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与不足

2024-09-05

经验与不足(精选12篇)

经验与不足 篇1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跨国高等教育正经历重大变革。国际分校、双学位课程、双联课程以及特许经营项目的日益增多, 带来了各国对国际学生和教师资源的争夺。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多国纷纷提出将本国建设成地区教育中心的目标, 并将其作为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加坡提出的环球校园计划正是这一实践的成果。

一、建设地区教育中心的理念与实践

新加坡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就萌发了建设地区教育中心的想法。1998年贸工部下属的经济发展局提出《十所一流大学计划》, 即在10年内吸引10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在新加坡设立分校, 以增强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质量, 并通过这些大学聚集一流的专家、教师和学生, 使之成为地区教育中心。而环球校园计划则使这一理念得以进一步落实。2002年新加坡政府提出环球校园计划, 该计划主要从三方面出发:第一, 对确立的一流大学进行财政投入, 以支持它们在新加坡的运营需要;第二, 到2015年吸引15万国际学生来新加坡学习;第三, 全面改革新加坡各层次教育。[1]新加坡试图通过这一计划吸引大批国外大学以及国际学生“落户”本国, 实现本国成为地区教育中心的目标。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新加坡教育中心建设初具成效。政府超额完成了当初吸引10所一流大学的目标, 至今已有16所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校, 它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和印度等国, 主要提供旨在吸引国际学生的项目。[2]此外, 新加坡有超过1200所的私立教育机构提供国际课程, 以满足那些无法进入公立大学和国外分校学习的本国和国际学生的需求。与此同时, 新加坡国际学生数也以10%左右的增长速度逐年增加, 发展到2007年共有来自120个国家的86000名学生选择在新加坡学习, 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数的1/3。[3]目前新加坡已成为全球学生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然而,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 新加坡地区教育中心的建设也遇到了挫折。2006年6月,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宣布将于一年内关闭其在新加坡成立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在随后不到一年时间, 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分校也在仅开办一个学期之后宣布关闭, 这给环球校园计划以沉重打击。不仅如此, 新加坡私立教育机构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质量问题和信誉危机。2008年, 中国教育部发布第3号留学预警:新加坡8所私立学校被新加坡消费者协会取消或暂停消协保证计划资格, 将不能再招收外国学生, 或须暂停招收外国学生。[4]种种挫折也使新加坡政府不得不审视在地区教育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积极出台应对策略。基于此, 文章有意分析新加坡在地区教育中心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

二、建设地区教育中心的经验

(一) 建立良好的地区教育品牌优势

为了实现地区教育中心的目标, 新加坡选择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策略, 以建设和树立有品牌的地区教育中心。新加坡将高等教育机构分成三种类型:国际分校、三所大学以及私立教育机构, 针对不同类型的院校实施不同的品牌战略。

在吸引国外大学开设分校问题上, 新加坡政府有着非常清醒的品牌意识, 引进的大学都是有着良好国际声誉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一方面得益于新加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围以及语言优势, 国外大学往往将新加坡作为进入亚洲教育市场的跳板, 借此辐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但创建品牌更应归功于新加坡政府的积极争取, 作为第一所在新加坡设立分校的国外大学,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当初从12个候选亚太国家和地区中最终选择了新加坡。究其原因, 该院 (亚洲地区) 前任院长赫尔穆特·舒特指出, “新加坡需要我们, ‘引诱’我们, 最后说服了我们。我们从未后悔过这个决定, 如果今天重新选择, 我们的选择仍然是新加坡。”

新加坡三所大学, 即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学, 虽然起步较晚, 但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成为在亚洲乃至世界具有良好声誉的高水平大学。根据《泰晤士报》发布的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分列榜单第30位和第77位, 作为为数不多的入围前100名的亚洲大学, 它们对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周边国家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此外, 按照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模式成立的新加坡管理大学, 着重于培养学生对今后迅速变化的世界的适应能力, 使其成为优秀的商界领袖和充满创意的企业家, 这些理念受到了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学生的青睐。

相较于三所大学的良好国际声誉, 新加坡私立教育机构虽然目前还没能树立自身品牌形象, 但政府提出了题为《卓越教育框架》的私立教育机构质量保障计划, 希望通过优质服务、卓越管理及高效的商业政策, 维护学生的各项利益和福利, 推动新加坡私立教育机构发展成为高品质的教育机构。

(二) 教育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新加坡就意识到, 教育不仅促进经济发展, 而且具有很大的出口创汇潜力。吸引国际学生, 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减少本国学生因出国留学而造成的外汇流失, 以此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成为新加坡建设地区教育中心的重要理念。其具体目标是:在2010年前, 在现有5万外国留学生的基础上, 再扩招10万自费留学生和10万短期培训国际学生, 使教育服务贸易收入从占GDP的1.9%增长到5%, 使教育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柱, 而且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门。[5]与此同时,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投入。2002年之前新加坡的教育投入仅为几百万新元, 但是到了2004年已达到1亿新元。政府为国际学生提供全面的经济援助, 在新加坡学习的国际学生只要同意毕业后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工作至少三年, 便可申请到本地学生享有的任何经济援助计划, 包括奖学金和学费补助, 此外还可以申请到多项助学金以及利率合理的学生贷款。[6]这些优惠举措在相当程度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促进了新加坡地区教育中心的建设, 而通过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和资源也弥补了人力资源的不足, 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

(三) 政府引导, 部门协作落实

毫无疑问, 地区教育中心的建设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为此, 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引进来, 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最终把新加坡建设成为地区教育中心。“引进来”既包括由政府邀请世界一流大学到新加坡开办分校、举办跨国教育项目等, 也包括鼓励私立高等院校与国外教育机构、专业团体和考试机构合作, 为本国和外国留学生举办传统教育课程、资格证书课程和远程教育课程等跨国教育项目。[7]政府计划将新加坡转变成一个优质教育输出国, 吸引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计划的一部分。“走出去”主要是推动新加坡教育机构和在新加坡的跨国教育机构或项目去国外提供跨国教育或直接招收留学生。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积极在海外办学、AEC教育集团提供各种双联课程等, 都是新加坡推行“走出去”策略的成功典范。

虽然新加坡政府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建设地区教育中心, 但并不愿意“包办”各项工作, 而是实行部门分工协作制。主要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负责, 旅游管理局、标新局、教育部、国际企业发展局等部门协作落实。其中经济发展局负责选择和引进国外一流大学, 并负责制定教育服务贸易长远规划;旅游管理局负责在国外推广和营销;标新局负责质量认证;教育部负责按办学标准对跨国教育机构或项目进行资格认定和教学行政管理;国际企业发展局和工商管理部门负责对跨国教育机构或项目的设置条件的审核与法人登记注册;税务局负责收益盈亏和税收审计。

三、建设地区教育中心的不足

(一) 目标过于理想

尽管已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新加坡在建设地区教育中心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之一就是新加坡政府和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对现实情况缺乏准确判断, 订立的目标过于理想化。无论多么优秀的大学, 不可否认其分校的吸引力远不及母校, 因此分校在制定其发展目标时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新南威尔大学新加坡分校和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关闭与其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不无关系。以后者为例, 当初它与新加坡政府达成共识, 即2006年2月前招聘12名具有国际声望的高级调查员为中心工作, 并定居新加坡。事实上这一目标最后未能达成。随后,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院长爱德华·米勒在《霍普金斯医学》杂志上直言不讳指出:新加坡政府希望说服资深教授放弃他们在美国的生活, 全家移居到27小时航程外的新加坡, 这的确非常有挑战性。[8]

(二) 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新加坡教育部对外国教育机构基本上采取不干涉的态度, 因而大部分国际分校都是全部引入输出国的教育机制, 仅有少数分校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了调整。尽管国际分校受输入国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当地学校会小得多, 但也不能忽视当地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等对分校的影响。因为“任何一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都是围绕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教育价值观来设定的, 所以不能完全用拿来主义的方法直接应用到跨国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活动之中。”[9]此外, 分校在办学水平上与总校参差不齐, 总校对分校的管理十分松懈, 放任自流, 缺乏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因此, 新加坡亟需建立具有本国特色、适合地区教育中心发展的国际分校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私立教育机构在地区教育中心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提供的教育质量水平也成为新加坡政府不得不重视的问题。1997~2007年新加坡私立教育机构从305所增加到1200所。注册的全日制国际学生数从1997年的9000人增加至2007年的37000人。截至2008年, 私立教育机构注册学生总数约为120000, 其中45000人来自海外。但新加坡私立学校规模的井喷式增长与私立学校的学术与管理水平并没有并驾齐驱, 而是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质量信用危机, 甚至接到了其他国家对其发布的留学预警。因此, 建立适应私立教育机构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样迫在眉睫。对此, 新加坡政府积极应对, 2009年9月, 教育部为了规范私立学校的运营, 通过了一项新的《私立教育法》, 该法案更加严格地规范了私立教育, 提高了私立教育的门槛, 被认可的学校数量将有所减少。在新《私立教育法》授权下, 《私立教育条例》诞生, 该条例旨在提高新加坡私立教育总体质量, 规定了私立教育的基本要求, 涉及学校管理、学术规则以及学生保护等。法案颁布至今, 其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 但政府积极的应对态度必将重塑人们对新加坡教育的信心。

四、启示

第一, 慎选适合自己的高校。我国目前正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而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政府应积极创设政策环境, 有效调动世界一流大学与我国重点大学的合作, 打造我国高校的品牌形象, 同时严格限制我国重点大学与国外三、四流甚至不入流大学的合作。而对于国内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 则应确立有别于重点大学的发展策略, 更多关注的是服务地方经济,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因此, 应鼓励他们与国外同类型高校在特定学科方面开展合作项目, 从而提高自身办学实力和水平。

第二, 积极发展跨国高等教育, 创建地区教育中心。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 2009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超过22万人, 年增长达27.5%。这为我国跨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发展空间。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 吸引国际学生来华学习, 以教育服务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吸引更多本地学生足不出户接受国际教育, 从而减少本国学生因出国留学而造成的外汇流失。

参考文献

[1]Sidhu, Ravinder.Knowledge economies:the Singapore example[J].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07, (48) :22.

[2]EDB Singapore.Industry background[EB/OL].http://www.sedb.com/edb/sg/en_uk/index/industry_sectors/education/industry_background.html#Link2#Link2, 2011-01-05.

[3]www.sg.Education[EB/OL].http://app.www.sg/who/19/Education.aspx, 2011-01-05.

[4]张岳.教育部留学预警新加坡8所学校被取消招生资格[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9/08/content_9853427.htm, 2008-09-08.

[5]张民选.新加坡案例:拓展国际教育建设世界校园[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3) :90.

[6]Ka Ho Mok.The Quest for Regional Hub of Education:Searching for New Governance and Regulatory Regimes in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Malaysia[C].The East-West Senior Seminar on Quality Issues in the Emerging Knowledge Society.Malaysia, October2009.

[7]顾建新.跨国教育发展理念与策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8:195.

[8]Ravinder Sidhu.The“brand name”research university goes global[J].Higher education, 2009, (57) :133.

[9]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71.

经验与不足 篇2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选材立意、篇章结构、语法修辞等诸多要素,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讲评方式的规范和创新,但又不是仅靠作文评讲就能一劳永逸解决的,这就要求作文讲评课应做到“四个结合”,即:阅读教学与写作评讲相结合,写作理论与评讲实践相结合,课内评讲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批改、讲评与作文修改相结合。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评讲相结合。语文教材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入选新教材的课文则更具“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更贴近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些佳作也是学生进行写作时可供借鉴、模仿的优秀范例。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写作,评讲的最终目的也是写作,两者并行不悖。作文评讲应将阅读课文和写作讲评紧密联系起来,阅读课上有写作知识的介绍,作文评讲注重知识迁移,将阅读课文里的写作方法和作文技巧——构思立意、篇章结构、谴词造句等,迁移到习作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二)写作理论与评讲实践相结合。语文教材(老教材)的“表达”部分,有丰富的写作理论知识的阐述,一方面,作文评讲要理论联系学生实际,将学生习作与作文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语言的运用、条理的安排,内容的选择与处理、中心的表达等;另一方面,写作与汉语知识中词性、单句、复句、修辞等紧密相连。作文评讲应注意教材中写作理论、语法知识等的灵活运用,做到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

(三)课内评讲与课外训练相结合。虽然一节作文评讲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的课堂是广阔的,不受时间和地点局限。作文评讲应将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作品,包括优秀中学生习作;重视日常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动笔习惯,如写日记、随笔等,可尝试让学生课外摘抄、评点中学生优秀作文或者“名家作品”的方式,将教师课堂评讲和课外学生点评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为己所用,从而通过作文评讲,使学生在熏陶和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四)批改、讲评与修改相结合。批改是评讲的前提,修改是评讲的目的。作文评讲一方面可使学生少走弯路,避免再现别人写作时所犯错误;也可使其借鉴同龄人习作的立意构思、方法技巧等。作文的修改也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应与评讲目标、内容统一,可在作文评讲基础上,尝试自改、互改,改写、仿写等评讲与修改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作文评讲才更有效。

当前写作教学的不足:

1、重课堂轻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更道出了写作教学的真谛。写作教学必须关注现实生活。离开了生活,作文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是当今写作教学却面临着生活缺失的危机,一篇篇作文只能在狭小而有序的空间——教室里,精心打造,只要没跑题、只要符合一系列要求,“放心作文”就出炉了。我们老师是如何“重课堂”的呢?按照课本编排的写作教程亦步亦趋地完成操作、守着课内的那点阅读材料精讲细练、捧着几篇范文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视学生作文中不符合课堂学习的思想为洪水猛兽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写作介入关于社会,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思考,让学生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把握时代强劲的脉搏;同时把写作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写作教学体系,从而使语言文字的封闭教学变为生活化的开放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重范文轻下水 如果问语文老师:“你写过‘下水’作文吗?”肯定有80%以上的老师会摇头。我曾随机问了我校十位语文老师,结果只有一个老师表示写过一次;两个老师说想写,但没有时间或勇气写;其他老师则认为只要学生会写就行了,没必要让老师也跟着写。

不少老师习惯于在写作课上朗读一篇或几篇范文作为写作指导,但批改完作文后,老师们便常慨叹:学生思路太狭隘,作文缺乏个性。想一想,这能全怪学生吗?老师推荐这样那样的范文,也说明你老师很喜欢这样的作文,那就是让学生学它,学生能不不遗余力地学习仿效吗?所以结果只能落入范文模式,写出来的文章机械生硬,毫无灵气和创意,更不见独特个性和思想。

经验与不足 篇3

1916 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 开辟了国家公园管理的新篇章。国家公园系统由联邦政府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直接管理。克林顿政府对国家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革后, 新的公园管理体制于1995 年开始实施。新的管理体制是在华盛顿总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的领导下, 全国设立7 个地区局, 并以州界划分管理范围, 地区局下设16 个支持系统。一般由生态环境和资源类似的公园组成一个公园组, 以便按其资源类型和特色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 。

内容一: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由美国内政部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独家管理, 而国家公园管理局由美国内政部直接管辖, 不受各州干涉。这是一个国家所有、国家单一管理、目的明确的垂直管理系统。它的好处是能够更好地实现设立国家公园的根本目的——自然保护和公众游乐。

内容二:完善的管理原则。首先是保护第一原则。美国修建国家公园的根本目的是自然保护和公众游乐。而其中自然保护是国家公园成立的首要目的, 观光游览次之。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诸多的经验教训, 终于确立了较为完善的保护与游览相协调的方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国家公园内不允许建造索道缆车和娱乐性设施。美国大多数国家公园面积广大, 高山峻峰较多,但为了避免对环境大规模的破坏, 均不允许修建索道。如黄石公园的主峰华体布思山, 海拔约3 350 m, 就没有索道。公园除了建设必要的风景资源保护设施和旅游设施以外, 在国家公园内不搞开发性项目, 更没有什么豪华度假村、旅游城镇、高层豪华酒店等。

车道选线十分谨慎, 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和资源。即便是在完善可进入性方面, 为了避免修建道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也尽量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如著名的“野生动物跨越道”就是为了使各种生物能同样使用道路两边的生态环境而设计的。

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在国家公园内, 游人住宿的旅馆床位和野营地床位, 都是严格控制的。这些生活服务设施都必须远离重点景观的保护地。游客也是人为控制的, 游人必须事先申请, 获批准后才能进入。园内十分重视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在园内自由来往生息, 游客不能喂食野生动物, 不能追捕狩猎等。

国家公园内的建筑风格, 力求与当地自然环境和风俗民情相协调, 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和资源。只允许建造少量的、小型的、朴素的、分散的旅游生活服务基本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完善, 公园内不设有任何生产性设施及库房, 但设有先进的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设施。

其次是以公众游乐为目的的原则。国家公园严格限制门票等的征收, 门票也相当低廉。目前, 大多数公园门票控制在30 美元左右,仅为美国中产阶级年收入的千分之一。另外, 还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推出了各种优惠措施。如美国有近400 家公园联手推出国家公园年票制度, 只需50美元就可以在一年内畅游美国所有的国家公园。

内容三:独立规划设计管理。美国国家公园规划设计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规划设计中心全权负责, 独家垄断。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保证规划的质量, 另一方面又预防了违反规划的事情发生, 确保资源与环境保护。在丹佛规划设计中心有职员665 人, 其中有风景园林、生态、生物、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还有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方面的专家。美国国家公园的设计、监理均由该中心全权负责, 进一步确保规划实施的整体质量。规划设计在上报以前必须先向当地居民广泛征求意见, 否则参议院不予讨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公开性于此尽显, 并与事前监督、事后执行相呼应, 在管理体系中体现出周密与协调。

内容四:具有美国特色的国家公园经营管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的最高宗旨是切实保护好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向国民提供宣传、讲解、培训、科普知识等方面的服务,把国家公园当作大自然博物馆。因此, 国家公园在经营管理上要求层次很高。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公园的管理人员都由总局直接任命, 统一调配。职员都要求有本科以上学历, 而且必须经过上岗培训, 要求掌握国家历史、游客心理学、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生态学、考古学、法学、导游甚至救生知识等。

对公园食宿设施的管理。国家公园食宿设施实行特许经营权制度。美国国家公园虽由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日常管理, 但国家公园的管理者更多是将自己定位于 管家保姆角色, 而不是业主的角色。国家公园作为非营利机构, 专注于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其日常开支由联邦政府拨款。国家公园的食宿设施则公开向社会进行招标, 使国家公园管理局与旅游企业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无任何经济利益牵扯, 从而更加有利于国家公园管理局对经营商的监控。

对门票的管理。如上述所述, 国家公园的经费来源于国家拨款,国家公园严格限制门票的征收, 现行的门票价相当低廉。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不允许下达创收经济指标, 这一方面是基于美国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也是堵住公园乱搞开发项目以谋取收入的借口。

我國世界地质公园的经营管理比较落后

我国至今拥有27个世界地质公园,是全球拥有最多世界地质公园的国家。这些地质公园的建立, 对加强地质遗迹保护, 恢复地质生态环境, 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促进可持续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管理体制复杂。我国的地质公园属国土资源部管辖, 而具体的工作则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 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体制不健全、关系未理顺的问题。而且, 我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原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世界地质公园分属建设、环保、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管理。如作为世界遗产的湖南张家界景区, 既是国土资源部的世界地质公园,又是建设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林业局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旅游局的4A 级景点。多年来, 在世界地质公园( 或保护区) 的管理与开发中, 一直存在着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利益冲突。

nlc202309032053

经营管理相对落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地质公园的基本内涵决定了其科学性很强, 在地质公园的规划、导游讲解等方面需要经过专门知识培训的人才。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大部分都建立了地质博物馆或者陈列室, 展出了本区的地质基础工作成果图件、标本、专著及论文等, 还有不少国内外相似地质遗迹的对比研究成果, 这无疑是大众科学教育的重要基地。但其缺点是科普性不够, 太专业化。各公园导游人员的地学知识培训应进一步加强, 不少导游人员还不能自如地将地球科学知识融入解说之中。

二是自然旅游资源破坏现象比较严重。营造本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目的之一, 但近年来, 不少地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甚至把某些旅游胜地出售给大企业来经营, 企业参与公园管理的权利过大, 使景区的社会公益性变得越来越市场化。上述做法对地质遗产资源造成很大的威胁, 破坏了植被、地貌、水文状况等。如修建索道、缆车、道路等一些旅游设施, 选址不当, 或形式与原景观不协调; 景区内饮食服务业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垃圾, 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问题。由于两国旅游体系发展的不同, 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和美国国家公园在概念界定上有所不同, 因而管理模式也不同。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对我国的借鉴

公园的合法性。美国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就是对地球演化史上形成的重要而独特的地质遗迹, 予以有效的保护, 如美国的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等。从1872 年的《黄石公园法》到1998 年的《国家公园系列管理法》, 美国国会的立法、决定以及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始终伴随着国家公园发展的全过程。几乎每个国家公园都有独立立法, 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各项政策也都以联邦法律为依据。在中国, 地质遗迹资源的立法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人们对地质遗迹作为自然资源的认识还不够。对如何保护世界级或国家级的地质公园, 国家暂时还没有出台有关的法律。而目前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发展正处于一个申报与开发的上升期, 建议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地质遗迹法”或相关规定, 使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公园的公益性。美国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始终强调这一概念: 必须把国家公园的资源和价值完整地留传给子孙后代, 让他们永久地共享这些资源和价值。公园应属国家所有, 受法律保护, 不准任意开垦、占据和买卖, 公园应该成为为人民永续利用的社会公益事业。即美国人将遗产资源的公益服务排在其使命的第一位, 且非常强调充分满足当代人的可持续利用需要。

相比之下, 由于我国在世界地质公园管理方面还存在相对复杂的管理层面, 即便是被列为世界级或国家级的地质遗产的管理经营也常常是地方政府主导。由于地方政府派出的管理部门既管理又经营, 政企不分, 在行使行政权利的同时也从事营利活动, 因此改变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由此, 笔者认为,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国家公园有关特许经营的规定: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不得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 公园内商业经营项目通过特许经营的办法委托企业经营, 管理机构从特许经营项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费用作为公园补偿。公园管理机构则为游客提供大量的展览、展示、说讲解、咨询、安全保护等公益性服务。此外, 对那些合乎法规、规划及与景观协调的设施进行特许经营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公园的完整性。所谓的完整性就是指国家公园系统类型的完整性。我国地域辽阔, 地质地理条件复杂, 有着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 其中有不少是独特乃至世界罕见的景观。这些罕见的地质旅游资源和地质遗迹景观类型, 以其独特的方式, 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多的、具有极高美学价值和科普价值的世界级地质公园科普教育之旅。

公园的科学性。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内外都有大量的科学家, 对国家公园的设立、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这使国家公园的各项管理工作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正是由于具有系统的科学研究基础,使国家公园游客中心的展示内容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使国家公园不愧于“天然博物馆”的称号, 成为大、中、小学生乐于前往的“天然课堂”。

但在我国, 很多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管理技术的应用处于低水平、低效率的状态。部分地质公园缺少旅游环境检测系统和保护设施, 污水、垃圾处理仍采用原始的方式, 就近排放, 造成环境污染, 景观质量下降。为此, 各世界地质公园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 请专家配合, 长期进行资源保护及旅游服务的研究、规划工作; 对地质公园内的从业人员, 则要经常进行业务培训, 使之能更专业、更有效地传递地质公园的科普信息, 增強游人的保护意识; 对公园内的各项工作及服务设施都应以不破坏资源及自然景观为原则, 突出自然, 展现地质景观的自然之美; 对游客, 同样也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科普和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工作。

总之, 美国在国家公园管理中最可贵的经验是其管理理念: 根据资源的公益性质确定资源的功能( 使命) , 然后建立与之相应的管理机制、经营机制、监督机制等, 以保证管理手段、管理能力与管理目标相适应。这种理念不会因为国情、体制的不同而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也不会因为资源的基础条件存在差异而难以借鉴。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在管理上可以学习和借鉴管理成效显著的美国模式,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改革中贯彻这一理念。当然, 由于国情国力的区别, 这种学习和借鉴必须要采取适合我国国情、国力的方式。

(作者单位分别是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浅谈我国改革开放经验和不足 篇4

(一) 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速度超越世界平均增速, 经济总量名列世界前列。来自人民网的消息, 2011年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粮食连续八年增产,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 企业利润继续增加,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房地产开发呈回落态势, 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落, 市场销售平稳增长, 汽车销售回落幅度较大, 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外贸顺差继续收窄, 货币供应量平稳回落, 新增贷款有所减少, 市场物价同比上涨.三大产业结构重新优化配置, 农业保持稳步增长, 工业仍是主导力量, 第三产业中金融业、服务业比例扩大.一些民营企业逐渐进入原先国企控制的领域, 非公有制经济正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补充力量。对外开放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二) 行政逐步改革, 民主法制渐趋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对原先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进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 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一共六次, 实行大部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将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和要求, 重点集中在两个字上, 即“全”和“快”, 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新高度。

(三) 文化繁荣发展, 人民群众素质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文化的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社会主流意识得到巩固。恢复高考以来, 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数比例在不断扩大,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高级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各类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 社保步伐加大,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加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投入, 逐步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 使医疗保险基本覆盖全国。政府不断提高低收入者的低保标准,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政府为失业的下岗工人提供再就业的培训和岗位,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 为农民工指引就业方向等等。住房政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了配合国企股份制改革, 福利房政策逐渐推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房政策。但是政府社会保障的宗旨没有变, 政府加大了住房补贴和廉租房建设的规模, 让更多的普通群众有房子住。

(五) 和谐外交形成,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渐打开外交新局面, 陆续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和平发展。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同发达国家关系全面发展, 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不断深化, 同发展中国家传统友谊更加巩固。中国外交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为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 中国共产党还积极与各国党派发展友好关系, 推动党际之间的交流, 在国际社会上受到广大好评。

二、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但探索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 政治体制滞后, 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 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突破, 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是政治体制仍然是“雷声大, 雨点小”, 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提出多年, 但至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改革开放中, 政府出现很多问题诸如垄断、特权、腐败,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原有的政治体制自然地导致了行政性垄断, 垄断导致特权阶层的出现,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等问题, 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二) 社会发展中效率逐渐超越公平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 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 效率至上成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党中央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占据优势地理位置的东南沿海在政府优惠政策的鼓励下经济迅速发展, 也成为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但是先富继续富, 后富却带动不起来, 不公平问题凸显。区域性的不公平、行业不公平、城乡不公平等问题接踵而至。党的十四大首次将效率与公平并列起来, 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 既鼓励先进, 促进效率,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又防止两极分化,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是最后一次采用“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一些部门和个人过度重视效率优先而忽视了公平, 或者实现公平的程度远不及实现效率的程度。

(三)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这30多年间, 大量的水资源、煤炭资源、土地资源等不同程度地受到掠夺性开采, 水、空气、耕地等遭受污染, 沙尘暴、洪水等灾害屡现不止, 给国家整体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损害。耕地和草场被大量占用, 湖泊河流趋于干涸, 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小气候, 人为造成气候恶化。一些气候灾害随之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水资源和空气受到污染, 给农业和工业的正常生产以及居民正常的生活带来不便。我国的水土流失也非常严重, 中国科学院早在1979年就发出了“长江会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警告。

(四) 各种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收入水平的差异, 政策的倾向性造成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行政性垄断造成行业间的不公平等。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相关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 导致一些原有不合理的制度残留, 中国国情比较复杂, 很难彻底、迅速、全面地进行变革。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 还体现在基础设建设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方面, 也就是说经济落后, 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落后, 这使得落后地区的人民群众心里不平衡, 容易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五) 新思潮的渗透

改革开放首先是思想的开放, 虽然党和政府一直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但是由于对外开放从国外进入我国的其他社会思潮侵蚀着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阵地, 给我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积极开展思想解放运动, 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鼓励解放思想, 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 在引进积极因素的同时, 一些消极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至上等低俗价值观冲击了部分人的头脑, 新自由主义也随改革开放进入中国。泛市场化、泛自由化, 泛私有化等冲击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堡垒。

三、我国改革经验探析

(一) 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 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抛弃不合时宜的方针政策, 吸收进步思想, 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在世界各国发展道路中认准中国特色,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基本的经验。

(二)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执政63年来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更要顺应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 明确党的历史方位,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 必须坚持渐进式改革, 摸着石头过河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由于我国国情复杂, 不可能像小国家那样“小船好调头”, 激进式的改革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 在明确改革目标和改革路线后, 采取渐进式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恰当的方式。河那边是什么情况谁都不清楚,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稳稳扎实前进才知道。

在经济上, 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 这是有党和政府自己的思考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决定了我国不能采取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完全市场经济,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我国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弥补计划经济带来的问题。通过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来带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积极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去。

在政治上,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发挥党内民主, 以党内民主带动政治民主, 逐步推进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思路, 坚持依法治国, 完善法制, 坚决抵制人治, 真正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社会建设上, 利用人多力量大的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 充分利用非政府公益组织和企业组织的优势, 完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开动脑筋, 逐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把关注民生放在头等大事来对待, 积极鼓励社会文化建设, 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 推动我国人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 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结合

改革是对于国内不合时宜的思想和政策的调整, 是我国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为了我国接下来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的必要准备。对国内的改革是为了向世界展开臂膀, 只有将我国的国情与世界接轨才能更好地开放。我国相继开放了多个沿海城市和边境地区, 为的是招商引资, 吸引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以及管理模式, 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密切关注世界的信息了解最新动态, 以推动我国国内的政策的调整。改革开放是一项英明的决策, 在今天看来, 开放是一个国家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必须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8年10月27日http://www.gov.cn/gzdt/2008-10/27/content_1132281.htm

[2]任理轩, 理论创新:伟大的历史性创造——写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EBOL]2008年12月01日07:55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8436189.html

[3]齐培潇, 郝晓燕, 史建文,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主要宏观调控概述、经验及不足[J]《当代经济》, 2010年6月 (上)

[4]王怀超,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 科学社会主义2009, 6

经验与不足 篇5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五个年头,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78 年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路线以来,中国经济以超过8%的年经济增长率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现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钢产量世界第一,高速公路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完成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商业社会的转变。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有成功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对在摸索发展中的中国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把握改革开放的内在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

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逐步和局部的制度调整,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保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从而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但这一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和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既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也需要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这里只是从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策略性的做法来认识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一)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

改革之初,人们只知道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行,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但究竟什么样的体制行,需要改成什么样的体制,以及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人们并不清楚。虽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但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特点、能够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模式,人们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因而也就不可能清楚改革所面临的任务、风险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从中国不同时期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检验标准,不断消除体制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同时,根据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对过去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并提出新的目标和措施。有人说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我认为这种说法低估了中国改革领导者的思想境界。从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总体上是一个逐步用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的过程。但这样的概括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从更深的层次看,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的,并非是市场的或计划的取向,或者某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体制调整,不断消除经济旧体制中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因素,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三个有利于”。换句话说,只要能够解决中国不同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改革者既不会刻意放弃计划或行政手段,也不会盲目采用市场或经济手段。在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看来,不论是计划还是市场,甚至不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之所以呈现出市场化的取向,并非是确立或坚持了市场化的目标使然,而是针对中国现实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中所做出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正是由于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或先验的目标模式出发--选择改革目标和改革举措,渐进改革才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不断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中逐步使得整体体制不断趋于完善,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二)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到国有企业改革,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劳动者、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逐步形成,并日益多元化。其主要标志是,劳动者个人、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剩余,并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劳动者个人为例,收入来源已从单一的劳动报酬过渡到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多种渠道,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全部收入中,这四种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68.6%、6.3%、2.3%和2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这四种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38.6%、53.0%、3.1%和5.3%。1978年居民储蓄存款极少,人均仅22元,而2007年底已达到13092元。尤其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公司制等现代企业模式逐步出现。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局面。

(三)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1978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多达100个,其中直接管理经济的综合部门有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和基本建设委员会等3个,工业部门有19个,农业部门有4个,贸易部门分为内贸和外贸各有2个,还有1个物资总局。经过多次改革,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已经逐步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过渡到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目前,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已经减少到五个,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只剩下1个。而且,更重要的是,管理方式已从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的间接管理。

(四)面向全球的开放型经济已经形成。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及后来的海南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城市,再到设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等一个又一个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从沿海到内陆,从沿江到沿边的全面开放格局,特别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 WTO,更是使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法律化、长期化、规范化。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和世界各国商品的角逐地,中国企业和投资的市场疆域也已经拓展到了全球。中国正在充分享受一个开放型经济在全球化中的好处。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0.9%上升到7%强,出口总额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已由第32位上升到第3位。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也从1978年的9.7%提高到2007年的66.9%。1979-2007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69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754亿美元。不仅如此,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和资金被引进,提高了中国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外开放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是市场经济(特别是开放型的市场经济)这一人类文明加速进步的推进器,再次在中国这片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地上显示出它的威力。而且,中国的实践证明,越是市场化程度高、运行规范的领域,其运行效率越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大。

二、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30多年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出比苏东等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更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更佳的社会效果。但在这些特征当中,也包含了其所必然产生的矛盾,毋庸置疑,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改革30年来,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却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和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表明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障碍,特别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腐败仍然严重,反腐败任务艰巨。官员贪污成风,且有难以制止之势。提到反腐倡廉,公车改革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现行公务用车制度效率低下、滋生腐败的弊端被人诟病已久,另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公务用车改革虽然说了好几年,但各地的推进力度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有极少数地方在做一些尝

试性的改革。连一项不太难的公车改革都推不动,更深层次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见效更是甚微。

(二)过度私有化,贫富差距扩大

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改革也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私有制经济已经逐步取代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收入分配方面已形成了贫富差距悬殊的格局;教育、医疗、房地产等过度的市场化改革,造成了广大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这些年来的宏观调控乏力、金融过度开放和外资过度并购等等,都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有关。

由于过度私有化,在所有制方面,私有制经济已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2006年全国企业实收资本(二、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分别为48%和52%,在当年全国GDP比重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分别为37%和63%,而且这一趋势还在扩大。全国就业人员(二、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分别为32%和68%。另外一个很严重的事实就是,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地扩大。据报道:截止2007年底,中国共有41.5万人的个人金融资产超过了100万美元,资产总量为21170亿美元。而与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相反的却是大多数人趋于相对贫困和其中一部分群体陷入绝对贫困。描述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从2004年的0.4~O.5的警戒区间,跨越式地进入2007年的0.5~0.6的危险区间。这是中国在改革之初设想“先富带动共富”时所始料不及的。

(二)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环境恶化

上世纪9O年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都遇到了传统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和直接影响,有些地方出现了触目惊心的生态风险甚至生态危机,突出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水资源匮乏与污染严重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被列为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

一。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中,7O%是水旱灾害。水旱灾害中,7O%又是旱灾。全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工业产值损失就达2000多亿元,全国有将近一半的城镇人口和 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全国668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有些城市对居民不得不实行限时限量供水。全国约有7O%以上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污染,有些鱼米之乡,如今已经变为水污染的重灾区域,城乡居民议论说:“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拉稀长癌。”

2、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37%,成为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速度,由1994年以前每年2460平方公里,加剧到近年来每年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中等县,并由西向东扩展。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至于间接经济损失,就更难以评估了。黄土高原每年平均流失土层1厘米,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至400倍,平均每年流失泥沙16亿吨,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使黄土地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3、森林资源紧缺 中国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有些省、自治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同时,全国森林病虫害严重,防治工作薄弱,平均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45亿多元。

4、草原生态形势严峻 中国人均草地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全国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5、海洋生态不容乐观近年来,中国海洋污染程度日益加剧,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已占46%以上,海水水质下导致赤潮发生频率增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均每年4次,1992年就多达50次),直接威胁沿海地区的供水安全;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引起了海岸侵蚀。

6、大气环境恶化 全国现在约有1亿多人每天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在全国338个中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只占2.9%,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也只占33.5%。

7、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在中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l5%至20%受到威胁,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有4000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l5%至20%。另一方面,由于引进外来物种,使中国一些土著物种遭受排挤、侵害而逐渐减少甚至灭绝。据2001年12月调查,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198亿多元;更为严重的是,在283种外来人侵物种中,竟有39.6%是属于有意引进而造成的。

8、耕地面积减少,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本来就面临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更为严峻的是,现在一方面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人以上,另一方面每年净减耕地1000万亩以上,大量的人口逐年增加,有限的耕地逐年减少,直接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从1996年到2003年,全国耕地面积七年之内净减1亿亩,2004年又减少1200万亩。同时,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98年的824斤下降到2003年的668斤(是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每年需求粮食约9500亿斤,现在,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l.4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耕地后备资源也严重不足。

尽管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但由于粗放型的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却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这不仅使经济发展不可持续,而且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步的结果又取消了。” 30年来中国的GDP增加了13倍多,这第一步是成功了,但不幸却被革命导师言中了,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

三、总结

“教学不足”与“教学过度” 篇6

回顾这段经历,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想起了一组还算时髦的词:“教学不足”与“教学过度”。现在大多数人对“教学不足”口诛笔伐,却对“教学过度”放纵怂恿,而在我看来,“教学过度”之害远甚于“教学不足”。因为近来我的身边、耳边到处充塞着“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做法和声音,念经和尚的嘴稍一歪,就把“教学过度”合法化了。岂不知,真正的有效和高效,不仅要做到“必须的一个不少”,更要做到“没用的一个不多”。学生肩胛骨下痒痒,自己够不着,挠不到,得我们去帮一把。只要找到痒处,我们伸手挠一下,手到痒除,美哉悠哉;假设我们愚蠢而勤奋,把他全背挠了个遍,痒虽止了,不痒处也该挠疼了,长期这样,他该不敢找我们挠痒痒喽。“教学不足”我们可以随时花时间再去补偿,而“教学过度”浪费的就不仅是时间,它将消磨学习者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地从课堂中边缘化,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无聊的自说自话。

“教学过度”主要体现在执教者的贪多,不仅学生会了的要教,学生不需要的也教。贪多的直接结果是量的获得过程中,牺牲了质的要求,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也不管学生该不该接受,忽视学习过程,忽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体验,将大量的知识分成若干的知识点,强记硬背,强调大容量、快节奏、当时掌握。成功的学习不应该以量领先,而应该以质取胜。著名作家二月河称《西游记》使他养成了活泼跳脱的思维习惯,《西游记》之所以能对二月河产生这样的影响,那是因为他把《西游记》读熟了、读通了。针对当前泛滥的泛阅读和浅阅读,他曾深情回忆到:小时隔着新华书店临街的玻璃橱窗,我看见里面摆着《西游记》,吮着指头看,看了不知多少次……终于有一天拥有了,爱不释手,一直把书翻破了皮。有些教师总担心学生学少了,总认为多多益善,总想给学生多灌一点,将“核心知识”“核心能力”这些课改理念丢掷一旁。

我桌上的电脑,因为坚持日常维护,卸载不常用的程序,经常整理磁盘,所以就比别人同样配置的电脑跑得欢。估计人脑与电脑道理还是基本相通的,人脑的资源也是有限的,绝不可挥霍无度。有耕耘才有收获,这是真理;一分耕耘就一定有一分收获,那是谬误。

“教学过度”还体现在提前教育上。维果茨基提出了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科学。但这种提前是有度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揠苗助长。学生的心智水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好的教育应该是不同阶段的学生该干啥就干啥。有些学生在某门学科的学习中遇到了困难,费尽周折就是不开窍,可突然有一天,蒙着的那层窗户纸被轻易地捅开了,一切变得简单而明晰。究其原因,大多是当初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其心智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提出教育要学会等待。在这一点上,数学学科要比语文学科落实得好。记得辅导学生参加小学数学竞赛,那些应用题,因为非要用算术的方法去解决,经常磨痛了脑子。假设允许列方程,那倒是非常容易,但我猜想没有一个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解算术应用题而提前教学生列方程。而语文学科,做这种事情的大有人在。譬如,在初中教《老王》,为了让学生理解“愧怍者”的原因,就引入了所谓“知识分子的原罪意识”;譬如教《背影》,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写了作者对父爱的体认过程,就大量介绍朱自清父子之间的矛盾,引出了父亲纳小妾等诸多家事。初中就这样教,我不知道高中、大学再学这些经典文章时,我们还可以带着学生学什么。

“教学不足”与“教学过度”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因为在教学“易点”和教学“轻点”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就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力不从心。要想避免“教学不足”,我们必须时时防止“教学过度”。

绝对过剩与相对不足 篇7

农机产业的产能问题较为复杂, 突出表现为绝对过剩与相对不足相互交织特点。

毫无疑问, 从农机工业大众化产品分析, 产能过剩较为严重。以拖拉机行业为例, 目前我国年产值2 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200余家, 每年我国的市场需求大约保持200多万台, 平均每个企业分食1万台。而从企业的产能设计看, 在200家规模企业中, 生产规模最小企业的产能也超过2万台, 而诸如时风集团、中国一拖、福田雷沃、五征集团、常林集团、常州东风等这样的大型企业, 年产能均在10万台以上, 这还不算200家规模企业之外的众多小型拖拉机制造企业, 中国农机产能过剩之甚由此可见一斑。

即使这样, 农机行业依然“椰风挡不住”。近年, 众多国内外企业卯足劲削尖脑袋纷纷往农机行业里钻, 农机制造业家族成员继续扩张, 其中不乏知名的工程机械企业、农资企业、畜牧企业和国际农机巨头。难道他们不清楚农机行业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吗?不, 他们十分清楚, 只是他们在产能布局里面, 忠实地认定一条原则:“走别人的路, 让别人去死吧”。除此之外, 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也是巨大的诱惑。统计显示, 中国农机制造业的年均利润率2012年达到了6.79%, 这个利润率水平虽然算不上“高地”, 但较之工程、钢铁等行业的利润要高许多。

农机行业如同硬币的两面, 其另一面则表现出产能的相对不足, 这种现象突出反映在大型农业机械、经济作物机械、适合山区丘陵作业的机械等领域。这种相对不足从其农机化发展水平即可佐证。在我国3大农作物基本实现机械化的情况下, 棉花、甘蔗的机械收获尚未起步, 油菜、甜菜农机收获市场推进缓慢;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水平很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或者因技术要求难度高, 加上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环境不好, 一些中小型企业长期依靠复制生存, 导致投资者不愿投资研发;或者因农艺不规范, 一些领域即使有较为成熟的产品也难以推广使用;或因市场因素教育不到位, 消费者固守陈旧的农业作业方式, 或因投资企业热衷与3大作物联系密切的大市场, 忽略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的市场;或因政府对一些薄弱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或因新产业的开辟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投资大、利润低的漫长过程, 企业急功近利, 不愿先行进入, 唯恐成为“先烈”。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化解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案无非4种, 一是通过市场竞争, 优化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二是通过转移解决, 即加快海外市场的拓展, 将过剩产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三是通过提升能源排放标准等相关措施, 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优化农机制造业结构;四是通过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合理化。

解决产能相对不足, 主要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首先,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逐步铲除侵权土壤, 以鼓励企业创新;其次,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扶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再次, 通过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引导新企业进入农机化薄弱的蓝海领域。

增值会计研究现状与不足 篇8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物质资源的浪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忽视等问题日益突出。从资本雇佣时代沿袭下来的企业目标,即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要更多的肩负起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为此,增值会计、绿色会计以及环境会计等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增加价值思想源于马克 思的劳动 价值论 , 而将其引 入会计的 则属Suojanen,他指出,随着大型工业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美国经济本质发生彻底地变化,根据企业对外年报的研究发现,企业开始呈现出社会概念,基于此他分析了问题背后所隐含的会计理论以及提出了增值表的披露。此后的几十年间增值会计在欧洲国家荷兰、法国、意大利等以及英联邦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区别于传统会计,增值会计是为了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服务,以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的是增值额在股东、债权人、员工以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情况。

增值会计自提出以来,一度成为会计界的热点问题,相应的理论研究也在各国学术界内开始兴起,并在此后的几十年内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此同时,各国也争相披露反映增值会计信息的新报表———增值表。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75)提出,增值表反映了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员工、股东、政府等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有必要加以披露。早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法律就明确规定编制增值表作为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而70年代,随着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公司会计报告》中要求企业必须编制增值表作为年度报表的一部分,相应的专业会计机构对增值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80年代,英国以及德国企业约有半数以上提供增值表的披露;由于法国中央银行以及其它大型的国有银行采用披露增值表,法国的上市公司也在相当长的时间披露增值表信息以及对增值表专业的财务分析信息。我国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对增加价值做了大量研究。在此时期,从增值会计的理论分析到各国增值表的披露以及根据增值表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均得到发展,无论是关于增值会计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有研究显示,关于增加价值的英文文章、研究报告等80%都集中在1975-1990年期间,随着英国企业停止公布增值表后,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开始减少了。

随着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理论界、政府以及企业自身都对社会责任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之下,学者们提出应该将社会责任这一外部约束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之中。高汉祥(2012)认为,应该在价值创造导向下重新审视公司治理理论体系,将公司治理界定为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目标的制度安排。社会责任具体表现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情况,而增值会计以增值额为核心,反映了利益相关者在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分享,从而较为直观的展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增值会计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近年来,美国、日本、南非及国内一些学者在该领域都做出了贡献。

本文详细阐述了增值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部分成果实例,总结了增值会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进而为增值会计的后续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指导。后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阐述了增加价值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展现了已有文献中增值会计主要研究的问题,概括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二、增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价值理论增加价值的思想来源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商品的价值W=C+V+M,代表的是商品价值等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及剩余价值之和。其中C=C1+C2,C1代表劳动对象转移的价值,C2代表劳动资料转移价值。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分析中提出,商品的增值即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V+M。由于对C2的处理不同,产生了增值毛额V+M+C2这一概念。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目的是为了揭示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揭示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本质。增加价值理论是为了度量企业创造的新增价值,揭示企业为社会创造新增财富的大小,目的是揭示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途径、增加价值在其利益相关者中分配以及用于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而反映企业资源配置绩效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在增加价值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或以增值净额为重心或以增值毛额为中心,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价值理论是增加价值思想的来源。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期,企业组织模式发生变化,社会责任及社会伦理备受关注,这些变化使得股东权益唯一性的观点遭到质疑,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应运而生。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形式,将股东也视作利益相关者之一,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目标。而Suojanen将企业定义为各参与方的决策中心,认为企业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的利益,并指出增值表相比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倡导增加价值的其他西方学者也认为,利润的计算是基于股东的权益,仅仅将股东看成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受益者是不全面的,增加价值从更广阔的视角,考察了企业内外的参与者对企业生产经营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及相应的收益情况,并且指出,相对于利润指标来看,增加价值指标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增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三)西方福利经济学西方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英国学者霍布斯和庇古创立,是社会经济矛盾,贫富差距恶化下出现的新的经济理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成员的福利问题,公平是福利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财富收入的均等分配。按照福利经济学观点,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具有外部性,也就是产品的生产或消费会给不参与该产品的生产或消费活的社会其他个体带来正面或者负面影响,其中正面影响称为外部经济,负面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企业为社会带来正面效益时,本身得不到更多的补偿,而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时又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这样导致企业的收益和成本与社会的收益和成本不匹配,企业往往会选择做出对社会无益的行为,使得社会福利经济不能达到最优状态。因此,为了限制外部不经济,社会要求企业核算其经济行为引起的收益以及成本。而科斯对企业本质的解释为,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企业的存在降低了交易的费用。他认为企业是一种契约关系的连接,认为企业的边界取决于市场交易费用和内部组织成本之间的比较,由此开创了契约理论研究。契约理论认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契约关系,企业必须对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增值会计正是基于上述理论,以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的是增值额在股东、债权人、员工以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情况,能较清晰的展示企业经济行为带来的收益与成本。

三、增值会计研究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一)增值会计研究的主要问题增值会计早期的研究主要针对增加价值理论的研究,近几年围绕增加价值的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增值额的计算、增值表的编写格式、增值表披露的优点与不足、结合增加价值所做的实证研究。

(1)增值额的计算。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75年给出增加价值的定义:增加价值是指销售收入减去买入原材料以及服务的成本。但究竟是以增值毛额为重心,还是增值净额为重心,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两者的区别在于增值净额是在增值毛额的基础上扣除了折旧。增值毛额的优点在于克服了折旧计算(如折旧率的确定、折旧方式、残值估计等)的随意性,因而比较客观。而增值净额能真实反映创造的新增加价值。也有学者赞成以增值净额为重心,认为折旧在传统财务会计中一直作为成本,不应用于分配领域。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法是在计算增值额的过程中,先计算出增值毛额,扣除折旧后得到增值净额,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用增值毛额还是增值净额。

增值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增加价值定义的减法来计算,又称为“生产法”。山口裕康(2002)在《图解经营分析》中提出增加价值是从销售额中扣除外购价值得到的,其中外购价值包括原材料、委托加工费以及发货运费等外部服务费。他认为该种方法计算下得到的增加价值既能反映企业生产的全部增加值,同时有利于企业开发其他企业不能效仿的独特生产技术,进行以高增加值为目的的经营,适用于事前的预测与计划。具体公式为:

增加价值=销售额-外购价值(原材料费+买入零件费+委托加工费+外部服务费)

另一种是基于分配去向,从企业的损益表和成本明细表等报表中挑出构成增加价值的项目,将其加总得到增值额。计算过程是把企业的分红(股东所得)、利息支出(债权人所得)、员工的报酬(员工所得)、上缴的税费(政府所得)以及企业的留存收益(企业所得)加起来得到企业创造的增加价值。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增值净额=股东所得+债权人所得+员工所得+政府所得+企业留存

由于目前增值表在我国尚未纳入财务报告的编制,采用减法得出的数据尚不能够统一,许多学者,如杨春清、朱卫东(2012)在实证研究中采纳的都是加法计算。

(2)增值表的编写格式。国外对增值会计的研究早于我国,许多国家要求企业编制增值表并且披露,其中代表国家有日本、英国等。增值表又称为附加价值计算书。其形式主要由三个问题所决定;第一个是编制增值表的目的,是发生基准还是销售基准,也就是认识时点的问题;第二个是增值表编制的数据源泉;第三个是增值额的计算方法,是基于加法还是减法的问题。

1975年6月日本会计学会附加价值会计特别委员会第2回报告发表的附加价值计算书,是作为损益计算书在会计制度上的补充财务报表。该表以粗附加价值为基础,重视经营成绩时序的比较以及企业之间的比较。采用减法计算,以修正生产价值为认识时点,制作资料源泉为损益表等,其形式如表1所示。

英国会计基准运营委员会 (ASSC)1975年的《公司报告》(complete report) 提出了如表2所示的附加价值计算书(以制造业为例)。它是以销售基准作为认识时点,附加价值计算书作为利益概念的补充,提倡各财务报表能整合作为一张报表。对生产附加价值采用减法计算,分配项目为职工、资本提供者、政府以及资产维持准备。计算的附加价值为保留折旧的粗附加价值。

从上述两张表中可以看出,日本的附加价值计算书详细的列举了增加价值的创造与分配,涉及的科目较为精细,清晰地呈现了增加价值的形成来源及分配去向,而英国制造业的增值表结构和内容都相对简单,较为直观的呈现了增加价值的形成的来源及分配去向。由于我国对增值会计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在实践方面,尚未有企业编制增值表,增值表的格式与内容也尚未明确,因此笔者认为日本的附加价值计算书对于我国企业未来编制增值表的借鉴意义更大。

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大多基于英国《公司报告》中提出的增值表的格式与内容,分别结合自身国家的特点编制增值表。国际上对增值表的编制没有统一格式,通常都是采用报告式或账户式。虽然形式略有不同,但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是给报表使用者呈现了增值额的形成与分配。无论哪种形式的增值表,均反映的是企业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按照社会责任会计的角度,企业对社会履行的责任还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环境以及社区等其他与企业相关的这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问题。因此,增值表在后期实践中还应该加以完善。

(3)增值表披露的优点与不足。由于增值表反映的是企业增值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并且有学者研究证实增加价值相对于利润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而言,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增值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英国等国家的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增加价值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企业披露增值表的行为,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报告方式,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而言,披露增值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报告而言,增值表的披露有哪些优点与不足,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的研究。

首先,增值表的披露对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奖金测量等具有明显的优势。Egginton(1984)等学者认为增值报告披露了员工对企业最终创造的价值所做的贡献,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Maunders(1985)认为增值报告对员工而言比传统的报告有用性更加明显,因为增值报告的披露会影响工会的愿望,特别是那些工会谈判代表。Morley(1979) 提出增值报告为生产奖金测量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方法,并且基于增加价值的比率在解释和预测公司重要的经济事件中更加有用;而且论证了增值表的披露使得增加价值作为一个新的财务指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Morley(1981)提到增加价值在衡量公司规模和重要性时要优于营业收入和资本等指标。Sinha(1983)指出,在绩效衡量方面,净增加价值指标要优于净利润指标,特别是会计计量方面的差异导致的利润指标不准确等情况下。

其次,增加价值在衡量国民收入、作为股权投资的工具以及跨国公司对自己国家的经济贡献方面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Maunders(1985)认为增值报告在用来衡量国民收入时更加一致以及经济学家更容易将它和宏观数据与技术建立起联系,并且提到增值报告作为股权投资者的一个工具,可以预测公司的利润、所期待的汇报以及证券的总风险。Rahman(1990)研究得出,跨国公司提供的增值会计报告可以提供信息以便于分析该公司对自己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国内学者楼土明(1996)认为商品的增值,不仅反映了企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余绪缨(1996)认为,由于利润计算受到较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如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利润不同),而选择增加价值为基础进行相关指标分析,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因而更加具有客观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认为增加价值概念本身以及增值表披露存在一些不足。代表学者有:Riahi-Belkaoui(1992)认为,增值表披露会导致一些现象无法解释,特别是在衡量企业财富时,采用增加值衡量时显示企业财富增加,而采用收入或者其它指标衡量时,企业财富却是减少的。Gilchrist(1971)认为增值表的披露可能会误导管理者一味的追求公司增加价值的最大化。Rutherford(1977)指出关于增加价值的披露存在一些错误的解释,比如,增加价值的增加就可以增加利润,单位劳动的增加值的增加可以使股东收益,一个相对较高单位劳动增加值就代表着良好的经济绩效等等。

(4)结合增加价值的实证研究。在增加价值出现之前,学者们衡量企业绩效多是基于收入或者现金流,而所得到的实证结果常常不一致。鉴于增值表的披露,国外学者结合增加价值数据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增加价值来衡量企业的绩效,研究公司的财务特征。

在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上,国外学者们发现以增加价值衡量的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比以收入或者现金流衡量的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Karpik和Riahi-Belkaoui(1989)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会计指标和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增加价值会计信息比利润指标和现金流指标具有更大的解释市场风险的能力。Pavlik和Riahi-Belkaoui(1994)以一组英国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增加价值和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增加价值和股权结构之间有显著的非单调关系。Riahi-Belkaoui和Picur(1994)研究了企业收入和增加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净增加值的变化和收入的变化呈相关性,并且他们研究得出无论是净增加值的水平还是净增加值的变化均在证券估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uvarunGoswami和Niranjan Mandal(2008)选取了印度的巴拉特重型电气有限公司(BHEL)自1999年起连续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增值毛额指数和增值净额指数在1999-2007年都呈持续上升的现象(除了2001年),而这些指数增长的主要是由于企业产品值的不断上升所导致的,并且结果显示增加价值和企业产品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9。

国内一些学者基于增加价值角度,研究了员工薪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许云芳、朱卫东(2010)基于增加价值研究了职工所得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净资产收益率与职工所得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在不同行业中存在差异。杨春清、朱卫东(2013)基于沪深两市的A股数据,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职工薪酬与企业价值创造(增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将样本数据按绩效高低分为两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绩效组企业中职工薪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低绩效组则没有这样的关系,统计分析还发现,企业的高薪酬与高绩效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特征。

(二)增值会计研究的不足增值会计发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会计研究领域,其发展还尚未完全成熟,依旧存在许多难点,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从文献梳理的结果看,研究增加价值的文章多集中在上世纪中后期,2000年以后,研究增值会计的文章相对较少。而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综合性社会契约的汇集,是社会中的一员,所以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在作经营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的决策时,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创造所作出的贡献,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均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应当只是单纯地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应该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谋求利益均衡。这些理论的核心理念与增加价值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并且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完全相符。但可能正是由于这些理论的核心理念与增加价值的核心理念一致,因此部分学者将研究精力投入到利益相关者及社会责任等理论中去,使得增加价值理论的研究数量有所减少。实际上增值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领域,对其研究是有意义并且是有必要的。

其次,关于增值会计的研究,多数研究都是关注增加价值会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会计处理,而对增加价值会计理论与传统会计理论的关系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国内研究增加价值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价值理论的阐述以及增值表披露的形式与内容的构想,并且尚未针对我国基本国情编制出自己的增值表,因此增加价值的计算方法也尚未统一。增加价值作为企业创造的总价值,其分配模式的评价与分类的相关研究甚少,更缺乏用现代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证明。而这些问题正是与我国目前应该如何解决的收入分配问题一致,因此研究这些问题具有实践意义。

然后,在进行公司价值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几乎用的都是传统的利润指标以及托宾Q值等,将其作为公司价值的衡量指标,较少学者基于增加价值视角,研究相关财务问题。利润指标由于会计计量方法的差异会导致指标不准确。托宾Q值是公司市场价值对其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但是在我国,重置资本很难计算,而且由于存在非流通股导致公司市场价值也很难估计,在这种情况下,托宾Q值的计算不够严格。除了衡量偏误,利润指标、托宾Q值等均是站在股东的视角来设定的财务绩效指标,而单一的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显然已经不适合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目标应该是谋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而增加价值指标正是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衡量企业的绩效,能较好的反映企业创造的总价值,因此更加适合作为公司价值相关研究的指标。

最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这类技术运用到财务研究上。目前的增加价值相关研究,一般都是基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需要在必要的研究假设条件下进行,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可能对研究假设了解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相关方法进行研究。而目前类似于智能数据挖掘这种现代数据分析技术还未用于增加价值相关领域去发现未知的规律。如智能数据挖掘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的优点,可以直接对数据信息本身进行处理,以获得数据信息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因此可以用来解决许多不能用实证研究方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增值会计是以增值额为重心,反映企业增值额的形成与分配所运用的一整套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旨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平服务的会计。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增值会计的发展历程、理论渊源、主要研究问题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展示了增值会计研究过去几十年间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尽管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增加价值以及增值表披露等相关问题,仍存在争议,但是,从增值额的形成来看,增值额的大小可以反映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提高经济效益;从增值额分配来看,其分配有利于揭示相关利益主体从企业获取所得的情况,确定自身在企业增值额分配中的地位;从增加价值的核算角度看,有利于企业增值会计的核算与国民核算有机的联系起来;而从会计自身发展来看,增值会计有利于拓展会计理论的视野,如企业会计报告体系等问题将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领域。因此,增值会计的研究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论文综述 篇9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行为金融学中的热点问题。反应过度 (overreaction) 是指人们对某一信息或事件的发生做出了比正常反应更加剧烈的反应。引申到股市中是这样一种现象:当新消息公布后, 股票价格剧烈变动, 超过预期的价格水平, 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复到其应有的价格水平。反应不足 (underreaction) 指人们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无论消息利好利空, 都得不到投资者的反应, 或反映微弱。股票价格在一定时间内沿着原方向继续运动, 缓慢加以修正, 逐步向均衡方向靠拢。

二、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具体表现

(一) 反应过度

反应过度在证券市场中的主要表现有三:

1.“赢家-输家”效应。投资者对过去的赢家过分乐观, 对过去的输家过分悲观, 导致股票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经过一段时间后, 市场自动修复, 前期的输家获得正的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成为赢家, 前期的赢家获得负的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成为输家。

2.“井喷现象”。指受突发性消息刺激, 在较短的时间内, 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急促上涨。表现在股市中, 股票市场长期受利空因素的影响, 整体形势低迷。一旦出现重大利好消息, 大量投资者迅速跟进, 导致股票价格迅速上涨, 偏离其理论价值。

3.“市盈率 (P/E Ratio) 异常”。理论上, 低市盈率的股票相对于高市盈率的股票能够获得更高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股票的市盈率偏低是由于市场参与者在一系列相关的坏消息后变得过分悲观, 导致该种股票的价值被低估。一旦预期未来盈利好于先前不合理的估计, 股票价格会迅速得到纠正。同理, 高市盈率股票往往是价值被高估。

(二) 反应不足

反应不足在成熟市场的表现主要有“价值股”和“魅力股”现象。价值股指在过去和将来都不被看好的股票, 魅力股指在过去和将来都被看好的股票。由于其过去业绩较好, 投资者认为它们未来也会有良好的回报, 而忽视投资期间出现的一些利空消息, 或即使有一些负面情况, 仍然保持原来的判断, 依旧持有这类股票。然而事实上, 这类股票的表现未必好。相反, 对于价值股, 由于它们过去表现较差, 投资者对其未来也不看好, 从而忽略接下来的投资期间内该类股票相关的利好消息, 而实际上该种股票的业绩很可能赶超魅力股。

三、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模型解释

行为金融学家为了解释这两种现象提出了许多模型,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

(一) BSV模型

该模型是由Barberis, Shleifer和Vishny (1998) 提出的。他们认为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存在两种偏差:一是代表性偏差, 即投资者会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 而忽视历史总体数据的变化, 造成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二是保守性偏差, 即投资者不能根据变化的信息及时修正自己的预期。当股票收益变化时, 投资者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 不能够及时调整预期, 往往导致反应不足。

(二) DHS模型

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 (1998) 从信息的角度建立和发展了描述投资者行为的模型, 称为DHS模型。他们假定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度自信, 即人们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 低估自己的预测误差, 过分相信私有信息, 而低估公开信息所发出的信号的精度。二是有偏自我估计。根据归因理论, 个人将会对增强自身判断的事件更加偏爱, 而会把减弱自身判断的事件归于噪声或破坏。当投资者基于自身判断进行交易时, 一旦得到有利的公开信息, 投资者的自信就会得到增强;反之, 一旦得到不利的公开信息, 投资者会将其失败归因为市场的噪声因素, 即个体会抵制与自身判断不相符的信息, 从而造成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的短期惯性和长期反转。

(三) HS模型

Hong和Stein (1999) 假定市场上有两种有限理性的投资者, 分别是信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信息观察者不是根据股票的过去和当前的价格信息, 而是根据自身观测到的有关股票未来基本情况的信息来做预测。动量交易者则根据股票过去的价格变化来做预测, 该模型同时假定信息在信息观察者中是缓慢扩散的, 在此情况下只存在反应不足而没有反应过度。而动量交易者会利用信息观察者造成的反应不足来套利。然而, 动量交易者的套利不一定能够促使市场接近有效, 在受限于使用简单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情况下, 其套利的结果将导致最初的向基本面变化的价格最终加速, 形成对信息的过度反应。

四、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衡量方法

一般采用“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来度量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反转策略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 从中获取超常收益的投资方法。De Bondt和Thaler (1985, 1987) 认为, 如果在中长期 (3-5年内) 使用反转策略能够获取超额收益, 则证券市场存在反应过度。惯性策略则是买入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 卖出过去表现较差的股票, 从而获得较高的报酬。Jegadeesh和Titman (1993) 认为, 如果在短期 (3-12个月) 内沿用惯性策略能够获取超额收益, 则证券市场存在反应不足。

五、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研究回顾

(一) 国外学者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研究

1985年, 美国学者De Bondt和Thaler最早对证券市场反应过度问题做出实证检验。他们将样本分为排序期和检验期, 在排序期对股票进行分组, 构成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 然后在检验期观测是否存在异常收益, 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结果发现, 3年内输家组合的收益率比赢家组合的收益率高出24.6%, 平均每年8%, 说明股票长期收益出现反转。

最早对反应不足进行研究的学者是Jegadeesh和Titman。他们发现在短期内 (3-12个月) 使用惯性策略可以获得比市场平均水平稍高的超额收益, 说明证券市场存在短期惯性现象。

此外, 还有很多学者对股市的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进行了研究。Cutler、Poterba和Summers发现, 短期 (1-12个月) 的证券超额报酬率呈现正自相关的现象, 而长期 (3-5年) 内股票市场报酬率呈现负自相关的现象。Chopra、Lakonishok和Ritter发现, 在前5年形成期内表现最差的输家组合, 在随后的5年持有期内的收益率比之前形成期内的赢家组合要高出5%-10%。在美国市场以外, 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市场上存在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这两种异象, 如欧洲、日本等成熟市场上都存在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现象。

(二) 国内学者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实证检验方面。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等发现收益率对赢家组合是一种负相关关系, 而对输家组合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从整体上看, 表现的是一种“强者不强, 弱者恒弱”的现象。

赵宇龙分析会计盈余数据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上海股票市场对于预期的好消息存在反应过度现象, 而对于预期的坏消息则存在反应不足的现象。

吴世农和沈艺峰认为, 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反应过度现象, 并趋于接受我国证券市场符合有效性假设。肖军和徐信忠发现, 在我国深沪A股股票市场上, 以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等指标构造的价值反转投资策略可以产生显著的超额收益率, 并且其显著程度因持有期不同而不同。

陈国进、范长平利用沪市交易数据检验出反应过度。王永宏和赵学军认为我国股市存在反应过度现象, 而不存在反应不足现象。

刘少波和尹筑嘉赢者组合存在过度反应而输者组合存在反应不足, 但这两者之间收益率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摘要: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是股票市场中的两个异象, 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围绕着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成因及实证检验, 国内外的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本文沿着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 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具体表现、模型解释、衡量方法、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反应过度,反应不足,惯性策略,反转策略

参考文献

[1]DeBondt, W.F.M., and R.H.Thaler,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ournal of Finance, 1985, 40.

[2]Jegadeesh, N., and S.Titman, 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 Journal of Finance, 1993, 48.

[3]Culter, David M., Poterba, James M., Summers, L.H., Speculative Dynamics, Review of Eeonomies Studies, 1991 (58) .

[4]Chopra N, Lakonishok J, Ritter J.R., Measuring Abnormal Performance:Do Stocks Overreact?Journal of Finance, Vol.51, No.5 (Dec., 1996) .

[5]张人骥, 王怀芳.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 1998 (5) .

[6]赵宇龙.会计盈余信息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数据[J].经济研究, 1998 (7) .

[7]沈艺峰, 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J].经济研究, 1999 (2) .

浅析央视“春晚”的不足与发展 篇10

央视“春晚”被关注的多, 同时被质疑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网络上对其议论纷纷, 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从节目内容转移到其他地方了。只有改进不足, 走好未来路, 才能永久发展。

(一) 央视春晚现存不足之处

央视“春晚”举办了三十年, 这三十年来, 也会因为制作的疏忽偶有缺陷, 1995年导演黄一鹤把“春晚”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 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不足以支撑这样一台大型电视直播节目, 造成了硬件上的失误, 时候央视在《新闻联播》特别道了歉。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 央视“春晚”的硬件早已不是问题。反而是其他的方面。

1.过强的仪式性, 和逐渐衰弱的互动性

近年来的“春晚”已经没有早年间台下台上融为一体的强烈互动性, 主持人、演员、观众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融合, 有时主持人也因过分弘扬“主旋律”导致不够亲民, 拉大了与观众的距离感。其实在早年的春晚, 相声演员在观众席中搭建话筒进行表演, 看起来像是话家常的表演形式深受观众的喜爱, 而这种舞台形式也随着时代发展渐渐消磨了, 在近年的“春晚”中已经鲜少这中表演形式了, 舞台硬件的升级虽然华丽, 却早已没有当年联欢的畅快感觉。节目中, 与场下观众互动的环节也是少之又少, 舞台上所能传达给观众的感情也减弱了, 央视“春晚”的仪式性越来越强, 互动性越来越弱。

2.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2010年央视“春晚”由于广告植入太多引来网友议论纷纷, 电视晚会消耗巨大, 引入适当的赞助广告无可厚非, 但是超过了应有的度变会影响到整台晚会的口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多次强调在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上, 广播电视产业要以社会利益为重。于是乎12年“春晚”便取消了植入广告, 但由于其过于豪华的舞台设置, 显然完全取消植入广告会使“春晚”组入不敷出, 于是13年恢复了植入广告, 虽然仅有两条公益性质和美的报时。

3.节目形态老化无新意

三十年来, “春晚”总体节目结构一直无太大变化和创新, 始终沿袭最早的节目结构和类型, 观众早已审美疲劳, 期待出现的创新迟迟没有。近年来, 央视“春晚”的小品和相声节目愈加不如以往出彩, “春晚”应当通过语言节目来展现深刻主题和强烈的现实性, 但是近几年央视“春晚”的小品、相声给人以讽刺的锋芒不够锐利, 关注民生、反映民生的作品太少。

(二) 央视春晚未来的出路

1.创新内容和形式

打破老的固定的节目结构模式, 节目内容力求新颖, 不再拘泥于过去流行的节目形式, 要有更加多样的节目类型, 例如某次韩庚表演的“除夕”的儿童节目, 利用电脑技术和武术的结合, 做出人兽对峙的绝对真实感, 令观众感叹其神奇, 类似这样的新颖的形式, 应该多多出现。在演员选择上, 保留人们熟悉的老面孔的同时, 增加青年新人的表演机会和时长, 会给春晚舞台带来新的气象, 例如近年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的“开心麻花”, 给观众带来的不一样的欢笑声。

2.扩展舞台

春晚成为全国文艺精品荟萃的大舞台, 必须开放办春晚, 春晚是除夕最大的播出平台, 各类节目都该拥有平等的参与权。恢复让各省选送节目的机制, 建立更加有效的海内外节目征集机制。传播语态应向民生化的视角倾斜, 多制造一些草根明星、多让民间新面孔参与表演、打破老面孔长期垄断的格局。能否突破演播室格局, 更多一些体现节日狂欢的环节设计。

3.处理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现阶段的央视“春晚”在硬件技术方面已经趋于完美, 全息的舞台已是运用了全国最顶尖的舞台技术, 但是其技术上的完美来的互动性不够, 仪式性太强, 节目本身内容不及其舞台效果动人等艺术上的缺陷,

4.拒绝低俗化

央视“春晚”为老百姓建设舞台, 不代表节目内容可以出现低俗化倾向, 需要雅俗共赏而不是过俗, 应注重文化传承和老百姓自己内心的东西结合起来。

把握好弘扬主旋律与遵循艺术规律、正视社会现实与保持政治正确之间的平衡点, 处理好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继续把央视“春晚”打造好, 让其前途更加明亮和长远。

结论:

相信春晚在这些年经历的改革变化中, 必将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不断进步, 不仅在硬件上越来越强大, 而且能够在节目内容上为大众打造出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

摘要:央视春晚三十年, 其发展速度之快观众有目共睹, 从1983年的朴素期过渡到2013年的豪华期, 这和其制作内部环环相扣的严谨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量变引起质变, 因为央视春晚从每一个小的方面开始改变, 才造就了现在的饕餮盛宴。然而时代的飞速发展也必然使春晚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只有改变自身的一些不足, 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初中地理课堂不足与措施 篇11

生活化教学没有得到切实实施。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多数学校纷纷开始投入教学改革。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虽有创新教学方式的举措,但成效不大,特别是生活化教学。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在采用生活化教学时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没有切实实施其教学方式,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配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这为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地理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课程在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地理专业都有设置,初级中学分期分批对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继续教育和远程培训,为中学地理教师具备过硬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1.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自身的辅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独立思考与探究地理问题。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国家讲解员,运用多媒体辅助播放海陆变迁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海陆变迁过程的认识,随后针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知识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一步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运动等问题。

2.结合生活事物学习地理

初中地理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意识通过观察生活中关系到地理知识的信息,强化自己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寻找生活中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究。例如,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记忆典型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认识与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此外,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沒有地图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与记忆。

3.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学习地理

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思考、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地理现象的生活实例,从中总结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规律,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此外,教师结合的实例应该具有时效性与代表性,如与地理某个知识点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应结合热点分析并让学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效率。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提供2013年6月13日发生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的热点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四个步骤分析解决问题:第一步,提取信息。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第二步,找到隐藏信息。把材料中和答题有关的隐藏信息找出来;第三步:知识反馈。思考所问问题与书本上哪些知识点有联系,这些知识点是什么;第四步,整合知识。把所给信息与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得出答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三、地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

1.课件容量大,“机灌”现象严重

有些地理教师,课前没有精心备课,不了解教学目标,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更不考虑学情,针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不做详略的处理就全搬到课件中,这是一种“教材搬家”似的多媒体教学。还有些地理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不作了解,也不相信学生有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建构的能力,在制作课件时,不分重难点地将所有知识都在课件中呈现出来,更有甚者把一些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学生难以听懂的课外拓展内容也罗列到课件中。诸如此类的种种做法都会导致课件容量大。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为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将课件内容一一呈现,学生思考、理解的时间很短,留给学生讨论、做笔记的时间很少,参与互动的机会更少。而教师只是机械地操作电脑,频繁地变换幻灯片,作为辅助手段的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操作者,出现严重的“机灌”现象。调查数据显示:29.5%的学生反映信息量大,34.8%的学生提到教师操作太快,认为地理教师课上有4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操作电脑的学生有28%。这些数据有力的说明了这一问题。

2.对教学主体不清

教学设计的任务由教师来完成,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教学的主导者;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是学生;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目前67%的地理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教学时考虑的关键因素是教学内容的需要,很少人考虑教学方法的需要,更无从考虑如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地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关调查显示,多媒体教学中有35%的学生反映师生互动少;只有一半稍多的学生认可在多媒体教学中交流、展示的机会较多。针对疑难问题的讨论,在农村中学由于班额小,分组讨论活动进行的较好;城镇中学每班人数基本达到六七十人,多者有八九十人,对疑难问题的讨论开展得较少。从某种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变成教师操作多媒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学生也失去了教学的主体地位。

3.唯媒体独尊,忽视传统教学优势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知识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很好地强调重点,突破知识难点,最终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虽然它的优点很多,但并不说明针对所有的教学内容,它是唯一最适合的教学手段。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以前教学所使用的传统教学手段如挂图、板图、模型、实物等手段的作用,多媒体是难以代替的。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有调查数据显示:38%的学生反映地理教师有时用,而近50%的学生反映不用。说明目前有不少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针对不同的知识不考虑哪种教学手段最适合,而只是一味地追赶潮流,所有知识都采用多媒体形式展示。忽视了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大大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不足与对策 篇12

一、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不足

1.“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不足

我们承认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时,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却往往忽视了这种差异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特别是小学生的差异几乎每天在变化着。 如, 在小组活动时, 我们就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家里有台打印机就专门负责打印, 其他类型的活动任务均与他无关。 有的学生就不一样了, 他这次活动主要负责为小组搜集资料, 下次就变成汇报交流时的主持人。 由此可见, 我们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同时应当肯定后一类同学的做法, 当他们的排版水平有所提高后, 就可逐渐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抛头露面”的任务, 喜欢表现的学生, 就可逐渐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搜集、整理”之类的任务。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每个学生的能力, 全面提高他们的素养。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差异看做是一种教学资源,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他们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进步。

2.“以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的意识不足

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主人, 他们应有选择权。小组之间也会表现出差异, 我们不能粗暴干涉。 因为只有选择了感兴趣的活动项目, 才有动力和信心出色完成活动中的各项任务。 然而, 我们在活动中往往置学生的自主选择于不顾, 总是不放心学生, 生怕学生选择不好影响活动的开展。 我们往往让这小组完成那个活动项目, 那小组完成这个活动项目。 这样做法的理由是: 活动的内容可丰富一些, 活动效率可高一些。 殊不知, 这样的选择活动项目, 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特别是那些“小机灵”的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 如围绕《半截蜡烛》开展的主题活动中,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这样让学生选择活动项目:“同学们, 我们现在归纳的五个活动项目, 已经剩下课本剧表演和搜集背景资料这两个活动项目了, 请剩下的两个小组分别选择一个。 ”表面上看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但事实上最后两个小组只好翘起嘴巴无奈地进行了选择, 只好期待下次活动时早些举手争取选一个较感兴趣的活动项目。

3.“以学生自由分组”的意识不足

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选择权还体现在自由分组中。 学生个人之间的差异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但我们应尊重。 在分组活动中, 有些老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几个成绩差的在一起活动效果肯定不理想;他们是‘捣蛋鬼’, 怎么能在一起呢;这一组怎么都是女生。 ”由此大声说:“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开展活动, 某某到这组, 某某到那组……”可我们有没有想一想学生的感受, 问一问学生这样组合的理由。 也许, 成绩差的那一小组为大家提供了生动、 直观的现场图片;调皮、捣蛋的那一组写出了一份出色的调查报告;全是女生的那组能把文章朗读得声情并茂。

4.“以评价促进活动”的意识不足

评价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评价。 然而, 我们在实施评价时, 评价的尺寸没有很好的把握, 不同的学生没有采用不同的标准, 评价过于简单化、 程式化。 简单化就是以“优、良、及格、须努力”或用 “A、B、C、D”等形式进行评价。 程式化就是评价没有体现动态的过程, 缺少体现人性化的言语评价。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活动主题却采用同一标准的评价。 这种无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采用“同一标准”的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导致评价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对策

1.指导学生的及时性

由于年龄特点, 小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差异不是固定不变的。 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不断发展他们的能力。应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观察, 及时发现他们知识的差异、能力的差异,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比如, 确定语文活动的主题后, 每一个小组都面临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活动项目的问题。 这时我们可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及时与他们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协商确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使不同小组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选择属于自己的活动内容。 在与学生的协商之前, 我总是要三问自己:我对学生兴趣、能力了解多少, 每一小组各有什么特点? 今天各个参考活动主题训练重点是什么, 分别适合哪类学生? 我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活动主题。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有效避免“协商”的盲目性, 才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起来, 关键是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就需要确立学生是活动的主人的意识。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认同学生的各种想法, 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不能随便或过早得出结论。 在活动中师生关系不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而是导游与游客的关系。 我们只是引导, 大好的风光还要由学生自己去看, 自己去欣赏。 因此,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 给予足够的参与时间, 促使学生主体积极参与, 使学生一开始就能进入一种状态, 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亢奋。

3.内容、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同一主题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同样的活动进度不同的活动要求”。我们要及时地对活动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 即依据活动目标作适当的调整和组织, 重新排列组合, 使活动的内容、形式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 以便不同的学生更好地选择、接受。调整时, 要遵循系统性、可接受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围绕活动的数量、覆盖范围、难易程度, 以及安排的顺序和进度进行, 删去那些与学生生活关系不大、难以实施的环节, 补充一些相关的拓展性的活动, 使活动得到延伸。同时, 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学识、见解当做活动的一部分, 在活动中给学生补充、引导。

4.评价学生的科学性

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自然会有成功的一面, 也会有失败的一面。 自然包括“碰钉子”, 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但他们必然获取了或多或少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可以说他们都有了收获。 因此, 如果我们追求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的评价, 那么在学生与学生之间, 更多地强调了竞争和淘汰, 忽视了合作与共生, 从而造成了不和谐的现象。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 多方面考查学生。 既要考查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又要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态度的转变、 重视活动过程和体验情况、 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因境而异, 作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 在引导学生以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为主的基础上, 教师、家长、同伴、校外辅导员都可以作为评价者, 切实加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这样采用多把尺子, 多角度地评价学生, 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 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更从容地实践, 不断地追求、探索、创新。

上一篇:广电产业下一篇:路面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