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朱自清简介

2024-09-04

荷塘月色朱自清简介(共9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简介 篇1

荷塘

——读朱自清《荷塘月色》有感

帖昱彤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

指导老师:张玉梅

北宋诗人周敦颐曾说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自古以来,便以贞洁、高雅的形象成为文人墨客的钟爱所在。每每读起那一首首小诗、佳句,一颗心便也如丝如缕,百转千回,缥缈在那一抹夜空之中……

闲来无事,我又捧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再次读起,心中的那片感悟也不是当初那番了。那字里行间隽永深长,散发着阵阵墨香,仿佛引领着我的脚步,走入那个夏夜之中……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透过晨曦与暮霭,我仿佛能看见那个身影,踱步着,漫步在这天地之间。带着些许迷惘、些许惆怅,与那荷塘融为一色……

在白天重重压力的阻挠下,早已分辨不清那人的情绪是喜,或是悲。也正是这种面喜实悲,淡淡的忧愁与那淡淡的欢喜交相结合,如指尖拨动琴弦的朗朗之声,一点一点地抽动着我的心。思绪在笔下缓缓淌过,我轻吟着,又陷入了沉思……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我缓缓地合上了书,闭上了眼。仿佛那空气之中,都弥漫着那股淡淡的荷香似的。远处的蛙声渺茫,一声儿重着一声,好不热闹。

真美。那抹恬静与自在,换作任何人都是向往的吧。

蓦地,我睁开了眼,才发觉,那片荷塘,那次蛙鸣,那个夏夜,那份美好,终不过是一梦,拥有这自在的,是那无忧无虑的蛙,与袅娜相依“卷舒开合任天真”的荷叶与花,而我,却只是过客,什么也没有。顿时,一种失落感浮上了心头。这或许便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那篇感受吧。

是啊,“那热闹的都是他们,而我什么也没有。”万念归一,一切又回到那份彷徨。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片“荷塘”,美妙而独特,仿佛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的忧愁,徜徉在其中的我们,又殊不知,天亮了,一切又要归回原来的脚步。思绪,一点一点,化成了一块一块的砖,悄悄地,筑造着心中那份最初的美好,那,也就是梦。

是啊,若是仔细拜读一下他的作品,《春》也好,《荷塘月色》也好,所要表达的,不都是作者心中那份对真正意义上的美之境界的追求。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在20世纪初爆发轰动全国的“白色恐怖”中,他没有被其所屈服,坚定地与“白色恐怖”做斗争,始终不忘初心,心存一片净土。

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荷塘月色朱自清简介 篇2

一.“隐游”的目的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 要想保持净洁虚明、幽静安闲的心态, 最好的方法是走向自然, 让人的肉体与心灵融合到山水林泉中。文中一开始就强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如何平抚这心中的焦虑?作为修养很高的作者, 最自然、最方便想到的是每日都经过的荷塘。 (可以推测:平时清华园中的这一方塘应是作者最常去的消遣地方。)

选择何时去游荷塘?古人认为, 最宜于“花时、月时、雪时、雨时、风时和暑时赏景, 人称六宜。”[4]此时, 作者在月下院中乘凉, 忽然想到荷塘, 推想荷塘应有另一番风景, 是因为如果此时去游荷塘, 可谓占了“暑时、花时、月时、风时”之四宜的方便, 荷塘的景致应是最美的。

作者是独自一人去“隐游”荷塘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 背着手踱着”。他能充分享受“独处的妙处”, 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他的“隐游”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世界里。”作者与大自然能够静静地进行心灵的交流, 他追求的是自由、美好, 而大自然中的荷塘月色是安抚他灵魂的绿洲, 超越尘世的乐园。因此他“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哪怕只是暂时地超脱。

二.“隐游”之静美

传统美学认为, 园林艺术由“有”和“无”组成, 构成景物为“有”, 而容纳游者观赏的活动空间为“无”, 只有实景与风景空间的协调, 游赏才能现出虚实相济的境界。“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 处理空间”[5]。在文中, 作者很善于运用小煤屑路和树在造境中处理空间的作用。

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应该有两段, 一段通向荷塘, 能让游者进入主要景点前作一个准备 (文中是省略了这段路) , 另一段基本沿着荷塘的周边布置, 既是荷塘有机的一部分, 也为赏景者提供了路径的方便。

树的作用不可小视。一方面, 空旷的水面四周需要树来装点, 会显有立体感。更重要的, “水必曲, 园必隔”[6]荷塘只有通过四周的树的空间分割和丰富, 才能使荷塘独立出来, 树起了类似围墙、廊的能遮挡视线的作用。使游者身在其中不知其尽端之所在而倍觉其大, 才会尽曲尽幽。若看树林外, 会有隔景的效果。而林外之景也可能形成漏景, 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眼。”而且, 树本身也有独立之美, “故山得水而活, 得草木而华。”有树, 易得华滋之美。文中写树共三处, 涉及到“蓊蓊郁郁”的树的繁茂、“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的树影, 以及“阴阴的”树色和杨柳的树姿。

文中“隐游”之静美主要由在此空间分布中“暑时、花时、月时、风时”之景致融合而成, 正是由于“月时”、“风时”之风月虚景, 才使得荷塘中“暑时”、“花时”之实景更加神采和空灵, 构成了朱自清笔下独特的“荷塘月色”。

“暑时”的荷塘最美, 四周的树才最茂盛, “蓊蓊郁郁”。荷塘的实景才会出现出水很高的叶子、盛开的荷花, 四溢的荷香、凝碧的波痕;荷塘的夜间才易浮起薄薄的雾气;才能在月色中辨出杨柳的丰姿;此时, 荷塘月色的静美, 并非死寂之境, 而能寂处闻音, 时时充满富有生机的虫鸣, “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以此反村环境的幽静。

“花时”的荷塘是点睛之处, 可谓色、形、香、味俱全。作者不惜笔墨, 用比喻、排比写荷花的不同姿态和神情,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又用通感写荷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月时”的妙用能改变景致原有的色、形、影的氛围, 赋予景物空间以深、净、淡、空、幽、奇等种种风神情调。月色属虚境, 在它的笼罩下, 风景变得含蓄迷蒙, 现出一种特别的韵味, 并增加了景色的层次和空间感。文中的月是满月, 有了它, 才可能看见荷塘的“暑时”、“花时”的朦胧之景: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才能制造出“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荷塘中光与影的和谐分布和变化;才会使树色像一团烟雾;出现“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的奇特的借景。

“风时”在文中指微风。正是“风”大大地升华了景美的效果, 让整个荷塘有了动感。“风”引起了花与叶颤动, 叶间有了凝碧的波痕, 也送来缕缕荷香, 让人见到了田田荷叶底下的流水。各种零散的美感在微风中融合了。

近水远山皆有情。读者容易忽略文中“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流水”是活水, 是灵魂, 才能显出荷塘的一片生机。另外,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这“流水”、“远山”说明了荷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结合, 借景于远山近水, 使得荷塘内景色与外面的山水林泉融化在一起, 呈现出一派自然清新的风貌。

三.“隐游”的文化联想

由眼前之实景联想到历史文化中的虚景, 是另一层次上的虚实结合。

荷塘月色的静美当然也引起作者的远趣。文中有两处文化联想:由眼前之景联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 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以佐证;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最终惦着江南。前者是实写, 后者是虚笔;前者是现实, 后者是想象;作者着意将所见的荷香月色与所忆的家乡江南采莲进行比较。

这种“隐游”的文化联想是自然、合理的。

首先, 此时、此地荷塘之花最盛, “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客观上适合采莲, 这是联想的基础。

其次, 朱自清生长在扬州, 是典型的江南人, 他熟悉、喜爱家乡江南的旧俗———采莲的活动。并且, 作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 熟悉大量的古典诗词。“我国传统的山水欣赏, 一贯注重历史资料的积累, 注重文化的延续性。”[7]由眼前之景可联系着家乡的景物和风俗, 也可联系着相应的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这种文化联系, 会增加风景中的文化意味, 提高游赏兴趣。 (游者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更好地体会这些景物)

再次, 眼前之景是静美的, 而文化联想是热闹的, 形成鲜明的对比。文中作者是“颇不宁静”的, 不自由的。而文化联想之景“是一个热闹的季节, 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是“有趣的事”。从“可惜”, “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词句可看出作者对旧俗中自由、快乐、有趣生活的向往, 也间接体现了作者心境的孤寂和无奈。

最后, 此时的文化联想与开头作者在小煤路上的独思是有联系的, 情感上也是连贯的。作者“隐游”荷塘是为了暂时平静内心的焦虑, 而联想中出现“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江南”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 它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诗意的栖居地。

四.“隐游”的方法

一是远观和近看的结合, 宏观和细察的统一。

近看可以察其小景之“质”, 能仔细品尝景物具体的形、色、质地、纹理等, 获得微观的效果。

如:近看月下荷塘内部的小景, 可以看到叶子出水的高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的形状。白花有含苞的、有怒放的不同姿态。甚至可以看到叶间的波痕, 弯下腰可发现月下叶子底下的流水。至于荷塘上月光的不同效果也得近看和细察, 如:在月光下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的斑驳的黑影, 与像是画在荷叶上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是有区别的, 表现了粗犷和细腻的两种不同的对比风格。

相对的远观获得的是宏观的效果。

放眼望, 荷塘的形状是曲曲折折的, 荷塘的上面是“田田的叶子”。而荷塘的四面, 远近高低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都是树。远观才能看到阴阴的树色像团烟雾;大略发现夜色中树梢上隐约的是一带远山。

二是动静结合。

动态的观赏是“游”的主要方法, 但好的景致需细心揣摩, “品”往往是静态的。

文中作者的行踪是从家门→小煤屑路→荷塘 (荷塘的周围铺满小煤屑路) →家门, 作者走路的方式是“背着手踱着”, 速度是很慢的, 应该是怀着自由、闲散的心境去享用“荷香月色”。由于荷塘不会很大, 而作者“游”的时间可能有数小时, 那么, 作者应绕着荷塘静静地走了许多圈, 行止随意、动静交替。走走停停, 停停走走, 一会看月下荷塘, 一会看塘上月光, 一会看荷塘四周。

三是情境交融。

强调外在的景物和游赏者内心的情感相融合, 达到以情看景, 以情悟物, 赋自然之境以人性。当然这里需要游者一定的文化修养。

由于作者怀有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 那么, 眼中荷塘月色之景都笼上了“淡淡”的情感色彩。月光是淡淡的;云是淡淡的;月色下白花的荷花只是点缀着的, 并不浓烈;荷香是淡淡的, 若有若无;荷塘中青雾是薄薄的;杨柳的倩影是稀疏的;月光与月影的搭配也是清淡的;树色是阴阴的;树梢上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就连树缝露出的灯光也是淡淡的。只有心灵飞跃而凝神寂照, 眼中之景才能空灵动荡和深沉幽渺。

参考文献

[1][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4, 39.

朱自清《荷塘月色》(股市版) 篇3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傍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前些天买进的股票,在这崩盘的世界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CPI渐渐地升高了,证券交易大厅内股民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看着行情,迷迷糊糊地选着黑马。我悄悄打开电脑,分析着行情。沿着屏幕,是一条曲折的K线走势。这是一只幽僻的股票,牛市里涨不上去,熊市里就更加惨烈。贴吧里,挤了许多股民,蓊蓊郁郁的。那骂街的,是些一直深套着的,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刚被套的股民。没有利好的晚上,这大盘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股票也还是套得死死的。

网上只我一个人,光看不说话。深市和沪市好像都是为我开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暴涨,也爱反弹;爱追高,也爱抄底。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迷茫的走势下,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不买,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牛市里一定要买的股,一定要跟的风,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熊市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深不见底的蹦极好了。

曲曲折折的均线上面,堆砌的是厚厚的票子。票子出手很快,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密密的绿色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红光,有逆市涨停的,有止跌反弹的;正如一粒粒的红宝石,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阴风过处,送来点点安慰,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总之全不是你持仓的那几只。这时候权重股与指数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便被阴风吞没过去了。跌停股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跌停股底下是急速缩水的资本,遮住了,不能见一丝红色;而绿色却更见风致了。

资本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消逝在这一片绿色的海洋上。极度的恐慌蔓延在股市里。股价和指数仿佛在胆汁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噩梦,前方却有一团看似触手可及的希望,所以不愿醒来;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赚钱固不可少,赔钱也别有风味的。消息都是提前透出来的,高台跳水的中石油,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悲观的报表的陡直的阴线,却又像是落在梦里。各股的振幅并不均匀;但起与伏有着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贴吧里面,熙熙攘攘,密密麻麻都是股民,而赔钱的最多。这些股民将一个贴吧重重围住;只在凌晨小憩,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庄家留下的。股民的脸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庄家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图形上看隐隐约约的像是要反弹,只有些大意罢了。小道消息里也漏着一两点要涨的意向,没精打采的,是套得发绿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报纸上的理论家与网上的股评家;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新股发行的事情来了。新股是众人追抢的焦点,似乎很早就有,而中石油时最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申购新股的是冲动的少年,他们是开着小车,哼着小曲去的。申购新股的人不用说很多,还有那些没申购上的。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疯狂的季节。梁元帝《新股赋》里说得好:于是痴男怨女,狂砸猛取;股指徐回,盈不抵亏;汝未买而涨停,待欲卖已蒙灰。

可见当时申购新股的光景了。这真是烧钱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钱消受了。于是又记起《庄家曲》里的句子:做庄靡市秋,价压过人头;低头看股市,股民急如猴。

荷塘月色朱自清主题 篇4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揭露了当时蒋介石社会的统治黑暗和一心救国的爱国热情。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的朱自清先生,正在清华大学教书,对急剧变化的社会虽然不是无动于衷,但可以说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考虑得并不是很多。换句话说,他当时考虑得最多的不是社会政局问题,而是首要考虑他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及个人的“逃路”问题。

这种情况,作者在稍后的另一篇文章《哪里走》中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他说他既不能走革命和反革命的道路,只能采取“超然”的态度,“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于是他选定了一条研究“国学”之路。因为只有这条路才能使他有一个稳定的职业而能让他的家境得以维持但又不受良心的谴责,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布尔乔亚”的选择。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原文 篇5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创作的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塘月色

朱自清〔近现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⑺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⒅。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注释

1、闰儿:指朱闰生,朱自清第二子。

2、蓊蓊(wěng)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3、踱(duó):慢慢地走

4、弥望:满眼。弥,满。

5、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之句。

6、袅娜(niǎonuó):柔美的样子。

7、脉脉(mò):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8、风致:美的姿态。

9、梵婀玲:violin,小提琴的音译。

10、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11、渴睡:也写作“瞌睡”。

12、妖童媛女:俊俏的少年和美丽的少女。妖,艳丽。媛,女子。

13、鷁首(yìshǒu):船头。古代画鷁鸟于船头。

14、羽杯:古代饮酒用的耳杯。又称羽觞、耳杯。

15、棹(zhào):船桨。

16、纤腰束素: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形容女子腰肢细柔

17、迁延顾步:形容走走退退不住回视自己动作的样子,有顾影自怜之意。

18、敛裾(jū):这里是提着衣襟的意思。裾,衣襟。

创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赏析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作者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文眼。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部分从荷塘周遭的环境写起,向“荷塘月色”的主体进发。作者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了“好象”、“象”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读者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第三部分开始正式的对荷塘和月色的景致进行详细的描写,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把听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使人宛然若见。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

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作者继续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第四部分为文章结尾,从单纯的写景写开来,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艺术特色

构思特色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荷塘月色》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点出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来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文章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达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贵境界。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画面感强

有学者评论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如同“工笔画”,景物描绘精雕细刻,细腻传神。此言放在《荷塘月色》尤为确切。《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充分体现了朱自清先生散文“工笔画”的特点。

首先,朱自清先生把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细分为“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以月色为背景,重点描写荷塘的各样景;“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以荷塘为背景,重点描写了月色的层次变化。这样划分,使景物描写得以细腻地进行。

其次,朱自清先生对剖开来的“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作进一步的“精耕细作”,从视觉(“弥望”、“不能见”等)、听觉(“渺茫的歌声”、“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等)、嗅觉(“清香”等)等角度去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这样,就把景物表现得非常细腻。

再次,在“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的描写中表现出朱自清先生高超的修辞技巧。《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短短378字仅比喻就有十一处,另有拟人两处,通感两处和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的运用巧妙而自然。这样,就把“荷塘月色”描绘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语言隽永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

一是朴素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一向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似乎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朋友,让人觉得诚恳自然,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等,都平白如话,自然流畅,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

二是凝练美。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不做惊人之语,但实际上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锤炼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胧,若有若无,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一个“浮”字,用的绝妙之极。

三是音乐美。作者常常运用叠字叠句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在《荷塘月色》中,共运用了“日日(走过)”、“渐渐”等叠词25个26次(“淡淡”重复了一次),使文章柔美、舒缓、流畅。同时“袅娜”、“仿佛”、“斑驳”、“均匀”、“到底”和“苍茫”、“独处”、“零星”、“宛然”、“酣眠”“、一例”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也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

四是修辞美。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语言的一大特点。经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艺术魅力。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他的比喻,往往能出乎人的意料,发前人所未发,但又在情理之中,贴切自然。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赋予荷叶动态的美,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再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里的星星”两个喻体同时比喻“白花”,分别突出苍茫的月光底下的荷花的光亮和白花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的动态。从色彩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十分生动形象,又不落俗套,很能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另外,朱自清也善于运用通感手法来塑造形象美。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感受,可闻而不可听,可嗅而不可见。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声,就让读者很形象地体会到这香气是飘渺不定、似有若无的,非常新颖而又贴切。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所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画面的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这样写,不但可以促使读者进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谐的画面,宁静的气氛,而且大大丰富了月下荷塘诗一般美的意境。

朱自清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设计 篇6

第一课时

一、导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我们在初中时学过的《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

莲就是荷花。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跟荷花有关文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看看朱自清笔下的荷花、荷塘又是如何的。

二、推进新课:

朱自清的作品我们读过哪些呢?《春》、《背影》。大家能不能谈谈自己的体会,他的文章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地方打动你?

文章的语言朴实、清新、淡雅,充满诗意,感情真挚、动人。

我们来看看他的《荷塘月色》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三、整体把握:

1、默读全文,请一位同学表达作者的行踪——从家里出来,沿着一条小煤屑路,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又回到了家里。重点放在哪里?荷塘。

2、从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属于写景散文,描写的重点是“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4、5、6三段。这三段分别写什么?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写月色下的荷塘,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

四、合作探究:

1、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赏析一下“荷塘”和“月色”的美景。请大家齐声朗读第4段、第5段,朗读语速要放慢一些,读出抒情的语调来。

2、我们先来欣赏月下的荷塘,看看第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荷塘的美景的?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四个方面。

给大家3分钟时间,找出你认为最好的句子来加以品味,体会它的妙处。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作者用比喻写荷叶的风姿。作者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两者是相似的,所以可以用比喻。而用了这个比喻,使荷叶有了动态美。我们可以想象出:微风吹拂下,荷叶轻轻摇动,就像美丽的舞女在翩翩起舞,她们不停地转动着身子,她们的裙子在水上画出无数的圆圈。

(2)作者又是怎么写“荷花”的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荷花?——拟人、比喻。“袅娜”: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这里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温柔的样子。“羞涩”:本来是写女子的神情,现在用来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感情。接着用了三个比喻。

连用三个比喻,构成什么?博喻。三个或三个以上比喻连用或套用,用来描绘同一事物或用来说清同一事理,就是博喻。运用博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将原来平淡的内容,写得色彩绚丽,仪态纷呈。

那么这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喻成什么?“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一粒粒的明珠”描绘出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碧天里的星星”描绘出绿叶衬托下忽明忽暗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描绘出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三个比喻可以说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荷花倾注了满腔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想象,真是绝妙佳句。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香气很清很淡,若有若无,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这样写既体现出荷香的清淡缥缈、沁人心脾,又烘托出气氛的优雅、宁静。

这种比喻由嗅觉向听觉转移,显得新颖而精巧,又叫“通感”。

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请把它找出来。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从什么感觉向什么感觉转移——视觉向听觉的转移。

请大家用这种修辞,写一个句子。

(4)作者已经把荷叶、荷花、荷香描绘得十分优美生动,那接下来作者是如何描写“荷波”的呢?

“叶子本来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以拟人的手法写荷叶富有生气的丰姿。“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来是指含情相望的样子,像“含情脉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这里用来写池塘里的流水。茂密的荷叶下的流水是看不见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5)这是“月色下的荷塘”。写荷的还有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诗句跟朱自清笔下的景色有何不同呢?——杨万里写的是夏天红日升起时的荷花,他的画面是万绿丛中几点红,色彩比较艳丽,比较明艳。而朱自清是描绘月下的荷花,色调是淡雅的,有种朦胧美。而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清新、淡雅、充满诗意。

3、接着我们来欣赏荷塘上的月色,看看第5段。月色本来是难写的景色,作者是借哪些景物来写月色?写出月色的什么特点?——通过叶子、荷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作者是通过这些看得见并且摸得着的景物,来描绘这些摸不着的景物。

假如请你来画一幅画,题目是《风》,你要怎么画?能不能借鉴朱自清的这种手法?你可以通过什么景物来描绘风?——可以通过高高卷起的海浪、被吹得摇摆不定的树、飞得很高的风筝来描绘风。

(1)那我们再看看第5段,月色本来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哪些传神的动词,描绘了月光的形象?

“泄”——用得传神。它紧紧扣住前面月光如水的比喻,写出月光由上而下,一泻无余的动态美。并且用“静静”两个字加以修饰,生动地描写出月光如水的情形。

“浮”——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把雾的轻柔以及水气由下而上的慢慢扩散,弥漫整个荷塘的样子,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动静写静景,非常巧妙。

“洗”——写出叶子和花在月光的辉映下,呈现出一种乳白色而鲜艳欲滴的状态,同时又侧面借月下的叶子和花写出月光的柔和。

“笼”——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朦胧缥缈的姿态。

“画”——树影原本是偶然地印在荷叶上的,一个“画”字就把偶然变成了“人为”的动作,仿佛用无形的手在展现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的真和美。

(2)小结:这一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了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的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象,使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叶圣陶先生说,读书要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我们今天确实做到了。

(3)关于月色的描写,古诗中有不少名句。

李白就《静夜思》中有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字写出秋夜月光的皎洁、白、亮、晶莹、冷,衬托出诗人远离故乡的凄苦心境,也通过淡淡的月光写出诗人心中的思乡的忧愁。

杜牧《泊秦淮》中有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寒冷的江面上弥漫着水雾,月光不明朗,杂着水气,照在沙滩上。这一句写出了一个清冷季节里的一个迷蒙的景象。这一句让人联想到国家前途的黯淡、社会的衰败,引起了人们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表达出作者无限的感慨。

4、可见,情可以托物而抒,景也可以由情而绘。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不无道理的。朱自清的这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这跟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分不开的。

①简介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最初是发表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住清华园西院。文中描写的荷塘就是清华。当时正值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由一直在呐喊、斗争的“大时代的一名小卒”转而一头钻进古典文学中。但他毕竟是爱国者,周围的黑暗又使他不能安于这种“超然”。

②所以,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的“不平静”,追求刹那间的安静。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象“恰到了好处”,不浓不淡可,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因为“不宁静”。这样,《荷塘月色》也正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绘和生动的写照。

5、还要补充的一点,文中用了不少叠音词,像“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郁郁”、“阴森森”、“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淡淡”、“峭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阴阴”。这些叠音词有什么作用呢?——读起来很顺口,听起来很顺耳。朱自清的散文除了具有绘画美、意境美之外,还具有声韵美。

五、布置作业: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段加以朗读,用心体味。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朱自清朦胧而优美,寂寞而静谧的荷塘月色。相信大家已经陶醉其中,乐而忘返了。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个诗人,他的散文也满贮诗意。”而《荷塘月色》既是一首抒情诗,又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上节课给大家留作业,请大家挑选出最喜爱的一段进行朗读。

选读第4段。

二、合作探究:大家再回头认真阅读文章,找出表现作者感情的语段。——课文的第一句话。第三段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和“我且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作者的心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开头的“颇不宁静”转变为“暂时宁静”。

从中可以想象出作者所说的“平时的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一个身不由己的自己;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自己;一个做着“要做的事”,说着“要说的话”的自己。

2、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写作背景,可以知道,在现实生活当中,作者是没有“自我”和“自由”的。这正是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现在,一旦把现世忘记,“自由了的自我”就带着作者全身心地去“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

3、那么作者最终由没有得到超脱呢?——没有。作者在4——6段里的宁静是暂时的,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以看出作者刚获得的自由和宁静又在一片蛙声中失去了,内心的忧愁并没有解除。

4、作者笔下的自然是如此和谐,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为什么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仅仅是因为看到了“荷塘”而自然联想起来吗?——不是。这是作者对人世间美好感情的向往。作者的心路轨迹是:“不静——寻静——得静——出静”。所以我们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为何那样素淡、那样静谧、那样朦胧了。这就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言”,也即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了。

5、小结:《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月下荷塘和荷塘里的月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学习这篇散文要披文入情,即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的形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分析优美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篇7

教《荷塘月色》,多数老师习惯把鉴赏、品读集中于文中写荷塘月色的部分。不足之处,是往往把它作为单一景物来赏析,即分为“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且多从修辞角度品写景之妙,目中只有景,而忽略景中人之心境。是夜之月只是朱先生之月,是月之荷也只是朱先生之荷。试想,换另一夜,朱先生所见必是另一番荷塘月色。未理解这一点,所谓情景交融,终隔了一层。那么,是夜景中之人究竟有何心境呢?

历来,教学教参大都把《荷塘月色》中朱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为切入点,并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当然是有道理的。《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的清华园,南方血雨腥风,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也在分化。像朱先生那样仍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这是处“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者之低谷的时代苦闷,是觉醒的一代面对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因此,朱先生通过文章表达自己苦闷的心境,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将朱先生的苦闷仅归于“黑暗”现实,是不全面的。《荷塘月色》是作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欣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与其说眼前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不如说他在构造心中渴望的“梦”。尤其朱自清是属“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像他那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必然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中。他在《一封信》、《那里走》等文中也表露过抉择的困惑。发现和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结束,“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这些困惑不仅体现人物内心的苦闷,也符合“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观。

《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苦闷不仅有政治性的,也有伦理性的。至写本文时,朱自清已有六个儿女,“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他养活,他便陷入了人生担荷过重的生存境况,而家中又常生龃龉和矛盾。从《背影》可知,19后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朱自清月薪的一半寄给家里,但还是不能满足父母要求。妻儿生活在家中,倍受折磨。因为穷,家庭失和,为减少矛盾,节约开支,朱自清从杭州一师回到家乡任扬州八中教导主任。由于庶母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私交,朱自清的薪水,本人不能领取,被直接送到家里。迫于此,朱自清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另组小家庭。1922年,朱自清又带妻儿回到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未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痛苦,父子关系并未缓和。此后,朱自清几次欲回扬州,但又怕父子关系难以和解,一直犹豫不定。因此,朱自清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也可理解为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当然,伦理自由,并非与政治自由没一点联系,但那是比较间接的、次要的。

荷塘月色朱自清好句 篇8

的夏季,我爱人去清华大学参观考察,当时我正在北京出差。他打电话约我见面,并问我晚上是去全聚德吃烤鸭,还是去游清华园?我不加思索的说:去清华园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我们相约清华园,牵手漫步在近春园幽静的小路上,寻找着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一阵微风吹过,我闻到了荷花的淡淡清香,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很远就看到了荷塘月色亭。当我伫立在曾无数次遐想过的荷塘边,站在朱自清先生的雕像前,我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满眼的迷人景色,让我再次沉醉。只见荷花被绿叶托出水面,形态各异、有的花已经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就要裂开了似的;有粉嫩嫩的、有洁白无暇的、绿叶下,鱼儿调皮的来回游动、惹的荷花翩翩起舞,就像那婀娜多姿的仙女妩媚动人,让人心生爱怜!那淡淡的芳香使人心旷神怡,让我兴奋不已。

漫步在美丽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下,我的耳畔仿佛回荡着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那宛然如歌的吟唱——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一片叶子和荷花上。薄薄的清雾浮在荷塘里。叶子荷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引人无限遐想…如入仙境!

一代散文家的背影业已远去,留下千古文章让人经久回味。田田的荷叶,洁白的荷花,叶子底下的脉脉流水,嗅着风中的花香,看着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这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被朱自清先生刻画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我不仅领略了作者笔下的美景。还能置身其中尽情的观花赏月,我陶醉了……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周围是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原来我们走进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那片蓊郁树林......

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 篇9

第一次读荷塘月色还是在搜索朱自清时突然发现的,当时感觉题目跟那首歌的歌名一样所以就点开看了看。

读完《荷塘月色》时突然感到那时的风景比这里的要美多了。现在的污染太重了,那样的美景已经很少了。《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的文章,主要说了作者日日走过的荷塘,变想在满月的月光照耀下的荷塘是什么样子的。在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栩栩如生,描绘的很恰当,用细节描写描绘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上面的美丽>景色,文中最后还想到了一个习俗,还有关于这个习俗的两篇文章。作者用了空间的顺序。从家里出发走在去荷塘的路上,看见荷塘上面的景色,又看见荷塘四周的景色,又忽然想起一个习俗,最后想著想著又到家了。那条路阴森可怕,如果没有月光,估计我都不敢走。荷塘上面的叶子像星星像舞女的裙子又像一粒粒明珠

荷塘四周的树,杨柳树最多了把池塘团团包围住。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可以看出那时候是夏天,作者在夏夜里走到池塘边观看荷塘月色足以看出这是一篇抒情文。

上一篇:又是一年毕业季满分作文下一篇: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