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2024-06-02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共9篇)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篇1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内容摘要:

现代作家抒发内心情感最常用的便是散文,朱自清又何尝不是?在他生活的那个特别的年代里,自己的情感往往围着时代的大背景,又系着自己小小的内心。或直白、或间接、或豪放、或委婉。他的情感似乎是时代赋予的。然而,他又尽力去摆脱那恶魔的掌控,虽月光朦胧,却寻着自己心中纯洁、舒适的港湾。这便是他吧!关键词:

细腻、感人至深、借景抒情

一、朱自清散文的创作背景 在对作家的研究中,他们的作品的艺术、思想往往是其本身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所处的时代相互作用的结果。

朱自清作为现代作群中最具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其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位卑而未敢忘忧国”的思想贯穿他的一生。他践行“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使得其散文作品中也渗透着时代的声音。

(一)、时代背景

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旧中国在风雨飘零中苦苦斗争,一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自身背景

1、作为当时社会上小资产阶级的一分子,由于受到阶级的局限性,虽发现了社会的不平与黑暗,但并未能找出产生这种黑暗的根源及解决方法。

2、家庭的离乱、变迁,父子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二.朱自清的典范之作——《背影》、《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的题材大致分为四类,其中有直接写感人至深的亲情作品,又有借助景物抒发心情的名篇。

(一)、感人至深之《背影》

1、《背影》的大致思想内容

描述了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的全过程。用朴素真切的语言,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父子之间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引起了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2、《背影》的写作特色 内容上:(1)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情深。(2)文中四次出现“背影”,虽情况不同,但思想感情一脉相承。语言上:(1)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精神气质,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

(2)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除夹入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的家常话,生活气息浓厚,提炼的非常简洁。

(3)文章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文中使用白描,将父亲为“我”买桔子的场景写得活灵活现,仿佛父亲的背影就在我的眼前。

(4)语言平时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感人至深。

(二)、美景传情之《荷塘月色》

1、《荷塘月色》 的背景 1927年7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他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这篇《荷塘月色》。

2、《荷塘月色》的思想

杨朴先生说过“此文是作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型和爱欲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并说“这就是使此文章成为朱自清潜意识愿望的象征”。他认为《荷塘月色》表现的纯粹是个人情感,与时代的政治无关。其实,这并不是绝对地脱离政治,朱自清在大革命失败后,因憎恶现实无力济世的痛苦,不愿同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而清高自处的思想情感。

他在文章中通过写荷塘的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来突出自己不与世俗想混的内心世界,勾勒出三幅意象画。

(1)通过月色与人的沟通而淡化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把“妻”与“儿”的睡熟的幻梦与“我”通过对暗夜里月色的氛围营造而形

成梦境与现实的统一。

(2)通过对曲径小道的描述而达到梦境与现实的整合,实现他们之间的情感的联系。作者以小径作为了融合现实与梦境的象征性通道,并言之“是梦境通过现实的必由之路。”(3)这种梦境与现实与现实的错位式描写,实质是为了宣泄一种被压抑了的愿望,是一种潜在的意识。作者企图把这种潜在的意识愿望脱离政治性因素的包围。

作者用这三幅意象画把恬淡月色中梦境的游离作为一种现实压抑的突暴式愿望,并认为“夜游荷塘”只是一种情感心绪的抒情化表达,从而由这种内心的隐意识引延出“美人象征”这一说法。

3、《荷塘》之荷花

初读文章,里面恰到好处的比喻、拟人给我留下抹不掉的印记。与语言的优美、辞藻的华丽似乎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这样列举,写荷叶,“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的清香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颤动是,叶子与花被微风吹过,“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荷花的风致是,“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但流水的流动却使叶子“更见风致了”。作者把这种形式的表现认定是形式的表现,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听的形式。因此推定荷叶象征着美人的新鲜论断。朱自清以一种朦胧的象征来宣泄对美的独善情怀,先把荷叶的意象置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作结,即以传统的荷叶形象来阐释朱自清外露的原型意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作者心头笼罩了一层不散的愁云,如文中所表现的灰暗基调。

三、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感伤、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缜密精巧的构思。

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春》的多侧面描写,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写和叙述之中,毫无刀刻斧凿之痕;《荷塘月色》虽说为了写心中的不宁静,但一路下来,却处处见“静”。

(四)、独特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温州的踪迹。绿》语言的纤秾,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总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中,朱自清以其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也可以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朱自清散文集》

《关于现代散文写作——答编者问八题》,《文艺知识》第一集之三

《<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篇2

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朱自清刚开始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 就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在这之后, 朱自清在散文中留下了时代进退的印记, 如五四运动低潮期、残酷的现实、时代的大发展、文化的进步等等。渐渐的, 他的散文风格开始变的日趋明显, 进而日渐成熟, 逐渐形成了标新立异的散文形式。

总的来讲, 朱自清的散文一般都是讲述与抒情。讲述散文一般主要描述了社会现状;而抒情的散文, 则包含了具有浓郁人情味的以描述家庭生活为主的文章, 如《背影》、《儿女》;还包括以描述自然景象为主来表达个人的情感方面的作品, 如《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朱自清有一篇散文是借景抒情的精品, 就是《白马湖》, 文中表达了对旧时老景的回忆, 抒发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这篇文章主要是从朱自清散文的结构、抒情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艺术等这些方面来表述他别具一格的散文格调。

二、朱自清在散文艺术格调方面的特点

1、语言表达艺术的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表达别具一格, 总的来讲, 他在语言的表达上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口语化。在他的文章当中, 文学创作使用语言都非常清新质朴、接近白话文的语言, 没有矫揉造作的花哨的言语。比如, 在《威尼斯》一文当中, 他写道:“威尼斯并非没有桥, 三百七十座, 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 哪儿都走得到, 用不着下河去。”“它哪儿都去”、“德国德莱司敦画院中有几张, 真好”, 这种口语化表达的方式是朱自清习惯用的。这些句子中所用的词汇口语化, 听起来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就像他本人坐在你对面娓娓而谈。这种陈述方式不仅没有增加文章的市井小巷之气, 却增添了许多清新自然的感觉, 读完之后好像吸入了新鲜的空气一般。

二是简练含蓄。比如在《春》的当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偷偷”二字不但将小草拟人化了, 更把生机盎然的春天展现的惟妙惟肖。这样的语言充分展示了朱自清作为一个文学大家驾驭文字的能力。

三是语言的画面感强。《春》这篇散文语言简朴, 而且口语化、表现力强。文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春天。“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让人回味无穷。人们“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看,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 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绿得发亮, 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 一点点黄晕的灯光,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白天春雨农耕, “地里工作的农夫, 披着蓑, 戴着笠的”, 描写草儿, “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描写花儿,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文字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又通过活泼的语言和节奏, 流畅自如地展现了丰富的内涵, 因此, 他的文章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2、朱自清散文在结构艺术方面的特点

散文, 望文生义就是含有随性的特点。人们在阅读散文的时候, 往往会感觉到文章写得东一句、西一句, 看起来好像非常的随意和松散。但是, 所有的散文当中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来贯穿全文, 即“形散而神不散”, 不然的话, 散文就不能算是一篇成功的散文了。朱自清他的散文当中也包含着大量看似不太相关的语句, 但通篇仔细阅读之后, 你会发现他的散文不管是从思路还是构思上都很周密。比如在《荷塘月色》中, 一会儿叙述, 一会儿又写景, 两方面看似毫无关联, 实际上都表达了作者心情的苦闷, 读完整篇文章以后你就会发觉, 他的散文不仅结构缜密、中心思想突出, 整篇文章所要陈述的东西能够异常的打动人, 作者所要陈述的东西也是能够异常地触动人, 这就是朱自清的散文的优良气质所在。

3、抒情艺术的特点

抒情在朱自清的散文当中是常有的。在他的散文中, 主要有三种抒情的方式, 一是借景抒情, 比如《荷塘月色》中开头就提到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为了追求宁静来到了荷塘月色下, 想暂时的忘记, 却又不能真的忘记的现实, 于是听到了蛙声和蝉声后不禁感喟, “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坐着通过这样宁静的景象和不宁静的心情, 表达了自己内心错综复杂的感受;二是借人抒情, 比如《背影》当中写到了父亲“决定自己来送”, 和辅助儿子“拣定座位、叮咛嘱托”, 亲自去买橘子等这些小事当中表达了深沉的父爱;三是对平常生活的抒情, 文章描述了一些生活的琐碎小事, 但是却在他的笔下挥发着浓郁的哲学意味。

朱自清的散文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真”字。用真感情, 写真的见闻和真的感受, 描写真的景物, 发表真的言论。他的散文题材是比较狭窄的, 通常是一些亲友交往和家庭琐事, 但这些简简单单的真感情, 真心话, 却有一股感人的力量, 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正如作家赵景深所说:朱自清的文章, “不大谈哲理, 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 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 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

三、小结

但凡是取得伟大成果的作家, 都有着自己的写作特色和风格, 朱自清自然也不例外。他的散文有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缜密精巧的构思和独特的语言艺术, 为自己成为散文大家奠基了不可动摇的基础。在中国的文学革命当中, 朱自清的散文通过语言表达艺术、结构艺术和抒情艺术等很多方面建立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有力地证明了白话文可以取代文言文写出散文中的佳作。这就是朱自清作为一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做出的重大贡献, 这也使得他以他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在中国的新文学历史上留下了灿烂光辉的浓墨一笔。

摘要:朱自清是新文学运动中一位优秀的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技巧娴熟高超, 风格缜密细致, 文笔清丽, 富有真情实感, 充分显示了新文学的艺术生命力。本文分别从表达艺术、抒情的艺术风格以及结构艺术方面对朱自清的散文语言魅力进行说明。

关键词:朱自清,表达艺术,抒情的艺术,结构艺术

参考文献

[1]于健.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8 (1) :43-44.

[2]马运动.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J].语文学刊, 2011, 30 (6) :94-96.

[3]邓凤.论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28 (19) :114-115.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篇3

【关键词】朱自清 艺术 风格

朱自清,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本名自华,自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淳朴细腻,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秀,包含真情实感,字里行间透着灵气。朱自清以其标志性的美文艺术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一抹綺丽的色彩,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代表作品有《寻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

大师生于近代中国,对于所有炎黄子孙来说,都是一段沉痛的历史。在漫长曲折的人生经历后,大师以其深重的爱国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成为了一名鉴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斗士。纵使身患重病、缠绵床榻,也极力的投入反内战、反饥饿的民主斗争中,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愤怒的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并告诫家人绝不能因为一点面粉而丢失对于国家的忠诚,从始至终坚持着自己的气节。毛主席曾大力的赞扬了朱自清大师不为美帝国虚伪“救济粮”折腰的爱国精神,评价他“宣示了我中华子民的英雄血性”

1 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

民国时期的大家,其作品都带有那个残酷时代的烙印,朱自清先生也不例外。先生开始拿笔写文章,便是受到了当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的影像。自那时起,先生的散文一直与时代保持一致,深刻的反映了当时每个阶段的历史。后来的五四运动的低潮、再发展、西方文化刺激下传统文化的变革大跃进和大时代背景下的民族伤痛,都在先生的文中得到了详细的体现。而随着先生人生的前行,先生的文体日趋圆满,风格益发显著,最终诞生了独树一帜的朱自清派散文。

先生的文章偏向于叙事和抒情。先生叙事的散文,多是描写社会百态、芸芸众生;而抒情的散文亦或描写家庭的温脉的亲情(比如《父亲》、《儿女》),亦或以大千世界内的自然之景传递出先生内心的感慨与思考(比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绿》、《荷塘月色》等)。而说到借景抒情,不得不提先生的一篇绝佳之作《白马湖》,借着对曾经逝去的时光的回忆,先生用笔表达出了常人难以言喻的对故友的思念和牵挂。而本文将从结构、抒情、语言表达等角度来探讨先生的散文风格。

2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2.1 结构上的艺术风格

就论散文自身而言,如其名所意,散文便是松散随性,不拘格式和规则,其文只求写出作者的主题思想,虽看起来语句飘忽东一句西一句,但“形散而神不散”。先生的散文更是得了其中真味。随意翻动先生的文字,看起来充斥着大量毫无关联的语句,可若静心细细研读,就能发现先生埋藏在其中的精巧构思和严谨的结构。譬如《荷塘月色》一文,先生一笔写景一笔说情,看起来松散不知所云,可仔细体会下,你就能感受到先生在字里行间表述出的苦闷,而随之你也被先生的文字所感染,被带进了他当时那苦闷而无法明喻的心情。这就是优异散文的必须品质之一。

2.2 抒情上的艺术风格

散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抒情。先生的散文中主要有三种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人抒情和接物抒情。

(1)借景抒情,在著名代表作《荷塘月色》中一开头就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先生是为了追求片刻精神上的安宁,而走到了这片安详的荷塘月色中,为的只是暂时抛开烦恼,但先生忧思繁多,怎可能真的在这些景色中忘我沉迷?便是一片蝉鸣与蛙声,也能重新勾起先生的愁绪,叹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安详的景色与阴云密布的心境的对比,体现出了先生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黑暗现实的失落。先生对景色由衷的赞叹,更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心情。

(2)借人抒情,在另一篇被采纳进高中教材的文章《父亲》中,描述到父亲从不放心茶坊而决定亲自来送,到帮助儿子挑选座位、叮咛嘱托,又跑去买橘子等一连串琐碎平常的小事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3)借物抒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事物进行描写,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却能被先生拿来表达出深沉的哲学思想。

2.3 语言表达上的艺术风格

先生的散文,其语言表述也是一绝,简要的形容就是:口语化、简练含蓄、画面感强。

(1)先生的观念里,文学创作中最忌讳用过于华丽的语言矫揉造作,语言就该是清新淳朴的。所以在先生的文字里,我们能发现大量的口语化淳朴清新的语言描写。譬如在写威尼斯的桥时,先生是这么写的“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于此类似的口语化表达,在先生的文集中俯拾皆是。这种口语化的表达不仅没有使得散文读起来十分的粗俗,而且让文章显得自然真实,翻开时犹如清风拂面。

(2)其次,先生的语言一直力求简练含蓄,不说废话。在《春》中有这么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化的“偷偷”让文中的小草更添一分生气,使得冬去春来、生机盎然的场景描写生动形象,不显得刻板和套路化,多了几缕喜悦在其内。

(3)最后,先生的文字里能够装下一副画。你读完一遍先生的景,闭上眼睛,那画卷就在你的脑中铺陈开来。先生把“田田的叶子”写成“亭亭的舞女的裙”,那绿油油的叶子就恨不得从字中钻出,要与你共舞一番。而这种特殊的内涵,便来自于先生那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3 结语

实际上,凡是成绩斐然文史留名作家,都具有自己辨识度极高的风格特色。朱自清作为中国文坛的一座高耸的山峰也不例外。朱自清通过自己在结构、抒情、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自创的鲜明特色,为自己成为散文巨匠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读者对朱自清的解读可能还会更加深入, 但是有一点是永恒的, 那就是朱自清独特的写作风格将会在中国的新文学史上永远传颂的。

【参考文献】

[1]黄凌飞.情真意浓 精美缜密 清秀纯朴——朱自清散文特色的研究和分析[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10):3-3

[2]林金海.读美懂美享美--朱自清散文与小学语文[J].新校园(上旬刊),2014,(6):242-242

朱自清的散文的艺术特点 篇4

就论散文自身而言,如其名所意,散文便是松散随性,不拘格式和规则,其文只求写出作者的主题思想,虽看起来语句飘忽东一句西一句,但“形散而神不散”。先生的散文更是得了其中真味。随意翻动先生的文字,看起来充斥着大量毫无关联的语句,可若静心细细研读,就能发现先生埋藏在其中的精巧构思和严谨的结构。譬如《荷塘月色》一文,先生一笔写景一笔说情,看起来松散不知所云,可仔细体会下,你就能感受到先生在字里行间表述出的苦闷,而随之你也被先生的文字所感染,被带进了他当时那苦闷而无法明喻的心情。这就是优异散文的必须品质之一。

2.2 抒情上的艺术风格

散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抒情。先生的散文中主要有三种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人抒情和接物抒情。

(1)借景抒情,在著名代表作《荷塘月色》中一开头就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先生是为了追求片刻精神上的安宁,而走到了这片安详的荷塘月色中,为的只是暂时抛开烦恼,但先生忧思繁多,怎可能真的在这些景色中忘我沉迷?便是一片蝉鸣与蛙声,也能重新勾起先生的愁绪,叹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安详的景色与阴云密布的心境的对比,体现出了先生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黑暗现实的失落。先生对景色由衷的赞叹,更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心情。

(2)借人抒情,在另一篇被采纳进高中教材的文章《父亲》中,描述到父亲从不放心茶坊而决定亲自来送,到帮助儿子挑选座位、叮咛嘱托,又跑去买橘子等一连串琐碎平常的小事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3)借物抒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事物进行描写,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却能被先生拿来表达出深沉的哲学思想。

2.3 语言表达上的艺术风格

先生的散文,其语言表述也是一绝,简要的形容就是:口语化、简练含蓄、画面感强。

(1)先生的观念里,文学创作中最忌讳用过于华丽的语言矫揉造作,语言就该是清新淳朴的。所以在先生的文字里,我们能发现大量的口语化淳朴清新的语言描写。譬如在写威尼斯的桥时,先生是这么写的“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于此类似的口语化表达,在先生的文集中俯拾皆是。这种口语化的表达不仅没有使得散文读起来十分的粗俗,而且让文章显得自然真实,翻开时犹如清风拂面。

(2)其次,先生的语言一直力求简练含蓄,不说废话。在《春》中有这么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化的“偷偷”让文中的小草更添一分生气,使得冬去春来、生机盎然的场景描写生动形象,不显得刻板和套路化,多了几缕喜悦在其内。

(3)最后,先生的文字里能够装下一副画。你读完一遍先生的景,闭上眼睛,那画卷就在你的脑中铺陈开来。先生把“田田的叶子”写成“亭亭的舞女的裙”,那绿油油的叶子就恨不得从字中钻出,要与你共舞一番。而这种特殊的内涵,便来自于先生那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3 结语

实际上,凡是成绩斐然文史留名作家,都具有自己辨识度极高的风格特色。朱自清作为中国文坛的一座高耸的山峰也不例外。朱自清通过自己在结构、抒情、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自创的鲜明特色,为自己成为散文巨匠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读者对朱自清的解读可能还会更加深入, 但是有一点是永恒的, 那就是朱自清独特的写作风格将会在中国的新文学史上永远传颂的。

【参考文献】

[1]黄凌飞.情真意浓 精美缜密 清秀纯朴――朱自清散文特色的研究和分析[J].阅读与鉴赏:中旬,,(10):3-3

[2]林金海.读美懂美享美--朱自清散文与小学语文[J].新校园(上旬刊),,(6):242-242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篇5

—以《背影》为例

摘要: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语言 构思 布局 情感 文学史价值

朱自清是新文学初期继冰心之后的一位突出的散文作家。当时的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而朱自清则完全打破了这种迷信。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

所以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艺术语言清新、自然、悠美、典雅。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赋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蕴藉腴厚的美。作者追求的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这正是他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的生动展现。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

2.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背影》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并通过读信时的心境描写,让“背影”第四次出现,首尾呼应,感情回荡。

3.抒情色彩浓郁

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

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第一次提到“背影”,只用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点破了“背影”题旨。接着作者文笔荡开,先不直接写背影,却转而从回家奔丧写起,有条不紊而又要言不烦。其中再三强调的是父亲自己忍住失母的悲痛,却劝慰儿子,初步展示了父亲爱子的内心活动,为背影的出现涂上了悲凄的抒情底色。以后,通过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买桔子这一情节,着力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抒情推向高潮。其中最精彩、最动人的还是买桔子的白描叙事。作者只是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地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不惜劳苦的深情。作者在这段的最后,妙的是以反衬手法将父亲的一系列所谓“迂”的行为和自己的“聪明”对比起来,通过质朴的生活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富于其中,融情于事,委婉地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第三次提到背影,是描写父亲离开车站时,说“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只虚带一句,文字很简,但父亲那么眷恋儿子,至此也只是黯然分别悄然离去的悲酸惆怅,感情也就包蕴在其中了。文章的最后,又一次地让父亲的背影在“我”晶莹的泪光中映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生离的悲伤发展到死别的预感,感情愈是深沉真挚。

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交融。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感人的“抒情细节”。

二 朱自清散文的文学史价值

《背影》表达的是最真挚的父爱,是一种血缘亲情,是现代文学史上以亲情为题材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年代,因此五四新文学的作家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反对封建道德和礼教。对父辈们不满,甚至对家进行质疑和批判,二《背影》则与一般的五四作家反对父辈的作品不同,它继承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是人们重新感受到舐犊情深,知晓感恩孝敬父母是毋庸置疑的。朱自清就是怀着对父亲感恩怀念的心,创造出这篇包含浓厚亲情的经典之作。文学是展现人性的,朱自清正是用《背影》展现了人类最真挚深切的感情,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背影》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大爱无言的亲情,感动了一代代读者,至今仍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背影》描述的父子亲情,可以作为道德文化教育题材,是人类文化永恒的主题,是全人类的精神文明财富。

《背影》对现代和当代散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四”散文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发生质的置换,中国现代散文从传统的“文以载道”转变为人本主义的“自我表现”。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新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朱自清的《背影》写出了自我,真挚,真实的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感情,并且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既体现了传统散文的形式,又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为后来散文家提供了参考价值。他还是亲情散文的参考范本,是五四新文学第一篇写父亲的散文。在这之后,众多作家开始以亲情为题材的散文写作,并且作品借鉴了《背影》中的“背影”这一意象和其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来表达情感,由此可见其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影响之大,以及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经典的文学史价值所在。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

2006年7月

西苑出版社 2.朱光潜

《回忆朱佩弦先生》

商务出版社

1948

3.杨振声

《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

三联书店

1987 4.蔡清富

《朱自清散文选集》

2004年8月第二版

朱自清的匆匆散文 篇6

在过去3000多日子里,我做过些什么呢?除了徘徊,便是匆匆,除了匆匆,就是徘徊。我们的日子来去匆匆,没有剩下什么。从现在起,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他们要做“时间的主人”,可是我理都不理,每到早上,我躲在被窝了不愿出来,我妈叫了一遍又一遍,我丝毫不动,直到妈妈吼我,我才懒洋洋地起床。起床后,一看手机,8点已经过去了!快快洗脸,上学。

时间随时都在流逝:说话时,时间从嘴边过去;上课时,时间从老师扩音机里过去;就像我现在,时间从正打字的手中溜过去了。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 篇7

民国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曾提出一个评价作家作品的标准:“大家之作, 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 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 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 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 可无大误矣。”朱自清的散文, 可称之为“大家之作”, 其言情则沁人心脾、其写景则豁人耳目, 根源就在于朱自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与传神描绘, 其见者真, 其知者深。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 首先表现在语言的真切描绘上。语言, 不像绘画, 它是一种间接表述形象思维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能直接显示实体形象, 必须通过语言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在读者头脑中再现思维的形象。因此, 语言描述性的强弱决定了语言形象性的高低。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虽离方遁圆, 期穷形而尽相”, 把语言准确描绘事物的形态、相貌作为写作的最高原则。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进一步论述道:“自近代以来, 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 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 志惟深远;体物为妙, 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 如印之印泥, 不加雕削, 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 印字而知时也。”刘勰认为, 语言的描写确切, 来源于作者观察的精细;具体描述应与客观事物的特征“密附”, 达到“毫芥”毕现, 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特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极为鲜明, 他善于以准确、凝炼的语言确切、精细地描绘事物的形状、色泽、音响、质地等, 使人读了如见其形, 如闻其声。

走到山边, 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 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 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 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 作急剧的撞击, 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 晶莹而多芒;远望去, 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 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 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 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 点点随风飘散, 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 便倏的钻了进去, 再也寻它不着。 (《绿》)

朱自清这段关于“梅雨潭”的描绘, 充分体现出他语言的造型美的特点。未见其形, 先闻其声, 闻其声后即见其形, 由远及近, 逐步展现出瀑布的各个侧面, 形成一幅不断变化着的立体画面。“花花花花”, 四个字重叠摹声, 使人觉得悦耳动听, 富有节奏感, 也给人一种长流不断的感觉。“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这句中用“镶”而不用“处在”、“卡在”, 形象地写出了瀑布远观的静止状态。“两条湿湿的黑边儿”更是黑白分明, 突出了远观的装饰美, 视觉形象美好而鲜明。“一带”是写瀑布的平展形状, “白而发亮”写出瀑布远观的光泽。然后, 由远及近, 声音分外响, 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瀑布从上面冲下”, 一个“冲”字写出瀑布奔流的气势;以“绺”形容瀑布, 可以看出此时可以分辨出千丝万线的水流, 与上文远观的平整光滑的感受不同了。接下来更细致地描绘出瀑布撞击到岩上棱角时的情况:“飞花碎玉般乱溅”, 写出水滴溅到人身上的情景, 赋予水花以灵性。整段文字, 以出神入化的语言, 细致入微地摹形绘声, 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立体的大自然景观, 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善于以文字作画涂色设彩, 使画面气韵生动, 具有传神的色彩造型美。他的散文善于根据抒情写意的需要, 或浓墨重彩, 或素妆淡彩, 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梅雨潭”的绿, 呈现为丰富多彩的色泽美, 那绿是“滑滑的明亮”的,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 “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只清清的一色”, “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绿色令人感觉温润而舒畅, 充满了灵气与生机, 使人心醉而神迷。

朱自清写夜景也能挥洒色彩, 渲染出不同情调的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这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是《荷塘月色》中的月夜, 月亮的纯净、柔和遍布纸上, 荷塘的绿色, 染得雾也变成青色, 的确给人以“笼着轻纱的梦”的奇妙感觉。

朱自清不仅以富于变化的带有色彩的语言描绘事物本身的色泽, 而且令人叹服的是他能给原本无色的事物敷彩涂色, 写出事物的神韵:

雨是最寻常的, 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 上灯了, 一点点黄晕的光,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春》)

雨本无色, 但雨中的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眼”, 春雨像烟雾笼罩着大地的一切, 连明亮的灯光, 也在烟草中染成了“黄晕”, 借树叶、小草、灯光的色彩来渲染春天的细雨, 于是春雨也变成色彩缤纷的雨了。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造型美还表现在对动词的准确选用上。古人“炼字”、“炼词”常常是在动词的选用上下足功夫。有人甚至说:“一个使用得好的动词, 可以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动词使用得精当, 可以传达出所描绘事物的神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地, 绿绿地。” (《春》) 这里用“钻”字, 而不用“长”或“冒”字, 因为“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 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彩的, 是渴睡人的眼。” (《荷塘月色》) 一个“漏”字确切地描绘出路灯光线黯淡, 树叶左遮右挡, 几乎看不见路灯的情景, 更衬托出荷塘环境的幽僻。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 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绿》) 这一段文字, 将静态的梅雨亭, 化成动态的苍鹰, 又以一个“浮”字, 化静为动, 既写出梅雨亭“上下空空儿的”, 似凌空而飞的气势, 又准确地写出梅雨亭静止不动的特征。这些动词, 准确传神, 言有尽而意无穷, 十分耐人寻味。

“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 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有这样的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 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 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 (《说扬州》)

这段描写人物的白描文字, 以准确的动词, 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人物的神态。一个“捧”字, 把那些没有经验的茶客, 为扬州茶馆的小吃所吸引, 直吃到实在吃不下去, 撑得“捧”着肚子走路的形神活画出来, 令人读后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其名作《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人, 总须字立纸上, 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 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朱自清的散文语言, 字字“立”, 句句活, 鲜明生动、形象, 具有极强烈的造型美, 塑造出了一个个形、声、色、味毕现的立体画面, 具有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特征, 在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 也启迪我们如何才能把散文写得更好。要想使散文达到造型美的境界, 一定要有细致观察和精细描摹的功夫, 这就要求写作者要潜入生活中, 作一番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和品味, 然后用充满灵性的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 唯有如此, 方能使文章“立”起来, 紧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 篇8

文章开篇,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透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但作者心中的苦闷是否完全被美景所征服、所排遣了呢?他自己并没有忘掉现实带来的苦闷与抑郁,并没有彻底“超脱”那朦胧的、清冷的月色变化,“阴阴的”“烟雾般”的树,没精打采似“渴睡人的眼”的路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把作者唤回到现实中,使作者感到“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伤感而失望,没有因“不足之感”而麻木,而是在伤感中坚定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黑暗社会的否定。作品“卒章显志”,再现古代江南采莲的盛事,作者虽然感到“无福消受”江南式的美景,却仍“惦着江南”。这里,作者把历史上的采莲图和现实中的荷塘月色遥相呼应,照应开篇,果断地表明作者对现实黑暗的否定,对江南式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执著的向往,使全篇优美的情景最后得到升华。本篇作品的意境开拓是成功的,画面尽管变幻多姿、声情并茂,但万变不离其宗。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这一感情主线贯穿全文,千思万绪融于千姿百态的美景中,达到美不胜收、感人心魄的艺术境界。这一切形成了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诗一般含蓄深沉、深邃优美的意境。所以,《荷塘月色》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是名副其实的。

朱自清散文的情感抒发 篇9

(2)《鲁迅杂感选集》

朱自清散文中的情感抒发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原名朱自华,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在他近四十年的创造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九二五年以前主要是诗歌,以后主要是散文,抗战胜利后则主要是杂文。诗歌方面,在当时的诗坛上,有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的郭沫若的诗;有浓的化不开的缠绵悱恻的徐志摩的诗;有带着镣铐跳舞的闻一多的诗······而朱自清的诗对感情的抒发则是质朴清新、真挚自然。在散文创作方面,鲁迅曾说过:“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朱自清的散文也是自成一家。他的散文构思精巧,形象生动,结构缜密圆转,语言优美漂亮,是一种“美文”。然而“时代的路自渐渐分明,集体的要求渐渐强大,现实的力量渐渐逼紧;于是杂文便成了春天第一只燕子。”(1)他的杂文相对于新诗和抒情散文,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手法都有新的发展和提高。朱自清先生穷尽一生的力量,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将自己的一腔的柔情倾注于纸上,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财富。真正的艺术品不仅是思想的结晶,也是感情的结晶。感情受制于思想,因而有高尚、平庸和卑下之分;感情又有真挚和虚假的不同,感情的真假高下,决定着作品的感人程度。而朱自清散文中的情点,是他一生思想感情的变化历程。朱自清散文中表现出的情感、忧愁、彷徨、愤懑、刻苦、追求······都是他在经历中所体验,感悟出来的,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部倾注于作品中,因而能够扣触读者最深的心灵,激起读者感情的浪花。与同时期其他作家一样,他是随同“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起成长起来的,是有着深厚文学根底的新一代学子。

一八九八年出生于海州的朱自清,在三岁时因父亲上任而迁至邵伯镇,后又举家迁至扬州,一直住到后来去北京上大学。作为朱家的长子长孙,父亲对他的教育是相当严格的。希望他能够学有所成,将来有朝一日能够光耀门楣。因为父亲封建的思想,对当时新进的西式学校的教育方法和读书效果颇为怀疑,于是便送他去私塾先生那里学习经籍古文和诗词。因此,朱自清的国学根底相当好,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严谨的学习态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养成的。

从个人气质上说朱自清属于忠厚朴实,平和中正,少年老成的那一类。最初在学校的时候,他多半是埋头苦读,不问世事的勤奋学子,就连与后来成为浅草社主要成员的杨晦同坐一张桌子,却彼此很少交谈,也没有多少交情。一段时间过后,朱自清意识到这种“生性谨敛,事事后人”的秉性,在当时的社会,对个人的全面发展进步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痛下决心改变。于是取字佩弦,取佩弦以自急之意。在北大生机勃勃的环境中,在各种学生运动和社会活动中,朱自清逐步改善了自己,他变得越来越活跃,尤其是经历过五四爱国运动,他社会活动才能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朱自清是把沉默当做人生哲学,人生艺术来谈的。态度从容超脱,笔调亦庄亦谐,但却曲折的反应他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悲凉。“刹那主义”是朱自清人生观的总结。不忧伤过去,不多想未来。全心全意的把握好现在,抓紧现在生活。这也是他严谨性格的一种表现。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创作中,他都用最严谨的态度要求自己做到最完美。他在总结自己走过的道路时说:“我的’忆的路’是’平如砥’、’直如矢’的;我永远不曾有过惊心动魄的生活,即使在别人想来最风华的少年时代。我的颜色永远都是灰的。我的职业是三个教书;我的朋友永远是那么几个,我的女人永远是那么一个。我是什么时候都是’了了冷冷地’知道、记住自己是怎样简单的一个人”。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隐逸在书斋里的一个简单的人,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清新俊逸的文章,留下了那么多温柔如水的情感。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行文自由,任意挥洒,如行云流水;结构布局,不拘一格,分合自如。注重文采,或质朴清新,或斑斓绚丽,给人以艺术的美感。中国现代散文所受的直接影响,还是外国的影响。关注现实,强调现实生活意义,这是朱自清一贯的思路。因而在朱自清等散文家创作的新时期的散文由五四时期的议论性较强的杂感转向风格的多元发展和繁荣。其中,小品散文异军突起并迅速走向成熟,显示了“旧文学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从而,“彻底打破了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朱自清散文中的情感抒发,是不得不说的一点。他的散文给人闲话家常般的感觉,在不紧不慢的文笔间,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倾注笔尖。在北大讲课时朱自清不像其他的教授拿自己的文章来作为例文,他会避开自己的作品去讲其他老师的作品。当然也有学生强烈的要求他来讲解自己的作品,他却谦虚的说:“写的都是些个人的情绪,大半是的。早年的作品,又多是无愁之仇,没有愁却偏要愁,那是活该。就让他自个儿愁去吧。”这一方面表现的是朱自清谦虚,不追逐名利的心态,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多以身边人事为题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他的散文中主要表达的有三种情感:

(一)描写自然景物的可爱;

(二)描写亲情的可贵;

(三)痛斥帝国主义的残暴。

自然景物的情感描写固然是朱自清最温柔,甜美的一种情感。优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单从文章的表面看就是一篇篇不可模拟的图画。在他诗意的描写中,让读者从字里行间领略作者眼中的景色!有景就必然有情,借景抒情是亘古不变的一个话题。朱自清的在这一类散文中所要抒发的是对自己所经历以及未经历的总结和期望的情感。他走路时匆匆,看朋友时匆匆,仿佛有无穷的事要做,他的好友叶圣陶先生形容他“匆匆的旅人的颜色”,并且断定他一辈子也改不掉这种颜色。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写成的《匆匆》这是一首文情并茂,寓意深邃的散文诗。这是朱自清一生的写照。作者以绵密细致的笔触,系情于物,尽情的抒发着内心的感受,创造了独特的意境,令人感奋,启人深思。这是一篇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朱自清作为老一代知识分子在当时黑暗现实里,爱惜时光,不甘虚度,极思有所作为。它所表现的思想是朱自清所抒写的不愿蹉跎青春,浪费时日,虽彷徨仍思有所作为,倾吐自己对时日匆匆这一瞬息间的感受。然而他在抒发这一感受时,并不是去做枯燥无味的大道理讲述,也不是去发空洞的呼喊。而是把自己在特定处境里的感受,依托于自然多种可感的景象中,使抽象转化为具体,思绪化为形象。一开篇就以独特的诗意创造,产生动人的效果,使人不由得不随作者的思路去对人生问题做深刻的思考。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首先在于体验在作者对这种感情,形象的奇妙构思中。在《匆匆》里,鲜明的比喻和对照,起了有力的烘托内在潜思的作用。《匆匆》显然是流露出一种由于倥偬时日,而忽起的如“游丝”般怅惘的情绪。但纵观全篇情调却是健康向上的,诗人绝不是观花溅泪,望柳伤春,而是触景生情,抒发自己对时代的感受,作品似乎没有回答“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如何去结束“彷徨”,但在作者不断追问、反问、责问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深深不满于自己尽在“徘徊”的思想状态,不甘虚掷光阴“匆匆”而过。“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又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要白白揍这一遭啊?”着正是作者是点睛之笔,隐含在作品里的就是这种不甘虚掷光阴,为求上进的精神。后来,经过长期摸索,作者终于“一步步踏在泥土上”,向前走去。

亦或是在描写《绿》这篇文章。那样精巧细致的梅雨潭不仅俘获了作者的心,更是 令我们这些读者为之神往。《绿》之所以能那样地令人赏心悦目,主要原因在就在于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集中笔力,紧扣重点,而有讲究结构铺成,一步紧似一步地去追捉那“醉人的绿”,自然的把读者诱入他所创造的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作者独出心裁地通过空间顺序由远及近、详略得当得展示了梅雨潭的全景,一落笔便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为下文探索醉人的绿,创造了富有诗意的气氛。通常,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喜欢描写具体而形象的物,这样不仅方便我们描写更容易让读者理解。绿,作为一种颜色的概念,比较难写,然而令人赞赏不已的是,朱自清并没有像常人那样以各种喻语进行描摹,而是高明地借助联想引起的对比来获得良好的效果。“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又深密的’绿壁’,从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有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这又不像,那又不是,似乎是无法比拟的,但又在这看似无法描写中,透出无限生机,那梅雨潭奇异的绿,就在这“太淡”、“太浓”、“太明”、“太暗”的对比和限制中,被描写的恰到好处的境界。

朱自清好用叠字,叠词来增添作品的韵味。如写梅雨瀑,不用“花花”,而用“花花花花”,不尽模拟了水声,而且示人以水流之态势。写梅雨潭绿水则一碧“汪汪”,水波“闪闪”,水光“滑滑”,水色“清清”十分确切而鲜明地表现了潭水万千姿态的景象。而这些迭音词,不尽使自然景色具体而丰实,而且音韵铿锵,旋律动听,给人以一种声请并茂的音乐美的享受。朱自清以为艺术语言应该是“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信札》)。《绿》的语言就有这种美感特征。

亲情也是朱自清心中割舍不断的一个情节,在《冬天》里描写的一家四口吃“洋炉子”的情景。虽然是在点着“洋灯”的昏暗的老屋子里,但是那个时候是父亲带着兄弟三个一起吃着那个好似反穿白狐大衣的嫩而滑的白煮豆腐。父亲夹着滚烫的豆腐,喂着三个亲子,父亲对儿子的热爱,在那满屋子氤氲着白煮豆腐的热气中得到尽情的披露。《背影》这篇回忆性的散文,将父爱描写的透彻心底。全文没有一字是对父亲正面形象的描写,也没有一字赞美父亲对自己的好。就是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艰难的跨过铁道为作者买橘子的父亲的形象,留在了千万读者的心中。作者对父亲的深挚的爱,没有浓情的渲染,没有,质朴的语言把作者心目中那个不多感情的父亲描写的活了。作者深沉的感情抒发的那样的诊治,那样的自然,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情感波动,最后深深的受到感动。《给亡妇》中描写对亡妇的思念之情,没有平常人的捶胸顿足,哭天抢地,只是静静的写下亡妻身前为自己和家人所做的一切,情意深深,透人心扉。他没有写自己是多么的想念亡妻,多么的不舍她的离去,又是多么的忘不了她,乃至对她离去的愧疚。只是将亡妻的一颦一笑,一静一动,清清静静的写在纸上,告诉她,她最爱的孩子正在平平安安的长大,只希望劳累一生的她,安心的好好的休息一下。素朴的风格,平实的结构将情与事交相融合,让人了解他亡妻生前种种,也表露自己不灭之情。给作品染上一层缠绵委婉的抒情色彩。

《儿女》中的父爱也是扣人心弦。虽然,现在的我们嗨没有为人父母,但是朱自清却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做父母是怎样的种心情,是怎样的一种变化。朱自清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情来向读者展现自己是怎样一个不合格的父亲,用他人对儿女的疼爱之心来反衬自己对子女的不合格。纵然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却能将这一份感情清晰的表达在纸上,让读者为他痴为他笑。

纵观这一类记叙家庭事件的散文,可以看出朱自清善于从自己熟悉的事件中截取题材来反映自己心中的不平。因为生活困难,所以不能亲自陪伴着孩子的成长,因为没钱,最善良的妻子早早的离开了自己······自己一家是这样的痛苦,还有那些仍生活在悲惨深渊的千千万万的家庭呢?

生活在那样一个灾难重重的时代,文人的责任不仅仅是在为文学的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更应该为国家的发展思虑。朱自清先生亦是一个有着爱国情怀的文人,他虽没有什么惊天地的举动,但是他时刻牢记着要做好自己,从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规范着自己,也是表达出自己的一腔爱国情怀。就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还是不忘叮嘱家人不要买美国的援助粮。他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在后期的杂文创作中变现的尤为明显。不畏强权的他,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无视着身边一切的黑暗行动。杂文的创作不得不提到鲁迅先生。瞿秋额白在评论鲁迅的杂文时说,“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是作家不能从容的把他的思想和情感熔铸到作品里去,表现在具体的形象和典型里;同时,残酷的强暴的压力,又不容许作家的言论采取通常的形式。”(2)鲁迅的杂文,锋芒毕露,振人心魄,像一个战士一样的在文坛上战斗着。而朱自清的杂文的内容涉及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对重大政治事件的记叙,有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描述,也有对社会问题的议论,又有对个人思想情感的抒发,还有对学术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他的杂文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第一类是揭露性杂文,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回来杂记》等。通过记叙身边一个被买来的小女孩的描写想到社会的黑暗,想到生活悲苦,想到一切一切的不公,在看看自己的子女,真是因为没有被买卖,显得那样的幸福。还有那个“可爱”的白种小男孩,却是因为在一种不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显露出不和年纪的思想。纪实性和叙事性是这类杂文主要的特点,而揭露性和批判性是此类杂文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这主要是因为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在创作思想上受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影响。主张写实。就是揭露现实的黑暗,诅咒一切的丑恶和不公,呼吁人们觉醒和起来抗争。第二类是哲理性杂文,如《正义》《论自己》,用朱自清自己的话解释,就是讨论“世故人情”的杂文,即讨论有关社会,人情和处事之道的杂文。通过经历身边的事情,以此来看待身边发生 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在再用哲学的思维去讨论,所以这类杂文有着浓厚的思辨色彩和哲学意味。第三类为学术性的杂文。讨论诸如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大众、文学的旧标准与新尺度等。

朱自清的杂文具有不一样的情感表达。首先,他坚持“写实”的创作主义原则,通过对具体社会现象的记叙来反映和揭示社会的本质。例如作者亲身经历的“三·一八”惨案所写成的《执政府大屠杀记》,详细的记录了大屠杀的过程,作者通过一幅幅鲜血淋漓的场面向世人控诉执政府的酷刑,使我们能够真切的目睹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没有犀利的语言,冷酷的字眼,只是通过一点点的细小的场景来描述着当时的惨烈的情景。其次,他常常透过具体的社会现象,深入本质,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他将自己的满腹疑问倾注于生活中每一件事情中,把对社会中不平的愤恨也在文章里写出来,让读者更加形象的了解事件,发人深思。朱自清的文章既可以浅读,也可以深读。浅读读他的文字美,结构美;深读读他的精神,以及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

朱自清先生几乎与同时期所有的文人学者都有联系,如俞平伯、闻一多等。他们都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了贡献。同时,他们在自己创造中也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俞平伯先生的创作有诗人的情怀,散文家的浪漫,但更有着学者严密的逻辑性。在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后,两个人都写了一篇记叙游记的文章。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是“满驻着那一种诗意”。所谓诗意,就是鲜明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思想感情和精美的艺术构思的有机统一。朱自清喜欢这样的艺术创作,“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山野缀拾》)。可见他是多么重视形象的诗意创造,要求一切都要通过形象思维酝酿完成美的意境。河中往来的歌妓船靠过来请他们点戏的时候,朱自清局促而又张惶。从自身说,他是渴望听到美妙歌声的,但他有十分同情她们沦落风尘的不幸遭遇,知道要尊重她们的人格,于是他红着脸窘迫的拒绝了。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两次,朱自清又受了两次窘。然而对于旷达洒脱,如浊世佳公子的俞平伯来说“无怒亦无哀”,淡淡地打发掉此事,仍然带着超然物外的闲逸。而执着、拘谨、细腻的朱自清却游兴顿失。他恍然意识到,尽管置身于秦淮夜景,但笼罩在心头的惆怅仍然无法排解。上岸后朱自清怅然惘失,心头充满了幻灭的情思。俞平伯写散文追求一种“独特的风致”,遣词造句方面,他吸收了明人小品的某些长处,比较古朴、凝练。在整个格局方面,他又喜欢在细腻柔婉的描写中,插入一些哲理的分析,因此他的散文,就有着一种情与思、热与冷的结合。虽则有些地方显得比较繁缛,但也不乏机智的富有情味的描写,比如“小船儿载着我们,在大船缝里挤着,挨着,抹着走,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这“挤着”、“挨着”、“抹着”,很有生活实感,写出了秦淮河上一派喧哗景象。特别是“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更有哲理的意味。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有形或无形的联系。坐在小船上看风光,殊不知这一叶小舟本身也是河上的风光,每一个赏灯玩景之人,都成了秦淮河风光的组成部分。

上一篇:区供销社机构设置下一篇:安全生产实施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