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荷塘月色

2024-10-15

读荷塘月色(精选9篇)

读荷塘月色 篇1

荷塘

——读朱自清《荷塘月色》有感

帖昱彤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

指导老师:张玉梅

北宋诗人周敦颐曾说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自古以来,便以贞洁、高雅的形象成为文人墨客的钟爱所在。每每读起那一首首小诗、佳句,一颗心便也如丝如缕,百转千回,缥缈在那一抹夜空之中……

闲来无事,我又捧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再次读起,心中的那片感悟也不是当初那番了。那字里行间隽永深长,散发着阵阵墨香,仿佛引领着我的脚步,走入那个夏夜之中……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透过晨曦与暮霭,我仿佛能看见那个身影,踱步着,漫步在这天地之间。带着些许迷惘、些许惆怅,与那荷塘融为一色……

在白天重重压力的阻挠下,早已分辨不清那人的情绪是喜,或是悲。也正是这种面喜实悲,淡淡的忧愁与那淡淡的欢喜交相结合,如指尖拨动琴弦的朗朗之声,一点一点地抽动着我的心。思绪在笔下缓缓淌过,我轻吟着,又陷入了沉思……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我缓缓地合上了书,闭上了眼。仿佛那空气之中,都弥漫着那股淡淡的荷香似的。远处的蛙声渺茫,一声儿重着一声,好不热闹。

真美。那抹恬静与自在,换作任何人都是向往的吧。

蓦地,我睁开了眼,才发觉,那片荷塘,那次蛙鸣,那个夏夜,那份美好,终不过是一梦,拥有这自在的,是那无忧无虑的蛙,与袅娜相依“卷舒开合任天真”的荷叶与花,而我,却只是过客,什么也没有。顿时,一种失落感浮上了心头。这或许便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那篇感受吧。

是啊,“那热闹的都是他们,而我什么也没有。”万念归一,一切又回到那份彷徨。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片“荷塘”,美妙而独特,仿佛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的忧愁,徜徉在其中的我们,又殊不知,天亮了,一切又要归回原来的脚步。思绪,一点一点,化成了一块一块的砖,悄悄地,筑造着心中那份最初的美好,那,也就是梦。

是啊,若是仔细拜读一下他的作品,《春》也好,《荷塘月色》也好,所要表达的,不都是作者心中那份对真正意义上的美之境界的追求。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在20世纪初爆发轰动全国的“白色恐怖”中,他没有被其所屈服,坚定地与“白色恐怖”做斗争,始终不忘初心,心存一片净土。

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读荷塘月色 篇2

一.“隐游”的目的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 要想保持净洁虚明、幽静安闲的心态, 最好的方法是走向自然, 让人的肉体与心灵融合到山水林泉中。文中一开始就强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如何平抚这心中的焦虑?作为修养很高的作者, 最自然、最方便想到的是每日都经过的荷塘。 (可以推测:平时清华园中的这一方塘应是作者最常去的消遣地方。)

选择何时去游荷塘?古人认为, 最宜于“花时、月时、雪时、雨时、风时和暑时赏景, 人称六宜。”[4]此时, 作者在月下院中乘凉, 忽然想到荷塘, 推想荷塘应有另一番风景, 是因为如果此时去游荷塘, 可谓占了“暑时、花时、月时、风时”之四宜的方便, 荷塘的景致应是最美的。

作者是独自一人去“隐游”荷塘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 背着手踱着”。他能充分享受“独处的妙处”, 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他的“隐游”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世界里。”作者与大自然能够静静地进行心灵的交流, 他追求的是自由、美好, 而大自然中的荷塘月色是安抚他灵魂的绿洲, 超越尘世的乐园。因此他“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哪怕只是暂时地超脱。

二.“隐游”之静美

传统美学认为, 园林艺术由“有”和“无”组成, 构成景物为“有”, 而容纳游者观赏的活动空间为“无”, 只有实景与风景空间的协调, 游赏才能现出虚实相济的境界。“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 处理空间”[5]。在文中, 作者很善于运用小煤屑路和树在造境中处理空间的作用。

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应该有两段, 一段通向荷塘, 能让游者进入主要景点前作一个准备 (文中是省略了这段路) , 另一段基本沿着荷塘的周边布置, 既是荷塘有机的一部分, 也为赏景者提供了路径的方便。

树的作用不可小视。一方面, 空旷的水面四周需要树来装点, 会显有立体感。更重要的, “水必曲, 园必隔”[6]荷塘只有通过四周的树的空间分割和丰富, 才能使荷塘独立出来, 树起了类似围墙、廊的能遮挡视线的作用。使游者身在其中不知其尽端之所在而倍觉其大, 才会尽曲尽幽。若看树林外, 会有隔景的效果。而林外之景也可能形成漏景, 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眼。”而且, 树本身也有独立之美, “故山得水而活, 得草木而华。”有树, 易得华滋之美。文中写树共三处, 涉及到“蓊蓊郁郁”的树的繁茂、“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的树影, 以及“阴阴的”树色和杨柳的树姿。

文中“隐游”之静美主要由在此空间分布中“暑时、花时、月时、风时”之景致融合而成, 正是由于“月时”、“风时”之风月虚景, 才使得荷塘中“暑时”、“花时”之实景更加神采和空灵, 构成了朱自清笔下独特的“荷塘月色”。

“暑时”的荷塘最美, 四周的树才最茂盛, “蓊蓊郁郁”。荷塘的实景才会出现出水很高的叶子、盛开的荷花, 四溢的荷香、凝碧的波痕;荷塘的夜间才易浮起薄薄的雾气;才能在月色中辨出杨柳的丰姿;此时, 荷塘月色的静美, 并非死寂之境, 而能寂处闻音, 时时充满富有生机的虫鸣, “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以此反村环境的幽静。

“花时”的荷塘是点睛之处, 可谓色、形、香、味俱全。作者不惜笔墨, 用比喻、排比写荷花的不同姿态和神情,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又用通感写荷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月时”的妙用能改变景致原有的色、形、影的氛围, 赋予景物空间以深、净、淡、空、幽、奇等种种风神情调。月色属虚境, 在它的笼罩下, 风景变得含蓄迷蒙, 现出一种特别的韵味, 并增加了景色的层次和空间感。文中的月是满月, 有了它, 才可能看见荷塘的“暑时”、“花时”的朦胧之景: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才能制造出“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荷塘中光与影的和谐分布和变化;才会使树色像一团烟雾;出现“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的奇特的借景。

“风时”在文中指微风。正是“风”大大地升华了景美的效果, 让整个荷塘有了动感。“风”引起了花与叶颤动, 叶间有了凝碧的波痕, 也送来缕缕荷香, 让人见到了田田荷叶底下的流水。各种零散的美感在微风中融合了。

近水远山皆有情。读者容易忽略文中“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流水”是活水, 是灵魂, 才能显出荷塘的一片生机。另外,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这“流水”、“远山”说明了荷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结合, 借景于远山近水, 使得荷塘内景色与外面的山水林泉融化在一起, 呈现出一派自然清新的风貌。

三.“隐游”的文化联想

由眼前之实景联想到历史文化中的虚景, 是另一层次上的虚实结合。

荷塘月色的静美当然也引起作者的远趣。文中有两处文化联想:由眼前之景联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 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以佐证;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最终惦着江南。前者是实写, 后者是虚笔;前者是现实, 后者是想象;作者着意将所见的荷香月色与所忆的家乡江南采莲进行比较。

这种“隐游”的文化联想是自然、合理的。

首先, 此时、此地荷塘之花最盛, “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客观上适合采莲, 这是联想的基础。

其次, 朱自清生长在扬州, 是典型的江南人, 他熟悉、喜爱家乡江南的旧俗———采莲的活动。并且, 作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 熟悉大量的古典诗词。“我国传统的山水欣赏, 一贯注重历史资料的积累, 注重文化的延续性。”[7]由眼前之景可联系着家乡的景物和风俗, 也可联系着相应的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这种文化联系, 会增加风景中的文化意味, 提高游赏兴趣。 (游者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更好地体会这些景物)

再次, 眼前之景是静美的, 而文化联想是热闹的, 形成鲜明的对比。文中作者是“颇不宁静”的, 不自由的。而文化联想之景“是一个热闹的季节, 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是“有趣的事”。从“可惜”, “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词句可看出作者对旧俗中自由、快乐、有趣生活的向往, 也间接体现了作者心境的孤寂和无奈。

最后, 此时的文化联想与开头作者在小煤路上的独思是有联系的, 情感上也是连贯的。作者“隐游”荷塘是为了暂时平静内心的焦虑, 而联想中出现“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江南”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 它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诗意的栖居地。

四.“隐游”的方法

一是远观和近看的结合, 宏观和细察的统一。

近看可以察其小景之“质”, 能仔细品尝景物具体的形、色、质地、纹理等, 获得微观的效果。

如:近看月下荷塘内部的小景, 可以看到叶子出水的高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的形状。白花有含苞的、有怒放的不同姿态。甚至可以看到叶间的波痕, 弯下腰可发现月下叶子底下的流水。至于荷塘上月光的不同效果也得近看和细察, 如:在月光下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的斑驳的黑影, 与像是画在荷叶上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是有区别的, 表现了粗犷和细腻的两种不同的对比风格。

相对的远观获得的是宏观的效果。

放眼望, 荷塘的形状是曲曲折折的, 荷塘的上面是“田田的叶子”。而荷塘的四面, 远近高低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都是树。远观才能看到阴阴的树色像团烟雾;大略发现夜色中树梢上隐约的是一带远山。

二是动静结合。

动态的观赏是“游”的主要方法, 但好的景致需细心揣摩, “品”往往是静态的。

文中作者的行踪是从家门→小煤屑路→荷塘 (荷塘的周围铺满小煤屑路) →家门, 作者走路的方式是“背着手踱着”, 速度是很慢的, 应该是怀着自由、闲散的心境去享用“荷香月色”。由于荷塘不会很大, 而作者“游”的时间可能有数小时, 那么, 作者应绕着荷塘静静地走了许多圈, 行止随意、动静交替。走走停停, 停停走走, 一会看月下荷塘, 一会看塘上月光, 一会看荷塘四周。

三是情境交融。

强调外在的景物和游赏者内心的情感相融合, 达到以情看景, 以情悟物, 赋自然之境以人性。当然这里需要游者一定的文化修养。

由于作者怀有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 那么, 眼中荷塘月色之景都笼上了“淡淡”的情感色彩。月光是淡淡的;云是淡淡的;月色下白花的荷花只是点缀着的, 并不浓烈;荷香是淡淡的, 若有若无;荷塘中青雾是薄薄的;杨柳的倩影是稀疏的;月光与月影的搭配也是清淡的;树色是阴阴的;树梢上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就连树缝露出的灯光也是淡淡的。只有心灵飞跃而凝神寂照, 眼中之景才能空灵动荡和深沉幽渺。

参考文献

[1][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4, 39.

《荷塘月色》读讲 篇3

一、纵观荷塘

从语言表达方面来看,《荷塘月色》充满了简单的朴素美,语言表达亲近自然,真实生动。比如,“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个“踱”字,交代了作者此刻的心境和状态,也为文章增添了恬静淡雅的感觉。还有,文章描写景色的部分“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连串的排比、拟人、比喻运用得恰到好处,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一旦步入此情此景,却给人以如诗如画的美妙感觉。再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其中的“泻”字和“静静”搭配在一起,完美而生动地表达出了月光好似流水一般的动态效果,同时又增添了无声无息的幽静美。还有文章中叠字的运用,淡淡的月光、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粒粒明珠、缕缕清香等,韵律上的和谐既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又饱含朴素的淡雅。

从内容层次方面来看,文章层次鲜明,脉络清晰。全文贯穿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带上门出去——荷塘月色——月色下的景象——江南旧习俗——回到家中。暗线:心里颇不宁静——淡淡喜悦——淡淡哀愁——思乡愁绪——不宁静。结构上自然严谨。

二、深入感知

文章开篇就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因由。“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作者的心境。欲言又止,给人以遐想,由此后来的情感表达,抒发胸臆也就顺理成章了。“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简短的一句话,为全文奠定了孤寂、凄楚的氛围。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全文奠定了整体的感情基调,引起下文。

第二段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和月色。“白天也很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描写出了作者行走在小路间的那种孤寂的心境,写小路四周的林木和月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段写行走在小路时的感受。紧紧承接了前一段,抒发了游走于苍茫月色间的万端感慨。一个“踱”字生动地勾画出在月色下独自徘徊的孤寂身影,作者此时心情稍有宽解。接下来,“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是一段内心的活动,作者此时的心态开始转向平和。“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寻求到了这样一片净土,从现实的压迫之中暂时地抽身出来,抑郁的情绪也稍微得到缓解。

第四段完全进入到了景色描写阶段,先写茂密的荷叶,然后是多态多姿的荷花以及阵阵花香,最后写花的颤动和脉脉的流水。这是按照作者徘徊“踱”步的观察顺序所描写的,视线是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这一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和花,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静中有动,描写静物的同时又体现出了动态美。零星的白花,袅娜又羞涩,有如美人一样娇媚,像“明珠”、像“星星”则完全体现了这月色下的荷塘的光滑。“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是嗅觉,这里歌声却是听觉,从易于体味的听觉感受来唤起读者的嗅觉体验,把两种感官体验完全的结合在一起,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又使作品更加的生动传神。第二层写动态,“这时侯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凝碧的波痕”,“脉脉的流水”,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动静结合,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第五段描写了流泻的月光和塘中的月色。月色虽然是单调无味的,可经过作者的神来之笔,使之与斑驳有致的景色搭配描绘,自然让单调的月光增添了不一样的华彩。首先,“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增加了月光的动态感,以流水作为比喻,将月光诠释得轻柔、流动,既空灵又明澈,那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就是月色和水气柔和在一起的见证。这样的景色有如笼着轻纱的梦一般,写景中带有抒情色彩。虽是满月,却不能朗照,这样的景致越发的虚无飘渺,越发融合作者满腔的愁绪,正是“恰到了好处”,月光是从树的后方照过来的,自然不能整整齐齐,影子参差斑驳,“峭楞楞如鬼一般”,使读者完全融入这梦幻一般的境界,虽然并不均匀,但却透露出某种内在的和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将这一片和谐,幻化成了优美动听的旋律,传到耳畔。

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一连串叠字的运用,将荷塘四周树木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能引发读者种种联想,此时作者的心绪开始波动,稍缓和的心境又回归到不平静,眼前的幻想慢慢地消失无踪,有的只是 “热闹”的蝉声和蛙声,而“我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恍然若失的感叹,也与本文文眼“心里颇不宁静”互相辉映。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以写景为主,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第七、第八两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进一步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那种复杂的无奈的心态。“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对于采莲的旧俗做一简单描绘,而后以《西洲曲》中的诗句,来表现那一系列的优美情境,至此,整篇文章的情感起伏达到了顶峰,首尾呼应使全文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整篇文章以“我”游荷塘为主要线索,作者游走的路线贯穿全文始终,情感表达波澜起伏,又都脱离不开现实的影像。全文笔墨纵横,意境阑珊,结构严谨,又富于变化,语言清新淳朴,使人倍感亲切,如同一篇声色具备的山水画卷,将作者一腔愁绪尽融其中。文章的最后回到了现实,看似简短平淡的叙述,却五味夹杂,现实是无法逃避的。尽享这荷塘月色的景致之后,作者从遐想中回归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然,心里还是一样的不宁静,刚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此处呼应开篇,总结全文。整篇文章充满了朴素的美,作者力求“真”与“自然”,真实生动地绘制了这一幅荷香游园图,完全不用绮丽的、生僻的字词来描绘雕琢,而尽显情感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

《荷塘月色》是一篇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佳作。作品“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作者内心的活动虽然不平静但并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淡淡的有所遮掩的,这样就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忧愁与喜悦是相伴而生的,在忧愁之中让人向往喜悦,而沉溺在喜悦之中又处处受到忧愁的牵扯。这就是全文的矛盾所在。朱自清以其独有的创作手法,完整而传神的表达形式,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226251)

读《荷塘月色》有感 篇4

元旦放假的时候,爸爸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我在元月五日(星期六)之前,将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背熟,否则,别想看晚上10点的《幸运52》。当时,我没有在意,心想,不就是一篇《荷塘月色》吗,花上20分钟时间,肯定就搞定了。过后,我就将这件事放在脑后去了。放假期间,我借了一些漫画书,还约了好朋友李昂到家里来一起玩电脑游戏……总之,只要有一点点时间,都被我用来玩了。

一转眼,便到了星期六的晚上。吃过晚饭,我突然想起还有两项作业没有完成。便立即忙了起来。8点半钟,作业总算写完了,我一想,不好,离《幸运52》只有一个半小时了。赶紧找了一本《朱自清散文集》来,翻到《荷塘月色》一看,顿时把我的心凉了半截:文章竟然有密密麻麻两页半纸。

到了这个时候,我顾不得埋怨,只得自己像个小和尚念经似的,背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转眼间,已经到了九点半了,可我才背了3个小节,而越往后越是难背,尤其是那讨厌的第四小节DD“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分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每一句话都是一环套着一环,一个字想不起来,便一点儿也背不下去了。我一个人坐在书桌前,不仅抱怨起来:“这是什么破文章,哪个朱自清,为什么尽写些长文章来害人,干吗不写短一点呢?”

大概是听到我发牢骚的声音,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你可不能亵渎朱自清,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也是清华大学的名教授。尤其是他身上的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永远不能忘却的。想当年,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为了收买他,在人人都吃不饱肚子的时候,给他送来了面粉,他却宁可饿死,也不吃日本人的面粉。但凭这一点,就值得中国人永远敬仰他!”

听了爸爸的话,我想:朱自清可真是一位有骨气的中国人和男子汉啊!我没有挨过饿,不知道饿有多么可怕,但是,从报纸上看到有人绝食,全世界都十分关注这一点上,我也能感受到这种气节的伟大。于是,我静下心来边读边背,不一会儿,就读的入了迷,越读越有劲。不过,等到我会背这篇文章时,已经是11点钟的事情了,而这时的《幸运52》电视节目,也已经结束了。

读荷塘月色有感 篇5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写过许多篇著名的文章,每篇都栩栩如生,让人看了如痴如醉。这篇《荷塘月色》也不例外。《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是按照作者的观察顺序写的,先略写了沿着荷塘小路的景色,再分别详写了荷塘四面的景色,最后写的是作者的联想。我最喜欢的是第四、五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写了荷叶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第五自然段则着力写月色。

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我从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与朱自清一起走到了最后一页。我恋恋不舍地合上书,回味起来。这文章使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使我感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恶、憎恨。

作者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与“白色恐怖”作斗争,令我万分佩服。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要去努力学习,去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读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有感 篇6

——读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有感

作者:寒若冰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在月光如水的秋夜,熄灭了书桌上的台灯,卧室里顿时阴影婆娑摇曳,细看才知是对面楼里灯光反射的杰作。我独自坐在窗前,遥望着窗外东南天际的明月,思绪挣开了大脑的束绊,像牛犊撒欢似的跑向遥远……

思绪在一方荷塘边停住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它被这月色下荷塘的美丽景色吸引了陶醉了。我极力在我记忆的屏幕上追寻着,这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这淡淡月色下的荷塘风景,竟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遥远。它朦朦胧胧飘飘渺渺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最终一个特写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荷塘月色》朱自清的散文。那是我初中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曾记得课文最后的要求是背诵全文。正是花季的年龄,记忆力极好,一个早自习下来就熟记于心背的滚瓜烂熟。为此老师还让我站在讲台上,在全班同学们面前背诵了《荷塘月色》,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使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了一次展示的机会。我爱这篇课文,更爱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意境。几十年过去了,每每忆起,那优美的语句如山中小溪,潺潺跳跃在我的心田,轻轻拨动着我的心弦。“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细细忆来,如临其境,如闻其香。荷花如此美丽动人,不经意间我便爱上了她。我对荷花逐生深深的爱恋,还要追寻到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很多时候是在外婆家度过的,诸多的往事都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忘,而外婆家西河下的“大泉”(一个大水塘,塘底有泉水涌出而得名)和我同年的伙伴——表哥,却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却。大泉有三亩多大,清澈见底的泉水常年流淌,表哥常常领着我在那里游泳,戏水,捉鱼抓虾掏螃蟹。那里是我童年的乐园,幸福的摇篮。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离“大泉”不远的地方那个人工挖掘的荷塘。

荷塘面积约有半亩大小,水是从“大泉”里引来的,水很浅,是专门种植莲菜的。每当六七月份荷花盛开的时候,那便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表哥领着我常常站在荷塘边,尽情观赏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和那一片片硕大的荷叶。一根根荷箭亭亭而立,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那满塘的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水面,有的亭立在水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近处的是碧绿碧绿的,远一点的是墨绿一片,放眼细瞧,中间还夹着一些带有点嫩黄的新叶,我记不得有多少次都是举着大大的荷叶,冒雨跑回家的。有的像一把把扇子在风中摇曳;还有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上面还托着晶莹透亮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夜空银河里的明星,又似那碧海波涛里点点的明珠,在叶片上滚来滚去煞是好看。翠绿的荷叶丛中,姿颜娇艳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微含笑意。各种颜色的花朵千姿百态,婷婷玉立。娇羞欲语,盈盈欲滴。满塘清香,沁人心脾!红的娇艳璀璨,紫的优雅浪漫,黄的温馨典雅,粉的清淡美丽,白的纯洁无暇,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濯于青莲而不妖!”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开了两三片花瓣,像个含羞的少女羞涩的露出自己的容颜。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凋谢落下来的花瓣,三三两两漂在水面上,像一只小小的船儿在悠悠的漂着。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彩蝶飞舞,嬉戏其间;那蜻蜓闻香而来,款款落在花蕾的头上。不由使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来。放眼整个荷塘,就像展开一卷斑澜的彩墨画,令人赏心悦目留恋往返。

艳阳高照下的荷花是如此的美丽,那狂风暴雨中的荷花,更显示了它的勇敢与坚强。当大颗大颗的雨点重重地砸下来“噼哩啪啦”响成一片时,闪电的光影里,荷叶摇晃着,呐喊着,毫不犹豫地挺起身杆,张开胸怀,去迎接暴雨的侵袭。丰润的荷叶托起雨水,就象托起万千把锋利的刀剑,细韧的茎杆宁折不弯。等到雨过天晴,经受暴雨洗礼的荷特别惹人心醉。

我爱荷花,我爱她的妩媚艳丽;我爱她的勇敢坚强;更爱她的典雅纯洁。

赏尽了荷花的斑烂与俊美,表哥便领着我在荷塘边抓青蛙捉蜻蜓,玩的忘乎所以,全然不顾满身衣服上沾满了大大小小的泥点子,直至夕阳映照晚霞散绮。

夜深人静,月挂中天,窗外的寒气扑面而来。对面楼上的灯也灭了,屋里顿时暗了下来,妩媚的月光送回了我的思绪,它像一个调皮的少女爬在我的窗口,迟迟不肯回来歇息。由荷花我想到了漂亮的女人,敢用荷花自勉的女人,一定会像荷花一样清纯脱俗妩媚典雅。今夜有梦,那碧波粼粼的荷塘已朦朦胧胧来到了我的梦乡……

《荷塘月色》的教学实践 篇7

当下职校里普遍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而逐步淡化文化课的色彩。因为文化课见效太慢、太小, 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没有耐心等待。他们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到了工作岗位, 文化成绩考第一的同学, 工作能力就一定强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当然不一定”。所以他们淡化文化课觉得非常心安。

但难道语文在职教的领域就只能易名为应用文了吗?语文真的就没有其他的价值了吗?我觉得肯定不是, 一定不是。语文中的应用文其效用是显性的、快速的, 语文还有其“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人的工作生活的隐性功效。我在上课的时候, 常常通过巧妙的提问设计, 锻炼学生工作生活所迫切需要的分工意识和分享理念。以《荷塘月色》第三课时的具体教学过程为例来说。

我们班35个同学, 我把课桌排成了5排, 整个班级排成了5排7行座位。每一行是一个小组, 正好形成“七巧板”的特殊结构。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 灵活地将他们组合或拆分。

前面2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背景、作者、朗诵课文以及课文的1—4小节。

一. 概括回顾

我问:《荷塘月色》我们已经学习了2节课, 请同学们回顾小结一下, 我们学过哪些知识点了?以小组为单位 (A) , 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对又快又多。

同学们纷纷举手起来回答:

(1) 解释了题目

(2) 介绍了作者

(3) 讲述了背景

(4) 学习了生词

(5) 强调了文眼

(6) 明确了线索

(7) 概括了段义

(8) 细析了1—4

最后我把我的整理通过幻灯片给他们看一下, 以帮助那些回忆不出来的同学再次复习, 加深印象。并给回答最多的小组鼓掌祝贺。

二. 详细回顾

1.我说:4、5小节是课文的重点, 要求同学们课后去朗读, 现在想看看同学们读得怎么样。我设计了简单的竞赛方法。3小组为一个大组, 这样全班分成2个大组和1小组 (B) 。2个大组各读1小节, 小组做裁判评委。最后评委组的评价, 不仅评出了成绩而且强调了朗读的注意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 又能调动积极性, 还强化了知识点, 可谓一石三鸟, 最后给优胜的小组鼓掌鼓励。

2.我问:第四小节已经学过, 你们觉得哪些是重要的, 需要一起再回顾的, 请举手说。以个体为单位 (C) 。

同学们讲了:

(9) 具体的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10) 景物顺序的安排:

(1) 、总→分

先整体写荷塘“曲曲折折”, 再分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2) 、近→远“送来”, “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3) 、上→下“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4) 、静→动“微风”、“颤动”、“流水”。

(11) 修辞手法的运用:拟人、比喻、通感。

(12) 叠词及其作用:

AA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

ABB一粒粒

AABB曲曲折折

作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音乐美。

(13) 作者寄予的感情: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

我常常用“你觉得”、“你认为”, 这样能让学生有一种自主权, 慢慢让他们学会自己做主, 自己判断, 自己选择。而不再是老师说什么重要, 老师说什么要考, 就去学什么, 就去背什么。

三. 学习新课

1.我问:在学习第四小节的基础上, 你们觉得第五小节有哪些知识点要讨论并作强调的。以小组为单位, 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对又快又多。

大家纷纷举手说:

(14) 叠词:静静、薄薄、淡淡、弯弯, 作用和上面一样。

(15) 修辞:通感“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16) 作者寄予的情感:淡淡的喜悦之情。

(17) 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

(18) 动词的准确运用:泻、浮、洗、笼、画。

我补充:同学们说得很好, 很全面, 都基本准确, 也体现了对第4小节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补充一个问题, “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 用通感修辞有什么好处?前后2桌间4位同学成一小组 (D) 讨论一下, 然后派代表回答问题。

(19) 把视觉转化为听觉, 化静为动。

(20) 把光月影的黑白块儿想象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 非常生动。

(21) 通过和谐的音乐突显了月色的和谐。

(22) 整合各组的意见:把视觉转化为听觉, 光月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 化静为动, 写活了, 表现了塘中月色和谐美妙的特点。

我评:所以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我思:灵活地组成新的小组, 一来是就座位讨论比较方便, 二来训练学生能较快地适应新的小集体, 新的合作伙伴。

2.细说动词:2小组为1大组, 共构成3个大组, 还有1个小组, 共组成4个组, 我单独算一组, 总共5组 (E) 。一共5个动词:泻、浮、洗、笼、画。

分完组后, 首先, 同学们以组为单位, 代表举手抢任务, 最后剩下的是我的。接着以组为单位讨论本组的任务。最后派组内代表发言。结论如下:

(23) 泻: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 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24) 浮:写出雾的轻柔, 表现出月光下荷叶, 荷花那种缥缈的姿容。

(25) 洗:表现了月光的洁白柔和。

(26) 笼:突出荷塘朦胧、恬静的氛围。

(我)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展纸描绘一般, 富有情趣。

我思:抢问题的方式, 让同学不仅学会更快地自己做决定, 而且会让他们觉得, 任务是他们自己选的, 理当毫无怨言地尽力完成。抢的形式也营造了一种竞争的氛围, 竞争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人都必须去适应它, 适者生存。各抒己见之后, 我们再一起修饰各自的答案。分享结果。竞争之后必须有分享, 否则, 下次竞争就没有了依据, 人就成了孤立无援的个体。

3.课外拓展:第四小节“月色下的荷塘”, 第五小节“荷塘上的月色”, 一“荷”一“月”, 同学们挨个说一个关于“荷”或“月”的词语或诗句。最后我们在所有的词语诗句里选择了2句还诠释课文主旨:荷——出污泥而不染, 月—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1927年那个纷乱迷惘的岁月里, “荷塘月色”是作者明确的志向、坚定的意志的表达。

我思:挨个说这个问题, 一来拓展知识面, 二来集思广益, 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相互补充分享, 三来强化文章主旨, 四来让个别不能主动举手的同学也能参与到课堂活动。

四. 布置作业

综合这一节课, 回答问题一共有45人次, 我们班35人, 一个人有一次以上的回答机会。全班大多数人都动起来了, 形成一种氛围, 这样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同学会逐渐被感染, 从而被带动起来。慢慢克服自己的胆怯, 慢慢学会表达自己。这一节课所用到的提问方式有:A、以小组为单位;B、2个大组和1小组;C、以个体为单位;D、前后2桌间4位同学成一小组;E、我单独算一组, 总共5组;F、挨个说。多种不同的提问方法, 首先让课堂赋予变化, 让学生不断地产生新鲜感, 从而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每种方法也都是认真设计好的, 都有不同的“目的性”。

小时候知道一个教育名词叫“填鸭式”, 就是不管学生能不能消化, 能不能接受, 教师一味拼命把知识往他们脑子里塞, 大量无意义的抄写, 大量不理解的背诵, 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分数是升学。而我们的职业教育, 考试已经变得简单, 分数已经变得次要, 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待人接物的能力, 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因此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填鸭”, 我们的教育必须学会交流。课堂提问其实就是最好的交流, 学生能懂得尊重老师, 自觉接受老师的信息即提问, 学生能有他感兴趣的知识点, 被老师的提问吸引。学生能把自己的意见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 并争取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 这是展示自我的体现。学生能很快地在自己的小组里分工合作, 这是团队精神和团队能力的锻炼。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去学习同行们写的关于提问的文章, 他们大概都是普高的老师, 都有很大的升学压力, 所以他们的文章无不是把提问的技巧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捆绑的, 他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更好的办法, 让学生“吃透”课文。而我却认为, 理解文章也是一种交流, 是与时代背景、与课文人物、与作者的交流, 所以学生一旦能较好的与身边的老师同学交流的话, 学习时理解课文就不会做不到, 工作时与同事合作、与服务对象交流就不会做不好。

赏析《荷塘月色》 篇8

关键词:荷塘月色;求静;不满现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15-0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任教清华大学期间所创作的一篇现代抒情散文,它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文学质感的的文学作品。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作者心中对自由的向往,对现实的批判感情之强烈,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写于1927年,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朱自清是一名爱国的民主主义者,无法参加革命或反革命,他最终选择了暂时的逃避,通过文学作品来抒发心中的惆怅,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把情绪寄托在文字之上,由始至终都体现出一种挣扎的心理,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文章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表现出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在内容上看:文章中运用大量的叠词来描述荷塘月色的美,一粒粒明珠,峭愣愣,阴森森,蓊蓊郁郁,曲曲折折,影影约约,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文章里面的荷塘,荷叶,荷花,树木,青雾,月光等景象都运用叠词来进行修饰,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荷塘月色景象。“悄悄地”披了大衫出去,又“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两处首尾呼应,“悄悄”与“轻轻”体现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与烦躁,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多大改变,在走出去看到夜晚的荷塘美景,不想打破这种安静的场景,于是轻轻的推门回家。“曲曲折折”体现了荷塘的宽广,“田田的”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出荷叶的形态,“层层”说明了荷叶的多与深,体现出茂密的荷叶场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说明了树木生长的茂盛繁荣和错落有致。叠词的使用表示程度的加深,来突出强调事物,使描述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有艺术魅力,表达更为丰富的思想感情。文章中还运用大量的比喻,比如“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 赋予荷叶动态的美, 极为生动, 又极为贴切。“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三个喻体同时去说明荷花的美,明珠惊醒剔透,星星晶莹闪耀,美人窈窕娇媚。不仅写出了荷花的美,更写出来荷花在月色中的特点。文章运用了亭亭、袅娜、羞涩、刚出浴等词语来形容荷花荷叶,使得荷叶自身舒展的形态、荷花的开放和含苞待放的姿容各具情态,把荷花与荷叶描写的栩栩如生。“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 写月光照耀, 一泻无余的景象, 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 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 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写出了夜晚中的月色之美。在这篇文章里,还运用了博喻来描绘景色,加强了语意,增添了气势,把事物的特征特征和内涵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出来,这就增添了文字铺排的气势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荷塘月色景色。文章中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品格,在描述客观事物中,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转移,使意向更为生动活泼。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是嗅觉感受,可闻而不可听, 可嗅而不可见。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声, 就让读者很形象地体会到这香气是飘渺不定、似有若无的, 非常新颖而又贴切。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所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画面的视觉形象, 转化为听觉形象, 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这样写,不但可以促使读者进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谐的画面,宁静的气氛,而且大大丰富了月下荷塘诗一般美的意境。拟人手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把事物人格化,表现出人物特征,生动形象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把事物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文章生动活泼。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是柔美的样子,用来形容女子美丽优雅的身姿;羞涩形容女子的娇柔,在这里形容白花,感受到荷花呈现出一幅美人般的姿态。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把叶子比作人肩并肩密密的挨着,呈现出一幅荷叶茂密,整齐排列的场景。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杨柳依依,这里被当做是女子稀疏的倩影,把杨柳赋予了人的灵魂,展现出美丽的女子的形态,让人不禁着迷。文章中还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就体现出对比的手法,这种矛盾的写法,通过热闹和冷静、群居和独处的对比,让作者的感情更加鲜明,也突出了作者这种矛盾的心理,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结构上看: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交代夜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第二部分为第2~6段,写出了作者夜游荷塘的心绪和见闻。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行踪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2~3段)在写去荷塘的路上,介绍了荷塘周围的环境和作者站在荷塘旁的心情;第二层(4~5段)主要描述了荷塘上的月色,皎洁月光下美丽的荷塘,具体写了荷花、荷叶、荷香、荷波和叶下的流水这几种景物,体现了作者暂得安宁时的喜悦之情,通过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也曲折的反映出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第三层(6段)写荷塘的四周,主要分为中景、远景。第三部分是最后两段,作者欣赏月色,并且回到家中,抒发不满现实的感慨。本文的景物色调具有朦胧的美、静谧的美的特点,作者内心的苦闷哀愁和对现实的不满,渴望平和自由的生活,现实中只能寻得短暂的宁静和自由,造就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开始就写出文章的中心——“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通过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 来衬托出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写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来衬托出荷塘月色的“静”。通过描写江南采莲的场景: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衬托出夜晚“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委婉地体现出“心里颇不宁静”的缘由。文章的结构脉络清楚,严谨细密,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文章达到了“形散神不散”的境界。文章又分为外结构和内结构。外结构是作者出门走过小径到荷塘,又从荷塘回到家中,夜游荷塘月色按照空间顺序来进行描述的。内结构是作者的情感思想从平静、求静、得静到出境。通过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的为作者展现出一段心理历程。文章首尾相呼应,本文共有三处首尾呼应的地方,开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章按照这一线索来描写月光下的荷塘月色,并且设置了悬念。结尾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回答这一悬念。另外开头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与结尾的“妻已睡熟好久了”首尾相呼应。最后是开头的“我悄悄地披了衣衫,带上门出去”与结尾处的“轻轻地推门进去”,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尤为明显,“悄悄”与“轻轻”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夜游荷塘而发生很大改变。这三处的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巧妙地让文章浑然一体,结构紧密。

《荷塘月色》表现出语言美、声韵美、温馨美、朦胧美与和谐之美,文章充分的展现出这几种艺术美感,情感描述细腻而又不失强烈。文字能体现作者的心性与感情,全文按照“静”这一线索来寄托思想感情,作者向往自由而又平静的生活,月光下的荷塘很美,作者有淡淡的哀思,淡淡的惆怅,同时也有淡淡的喜悦,几种感情同时存在,展现了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也抒发出作者心中的想求静、想超脱而又不能的无奈之情。

参考文献:

[1] 何子谦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感赏析

[2] 张玉玮 赏析荷塘月色

[3] 刘青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讲解 篇9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用这个句子起笔,先突出“这几天”,即1927 年 7 月的几天;再用“颇不宁静”四个字振起全篇。作者为什么“这几天”“不宁静”?又怎样摆脱这“不宁静”?让我们细读下文。]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①满月:圆月。)[点明夜游荷塘是因为想象荷圹“另有一番样子”。那么,现在院子里(现实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作者想象着渴望着的荷塘(幻想中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呢?]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①闰儿:指作者次子朱闰生。)[采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手法,反衬屋子里的“静”,暗示着作者虽然心里“不宁静”,但渴望的并不是这样的“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交代行踪,引出下文。]

第一段,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颇不宁静”暗示了作者与现实的不谐和;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暗寓了作者对“另一个世界”的向往。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写路,“幽僻”“寂寞”,表现其“静”。白天虚写,夜晚实写。]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①蓊蓊郁郁:wěnɡwěnɡyùyù,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写树,蓊蓊郁郁,表现寂寞阴森的氛围。]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写月色和感觉,“没有月光的晚上”虚写,“今晚”实写。平日里“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但为什么“今晚却很好”呢?异常的感觉激起读者的疑问。]

第二段,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段描写心情作了铺垫。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①踱:duó,慢步走着。)[写漫步,悠闲自在。]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写感受。“另一个世界”呼应上文“另有一番样子”。]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几句议论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或者称之心理描写,它紧承上段回答了为什么“今晚却很好”。好便好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也就是作者所幻想的“另一个世界”,其中“自由”是主题词,是文眼。由此可知,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原来是没有了“自由”,说着不想说却一定要说的话,做着不想做却一定要做的事。]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是过渡句。“独处”句煞住议论,“受用”句引出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作者“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下面先写冷静、独处。]

①第三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暗示对现实的不满。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①弥望:充满视野,满眼。②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①亭亭: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形体挺拔,成语“亭亭玉立”。)[写荷叶,第一句写整体,第二句写个体。“曲曲折折”形容荷塘宽广,“田田”形容荷叶茂盛;“像„„舞女的裙”是比喻,形容荷叶的舒展,“亭亭”照应“叶子出水很高”。]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①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缀,zhuì。②袅娜:nǐaonuó,柔美的样子。③羞涩:xiūsâ,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写荷花,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娇美。“袅娜”“羞涩”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荷花的神态,前者状其饱绽盛开,后者状其含苞待放;“明珠”“星星”“美人”用比喻描写荷花的色彩,状其洁白。]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荷香,运用比喻的方法描写荷花的清香。荷香属于嗅觉,歌声属于听觉,但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歌声,二者都是隐隐约约、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因而构成比喻,将嗅觉诉之于听觉,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上又叫做“通感”或“移觉”。]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①霎时:极短的时间。霎,shà。)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①宛然:仿佛。②凝碧:深绿色。)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①脉脉:mò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成语“脉脉含情”。②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这里形容荷叶姿态的优美。)[写荷波。为什么说“叶子更见风致了”?这个“更”字是比较而来。上文描写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田田的叶子”就好像无数的舞女“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是一种静态的美。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形成一道高低起伏的“波痕”,就像无数翩翩而起的舞女,这是一种动态的美,所以作者说“更见风致了”。]

第四段,细致描绘荷塘容貌,先写荷叶,再写荷花,接着写荷香,最后写荷波,写荷叶、荷花,状其静态,写荷香、荷波,状其动态,动静结合,表现荷塘的美。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上一段写叶子底下的流水被遮住看不见,这一段写叶子上面的月光如流水一般,两节之间巧妙地借“流水”一词衔接。]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月光。光,是抽象虚幻的难写之景,朱自清怎么描写,又怎么表现它的特征呢?作者先用比喻的方法直接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虽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没有遮拦,一泻无余,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但只是照应了下一句的“满月”,并未表现出今晚月光的特点,因为前文说过,今晚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怎样描写这“淡淡的月光”呢?朱自清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先写雾,后写叶和花,通过它们来表现这“淡淡月光”的朦胧。“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青”表明这是荷塘荷叶上的雾,“浮”表现雾飘渺轻柔,“薄薄”与下文“轻纱”照应。“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荷叶不再翠青,荷花不再纯白,一例的失却它的本色,变成了乳白色,这正是隔雾看花之景,混混沌沌,浑浑噩噩,“像笼着轻纱的梦”,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迷迷糊糊,朦朦胧胧。没有一个字写朦胧,但朦①

②胧之景毕现。]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朗照:清晰明朗地照耀。)[分号前的文字承上文而来,交代月色朦胧的原因,分号后的文字是写自己的感受。这里的难点是“酣眠”“小睡”比喻什么?从本句来看,“酣眠”当是比喻“朗照”,“小睡”当是比喻今晚“淡淡的月光”,朦胧的月色。但是从全篇来看,这个句子却是另有深意。作者在第三段写道:“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由此可见,“酣眠”指的是永远的“超出”、永远的“自由”;“小睡”则是指短暂的“超出”,“片刻的逍遥”。“别有风味”也就是指“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所以,这个句子倒是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点睛之笔,抒写了作者“偷得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①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高低不一。②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也写作“班驳”。③峭楞楞:形容陡直高耸的样子。楞,lãng,同“棱”。④倩影:美丽的影子。倩,qiàn。)[这里写月影,通过月影写月色。杨柳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正面状月影之美;灌木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是寓美于丑,化丑为美。月色是单一的,但是月影却是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多姿多彩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①梵婀玲:英语“violin”的音译,即小提琴。婀,â。)[这是总写月光和月影。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美感。]

第五段文字写月色,采用先分后总的写法,先分写月光,月影,写月光表现其朦胧,写月影,表现其多姿,最后用一个比喻总写月光、月影给人的美感。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第四段写荷塘,没有写月,但处处写的是月色下的荷塘。荷花有红、白、蓝、紫多种颜色,但在朦胧的月色下看到的都是白色;月光照在荷花上,由于光线的反射,所以荷花也像明珠、星星一样闪烁,“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洁白得不染纤尘;荷波“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也是光线反射在人的视觉上的感受。第五段写月色,也全是荷塘上的月色。雾,本是白色的,但受到荷叶上反射的光线的影响,也变成了青色;荷花五颜六色,荷叶是绿色,但在朦胧的月色下“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都成了乳白色;月下观景,雾中看花,朦朦胧胧的,似醒非醒,亦真亦幻,故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景与月色都用淡淡的色彩来调配,和谐而有诗意:月色是淡淡的,云是淡淡的,荷香是淡淡的,风是微风,雾是薄雾。这样的景很好地衬托了作者内心“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那种淡淡的喜愉之情。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写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表现树之多,“重重围住”表现树之密。描写“空隙”,反衬了树之茂密,又扣住了月色。]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①一例:一概,一律。②风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①大意:大体的轮廓。)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写树色“阴阴”,像“烟雾”;远山“隐隐约约”,“只有些大意”;路灯光“没精打采”,表现了淡淡月光下景色的朦胧。]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

①②

①①④

③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写蝉声和蛙声。对这个句子一要注意它的言外意,二是注意它在结构上的作用。言外意是,唯有大自然中的生命才有自由,而自己却没有了自由。结构上,由前文写眼前现实的荷塘月色之景过渡到下文写古代虚幻的采莲之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随景移,情景交融是它的主要特色。作者写荷塘之景从“荷塘四面”开始,最后又回到“荷塘四面”,同样作者的心情也是从“不宁静”开始,在经历了“片刻逍遥”的宁静之后,又回到了“不宁静”之中,第六段文字正是描写了作者这种心情的转折。“重重围住”隐隐透出作者压抑的心情。“阴阴”写色彩的黯淡,也衬托了作者黯淡的心情。“隐隐约约”突出月色的朦胧,衬托作者迷茫的心态。“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作者情绪低落。“热闹”二字照应了第三自然段“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前文写“荷塘月色”,表现了“冷静”、“独处”的妙处;所以后文将写“热闹”、“群居”的胜境,通过对“蛙声”的描写巧妙地过渡到了下文。“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是说只有大自然中的生物才有群居的欢乐和自由,自己在人世间找不到和鸣的热闹,所以就只好发思古之幽情,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寻觅自己的理想。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由眼前月下荷塘的实景,思接千载,想起古人采莲的虚景。]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①六朝:魏晋南北朝。②艳歌:专门描写男女爱情的歌曲,即情歌。)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①风流:本指与男女间情爱有关的暧昧之事,这里的意思是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即自由恋爱。)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①梁元帝:南朝梁代皇帝萧绎。)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①妖童媛女: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妖,艳丽。媛女,美女。媛,yuán。②许,默认。)鷁首徐回,兼传羽杯;(①鷁首:古时画鷁鸟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鷁首,也代指船。鷁,yì,水鸟。②徐回:慢慢地来回游动。回,转。③兼传羽杯:互相传递酒杯。兼,双方。羽杯,饮酒器具,又叫羽觞、耳杯,椭圆形,口沿两侧有对称的月牙形双耳。)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①櫂:zhào,同“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相似。)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①尔其:同义虚词复用,那。②迁延:退却的样子。③顾步:一步一回头。顾,回头看。)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①敛裾:liǎnjū,这时是提着衣襟的意思,裾,衣襟。)[这段文字的大意是: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去采莲。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情意传。桨板轻摇被水草绊住,船头微动把浮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刚开。撩水逗乐笑融融,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①消受:享受。)

①①

③①

①②

这几段文字写作者的怀古幽思,寄托着他对自由的向往。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宁静的心复又纷然。于是想起六朝采莲的事,抒发他的思古幽情,寻找他的理想世界。作者引述《采莲赋》,写尽当时的男女之间自由恋爱的“热闹”和“风流”,“风流”在文中就是“自由”的代名词。但是当时“嬉游的光景”虽“有趣”,“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享有这样的自由。作者用古代的“自由”与现实的不自由构成强烈的对比。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①《西洲曲》:南朝乐府诗,诗的内容是描写一个青年男子划着船去江北与情人约会,他一边划船,一边想象着他的心上人是如何地思念自己。下面的诗句即是这个男子想象女子采莲时的情景。)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①莲子清如水:“莲”,谐音双关,即“怜”,爱;“子”意义双关,即“你”。莲子,暗含“爱你”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我爱你的那分真情呀,好比水一样纯清”。这是诗中的男主人公想象他的情人一边采莲,一边在心里表白对爱情的坚贞;实际也是男主人公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结尾引述《西洲曲》里的诗句,借以由历史又回到了现实:“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里的问题是对“惦着江南”该怎么理解。一般认为反映了朱自清的思乡之情,《教师用书》也说“‘惦着江南’便有着身处忧烦而忆往怀旧的意义。”其实这只是字面上的意义,“江南”在这里已经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是用以代指“现实”,“惦着江南”,就是惦着现实。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回到现实中来呢?原因是“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这暗示怀古幽思是虚幻的、脱离现实的,作者不能不回到现实中来。

结尾还有一个很值得深究的问题,文章开头写“妻在屋时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又写道:“妻已睡熟好久了。”这有什么用意呢?难道仅仅是为了首尾呼应吗?恐怕不只如此。如果把“我”的“不宁静”、不眠和“妻”的宁静、“睡熟”对比着来思考,那就不难看出,朱自清虽然不满于“不愿说的话一定要说,不愿做的事一定要做”,幻想超然世外的宁静,但也不愿如“妻”一样,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是一个完全超然世外的“昏睡者”。朱自清需要的不是这样的“静”。朱自清关心国事,关

上一篇:水渠硬化承包合同下一篇:产妇出院手续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