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前瞻(共12篇)
反思与前瞻 篇1
摘要: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多年处在边缘化位置,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其中原因很多。本文对高职语文教育现状进行反思, 并从构建适合学生职业需要的语文能力体系、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语文课程体系、构建适应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评价体系三方面高职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反思与前瞻
对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反思
(一) 与国外的差距
生源差距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 我国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首先存在生源质量的差距。以德国为例, 德国的职业教育分为职业学校、专业高级中学、职业专业学校、技师学院及应用科技大学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如柏林电子工业综合学校 (Energie fuer Bildung e.V) 就属于专业高级中学, 该校主要招收实科中学 (red school) 毕业后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学生上该校之前必须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介绍, 或自己先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 然后由企业送来该校接受职业教育。技师学院学生从专业高级中学或文理中学 (gym nasium) 毕业后, 如想继续深造, 可以先工作半年后报考应用科技大学 (FH) , 也可以至少工作一年后进入技师学院等的高等专科职业学校学习。FH对新生的入学要求是至少要接受过12年的初等和中等教育, 从入学资格来说, 这一要求虽比普通大学 (Universitat) 稍微低些, 但进入FH学习的新生也有近一半 (45%) 是在文理中学毕业, 并在入学前参加过半年以上的实习 (Praktikum) 。另外, 还有55%的新生是接受过至少2年的职业教育 (Berufsausbildung) 的专业高中毕业生。FH的学生年龄一般比Universitat的新生年龄大些, 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也更强。由此可见, 德国职教生源大多经历过社会锻炼, 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 年龄稍大, 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而我国职教生源主要来自中、高考失败的学生, 他们大多文化基础较差, 学习态度不端正, 年龄较小, 由学校到学校, 由家庭支撑至学业完成, 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缺少明确的目的性, 学习的主动性不能与国外相提并论。
语文教育侧重的差距国外的语文教育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模式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西方混合模式。后者既有学习和吸收西方语文教育经验的一面, 又有坚持本民族语文教育特色的一面, 最为成功。仅在处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问题上, 20世纪70年代, 日本新的国语教学大纲提出了“一事项” (语言) 、“两领域” (表达和理解) 的教学结构。前者着眼于教授语言规律和语法规则, 后者着眼于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一方面, 强调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另一方面, 在阅读内容上安排了许多文学性的文章, 凸显了二者兼顾的语文教育理念。日本的语文教育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即除了日语的教学之外, 还有汉字、汉语的教学。日本把系统的语言知识、语文能力训练与文学教育结合起来, 既代表着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 也符合语文教育的发展规律。我国职教语文教育常常兼容失衡, 很多学校视语文教育为“鸡肋”或“累赘”, 将其置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境地。而且, 在处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问题上, 认为只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 甚至只要求会写“求职信”即可, 这种环境下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梁思成先生1948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也说过:我们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所以, 我国高职院校应改变只注重技能训练的技术教育, 而转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只有这样, 高职院校才可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语文评价差距考试是国内外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环节, 却存在一定差异。以英法两国为例, 英国语文考试从内容上看, 基本取消了语法知识方面的考试, 增加了文学修养和整体语文能力方面的分量;从形式上看, 既有笔试, 也有口试, 把终结性考试与平时大量的作文练习结合起来, 考试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考评。而且, 考试在考评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大下降, 把听、说、读、写的要求具体分为10级, 作为衡量学生达到某种水平的标志, 使语文考评办法更为科学化和规范化。法国也采取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办法。笔试题目是三个 (学生任选其一) :分析辩论性文章、文学评论以及写一篇以文学为主题的论文。口试分两部分:一是先朗读一段短文, 然后, 有步骤地对短文进行分析, 指出文章的特点和意义;二是与主考交谈, 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面以及与人进行对话交流的能力。从上述两个国家的语文考试现状来看, 淡化语文知识性考查, 强化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考核是国外语文考试的基本趋势。与此相反, 国内高职院校则较重语文知识的考查, 轻语文能力的评价, 考试成绩是考评过程中的重头戏, 是评价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决定性砝码, 这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二) 实施教学评价的困惑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评价基本上局限于两个环节:课堂教学、学业成绩。这两个环节分别体现教师的能力和教学效果, 学生学的过程和学习成绩。单就课堂教学而言, 教师普遍存在重预设效果、轻课堂生成的现象, 以至于部分教师产生“什么样的课才算课”、“现在该怎样上课”的困惑。如有的公开课, 教师讲课如行云流水, 教学环节天衣无缝, 有些细节的处理独具匠心, 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充分使用, 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大家认为这应是一堂好课, 可是有的人却认为, 课堂上学生一直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没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时间, 认为课堂的活跃气氛只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假象。所以, 令许多教师不知该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把学期考试为主体的测评成绩当作标志教师和学生优劣的参数, 显然同样底气不足。因为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 班级语文学时少、生源质量不高、“走马观花式”的评价结论等影响因素都值得商榷。
(三)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困惑
诚然, 很多人赞同应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通过哪些渠道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目标可以称为提升了学生素养?如何来测评语文素养的高低?这些学校或国家没有明确的可行性参据。正如社会提倡素质教育, 多数家长认为, 素质教育就是琴棋书画等能力的广泛教育, 提高孩子素质需要通过各类兴趣班的补充培养, 于是呈现出孩子们在各类兴趣班疲于奔波的景象, 但这到底是减负, 还是增负?是提高素质, 还是束缚潜力?同样说法不一。
语文教育的前瞻
(一) 构建适应学生职业需要的语文能力体系
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既要为专业学习服务, 又要有自身达到的目标, 应紧贴时代步伐, 突出四个方面的能力: (1) 书写能力。传统语文强调书写规范和书法技巧, 但电脑出现后, 这方面的知识就备受忽略。实际上, 电脑书写不能完全代替手工书写。高职学生如果错别字连篇, 字又极难看, 不仅影响表达效果, 也有损自身形象。 (2) 口头表达能力。随着人们交际活动的增加和交际面的扩大, 如何在交际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 如何在交流中让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 都与口头表达有关。所以, 培养学生的口才,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3) 文字处理能力。这是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文字处理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反馈三个部分。它包括通过采访、阅读或其他途径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整理成供自己或别人参考的文章, 必要时通过恰当的途径把资料汇编向社会反馈三方面。 (4) 其他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高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如何看待社会中的各种现象 (尤其是不公正现象) , 形成正确的结论;如何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 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都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
(二) 构建适应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评价体系
从国际视野看, 如何在教学中开发、应用评价工具, 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 已成为世界各国致力研究的课题。综合国内外语文教育评价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情况, 构建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评价体系, 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诊断性、发展性以及自我与多元化相结合等特点。
注重评价的全面性高职院校语文评价多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掌握上显然不合时宜, 全面性评价必将取而代之。全面性指语文教育评价必须反映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信息, 强调评价的整体性情境, 旨在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的时域内, 结合上述三种形式的评价, 不断地循环反复, 动态地监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把握素质教育和全体学生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如英国中学语文的会考课程十分重视照顾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 在一个考试内设置两个等级课程, 且十分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 考试内容重视对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评估, 包括阅读和写作以及说话和聆听, 其比重各占20%。
注重评价的形成性有关测试的研究显示, 掌握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比“抓住”死板的“成品”———考试成绩更重要。语文教学和测试更重视其中的过程, 因此, 学习和测试应合为一体, 测试会被连续的形成性评估所取代, 不以测定某一时刻的水平为目的, 而以测出动态的进步为宗旨。测试反馈不应是静态的位置, 而应是动态的“流轨”。
注重自我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教育评价具有反馈作用, 其主要的功能是让受教育者从评价中获得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技能、成绩的认识, 学会自我评价, 这能更好地修正自我学习计划, 改变学习方法, 提高后续学习的效率。如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署正在研制一套适合各学习阶段的网上语文测试工具。该套测试工具除了供教师评估学生学习成效之用外, 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测试, 自我评估;同时也让评价多元化。评价多元化主要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题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方法手段的多元化。既体现共性, 更关心学生的个性;既关心结果, 更关心过程, 从各个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我国台湾地区就评量方式指出:除纸笔测验外, 可由教师配合教学, 采用多元评量方式, 兼顾认知、情意与技能等方面自行设计。也可采用档案评量, 将学生之学习态度、学习活动、指定作业及相关作品加以记录, 整理为个人档案, 作为评量参考, 列入评量标准。
注重评价的发展性高职院校是不断发展的, 学生是不断变化的, 教育评价的意义应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确定个性化的发展性目标, 它不断收集学生发展中的信息,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 重视学生的现在, 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 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 而是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 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 发挥学生的特长,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三) 构建具有学校特点的语文课程体系
开设选修课程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 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都必须以市场 (就业) 为导向, 服务于专业, 发展应用性教育。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教育, 也理所应当地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与专业发展。以徐州技师学院为例, 该校共有5个系 (数控、机电、信息、建筑、商贸工程系) , 针对这一特点, 应结合5个系的主要专业类型, 将美育、书法、写作等领域的文化基础课程与各系、专业关涉的实用应用文、文秘写作、自然科技文献选读、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习俗、普通话、口才学、影视鉴赏等列入选修课。如《应用写作》, 为财会、文秘等专业服务;《自然科技文献选读》, 主要为理工类专业学生扩展视野;而《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习俗》、《普通话》、《职业口才学》等课程, 则为旅游类、财经类、工艺美术类、市场营销类专业学生准备了充足的专业基础材料;《影视鉴赏》旨在帮助学生对中外文化界、媒体、时尚等有所了解, 从而具备作为当代人的生活修养。并且提出了“多证”技能培养的目标, 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 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涉及的技术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取得专业必备的技能等级证书。如, 通过《普通话》, 获取“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通过《文秘写作》, 获得“秘书资格证书”;通过《大学语文》、《应用写作》, 可帮助学生考取“汉语运用等级水平证书”等。该校的文化基础部、语文教研室要在学院教务处指导下, 对传统单一的基础课语文进行系列的整合与创新, 形成服务于市场、服务于专业的语文新格局:中职、高职一年级为基础语文;高职二年级和部分中职二年级, 结合各专业需要分别开设《职业口才》、《应用写作》、《普通话》、《旅游文学》、《美学基础》等课程。课外教学以文学社、书法协会、朗诵会、演讲比赛及普通话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 与团委、学生会、学生管理部门等合作, 每学期在5个系内分别开展活动。
建设隐性课程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语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要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正规课程而言的, 它包括两个方面: (1)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学校加大经费投入, 更新、增加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 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二是以各种讲座的形式, 开展选修课、文化艺术节、各类竞赛,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营造生动、健康的校园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同时, 建立校刊、广播站, 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的活动, 锻炼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感受人文和科学教育。三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加强语文教育, 链接扩展课堂的不足。在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 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正确引导, 以免学生进入误区。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拓展语文教育的空间, 深化课堂教学。这种来自现实社会实践的语文教育比在学校的教育更深刻、更直接、更持久, 更能有机地将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因此,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寒暑假, 结合专业学习,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企业实习, 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改造自我, 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以达到人文素质培养与人文精神提升的最优化。现在欧美流行的社区教育就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社会, 强调教育与社区之间的开放、参与、互动, 这点是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学习的。
参考文献
[1]王传勋.考试改革与语文素质教育[J].学科教育, 1998, (10) .
[2]倪文锦, 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蔡敏.美国高校教学评价改革及启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俞兴明.德国职业教育之我见[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5, (5) .
反思与前瞻 篇2
南岭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回顾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那时候,中国经济体制还是传统的计划体制,在传统体制下搞经济改革,必然是“洋跃进”。这个体制的特征,是指令性计划(国家或集体)——行政手段——执行者(企业或生产经营单位,在传统体制下,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企业)。
这一体制能够动员资源、集中资源实现重点目标。但其主要弊端是低效率。因为
1、在这个体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与经济利益脱节,调动不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
2、在这个体制下,经济之间的联系被行政手段分割,经济规律被指令性计划破坏,行政手段控制经济活动。
3、宏观指令者只关照到物资供求的平衡,无法关照价值的平衡、潜在供求的平衡、资源配臵的平衡。
4、这个体制是内循环的,与国际市场联系弱。这个体制的效率,可以通过197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反映出来。
要把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历史要求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是逼出来的,试出来的,甚至有人说是“骗”
1出来的。纵观20多年的改革开放,起步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大的方面考察,主要脉络是:
×农村: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组织因素 ×城市:国企扩大自主权——承包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因素不断增加
×价格:放开部分消费品价格——价格双轨制(生产资料价格、消费品价格)——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及部分价格政府管制
×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机制:市场拾遗补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计划和市场并存——市场配臵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
×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全方位开放——加入WTO
×理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600万,国际上出现了“中国威胁论”。2005年的经济指标可见一斑。更多的是体制机制。社会经济主体已经发生了转变。中国进入
了转型期。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反思
(一)对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
1、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市场经济、世界体系。
2、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是渐进的,新旧体制并存的和此长彼消的、胶着的。
3、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探索形成内在生长的效率机制,解决资源的配臵效率和竞争力问题。
4、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一个参与全球化、利用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融入全球文明的过程。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高。
5、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中国人对社会主义认识和选择的过程。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计划商品经济+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和压迫,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等。
(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2005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4%,消耗世界水泥总量的50%,钢铁的34%,煤炭的31%,氧化铝的25%,电力的13%。万元GDP总能耗是世
界平均水平的3倍。环境污染居高不下。增长的代价大。
2、收入分配与社会财富分配差距矛盾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3、公共品供给不足、不均衡,城乡之间反差大。老百姓反映,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就不了业。
4、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矛盾凸现期”。
(三)对改革开放的争论
纵观2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大的争论。第一次发生在1981年到1984年,争论围绕着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展开。第二次发生在1989年到1992年,争论的焦点是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第三次集中发生在2005年。这一年有人称为“改革反思年”。2004年8月,郎咸平发表文章,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和少数人致富。2005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尔后出现了对教育产业化的质疑或者说对教育改革的质疑等等。这些汇合称反思改革的浪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国改革开放性质的反思(姓资还是姓社)
2、对中国改革开放方向的反思(是市场化多了还是改革不到位)
3、对中国改革开放策略的反思(是公众参与的还是精英决定或利益集团左右的)
三、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前瞻
(一)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评价要历史性地理性思考。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自近代以来,一直困扰着搅动着追寻着中国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中国革命,改革开放
(二)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全球化加深对一国体制机制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牵制力。
(三)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解决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不能走老路。唯一的选择是体制、机制、手段的创新。
(四)未来的体制机制创新,将由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公共产品管理体制改革;未来的体制改革取向,将更加注重改革利益协调性和公众享有,或者说更强调社会公正和公平;未来的体制改革将更加体现改革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理性化、系统化。
反思与前瞻 篇3
关键词: 社会工作培训;基层工作人员;表面专业化;需要为本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5-0005-07
现代社会工作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应运而生,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因其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等方面可提供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发挥了“缓冲器”和“减压阀”的作用,被认为是应对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不可否认也存在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201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门强调。2015年,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认可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专业地位。一时间,“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上至中央决策部门,下至基层工作人员的强烈共鸣。社会工作培训也随着社工人才价值的备受关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诸多文献对社会工作培训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多重作用进行洋洋洒洒地论述时,却没有足够的实证资料来证明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与政府的培训意愿是否契合。若二者之间契合度不高,基层社会工作培训就可能成为政府强力推动的、自娱自乐式的表演。因此,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之上,从基层培训主体的需求出发,审视政府主导下社会工作培训遭遇到的困境,检视造成困境的症结所在,以期为未来基层社会工作培训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一、社会工作培训:
基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理想路径社会工作是一件舶来品,来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制度原因即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变革。经济改革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社会问题,原有的一套化解社会问题的组织与办法逐渐失去作用,因此,政府需要有新方式来化解这些问题与矛盾;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门为有困难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行业,以及它所倡导的“利他主义”价值理念成为一种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的制度安排,是帮助修复社会细胞维持健康状态不可缺少的社会治理手段。因此,在专家倡导和政府推动下,社会工作发展起来。但是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社会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公民社会兴起等。[1]而这些条件在中国社会发育不成熟,完全按照西方的做法在中国未必行得通。因此,在吸收、借鉴国外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政策框架、社会现实,提出中国的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建议,是对中国学者的智慧考验。
中国长期以政府为主导的特色,使很多公共服务部门呈现出浓厚的行政化色彩,重管理而轻服务,这与民众社会服务需求的极大增加相悖,特别是在从事福利服务的相关部门方面尤为明显。因此,加强福利工作相关部门人才培养和转化是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和转化中,各地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主要集中为两种:一是在既有民政系统相关部门中增加专业社工的岗位,通过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招考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相关的部门包括社会救助管理站、社会福利院等;二是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使基层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增强服务的亲和力,提升工作效率。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国家和社会的接口,也是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落脚点。随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推进,社区工作人员已经成为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主力军。长期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区工作人员学历低、年龄大、以“老大妈”为主的情况,补充了年轻的、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相比较而言,传统的社区工作者虽然没有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但是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积累了一套解决居民问题的智慧资本,对社区工作也很有热情。而刚毕业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虽然有专业上的优势,但是诸多因素导致很多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能力欠佳。由于中国的专业教育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因缺乏实务经验和督导能力而导致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课程实验实践环节不足、专业实习不规范而导致的学生实务技能缺乏,因本土教材缺乏、教学手段单一而导致的教学有效性不高等。[2]面对基层数量庞大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当前尴尬的专业人才素质,“大换血”或“一步到位”式地实现基层工作人员专业化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因此,面对居民多元化的需要和基层服务管理方式的变革,结合社区工作人员的优势,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就成为当下中国既满足民众专业需要,又能提升基层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它是遵循中国基层实际的理性选择,也是本土社区工作专业化的理想路径。
二、调查及文本检视:
基层社会工作培训的问题分析为了解公共服务需求高涨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培训的需要和意愿,2014年6月,以中部地区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为样本,笔者在民政局开展培训的现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围绕基层人员培训意愿和培训需要两方面进行。随机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38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占99.1%。问卷对象涉及了该市4个区的9个街道,根据问卷回答,有选择地对其中8位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在了解基层社会工作培训基本状况后深入探究主体做出意愿选择背后的深刻动因。通过实证资料分析,发现政府主导下基层社会工作培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培训主体需求意愿不强理论上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作为承接党委、政府职能下沉的基础平台,社区工作人员担负起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多重职能,与此同时,居民的多元需求和基层工作人员既有知识结构之间不对等的现象突出,迫使基层工作人员主动寻求知识更新的内在意愿更为强烈。而实际调研的情况并非如此。问卷显示,在“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参加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培训”问题的回答上,56.1%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39.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愿意”,而表示“无所谓”的被调查者占4.9%。问及“之前是否参加过社会工作相关培训”时,仅有31.7%的人表示参加过相关培训。endprint
参加过培训的人员在区级层面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基层工作人员参加过相关培训的比例明显高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深度访谈的资料可以进一步印证这一点。
包河区是比较有钱的区,人家领导了解社会工作也重视这个,政府购买人家是全市第一个,公益创投大手笔拿出500万元,那在全市也是第一个。(SF1)①
由此可见,领导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培训的需求意愿。在参加过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人员中,关于“培训的选择性”问题上,约有1/3的人是“被迫接受培训”而非“主动选择”的结果。综合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培训需求意愿总体不强,某种程度上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选择,而是外界行政力量过度干预的结果。2.培训主体需求动力倾向于工具性从统计数据来看,愿意参加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人中在“您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的原因”问题的回答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获得社工职业资格证,可以增加工资”,“对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和“对现在从事的工作有帮助”,根据复选结果的统计来看,这三者分别占63.9%、35.9%和20.4%。而不愿意参加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人中在“您不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的原因”问题的回答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培训没有什么用,工作中也用不到”,“培训内容不合适”和“觉得自己学不会”,根据复选结果的统计来看,这三者分别占到了59.7%、36.4%和23.5%。由此可以看出,吸引基层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主要动力不是源自实际工作中的需要,而是来自工资增加的利益引导,而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无用武之地则是阻碍其主动选择参与培训的又一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是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缓慢或者不到位,既有的工作仍以传统的行政性工作为主。
此外,岗位的性质对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意愿有很大影响。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岗位性质呈现多样性,有事业编、街道聘用,还有社区聘用等,不同岗位性质的工作人员在培训需求动力上呈现较大差异。其中,事业编人员的培训需求最低,仅占调查对象的18.4% ,而街道聘用和社区聘用人员的培训需求反而高一些,分别占调查对象的32.7%和48.9%。深度访谈的资料进一步解释了呈现差异的原因。
他们在街道工作的都是事业编,其实直接服务性的工作并不多,而且又不会担心下岗,我们不一样的,街道聘用的待遇还好一些,相对比较稳定,可像我们社区聘用的就不好说了,啥时候社区没钱,我们就下岗了。所以觉得能有机会学习一些新知识挺好的,增加自己的技能,以后就业也容易些。(SF3)3.培训效果不佳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之前参加过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基层工作人员在“若您参加过相关培训,您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如何”这个问题的回答上,43.6%选择“基本满意”,而47.9%选择“非常不满意”。究其原因,排在前两位的主要是“太理论化,觉得没用”和“不通俗,听不懂”。在对后续“您认为当前组织的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培训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培训内容不切合实际”“培训方法单一”和“培训时间安排不合适”,根据复选结果的统计来看,这三者分别占51.3%、42.9%和31.7%。而组织培训次数相对比较多的BH区基层人员反映:
是有培训呀,可是老师讲的很空,很多大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做。(SF4)
也有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如下:
也不管我们需要什么培训,反正有了就让你去参加。时间也不固定,有时候一个月有好几次,有时候好几个月又都没有。就是老方法,作报告、听讲座呗,我们也想实地看一看,亲身感受下,这比听讲座效果要好得多吧!(SF2)
由此可见,基层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设置中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进一步影响了参与培训人员的满意度,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培训内容与工作需求契合度不高:培训内容的设置不切合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需要,使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产生错误认知,普遍觉得没用。(2)培训设置不具有系统性和延续性:有时候大半年都没有一次,而到年底考核评估时则采取密集型安排的方式,高密度大强度的集中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叫苦不迭,产生反感情绪。(3)培训方式单一:多以“作报告”“主题讲座”形式开展,与基层工作人员希望的“主题讲座”为主,“交流讨论”“参观学习”为辅的多元化培训方式相差甚远。
三、反思:基层社会工作培训
面临实践难题的原因探析以上分析表明:当前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现状不容乐观,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工作培训呈现出“表面专业化”的特点。
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如何促使福利行政者与职业社会工作者有效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成为基层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在中国,由于政府对社会工作抱有高度期望和美好愿望,因而力图将其作为政府处理大量社会事务的辅助力量建设的生力军,因此,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带有很强的人为规划和人为建构的色彩。[3]突出表现在政府设计并介入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进程,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基层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的福利服务和服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然而,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非一日之功,理想期望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期望通过社会工作培训来实现本土社区工作专业化的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到了重重困境,而探究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破解实践难题、改善和优化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体系的根本。1.政府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堕距毋庸置疑,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是在政府倡导和支持下进行的。政府的认同可以说是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教育者和研究者。特别是2010年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投入了大量资源,力图把社会工作者培养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因此,有研究者指出,社会工作已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第二个受到政府高度重视的专业。[4]从表面上看,社会的发展似乎对社会工作产生了强烈需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春天很快就能到来。而与此同时,另一番景象却是国内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困难、社会认同度低、流失率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与中国既有的公共服务部门岗位设置和社会行政体系有关,但很大程度上是作为需方的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尚未释放出来,而作为供方的高校却培养出大量的社工。endprint
工资低、待遇差、居民对社会工作认可度低等原因是造成大量社工流失的重要原因。而不同的文化也是阻碍居民社会认同的另一重要因素。中西方文化有较大差异,所以,在中国推行社会工作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因此,部分学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讨论了西方社会工作在进入中国时,应该经历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也就是西方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前提是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价值观、服务理念及服务技巧等方面做适当调整,来适应中国的国情。然而,学院教育与当下经验、西方理念与传统习俗之间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弥合。[5]因此,在很多基层工作者眼中,社工在学校学到的很多东西在中国并不实用,无法发挥其宣称的应有的作用,这直接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热情。虽然政府十分重视培训,而作为需要主体的基层工作人员却没有这种强烈的诉求。培训变成一种政府外在性力量主导的“你让我学”而非需要主体内生性意愿的“我要学”,导致在基层工作人员眼中,相关的社会工作培训不是什么福利,反倒是一种负担,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苦差事。政府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而源于服务效果、基于专业认同而产生的社会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与实践发展中的异化面对转型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的战略定位,当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社会工作要走嵌入式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说,中国的社会工作要嵌入到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中,获得合法性和社会支持,逐渐壮大自己,从而获得嵌入性发展。[6]不可否认,嵌入式发展思路对当下社会工作的整体发展当然具有积极意义,它固然能够加速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进程,但也要避免由政府强力推动带来的负面效应,即它可能会导致降低职业标准的风险,带来社会工作的异化。
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地在相关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开发设置了11.39万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比2013年增长37.5%;扶持发展了3 522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比2013年增长43.6%,其中广东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770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平台正不断扩大。[7]但是这种表面繁荣之下却隐藏着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步履维艰。在城乡社区中,原有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缓慢和不到位的情况仍然存在,可以看到基层政府的权威借助行政性社会工作不断渗透、导致在基层的社工岗从事了大量与岗位不吻合的行政工作而非专业服务工作。
此外,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不高,因此,社工无法通过专业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呈现出强政府、弱专业的权力不对等状态。而当社工无法以服务的专业性来证明自身的嵌入能够改善原有社区服务的现状时,为了继续获得嵌入的合法性,就需要用某种形式上的专业,如做个案、做小组来补充实质上的专业,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呈现中异化发展的趋势。在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眼中,社工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专业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社工的服务越来越多地反映了街道政府的意志,以服务对象需求为本的专业使命受到威胁,比原有传统社区人员更能实现社会善治的专业承诺受到了极大怀疑。由于社工专业优势和服务价值在基层服务中的体现并不明显,因此,其未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认可,这也印证了前文基层工作人员所说的“培训没有什么用,工作中也用不到”的事实。专业化是保证社会工作服务效果的关键,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在现实中的异化发展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对培训的热情和兴趣,抑制了自发学习的积极性。
四、对策:公共服务视野下
完善基层社会工作培训的策略综上所述,中国现实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本土社区工作专业化的理想期望在现实中遭遇到了重重困境。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不仅要放眼全球,而且应该在本国独特的环境和制度中找到根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并具有独创性。[8]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破解实践难题,改善和优化基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体系,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三方面努力。 1.拓展社工人才实践平台,提升基层参与培训的热情诚然,社会工作作为服务业仍然要满足供需原理,即把人才的提供和满足社会需要匹配起来,才能保证社会工作有效供给。社会需求的规模决定社会工作的供给规模,而在政府主导推动下的社会工作人才供给呈现饱和状态,但市场需求动力却不足,存在需求与供给脱节的态势。因此,有许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零的事实就不足为奇了。[9]究其原因,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没有释放出更多的社会空间和岗位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有机会去施展才能,向社会证明自己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基层人员眼中,社工这个职业并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从职业发展来说,对其进行投资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经过30年的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进步,政府职能不断清晰,多元社会治理的理念已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但长期“大政府”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基层治理主体单一化、行政化的局面并未得到大的改观。因此,需要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拓展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平台。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领域和配备要求,推进岗位设置工作。也可以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配备专门的社会工作力量。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通过社区创业、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聚集社工人才。同时,制定完善各种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和各类公益性社会团体,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从行业发展来引导,从而增强基层参与社工培训的热情,实现被动的“让我学”到主动的“我要学”的改变。 2.完善基层社工人才培训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培训的满意度在外界社会环境改善过程中增强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可,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基层工作人员参与社会工作培训的热情,而完善基层社工人才培训机制的前提和核心是由基层工作者的“需要”确定的。“需要”是社会福利政策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运作的理念基础。在很多项目的运作中,通常有两类方式来界定需要,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由政府来认定的,即政府觉得对方的需要是什么,以这个为导向来安排具体的实施细则;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由专家来推动的,即依据拥有专业知识的学者的言论为依据,唯独缺少了主体的利益表达。基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亦是如此。因此,完善基层社会工作培训机制的核心是从基层工作人员的需要出发,结合基层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培训内容和模块,使培训变成促使基层工作人员专业化的有力途径,而非为了政府绩效考核中追求的所谓的“专业化”而做的“专业化”。此外,通过加大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培训和服务机制,保障社会工作培训的长效性,提升基层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 3.提升专业能力,增强社会认可资本很明显,社会工作不应是象牙塔内的学问,而应在社会服务中发挥它社会调节器的功能。因此,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只为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而只有过硬的专业服务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受,才有助于基层工作人员改变从“简单的利益导向”到“实际工作需要”的培训意愿,这就需要社工练好“内功”,在专业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社会认可度不高是影响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社会认可不足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社工专业人员在整个就业体系中处于末端,薪资水平较低。即使在社工发展较好的深圳,一线社工薪资水平也只相当于刚录用公务员的1/2。[10]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社工岗位没有吸引力,基层工作人员对提升能力的需求就不足。二是高校社工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社工专业性和技术性优势在实践中表现并不明显,这也直接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意愿。endprint
看似繁盛的社工教育和大量的社工专业毕业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与现实脱节的社工教育不断损害着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同,也逐渐侵蚀了真正对社会工作抱有热情的青年。不可否认,社会工作专业的真正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但要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切实服务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这样才能建立起专业地位与权威。因此,未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需要厘清两个核心问题: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何种方法整合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增强获得社会认可的资本,从而建立专业权威和地位,激发基层工作人员对培训的内在需求动力。不可否认,短期内薪酬保障和表彰激励可以一时调动基层工作人员参与社会工作培训的热情,但从长远来看,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引导基层工作人员持之以恒地参与培训。
综观基层社会工作培训的实践可以看出:当下基层社会工作培训面临的尴尬境地部分源于政府强推动的特殊发展轨迹,也与中国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关。但是有两点必须承认:一是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的确能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二是结合中国传统民政工作人员的特点,通过社会工作培训实现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是符合中国基层实际的理想路径。但也要看到,中国以政策推动的人才队伍发展,起步晚、发展快,造成制度与环境根基的真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种具有浓厚西方文化色彩的助人制度被引入到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就不得不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不可避免地经历漫长的与本土文化、本土经验相互调适的历程。因此,要对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给予足够的耐心,通过现实空间优化等努力,使之朝着稳定友好的趋势发展。
注释
① SF1表示深度访谈的1号对象,其中SF表示是深访对象,数字序号表示深访的顺序,下同。
参考文献
[1]陈友华,苗国,彭裕.制度性缺陷下社工价值理念培养及其面临的困境[J].思想战线,2012(3):28-33.
[2]赵怀娟.回应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契机与策略[J].社会工作,2012(2):40-44.
[3]石瑛.比较视野下中美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探析[J].社会工作,2011(5):22-24.
[4]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社会科学,2012(5):82-90.
[5]刘华丽.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37.
[6]王思斌,阮增媛琪.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5):128-140.
[7]2014年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突破40万[EB/OL].(2015-01-27).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50127/122446922.shtml.
[8]MIDGLEY J.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learning from the third world[J].Social Work,1990 (4):295-301.
[9]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社会治理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245.
反思与前瞻 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内涵,困境,出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劳动力市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在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开展人文教育, 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是其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 人文教育的范围和涵义也在不断扩展。从已有的文献看, 目前学术界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尚未完全统一。本研究认为, 人文教育是在学生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国内外人类文化的批判和反思精神、求真精神、爱国主义和报国精神,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理能力、自立能力、自强能力、自我激励能力, 使学生具备超俗的人文素养, 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对多元化理解和包容、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人。
二、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困境
1. 人文教育处于弱势地位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强调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立足市场需求,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因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往往更加注重用发展经济的思想来看待和衡量其质量, 尤其在当前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 许多高职院校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工具价值, 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纷纷向有利于近期市场需求的方向倾斜, 片面强调专业技能训练, 以期培养的劳动力能快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高职院校在占领市场的同时也为自身赢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人文教育, 被认为是不可能直接导致经济利益的, 受教育者不接受人文教育也无关紧要, 人文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 人文精神的升华演化为人文知识的灌输
人文知识传授是生成人文精神的必经之路, 但是仅靠简单的人文知识的传授对人文教育收效甚微。须知, 人文知识是一种“境域知识”、“互惠性知识”。语言是以“情境化”和“境域化”的方式复活自身的, 因此必须在“背景、环境、情境和意境”之中体验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性的东西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层次上, 其价值才得以复活。可见, 达不到精神层次的“人文教育”就是没有进入真正意义的人文教育。[1]
在现实的高等职院校人文教育过程中, 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自己事先的系统性加工, 按照学科逻辑体系将课本上呆板的信息符号转化成有声的口语化表述, 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教师的主体性。这种把人文知识当成客观知识来教与学, 无视人文知识的价值本质, 就势必使人文知识的性质发生迷失, 实际结果可能就是高职教育大批量地产出“工具人”, 并不能达到真正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3. 人文素养的培育寄望于一次性的终结教育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往往是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 随着课程的结束, 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基本停止。期望通过短暂的教育教学活动即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 对人文教育的持续性、不可间断性缺乏足够认识, 不注重用系统的观点看待问题, 有“船到码头, 车到站”的思想。须知, 要想承担起知识经济时代的重任, 构建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品质的不断升华需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领教育工作, 将各种教育贯穿于个体不断成长完善的整个历程中, 将终身教育的理念根植于每个人心中。
4. 人文课程的设置片面追求逻辑严密性
长期以来, 职业教育的课程始终未能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由于学科体系课程的知识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增强学生对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的适应性, 加之职业教育的教师及相关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是通过学科体系的课程培养出来的, 即使在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和本质的课程内容被确定以后, 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又会不自觉地回到学科体系的老路上去。[2]但依据人文主义教育家的立场, 课程知识的组织并不强调严密的逻辑性。人文教育针对上世纪60年代“学科中心课程”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结构的弊端, 指出哪些知识可以构成教材, 并非仅仅依据这些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还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愿望和要求, 看看是否有助于学习者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 是否适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这就是人本教育十分注重的“适切性” (Relevance) 原则。[3]
三、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出路
在追求教育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形势下, 人文教育的深入开展本身就存在诸多障碍, 更何况高等职业院校又特别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但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必须开展而且必须深入开展, 因为在任何一个发展的社会中,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求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亦是求如何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个人能更好地适应生活及充实生活。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就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1. 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承担着为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的重任, 但这里的教育决不仅仅是指科学教育, 同时还包括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教育固有之意。但由于通过该类教育并不能使学生掌握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 所以传统观念认为人文教育不能直接导致经济成就。但经济学家C.Allen通过研究和统计分析指出, 上述看法并不正确。他在研究成果《教育和技术革命:在知识经济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作用》中, 不但对轻视人文社会科学及其教育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 而且主张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教育投资力度, 因为这样做可以得到很高的投资回报率。美国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 C·Levin在2001年5月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和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也指出:“教育服务于社会并不意味着教育必须集中于掌握实用性的技能。”[4]
2. 切实领会人文精神的体认性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只有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 人文精神的建构和升华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必须有主体的接纳和体会。因而企图通过填鸭式的灌输, 让学生背诵和识记“死”的人文知识, 达到人文精神的升华是有悖于事物发展规律的, 而应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体会到知识背后隐藏的深层涵义。要想真正把握住人文道理, 就不能停留在对一般意义的逻辑理解上而要进行特殊的心灵体认。
人文教育要注重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要通过典型的案例充实课程内容, 寓情、理于教学中, 消除学习僵化、概念化的倾向。要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要通过课外活动, 如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社会服务等让学生有亲身体验,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要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升华, 从而培育人文精神。另外, 诚如潘懋元教授所言, 要重视校园文化和实训基地的人文环境建设, 寓人文教育于技能实训之中, 使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自然形成良好的公民素养, 成为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5]
3. 深刻认识人文素养培养的持久性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重在转变人的内心, 达到对心灵的净化, 而不是急于提出或解决问题。人文教育要依靠意识的自发性的自由运动, 使得僵化陈腐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方式得以改变, 进而使全民内心的转变和人各方面的能力均衡发展。因而, 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思想, 认为课程结束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就完成了。须知, 人文素养的培育不可能一劳永逸, 要采取“生长性”的方式, 树立持续性的发展的理念。学校教育是有限的, 但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建构是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的, 不可能在某一个阶段集中完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过程是短暂的, 但这一过程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 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教育的切实价值, 形成学生的态度, 获得一种情怀, 懂得思想的做法, 因为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为重要”, [6]思想的转变比技能的获得更重要,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要“授之以渔”, 而不是“授之以鱼”。
4. 深入开展人文教育课程改革
人文教育课程要重视个人的发展, 要有助于学生实现对自身和世界的探索, 既要给学生较大的灵活性, 又要有切实的指导性, 要能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人类知识的总体和前沿, 要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 要跟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较好地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应打破传统的教材界限, 深度的要求不必太高, 但一定要有广度。课程组织形式可不拘一格, 可以根据学生的经验活动或兴趣爱好, 也可依据某些典型案例;可依据认知情感因素, 也可依据工作过程相关性。不同兴趣、能力和需要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主题内容, 但这些内容在强调某种具体的思想方法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同时也要增强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协作精神等。这样的课程学习无疑将不仅惠及学生的专业学习, 还将惠及他们的终身。
参考文献
[1][6]张祥云.大学教育回归人文之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 2005, (8) :53-56.
[3]杜时忠.人文教育的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9) :2-7.
[4]李立国, 石邦宏.美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3) :59-64.
仰望的作文:仰望与前瞻 篇5
课桌前有一只小蟑螂,它既不向前看,也不向后看(我们姑且认为蟑螂有这种机能),而是四脚朝天,肚皮上袒,背靠地面,以一种很帅气的仰望天花板的姿势――死了。
我认为蟑螂的这种死法极具讽刺意味。从死得不清不楚的苏格拉底到郁闷而死的孔子,有多少的哲人是以仰望的姿态度过他们的一生。他们整天伸长着脖子,不断地盘算着凌驾我们头顶之上的星空法则,恨不得得一把梯子就手可摘星辰。可结果呢?大多数的他们两手空空,盯着一片虚空涕泗横流。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无数的古今愤青在生活面前嗷嗷大叫,痛苦之下他们寄希望于每天都是更新的一天,他们而望呀,又蹦又跳,殊不知上帝躲在他们背后指手画脚,捂着嘴巴偷笑。
伟大的蟑螂先知告诉我们,这种虚妄的`仰望姿态,不仅会让你脖子酸痛,还会让你一命呜呼。
王小波这个愤青就很聪明,他在给李银河的情书中写到:“我要活化生活!”如何活化呢?无非也就是关心物质和粮食,不仅要面朝大海,还得回头看看自己寄身的小茅房。可是,当我这么宣言的时候,那些鼻孔朝天的人斜着眼骂我物质,骂我没有热情,没有理想,是社会败类,我一边吃着馒头,听着他们的口水下咽声,一边挽扶着前方摔倒的老人,心安理得地看着他们。
这才是我们早该经历的生活。生活不该浮云一般自由聚散,它埋在我们的脚下。为了把它走好,不跌倒,不讹人,必须得采取一种平视的态度来对待,目之所及,是才能所及。脚踏实地靠得不是你的体重与重力,而是你得拥有一个方向,一个向前看的方向。巴尔扎克就是好例子,他整天沉溺女色,醉生梦死,但他明白自己是个作家,最终也称了一代文豪,并不用像托尔斯泰一样,身家清白地踏上踽踽而行的方向。只有看得见,我们才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海子诗言及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他把生活堪称了迷雾,被生活耍得团团转,迫不得已像蟑螂一样轰轰烈烈地卧去。
五月怀旧与前瞻 篇6
当年笔者所写的股评,全部以深圳综合指数为标的。
关于1999“5·19”的预测,后市证明,时间与空间目标都相当精准。是鲁某的经典著作之一。本来,好汉不提旧时勇。名与利,对于今日的鲁某,是非常之淡薄了。吃得香,住得舒服,家庭幸福,夫复何求。
回顾往事的缘起是,2014年5月19日,中国A股发生了不平常异动。当日狂跌收带下影线的中阴。后两日,企稳反弹。网上多见联想1999“5·19”的文章——今年的“5·19”是否也会掀起当年一样的大升浪了。遂勾起了15年前的1999年“5·19”回忆。
本周,是多次预测的见底之本周。(5/19)更是笔者特点的敏感日。因此,可以说,周内发生的事情是意料之中。早就知道“5/19”的市场会有异动。不信,请翻翻本栏的近期股评。看是否如上所说。
股评的要点是,本周是卦位数群聚之周,而下周是鲁加斯数的群落之周。似乎更为重要。因此,底部更可能在下周出现。故上周有《冷静观察月内走势,期待底部出现》的文章。至于空间,预测见底区间是2000点至1980点。声言1980点不允许被有效跌穿。也不会跌破,守得住1980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见底后仅仅是一次反弹,不可能出现象1999“5·19”这样的大行情。这话题,让笔者慢慢道来。
记得1999年4月间,一位姓泰的业内朋友著文批评鲁兆的股评文章故弄玄虚。说什么周易八卦的。此君是熟人。经常来我家的。对股市有不同看法本属正常,他大可在来我家时当面交流,当面批评。而他却当面不说,恭维话说尽,背地里却在报上撰文批评鲁兆测市故弄玄虚。我当然不高兴了。特别卑视这样人品的。随即在本刊多次撰文回应。可谓针锋相向。当时的笔者处在第3浪中,气场旺盛。觉得自已的预测文章有十足把握。睹气说还要再“故弄玄虚”。(今日回想,该不应这样)
当年的文章没有将“卦位数”作为分析的主线,而是较多地以波浪理论的下降楔型结合循环周期的分析说事。非常笃定地认为,1999年4月底,上证指数已进入下降楔型的最后一个小波——E波。根据已完成了的波浪形态abcd,笔者认为E波的运行时间不会太长了。一旦完成,将出现长期大底。时间将在小满前后。空间目标是下降楔型的底边线即310点附近。当年笔者写文章,语气肯定。很少使用“如果”这样的疑问性语句。
当年的预测结论是在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美国佬“误炸”,两名中国记者被炸死,国际局势十分紧张,国内经济景气不佳,股市跌跌不休,节节下挫,市场极度悲观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当年,可谓独树一帜。后来的结果众所周知,预测完全准确。
实际上,笔者当年狂热于易经八卦,写文章较多地是依据《后天八卦方圆图》卦位数进行预测的。因为姓泰的是个股市知识有点基础的聪明人,我不愿意让他这品行的人学到中华民族老祖宗的好东西。故未将卦位推算的方法写出来。只应用了现代的股市理论。预测的成功砸得姓泰的不敢再哼哼了。
15年时光转眼过去了,鲁兆也老了,当年的盛气不再有了。分析手法也该“解密”了。现将当年的分析方法公之于众。以飨读者。(文章并附图在下周的微信公众号“鲁兆测市”中与读者见面,欢迎有兴趣的朋友阅读。)
回到主题上来。今年的“5·19”与15年前的“5·19”,不可同日而语。此一时也,彼一时也。15年后的今天大环境变化了,银行当年是在减利息,低息使大量闲置资金涌入股市。今天却出现银行坏帐增加,企业盈利下降,该减息而又不敢动,该增贷而又不敢贷的两难。信贷抓紧,银根紧缺,市场预期信心很悲观。这都极大地制约了后市的发展。一波次级反弹,或会有的。
因此,前期文章敬告读者谨慎参与,步步为营,见好就收。暂以短线策略处之。
近日证监会称,年内控制100只新股上市,手下留情抑制住IPO大潮,算是对股市的呵护,利好吧,为反弹提供信心吧。
近期反复强调,2000点上方可谨慎做多。1980点是决定中短期好淡的分界线。不允许被有效跌穿,预料也不会跌穿。
下周,是5月的最后一周,也是重要时空点的一周。28日或30日,预料会在此发生三维交融,并出现一个可供操作的底部。
上周股评的图(1)和(2),可为预测提供技术保障。现稍作整理,供读者考察。
反思与前瞻 篇7
然而,由于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岗位类型多样,目前用人已向管理、技术人员等高层次转变,用工层次的提高使得其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明显增强。特别是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已按新《劳动合同法》来规范编制外用工的行为,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在新法实施过程中解决好事业单位高层次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问题,关系到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一、事业单位高层次劳务派遣员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劳务派遣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配置形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劳务派遣也称劳务租赁(或人才派遣), 是指劳务派遣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 把能满足不同期限和完成不同任务标准的劳务人员派遣到用人单位, 并负责管理派遣人员, 完成由派遣而产生的所有事务性工作。目前,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现有法律规定尚存不足等原因,特别是事业单位已成为劳务派遣的重要一方,其用工岗位类型复杂、用工人员层次多样,导致劳务用工过程更容易出现问题。
(一)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
虽然劳务派遣人员与正式人员向用人单位提供等质的劳动力, 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严重。一般来说, 从事相同或相似岗位工作并有着相同绩效的员工,报酬应是相同或相似的。然而,事业单位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他们给予派遣劳务人员与“正式员工”不相同的待遇,以达到节省经费的目的,因此派遣劳务人员的劳动报酬明显普遍低于正式职工。如此一来,造成了岗位相同、工作时间相同,但待遇不同的现象。同时,同工不同酬现象还会影响劳务派遣员工的相关保险缴纳标准。正式工的社会保险是按照单位上年度平均工资的标准缴纳的,而劳务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险是按照劳务派遣单位制定的工资标准缴纳的,可见承担同样工作的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工个人收入差距颇大,导致保险缴纳标准偏低。
(二) 特殊的劳动关系,导致其参加工会的权利无保障
《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所涉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该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理解,被派遣劳动者既可以在劳务派遣单位也可以在用工单位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然而,劳务派遣中劳动关系特殊,劳务派遣人员虽然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了有关的劳动关系,但劳务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却未签订劳动合同,至多是劳务派遣协议的约定。所以,劳务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没有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从而造成派遣劳动者即使在劳务派遣单位加入工会,劳务派遣单位的工会也很难为被派遣劳动者在劳动条件或相关福利上与用人单位协商。因为,被派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被派遣劳动者不是原劳动法意义上的用人单位职工,无法加入用人单位工会,从而使劳务派遣员工加入工会,利用工会维护自身权益面临事实上的难题。
(三) 个人前途不确定,影响劳务派遣市场稳定
派遣机构作为派遣劳动者的用工主体,理所应当承担起对派遣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然而,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和风险,用人单位缺乏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教育培训和职业规划的管理,使劳务派遣员工个人职业规划失效,不利于提高职工素质,也会降低了单位的竞争力。其实,用人单位对劳务派遣人员只用不管,这是一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违背法律原则。同时,劳动派遣机构基于“利益”的驱使,也尽可能逃避对派遣员工作为人力资源的再投资培训,只侧重事务性管理。
在劳务派遣的模式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隶属关系,只是为用人单位服务,劳务派遣人员对用人单位感到既缺乏激励,又缺少关爱和温暖,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从而使劳务派遣人员感到前途渺茫。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劳务派遣人员面对没有上升通道的工作岗位,面对无法实现的职业规划,往往会选择离开。因此,在劳动派遣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夹缝中生存的劳务派遣员工,他们更显得被动和无奈,即使明知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也只会选择委曲成全,这无疑会损害劳动者的权利,也破坏了劳务派遣市场的稳定性。
二、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高层次劳务派遣员工权益保障机制
(一) 进一步加强立法,促进劳务派遣的健康发展
应该说,劳务派遣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与之配套的许多政策、措施和法规有待完善,才能迎合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已在最新的《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有所关注,但该法还没有专门针对劳务派遣而进行的相关立法,或者条文有限,未能对劳务派遣中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作出相关的规定。因此,首先,政府要加强相关政策、制度和法规的建设,特别是在《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应制定更合理、更详细的立法, 对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保障做出公允的规定,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其次,法律应规定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都应对被派遣高层次劳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明确规定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对被派遣劳务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定合同义务;再次,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准确掌握高层次劳务派遣的发展动向,以及对劳务派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律问题时时关注,并适时修订劳务派遣规定,使我国的劳务派遣立法更加科学。
为维护被派遣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派遣单位的劳务人员和用工单位使用劳务人员的执法监督力度,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劳务派遣政策规定的派遣机构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据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处罚,以确保劳务派遣的规范化,确保派遣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 提高认识,重视高层次劳务派遣员工队伍建设
劳务派遣机构要注重构建良好的社会信誉、超前的经营理念、专业的人员队伍、完善的服务措施,不断提高劳务派遣的规范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同时,善于把握各种机遇, 拓展劳务派遣促进就业的功能,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保障派遣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促进劳务派遣业务健康有序发展。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树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用人观念,适时对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反思和调整,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借鉴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立灵活而富有实效的用人机制,努力营造适合自身的组织文化和管理理念。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本着维护高层次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权益的理念,合理制定高层次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劳务派遣所引起的各种问题,并通过适当的人文关怀,激发高层次劳务派遣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效益
劳务派遣作为人力资源配置的一种全新的探索性实现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给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要实现用人单位的人事工作从计划管理向市场配置转变、从传统管理方式向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转变, 逐步建立起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推动劳务派遣这种新模式健康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树立与单位实际相适应的人才观, 抛弃固有的传统的落后的观念, 积极主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面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深层次问题。合理有效地运用劳务派遣模式,借助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尝试对劳务派遣人才的分离管理, 从而达到调整自身结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目的。
(四)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激发高层次派遣员工的事业激情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激励的核心作用是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持续的工作成绩。要根据高层次劳务派遣员工本身具有的知识、能力及其从事工作岗位的差异性,分层次、分阶段地建立相应灵活的激励策略;既要有与其知识、能力及贡献相匹配的物质奖励,也需要有激励高层次派遣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精神奖励。同时,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为增强高层次劳务派遣人员的职业竞争力,帮助高层次劳务派遣员工进行知识更新,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都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为其提供相应的岗位培训,重视其内在价值以及职业发展必须的知识支持,从而构建充满信任、热心和平等尊重的人际关系,不断地激发高层次派遣员工的工作激情。
(五) 完善保障体系,保护高层次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劳动权益
反思与前瞻 篇8
技术与误区
1.交互式电子白板只是高级的演示工具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核心是交互。若只把它作为演示工具, 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实质性区别的;以教师传递知识为主, 只停留在教学表演形式上, 教学由“人灌”变成了“电灌”, 还是我们常批判的“填鸭教学”;老师的演示手段更丰富了, 但是学生仍是以听课和记笔记为主, 仍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
2.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的教学情境越丰富越好
交互式电子白板并非是高级的黑板和幕布, 它是工具更是教学架构中学习环境的一部份, 也是与学生交互的不可缺少的媒介, 由于其架设情境功能强大, 部分教师便在课件中加入了冗长的媒体来创设情境, 一堂课下来学生如同看了一节课的电影。此类教师没有把握住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起到的作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下课堂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 整合多种技术、多种资源和多种方法。判断这种学习方法有效性的基本标准是:学习主体的参与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度。如果一味的强调情境呈现, 试问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思维发展何在呢?
3.交互式电子白板无所不能
我们强调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 但是不要以为使用了它的课堂就是完美的、超前的课堂。要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最终目标是与学科的整合, 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与其他技术整合, 优势互补。比如, 白板在交互式电子课堂中对学生的反馈就显得力不从心, 此时可以利用其他软、硬件来弥补。如利用“按按按”互动反馈系统就可以展现“无角落的课堂”, 进行小组合作时可以利用“Moodle”平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交流、探究, 等等。
4.交互式电子白板只适合做秀
很多学校由于条件限制, 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备十分有限, 所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公开课用的较多, 常规课堂使用较少。而且公开课前要协调机器、软件、资源, 看似较为麻烦, 部分教师就以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只适合作秀, 并不适合常规课堂。
除了认识上的误区, 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和不足, 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善。
首先是与白板配套的投影是前置的,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投影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投影机的强光束使任课教师很不适应, 而白板上的内容也就有了黑影。于是短焦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解决方案就被提出来了。其次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表面材质类的问题。在使用中我们认为它是似于白塑投影幕布的特性, 投影的视角较大, 侧面看没有问题。由于教室所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面积有所限制, 这造成投影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的光线局部区域有高光的现象, 这就使画面不够柔和, 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希望交互式电子白板表面材质有所改进。第三,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随机平台配备了很多内置资源, 但是多数资源的实用性不强, 各学科资源库不够丰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件制作平台工具功能较少, 过渡形式单一, 交互式电子白板平台中汉字的输入与调整相对PPT来说较为繁琐。而用PPT做成的课件在导入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时容易出现误差, PPT中丰富的过渡效果也化为乌有了。
投入与产出
投入包括教师的精力投入和学校的资金投入, 与传统多媒体备课比较起来, 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备课显然要容易得多, 课堂上的操作效能与传统多媒体也不可同日而语。下面只从资金投入方面算一笔账。
1.资金投入 (见表1)
由表中可以看出, 引进普通教室投入资金还是相当大的, 不管使用好坏, 一个教室每年都要耗费6510元, 像我校21个教室每年就要耗费136710元, 而且随着普及的不断提高, 所需资金也要不断增加, 而且相关学科的资源软件配套也要跟上, 还有每年的硬件维护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按生均公用经费250-500元 (各地不同) , 每校1000人计算, 全校公用经费只有25-50万元, 信息化的支出费用显然是非常可观的。
2.绩效
对于以上信息化设备所带来的综合绩效, 现在来看仍不易评估, 因为由交互式电子白板带来的高效、大容量的课堂为学生带来的长期影响是不易估算的。下面以我校两个图表的对比来看短期内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注:维护经费包括用电、损坏维修等, 比如投影机2年就需要更换一次灯炮)
统计表明: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学生的学习能力、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很快, 识字数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充分地说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习环境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是极其有效的 (见表2) 。
统计表明: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学习兴趣, 注意力持续时间长, 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自觉进行复习和练习, 独立阅读思考、参与操作活动等有效学习的时间长, 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广阔性和灵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习环境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是极其有效的 (见表3) 。
应用与创新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本质是一个具备演示功能的硬件, 它的功能强大与否还要看相关配套的资源, 其配套的资源越丰富越能体现白板的优势。我校在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四个层次:
1.交互式电子白板基本功能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本身就带有一套课件开发平台, 在使用中通过教师的日常教学应用的积累, 逐步形成包含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为主要形式的学科教学资源。比如, 书写、回放、拽、遮盖、放大等都属于基本功能。)
2.内置资源辅助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平台内置了一定的资源。比如, 语文学科就有田字格、拼音格、线格模板, 还有英语的四线格, 体育的足球场、篮球场等, 这些资源为各学科教师的授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与其他资源相整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可以作为一个平台, 可以调用、加工各种资源。我校的学科资源丰富, 语文、数学、英语都至少有两种软件资源, 这些选配的资源本来就功能强大、适合课堂, 再配上交互式电子白板更是如虎添翼了。比如, 辅助英语课堂的“一百易”软件, 它就是一个极其方便的有声课本, 可以在有不同的要求时去点击不同地点, 离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话, 这个课堂的老师就是一个“电影放映员”, 交互式电子白板使“一百易”这类适合教学的软件进入课堂、融合课堂。
4.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组合作教学
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普通的教学环境或在多媒体环境下, 学生借助他人 (教师或学生) 的帮助, 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它特别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但缺点是教师的监控、可用学习资料少、评价不全面、费时效率低。为此, 我校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下小组合作式学习的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以下的教学功能特点:两重整合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本身的深度整合、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多重交互 (包括人—机交互, 人—人交互, 以教学应用为主的资源—资源交互等) 、易学易用。这些特性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新的融合模式, 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 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学习情境, 更为清晰地为小组呈现学习任务与探究目标, 用白板特有功能可以使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不断的细化与深入,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学习平台, 利用好每组的计算机, 在沟通协作的基础上完成小组的探究活动。
危化应急困境与前瞻 篇9
现实困境
“不少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在未发生事故时, 总认为事故就不会发生。”国家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基础研究实验室主任万平玉教授介绍到:“有些企业存在‘经验主义’的问题, 造成对安全隐患及隐患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 等事故发生后才来积极整改。”
北京化工大学安全管理研究所张建文教授提出了当前我国在危化品生产及事故应急方面存在的5 点问题。一是, 管理上存在部门之间环节衔接的问题。二是, 系统上需要加强跨区域应急响应联动。危化品事故的影响往往是大范围的, 往往不会限定在一个园区或城市范围内, 我国在跨省跨区的配合方面亟需加强。三是, 应当加强技术协议和安全标志的规范管理。曾发生过企业给走氢气与走氧气的物料管涂了相同颜色, 幸而后来被经验老道的工人及时指出并改正, 才避免了严重事故的发生。四是,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打破了原有的城市与工业规划格局, 出现了“村子里面有厂子, 厂子里面有村子”的新情况。五是, 民众对化学化工知识了解不足。从抗议PX工厂的建设到广告语“我恨化学”的出现, 无不折射出民众化学知识的缺失, 并由此表现出对化学化工的过度恐慌。
“几年前, 在南方的一个厂区, 有2 个人半夜看到厂区有个地方冒白烟, 就以为那个地方泄漏了, 其实那只是正常的泄压。结果在周围居民转移的过程中, 有2 辆农用车发生相撞, 死了4 个人。如果加强了化学化工方面的科普宣传, 就不会发生如此的‘应急处理’。”张建文说。
应对措施
“为解决‘厂套村, 村套厂’的问题, 应该让化工企业入驻化工园区, 而且需要加紧做好这项工作。”张建文指出, “应当加强化学化工知识的科普, 使得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都认识到化学化工的重要性。这些工厂、化学品之所以存在, 必定有它的合理性,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学, 所以不能一味地抵制, 应当加强风险防范, 对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经营、废弃物处置等全过程进行无缝隙安全管理。”
联合国在发展中国家推行APELL计划 (Awareness and Preparedness for Emergencies at Local Level, 地区级紧急事故告知与应对) , 这项计划旨在让公众了解附近工厂涉及的物料、相关物料发生泄漏时的应对办法, 从而避免公众在事故发生时出现恐慌, 降低应急成本。
万平玉认为, 安全管理部门与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 两者除了“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外, 还应加强合作、相互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可以组织专家为企业“把脉”, 企业对于专家挑出的安全问题要积极地落实整改, 切忌“怕麻烦”, 最终以事故教训为代价。在隐患整改方面, 可以按风险大小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对于重大隐患要立即停产整改, 对于风险较低的隐患, 在市场需求较高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允许企业在切实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 边生产边整改, 比如对于多套生产装置, 可以考虑轮流运行, 分批整改。以过往经验来看, 这种既能通过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又不影响企业生产重大商机的整改方式比较受企业欢迎, 让企业更愿意与安全管理部门积极配合、交流分享, 而不是藏着掖着。
在危化品事故应急管理方面, 万平玉给出2 点建议:一是通过宣传教育, 加强企业对危化品事故应急管理的重视;二是要建立安全防范与应急救援预案, 并开展必要的应急救援演练。他还提到, 针对一些有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引起爆炸或更严重后果的危化品事故, 很有必要预先配置能够对高风险突发安全事故进行快速分析判断的技术措施, 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开展化学品安全事故快速分析评估工作, 及时妥善应急, 以免让事故进一步扩大。另外, 企业及本地区的消防力量要对企业的生产物料, 特别是其中的危险化学物质, 有大致的了解, 并明晰危险源的性质、危险程度及其主要禁忌。
安全距离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2014 年5 月颁布了公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 (试行) 》 (2014 年第13 号) , 用于确定陆上危化品企业新建、改建、扩建, 以及在役生产、储存装置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该标准将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在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时, 为避免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设定的缓冲距离作为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以个人可接受风险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来控制危险源与防护目标间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对于安全防护距离, 张建文认为, 该距离的设定是有必要的。爆炸每级烈度的影响范围呈指数关系, 而不是倍数关系, 所以很难以一个具体的数值划分安全距离的大小。该标准给出的不是具体数值, 而是计算公式, 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他还谈到:安全距离是重要的, 然而, 它并不具备决定性。在发生爆炸与泄漏事故时, 实际安全距离的大小与发生泄漏、爆炸的物质的阈限值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 有关。在无风情况下, 通过检测现场该物质的浓度, 结合其阈限值可以得出实际的安全距离。然而, 若现场有风, 则其受污染范围会不断扩大, 造成安全距离难以确定。因此, 虽然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很重要, 但它只是一个必要的手段, 不能完全依赖于它。人们不能认为在安全防护距离以外就是安全的, 也不能完全认为在安全防护距离以内就一定会有危险, 关键在于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在国外, 不少化工企业离居民区很近, 但企业通过严格的工艺设备的控制来实现生产安全, 从而保障了附近居民的安全。
园区应急
张建文认为, 让化工厂迁入园区看起来是让风险更加集中了, 但通过合理的布局, 反而是让生产更安全了。通过把储罐、热力设备、机泵等设置在不同的区域, 这从风险角度来说称为风险岛。把风险集中在各个岛上, 岛与岛之间可以设置足够的距离, 从而避免了连锁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 园区内运输原料、产品的道路可以区分开来, 还能进行视频监控、物料泄漏探测等, 使生产的每个环节变得更加可控, 更容易做好集中防护。再者, 园区的建立还有利于应急资源的配置, 可以让各企业的应急救援力量更加集中, 有利于进行专业配置和快速救援。园区把各区域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 通过合理的调配, 把资源向重大危险源等危险程度高的地方倾斜, 从而做好重点防控工作。
科技力量
企业及园区可以依托科技的力量, 更好地做好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据万平玉介绍, 危化品泄漏或其温度异常升高常常是酿成化学安全事故的起因, 企业可以通过安装配备高灵敏传感器的在线监测装备和高精度的热分析成像系统及时检测出物料早期出现的异常情况, 结合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还可知道发生异常的物料在哪个区域, 从而判断出出现异常反应物料的种类, 继而对生产及储存区域进行降温、预警等智能化管理。气体在线检测装置是有助于企业及园区做好事故早期预警及灾情控制的技术设备。只要知道该区域可能发生泄漏的气体种类, 配备相应的检测器, 一旦发生泄漏, 检测器即可及时报警。报警系统还可以与智能系统结合, 实现救援设备设施的快速响应或自动控制, 对人员救治及现场保护都能起到很好作用。
在危化品事故快速响应方面, 事故现场的检测器一旦检测到异常状态即可迅速传出信号, 因为事先已把程序编好, 检测信号一到即可快速启动救援系统, 这要求前期做好相关布局防范, 才能在很短时间内进行响应。尽管这方面的技术要求较高, 需要检测、信息传达、智能化处理等多方面的交叉, 但国内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 具有继续深入研究改进的空间。
注册制改革:进展与前瞻 篇10
已经进入实际运行阶段的《证券法》修改正在掀起注册制改革的大幕!那么注册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如何走向?注册制改革的启动会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哪些可能的潜在影响?作为企业的CFO (总会计师) 应该如何应对注册制改革的到来?本文即将为您精彩解读。
The stock market came under sharp criticism for inflicting losses on investors.A lot of consensuses on the stock market reform has developed, a registration system is especially arresting for investors.
国际板前瞻:期待与创新 篇11
圈钱隐患源于A股估值泡沫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2011上海陆家嘴论坛已经确认国际板股票将以人民币计价,也有观点认为,国际板上市公司需用美元,可用发行时筹集的人民币向央行购买外汇,从而有效降低央行过多的外汇储备。促进其有效使用。你怎么看?
黄明:首先,国际板的启动是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一个决策,这样的长期决策不应受到货币、外汇等短期宏观经济因素的驱使。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多,国际热钱流入也多,但很难说以后的状况如何;而国际板公司上市之后不会很快就退市,所以还是不应该过多考虑短期因素。
第二,如果探讨启动国际板后,国际公司吸收一部分流动性而缓解外汇储备的压力,这依赖于国际企业融资后把钱花在国内还是国际。而国际板第一批上市的企业,很难想象会在中国没有业务,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红筹股,融资后大部分还是会花在国内。即使是从短期催化剂的角度,也很难确定国际板启动会在多大程度上帮助解决央行回购外汇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CBR:一国货币资本项目的开放、能否自由兑换与证券市场是否对外开放有密切关系。国际公司来融入的是人民币,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一定程度上的可自由兑换,从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
黄明:国际板的启动、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应该是统筹规划的,并非分开走的几步棋,我同意这个观点。事实上,如果国际板先行,国际公司资金的用途、融资额度等都会受到一定局限。可以这么设想,在初期,只有那些需要在国内融资、拓展国内业务的公司才可以上国际板,这是最自然的,也不需要出台更进一步的外汇政策·长期来看,先让国际的融资方走进来,再允许境内外投资进出自由,就涉及人民币的自由兑换问题。只有将资本市场开放,才能让中国投资者享受更多的国际投资渠道,国际企业与投资者也能带来多一些新的经验,这样中国的金融市场才能成为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当国际投资者可以参与到以人民币结算的国内资本市场,人民币才有希望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CBR:有人担忧国际板会沦为“圈钱机器”,另外热钱或许会借助估值体系存在的差异,通过境外做空打压,从而对A股市场价值中枢产生下拉作用。对这些潜在忧
患,你如何看待?
黄明:这两个担忧都有道理,但并不应妨碍推出国际板。从根本上看,两个质疑都基于A股估值过高的问题,第一点担心是因为A股估值过高,这样国际企业就可以高价发股来圈钱;第二点是随着它们不断高价发股,以及在境外做空,也会把A股的股价打低a然而一个事实是,A股市场存在持久的估值泡沫,这种前提下,谁来上市都会存在圈钱的风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A股市场对公司上市发新股、再融资发股、卖空股票都有极大的限制,这三点限制导致了给A股泼冷水的机会不多,但往上炒往上抬的机会却很多,导致估值泡沫。这三点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都是自由的,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周边的成熟市场,在市盈率上就能够体现出来。
国际企业到A股来融资,会占用流动性,长期看会对A股有打压作用,这两个忧虑都有一定道理,但根除问题的方式不是推迟国际板,而是应该去除A股泡沫的根本原因——企业不能自由上市、再融资,投资者不能自由融券卖空。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决,反而给中国股民带来了财富增值的机会,正如很多优秀的中国企业以较为合理的价格境外上市之后,给当地的股民带来了财富增长一样。
国际企业来中国上市是圈钱,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上市则是贡献财富,症结何在?因为其他市场估值相对合理,而A股估值泡沫。只有将这种不断带Ⅱ造泡沫的机制改革之后,国际板才不再成为担忧。
用国际板倒逼流程改革
CBR: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有人认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上市公司在国际板挂牌,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但也有人认为,由于内地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股市中也会存在“坏孩子效应”,在国际上表现良好的公司也可能增加不良表现。对此你怎么看?
黄明:有影响力的国际上市公司登陆国际板,有助于树立一些如何尊重企业外部股民的榜样、增加示范效应。相比之下,A股上市企业对外部股民的尊重程度、对他们的权益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至于这些公司会不会到了中国就“学坏”了,我想不会。这和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卖好车、在中国卖差车是两码事。因为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对股东的披露等会有一整套的流程,如果要准备两套不同的做法也存在极大的成本,而且它们毕竟国际上的股东占大多数、A股占少数,犯不着。所以我认为它们对国际和中国的股东一般会一视同仁。即使退一步说,证监会也能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它们对国际上的股东进行信息披露、保障其权益时,要给中国股东同等的待遇——中国的股东也能第一时间看到信息,有选择的权利。
CBR:即使要求同步披露了,因为地理和时差因素,可能会有一些时机上的差异,在不同股市上引发的反应、造成的影响也会不同,这一点是否存在风险?
黄明:如果要求在双方都收盘时披露,应该问题不大。国际上有些公司在美国和欧洲都上市,或在美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同时交易,已经有很多先例了,没有大的问题。一条信息披露之后,总会有一个股市先开盘,当然如果在盘中披露的话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但在开盘之前披露的话,大家都有足够的时间消化。
有人会觉得,坏消息出来后股价可能先在国际市场跳水,等到A股开盘后,我们就只能接手低价来交易了,但有时未必如此。先开盘的市场的投资者未必有太大优势,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先开盘的市场开盘价就基本反映了信息,市场有时反应不够,有时过度反应,总体而言也很难说哪个市场会更占便宜。
CBR:监管是否也是一个挑战,证券监管部门如何去有效监管外国的公司?
黄明:成熟的资本市场,如美国、香港地区都成功解决了异地监管问题,它们的证监部门也很少会到公司实地监管,比如美国证监会监管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公司提问、要求回答,或采用限制公司停牌这些手段。相应地,中国监管部门在跨境监管方面也不应该存在太大的劣势。
要看这一轮中国证监会与美国证监会在上市公司上面的协动,有协动肯定会比较好,没有的话也不必太担忧。至于中国证监会在各地都设立证监局,这是中国国情,因为法制不严格,上市公司的违规太严重,不得不设立机构实地监管。而对国际上一些优秀蓝筹公司,是否有必要这么做,我非常质疑。国际板会挑选一些最优秀的公司来上市,应该问题不大。
CBR:你感觉,国际板的上市制度会不会变化?国际公司来华融资是采用核准制,还是引入注册制?
黄明:我不愿看到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上做“二等公民”,所以没必要给国际板开一个更自由的通道。如果国际企业能来自由融资,我们自己的好企业为什么融不了资呢?国外的股市也没有给中国公司开一个特殊的绿色通道。
要让国际企业走同样的流程。假如这些流程使得国际企业不愿来中国上市了,那说明我们的流程设计太繁杂、不够成熟,要改的是流程而不是给别人开通道,还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倒逼流程改革。打个比方,市领导出行时往往警车开道,而普通群众则忍受堵车拥挤,结果真正有能力去改善交通状况的人往往体会不到交通的问题a实际上,中国政府更愿意接受国际机构的建议与批评,如果我们终于有机会通过国际企业给监管层施加影响了,却给它们开了特殊通道,让中国企业继续忍受,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CBR:登录国际板的公司。境外上市股票的波动也会传导到A股市场,境外市场有很多避险工具可以对冲,A股市场则缺乏类似工具。中国投资者在A股市场操作这些股票会增加风险吗?对于创新避险工具,你有怎样的建议?
药学监护的内涵与前瞻 篇12
在过去, 医院药师往往被看作是“幕后英雄”, 因为药师很少与患者直接接触。药师的任务就是调剂和供药。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 特别是临床药学的兴起, 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根本的转变。药学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3个时期: (1) 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 (2) 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 (3) 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时期。临床药学的3个主要内容是: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信息咨询。作为药师, 其中心任务是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药师参与临床, 将使药师直接与患者建立联系, 直接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这是药师职能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意味着药师要承担起对患者治疗全过程用药的监护责任。药师的药学监护与医师的治疗监护、护士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了全方位的“患者监护”过程 (即药物从采购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 。
药物治疗给许多患者解除病痛, 带来幸福, 但同样也会给许多患者造成药害, 引起后遗症, 甚至死亡。事实上多数问题不在于药物本身, 而是开处方、配药或给药过程中的不当引起的。因此药师从道德上讲有责任保护患者免于药害之忧。另外, 随着人们健康的水平的提高, 已不再满足有药可用, 而是要求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 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学服务。药学监护应运而生则是一种必然趋势了[1]。
1 药学监护的定义
药学监护 (PC) , 也有称为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 1987年由美国的Hepler和Strand提出, 很快得到世界许多国家学者一致认可, 在1988年新德里世界药学大会加以明确并特别作了推荐。1987年Hepler在“药学正经历着第三次浪潮”报告中提出, 在未来20年中, 药师应该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表明自己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 特别应该表明由于药师的参与可以减少整个服务费用, 如缩短住院期和减少其他昂贵的服务等。1990年Hepler等提出了PC定义:“PC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 目的在于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 (1) 治愈疾病; (2) 消除或减轻症状; (3) 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 (4) 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PC是一种过程, 药师通过与患者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 设计治疗计划, 其执行和监测将会对患者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它包括3种功能: (1) 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 (2) 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 (3) 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PC是卫生保健的必要部分, 应当与其他部分结合起来。但是, 提供PC的目的是药师的工作要直接面向患者, 药师直接对患者负责, 以保证PC的质量。PC药师与患者的基本关系是:患者把自己托付给药师, 药师接受委托并承担责任。PC的基本目标、过程和相互关系存在于所有的医疗机构中”[2]。
对PC的统一定义是:“药师的使命是提供PC。PC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 目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这一定义把医院药学的全部活动建立在以患者监护为中心的基础上, 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身心健康为目标, 药师要承担起监督、执行、保护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社会责任。
2 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把医疗、药学、护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让医师、药师、护士齐心协力, 共同承担医疗责任;为患者个人服务, 又为整个社会国民健康教育服务;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检测、治疗和保健;指导、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定期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
3 药学监护中药师的职责
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 药学监护可分为1级、2级、3级监护。概括起来, 药师在药学监护实践中的主要职责如下。
3.1 与医师一起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明确治疗目标, 为这一目标设计药物治疗方案 (即个体化用药) , 监测患者用药全过程, 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 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 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PC不仅涉及药物治疗, 而且涉及每位患者的药物治疗决策。不光决定是否用药, 而且判断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药物治疗监测和向患者提供与用药有关的情报和咨询服务。药师必须综合分析信息, 根据与其他服务人员交谈所获得的信息、患者情况、疾病类型和医师提出的治疗观点拿出用药方案。
3.2 综合管理所有的PC所必需的资源
药物使用管理包括采购、储存、供应及药物使用评价。对医师、护士进行药学指导, 提供有关药物的信息咨询服务。对患者采取直接服务, 包括用药教育、临床治疗会诊等。
3.3 保证合理用药, 即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
根据患者的疾病种类、性质、发病时间、以往用药史、有无药物过敏等情况, 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适当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药师提供PC的具体任务是发现、防止和解决与用药有关的问题。如 (1) 药物正确无误; (2) 用药指征适宜; (3) 疗效安全, 使用价格适宜; (4) 剂量、用法、疗程妥当 (依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知识决定剂量及疗程) ; (5) 用药对象适宜 (无禁忌证、不良反应小) ; (6) 调配无误; (7) 患者遵从性良好[4]。
3.4 建立患者用药档案,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
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 采用通用量表和特殊量表, 健康问卷和健康效用测量方法, 健康效用指数等, 对患者生活质量作出客观和主观的评价[5]。
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起步较晚, 有些医院虽然也开展了临床药学工作, 但仍停留在实验室或信息资料收集阶段, 至于药学监护工作则处于宣传时期。但是, 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普遍, 某些基层医院不合格处方高达60%以上, 问题十分严重。药学监护是21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 人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药学监护的社会需求将日益增加, 可以预见, 药学监护必将在我国逐步开展并形成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高世嘉.药学发展的新阶段——药师监护[J].中国药学杂志, 1995, 30 (2) :97.
[2]唐镜波.药学监护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药房, 1995, 6 (1) :7.
[3]张新萍, 郭海平, 杨智敏.药学监护与临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6, 16 (10) :469.
[4]陈秋潮.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6, 16 (9) :393.
【反思与前瞻】推荐阅读:
回顾与前瞻05-27
创新与前瞻08-01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10-10
城乡低保制度历史现状与前瞻07-12
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08-19
研究前瞻09-02
前瞻技术09-15
前瞻后顾05-12
前瞻性理念05-16
未来无线移动通信前瞻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