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对策

2024-06-06

反思与对策(共12篇)

反思与对策 篇1

筅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孙天山

在中国, 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写道:“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无独有偶, 在意大利, 有这样一则典故:“一群小朋友问伽利略:‘您学识那么渊博, 问题一定很少吧?’伽利略回答说:‘不!我的问题要比你们多得多。’小朋友们大惑不解。伽利略在地上画了大小两个圆, 他说:‘这个大圆是我已有的知识, 小圆是你们已有的知识, 圆外面是我们未知的知识, 问题就在已知和未知的交界线上, 随着问题的解决, 交界线就不断延长, 正常情况下, 自己产生的问题就会越多。我的这条交界线长, 问题当然就更多了。’”一首小诗, 一则典故道出了“问题”的真谛。而当下课堂教学现状是:问题常常成为教师的专利, 而学生是无疑问、不知问、不会问、不敢问。

一、对“零问题”的深刻反思

问题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发动机, 问题是学生思维创新的助推器, 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造成学生“零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陈旧观念的影响

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 全懂了。所以, 中国学生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 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 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 美国学生年级越高, 越有创意, 越会突发奇想。”正是因为这种落后陈旧的观念, 泯灭了学生“问”的天性。因此, 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彻底摒弃“满堂灌”、“满堂问”的陋习,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2. 落后思想的影响

部分教师仍受落后教育思想的影响, 师道尊严的现象依然存在, 课堂上说一不二, 至高无上, 不容学生提出异议或质疑, 师生之间缺乏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导致学生课堂上存在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教师和学生缺乏情感交流, 致使学生不敢也不愿意提出问题。因此, 作为教师要缩短与学生心灵上的距离, 要学会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把亲情融入课堂, 把鼓励送给学生, 把赞赏留给孩子, 只有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消除心理障碍, 身心得到解放, 才愿意提出各种问题。

3. 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塑造,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的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素质教育逐步深入。但我们仍看到, 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依然存在。应试教育更关注记忆知识, 更多的填鸭式、灌输式, 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 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入思考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策略。

4. 学生问题意识缺乏

一方面,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一个忠实的听众或观众, 课堂只要认真听讲做笔记, 忠实于课堂, 忠实于老师, 甚至对老师无意讲错的现象都无动于衷, 认为只要学会接受, 学会解题就行。这种心理导致他们不想问也不愿问。另一方面, 学生缺乏提问的技能, 即使想问, 也不知道如何发问, 缺乏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害怕提出的问题过于浅薄甚至荒诞, 招来同学们的讥笑或老师的白眼。

二、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作为教师要激励学生“敢问”, 引导学生“会问”, 激发学生“善问”。

1. 创建和谐氛围, 营造学生提问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主动提出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怕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 或是没有想好、想全面, 怕提出来同学笑话, 怕老师白眼。因此, 要能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首先, 必须创造和谐、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以消除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可能存在的紧张心理。其次, 要竭力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对提出的问题不够恰当时, 允许重提;提出的问题不完整时, 允许补充;没想好时, 允许再想;有不同的意见时, 允许争论;忽有“灵感”或“顿悟”时, 允许插话。再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渗透提问的方法和技能,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探索、学会寻找、学会概括、学会推理、学会验证、学会突破, 从而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教学中活跃思维, 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形成宽松和谐的、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

2. 结合课堂的情境, 创设学生提问的场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更为强烈。”

学科教学中,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 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把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 重视建构问题的“原型”, 有意识地把生活问题与化学学习相联系, 诱导学生入情入境,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离不开化学”。当学生遇到这些熟悉又新鲜的情境, 在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作出解释时, 就会引起认知冲突, 问题意识油然而生。如:在学习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内容时, 要求学生观察一下自己家中使用了哪些金属, 比较一下自己家中的电饭锅的颜色与超市中电饭锅的颜色有何不同, 观察炒菜的铁锅刷完后, 第二天会出现什么现象, 如果用来炒菜的铁锅不刷 (沾有油污) , 第二天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3. 通过实验观察, 激发学生提问的灵感

中学生求知欲旺盛, 好奇心强, 对其感兴趣的事物具有较强的探究心理,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心理基础。作为教师, 要精心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想方设法增加各种有益于观察的刺激物, 提供尽可能多的观察机会, 并把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养成爱科学, 乐于观察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灵感。如, 在学习氯气与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时, 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后, 若将该溶液加热, 原来的红色恢复, 而氯气使有机色素漂白褪色后, 即使再加热也不能恢复原有的颜色, 这种现象的差异, 自然会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的问题也油然而生。再如, 学习“盐类水解”时, 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 判断Na Cl、NH4Cl、CH3COONa的水溶液的酸碱性, 然后用p H试纸来测定上述溶液的p H值, 根据实验现象, 学生会发现不同的盐溶液酸碱性不同。在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同样都是盐, 有的显酸性、有的呈碱性、还有的为中性呢?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 挖掘教材的内涵, 提供学生提问的素材

教材是最直接、最权威的课程资源, 是学生认知的重要文本, 学生通过对教材的研究, 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本章、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是什么?概念、公式、定律、规律有什么含义?这些概念或定义它的内涵或外延是什么?这些公式、定律、规律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 让学生抓住关键的字眼“化合物”提问, 少了这个条件行不行, 没有这个条件会出现什么问题, 多了其他条件又会如何?又如在学习物质电离能时, 通过对教材中第一电离能曲线变化的观察, 学生会提出同周期中IIA元素和V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为什么出现反常现象的问题。

5. 深化问题的本质, 帮助学生寻找提问的路径

课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问题的“始发地”,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怀揣梦想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让学生载着希望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如在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后, 学生对化学平衡的概念等相关问题有所了解, 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后平衡能否被打破, 哪些条件对平衡有影响, 改变某些条件后反应将向哪一方向进行, 能否重新达到平衡, 重新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有何改变, 各物质浓度如何变化, 是否与原平衡等效等一系列问题。

“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手段, “不教”才是目的。“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 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之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这才是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刘经华, 钟发全.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2]潘伟.“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化学课堂教学研究.化学教与学, 2011 (4) .

[3]袁来德.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5 (12) .

反思与对策 篇2

二七区尖岗小学 李瑞苹

今天研修的主题是《老师批评学生常被顶撞怎么办》,主讲人为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优秀班主任吕明铭老师。吕老师的讲座很精彩,令人受益匪浅。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吕老师对学生顶撞老师的影响分析的非常透彻:

影响分析:首先,不能使学生认识到错误,甚至形成“破窗效应”,错误不断被复制,解决起来更加困难。所谓“破窗效应”,就是说一栋房子的窗户破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乱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丢下垃圾,丝毫不觉得愧疚。不能使学生认识到已经发生的错误,就如同一扇没有被修补的窗户,错误会不断被复制,变偶发为常态,变个体为群体,解决起来更加棘手,甚至只能望“窗”兴叹了。

其次,学生把情绪传递给家长,家长对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有意见,其他家长也会怀疑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家校联手成为空谈,甚至成为阻力。最近朋友圈被一句话刷屏,“你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是某些人的整个世界”,颇有些危言耸听。但细想下来,也未必夸大其词。试想,孩子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必然认为自己有理,或者认为老师小题大做,甚至认为老师在有意为难他,这种情绪传递给家长,试问又有多少家长在他的整个世界都灰暗阴雨的情况下,还能冷静思考,知道积极与班主任沟通了解事实真相呢?至少会对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有意见,心中不快吧!一旦失去家长的同盟,在教育学生时,便更加举步维艰。其他家长也会认为班主任能力不足,不能信服。家校联手成为空谈,甚至成为班级管理中的阴影和阻力。

最后,班级形成质疑班主任的习惯,甚至站在班主任的对立面,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威信受到极大的威胁,班级管理失控。班主任不能在学生面前耍威风,但却不能不在学生面前有威望。班主任的威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和行为约束上。如果在批评教育学生过程中,学生情绪抵触,而班主任不能有效地避免和解决,班主任就会渐渐失去威望和威信,班主任的其他日常管理的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连表扬和奖励,都会失去魅力。奖和罚,这两种影响和约束学生行为的手段,双双失效,班级还会形成质疑班主任的习惯,甚至站在老师的对立面。班主任陷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独境地,班级管理失控。

反思:

“破窗效应”的危害是极大的,认识到他的危害我们就要做到及时修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能当道学生错误被无限制复制而成为常态。

及时和问题学生的家长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支持,赢得家长的同盟,不能等孩子把情绪传递给家长,使家长偏听偏信而对班主任有异议,甚至开始质疑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课堂问题行为的反思与对策 篇3

问题行为一: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事倍功半

反思:问题出在孩子本身吗?他们为什么不被吸引?孩子们的兴趣点在哪里呢?

对策:兴趣、习惯、关注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固然有着孩子自身的年龄特点,但就是主要因素吗?不尽然。

兴趣:沙滩上,孩子们尽情专注地玩沙子乐此不彼;动画片前,孩子们目不转睛而心无旁骛。这时候他们能集中注意力,究其原因还是兴趣点的问题。当孩子们上课不专心时,教师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吸引孩子,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与愿望,这时,老师们一定要在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她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习惯:如上所说,兴趣也不是万能,因为课堂因学科的不同、难易的区别、思维角度的多元性,不一定所有学习内容皆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因此培养专注的习惯也犹为重要。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等,这还只是习惯培养的最基础的工作,真正形成一种习惯,还需要从内因上下功夫,在课堂形成较为常态的评价机制,让孩子有一种班级团队的所属感,主动地要求自己,反复强化控制力,天长日久,良好的听课习惯也就养成了。

关注:被冷落是人性最难受的,孩子们都渴望成为长辈呵护、同龄人赞赏的人,但往往一些边缘地带的孩子在课堂或是沉默或是捣蛋,老师们常常也对他们或是忽视或是指责。长此以往,这部分孩子也会游离于课堂之外而心不在焉,这就需要老师们多给他们关注,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上课时可以经常提问,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与正面反馈,都会让她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自然,他也会在课堂上跟着老师来。

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孩子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绝对是不利于学习的,当遇到孩子身在曹营心在汉时,老师们一定要分析其原因,采用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解决此问题。

问题行为二:课堂提问答非所问,啼笑皆非

反思:孩子有没有理解此问题?孩子能不能解答此问题?你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妥当吗?

对策:倾听、尊重、引导

孩子们是生命个体,是生动的,因为他们的生动,课堂也由此变得趣味无常,很多时候孩子们对课堂提问答非所问:

[案例]:三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一课。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

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好吗?通过观察主题图,你仔细观察,到处都可以看到什么?

生1:我看到儿童乐园里有好多可以玩的项目。有摩天轮、旋转椅、荡秋千、滑滑梯、小火车、跷跷板等等。

师:真不错,一下子发现了这么多的游乐项目。

生2:我看到有6个人在玩旋转椅。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3:我看到2人在玩跷跷板。

生4:我看到2人准备去玩摩天轮。

时间已过去不少,但学生的回答还是不能如教师所设、所愿,此时师又问:你仔细观察,在这些游乐的项目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什么?

生:这些项目都有小朋友在玩。

生:哦,我知道了,这些游乐项目的器材,都是用铁做的。

这时老师啼笑皆非,只好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些游乐的项目中,是不是都有我们以前学过的角?”学生齐声回答:“是!”

分析:案例中教师利用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导入新课的做法很好,但教师所问的问题却未能很好地贴近教学目标。教师抛出“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的确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说,然而,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去观察,并获取许多与数学相关甚至不相关的信息,学生的回答未能如教师所预设的(说出与“角”相关的知识),也就不足为奇。

课堂允许孩子们出错,但学生的“答非所问”,往往会让老师处于尴尬的境地,学生的“牛头不对马嘴”也往往让老师哭笑不得,束手无策。怎样才能避免学生的这种“答非所问”呢?笔者想无外乎从“倾听、尊重、引导”入手:

倾听:要珍视学生的声音,哪怕学生的答案与自己所预设的相差甚远,甚至明摆着是错误的,也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完。这样,学生才不会丧失发表自己见解的信心,才有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尊重:遇到学生错误回答,老师要学会以宽容和理解来对待学生,用尊重取代训斥,用呵护取代怒气,因为老师的真诚会更好地化解学生的尴尬,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站在同一平台上,相互平等地对话,这样的课堂才更有可能绽放智慧的火花。

引导:老师提问就是一种引导,孩子们答错题,教师要分析一下,是孩子没有理解你问的问题还是孩子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如果没理解,老师们则要想想提问方式是否恰当,是否指向明确;如果是孩子不能回答,则要反思是不是对于他们太难,要降低难度。其次,当学生答非所问时,结合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老师应机智地进行引导,这样课堂上才能有精彩的生成。

问题行为三:解答习题错误连连,气上心头

反思:易错知识的特征是什么?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错误如何成为教学资源?

对策:善待、思考、资源

小学教师对待学生数学错误的态度往往表现为“愤怒、无奈、指责”,而对学生出错也归因“懒惰、粗心、无能”,这样的心态不光老师气上心头,也让学生无辜受责而失去学习兴趣。孩子是来学习的,既然是学习的过程中,怎能没错呢?错误是必然的、错误是普遍的。

[案例]:题目“树上有一些小鸟,飞走5只,还剩23只,原来有多少只?”学生喜欢写成“28-5=23”。

分析:这是故事题,情节题,情节有顺序。“原有、飞走、还剩”,学生书写顺序与故事情节的顺序一致,他们错误的理由是缘于一种空间感与生活规律的认同,在答题时按故事情节写出了算式。错误是有用的,既然学生容易出错,教师不妨改变一种方式,在教学时先审题,试图把题画下来,既引入了几何直观,又培养了空间观念,更有助于解题了。

出现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到孩子们的错误只一味地发脾气指责孩子,殊不知,教师认真分析孩子们错题的理由,然后把错误当成教学资源则更有利于教学,可以以此为契机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时规避对孩子们易错知识点的忽视,让教学更有效,这多好啊。所以,笔者认为,孩子们解题出现错误,教师的对策是“善待、思考、资源”。

善待:练习是孩子们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当学生暂时出现疑惑或错误时,正也是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起点的一次重要机会,作为老师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细心,善待他们的错误,而不要只有埋怨与指责。

思考:当一种错误在孩子们当中成为普遍时,一是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在课堂上强调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给孩子们练习铺好了路搭好了桥;二是要反思在易错知识点的教学上是否通过让不同方式让孩子们引起了重视,并采用了有效解题方法来应对易错点;三是要反思自己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不要过于拔高孩子的认知,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资源:学生出现错误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利用得当,学生的错误有时也会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学会善于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更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疑惑或错误的问题所在,为学生提供自己去发现错误、剖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把错误转化为再一次更具针对性的新学习,同时让学生经历从错误认识走向正确认识的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与对策 篇4

目前, 一线教师所用的多数是“经验”式作文教学。教师根据教材上有限的要求与提示, 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传道、授业、解惑”, 且自认为感觉良好, 使得整个作文教学都处于盲目、随意的状态, 造成了作文教学今日尴尬的局面:教师是“不想写、被动批、粗讲评”;学生是“提起作文皱眉头, 开始写作直挠头, 拿起笔来摇笔头, 想了半天没开头”。具体分析其原因, 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值得关注。

1. 教材方面

教材是教师搞好作文教学的助手, 也是教师手中最重要的作文指导材料。但就目前使用的教材来看, 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 作文训练缺少计划性。纵观各种版本的初中教材, 对于作文训练总是缺少计划。教材几乎都是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来规定写作的范围, 虽然这样做可以有效利用该单元中的美文给学生提供写作范例, 但从长远来看, 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因为, 每次作文都仅仅是进行了篇章训练、综合训练, 没有单项训练、分解训练, 而且写作起点又高, 要求也高, 使得多数学生难以把握, 难免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其次, 作文训练指导太少。现行的教材, 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通通放在一起。这样做, 除头绪不清外, 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也体现得很少, 这就迷失了教材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2. 教师方面

一是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教师本身因为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热情而怕批改作文, 自然也使得学生因为缺乏写作的热情而怕写作文。这种情况表现在作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 (命题、指导、批改、讲评) 。由于教学的无计划, 教师常常会出现一些状况:该上作文课了, 临去教室的前几分钟还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来, 直到走进教室才随便挤出一个题目。这样的命题根本谈不上符合学生实际、有真情实感。其结果, 或老调重弹, 或曲高和寡, 学生望题生厌, 望题生畏, 哪里还有写作的兴趣?而接下来的作文指导则更是简单化、套式化, 引而不发, 疏而不通, 越指导, 学生的写作越僵化, 长此以往, 学生的一点点灵气也全被磨灭了。

二是作文与生活、阅读脱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 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我们的写作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室内进行, 与生活实际几乎没有联系, 学生们既没有丰富的词汇, 又不熟悉多样的题材, 作文时文思枯竭, 自然文不成篇。再者, 读与写分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 导致读不能很好地为写服务, 写作也无法促进阅读。

3. 学生方面

其一, 作文落入俗套。常见一些学生的作文, 写《我的教师》时, 不是写其深夜批改作业, 就是写其背生病的同学去医院, 再不就是用语重心长的一番话教育“我”, 让“我”幡然醒悟……并不是说这些题材不能写, 而是写滥了, 写俗了就会缺乏新意, 令人倒胃口。

其二, 缺少生活的亲历。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但是, 由于应试教育之风愈演愈烈, 学生被压得毫无喘息之力, 封闭在高墙之内, 远离生活的他们自然没有写作素材。另外, 作业如山, 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名存实亡, 学生的语言缺少积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采取的对策

要改变上述现状,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制定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要制定出长期写作计划和短期需完成的目标。计划要细致、明确, 哪个学段应掌握哪些写作要领, 必须达到怎样的写作水准, 可以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现手法等都要制定具体。计划还要不断检查、调整, 适时地查漏补缺, 以期完善, 防止计划的随意性、教条化。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由浅入深, 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写作的殿堂。

2. 走出教室, 扩大信息接受源, 亲历人间冷暖。

陶行知先生早就奉行“生活即教育”的主张, 提倡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全面沟通, 把生活当作大课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践行生活教育, 努力使作文课从教室内走出来, 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 走进大自然, 扩大信息接受源。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 教师要敢于破除“封闭式”教学, 敢于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去观察幽远的山谷、凸凹的原野, 去陶冶健康的情感, 去捕捉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

(2) 融入社会, 亲历人间冷暖。作文教学应体现开放的时代特点, 使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平时要多让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 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作文内容上, 有意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让个人激情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利用秋收劳动, 理解“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利用电视节目, 了解汶川灾情, 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更懂得“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做人哲理。

3. 力求出新。

文章是表现生活、交流思想的载体, 没有新意, 老炒“冷饭”, 别人当然不爱看。因此, 作文必须出新。

(1) 立意要“新”。立意新, 就是把自己思考的真知灼见表达出来, 把自己在某些方面独到的发现传达给读者。 (2) 取材要“巧”。生活丰富多彩, 感知生活也应渗透到社会、家庭、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3) 结构要“奇”。要注重在结构上苦心经营, 巧运匠心, 收到“尺水兴波”之妙。 (4) 语言要“美”和“精”。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张, 对语言的追求可用一个“精”字来概括。同时写作还应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工夫, 要力求新鲜生动, 写出自己的个性。

4. 多渠道拓宽写作途径。

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首先, 阅读与写作要紧密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 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 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的能力, 让学生同中求异, 不断拓宽写作思路, 达到创新的目的。

反思与对策 篇5

论文摘要:回首五年制高职的十年发展历程,其会计教育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困扰会计教育的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致使高职会计教育举步维艰。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引言

教学反思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篇6

关键词:教学反思;自主研修;有效形式;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095-02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参与和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实践活动。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而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却往往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最基本、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且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其中,从这一研修活动中收获颇丰。

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成长的研修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对黑龙江森工林区中小学调研的过程中,一些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如何避免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走入了误区,在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是我们教研与师训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当前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现象一,千篇一律,敷衍应付。一些教师将教学反思当作一种费时费力的任务,是为了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这样的“反思”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其内容要么摘抄文稿,要么东拼西凑,要么直接下载,千篇一律,脱离客观实际,脱离自身需求,既缺乏反思的意识,又缺乏反思的能力。

现象二,浅尝辄止,缺乏深究。这类教师在教学反思实践中,对出现的一些教育教学事件或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并能做出相应的描述,至于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却不去深究,使得反思表层化,不深刻。对于问题缺乏有效的化解之道。因此,这类教师有反思的意识,却缺乏反思的能力。例如“这堂课除少数学生外,基本上掌握了教学内容”,对于少数同学为什么没有掌握,原因在哪里?如何改进等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能做到理性化的思考。

现象三,一时性起,无果而终。这类教师可能受某段时间、某个事件、某些人的影响,一段时间内,充满激情。对教育教学事件及现象不仅关注,而且可以进行再现和评论,但随着繁杂的工作,就会把教学反思闲置一边。缺乏对其本质进行不断的深度思考,也就使得反思没有持续性,最终流于形式,对教师的提升和发展缺乏后劲支撑。例如:在富有争议的教学案例中,对争议点有追问,但缺乏长性、进行不断的追问,造成对争议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不能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形成习惯,转化成自身的教学行为,促进其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自我改造和重塑。

现象四,闭门苦思,自我检讨。这类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自我批判,就是反思自己做得不好的。不能理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而是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学反思。即:不是以解决问题为基本点,误以为教学反思就是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是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出发点,误以为教学反思只是发现自己教学上的问题,把教学反思写成了简单的回顾和浅层次的检讨,甚至是自我辩解。

现象五,概念模糊,写成总结。这类教师把教学反思完全写成了教学工作总结,呈现出的内容是对某一个单元或某一周教学情况的回顾与总结。这类“反思”的主体成分主要是检讨阶段性教学的得与失,是对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对教学反思的涵义理解不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等,进行理性化的审视、分析和反省,并用文字进行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的一种职业化过程。

1.教学反思是教师自主的研修行为。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是一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自我研修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工作方式。反思教学是教师的职业的内需,而不仅是外来任务。因此,教师要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这样才能有所收获,靠外力作用、被动的“反思”是达不到反思目的的。

2.教学反思是一种批判的继承。教学反思是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当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用“遗憾”的心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成功的经验进行理性化的总结与提升,把教学反思看成是批判中的继承,这样的反思才会深刻而具有实际意义。

3.教学反思是继承中的创造与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教师的发展。教学反思的真谛应该是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正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突破自身封闭,在反思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以此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使自己不断地向高层次、高境界迈进与发展。

教学反思若无创造性、不能更新自己的教学,实现自身的发展,那就是无效的反思。

(二)对教学反思的内容把握不准

教学反思的指向非常明确、集中、那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因此,在作教学反思时,我们的思维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1.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学目标界定得是否准确、教学重难点确定得是否恰当?教材内容的取舍是否科学合理等。

2.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理念是否体现教材的本质;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符合教材的需要;教学过程安排是否优化并得以实现;教学策略是否科学等。

3.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反思。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了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否自主探究;学生是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效果怎样;学生是否进行自我评价。

(三)对教学反思的流程认识不清

教学反思是建立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的,因此反思实践的基本步骤应该是“实践——反恩——再实践——再反思”的一种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具体地说是教师首先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地捕捉“教学事件”或“教学现象”的反思着力点,然后以批判的眼光及时地审视、分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形成问题表征;其次对问题进行诊断,明确问题根源;第三,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最后实践者开始实施解决方案,这一检验的过程即是新一轮的再实践,再实践的过程又会捕捉到新的反思点,新一高度的审视和分析促进新一轮的反思循环……这样的循环往复,每一轮的反思和实践都伴随着不

断上升的学习活动,自然也就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样的反思活动,也才是真正有力的、有效的。

三、有效教学反思的基本形式

反思实践的主要功能是弥补教学疏漏,纠正教学偏差,化解教学事件,提高教学质量。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和谐与健全发展。而这一过程所伴随的教师专业成长却正是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重要途径。

1.写教学反思日记。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等。

2.同伴互助。反思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邀请同事或者专业研究人员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审视、评价甚至批判,从而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弥补之法或化解之道。

3.集体备课。反思者为弄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实质,与同事或在专业研究人员指导并合作下进行相关研究,探索并制定出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计划与教案,并用以组织课堂教学。

4.课后再备课。实践者于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和反思所得,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使有益的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以待今后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日臻完善,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5.写教育叙事。教育叙事就是教师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的—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的描述、感悟、反思,得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结论。这些结论不同于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结论,它没有接受现成理论模式的包装,因而带有鲜活生动的生命气息。实践证明,以叙事、讲故事等方式表达对教育理解与感悟的教育叙事,是最适宜教师的教育研究方式,而且是他们提高教育水平、实施行动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总之,要使教学反思走出误区,就必须深刻领会教学反思的内涵、内容、流程及有效的实施形式,用心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才能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反思与对策 篇7

一、当前学校消费教育现状素描

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很少将青少年学生的消费教育作为工作重心, 在青少年消费社会化的过程中, 学校还没有能够扮演起相关消费知识传播及引导的角色, 未完成好相应的任务与教育职责。

1. 现阶段开展消费教育的学校数量较少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系统和正式的消费教育的场所, 但是, 与国外学校相对成熟的消费教育机制相比, 我国学校开展消费教育的数量微乎其微, 而中小学更是缺乏开展消费教育的意识。在现阶段, 学校教育更看重应试教育, 对于青少年学生其他方面的需要疏于关注, 学校有关消费的通识教育并没有同步跟上, 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在消费知识方面的引导仍显不足或直接处于缺位状态。这直接导致青少年学生对于消费知识的了解十分匮乏, 从而进一步导致了青少年学生对消费的非理性认识, 消费行为容易被误导。

2. 消费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缺乏完备的体系

目前, 在我国开展消费教育的学校中, 多数学校只是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的范围内。不管是从消费教育的内容还是方式来看, 都缺乏比较完备的消费教育体系, 导致内容空泛和方式僵化, 很难激起学生的认同感。这就造成了很多学校开展的消费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力较弱。

3. 学校消费教育的消费技能训练比较缺乏

西方国家把消费教育看作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认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的基本消费技能是作为一个积极的社会公民的必要条件。相比西方相对成熟的消费教育体制, 我国学校的消费教育缺乏对学生消费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作为家庭经济集中支持的对象, 青少年学生能更轻松获得经济保障。但是, 他们在消费过程中更缺乏自控力, 加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消费技能的训练, 导致理财能力缺失, 进而扩大了青少年学生消费行为的偏差。

4. 消费主义的渲染给学校消费教育带来挑战

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电子媒体等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和广告传播急剧膨胀的今天, 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消费主义的侵袭, 消费主义以更快的速度在校园传播, 甚至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潜在的校园消费主义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侵蚀更加深入, 也更难控制和引导, 在客观上影响着青少年群体的消费选择, 也给学校的消费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加强学校消费教育的现实意义

当代青少年学生作为大多数家庭消费支出的重点, 已成为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的消费问题, 不仅会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而且其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未来发展性, 他们的消费价值观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乃至全面发展与否更是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 研究青少年学生的消费行为, 分析影响青少年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多种因素, 构建科学的消费教育体系、嵌入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对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学校消费教育能对社会消费观念产生积极影响

青少年学生作为大多数家庭财力和物力的倾注对象, 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所属家庭的消费倾向。同时,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 变化往往首先在年轻一代身上表现出来, 进而又影响到他们父母一辈, 形成一种“反向社会化”, 中国社会正处于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转型期, 年轻的一代将他们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理解和不断涌现的新知识传递给他们的长辈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也是如此。因此,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消费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对其家庭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进而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2. 加强学校消费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偏向物品的身份象征意义, “符号消费”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和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 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青少年学生群体事实上的分化和区隔, 这就给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关注青少年学生的消费行为现状, 正面引导青少年学生科学和理性消费, 打破青少年学生群体由于消费差异引起的分化和区隔, 融合青少年学生中所谓的圈子, 对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向上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3. 加强学校消费教育能为政府制定消费政策提供建议

中产阶层作为未来和谐社会的中间力量, 是稳定的消费群体和重要的经济主体, 有稳步上升的消费水平。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作为中产阶层的后备力量, 将快速成长为重要的社会消费者, 其当下消费行为及特点往往能较大程度影响到未来消费文化的构成。因此, 加强学校消费教育, 在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之际, 引导他们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训练科学的消费技能,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国家消费政策的制定, 为未来社会消费文化构建开创良性的起步。

三、改进学校消费教育的对策设计

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 进行深入的消费教育是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重要课题。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接受系统、正式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及平台, 能够在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念以及矫正其消费失范行为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笔者认为, 加强当代学校消费教育, 可以进行多维的对策设计,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教育、实践教育及学生组织朋辈教育相结合的消费教育体系。

1. 课程教育系统化

打造与消费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选修课 (如金融理财类选修课程) 及相关专家讲座教学平台, 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有关消费者行为学、消费经济学、消费社会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多专业领域知识, 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掌握基本消费知识和技能, 为他们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金融理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学生消费行为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具体课程建设中, 学校应当秉持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教育理念, 配备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师资人员, 明确教育目标, 采用多样化和适宜化的课程教育形式, 即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以及通识教育的出发点, 避免教条式或命令式的表达, 组织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参与到此类教学中, 注意交叉学科之间的融合, 提高参与教学老师的专业化水平, 充分运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法, 由本质到现象, 力求将有关消费的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深入浅出地表述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程教学环节中逐渐树立对消费的理性认识。

2. 实践教育多元化

在学校消费教育中, 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一是提高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及社会心理压力急剧膨胀的今天, 青少年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自身心理因素的不稳定, 他们为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而消费, 以达到心理上的补偿和代替, 之后又为之矛盾自责。为此, 学校可以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团队辅导和集体熔炼等, 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 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和宣泄不良情绪, 帮助青少年学生缓解不良的消费情绪。二是增加勤工助学的渠道。青少年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勤工助学, 不仅能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意识, 而且能促使他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 使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承受力, 从而提升自己的消费素质和理性观念。三是适当开展金融理财类技能实践活动。通过理财情境教育, 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 让青少年学生理性地分析什么是必要的开支, 哪些是不必要的开支, 建立合理的消费计划, 增强他们对金钱的认知和掌控力, 树立健康理性消费观念。

3. 朋辈教育正面化

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反思与对策 篇8

一、学校应做好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听说读方面的专业训练和教学新理念的应用,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请外教来对英语教师做专业培训, 尤其是语音语调方面的, 对教师的口语进行严格把关。 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质量, 小学英语是为中学英语打基础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 从某种意义来说, 英语基础教育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甚至超过中学英语教育, 那么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如何让学生保持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被我们的教师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在“激趣导入”方面教学方法日趋丰富和娴熟, 但仅凭课堂上不足十分钟的导入活动就想让学生保持长久的英语学习兴趣显然是不够的, 开发并利用好课余、课外时间, 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英语的机会。

( 一) 创建 “ 英语角”, 激发并保持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每一两周抽出一课时举办一次 “英语角”, “英语角”的内容既可以包括教材单元话题,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教师给定话题, 比如, “母亲节” 快要到了, 就可以 “Mothers’Day”为话题, 让学生用英语展开讨论和交流, 教师在旁边给予适当指导。 现行英语教材都是以单元为编排形式, 一个单元讲述一个话题, “英语角” 的开展既可以对单元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也能极大地增加学生口语交流的机会,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 二) 开设 “ 英语广播”, 激发并保持学生听英语的兴趣

广播内容包括播放经典英文歌曲、 经典英文诗歌诵读、英文故事朗读、优秀原声儿童电影片段播放等。 在开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优秀的英语广播播音员, 先选拔语音纯正的学生主持, 而后教师注重培养其他学生, 尽量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2.对于广播内容的选择, 教师在确定主题后可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搜集, 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输入的内容应得到及时有效的输出, 不能“走过场”, 例如, 在听完一个英语故事后, 可要求学生课后模仿其发音, 自行分组排演, 并最终表演给大家。 开设广播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纯正地道的语音输入, 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 拓展并丰富学生英语课外知识, 并对英语课外阅读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通过收听广播, 学生就会能明确什么样的英语课外读物适合他们阅读, 什么样的英语电影适合自己观看。

( 三) 举办 “ 校园英语艺术节”, 激发并保持学生用英语的兴趣

在学期或学年末, 举办一次“校园英语艺术节”,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展现英语水平的舞台, 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也是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望和肯定。 “艺术节”的内容要丰富, 形式要多样, 情景剧表演、英文歌曲演唱、英文经典诗文朗诵等都是很好的组织形式, 这一活动的开展就对前面两项活动开设成果进行了很好的验收和检测。 在开展时应注意, 鼓励学生人人都要参与, 珍惜展示自我的机会, 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由于活动的举办需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也会极大地提高学校及社会对英语学习的重视。

三、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根据二语习得中的语言习得关健期 (critical period) 理论, 儿童阶段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 纯正的语音材料的输入, 会为学生日后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 在小学阶段听说技能的训练是开启英语学习之门的钥匙。 以下是几条改善小学生听力的建议。

利用现代网络资源, 搜集纯正地道的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英语视听资料, 包括英文儿歌、故事、动画片等, 甄选并整理出在课堂上播放的内容, 有计划地渗透给学生。 1.一周学习一首英文歌曲, 每节课上课之前都进行播放, 潜移默化地灌输学生耳音, 最后通过小组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掌握, 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还进行了很好的输入输出练习。 2.推荐经典的英文动画片给学生和家长, 小学生本来就迷恋动画片, 及时抓住这一兴趣, 正确引导在学习英语上面,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生即使不能听懂每个单词, 也会根据故事情节和画面进行猜测。 优秀动画片的语言都是非常精炼和地道的, 对提高小学生的听力很有帮助, 同时也为口语的输出做充足的准备。 3.课堂上教师尽量用英语进行授课, 且做到发音正确, 课堂用语简洁精炼, 给学生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四、重视语音教学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们能够在自然语言环境中获得地道的语音, 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头戏”, 语音教学做好了, 学生的听说能力也随之提高。 教师和学校一定要在教授学生准确流利的语音上下工夫。 以陕旅版为例, 从小学三年级起, 在学习字母的同时就教授字母的发音, 也就是“letter sound”, 如在教授字母 “a”时, 字母旁边给出了单词“apple”、教师就可以同时教授字母“a”和它的读音“?”,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说“a、a、a”、“/ /、/ /、/ /”, 教授字母 “b” 时, 放在单词“boy”里教授/b/ 音, 同时念出“b、b、b”“/b/、/b/、/b/”。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元辅音素积累后, 教师就可以采用“自然拼读法”教授学生系统学习字母及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从简单的单音节词, 再过渡到双音节词、多音节词, 循序渐进。 学生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以后, 就可以给学生渗透句子中单词间的读音技巧、句子的语调练习等。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反思与对策 篇9

术文对策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课戴/信息技术立且实践性很, 强的学科作为中学, 考试作为强化课堂的一门独的晶学生由实践到技能的转化的手段是十分反育和学生的学必要和有效的。习生活带来了不少变化信息技术课也给学校教, 思但学生们多热衷于上网进行娱乐性动, 课堂教学也没有发挥更好的效果, 面活与何着手解决对这样的问, 值题, 得我们深刻的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又从对尽1.管近年来学校对信息, 技术课是否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日策程列入到高益受到重视, 考的考试范围但始终没有将。这也在一定信息技术课

程度上造成学校不重视花较多的精力去

培养老师们的业务水平, 且在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上学校也没有大力支持与配合, 严重时造成学生操作时出现两人共用一台电脑、经常出现死机或电脑反映特别慢等现象, 明显阻碍了学习进度, 影响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或者学习的软件安装有所欠缺, 只有一些比较基础的软件, 造成教学中重复使用这些软件, 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内容,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有的则是信息技术教材的更新缓慢, 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 无疑造成教学与社会信息技术有所脱节, 使教学发挥不出学以致用的效果。而有的学校硬件建设尽管比较完善, 但教学上单纯追求技术层面的应用, 背离了“提高信息素养, 赶超世界信息化的步伐”的教学理念。

2.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是否高

信息技术是新时代的产物, 担任信息技术课教授的老师实际经验是否满足学生求学的需求, 有的老师比较年轻, 有的甚至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缺乏实际经验, 没有在课堂信息上熟练地运用课堂信息技术或有的老师尽管懂得如何操作电脑, 但却没能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结果学生提出的课堂问题, 老师给不出满意的解答, 这容易使学生因学不到多少实际知识而失去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再者, 目前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 多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如一节课理论, 一节课操作;而有的老师, 则全按教材上面编写的去教授, 学生的实例练习有所欠缺。这些教学形式, 加上课时安排也不多, 学生几乎学不到实用知识, 严重阻碍了其学生积极性, 造成上课不认真听, 甚至在上机时没有认真操作。而有的教师则太过于关注教材的技能, 却忽略了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如有的同学对计算机病毒所涉及的技术比较感兴趣, 如果老师没有关注引导学生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些病毒技术, 学生有可能走上从事非法破坏活动为自己谋取私利的网络犯罪道路。

二、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对策

1.学校应重视信息技术课

学校应适当增加对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的财物投资, 对于教师, 学校可定期为信息技术老师做一些系统的培训;对于学生, 学校应广泛地开放现有的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 使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充分实践, 实现学以致用, 有效引导学生走上由参与到自觉应用的途径,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真实信息素养, 提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再者, 学校可开设学习网站的在线教学论坛发言, 给师生教与学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也让每位同学都阐述了自己感受到身边信息的实例, 从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角度认识信息, 以加深学生对信息概念的了解, 提升学生表达与交流信息、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能力;也有利于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方法、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2.教师个人方面的业务水平提高

高中阶段的学生, 已经具备了自我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不仅将教材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更应重视学生操作技巧及创新的培养, 如我采用分层教学法, 注重使学生爱学、会学、善用,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探索方法解决问题给予鼓励,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 我让计算机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对此课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并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 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操作步骤来获取同一个结果, 从而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再者, 教师不应仅按照教案上既定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 还能灵活地鼓励课堂中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的应用, 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如开辟新的教学方法, 可将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引入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数学和信息技术两门课程优势, 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设计正确的算法, 快速高效地在学生中普及算法知识, 达到培养信息素养的目的;而对于教学评价, 可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形式, 辅以教师在学生操作和演示过程中的评价以及最后的总结性评价;最后强调一点, 作为老师, 不仅要传授知识, 也要重视提升学生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意识, 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总之,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与技术更新迅速的课程, 学校应重视对其各方面的投资;而作为教师, 更应不断积极提高业务水平, 多给予学生实例操作的课时, 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乐于学习, 有效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慧艳.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两点反思.成才之路, 2011, (23)

反思与对策 篇10

一、合作课堂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合作不主动.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 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 没有真正地讨论和合作, 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2) 学生参与不全面.

(3) 学生角色不明确.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或角色落实不到位,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副其实的常任报告员, 形成小组活动被一两个“积极分子”垄断, 而其他学生陪坐的局面.

(4) 教师评价不全面.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励过多地集中在小组整体上, 从而忽略了对个体的评价和奖励.

(5) 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 有的教师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观望, 有的教师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穿梭, 到了最后依次听各小组的汇报, 汇报完毕, 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

二、提高合作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 合理分组.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为4—6人,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分组, 可选择:

1.兴趣型小组, 即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成学习小组.

2.强弱互助型小组, 即把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基础较弱、各方面表现欠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3.强强联合型小组, 即由班内优秀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

4.弱弱共济型小组, 即由班内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

(二) 合理分配角色.小组没有分工, 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因此,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担当一定的角色, 谁担任小组长, 谁负责记录, 谁负责协调, 谁代表小组发言等等.在合作学习时, 对于胆子小的、性格内向的、学习困难的学生, 也要鼓励其主动挑选力所能及的任务, 一视同仁, 维护其自尊心,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条件成熟的话, 可以尝试让其成为小组长或小组学习的“代言人”等“要职”, 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成就感.

(三) 优化合作课堂程序.合作课堂的基本程序为:提出问题——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各组展示——教师评价.其中提出问题是前提, 个人自学是基础, 小组讨论是重点, 各组展示是高潮, 教师评价是升华.五个方面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1.提出问题.教师用不同的语言或方式来表示即将要提出问题, 使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2.个人自学.通过有引导的自学活动, 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对比, 把想法简要地写下来,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小组讨论.通过有组织的小组讨论, 交流自学所得出的问题答案, 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交流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综合起来, 就能较全面地找到正确的答案.

4.各组展示.在个体、小组展示的基础上, 在老师的主持下, 集全班同学的智慧, 对所展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研讨、提炼、小结.

5.教师评价.合作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当学生对问题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后, 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或评价学生的交流;矫正错误的答案, 给出正确的答案;依据学生的答案, 引导其思考另一个新的问题或更深入的问题;就问题的答案加入新的材料或见解, 扩大学习成果或展开新的内容.公正地记录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 及时表扬、鼓励或给予适当的奖励, 激励学生进步.

(四)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深入到小组讨论中, 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 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具体来说, 教师在合作课堂中应起如下主要作用:

1.创设情境.教师应创设情境, 使学生自然地形成学习动机.

2.指导帮助.小组出现问题或讨论受阻不能深入时, 教师要及时指导点拨, 使学生尽快排除障碍.教师还应经常到学困生那里去看看, 了解情况, 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指导.

3.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 时常会有火花的闪现, 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解题技巧, 也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在全班交流时鼓励与引导学生将这些财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4.引导升华.在小组的交流与讨论时, 教师要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鼓励学生质疑、争论, 引导学生“挖深井”, 从而使其交流与讨论提高、升华.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反思 对策

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重于知识传授。因为一个只有才没有德的人,是不能真正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的,甚至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绊脚石,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些犯罪分子不可谓无才,但他们都走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道路,成为危害祖国和人民利益的罪人,这说明思想教育重于知识传授。

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中加入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但是在广大农村中学中,从学校领导到广大教师,都把历史课程看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历史课程应有的时间都被其他课程挤走,学校在安排历史教师的时候,有专业的历史教师却不用,而是安排一些学校认为没有教学能力的,或者老弱病残的教师上历史课,甚至是让上主科的教师附带上历史课,这样由于思想上不重视,非专业人员专业知识的欠缺,教学能力的低下,指导思想的错误,导致历史教学只重知识传授,完全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课堂上就表现为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甚至只是勾勾画画,只是要求学生死板地背诵认为是重点的东西,一个学期的课程半个学期甚至是一个月就可以完成,这样,本应是生动、活泼、有趣的历史课,却成了学生深恶痛绝的“受罪”课。试想:这样的历史教学,怎能承担起应该承担的任务,怎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怎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怎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又怎能培养学生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优秀的民族精神在下一代中得不到应有的传承,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

要改变这一现状,除了需要从上到下重视外,最关键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从心底里重视通过历史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并尽力学习和掌握利用历史课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技巧和方法。下面笔者就多年从事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怎样有效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我们要什么样的教学观》一书中给教师的十八条建议中的一条说得好:“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由此可见,现行的中学教材,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留有很宽松的环境,对教材中的内容,有的可以不教,有的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和扩展。笔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注意挖掘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结合实际加以扩展,并针对一些重大的包含思想教育素材的历史事件做适当的补充或扩展,展开专题讨论,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

比如在教学第四册第四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课时,笔者就利用三节课的时间,充分挖掘长征这一伟大壮举中的素材,非常详细生动地向学生讲述“五次反围剿”,“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与张国焘左倾路线作斗争等长征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并让学生搜集各种书籍,网上查阅各种资料,然后专门召开一次长征精神讨论会,这样让学生在了解具体的事件的基础上,再经过充分的讨论,从革命先烈身上学到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吃苦耐劳,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无限忠诚,勇于献身的长征精神。同时,利用长征经过云南时红军攻占曲靖,围攻昆明这段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的感情。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我们的祖先在历史上还是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的,我们的祖先曾经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这样自然而然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觉得中华民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然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整理,学生明白,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反抗外来入侵的优良传统,当祖国遭到外来侵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遭到侵害,祖国正处于危难之中时,我们要有一种民族责任意识,要有一种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于生命的献身精神,这样就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把一些乡土教材有机穿插到统编教材中,使乡土教材和统编教材融为一体,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的教育。

比如在教学第四册第7课:“神圣抗战的开始”一课中的“台儿庄战役”时,笔者就专门安排一课时,巧妙地把有关的乡土教材融入统编教材之中:因为,当年我们泸西县的著名人物(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共中央政协委员)张冲(字云鹏)就作为滇军148师的师长率领184师坚守台儿庄的重要高低——“禹王山阵地”,浴血奋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为赢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现在泸西县正在建设的云鹏电站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并且,张冲的侄儿,当时184师旅长陈现龙也在战场上牺牲,他的遗体运回泸西安葬在风景秀丽的秀山公园内,现在,在泸西县城秀山上还有陈现龙的坟墓和纪念碑。

学生在听完这段历史后,大发感叹:原来我们泸西也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泸西人民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种自豪感很快就在学生心中升腾起来。

又如在教学“国统区人民的反蒋斗争”这段历史时,笔者就重点向学生讲述了1948年发生在我们旧城镇旧城村圭山坡上的“旧城起义”,这次起义带动了整个云南地区的反蒋斗争,在云南历史上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我们旧城还是革命老区,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对家乡的自豪感。

在教学第四册第22课“社会主义在摸索中前进”这一课中关于“五夸风”时,就巧妙地把当时在本地区流行的一句俗语——“金马公社好地方,摁得豆子栽得秧,嘴嘴吃的白米饭,碗碗泡的酥肉汤”巧妙地融入课堂,把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

反思与对策 篇12

1. 当前影响我国教育教学中教师反思能力提升的因素

1.1 教学理论的影响

在当前主要教学理论—技术理性观占主导的背景下, 反思的意义往往体现在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 从而使得教师的行为达到“效率最大化”的需求。反思被认作是有既定模式和评判标准的, 被视为鼓励教师按照教育研究的既定模式调整自身教学行为以达到教学的高效率的一种活动。在这种理论、技术理性的背景下, 以及在效率最大化的驱动下, 教师反思往往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1) 反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技术与策略等的思考; (2) 反思一般都有既定的模式和评判标准; (3) 教师反思的自主性相对较少, 这些特征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反思在真正意义上的开展。

1.2 教师认识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发展动机是教师职业观的一种集中体现, 要想使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 就要依靠教师强烈而持久的职业发展动机。假如教师仅仅把自身从事的教育事业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 那么他就不可能将全部精力和情感投入其中, 更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反思。反之, 如果教师能将自身从事的职业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 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 那么他就会执着于通过不断的反思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以此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 不少教师往往只将外在的“评估”与职称作为自身发展的唯一参照体系。由于在目前的职阶体系下专业能力考察的标准较为模糊, 只要有规定的教学年资, 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在比较年轻的时候晋升到“高级”, 也就是职阶体系中的最高级。如果仅以此作为职业发展的动机, 那么一部分教师往往在晋升“高级”之后就会安于现状了。

1.3 氛围的影响

学校氛围作为一种观念形态, 是无形的、看不见的, 但学校成员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并体现在其行为中。如果教师处于一种民主、开放的学校氛围中, 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能够相互信任, 坦诚相待, 那么教师之间就愿意互相交流自己在教学上的得失, 反思活动才有可能得以顺利开展。因为, 说到底, 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我“揭短”的过程, 只有处于一种开放并且相互信任的学校氛围中, 教师才有可能愿意通过反思向别人暴露自身的不足或缺点。

1.4 团队的影响

教研组作为教师专业活动的一个重要团队,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着必要的支撑。在越来越强调群体对话性反思的今天, 教研组己成为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阵地, 对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知识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 教研组群体反思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低水平反复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教师反思表面化、缺乏具体性与深刻性的原因。为了避免教师群体的反思对话导致某种偏见的强化, 甚至导致不合理的集体共识, 教师反思除了需要教师群体间的同层级的横向支援之外, 同时也需要作为合作者的专家的纵向引领。

2. 我国教育教学中促进教师反思能力提升的措施

2.1 改革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的优化需要专家的引领与提升。作为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一种独特的教师反思方式, 专家引领式反思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反思的一个关键因素。专家能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审视问题情境的新视角, 但往往容易忽视实践中的具体情境。也正是在此意义上, 专家被赋予了“立法者”的角色, 而教师成为了教育理论的“执行者”。我们认为, 当前专家不再是以权威性身份对教师实践进行评判的“立法者”, 而是通过“解释性话语”协助教育实践顺利进行的“阐释者”。另一方面, 由于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 教师成为了研究的主体, 其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伸发, 其角色己从以往的教育研究成果的“执行者”转变为自我实践的“研究者”。专家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可以视作是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专家引领式反思途径得以有效开展的一个前提性基础。

2.2 提高教学专业自觉能力

专业自觉是指教师把职业活动本身当作研究对象, 能够理性审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职业活动。专业自觉程度比较高的教师, 会不断地质疑自身的教学观念与行为, 相应的, 反思的自觉性与频率都会较高。具体而言, 教师的专业自觉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自觉意识到提升专业水平的紧迫性, 并为提升专业水平表现出极强主动性、积极性。二是自觉意识到专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加以创造性地解决。三是专业自觉的更高表现———形成教师的精神世界。这三个特征, 不论是自觉意识到提升专业水平的紧迫性, 还是自觉意识到专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抑或是形成教师的精神世界, 都与反思本身所该具有的特质相呼应, 因此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

2.3 优化教学氛围

学校氛围虽不能对教师的行为和意识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但无疑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反思教学实践中, 教师不仅会对自身的日常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而且会以专题性研究活动或课题研究为平台进行教研组或学校层面的集体反思。刚进入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教师, 可能一开始还没有形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但置身于这样的一种反思氛围中, 渐渐地也会养成这样一种日常化的反思习惯。一位参加研究性变革实践两年的教师在访谈中曾透露, 自己在刚参与变革实践时并没有类似的反思习惯, 当时如果学校没有硬性的规定, 自己一般就不会去反思。但随着参与研究性变革实践的不断深入, 以及受其他教师反思习惯的影响, 教师慢慢意识到了反思的重要性, 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日常化的反思状态。可见, 教师的反思习惯并非与生俱来, 研究性变革实践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氛围和平台, 使得反思成为了一种日常态, 不再是应付外在检查或评优的一种手段, 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4 差异化发展教研组梯队

教研组梯队的差异化发展是避免教研组低水平重复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教师群体而言, 差异化发展的前提是承认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特性, 承认每个教师在建构自身知识体系中的独特性, 承认不同教师对于同一教学情境所具有的不同认知与感受。我们认为, 教研组梯队的差异化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知识结构所固有的缺陷。由于教研组不同梯队中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与实际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因此不同教师能在反思过程中对同一教学事件或情境产生不同的理解, 并且通过教师之间不断的对话, 使得教师个体或群体对原先所持有的不合理的假设进行质疑, 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教育教学观念的理解, 以及提升对教学实践的处理与应对能力, 有效提出教师的反思能力与专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约翰·杜威著.姜文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4]吉纳·E.霍尔, 雪莱·M.霍德著.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胰腺肿瘤下一篇: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