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阅读心得体会

2024-06-24

荷塘月色阅读心得体会(精选11篇)

荷塘月色阅读心得体会 篇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 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 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 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 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 美美地读读这段散文,配上一曲轻音乐,可能会更有感觉噢。

(2) 作者先写了荷花的 、和清香,然后传神地绘出了颇具动态的荷塘,真是有妙极了。

(3) 叶子中间为什么会出现“一道凝碧的波痕”?

(4)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然后说说:作者是把 比做 ,

这样写的好处是 。

(5) 短文中还有很多比喻句,用“ ”画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6)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读一读。读不懂也没关系,只要能感觉到其中的美就很不错了。

参考答案:

(1)提示:要读出韵律和节奏。

(2)形状 样子

(3)因为被风吹的。

(4)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叶子 舞女的裙 很形象

(5)提示:只要是比喻句都行。

荷塘月色阅读心得体会 篇2

文章中,作者开篇即点明“我”为什么去荷塘。夜色幽深,马路上早已没有孩子们嬉戏欢闹的声音了,而妻子也哄着孩子进入了梦乡,如此祥和宁静的环境,“我”心里却是不宁静的,可以看出作者是忧虑的。那么,作者烦恼什么呢?这就要联系当时的背景。当时正是蒋介石出尔反尔、背叛革命的时候,无数知识分子被屠杀,而作为一个正义凛然的有为青年,朱自清陷入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茫然之中,由此看出,作者是想排解内心的忧思的,遂披上大衣,独自一人外出寻思。

但是,现实的囚笼太过压抑,久久的思考也难以获得答案,姑且不去想,与月做伴,与荷塘为友,沉浸在这优美的环境之中。如果说白天是现实世界,那么夜晚就是梦幻世界, 作者压抑的思想在夜晚得到了释放,因为夜晚大家都进入了休息状态,没有白天里的束缚,没有必须要做的事,所以他说他是自由的,可以好好地欣赏这月夜下的荷塘。但是, 作者真的已经走出了烦恼了吗?不是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自我安慰,在他的潜意识里,他的忧思从未消解,但得到了缓解。

于是,一幅美丽的荷塘画面徐徐铺展开来。作者从荷塘上铺展开来的大而平整的叶子写起,再写躲在叶子里不轻易让人察觉的含苞待放的花儿,再结合袅袅的水蒸气,把场景描写得如梦如幻,加上合情合理的比喻,场景更加生动具体。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把花儿比作明珠,比作星星,比作美人,都是美好的事物,给读者以向往和希冀。视觉的想象如此华丽,作者也没有忘记与听觉结合,把飘来的缕缕清香,比作远方传来的似是似非的歌声,愈显夜的深与静,清幽得令人沉醉,让人想要抓住这渺茫的歌声,集中精力倾听歌声在唱些什么,是呼唤,抑或是幽怨?这一切丝丝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不愿离开。荷塘的叶子与花儿都在摇曳,显露出了水面,碧波荡漾。在这段荷塘画面的描写里,作者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引人流连。比喻与通感的使用,更具画面感,美好的意境,让读者回味无穷。

然而,夜晚,最不可忘记的是高悬的月亮,朦胧的月色洒在荷塘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朵花上,作者用了个动词“泻”,简直妙不可言,把月光的静比喻成流水般优美的动,好像是月光格外厚爱这些花儿和叶子。雾如一层薄纱覆盖在叶子和花上,遮上了一层青绿色, 显得白了,令作者联想到牛乳洗过之后的颜色,感觉是那般不切实际,所以作者用了抽象的梦作比,悠远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美好,可是又那么不真切。满月,月光不该是那么清和的,原来是淡云遮住了部分月色,描写出小睡的清雅,就如阳光普照的午后,沙沙的树叶如催眠师般惹人小小休息一会儿,安和而平静,作者写出了小睡的独特情趣。如此美好的画面,却也存在可怕的影子,树木的背光留下斑驳而畸形的影子,让人看来害怕。作者用 “如鬼一般”描写出影子的奇形怪状和人的害怕心理,给温暖的环境色调增添了些许寒意, 这也是作者心境的一种描述———在最美好的景象里发现了“牛鬼蛇神”的存在。光影是视觉上的东西,但作者把握住其特性———和谐,联想到小提琴美妙的曲声,于是又把视觉上的东西赋予在听觉上,抓住了主要特点,容易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说服力极强。

由近及远,放眼四周,满目都是树,远处有山,山树衔接,阴阴郁郁,但是作者发现了其中的独到之处———树中有星光,原来是路灯透过树缝照射下来。作者寓情于景,觉得那是黑暗中轻微的光,反而让人昏昏欲睡,这是作者的主观感觉,是环境也是内心情绪的表现。安静的环境,知了鸣叫,蛙声一片,独显作者的孤独。于此情境中,作者感慨“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创造出一种孤独的意境美。

此情此景,忽然又想到美好的事,采莲的热闹与喜庆和现时的无福消受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美好的过往里,却猛然被拉回现实,独忆他想回也回不去的江南,因为当时的南方笼罩在白色恐怖里。

《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色描写中,也传达着作者落寞失意的感情,景物的美妙与作者的忧思形成鲜明的对比,升华了作者的感情。这不是没有根据的无病呻吟,而是发自内心的忧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创造了独特的艺术美。

(选自2015年第3期《新课程·教师》,本刊有改动)

在《散文家谈散文》一文中,晓雪对郭沫若的散文《白鹭》进行了精练而独到的评论。从风格到文字,由原文到文论,既自然清丽,又精彩绝伦。可以说,这是一篇需要我们“反复品味”的评论文。同时, 也为我们的散文学习和散文评价做出了很好的导向。而这篇对朱自清经典美文《荷塘月色》评析的文章,紧紧围绕“景”与“情”两个角度, 将文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细致地演绎出来。如果说《散文家谈散文》是从全篇角度评论,那么《〈荷塘月色〉情景交融意境美》则立足于有重点地解读。两种评析思维,都为我们的阅读和赏析提供了样本。

[读有所思]

《又见荷塘月色》阅读训练 篇3

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

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来自清已将它牢牢植根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

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

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时不时瞟我一眼。

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上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影,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

75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一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

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

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了否定性回答。来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75年前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本性的一剂良药。

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

(选自2003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吴兆民/文)

1、第一段中“惬意的事”指什么?(不超过10个字)

2、从全文看,作者采用虚写手法“移植”了朱自清先生描写的美景,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致?

3、结合上下文,为什么“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先生的足迹写起,紧接着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联系史实,评价先生高洁傲岸的人格。

B、第三段中,作者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和荷香,显得空灵洒脱。

C、第七段主要运用了呼告的手法,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营造出向故人直接倾诉的氛围,有利于直抒胸臆。

D、文末“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一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的心思既深切怀念故人,又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

E、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的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参考答案:

《荷塘月色》读书心得 篇4

欣赏《荷糖月色》就像在月夜欣赏一幅加了糖的长卷,淡淡的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在宽大的荷叶上。我仿佛轻轻的捧着它,满满的月光可以悄悄的从指缝间溜走。婀娜多姿的白鹤,在微风中荡漾,像仙女降临人间,在夜色中翩翩起舞,呢喃低语。

生动的比喻和意味深长的文字向我展示了“芙蓉出水,自然雕琢”的自然美,一种优雅的美,它能冲走我心中的尘埃,让我时时感到感动,体味每一个平淡而真实的日子,让我在喧嚣的生活中安身立命,内心会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静感。

《背影》总是让我感动得流泪。文章委婉含蓄,选材独特。而是作者写了养父给儿子买橘子的小事,到处写父爱。但文章中没有“爱”字,足以巧妙自然地将字里行间强烈的父爱交融,引领读者感受。

”我看见他戴着一顶黑布帽,穿着一件大黑布夹克和一件深蓝布棉袍,摇摇摆摆地走到铁路边,慢慢俯下身。这并不太难。但是他过了铁路,爬那边的站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双手爬上去,脚又缩了起来;他肥胖的身体微微向左倾斜,显出努力工作的样子。”父爱真伟大!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会倾其所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孩子身上。他父亲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为我们做了多少事,流了多少眼泪和汗水!

这就是父爱,需要我们敞开心扉,体会到他们的爱是深沉厚重的。

朱自清老师的文章也流露出哲学的气息。我记得他说过:“过去的日子像轻烟,被微风吹散,像薄雾,被楚阳蒸发。”所以,我学会了珍惜时间。

我不想过“热泪盈眶”的生活。我更珍惜时间。有句歌词:“昨日的太阳照不到今日的树叶。”昨天,不管是好是坏,都像流水一样消失了。宝贵的时光就在今天,青春逝去的时候,感叹岁月太难过。

一股淡淡的墨香迎面扑来,读朱自清老师的散文就像喝了一杯绿茶。每一口都是那么安静,就像和一个智者交谈,受益匪浅。

关于荷塘月色的随笔:荷塘清韵 篇5

相比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这里少了密密的树林所营造的幽静和神秘,更多的是开阔和明朗。荷塘依旧是曲曲折折,却少了出水的田田荷叶。花也不及清花园中的丰硕,到是多了清秀可人的美。

是日天公作美,微雨稀疏,一件纱衣足以抵挡。正是这微雨,让荷塘多了几分朦胧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荷塘四周花草丛生,竹林青青。极目远望,环绕荷塘的秦嶺山峰更是苍翠欲滴,山腰中这儿一片,那儿一团,正在升起洁白的水雾。看着那慢慢升腾,缓缓游动的云雾,你瞬间“羽化登仙”了!是啊, 今日置身荷塘,竹林听涛,山中看雨,携风沐雨,神清气爽,一时竟有物我两忘之情!望着池中睡莲,觉得自己就是其中一朵!塘中睡莲处处,或三五成群,或一只独芳,总不会辜负你想寻找美的眼睛。她们或初露头角如羞涩少女,或成熟饱满如大家闺秀,即便有些败象,也不改其或粉嫩,或乳黄,或洁白的颜色,静静地卧在水面,接受着阳光雨露的滋养。

突然想起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来,今天,在这蒙蒙细雨中,你少了夏日荷花的明艳,却更多了几分洁净。水面雨滴点点,荷叶上玉珠流动,你恬静,坦然,甜美柔和,幽幽地散发着淡淡香味,好一个“濯清涟而不妖”啊!

荷塘月色,我无缘体味月下荷塘的柔美多情,却有 幸感受到了雨中荷塘的质朴纯洁,我心足矣!

荷塘月色(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塘月色》的教学实践 篇7

当下职校里普遍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而逐步淡化文化课的色彩。因为文化课见效太慢、太小, 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没有耐心等待。他们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到了工作岗位, 文化成绩考第一的同学, 工作能力就一定强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当然不一定”。所以他们淡化文化课觉得非常心安。

但难道语文在职教的领域就只能易名为应用文了吗?语文真的就没有其他的价值了吗?我觉得肯定不是, 一定不是。语文中的应用文其效用是显性的、快速的, 语文还有其“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人的工作生活的隐性功效。我在上课的时候, 常常通过巧妙的提问设计, 锻炼学生工作生活所迫切需要的分工意识和分享理念。以《荷塘月色》第三课时的具体教学过程为例来说。

我们班35个同学, 我把课桌排成了5排, 整个班级排成了5排7行座位。每一行是一个小组, 正好形成“七巧板”的特殊结构。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 灵活地将他们组合或拆分。

前面2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背景、作者、朗诵课文以及课文的1—4小节。

一. 概括回顾

我问:《荷塘月色》我们已经学习了2节课, 请同学们回顾小结一下, 我们学过哪些知识点了?以小组为单位 (A) , 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对又快又多。

同学们纷纷举手起来回答:

(1) 解释了题目

(2) 介绍了作者

(3) 讲述了背景

(4) 学习了生词

(5) 强调了文眼

(6) 明确了线索

(7) 概括了段义

(8) 细析了1—4

最后我把我的整理通过幻灯片给他们看一下, 以帮助那些回忆不出来的同学再次复习, 加深印象。并给回答最多的小组鼓掌祝贺。

二. 详细回顾

1.我说:4、5小节是课文的重点, 要求同学们课后去朗读, 现在想看看同学们读得怎么样。我设计了简单的竞赛方法。3小组为一个大组, 这样全班分成2个大组和1小组 (B) 。2个大组各读1小节, 小组做裁判评委。最后评委组的评价, 不仅评出了成绩而且强调了朗读的注意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 又能调动积极性, 还强化了知识点, 可谓一石三鸟, 最后给优胜的小组鼓掌鼓励。

2.我问:第四小节已经学过, 你们觉得哪些是重要的, 需要一起再回顾的, 请举手说。以个体为单位 (C) 。

同学们讲了:

(9) 具体的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10) 景物顺序的安排:

(1) 、总→分

先整体写荷塘“曲曲折折”, 再分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2) 、近→远“送来”, “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3) 、上→下“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4) 、静→动“微风”、“颤动”、“流水”。

(11) 修辞手法的运用:拟人、比喻、通感。

(12) 叠词及其作用:

AA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

ABB一粒粒

AABB曲曲折折

作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音乐美。

(13) 作者寄予的感情: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

我常常用“你觉得”、“你认为”, 这样能让学生有一种自主权, 慢慢让他们学会自己做主, 自己判断, 自己选择。而不再是老师说什么重要, 老师说什么要考, 就去学什么, 就去背什么。

三. 学习新课

1.我问:在学习第四小节的基础上, 你们觉得第五小节有哪些知识点要讨论并作强调的。以小组为单位, 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对又快又多。

大家纷纷举手说:

(14) 叠词:静静、薄薄、淡淡、弯弯, 作用和上面一样。

(15) 修辞:通感“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16) 作者寄予的情感:淡淡的喜悦之情。

(17) 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

(18) 动词的准确运用:泻、浮、洗、笼、画。

我补充:同学们说得很好, 很全面, 都基本准确, 也体现了对第4小节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补充一个问题, “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 用通感修辞有什么好处?前后2桌间4位同学成一小组 (D) 讨论一下, 然后派代表回答问题。

(19) 把视觉转化为听觉, 化静为动。

(20) 把光月影的黑白块儿想象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 非常生动。

(21) 通过和谐的音乐突显了月色的和谐。

(22) 整合各组的意见:把视觉转化为听觉, 光月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 化静为动, 写活了, 表现了塘中月色和谐美妙的特点。

我评:所以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我思:灵活地组成新的小组, 一来是就座位讨论比较方便, 二来训练学生能较快地适应新的小集体, 新的合作伙伴。

2.细说动词:2小组为1大组, 共构成3个大组, 还有1个小组, 共组成4个组, 我单独算一组, 总共5组 (E) 。一共5个动词:泻、浮、洗、笼、画。

分完组后, 首先, 同学们以组为单位, 代表举手抢任务, 最后剩下的是我的。接着以组为单位讨论本组的任务。最后派组内代表发言。结论如下:

(23) 泻: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 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24) 浮:写出雾的轻柔, 表现出月光下荷叶, 荷花那种缥缈的姿容。

(25) 洗:表现了月光的洁白柔和。

(26) 笼:突出荷塘朦胧、恬静的氛围。

(我)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展纸描绘一般, 富有情趣。

我思:抢问题的方式, 让同学不仅学会更快地自己做决定, 而且会让他们觉得, 任务是他们自己选的, 理当毫无怨言地尽力完成。抢的形式也营造了一种竞争的氛围, 竞争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人都必须去适应它, 适者生存。各抒己见之后, 我们再一起修饰各自的答案。分享结果。竞争之后必须有分享, 否则, 下次竞争就没有了依据, 人就成了孤立无援的个体。

3.课外拓展:第四小节“月色下的荷塘”, 第五小节“荷塘上的月色”, 一“荷”一“月”, 同学们挨个说一个关于“荷”或“月”的词语或诗句。最后我们在所有的词语诗句里选择了2句还诠释课文主旨:荷——出污泥而不染, 月—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1927年那个纷乱迷惘的岁月里, “荷塘月色”是作者明确的志向、坚定的意志的表达。

我思:挨个说这个问题, 一来拓展知识面, 二来集思广益, 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相互补充分享, 三来强化文章主旨, 四来让个别不能主动举手的同学也能参与到课堂活动。

四. 布置作业

综合这一节课, 回答问题一共有45人次, 我们班35人, 一个人有一次以上的回答机会。全班大多数人都动起来了, 形成一种氛围, 这样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同学会逐渐被感染, 从而被带动起来。慢慢克服自己的胆怯, 慢慢学会表达自己。这一节课所用到的提问方式有:A、以小组为单位;B、2个大组和1小组;C、以个体为单位;D、前后2桌间4位同学成一小组;E、我单独算一组, 总共5组;F、挨个说。多种不同的提问方法, 首先让课堂赋予变化, 让学生不断地产生新鲜感, 从而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每种方法也都是认真设计好的, 都有不同的“目的性”。

小时候知道一个教育名词叫“填鸭式”, 就是不管学生能不能消化, 能不能接受, 教师一味拼命把知识往他们脑子里塞, 大量无意义的抄写, 大量不理解的背诵, 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分数是升学。而我们的职业教育, 考试已经变得简单, 分数已经变得次要, 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待人接物的能力, 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因此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填鸭”, 我们的教育必须学会交流。课堂提问其实就是最好的交流, 学生能懂得尊重老师, 自觉接受老师的信息即提问, 学生能有他感兴趣的知识点, 被老师的提问吸引。学生能把自己的意见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 并争取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 这是展示自我的体现。学生能很快地在自己的小组里分工合作, 这是团队精神和团队能力的锻炼。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去学习同行们写的关于提问的文章, 他们大概都是普高的老师, 都有很大的升学压力, 所以他们的文章无不是把提问的技巧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捆绑的, 他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更好的办法, 让学生“吃透”课文。而我却认为, 理解文章也是一种交流, 是与时代背景、与课文人物、与作者的交流, 所以学生一旦能较好的与身边的老师同学交流的话, 学习时理解课文就不会做不到, 工作时与同事合作、与服务对象交流就不会做不好。

《荷塘月色》教学解析 篇8

其实散文无非有这么几点教学价值:①语言的品味;②情感的体验;③写作的技巧;④个人的感悟。可能有些偏差,纯属个人理解。记得郑桂华老师曾经讲过这样的话:确定具体的一篇散文的教学价值,应该有合理的途径,具体说来,应该走好几个步骤。第一步,认识散文的特征,明了散文的家谱;第二步,知晓某位散文作家在整个散文家谱上的位置、风格;第三步,确定这一篇散文作为课文的独特价值;第四步,选择教师自己在这次教学活动中侧重的教学价值。四步走通,然后才可据此设计教该文的抓手和路径,即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四个步骤可以分别简称“辨体”、“识人”、“断文”、“定点”。

我觉得讲的非常有道理,那种行云流水的教学艺术是我所追求的,也是我觉得需要好好磨练的地方,但是务实也是我的目的。那么下面我们会发现散文是反映一定生活过程中的某些片断,“意境”是一个核心概念。而《荷塘月色》就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行动踪迹(游踪);二是情绪轨迹(情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脉情脉。接下来我们就要了解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主张,他的散文善于把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在文学界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文的模范”。他自己曾说,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荷塘就在清华园里,是作者“日日走过”的,可谓“平常身历之境”了,但他却以诗人灵敏的触觉去感受它,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按我自己的理解这是一种诗人特有的敏锐,于平常处见新奇,正如“一叶一世界”!

作者月下看荷塘美景,忆江南采莲旧俗,都在抒发自身无力承受生存境遇之沉重,而生存境遇之沉重又让作者个体灵魂倍感压抑与倦厌。也是作者开篇所言“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结长存于心,必求路径以开阔,故有“带门出去”以“游走荷塘”而遣散内心愁闷,寻求灵魂的解脱与自由。荷塘之美,旧俗之趣,不过作者魂之所牵,心之所向的一个文学化或艺术化的表征。

而作者的精神困境在于“游走荷塘”之后不得不重归“平常世界”,暂得自由之后不得不重受世俗枷锁的羁绊,遂有文章开篇之“带门出去”的决然,中段之“游走荷塘”的释然,收尾之“推门进去”的默然。而此种精神困境亦是每个时代任一个体皆“曾有过或正有过”的精神困境。至此,创作文本的人,解剖文本的人,阅习文本的人,亦即作者,教师,学生,三者共有的生命体验与感受将借助文本而找到一个交汇与碰撞的支点。

精神深陷困境,其出路何在。文本并未给出。教师在领引学生走进文本之后,还可以依托自身的生命经验,阅读视野,思维假定对深陷困境的肉体灵魂,如何去突围解困做一点有益的尝试,以求教学的共同体在走进文本之余,又能走出文本,又能理性从容地从沉重的悲苦颓唐中走出,进而让一己之生命进入一个更务实又更轻盈的,亦更自由的精神境界。

基于以上分析,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①感悟、理解作者内心的不宁静;②理解文本“融情入景,以景写情”的艺术手法;③理性的、建设的看待以作者为代表的古今世人共有的精神困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问题设计与探讨(贯之以默读、朗读)

1.阅读首尾两段,作者夜深披衫,“带门出去”的缘由是________。

2.细读文本,试依托文本,推论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真实缘由。

3.“游走荷塘”的时空里,作者内心是否得到“宁静”?试结合文本佐证你的观感。

《荷塘月色》歌词赏析 篇9

歌曲《荷塘月色》的走红,歌词的创作功不可没。本文试从修辞手法、虚实关系、意象选取等方面赏析歌词《荷塘月色》,希望藉此对中学生的散文写作能有一些帮助。

歌词中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神兼具,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一点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时光缓缓流淌”这是以缓缓流水比喻“时光”;“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这是拟物,把女子比拟成嬉游荷塘的小鱼;“荷塘你慢慢”唱、“月光你慢慢”听,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哗哗流淌的荷塘说成是“唱歌”,宁谧皎洁的月光成了静“听”的知音。其中,“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听觉诉之于嗅觉,“小荷淡淡的香”写尽琴音的缥缈、悠扬和美妙动听。

歌词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也是十分有特色的。“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梦境本是虚无缥缈的,但作者把它说成可添可著的“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心灵可有窗户?“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忧伤是人的内心情感,怎能如实物般让人采撷?„„这些都是化虚为实,就是作者将主观性很强的思想、心绪、情感等外化为具体形象的客观事物,变无形为有形。不仅如此,作者还结合景物来表达情思,在景物描写中,寄托自己内心情感。宋代范晞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整首歌写“迷人的星光”、“淡淡的月光”下,“微微荡漾”的荷塘上弥漫着荷花的芬芳,还有若有若无的琴音、翩翩飞舞的萤火虫„„作者通过描绘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传达出人景和谐、人与人之间多情的意蕴。

歌词营造的意境幽美脱俗,这得益于作者选取的具有审美特质的典型意象。词作中用“月”来寄托相思的深情,同时它又是情感高洁的象征;“淡淡月光”、“梦”这类意象,给全词披上了一层朦胧色调;意象“莲”有着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又因与怜爱的“怜”谐音而多用来表达爱情;“鱼儿”这一意象的选取也是颇具匠心的,在乐府诗中,“鱼”是一个有着丰富内蕴的意象,这里取其是爱情婚姻的象征,传达了“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另外,《荷塘月色》还有明显地化用古诗词的痕迹。开篇“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就是源于《论语·子罕》中将流水比喻成时光的创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及古典诗词中“抽刀断水”的启发;“等你宛在水中央”则是对《诗经·蒹葭》里诗句的直接借用——“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由此看来,学生在写作散文时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学会恰当地处理虚和实的关系;善于化景物为情思,从景物中写出自己的感情来;或者能够将心绪、情感等物化,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这样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景物描写不单调、不刻板,情感抒发不苍白、不生硬,文章自然也就形散而神聚、优美而又有神韵了。若能在行文过程中恰到好处、巧妙地化用古诗句,那就无异于为作品锦上添花了。

荷塘月色

凤凰传奇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那时年轻的你和你水中的模样

依然不变的仰望

漫天迷人的星光

谁能走进你的心房

采下一朵莲

是那夜的芬芳还是你的发香

荷塘呀荷塘你慢慢慢慢唱哟

月光呀月光你慢慢慢慢听哟

鱼儿呀鱼儿你慢慢慢慢游哟

淡淡的淡淡的淡淡的月光

流行歌词与作文教学探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12期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作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论是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来说,还是从考试中作文所占的比值考虑,写作教学都不容忽视。而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不少学生对现有的作文教学现状深感不满:老师按照教参从叙述人称、表达方式、描写策略等方面归纳的所谓“良计”,对学生们来说已经毫无吸引力了。学生疲于应付,老师也无法通过写作训练来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认为不妨转变一下思路,从学生们喜欢的流行歌词中寻找写作教学的素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从自身喜闻乐见的歌词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并在日后的习作练习中加以运用和巩固,这样必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谈谈流行歌词融入中学生作文写作教学的途径。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掘流行歌词中的“炼字”典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准确、生动地使用动词。中国古代诗歌有注重炼字的传统,如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就经过了“到”、“过”、“入”、“满”等锤炼,最终定位“绿”。“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活力与激情,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生命的气息。我发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中,同样也有十分突出的例证。如方文山的《发如雪》歌词中“你发如雪 纷飞了眼泪”一句,词作者方文山改变了“纷飞”形容词的词性,活用为动词,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将眼泪流下的状态刻画得真实而细腻。此外,方文山的词作《青花瓷》“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中,一个“惹”字形象而生动的写出了“芭蕉”与“骤雨”、“门环”与“铜绿”之间的微妙关系,堪称典型。用好了动词,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在后来的作文训练中,我惊喜地发现班上一位同学写夕阳西下时的妙句:“众鸟高飞,衔走了暮色的天空”,“衔走”一词让我感觉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舞的姿态,非常形象而生动。

其次,教师可积极发现流行歌词中场景营造的句子,并将意境诉诸于画面,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和把握词作者写作的方式和技巧。其实,在许多中国风歌曲中,都比较注重画面的营造,如周杰伦的《东风破》《菊花台》《烟花易冷》,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在梅边》《花田错》,许嵩的《清明雨上》《南山忆》《断桥残雪》,胡彦斌的《诀别诗》《潇湘雨》,等等。在一次描写训练中,我特意选择了两幅图片,一幅以静谧的村庄为背景,一个人静静站立于村头吹着牧笛,我适时播放了背景音乐——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同学们听了很有感慨。另一幅图以琥珀色的月亮为背景,没有人物,播放的歌曲是王力宏的《花田错》,我要求同学们通过想象填充画面内容。在教学中,我归纳出流行歌词中营造画面的常用途径:古典意象和人物情绪的融合。这次课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写作中也会尝试着像歌词中通过意象的经营来描写具体的场景。没过多久,语文课代表让我帮忙看看她的习作,她写了一首名为《春雨》的小诗:“雨水/从青绿色的梦中碎裂/沿屋檐落成/一只只/归巢的/春燕。”诗歌通过雨水从屋顶滴落下来的场景,将雨水转化成归巢的春燕,写得非常奇特。

再次,教师还可通过阐发流行歌词中一些较好作品的主题,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树立批判的意识。比如,在讲述作文立意时,我选取了汪峰的《存在》和许嵩的《微博控》这两首歌词,阐发其主旨。汪峰的《存在》深刻地反思了我们在当代生活中的生存状态,批判自我,剖析自我;而许嵩的《微博控》批判了一种现象: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成果时,我们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工具的某种依赖,甚至被这些高科技产品奴役,沦为它们谦卑的奴仆。在解析这两首歌词时,我着重强调了词作者立意的高度与深度,通过我细致地讲析,学生们明白了在作文立意时应该思考的问题,有利于他们批判的意识的养成,这对于学生的写作和今后的成长都十分重要。

流行歌词可以与中学作文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不论是炼字,还是画面的营造,或是文章的立意,流行歌词拥有着通俗性、普遍性、易接受等优势。我坚信,只要将流行歌词适时巧妙地引入作文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必然能焕发出新的气息,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得到有效地激发,写作能力也必定能够得以提高。

荷塘月色通感教案 篇10

荷塘月色通感教案 例

1板块分析:

“一花一世界”板块的重点是——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围绕“荷塘”“月色”创造意境,抒发情感。

此文上过多遍了,在新课程引导下,还用老办法来教?我比较赞同从诗歌鉴赏中学到的“意境美”出发,重点在学生的个体感受与体验上,在朗读的基础上梳理由哪些“意(情)”构成了哪些“境(景)”。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由此体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主题。我不主张老教材上对“颇不宁静”的统一解读,把“憎恶黑暗现实”当作唯一答案,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有自己内心烦闷与家庭情况,在主题探讨活动中可让学生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理解这哀愁背后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通过美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

2.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鉴赏活动,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3.通过主题的多元解读,理解作者矛盾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第四专题有哪几篇课文? 归类后明确学习的重点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鉴赏写人散文的细节美

《祝福》《边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与环境美

《林黛玉进贾府》——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2、同学介绍对朱自清的了解,老师总结

4、抽查学生朗读《导、析、练》上的字词与解释。

5、学生朗读:要求第一步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提示: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听孙道临的朗读,要求画出你觉得写的美的句子,想想从句子中你读到了什么意境?

二、品味鉴赏:

1、交流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尝试着说说读到什么意境?

提示学生注意:意——情境——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景是人物的内心观照。

估计学生会提到

l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意(情):孤寂淡淡的愁微凉的心境

境(景):前一段小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有些怕人 月光淡淡的l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l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l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l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意(情)——静谧 凉 淡淡的喜悦

叶 : 田田的叶子如亭亭舞女的裙(比喻)

花:(白色)零星、袅娜、羞涩,月下荷塘

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博喻)

香: 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

水:脉脉的看不见(温婉如女子)

柔美恬静

境(景)月光:静静的 泻

雾: 薄薄青色 浮起塘上月色

叶子与花: 在牛乳中洗过

笼着青纱的梦

光与影:名曲(通感)

l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哇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意(情)—— 孤寂淡淡的哀愁(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境(景)——阴阴的树色隐约的远山没精打采的灯光热闹的蛙声

l 《采莲赋》一段场景……

意(情)——向往自由、快乐,不满意目前的现状又有些无奈

境(景)——热闹、欢快 风流的季节(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三、主题探讨:

1、作者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散文都有文眼,找找这篇文章的文眼!

全文的底色——不宁静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出门散步是为了寻求宁静,但是,仍然求而不得——作者在借景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探讨写作背景,引导对主题的多元解读

(1)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作者心里惶惶然。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

--朱自清《一封信》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方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然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朱自清《那里走》

可以看出,革命失败,面对现实,他采取了暂时的逃避——做学问。做学问心就安了吗?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朱自清毕竟是个有着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他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3)选择“荷塘”来作抒情的主体

你能联想到“荷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特征吗?

作者的名字

中国二三十年代文人的审美倾向

小结:因以上的原因,散文的主题我们可以多元解读,总的说来,它反映的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荷”“月”之高洁,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荷塘月色通感教案 例

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句子揣摩,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揣摩的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课文:《背影》、《春》

2、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等等

3、介绍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五四文化运动在1925年前后进入低潮期,作者作为这次运动的主要人物在精神上的失落和彷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用5分钟的时间找出自己所认为可以突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字或词。

2、让学生将找出的句子写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认为这些句子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先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教师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揣摩语句、字词的能力。

3、将学生找到的句子进行串联,给学生呈现一个完美的整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

三、深入句子: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8.“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9.“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10.“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1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12.“(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13.“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课后作业:

《荷塘月色》的朦胧美 篇11

一、 “文章无意不立”

这种朦胧的意境与作者当时所处的迷惘、幻灭的状态有关。 “五四”以来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使作者经历了由希望到幻灭的心灵历程。虽然“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黑暗重复落在我们面前,我的心充满了幻灭的情思”。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时刻牵动着朱自清的心。然而,他不是一个革命者,无法从纷乱的社会斗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他在《哪里走》一文中写道:“我在小布乔亚(小资产阶级)里生活了十几年,生活、情趣、嗜好彻头彻尾浃肤沦髓都是小布尔乔亚的。我也知道年岁比我大的人本来也在小布尔乔亚里的,竟一变成为晋列罗塔里亚(无产阶级)。但我想这也许是天才,而我不是的”。他是君子,不会欺骗别人,也无法欺骗自己。回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迷惘使他感到虚无与寂寞,忧郁使他夜不能寐,于是他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对超脱的向往与追求,其实也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一生”。他有个人的痛苦,对作为一个自由人充满了深深的向往;他有爱国的蕴情,对在狂风巨澜中行进的民族之舟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在这向往与忧虑中,明显地流露出一种无路可走的失落感和迷惘情绪,表现到作品中,使得《荷塘月色》具有迷人的朦胧感。

朱自清的这种理想追求中的茫然,显示了当时一代知识分子失去精神自由的痛苦和从彷徨到幻灭的心灵历程。他是个被生活的灰烬埋住了心灵之火的人,一种灰色的阴影时常笼罩在心头,他既不满现实,却又无力改变,只好退到艺术之宫去,通过艺术的折光反映现实社会。而他忧郁的性格和孱弱的心理,不能使他产生金刚怒目式的“匕首投枪”,唯有缠绵悱恻的悲伤。反映在作品中便是他淡淡的、朦胧的哀怨:“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在这段自我剖白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忧思愁绪,这时来到荷塘并非有心玩赏,显然是为了排遣烦恼,寻得解脱和自由。这种心境对于作品,正像摄像中的虚光一样,焦距没有调好,也就是说作者的心理没有达到平衡,自然这“摄影作品”也就有些模糊,但也正是这种模糊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感效果。

二、“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主观意识的迷惘,使用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描写对象本身的朦胧,共同构建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它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而是加入了艺术的虚构,注入了感情的因素,形成一种艺术化、人格化了的景物。

作者描写的是荷塘,又是在月下,所以就笼罩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显得空灵、虚幻、缥缈和含蓄。作者在描写荷塘时采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格,这正是作者现实感受的艺术体现,是潜意识的自然外露,也是现实环境与思想认识之间的纽带。在月光下,“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云作月的陪衬,如少女粉颈上的纱巾,轻柔、飘逸,使月光增加了朦胧美和神秘感。月光便更加甜淡风雅,给人许多美好而遥远的遐想。“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我心系于月,月光便有情,谁言月无声,静听乃天籁,那是微风和荷香的低唱,是月光和树影的和声,是朱自清用心灵去倾听,用意念去感应的妙不可言的朦胧境界。

三、语言的模糊性增加了情感寄托的丰富性

这并非语意上的含混不清,令读者费解,而是作者无意而有意留给读者思索回味的天地,是可以接近且能想像的艺术境界。朱自清曾说:“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荷塘月色》就是一幅用线条、色彩、音符绘制而成的水墨画。虽有绮丽纤巧,工细白描的形似,然而更多的则是飘逸洒脱,传情写意的神似,也有使画面富有层次感,而充满诗意的生动之笔(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还有一点与作画相通的就是留白,中国水墨画讲究知白守墨,所以对空白处精心安排,使空白中见其美,此犹如帘外观美人,因为想像与渴慕,总觉更有滋味。

上一篇:领毕业证委托书下一篇:快速使Windows系统的电脑定时关机的方法电脑新手办公/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