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及不足

2024-06-29

优势及不足(共11篇)

优势及不足 篇1

摘要:多媒体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呆板的缺点, 对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因此, 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使广大医学影像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和交流, 获取相关知识, 促进我国医学影像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多媒体,医学影像,优势

一、多媒体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优势

1. 教学方便、高效快捷

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存储大量信息, 并可按不同的信息分类建立多种数据库。例如:按教学所需的影像图片、教材、模拟习题、参考文献等建造数据库。利用多媒体教学时, 教师仅仅需要坐在多媒体机前, 就可以快速检索信息及资料, 这样就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资料方便集中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发问, 这种教学手段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传统医学影像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方法是广播式讲解、提问式反馈, 学生缺少直观的影像资料或只是获得很少的医学影像资料, 不利于对各种病变的影像图像形成系统的理解, 教师也无法确定是重复讲解还是结束教学。现代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控制教学速度, 而且可以与学生直接构成反馈, 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图像可以直接提问, 教师也可以直接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或读书式学习, 能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医学影像知识系统化、直观化、形象化,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影像资料, 可以是医院常见疾病影像, 也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自制教学资料。另外,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现一些传统教学不易表现的教学内容, 如用直方图等各种图像展示患病概率、年龄与疾病的发生关系, 用动画展现各种疾病的影像动态变化, 从而加深学生对影像图像与对应病变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 个性化教育, 因材施教

教师可设定任意一组影像资料给某一个同学或全体同学学习, 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展现不同的教学内容。这种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不灵活, 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真正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帮助其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可以根据其不足, 有针对性地讲解, 使学生真正受益。

4. 分组讨论, 共同提高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 不仅使师生间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 也可以与教学软件直接交互, 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组织实施直接地协作学习。根据教学需要, 协作学习规模可大、可小随机分配, 进入协作学习模式后, 同组学生可以对某一图像提出个人见解, 并可以请求其他组员帮助解决。也可以开展各种影像诊断竞赛, 采取问与答等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 学生之间的协作可以提供丰富的语言、图形、图像, 这样就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共同交流探讨的途径。这是多媒体教学最吸引人的特点及长处。

5. 培养学生主动终身式学习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学生自动参与、自主控制的教学方法。它活跃了课堂气氛, 加深巩固了教学内容,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寓学于乐, 因此, 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教师利用多媒体创造性地为学生搭建多途径、多方法的学习环境, 学生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进行自主学习。引领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 从而提高影像诊断技能,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影像知识, 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概念, 这对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很有影响与帮助。这种得益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自主教学方法, 是主动教学与主动学习的教学形式, 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需求, 兼顾了不同学生的差异, 是真正意义上个别化教学的具体表现。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首先, 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要与传统手段密切结合, 注重教学设计, 精心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在最佳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切不可牵强附会地搞形式上的多样化, 而滥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其次, 在应用多媒体进行医学影像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克服重教轻学、以教代学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要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再次, 应用多媒体进行医学影像教学, 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力求做到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有时教学中穿插几幅生动图片也未尝不可, 但过多的不必要的文字及图片最好避免出现, 以免干扰教学难点、重点及占用大量课堂时间。

最后, 课件制作应依据学生获得知识的规律, 进行科学设计, 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特征, 因材施教, 使课件通用性与差异性有机结合,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智能发展差异性及个性心理特征,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帮助, 有所提高。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图文并茂, 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因此, 广大医学影像学教师应重视多媒体教学, 使它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 所以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 应与传统教学手段互相配合, 扬长避短, 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戴忠信.英语阅读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3]王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其合理利用[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4) .

优势及不足 篇2

2015年,按照酒店的整体工作计划的培训部署,结合保安部的基本需求,在酒店人力资源部及行政办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保安部进一步强化队伍培训工作的力度,由酒店人力资源部会同每月的工作计划、各项培训科目实施的管理,有条不紊地开展了队伍的培训工作,扎实、全面的培训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保证。现将保安部培训工作有关优势及不足做一下总结汇报: 培训工作的有关优势:

1、对于在岗队员来说,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培训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在每月培训中做到“此次有计划,月月有主题”。根据2015年保安部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制定出各岗位职责培训在内的年度培训计划。为了加强保安部员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开展车场四有服务、车辆道路指挥及停放指引、消防水带抛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培训科目逐一落实。

2、通过内部强化队伍培训,不断提高队员在岗的实际操作技能,队员素质的提高、技术的掌握是上岗和实现收入的本钱,对于队员来说,部门培训无疑是酒店的一种特殊福利,某种意义上说是最大的福利。保安部积极开展队员的技能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培训内容以岗位职责为主,形式以内部培训为主。在培训过程中,采取制定方案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分析解答,不仅使队员解开了心中的困惑,也能把更多的岗位知识及应急处理事件深刻地记在心中。

3、部门通过加强队伍管理、重抓细节,组织各班组积极开展巡查节能降耗培训工作,要求队员养成“随手关电,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加强队员节约意识和成本意识。部门处处不断提升领班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巡查工作,在巡查过程中要做到“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将酒店每个区域发现的问题及隐患进行处理和报备。使每位队员了解巡查的内容和岗位注意事项,真抓实干,做好日常性、经常性巡查、检查工作,为酒店的发展节能降耗节约成本。

4、部门只有在工作中不断进行队伍优化培训,把各岗位职责的不同和队员的能力大小不同结合起来,再辅以酒店的规章、制度、文化等对队伍的影响,方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最大程度利用好人员长期的稳定性,使队员在工作岗位上更能发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不断的培训,队员的技能操作与理论知识就会有新的提高,队员在岗值班过程才能得到进一步规范,消防安全和服务意识也会明显提高;队伍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年底的各种宴会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车场各区域指引停放流程的衔接也更加流畅,从而使大型宴会前后车辆得到有效控制和摆放,最终形成“培训—技能提高—部门发展—再培训”良性循环的过程!培训工作中的弊端和不足:

1、针对当前部门急需掌握的知识,团队协调配合事宜不够衔接,组织富有理论和实践工作经验的骨干及班长以上的人员讲授,以鲜活的车场及突发事件案例生动地讲解了日常工作中的技巧、注意事项,并将培训内容汇编成册,更有利于部门队员吸收。

2、通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及班长以上人员传授工作中的技能和服务,则大大缩短了其他员工队员直接经验积累的时间,使缺乏直接实践经验的队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原本空洞的岗位职责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岗位现场单人作战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3、部门队员不稳定,更换频繁,新老队员残差不齐,年龄上接受能力各有差异,在培训方面本着一步一个脚印去向队员灌输工作中的精髓,商汤盘铭有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体现一个变的精神,而怎样才能变?就是工作中不断培训和学习,所以保安部会无时不刻督促队员多学新的知识和技能,每天都让部门队员有变化。

优势及不足 篇3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优势;不足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正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次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于,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与他人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审视自我,认清社会。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教育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希望通过本文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分析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的成长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们每天的所见所闻对于他们自身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审美观念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也就代表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需要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的众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来自学生生活,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活情境的再现,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生活启迪。(2)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利用课堂教学提问的形式,更多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引发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存在着很多的矛盾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但是教育活动开展却脱离了现实生活逻辑,没有从学生现实生活和生活体验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长时间作用下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成效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可以概括性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对于小学的发展而言,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仍然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灌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意义充分展现出来。

2.教师不注重教学细节,指导方法应用不当

教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提升对课堂教学细节的重视程度。一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所重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素材,但是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所提供的生活素材进行分类,也没有对学生收集素材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能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是进行情景剧的表演,以及对采访情境进行模拟。但是在实际落实中,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只能揭示学生生活的表象,不能使学生明确其背后的内涵所在。例如,在讲述《圆明园在哭泣》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某一名学生承担记者的角色,然后要求这名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对其他学生进行采访,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在总结过程中经常会直接引导出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动作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所以相关教育人员还需要对自身进行深入的反思,促进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活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相关教育人员需要明确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延伸,使教学活动可以真正地回归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探索、实践过程中领悟教育内容,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讲述《孝心敬老人》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询问爷爷奶奶的梦想和期盼,将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学生在小组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你想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的讨论话题,并且引导学生对以往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来,从学生的发言中对学生进行深刻的道德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还能唤起学生对老人的尊重、爱护之心。

(二)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存在的生活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相关教育人员需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中存在的生活点,并且与学生生活中的某一情景融合,从而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述《日新月异的交通》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剧表演的形式,以过马路为线索,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交通情景进行再现。教师让一些学生扮演道路上过往的车辆,变形金刚是很多学生都喜爱的动漫,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车型。还有一些学生需要扮演过马路上的行人,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现在交通与以往交通的巨大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真正感悟周围生活的变化,加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并且教会学生一些过马路的知识。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找寻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成效,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4-15.

优势及不足 篇4

大幅提高, 教学效益没有凸显。本文拟就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不足进行阐述, 并提出课程组织形式、教师能力培养、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以期更好的为高校音乐教育服务。

一、高师院校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培养对象和目标

对于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 钢琴课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随着扩招导致的学生数量的激增, 传统小课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但高校长期以来对数码钢琴课程定位认识不统一, 导致各地对该门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进行独立建构, 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规划。高师院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的音乐教育人才, 适宜于针对那些钢琴弹奏水平较低以及非钢琴演奏专业如声乐、舞蹈的学生进行授课, 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弹奏方法和基本的技术技巧, 具备一定的键盘应用能力, 能够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伴奏式教学, 并力求使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 提高自己作为音乐教师所必备的音乐艺术修养。

二、与传统钢琴小课相比,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

1. 数码钢琴功能的多元性, 拓展了教学形式和手段

数码钢琴也称“电钢琴”, 其独有的软硬件配置和多样化功能, 为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可能。广阔的音域及多种音色, 存储记忆、移调、混音、节拍器等功能, 多种音响输入输出渠道及录音功能, 并有MIDI接口、耳机与话筒接口等, 实现了钢琴传统技术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数码钢琴自动伴奏、和弦的功能,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另外, 利用中心控制台学生可自由结组, 进行重奏与合奏练习, 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素材、风格、形式的学习、创作、体验的机会,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 教学内容丰富, 涵盖面广, 有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技能

传统的钢琴教学内容由技能训练、练习曲、乐曲三大块构成, 且越来越追求钢琴曲目的高深, 存在着单纯注重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片面追求教学进度的倾向。数码钢琴集体课可有效改变这种现象, 它的教学容量可以把乐理、即兴伴奏与创编、和声、视奏等内容有机融合起来, 拓宽了教学知识面, 在训练学生基础键盘技能的同时, 也可训练学生综合弹奏、编配伴奏等的实际应用能力。多样化的课堂演奏形式和可灵活拓展的教学内容, 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综合演奏水平和钢琴艺术素养, 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钢琴音乐教育人才。

3. 降低成本, 提高课堂效率, 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

传统一对一钢琴教学, 教法单调, 耗费师资和时间。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引入可避免无谓的反复, 降低教学成本, 提高课堂效率, 能有效地缓解琴室不足的问题。传统钢琴课上, 学生对教师依赖心理较强, 容易助长惰性心理的滋生, 且缺乏同学间的相互借鉴和比较, 课上缺少竞争意识, 难以维持较高的学习热情。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则可为学生提供独奏、齐奏、分声部合奏、伴奏等课堂演奏形式, 通过同学间相互借鉴, 聆听观察, 细心揣摩, 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能力、视奏能力, 促进团结协作意识等, 这些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必需的实用钢琴教学能力。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能得到有效激发, 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生动活泼。

三、数码钢琴集体课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1. 钢琴集体课与传统小课相结合, 弥补集体课教学的不足

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氛围, 但适于讲授共性的知识和理论, 如乐理知识、基本奏法、作曲家及其作品分析等, 在内容上强调统一进度, 难以照顾到学生个体消化吸收能力的差异性, 在学习效果上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受教学形式与课时的限制, 教师不能逐一听完学生的回课, 也不能进行针对性的细致点评和纠正, 很难对每位学生做“对症下药”式的辅导;且数码钢琴在弹奏时的力度、音质、情感投入方面与传统物理钢琴有较大差别, 所以需定期加以钢琴个别小课教学的辅助, 针对学生个别情况因材施教。集体讲解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双管齐下”, 才能达到教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的目的。

2.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钢琴集体课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目前, 教师对数码钢琴功能熟悉度和应用能力的缺失, 造成集体课教学内容的贫乏和单调。为保证集体课的优质高效, 应充分发挥数码钢琴的强大功能, 教师需要丰富和拓展多学科的教学内容, 把乐理、和声、曲式学、钢琴教学法、钢琴艺术史、作曲家及作品赏析、即兴伴奏与齐奏等方面的知识引入教学内容, 把相近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融合与贯通, 交叉渗透, 以使钢琴知识教授更系统, 并在更高层面上使学生对钢琴相关艺术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 丰富艺术底蕴, 扩大视野。因此, 迫切需要从观念更新、知识建构、综合创新性等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提高教师艺术素养, 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任务。

3. 建立适宜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学生课业评价体系

数码钢琴集体课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上都与传统的面授式钢琴小课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再沿用传统的课业评价体系对集体课来说就不太适应, 需要建立一套适用于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学生课业评价体系, 以契合于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新的课业考评体系要体现综合性、多元性、差异性的特点, 弱化对学生的甄别与选拔, 改变只以弹奏曲目的难度、质量来评价学生的方法, 强化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要从对学生演奏水平单一性的考查, 扩展到对即兴演奏、伴奏、创作能力的综合考查, 力求全面评价学生技术技巧及综合素质情况, 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文化部已通过数码钢琴的考级, 这必将引发巨大的社会需求, 对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研究与探索也会越来越盛, 它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但对钢琴教师能力的挑战也不可忽视。我们要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 更新教育观念, 着力推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的变化与发展, 结合教学实践做好音乐教育中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和平.钢琴集体课课程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J]钢琴艺术, 2004 (12) .

[2]白硕.论数码电钢琴集体课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 2001 (2) .

[3]何穗宁.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与钢琴集体课问题初探[J]艺术百家, 2004 (2) .

[4]留钕铜.提高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析钢琴集体课教学[J].钢琴艺术, 2002 (6) .

发挥优势 克服不足 篇5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应该来说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那么,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其想要高三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高中历史教师更是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历史与时代发展的机遇与潮流,从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入手,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途径。这里主要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电子白板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其成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得力助手,把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率与效果。

2 电子白板互动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运用的优势

电子白板互动教学就是说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这里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又称为电子交互白板、交互白板、电子白板或数码白板。本文中将把它统一简称为电子白板。它是具有一个正常的黑板尺寸,并可以实现人机与人际多重交互的电子感应屏板。而互动教学就是说要让教学活动成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一般来说,电子白板互动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运用有其理论基础,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基于这些理论,电子白板互动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大大提高了历史教师的备课效率 电子白板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运用,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软件设计优势,让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这是因为电子白板具有技术集成、资源整合等特点与功能,可以灵活地把很多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在这样现代化的技术支持下,他们可以进行课前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而且这也会变成一种简单易行的事情。这就与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的课件制作工作变得更为简便与有效,把课件制作所要占用的不必要的时间留给高中历史教师进行其他相关工作和学习,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来考虑如何增强教学效果,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自带软件建立“我的图库”,从而为备课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资源,使得备课工作进行得又快又高效。

可以为历史课堂营造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 电子白板的教学方式,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所谓互动就是指要实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行为与思维互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学生的思维动向,让学生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加工和建构知识,并最终形成爱学和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具体来说,电子白板就像是一支魔术笔,它工具栏中拥有支持多种书写功能的内容,这将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过来,它可以减少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忙于换粉笔的尴尬,也可以让教师不再两手是灰。此外,电子白板还可以让高中历史教师应用感应笔或手指进行操作,可以随时调整课堂教学,从而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它还可以让高中历史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特殊的修改功能,提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平台,并通过投票表决器的使用提高历史练习的效率,进一步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可以有效保存教学资源,有利于课堂后的教学效果提升 电子白板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可以随时随地存储教学资料,并把整个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过程实时记录下来。教师也可以随时调用电脑里的教学资料,从而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为及时和快速,可以更大程度上凸显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后的优势。这样的电子白板的使用,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并在课堂上努力实践。那么,高中历史教师就需要对课后的教学资料进行相关的整理与归纳,并从教学实录中得到不同的反思,进而为下次课的开展提供非常宝贵的建议。

3 电子白板互动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运用的不足

电子白板毕竟属于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它在辅助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具备一定的优势以外,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电子白板硬件方面的技术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电子白板运用到高中历史课程中,时间并不算长,仍然处于初期的摸索阶段。因此,电子白板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够完善的硬件设计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具体来说,电子白板的灵敏性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这是因为有些高中历史教师已经经常抱怨在使用电子白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定位不够准确的尴尬问题,即使在课前刻意进行了校准,但是仍然会出现这种现象。此外,电子白板还有反光的现象发生,使得学生有时无法看清楚电子白板上的教学内容,大大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此外,电子白板虽然说可以把历史教师从主控台前面解脱出来,但是又把历史教师束缚在电子白板前面,无法真正让互动教学切实实施起来。

电子白板的内容还需要加强与历史学科的融合 电子白板虽然说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是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科教学的大容量,很多教学图库的内容与资料和历史教学脱节现象较为严重,甚至有时显得毫无价值可言。因此,电子白板虽然先进和现代化,但是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仍然需要改善其软件系统,主要是强化其与历史学科的有效整合与融合。历史教师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对电子白板内容进行了相关改进,但是到学校电脑后就发现内容容易被覆盖掉,无法进行正常的使用。此外,电子白板在市面上的产品也很多,有着不同的型号,它们之间的兼容性就成了一个较大的问题,一旦不兼容,将导致网络上的电子白板课件内容或资源库严重匮乏,从而无法让电子白板发挥出应有的辅助教学作用。

电子白板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有些教师缺乏足够的培训经验,他们对于电子白板的使用,要么处于一种简单的使用阶段,要么还不够了解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很多历史教师无法在运用电子白板的时候做到运用自如,这是因为他们在教学理念上就没有能够及时转变过来,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上,在运用电子白板的时候往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减少了学生阅读和理解的时间,没有聚焦思维,缺乏整理的过程等,从而使得学生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处于一种不够积极的状态之中。

4 结束语

鉴于以上优势与不足,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电子白板于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时,应该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有效性原则,敢于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及时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从而创设开放性的历史课堂,提高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吴旭.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突出优势[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6).

[2]钟士军,白玲,温泉.关于培训中小学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10(4):27-29.

优势及不足 篇6

在目前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作为一种性能稳定, 可靠度高的成熟桩型被广泛的应用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港口及码头中。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所占比例约为80%。近几年管桩每年的产量都在4亿米左右, 建筑材料消耗很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对管桩的一种深度开发的产品, 更为有效的发挥材料的性能, 从而达到减少建筑工程对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

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优势

1、简介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专业工厂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成型和蒸汽养护制成的一种外方内圆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适用的地层为流塑、软塑状态的软弱地基, 持力层宜为粘土层、砂层、埋藏较深的基岩以及强风化岩层或风化残积土层较厚的土层, 尤其适用于软弱土层较厚的土层。其制作工艺及特性与现阶段已成熟使用的管桩基本相同, 具有管桩的性能稳定、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性能高的优点。

2、方桩的外形

众所周知, 相同面积的前提下圆形截面的周长最短。因此, 方形桩可比相同混凝土用量的圆形桩有更大的摩擦面, 也就是说可以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同时方桩在土层中桩体周边土与土的休止角比圆形桩的摩阻系数要大得多, 这说明在相同的截面混凝土用量下, 方桩可以获得更大的摩擦力。因此, 一般说来对于摩擦桩或摩擦型端承桩, 可用边长300mm的空心方桩替代直径400mm的管桩, 可用边长400mm的空心方桩替代直径500mm的管桩。以下通过单桩侧摩阻力的简单对比说明:

某工程单桩承载力为N, 摩擦桩 (不考虑桩端承载力) 。空心方桩边长400mm与管桩直径500mm比较:

需要空心方桩桩长L1=N/ (4×0.4) =N/1.6;

需要管桩桩长L2=N/ (3.14×0.5) =N/1.57;

管桩比空心方桩用量多[ (L2/L1) —1]×100%=1.19%;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边长400mm的空心方桩能够替代直径500mm的管桩, 而且桩身侧摩阻力还略略大出管桩。

3、方桩桩基承台

因为可用边长较小的方桩替代直径略大的管桩, 框架柱承台或剪力墙承台的尺寸可减小。比如一个四桩承台, 用边长400mm的方桩, 承台尺寸尺寸为1.0d+3.5d+1.0d=5.5x0.4=2.2米;用直径5 0 0 m m的管桩, 承台尺寸尺寸为1.0d+3.5d+1.0d=5.5x0.5=2.75米。同时因为桩距变小使得基础传力更为直接, 承台内弯矩变小, 也可以有效解决设计时基桩过密, 不宜布置等问题。

4、方桩的抗震性能

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种混凝土用量的管桩的2~3倍。有资料表明, 据日本省的实际测量是管桩的4.5倍。这说明空心方桩的抗震性能较好, 可以在地震区及高层建筑下使用, 具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5、方桩的施工

空心方桩作为摩擦桩使用, 其挤土效应小, 开口空心方桩可以有效产生“土塞效应”, 减小挤土量。在城市建筑密度较高的地方, 降低打桩对周边建筑地基的影响。空心方桩的混凝土强度高, 且角部混凝土厚实, 更具有耐冲击性能, 使得空心方桩在施工中桩头破损率低。方形比圆形更大的焊接周长能有效的保证接桩处的焊接强度。空心方柱外形规则, 不宜发生滚落事故。因此可多层堆放, 更易确保堆放和运输的安全。

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不足

1、空心方桩不如管桩受力均匀, 对坚硬土层的穿透力较管桩弱。

特别是对有硬夹层的地质, 空心方桩是的穿透能力要逊于管桩。

2、管桩的生产企业数量众多, 每年的产量巨大。

对本地施工的建筑工程工地都能及时、充足的供应。而目前空心方桩的生产企业数量较少, 部分地区不能保证及时、充足的供应。

3、空心方桩接桩时需注意角度问题, 管桩可不考虑。

四、结论及建议

空心方桩基础可有效减小桩径及承台尺寸, 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同时能够节约建筑材料, 有助于节能减排。在设计方面同管桩基本相同, 同时可减小桩间距而易于工程桩排布。当软弱土层较厚, 单桩承载力主要以摩擦力为主的桩基础可优先使用空心方桩。

摘要:论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特点, 通过与预应力管桩的对比简介其优点及不足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摩擦桩,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案例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外教教学优势和不足分析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地影响, 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对专业化人才的英语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 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通过聘请外教参与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外教教学也存在着一体两面性, 优势与不足共存。如何扬长避短, 发挥外教的教学优势, 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2 外教教学的优势

2.1 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

外教大都是来自以英语为母语或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他们的英语地道自然, 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起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而且外教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抽象或者难以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对学生容易误解的一些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清楚而准确地给予解释, 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外教不仅向学生传授语言和专业知识, 同时还介绍他们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历史和时事风尚。因而大多数学生对外教都持一种欣赏、好奇的态度, 对其课程通常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交流, 学生获取了丰富的国外背景知识, 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 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在教学方法上的优势

外教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双边、多元活动, 来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观点, 交流思想。因为学生主观的意念、态度、情感、文化修养等都会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语言功能的发挥。所以外教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进行练习, 强调学生主动思考, 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且外教在教学中不苛求纠正语言错误, 除了一些影响交际活动的理解性错误需要纠正外, 一般不因为语言错误而打断学生思路, 而将注意力集中到语言交际的内容上,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目的。

外教的课程不拘泥于课本, 形式也多种多样。他们喜欢将座位根据课堂内容进行布置, 有时甚至不拘泥在教室内, 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 可能会在户外草坪、图书馆, 甚至是超市里, 使得课堂教学简单、生动、有趣。外教多善于在课前布置任务、分组准备, 课堂上设置场景调动一切因素使学生开口参与, 不断采用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思考。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提高都会得到外教的赞许和表扬, 使学生信心倍增。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他们往往不会严格批评, 甚至不会当场纠正, 而是鼓励学生。待到课后单独对学生进行纠正, 这样, 学生就不会感到害羞或是拘束了。

2.3 在师生关系方面的优势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教与学生的师生关系, 不是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中国传统, 用“亦师亦友”来形容更为恰当。受西方平等、自由、个人主义观念熏陶的外教主张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 与学生之间努力建造一种平等的关系, 营造出一种平等、民主、自由的教学气氛。相较于中国英语教师, 外教在课堂上幽默风趣、善于表演。同时, 外教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比较丰富, 他们体态语言多样, 课堂上经常面带微笑, 善于与学生进行目光接触, 学生感到跟外教的关系亲近自然, 这十分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师生关系显得十分融洽。

3 外教教学的不足

3.1 外教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很多来中国任教的外教都是本科、硕士毕业, 但是外教的教育背景参差不齐, 其中多数外教在校所修专业是非语言类方向, 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或相关的教学培训, 缺乏从事语言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识。即便是就那些来华之前取得了教师资格, 或者取得了教学方面的资格认证的外教之中相当多的人也是基本上不懂或者根本不懂教学法或者不具备教学业务能力, 缺乏对中国的国情和教育方式的基本了解, 以至于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外教课堂对自己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效果一般或者没有任何效果。还有些外教主要是来中国游玩的, 对教学敷衍了事。甚至个别素质低下, 缺乏责任心的外教, 在合同未到期、教学任务未完成之前就不告而别。还有的在校园里、课堂上传播宗教信仰, 诋毁中国形象, 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3.2 缺乏对中国学生的深入了解

外教不了解我国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词汇的要求, 不清楚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很大程度是受制于四、六级考试, 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过级, 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因而他们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有些随意和盲目, 与中国学生期望在这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愿望背道而驰。在学习风格上, 中国学生习惯了系统地接受知识, 中国教师的授课很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连贯。外教教学有很大的随意性, 缺乏系统性, 导致学生不知道究竟学什么, 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而且中国学生很多内向, 矜持害羞, 怕犯错误被别人说三道四, 不愿意主动大胆表现自己, 阐述观点。外教提问时, 学生不敢主动举手回答, 课堂活动很难开展, 气氛也活跃不起来, 师生之间缺乏生动、即时、有效的互动。除此之外, 学生与外教之间在课后也是缺乏交流的。学生基本上还停留在害怕与外教交流的层次:有问题不敢问, 有要求不敢提, 怕讲错或讲不清楚。

由于不清楚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性格特点, 外教教学往往难以达到目的。有的外教期望过高, 教学内容难度过大, 要求过严, 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对口语课的兴趣。有的期望过低, 内容太简单, 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当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来教, 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外教口语课“无聊浪费时间”, 激发不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还有的课堂只有枯燥的学习活动, 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课内活动的单调和枯燥与课外活动的生动、鲜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致使课堂变得机械和呆板。这样一来, 师生双方都可能失去兴趣, 不能构成有效沟通。

3.3 教学缺乏系统性

外教认为来自实践中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 往往忽视课本, 还有些课程甚至没有固定教材, 同时他们认为中国现行的一些教材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因此很多外教上课没有固定的教材, 而是采用自己编写的讲义, 例如很多外教是在网络上搜索口语练习资料的。有的认真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有的比较随意地拿着刚下载的东西匆匆上课, 还有的外教仅仅只是课前在笔记本上画上几笔, 权当授课内容, 还有的根本就不备课。每个外教都以自己的方式汇编教学资料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导致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难度时高时低, 课堂教学的质量大相径庭。

3.4 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

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 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截然不同。西方文化主张自我中心, 强调表现自己, 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西方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 中国人则拐弯抹角等。两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极易产生语言和信息失误, 从而引起交际失败。此外, 有些外教觉得中国很多地方不如意。教学条件差, 设备陈旧, 不能满足要求;班级太大,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不易管理;教学安排不是自己以往熟悉的;教材不适合自己的口味或兴趣;教学支持不熟悉或不方便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如果外教站在自己文化角度来看, 不免心生怨气, 失去教学兴趣。而且, 外教的文化中心主义可能会表现在言语中, 中国学生出于文化自尊, 理所当然地抵触外教, 进而拒绝接受外教的其他所有言论。

4 外教教学改进的建议

4.1 拓宽聘请渠道, 严把质量关

要提高外教教学质量, 首先应该拓宽聘请渠道, 扩大可选择外教的基数, 在此基础上, 再严把质量关, 择优录用。在外教招募渠道上要充分利用政府组织、合法的中介机构、民间组织、网络等多渠道进行聘请。招聘主管单位要和学校教学部门及时沟通, 在专业上对应聘者严加要求, 宁缺毋滥。因而在聘请之前就应该成立由高校和外事办人员组成的聘请小组来严把质量关。拟来任职的外教必须提供以下的详细材料:个人简历、最高学历证书或专业资格证书、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外国卫生医疗机构或中国政府指定的卫生检疫部门出具的健康证书、原任职单位推荐信、护照等。经外事办初审后, 高校管理部门通过电话、EMAIL、网上视频面试、试讲等多种渠道了解拟聘人员情况。

4.2 建立外教的教师岗前培训制度

对来中国高校执教的外籍教师, 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由具有教学经验的中国教师或已具备教师资格、在中国从教数年的外教对其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内容从我国的教育体系、本地文化特征到生活管理等不尽相同, 重点是学校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学生情况等各方面和教学相关的内容。涉及文化差异的, 一定要耐心解释, 绝不交待了事, 要解释规章制度的目的、必要性, 要让外籍教师理解。目的是通过培训增强外教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的态度, 消除因文化背景差异形成的理解、沟通上的冲突, 学会适应对方和欣赏对方, 使其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中国大学生。

4.3 加强中外教师在教学上的合作与交流

外教重视英语能力的培养, 善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课堂教学气氛好。中国教师在课程安排上严谨规范, 对知识点传授主次清楚, 教学目的明确。所以经常邀请外教参加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商讨教学对策不失为一个好的中外教师交流选择。同时鼓励中外教师之间相互听课, 实行集体备课, 这样可使得他们学习彼此的优点和长处, 外教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学生个性特点,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扬长避短,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4.4 建立外教教学监督评估体系

为了提高外教教学水平, 保证教学质量, 避免外教在教学安排上的盲目性, 教学部门应确保外教课程计划的严密性和系统性。要求外教同其他中国教师一样写出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目的, 安排好课时等。在教材的选择上可先与外教商量, 最终统一教材, 让外教使用教材或以教材作为授课的主要依据。

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不定期日常教学检查, 教学管理人员深入课堂听课, 了解外教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最新动态;通过教务会、教学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与外教沟通信息, 交流教学经验;征求教师和学生对外教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并做好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工作。

教学评估是外教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衡量聘用效益的关键环节。对外教的教学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可以避免外教在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外教教学评估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采取学生、教师、外教本人评估和集体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评议, 使外教感到一种约束力和推动力, 促使他们在教学态度、方法和效率等方面不断提高。

5 结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发展趋势, 我们应总结经验, 充分利用好外教这一资源, 加强交流与合作, 不断创新, 探索出更好、更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都通过聘请外教参与教学的方式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但是外教实际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通过对外教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的分析, 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希望能为如何提高外教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外教,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欣.外籍教师与本籍教师课堂教学特点对比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8) .

[2]党献民.地方高校外语口语教学中外籍教师授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26) .

[3]徐徐.高校外籍教师聘用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9) .

谈档案信息化的优势与不足 篇8

一、信息数量增加VS信息质量下降

信息时代让人们可以掌握的信息量增加了, 比如, 国内每天就有2 000多种报纸出版, 每月有近万种杂志出版, 每年有10多万种图书出版, 还有广播、电视、手机等工具等你选择, 更重要的是, 互联网把全球50多亿人联系在一起, 只要你打开计算机, 无穷无尽的信息就向你袭来。但是, 最大的麻烦常常是最大的优点带来的, 信息的丰富性并不能主动带来信息的高质量, 信息能力的膨胀同时也是制造噪声与信息垃圾能力的膨胀, 导致信息泛滥, 甚至是信息真假难辨。

二、网络开放性VS信息安全性

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和知识, 在工业时代, 这些信息和知识要在整个社会全面实现共享是很困难的;而信息时代, 这种共享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 档案馆可以通过内部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库网络来促进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信息共享可以说是互联网给档案事业带来的价值之一。但是, 要实现信息共享, 就需要档案部门的网络保持一定的开放。而越开放的网络, 它自身的安全性受到的挑战就越大, 存储、保护、保密信息的难度都会加大。内部信息的复制、转移以及外部黑客、病毒的侵入, 让企业防不胜防。较多信息资源产生以后, 经过多渠道交叉而无序传递, 也会导致信息失控, 造成严重的病毒泛滥、泄密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网络的开放性与网络安全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对于档案馆来说, 要解决这一矛盾, 不但要花费很多的成本来维护网络安全, 同时也需要建构全新的管理规范。

三、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效率VS信息化陷阱

很多省市的档案馆预想采用信息化来提高服务效率, 档案馆通过建设档案数据库连接网络、购买应用软件和其他能用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来提高效率。在一些行业, 档案信息网络化确实提高了效率, 但是, 信息技术会导致反面问题的产生, 档案管理者如果过分追求信息化的高技术, 结果不是伴随而来的高效率, 反而陷入木桶理论的危机。比如, 信息管理系统不稳定, 甚至丢失信息, 一些利用者对新的界面很不习惯, 很多人干脆不用, 仍然沿用原来的手工方法;员工不能不用信息系统, 但他们常常错误不断, 生产率反而降低, 甚至由于数据的滞后混乱, 导致错误的信息和服务。但为了解决现有系统的问题, 档案部门还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更新系统, 或采用更大的信息系统来集成整合或代替, 导致档案事业陷入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怪圈。

四、管理技术化VS人的个性化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 把整个社会都推到了信息时代的前台, 政府部门当前所能应用的管理工具比过去更多了。很多机关单位已经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办公, 汇报工作、会议、行政关系都通过网络来进行, 信息技术的普及实现了精准和实时的管理, 管理的弹性空间大为紧缩。但是, 在数字化的企业管理中, 实践活动的方式主要是用电脑网络虚拟, 机关单位内部的交流趋向于更高科技化与更低接触度。在这种情况下, 部门之间的直接交往、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计算机语言, 人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的方式在电脑屏幕上传播。于是, 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自然交流越来越少, 部门里面的各种群体的纽带越来越松弛, 带来了技术和人性化之间的矛盾, 机关单位面对信息化的冲击也更需要注意保留或强调人性化的沟通。未来的前景是人的技术化, 还是技术的人性化?这的确是管理者要面对的问题。

五、生产和交易成本降低VS管理成本上升

信息技术可以使人工完成的工作由机器来完成, 档案馆通过改变管理模式, 可以减少传统纸质文件, 降低管理过程中的成本,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大量的信息获取和分析的成本, 也通过互联网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 降低了档案馆室之间和利用者之间的服务费用。随着电子文件的出现, 档案馆 (室) 收集储存的成本迅速下降。利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 很容易就一个专题找出成千上万篇相关的内容。应该说, 信息技术的应用, 降低了在许多模块上的成本。但是, 与此形成对应的是, 社会公众不得不花费其他的一些成本。

六、信息资源的无限性VS信息接触理解消费应用的有限性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会惊讶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是多么的丰富:根据最新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 显示, 目前中国境内互联网网站数为287.8万个, 比2007年增长91.4%, 网页总数超过160亿个, 较2007年增长90%。而这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信息载体。面对这一堆数据, 加上大大小小的图书馆难以计数的书籍, 档案馆的数量、档案信息在整个社会信息里的比重会是多少?假设人们按照这比率去档案馆, 那么利用者会是多少?

七、中央地方档案部门等级管理形态的打破VS网络形态的复杂

浅议电视调解类节目优势和不足 篇9

一、电视调解类节目形成的原因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人的情感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 为了调和缓解来自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 电视中的各种情感类和纠纷调解类的谈话节目也就不断地升温, 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第一, 公众对媒体有一种“期待”, 认为记者或主持人是社会正义、公道的主持者和评判者;第二, 媒体的最大资源就是社会公信力, 合理运用媒体话语权, 一定程度上确能推动某些事件得到完满的解决, 这也合乎媒体自身的收视利益;第三,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 很多家长里短的市井纠纷, 并不涉及社会部门的利益, 一旦进入有关机构的行政程序, 往往旷日持久, 不如直接求助于一个公信力很强的“第三者”进行调解, 媒体便是合适的“人选”。

二、电视调解类节目的特点和优势

1. 电视调解类节目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拉近了电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具有鲜明的特色。

2. 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出现, 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公共的情感交流平台, 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3. 电视情感调解类节目对受众来说, 既能解决实际问

题又便捷灵活, 一个电话就可上节目进行沟通调解, 省去了很多走司法程序的冗长复杂。

4. 成功的电视调解类节目可谓一石三鸟:

电视台有了品牌效应, 当事人解决了自身问题, 观众也从节目中受到启发, 进行了无形的自我反醒和自我教育, 收到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效果。

5. 电视调解类节目一般都不收取任何费用, 服务大众, 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 是实际意义上的民生节目。

以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为例。江西卫视《金牌调解》除具有上述人民调解的特点外, 还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普教性。由于利用电视这个先进传媒, 把对当事人个案的调解活动播放展示给观众, 不仅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 也让广大观众从中受到教育、启发, 发挥出了一般人民调解活动起不到的示范宣传和普法教育作用。二是“法、理、情”并重。

江西卫视《金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 除了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道德进行调解, 还十分注重“理和情”的说和, 使当事人在“法、理、情”的面前, 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心悦诚服地平等协商, 化解心中的纠结, 使纷争得以解决。三是团队性。

《金牌调解》除了主持人章亭和胡剑云、柏万青等金牌调解员外, 还有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观察员队伍, 这有利于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法、理、情说得更全面、更清楚。四是私密性。

由于电视调解面向全国的观众, 当事人有些隐私在现埸不便说出来, 或有些想法不便在对方面前说出来, “密室调解”个别对话, 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五是互动性。一是让当事人双方互动, 各自诉说自己的诉求, 让他们通过《金牌调解》这个平台了解对方的看法想法, 使缺乏沟通的双方, 听到对方的心声, 这有利于化解他们的误会和心结;二是调解团队与双方当事人的互动。六是真实性, 节目内容全部真人真事真表现, 毫无捏造。

三、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电视调解类节目在各地电视台都是相当地火, 并且越来越火。这类节目对家庭和睦, 密切亲情, 社会稳定的确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但是, 调解类节目也有其舆论监督的局限性。

1. 调解的事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局限性。

以南京电视台的《有请当事人》为例, 有些事件的起因是城市拆迁导致的市民之间的房产争夺, 但是关于城市拆迁等涉及面广的话题, 媒体的舆论监督却很有限, 并不能督促有关部门依法行事, 或者到节目现场出镜。所以, 这种对于个体市民具体矛盾的调解, 其实是“治标不治本”, 无法解决体制性矛盾。能够直接调解的大都是家庭琐事、邻里小事。由此可见电视调解类节目存在局限性。

2. 当事人隐私没有保障。

此类节目往往乐于展示双方冲突的戏剧性, 因为受众主要是普通民众, 节目组往往就通过过多地揭露个人隐私, 记录原生态的生存状况等来吸引受众眼球。时间久了, 必然会引起部分观众反感。

3. 凡是调解类节目, 大部分的调解员或主持人过分追求“和为贵”, 劝和不劝散。

但是有的当事人所发生事情的性质真的是很恶劣了。有的节目中, 男方居然在电视镜头下上前殴打女方, 即便这样调解员还苦劝双方复合, 有什么意思?这样的节目就很容易误导观众, 即使丈夫殴打妻子也无大碍, 二人一起就好。如果这样, 节目连基本的是非观都混淆了。

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 记得有一期节目, 夫妻矛盾真的很深了, 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 他们就是劝离不劝合的。只有这样, 节目才更真实, 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民俗旅游文化的优势与不足 篇10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的优势

鄂温克人是历史悠久的森林狩猎民族,在无数次的迁移与变迁中,其民俗也在为适应所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厚重而多层文化的痕迹,同时保留着自己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为现在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旅游开发提供了资源基础。

1. 环境优势

根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我国最北部的一座城市。总面积19659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75%,人口17万。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旅游景点有满归国家森林公园、犴玛自然保护区、木屋度假村等。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住宿等服务条件具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距离根河市区仅有四公里,驱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呼伦贝尔市推出的“五彩呼伦贝尔旅游精品线路”中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是其重要的景点。

2. 物质民俗

生产民俗:狩猎技术(弓箭、地箭、滑雪板、桦树皮船在狩猎中的运用)、饲养驯鹿经验、渔猎、采集。

交通民俗:驯鹿、爬犁、滑雪板、桦树皮船。

居住民俗:撮罗子、木刻楞。

饮食民俗:列巴、肉干、驯鹿奶、手把肉、野菜(蘑菇、野韭菜、野葱、黄花菜、柳蒿芽)、野果(红豆、稠李子、羊奶子、山丁子、笃柿、水葡萄、草莓、坨莫)、果酱。

3. 社会民俗

民间娱乐:射箭、滑雪。

节庆民俗:“瑟宾节”、定居节。

人生礼仪:婚姻礼仪。

4. 精神民俗

信仰民俗:萨满教、东正教、原始信仰(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

民间艺术:篝火舞、鄂温克民歌、弹奏口弦琴。

民间艺术:桦树皮制品制作、木雕、兽皮制品制作。

岁时民俗:用狩猎经验、动植物生存活动、自然的变化区划分季节、时间。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存在的不足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最朴实的文化,是最真实的文化。鄂温克族民俗旅游资源随处可见,如狩猎技艺、自然知识、撮罗子,以及他们对待生命的理解和思考。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民俗旅游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和挖掘的深度不够。

1. 提高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总体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开发战略。鄂温克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挖掘的还不够,现有的博物馆规模小,配套设备差,展示种类单调,参与性不强。并往往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把民俗文化搞成了单纯的文化活动或者商贸活动,忽视了民俗活动的旅游属性,造成文化为经济唱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本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脉络,而盲目开发建设使旅游文化氛围丧失。

2. 提升旅游产品的民俗含金量。

民俗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转移在精神需求的消费,因此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旅游纪念品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生产更多更好的民俗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反映鄂温克民族的自然与文化,而且能够活跃旅游商品市场。

3. 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随着现代对传统的冲击,许多民俗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今已经有许多民俗消失,并有许多的民俗面临消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下,我国各地各民族都在为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做努力。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鄂温克人口不足二百人,其文化处于大文化边缘中,加之商业经济和金钱价值观念驱使下,民俗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并有一些开发者的误读或歪曲,造成民俗的失真、庸俗化,因此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保护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开发高品位的民俗旅游资源。

(作者单位:根河市委党校)

优势及不足 篇11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优势

1.1专业理论扎实, 学习能力强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以来, 大批青年教师进入高职院校, 他们都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课件制作, flash动画, 插入录音、视频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 青年教师还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 能够查阅中外书籍、 报刊、文献等, 将国外的先进经验、技术、理念引入教学之中, 大胆地进行教学设计, 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1.2富有工作热情, 可塑性强

青年教师大多数刚刚走出校园, 他们朝气蓬勃, 积极向上, 对工作充满了热情, 以笔者为例, 每节课前都会认真备课, 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各地名师讲坛, 整合现代教育技术,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因材施教, 课后适量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并且利用课余时间, 积极听课, 虚心求教, 博采众长,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3师生之间代沟小, 易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 代沟小, 易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笔者为例, 每节课上会设置若干个问题, 展开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通过思考, 学生能够将知识点记忆地更牢固。课间, 笔者会选择性地播放一些时下流行、思想积极, 且学生热爱的MV或动画, 使学生从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课后, 深入学生之中, 了解她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 聆听她们的心声, 对她们进行适时的因势利导, 解除她们的困惑, 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

2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不足

2.1教学经验不足, 教学艺术欠缺

高校青年教师虽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 对教材内容理解不透彻, 难以把握知识的重难点, 只能生搬硬套教学大纲, 导致主次不分, 甚至本末倒置。由于教学艺术欠缺, 不懂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专业、不同素质的学生均采取统一的授课标准, 使基础扎实的学生觉得课堂知识简单, 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则感到学习负担过重, 甚至消极怠学[1]。课堂上师生之间不能良好的互动, 课堂气氛差, 教学效果不理想。

2.2科研意识淡薄, 科研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科研能力薄弱的问题。一方面, 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申请者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 而青年教师多为中级及以下职称,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青年教师初涉工作岗位, 对于高职院校开展的教研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参与教研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2.3思想落差大, 心理复杂多变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作为高学历人才, 他们都拥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他们渴望有机会能施展才华, 然而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各类评优评先、科研项目申报、出国进修等项目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 使青年教师自信心受挫;加之工资待遇、工作环境、 生活条件等与理想落差较大, 种种原因都会使青年教师的思想起伏较大, 心理复杂多变。

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如何扬长补短

3.1做好“传帮带”, 建立教学督导制度, 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以笔者为例, 初涉工作岗位, 教研室即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从教态、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取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堂设计等多方面来指导笔者的成长。同时, 笔者所在的学校还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 通过督导听课、评教、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等方式, 来评估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 并及时帮助青年教师纠正授课过程中的不足, 以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3.2健全激励机制, 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科研, 提高科研水平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青年教师应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积极参与教研科研活动[2]。学校应出台一项政策, 使科研工作公正、公平、公开、透明, 同时健全激励机制,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编写教材、参加学术交流等, 并将科研工作列入年终考核内容, 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同时, 对于在教研、科研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应予以奖励, 以激发青年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提高科研能力。

3.3加强师德教育,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陶行知) ,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 更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一方面应开展师德教育, 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另一方面也应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 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动态, 及时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4结语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那么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3]。青年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 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同时虚心求教, 取精华, 弃糟粕, 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日益进取, 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摘要:青年教师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 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 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本文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着手, 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体会, 探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如何扬长补短, 日益进取。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优势与不足

参考文献

[1]华子瑜, 张琴.浅析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的教学特点[J].继续医学教育, 2005.

[2]王钰.浅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J].文教资料, 2009.

上一篇:自动化施工管理的电力下一篇: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