。
毛泽东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这句是毛主席说的。
郁达夫: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林非: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叶圣陶: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她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学术界对朱自清的评价 2007/12/01 12:47 1 大半个世纪以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写景散文,一直是中学、大学语文课本的必选之作,大陆港台都是如此(只有在大陆“文革”时例外)。人们对之赞不绝口,视为白话散文的典范。台湾著名诗人、评论家余光中先生,以现代人的情怀、学者的慧眼和作家的敏锐读出了朱自清散文中的不足之处。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一文中,余先生较详尽地对朱自清提出了批评意见。余先生认为,《荷》文第三段关于“独处的妙处”的议论,是一般中学生都能说得出来的平易的道理,且“交代太明,转折太露”,“ 过分落实”,显得“放不开”。此其一。其二,他列举了原文中的14处譬喻,认为大都“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他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较为韵味,“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句寓美于丑,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用小提琴作奏出的西洋名曲来喻极富中国韵味为的荷塘月色,却不很恰当。他还认为这是14个譬喻中,有13个明喻,要用“像”“如”“ 仿佛”“ 宛然”之类的字眼点名“喻体”和“喻义”的关系,显得过于浅白。其三,“朱自清散文里的意象,除了好用明喻而趋于浅显外,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好用女性意象”。《 荷》文中有名的两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空里的星里,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余先生说“舞女的裙”一类的意象,对于今日读者恐怕只有副作用了,“美人出浴” 的意象简直令人想到月份牌、广告画之类的俗艳场面。“至于说白莲又像明珠,又像星,又像出浴的美人,则不但一物三喻,形象太杂,焦点不准,而且三种形象都太俗滥,得来似太轻易。” 《绿》中的女性意象很多:
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动的裙幅;她轻轻地摇弄著,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令人想着所会触过的最嫩的皮肤„„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纣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也有不少女性意象。该文末尾还写道游唱的歌妓揽生意,两位窘迫不安,欲就还推的复杂感受。余光中把朱先生散文中的这种写景手法称为“女性拟人格” 笔法。“小姑娘,处女,舞女,歌姝,少妇,美人、仙女„„朱自清一写到风景,这些浅俗的轻率的女性意象必然出现在笔底,来装饰他的想象世界”。
为什么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有这样一些特点?余光中从“艺术人格”的角度作出解释。每一个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都扮演着一个角色,或演志士,或演隐者,或演情人。所谓风格,其实也就是艺术人格。艺术人格愈饱满,对读者吸引力也愈大。艺术人格是作家真正人格的夸大,升华,甚至是补偿。从这一理论来看朱自清的散文是矛盾而有趣的。“一方面又好用女性意象,另一方面又摆不脱自己拘谨而清苦的身份”。余光中一语中的:“朱自清散文里自塑的形象,是一位平凡的丈夫和拘谨的教师。这种风格在现实生活里也许很好,但出现在‘艺术人格’里却不见得动人。” 朱自清是现代名家,他的文学活动从五四到40年代末约30年,是诗人也是散文家是学者也是文学教授,影响很大。综观他的一生,我认为他是一个带有古代士大夫气的现代作家。从小深受私塾教育熏染,家教严格,养成其温和规矩的“小卒” 性格。他结婚早,子女多,家累重,好读书不好交际,求学北大期间对五四风潮的反应也不太急切。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师范和中学教书,过的是平静清平而又师道尊严的生活,即使在成了大学教授之后也脱不了“土气”(叶圣陶陈竹隐皆提到这点)。他的生活缺少大波大澜,缺少激烈地情感撞击,缺少灵魂撕咬的痛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是“中性人生观”,这跟中国古代的 “温良恭俭让”“ 发乎情,止乎礼” 很近似。他爱诗爱文的方式也未尝不带有旧式文人的情怀,山水校园、诗酒唱和、教书著文,是朱自清一生典型的生活方式。他的诗太过平凡与他的生活与性情太过平实相关,其成就在散文,实因五四新文学诸文体中惟散文与旧文学冲突最小,与他性情较为相融。他的散文没有主体的张狂、自由的激情、人性的飞扬。一手流畅的白话中多少流露了旧时士大夫的情调。《背影》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除了语言表达是白话外,其内容与古代感怀赋得之作并无二致。现代人并非不要亲情,但这篇散文中全然不见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见个人的力量,只有家道中落的感喟。《荷塘月色》中只有对思想自由的暗恋没有对言行自由的追求,这种不完整的自由观显不出五四的时代风彩,而与独善其身的古人近似。而在一番荷色美景的描述之后,他的审美思维习惯性地滑向了古代帝王与采莲女的“风流”,并忍不住叹息道:可惜我们无福消受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古代才子腔。至于他散文中大量的阴柔意象,用精神分析说来解释,则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被压抑的士大夫情怀的转移和释放,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感情平淡者的艺术化补偿。《 浆》文中的主人公既想与歌妓游乐又觉得花钱卖乐的方式不尊重女性因而不妥,这正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受现代文明洗礼另一方面又带有传统士大夫“雅趣闲情”的矛盾心理的反映。《荷》、《绿》等散文写景女性化,抒情也女性化,而且在隐性的情思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与对女性的欣赏合而为一。依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可以说是主体在现实世界未能坦然自然欣然地欣赏女性而在艺术世界中转移了,以自然景物作为替代补偿之物。荷叶如舞女的裙、喝绿水如吻小姑娘„„类似的比喻联想,是一个情感饥渴者的天机泄露,是一个心性欠健朗者的矛盾反映。李广田曾说闻一多“狂” 朱自清“狷”,狂也好,狷也罢,都不可与现代自由同日而语。朱自清和闻一多一样,有“浪漫性而无浪漫力”,基本不在现实生活和艺术生活中坦然面对现代**和人性自由,他们的局限在身处现代社会但不够“现代”。(参见本文作者论闻一多爱国诗爱情诗的论文,分别载《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名作欣赏》1991年第6期、《湖北作家论丛》第6辑。)余先生在该文中还有一段关于现代审美的发挥——
一位真正的现代作家,在视觉经验上,不该只见杨柳而不见起重机。到了70年代,一位读者如果仍然沉迷于冰心与朱自清的世界,就意味着他的心态仍然停留在农业时代,以为只有田园经验才是美的,所以始终不能接受工业时代。这种读者的“美感胃纳”,只能吸收软的和甜的东西,但现代文学的口味却是兼容酸咸辣的。
这里实际上提出了文学欣赏与批评要有现代感的问题。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应该看到,研究者观念的更新、视野的开放、方法的多样,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尤其是海外台港华人学者是大陆文学研究的有力促进者、极大推动者。他们既有中国传统学问之根基,又有西洋文化之训练,思路开阔、理性思辨力强,对世界优秀文学之优异处有深切体悟,对世界优秀文学理论之大势有精深把握,因此在研究中国文学之时,能在中外文学文化的宏观背景上,能在现代世界的学术基点上,作出深刻的理解,道人之未道,往往能产生震聋发聩的反响,引导大陆学术界之潮流。仅从文体而论,最突出的是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叶维廉的新诗研究和余光中的现代散文研究。虽然他们并不局限于上述领域,但确在小说、诗歌、散文研究方面取得了超出大陆学界的成就。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对80年代学术界的影响我们至今记忆犹新。是他,发现了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师陀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价值,并引发了大陆历久弥新的“张爱玲热”、“沈从文热”、“钱钟书热”。是他,改变了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文学的研究格局并冲击了大陆学术界的价值观念;新诗研究名家辈出,但在学理的层面上对新诗的特质和新旧诗的区别作出了深入探讨的,当首推叶维廉的《中国诗学》;跟上述两位较纯粹的学者身分不同,余光中主要是一个作家,他把自己的文学评论称之为第三者插足,虽只偶尔为之,但他“插” 得也够深的。比如他对朱自清散文的批评,虽只是他众多评论文章中的一个篇幅不大的成果,但其胆其识,已在一般学者之上。
上述夏、叶、余三人,批评活动中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的视野和理论极具“现代感”。所谓“现代感” 是一个大家都能意会但界定并不精密的说法。我的理解是,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感”,大致是说,不论研究中外古今的什么文学现象,都能以中外优秀文学为宏观参照系,都能守住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并站在现代世界文化文学的基点上予以审视。这并不是强制性地用今日之标准规范前人,也不是牵强地要前人的创作符合今日之审美趣味,而是说从现代文学文化的角度进行整体观照。尤其是对与我们今天基本上处于同一文化背景的20世纪文学,对其进行现代性审视,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如果没有现代感,我们就无法理解鲁迅的孤独蕴涵的现代人生体验,就无法从郁达夫的颓废**文字中读出其反封建倡人性的现代价值,就无法从李金发的死亡之诗中看出其超越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感慨的现代知识分子情怀,就无法从丁玲的“莎菲” 中看出站在现代人格平等观念上的女性对男性的审判;如果没有“现代感”,夏志清“发现” 不了张爱玲、钱钟书,叶维廉发掘不出新旧诗的异同;如果没有“现代感”,余光中批评不了现代白话散文的“大师”、“宗主” 朱自清的根本缺陷。介绍完余光中先生切实中肯而又不同凡响的看法之后,还有一串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偏偏是余先生而不是大陆学者发现了朱自清散文中的瑕疵?为什么大陆的读者和学者对朱自清只有推崇而没有责问?为什么朱自清在我国读者中有这么长久的魅力?原因当然很多。简单说来,大陆的现代化步履过于简单和缓慢,人们的心态也仍然比较传统而不够现代,在审美情趣上,传统的田园风情,舒缓的慢节奏,旧文人的雅趣闲情,对亲情和自然的依恋仍然是一种强大社会集体无意识。或者说,这是我们的心态不够“现代”而支配着我们自然地亲近不够“现代” 朱自清,因而只见其美而难见其瑕。还有一个原因是,不少大陆学者和读者总是用跪着的姿态仰视名人、伟人,研读名家名作时习惯性地抱学习、崇拜心态而不是对等心态,因而难以发现名家名作之不足。此外,我们的文学研究者中有不少人缺乏良好的艺术感觉,他们的研究往往不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而是从教条、从定评出发,体现了一种“注经”式思维。余光中身处较为开放的现代化程度高的台港,欧美文化的修养很深,主业是创作,因而在审视和欣赏现代中国的文学时有更深广的参照系和更现代的趣味。他对现代散文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海峡两岸第一个重估五四散文价值、破除对朱自清冰心等散文迷信的学人;他致力于现代散文的艺术品格的提高与超越,创造性地把现代西方的多样艺术手法运用了白话散文创作中,并挖掘中国古代散文的魅力;他的散文恢闳恣肆、神采飞扬,文字“有声、有色、有光”,具有“密度、弹性、质料”,自成大家。余先生这篇文章写于70年代,与他评郭沫若、戴望舒等现代名家的文章组成了系列论文。有趣的是,该文在太原出版《名作欣赏》1992年第2期转载之后,读者反响强烈。爱朱自清的人们仿佛受到莫大伤害,不约而同地向余光中发起攻击。一群中学生甚至使用了很激烈的字眼,仿佛他们喜爱的某位名星受到诬伤一样。他们所缺乏的,或许正是“现代感”。
30多年过去了,喜爱朱自清的读者还是那么多。有多少人从余光中批评朱自清的文章中得到了富有现代感的启示?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所幸的是,今日读者不再只沉醉于朱自清、冰心了,他们也欣赏更有现代感的张爱玲等人了。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在散文里自塑的形象,是一位平凡的丈夫和拘谨的教师。这种风格在现实生活里也许很好,但出现在“艺术人格”里却不见得动人。《荷塘月色》的第一段,作者把自己的身份和赏月的场合交持得一清二楚。最后的一句半是,“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俏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全文的最后一句则是:“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一起一始,给读者的鲜明印象是:作者是一个大夫,父亲。这位大夫赏月不带太大,提到太太的时候也不称她名字,只同一个家常便饭的“妻”字。这样的开场和结尾,既无破空而来之喜,又乏好处收笔之姿,未免太“柴米油盐”了一点。此外,本文的末段,从“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到“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为止,约占全文五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引经据典,仍然不脱国文教员五步一注十步一解的趣味。这种趣味宜于抬学,但在一篇小品文中并不适宜。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的后半段,描写作者在河上遇到游唱的歌妓,向他和俞平伯兜揽生意,一时窘得两位老大子“踧不安”,欲就还推,终于还是调头摇手拒绝了人家。当时的情形一定很尴尬。其实古典文人面对此情此景当可从容应付,不学李白“载妓随波任去留”,也可效白居易之既赏琵琶,复哀旧妓,既反映社会,复感叹人生。若是新派作家,就更放得下了,要么就但然点唱,要么就一笑而去,也何至手足无措,进退失据?但在《桨》文里,歌妓的七板子去后,朱自清就和俞平伯正正经经讨论起自已错综复杂的矛盾心理来了。一讨论就是一千字:一面觉得押妓不道德,一面又觉得不听歌不甘心,最后又觉得即使停船听歌,也不能算是呷妓,而拒绝了这些歌妓,又怕“使她们的希望受了伤”。朱自清说:
一个平常的人像我的,谁愿凭了理性之力去丑化未来呢?我宁愿自己骗着了。不过我的社会感性是很敏锐的;我的思力能拆穿道德律的西洋镜,而我的感情却终于被它压服着。我于是有所顾忌了,尤其是在众目昭彰的时候。道德律的力,本来是民众赋予的;在民众的面前,自然更显出它的威严了。
这种冗长面繁琐的分析,说理枯燥,文字累赘,插在写景抒情的美文用,总觉得理胜于情,颇为生硬。《前赤壁赋》早也在游河的写景美文里纵谈哲理,却出于生动而现成的譬喻;逝水圆月,正是眼前情景,信手拈来,何等自然,而文字之美,音调之妙,说理之圆融轻盈,更是今人所难企及。浦江清在《朱自清先生传略》中盛誉《桨》文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王瑶在《朱自清先生的诗和散文》中说此文“正是像鲁迅先生说的漂亮缜密的写法,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两说都失之夸张,也可见新文学一般的论者所见多浅,又多么容易满足。就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与《荷塘月色》一类的散文,能向《赤壁赋》、《醉翁亭记》、《归去来辞》等古文杰作“示威”吗?
前面戏称朱、俞二位做“老夫子”,其实是不对的。《桨》文发表时,朱自清不过二十六岁;《荷》文发表时,也只得三十岁。由于作者自塑的家长加师长的形象。这些散文给人的印象,却似乎出于中年人的笔下。然而一路读下去,“少年老成”或“中年沉潜”的调子却又不能贯彻始终。例如在《桨》文里,作者刚谢绝了歌舫,论完了道德,在归航途中,不知不觉又陷入了女性意象里去了:“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面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上,婉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膀。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在《荷》文里,作者把妻留在家里,一人出户赏月,但心中浮现的形象却尽是亭亭的舞女,出浴的美人。在《绿》文里,作者面对瀑布,也满是少妇和处女的影子而最露骨的表现是:“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人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用异性的联想来影射风景,有时失却控制,但在20年代的新文学里、似乎是颇为时髦的笔法。这种笔法,在中国古典和西方文学里是罕见的。也许在朱自清当时算是一大“解放”,一小“突破”,今日读来,却嫌它庸俗而肢浅,令人有点难为情。朱自清散文的滑稽与矛盾就在这里:满纸取喻不是舞女便是歌姝,一旦面临实际的歌妓,却又手足无措。足见众多女性的意象,不是机械化的美感反应,便是压抑了的欲望之浮现。
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 篇2
一、巧用比喻,使句子更加形象化
在《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看似平淡,却赋予了荷叶动态的美。作者朱自清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欲舞一般。另外,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写到:“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朱自清在这句散文中把荷花比成了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的星星,来突出荷花的晶莹透亮和隐约闪烁的特点;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两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名曲的声音来比喻光与影的旋律,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这一立体手法的运用把荷花所散发出来的香气与光亮表达得淋漓尽致。
朱自清先生在《绿》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把梅雨潭的绿比做荷叶和蔚蓝的天使梅雨潭一下子活起来了。《绿》这篇文章中还运用了博喻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来描述绿的特征。“她松松的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染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们平时在写作中都想运用修辞方法,最常用的当然就是比喻这种修辞方法了,好的比喻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而朱自清先生最擅长运用比喻,而且用得非常好,值得我们品读,如他在《山野掇拾》中说:观察的仔细,目的在于要从对象身上辨别出“新异的滋味”,从而取得“独得的秘密”;又说文章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平常身历之境,也有惊异之感。”从以上几篇文章可以看出,朱自清所用的比喻手法都很独特、比较新颖、比较心神入化,给人一种魂萦梦绕、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朱自清把很平常的事物,写到文章当中给人一种别样,新颖的感觉,在文章所描述的事物感觉活灵活现比较新奇。比如在《春》一文中,在描述花时,把花写的种样放多、绚丽多彩。连用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从而给读者无限的遐想、更好的描述了事物,写地上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从这一句当中不仅让读者很好地看出花之多、花之艳。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作者巧妙的使用了三个比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描述春雨的特征。
二、精选动词,使文章更富艺术化
朱自清不仅擅长使用比喻,还对散文中的动词进行精选。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动词的巧妙运用也使文章中所描述的事物感觉一下子活了。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性。朱自清对动词的精选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不仅体现了山的状态也把山拟人化写活了。“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描绘出了山水融为一体的场景。“(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一个“画”字写活了影子与荷叶那种微妙的境界。
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这两句话中,“踞”和“泻”这两个动词,使各自的事物更加具体生动。
3、人格化。《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几句话中分别用到动词”“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拟人化使时光更加具体让人感觉到质感。
三、口语妙用,具有求真化俗功效
在中国的文学界,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个有名的作家,而且对汉语研究颇深。在他的一生中写了汉语研究的专著大概有20多部。在所有的汉语言研究中着重对口语体研究比较注重。朱自清先生在研究口语体语言生成与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他的意思是用口语体写出来的文章更加让读者通俗易懂,更加的能表达事物本来的原意。
朱自清先生基于对口语体的颇深的研究,基于写出来的文章更加通俗易懂,保持事物的纯真性。他在创作之初,使用北平话作为创作的基础。在文章的表达过程中,使口语体表现成分不断朝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升级并形成了现在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这种白话文学语言不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比较上口。也让人体会到现代口语的韵味。虽说仍系知识分子的口语,却能雅俗共赏,这样就因为这原因朱自清的作品有了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闻学与典型文学之间的差距。更贴近大众的文学正式朱自清创作的特点之一。对此,后来叶圣陶先生对他散文的口语化的成就和历史地位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的确,口语化是朱自清创作过程中的最大的特点。试看作者着力用北京口语写成的代表作《给亡妇》:“……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病得只剩皮包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你的心我知道,你满想着好好儿带着六个孩子回来见我的,谦,你那时一定这样想,一定的。”这种类如倾盆似的心语独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厚的感染力呢?因为这段文字所的内容都是通过口语来表达的,谈的都是家常话,通俗易懂,让人阅读的过程中仿佛是与挚爱的家人在拉家常。通过平实无华的语言,自然平顺,语言表达无娇揉处。以及通过第二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这样更能有利于读者理解,从而使感情表达的真挚可贵。朱先生用如泣如诉的口语叙说生死离别之苦,感人至深,也使得这篇悼亡之作远可比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近可与巴金的《怀念萧珊》相提并论。他以北平话为基础的创作语言不局限于此,相反,这一特点贯穿于他的全部白话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是以口语为主要成分,但适当的揉和一些欧化语与文言的分子,故而显得活泼、灵动、朴素。试读《伦敦杂记》里《房东太太》的一段文字:……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她原是个阔小姐,从小送到比利时受教育,学法文,学钢琴。钢琴大约还熟,法文可生疏了。她说街上如有法国人向她问话,她想起答话的时候,那人怕已经拐了弯儿了。结婚时得着她姑母一大笔遗产;靠着这笔遗产,她支持这个家庭二十多年。……太太不上教堂去,可是迷信。他虽是新教徒,可是有一回丢了东西,却照人家传给的法子,在家点上一支蜡,一条腿跪着,口诵安东尼圣名,说是这么着东西就出来了。这些通过口语化加工的语句,完全自然地融合在口语当中。朱自清在散文创作的不同时期所侧重点也有些不同。但是创作的源泉都是一样的都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创作文章。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创作中经常是以口语为创作的基础又融合其他的语言,这样使他创作出来的文章跟贴近大众化、平民化,使更多的人介绍他的创作风格。
四、语言揣摩,活化了人物形象
在朱自清先生创作散文的过程中,大都是以写景抒情的多,叙事的散文很少。并且在叙事的散文当中,人物的语言所占的比例又是很少的,叙事散文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虽然少,但是所有的人物语言都是朱自清先生精心提炼出来,散文中的人物极少的语言确深刻的反映出了人物的自身的特点以及人物个性。人物语言可谓都是精华。
摘要:朱自清在散文的创作之路中,表现出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他散文的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口语巧用,彰显出一个语言大家的语言品位、鲜明的个性以及独特精神气质。
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 篇3
一、注重“文眼”的创设
散文贵有“文眼”,这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聚光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有他独到之处,他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新课程高一教材中,《荷塘月色》是首篇,这是作者抒情写意的一篇佳作。文章开门见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起首句的“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之眼。接着,作者写小路的“静”,写自己踯躅独行的“静”,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联想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江南时期的朱自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曾以革命民主主义斗士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与彷徨,“心里”是“颇不宁静”。从表面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用各种手法,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书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与彷徨。由于“文眼”的安设,使“荷塘月色”这幅风景画,赋予了特有的音调和色彩,变成了一幅作者抒情的图画。
在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扣住文眼“心里颇不宁静”铺开,使学生在深刻理解《荷塘月色》的同时,也自然地学会在今后的散文写作中,尝试以文眼这一点,从而铺展开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了。
二、注重画面的连缀
好的散文,非常注重材料之间的连缀,尤其是优美的抒情散文。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就十分注重这一点。他一方面用思想感情的红线作为画面之间的连缀,另一方面是寻找画面之间的艺术焊接点。
例如,《冬天》一文,以对亡妇的无限悼念之情串起三个冬天的生活断片,以“我”对每个冬天的感受——“温暖”二字,作为断片之间的焊接点,结构显得匀称而谨严。
在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春》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春回大地的六幅画面,次序井然地组合成春天的画廊,而连缀这些画面的是作者盼春、迎春、颂春的欢快激情。文章以作者鸟瞰春天的一双“眼睛”,作为画面之间的焊接点,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线索的贯穿,焊接点的连接,使这一篇散文具有了一种谨严、完整的美。
注重材料之间的连缀,不仅使文章具有整体的美,而且使文章思路清晰。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深刻领悟这种构思。这对于初学写作散文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注重语言的锤炼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散文很讲究语言的运用,既朴素自然,又独具特色。
首先,朱自清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作者和父亲在车站话别,父亲特地为作者买橘子的情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品以父亲的“背影”作为艺术抒情的切入点,由远及近,铺陈叙事,字字句句融注了惦念父亲的感情和无以孝敬的难过之情,语言平实,但字真意切,荡气回肠,展露出感情的真挚美。
其次,朱自清的散文注意使词汇和句式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音韵美。如《春》中对春花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句式整齐而有变化,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统一的旋律。而《荷塘月色》一文中,叠词的运用,更能显示这一特点。
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都是朱自清散文的典范作品,如果能很好地把握朱先生散文构思的这几点,运用于教学实际中,将对学生的散文写作有极大的帮助。[e]
朱自清的散文片段 篇4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5
【内容提要】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清新、优美、典雅,极富抒情美是朱自清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朱自清的散文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令人拍案叫绝。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的巨匠,他为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正如杨振声所说:“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除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久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艺术特色
朱自清在文坛开始是以新诗创作赢得声誉的,1923年后,他转向以撰写散文为主。1928年7月,他在《背影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二十五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经济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学不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既不能运用纯文学的那些规律,而又不免有话要说,便只好随便一点说着;凭你说‘懒惰’也罢,‘欲速’也罢,我是自然而然采用了这种体制。”这段话虽有自谦之意,但毕竟道出了他写作散文的情由。截至1948年朱自清逝世为止,先后出版的散文集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郁达夫曾经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并通过读信时的心境描写,让“背影”第四次出现,首尾呼应,感情回荡。
2、浓郁的抒情色彩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应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1)融抒情于叙事之中,追求一种“真挚美”
在散文的创作中,朱自清常用的是“写实主义”的方法,注意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在那些偏重于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散文中,如《给亡妇》、《儿女》等,都善于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通常的情况下,要表现人物的感情,往往要写这个人的正面,写他的表情、眼神等,唯恐给人印象不直接。但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却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写了父亲的背影,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和场合。孩子大了,尤其是男子,他虽然很爱自己的父亲,但这种爱比较含蓄,不那么外露。在离别的时候,明知父亲很哀伤,他不会特地从正面去细致观察父亲的表情,只会在父亲转过身去时,表面装着毫不经意,而实际上是很注意地从侧面或背后去看父亲,而且也只有这时才好意思看仔细。所以,作者以背影为中心来写,正是他抒情真实的地方。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作品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第一次提到“背影”,只用一句用简笔就点破了“背影”题旨。接着作者文笔荡开,先不直接写背影,却转而从回家奔丧写起,祖母的亡故,家庭的亏空,光景的惨淡,父亲的赋闲,从北京、徐州、南京等地一路写来,有条不紊而又要言不烦。其中再三强调的是父亲自己忍住失母的悲痛,却劝慰儿子,初步展示了父亲爱子的内心活动,为背影的出现涂上了悲凄的抒情底色。以后,通过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买桔子这一情节,着力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抒情推向高潮。这是第二次提到背影。用繁笔细腻的刻画,写得委曲婉转。写父亲“迂”的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叮咛“我”、嘱托茶房等,表现了父亲纯朴忠厚,对儿子关切的心情。当然最精彩、最动人的还是买桔子的白描叙事。作者只是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地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不惜劳苦的深情。作者在这段的最后,妙的是以反衬手法强烈地烘托了儿子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从而使抒情十分真实深厚。作者叙说自己许多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时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太聪明了”,将父亲的一系列所谓“迂”的行为和自己的“聪明”对比起来,通过质朴的生活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富于其中,融情于事,委婉地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第三次提到背影,是描写父亲离开车站时,说“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只虚带一句,文字很简,但父亲那么眷恋儿子,至此也只是黯然分别悄然离去的悲酸惆怅,感情也就包蕴在其中了。文章的最后,又一次地让父亲的背影在“我”晶莹的泪光中映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生离的悲伤发展到死别的预感,感情愈是深沉真挚。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交融。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感人的“抒情细节”。朱自清偏重于叙事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诚挚、真切,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也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另有一种真挚清幽的神态”。正是因为他在抒情与叙事结合中追求着一种“真挚”的特色。
(2)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作者首先是以细腻生动的绘画式写景来流露这种情绪。他不象一般的作者,将荷塘月色景象笼统地写出来,而是将这个景象“拆开来看,拆穿来看”,将荷塘与月色本是浑然一体的景象分剖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组成部分来写。前一部分重点写荷塘上的景物,以月色为背景,后一部分重点写月色的种种变化,以荷塘为背景。这样分解作两次描写,就能使描写细腻。在对月色下的荷塘进行描写时,作者又作进一步的分剖。先写荷塘的静态美,以“弥望”“田田”“层层”写出荷塘前叶茂密的整体形象,以“亭亭”“裙”写出个体荷叶的秀美,以“零星”“点缀”写出荷花的数量,以“袅娜”“羞涩”写出荷花的体态神情。以“明珠”“星星”“美人”写出荷花的色泽,然后再写荷塘在微风一拂之下的动态美。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下荷叶的波动使荷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在对荷塘上的月色进行描写时,作者也进一步的分剖:先通过荷叶、荷花、荷塘写月色,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洁净,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色的飘忽与宁静。然后再通过树影写月色,有“参差斑驳的黑影”,有“杨柳稀疏的倩影”。这月光与月影的和谐分布,“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由于作者将描写对象分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逐一步加以观察、描写,并从视角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就使这篇文章的描写特别细腻。在这里,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缕缕清香,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酣眠”“小睡”的比喻,情态也交融在一个“淡”字上。总之,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作者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
(3)抒情与议论相交错,追求一种“理趣美”
“理趣”就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散文中,继承了韩柳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讽刺男女分座的陋习)等,缘事而论,将叙事与议论结合起来,将矛头指向旧社会制度,社会陋习和反动的军阀政府虽然诙谐中含有批判的锋芒,满腔的诗情常常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总之,朱自清的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起来的。因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不同,而显示出多姿的抒情美、真挚“美”、绘画美、理趣美,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3、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首先,作者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用听觉印象的“渺茫的歌声”比喻嗅觉印象“缕缕清香”作通感修辞,用听觉印象的“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比喻视觉印象的“光与影”。作通感修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蓊蓊郁郁”“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再如《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和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赋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蕴藉腴厚的美。作者追求的是另一种美,这就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这正为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他曾说“用笔如舌”是文章的极境。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朱自清与现代散文》)。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再如《儿女》: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急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这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来自口语。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2)《文心雕龙·情彩》(3)《文心雕龙·情彩》(4)《欧游杂记·荷兰》
(5)《“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6)《送韩伯画往俄国》(7)《欧游杂记·序》(8)《朱佩弦先生》(9)《什么是文学》(10)《论气节》
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篇6
——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朱自清以他的新诗踏上了文学道路,后又努力从事散文创作,为建立崭新的白话散文作出过很大贡献,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中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春》,就是这样满贮诗意的一个名篇。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起笔,抒写了盼春的热切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旋律和诗的氛围。接着,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粗略地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由于抓住春天的特征来点染,给这幅轮廓画抹上了一种迷离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引起读者对春的热烈向往:春天,该是怎样的美妙啊!然后,作者从容不迫地“推”出五幅“特写”,细致描写春天的动人景象。先写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突出草的“嫩绿”,描写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次写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突出花的“争相斗妍”,画出春天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第三幅画写春风,着力刻画春风的“温馨”“鸣唱”,描绘出春风送暖的胜境。第四幅画面写春雨,渲染春雨“轻柔”“湿润”,画出夜雨和郊外的美丽画面。最后,画出了一幅迎春图: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这里笔墨不多,但写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迎春的一片欢乐景象。人们像赶趟儿似的都出来了,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几幅风景画交相辉映的绮丽春色中,“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如果说前四幅画是侧重写自然界的“春”(其中也有穿插写人的活动的),那么第五幅画是集中笔墨写人勤春早的“春”。
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 篇7
民国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曾提出一个评价作家作品的标准:“大家之作, 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 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 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 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 可无大误矣。”朱自清的散文, 可称之为“大家之作”, 其言情则沁人心脾、其写景则豁人耳目, 根源就在于朱自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与传神描绘, 其见者真, 其知者深。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 首先表现在语言的真切描绘上。语言, 不像绘画, 它是一种间接表述形象思维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能直接显示实体形象, 必须通过语言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在读者头脑中再现思维的形象。因此, 语言描述性的强弱决定了语言形象性的高低。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虽离方遁圆, 期穷形而尽相”, 把语言准确描绘事物的形态、相貌作为写作的最高原则。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进一步论述道:“自近代以来, 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 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 志惟深远;体物为妙, 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 如印之印泥, 不加雕削, 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 印字而知时也。”刘勰认为, 语言的描写确切, 来源于作者观察的精细;具体描述应与客观事物的特征“密附”, 达到“毫芥”毕现, 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特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极为鲜明, 他善于以准确、凝炼的语言确切、精细地描绘事物的形状、色泽、音响、质地等, 使人读了如见其形, 如闻其声。
走到山边, 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 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 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 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 作急剧的撞击, 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 晶莹而多芒;远望去, 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 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 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 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 点点随风飘散, 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 便倏的钻了进去, 再也寻它不着。 (《绿》)
朱自清这段关于“梅雨潭”的描绘, 充分体现出他语言的造型美的特点。未见其形, 先闻其声, 闻其声后即见其形, 由远及近, 逐步展现出瀑布的各个侧面, 形成一幅不断变化着的立体画面。“花花花花”, 四个字重叠摹声, 使人觉得悦耳动听, 富有节奏感, 也给人一种长流不断的感觉。“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这句中用“镶”而不用“处在”、“卡在”, 形象地写出了瀑布远观的静止状态。“两条湿湿的黑边儿”更是黑白分明, 突出了远观的装饰美, 视觉形象美好而鲜明。“一带”是写瀑布的平展形状, “白而发亮”写出瀑布远观的光泽。然后, 由远及近, 声音分外响, 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瀑布从上面冲下”, 一个“冲”字写出瀑布奔流的气势;以“绺”形容瀑布, 可以看出此时可以分辨出千丝万线的水流, 与上文远观的平整光滑的感受不同了。接下来更细致地描绘出瀑布撞击到岩上棱角时的情况:“飞花碎玉般乱溅”, 写出水滴溅到人身上的情景, 赋予水花以灵性。整段文字, 以出神入化的语言, 细致入微地摹形绘声, 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立体的大自然景观, 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善于以文字作画涂色设彩, 使画面气韵生动, 具有传神的色彩造型美。他的散文善于根据抒情写意的需要, 或浓墨重彩, 或素妆淡彩, 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梅雨潭”的绿, 呈现为丰富多彩的色泽美, 那绿是“滑滑的明亮”的,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 “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只清清的一色”, “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绿色令人感觉温润而舒畅, 充满了灵气与生机, 使人心醉而神迷。
朱自清写夜景也能挥洒色彩, 渲染出不同情调的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这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是《荷塘月色》中的月夜, 月亮的纯净、柔和遍布纸上, 荷塘的绿色, 染得雾也变成青色, 的确给人以“笼着轻纱的梦”的奇妙感觉。
朱自清不仅以富于变化的带有色彩的语言描绘事物本身的色泽, 而且令人叹服的是他能给原本无色的事物敷彩涂色, 写出事物的神韵:
雨是最寻常的, 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 上灯了, 一点点黄晕的光,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春》)
雨本无色, 但雨中的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眼”, 春雨像烟雾笼罩着大地的一切, 连明亮的灯光, 也在烟草中染成了“黄晕”, 借树叶、小草、灯光的色彩来渲染春天的细雨, 于是春雨也变成色彩缤纷的雨了。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造型美还表现在对动词的准确选用上。古人“炼字”、“炼词”常常是在动词的选用上下足功夫。有人甚至说:“一个使用得好的动词, 可以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动词使用得精当, 可以传达出所描绘事物的神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地, 绿绿地。” (《春》) 这里用“钻”字, 而不用“长”或“冒”字, 因为“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 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彩的, 是渴睡人的眼。” (《荷塘月色》) 一个“漏”字确切地描绘出路灯光线黯淡, 树叶左遮右挡, 几乎看不见路灯的情景, 更衬托出荷塘环境的幽僻。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 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绿》) 这一段文字, 将静态的梅雨亭, 化成动态的苍鹰, 又以一个“浮”字, 化静为动, 既写出梅雨亭“上下空空儿的”, 似凌空而飞的气势, 又准确地写出梅雨亭静止不动的特征。这些动词, 准确传神, 言有尽而意无穷, 十分耐人寻味。
“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 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有这样的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 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 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 (《说扬州》)
这段描写人物的白描文字, 以准确的动词, 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人物的神态。一个“捧”字, 把那些没有经验的茶客, 为扬州茶馆的小吃所吸引, 直吃到实在吃不下去, 撑得“捧”着肚子走路的形神活画出来, 令人读后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其名作《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人, 总须字立纸上, 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 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朱自清的散文语言, 字字“立”, 句句活, 鲜明生动、形象, 具有极强烈的造型美, 塑造出了一个个形、声、色、味毕现的立体画面, 具有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特征, 在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 也启迪我们如何才能把散文写得更好。要想使散文达到造型美的境界, 一定要有细致观察和精细描摹的功夫, 这就要求写作者要潜入生活中, 作一番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和品味, 然后用充满灵性的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 唯有如此, 方能使文章“立”起来, 紧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 篇8
文章开篇,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透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但作者心中的苦闷是否完全被美景所征服、所排遣了呢?他自己并没有忘掉现实带来的苦闷与抑郁,并没有彻底“超脱”那朦胧的、清冷的月色变化,“阴阴的”“烟雾般”的树,没精打采似“渴睡人的眼”的路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把作者唤回到现实中,使作者感到“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伤感而失望,没有因“不足之感”而麻木,而是在伤感中坚定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黑暗社会的否定。作品“卒章显志”,再现古代江南采莲的盛事,作者虽然感到“无福消受”江南式的美景,却仍“惦着江南”。这里,作者把历史上的采莲图和现实中的荷塘月色遥相呼应,照应开篇,果断地表明作者对现实黑暗的否定,对江南式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执著的向往,使全篇优美的情景最后得到升华。本篇作品的意境开拓是成功的,画面尽管变幻多姿、声情并茂,但万变不离其宗。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这一感情主线贯穿全文,千思万绪融于千姿百态的美景中,达到美不胜收、感人心魄的艺术境界。这一切形成了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诗一般含蓄深沉、深邃优美的意境。所以,《荷塘月色》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是名副其实的。
【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推荐阅读: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06-02
朱自清的散文读有感06-05
谈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07-08
读朱自清散文《绿》的感受08-15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07-02
朱自清散文05-15
朱自清散文特色07-25
朱自清散文选08-12
朱自清散文鉴赏09-21
春朱自清散文内容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