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与对策论文(精选12篇)
不足与对策论文 篇1
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 即语文和社会的沟通和生活的联系及跨学科渗透, 让语文走进学生生活, 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也让语文走向社会, 挖掘广阔的语文资源。 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扎扎实实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促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在“朗诵”、“表演”、“调查”、“写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 由于小学生平时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身体素质、性格、爱好等众多因素,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悬殊较大。 如, 有的好表现自己, 有的却是羞羞答答;有的伶牙俐齿, 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做事仔仔细细, 有的粗枝大叶。 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我们在活动中要以人为本, 承认、尊重差异, 把学生的个性差异看做一种教学资源。
一、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不足
1.“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不足
我们承认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时,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却往往忽视了这种差异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特别是小学生的差异几乎每天在变化着。 如, 在小组活动时, 我们就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家里有台打印机就专门负责打印, 其他类型的活动任务均与他无关。 有的学生就不一样了, 他这次活动主要负责为小组搜集资料, 下次就变成汇报交流时的主持人。 由此可见, 我们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同时应当肯定后一类同学的做法, 当他们的排版水平有所提高后, 就可逐渐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抛头露面”的任务, 喜欢表现的学生, 就可逐渐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搜集、整理”之类的任务。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每个学生的能力, 全面提高他们的素养。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差异看做是一种教学资源,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他们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进步。
2.“以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的意识不足
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主人, 他们应有选择权。小组之间也会表现出差异, 我们不能粗暴干涉。 因为只有选择了感兴趣的活动项目, 才有动力和信心出色完成活动中的各项任务。 然而, 我们在活动中往往置学生的自主选择于不顾, 总是不放心学生, 生怕学生选择不好影响活动的开展。 我们往往让这小组完成那个活动项目, 那小组完成这个活动项目。 这样做法的理由是: 活动的内容可丰富一些, 活动效率可高一些。 殊不知, 这样的选择活动项目, 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特别是那些“小机灵”的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 如围绕《半截蜡烛》开展的主题活动中,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这样让学生选择活动项目:“同学们, 我们现在归纳的五个活动项目, 已经剩下课本剧表演和搜集背景资料这两个活动项目了, 请剩下的两个小组分别选择一个。 ”表面上看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但事实上最后两个小组只好翘起嘴巴无奈地进行了选择, 只好期待下次活动时早些举手争取选一个较感兴趣的活动项目。
3.“以学生自由分组”的意识不足
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选择权还体现在自由分组中。 学生个人之间的差异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但我们应尊重。 在分组活动中, 有些老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几个成绩差的在一起活动效果肯定不理想;他们是‘捣蛋鬼’, 怎么能在一起呢;这一组怎么都是女生。 ”由此大声说:“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开展活动, 某某到这组, 某某到那组……”可我们有没有想一想学生的感受, 问一问学生这样组合的理由。 也许, 成绩差的那一小组为大家提供了生动、 直观的现场图片;调皮、捣蛋的那一组写出了一份出色的调查报告;全是女生的那组能把文章朗读得声情并茂。
4.“以评价促进活动”的意识不足
评价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评价。 然而, 我们在实施评价时, 评价的尺寸没有很好的把握, 不同的学生没有采用不同的标准, 评价过于简单化、 程式化。 简单化就是以“优、良、及格、须努力”或用 “A、B、C、D”等形式进行评价。 程式化就是评价没有体现动态的过程, 缺少体现人性化的言语评价。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活动主题却采用同一标准的评价。 这种无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采用“同一标准”的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导致评价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对策
1.指导学生的及时性
由于年龄特点, 小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差异不是固定不变的。 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不断发展他们的能力。应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观察, 及时发现他们知识的差异、能力的差异,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比如, 确定语文活动的主题后, 每一个小组都面临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活动项目的问题。 这时我们可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及时与他们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协商确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使不同小组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选择属于自己的活动内容。 在与学生的协商之前, 我总是要三问自己:我对学生兴趣、能力了解多少, 每一小组各有什么特点? 今天各个参考活动主题训练重点是什么, 分别适合哪类学生? 我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活动主题。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有效避免“协商”的盲目性, 才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起来, 关键是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就需要确立学生是活动的主人的意识。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认同学生的各种想法, 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不能随便或过早得出结论。 在活动中师生关系不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而是导游与游客的关系。 我们只是引导, 大好的风光还要由学生自己去看, 自己去欣赏。 因此,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 给予足够的参与时间, 促使学生主体积极参与, 使学生一开始就能进入一种状态, 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亢奋。
3.内容、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同一主题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同样的活动进度不同的活动要求”。我们要及时地对活动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 即依据活动目标作适当的调整和组织, 重新排列组合, 使活动的内容、形式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 以便不同的学生更好地选择、接受。调整时, 要遵循系统性、可接受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围绕活动的数量、覆盖范围、难易程度, 以及安排的顺序和进度进行, 删去那些与学生生活关系不大、难以实施的环节, 补充一些相关的拓展性的活动, 使活动得到延伸。同时, 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学识、见解当做活动的一部分, 在活动中给学生补充、引导。
4.评价学生的科学性
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自然会有成功的一面, 也会有失败的一面。 自然包括“碰钉子”, 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但他们必然获取了或多或少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可以说他们都有了收获。 因此, 如果我们追求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的评价, 那么在学生与学生之间, 更多地强调了竞争和淘汰, 忽视了合作与共生, 从而造成了不和谐的现象。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 多方面考查学生。 既要考查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又要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态度的转变、 重视活动过程和体验情况、 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因境而异, 作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 在引导学生以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为主的基础上, 教师、家长、同伴、校外辅导员都可以作为评价者, 切实加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这样采用多把尺子, 多角度地评价学生, 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 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更从容地实践, 不断地追求、探索、创新。
总之, 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 关注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将学生间的差异扯平, 使他们齐头并进, 而是提供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式, 促进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 真所谓“一枝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满园”。
不足与对策论文 篇2
内容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我国保险法律制度从无到有,日趋完善。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中也肯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在保险法中占重要地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也日渐成熟。近年来,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城镇老年人确保基本生活提供了保证。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大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几乎都是主要针对城镇居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大事,通过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如农业补贴,农村税废除等,农民切身利益得到满足,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些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农民观念的改变使得农村老龄化特别严重,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解决将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保险发展保险制度保险必要完善措施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各种问题。
1.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理念发生偏移
社会学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但社会公平一直是核心问题。因此在社会学视野中,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应该是以追求社会公平为价值目标,旨在保障公民个人及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指导。一切社会政策都是为经济政策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配套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社会公平的基本价值理念只能让位于或偏移于效率优先的理念。因此,面对我国城乡收入的逐渐扩大和当前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边缘化和弱势化的进一步加深,我国政府将更多的社会保障资源投向了城镇居民。在这种价值理念支配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出现了偏差。例如,该制度“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仅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对乡镇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资金予以税前列支”,集体补助也主要是来自于乡镇企业的资金。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拥有较多乡镇企业的地区的农民比只有很少甚至没有乡镇企业的地区的农民要富裕。在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无力缴纳保险费的同时也只能得到很少甚至得不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而富裕地区的农民自身有能力缴纳保费的同时又能得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显然,这条原则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养老需求形成悖论,未来养老面临困难的欠发达地区和没有能力投保的贫困农民有着较强的养老需求却不能享受到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造成了“保富不保贫”的不公平现象。
2.农业人口在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积中所占比例窄
2007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4.9%,根据分年龄的人口统计数据并考虑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后可知,城市劳动者总量在4.5亿人左右,而2007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人数在2亿人左右。即使在城市,劳动者的实际参保率不到50%,而在广大农村生活的3.4亿劳动者,他们与养老保险制度的距离更为遥远。党和
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积,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本届政府就提出了要从制度上实现“全民皆老有所养”的伟大目标,但是从制度上覆盖到全面实际覆盖仍有相当长的距离。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共同主持的“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全国调研估计全国农民工总数在2.1亿左右,其中63%为男性,47%为女性。农民工大部分跨省流动以寻求更好的就业岗位,且农民工的年龄结构非常“年轻化”,25岁以下的农民工占总数的46%,26岁~35岁的农民工占34%,平均年龄为28.6岁。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的养老保险建设却非常匮乏,少数地区进行了试点工作,调查显示只有22.5%的调查对象参加了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将会有更多的劳动者从农业生产中转向工业部门。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60%,届时城镇劳动者总数将增加到5.8亿。所以,在未来的十几年中,我们必须加紧完善针对农业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以便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变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变迁过程中: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农村人口出现分化等。这一系列变迁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农民养老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鉴于此,我国政府积极探索为农民养老建立正式制度安排。可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对我国社会变迁的积极回应,但却又未能很好地适应并促进这一变迁过程。例如,该制度“坚持农村务农、务工、经商等各类人员一体化原则”与社会变迁事实不相符。现在,农民务工、经商不再仅仅局限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一部分农民已经进入大城市务工、经商并且站稳了脚跟,成为“准城市人”,他们不可能回到其户口所在地办理养老保险。而该养老保险却要求农村各类人员实行一体化原则,势必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也阻碍了、抑制了部分务工、经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另外,著名的功能主义者帕森斯在其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中强调,文化(一个社会的共同信仰、规范和价值观)是维持社会紧密结合的“胶水”,因为它特别不易发生变化,与社会结构变迁相适应。我国农民应具备“享有社会保障是自己应有的权利”的公民权利意识。然而,“孝文化”和“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我国农民心中,他们的社会福利价值观迄今为止仍停留在前工业化阶段。在他们看来,国家给予公民的社会保障是政府的仁慈之举而不是自己应享有的公民权利,“养儿防老”才是最为可靠的选择。因此,从“养儿防老”到“公民权利”的转变仍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在农民这个亚文化圈内,存在着对国家政策不信任的现象,这就使得农民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接受缺乏主动性。再加上基层工作人员对该制度认识不足以及工作方法不得当,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抵制现象,有的农民有经济能力却拒不参加,有的即便参加了绝大多数农民也只投了最低档次的保费,不能满足其养老需求,从而使一项很好的满足农民养老需求的制度在基层得不到很好的实行。
从以上社会学角度的分析不难看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价值理念的偏移和制度未能很好地适应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变迁,这就造成了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和农民对其接受缺乏主动性,从而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陷入困境。
二、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现实意义
1、传统家庭结构的改变
由于生育率的降低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我国家庭渐趋核心化,靠家庭成员养
老的保障程度越来越低。按目前的生育政策,将来一对夫妇需负担四个老人和自己的子女,使这些夫妇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重压下不堪重负。这客观地迫使人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得为自己的年老而投资,养老保险正好能够基本满足这些需求。、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靠各种特色种植以及农民工不断外出打工,使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农民有能力在年轻的时候为以后的养老进行打算。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6.2%。
3、老龄社会的到来
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报告还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
4、特殊农民群体的人身保险需求
比如失地农民的保障需求。城镇化使得大量农民离开相依为命的土地。在农村传统体制下,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保障,也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失去土地后的农民对养老保险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希望既能解决当前人口的养老,又能惠及后代人。也就是要为有限土地补偿费用寻找一个资金经营者,它可保证资金高效运行,能实现本金的保值和增值,由团体不记名地分享经营利益。
5、为努力发展适合农民的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了政策支持与鼓励
商业保险进入农村有了关阔的天地。我国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与城镇相比,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几乎是空白。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老化加快,人口迁移增多,农村家庭规模下降,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这势必增加自己养老的比重。商业养老保险以其灵活、方便、透明度高、保险金交纳和给付简单等众多优点,非常适应广大农村的养老保障需要,农村的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三、针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不足应采取的对策
1、为纯农业人口(以经营土地为生的农民)建立农村养老保障
在已经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最重要的是改变“个人缴纳为主、集体缴纳为辅、国家给与政策扶持”的原则,国家应该给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定的财政投入,由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国家投入一部分纳入到社会统筹基金,农民个人缴费和部分国家投入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国家投入要偏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鼓励建立由集体补助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式的商业养老保险。
2、为农民工建立社会养老保障
农民工是一个流动不定、庞大而且复杂的群体。有的农民工已在城市生活了较长时间并且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住所;而有的农民工则是初到城市或在不同的城市间流动。可见,为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鉴于农民工
中的绝大多数客观上已经走上了非农化、城镇化的不归之路,并必然会因各种生活风险的客观存在和平等意识的觉醒而提出相应的社会保障诉求,应该从现在起开始启动建立这项制度,并根据进城务工农民的不同情况纳入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刚刚进入城市的务工农民工,鉴于他们的就业、收入不稳定的状况,最初仍把它们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当他们在城市工作超过一定年限,他们就可转入到为农民工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针对农民工流动性较强这一特点,应该使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随工作城市的转变而转移。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全国的社会养老保险网络信息系统应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建设,使农民工在进入到新的工作地仍能连续缴费,保障其能够在交费达到一定年限后获得养老保险金。
3、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资金来源
除了学者和专家提出的通过发行国债的部分收益和部分国有资产的部分收益进行融资外,我们还要注意到另外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就是把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补偿转化为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但是,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之后,只能得到政府和用地单位支付的数额不多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据有关资料,目前在城市建设征用农用地的过程中,征地收入的分配比例大致是:农民得5-10%,集体得25-30%,政府及其机构得60-70%。《人民日报》披露,一些西部地区的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为1.8万元/人(不含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仅相当于2002年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倍。按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算,只能维持7年左右的生活。按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2年多的生活。如果把这仅有的补偿转化为养老保障基金是不现实的,对于建立养老保障基金也是杯水车薪。因此,国家在今后应该提高征地补偿,从其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保障基金。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不能仅仅把这笔资金用来为失地农民建立保障基金。如果认为谁的土地被征用谁得益的话,这样又会制造出新的不公平。因此,征用土地的补偿应该为全体农民甚至全体城乡人民分享。
四、结束语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农村人口。作为世界上老得最快、老人最多的国家,养老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如果不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能需要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文献参考: [1]胡传玲。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地方政府管理,1998
[2]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陈丽洁。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 [J].学术研究,1999
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不足与对策 篇3
关键词: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5-0385-8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2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电子电工教学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的新应用、新特点,然而, 这些新特点的产生带来电子电工教学的许多新变化。作为电子电工教学工作者,应从根本上认识到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变化,同时针对这些不同的变化,改变电子电工教学的不足,使电子电工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特点
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特点是随着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而产生的。在这一时期,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中的电子电工,新时期电子电工的教学具有更多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些特点使得电子电工的教学更加专业。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如今,电子电工的教学不再是像从前一样每个章节、每门课程的单独讲授,而是更加强调课程总体的综合性。因为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电子电工教学各个部分的连接更加紧密。
例如,以往的电子电工教学的理论课和实践课都是由不同教师,在不同学期单独授课,在学习完一个学期的理论之后,再进行一个学期的实践。然而,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则更加强调综合性,课程设置更加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同步进行。
(二)应用性
在新世纪,电子电工教学的应用性更强,教师在教授相关内容时也应更加重视其应用性的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重要特点。在以往,许多电子电工学生在毕业之后,才开始进行应用性的训练。而如今,应用性的特点从学生开始进行电子电工学习的最初阶段就需要进行不断渗透。
(三)实践性
实践性,是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重要目的。然而,实践性并不是在教室中通过教学就可以完成的,实践性的锻炼和培养,需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
二、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不足
然而,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电子电工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发挥。如今,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强大的竞争,教学工作的不足亟待改善。
(一)缺乏综合应用
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缺乏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不同专业的知识的整合,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教师应在给学生授课之前,整合各个领域的知识,从而更加高屋建瓴地将电子电工教学的整体知识,综合传授给学生。目前的电子电工教学工作,明显缺乏综合应用。电子电工的教学包括机械制图、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课程,目前的电子电工教学工作还是采用以往的传统方法,将各个课程分门别类讲授给学生,缺乏综合性。
(二)理论与现实脱钩
理论与现实脱钩,也是目前我国电子电工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受到课本更新换代的问题,我国电子电工教学专业目前所使用的课本,其编写时间大约在21世纪初。这样严重的理论与现实脱钩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与实践,理论知识的发展难以与客观实际保持同步,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过于强调理论积累
强调理论积累,本是在学校期间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电子电工专业是一个十分强调实践性的综合学科,偏于强调理论积累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薄弱,难以应付时代的发展和客观需要。
偏于强调理论积累的表现是,以课堂教学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以传统的教师讲述课程内容、学生记笔记,课后完成作业等方式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三、提高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对策
由于上文中所提到的电子电工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我国电子电工教学目前面临巨大挑战。提高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为电子电工专业的实践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支持,创造相应条件。
(一)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电子电工专业内部,专业课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需要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自己进行掌握、总结和归纳,另一方面更需要拥有丰富教学资源的教师,通过自己的积累,将专业课之间的知识建立联系。
这种联系的,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将专业课知识融汇贯通,从而建立起更合理、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并且将这些课程成体系、成系统地应用于日常工作与生活中。
(二)课程安排与时俱进
电子电工专业,是国内众多专业学科中,发展速度快,更新换代周期短的专业。如果说物理、化学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在最近几十年都没有经历什么变化的话,电子电工专业在近些年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着教学工作。
电子电工专业近些年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因为传统的电子电工专业内容,如今已很难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所应用,甚至可以说已经遭遇到时代的抛弃。因此,只有将课程安排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将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三)强调实习的重要意义
实习对于电子电工专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电子电工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学科,只有将学习到的知识,尽快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学以致用,用专业知识科学地指导实践,同时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专业。
因此,实习是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十分重要的第二课堂。作为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从教室内走向教室外,除了在假期对学生进行课余实习的正规要求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进行相应指导,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刘雨.电子电工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学园,2015(1).
Abstract:The wide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ring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teaching. In new age,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teaching faces new features that brings challenges for teaching. Nowadays,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teaching still has some weak points. Based on these weak points, the writer provides some solutions to combine the practice with theory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new age;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teaching; solutions
玉米栽培技术的不足与对策 篇4
1 玉米栽培技术现状
随着玉米规模化栽培, 玉米栽培技术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常导致产量的降低, 影响种植效益。汇总导致问题出现的技术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生产人员疏忽, 田间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受各地方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耕地条件、区位因素等做出因地制宜的调整, 同时对玉米技术中常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做出预防与处治, 不断改进玉米栽培技术。
2 玉米栽培技术的不足
2.1 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差
玉米产量的提升, 与其品质好坏有着很大的关系。玉米生长期, 对环境要求高, 需要更充足的水分和光照。可以说, 气候条件约优越, 产量也会越高。但是, 这些年多变的气候, 给玉米产量的提升带来极大的阻力。同时, 我国的玉米品种不够优良, 抗病虫、抗自然灾害能力弱, 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改善玉米品种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2.2 早期翻土不彻底
玉米生长形态长硕, 比普通农作物需要更多的养分, 而吸取养分则要靠玉米的根部, 所以一般玉米的根部都非常粗壮, 深入地底。在玉米种植前没有深入的翻耕, 玉米无法深入吸收土壤里的水分与养分, 在遇到恶劣天气时, 玉米植株就容易倒覆。
2.3 种植密度不合理
玉米栽培期间, 不能很好的根据地域特点, 选择栽培密度也是导致玉米栽培技术故障的常见问题。玉米生长过程中必然经过枝叶繁茂的过程, 跟其他粮食农作物相比, 玉米种植需要的空间就更难掌握, 农民不能判断合理的种植密度, 都是依靠经验来决定玉米种植密度。而种植密度又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3 对策与建议
3.1 优选良种
进行玉米播种前, 必须要对选择的种子进行优选。根据地方农艺、气候环境等, 有针对性地选择最合适栽培的种子。有资料显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不断涌现的新型杂交玉米种子, 具备了优良的栽培价值。选择的良种, 同时确保了枝叶收敛、抗病性能强等特点。及时在外界环境恶劣的环境下, 只要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也能够存活下来。此外, 选择枝叶收敛的良种, 确保了在有效的耕种面积中, 减少了每株占有的耕种面积, 对于今后玉米规模化栽培来说, 将有效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玉米产量, 耕种效果会更好。
3.2 细致耕播
优选良种之后, 接下来就是耕地和播种。为了确保玉米根系茁壮成长, 土壤深耕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情况下, 深耕土壤深度要在低下20cm之下。只要前期翻土工作做充分了, 后期玉米长势才能更加旺盛。播种天气状况尤为重要, 最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播种, 将更有利于减少不利因素对种子成活率的影响。具体气温状况的选择, 要根据栽培地理环境区分对待。平原地区, 日均温高, 初春播种最好。丘陵山地, 日均温低, 不建议早播种。播种时间过早, 这样的地域环境很难达到玉米生长的基本温度要求, 遭受到低温侵袭的种子, 将很难茁壮成苗。播种日期确定之后, 就要整体考虑播种时的一致性。像是播种密度、深度等等, 都要考虑其中, 避免出苗不齐。总的来说, 玉米栽培技术中, 前期工作中的选种、耕地、播种, 都是优化播种技术的重要环节。只有这三方面准备充分, 经播种的玉米获得高产将得到基本的保障。
3.3 防治病虫害
玉米栽培技术中, 病虫害防治也是重点工作项目之一。统计病虫害发病率, 高发期一般集中在雨量充沛、排水不畅、气温较高的地区。任何不利因素, 像是湿润、潮湿、高温等等, 都将为病虫害滋生创造条件。在玉米生长的各发育阶段, 成苗阶段是最易受病虫害侵害时期。因为, 种子尚未破土时, 一旦遭受低温冻害, 更容易死亡。即使破土后, 玉米苗遇到不利的生长环境, 也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威胁, 而影响出苗率。由此, 病虫害的治理工作, 必须要从苗期就要开始。玉米苗长成初期, 应及时控制玉米长势, 加强田间病虫害检测。待到雨量充盈, 田间积水过多时, 应及时做好排灌排涝工作。雨量稀少, 做好灌溉工作, 满足其生长发育基本需水量。对于病虫害的防治, 应该以预防为主, 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有病虫害出现, 早期建议先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果疫情得到蔓延, 无法有效遏制时, 可考虑使用化学防治。化学药剂的使用, 严格控制用量, 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同时, 药剂的不节制使用, 在某种程度上将影响土壤地力, 由此建议谨慎使用。
4 结论
总之, 随着玉米规模化栽培, 玉米栽培技术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常导致产量的降低, 影响种植效益。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差、早期翻土不彻底、种植密度不合理等问题, 都是玉米栽培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环节。针对这些问题, 优选良种、细致耕播、防治病虫害等, 落实好每一个环节, 都将达到提升产量, 增加养殖收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丽惠, 陈长青, 李月明, 等.浅议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 2011, (4) :64-66.
[2]王育海.分蘖型多穗青贮专用玉米栽培技术简介[J].青海农技推广, 2003, (2) :28-29.
不足与对策论文 篇5
住宅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住宅市场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其主要原因有房价偏高、居民收入预期不稳定、居民收入分化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等.居民收入预期不稳定属于消费心理层面,目前主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予以解决,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既定目标,无需加以改变.对于房价偏高和居民收入分化问题,主要应采取的`对策为:加快处置积压商品房,将部分积压商品房由政府购买直接转为廉租房;推进住宅产业的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和生产效率;认真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遗产税开征问题,促进社会收入的总体均衡等.
作 者:陈汉双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23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年,卷(期):“”(5)分类号:F293.3关键词:住宅 有效需求 房价 收入分化
不足与对策论文 篇6
【摘 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历来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国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部门有权力和义务对食品的安全进行监管。然而,“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不力的现象。笔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监管不力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1.何为食品安全监管
所谓食品安全监管是指政府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证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法律为依据,采取特定行政行为或准立法、准司法行为对微观经济主体在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一系列环节的经济行为进行的控制或干预。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过程监管,即“从农田到餐桌”,从食用动植物的种植、养殖链开始,甚至要控制种养殖环境的空气、土壤、水质等,然后到收购、加工链,再到食品的运输、供应链,即从农场到餐桌进行整个食品生产链的全过程控制,才是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举措。二是标准化监管,一方面作为企业而言,必须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对政府而言,也要用标准化进行监管。因为有了标准化,才能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依据,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三是依法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依法执政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政府成为食品监管主体是法律赋予的。政府权力的获得来自公民对权利的让渡,权利属于公民,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与尊重。在市场经济中,面对市场失灵,政府必须出面维护市场秩序,给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这是政府合法性所在。第二,政府监管的程序必须依法进行。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已经对政府如何监管、怎样监管作出了明确的说明,这都是政府监管食品安全有法可依的具体体现。而且,伴随着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必然会使政府监管食品安全越来越有成效。
2.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原因分析
2.1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纵观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其发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笔者在这里所讲的公众包含了三个领域内的人群:生产供应商、消费者以及行政执法者。当前在我国,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再到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群都普遍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不法商贩有了可乘之机,在市场上出售不安全食品。
在生产领域,对于一个负责任的食品企业而言,提供安全的产品应该是他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要追求利润,质检过严必然提高成本。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都十分重视。更有不少小企业,为降低成本,通过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而获取暴利。
在消费领域,目前我国很多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极其淡薄,消费者出现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部分原因是消费者自身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防范意识较弱造成的。例如,一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具有盲目性,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会去购买一些缺少质量合格证的“三无”产品,在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缺少维权意识等等。在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人口,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口处在贫困状态。通常,低收入消费者往往对食品数量而不是质量感兴趣。特别是在以零售价格水平销售产品的小企业占主导的市场中,消费者无力负担高价格、有质量保证的食品,而只趋能向于购买质低价廉的食品。
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部分监管人员更是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监管意识。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一些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其次,管队伍人员专业素质不强,缺乏高层次人才。很多监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或训练,执法过程中,对于“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化学添加剂根本没有安全监管意识。
2.2《食品安全法》确定的多部门分段监管的体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盲区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采取多部门分段监管的模式,即食品安全的监管主体有多个,包括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各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对食品安全共同进行监管。这种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看似合理,前后衔接,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但仔细分析一下,其问题颇多,其主要弊端在于各监管部门职责难以明确划分,职能衔接上存在漏洞,容易出现监管的空白地带。因为食品从种植、养殖活动中获得的初级农产品,经过加工、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口中,要经过一个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其间存在诸多环节,难以用某种模式或几种模式进行框定,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的食品技术和方法、新的食品产业不断出现,用现有的食品生产经营框架中的“段”难以将其进行定义和分类,这就使得监管部门无法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将其归入监管视野内,使其游离于食品监管体系之外。就像“三聚氰胺”牛奶和奶粉事件,主要肇事者奶源收购站就因无法归类于现有食品监管体系的“段”中而处于无部门监管的状态,尤其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更是互相推诿,均不认为奶源收购站在自己的监管范围之内。
2.3食品安全执法宣传存在误区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部门在食品安全执法宣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区。在食安全的执法宣传上,只是一味的对各地行政卫生主管部门所查处的各类违法案件行宣传报道,而忽视对遵守国家食品质量标准的企业及其产品进行报道,同时也忽视对于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及食品检测方法的教育。由于在食品安全执宣传中的误区,不仅影响了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使得一些不法商贩继续生产不安全食品的同时又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极力逃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打击,同时也打击了一些遵纪守法、生产安全食品的积极性。
2.4食品安全监测手段落后
我国现有监测力量不足,专业人员的素质不高,检测机构的检测手段和技术落后,缺乏先进快速的检验方法和手段。尚未列入检验范围,这就在食品生产的源头形成了对食品安全的威胁。现如今很多基层检测人员并非专业出身,因而很难保证检测技术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存在众多的科技“瓶颈”,如:关键检测技术、危险性评估技术、关键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缺失。例如: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具有上百种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而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检测检验机构缺乏有效的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检测的设备依旧简陋,仪器仍很陈旧,且检测功能不全,难以达到国际化检测水平,这些都不利于查处违法行为,留下了食品安全隐患。
2.5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不畅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不完全性是造成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因素之一。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因食品安全质量的特性,市场中买卖双方同样面对食品安全信息了解的不全面性。但对于食品的农药留、微生物污染等相关食品安全性的信息,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相比之比消费者了解得更多。消费者在知情权和选择权等信息占有上总是处于劣势,对所选食品的安全性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有可能导致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以致出现低质量的劣质食品驱逐高质量的优质食品的现象,最终导致食品市秩序混乱。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在市场竞争中为处劣势地位的消费者给予帮助,承担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发布等工作,解决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维护广大消费者对于相关食品信息的知情权。然而,目前,由于企业隐瞒,政府信息收集、发布体系的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畅通不够。
2.6食品安全监督经费投入不足
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职能之一,食品安全监管的经费投入属于公共财政范畴,各级政府财政的投入状况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否正常高效开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经费和技术投入不足的问题,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的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监管工作的开展,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议
3.1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即增强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和增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意识。明确政府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政府要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核心,建立“从农田到餐桌”、能够控制各环节风险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职业道德。
3.2优化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架构
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可以在现有的执法资源基础上进行整合,成立一个专职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或在现有部门框架下,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赋予某一个专门部门,并对其他部门的相关执法资源进行调配以充实和完善其执法能力,使之能胜任食品监管的重任,从而形成以一个监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协同配合的统一协调的监管体系。
3.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食品是否安全涉及到众多的技术检测指标,这就需要配套以相应的技术性法规来对其规范。为此,相关的立法部门必须注重技术性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以对整个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提供必要的支撑和补充。中央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出台一系列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这样,才能有效弥补全国性的《食品安全法》存在的疏漏和不足,才能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设水平,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为了适应WTO的需要,我们也必须将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与世界接轨。因此,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设必须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避免走更多的弯路、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3.4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
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对保障食品安全、发展食品贸易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食品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检测技术要求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设置系统的食品检测机构并使之逐步社会化,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检测技术和人员储备,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
3.5建立顺畅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体系
建立良好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有助于解决食品质量的市场失灵。政府要提供公共信息和教育培训,使公众拥有完全充分的信息来权衡利益风险进行选择。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定期公布质量抽检结果,发布疫情和有毒有害物污染警报,提醒公众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进行宣传报道,并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对不合格企业生产的食品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曝光,在源头上遏制不合格食品的生产流通。同时,通过公众舆论打击各种食品不安全事件。建立各类食品营养信息数据库,对消费者、生产者和食品系统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训与教育。
3.6强化舆论宣传和监督,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不足与对策论文 篇7
关键词:泌乳不足,护理,影响因素
母乳是婴儿成长唯一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营养丰富,含有婴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保证婴儿的正常、健康发育。纯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婴儿的免疫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产妇的康复。除此之外,哺喂母乳的亲密接触和亲子关系可刺激婴儿脑部及心智发展,同时哺喂母乳又可促进母亲子宫收缩,保持良好身材,所以哺喂母乳对宝宝和母亲很有益处[1]。但是部分产妇由于精神心理因素、乳房异常及母乳喂养知识缺乏等因素而不能正常泌乳及哺乳,笔者通过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分娩出生的300对母婴调查分析,找出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主要因素,对应采取护理措施,帮助产妇提高母乳喂养率,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4年12月分娩出生的300对母婴,其中初产妇256对,经产妇44对;剖宫产123对,顺产177对。发生泌乳不足的产妇36例(12.00%);其中产妇精神因素24例(66.60%);乳房凹陷4例(11.11%);母乳喂养知识缺乏8例(22.22%)。
1.2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主要原因
1.2.1 产妇精神因素:
产妇分娩过程中未能得到充分休息,精神、体力消耗较大,疲劳或因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而影响乳汁分泌,使泌乳减少;部分产妇由于产后下丘脑和垂体调控的激素突然改变或者出生的婴儿的性别与预期不同而出现产后抑郁,导致对哺乳孩子信心不足,使泌乳减少[2];还有些产妇因担心哺乳后乳房形状改变,影响身材而拒绝哺乳,对哺乳产生了消极的心理作用而减少泌乳。
1.2.2
部分产妇由于乳头凹陷没及早发现和纠正,在心理上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有的经过哺乳尝试失败后,就产生精神忧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影响了产妇乳汁的分泌。
1.2.3 缺乏哺乳技巧和喂养知识:
最常见有2种,一种为抱婴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未能将乳头及乳晕充分含在嘴里;另外一种是出现乳头辍裂,产妇因疼痛而减少或终止让婴儿吸吮的时间和频率,影响了乳汁的分泌功能。
1.3 护理措施
1.3.1 精神因素:
首先,产妇产后精神轻松愉快轻松、心境宽舒平稳是促进乳汁分泌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护理人员应当细心了解孕妇任何一种细微的忧虑,耐心为其解答、指导,让产妇在生产后便能让婴儿的吸吮本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加强产后指导,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和抱婴姿势,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担心因为母乳喂养会影响身材的部分产妇,护理人员应及时纠正她们的此类想法,指导产妇做一些产后康复操,以满足产妇的产后的心理精神需求[3]。
1.3.2 纠正乳头凹陷:
产妇乳头如果扁平凹陷不明显,在医务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只需喂奶时的姿势正确,婴儿即可顺利吸吮;若凹陷明显,可尝试两拇指平行地放在乳头两侧,慢慢地将乳头向两侧外方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接着将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侧,将乳头向上下纵行拉开。以上步骤重复多次,每次练习持续5min,使乳头突出。亦可用一手托乳房,另一手的拇指和中、食指捏住乳头轻轻向外牵拉,重复10~20次。
1.3.3 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教育:
通过普及孕妇母乳喂养知识,使孕妇树立母乳喂养意识;病区护士重点帮助产妇及其家属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喂养的具体姿势,指导并帮助产妇正常哺乳。
2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产妇泌乳不足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纳入临床观察的42例因精神因素少乳产妇有28例,恢复泌乳20例;10例缺乏哺乳技巧知识和4例乳头凹陷问题的产妇全部得到解决。经过针对性护理措施,母乳喂养率由86.23%提升到96.72%。
3 讨论
产妇泌乳不足的护理和正确指导在产后保健中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尽早向孕产妇进行哺乳宣教,让其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及在母乳喂养中比较常见的乳房问题的处理方法[4]。根据泌乳不足产生的原因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产后泌乳不足,使产后母乳喂养成功。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中以产妇精神心理方面因素最为常见,高达66.67%,这也是问题的难点。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把护理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产妇产后存在的精神问题上,正确的引导和疏通产妇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钱霞,刘爱东,于冬梅,等.2007-2009年中国贫困地区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2,41(1):56-59.
[2]郝桂琴,李娜.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综合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242-243.
[3]杨小娟,同萍芳.产后泌乳不足的原因探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296.
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不足与对策 篇8
关键词: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对策
进入21 世纪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电子电工教学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的新应用、新特点, 然而, 这些新特点的产生带来电子电工教学的许多新变化。作为电子电工教学工作者, 应从根本上认识到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变化, 同时针对这些不同的变化, 改变电子电工教学的不足, 使电子电工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特点
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特点是随着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而产生的。在这一时期, 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中的电子电工, 新时期电子电工的教学具有更多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这些特点使得电子电工的教学更加专业。
(一) 综合性
综合性是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如今, 电子电工的教学不再是像从前一样每个章节、每门课程的单独讲授, 而是更加强调课程总体的综合性。因为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电子电工教学各个部分的连接更加紧密。
例如, 以往的电子电工教学的理论课和实践课都是由不同教师, 在不同学期单独授课, 在学习完一个学期的理论之后, 再进行一个学期的实践。然而, 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则更加强调综合性, 课程设置更加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同步进行。
(二) 应用性
在新世纪, 电子电工教学的应用性更强, 教师在教授相关内容时也应更加重视其应用性的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是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重要特点。在以往, 许多电子电工学生在毕业之后, 才开始进行应用性的训练。而如今, 应用性的特点从学生开始进行电子电工学习的最初阶段就需要进行不断渗透。
(三) 实践性
实践性, 是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重要目的。然而, 实践性并不是在教室中通过教学就可以完成的, 实践性的锻炼和培养, 需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出课堂, 走入社会, 参与社会实践。
二、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的不足
然而, 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这些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电子电工教学工作的开展, 以及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发挥。如今, 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强大的竞争, 教学工作的不足亟待改善。
(一) 缺乏综合应用
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缺乏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不同专业的知识的整合, 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教师应在给学生授课之前, 整合各个领域的知识, 从而更加高屋建瓴地将电子电工教学的整体知识, 综合传授给学生。目前的电子电工教学工作, 明显缺乏综合应用。电子电工的教学包括机械制图、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课程, 目前的电子电工教学工作还是采用以往的传统方法, 将各个课程分门别类讲授给学生, 缺乏综合性。
(二) 理论与现实脱钩
理论与现实脱钩, 也是目前我国电子电工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受到课本更新换代的问题, 我国电子电工教学专业目前所使用的课本, 其编写时间大约在21 世纪初。这样严重的理论与现实脱钩问题, 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与实践, 理论知识的发展难以与客观实际保持同步, 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 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 过于强调理论积累
强调理论积累, 本是在学校期间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 电子电工专业是一个十分强调实践性的综合学科, 偏于强调理论积累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薄弱, 难以应付时代的发展和客观需要。
偏于强调理论积累的表现是, 以课堂教学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形式, 以传统的教师讲述课程内容、学生记笔记, 课后完成作业等方式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三、提高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对策
由于上文中所提到的电子电工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电子电工教学目前面临巨大挑战。提高新时期电子电工教学效果,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同时也需要社会为电子电工专业的实践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支持, 创造相应条件。
(一) 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电子电工专业内部, 专业课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一方面需要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 自己进行掌握、总结和归纳, 另一方面更需要拥有丰富教学资源的教师, 通过自己的积累, 将专业课之间的知识建立联系。
这种联系的,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将专业课知识融汇贯通, 从而建立起更合理、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 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 并且将这些课程成体系、成系统地应用于日常工作与生活中。
(二) 课程安排与时俱进
电子电工专业, 是国内众多专业学科中, 发展速度快, 更新换代周期短的专业。如果说物理、化学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在最近几十年都没有经历什么变化的话, 电子电工专业在近些年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影响着教学工作。
电子电工专业近些年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影响, 因为传统的电子电工专业内容, 如今已很难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所应用, 甚至可以说已经遭遇到时代的抛弃。因此, 只有将课程安排与时俱进, 才能真正将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三) 强调实习的重要意义
实习对于电子电工专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电子电工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学科, 只有将学习到的知识, 尽快运用到实践当中, 才能学以致用, 用专业知识科学地指导实践, 同时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专业。
因此, 实习是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 十分重要的第二课堂。作为教师, 应主动引导学生从教室内走向教室外, 除了在假期对学生进行课余实习的正规要求外, 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并进行相应指导,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不足与对策论文 篇9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用两种不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一般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的实际内涵因国家、区域不同而存在各种差异,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一般是指除汉语外,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的学科教学。
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这几年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倡导下,许多高校在双语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下面从四个方面剖析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师资方面
普通高等学校双语教学人才一般都是从专业教师中或从英语专业教师中筛选出来的,但由于受到人才培养滞后的影响,一时很难从学校教师中选拔出既精通专业又精通英语的合格的双语教学人才。双语教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有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为此,应有针对性地搞好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从教育管理者方面说,可以通过集中培训,选送出国培训等办法来培养一支既精通专业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政策方面,可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年轻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实践;同时,还要积极扩大师资来源,注重国内高校教师的流动,引进优秀留学归国人员,以扩大和提高双语师资队伍。从教师自身来说,教师应主动地更新观念,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及外语水平,尽快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方面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由于我国目前英语教学条件有限、手段单一、缺乏语言环境,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还不高。特别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的熏陶下,许多学生学了英语但不会用英语,“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比比皆是,目前学生的英语水平总的看还达不到较高层次双语教学的要求。因此,广大高校学生要高度重视英语学习,尤其是转变英语学习观念,切实提高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改革英语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兴趣;加大专业英语教学的力度和深度,真正使英语成为学生学习和拓展专业知识的工具。
三、教材方面
在双语教学的教材方面,目前,我们存在以下难点:第一,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性,我国不能完全照搬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第二,国外原版教材的价格大多比较昂贵,我国学生的实际购买力不够;第三,在双语教材的编著上,我们还缺乏一支优秀的编著队伍。于是,缺少合适的双语教材是影响我国目前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双语教学又离不开对原版教材的利用、吸收和改造。在购买、移植双语教材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教材的适用性、新颖性、经济性和难易程度。面对我国当下的国情、校情,我们可通过购买国外经典教材的引印权,在不违反版权法的前提下,对内容相近的原版教材进行甄别、筛选、删减和改编,以为我所用。还可根据课程实际,有选择地精选其中的部分章节,以满足教学要求。上述方式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方式,一定程度能够满足教学需要、降低教材费用。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编写具有一批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体现国际水平的优秀教材。
四、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方面
双语教学往往比母语教学费时较长,收效难以及时评价。进行双语教学时,教师既要考虑专业内容,又要考虑英语授课的方式和难度,双语教学要比母语教学付出更多的劳动。由于我国目前还缺少对担任双语教学教师的激励机制,很多教师担心教学效果不好,不愿意选择双语教学。为此,首先,学校应对双语教学课程工作量的计算采取倾斜政策,通过政策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研究,使之能真正达到教育部对双语教学的要求;其次,应为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师资助一定的教研经费;再次,对双语教学取得显著效果的教师,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比如,在评定职称上给予考虑;最后,及时在双语教学科目中大力推广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以上从四个方面谈了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我们的对策。双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层次和水平,加快我国高校创新型国际性人才的培养步伐,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摘要:双语教学得到教育界和高校的重视。由于双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至今还处在模索阶段,现存的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践。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在师资、学生、教材和激励措施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雪玉,肖本罗.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9):128-129.
[2]张津,陈鑫等.双语教学初探[J].教育科研,2006,(16):7-8.
[3]董艳.浅析世界双语教育类型[J].民族教育研究,1998,(2):51-53.
论我国现代踢毽运动的不足与对策 篇10
1.1、响力偏小
现代体育发展形式来看, 现代更因近代体育已形成世界统一规格, 各国都要力争参加奥运会为代表的世界体育大竞技, 中国也将体育运动划分为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 以此确定给予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现代踢毽运动属于土生土长的中国新改创性小型运动, 既非奥运项目又在国际上影响力甚小, 自然不能享受重点发展的待遇, 其发展势头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
1.2、体验度欠深
通常大众喜爱并积极参加的项目其影响力较大, 而大众是否愿意参加即项目是否具有魅力, 则有赖于在从事该项目中能否获得深刻体验这一内在特点。体育运动是一种体验性很强的活动, 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充分体验各种身体刺激和心理刺激。但是在不同的项目中所体验到的内容不尽相同, 既存在广泛度的差异, 又存在强度的区别。
现代踢毽运动源自民间传统体育, 其原型踢毽以用脚为主变化动作连续触及鸡毛毽不使其坠地, 讲求个人技巧, 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自娱性, 但缺乏竞技性, 按现代体育标准可划为健身娱乐游戏。经改造后的现代踢毽运动明显增加了竞技性, 并不断朝着竞技运动方向发展。毽球多以成队隔网比赛的方式出现, 为隔网对抗式竞技项目。参加者既要在不断变化的运动状态下用不同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实施对球进行控制, 需要注意与同伴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实现攻、防任务。这与球类项目相同, 其体验是既丰富又强烈。由于有了这种强体验度, 引发人们对该项目的兴趣, 参与者多。而花毽却仍保持传统踢毽方式, 注重踢艺技巧, 讲究花式变化, 通过评分进行竞技, 可视为表演性竞技项目。参加者在进行时, 仅主要体验到以不同身姿和动作实施对器具的控制, 需要的技巧性强, 能引起旁观者的观赏兴趣, 而参加者自己的兴趣并不如在毽球项目中大。因此从可体验度的角度, 花毽明显落后于毽球。
2、代踢毽运动发展的改进措施
对于现代踢毽运动发展中的缺陷, 需要踢毽界人士认真面对, 共同研讨, 找到促使迅速改进的有力措施。
2.1、力扩大国内外影响力
我国踢毽运动发展的现实关键问题是扩大影响力, 而影响力的扩大一方面需继续加强对该项运动的宣传、倡导力度, 除沿用过去的传统方式外, 需加强与传媒的联系与合作, 让电视、报业将踢毽运动纳入关注视点, 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向社会扩散。要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具有轰动效应的活动, 使媒体主动参与和介入, 共同运作。踢毽界还要力争多渠道建立专门网页、网站,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扩大影响面, 使现代踢毽运动的影响深入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另一方面要扩大国际推广面, 除继续加强与已有国家的双边或多边交流、举办国际比赛以及促使建立国际组织外, 重点要抓对未开展国家的宣传、推广, 使更多国家了解、喜爱、开展、重视现代踢毽运动, 从而形成国际踢毽运动热潮, 以此反促国内, 使现代踢毽运动在中国真正成为普及性国项。
2.2、化学校普及提高
在过去, 工厂和学校一直是开展现代踢毽运动的两大支柱, 现今由于特殊原因, 许多工厂踢毽活动出现滑坡、衰退, 而学校却具有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不应只满足于在某些踢毽运动传统中小学校开展形式丰富的踢毽活动, 而应想方设法让现代踢毽运动进入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堂, 成为广大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使每个学生都从小培养踢毽活动意识, 养成踢毽锻炼习惯。并且要努力将踢毽运动广泛引入大学校园, 既列为体育选修课内容, 又掀起踢毽运动竞赛热潮。特别要关注体育院校开设现代踢毽运动课程, 在先行院校可逐渐由开初的介绍课或选修课转为必修课, 进而争取获得招生设项以开办专修班或建立运动队。这样, 通过人才母机的运转, 既可将培养出的专门人才扩散到全国各地成为现代踢毽运动的支柱力量, 又可解决中小学优秀苗子的输送出路, 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链。
2.3、强项目科学研究
踢毽运动的科学研究是目前较薄弱的环节, 初兴阶段需要充分发挥各地毽球协会尤其是高校毽协的组织作用, 借助高校的科研能力开展该项目的深层次研究。不仅涉及项目特点、规则、技战术及教学训练, 还包括借鉴当今优势项目的发展经验, 探讨踢毽社会化等问题。通过毽协举办研讨会、组织调查和开展交流等方式, 将基层广大踢毽运动教师、教练员、组织者和参加者的经验经科研上升为体系化的理论, 并逐渐形成科研激励机制, 促使踢毽运动科研风气早日盛行。
摘要:现代踢毽从初兴即得到政府、行业及一些领导部门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 而在大众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地位日益提高, 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其它现代竞技项目相比, 它也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关键词:踢毽运动,缺陷,对策
参考文献
[1]郑超等.怎样踢好毽球[M].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郑超等.怎样踢好毽球[M].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2]李红霞.析学校普及毽球运动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研究, 2007—1.[2]李红霞.析学校普及毽球运动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研究, 2007—1.
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 课件 不足 对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中小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把多媒体引入课堂,让本来是“黑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是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情景的交融,课堂信息量的激增,课堂气氛的空前活跃,使得教学效果也得以明显提高。
然而,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刚出现时就是完美无缺的,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从我所接触的一些课件和课堂操作看,使用效果很理想的并不很多,许多课件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让它向正确的轨道上呈良性发展,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它的不足,并提出切实的改进措施。
大致说来,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主宰课堂,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师生难以形成感情交流
多媒体课件都是事先制作好的,而一旦拿到课堂上运用,一时很难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按照教学步骤将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逐一地复现,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节奏,而只能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想往预设的课件模式中生拉硬拽,课堂教学成了学生钻“圈”的游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手法”和“花样”包装之后的“教师意志”的倾泻,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想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领悟语文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
二、教学内容过分直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多媒体能把课文内容更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比如:教《胡同文化》,可以在低沉的乐声中展示一幅幅北京胡同的老照片;教《林黛玉进贾府》分析林黛玉的性格时,就可以把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呈现在学生面前;教《故都的秋》,可以放映一下北京的秋景。然而,这个优势也潜伏着危机。图像把人和景直观化、固定化,遏制了学生通过抽象的文字进行想象的能力,也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可能使“一千个读者心中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受制于教师操作下的电脑,课堂亦不再是可以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说:“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手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艺术品需要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也同样如此。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抽象的文字虽然不能像直观的图像那样给学生视觉、听觉的直接享受,却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可以使学生获得间接的享受。
三、本末倒置,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真实语文水平
当代的中学生是伴随着电影、电视、录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中更多人是缺少静下心来阅读文本的耐心的。而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白纸黑字”的文本阅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深厚的文本阅读的积累,语文教学的一切技巧和套路都只能是“花拳绣腿”。作为培养学生“读书”的主阵地——语文课堂(绝大多数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都能感到课外语文学习阵地狭小的事实),如果也被“多媒体”所垄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恐怕就会很难。语文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识字”、“读书”,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认同感和对文字的亲近感,而不是“反文本”弄成五花八门的新玩意去投学生追求感官愉悦之所好。语文教学要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和认识到文字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有生命有感情的,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四、由于多方面原因,教师运用多媒体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上述三个方面是语文多媒体教学常见的缺憾,另外部分教师在具体运用时不能正确使用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牵强附会,东拼西凑,形式与内容相脱离。教师为了让课件丰富多彩,中看且中听,总是想方设法地又用彩图又制动画又放音乐。而事实上,有许多课文的内容又难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彩图、动画、音乐,于是,有些教师便“拉郎配”地用了一些纯粹只是装饰作用的与内容并无关联的东西。这些东西除了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对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毫无用处。有教师在上鲁迅的《故乡》时,先播放费翔的《故乡的云》,可以说是牵强附会;有教师把《故都的秋》的教学课件变成北京秋景照片的大展览,作者的情绪没有了,文章的格调更是被彻底破坏;有教师制作的课件,几乎在每一张幻灯片的边缘都镶嵌了许多花花绿绿的图画与网上下载来的动画,可谓画蛇添足;还有的教师在每一个小问题找学生回答后都设置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反而让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很尴尬。另外,课件内容大而全,致使学生难以吸收。有些教师不明白课堂教学应疏密相间、取舍有度,甚至将多媒体课件和市场出售的教学软件混为一谈,上课时不分主次地全盘搬出,学生在感受到一阵热闹之后,茫然无绪,不知所措,更不知道掌握些什么。
对待新事物我们应该热情拥抱,更应该冷静思考;面对不足,无论是其本身常有的,还是使用者的偏差造成的,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更应想出改进措施。我以为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时,如果能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避免这些不足的。
1.课件应是必要的、灵活的、易用的。(1)我们在制作课件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因而,在确定制作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效果的内容。(2)课件在素材的组织上应是灵活的,准备的素材要多,可以将它们用菜单的形式提供出来。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调整,择需使用。同时,要能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随时调整教学进程。(3)课件在操作上应是简捷方便的,确保教学过程不被操作电脑的过程所羁绊,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组织教学中。课件要有较强的纠错能力,尽量减少教师发生误操作的可能。
2.课件应有较强的针对性,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说到底,制作课件的目的是采用多媒体手段和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从教材中捕捉出重点和难点,从突破重难点出发制作课件。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出神庙》一课时,林冲由逆来顺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这一转变过程应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以放映《水浒传》中高俅、陆虞侯设计陷害林冲的几个片断,使学生明白林冲是忍无可忍,逼上梁山,从而明白封建社会“官逼民反”这一道理。这样的课件比传统的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理解得清楚透彻,可以说是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课件应强调对学习的认识和教学情境的设计,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始终要以这一教学思想为指导,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如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释疑——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迁移——课外拓展的实施,并将其编制在课件的主界面上,使学生明确一堂课主要任务并能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注意与学生的平等的交流,倾听学生的要求,从而根据学生来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配合。传统的语文教学,尽管被抨击得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它在很多方面仍具有不少优势,多媒体教学也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不能完全取代其他常规教学手段的使用。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不是要考虑怎么更多地运用多媒体,不是为展示硬件设施,也不是为卖弄现代技术,而是要考虑怎样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配合,相得益彰。如在诗歌教学中,当然可以用现成的录音资料来给学生示范朗读,但它绝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朗读。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图片来对诗句进行解释,但不能所有的诗句都用图片来解释,诗的意境则要学生自己用心去感悟,用语言来描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诗歌的鉴赏水平。再比如,在小说教学中,即使如《明湖居听书》,音像手段对课文的解读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甚至能把课文的内容很直观地展示出来,但小说语言的精彩美妙、结构的精巧安排,不通过语言的认读,都是无法深切体会的。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育手段的完善和补充。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顾名思义,是利用多媒体特有的功能和优势来辅助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这里,谁主谁辅是一清二楚的。否则,喧宾夺主,岂不成了教学辅助多媒体了?如果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能扬长避短,分清主辅,相信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在新课程改革中一定会展示更大的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足与对策论文 篇12
一、着力提高阅读策略意识
部分英语教师只专注课本教学,只顾让学生做大量试题,不研究、学习教学新理念,不能深刻体会新课标的内涵,即使自己阅读时也很少使用策略,久而久之,这些教师的阅读策略意识和能力就变得十分薄弱。如何提高教师的阅读策略意识? 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 1) 研读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标 ,熟记新课标的五个维度, 同时还要钻研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只有这样,就会懂得阅读策略是英语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养成自觉、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意识地把阅读策略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去。
( 2) 学习阅读策略知识。掌握阅读策略知识是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之一。教师可以参与一些专题讲座, 学习当今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名师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成果及教学方法,吸收阅读策略的基本知识。
( 3) 进行主题教研研讨活动。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多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阅读策略公开课, 更要主动积极地研究阅读策略,积极承担阅读策略的公开课研讨,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成论文或者反思,或者开展课题研究,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阅读策略。比如: 同课异构研讨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二单元“A healthy life”的阅读部分。本阅读主题是戒烟建议,包括一封信和一篇网络文章。有教师同课异构时, 巧妙地把阅读策略融入到了教学中。在热身时和阅读前, 授课者分别用了两个问题激活学 生的背景 知识。“What bad habits have you noticed in people’s lives? Why do you think some of them start smoking? ”此处采用了背景知识策略。在阅读部分, 授课者运用以下策略把两个短文有机连接了起来:第一,预测策略:看标题预测文本内容;第二,略读策略:寻找主题句,获知文本大意;第三,扫读策略:寻找重要细节,获知更多文本信息;第四,信息分类策略:寻找选择记忆重要信息;第五,概括策略:模仿文本,连词成篇。
二、注重优化阅读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阅读策略,采用阅读策略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指导。但遗憾的是, 有的教师不了解策略使用的情况,有的老师手段不够灵活。结果,虽然课堂上学生能运用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学习, 但却不能将策略应用到平时的阅读中,结果学生无法或不够准确地将一种或多种阅读策略进行有效地活用,因而教学效果自然低下。比如:在一次高一阅读课日常教学听课时,笔者发现,授课者虽然要求学生使用了略读和扫读这两种策略, 但授课者却没有对策略的应用做进一步讲解,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文本,然后检查答案。高一是高中的起始阶段, 这个时期是教师传授学生阅读策略的最佳时机,如果教师能够在给学生设置任务之前讲清楚略读和扫读策略的区别及其使用目的, 学生就能提高阅读策略的应用能力。
教师要优化阅读策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 1) 策略的指导要精准、到位。 阅读策略 ,必须围绕新课标的阅读能力目标进行开展。阅读策略目的要明确, 教师指导要到位。比如:如何区分略读与扫读两种策略。略读就是以较快的速度抓住文章概要,把握文本段落的首句和尾句,忽略细节及一些不很重要的描述或者例子。扫读是根据目标内容寻找细节的阅读方法, 首先要确定与目标内容有关的关键词, 然后进行扫读,只要碰到关键词就要放慢阅读速度,弄清关键词前后的有用信息,定位需要的信息。
( 2) 策略内容要不断复习。当课本上多次出现需要运用同一阅读策略的文章时,教师应利用这样的时机,指导学生复习这种阅读策略。比如:在模块二第一单元里出现了报刊文章阅读,教师教学生使用了适合的阅读策略,尔后在模块五第三单元、模块七第一单元、模块九第二单元也出现了报刊文章。这说明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最起码能有三次复习报刊阅读策略的机会,策略就是:抓住文章首段,把握文本主题。
( 3) 勇于创新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师 ,要善于反思 ,要勇于发现问题,对于阅读教学的难点要下功夫研究,不断总结,找到合适的阅读策略,形成独特的自我教学风格,找出阅读教学与阅读解题的最佳方法。下面介绍四种不同阅读理解题型的解题步骤与策略。第一,题型:主旨大意。步骤:阅读文章首尾段落,初步抓住文章主旨,兼顾各个段落的主题句,确定答案。策略:略读、预测、理解句子与段落、背景知识、文体阅读。第二,题型:细节推断。步骤:仔细审读题干,找出能帮助定位文本的关键词。尽快扫读文本, 遇到关键词放慢阅读速度, 定位答案的大致位置,然后仔细阅读、寻找最终答案。策略:扫读、信息分类、代词的指代。第三,题型:推理判断。步骤:通读文本,把握作者的观点和立场,根据题干关键词,定位作者在文章论述的事实位置,然后细读事实,找出暗示作者观点、态度的词,从而推断作者想表达而没直接说明的意思、态度与写作意图。策略:扫读、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态度。第四,题型:词语猜测。步骤:通过定义、释义、同义词、反义词、因果关系、构词法等来猜测词义。策略:上下文猜词策略。
三、完整使用元认知策略
教师在教授阅读时最喜欢使用的是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有时会忽视了元认知策略。在当前的牛津英语教材中,元认知策略的内容也是空缺。有个别教师虽然使用了元认知策略,但多是只停留在计划策略上,对于监控策略和评价策略缺少关注,从而让学生丧失了策略意识、策略运用和策略管理。
基于牛津英语教材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策略指导这一事实,教师可以从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价策略) 入手,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 ( 1) 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教师要指导学生计划是否符合自身的阅读水平,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报纸、杂志进行广泛阅读,接触大量的文体。( 2) 检查、监控学生课外阅读过程的具体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记录:阅读内容、策略运用、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新增词汇或句型等。通过检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活动,及时给学生提出改进措施。 ( 3) 引导学生评价课外阅读的价值。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外阅读过程,要把阅读进程、阅读成果与最初设置的学习目标进行对比,就能对自己的阅读进度、速度、任务、语言习得以及文化背景、策略使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阅读策略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重要内容。文章紧扣新课标, 围绕高中牛津英语教材,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不足与对策展开探讨,以期改善阅读教学。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研究课标,吃透、吃准课标,因为阅读策略来自课标的要求,其要求又高于教材。因此,阅读策略要在操练中实践,要在应用中优化。教师一方面要多应用阅读策略,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阅读策略,探求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摘要:在英语语言技能中,阅读是英语学习者获得英语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阅读策略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重要内容。紧扣新课标,围绕高中牛津英语教材,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不足与对策展开探讨,以期提高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