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总结(精选8篇)
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总结 篇1
吾季花开,无限精彩。
转眼间,“吾季花开”小小志愿者活动已经进行了五次,这个学期的活动也暂告一段落。在这五周的时间里,我相信我们志愿服务队的每一位队员都跟我一样,在孩子们身上获得了快乐,在活动中得到了提升。
初次走入良乡希望小学,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在此之前,我没有见过哪一所学校如此简陋。仅有的一排平房充当了教室和办公室,院子里堆着煤炭,孩子们蹲在地上在一块水泥板两侧打乒乓球,而一根拖把则充当了划分场地的球网,连教室也十分拥挤。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里,学校就应该窗明几净绿树成荫,所以,这样的落差极大地触动了我。但看到孩子们充满活力地游戏,他们渴求而稚气的眼睛,我就突然产生一种责任,要给他们带来新的体验。
我们组有11个男生,但是到后来只剩下10个。当有一次活动的时候,大家告诉我其中一个孩子回了老家不回来了,我突然感觉十分悲哀和心痛。最后一次合照时,一个孩子说他下学期就回老家不回来了,我们留下了他的地址,保证一定会把照片寄给他。他们的父母大都是进城务工的打工仔、农民工。他们建设了现代化的城市,而他们的孩子却不能与城市的孩子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我不知道,这个孩子会去之后能不能继续接受教育,我认为这确实是教育的悲哀,国家的悲哀。
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我们与孩子们渐渐建立了感情,成为了朋友。每次孩子们与我们打招呼的时候我都感觉特别开心。我们的每一张合影,大家都拿出最美的笑容。天气虽然寒冷,大家也都不忘去希望小学。
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快乐。而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的是责任,是成长,是一种志愿者的体会。
我相信“吾季花开”会一直延续下去。我相信,孩子们会和我们一起等待明年春暖花开。
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总结 篇2
一、美国志愿服务的概况
1835年法国社会历史学家亚历山大·托克维尔在游历美国后写下著名的《论美国的民主》。在书中, 他对美国社会下了一个评论:美国是一个义工的国家。100多年来, 美国的志愿服务又有了迅猛的发展, 在美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志愿者组织 (又称为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慈善组织)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达到了100万个, 正式注册会员有134, 200人 (1991年) , 《欧美志愿服务工作考察》因为志愿者组织广泛的存在和重要作用, 被称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大社会“独立部门”, 每年4月有一个“全国志愿者活动周”, 每年10月第四个周末是全国志愿者活动日, 各地志愿者举行多种社会公益活动。除了有自己的节日, 美国志愿者队伍遍布全国, 有自己的社会资本、财源、社会资源和影响力。志愿者组织在美国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占美国总消费和总就业数的相当份额, 单社区基金会总资产就超过三百亿, 有“地方捐助的基石”之称。同时, 从本世纪初, 美国一些著名的私立大学就开设志愿服务工作的课程, 目的是寻求更有效的科学工作方法, 以提供最优秀的社会服务。并同时设立了相关的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学士、硕士、博士专业学位。
目前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有: 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社区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等四个方面。在美国, 志愿活动与大学生的教育成才和就业紧密联系, 大学生被鼓励参加志愿活动, 以培养他们的志愿精神, 开发工作技能、自我调节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 以便将来能顺利踏入社会。志愿服务亦成为美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条件, 参与形式多样的服务工作, 从校内到校外, 从城市到社区, 从本国到外国, 用自己的微笑和付出传递爱的力量, 不仅能为受助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促进和社会和谐, 同时有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净化美好心灵, 展示青年形象, 增加人生阅历, 促进全面发展, 不断提高自己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水平。正如著名志愿者组织研究专家、美国学者Salamon所言:“一场有组织的志愿运动和创建各种私人的、非盈利的及非政府的组织的运动, 正成为席卷全球的最引人注目的运动。从北美、欧亚的发达国家到非洲、拉美等发展中社会, 民众正在创建各种非盈利的志愿团体、基金会和类似组织, 去提供人道服务, 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 防止环境退化, 保障公民权利, 以及成百上千关乎人类福社却长久遭到忽视的或由国家承担的种种目标。……这场'团体革命'对20世纪晚期的意义, 如同民族国家的兴起对19世纪晚期的意义一样重大。”[1]
二、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
在美国, 你能切身感受到美国志愿服务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调查表明, 美国的志愿者组织超过100万个, 约1/4的美国人当过志愿者,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大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其中每人平均每周当志愿者的时间为3.5小时, 而且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涉及多个领域,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 参与的自觉性和广泛性。
从1992年开始, 每年10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是全国志愿者活动日。1997年有130万大学生参加了这一节日, 1999年则超过了200万, 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美国大学有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组织, 新生在入学时往往会选择几个符合自己兴趣特长的社团。参加志愿服务完全是个人的自觉行为, 只要你参加, 就要拿出相当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去完成任务。而且, 美国大学生普遍把参加志愿者活动作为实现理想与抱负、显示自己才能、扩大社会交往、积累工作经验或者赢得社会尊敬的重要场所和途径, 来完成他们“想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一朴素愿望。
(二) 政府的推动和引导。
从美国的历史来看, 历届联邦政府都非常重视志愿服务, 在不同时期制订了多部法律, 如《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 (1989 年) 、《全国与社区服务法案》 (1990 年) 、《志愿者保护法》 (1997 年) 等法律。从而为志愿服务的生根开花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美国志愿服务可以是有偿的。参加“为美国服务的志愿者”的大学生, 服务期为1年, 服务期满后可以得到2个学期共9, 450 美元的奖学金 (但不能以现金形式支取, 仅用于缴纳学费) 并且在选择联邦职业时可免除考试资格。而参加“全国民事社区服务队”的志愿者, 凡是年龄在18岁到24岁的, 10个月的服务期满后可得到6, 000美元的津贴及2362.5美元的一次性奖学金。[2]在资金保障机制上, 美国各级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资助数额确是最多的, 占志愿服务资助来源的43%以上。以1998年为例, 当年志愿组织收入总额为6, 214 亿美元, 其中约2, 500 亿美元来源于政府的资助。[3]
(三) 高校的大力提倡。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美国共有121所院校联合制定协议, 使学生参加志愿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据全美独立学校协会声称, 其半数以上会员学校提供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 约四分之一的会员学校将志愿活动作为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条件。如加州州立大学宾馆与酒店管理专业在校内和校外建立了众多的志愿服务基地供学生实习, 要求学生必须有在酒店业不少于800 小时的志愿工作经历。[4]不少学校还制定了财政计划和设立专门机构, 由专职社会工作人员负责志愿活动的管理。一些学校还为社区活动提供学分。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 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该校非常重视学生品格的培养, 从1825 年就成立了学生自治组织 (Student Volunteers Council) , 一直致力于大学校园和社区志愿服务。学校在录取新生时, 注重考察申请人在高中阶段做志愿服务的情况;申请奖学金时, 有耀眼的社会工作或志愿服务经历将为申请者加分; 在学校里, 志愿服务活动更是校园各项活动的主体和支撑, 是学生满足归属需求、丰富人生阅历、展现自身价值的有效载体。许多用人单位也很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工作经历和社会服务经验。在普利斯顿大学, 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 强调多样并存, 并把单纯利己和为己利他作为志愿服务的主要推动力。
(四) 志愿服务的规章性。
美国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参加志愿者组织不是自己想做的时候才做, 也不是利用自己空闲的零碎时间来做每个组织对志愿者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它要求志愿者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在自己生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义务时要提前通知活动的组织者或找到接替的人手。参加志愿服务的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志愿者不能在活动中谋取个人利益;志愿者应制定准确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行事。志愿者组织对各项活动的安排具体而细致, 他们会把工作按难易程度分类, 以便每个人能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而在每次活动之前都会有专人把即将从事的志愿服务的详细资料通知到每一个志愿者, 并讲清楚有关的细节问题。
在信息搜集及管理方面, 互联网的普及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众多, 信息化程度很高, 随意打开志愿者网站, 都能看到准确详细的信息。而且, 各个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的系统化管理也非常到位, 从志愿者招募、录用、监督到后期对志愿者的评估, 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就在2008年公布的《美国志愿者活动》报告, 详细统计了志愿者人数和发展变化, 总结了美国志愿者活动的显著特点。从2005 年9 月到2006 年9 月, 美国有6, 120 万人通过志愿者组织或为志愿者组织提供了1 次以上的志愿服务, 占美国人口的26.7%, 平均每人工作52 小时 (这个数字不包括以个人的方式提供的志愿服务) 。2007年, 35.6%的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其次, 由于在大学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人多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成年人和具有很强志愿者精神的学生, 大学城成为大批志愿者的聚集地。这些都显示了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征。
(五) 志愿服务的宗教引导。
美国社会推崇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就是被基督教徒称道的基督教传统, 它是美国主流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也是美国人引以为荣的思想源泉。因此许多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为了履行基督教的责任。正是由于有传统的道德力量的影响, 所以整个美国社会极力推崇个人奋斗、自由竞争也倡导平等、正义、爱心与帮助。
三、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的启示
虽然中美两国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有较大差别, 但本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共同出发点, 可以就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比较并从中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目前, 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法处于校级立法缺失、区域性立法尝试、全国性立法呼吁阶段。通过志愿服务全国立法, 有助于确立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 解决志愿服务发展的制度性问题。这些是志愿者组织有效运作、发展壮大, 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健康开展的前提条件, 也是高校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放手发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前提条件。
(二) 高校要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目前, 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主要是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由学生社团具体实施, 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和平台的影响, 高校志愿活动往往内容单一、可选择面小、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 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很难形成长效机制。因此, 高校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长效工作机制是解决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稳定、行动不持久、动机功利化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与非政府组织进行持续的、有规划的合作, 从而完善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舆论宣传机制、成员招募机制、指导管理机制、支持保障机制、考评激励机制。
(三) 加强大学生志愿组织的专业化管理。
虽然依靠组织力量推动是中国志愿服务得以迅速发展的基本路径, 但仍有必要强调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通过专业化管理以实现独立运作, 要通过制度设计和规范管理, 一方面强化对大学生志愿者持续服务的激励, 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美国在志愿者组织的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 非营利组织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良好的管理, 越来越多大型活动的开展要求组织者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要锻炼培养大学生志愿者骨干, 吸收他们参与志愿者组织的管理, 从而保持志愿者队伍的流动性和层次性。有必要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加以限定, 改变以往时间上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青年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和树立;通过建立志愿服务计时计量制度, 把大学生参加服务的活动次数、累次时间记录在案, 体现出对大学生所作贡献的评价、认同和鼓励, 这也是对表现突出者进行奖励、表彰甚至公共补偿的依据。尤其要重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内部的情感和经验交流, 这是处理好志愿者的自主性与志愿者组织管理规范化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也是通过大家相互感染促使志愿精神同化、内化的必然需要。
参考文献
[1].李亚平, 于海.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7~8
[2].张庆武.中美志愿者激励的差异性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8
[3].陈东.浅论美国志愿服务经验及其借鉴价值[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3
青年志愿服务的国际经验 篇3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国际经验
从志愿者的产生至今,国外的志愿服务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这百余年的风雨历程中,志愿者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志愿组织的服务也一直面向社会,从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有关的救助服务转向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关怀等新时代的主题。当前,国外志愿服务开展得十分活跃,志愿服务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其中许多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早、规模大,在国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经形成了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运行机制,为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一、志愿组织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国外的志愿组织与中国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不同,它们并不是隶属于某个政府部门之下,而是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属于社会的第三部门,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志愿组织属于第三部门。在国外,志愿服务组织属于第三部门的范畴,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在发达国家,继现代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高度发展成熟后,两个部门逐渐显现出失灵的表现,传统通行模式出现危机,促使人们去探索一种新机制。因此在国家政治领域就出现了“既不是自由市场,又不是福利国家”的“第三条道路”取向,而在社会生活领域,就出现了“通过志愿提供公益”的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或NPO(Non- Profitable Organization)。从范围上讲它们是不属于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企业)的其他所有组织的集合。除了“第三部门”这一称呼外,这类社会组织还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非国家部门”等名称。
目前,由于“第三部门”所囊括的社会组织多且杂,很难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国现行的定义是:指既不是政府机关部门又不是营利性部门,组织活动经费是非营利收入(如收缴会费、接收捐款、财政拨款等)从事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没有做或无法做的社会公益事业,宗旨是为社会群众实现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及健康发展,这样的组织就是第三部门,具有民间性、组织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及自治性等特征。
(二)第三部门的重要作用。第三部门虽然独立于政府之外,但与政府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政府机构干预社会的政策与第三部门规模的发展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如果政府加强对社会的干预,第三部门就呈现萎缩状况;政府要是实行宽松政策,放权给社会,第三部门则会迅猛发展。西方国家的第三部门己经成长为一支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表现:
(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机会;(3)填补政府缺失与提供公共物品;(4)加强资源运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5)扩大社会公平;(6)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7)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监督和协调作用。
二、完善的法律体系
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志愿服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美国的《志愿服务法》、德国的《奖励志愿社会青年法》、加拿大的《志愿工作法》等,通过这些法律来诠释志愿工作者的使命,支持志愿服务工作。从法律上明确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志愿者提供保险、法律法规支持等。
此外,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志愿服务纳入到本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志愿者参与的活动具有较大危险性的时候,国家和社会为志愿者承担这种风险。除了美国、德国、加拿大之外,英国、法国、西班牙、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都制定有志愿服务法规或者非营利部门的法律法规,以指导志愿服务工作。从国外志愿服务的实践看,志愿服务的立法对鼓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的甚至成为具有强制性的义务性要求。
三、严密的资金运行机制
国外志愿组织之所以能够得到充分和长足的发展,主要原因即在于其建立了严密的资金运行机制,一方面政府建立了税收优惠机制,另一方面还有较为完备的资金筹措机制,为志愿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一)政府建立税收优惠机制。当前,我国志愿者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财政,包括财政拨款和补贴、政府作为第三方为服务付费、政府提供项目经费三方面。政府财政拨款的比重虽然大,覆盖面却不够广,不能完全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应借鉴英国和美国的做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募集资金。英国制定了返还所得税制度,2004年又宣布允许中小企业的员工可以直接通过他们的工资发放银行代理捐款,该制度还规定了企业的捐款额从税前利润减除,即捐献部分是免税的。美国的遗产税率是根据遗产数额的多少而定的。据美国国家税务局估计,目前联邦政府每年因为对非营利组织的“暗补”所造成的税收转移高达445亿美元。
(二)较为完备的资金筹措机制。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支持、服务费用和民间捐赠。其中服务费用占的比重最大,为47%。而我国非营利组织平均收入结构中,政府支持占一半,经营性收入仅为6%。而根据美国相关部门统计,1996年美国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中,私人捐赠18.9%,服务收费占38.6%,政府拨款和项目协议31.7%。此外,政府对志愿者及志愿组织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如英国政府制定的返还所得税制度。
参考文献:
[1]龚万达.国外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
[2]刘洪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3]陈素文.比较与借鉴——中外青年志愿服务现状透视[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4]曹卫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概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县青年志愿者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篇4
-----团XX县委典型经验材料
近一年来,团XX县委在县委、团市委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始终把志愿服务作为团组织带领青年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行动中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积极投身XX“和谐社会”建设,全县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富有特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三年来,我县共招募各级注册青年志愿者300余人,分布在全县各条工作战线上,集中开展了医疗卫生、环境清洁、生态环保、文化艺术、科学普及、安全保卫、法律援助、扶贫帮困、抢险救灾、人防教育、旅游服务及大型活动接待类等共200余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全体青年志愿者以其良好的形象、乐于奉献的精神,突出的表现和出色的工作业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一、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中,团县委注重从根本抓起,以文化为抓手,以理念为先导。不断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普及,利用各种载体培育打造志愿文化,使志愿精神成为XX人文精神的重 要组成部分,将志愿服务打造成公益事业的第一旗帜、奉献社会的第一平台和年轻人参与的第一选择。2010年元月,在广泛宣传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基础上,团县委联合县域新闻媒体共同策划了一期征集我县青年志愿服务口号的大型宣传活动,来自全县各乡镇、行业的300多人利用网络、短信、电话、邮件等方式踊跃投稿,共征集到青年志愿服务口号600多条,后经过群众投票、专家评议等环节,确定我县青年志愿服务口号为“我青春,我奉献;我奉献,我快乐”。此次征集活动很好地宣传了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意识,初步形成了“我青春,我奉献;我奉献,我快乐”的XX志愿者文化,增强了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把握志愿服务方向
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把握志愿服务的方向,只有把住了方向,志愿服务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才不会沦为“花架子”、“形象工程”。从根本上来看,志愿服务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紧紧把握这项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今年6月17日,XX县遭遇特大暴雨的袭击,抗洪抢险成为当时党政工作的中心,团县委第一时间动员县人民医院等单位组织60余名青年志愿者分为医疗救助、疏通交通、应急抢险三个小分队连夜翻山越岭赶赴受灾最严重的河口、枫木团乡,和广大群众一起抢险救灾,救助伤员,疏通交通,经过连续两昼夜的艰苦奋战,成功将受灾 损失降到最低,出色地完成了预定任务,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三、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志愿服务工作要赢得社会的认可,很大程度取决于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近年来,团县委努力整合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商业机构的资源,创新志愿服务形式,突出志愿服务特色,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如为将县城打造成为一个山水宜居城镇,团县委从2005年起连续5年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了“爱我家乡——保护巫水河”生态环保活动,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对家乡的热爱;针对我县农村孤寡老人较多的现象,团县委组织县人民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推出了“青春伴晚霞,晖映夕阳红”系列活动,为100多名农村孤寡老人建立了身体健康卡,定期为老人们检查身体,打扫卫生,照顾饮食等;针对我县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现象,团县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志愿活动,不仅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灿烂的笑脸,还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为打创“无毒绿洲、平安绿洲”,县禁毒协会的青年志愿者推出了“人人抵制毒品、人人参与禁毒”大型宣讲活动,10余次深入社区、走进农村、面向家庭宣传禁毒知识;为更好的学习雷锋精神,团县委将每年的3月定于“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全县的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使广大年轻人更好地理解了志愿服务精神,并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四、完善志愿服务机制
在全县青年志愿服务队伍扩大和影响力提高的同时,青年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也迈出了新步伐。2009年7月,团县委主导成立了XX县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制定了《志愿服务章程》,制作了统一的志愿服务证书和工作手册,要求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时佩带会徽、戴志愿者帽子,进一步规范了志愿服务。同时,我们在网上建立了XX青年志愿者联盟QQ群(153302239),大大拓宽了志愿者组织与青年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了吸引和凝聚青年的作用。今年以来,团县委加强了对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培训、考核、服务等具体规范发展措施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进一步树立了志愿者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志愿服务水平。
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总结 篇5
二、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探析。
( 一) 志愿服务参与全民化。
美国志愿服务普及推广非常深入民心。据有关调查显示, 美国的志愿者组织超过 100 万个, 美国大学有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组织, 新生在入学时往往会选择几个符合自己兴趣特长的志愿服务性质的社团。约 1P4 的美国人当过志愿者,其中每人平均每周当志愿者的时间为 315 小时, 从 1992 年开始, 每年 10 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是美国志愿者活动日。1997年参加了这一节日的大学生达到 130 万, 1999 年则超过了200 万, 这反映出在美国做志愿者是全民普遍的意愿。[ 2] ( P101)在美国大学生看来, 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仅仅是为社会作贡献, 更可以显示自己才能、扩大社会交往, 甚至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实现理想与抱负和赢得社会尊敬。
( 二) 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化。
美国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规章制度非常严密。例如, 对培训的要求, 志愿者接受必要的培训并承担相应责任; 志愿者不能在活动中利用与他人接触的机会谋取个人利益; 志愿者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提供服务。志愿者组织会根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 匹配志愿者的能力水平, 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 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
在韩国, 教育部特别设立了学生服务活动信息指导中心, 负责推动和规范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活动。韩国政府规定, 大学生要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教育科目进行实施。韩国在 1972 年建立了韩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委员会 (KUCSS) , 目前有 201所大学成为该会会员。KUCSS 的目标在于提供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激励他们的志愿精神。
( 三) 志愿服务运作市场化。
英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生存发展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据统计, 在 2003 年, 有 27% 的公民会每个月参加至少一次志愿工作, 途径包括参加俱乐部、协会或其他组织活动; 有39% 的公民表示一年最少参加一次志愿工作, 其中相当一部分成员是在校大学生。[ 3]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在英国, 基本上每一个志愿组织都是独立的法人机构,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大学生通过加入这些组织实现志愿服务的市场化运作。因为资源 ( 志愿者、社会捐献资金、政府拨款) 有限, 不同志愿组织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所以, 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志愿者往往都有很强的竞争意识, 他们会精心设计活动。志愿组织都在探索经营生意, 谋求利润, 支持志愿服务的发展。
( 四) 志愿服务教育课程化。
有资料显示, 2003 年日本有 716% 的大学引进志愿服务课程, 其中 26% 属于必修课, 74% 属于选修课, 学分从 1 个到 4个不等。学校要求参与课程的学生在社区、医院或其他机构做志愿服务, 以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课程。通常, 志愿服务项目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由指导教师负责完善, 学校的志愿服务中心负责推动落实。学生完成志愿服务规定小时数后, 向课程老师递交评估报告, 这份报告将成为学生履历的一部分。在 1995 年的大地震中, 135 万志愿者参与了紧急援助活动, 其中志愿者主力是学生, 比例高达 75% , 青年学生志愿者的崛起并日益成为抗震救灾的生力军, 让日本社会和政府调整了志愿服务政策。此后, 日本政府对非营利部门和志愿服务给予积极支持, 50% 的大学借此机会建立了志愿服务中心, 大力推进大学志愿精神, 以此提高教育机构的声誉。志愿 精神 教育 已经 成为 日 本教 育成 功的 一 种体现。[ 1] ( P271)
( 五) 志愿服务研究阵地化。
目前, 韩国有 12 个大学建立了志愿服务研究中心, 就志愿服务的有关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 并在南汉城大学建立了志愿服务系, 设置的课程包括志愿服务计量、志愿者管理、志愿组织管理、志愿服务经济学等等。各个志愿服务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很活跃, 并拥有若干出版物。
三、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一) 更新志愿服务理念。
理念是推动志愿服务的核心。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要突破发展瓶颈, 就必须树立现代志愿服务理念, 要从传统的慈善救济转向现代志愿服务, 从政治考量转向社会考量, 从社会动员转向个体选择, 从短期宣传转向品牌推广。传统慈善行为大多体现为有能力、有财富的人帮助无能力、无财富的人, 在 / 助人0 的同时, 也显示出助人者的优越姿态。而现代志愿服务强调的是 / 互助0 和 / 共赢0。一直以来,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带有比较浓重的政治意味, 认为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新的历史条件下, 特别是全球化浪潮的到来,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更多地应该思考 / 转型0, 淡化政治意味, 凸显社会意义。在动员方式上, 也要改变以往靠组织动员的 / 运动式0 和 / 别动队0 角色, 逐步向社会化动员转变。当志愿服务变得自由、好玩、富有乐趣, 才能产生长久的吸引力。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具体的工作, 并非一朝一夕, 在提高民众意识、积极争取政策之后, 要建立品牌性的工作项目, 来促进工作的开展。
( 二) 优化志愿服务环境。
环境是志愿服务发展的关键条件。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环境包括法制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只有通过优化志愿服务环境, 才能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法制化、体系化、阵地化、信息化和社会化。
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总结 篇6
2014年5月24日,南京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召开无偿献血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表彰大会暨志愿服务工作者先进经验交流会,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蔡长坤、吕佳、韦倩、胡正杨、顾苗五名同学受邀作为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参加会议,接受红十字会表彰并与其他社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经验交流。
会议分工作报告、优秀志愿者表彰、经验交流、拔河互动四个流程进行,南京卫生局副局长胡万进、南京红十字会副会长刘霞、南京红十字会秘书长何慧君分别总结了红十字会无偿献血项目的开展状况、指明了红十字会血液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志愿者的工作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会上对以吴良运同志为代表的优秀志愿者予以表扬,吴良运拥有志愿者队伍中最长的服务工时,曾获国家无偿献血金奖、年度优秀志愿者称号等奖项,他的志愿服务时间已达到相关志愿者表彰标准的终身荣誉奖项,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校与会的志愿者们也依次受到表彰。而后我校志愿者团队在经验交流环节中与其他志愿组织积极互动,在管理与活动开展上相互学习进步。通过会议最后的拔河比赛,使大家享受了团队合作的快乐,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增进各志愿服务组织间的友谊,使大家融入到这个团结的志愿服务团队中去。
关于玉米区试工作经验的总结 篇7
1 播前准备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周期长、品种类型多、人为操作因素不一致等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作为试验人员, 播种前要全面了解试验方案中的具体要求, 熟练掌握每个操作细节。选好试验田, 对照方案核对种子, 检查所供种子与方案是否一致, 并及时剔除霉变病粒、虫粒、烂粒和秕粒, 在日光下晒种1~2 d。同时, 做好田间准备工作。试验田应选在肥力均匀、土层厚度一致、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四周地面开阔 (没有树木、房屋、高压线杆等障碍物) 、前茬作物布局一致、未做过试验的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 应及时耕翻平整、拉线起埂、平整畦面, 达到地面平整、田埂顺直、上虚下实的整地标准。播种前, 还应按方案要求规划好小区, 划出走道、保护区, 插上小区标牌, 以备播种。
2 播种
播种是做好田间试验的重要一环。播种时, 按方案种植图逐小区分发种子;发完后, 逐区检查每区标牌与种子袋、方案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 再逐小区开沟, 按标尺位置点播, 或不开沟带尺点播, 或由机械定行、定穴播种。应力求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每个重复处理必须当场播完, 每个试验应力求当天播完。
3 田间管理
3.1 除草
出苗前, 用40%乙莠水悬乳剂3 kg/hm2对水300 kg/hm2充分搅匀, 用弥雾机喷施, 一般在无风天气下喷施, 尽量做到不重喷、不漏喷[1]。如苗前未喷除草剂, 应在苗后2~4片叶时, 用50%都阿合剂22.55 L/hm2对水750 kg/hm2, 或用克无踪2 250 m L/hm2对水750 kg/hm2, 定向喷雾在玉米幼苗根部周围地表上, 避免将药喷在玉米茎叶上, 以防发生药害。也可用4%玉农乐、青岛玉成、金尔农母Ⅱ号等新型除草剂防治。防治田间杂草要与人工拔草相结合, 一旦杂草长出, 应及早拔除, 要求全生育期田间无杂草, 以防出现草欺苗现象。
3.2 间苗定苗
玉米出苗后, 3~4片叶间苗, 5~6片叶定苗[2]。间、定苗过晚, 容易造成植株拥挤、互相遮光、争夺水分和养分, 影响植株发育。要按试验规定密度留苗, 如有缺穴, 应在邻近处留双株。
3.3 科学施肥
玉米试验田土壤肥力应高于当地生产水平, 实行科学施肥。避免前期徒长, 拔节过快, 导致后期倒伏。一般宜采用前轻后重式2次施肥法, 在拔节期追施总肥量的30%~40%, 第1次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总肥量的60%~70%, 以尿素等速效氮肥为主。施肥按每公顷计划施肥量算出每小区、每行施肥量, 做到分行称重, 开沟或定穴均匀施入, 然后覆土盖实, 或用单腿耧人工拉耧施肥[3]。
3.4 及时浇水
玉米播后2~3 d, 若墒情不足, 应及时浇蒙头水。施肥后, 应根据玉米长势、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要适当蹲苗。拔节后期, 玉米进入雌雄分化、抽雄授粉阶段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灌浆期至成熟期需水量逐渐减少。
3.5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褐斑病、纹枯病、茎腐病。
4 田间记载
做好田间记载是田间试验的重要一环。每个技术人员, 都要熟练掌握不同试验的记载项目和标准, 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的时间和标准, 逐日进行调查记载。
5 田间收获
5.1 玉米成熟标准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2006年3月15日重新发布的“国家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预备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指出小区90%以上果穗的籽粒出现成熟黑层的日期即为成熟期。
5.2 准确收获
收获时, 应先取10穗考种样。取样应取中间行, 去掉临近走道2株, 从生长均匀、穗大小一致的连续10株中抽取10穗装入考种袋, 然后再收其他计产。在田间应剥掉苞叶花丝装入计产纱袋, 袋内装2个牌, 袋口扎1个牌。要有专人检查每个小区是否收净, 收获的株数、穗数与调查数是否一致, 填写纸牌与田间插牌、种植图是否一致, 袋内装牌与袋上挂牌是否一致, 核对无误后, 运回称量鲜重后再晾晒。脱粒后晒干、称重, 测出水分, 准确考种计产。
参考文献
[1]杨楠, 王慧茹, 班亚伟, 等.玉米高产开发田间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 2009, (8) :21.
[2]孙凤, 于占国, 张凤.玉米大垅双行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4) :190.
[3]司书丽, 刘晓萍, 谢虹, 等.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株型性状分析[J].华北农学报, 2009, 24 (12) :57-61.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篇8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途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养本身是一个相对来说较长的过程,而“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学生学生习惯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奠基时期,这一方面需要家庭教育的引导;另外一方面更需要靠学校教育的引导和规范,在这方面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更加凸显其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发挥小学班主任的服务和引导作用,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良好发展呢?
一、把“爱和尊重”放在首位
在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贫贱的区别。班里肯定有后进生,在这个方面,本人作为班主任,要做到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因材施教,对他们每每都真诚相待,处处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关键是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心里困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创造环境和机会使后进生表现出优点和长处,恰当适时的表扬他们,及时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例如我们班有一位同学以前作业潦潦草草又马虎,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的挺快,可是质量不行,于是我找他的父亲和他交流了一下,了解了他在家的学习状况,然后循循渐诱指导家长,通过观察督促才能认真完成作业。我找此学生谈话,跟他说,你是聪明的孩子,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是易如反掌,就看你是否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他自己也表示愿意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是怕没有这个恒心,于是我和他父母及时联系,共同做好对学生的监督。渐渐地,他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了,我对他的进步及时的进行表扬,并号召全班向他学习,于是,他的自信心、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并被选为我班猛进生。
二、和各科老师一道齐抓共管
要想取得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分不开各科老师的共同努力。上学期我班的语文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是语文老师辛勤耕耘、科学教学、合理管理赢得的。科学老师,公务繁忙,但他仍不忘班级班风、学风的管理,采取了师生互相监督制度措施,通过以上其它科任老师的努力,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真正做到自力、自治、自强。
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总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在大家心中,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周围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我却认为,如果这些孩子不受点挫折教育的话,将来遇到困难时承受不了。所以,平时我会严格要求他们,特别是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会毫不留情的批评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自己没有特权,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完美。
三、班主任形象要注重
课堂上讲究方法,幽默风趣,对纪律又要要求严格;搞活动时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参与其中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重心长的做思想教育。要在各方面给学生做榜样,要求学生作的事情,自己必须先做到。班主任可以以自己或周边亲身经历的事现身说法,让学生对我们有亲近感,真实感,更容易去模仿。对待学生犯错批评要形式多样,掌握尺度。我们要细心揣摩学生心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态度有时温和相劝,有时严肃指正。但一定要有理有据,让学生心服口服。
四、责任感教育要加强
责任心是要培养的。我们的社会之所以繁荣富强、井井有条的在发展,正是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学生们的责任则是努力学习,在大好时间积累知识,为长大以后接受更大的责任而准备。我经常教育学生: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我们的责任心就是现在努力学习,无论老师布置什么作业或班级工作,我们都要本着负责任的心态认真完成,不要辜负老师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无论我们将来走上社会承担什么工作,我们都要坚决承担好我们的责任,不能辜负祖国与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要懂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五、培养学生拥有强烈的上进心
我们的学生中有部分孩子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而失去了上进心。适时教育学生,依赖父母的供给只能一时而不能一世,那种是无能的表现。在这种竞争强烈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上进心,不努力学习,不愿意或不敢接受挑战和竞争,就势必要在未来社会的工作竞争中被淘汰。非但不能给国家社会造福,惠及他人,反而会带给自己和身边的亲人窘迫与痛苦。我们懂得了上进心的重要性,必须从现在的学习生活入手,多练习、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决不放过一个知识上的疑点,多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学会互帮互助,和同学们建立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团队关系,促使自己不断前进。
六、调动多方因素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在这方面,教师的积极主动,更能赢得家长的陪护、支持,达到事半功倍。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与教育,对其一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方面的自制力较差,而班主任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加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提高小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作为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积极采取策略解决问题,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孙志超.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
【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总结】推荐阅读:
“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总结07-22
扫除志愿服务活动总结07-09
教师志愿服务活动总结08-24
寒假志愿服务总结209-11
街道服务志愿活动总结书09-28
志愿者服务工作总结07-01
小学生志愿服务总结08-23
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总结08-24
志愿者服务总结怎么写10-02
年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总结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