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后顾

2024-05-12

前瞻后顾(精选8篇)

前瞻后顾 篇1

引言近来,我的一些国内外朋友都殷切希望我写下一生中的片光零羽.追忆起成长岁月固然使人感到温馨,但环境压力总迫使我先去做那些更紧迫的事情.<神经科学年鉴>(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的主编约请我为“年鉴”撰写一篇刊头专文,这成了必要的附加动力,使我终于沉下心来对自己科学生涯作一次简要的回顾.我的自述主要涉及我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背景中成长为一名神经生物学家的.

作 者:冯德培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刊 名: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年,卷(期):20xx 20(2) 分类号: 关键词:

前瞻后顾 篇2

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的第6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 (CCMT2010) , 将于2010年4月12-16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本届展会的主题为“展示自主创新成果, 推动产业振兴升级”。部分展品如下。

广东高新凯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展位号:A-703)

该公司这次主要展出如下产品:

●LGR滚柱直线导轨系列, 超精密、高扭矩、超重载荷、超强寿命、极长寿命, 专为高档数控机床配套;

●LG系列, 独特的类双圆弧结构, 相对于单圆弧更高刚性, 能更好的承受冲击载荷, 特别适合于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使用;

●LGS系列, 辅助不修钢带全密封防尘、自动调心功能强, 精度高, 并能加自润滑装置, 可应用在木工机械、对环境要求严格的自动化生产线上;

●LGZ系列, 自动调心功能强, 精度高, 摩擦力小, 为HTPM的专利产品, 可以配合LG系列应用在安装误差相对较大, 对摩擦力敏感的设备上。

广州市诺信数字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展位号:A-505)

该公司将借本次展会重点推出XKT500钻攻中心机。产品性能如下:高速快进60m/min, 攻牙速度6000r/min, 前置式

14把刀库, 换刀时间1.2s。快速移动达到60m/min不变形, 速度快节省加工时间。超大型立柱、超大跨底座, 采用六点支撑结构, 高速位移下不震动、不变形。低惯量主轴、高速攻丝反应灵敏, 夹臂刀库换刀快速准确。

博世力士乐 (中国) 有限公司

(展位号:B-010)

该公司将展出全系列的数控系统IndraMotion MTX, 包括可以实现12通道64轴控制的针对多任务复合加工或自动化生产线的MTX performance, 可以实现2通道8轴控制的针对高端单机的MTX Compact, 可以实现4轴控制的针对中国市场的MTX micro, 以及交钥匙的自动化物料输送和机械手解决方案IndraMotion Handling。

哈斯自动化公司

(展位号:B-070)

该公司在这次展会上将推出一款拥有完全铣削功能的小型、高速的镗铣加工中心——DT-1。

国内种业的后顾前瞻 篇3

缺乏“明星”企业,持续研发投入少,管理水平低,无力抵挡外资种业巨头的强大攻势,业内领先公司纷纷与外资公司合资,国家相关政策执行走样等诸多因素,都成为国内种业公司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拦路虎”。

体制积弊

研产制销分离,中间环节效率低,弊端很大。

“国内种业形势的严峻也在于此,因为完全跟国外巨头不是一个数量级。”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授王象坤说,“农业部有一个种站资料,国内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种业公司有200多家;但实际上有科研能力的,也就100家;而真正有核心科研力量的更少。”

这不能不说与我国原有的种业体系有关。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内的种业研发由大学、各类农业科研院所负责,全国各级种子管理站控制流通,而因为“假种子坑农”干系重大,所以国家对于种业市场的开放和管理一直很谨慎。这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国内种业“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对此,全国各级主管机构自然不会熟视无睹,但如何选准突破口确属难题。

王象坤教授是科技部种业领域863项目和973项目专家,负责过诸多种业项目的评审。他透露,考虑到我国“三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谁来主导国内种业发展曾一度是讨论的焦点。

“在原有体制下,大学等科研院所都有研发实力,但主要是研究为主,不管生产和流通,研产制销分离,中间环节效率低,弊端很大。”王象坤举例称,湖北仙桃良种站的农艺师石明松早在1973年就发现了对于两系杂交稻育种特别关键的“不育系”植株,这种植株在夏天高温长日照下不育,但在秋天低温短日照下可育,这一发现对减少水稻育种环节有至关重要的突破意义。

石明松据此希望能到大学任教,并将自己的中级职称变为高级职称。但由于石明松只有中专学历,他的要求一直未能得到满足。直到1980年,也就是7年之后,石明松的要求得到了相关部门同意,他才向国家交出了自己“垄断”达7年之久的两系杂交稻“不育系”植株。此后,我国的杂交稻育种顺利地“三系”变“两系”,在育种环节减少、制种成功率提高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对于国内的种业技术研发来说,这种计划体制遗留下的积弊无疑极大妨碍了业内研发水平和实力的提升。

“因此,九五计划时,我们就提到了未来中国种业研究谁来主导的问题。但直到十五、十一五,科技部才明确认可了要以企业为主搞科研的大方向。这之后,企业核心品种研发和攻关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良种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关键中的关键。”王象坤说。

过度竞争

在国际种业竞争的大背景下,国内种业公司间的‘过度竞争’甚至不如‘垄断’更好。

事实上,“九五”计划末期,中国种业变局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方面,国家因为推进“入世”(即加入WTO)谈判,农业的开放领域、程度和时间表均在讨论之列。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市场经济冲击,国内种业的新力量已经涌现。而2000年7月《种子法》的通过,更成为我国种业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的“分水岭”。

“2000年12月《种子法》的实施,让我国的种业迅速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从计划时代进入了市场时代。”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李绍明称,“此前,我国的种业主要由2000多家各地种子站和一些小的地方公司控制。但《种子法》的颁布后,各地的种业公司数目迅速上升到了8700家。”

李绍明分析认为,《种子法》实施后,国内种业公司剧增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审批许可的“双通道”制——国家和各省都有权力审批,种业公司“多小散乱”的“过度竞争”格局由此成型。

“在国际种业竞争的大背景下,国内种业公司间的‘过度竞争’甚至不如‘垄断’更好。”李绍明称,完全的“垄断”格局很难出现,即便像微软这样占操作系统80%~90%市场份额的公司也并未因为“垄断”而影响创新,但“过度竞争”却逼迫大家都不能考虑得太多,“企业今天都活不过去,何谈什么科研投入和明日规划?”

此外,国家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非市场”政策差点毁了国内种业的几家领先公司。

“譬如良种补贴,我国的大田农作物种业市场约300亿元,国家每年给予100亿元的财政补贴。表面上看,国家的扶持是大好事;但实际上,国家补贴由各县农业局说了算,负责最终的具体分配。而因为农业局会优先照顾本地的小种子公司,补贴额度又相当高,接近种子市场售价的50%,因此,大种子公司的良种纷纷滞销。”李绍明表示,包括用行政手段对良种进行“限价”,都让实力并不强大的国内大型种业公司“有苦难言”。

当然,国内种业的一批龙头企业确实也在“九五”末期开始涌现。

张平就是在这时购买了原属吉林省种业管理总站的种子大厦,并与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结下了深厚关系,奠定了平安种业发展的科研基础。其他诸多而今耳熟能详的国内种业公司,亦无不在这一时间前后取得长足进展。

合资“阳谋”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跨国公司只需极少的合资投入就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收益。

2006年,继合资登海种业之后,杜邦先锋又与敦煌种业成立合资公司。敦煌辐射西北、东北地区,登海种业则覆盖京津冀、黄淮海以及淮北地区。至此,东北、华北、京津冀、黄淮海、西北、西南等6大国内主要玉米产区布局中,杜邦先锋公司已基本全部掌控。而孟山都在西南,KWS在黑龙江,先正达在吉林北部、新疆和西南等地区都占有很高市场份额。

不得不说,“过度竞争”的种业格局,对于跨国公司选择合适的合资或者并购对象,实在是种意想不到的“福利”。

脱胎于各地种子管理站、各地农科院所、农研高校的诸多国内中小型种子公司,生存都不容易。缺乏研发能力、资本金弱小、利润率低、更多依靠原有行政管理关系、小富即安等各种主、客观因素,注定了大多数公司要被市场逐渐淘汰。

在这种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下,跨国公司只需极少的“合资”投入就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收益。

以杜邦先锋公司的“合资”为例:2002年12月,杜邦先锋和登海种业合资的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08万美元(当时一期投资约合3000万元),杜邦先锋占49%股份。登海种业2009年财报显示,先玉335销售收入约3.18亿元,占公司主营收入的54.99%,同比增长47.97%,毛利率高达74%,实现主营利润约2.356亿元。以此简单推算,合资7年之后,杜邦先锋当年不到1500万元的合资投入,2009年纯收益即近1.156亿元。

后顾客时代的营销趋势 篇4

对行业和市场的了解,似乎并没有强化对市场的掌控力度,相反的是,过于熟悉已经使企业失去了新鲜感和敏锐,迟缓的反应与乏力的推动,已经成为企业的最大的阻力。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和整个消费市场发生着深层次的嬗变,无论是行业格局,还是顾客需求,乃至企业自身的定位,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脉络。

如果说,之前的喷发是一种自然的市场需求的集中释放,跟产量相关,那么,之后的需求则更应该是一种以顾客意愿为驱动力、以价值为核心要素的满足与保证。

2005年的一个出人意料的市场变局,正式宣告了后顾客营销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候,顾客需求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逐步上升,而其成分也有最初的简单需求变成更加复杂和周全的考虑。由是,是多年的市场培育与顾客自我意识的萌芽,让市场营销由最简单和粗糙的重复劳动,变成一种更富有人情味道的艺术交流与心灵沟通。

价值原点:打通生死关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粗制滥造仍然是行业的一个通病。

在第六届重庆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结束后,宗申产业集团高级副总裁吴健很失望地感叹:“粗制滥造到什么地步了,不看你简直不敢相信!有的企业还明目张胆地把仿制的产品摆在展台上!我太失望了,这就是制造?!”他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他所在的宗申集团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都是数以亿计,仅研发基地的面积都超过300亩,比起某些企业的厂房面积都要大得多,更别说宗申产业园。在本次车展上,宗申展出了一款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宗申快乐 100。“本来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加强交流,促进企业的觉醒和提高的,但是,目前的这种情况,使我们哪里敢把其它的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摆出来呢?估计我们还没有量产,别人已经开始卖了。”吴说。

他说的就是这个行业的客观事实。每年的摩展都有许多企业派出的“商业间谍”,他们不仅广泛地收集企业的各种产品资料,拍摄新品的图片,还尽可能地套取企业的商业秘密。“收集企业的各种信息,这个并没有错,关键就是不能剽窃别人的知识成果,而应该在别人的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更好的东西出来。这样,才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推动企业研发水平的提高,形成一种良好的互相学习、交流与提高的风气。”吴指出,正是剽窃风太厉害,使很多企业的巨大投入不能得到应有的收获,这也是中国摩托车行业今天所面临的窘境:偌大的一个市场,卖来卖去的都是日本几十年前、而现在早已淘汰的老产品的原因所在。

这难道仅仅是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太可爱?如果愿意对比汽车行业,我们就会发现剽窃和仿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起初,大众和通用都是跟现在的日本摩托车企业一样,把一些过时的车型和技术引进中国,以信息差和消费差来二次消化老车型,创造了历史性的奇迹。而今天,这些世界汽车巨头不得不改变策略,争先恐后地引进最新车型,实行全球同步,因为资讯的发达、消费者的成熟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市场开启了一个新汽车时代:中国成为一些汽车巨头的最重要的增长极。但是,反过来看看中国摩托车行业,绝大多数企业依然深陷仿制组装的泥潭。

如果说过去因为顾客对摩托车的认识太粗浅,顾客由于不了解而“可爱”地消费的话,那么,很显然的是,在进入一个填充式购买和二次购买的新时期后,来自口碑和经验对购买的影响将成为今后营销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肯定的是,第二轮的拉力赛正式展开:综合因素需求主导的新营销阶段将进一步拉开主流品牌与落后品牌的差距,由此,真正的主流品牌军团将以更加显著而突出的优势浮出水面。

而事实上,能够让这些企业成为第一军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企业所拥有的价值体系。那么,这个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呢?

强烈的价值理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强烈的价值理念作为这个企业的血脉,那么,这个企业肯定不会成为一个长寿的企业,更不会成为一个卓越的企业,最多不过是一个辉煌一时、昙花一现的速死型企业而已。一直受到社会关注和尊敬的华为,应该是中国最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遭遇“华为的冬天”的严峻时期,任正非果断地投入5亿美金请IBM进行管理革新,然后又是投入巨大的培训资金,当时,很多高层和员工都抵制,但是,任正非知道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必须要具备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过去强调“狼性”,是孤狼,而现在要强调的是“狼性团队”,因为要参与的是国际竞争,高效的团队是实现国际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正是怀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价值理念,华为不仅拥有了核心技术,还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制造的楷模。

很显然,在摩托车行业,真正具有自己的价值理念的企业有几家呢?尽管,在行业的统计里,105家企业仍然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是,价值理念的普遍缺乏是绝大多数企业的致命伤。没有明确的价值理念,就不能真正明确企业的方向,更无法来定义企业行为的意义,也就无法形成一种持续的推动力和自觉创造的动力。

不竭的研发动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也成为全球性的市场。正如一本书名一样,“世界是平的”,市场也是平的。无论是欧美企业还是日本企业,真正在世界上形成竞争力的都是具有雄厚技术实力的企业。没有技术积累,那么未来肯定只是幻想了。当然,在前一个阶段,满足市场的初级需求抚育了一大批中国式组装企业,如果说,这是一个行业诞生过程中的必然阶段的话,那么,当国内市场出现消费能力下降之后,也意味着新的消费阶段出现:复合型消费。跟以前的初级消费不同的是,以前的消费仅仅注重价格和外型,也就是眼睛可以看到的,那么,今后的消费则更注重“看不见的东西”,如品牌、品质、设计、服务等。也就是说,浑水摸鱼将会逐步变得困难。这也可以解释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时候,一线品牌却逆风而上的现象。在今后,这样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优势效应将加速行业的两极分化。

经济发展和全球化带来的是消费升级和市场升级。值得担忧的是,在应对新的消费需求方面,本土企业似乎并没有足够的准备,尤其是技术上的储备。尽管,大长江锻造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精益制造的生产模式,这应该是跟日本铃木合作的最大收获。而事实上,日本汽车的崛起,正是得益于其精益制造的高效模式。无论是本田还是丰田,都成为日本制造的一种生产模式的典范:不仅能够更高效,而且能够保持高质量。显然的是,大长江已经得其精髓,成为中国制造的一个榜样也是理所当然。但是,作为龙头企业的大长江也有令人担忧之处:日本丰田之所以所向披靡,不仅是因为其精益生产模式之功,还因为它在质量控制基础之外的技术进步。在满足经济型轿车需求的基础之上,丰田和本田开始进军豪华车市场。尽管,相比欧美汽车巨头,丰田的技术与工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多年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已经使差距变得越来越小,最重要的是,它已经具备了进军豪华车市场的基础与实力。

司法改革的现状与前瞻 篇5

中国的司法改革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公共话题。但是这

一、两年来,关于司法改革的议论好像多少显得有点低迷,不是那么红火、提神。司法改革面临司法机关、法院自身难以克服的很多问题,它涉及到国家整个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审判领域或有限的司法领域。

司法改革已经推行了十五六年,如果要对迄今为止的司法改革作一个回顾和评价,国家检察官学院的张志铭副院长说有点一言难尽的感觉。在法制日报社与赣州中院共同主办的以“中国司法改革的现状与前瞻———地方法院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赣州司法论坛”上,他引用了前人的两个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道出了这份感觉。

中国司法改革的现状

多年以来一直走在司法改革最前沿的北京大学贺卫方教授在论坛上演讲时说,大家都知道,中国在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最大的一个方面正好是在大家所工作的领域,是过去十多年间改革最具活力的一项,就是司法体制改革。

贺卫方说,司法体制改革可以解决有些人希望在政治领域改革能够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如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我们想方设法地通过公正的司法制度的建立,通过法官素质的提高,程序正义的实现,审判过程的更加公开,执行体制的理顺、证据制度的改造,检察权和审判权的合理构造,律师对司法过程的更深刻的参与,使公民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如老百姓与政府之间的纠纷,可以把案件起诉到法院,当事人不需要对司法公正有任何的担心,这就意味着国家的政治生活发生的变化,法院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西方有些国家,比如美国,连总统竞选中因选票发生纠纷,这样的冲突居然最终是由法院作出裁判并决定,良好的司法体制保障了政治生活的有秩序的进行,保证了最高权力的和平交接,而司法制度在政治关系的调整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贺卫方看来,法院不应成为改革的先锋。法院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就其本性而言,法院就是一种强有力的保守精神的机构,因为司法机关应当是现行秩序的维护者 1

而非破坏者。

但是,中国的司法改革还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开放法院,为保证这种公开,老百姓拿着身份证就可以去法院听取庭审,同时,多种多样的改革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如青岛中院的主审法官制的改革、成都中院的审判长的改革,为后来在全国推行的审判长选任制度开辟了道路。一段时间,不少法院突破了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成立“经济纠纷调解中心”,某个法院甚至成立了“房地产纠纷法庭”,专门审理房地产纠纷,河南有一个区法院推出了“先例判决”制度,即要求后面的案件必须依据前面类似案件的判决而判决,还有,厦门思明区法院率先推出“法槌改革”,敲响了华厦第一槌,推出了“宣誓改革”,即证人到法庭作证前必须手按宪法宣誓,保证所言为实„„列举起来,这类改革简直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

那么,这些改革究竟成效如何呢?贺卫方说,在大众传媒上,我们看到了仍然是不能够让人乐观的信息,出现了许多要求对法院进行监督的呼声,法官也感觉不到自己的伟大和光荣。别的不说,就说法院的财政与法官的待遇问题,不论是法院和法学界都不断呼吁,但这样的呼吁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这是我们在改革的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中国司法改革的道路尽管曲折,但从前瞻的角度看,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张志铭教授认为要看到和强调两个必然。

第一、法治是中国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转化的必然。

中国现在是一个转型社会,这种转型导致的一个趋势就是法治,就是要建立法治国家,这样来讲转型中国的法治趋势可能比较抽象,其实只要我们稍加观察和思考,也可以发现法治趋势是一种显著的生活现象。比如我们每个人原来都属于国家的某个单位组织,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单位组织对个人的约束明显削弱,很多人甚至都不再是“单位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社会转型使得政府用来调控社会的经济资源、权力资源、意识形态资源大大减少。从前每一个人都是全方位的“单位人”,是国家的人、政府的人,离开了单位、离开了国家和政府很难生存下去,因此,政府的指令和意识形态能够通过单位组织充分发挥整合社会的作用。现在不同了,利益高度分化、社会高度分化、人心高度分化、意见日显多样,社会结构不同了,为达致社会整合的社会治理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这个调整就是从人治、德治、政策治到法治,就是迈向法治的必然。

第二、通过司法改革、政制改革强化司法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实

现法治、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

实行法治必然要强化司法和法院的作用,从世界范围看,法治社会是司法作用高度凸现的社会。张志铭说,中国的司法和法院已经是并将继续是一个“朝阳产业”,对此人们已有广泛的共识。总之,看到并强调这两个必然,有助于我们增强信心,在目前司法改革面临许多难题、从而使人们在情绪上显得低迷的时候,有助于使我们鼓起探索问题、解决难题的勇气。

如何看待中国的司法改革

对中国十多年来的司法改革成就,应该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有些学者认为,到目前为止的中国的司法改革其实并没有取得什么真正货真价实的成就,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成就的话,可能只有统一司法考试,但统一司法考试只能算一个“半拉子工程”,因为它只是解决了考试的问题,司法官资格授予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获得资格后如何进入法律职业的问题,这种改革的意义显然要大打折扣。

张志铭教授认为这样来看待中国的司法改革太过挑剔、太过消极了。他个人认为,中国二十多年的司法改革,其成就是非常巨大的。这不仅表现在观念认识上、人员素质上、物质设施的改善上,还表现在司法机关的组织构造和实际运作上。尤其是对中国司法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学界、社会和司法实务界在认识上已取得高度一致,都认为中国的司法改革及相关的政制改革,就是要在整体上克服三个方面的弊端:一个是司法的地方化,一个是司法的非职业化,一个是司法的行政化。

尽管中国司法改革的推进遭遇种种困难,但从今后看,从它可能取得的成就看,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克服和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如果这句话成立的话,那么对于中国司法的这种高度一致的问题意识不就是我们已经取得的一种了不起的成就吗?张教授感慨地说,倒退五年、十年我们能如此清晰地表达自己对中国司法的看法吗?当然,中国的司法改革和司法进步还表现在许多显性的方面,如办公设施、审判场所的改善,人员素质的提高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陈卫东教授说,十余年来,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具体改革方案方面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别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或是出于对96年体制建构中欠缺之处的弥补,或是出于对司法实践工作机制的诸多完善,司法实务界纷纷出台了多项改革举措,理论界对司法改革问题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但如果我们稍加留意的话,我们会发现近两年来司法改革的步伐正在放慢,具体的原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许多改革措施欠缺应有的生命力。

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卫平教授认为,在我国经济体制加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社会意识、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参政、议政的意识在不断强化,同时政治体制也在不断跟进,相关制度的透明化、公开化和程序化以及权力的监督制约也都在不断被强化。但目前的中国毕竟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处于新旧体制转接过程中,与此相应,我国的地方法院也是转型期中的地方法院,因此不能奢望在法院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一下摆脱原有制度的制约,只有逐步地改进,甚至通过局部的改良来实现法院的现代化。

司法机构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司法改革、司法制度建设如果要有一个比较完好的设计的话,可能不得不有赖于各地方法院基于自己区域特点、地方特点,基于自己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作出针对性的努力。

贺卫方说,从一个地方层面上观察,一些涉及司法制度的框架问题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首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的问题。

地方司法设计的第二个问题是司法官员的选任标准是否应当在高层次法院和较低级别法院之间有所区别。过去我们讨论法官选任问题,多半只是笼统地讨论,很少结合不同层次法院的法官所从事工作的差异作出有区别的论证。基层法官所处理的案件尤其是民事纠纷大多跟本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密切关联,相应的,法官也需要有“人情练达”的素养。许多纠纷只是一些利益的平衡而已,法官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很难像科学家那样精密判断,这只能取决于法官的崇高威望。实际上,司法也有某种类似于“接受美学”的道理存在。同样的话,出自不同人的口,对当事人的说服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基层法院的法官固然要有良好的法学修养,同时,民众的信赖也是至为关键的。而那些经常对案件中的法律问题作出解释和判决的高层次法院的法官,相对而言,重要的是学理精湛。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于基层法官的选任标准加以再思考。

最后一个问题涉及到更整体化的事项,那就是如何发挥基层社区包括乡村精英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问题。

贺卫方教授建议可以考虑更多地发挥地方精英的作用,是否可以让农村里既有年资,又有声望的人们不仅仅只担任调解工作,而是每周两天开庭审理一些田土细故类

型的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对他们的判决不服者,才能够上诉到县一级法院?他说,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建立一种合理的地方司法制度时应当通盘考虑。

张卫平教授认为,地方法院的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消除原有地方法院体制的弊端,使其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现代法治要求的过程。地方法院的现代化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硬件方面,即地方法院具有满足地方现代司法所需要的人、财、物———高素质的审判人员、具有保障法院高效率运作的财力和物质条件;其二软件方面,具有适应现代法治的法院体制和司法理念。法院体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法院体制问题由于关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地方法院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是最困难的基本作业。

人们已经比较一致地认识到,当下法院体制所显现的主要问题是:法院结构和运作的行政化、法院司法的非独立化、法院人、财、物的地方化,审判人员的非职业化等,这些问题彼此之间又是相互关联和交叉的。张卫平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是法院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地方法院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和任务无疑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张志铭教授强调,今后的司法改革应当特别关注地区差异,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现在很多地方法院都把“建设现代化法院”作为整合自己的改革和发展的口号,现代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词语,其含义比较深刻。他说,这几年,地方法院的改革热情可敬可佩、改革成就可圈可点,可以说,中国司法改革的很多举措都是自下而上发生的。但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地方自主的司法改革面临着也许更为严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考量,而且也不大可能造成国家司法制度在整体上的迈进。

如何激活中国的司法改革

充分的法治一定是中国的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陈卫东教授认为,激活未来中国的司法改革,有三个路径值得参考:

第一、司法改革的进行与司法改革理论的研究应当集中在体制改革上。我们推行的改革更多应当是总结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从整个体制上或者从一个体制入手来推进,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作方法、人事制度乃至服饰、仪式上的变化。应当着重解决纵向上公、检、法三机关的相互关系与权力配置问题,调整后的权力机制应当实现权

力高效运行但又不失制约的效果。

第二、改革的推进应当尊重司法规律,从司法活动的内在要求入手、从建构科学体系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而不能忽视司法活动的内在规律,想当然地任意推行各项改革。改革措施的设计应当经过理论上的缜密论证,形成的方案应当先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予以推广。

第三、司法改革过程中有关制度的建构应当放到整个世界的司法平台上考虑,要具有全球性开放目光,不要更多地以“国情”为借口对世界通行的制度与规则大打折扣。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开展的司法改革与相关制度设计才具有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进而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的可能。否则一味地抱守中国的国情与现状,“闭关锁国”式开展改革,中国的司法改革之路只能是越走越窄。

清华大学的张卫平教授指出,实现法院体制的转变和改革是法院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和目标,这一点必须明确,一个独立的,具有高素质审判人员的,有相应物质保障的司法机构的存在是法治运行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朝向这一目标迈进。所有的司法改革和法院现代化建设的措施都应当服从这一目标,都应当是迈向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而不是阻止迈向这一目标。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注意到地方法院现代化建设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基本作业,也就必然体现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讨论和实施地方法院的现代化建设均不应当脱离这一背景。

法制日报2004-10-14 13:51:28蒋安杰 李青

21世纪的市场营销前瞻 篇6

市场营销无疑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的生命线。那么,踏进21世纪的门槛,市场营销会出现什么趋势呢?业内人士认为:

广告、公关、打折、连锁会唱主角

广告作为营销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低估。不论成熟的消费者还是盲目的购物群体,都将会受到广告的引导。而企业靠打广告得到的回报,在短时间内仍然是让人心动的。公关是企业营销的智慧体现,也是企业实力的展示,赞助一支足球队或赞助一项重大活动,往往能让更多的人记住企业的名字。打折降价并不是营销的法宝,但却可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未来的营销也不会不打这张王牌。连锁是20世纪中国市场营销成功的范例,也是一种取胜的高招,现在连锁已发展为特许经营,它是企业扩展市场和迅速融资的一种手段,相信未来,连锁这种营销方式会遍地开花。

网上营销将成热门

21世纪,网上购物将成时尚,将是人们交易的重要场所。网络的快捷,可以通向世界各个角落,在网上搞营销可以取代现在的代理制和经销制。现在比较吃香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有可能因网络营销的到位而最终失去饭碗。

速度营销显山露水

21世纪是生活快节奏的时代,在这种日新月异的时代,速度的快慢将决定企业的存亡。因此,营销要随时跟上市场变化的形势,稍一迟疑,就有可能折戟沉沙。因此,一个好的产品应迅速推向市场,不能等待观望。

概念行销不可忽视

21世纪是信息高度膨胀的时代,资讯业将迅猛发展,广告有可能铺天盖地,买服装,您可能从上千种牌子中挑选;买鞋您会面对几百个品种和款式;买冰箱,您面对的是数百种品牌;面对如此众多的资讯,消费者往往无所适从,在这种时候,概念行销会显出它的本色,它可以引导消费思维,创造消费理念,满足消费心理,从而达到引导消费的目的。

优势技术称王称霸

21世纪是技术领先的时代,谁的技术有优势,谁就能称王称霸。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将更注重高品位和呈典范的产品,需要享受更多的使用价值。我们所说的生活快节奏,将在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上有所体现。也许一个产品刚使用两三年,您就会感到它过时了。而一个产品的使用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就会被新的产品所取代。企业和产品如果没有技术优势,就会失去竞争机会。

销售渠道专业化

21世纪的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市场分工也将如此,科学的市场分工会让商品销售专业化、系统化。21世纪的商场将是集购物、娱乐、服务为一体的场所,逛商场是为购物的人会越来越少。因此,专门经营某一类商品的卖场将会形成导购、咨询、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部门。

质量越来越重要

生活的质量往往体现在消费品的质量上,21世纪将是假冒伪劣商品无处可藏的时代。人们在选择商品上会对质量越来越苛求。同样的商品,人们在看重品牌的同时,更重其品质。质量会成为市场营销的一张王牌。

全球市场一体化

全球市场一体化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必然趋势,商业无国界不再是一种传说,而是现实。营销人员的高素质要求,会掀起新一轮的外语热。企业将面临着两个市场,即本土销售和国际销售。营销面对的是全球。全球市场一体化后,任何一个国家的风吹草动,都会波及到你的企业。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会被卷入国际市场的漩涡之中。因此,明智的企业从现在起就应把自已往上拔高,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点,重新树立新世纪的营销观。

因特网技术改变世界市场

从目前来看,因特网是世界最伟大的技术之一,这项技术可谓“千年等一回”。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完全可以和电视技术相媲美。

因特网技术在美国“硅谷”创造了无数的商业神话,使不少人成为亿万富翁。如果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因特网,未免失之偏颇,应该说其商业意义对整个市场的改变是根本性的。

因特网的特点是互动的体验与信息共享,人们基本上可以不受限制地去接受或拒绝或参与其中。而从某种角度来看,没有一项技术可以与之相比。目前来看,限制因特网发展的两项因素--一是电脑价格仍然较贵,二是上网价格较贵,如果电脑的价格象预言的那样可以降到“几美元”,上网费比电话费还便宜的时候,因特网就会大面积的普及。(实际上这并不只是个美梦,电脑的价格就从数万元跌至几千元,而且大趋势是一直会跌下去就证明这一预言的正确性。)到了那个时候,下面的预测就是显得有一定意义,也就是那个时候,因特网将完全改变世界市场的格局。

迎接完全个性化的消费时代

时代的进步将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消费者希望更为快捷、方便地了解能够满足个性需要的商品。因特网提供了这样的方便,通过它,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获得需要的资讯。

商品的增多,商场的不断大型化,身临其境的购物者,几乎无法作出最后的个性抉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在网上,人们可以很容易获得清晰的指示,“货比三家”变得更容易、更简单,而没有奔波之苦。有商品选择需要的消费者,

可以按照网上路标找到目标,通过网中资料库,进行明白化的一对一选择,再也不会因“花中选花”扰乱视线,再通过网站通路的直复式(或直效式)销售手段,更方便地得到需要的商品。

因特网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立体的影像,还可以为消费者介绍产品的使用特性及其它附加功能,这也使消费者完全个性化的选择,提供了清晰、明白的参考。即便是消费者想获得亲自购买的体会,也可以按网站路标,轻松地找到“喜爱的对象”,使购物成为真正意义的“休闲”。

这时,“一对一营销”、“直效营销”“直复式(邮购、电视购物、电话购物)营销”等营销方式成为流行,真正全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定位的更加细分

买方市场的完全转移,使生产商的产品定位更为细分。具有同样功能的产品,可以按照年龄、人群、季节、性别、爱好、个性、癖好等,细分出不同偏好、人群中的不同消费习惯,从色别、形状等细分,深入消费者的心理。生产商这一争取消费者的行动,需要借助能清晰丰富、多样传达信息的媒体。这个传达任务,因特网可以当仁不让的承担下来。此时,很多公众产品变成分众产品,产品品种的多样化、系列化得到空前地挖掘,产品的个人特色更加明显。

有了因特网,厂商可以不再担心自己完全细分的商品,会被过多的同类生产淹没自己的目的诉求。消费者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从网上细心的找到完全符合自己需要的商品。

因特网使厂商的定位可以更加细分,也可以使消费者的挑选厂商的细分产品时,得到产品文化、商业文化,乃至民族文化及其综合艺术的享受性欣赏体验。商品的亚文化、次文化,非主流文化也得到充分的张扬。每个人也越来越受到重

视和应的的尊重,商品真正开始表达每一极小群体的意见与生活方式。

断想之四 知识化产品的大量消费

随着高新科技与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不同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异也会越来越小,供人们使用的功能也会越来越相似,竞争将会因此更加激烈。此时消费者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广泛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产品的知识化优势在这时就会日渐显现出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买某个小食品的时候,A食品强调它是如何的美味,B食品在诉求美味之外,还给产品赋予很深的文化内涵,比如借助广告策划、包装设计或包装内的宣传卡片等手段来把B食品的起源及发展历史联系起来,以及相关的“美食知识”,在借助广告和公关宣传,也许可以进而发展延伸出一种“食品文化”。在满足消费者吃东西时的美味需求之外,也给予消费者一种文化上的熏陶,满足了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实际上,目前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究,京城文化、巴蜀文化、两粤文化各具特色在饮食、服务业中这些文化被很多企业强化……新的文化还在不断酝酿。因特网使人类的眼界及视野又一次突破性的扩大,在不断发现着世界上的许多新奇事物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注意到那些具有很强的.个性又有着深厚底蕴的文化。因特网会增加产品的知识成本,使知识产品成为时尚,并随着各种文化的传播,那些能搭上文化传播快车的商品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包装的反朴归真及人性化设计

包装是产品的外衣,是厂家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最后渠道,在整个营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人们在超市购物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往往无从下手,在这个时候谁的产品包装最突出、最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那么他的产品售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步入数字化时代,人们的需求也已完成了从物质到精神满足发展的全过程,包装仅作为盛装和保护产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粗糙的或花里胡哨缺乏个性的包装也被永久性地打入冷宫,人们更注重的是自我的感受及个性的突显。人们对包装的选择已远远超出了包装的本质,单纯的视觉冲击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感觉来选择某种物品,以体现他们独特的品味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越来越需要满足人们求新、求美、求异、求廉、求实、求个性、求时尚等的需要,人体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在包装上得到了充分地应用。

同时,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断地遭到破坏,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资源对我们人类是那么的可贵,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新新人类发自内心的呼唤。因此,21世纪包装主流应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在满足人们追求反朴归真的需求之外,还要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不污染环境的包装成为时尚之选。

中间商的价值失落

??您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为了购进一套设备或产品,您必须需要通过数十个中间商或是马不停蹄地找遍全国乃至世界,您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将浪费在往返的路上和与中间商没完没了的谈判中,同时对每一级别的经销商都要考虑他们的利益,产品的成本大大加高,消费者的利益被损害,那么,有没有一种既方便又快捷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营销网络呢?

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网上销售这种全新的分配及销售形式也正以爆炸般地速度增长着,商家与商家之间通过互联网直接进行交易早已不是梦想,“电子商务”、“网上拍卖”已成为我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个时候,您再也不必为与中间商讨价还价而烦恼,也不必为能买到好商品而跑到市场上去,“货比三家”,这个过程已彻底被网上交易所替代,您只要坐在电脑前敲下键盘,您就可以了解到在全世界范围您所要了解的讯息,然后敲下回车成交!消费者距离生产者越来越近,中间商的价值在这一大趋势下渐渐失落。

智能化的议价系统

将来很多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会在网上设立“价格讨论区”,并在网上直接议价,给网上消费带来了网上购物的实际便利。消费者可以通过因特网与“卖家”作一对一的价格讨论,这种不用见面的智能化议价系统,不仅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可以在理智化的状态中,将羞于情面的事情轻松化。

因特网的这一功能,解决了消费者的心理矛盾,使买卖双方能够完成任何一件商品的共同认同。这一功能特性,体现出的消费者心理认同的静态功能,反映出了卖家有了更广阔的价格竞争天地的动态特质。卖家为了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则必须在服务管理上做足文章,尽其可能地减少成本,将价格空间让给消费者。同时,卖家的商品价格将不再是简单的商品成本+中间利润(简单化以自我为中心计算的应得利润),使其最终交易价的合成,形成多功能的立体结构。

另外,因特网智能议价系统,还将会使厂家直设的专卖系统得到发展,使厂家轻松地得消费者最易接受价格的信息,得“以销定产”的原定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互动的服务体系 顾客满意度的回归

当互联网达到一定的普及程度之后,互联网就会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环节中。顾客通过互联网购物或咨询时,顾客需要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因为消费者是面对屏幕,根据网上传输的信息来作出购物的决策,购买与否全在一念之间,消费者不会因为人员的热情推销而碍于情面才去购买商品。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对比不同的商品及其相关的服务。所以商品及服务必须达到一定的使消费满意的程度,才可使消费者决定去购买。于是此时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成为购买商品的决定因素,也就必然会受到企业空前的重视。

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使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更加容易,是企业对顾客的服务做得更精彩。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技术全方位的展示商品,介绍其功能,演示商品的使用,建立征询系统,甚至可以让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向顾客传达企业提供的多种服务。顾客可以在网上自己阅读服务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企业一对一的对话,把自己的需要、感想、意见和建议直接传达给企业,企业也可以直接通过电脑记录顾客意见,建立顾客档案。对于顾客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在电脑中检索信息并把答杂迅速地传达给客户。通过与顾客网上交流创立一种全心的互动式的服务,企业也可以随时掌握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迅速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和相关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公关的人文关怀

互联网给营销公关注入了新的内涵。

首先是层面的骤然集中,网络营销只是在单个群体之间展开,使得公关的目的与对象显得如此清晰明了,针对性与倾诉力高度突出。其次表现在公关活动的祥和宁静,对象有了更为从容的时间、更为集中的注意力来享受网上公关活动的展开,不受任何情景的外在干扰,受点十分单纯。正是有了这一“点”一“面”的营销前提,市场对于公关的要求就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那就是娓娓诉求、情真意切、其乐融融,时空中弥漫着体贴入微的人文关怀氛围。

网络公关,归根结底,还是要营销,还是要走向市场。即使没有了红红火火的公关场面,企业的诉求点还是需要完整高效地贯输。情景在变,方式在变,而内在的本质不变。此时的公关策划将有如下特色:

一是结合网络公关的独特性,营造实际氛围,在空中建一个大“家”,采取朋友间温雅恬静的倾诉方式,让受众感觉到你的咫尺存在,触手可及。请茶一杯,烟雾几缕,在不觉间感动,认可你的诉求,悄然间渗入脑际……

二是把握公关信息传播的时间尺度,侧重于晚间冲浪的高峰期,采取空中“沙龙”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受众“敲”响网上活动室的大门。没有了空间的阻隔,只有如水的静夜,只有游戏,只有真诚,以亲善的诉求,赢得受众的认同,公关,就在键盘的轻击声中圆满展开。

三是网络公关的本质,应放在充分体现时空虚幻的真实上,所诉求的内容,必须是真切感人、完全以受众为主体的,以友情待人,以真情感人,以温馨的人文氛围打开受众的心扉!

广告的朴实与真诚

无孔不入、形形色色、真假难辨的广告象蝗虫一样向消费者直扑过来,扑得消费者茫然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再加上所谓广告人,至消费者的利益而不顾,编出一些表面唬头十足,而实质却败絮其中的虚假广告,更加使消费者对广告失去了信心与信任。

在21世纪的信息高速流通时代,人们将更加频繁地接触来自于厂家发出的讯息,但高节奏的生活没有时间坐下来听你的长篇大论,夸夸其谈,同时,随着每天接触讯息量的增加,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那些陈腔烂词,玩文字游戏的广告再也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更谈不上激发购买欲望,人们渴望的是彼此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向往找到那种心贴心的感觉,所以21世纪的广告表现形式更趋于真诚的诉求与朴实的表达。是用心去跟消费者交流,用我们真诚来与消费者形成共鸣,只有这样的广告才能在众多的广告中突显出来,真正被消费者所接受。

注重社会价值的企业文化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面对电脑和机器的时间可能会比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更加频繁。人们此时更渴望亲情、友情和关怀。在人们的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都有广泛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社会更加关注,参与意识更强烈。此时的企业要想使员工有归属感,博得消费者的认同感就必须思消费者所思,想消费者所想。企业文化中注入被人们广为关注的社会价值就会显得更为重要。在本世纪,许多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开始把企业文化与道德,社会联系起来,把企业文化和人们的情谊、道德和社会价值融合在一起。到二十一世纪,企业更需要目光远大,善于从小做起的企业价值观反映出大的社会价值观,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商品,还有企业关心社会成为体现社会大家庭中一员的文化。让消费者认为在购买和消费这一商品时,也认知企业在关心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满足消费者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在新的世纪,那些只注重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的企业,由于目光短浅,不能洞察社会发展的车轮轨迹,就抓不住消费者的心,与社会价值相悖的企业文化必定会被消费者唾弃,企业也不会再有什么旺盛的生命力。

营销的回归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的口号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通过无数改革先锋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这一口号正在成为现实,但是,完全将这一口号变成现实,则是使营销完全回归本质的意义。

营销的本义是:给人们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因特网为营销本义的回归。提供了最为经济和方便的载体。在网上购物,消费者可以在轻松谈笑,或者愉快地品着香酩,自己(或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完成原本烦琐的购物选择和交易过程,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令自己满意的商品,人们对品质的要求全面提升,真正使人们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

前瞻我国企业文化的走向 篇7

关于理论研究

近年来, 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展, 主要表现在:第一, 把对市场环境的适应程度作为验证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志, 并以此作为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分析市场环境适应程度高的企业文化的作用方式, 企业经营业绩优异的企业怎样创立和保持对市场环境相对适应的企业文化。第二, 把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项目一般以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为重要标志。第三, 研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领导才能、领导艺术和风格, 倡导建立领导力;分析管理者在维持企业文化与市场经营环境间的协调上如何发挥作用。第四, 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创造企业绩效和满意度, 创造管理者和员工最佳行为、品格及能力的科学。第五, 提倡建立学习型企业, 通过组织学习、团队学习, 加强自我修炼和团队修炼, 培养学习力, 开发创造力,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要想适应实践的需要, 就应遵循以下原则: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本土化研究与全球化研究相结合。目前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 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更加紧密地结合, 从实践中汲取灵感和材料, 加强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 不断总结、提炼、完善, 更好地指导实践。第二, 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 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研究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 并与全球化的趋势结合起来, 融入世界潮流。第三, 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和深化研究, 要进行多方位、不同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既要有整体把握, 又要有细致入微的剖析, 形成自己的特性, 对未来走向进行正确的前瞻。

关于实践运作

多年来,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 特别是在企业理念的内涵上,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性特征:以人为本, 修己安人;克勤克俭, 艰苦创业;遵守道德, 重情重义;追求和谐, 互利互惠;集体主义, 顾全大局;敬业报国, 服务社会。在运作方式上, 注重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 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 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 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的竞争性、创新性、动态性明显增强。在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中国企业只有持续推进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才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针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特提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全员参与。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的自觉修炼和维护, 更需要全体员工的认同和践行。企业文化建设要想吸引员工的广泛参与, 就必须在企业理念上体现浓厚的人文性, 以人为本, 不断增强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多元整合。企业文化应由一元化发展为多元化, 表现为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企业文化是为企业成长和发展服务的, 应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和竞争性。企业文化系统要逐步完善, 各要素要紧密联系, 环环相扣, 整合互动, 共同作用。

三是突出个性。卓越的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品格, 是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明显标记。每个企业都应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创造适合自身需要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是制度保障。企业文化应融于企业制度之中, 企业制度应体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推进, 需要企业制度做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 需要企业制度来巩固。企业文化建设应与企业制度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五是民族特色。民族特色是企业文化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进行深度开发, 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六是创新。企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 企业文化是可塑造、可培育的。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 不断实施变革和调整, 不断创造企业文化新的形态和新的模式, 以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只有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才会有持续的竞争力。

媒体批评发展前瞻 篇8

[关键词]媒体批评文学批评大众传媒

媒体批评指发表在大众传媒上的,并且从大众的角度考察文艺现象,以当下的作家作品为主要批评对象的文学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中国媒体批评蓬勃兴起。在传媒与大众的共同策划下,中国的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一个个专业化或非专业化的批评话题进入大众视野,评论文章层出不穷,争鸣之声此伏彼起。如今,不少报刊都开设有媒体批评的栏目,如《文学报》的“新阅读”、“新书坊”,《南方周末》的“每月新作观止”,《中国青年报》的“新书报道”、“新作快说”等等。而互联网更像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广场”,其开放性和民主性使大众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在网络上,我们就经常看到网民对当下的各种文学现象展开热烈的交流。媒体批评借助大众传媒的广泛性、时效性和现代时尚的观念迅速向受众传播,对受众影响极大,几乎占据了文学批评的主流地位,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只要有大众传媒存在,就会有媒体批评的存在空间和存在意义。而且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兴盛,媒体批评还有不断拓展的可能。正如本雅明所说的:“随着新闻出版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起初只是偶然为之——加入了写作者的行列……这样,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区别就变得模糊不清了……读者随时都可能成为作者……从事文学的基础不再是专业化的培训,而是综合技术的培训,这样,文学就成了公共财富。”对文学批评来说,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媒体批评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如批评话题的错位、批评方式的二元对立、批评的短期性和短视性、批评的媚俗化倾向等等。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具体说来,我们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媒体批评自身应加强规范意识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媒体批评的兴盛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现在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这给文学批评转型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媒体批评要有序、合理地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规范意识。

第一,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权利范围。大众传播是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的内容极为庞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播的内容定位使它在面对作家作品时,往往没有传统文学批评的“规范意识”,而是“很自然”地溢出文学批评的正常轨道。如今,“媒体批评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造成了批评的无序,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们应明确,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形态,媒体批评尽管在批评主体、批评对象和批评接受等方面都与传统批评有很大的差别,但其本质上还是文学批评,因此应遵循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阿伯拉姆在《简明外国文学词典》中将文学批评界定为是给文学作品下定义、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学批评,其批评对象应该是文学,批评话题的选择应有文学意义,应以探求文学自身的规律和文学价值为主要动机和目的。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基本权利是在文学领域的范围内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评价,而不是对文学以外的人和事品头论足。当然,在文学研究中,也强调“知人论世”,因此对作家的人格讨论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为研究作家的作品服务,以有益于文学的发展为目的。总之,媒体批评是关于文学的批评,它不仅要将文学视为批评对象,而且要将文学视为批评的根本。

第二,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话语方式。大众传媒的宽松氛围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媒体批评常常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表现出二极对立的批评方式。对其中的“酷评”,曾有学者戏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席狂言天下闻”。这对作家的发展和文学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哈贝马斯在研究沟通理论时曾提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三条原则:(1)真实性,陈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2)真诚性,说话者不想有意欺骗听众;(3)正当性,话语必须适合特定语境中特定的规范。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关于文学的话语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交流,因此也应当遵循这三条基本的原则。真正的文学批评应做到公正无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而不应以“文学论争”的幌子来掩盖其主观随意性,以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蒂博代曾指出:“‘争论是文学的灵魂’,‘没有批评的批评,批评本身就会死亡’。当然,争论可以率真、尖锐、激烈,但不能沦为恶意的诬蔑和恣肆的攻击,而是服从理性原则和批评规范的内在制约。真正的批评之所以争论,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目标感,相信真理是存在的;它为真理而争论。而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需要指出的是,媒体批评有大量直感式、印象式的批评文字,但这不能成为主观随意性的理由。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中,不少文论、诗文、词话都是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直感和印象之谈,但它们往往能一语中的,抓住文学现象的要害所在。因此,媒体批评的“直感式”“印象式”的背后也应该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支撑。

第三,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发挥监督功能。在现代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把握和追寻,成为大众传媒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基础。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很自然地也被纳入了大众传媒的运行轨道。这使媒体批评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以“紧跟创作潮流”的姿态对当下的作家作品进行评介,具有捕捉现实的敏锐性和针对性,并侧重于对文学的功效性和传播性的推动,成为文学生产和消费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少媒体批评具有一定的商品性。但“商品性”不等于“商品化”,批评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失却自身的品格而沦为商业的附庸。鲁迅曾说过:“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的也算作色),而凡颜色并非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套用鲁迅的话,我们也可以说,批评之所以是批评,就因为它有批评自身的独立性和规律性,而不是纯粹的商品广告。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不仅仅是大众传媒的信息资源。更是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对它的批评应注重挖掘其内在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另外,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应注意发挥监督功能。拉斯韦尔将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必须时刻监视周围的环境才能确保生存的需要。在现代信息社会,大众传

媒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这使它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监视环境的任务。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媒体批评,也应起到“社会雷达”的作用。因此,批评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捍卫文学的独立性和纯洁性。也就是说,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批评精神,以人文性、批判性、超越性对当下的文学现象做出科学的评价。媒体批评作为先进文化构成应自觉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批判和匡正,正确引导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为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媒体批评应与大众传媒实现良性互动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联姻,两者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一方面,大众传媒要加强对媒体批评的管理引导。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具有狂欢化的色彩。巴赫金曾说过,狂欢化打造的是一种“广场文化”——广场不像哥特式建筑那样尖顶直逼云霄,气势咄咄逼人,也不像中国古代庙堂那样层次分明,等级森严;相反,广场广阔平坦,有很强的亲和力,不管男女老少、尊卑贵贱都可以在这里休憩、聊天、狂欢。但自由、宽松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无限制,大众传媒在给大众自由的同时,也有责任对大众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不能任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大行其道。大众传媒贴近大众,但不等于“媚俗”。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真正的艺术,应对欣赏者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自我素质得到提高。大众传媒在强调经济效益的时候,也应考虑社会职责、社会效果、社会价值等问题,更多地发表一些有艺术价值的媒体批评,引导大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大众传媒应有计划地推出优秀的媒体批评专集,这既是对作者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能使这些批评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大众传媒应加强媒体批评栏目的策划。现在,不少大众传媒都有媒体批评的专栏,有的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如《羊城晚报》的“花地论坛”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媒体批评栏目的形式和内容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大众传媒应在市场调研和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争取形成“品牌栏目”,以扩大媒体批评的影响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媒体批评的选题策划。所谓选题策划,也就是传播学里的议程设置或议题设置,即事先由编辑人员精心挑选若干问题,邀约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研究论证、发表意见;或事先由编辑部在刊物上抛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议题,呼吁读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争论。《读者文摘》的编辑部在选题时会认真思考如下问题:“它可以被引述吗?是读者会记得、思索和讨论的东西吗?它实用吗?是大多数人的兴趣和谈话的题目吗?它有永恒的趣味吗?”这可以成为我们媒体批评选题策划的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不少媒体批评的选题还处于“哗众取宠”的层次,缺乏对文学的真正关注。今后大众传媒应对媒体批评的选题进行严格把关,严格论证,以使选题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批评的社会效应,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媒体批评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汤普森说过,大众传播的技术媒介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互动的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结果;大众传播媒介扩展了符号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有效性,但它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实现的,即它容许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中介性互动。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众传媒作为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媒介,已居于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媒体批评应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运作理念,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以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使文学批评更顺畅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在现代信息时代,大众传媒不仅延伸了人们的各种感官,而且还控制着社会的话语权,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如今,人们几乎无法不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由此出现了传播学中所说的“从众效应”。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接受信息时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得太快”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内心的孤独和焦虑使人们急切地需要了解外界的信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得到他人的认可。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就像一个个容器一样,忙于接收大众传媒的信息。过去的悠闲自在不见了,代之以对层出不穷的信息的追寻。表面上,大众社会的个人非常有个性,但是作为集合体来说,他们是同质化的大众,非常容易受大众传媒的感染。也就是说,在大众传媒时代,个体往往因为害怕被孤立而被迫或潜移默化地服从多数意见,与群体达成一致。因此,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提升大众传媒的品位,也就意味着引领大众向高品位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媒体批评作为文化领域中的活跃分子,应义不容辞地以思想性和文化性提升大众传媒的文化品位,以使其制造出高品位的“时尚潮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三、媒体批评作为应用批评应与理论批评实现优势互补

文学批评一般分为理论批评和应用批评两大类型。传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理论批评,它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具有“阳春白雪”的特性;而媒体批评则主要是应用批评,不强调理论的建构,它具有“下里巴人”的亲和力,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两者的截然不同使人们往往把它们看成是二元对立、“水火不容”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属文学批评的范畴,因此它们具有先天的同质性,应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首先,理论批评的创作主体——专业批评家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如今,撰写媒体批评的主要是一般的大众和报刊的记者编辑,由于缺乏专业的文学知识,或受传媒的经济利益所驱使,他们写的媒体批评往往存在一些不足。当然,有的专业批评家也积极进入媒体批评领域,但更多的批评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媒体批评是“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他们一方面不屑参与媒体批评,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现在媒体批评对读者大众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的理论批评,正视这一点,或许对很多学者来说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一是源于传统批评“中心地位”丧失,二是因为媒体批评中存在的“恶俗”。但我们前面说过,在大众传媒兴盛的时代,媒体批评的存在和繁荣是必然的。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指出,机械复制时代由于艺术韵味的凋零,相应地在艺术的功能上,就由展示价值代替了膜拜价值。本雅明分析了“灵韵”艺术衰落和后“灵韵”艺术兴起的社会基础:群众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增大。他对大众艺术持肯定态度。

把以现代机械复制技术为前提的现代大众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对媒体批评,我们明智的做法应是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逃避。一味地横加指责也于事无补。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毁灭终究不是出路。”媒体批评存在不足,但这不应成为批评家对其进行“封杀”的理由,相反,正因为它的稚嫩和不成熟,它才更需要批评家的关注和参与。批评家应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作大众的“良师益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

其次,媒体批评应从理论批评中汲取营养,增强精英意识和人文意识。萨特说过,知识分子有两种功能,一是介入社会,在情感上和大众达成互补关系,做公众知识分子;二是守护灵魂,从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出发,为大众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就文学批评来说,批评的类型不同,它们各自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现在的理论批评主要是起到“守护灵魂”的作用,而媒体批评则属于“介入社会”的类型。但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实际上,媒体批评很需要理论批评的帮扶。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往往有媚俗化的倾向,正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美学观与道德。”媒体批评作为大众文化,以通俗性、生动性和形象性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但通俗不等于庸俗,生动和形象也不应流于肤浅。我们应提倡媒体批评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从精英形态的理论批评中吸收营养,使其具有精英意识和高雅品位,以人文理想作为终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批评走出媚俗的误区,自觉地承担起提升大众审美品位的责任,使大众在媒体批评中既得到娱乐,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而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专业批评家的积极引导。

再次,媒体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媒体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迅速崛起,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3月18日,《文汇报》登载了艾春的《传媒批评,一种新的批评话语》和洪兵的《期待健全的媒体批评》,这是学术界首次使用“传媒批评”、“媒体批评”的概念,它标志着社会开始了对媒体批评的关注。洪兵认为,要建立健全的媒体批评,必须要有一种审视媒体的目光,而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判断基础。艾春则更明确地指出。传媒批评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翼,有着自身的运动方式与运动规律,而如何正面发挥它的社会批判能量,取决于知识分子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中的工作。此后,陆陆续续有学者、专家对媒体批评发表评论,一些报刊杂志及研究机构也举办了相关的研讨会。如2001年北京文联研究部举办“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2002年《南方文坛》杂志社召开“今日批评家”研讨会,《文艺报》召集中德批评家共同讨论媒体批评等等。但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媒体批评的研究是不够的,专门研究媒体批评的理论性文章很少。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媒体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为它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促使它由“自发”状态进入“自觉”状态。

最后,媒体批评应为理论批评提供宝贵资源。从1985年开始,中国大量翻译介绍引进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如心理批评、神话原型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等。中国由此渐渐发展和构建了理论化批评,并使其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流。但批评家在忙于构建理论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当下作家作品的关注,致使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理论批评几乎一统天下,应用批评日益萎缩。媒体批评是应用批评的一种类型,它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当下的文学现象,紧跟文学实践的发展。它的出现,改变了理论批评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批评格局趋向合理。但目前学术界对媒体批评的价值还不够重视,不少学者轻视媒体批评,有的甚至是不屑一顾。其实媒体批评就好比一座蕴藏着丰富原始资源的宝库,需要人们去发掘。钱钟书说过:“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遗忘,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陈思和也说过:“文化媒体能从提高文化品位的角度吸取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和知识资源,文学评论的实践既为学术讲台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又借助高层次的学术活动来进一步提升文学批评的品质。学院研究能及时贯通社会信息和反馈传媒批评的得失,尽可能地把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转为社会文化的精神,从而使媒体、学术与文学批评共同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象征。”因此,我们的专业批评家应注意搜集和整理媒体批评,使其成为理论批评的宝贵资源。这样,既使媒体批评有了历史性,避免“昙花一现”的热闹,也能使理论批评走出疏于关注现实、坐而论道的误区。

上一篇:直中书省,直中书省韦承庆,直中书省的意思,直中书省赏析下一篇:创业计划书的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