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对策

2024-06-22

形势与对策(通用12篇)

形势与对策 篇1

近两年来针对目前资金的形势, 重报集团对资金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找准了资金状况的不足, 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 在强化资金管理, 合理运用资金、增强创收能力等方面采取了措施。

资金状况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户欠款的巨额拖欠。客户的拖欠主要是印务公司、广告公司客户的拖欠。印务公司客户的拖欠截止2006年12月已达到7500万元, 广告公司已从2005年的12月2500万元增加到2006年12月的3000万元。

二、投资规模过大。主要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原材料的使用资金、集团综合部门及二级核算单位的经费支出。

三、外债内欠包袱沉重。由于客户的巨额拖欠, 集团欠银行借款已达3亿元, 要想增加银行借款已很困难, 集团的货币收入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币支出的需要。截止2004年底欠各供货单位的款项达1亿元。

四、销售收入增长缓慢, 使货币流入量未得到大幅度提高。过去几年, 集团各项销售收入仅增加了4%左右。

从集团目前的资金形势分析, 要依靠外部环境的改善来缓解矛盾是不现实的。因此, 集团首要任务是着眼于内部管理的加强, 要自觉认清形势, 做好过一段时间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在经营、生产、销售诸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强管理, 才能使集团的货币收入满足集团对资金的需求。为此, 集团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具体内如下:

一、针对客户对集团款项的巨额拖欠情况, 特别是对印务公司、广告公司款项的拖欠, 大力组织催收货款工作, 把催款工作任务落实到集团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 并与奖励挂钩。催款工作中, 对客户拖欠进行全面认真分析, 分别处理:对存在有质量问题及其他纠纷的客户拖欠, 由有关部门及二级单位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对具备收款条件的拖欠, 由计财处组织有关部门及二级单位催收;对久拖不还的客户, 采取诉诸法院进行催收;对有欠我集团货款的单位, 若我集团也欠其货款的, 则与其协商采用“抵扣”的办法结算;对目前付款有困难的单位, 与其协商办理“承兑汇票”解决。总之, 尽力保证集团各项款项的及时收回。

二、压缩投资规模, 加强成本控制, 压缩集团管理费用、各二级核算单位的经费开支。

1、制订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严格执行, 对未开工及短期内无效益的投资项目一律停止。为保证集团可持续发展, 结合集团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集团从2003年以来, 就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实行投资计划额度管理, 如:2003年, 集团将固定资产投资额度控制6500万元, 其中:生产建设投资200万元, 重点项目投资6300万元。2005年以来, 集团对樵坪工程中在建的、未开工的项目一律停建, 压缩投资上千万元

2、去年, 集团采取加强成本控制管理, 规范印刷物资招标、控制专刊版面和新闻版面, 加强综合成本管理。对经济效益低, 亏损较大的《重庆经济报》、《都市热报》实行了停刊, 仅印刷成本每年就为集团节约上千万元;对《时代信报》、《消费导报》重新改版和定位, 打造成一张内容更新、更丰富、更具可读性、更具市场价值的报纸, 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为了降低竞争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集团还制定了“做大做强晨报、做优做强晚报、商报”的竞争策略;对集团需求量最大的原材料——印刷纸的价格, 实行统一的招标制度, 降低了单位成本及总成本。通过这一系列措施, 大大减少了集团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

3、对企业管理费和二级核算单位的经费, 集团经营管理部门给各级核算单位制定指标, 控制使用, 逐月严格考核, 做到奖惩兑现。

三、设立内部银行、集中资金, 集中财务支出的审批权。集团计财处设立了内部银行, 它在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及会计核算上相对独立。集团及各二及核算单位的一切收支, 都必须经过集团内部银行结算, 这样一来, 集团以内部银行为纽带把集团与各二级核算单位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会计核算网络。集团各开户单位的对外结算业务及各开户单位之间均采用集团自制的内部结算凭证, 通过内部银行办理结算业务, 如现金支票、转账支票、信汇、电汇、托收承付等。集团计财处在设立内部银行基础上, 将各二级核算单位的银行账号收归其统一管理, 集中资金, 使各渠道的资金都统一由计财处归口平衡, 统一调度, 合理安排, 保重点, 保急需。集中财务支出的审批权, 坚持由计财处处长审批。

清理各二级核算单位设立的三级核算账户, 理顺集团内部核算体制。集团对二级核算单位设立的三级核算账户, 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注销不应设立的三级核算账户进行注销, 将其资金划转到集团计财处账上;对继续开办的单位彻底理顺同集团计财处的关系, 实行归口管理。

四、调整广告策略, 努力提高广告收入。

1、打破传统广告模式, 开创相关新型业务。传统的经营模式限于“拉拢式”经营, 即简单地面对面商谈, 你出钱我登广告, 广告经营者与客户没有更深层次地合作。在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 如果一味沿袭传统方式, 只能走进死胡同。为此, 集团广告公司调整采取了以下措施: (1) 以活动为载体, 大力开发部、委、局广告, 即在原有基础上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 以创新精神为动力, 以西部开发为契机, 充分发掘新的广告宣传业务。 (2) 为大型社会活动出谋划策。一个大型社会活动的宣传策划往往是一个小广告公司所不能胜任的, 必须利用媒体配合宣传, 介入大型社会活动的宣传策划, 争取到广告业务, 才能使经济效益出现十分显著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利用信息传播优势, 与广告主密切合作, 共同运作, 共担风险。市场上一些项目一旦借助媒体优势, 就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报纸的传播优势作为投资与项目持有者合作, 共同经营、共担风险, 就会得到比单纯地收取广告费更大的收益。

2、努力改变广告版面陈旧格式, 形成特色与品牌。版面设计直接决定了读者对报纸的最初感知, 独具特色的版面犹如精美的外包装,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并能抓住读者的眼光。而客户投入广告的目的也在于吸引读者进而对产品产生兴趣。因此在有了好内容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版面设计水平, 形成自己的风格, 是争取客户与读者的关键。为此, 集团广告部对汽车、房产、家电、医疗、通讯等版块根据行业特点, 尽力突出各自特色, 形成具有独立风格的版面。

五、由单一的报纸产品经营积极向多种经营发展, 努力创收。报业是集团的内容产业, 发展多种经营要紧紧围绕内容产业的开发、增值服务、产业链等关联产业开展。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报纸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目前, 新媒体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使用新媒体的消费者日益增多, 正在催生出更多的传播渠道、媒体形式和替代品。加快传统报业、平面媒体向网络媒体、流动媒体等新兴媒体的互动融合, 促进报业集团增长方式的转变。近期集团在发展广告、发行、印刷产业的同时, 首先把发展华龙网放在首位, 以华龙网为平台, 发展新媒体。其次, 发展旅游经济, 做大重庆新闻旅行社, 不断培育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之, 集团自采取这些措施以来,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 通过压缩投资规模, 加强成本控制, 压缩集团管理费用、各二级核算单位的经费开支, 控制了资金需求, 控制了资金占用的上升;通过欠款的催收, 广告策略的调整及开展多种经营, 集团的货币流入量大大地提高了。正因为增加了货币流入, 抑制了资金需求, 减少了资金占用, 才使集团保证了生产的正常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形势与对策 篇2

我国中职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后便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系统工程,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的需求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教育要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在培养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的同时,一定要牢牢把握社会需求的命脉,按照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中职检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是中职检验教育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中职检验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中职检验教育毕业生是否能被社会接纳,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

一、社会对中职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对中职检验专业学生的要求,我们在大连市进行了相关的社会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三十余家各级各类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以及社区医院、县镇医院等)和十余家各类生物制品、生物制药企业。汇总调查结果如下: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要求中职检验专业毕业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和较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也就是说要具备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这是社会发展对中职检验教育的要求、是就业形势的要求,也是中职检验专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中职检验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都要紧紧地扣住这一主题。

二、检验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与就业对策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培养社会需要的检验人员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需要。要经过有效的中职检验的教育,将“普通人”打造成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并使其很快地融入到社会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按照《检验专业资格考试大纲》调整教学大纲

《检验人员资格考试大纲》根据医学检验实际的要求,规定了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检验人员的上岗的资格,因此中职检验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大纲中的各项条件,达到各项标准。这是专业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的主题。为了使教学密切结合《检验人员资格考试大纲》,要在认真研究分析上岗资格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各门专业课的实施性教学大纲,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始终贯穿《检验人员资格考试大纲》的主线。要切实做到教学与临床检验工作紧密结合,以利于学生检验能力的培养,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施项目教学,提升专业技术技能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小组的方法,为完成一项工作展开分析,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运用已经掌握了的技能,获得新的`技能。通过实践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团队协作,在接近实际工作的环境下完成此项工作。教师是实践小组的一分子,起到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索的作用。使学生运用过去已知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项目的分析、发掘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和训练,在完成上岗资格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增强技能。“

医学检验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各个学科又有交叉。通过项目教学可以将不同的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完成,真正获得知识与技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停留在被动的记忆过程中。

1.检验专业项目教学的实例。项目的选择是依据检验专业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和临床实际确定的。

项目:血液白细胞分类计数。  项目教学法融合了当前的三大教学法的特点,即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整合了相关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融人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学生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培养为最高成就目标。

(三)实行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实施全程职业教育

在检验专业的教学中,一提到专业技能的培养,人们就会想到专业课的教学。但仔细分析检验专业技术技能的构成,就会发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基础教学过程密不可分。医学检验的技术技能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基本技术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基本技术技能是医学检验人员工作的基础,专业技术技能是检验人员基本素养的体现,专业技术技能的建立依赖于基本技术技能的支持。因此,基础课教学过程在检验专业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生化检验的蛋白电泳分析中,试剂的配制、玻璃器材的使用、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分析、结果分析等等诸多方面都是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基本技术技能为基础的。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这些基础课的基本知识为指导,运用这些基础课程的基本技术技能如分析天平的使用、摩尔浓度的配制、常用仪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来完成检验工作。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支撑,学生很难独立圆满地完成蛋白电泳的分析。

1.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无缝对接。课程对接是根据临床检验工作对检验人员的要求(《检验人员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制定出专业课教学的理论重点和技术技能;根据专业课教学的理论重点和技术技能确定基础课教学的理论重点和技术技能。“知识、技能、共同生活知识和生存知识是同一个现实的四个密切相关的方面。”经过课程对接,使所有的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检验专业的工作实际来进行,学生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都紧扣职业的主题。

2_从整体上完成项目教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同样需要从整体上完成项目教学。例如,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所需的摩尔浓度,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检验所需的百分浓度,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所需的比例浓度,以及这些浓度的相关的实验技能包括移液管的使用、溶液的配制等都是无机化学课程关于浓度内容授课的重点,学生能熟练这些浓度的计算、熟练配制相关的溶液、熟练使用相关的容器与量器是专业课对该基础课的要求。具备这样技能的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是应用这些技能,而不是重新复习和训练这些知识和技能。

经过了这种课程对接后的基础课,也许会显得凌乱,课程不再自成体系,甚至不再完整,但课程中却贯穿着职业性,是专业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符合专业工作的要求。使学生充分了解学习与运用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周边安全形势四大变化与中国对策 篇3

美国借道双边同盟重返亚洲,在地区安全秩序上试图构造“雁型安全模式”。美国重返亚洲加大了周边国家对我国的离心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有所减弱,使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加了复杂的不利因素。

说起“雁型模式”,人们都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一种说法:东亚经济发展犹如一队大雁在飞翔,其中日本是领头雁,“亚洲四小龙”紧随其后,再后是其他国家……

而目前在亚洲正形成一个新的“雁型模式”,即以美国为领头雁的“雁型安全模式”。这个“雁阵”中的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借势朝鲜半岛的争端,美日韩又在进一步磋商建立三边军事同盟。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关系。美国特别强调东盟作为地区多边主义支点的重要性,同时承诺将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尤其是承诺赋予印度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在美国试图塑造的这种亚洲地区安全秩序的第二梯队中,美日同盟被置于首要位置,是美国与亚太地区接触的“基石”。2010年是美日同盟建立50周年,美国高调要求日本复兴军事同盟关系,尽管日本民主党的鸠山政权初期不打算应承,但随着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发生,日本迅速改变了政策,强化了同盟关系。美韩同盟也因“天安” 号事件和朝鲜炮击延坪岛事件而进一步强化。7月21日,美韩举行了两国历史上首次“2+2”会议,决定深化和扩大同盟合作。

此后,美日韩逐步走向三边同盟。在12月初举行的美日韩三边外长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声称,美国与日本、韩国的条约同盟是数十年来亚洲和平与稳定的基石,而日本与韩国的伙伴关系又有助于这种稳定与合作的三角关系。三国外长会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关系。

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的密切合作。美国启动了与泰国的《创造性合作伙伴协议》,与菲律宾签署了《千年挑战和约》,以加快菲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美国和菲律宾计划于2011年1月首次举行两国间的“2+2”战略对话。美国和澳大利亚于2010年11月8日举行“2+2”会议,双方表示要强化军事与防务合作关系,两国官员同意设立一个工作组,探索加强双方军事合作的方案,其中可能包括美国军队使用澳大利亚的港口、机场和军事基地等。

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的关系。2010年7月,希拉里依次访问了阿富汗、巴基斯坦、韩国和越南。越南总理在2010年10月底的东亚峰会上表示,金兰湾将再次开放,与外国海军共享。尽管越南方面表示越南不会成为美国的军事盟友,不依靠美国实现其安全方面的目的,但鉴于越南在东盟的地位,此举将给东盟造成重大影响。11月初奥巴马接连访问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尽管目前美印贸易只相当于中美贸易的1/9,但美国认为印度是一个像中国那样在未来可以取得经济业绩的巨人,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对抗中国地位的战略意图。而印度尼西亚则是该地区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出生地。

第四梯队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是美国塑造亚洲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印度学者曾提出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观点,即中国寻求一个多极世界、单极亚洲的格局,而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单极世界、多极亚洲。也就是说,中美双方对亚洲地区秩序的理解存在显著的差异。美国一贯以塑造地区秩序来彰显实力,现在被塑造的对象轮到亚洲了。9月,希拉里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到与“地区”相关的词语的次数多达24次,表现出对亚太地区的高度重视。

奥巴马政府强调亚太地区的新局面,要求搭建新的机构性架构,以最有效地实现合作前景、建立互信并减少竞争摩擦。2010年1月12日,希拉里在夏威夷专门就亚洲的地区性架构发表讲话,阐明指导美国与该地区进行积极接触和发挥领导作用的五项原则。尽管希拉里强调美国在亚太各种机构中的参与和领导作用可以让各方受益,但实际上最终美国获得的利益实现了最大化。

美国非常重视东盟的作用。希拉里于10月28日在出访亚太地区之前在夏威夷发表的政策讲话中,提到美国把东盟视为东亚地区正在形成的地区性结构的支点,是“诸多政治、经济和战略问题上不可或缺的机构”。美国2009年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为加入东亚峰会铺平了道路。2010年,希拉里参加了在河内举行的东亚峰会,美国也表示2011年东亚峰会在印尼召开时,奥巴马总统会重返印尼。日本媒体称,这标志着亚洲迎来以中美日为核心的新一轮博弈。

除此之外,奥巴马政府致力于扩大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早在2005年,新西兰、智利、新加坡和文莱即签署《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TPP)。2010年美国积极申请加入该协定,同时申请加入的还有澳大利亚、越南和秘鲁。美国向TPP的迈进,可能有助于重新确立美国在未来地区经济一体化讨论中的领导地位。马来西亚学者认为,未来该地区的经济前景可能由三个不同区域强国主导的彼此重叠的模式构成:美国将主导TPP八国(P8),中国寻求全东亚自由贸易区(EAFTA),日本则将寻求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CEPEA)。美国试图拾起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遗产,在泛太平洋地区构建自由贸易区,在某种程度上,这分离了目前正在谈判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势力,并且还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

在美国看来,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新秩序是不能容许的,美国介入亚洲的目的是维持和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論是东亚峰会的扩容,东盟10+8防长会议机制的建立,还是TPP进程的强势推进,都潜藏着亚太地区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和对中国崛起方式的深度疑虑。

朝鲜半岛:“软肋”面临的威胁

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软肋是东北亚,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危急的一年,在同一年发生两起严重的军事安全事件,这在朝鲜停战后57年来不曾有过。美国和日本趁机迅速介入,在朝鲜半岛西部和东部海域进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雏形初现。这给中国带来了安全威胁,使朝鲜半岛出现了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以朝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历史上,1895年的甲午战争、1905年的日俄战争以及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等都在这个地区。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以及60年代中国与苏联的珍宝岛冲突都对中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危急的一年。在同一年发生两起严重的军事安全事件,这在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57年来不曾有过。不仅世人关注的“六方会谈”迟迟未能重启,因韩国“天安”号沉没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联动效应,更使朝鲜半岛局势急转之下,进入新一轮动荡期。

“天安”号事件后,美国和韩国转而推行对朝强硬路线,试图以强大的武力来震慑朝鲜。而朝鲜对外政策也趋于强硬。延坪岛炮击事件后,美国与韩国在西海(即我黄海)举行历史上双方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标志着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不过,朝鲜半岛形势虽然危急,但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临近年底,朝鲜的政策出现了缓和迹象。朝鲜向国际社会宣布,朝鲜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以便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在现阶段乃至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在朝鲜和韩国、美国、日本阵营之间,由于缺乏基本的战略互信,突发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地区性的危机,且危机还可能持续升级。在现阶段,各方缺乏进行多边安全对话的基础和意愿,更遑论建立一种各方认可的多边安全合作的制度安排。总体上看,目前对抗和冲突的逻辑支配半岛事态的发展。

朝鲜半岛事态发展为美国积极介入创造了机会,美韩、美日的联合军演意味着一个兼具攻防能力的美日韩小型多边安全机制雏形隐现,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由此可见,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行为和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挤压,已经使中国面临严重的双重挑战。亚洲国家彼此间的窝里斗,是美国在此地坐收渔翁之利的最大“助缘”。

美国和韩国对中国在“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后的反应不满,指责中国不主持公道,一味偏袒朝鲜。中美关系和中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损害。特别是韩国国内对中国的不满情绪迅速上升,而且仍在持续。

延坪岛炮击事件后,中方关于迅速开始六方紧急磋商的提议再次遭到美韩日三国的拒绝。中国的朝鲜半岛外交遇到了复杂的难局。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促使朝鲜半岛形势“转危为机”不可或缺的斡旋者。因为只要敌对各方均缺乏发动全面战争的意愿或能力,它们最终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回到谈判桌前解决问题。而这离不开中国的帮助。因此,在各方可能“擦枪走火”的情况下,中国所要做的是静观局势变化,以静制动,而不是轻易作出情绪化的反应。

海上风浪:海洋安全环境恶化

海上安全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海洋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判断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标。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美国的亚太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借美国重返亚太之势在海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潜力大大增强。因此,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海上压力将常态化。

2010年,围绕南海争端主要有两件大事:其一,一些国家利用所谓“南海是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下文简称“核心利益说”)指责中国“日趋明显的扩张性军事行动和强硬外交政策”。其二,美国适时利用南海事务,多次坚称自身在南海的航行自由权,与中国就此数次展开激烈的交锋,并支持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2010年4月,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军队寻求扩张海军力量》一文,7月该文被日本共同社引述,引起中国和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文中声称,中国政府于2010年3月首次向访华的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声称,南海是关系到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不允许任何人干预南中国海事务。而在这之前,中国只将台湾问题、西藏和新疆问题等定位为“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说”一经出台,便被国际社会不加分辨地全盘引用,成为佐证中国外交转向扩张的重要论据。而这一说法并没有官方来源,没有得到官方确认。学界和各种智囊机构的态度也较为谨慎并提出质疑,有军方学者撰文表示,“南海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提法仅见于中国个别学者的言论,并非高层领导的正式表述,更未写入国家战略性报告或者法律性文件。

长期以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这并不代表放弃主权要求。只是中国在美国高调介入亚洲事务时彰显主权,会成为将东南亚国家及背后支持的西方国家团结在一起、对中国实施遏制的一个契机。

国际社会对“核心利益说”的强烈反应,表现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中国崛起的严重忧虑。国外把“核心利益说”解读为崛起后的中国在划分东亚的势力范围,中国今后的外交政策会日益咄咄逼人。国外还普遍将“核心利益说”与钓鱼岛“撞船事件”相提并论,据此判定中国将采取日趋强硬的外交政策,中国崛起会对世界秩序产生重大的不确定性。

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的争端,一直以来就是中日之间的领海领土主权之争,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的爆发,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外交的新举措,以及中国突破美国海军的传统势力范围之后对旧地区秩序造成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周边国家对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疑虑。

“撞船事件”后中国的反应速度与力度,让日本外交界感到中国的反应“超出了迄今为止的底线”,与以往发生冲突时中国尽量防止事态发展成全面冲突不同,此次日本人认为中国的反应似乎已顶掉了“安全阀”。甚至有日本学者呼吁,为阻止中国一意孤行,各国将从经济、资源和安全保障领域构筑对华包围圈,日美两国应肩负起主导构筑对华包围圈的重任。

“撞船事件”发生后中国的对日措施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一些国外媒体和学者、官员将中国的反应“升级化”看待,将中国描绘为“粗暴大国”,甚至给中国的反应与举措戴上“中国威胁论”的帽子。

与中国存在南沙群岛主权纠纷的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撞船事件”后的“强硬态度”也表示了担忧。日本学者紧紧抓住这种“担忧”将南海问题与钓鱼岛问题“扯”在一起。日本学者夸张地断定,“当前的中国外交似乎是以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为鉴,将列强的侵略手法运用至侵犯越南和菲律宾领土以及日本的领海上”。毋庸置疑,日本学者的这种 “逻辑论证”旨在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蛊惑东南亚地区人民对中国的信任和友好,实现日本联合东南亚“共同对付”中国的企图。

但也必须看到,“撞船事件”后,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增大了。对于钓鱼岛问题,中日在认知上是有偏差的。在认清这个事实的前提下,中国要避免为美国拉拢东南亚国家联合牵制中国创造“可乘之机”,从而使中国在领土维护时处于更不利的局面。

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前,2010年4月,中国海军舰艇穿越宫古海峡(琉球群岛主岛冲绳岛与宫古岛之间的公海)进行正常训练。日本媒体对此进行了大肆渲染,并将之视作中国突破第一岛链、挺进西太平洋区域的突破性举动。

如果从海上安全审视中国周边安全,那么南海争端升温、钓鱼岛“撞船事件”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南海、黄海、东海等区域都出现了相当的动荡和不安定,以美国主导的、周边国家参与的海上军事演习贯穿整个2010年度,而中国也相应地加大了对抗力度。亚太海域频繁军演固然与一系列突发性事件相关,诸如“天安”号事件、朝鲜炮轰延坪岛等,但更长期性的、根本性的原因是美国重新高调介入亚太事务、试图维持其在亚太的军事优势的战略意图与实力上升中的中国实施“走出去”、加强国防现代化的战略转型相互碰撞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海洋战略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中国的行为更多的是为了适应中国的客观需要,国防现代化尤其是海军现代化是中国国家现代化的一部分。海洋战略的转变是适应国家需要的客观之举,与“走出去”战略相适应。

对此,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将中国海洋战略作为判断中国崛起路径的重要指标。一些国外舆论认为,目前中國海军仍然相对落后,短期内仍无法与美国抗衡,但是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为其军队的转型和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持,经济危机后的中国在外交上已不仅仅是自信而是咄咄逼人,中国加快了军事现代化的步伐。因此,面对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国际舆论十分关注,周边国家尤为突出。故而,当美国提出重返亚太,中国周边国家多采取欢迎的态度,虽然他们也怀疑美国在国内经济状况一片糟糕的情况究竟能够采取多少实质性的措施。

在中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美国高调重返东南亚的背景下,中美围绕南中国海的角逐,意义早已超出了问题本身,它标志着中美将在打破和维持现行亚太安全秩序上进行长期博弈。而随着中国海军现代化的发展,中国面临的海上压力将会常态化,海上安全将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水”的考验:周边非传统安全形势

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间关系好坏的重要因素,2010年中国周边非传统安全形势凸显为水的问题,诸如水灾、河流等跨境问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对中国公共外交构成重大考验。

2010年7、8月份,巴基斯坦发生特大洪灾。洪水淹没了巴基斯坦近1/5的土地,波及约2000万居民,近200万人无家可归。

洪灾后,为有效应对灾难带来的系列混乱,巴基斯坦军方的授权被大大提升。与军队的积极参与形成对比,文职政府在抗洪上的反应很不得力。有很多评论认为,巴军队不会放弃自己在政府和政坛的至高地位。如果军队介入政府并对联合力量施压的话,军队有可能重新控制政府,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不稳定性增加。

此外,洪灾与反恐成效、非政府组织之间也存在关联性。为巩固之前的反恐成果,争取民心,巴基斯坦政府原计划在开伯尔—普什图省花费数十亿美元兴建发展项目,而洪灾将大大延迟这一进程。为了争取民意,各种力量开展了对巴民众的公众外交,很多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且大都比政府机构更有效率,这就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巴基斯坦洪灾后,国际社会给予了巴很大的援助,这对缓解巴基斯坦自然灾害、进行人道主义救助、维持地区和平与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国际合作的背后,传统的地缘战略竞争并未消失。除了“声望”等软性因素,美国积极参与救灾背后还有很浓的“阿富汗”色彩,美国很可能以救灾来换取巴基斯坦政府对打击阿富汗境内极端势力的支持。另外,美国还将巴基斯坦洪灾与气候问题联系起来,再次证明了美国作为全球性大国设立议事日程的能力。

作为历史上与巴基斯坦有过不友好经历的国家,巴基斯坦部分民众对政府接受印度捐款发出了不同声音。巴基斯坦部分媒体认为,“接受印度这样一个历史上曾是巴敌人国家的捐赠,正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巴基斯坦政府在救灾上表现不力”。更重要的还不是巴基斯坦国内民众对接受印度捐款的态度和认知问题,而是洪灾可能带来的巴基斯坦实力削弱、印巴力量对比不平衡加剧以及可能对整个南亚安全架构产生影响的问题。

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巴基斯坦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提供了支持和帮助。然而,外媒对中国的救灾也有不少负面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显示出中国的公共外交仍有待加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舆论影响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外媒借洪灾造势、担忧中国在南亚的系列举措(如中国对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孟加拉国的吉大港的港口援建)、给中国崛起设置障碍的意图。

对中国周边安全形成挑战的另一项非传统安全是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争端。2010年初,湄公河下游四国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发生了严重旱情,导致湄公河水位下降到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地区的水位仅33厘米。受干旱影响,泰国等国的大米产量受到严重冲击,而且湄公河的低水位严重影响了湄公河沿岸国的旅游、航运和渔业的发展。同样遭遇旱灾的还有中国的西南地区,其河流水位也降到50年来的最低水平,人民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遇旱灾之苦在历史上不算少见,但2010年的旱灾却引发了一场关于湄公河水量下降和旱情原因的争论,而这场争论造成的后续效应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湄公河干旱所导致的周边国家和域外国家的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对中国“大坝威胁论”和中国“干旱责任论”的渲染和攻击,不仅严重误导了中国周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与态度,继而影响到其政府对中国的行为判断,破坏了良性发展的周边关系。而且这些对“中国威胁论”的推陈出新会严重地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和平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舆论环境,给中国带来更多国际社会的压力。另外,美日等国也乘势介入中国周边事务的处理,扩大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牵制中国。

面对相关的湄公河水域开发争端,我们当前需要做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思考中国如何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创建相关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在机制框架内协调解决澜沧江—湄公河的环境保护与开发问题。二是思考在美日介入湄公河地区事务已成为现实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发展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双边关系,如何减少美日牵制的消极后果。

中国应调整周边外交战略

随着美国高调介入亚洲事务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趋于恶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互动进程,正在告别过去十年的稳定态势,进入了一个战略摩擦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将减弱,周边国家对我海洋经济资源的争夺将加剧,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角逐将越来越决定亚太地区的秩序,为此中国应该调整周边外交战略。

中美关系的调控空间缩短、缩小,战略性摩擦在所难免。今年以来,美国在中国周边的一系列动作,包括强调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权、加强美越安全合作、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强化等都释放出明确的信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加深,美国要把中国的崛起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绝不允许中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为防止中国对美国领导地位形成挑战,美国加强了对亚洲外交的力度,在中国周边步棋设子、巧妙经营。美国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的问题,见缝插针式地介入到亚洲地区秩序中,相互联动制造和利用摩擦与争端。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将成为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代表的模式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模式之争的焦点,有可能导致中国投入颇多的“10+3”机制名存实亡。在后危机时代,美国如要振兴其经济,就必须深度参与区域贸易。美国在TPP 中将处于绝对优势,在跨太平洋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强势推动TPP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由于TPP成员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各异,特别是包括越南、马来西亚等与西方“另类”的国家,可以预见,民主、人权等问题不可避免会成为各方争议所在。目前中国尚不是TPP成员,日本、韩国加入TPP,有可能导致中国投入颇多的“10+3”机制名存实亡。

印度2011年的动向值得分外关注,将成为检验大国关系的试金石。除了美国拉拢印度之外,日本与印度迅速走近,将影响中国在地区内的经济竞争力以及对东盟的影响力。2010年9月日本与印度就签署“经济伙伴协议”(EPA)基本达成一致。10月,印度总理辛格借出访越南之机出席东盟与印度领导人会议。12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双方一致认为“中印关系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全球和战略意义”。2011年,印度如何在美国、中国、日本之间作出进一步的抉择,可以看作是大国间关系亲疏远近的一面镜子。随着印度经济复苏、军事力量提升以及国际环境利好趋势进一步发展,印度国内对华强硬派的声音将上升,温和派将面临压力,执政当局维护中印关系健康发展的难度增大。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印度与美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关系将进一步发展,但印美关系仍将是印度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鉴于美日同盟体系,印美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印日关系的深化提供了基础平台。越南是印度深化“东向政策”的重要纽带,是印度军事力量辐射西太平洋的中转站,双边在安全上的合作意义明显大于经贸关系对两国关系的作用。

周边外交中经济的战略化趋势将更加突出,但其使用的时间和方式要慎重。2010年,中國对外经济政策具有了国家大战略的含义,中国通过经济手段实现了巩固和平的周边环境、塑造稳定的周边秩序的目的。即便是国际市场,也不完全是一个自由市场,政治手段和谋略可以发挥战略性作用。中国应该对国际市场的战略性含义做深入的研究,对中国自身在经济的战略化运用上的手段、管理能力以及市场行为体的应对能力做出更进一步的评估。从理论上讲,经济战略的有效性取决于对方受到这一经济手段影响时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尽管敏感性会随着中国国力增强而增多,但对方的脆弱性却可以通过其国内战略进行调整。并且,中国自身也会受到对方使用经济战略的影响。由于这种互动性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因此利用经济的战略化效应时还须慎重。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 篇4

一、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石油消耗与日俱增, 进口连年扩大, 对外石油依存度逐步提高。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2006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跨上一个新台阶, 由1997年的10%、1999年的20%、2002年的30%、2004年的40%, 扩大到2008年的50%, 2009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2%。2011年1月中石化公布上年经营主要数据, 2010年原油产量3.3亿桶, 略增0.05%, 加上中石油以及其他石油巨头的产量, 我国生产原油2.03亿吨, 较上年增长了6.9%。此外,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 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 出口原油303万吨, 全年净进口原油2.36亿吨。对比我国原油产量和净进口数据后, 可以算出,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7%, 创下新高。中石化公布的经营数据还披露了原油加工量等数据, 原油加工量很大程度上意味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

□文/李元红

着我国对油品的需求。中石化是我国最大的炼油企业, 2010年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3.16%, 达2.11亿吨。其中, 汽油、柴油和煤油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18%、10.50%和19.54%, 意味着国内对油品需求日增。中石油年度报告预测, 中国2011年原油净进口将增加11.2%,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石油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另据凤凰中文台报道, 英国石油公司报告显示, 美国能源安全前景好于中国。英国石油公司预测美国能源用量:油气进口依存度曾于2005年达到峰值, 未来20年将开始逐步下降。2030年将有50%左右的石油依赖进口, 比目前的60%有所下降, 天然气则将实现全面的自给自足。生物燃料的日产量有望到2030年提高到现在的四倍多, 达到670万桶。2020年的天然气进口量可能会跌至接近零的水平。2030年很可能将本土产液化天然气作为出口货物发往世界各地。英国石油公司预测中国能源用量:中国油气进口依存度将大幅上升。2010年中国54%的石油和13%的天然气都依赖进口。到2030年, 中国80%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气都将来自进口。10年前, 中国只有25%的石油依靠进口, 天然气进口为零, 因此这将是一个巨大转变。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二、强化我国石油安全对策分析

1、立足国内, 加大勘探力度, 寻找规模优质储量。

通过加快建成松辽、鄂尔多斯和新疆三个5, 000万吨以及四川和渤海湾两个2, 000万吨规模油气区, 使大庆油田持续稳产4, 000万吨, 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达到5, 000万吨, 新疆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 来打造“可持续中国石油”。

2、积极寻求替代能源、清洁能源。

作为最现实的大规模接替能源, 天然气将成为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和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向全国能源战线发出的新的进军号令。“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 世界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 新能源将异军突起, 成为竞争制胜的战略制高点。纵观多种能源发展的战略前景, 天然气以其优质、清洁、高效的明显优势, 成为全球最为现实的大规模绿色接替能源。经过近20年的发展, 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成为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预计“十二五”期间, 天然气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翻一番, 由目前的4%提高到8%以上。随着国家天然气价格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一个产销两旺、量价齐升的天然气大发展局面将加速形成。我国石油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突出天然气发展, 加快形成从勘探开发、管道储运和市场销售到高效利用的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推动我国绿色能源大发展。另外, 应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我国首条百万吨生物基化工醇生产线将于2011年建成投产。该项目经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批准, 由长春大成集团投资建设,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北部的兴隆山镇。该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在生物基化工醇的制备、合成工艺、产品分离等关键环节均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 单位体积生产能力增加5%, 生产成本降低10%, 能够保证连续生产时数达到330天/年。2011年生产线建成后, 将实现产值65亿元, 利税15亿元。专家介绍, 生物基化工醇是以玉米等为原料开发石油化学品替代物, 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资源替代石油资源, 走出一条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生物基化工醇, 将有助于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减少石油的进口,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石油供应的压力。

3、大力开发海上油气资源。

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起步整体都比较迟, 海上更比陆上迟, 但经过艰苦努力, 中国海油国内年产石油天然气总产量首次超过5, 000万吨, 这标志着蓝色海洋中诞生了一个“海上大庆油田”, 也标志着我国跨入海洋油气生产大国行列。据中国广播网报道, 中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全国地质工作会议上透露, 中国地质学家在南海底部发现38座油气田, 并计划于2011年实施开采。据悉, 这38座油气田均为“超厚油层和含气地层”。汪民还表示, 国土部将在“关键海域实施全面的地质和环境检查”, 包括南海北部海域、黄海南部和靠近海南岛的近海地区。

4、继续加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

石油战略储备是一项减少对石油市场依赖的战略性措施, 是强化石油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按国际能源署的要求, 国家石油储备要达到110天, 目前美国为158天, 德国为127天, 韩国为74.5天, 日本为170天。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自2007年12月正式成立后, 决策层决定用15年时间, 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由政府投资的中国首期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即镇海 (浙江省宁波市) 、岱山 (浙江省舟山市) 、黄岛 (山东省青岛市) 、大连 (辽宁省大连市) 已于2008年全面投用, 储备总量1, 640万立方米, 相当于我国10余天原油进口量, 加上国内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 我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可达到30天原油进口量。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第二期工程已规划完毕, 总库容2, 680万立方米。2010年9月末, 新疆独山子国家石油储备项目开工, 标志着第二期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全面展开。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三期工程正在规划中。据了解, 2020年整个项目一旦完成, 中国的储备总规模将达到100天左右的石油净进口量, 将国家石油储备能力提升到约8, 500万吨, 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

5、实行石油进口的多源化和多元化。

进口来源的过度集中可能造成进口的不稳定和不安全, 所以需要实行石油进口来源的多源化和多元化, 分散石油进口风险。目前, 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主要是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中东地区是我国原油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地, 占总进口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50%以上。2010年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原油约占原油进口总量的53%, 从非洲地区进口的原油约占原油进口总量的28%, 两地原油进口量合计占原油进口总量的81%。众所周知, 中东和非洲向来是国际政治军事冲突不断、战乱频繁的地区。尤其是

提要“城中村”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城乡过渡形态, 在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 城中村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科学系统的处理好城中村问题, 已成为众多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笔者试图使城中村问题与公租房建设供应联系起来, 设想以产权及其收益分配为核心, 以BOT为改造开发方式, 最终实现城中村改造及其功能的合理替代, 以期对统筹解决这两大难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机制;BOT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

在工业化、城市化全面加速的今天, 城市持续扩张发展, 城郊结合部不断外推, 许多农村在外生型的城市化进程中迅速完成了非农化转变, 但这种转变并没有使这些村落社区顺利融入城市, 而是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演变成了城市中难以彻底城市化的区域, 即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与此同时, 城市化的高速进行也使得我国各大城市流动人口剧增, 而由于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 这些进城务工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成了游离于社会保障体制之外的弱势群体, 其住房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对在社会经济二元结构与城市发展碰撞磨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 本文尝试用统筹系统的思维研究以下两个困扰众多城市政府的难题:城中村问题和保障房问题。

一、城中村形成机理

改革开放后, 我国城市化进入了“跨越式突进”的快速发展时期。这种现象在我国一些沿海城市更为明显。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 城市空间迅速向周围城郊农村扩张。这些条件启动了城郊农村的“外生型”城市化进程, 即由外部经济力量推进村庄自身的城市化。

首先, 外生型城市化改变了这些村落土地的相对区位, 提高了集体剩余土地的地价。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城市的基础设施迅速向周边延伸, 原来处于城郊的农村陆续被繁华城区包围, 周边环境的优化带动了地价飞速飙升。地价的上涨提高了剩余农用地继续保持农用的机会成本, 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 剩余集体农用地陆续被土地收益能力更高的非农产业占用。这就促使了这些村落在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后集体剩余土地也陆续非农化, 进而经济结构也向二三产业转变。

其次, 城市外来人口的剧增, 促进了城中村廉价出租屋市场的“繁荣”。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人口城市化提供了拉力, 大量异地农民工和欠发达城市的非正式务工人员向这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迁移。由于老城区内的生活设施难以承载这些突如其来的外来人员, 城中村利用良好的地缘优势和几乎不计成本的土地, 填补了这一巨大的廉价出租屋市场缺口。在这一过程中,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村民, 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尽可能地利用可支配土地的面积和空间, 密集搭建违章建筑, 形成了今天城中村的外在建筑形态。

第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效益往往是城市建设投资主体追求的唯一目标。特别是在缺乏政策引导及法规约束的条件下, 投资方往往选择征地费用低廉的农田菜地, 而有意避开了居住密度大、拆迁安置费用相对较高、建设周期较长的居民点。这种投资主体的效益回报心理, 造成了改造建设成本高的农村, 未能像那些条件优越的地区一样被“整体消化”, 而被有意避开, 这是都市村庄被遗留下来的又一原因。

二、城中村在城市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

都市村庄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 从而失去了

城中村改造与公租房建设联动开发机制研究

□文/顾昆鹏

中东地区, 一直是各种国际力量明争暗斗、较量争夺的竞技场, 我国在这一地区没有军事保障, 因此在这一地区的石油权益很容易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与破坏。为了分散石油进口来源地和产地过于集中的风险, 我国也从俄罗斯、中南美地区 (包括委内瑞拉、巴西、哥伦比亚等国) 和亚太地区 (包括印尼、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 进口原油, 但所占比例仍然相对较小。

6、继续实施石油海外发展战略。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的大规模油气资产收购兼并, 扩张发展, 中国石油已经完成面向全球的海外业务布点, 形成五大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和对外合作区, 具备相当的储量、产量、炼量、运量基础和发展规模。进入“十二五”, 面对跨国石油巨头群雄割据, 复杂多变, 优质资源已被瓜分殆尽的国际石油市场, 海外发展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更具挑战性。中国石油应从拓展发展空间,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 突出海外发展, 积极开展与资源国、国际油公司、技术服务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全方位、多层次、多种方式合资合作, 持续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同时, 将着眼点更多地集中到讲求投资回报、低成本发展、综合经济效益、提高海外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 全方位提升国际化水平, 使海外油气成为我国石油向国家奉献油气的“半壁江山”。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石油消耗与日俱增, 进口连年扩大, 对外石油依存度逐步提高, 随之而来的石油供需矛盾和石油安全问题也日益显著。本文分析我国当前石油安全形势, 提出强化我国石油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石油安全,形势,对策

参考文献

[1]苏杰.加强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的几点思考[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2.

[2]陈俊杰.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论坛, 2009.4.

环境保护的形势与对策 篇5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管理严重滞后,与环境保护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为全面落实观,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环境保护要切实解决好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核与放射污染,以及促进人与和谐等突出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实行有利于环保政策,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推动环境科学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落实环境保持责任制,强化环境保护成果效应。

环境保护 战略位置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

环境、资源、健康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这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指导方针。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为我国防治污染、保护生态、实现环境根本好转做出贡献。

一、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一)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简称“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许多河流的水生态功能严重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危险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发达国家上百年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显现。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二)当前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环境形势严峻,保护环境紧迫又重要,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工作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欠账多,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偏低;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监督能力薄弱,国家环境监测、信息、科技、宣教和综合评估能力不足,部分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

(三)加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二、当前必须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一是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要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要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四是要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重点,加强海洋环保工作。五是要严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

(二)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要加快原煤洗选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二是要加强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三是要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四是要根据环境状况,确定不同地区的脱硫目标,制订并实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五是要制订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治理规划,加大烟尘、粉尘治理力度,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六是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有序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三)以防治污染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一是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二是要在建设中注重保护自然和生态条件,尽可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动植物等自然遗产,努力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三是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四是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五是要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六是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

(四)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

一是要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二是要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土地退

化和草原沙化。三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和开发的环境监管。五是要做好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海岛等海洋、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五)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辐射环境安全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择业对策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择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5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市场经济地位的提升,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使得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不知所措,有极大的无力感或挫败感。加之,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致使现在的大学生缺乏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另外,大部分用人单位注重工作经验的考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率,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1.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竞争愈演愈烈,而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间的较量。在这种大形势和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与能力、复合能力等。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在某种程度上,很多大学生毕业却也意味着失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在聘用员工时都采用内部招收式,即某一个岗位需要人时,往往采用内部补给的方式,在该企业内部进行,面对本企业内部员工,并不进行公开招聘。这样,就缩窄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其次,国家公务员考试或是教师、警察等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体制不合理,题型怪异;往往注重形势,成为托关系、找门路的幌子。许多来自农村或经济条件差的学生,空有满腹经纶,因缺乏大的身份背景或稳固的经济基础,虽在此道路上努力拼搏,却屡战屡败。

最后,因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不得不投身于私有企业当中工作。私有企业就国有企业相比,往往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工作条件差;(2)工资待遇低;(3)个人发展空间小。

另外,很多私有企业对无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压根不愿录用,即使录用也有一套近乎苛刻的不平等的苛刻录用条件或标准。

2.导致就业形势的严峻的主要原因。现在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锻炼,自理能力也很弱,但却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极强的自尊感,心灵敏感而脆弱,适应能力较差。诸多因素使得他们对就业形势没有正确、清醒的认识,也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容易被客观因素影响,缺乏恒心和坚持。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致使大部分高校在教学中,仍注重对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而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2)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清晰,在就业问题上缺乏主见,优柔寡断,眼高手低;(3)在大学学习期间,没有对未来进行很好的预见和规划,也没有进行系统的就业分析或就业指引方面的学习;(4)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条件苛刻,工资待遇有待提高。

二、通过就业规划,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当代大学毕业生,由于刚刚走出校门,思想比较单纯,对于社会还没有透彻的认识。再加之,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独立地接手工作;不能熟练地进行实际工作的操作;更不能快速的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常常被拒之门外。因此,也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使之为此感到迷茫、无助,甚至沮丧,丧失了原本的自信心,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

面对此种情况,大学生应当进行提前的就业规划,最好是在大学学习之初就着手准备,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往后的人生道路,并及时的进行规划,以此来应对即将面临的就业挑战和压力。在进行就业规划时,大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如果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在国内比较冷门,就需要时时找机会拓宽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从零开始,积极探索,从自己感兴趣的或比较热门的方向入手。同时,在进入该专业学习的最初阶段,就要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有比较清楚、客观的认识。

第二,对于对自身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的学生,可以先决定自己到底想朝哪个方向发展,然后在学习期间可多进行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以此增加自己对该行业的认识,同时为自己赢得该行业相关的工作经验,以此来提高自己在就业形势中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大学期间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广泛的猎取知识,积极的参与相关的技能考试,以此获得专业资格证书。有一句广泛流传的俗语,是这样说的“千金在手,不如一技防身”。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技能的重要性,在现代企业中它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学历或理论知识。

第四,从学校到职场,学生身份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角色的不同也要求学生能够很快的适应这种转变,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要适当的改变自己的性格,使其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和新的工作环境;要从心理上做好准备,积极面对对自己来说陌生的身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进而认可自己的身份,充分体现新角色的价值和意义。改变性格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有:(1)多参加学校地社团,广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参与能力、协作能力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2)主动的与人交流,发现自己在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3)积极与人接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多进行集体活动,完善自己的性格。(5)及时并经常的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正确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三、当代大学生择业对策

1.调整就业观念,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行业都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任何职业只要合理合法,只要是付出了辛苦劳动或聪明才智,就值得大众尊重。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在选择职业时应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兴趣特长和自身实际,不能因过分追求职业的“高、大、上”,眼高手低,从而失去适合自己的工作機会。

2.利用多种渠道捕捉就业信息。有了一定的择业方向后,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广泛收集相关的招聘信息。招聘信息的收集有多种渠道,出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人才市场,职业中介外,还可以通过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的介绍获得就业信息。而多种就业渠道的打开,也为就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信息源,进而增加就业几率,开拓自己的就业道路,有助于自己早日找到适合自身、并令自身满意的工作。

3.進行仔细的就业信息分析、对比与筛选,从而锁定岗位。获得了大量的就业信息后,就要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对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对比,从而做出筛选。在此过程中,还要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作一定的了解。比如:企业文化,企业现状、企业前景、企业性质、从事行业、工资待遇等,这样做,便于应届高校毕业生锁定企业和职位。在这个阶段,可以多锁定几个自己相对满意的岗位,随后进行实地考察、面试后,在根据情况做最终选择。

4.做好应聘前的必要准备。在正式去锁定的单位应聘之前,首先,应根据所要应聘岗位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个人简历,力求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其次,在应聘之前,应提前给锁定单位打电话进行预约,并了解清楚面试的时间和地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单位的面试预约,应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之间间隔一到两天为宜;再次,在确定了面试时间之后,要提前一到两天对应聘职位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温习,巩固一下专业技能与技巧,避免在面试中出现手足无措的状况。

5.注重面试时的仪容仪表。规范自己在面试时的着装,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切忌给面试官留下邋遢的印象;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为面试养成良好的习惯,把握生活中的细节,适时的表现自己的优点。如进办公室要先敲门;遇见地上有垃圾或杂物要捡起并丢进垃圾筒;初遇考官要问好等。

6.充满信心,沉着应对面试。

在应聘时,要充满自信,冷静的思考考官所提出的问题;紧扣考题,沉着应对;在回答过程中,既要多用专业术语,又要通俗易懂。通过自己的回答,体现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能力。

小结: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当代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在校内就提前对自己的就业方向进行系统的规划;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实施社会实践练习,为自己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平时,还应该多注意细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性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以后加入工作团队做准备。另外,还应提前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此来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邓勿.农科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择业偏向的矛盾分析——基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2012(8).

[2]魏慧冬.大学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及对策研究[J].教育界,2013(34

当前的经济形势与企业对策 篇7

首先开始第一个问题。中国的改革进入新时代,其标志就是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决定的总意向,从我的感想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六句话。第一,改革的决心前所未有。决定中说,到2020年,在改革的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取得决定性的成果,改革有了非常具体、明确的目标,反映了国务院推进改革的决心。第二,改革的广度前所未有。以往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及党的政治改革等六个方面展开,而这次的改革涉及到以往很少提出的,比如人的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以及军队制度改革等。第三,改革的思路前所未有。这次改革的具体措施已经深入到各种不同主体的权利的公平配制,在灵魂深处改革。第四,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从改革的保障措施可以看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这个领导小组是一个高层面、权威的,能统帅其他各部门的小组。第五,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因为这次的改革很深入,要触及利益,触及灵魂。第六,改革释放的能力前所未有。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释放能力,一是改善人的预期,比如因为改革的预期,大家投资的积极性上来了;二是改革优化资源的配制,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三是改革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是第二个问题。三中全会所决定的变革,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很多,我从全面优化功能配制方面加以说明。这次改革中的改制,核心是优化责权关系,涉及权利和利益的改革,抓住了改革的核心。总而言之,这次三中全会的决定,精髓部分可以总结为八种关系。

第一种关系是党与其他主体的责权关系,这次改革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的力度,改革要有强硬的领导机构,但同时也要通过给予其他主体更多的权利来形成改革的活力,这一次决议把人大的权利提高了,同时要协商民主,还要发挥广大人民的主体作用,另外改革总体目也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新的概念;第二种关系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资源配制中要很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由原来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把中国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确定下来,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的,今后政府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服务、保护环境等方面;第三种关系是要处理好国企与民企的关系,公有制财产不可侵犯,非公有制财产也不可侵犯,财产不可侵犯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第四种关系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是财权与事权,中央政府要掌握财权,事权也要收上来,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也要对等,这样能调动两者的积极性;第五种关系是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一方面要保障农民的各种权利,包括其中最重要的土地权利,另一方面是城镇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搞好户籍制度的改革,产业制度的改革,福利制度的改革等等;第六种关系就是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这一次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由制度来保护环境,具体分为资源方面的制度和环境方面的制度;第七种关系是特权与民权的关系,最重要的要打击和限制特权,增加民权;第八种关系是国内与国外的关系,也就是继续对外开放,一个是产业对外开放,另一个是区域开放,要建立发展自贸区域,还要发展丝绸之路。总的来说,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公平,以前的改革是讲效率,现在更多的是讲究公平,具体就是权利的公平配制。

第三个问题是三中全会对经济的影响。我主要说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二是对行业的影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就是未来几年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目前整体面临下行压力,但预期第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短期经济会上行。中期影响方面,一系列改革决定对于调整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无疑有正面的刺激作用,但改革对经济增长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中期经济增长也有可能产生向下的压力,包括地方政府以后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样大搞建设,同时中国经济面临大调整,此外中期还会对房价产生向下的影响,或者说有利于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从长期来看,这些改革导致的矛盾在短期、中期化解之后,长期就会走向一个健康、先进、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对行业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说不利的一面,主要对以下三类行业带来挑战。一是对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改革将产生压力;二是垄断行业,因为改革要鼓励各种发展;三是对高消耗、高负担、高排放的“三高”行业。

而对另外一些行业来说,则是受益的。第一,节能环保产业和生态行业,因为我们要建设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制度;第二,部分资源、能源行业在短期内要受益,有些长期受压制的价格改由市场来定价,短期有价格上升的空间;第三,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现代传媒产业、教育培训产业及旅游产业等;第四,健康产业,包括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产业及养老福利业等;第五,部分生产型服务业,包括金融业、物流业等等,民营银行也可以发展,物流业则是生产型服务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第六,现代农业;第七,军工行业;第八,妇女儿童相关行业,包括婴幼儿,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会增加这个行业的需求。

城市广电外宣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篇8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外宣工作面临的新变化、新任务

融媒时代的到来, 社会环境、传播环境和渠道的变化, 对城市台外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主要体现为:一是新媒体使外宣诉求更加迫切。当互联网出现并繁荣壮大以后, 无论是“走出去”, 还是“请进来”, 外宣元素已经渗透到了城市品牌的打造中, 对外宣传成为树立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彰显城市特质的重要路径。二是新媒体拓展了外宣的渠道。相对于传统的纸媒、广播和电视, 新媒体的传播平台更加多样化, 在网络的基础上衍生出众多的微媒体、自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信息平台, 使信息的传递超越了国界, 突破了传统外宣媒体的落地障碍, 外宣工作的渠道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宽。三是新媒体赋予外宣更加丰富的表现形态。在新媒体语境下, 每个人既是传者, 又是受者, 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快捷、多样成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色。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 城市外宣出现许多变化, 给城市电视台的外宣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并赋予城市台外宣新的内涵。一是外宣工作直接体现了广电媒体服务地方能力强弱。对外宣传是各级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就地方层面来说, 是向国际、国内宣传地区发展, 展示地区形象。作为城市文化和精神主要载体的地方广电, 承担着服务地方的职能, 而对外宣传工作更是这项功能的重要体现。内宣、外宣全面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 引起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 得到政策性的支持, 也有利于城市广电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外宣思路体现了地方广电未来发展的思路。新媒体是未来媒体竞争的重要阵地, 地方广电应尽量拥抱新媒体, 打破疆域和地域的限制, 做全国性、大区域的媒体。城市广电的外宣, 应充分利用新媒体, 把内容传播出去, 把区域外的受众、收视、点击量吸引进来。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徐州广电外宣工作特征

徐州广电高度重视对外宣传, 集中精力抓选题, 拓展外宣新平台, 努力扩大徐州的知名度、美誉度。近年来, 徐州广电把外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完善与央视、央广、江苏台等上级媒体的沟通机制, 围绕徐州的特色、亮点和优势, 精心策划题材, 增加上稿数量。在这些制度的保证和激励下, 两年来, 徐州台已在央视播出徐州报道近百条, 在央广发稿80 多篇, 在人民网播发150 余篇报道, 在央视国际、江苏国际频道、黄河台播发报道近50 篇, 多次受到央视、江苏台通报表扬, 荣获江苏新闻“繁荣奖”、2014 年央广“城市台外宣发稿十强”等称号。

媒体融合背景下, 徐州广电外宣工作呈现如下特征:

一是领导重视, 组织有序。徐州广电把外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建立高层介入配合制度, 成立外宣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了由台领导主抓、分管台长协管的制度, 通力做好对上协调、对内调配、对县通联等外宣工作。成立了外宣部, 明确了外宣部统筹全台外宣的职能定位。

二是制度建全, 考核规范。徐州广电制定了外宣策划会议制度、规范稿件及成片上传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全台性的外宣考评制度, 以中央级、省级的发稿为标准, 对涉及外宣工作的各个主体进行考核, 将对外宣传这个“软项目”变为“硬指标”, 从而推动形成了徐州广电外宣广泛开展的常态长效机制。

三是视角前瞻, 导向明确。徐州广电站在国家全局的视角进行选题储备, 而不是自限于一角一隅。如在全国开始关注老工业基地转型、南水北调试水、国家出台棚改新政等之前, 徐州广电外宣已经开始储备, 《我国老工业基地开放步伐提速》《东线故事·黄河故道由浊变清》《国家继续大规模推进棚户区改造》等经济发展类的选题, 先后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的重要版面, 徐州城市转型的例子成为全国典范。

四是强化品牌, 特色鲜明。徐州广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有情有义”的徐州精神作为城市外宣的着力点, 以“情义徐州”为品牌, 深挖基层情义人物故事, 开展外宣品牌, 丰富城市人文内涵, 使“情义徐州”品牌在全省全国产生强烈反响。捐髓救母的徐州少年邵帅、勇救轻生女的“肉垫所长”、高铁站擒贼的徐州女侠等一批有情有义的徐州人, “寻找天南地北徐州人”“宝贝回家——徐州市首届寻亲大会”等一批感动社会的情义事, 先后被央视等国家级媒体关注, 也让“情义”成为徐州最典型的城市品格。

五是借力新媒体, 扩大影响。徐州广电继热线电话、短信、QQ、微博之后, 把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与受众互动的新平台, 微信已经成为徐州广电各栏目不可或缺的媒体伙伴。2014 年1 月24 日凌晨, 60 多名打工者在苏州受骗登上黑车, 随身钱财在途中被敲诈一空后, 经过徐州又遭遇甩客, 一度饥寒无助。徐州交通广播的微信平台第一时间收到了听众发来的现场图片, 立即派记者到现场采访, 同时积极联系徐州市春运办、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 并与他们密切配合展开救助, 不间断通过节目及官方微博直播救助过程, 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该节目得到了央广、人民网、新华网等上级媒体的关注, 为“情义徐州”再添佳话。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城市广电外宣工作的对策

外宣是城市广电的一项基本职责。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传播生态的不断变化, 广播电视传统的外宣理念受到很大冲击。做好外宣工作, 巩固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地位, 应更新传统理念, 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热点主动引导, 针对热点深入引导。

一是领导重视, 制度健全。做好外宣, 领导重视是首要, 主要领导亲自抓, 全台上下齐努力。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外宣管理考核机制, 调动并提高外宣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推动形成了集团外宣广泛开展的常态长效机制。

二是着眼全国“, 自升两级”。地方广电的外宣, 只有站得更高, 才能看得更远。在选题上, 徐州台一直遵循着“自升两级”的原则, 站在国家全局的视角进行选题储备, 提前策划, 提前采制, 积极配合并能适时报送上级媒体需要的题材, 才促成央视全国性的政策性报道中出现了徐州的身影, 徐州城市转型的例子成为全国典范。

三是整合资源, 强化合力。徐州广电积极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类资源, 强化外宣传播力。徐州的维维集团和徐工集团, 享誉全国, 徐州广电依靠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网络体系, 开展“寻找天南地北徐州人”大型媒体行动。活动依托政府, 利用徐州在全国各地的商会协会, 借助企业在全国的网络, 以及在外地的徐州名人, 同时对徐州进行推介, 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四是媒体联盟, 相互借力。多年前, 徐州台加入淮海经济区城市台联合体, 城市台之间的合作频繁。在奥运会、世界杯期间, 城市台联盟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记者证件的申办, 到媒体资源的共享, 抱团作战让城市台在央视、卫视垄断的特殊时期, 突破重围, 发出了声音。

五是加强策划, 主动参与。媒体融合背景下, 媒体的角色也在悄悄转变, 从见证者、记录者到参与者。在“借船出海”的同时, 地方广电外宣可利用媒体优势, 策划组织外地媒体的采访活动, 通过实地观察, 了解情况, 沟通信息, 宣传自身。近几年, 徐州台每年都组织外地媒体来徐采访, 如“全国网媒看徐州”大型采访、“两汉文化徐州行”等活动。许多媒体表示, 亲眼看到现代、绿色、宜居的新徐州, 颠覆了过去对徐州老煤城的印象。地方媒体可进一步扩大受邀媒体范围, 把国外媒体记者作为邀请对象, 通过外国记者的真实感受, 把蓬勃发展的地方形象展示给世界。

六是紧扣城市特色, 打造城市品牌。新媒体拉近了人们与世界的距离, 在缤纷多彩的各类资讯中, 想要引起外界的关注, 必须紧扣自身特点, 挖掘与别人不一样的内容。近年来, 徐州广电紧扣“情义”主题, 以“有情有义”的徐州精神作为城市外宣的着力点, 进行特色外宣, 使“情义徐州”品牌在全省全国产生强烈反响。

七是事件营销, 热点升温。媒体技术的进步, 可以促使一个地方、一个城市发生的事件能够在短时间、更大范围内得到全面的展示和关注。因此, 抓住本地发生的热点事件、热点人物, 进行挖掘报道, 可以短时间形成聚集效应, 提高外界对本地的关注度, 达到宣传本地的效果。2013 年, 徐州奎山派出所所长宗德宇勇救轻生女的事件被媒体聚焦后, 徐州广电积极与中央、省级媒体沟通, 组织记者采访, 挖掘救人事件中感人的故事, 并迅速上传, 达成了央视一天八次聚焦、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外宣亮点。

基层环境监管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篇9

1基层环境监管面临的形势

1.1环境监管任务日益繁重

环境监管范围日益扩大, 除做好工业污染源、建设项目、畜禽养殖污染源等日常监管外,还要负责污染源减排核查、流域断面的巡查、秸秆禁烧督查等现场工作,这些工作对环境监察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而基层环保部门却普遍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监管力量薄弱是普遍问题。

1.2 环境违法问题仍然突出

个别企业环保意识较差,建设项目存在未批先建、违反“三同时”制度等环境违法行为;污染防治设施不能稳定正常运行, 非法排污等问题时有发生。 企业逃避监管的行为更加隐蔽、科技含量更高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施工噪声、油烟污染等问题长期存在,环境执法的难点热点问题仍然突出。

1.3 环境执法风险日益增大

环境执法风险包括行政处分和监管失职犯罪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环保部门的地位明显提升,但现阶段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环境执法风险,某些地方环保执法人员心里已经出现了“执法恐慌”。 随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惩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法律规定也不断修改。 2013 年6 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明确了环境监管失职犯罪的入罪标准。 2014 年4 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68 条针对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等环境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失职和渎职等9 大类行为明确了相应的问责规定。

2基层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

2.1环境执法的职责界定不清

环保部门特别是环境监察人员往往承担污染问题的无限责任。 环境监察工作涉及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和各部门,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众多,这使执法常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制约。 一是对于涉及业务多的行业,数量有限的执法人员,有时会监督执法不到位、不及时,一旦出现污染事故,环境监管人员无疑会遭到问责。 二是对于企业违法排污或因安全生产事故处置不当而诱发环境污染事件等其他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环境监管人员无论事先是否已经对此做过处理或处罚,往往都会因此而受牵。

2.2 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环保部门由于执法范围较广,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执法时对法律必须掌握准确、理解细致、使用到位。 另外基层环保技术装备差、监控手段落后,而目前企业的非法排污已由简单化暗管直排向更加隐蔽、自动化更高的方向发展。 所以必须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查外违法者。

2.3 环境执法人员违纪违法问题仍然存在

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环境执法人员对环境违法行为不追究、执法犯法和失职渎职的现象。 有的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责任心不强, 执法不严,乱用自由裁量权,对违法企业查而不处,甚至与企业勾结。 据统计,2012 年1 月至2013 年6 月,全国环保系统先后有665 人因失职渎职和收受贿赂而分别受到党纪政纪或法律处理,其中与环境执法相关的占有较大比例。

2.4 环境执法效能有待提高

环境监管工作离不开各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当前,一些其他职能部门在环保部门执法过程中,难以积极协调、沟通和配合很难实现真正统一的监督管理。 其他部门对履行环保法律规定的职责不主动,甚至不作为,环保部门作为同级机关无法进行制约,造成监管不能形成合力,降低了环境监管效力。 另外,受到环境信息公开不到位、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公众参与渠道不畅等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致使现场执法人员不能对排污行为进行很好地监管。

3 环境监管工作的建议

3.1 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各市、 县级人民政府要将本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监管网格,逐一明确监管责任人,落实监管方案”。 要把工作责任和网格化相结合,以网格化管理促进监管责任落实, 通过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现层层监管、上下协同、实时监控,确保日常监管不留盲区、提高执法效能。

3.2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加强各级环境监察部门联动, 运用行政处罚挂牌督办、媒体曝光等手段,对突出的环境问题各个击破。 对重点行业加大环境专项整治,加大对“五小”企业的关停力度,严格控制化工、冶金等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改变脏乱差的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加大环境安全保护力度,特别要确保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安全。

3.3 做到依法执法、严格执法

环保执法人员应增强“三个意识”,依法行政意识、执法责任意识、服务群众意识。 进一步推进环境执法工作规范化,落实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制,严把行政处罚审核关,对环境执法人员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阳光执法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3.4 推进环境执法和司法联动

云南就业形势分析与优化对策探讨 篇10

关键词:就业形势,就业问题,优化对策,云南省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经济增速回落属于向新常态的过渡, 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回调至中高速增长, 增速放缓将会增大就业压力。同时, 我国面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的问题, 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增加就业需求, 但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摩擦性失业还将不断增加, 失业问题仍然是今后面临的重要问题。

从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来看, 受国内经济形势以及云南自身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影响, 云南省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以及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愈加不协调、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 对就业增长较为不利。

一、云南就业形势分析

1. 城镇就业总体平稳呈稳中向好态势, 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

为了促进就业, 云南省政府采取积极就业政策, 确保了全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5年10月, 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99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53%, 城镇登记失业率3.96%, 控制在4.5%的年度目标以内。2015年云南省提前完成就业目标, 确保了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并呈稳中向好态势,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近几年来较低水平, 保持在4%以下, 比2014年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2. 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

2015年, 云南省打出了就业创业工作“组合拳”,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稳定, 其他群体就业扎实推进。云南2015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上年略有提高, 就业人数同比增加。云南省进一步完善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政策体系, 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对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1.96万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了电话跟踪服务, 扶持8789名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9.2%, 高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平稳。云南省落实了国家和我省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各项政策, 加强对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和指导, 截至10月底, 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8.3万人, 转移30.1万人, 举办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430场次, 6.2万名农民工实现创业, 获得创业担保贷款40.1亿元。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也基本稳定, 截至10月底, 全省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55万人, 帮助3048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实现了动态清零的目标。

3.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根据云南省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数据显示, 2015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就保持基本平衡, 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机构招聘各类人员17.9万余人, 进入市场的求职者16万余人,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2, 从全年来看, 求人倍数均保持在1以上, 说明市场需求略高于供给 (见图) , 总体平衡。

资料来源: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10年-2014年各季度《云南省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15年2季度数据来自云南省公共就业局网站《我省二季度劳动供求报告表出炉》一文。

4. 第三产业仍然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主体, 企业用工总体稳定

2015年, 根据云南省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数据显示, 2015年第二季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分别为所占比重依次为10.75%、38.23%、51.02%。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是劳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需求超过第一、二产业需求的总和, 虽然第三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保持着高需求量, 但与上季度、去年同期相比, 比重则有下滑的趋势, 分别下降了1.48个百分点和1.57百分点。

在用人单位需求中, 用人需求集中在企业, 占总需求人数的96%;机关、事业单位仅占总需求的1.68%。企业中以内资企业为主, 其中, 需求人数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 占内资企业总需求人数的73.71%, 比去年同期上升1.02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占企业用人的16.17%, 比上季度上升1.08%, 比去年同期上升1.02%。由此可见, 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个体经济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

从各行业需求来看, 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五个行业, 上述行业的用人需求占所有企业需求的66.66%, 是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行业。其中住宿餐饮业占总需求的16.06%、制造业占14.92%, 建筑业占总需求的14.07%、批发和零售业占总需求的11.07%、农林牧渔业占总需求的9.97%。与2014年同期相比, 2015年第2季度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的需求比重分别增长了1.35个百分点、1.35个百分点和1.72个百分点, 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则分别下降了3.63个百分点和1.72个百分点。说明作为主要传统行业, 制造业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依然起着很大作用, 但吸纳能力下滑, 而住宿餐饮、建筑业、农林牧渔业等服务行业的就业吸纳优势在逐渐显现, 就业需求趋向绿色行业。

二、云南就业存在的问题显现

1. 云南省劳动力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几年来, 云南劳动力就业市场跟东部沿海地区一样出现“民工荒”和“技工荒”现象, 而这类现象主要存在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当中,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第一, “民工荒”。造成“民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 主要有: (1)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高度关注, 强农惠农政策在农村不断得到落实, 农村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陆续回家务农, 导致民工数量减少; (2) 工作环境差, 待遇低。农民工一般都是从事技术含量低的普通工作, 而这类工作大部分工作环境较差, 薪酬待遇过低, 社会保障不足等, 导致人员流动频繁; (3) 农民工自身原因。目前, 中国第一代农民工已基出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个性较强, 知识水平较高的第二代农民工, 我们又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预期高, 对于找工作比较“挑剔”, 一些企业因达不到要求而招工困难。第二, “技工荒”。“技工荒”指的是在就业市场中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出现短缺的现象。随着云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发展对知识型、技术型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云南省内培养的技术工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 云南通过职业技能鉴定, 获取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2008年为5271人 (高级技师139人) 、2009年为5262人 (高级技师465人) 、2010年为5255, 2010年云南技工学校毕业生26758人, 比上年增长52.4%, 但就业率仍高达96.5%。在云南企业职工中, 国有企业技术工人所占比例为22.6%、集体企业为23.1%、其他企业为18.1%。可见, 企业技术工人比例较低, 与当前企业需求相比, 具有较大的缺口。

2. 云南劳动力市场管理不规范

云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劳动合同法要求用工企业有招工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 同时鼓励延长劳动合同期限, 是中国最重要的劳动法律之一。《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08年-2010年, 云南省城镇单位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为96.8%、98%、98%,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为74.7%、81.3%、83%。农民工的合同签订率明显低于城镇单位职工。为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 云南省展开大规模劳动力市场清查活动, 三年来, 责令各类企业为84.2万人补签劳动合同, 追发劳动者工资8.7亿元, 督促2万余户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2.5亿元。尽管如此, 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企业中, 如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建筑业等, 由于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 经营规模小等原因, 用工时劳动合同签订率仍然比较低, 即使签订的劳动合同, 也存在劳动合同条款不全, 内容不规范, 权利与义务覆行不到位, 随意更改合同条款, 以及随意终止劳动合同等问题, 就更谈不上按时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了。

3.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

云南大学生就业总体还算稳定, 从2008年开始, 云南每年大学生毕业生超过10万人, 随着毕业生越来越多, 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初次就业率“看起来”还不错, 但很多大学生在工作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 离职的现象很普遍, 就业率也就只能供参考, 未必能真是的反映大学生就业的情况。

受传统观念、社会文化和学生个体认识等因素影响, 大学生就业观念还比较保守, 很多学生想一次就业定终生。有绝大部分学生想“努力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 但公务员这类单位提供的岗位却极有限。有的学生即便不就业, 也不想到不如意的单位去。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资金等, 大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对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也还了解不够, 有部分学生虽然有雄心壮志, 但对走入社会, 面对挑战有一定恐惧感, 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

大学毕业生客观上已经成为城镇就业的主要目标群体, 并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关系到就业, 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因为教育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主渠道。对社会底层人群而言, 子女有希望, 他们就不会绝望。

三、优化对策

1.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转方式调结构放到了更加重要位置, 突出创新驱动, 强化风险防控, 加强民生保障,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显示, 绿色产业的就业弹性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 我国仅垃圾循环回收利用行业就能够创造约一千万的就业岗位, 绿色产业对拉动就业有强大潜力。向绿色经济转型, 既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方向, 更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云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受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要求, 结合云南省气候和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对外开放优势巨大的特点,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的绿色产业将是云南省2016年乃至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 也将是未来拉动云南省就业增长的主要产业, 目前主要应大力发展以下产业:

(1) 加快发展服务业。目前, 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在GDP (国内生产总值) 中的比重还不高,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战略实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建设以及我省跨境经济合作的发展, 服务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服务业就业比重有望大幅提高。由于服务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高于第二产业, 这将有助于增加就业。

(2)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合理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 把云南省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坚持以特色取胜, 造就精品, 创建名牌, 把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和发展新兴特色农业有机结合, 重点培育有云南特色和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区, 形成一批具有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显著提高云南农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进而提高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3)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相结合。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节能减排;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一方面促使传统产业通过升级改造、人员培训减少失业人员;另一方面通过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增加就业需求, 带动就业增长。

2. 加快发展中小企业, 提高就业吸纳能力

目前, 云南省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作为私营经济的主要成员, 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的作用较大, 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失业人员, 还吸收了大批农村转移就业的劳动力, 有效缓解了劳动力供求矛盾。当前云南省正在进入加速新型工业化、拓展高端信息化、提升全域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今后要加快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一是要加大财税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破解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提高其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针对实施中小企业实施更宽松的税收政策, 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 实现企业发展、就业增加、税收总量不减的多赢局面。在金融政策方面, 要根据目前中小企业难以充分利用金融体系, 因而利率等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特点, 主要以增加信贷支持的方法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要出台更多的创新扶持政策, 鼓励和培育一批创新型绿色中小企业,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增长就业共赢。

3.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市场配置效率

根据2015年第2季度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报告显示, 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不高, 通过劳动力市场成功就业的求职人员占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员总数的46%,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今后还要进一步健全劳动力资源市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提高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效率。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改建现有劳动力资源市场, 把全省州市县以上所有的劳动力资源市场都建成辐射能力强的高标准劳动力市场, 实行就业援助、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失业保险、档案管理、人事代理、政策咨询、劳动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 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功能, 二是要构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全省所有劳动力市场及乡镇、村 (社区) 的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机构实行网络化管理, 实现城乡联网、资源共享。三是优化服务提升就业质量。不断增强劳动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强化服务监督, 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根据就业市场需要不断拓宽劳动力资源市场的就业服务功能, 实行“请进来”和“走过去”相结合, “请进来”就是依托各地劳动力资源市场组织各类就业服务活动和招聘活动, “走出去”就是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力供需信息互通机制, 利用现有省、州市、县、乡镇、村5级劳动力资源网络及时发布各类劳动力供需信息。

4.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提高劳动力质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已经建立, 劳动力失业和企业破产裁员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今后劳动力必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才能实现就业形势的稳定, 因此, 必须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以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劳动力质量。

(1) 创新职业培训, 构建劳动者终生职业培训体系。不断完善现有的培训体系, 充分运用职业培训补贴、高技能人才补贴政策以及优惠的财税政策, 鼓励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以人为本,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创新培训方式,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产业转移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以及新兴产业继续的技能型人才的培训等职业培训, 完善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引导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加快提升劳动力素质, 满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2)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开展职工在职培训, 其费用可列入成本, 逐步建立人力资本培养的长效机制, 不断优化劳动力结构, 在全社会形成终生学习的良好风气, 提升整个社会的劳动者的竞争力。

5. 深化改革, 完善机制,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目前,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就业能力不足、所学专业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从而反映出一个问题, 那就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 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生力军, 高等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 应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际出发去审视和讨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明确提出“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1) 深入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一是强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对接。一方面政府人力资源机构应加强与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的对接, 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调查, 掌握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信号;另一方面, 政府人才资源部门强化与各类高校的对接, 将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传输给高校, 使其适时调整专业招生人数, 合理进行课程设置等, 确保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改革高校办学模式。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 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大力发展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职业型高等院校, 在研究性高校中适当增加以就业为目的专业及招生人数, 实现研究型教育与职业型教育双轨制均衡发展。三是改革大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机制, 在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中增加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大学生评价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使大学生在学校的就业评价过程中明确自身优劣势, 为未来就业奠定基础。四是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因此, 各类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应该有一个全面的反馈, 与毕业生就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对接, 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就业后的一年内定期进行回访, 了解其就业能力, 从而推动学校教学改革。

(2) 强化就业统计, 掌握毕业生就业动态。一是要规范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服务系统。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服务系统主要包括社会性的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咨询机构。目前, 云南省就业服务机构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管理的现象, 比如有些中介机构只管介绍工作, 而对用人单位的资质、诚信度、工作岗位性质等不清楚, 导致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稳定性差, 甚至一个月换好几家单位, 不便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因此, 应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社会服务, 发展权威的职业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二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调查的内容。就业统计中设定的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 除了包括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的各类就业率指标, 还可以包括反映就业质量及与就业直接相关的个体、家庭、学校等微观影响因素指标。为了避免统计中某些指标的主观性, 对于关键性的指标, 例如岗位和薪资, 可以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中做出约定。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 使其能够发挥“准劳动合同”的作用。只有这样, 无论以此作为就业率统计的基准, 还是获得薪资和专业相关信息都可以更为准确, 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就业率造假, 同时也有利于保障毕业生权益。

参考文献

[1]莫荣, 陈云.2015年中国就业:创新创业促进就业.载李培林等主编, 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版.

[2]郑东亮, 陈云.当前就业形势与未来展望.载刘燕斌等主编, 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 (2015)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版.

[3]周亚敏等.绿色就业:理论含义与政策效应.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年第24卷第1期, P21-27.

形势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浙江;贸易摩擦;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02 文献标识码:B

根据2005年统计数据浙江外贸出口额已经达到768亿美元,继续保持我国第4大出口省份的地位。从1998年首次超过100亿美元,浙江出口增长速度已经连续8年超过30%(图1)。在外贸迅猛增长和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浙江也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重灾区,目前遭遇“二反一保”的案例在全国数量最多、金额最大。据浙江省外经贸厅统计,2002年、2003年、2004年浙江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分别为12起、19起、26起,居全国省份前列。2005年全省共遭遇12个国家和地区各类贸易摩擦38起,直接涉案金额9.52亿美元。自2002年至2005年8月,浙江已遭遇美国、欧盟、土耳其、印度等18个国家提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纺织品特保和“337调查”等贸易摩擦案件116起,涉及直接涉案金额28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国的1/33和1/4左右。面对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浙江应该积极思考摩擦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克服贸易限制、缓和摩擦和减少损失。

一、浙江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

(一) 贸易摩擦的数量持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企业就开始不断遭到国外的反倾销调查。1991年,浙江出口轴承在美国市场遭遇反倾销诉讼,由于没有企业应诉,轴承产品被赶出美国市场。1994年,一次性打火机又遭到反倾销,大部分浙江企业没有应诉而被征收197.85%的高额反倾销税,从此退出美国市场。2002年,美国对我国球轴承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其中涉及到浙江40余家企业,涉及金额达2亿美元。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浙江遭受的贸易摩擦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2002年、2003年、2004年浙江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涉案金额分别为2.13亿美元、3.62亿美元和5.12亿美元,年均增幅48%和56%。大案也逐年增加,2002年至2004年分别是2起、4起、6起,2005年前

8个月就已经发生8起。

(二)贸易摩擦的形式不断增多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浙江产品主要依靠低价占领市场,因此,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对象。近年来,包括保障措施、反补贴和TBT等在内的新的贸易摩擦形式不断出现。其中尤以TBT最为突出,对浙江企业的负面影响也在明显上升,是应该重点应对的一类。以农产品为例,2001年7月1日起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提高100倍,致使浙江省当年出口欧盟茶叶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41.08%和48.69%,2002年出口额又比2001年减少196万美元;2002年初,舟山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公司退货并索赔,原因是冻虾仁中氯霉素含量超标(10亿分之0.2克)。由于TBT的影响,2002年浙江有2-3亿美元农产品出口被禁。自2004年加拿大首次对我国提起反补贴诉讼后,2005年以来其他国家对我国提起的反补贴诉讼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此外,知识产权、保障措施和劳工标准等新的贸易摩擦形式对浙江出口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强。

(三)涉及的产品种类不断扩大,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扩散

加入WTO以前,浙江遭到贸易摩擦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随着浙江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资金密集甚至技术密集的产品也开始成为贸易摩擦的对象。贸易摩擦从原来的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五金工具和日用品向医药、化工以及机电产品扩散。

(四)贸易摩擦的国家开始扩散,已经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发生摩擦

传统上与浙江发生贸易摩擦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浙江出口市场中占主要比重的欧盟、美国和日本。因为浙江产品出口到这些市场的数量比较集中,规模也相对较大,所以很容易引起这些国家的贸易限制或制裁,从而导致贸易摩擦。但是,与浙江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或地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近几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对浙江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数量明显增长。

二、浙江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一)从商品结构来看,浙江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轻纺、工艺和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

多年来,浙江出口商品一直以轻纺、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主要是依靠低价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在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方面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因此,虽然出口规模迅速增长,但效益并没有同步增长。由于在质量和技术方面的竞争力不强,大量企业只能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和低质量进行竞争,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很低,难以形成自身的品牌。这种出口商品结构在国际上面临的竞争形势相当严峻。一方面,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市场容量相对有限,因为进口国主要是发达国家,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需求难以随收入的上升或价格的下降而大幅上升。而且,这些商品一般都被主要进口国列为“敏感性商品”,在进口时要进行严格限制。另一方面,这类商品的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却相当巨大,出口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形势下极易引发贸易摩擦,其中十分突出的就有反倾销、保障措施以及 “劳工标准”等。

(二)从市场结构来看,浙江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近年来,浙江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了明显进展,东盟、中东、独联体、南美等地区逐步成为浙江出口的重要市场。但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传统市场在出口市场中的比重仍然较高(表1)。由于市场高度集中,浙江大量产品在较短时期内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迅速上升,极易引发进口国的限制或制裁,从而导致贸易摩擦。因为市场相对集中,一旦有一家省内企业在某个市场出口获得成功就很容易引起其他企业竞相效仿,为了争夺市场,企业之间又往往引发“价格战”,进行压价竞销。最终形成出口“量增价减”、“增量不增收、增量不增效”的现象。这进一步成为进口国对浙江产品进行反倾销或采用其他贸易壁垒的直接诱因。而且,一旦主要的进口国家对浙江产品进行限制,浙江企业极可能失去整个出口市场。由于贸易摩擦导致整个行业或大量企业陷入困境的例子在浙江并不少见。

(三)从贸易方式来看,浙江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的比重很小

2000年以来,浙江加工贸易占总出口的比重一直在20%左右,远低于全国50%以上的水平,导致了加工贸易对全省外贸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表2)。1998年至2003年,加工贸易拉动浙江出口增长率平均不到4个百分点。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更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也更容易引发贸易摩擦。比如反倾销,到目前为止浙江遭受反倾销的产品和企业大多是从事一般贸易出口的。加工贸易一般都不同程度含有国外增值成分,而且往往在销售渠道上也依赖国外企业。因此,加工贸易不易成为国外贸易限制的对象,引起贸易摩擦的可能性相对小得多。

(四)从贸易主体来看,浙江出口经营主体中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占有重要地位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浙江民营企业成长迅速并成为推动浙江出口迅速增长的关键力量。从1998年到2004年,浙江有出口经营实绩的民营企业由379家增加到6 623家,出口金额由9.62亿美元增加到了238.16亿美元。到2005年8月底,全省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企业达1.88万家。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成为浙江出口经营主体和浙江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给浙江外贸经营秩序带来了严峻考验。但是,出口民营企业数量过多,大多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出口的产品大多以传统小商品为主,技术水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这就导致在出口过程中过度竞争,造成出口秩序混乱,压价竞销,盲目降低成本和质量水平,从而招致国外限制并引发贸易摩擦。

三、浙江应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一)大力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出口品牌”战略,提高出口商品技术水平、优化商品结构、提高商品质量。

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要扩大高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和附加值的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但是,浙江的出口商品结构仍然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一般贸易中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偏大,加工贸易也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加工环节上。

继续坚持“以质取胜”战略。要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工艺对现有出口产品进行技术改造,重视提高产品质量,要树立质量才是赢得市场的永恒法宝的观念。要避免单纯依靠不断压低价格扩大出口的做法,那种以降低质量来压低成本和价格扩大出口,甚至为了扩大出口不惜牺牲利润的做法只会导致反倾销和其他形式的贸易摩擦,最终被迫丧失来之不易的市场。从长期来看,高质量的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出口价格,更有效地扩大市场和提高企业的利润。而且,可以避免陷入“低价格—低质量—更低价格—更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也是减少国外对我国进行反倾销或TBT限制的有效途径。

高度重视“出口品牌”战略。品牌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关键地位,拥有品牌就等于拥有市场,丧失品牌就等于丧失市场,没有品牌就意味着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由缺少国际性的品牌,大量浙江产品只能采取“贴牌”或者为知名品牌“代工”的方式出口,或者只能借助于跨国公司的采购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品牌不仅意味着市场份额,还代表着定价能力和利润水平。在同一行业中,国际性品牌的价格和利润远远高于一般的区域性品牌,面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的价格和利润又远高于“贴牌”和“代工”,因为后者实际上基本上只能获得微薄的加工费用。迄今为止,浙江的7 000余家纺织品企业尚没有一家在国外形成品牌。这就使得全省化纤染色布出口的每米均价为0.8-0.9美元,袜子均价为每双0.21美元,领带均价为每条1.6美元,几乎接近成本。当然,创立自主品牌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相应的投入,要形成国际性的“出口名牌”则是一个长期的巨大投入过程。因此,在提高出口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档次的同时,浙江企业还要高度重视品牌建设。要通过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出口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既可以改变出口过程中受制于人的状况,还能够有效减少和克服贸易摩擦。

(二)大力规范出口行为,整顿出口经营秩序,坚决遏制压价竞销和无序竞争的行为

导致浙江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既有国外的因素,也有国内的因素。但是,无论是从贸易摩擦的形式还是从贸易摩擦的原因看,还从在贸易摩擦的协调处理过程来看,出口企业之间压价竞销,大规模低价出口,短期内对某一特定市场出口数量迅速上升和价格大幅下降是导致浙江遭受大量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因此,浙江要大力规范企业出口行为,严格整顿低价竞销,对确因低价竞销并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企业,要给予适当处罚,坚决遏制压价竞销和无序竞争的行为。要结合浙江出口企业数量众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和行业分布广泛的实际,制定符合浙江省情的出口企业经营行为规范。对于首次进行低价竞销或出口规模巨大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通过提高其出口成本降低其违规倾销的动力。对于反复低价竞销的企业或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采取取消其出口经营资格的行政处罚,以防止它们扰乱整个市场。

(三)进一步完善贸易摩擦的预警体系,形成对贸易摩擦的监测、预防、协调和解决全过程完善的处理机制

在现有的政府部门预警机制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政府、行业组织、专业服务部门以及企业在内的完善的预警体系。在该预警体系中,大企业集团可以自己聘用专业公司进行市场分析,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则更多地依靠专业性行业协会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力量,建立国外经济贸易政策发展数据库和经济贸易产业增长数据库。通过各方面的分工与配合,建立和完善浙江对重点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状况的分行业和产品监测资料,政府可根据这些资料及时调整部分行业或产品的贸易政策,将部分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政府和行业组织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相关的贸易摩擦预警信息,使企业预先调整自身的经营活动减少风险和损失。最后,在发生贸易摩擦后,各方面也可以紧密协作,合理分工,共同做好摩擦的协调和处理工作,将摩擦的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大力培养应对贸易摩擦的专门人才队伍,提高处理摩擦的能力和水平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浙江面临的贸易摩擦仍将不断升级。因此,在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摩擦发生的同时,有效地处理和化解摩擦以推动出口正常发展是我省面临的紧迫任务。处理贸易摩擦,人才是首要的问题。因为处理贸易摩擦需要大量的各种专业人才,缺乏某一方面的人才都将导致在摩擦中处于不利地位。比如,进行反倾销调查与诉讼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由外语、会计成本核算、涉外法律等多方面人才共同承担。目前,浙江真正能代理反倾销调查与诉讼的律师却非常紧缺,也缺少经商务部备案的具备代理反倾销调查与诉讼业务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在遭遇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摩擦时,不少浙江企业因得不到专业律师的及时指导,往往丧失了应诉最佳时机,最终丢掉了出口市场。因此,加强包括反倾销调查及诉讼在内的应对贸易摩擦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通,并能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高级人才队伍,已成为浙江应对贸易摩擦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应加强对WTO相关规则和现有的各类贸易摩擦案例进行研究,总结解决摩擦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在发生摩擦最多的反倾销与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TBT等方面。政府、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之间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提高解决贸易摩擦的能力。

(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对外开展加工贸易和直接投资,绕开贸易限制减少贸易摩擦

面对不断增多的贸易壁垒和日益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浙江企业有必要正视单纯依靠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的现实风险。在贸易限制和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走出去”确实不失为绕过壁垒和缓和摩擦的有效手段。应加强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国际化经营之路,积极“走出去”,直接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支持企业在国外设厂和联合办厂、收购企业、设立贸易公司和原料基地,利用各种区域性优惠安排,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和扩大市场份额,并且主动绕过贸易壁垒,规避贸易风险。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企业主动进入发达国家的供应链和销售终端,与国外的生产商和零售商结成互补双赢关系,以合作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兴长. 中国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特点及对策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6(1).

[2] 罗双临,曹秋菊.入世以来中国出口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1).

[3] 万斌,葛立成.2005年浙江发展报告经济卷[M].浙江:杭州出版社,2005.

[4] 魏浩,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不容忽视[J].WTO 经济导刊,2005(9).

[5] 肖武岭,浙江频遭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对策[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我国网站安全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篇12

自1993年互联网开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来,用户数量开始爆炸式增长,各种网上服务不断增加,网站种类和数量快速增长。目前,从功能上讲大致可以将网站分为资讯门户类网站、企业品牌类网站、社交类网站、电子商务类网站、政府网站、功能性网站等几大类。资讯门户类网站以提供信息资讯为主要目的,是目前最普遍的网站形式之一。这类网站虽然涵盖的工作类型多,信息量大,访问群体广,但所包含的功能却比较简单。企业品牌网站非常强调创意,对于美工设计要求较高,精美的FLASH动画是常用的表现形式。电子商务类网站以实现交易为目的,以订单为中心,强调业务模式。社交类网站具有用户数目多、数据量大、信息开放、用户关系难以管理等特点.如何实现用户隐私保护、身份认证和数据访问控制,已成为社交网络中备受关注的安全问题。政府网站利用外部政务网与内部局域办公网络而运行,主要提供多数据源接口,实现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面向社会公众,既可提供办事指南、政策法规、动态信息等,也可提供网上行政业务申报、办理、相关数据查询等。功能性网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网站,Google、Baidu即其典型代表,其主要特征是将一个具有广泛需求的功能扩展开来,开发一套强大的支撑体系,将该功能的实现推向极致。

网站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的重灾区。各类网站功能差异导致安全攻击方式和特点存在很大不同。电子商务类网站作为交易平台日益成为趋利性攻击的首选,社交网站、电子政务网站作为各类敏感信息的资源池越来越遭受以盗窃隐私、重要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攻击。目前,针对网站的攻击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形式包括主机入侵、网站篡改、钓鱼网站、DDo S攻击、恶意链接、数据窃取等。社交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和政府网站因其功能、积累信息和提供服务等方面各有侧重,因此其安全风险及重点防范内容也有所差异。

社交类网站具有人气旺、信息传播快的特性已经成为趋利性恶意链接攻击的重要领域。社交类网站是一个便于策动网络攻击的平台,因为它能够使大量信息在相互信任的用户及群体之间迅速广泛流传,这令网络歹徒可以轻而易举散播恶意软件、恶意链接及诈骗攻击。对于黑客来说,社交网站是一个便于策动网络攻击的平台,因为它能够使大量信息在相互信任的用户及群体之间迅速广泛流传,这令网络歹徒可以轻而易举散播恶意软件、恶意链接及诈骗攻击。

电子商务类网站具有商品买卖、资金往来等功能,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中资金诈骗最多发的领域。由于电子商务的实现需要借助于虚拟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交易双方是不需要见面的,因此带来了交易双方身份的不确定性。攻击者可以通过非法的手段盗窃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与他人进行交易。此外,有些用户可能对自己网上的行为进行恶意否认,以推卸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政府网站作为对公服务的重要渠道和展示窗口,无论对于政府形象,还是对于公众业务办理中沉淀的敏感信息安全都非常重要,常常是一些不法分子的重点攻击对象,政府门户网站一旦被攻击或被篡改,常常会引发较大的影响,很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带来法律纠纷,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造成政治事件。

2 网站安全面临日趋严重的新形势

2.1 以社交网站为主的网站信息泄露、恶意链接和诈骗攻击事件呈现规模爆发趋势

社交类网站因为它能够使大量信息在相互信任的用户及群体之间迅速广泛流传,这令网络歹徒可以轻而易举散播恶意软件、恶意链接及诈骗攻击。从社交网站的鼻祖Facebook和Twitter目前的情况来看,每个Facebook用户平均有130个联系人,而Twitter有126个,这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广泛的潜在受害者和可观的点击率。据外Zone Alarm最近发表的2011年信息安全安全报告指出,Facebook上的垃圾信息问题严重,超过20%的链接为病毒,Facebook目前每月拥有8亿的活跃会员,其中超过400万人会被垃圾信息骚扰,更为严重的是,在Facebook的所有连接中,超过20%的讯息链接是病毒。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由于社交网络账户中包含着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其中包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使其成为黑客攻击的新重点目标。2011年12月以来,CSDN、天涯、人人网、世纪佳缘等多家国内网站被曝遭到黑客攻击,包括密码等大量用户数据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被公开的疑似泄露数据库26个,涉及账号、密码信息2.78亿条,网站信息安全问题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社交网站信息安全问题多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社交网站攻击者采取的攻击手段日趋复杂,有针对性的、持续性的攻击越来越多,原有的安全防护措施可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二是社交网站企业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各项制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安全管理和技术保护有不到位的地方;三是社交完整等信息系统采用的软硬件、信息安全产品等之间的融合度不够,各厂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还难以实现无缝衔接,不能协调地、有效地应对安全威胁。

2.2 针对电子商务网站的钓鱼及交易欺诈事件呈现恶化趋势

大量电子商务类网站被篡改。据CNCERT监测,2012年1月和2月,我国被篡改网站数量为1888个、1853个,其中.com和.com.cn域名类网站(多为商业类网站)被篡改数量最多。2011年6日14时,新余商务网被非法篡改,在网站顶端出现“香港赛马会”、“香港六合彩资料”等13个不良信息网址,这些网址是以文字链接的形式出现,内容都是六合彩内容,这是典型的被“挂马”的案例,导致部分用户个人账户信息泄露。

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网站面临的钓鱼威胁愈演愈烈。随着我国网上银行的蓬勃发展,广大网银用户成为黑客实施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2011年初,全国范围大面积爆发了假冒中国银行网银口令卡升级的骗局,据报道此次事件中有客户损失超过百万元。

据CNCERT监测,2011年针对网银用户名和密码、网银口令卡的网银大盗、Zeus等恶意程序较往年更加活跃,全年发现针对我国网银的钓鱼网站域名4681个。CNCERT全年共接收网络钓鱼事件举报5459件,较2010年增长近2.5倍,占总接收事件的35.5%;重点处理网页钓鱼事件1833件,较2010年增长近两倍。据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2011年联盟分别处理钓鱼网站9859个、12350个,其中支付交易类、金融证券类钓鱼网站占到近90%的份额,淘宝、工商银行、腾讯、央视等网站是仿冒的主要对象。

网上交易欺诈现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的环境下也带来了网上交易欺诈现象暴增。2011年,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共受理网络诈骗方面的投诉36000多宗,远超于上年全年的28000多宗。表现形式主要以网购低价诱骗、订票网站诈骗、团购网站诈骗、货品伪劣以及网络中奖诈骗等方式为主,而且发生问题时由于交易主体身份难确定、交易过程证据难收集等原因导致纠纷解决起来非常困难。据有关统计,以虚假身份交易诈骗和盗取用户名进行行骗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交易诈骗的最主要手段和方式。

2.3 以政府网站为主要目标的网络攻击事件频发

近年来,我国政府网站受攻击次数多,安全隐患日益严重。据构瑞星公司发布《2011年度企业安全报告》显示,2011年有接近20万个网站曾被成功入侵(以页面计算),其中,政府网站占总体数量的15%。由此推算,全年约3万个政府网站页面遭到黑客不同程度地破坏和修改。根据估算,2011年针对高等级涉密网络的攻击至少50万次。此外,国家机关、涉密单位、科研院校、金融单位等涉及国家机密和资金安全的企业和单位,遭到黑客攻击的技术含量、攻击频率都远高于普通企业。对政府网站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攻击者将网站信息修改后,向访问者传递各种形式的虚假信息、反动言论或商业广告。这不仅会造成泄密,对政府公信力也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目前的政府网站的安全形势看,暴露了我们在政府网站的安全管理上的以下问题:首先,对政府网站安全缺乏足够认识。许多政府网站的安全体系建设都十分薄弱,职责安排不到位,更没有完备的应急响应预案。其次是部分政府网站尤其是基层政府网站安全漏洞多、安全技术防范薄弱,易于被破解。再次,政府网站安全防护措施重视某些层面,缺乏应用层防护。

3 提升网站安全的应对策略

3.1 建立运转顺畅、协调有力、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管理体制,提升我国网站信息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

网站信息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转顺畅、协调有力、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网站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信息安全立法、投资的集中统一协调机制。应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加强网站信息安全统一和集中管理的具体做法,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家网站信息安全领导机构,统一管理我国网站信息安全。

3.2 完善网站安全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继续完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加快修订和制订包括个人隐私保护、政府信息安全条例等在内的网站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社会各方面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信息内容安全,维护广大网名的合法权益。加快建立信息发布审核登记制度、网站备份制度、账号使用登记和操作权限管理制度等多项网站安全相关的安全检查制度,对大面积采集和掌握用户信息、监控用户行为,以及收集国家基础数据、企业和组织重要商业数据等作出规定,明确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加强政府监管。

3.3 提高网站安全投入,增强网站安全防护能力

整合国家各部委资源,形成合力,联合推进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业生态体系发展;聚焦支持影响产业发展的安全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安全终端产品等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实现信息安全产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技术突破;逐渐形成包含信息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和标准等在内的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生态体系,为网站安全奠定产业基础。

对于网站运营单位来讲,也应该加强安全相关的投入,重点加强专业安全运维团队的建设。国内各网站和互联网企业都应该大幅提高信息安全支出在整体IT支出中的比例,一方面增加网站安全软硬件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安全运维团队的建设,确保网站涉及的系统机器及其外设不遭受各种物理破坏以及网站有关系统及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3.4 加快建设网络主体身份认证服务体系,确保网络主体身份可信、行为可追溯

上一篇: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下一篇: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