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通用11篇)
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1
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
——拆违控违创和谐 承诺践诺促发展
XX镇应把创先争优活动与阶段性重点任务相结合,党员干部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消除建筑安全隐患、规范辖区建设管理为公开承诺事项,以开展拆违控违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优化发展环境。
一、思想入手,干部带头
一抓基层党组织履责。XX镇应强化“抓党建促拆迁”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拆迁控违等重点工作中,着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镇相关领导带头落实分片监管责任,定期到所联系社区(村),分析控违拆违情况,研究对策措施,督促统筹联系协调好各部门,实施对口服务,加大整治工作力度。
二抓领导干部带头和党员承诺践诺。要求机关党员干部、社区群干专干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自查自纠,发现自己存在违章建筑行为的应做好及时拆除,做好带头作用。各村(社区)党支部对辖区内违章建筑分类造册,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对辖区内违章的心中有数,组织党员把“我为拆违出一份力”作为公开承诺内容,分片包户,重点联系拟建户、在建户,严防严控违章违法建设。
三抓政策宣传抓氛围营造。一方面通过宣传单、宣传栏、宣传车等形式向居民、企业宣传建房审批制度、拆违法规政策,打消违建念头,同时村委应做好辖区内困难户的解困工作,防止因困难导致违章的出现,从源头上遏制违规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对占道经营商户、乱堆乱放等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发放宣传单,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限期做出整改,对不改者依法做出相应处理。
二、聚合力量,群防群治
机关各办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踊跃参与,增强整治力度、扩大整治范围,在打拆违控违的硬仗中创先争优。全镇驻村指导员全部驻入所联系村(社区)指导开展工作,同时从区委等直机关借调精兵强将,深入村(社区)督促指导拆违控违工作。乡镇城管办及时把拆违控违纳入科室岗位承诺、集体承诺的内容,在整治违建风暴中创先争优。按照“新帐不再欠,老帐逐年还”的工作思路,加大对违法建筑的监管力度,重点加强对辖区主次干道、重点工程附近的巡查和监管,对新增违法建筑发现一起,拆除一起。社区、村党支部把拆违控违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结合社区、村无职务党员“定岗定责”活动,充分利用近期创建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分片定人对村内的违章建筑进行监控和管理,搭建无职务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引导社区无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村)管理和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乡镇机关应建立和完善对村级控违拆违工作的考核激励制度,每年年中年末做好的村居的考核,对考核表现优秀的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从而营造良好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分批分片,长抓不懈
乡镇党委把拆违整治行动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全过程,并采取了分批整治,各个击破的办法。一是整治安置小区内的违章,确保安置小区环境卫生及安全。安置小区由于住户普遍素质较低,缺乏良好的守法意识,因此违章搭建也层出不穷,应加大法律宣传,对违章违建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在全社会树立违法建筑终究要拆除的理念,因安置小区特殊性可采取以下方案即在房产交易细则中加入与物业管理条例相应的条款,即房产交易过程中,增加核对建筑原貌的环节,如有违法建筑存在,则要求业主必须拆清无证建筑,恢复原貌,否则不予交易。这样有利于抑制部份业主搭建违法建筑的劲头,同时短期内有交易可能的业主也会主动拆除违法建筑。更有利于制止搭建之风,化解在拆违中呈现的社会矛盾。二是整治企业内违建,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企业新建违章主要是经济利益考虑,因此面对企业违章除常规方案外,我觉得应加大违法成本,堵疏结合,1.是加大对企业违章企业主的处罚力度,下达限期自行拆除通知书,对影响大限期不拆者组织相关部门依法强制拆除。2.对企业建立相关诚信档案,对违章企业列入黑名单,影响其以后的相关投资许可的办理以及相关政策优惠的取缔等。三是整治重点路段和社区违章,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对汤公路和桑港村口等重要路段先后进行专项整治行动,清除占道摊点、占道台球桌,拆除摊棚以及清理占地占道垃圾,彻底清除在此盘踞多年的占道经营摊棚,美化袍江环境的同时,也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的歪风。
四、完善机制,长效管理
XX镇党委应借拆违专项整治行动的东风,把“在凝聚人心上有新举措、在服务群众上有新行动、在推动发展上有新作为、在促进和谐上有新成效”作为目标,积极探索、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快建立“大城管”格局,完善区域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首问负责制”、“首违不罚”等效能制度的落实力度。二是强化“治庸问责”、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狠抓责任落实。三是强化监督,防止反弹。在重点路段派专人守控、在空旷地带修建花坛等方法,防止占道经营、乱堆乱放、违章搭建等现象反弹。
闲人游荡 2012年7月10日
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包含了很多方面, 如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技术交底。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它具有不同的含义。从内业的角度来看, 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主要是指按照施工作业的相关指导以及施工作业的规范,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并将这些作业指导、作业规范、培训结果存放在一起, 进而建立统一的技术档案。从外业的角度, 它主要是指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 对相应的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施工技术管理来说, 它的重点就是要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 不仅要全面还要进行重点控制。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 建筑企业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参差不齐。这就使一些企业对工程施工相关的国家标准标准、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地方标准、相关文件的要求不能够进行相应的落实和完善。而对于相关监督部门管理组织机构设立的要求和责任制度, 也不能得到很好地建立健全。其次, 一些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的一线员工并没有根据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在岗培训。他们在实际工作中, 经常违规操作, 对施工安全视而不见, 造成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不彻底。最后, 在防护设施方面, 相关人员没有定期进行验收检查。在建筑项目自身方面, 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 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关管理人员的水平受到限制。
2、建筑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体系方面的不完善, 它主要的影响因素体现在这些方面。一是:相关建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二是:由于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很多建筑企业的硬软件匹配度不断下降。目前, 对于施工技术管理, 它比较盛行的方式就是在分包合同的基础上, 使总包的建筑企业和分包建筑企业的管理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 但是这种结合并不紧密, 存在一定的漏洞。同时, 工程施工中的各个施工单位之间没有建立完善而有效的信息交流, 尤其是在和施工技术密切相关的材料管理方面。这些存在的问题, 比如, 相关建筑工程需要的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存放不能完全根据相应规程进行, 分包建筑企业的硬软件设备的不健全, 使建筑工程不能如期进行, 进度减慢, 给建筑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 也使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成本被不断提高。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监督不严格
建筑施工技术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相关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大都重视施工进度而轻视工程的管理。他们没有根据相关的施工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地施工, 对于其中的规范流程太过于形式化。而对于技术人员的违规操作, 相关的管理人员只是视而不见, 造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细节方面, 监督工作非常不到位。致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情况严重的, 将要进行相关工程的返工。这样不仅会使工程不能如期按质量完成, 还造成大量施工材料浪费, 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1、对建筑施工技术执行的监督进行强化
对于建筑施工环节方面, 需要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操作进行全面的监督, 使它符合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并对没有根据操作规程进行并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违规操作要及时进行处理, 当然, 也包括施工安全的违规操作。同时, 相关人员在进行监督的时候, 还需要对相关工程的进度, 物资、技术、人力、组织方面, 以及建筑施工存在的客观条件进行重点关注。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职责方面, 需要把相关的责任落实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 细化到相应的工作人员。通过这样的方式, 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使建筑工程按质如期完成, 并且相应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工程的成本得到降低, 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
2、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需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进行建筑项目的分包方面, 需要对分包商的资质进行充分的考虑, 然后将施工技术管理的责任进行实时转换, 把这些责任进行具体的落实。第二、在完善相应的组织制度方面, 建筑工程开发商的相关要求, 建筑工程总成包商以及分成包商的资质和信誉这些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 需要对这些存在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第三、需要对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强化训练。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在得到提升的同时, 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 也要注重对相关人员管理和技能人才的储备, 来完善相关人员的调配以及相应的安排。
3、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的整体优化
首先, 需要对那些和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相关的规程、规范、文件要求进行相应的落实和完善。进而, 来使相关的技术管理组织结构和技术责任制度得到应有的建立和健全。其次, 需要对相关的技术交底以及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对于技术交底方面, 技术交底工作需要分级进行, 分级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建筑施工参与的全体人员对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很熟悉, 避免盲目施工的现象。对于技术档案管理方面, 需要根据相关要求相应的档案管理要求, 进行相关的搜集、整理、归档。除此之外, 对于其中的图纸会审方面, 需要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的进行。如果有相关的施工图纸没有经过会审, 将不能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
总而言之,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 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这种状况下, 相关的建筑企业必将处于激烈地市场竞争之中。相关的建筑企业需要对内部的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不断地更新、优化, 进而, 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得到更好的发展, 使建筑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本文作者希望本文能够使看到它的读者们带去帮助的同时, 也引起他们对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新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的建筑事业迎来了它发展的黄金时期。与之相关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不仅是建筑业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还是贯穿于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工程的好与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决定了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最后项目工程整体的质量。因此, 本文作者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这个主题进行了分析。
对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进度管理 质量管理 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控制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施工管理人员要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还要熟悉工程施工、工程劳动与预算定额等方面的知识,并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控制就是经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分析和调整的动态循环,因此,做好施工进度的计划与衔接,跟踪检查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在必要时进行调整,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建设进度目标的实现。
一、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目的和任务
工程项目是在动态条件下实施的,进度控制也必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由下列环节组成:
1.进度目标的分析论证,以论证进度目标是否合理,目标有否可能实现。
2.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
3.定期跟踪检查所编制的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若执行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并视必要调整进度计划。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工作进度,这是施工方履行合同的义务。在进度计划编制方面,施工方视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进度控制的需要,编制深度不同的控制性和直接指导性项目施工的进度计划;以及按不同计划周期编制的计划,如年度、季度、月度、和旬度计划等。
二、工程进度管理的重要环节
工程进度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工程进度控制和工程进度的调整三个方面。
1.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工程计划是按照合同工期的要求,使用科学的方法编制的控制总体工程进度以及制定保证计划实施的具体措施。在编制工程计划时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认真考虑地理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其他的方面会对工程造成影响的因素,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
2.工程进度控制。在统筹考虑工程进度的基础上,对工程进度进行预见性分析,分析工程进度是不是能够按照编制的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如果出现问题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调整现场施工布局,调配相关资源,从而改善施工进度,使施工进度能够按照工程进度计划有序进行。
3.工程进度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资源变化、重大自然灾害、气候因素等原因,或者业主的原因导致工程工期发生变化,这时就需要进行工期调整。在工期调整时,要按照目前施工的实际进度,按照关键线路和非关键线路进行调整。
三、加强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的具体措施
1.施工进度的施工组织措施。首先,选取管理能力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并迅速组织劳动力、设备、材料进场。工程项目开工前,认真作好各项施工准备,缩短施工准备时间,争取早进场、早开工,为工程按时或提前完工打好基础。其次,施工过程中按质量管理体系搞好标准化施工,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并细分到“月、旬、周”施工作业计划。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合理安排工序,实现平行流水作业。建立生产分析会议制度,分析各工序的特点,采取措施抓住关键工序的管理与施工。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与科学的施工方法,缩短各施工工序的时间来加快施工进度。并建立经济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自觉性,各尽其职,保证自己负责的工作按时完成。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做好季、月的劳动力使用计划,对工程关键工序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合理组织、统筹安排。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
2.施工进度的技术措施。(1)事前控制。为了做好工期的预控,即施工进度的事前控制,监理要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审批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审批承包单位编制的年、季、月度施工进度计划;专业监理工程师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检查、分析;要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尽可能的消除设计缺陷,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改,有效地保障施工的连续性。(2)事中控制。做好进度的事中控制,一方面要进行进度检查,动态控制和调整,另一方面,要及时进行工程计量,为向施工单位支付进度款提供进度方面的依据。第一,建立反映工程进度状况的监理日志。逐日如实记载每日形象部位及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同时,如实记载影响工程进度的内、外、人为和自然的各种因素。暴雨、大风、现场停水、现场停电等应注明起止时间(小时、分)。第二,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科学适用的计划方法,结合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当实际进度符合计划进度时,要求承包单位编制下一期进度计划;当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专业监理工程师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采取纠偏措施并监督实施技术措施:如缩短工艺时间,减少技术间歇,实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等。(3)事后控制。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协助业主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改善外部配合条件、改善劳动条件、实施强有力调度等。其次,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材料设备、资金供应计划等,在新的条件下组织新的协调和平衡。
3.施工进度的管理措施。首先,落实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的分工、职能和任务,进行项目分解,责任到人。确定各个分部、各个阶段的进度控制目标。其次,认真研究图纸和技术规范,做好审图工作,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随时调整进度计划对设计图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要求澄清。再次,要经常与业主、供货商及分包商保持沟通,认真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对影响工程进度的事件,要详细记录,及时协调处理;当完成阶段性工程或隐蔽工程时及时通知业主及监理,配合做好验收工作,以免影响后续的施工进度。最后,要及时收集实际施工进度数据,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施工进度的合同措施。合同措施是建设单位进行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目标控制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1)合同工期的确定。一般来说,合同工期主要受建设单位的要求工期、工程规模的定额工期以及投标价格的影响。工程招投标时,由于工程项目工期紧迫,建设单位通常不采用定额工期而根据自身的现实需要提出要求工期,并由此限定投标工期,只从价格上选择相对低价者中标。多数施工单位为了实现中标这一首要任务,忽视工程造价与合同工期之间的辩证关系,致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报价低,在要求增加人力、机械设备时显得困难,制约了工程进度,不能按合同工期期限完成。因此。要求工期的科学合理和允许投标工期在平衡投标报价中发挥作用。(2)工程款支付的合同控制。工程进度控制与工程款的合同支付方式密不可分。工程进度款既是对施工单位履约程度的量化,又是推进项目运转的动力。工程进度控制要牢牢把握这一关键,并在合同约定支付方式中加以体现,确保阶段性进度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样不但使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准确明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施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优化施工组织和进度计划。
四、结束语
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4
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与工程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安全、保质、保量完成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有着能动作用的管理人员,更应该从施工实际情况出发,摸索出一套契合实际情况且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体系,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竣工。
1做好人员管理
做好人员管理,尤其是对“领头人”的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首先,要构建项目管理层,做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指挥层”。其次,要做好项目经理的选拔工作。项目经理必须从具有项目经理资格证书、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员中选拔。最后,针对项目经理制定一系列制度规程,用以管理、约束项目经理。同时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利、义务、职责,坚决打击不良现象。不断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使其更加适用于实际工作。也要重视对项目经理后备人选的培养,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锻炼机制,让这些后备人员能够在见习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助理、项目副经理以及项目经理等岗位上不断磨练自己,积累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与此同时,要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层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政治思想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带好头,领好路。
此外,还要注意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管理。建筑施工单位按照项目工程实际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行人员的流动调配,周密计划潜在劳动力配置,充分调动职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2深化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便是成本管理,要始终将成本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着眼点。 首先要深化成本意识,切实转变观念。倡导项目工程的所有参与人员都加入到控制生产成本的管理中来。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人人都要树立节约成本、注重效益、重视责任的观念。要将“挖掘潜力、增加效益”作为人员管理的核心理念,深入倡导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管理理念。在企业范围内营造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项目施工管理氛围。
其次,要建立并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体系应该囊括分析评价、控制、策划与责任等五个方面。将成本管理深入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明确将会产生施工项目成本的工程部门、各个岗位、班组、分队应该承担的成本效益职责。并据此制定管理成本费用的标准,并分时间段对成本进行预算、计划等,做好提前筹划。认真处理成本会计信息,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经营目的,为改善管理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运用弹性纠偏以及强制手段,以效益的提升为核心及时发现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科学地解决。按期分析评价效益以及成本偏差责任时,要兑现奖惩,并严格业绩考核。
最后,要实施“六项制度”,项目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制、主办会计委派制、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审批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招标制以及工程二次预算分割制,以此防治项目资金的无故挪用以及沉淀。同时,要堵住“四个漏洞”,堵住非生产性开支、设备采购与管理、材料采购供应、工程分包等经济效益流失端口。
3加强基础管理
所谓基础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指的就是合同的签订以及工程项目的评估。细节决定成败,合同的签订以及项目工程的评估管理相当重要,要将此二项作为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进行严格对待。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管理的顺利进行。当然,此前也有不少建筑施工企业不重视评估项目,认为项目测算不重要,而一些施工单位的项目测算、评估方法欠妥、权限不科学,有的甚至出现项目测算、评估滞后的情况,致使约束、激励工作不到位,动态跟踪考核力度较弱,导致工程管理失控,项目的盈亏推到竣工时进行计算总账,经济效益低下、管理混乱,毫无制度可言。故此,必须重视合同的签订以及项目工程的评估管理。
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摆正态度,将工程项目的评估、测算作为项目工程的管理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驱者,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基础性管理工作,才能堵住经济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卡。 其次,要构建项目测算的领导小组,建立科学系统的测算指标、方法,并有专人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人人有责。
最后,要认真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并上缴委派主办会计与风险保证会。
此外,在工程项目运行中要认真进行检查监督、指导与考核,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问题,并及时纠偏,确保项目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
4结语
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5
2011年8月和县一中招收24个班级的高一新生,我担任高一(3)班主任。经过第一学期的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绝大多数学生意识到要争做高素质的一中人,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勤学好问,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由于班内有十多名议价生,导致我上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不尽如人意。本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之后,情况有所好转。通过对期中考试的成绩分析,几乎每位学生的成绩都有较大进步,基本上能够达到年级部下达的高考二本指标分解数。
最近我常感叹于班内一些学生的不好管理。所以了解和探究当代高中生的行为心理,就成为我们有识教育之士的当务之急!兹举数例如下。
一、逆反心理
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叛逆期。空洞的说教,要求学生必须这样那样,往往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甚至反感。例如我班唐汉生、刘振振两位同学蓄养长发,我隔三差五地找他们谈要注意和县一中学生的样子,要“剃发”而不是“剪发”效果欠佳。再如陈张浩、耿阳阳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生的层面上,学习毫无计划可言。我耐心地加以引导,老师苦口婆心,学生却岿然不动。
二、敌对心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每个家庭中是“小太阳”,家庭成员都围绕他(她)转,造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敏感,人际关系差。遇到一点小事,常推卸责任,存在敌对心理。例如我班实行“一日班长制”,由班干部在班级日志上详细地记录班级一天内卫生纪律等情况。在一次班会上,一部分学生提出班干部官官相护,只记录非班干不遵守纪律的情况。某位同学直接了当地责问“谁记录了他?”副班长说:“我记录的。”另外一名同学便怂恿说他威胁你!试图制造矛盾,造成敌对心理,使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
三、挫折心理
我校是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一新生大部分是全县的优秀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方面没有受过多大挫折。面对高一上学期陡增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感到高中各科学习无论从知识的深广度,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不同,没有心理上承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因而他们当中很多人害怕困难,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成绩相对初中急剧下降,学生苦恼,家长不满意。
四、依赖心理
如今的有些学生不仅在生活上依赖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上更是依赖老师,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老师没讲的题目空着不做,讲过的题目也不及时补做,学习缺乏主动性。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跟不上大部队。不要说两年后考二本,三本也与他们无缘。
对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6
摘要:企业的价值管理有三个环节,即价值创造、价值评判、价值分配,其中绩效管理承担了价值评判的重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业务活动,绩效管理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绩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所有部门和各级管理者共同参与、循序渐进、持续推动、不断完善,最终形成高绩效文化。
关键词:企业;绩效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F426.61;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1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不是考核排名,也不是奖金分配,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持续改善组织和个人绩效,并最终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科学的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闭环体系。结合实际工作,就绩效管理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提升绩效管理理念,提高绩效专业技能
问题表现:各经营单位缺少绩效管理组织,绩效管理工作目标、职责不清;各单位承担绩效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在绩效管理专业能力方面良莠不齐,技能经验不足,操作水平不高;对广大管理者和员工绩效管理培训的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解决方案:一是对各级人员加强理念宣导和技能培训,提升理念和体系的认知,逐步掌握必要的绩效管理方法和技能,使全员认识绩效管理对个人、团队、公司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绩效氛围。二是用邮件不定期发送系统内外先进经验做法等学习资料,在绩效管理的认识、疑问、经验等方面加强沟通和交流,引导正确的绩效理念和积极的绩效文化。三是各经营单位成立绩效考核委员会,明确工作目标、职责。
任何离开各级管理人员、离开所有员工,仅靠人力资源部推动的绩效管理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绩效管理的角色分配和责任承担。高层管理者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中层管理者是绩效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员工是绩效管理的最终参与者,个人绩效的自我管理者;人力资源部是绩效管理专业辅导和技术支持的提供者,绩效管理的监督推动者。
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重视绩效管理环节
问题表现:各经营单位针对全员的、分层级分类别的绩效管理体系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重考核轻管理的问题,对计划目标制定、绩效辅导监控、绩效反馈等环节重视不足;考核评价过程缺失、片面,没有完全调动员工积极性和潜力。
解决方案:目前,有些企业考核体系大概分为三类:综合绩效管理体系(人力资源部牵头)、经营绩效考核体系(财务会计部牵头)、单一条线考核(业务部门负责)。
综合绩效管理体系:从人事管理角度出发,包含 KPI\KBI\KCI,是和日常考核相结合的闭环管理模式。
经营绩效考核体系:从经营管理角度出发,从公司总体角度对财务资源进行配置,对各项经营指标综合考核、评定等级。
单一条线考核:从产品线业务推动角度出发,由财务会计部从公司角度制定总的考核原则及奖金分配额度,各业务部门单独制定具体考核奖励方案。
各体系根据管理权限,分别组织、实施、推动分类人员的绩效管理工作,保障绩效管理在统一的理念、原则和框架基础上,针对分类人员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案。
各经营单位区分管理层面、销售层面、技术层面,建立不同的绩效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加大落实,关注过程管理,通过沟通反馈,进一步按照规范的流程和方法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持续改善个人和组织绩效。
三、重视关注过程管理,实施差异化指标监控
问题表现:较多经营单位缺失绩效过程管控环节,或没有形成刚性制度,顾虑较多,虚设程度较高,仅是用数据考核发放奖金。
解决方案:过程管控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保证绩效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手段。按照月度、季度/半年、等时间节点定期开展过程管控,有利于压力的持续传导和问题的及早发现与解决,有利于高绩效文化的形成。
过程管控应区分不同岗位性质差异化实施,具体建议如下:
过程管控可不针对所有指标,而仅选取核心指标进行监控。KPI(关键业绩指标)与KBI(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适合实施过程管控,KCI(关键胜任能力指标)适合实施考核。
四、加强持续沟通,提升沟通意识
问题表现:持续沟通经常被具体工作取代,沟通不足或缺失。
解决方案:首先在认识上要摒弃中国人爱面子的思想,沟通不是批评,不是问责,是个人和组织业绩提升的有效方式。沟通是绩效管理闭环体系的轴心,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绩效计划阶段需要通过沟通获得员工承诺,过程管控阶段需要通过沟通实施督促改进,考核评价阶段需要通过沟通组织考核赋分,反馈应用阶段需要通过沟通促进绩效提升。
五、搭建绩效信息平台,明确考核刚性标准
问题表现:目前经营单位副职分管团队每月业务完成情况需要统计上报,不能直观展示出来。
解决方案:绩效管理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基层团队建设,完善对经营单位副职分管团队业绩情况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由“人治”变为“法治”,在团队考核方面,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充分调动基层公司全体销售人员的积极性。随时查询销售人员及团队完成情况。月初将公司计划分解到每名销售人员,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由“销售人员-团队经理-分管副职-公司整体”全员考核机制。
六、加强人事模块互通,统筹考核体系衔接
问题表现:没有将绩效管理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
解决方案:一是建立团队长机制。根据不同类别团队全年计划完成度排名,各类别团队分别排名前几位的团队经理,由经理室聘任为团队长,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为基层员工打通职级晋升通道。二是建立绩效与薪酬晋升的对应关系,真正做到以岗位价值、个人业绩评估薪酬标准。三是建立新员工培养机制。包括:新员工轮岗制、新员工导师制等,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形成新人的良性培养机制。
新员工轮岗制:每位新入司员工均要进行为期半年的轮岗学习,包括保单出具、理赔跟踪、险种学习等。
新员工导师制:每位新入司员工岗位确定后,均为其配备一名导师,对其工作进行指点与帮助。新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导师直接挂钩。
参考文献:
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0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都是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其具有依据、凭证、参考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技术资料采用复写的不能永久保存、资料不真实、竣工图不能反映建筑实体情况、与监理资料重复内容过多、技术资料利用率太低等,严重影响了技术资料的存档作用,不能为今后工程改建扩建提供准确的技术资料,不能为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据,不利于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对建筑施工单位技术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建筑施工单位技术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原材料试验取样缺乏代表性,取样频率不足,代表数量不确切
在我国现行的标准和试验规程中,对原材料试验的取样方法、取样频率、取样代表数量等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试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或施工单位为了整理资料方便,或施工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使得试验中取样缺乏代表性,取样频率不足,代表数量不确切的现象经常出现,因而试验结果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有可能使某些本不合格的材料因漏检而应用于工程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1.2 施工资料与现场施工进度脱节
施工资料是施工活动中过程控制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别于传统的检验型质量管理体系和统计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体现。因此,施工资料应该与现场施工进度同步。但是,目前一些项目的情况往往是:某种材料早已使用,但相应的产品合格证、质保单和材料复试结果还未送达现场;有些项目不能在一个分项分部工程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收集有关资料,而是集中在一起以“回忆录”的形式进行收集整理,造成施工资料与现场施工进度脱节。
1.3 施工资料不完整
不完整的技术内业资料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全面地反映单位工程的质量状况。例如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地下防水工程,不仅要做防水卷材的试验和隐检,还要做基层隐检;同时,隐检的内容也要全面。对于防水混凝土,不仅要做普通混凝土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还要做防水混凝土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在工程中,可能会因某种原因导致局部未及时施工,有些单位为保持资料在时间、部位上的延续和资料的整洁,就不进行资料编制,或将此部分资料抽出,这也会造成资料漏项。
1.4 施工资料纵、横向不交圈
施工资料是一项管理与技术并重,执行与实践交叉的跨工种的综合性工作。施工资料的编制和整理人员包括项目工程师、技术员、质检员、资料员、试验员、材料员、工长等。因每人只负责其中某一部分的整理工作,如果缺乏交流或不严格按现场施工进度同步进行,施工资料的纵向(指某人整理的某部分资料),尤其是施工资料的横向(指各工种间的施工资料)就很难交圈吻合。
1.5 施工资料不真实
真实性是施工资料最根本的要求,是施工资料的灵魂。失去了真实性,施工资料便失去了本来意义。但事实是,一些工程资料完美得不切实际。如某单位工程的所有分项工程均验收合格且无任何缺陷,出现了真正的“零缺陷工程”。又如土方工程质量评定中的基槽开挖后的长度、宽度误差实测值均为几毫米,明显不切实际。
2 解决建筑施工单位技术资料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2.1 提高员工素质
项目部应组织技术员、质检员、资料员、试验员、工长等施工资料相关人员进行施工资料管理和国家规范、规程的培训,使他们明确原材料试验中的取样方法、取样频率、取样代表数量及其他相关规定,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项目部还应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样板工程”学习,以借鉴其长处。
2.2 确保施工资料的及时性
施工资料可以对现场施工做技术指导,同时也是现场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反馈,因此,应确保施工资料的及时性。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资料与现场施工进度同步,与其他技术资料交圈、吻合;也才能保证施工资料的可预控性和可追溯性,达到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保证施工资料的及时性是确保施工资料完整性和正确性的前提与基础。
2.3 加强预控与协调
企业应该制订出与本单位相适应的施工资料管理企业标准,明确工作程序,落实责任到人。对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查阅、保管和归档都应该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并尽量使施工资料用语规范化。在项目开工时,项目总工程师应召开所有相关人员的专题会议,制订出施工资料的样板,如对资料“收集人”“收集依据”“收集时间”“收集范围”“收集要求”等均做出具体规定,必要时可增加子目或附页予以解释,使施工资料管理工作做到“填写有依据,检查有根据”,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另外,施工资料相关人员、相关工种要加强协调,相互通报。建议每天下班前,项目工程师组织施工资料相关人员进行集体办公,主要完成隐检、预检、交接检、报验等资料的签字手续(具体内容可在白天进行)、施工日志的记录等内容,力争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2.4明确人员分工
在资料整理过程中,应该明确人员分工。一般技术员负责方案的编制和技术控制;材料员负责原材料报验;质检员负责质量评定和分部、分项工程报验;工长负责技术交底、隐预检资料和交接检;试验员负责试验相关资料;资料员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审查和控制。
3结语
对某一单位工程而言,整理一套与其施工内容和进度相适应的真实、完整、系统的施工资料是十分必要的。施工企业要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从施工准备入手,以现场实际情况为主轴,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建立与具体实施相适应的保障制度,使整个施工生产乃至竣工验收资料的管理工作均处于严密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施工资料能够真实地保证和反映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达到可预控性和可追溯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红利.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N].伊犁日报,2006-11-24.
[2]刘德星.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技术资料管理[J].福建建设科技,2000(4):56-57.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突飞猛进的时代,然而在建筑业里面建筑工程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工程的成本,还有助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就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来说,仍然存在很多难以令人满意的地方。本文通过建筑工程的现状分切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问题;思考
前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革新建筑工程的管理,使其更加的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在建筑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指:从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开始,经过招投标、整体规划、设计、工程造价、施工、竣工验收、房地产及其他建筑专业的管理,最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质量良好、成本低而效益高”的根本建设目标。目前,我国全面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时间还比较短,而且相对缺乏系统、专业、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弊端、漏洞较多,急需得到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
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建筑工程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即使有的建筑工程建立了管理体制,但是也不能符合实际,导致管理体制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缺乏专业的、高水平的建筑工程管理团队,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性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缺乏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缺乏系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程序及工作手册。并且,有绝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为了能够减少成本支出,随随便便就撤掉了一些管理部门,以此种方法来缩减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数量,有的时候还出现了身兼多职的管理人员,这样就致使一些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分工不合理。
2.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高
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需要涉及到很多单位,比如:承包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但是从整体来看,水平都不是很高,缺乏竞争力,满足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比如,我国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由于他们大多数都是综合性质的,包括了机电、建筑及结构等,组织上过于复杂,最终造成了设计单位不能满足国际上以设计为核心的总承包制;再比如监理单位,由于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知识,不能充分认识到监理的机制、性质及任务,监管力度不够,仅仅局限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控。
3.建筑施工管理形式不科学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大多形成了以承包企业为核心,把施工企业作为主干,以劳务作业的形式而运行,这样的组织模式是不科学的。另外,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除了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环节外,大多数的施工项目都是由施工人员通过采用自供的材料和自有的机械来完成的。由于我国施工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工,综合素质比较低,缺乏专业的教育和系统的培训,在实践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违章、违规的行为和操作,所以,没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去管理这批施工人员,但是管理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这就造成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闲置了很多不必要的资源,管理水平也必然不能得到提高。
影响建筑工程的因素较多,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1)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思想认识不足。近年来建筑业的迅猛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良好机遇。各建筑工程企业都以承揽作为首要工作,进而往往忽略了对工程的管理工作,管理混亂以至于工程质量下降、成本增加,最终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筑企业必须要对工程管理给与足够重视,从思想上敲响警钟。(2)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尤为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分别配备数量不等的人员,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但是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大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数量,这就造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甚至引发了管理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的现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了。(3)工程管理制度落实困难。近年来,我国中央以及地方各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制定了许多相关管理制度,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力度。然而,在下发到各建筑工程单位以后,各单位并未对其认真贯彻落实,导致这些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难以发挥实际管理作用,这是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4)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缺乏专业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以及懂技术、懂法律、会经营、懂外语等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且能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人才,缺乏项目管理软件的高级管理人才。为了和国际接轨,建筑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科技、强化科学管理和加速信息化。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1.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尤为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
(2)施工单位只注意工程质量和进度,或由于施工单位工程管理水平不一致,忽视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文字资料,部分工程资料存在缺陷。
(3)没有全面、系统、有序、合理地安排工作内容,发生重复工作量,造成重复工程费用或费用超概。
(4)未严格履行工程变更程序,现场签证把关不严,引起不必要的工程费用,使甲方利益受到损害。
(5)不重视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2.建筑工程管理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建立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建筑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积极吸取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与方法,并对各方面资料加以综合和整理。
(2)在工程开工前,有关部门就应制订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各类资料必须严格按照科技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
(3)①签订严密的工程合同,明确甲乙双方责任,严格划分不同专业间的施工范围;②工程开工前全面了解工程现场及周边情况,了解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做出具体施工方案,统筹布置,合理安排工期,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4)在工程开工前,有关部门应制订图纸会审与变更制度,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
(5)要把安全放在工程的第一位,必须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同工程建设的各方面紧密相关,建筑工程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的措施,这就要求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运用合理的工程管理手段,建立工程控制程序,各专业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孙占军、马厚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丛书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9
蓟县市容园林管理委员会
张红静
摘要:本文概述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在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的提出了几点思考,为逐步实现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化 存在问题 思考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
一、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园林绿化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这种需求当到了小康阶段后就变得日益强烈了。例如目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在其他时间里进园赏景、观花,从事露天跳舞和开展拉琴、唱戏、打扑克、下棋等自娱自乐活动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特别是老人和康复中的人则把公园视为每天必到之处,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场地,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园林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绿色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祥和的感觉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2.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候监测、改善环境。尤其是在现今全国各地出现雾霾天气数量日益增多,空气质量下降,PM2.5空气质量指数(AQI)多次出现严重超标,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另外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园林绿化还可以通过植物地下根系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即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等城市的带状绿地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季节的城市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使风速减低起到防风的作用。还可利用敏感植物监测环境污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理。
3.园林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景观,展现当地独特的文茂风情。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是城市园林绿化的总体目标。城市绿化不仅具有优化城市环境,营造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同时也能促成建立文化历史、地理空间相互融洽与和谐的氛围。它可以丰富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体现城市的绿色文化特色。如穿行于椰林夹道的城市街道就会体验到南方沿海城市特有的风韵,而徜佯在白桦掩映的林荫道上便会感受到北方城市的风格。例如:日本北海道静内町的20间樱花大道长达7公里,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樱花林阴街路。这种道路绿化,充分体现了日本的北海道樱花文化。反映了日本道路绿化的特色。因路宽达20间(约合36m),道路也因之被命名为“二十间道路”。
二、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绿化行业规范缺失。二十一世纪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以城市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二十一世纪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城市绿化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法制化进程;全面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和配套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范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建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养护管、质量监督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法制化和标准化工作迫在眉睫.目前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尚缺乏统一的《园林工程监理规程》、《屋顶绿化规范》、《立体绿化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等行业规范。而且除了北京等少数几个省市发布了地方规范外很多省份尚未发布此方面的地方规范,因此造成部分的绿化规划、设计、建设、监理和养护工作缺少具体可参照的标准,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此外城市园林绿化的总体规划滞后,设计理念陈旧、落后、缺乏创新。很多城市还是停滞在先建设后规划,城市的绿化没有总体的规划,没有准确的绿化设计定位,设计还是停滞在“管绿”的阶段,停滞在种草、栽花、植树的阶段,不能有效的为城市增光添色,不能满足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的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城市绿化设计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化设计人员,他们的自身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相对薄弱也是制约城市绿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设计方案粗制滥造、园林设计人员鱼龙混杂,致使园林设计水平良莠不齐。在设计问题上,当前有的城市绿地刚刚走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误区,又踏进盲目投资、铺张浪费的旋涡。以园林铺地为例,许多城市广场的铺地,面层花岗岩材料只需选择20—30毫米厚就能够满足使用和观赏要求的却要以更厚的花岗岩代替;花坛、台阶用20毫米厚的花岗岩贴面就能够满足使用和观赏要求的却要采用整块花岗岩块石砌筑。此外,对水资源的浪费也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甚至在水资源严重匮乏、游人量少的地段还建设大面积的水面和喷泉,这种“逢园必水”的做法很多时候造成了资源浪费。
3.老城区绿地率不高,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不广。通过近年来的绿化建设使城市绿化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城市绿化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特别是老城区中的中心城区绿地率低下。我国1998 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而老城区又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因此提高和完善这一区域的绿化尤其重要。目前城市绿化最大的难题是旧城区缺少可绿化土地,而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但屋顶绿化建设屈指可数。
4.城市园林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已被政府和市民所共识。但应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绿化养护资金缺少、绿化养护管理体制不顺是当前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绿化养护资金是决定养护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出现一部分城区的绿化养护仍由政府承担绝大部分,居住区无物业管理造成绿化无人养护,部分居住区有物业管理但养护费用标准偏低的现象使得居住区绿化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甚至出现了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此外部分地区绿化管理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5.广大人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保持、爱护绿化成果思想意识淡漠,公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国家制度、法规还不健全。随处可见城市的绿地、公园、道路绿化带内的草坪、植被、树木被肆意践踏、毁坏、甚至遭到恶意砍伐。
三、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思考建议
1.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首先要完善城市绿化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城市绿化工作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关键在于有一个前瞻而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并结合城市现有的景观风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绿地的应急避难功能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明确近期发展目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城市与自然共存”的原则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城市组团之间、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建设高标准的区域型绿化隔离带,突出各区的独立性。利用城市外围山地、水面、海滨、滩涂、河道谋划建设城市周围大面积的森林和沿河道、道路的生态环境绿廊、高效农田林网,充分利用郊区自然景观建设风景林地和自然保护区拓展人与自然融合的空间。要在城市周边规划建设大型苗圃、花卉生产基地、花卉市场,鼓励和支持郊区农民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城乡一体共同发展。
2.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说完规划其次就要谈谈设计,规划如果是面,那么设计就是构成面的点。首先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绿化方式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也被人们所熟识,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同时还必须大力创新,否则就没有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绿化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说转变认识,就是要从狭隘的绿化中摆脱出来。绿化不但要绿而且要美,并且还要联系周围环境,要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从位置、体量到色彩,处理得和谐,与绿化效果浑然一体。再之还要放开眼界,就是不仅要注重平面绿化,还要注重立体绿化;不仅要进行地面绿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力争搞好屋顶和阳台的绿化。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景观,扩大了观赏面,更重要的是由于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能够更好地发挥绿化效果的整体作用。最后因地制宜、优化绿化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城市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绿化设计突出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集中力量在城市主要路口和繁华街头营造一批人文景观结合城市绿化布置有特色的城市雕塑、建筑小品和游憩设施展现城市的乡土风情提升城市品位。新城区以大面积的绿化种植为主,而老城区由于绿地面积有限,其绿化建设应以改造为主,结合城市居民活动休闲的需要做精做细营造不同的城市绿化风格。合理配植绿化树种并大力提倡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优先选用抗旱、节水、易养护的植物。
3.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绿化工程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的投入,合理分配建设与养护的资金,不能出现今年建明年死,后年继续建的局面,要实现建一个养好一个,抓好绿化施工质量的同时抓好养护的质量也同样重要。此外还应进行物权、责权分离,多年来,园林系统都是按事业单位加以管理,这种局面、这种管法很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应该根据政事分离、政企分离、重心下移的原则进行体制改革,从体制上、机制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应该研究解决资金投入、合作经营以及土地使用、农业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应该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兴办园林事业,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和苗木经营等活动。可以预期,通过改革开放定会激发出巨大活力,定会使城市绿化事业蓬勃发展。建设和绿化管理中,4.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相结合。城市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养护管理法制化--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不论所有权属于谁,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生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绿化事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平,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把绿地、树木、养护、管理列为所有者的责任。国外在城市绿化管理中,不乏这方面的先例。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把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市民中去,建立赏罚法规。最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关键是靠人的管理,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做到“两要”:要面向社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要加强园林管理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城市绿化管理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目前,城市绿化建设对城市的名片效应开始日益凸显。“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自然、人文浓缩的精华,是一个城市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品牌,是一个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缩影。城市名片既能反映城市的自然、人文、历史与现实,又代表城市的形象、气质和品格,引领城市的发展、进步与和谐,彰显城市的精神、内涵与追求。可见,城市绿化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每一个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人员都要勤恳务实、开拓创新、立足本职、共塑辉煌。
[参考文献]: 姚景权
谈西宁的生态园林建设
生态园林论文集续集 2 王寿
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政策的再思考
生态园林论文集续集 3 谢怀建
城市道路美与城市特色建设
重庆建筑 2005/1 4 罗蒙
深圳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
中国园林 2000/4 5 杜桂祥
大力推进绿化建设 实施可持续发展
园林 2001/1 6 张宏
强化生态观念 建设生态城市
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10
安全是铁路运输生产的永恒主题,管理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生命线,要确保铁路安全,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各个单位,各级管理者对严格管理的理解不尽相同,把握尺度也有差异,其效果差别也较大,探讨这个问题,对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安全管理的现状
1、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现在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宣传灌输和监控处罚。方法虽然很多,但缺少调动职工内在积极性的方式,缺少深入实际的调研分析,缺少对职工素质提升和作用发挥的机制和动力。
2、干部职工心态不稳
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干部职工心理压力大。从路局到站段都特别强调作业过程控制,不断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追究责任,使一部分干部职工产生了惧怕心理。二是一些干部身体透支情况比较严重。日常管理工作中,在岗位工作时间。
取的。过重的经济考核有时会妨碍了考核制度的落实。
6、活动频繁,检查泛滥
一是把检查当作例行公事。有的检查组6、7人,真正起作用的也就两三个,其他的人只是象征性参与,检查走形式,没有认真去发现问题,没有认真地解决问题,检查成了名副其实的走过场。二是认为多检查就是严管理。同样一件事,各提各的要求,各自独自检查,基层接待频繁,穷于应付,基层正常工作受到冲击。三是日常检查集中对一线。无论哪一级,检查大都到班组检查违章违纪,而纠正管理上的问题少。日常通报的,一般都是现场违章违纪,真正通过看现场、抓管理、促班组的少之又少。四是活动开展多,成果效能低。往往是上一个活动未完,下一个活动又开展起来,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次次有组织,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分散了大家精力,影响了基本制度落实,结果是活动常常搞,问题次次提,隐患时时在。
二、几点思考
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人是安全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管理者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成就人,尽力减少使用管、卡、罚的手段,注意用正面引导激励人、用团队精神凝聚人、用企业文化陶冶人,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抓安全、保安全的积极性。处理好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认真解决有关职工和生产现场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职工对站段的信任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使职工能自觉地按标准完成本职工作。
2、充分发挥激励功能
管理的激励功能就是要研究如何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提高人的积极性。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条件下,要激励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一是搞好宣传教育,让职工知道铁路企业的发展前途和自身责任;二是掌握职工的内在需求,努力实现职工的劳动保护、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基本需求;三是增加职工学习培训和职务晋升的机会,满足职工实现自我需要;四是加强“四小设施“建设,改善办公、食堂、休息、娱乐环境,为职工创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五是准确把握管理力度。如果过度“强化”管理,不但起不到必要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3、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的要素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首先要注意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培训,使其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等安全理念,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其次要规范安全行为,从日常行为抓起,通过自我约束和纪律约束,逐步养成自觉的“安全习惯”,从源头上保证安全生产;三是要营造安全环境,改善工作条件,美化职场环境,充分利用安全标语、标识、警句,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4、现场是检验安全管理的唯一标准
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11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已经带来了一个快节奏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步伐。如此一来,建筑行业来说也取得了相应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现场监理是工程建筑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叙述了其现场管理与控制和相应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监理
一、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管理与控制
1.1 工程质量控制的现场管理与控制
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应由建设单位主持,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参与。会后要写出图纸会审纪要,纪要内容主要是弥补图纸上的不足,具有与设计图相同的法律效力。图纸会审前,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阅读图纸,若发现图纸上的问题应在图纸会审前以书面意见集中后交建设单位转设计单位;同时总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商组织有关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并结合实际提出可行性研究意见。可以这么说:設计交底与图纸会审认真程度与会审的深度,将直接影响到施工中的工程变更量。如果说通过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能把图纸上不明确的问题都明确了,并完整的表达在图纸会审纪要内,则在施工过程中非特殊情况下就不会出现很多的工程变更。实践证明,反之,则不断出现图纸上的问题,使得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手忙脚乱,轻则影响施工进度,重则出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使用功能或因工程返工造成经济损失。
审查分包单位资质。项目监理机构应负责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并提出审查意见。做好这项工作,建设单位或项目总承包商在考察和选定分包单位前要与项目监理机构互相配合,做到选定时控制好,进场后只办理手续。否则监理审核就是一种形式。
审核总(分)包项目经理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质量保证体系。作为项目监理机构,主要就是审核其人员是否已进场,是否与投标书中作出的承诺一致,是否与承担本工程要求的人员素质相一致。审核质量管理中质检员的素质,质检员应有上岗证,应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和深入现场、勤奋工作的劳动态度;审核技术管理中的技术负责人的素质,技术负责人应有中级以上的技术职称和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审核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三检测”(自检、互检、交接检)是否落实,质检制度中奖罚是否分明,工程承包制中数量和质量间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等。
审查总(分)包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在投标时是作为技术标报送的,为了提高其中标率,它的内容可以说是经过了精心策划,但通常是其内容完整齐全,缺点是结合现场实际缺乏其针对性。所以,当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时,就会发现其不符合现场实际的缺陷,要求总(分)包结合实际进行修改。一定要确保修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使监理工程师满意。否则,监理工程师就不能在其审查表上签认。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应由总(分)包负责。因此,本人认为作为项目监理机构一定要把好这一关。
审核工程测量资料,即审核由承包商递交的建筑物定位放线、轴线和标高传递、建筑物层高和垂直度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等成果。必要时,监理工程师还应作出相应的平行检测。这项工作是影响工程外在质量的关键性工作,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一定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成果,一定以表式记录,监理工程师要以监理平行检验结果,并对照有关规范,认真审核承包商的报验成果。发现差错要认真检查原因,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1.2工程质量的事中控制
工序质量的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最基础的工作的控制。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对工序质量的严格控制,就把好了对工程质量最基础的控制关。工程质量应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为此,要着重做好三点:a. 做好工序的施工和验收;因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37 条规定:“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b. 做好工序与工序间在施工中的相互配合和验收交接,上道工序未通过验收,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做好工序间的配合和验收交接,前一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既是工序间的配合问题,又是工序间验收交接问题。没有这种配合和交接,就不可能确保工序的施工质量。c. 做好隐蔽工程的检验和验收;隐蔽工程是指前道工序施工完成后被后道工序所覆盖,则前道工序属隐蔽工程。对隐蔽工程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并办理相应签字认可手续,其目的在于日后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时虽见不到原形,但有证可查。
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当工程质量问题呈现在萌芽状态时监理就应及时制止,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更换不合格材料、构配件、设备或不称职人员,或立即改变不正确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当工程质量问题已经出现时,应立即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修改,并向监理机构填报《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当某工序或分项工程验收出现不合格时,监理工程师应向施工单位发出要求整改的通知,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重新验收,否则,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的验收。监理人员发现施工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时,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承包商停工整改。整改完毕并经监理人员复查,符合规定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停工或复工指令前,宜先向建设单位报告。
二、工程监理投资控制的管理与控制办法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动态管理的过程,所以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动态控制原理。监理人员应掌握投资控制的管理方法有:在项目建立组织机构中应该落实投资控制的人员、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编制施工阶段投资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对设计变更要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寻找建设设计方案,挖潜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审核施工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编制好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投资控制目标,进行工程计量;复核工程付款账单,签发付款证书;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投资支出做出分析与预测,定期或不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交项目投资控制存在问题的报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投资跟踪控制,定期地进行投资实际值与计划值的比较,若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做好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质量、进度等控制工作,掌握工程项目实施情况,为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事件提供依据,参与处理索赔事宜;参与合同管理工作,协助建设单位合同变更管理,并充分考虑合同变更对投资的影响。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进行投资控制就是把计划投资额作为投资控制的目标值,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的进行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并找出实际支出额与投资控制目标值之间的偏差,然后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监理活动就必须要控制和管理好工程建设项目目标,而要做好控制和管理就必须要做到“三控两管一协调”。这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且多元化,要做好“控制”,其中现场管理非常重要,包括项目建设前期管理、工程设计阶段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管理和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管理,即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各不同层次监理人员运用不同监理手段做好监理活动,在零安全生产事故的前提下使监理活动达到最优化、使工程质量达到最好并使工程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得最少,也使监理企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使工程质量到达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孟慧业.对现行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10,36(35).
[2]何沛.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5).
【对违章建筑管理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违章建筑管理工作10-27
违章混合建筑10-16
违章建筑看法07-06
违章建筑请示11-12
依法拆除违章建筑简报08-11
违章建筑的处罚制度09-07
企业违章建筑整改说明11-06
违章建筑拆除通知书10-18
农村违章建筑调查报告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