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反思

2024-06-19

对策反思(精选12篇)

对策反思 篇1

筅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孙天山

在中国, 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写道:“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无独有偶, 在意大利, 有这样一则典故:“一群小朋友问伽利略:‘您学识那么渊博, 问题一定很少吧?’伽利略回答说:‘不!我的问题要比你们多得多。’小朋友们大惑不解。伽利略在地上画了大小两个圆, 他说:‘这个大圆是我已有的知识, 小圆是你们已有的知识, 圆外面是我们未知的知识, 问题就在已知和未知的交界线上, 随着问题的解决, 交界线就不断延长, 正常情况下, 自己产生的问题就会越多。我的这条交界线长, 问题当然就更多了。’”一首小诗, 一则典故道出了“问题”的真谛。而当下课堂教学现状是:问题常常成为教师的专利, 而学生是无疑问、不知问、不会问、不敢问。

一、对“零问题”的深刻反思

问题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发动机, 问题是学生思维创新的助推器, 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造成学生“零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陈旧观念的影响

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 全懂了。所以, 中国学生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 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 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 美国学生年级越高, 越有创意, 越会突发奇想。”正是因为这种落后陈旧的观念, 泯灭了学生“问”的天性。因此, 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彻底摒弃“满堂灌”、“满堂问”的陋习,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2. 落后思想的影响

部分教师仍受落后教育思想的影响, 师道尊严的现象依然存在, 课堂上说一不二, 至高无上, 不容学生提出异议或质疑, 师生之间缺乏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导致学生课堂上存在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教师和学生缺乏情感交流, 致使学生不敢也不愿意提出问题。因此, 作为教师要缩短与学生心灵上的距离, 要学会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把亲情融入课堂, 把鼓励送给学生, 把赞赏留给孩子, 只有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消除心理障碍, 身心得到解放, 才愿意提出各种问题。

3. 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塑造,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的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素质教育逐步深入。但我们仍看到, 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依然存在。应试教育更关注记忆知识, 更多的填鸭式、灌输式, 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 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入思考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策略。

4. 学生问题意识缺乏

一方面,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一个忠实的听众或观众, 课堂只要认真听讲做笔记, 忠实于课堂, 忠实于老师, 甚至对老师无意讲错的现象都无动于衷, 认为只要学会接受, 学会解题就行。这种心理导致他们不想问也不愿问。另一方面, 学生缺乏提问的技能, 即使想问, 也不知道如何发问, 缺乏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害怕提出的问题过于浅薄甚至荒诞, 招来同学们的讥笑或老师的白眼。

二、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作为教师要激励学生“敢问”, 引导学生“会问”, 激发学生“善问”。

1. 创建和谐氛围, 营造学生提问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主动提出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怕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 或是没有想好、想全面, 怕提出来同学笑话, 怕老师白眼。因此, 要能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首先, 必须创造和谐、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以消除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可能存在的紧张心理。其次, 要竭力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对提出的问题不够恰当时, 允许重提;提出的问题不完整时, 允许补充;没想好时, 允许再想;有不同的意见时, 允许争论;忽有“灵感”或“顿悟”时, 允许插话。再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渗透提问的方法和技能,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探索、学会寻找、学会概括、学会推理、学会验证、学会突破, 从而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教学中活跃思维, 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形成宽松和谐的、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

2. 结合课堂的情境, 创设学生提问的场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更为强烈。”

学科教学中,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 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把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 重视建构问题的“原型”, 有意识地把生活问题与化学学习相联系, 诱导学生入情入境,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离不开化学”。当学生遇到这些熟悉又新鲜的情境, 在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作出解释时, 就会引起认知冲突, 问题意识油然而生。如:在学习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内容时, 要求学生观察一下自己家中使用了哪些金属, 比较一下自己家中的电饭锅的颜色与超市中电饭锅的颜色有何不同, 观察炒菜的铁锅刷完后, 第二天会出现什么现象, 如果用来炒菜的铁锅不刷 (沾有油污) , 第二天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3. 通过实验观察, 激发学生提问的灵感

中学生求知欲旺盛, 好奇心强, 对其感兴趣的事物具有较强的探究心理,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心理基础。作为教师, 要精心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想方设法增加各种有益于观察的刺激物, 提供尽可能多的观察机会, 并把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养成爱科学, 乐于观察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灵感。如, 在学习氯气与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时, 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后, 若将该溶液加热, 原来的红色恢复, 而氯气使有机色素漂白褪色后, 即使再加热也不能恢复原有的颜色, 这种现象的差异, 自然会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的问题也油然而生。再如, 学习“盐类水解”时, 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 判断Na Cl、NH4Cl、CH3COONa的水溶液的酸碱性, 然后用p H试纸来测定上述溶液的p H值, 根据实验现象, 学生会发现不同的盐溶液酸碱性不同。在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同样都是盐, 有的显酸性、有的呈碱性、还有的为中性呢?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 挖掘教材的内涵, 提供学生提问的素材

教材是最直接、最权威的课程资源, 是学生认知的重要文本, 学生通过对教材的研究, 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本章、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是什么?概念、公式、定律、规律有什么含义?这些概念或定义它的内涵或外延是什么?这些公式、定律、规律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 让学生抓住关键的字眼“化合物”提问, 少了这个条件行不行, 没有这个条件会出现什么问题, 多了其他条件又会如何?又如在学习物质电离能时, 通过对教材中第一电离能曲线变化的观察, 学生会提出同周期中IIA元素和V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为什么出现反常现象的问题。

5. 深化问题的本质, 帮助学生寻找提问的路径

课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问题的“始发地”,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怀揣梦想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让学生载着希望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如在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后, 学生对化学平衡的概念等相关问题有所了解, 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后平衡能否被打破, 哪些条件对平衡有影响, 改变某些条件后反应将向哪一方向进行, 能否重新达到平衡, 重新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有何改变, 各物质浓度如何变化, 是否与原平衡等效等一系列问题。

“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手段, “不教”才是目的。“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 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之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这才是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刘经华, 钟发全.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2]潘伟.“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化学课堂教学研究.化学教与学, 2011 (4) .

[3]袁来德.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5 (12) .

对策反思 篇2

2、有些作业少批(但我们学生还是要检查有没有完成),要求他们自己批改,更多时间留给自己选题上,资料备课组全部共享。

物价对策的困境与反思 篇3

温家宝总理不只一次强调,通胀加上腐败,会动摇一个政权的执政基础。温家宝着眼的,是不断上涨的物价推高了生活成本将产生民怨,而且过火的通货膨胀也会恶化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两者均不利于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其实,通胀还会削弱出口竞争力,其效果等同于人民币的升值,从而同样不利于出口与经济增长。

现在的悬念是,中国的通胀到顶了吗?比较乐观的说法是7月或第三季度应会到顶,因此上周的加息0.25个百分点应是这一轮加息的最后一次。理由是这一轮物价上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因而今年下半年的CPI在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势应会减缓。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还有一些不利的形势:(1)当前的CPI其实存在着一些人为干预的成分,如修改CPI中粮食类的比重,及劝谕一些大企业暂时不要涨价;(2)作为CPI领先指标的PPI,涨势仍未稍歇;(3)为了对付金融海啸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的之后效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4)美国会不会再采取第三轮的宽松货币政策还存在着一些变数……因此当前中国的通胀是否即将或已经到顶,恐怕还很难有一个乐观的判断。

其实,比起对通胀走势的判断,对政策当局而言更大的困扰是当前物价对策面临的困境或窘境:

(一)滞胀形势的浮现。由于一再调高存准率,极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信贷能力,从而导致大范围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这就意味着在追求稳定与追求增长之间,货币政策已处于两难之境。

(二)不仅如此,当前的货币政策还存在着明显的内部矛盾。一方面,持续提高存准率的目的是希望把过多的流动性“约束”在银行体系之内;但另一方面,相较于CPI的快速上涨,加息步伐相对保守与滞后,从而产生的实质负利率现象其实又等同于把大量的流动性“挤出”银行体系。难怪连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都承认负利率是减少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原因之一。

(三)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不加速升息以消除存在已久且幅度还越来越大的负利率现象呢?原来这又有几个担心:担心会导致热钱流入;担心会过大地冲击房地产市场,影响内需拉动;担心会加重地方政府原已极为庞大的债务负担……这即是当前中国物价对策的困境与窘境。

究竟如何是好?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与窘境?关键在于必要的政策反思:

(一)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说,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必须相当,目标不能多于手段,具体点说,一个手段只能对付一个目标。

(二)很显然,摆在决策当局面前、现在要对付的问题很多,包括:(1)物价稳定;(2)保持出口竞争力;(3)不要让中小企业面临严重融资困难;(4)不要过大冲击房地产产业;(5)不要进一步加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6)不要诱发银行金融危机;等等。一个货币政策如何能面面兼顾到所有这些目标?这即是困境与窘境。

课后反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一、认识有偏差, 导致反思失效, 建议提高认识, 勤于反思

现象:一些学校为了督促教师进行反思 (课后记、教学随笔等) , 把反思作为常规进行量化, 即一周完成几篇, 每篇达多少字。一些教师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被迫“反思”, 只好“挖空心思”“东拉西拽”, 其内容甚至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 或者摘抄文稿, 挪为己用。反思成了任务, 成了负担。

对策:首先, 要提高认识。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师自身的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 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教师也只有在反思的过程中, 发现个人或他人的优点或缺点, 汲取经验或教训, 从而拓宽专业视野, 不断超越自我。其次, 要突出一个“勤”字, 持之以恒。教师只有坚持把课堂实践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 一有所得, 及时记下, 并以记促思, 以思促教, 长期积累, 才能积少成多, 集腋成裘, 经过后续的再实践反思对比、分析、总结, 去伪存真, 精益求精, 自己的教学水平自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第三, 变“检查”反思为“交流”反思。硬性检查容易使教师把反思当成任务, 敷衍了事。改成交流反思, 教师把撰写反思当成展示风采的舞台, 相互在交流中碰撞观点, 分享智慧, 展示精彩, 大家都会获得共赢。

二、反思缺方法, 导致浮于表面, 建议加强学习, 提升能力

现象: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发现, 教学反思质量偏低, 很多不同教案的课后反思, 内容几乎大同小异, 没什么区别。有的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回顾”, 这类“反思”不痛不痒, 没有思想冲突, 没有产生新的感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 反思能力欠缺。

对策:加强学习, 掌握反思的方法, 提高反思能力。反思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一般有自我提问法、教学诊断法、行动研究法、交流研讨法、案例研究法和观摩分析法等 (详见表1) 。作为学校教研组, 要结合备课活动和教研活动, 综合运用各种反思方法, 引领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反思方法, 帮助教师提升反思能力。正如尺有所长必有其短, 各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 运用时要综合选用, 扬长避短。

三、败笔挖掘少, 导致反思虚假, 建议端正思想, 正反总结

现象:一些教师写反思时, 将主要精力放在成功之处, 大写特写成功之道, 而对于失败之处, 尽量少写或回避, 有时仅用一句“这节课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 使教学更精彩”, 怕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 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还有教师即使点出了失败之处, 但没有作进一步的原因剖析, 更没有给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蜻蜓点水, 一带而过, 致使宝贵的“错误资源”白白浪费。

对策:端正思想, 明确反思目的, 亮点与败笔, 都要深入总结与挖掘。因为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教学经验, 探索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思课堂。反思成功之处, 可以使教学增色, 形成耀眼的亮点, 形成独到的教学智慧, 激励自己。反思“败笔”, 比反思教学亮点更为重要。因为教学被称为留有“遗憾”的艺术, 作为教师, 无论课堂设计多么完善, 教学水平多么高超, 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学反思的真谛是教师敢于怀疑自己, 敢于和善于挑刺, 正视存在的问题, 通过反思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不断地迈向高境界, 促进自己, 这也正是教学反思的目的所在。

四、形式较单一, 导致千篇一律, 建议有效反思, 多元呈现

现象: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反思仅限于写教后记, 与教学工作总结大致相同, 呈现出的内容是对某一个教学阶段 (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周) 的教学情况回顾与总结, 主体成分主要是检讨阶段性教学的得与失, 并且写作形式千篇一律。反思充斥着大量的教学过程和流程的详细描述, 缺少深度挖掘, 空话、套话较多, 对应反思的核心内容往往是简单地一笔带过。

对策:有效反思不可拘泥于形式。常用的反思形式有反思日记、交流反思札记、教后日记、再教设计、教案中批注反思或问题单等, 每种形式各有特色 (详见表3) 。教师应该根据各自的特长与喜好, 选择自己喜欢的反思形式, 呈现自己的反思成果。反思重在实效,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形式多样, 教师也可根据自身情况, 自创反思形式, 只要能让老师们确有所感, 确有所悟, 自发反思, 指导实践, 就是最好的反思。

五、反思重点状况, 导致缺乏广度, 建议多维梳理, 长程反思

现象:目前一些学校教师的课后反思水平不高, 方向模糊。笔者调阅许多反思发现, 一些教师只能局限于“运动强度、运动密度、学练效果、师生互动”等一个或者几个点上, 每节课后都在那几个点上“无病呻吟”, 实在无话可讲时, 就把前面的反思照搬照抄, 使得对教育实践的改进经常在原地打转, 其反思的深度、广度和效度远远背离反思的初衷。

对策:多维梳理, 长程反思。反思的广度也叫“立体反思”, 就是指能够全面地看待教育中的种种问题, 不仅要善于抓住某个教育问题的主要因素, 而且不会遗漏有关的重要细节。为了达到这种广度, 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因素, 制成反思梳理表格 (详见表4) , 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等一级指标, 细分成19个二级指标, 针对这些细微指标, 逐个进行总结, 梳理出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 针对不足之处, 初定给予重建构思。每节课或也可结合课题研究, 将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细分成评价量表, 定期对课例进行专题梳理, 深度剖析, 这有助于对研究专题进行长程关注、追踪, 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高考英语写作教学反思及得分对策 篇5

写作是四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考试说明一切考生能够写简单的私人信函、日记、通知和便条等,体现写作微技能。

在四项技能中,写的技能难度最大。写要动手,动脑;写是运用语言传递书面信息的手段,要求语言文字精确(书法,拼写,语法要正确);要求文字通顺,结构严谨,格式正确,文体合适。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要写出动人的篇章,一定得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笔者通过这些年的高中教学,积累了一些关于写作的经验,对今后如何更好地指道学生学习有了更多的感悟,下面就应注意的问题谈谈高考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思。

反思一:写准第一句

A good beginning is a good ending.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句话写得成功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但如果开头第一句就写错了,那么印象分就降了一档。窥一斑可见全豹,从第一句话可以判断写作的人英语综合水平肯定不高。

反思二:书写长期严格认真

常言道:“字好文一半。”这说明书写的好坏,卷面的整洁与否会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 语言的准确性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度是写作评分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拼写和标点符号运用的正确与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生的成绩。因为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书写,包括字母,单词,句子,标点符号等的正确写法。二是写作,即笔头表达。写的第一方面侧重于运笔的技能和技巧,写的第二方面侧重于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能力。当然写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书写技巧差,字迹潦草不清,上下平直不合标准,读的人看不清楚或心生厌烦之感,这就直接影响了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同样,只是字写的不错,但内容贫乏,语法,词汇错误满篇皆是,也会使看的人失去美的感受。因此,书写不好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很坏的印象,分数会降低一个档次甚至更多。不少学生由于疏于审题,随意写来,在仔细检查后发现有诸多不妥之处,于是对原文修修补补,或在试卷上涂黑,或随意连线等等,导致卷面不整洁而影响了交际,肯定得不到高分。

反思三:夯实基础很有必要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从基础抓起。英语是结构的`语言,具有其自身的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和基本句型。任何文章都有自己的主题,作者应该围绕主题,借助一些句型、词组等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课堂问题行为的反思与对策 篇6

问题行为一: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事倍功半

反思:问题出在孩子本身吗?他们为什么不被吸引?孩子们的兴趣点在哪里呢?

对策:兴趣、习惯、关注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固然有着孩子自身的年龄特点,但就是主要因素吗?不尽然。

兴趣:沙滩上,孩子们尽情专注地玩沙子乐此不彼;动画片前,孩子们目不转睛而心无旁骛。这时候他们能集中注意力,究其原因还是兴趣点的问题。当孩子们上课不专心时,教师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吸引孩子,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与愿望,这时,老师们一定要在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她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习惯:如上所说,兴趣也不是万能,因为课堂因学科的不同、难易的区别、思维角度的多元性,不一定所有学习内容皆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因此培养专注的习惯也犹为重要。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等,这还只是习惯培养的最基础的工作,真正形成一种习惯,还需要从内因上下功夫,在课堂形成较为常态的评价机制,让孩子有一种班级团队的所属感,主动地要求自己,反复强化控制力,天长日久,良好的听课习惯也就养成了。

关注:被冷落是人性最难受的,孩子们都渴望成为长辈呵护、同龄人赞赏的人,但往往一些边缘地带的孩子在课堂或是沉默或是捣蛋,老师们常常也对他们或是忽视或是指责。长此以往,这部分孩子也会游离于课堂之外而心不在焉,这就需要老师们多给他们关注,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上课时可以经常提问,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与正面反馈,都会让她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自然,他也会在课堂上跟着老师来。

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孩子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绝对是不利于学习的,当遇到孩子身在曹营心在汉时,老师们一定要分析其原因,采用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解决此问题。

问题行为二:课堂提问答非所问,啼笑皆非

反思:孩子有没有理解此问题?孩子能不能解答此问题?你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妥当吗?

对策:倾听、尊重、引导

孩子们是生命个体,是生动的,因为他们的生动,课堂也由此变得趣味无常,很多时候孩子们对课堂提问答非所问:

[案例]:三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一课。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

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好吗?通过观察主题图,你仔细观察,到处都可以看到什么?

生1:我看到儿童乐园里有好多可以玩的项目。有摩天轮、旋转椅、荡秋千、滑滑梯、小火车、跷跷板等等。

师:真不错,一下子发现了这么多的游乐项目。

生2:我看到有6个人在玩旋转椅。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3:我看到2人在玩跷跷板。

生4:我看到2人准备去玩摩天轮。

时间已过去不少,但学生的回答还是不能如教师所设、所愿,此时师又问:你仔细观察,在这些游乐的项目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什么?

生:这些项目都有小朋友在玩。

生:哦,我知道了,这些游乐项目的器材,都是用铁做的。

这时老师啼笑皆非,只好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些游乐的项目中,是不是都有我们以前学过的角?”学生齐声回答:“是!”

分析:案例中教师利用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导入新课的做法很好,但教师所问的问题却未能很好地贴近教学目标。教师抛出“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的确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说,然而,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去观察,并获取许多与数学相关甚至不相关的信息,学生的回答未能如教师所预设的(说出与“角”相关的知识),也就不足为奇。

课堂允许孩子们出错,但学生的“答非所问”,往往会让老师处于尴尬的境地,学生的“牛头不对马嘴”也往往让老师哭笑不得,束手无策。怎样才能避免学生的这种“答非所问”呢?笔者想无外乎从“倾听、尊重、引导”入手:

倾听:要珍视学生的声音,哪怕学生的答案与自己所预设的相差甚远,甚至明摆着是错误的,也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完。这样,学生才不会丧失发表自己见解的信心,才有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尊重:遇到学生错误回答,老师要学会以宽容和理解来对待学生,用尊重取代训斥,用呵护取代怒气,因为老师的真诚会更好地化解学生的尴尬,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站在同一平台上,相互平等地对话,这样的课堂才更有可能绽放智慧的火花。

引导:老师提问就是一种引导,孩子们答错题,教师要分析一下,是孩子没有理解你问的问题还是孩子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如果没理解,老师们则要想想提问方式是否恰当,是否指向明确;如果是孩子不能回答,则要反思是不是对于他们太难,要降低难度。其次,当学生答非所问时,结合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老师应机智地进行引导,这样课堂上才能有精彩的生成。

问题行为三:解答习题错误连连,气上心头

反思:易错知识的特征是什么?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错误如何成为教学资源?

对策:善待、思考、资源

小学教师对待学生数学错误的态度往往表现为“愤怒、无奈、指责”,而对学生出错也归因“懒惰、粗心、无能”,这样的心态不光老师气上心头,也让学生无辜受责而失去学习兴趣。孩子是来学习的,既然是学习的过程中,怎能没错呢?错误是必然的、错误是普遍的。

[案例]:题目“树上有一些小鸟,飞走5只,还剩23只,原来有多少只?”学生喜欢写成“28-5=23”。

分析:这是故事题,情节题,情节有顺序。“原有、飞走、还剩”,学生书写顺序与故事情节的顺序一致,他们错误的理由是缘于一种空间感与生活规律的认同,在答题时按故事情节写出了算式。错误是有用的,既然学生容易出错,教师不妨改变一种方式,在教学时先审题,试图把题画下来,既引入了几何直观,又培养了空间观念,更有助于解题了。

出现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到孩子们的错误只一味地发脾气指责孩子,殊不知,教师认真分析孩子们错题的理由,然后把错误当成教学资源则更有利于教学,可以以此为契机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时规避对孩子们易错知识点的忽视,让教学更有效,这多好啊。所以,笔者认为,孩子们解题出现错误,教师的对策是“善待、思考、资源”。

善待:练习是孩子们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当学生暂时出现疑惑或错误时,正也是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起点的一次重要机会,作为老师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细心,善待他们的错误,而不要只有埋怨与指责。

思考:当一种错误在孩子们当中成为普遍时,一是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在课堂上强调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给孩子们练习铺好了路搭好了桥;二是要反思在易错知识点的教学上是否通过让不同方式让孩子们引起了重视,并采用了有效解题方法来应对易错点;三是要反思自己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不要过于拔高孩子的认知,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资源:学生出现错误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利用得当,学生的错误有时也会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学会善于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更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疑惑或错误的问题所在,为学生提供自己去发现错误、剖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把错误转化为再一次更具针对性的新学习,同时让学生经历从错误认识走向正确认识的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与对策 篇7

目前, 一线教师所用的多数是“经验”式作文教学。教师根据教材上有限的要求与提示, 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传道、授业、解惑”, 且自认为感觉良好, 使得整个作文教学都处于盲目、随意的状态, 造成了作文教学今日尴尬的局面:教师是“不想写、被动批、粗讲评”;学生是“提起作文皱眉头, 开始写作直挠头, 拿起笔来摇笔头, 想了半天没开头”。具体分析其原因, 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值得关注。

1. 教材方面

教材是教师搞好作文教学的助手, 也是教师手中最重要的作文指导材料。但就目前使用的教材来看, 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 作文训练缺少计划性。纵观各种版本的初中教材, 对于作文训练总是缺少计划。教材几乎都是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来规定写作的范围, 虽然这样做可以有效利用该单元中的美文给学生提供写作范例, 但从长远来看, 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因为, 每次作文都仅仅是进行了篇章训练、综合训练, 没有单项训练、分解训练, 而且写作起点又高, 要求也高, 使得多数学生难以把握, 难免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其次, 作文训练指导太少。现行的教材, 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通通放在一起。这样做, 除头绪不清外, 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也体现得很少, 这就迷失了教材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2. 教师方面

一是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教师本身因为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热情而怕批改作文, 自然也使得学生因为缺乏写作的热情而怕写作文。这种情况表现在作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 (命题、指导、批改、讲评) 。由于教学的无计划, 教师常常会出现一些状况:该上作文课了, 临去教室的前几分钟还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来, 直到走进教室才随便挤出一个题目。这样的命题根本谈不上符合学生实际、有真情实感。其结果, 或老调重弹, 或曲高和寡, 学生望题生厌, 望题生畏, 哪里还有写作的兴趣?而接下来的作文指导则更是简单化、套式化, 引而不发, 疏而不通, 越指导, 学生的写作越僵化, 长此以往, 学生的一点点灵气也全被磨灭了。

二是作文与生活、阅读脱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 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我们的写作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室内进行, 与生活实际几乎没有联系, 学生们既没有丰富的词汇, 又不熟悉多样的题材, 作文时文思枯竭, 自然文不成篇。再者, 读与写分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 导致读不能很好地为写服务, 写作也无法促进阅读。

3. 学生方面

其一, 作文落入俗套。常见一些学生的作文, 写《我的教师》时, 不是写其深夜批改作业, 就是写其背生病的同学去医院, 再不就是用语重心长的一番话教育“我”, 让“我”幡然醒悟……并不是说这些题材不能写, 而是写滥了, 写俗了就会缺乏新意, 令人倒胃口。

其二, 缺少生活的亲历。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但是, 由于应试教育之风愈演愈烈, 学生被压得毫无喘息之力, 封闭在高墙之内, 远离生活的他们自然没有写作素材。另外, 作业如山, 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名存实亡, 学生的语言缺少积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采取的对策

要改变上述现状,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制定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要制定出长期写作计划和短期需完成的目标。计划要细致、明确, 哪个学段应掌握哪些写作要领, 必须达到怎样的写作水准, 可以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现手法等都要制定具体。计划还要不断检查、调整, 适时地查漏补缺, 以期完善, 防止计划的随意性、教条化。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由浅入深, 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写作的殿堂。

2. 走出教室, 扩大信息接受源, 亲历人间冷暖。

陶行知先生早就奉行“生活即教育”的主张, 提倡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全面沟通, 把生活当作大课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践行生活教育, 努力使作文课从教室内走出来, 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 走进大自然, 扩大信息接受源。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 教师要敢于破除“封闭式”教学, 敢于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去观察幽远的山谷、凸凹的原野, 去陶冶健康的情感, 去捕捉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

(2) 融入社会, 亲历人间冷暖。作文教学应体现开放的时代特点, 使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平时要多让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 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作文内容上, 有意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让个人激情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利用秋收劳动, 理解“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利用电视节目, 了解汶川灾情, 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更懂得“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做人哲理。

3. 力求出新。

文章是表现生活、交流思想的载体, 没有新意, 老炒“冷饭”, 别人当然不爱看。因此, 作文必须出新。

(1) 立意要“新”。立意新, 就是把自己思考的真知灼见表达出来, 把自己在某些方面独到的发现传达给读者。 (2) 取材要“巧”。生活丰富多彩, 感知生活也应渗透到社会、家庭、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3) 结构要“奇”。要注重在结构上苦心经营, 巧运匠心, 收到“尺水兴波”之妙。 (4) 语言要“美”和“精”。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张, 对语言的追求可用一个“精”字来概括。同时写作还应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工夫, 要力求新鲜生动, 写出自己的个性。

4. 多渠道拓宽写作途径。

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首先, 阅读与写作要紧密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 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 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的能力, 让学生同中求异, 不断拓宽写作思路, 达到创新的目的。

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及教育对策 篇8

一、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所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1]。师生关系不仅包含教学关系,还有情感关系、法律关系等。长期以来,受赫尔巴特“三中心说”的影响,教师教、学生学的关系模式一直普遍存在,课堂教学主要呈现“你说我听,你讲我记”的状况,学生在课堂上缺少想象、思考、表达及质疑的机会和条件。而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创造。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目的就是要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通过对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传话教学占主导

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言、满堂灌,学生只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专心听讲,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教师掌控着话语霸权,学生属于被动的接受者,大脑被视为储存知识的容器,很少被给予消化吸收和思考及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

2.工具主义价值盛行

受应试教育片面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关注的是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升学率是否达标、学生知识掌握与否,至于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发展及对“学会做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则漠不关心。师生关系只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手段。

3.情感交流缺乏

武汉市曾开展了一场对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现在的中小学师生关系状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情感沟通的大门在缩小。在被调查的2523 名学生中只有很少部分认为老师是可以信任的,大多数学生表明“教师不好相处”,他们希望教师放下自己“居高临下”的架子,做自己生活上的朋友[2]。然而,以知识教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教师主要担任知识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忽视了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潜在性,没有看到人不同于动物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甚至丧失了教育中贯穿的主体间性的教育爱,它必然走向重认知,而不重感情与意志,最终因丧失学生内在的人格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而生出成批的犹如一个模子出来的机器人”[3]。

4.师生交往地位的不平等

受传统及习惯势力的影响,教师常以一种“控制者、权威者、命令者”的姿态面对学生,学生则被置于“服从者、被动者、接受者”的位置,由此形成了“一高一低”的等级式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得不到支持,个性得不到尊重,个人的发展处于压抑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曾明确承认“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有一种十分死板的等级关系即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4]。

5.师生交往中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师生交往中教师教育方式不当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责骂等,这些行为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有人曾将师生关系喻为“教育发展程度的晴雨表,或称其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品质”。“在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如果师生关系仍然处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陈旧状态,仍维持这种关系的专制色彩,那么,不管教育的硬件多么先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多么完善,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判断这种教育是现代教育,更不能称它是素质教育。”[4]为使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不再是一句理念上的承诺,而能彻底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师生关系的改善是实现上述目标的突破口,因为教育是通过师生关系借助其他物质条件和手段,达到一定教育效果的活动。通过深入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经济因素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且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城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只能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这在无形中强化了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

2.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

我国古来就有“学而优则仕”之说,同时我国历来强调“师道尊严”,教师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因为其“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并且在古代教师被列为与“天、地、君、亲”同等重要的地位,故教师说的一切都是真理不可动摇,谁敢质疑教师,便是对教师的大不敬。传统思想对当今的教育以及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学生基于教师的威严而不敢与之亲近。此外,受习惯势力的影响,我们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往往以他在校是否听话为标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把学生作为一个简单的知识接受者,而未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质疑,甚至压制不同的见解,尤其是“离经叛道”者,这样的教育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怯于同教师交流,表达他们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重升学率、忽视学生整体发展、忽视师生关系的改善埋下了种子[5]。

3.人文关怀的缺失

文艺复兴时期曾以“以人为中心,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口号,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文主义运动。然而到了近代却在片面的科学主义及“权威”思想的影响下,导致了重理轻文的思想,并使得人文关怀在学校成为高尚的“谈资”,成为人为的“恩赐”,被当作推崇的“理念”。因此,学校应把人文关怀作为教育的题中之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能没有人文内涵的支撑。人文关怀应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准则,学校应成为体现人文精神的家园,教育在把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必须以人文为基线,从而实现培育的功能。教育一旦缺少了人文精神,那同大工业的机器批量生产还有多少区别?目前,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部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文精神的缺失所致[6]。因一些学校及教师还是以教育人的“权威”形象存在,常出现“以管代教、以罚代管、以批评代教育”的现象,忽视了人文关怀,忽视了学生的尊严和内心的需求,从而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由此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

4.长期应试教育使然

上文提到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优质的教育资源缺乏,而要享受好的教育资源,则须通过公平竞争才可获得,因此应试教育便应运而生,并在长时期内显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及存在的合理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由于评价方式的保守性,学校、教师都围绕升学率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以人为本”则成了一句空话。现实情况是,社会对一所学校评价的好坏,仍是以上线率、升学率为指标来衡量的。如果升学率上不去,不仅上级教育部门不满意,学校不满意,就连家长也不会满意。升学率高了,家长满意了,学校放心了,社会认可了,各种荣誉和奖励便纷至沓来,否则便是无人问津。因此在目前评价方式未变的情况下,对于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便是无稽之谈,因为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5.教师观念、素质及学生认知的影响

师生关系之所以会呈现不少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说,教师应负很大责任。因为在师生关系的改善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开明且素质高的教师时刻以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将学生视为自己的伙伴、朋友,将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开展对话交流,共享教育资源与成果,共同发展。他们不仅注重学生的智商,更注重学生的情商,总能抓住最好的时机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激励学生的学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7]反之,观念落后、素质不过硬的教师则只会进行“文本教育”,将学生的提问视为对自己权威的否定,对自己的不尊重,坚决予以斥责和打击,如此之举师生关系何以改善!此外,学生对教师的认知也对师生关系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三、解决师生关系问题的教育对策

针对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面对国家、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我们深知传统的教育方法与陈旧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人,师生关系是关系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因素,师生关系的改善势在必行。

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是改善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应努力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未来的设计者,学生思想和道德的示范者。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青年心灵的影响,构成这样的一种教育力量,决非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所能代替的。”[8]可见,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之大。众所周知,学生,尤其是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向师性、可塑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改善师生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教师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1.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新,教学角色要转变

任何改革首先应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深入领会改革的内涵,使自己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良好的素质和改革的精神。新时期的教育以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为本。而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必须改变那种单纯传授知识的作风,即“经师”的作风,而应使自己兼具“经师”与“人师”的角色。由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者、命令者,转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他们发挥潜能,通向美好的未来,对未来充满信心。过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时至今日,教师要保持“学高为师”的风范,须不断与时俱进,须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是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溪,并且常流常新。只有理念更新了,角色转变了,师生之间才能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打下基础。

2.师生共同参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人处于宽松、和谐的氛围时,心情得到放松,感到愉悦,则学习、工作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曾指出:“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如今的师生交往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故师生关系的好坏对教学成功与否关系重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则更易贴近学生的心,了解学生的想法。代沟减少了,距离拉近了,师生就能和谐相处,实现教学相长。

3.正确评价每个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固然很大,但是如果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分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或者冷嘲热讽甚至体罚(变相体罚),那么学生对这门功课就会产生厌倦、畏惧心理[9]。诚然,不能正确评价每个学生是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病。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教师重分不重人,总以“分数论英雄”,成绩好的学生就会受到他们格外的青睐,成绩差的学生俨然“弃儿”。可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评价方法必将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象的丧失,致使师生关系恶化。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教育而评价。”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须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只要任何一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他都有可能成为未来一颗耀眼的明星。因此教师不能单凭分数论人,不能单看学生一时的表现就给他妄下结论。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打成一片,同时还要尊重和信赖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其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唯有如此,教师与学生才能和睦相处,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从学生方面来说,师生关系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及其沟通。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也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改变对教师的看法,积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眼中的教师常被赋予一种高高在上、权威、严肃、不可接近的形象,而惧于与教师开展平等的交流。其实,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十分渴望与学生沟通交流,加深相互的了解。但学生往往基于自己受教育者的角色,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教师就不能真正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故为师生关系无形中设置了一重障碍。

再次,从家长方面来说,父母是家长的启蒙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引导孩子从小与父母建立起平等的关系,经常谈心,无形之中会在孩子的心目中产生民主观念,对他今后加强人际沟通、加强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也大有裨益。此外,家长要经常与教师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状况,家长、教师双管齐下,对于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十分重要,因为我们相信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通过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来调整和改善。

最后,从社会方面来说,要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首先应该继续推行素质教育,大力宣传成功的教育经验。素质教育的推进,固然需要大众观念的转变,但若不大力宣传,在惯性势力的打击下也会偃旗息鼓。无庸质疑,素质教育是倡导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在师生民主平等的交往中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以促进每个学生潜能的最大发展,实现人之为人的目的。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校、教师不再唯分是举,唯升学是举,关注点转向了人,自然有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明朗化。第二,应大力发展经济,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尽力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的矛盾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学校必然会是另一番教学情景。第三,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爱护学生的风气。学生的发展是家长的期望,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大家的关注点发生了偏移,分数、成绩被大大渲染,而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内心的渴望与需求得不到尊重,这就严重压抑了他们的成长。所以关心、爱护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小培养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的作法,对于打破师道尊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无裨益的。另外,还应健全民主法制,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我们都知道,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影响是很大的,教师某些专横的作风、蛮横的态度及不良的行为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有些师德败坏的教师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加强对学生权益的保护,加大对教师不规范行为的批评与纠正力度,是大快人心的,也是利于引导师生关系步入正轨的措施。

当然,以上各方面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要实现教育新常态下对人才的要求,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师、家长、社会必须携手共进,协同合作,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合力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国秀.1980年以来我国教育界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研究的评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0(7).

[2]程墨.一封学生来信引出师生关系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4-7-23.

[3]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教育研究,2002(2).

[4]纪大海,杜萍.教育关系论[J].教育研究,2002(12).

[5]张健.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展望[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6]苏军.教育101[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7]范红霞.论“同伴探索”式师生关系模式[J].教育研究,2003(4).

[8]陈菊明.教师人格形象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4).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反思和对策 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反思,对策

物理概念中蕴含丰富的物理思想方法, 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挖掘, 就有助于我们把知识教学提高到思想方法教学的层次, 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下面我就如何开展物理概念教学谈谈看法。

一、概念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1.忽视物理概念教 学中学科人文背景 等知识的讲 授。物理概念的形成历程, 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若充分利用, 则除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精神外, 更能让学生对物理着迷。一旦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 就会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大大提高。不少物理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 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对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对物理概念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人文知识的讲授, 这样往往会出现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不到位, 课堂教学缺乏生机的现象。教材中精心编入的科学思想、情感、价值观得不到较好的体现, 从而让学生对物理提不起兴趣, 更缺乏激情。

2.用媒体代 替物理概念 教学中的实验探究 , 使学生失去 兴趣。有的老师认为:物理概念课本上已写得很明白, 不需多讲, 更不必大动干戈地做实验探究。基于这种认识, 忽视了概念教学这一环节, 从而导致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大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 他们由此获得的知识信息是一些无序的片段。对学生来说, 实验是许多新概念生成的土壤,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动手做真实的实验, 不能盲目地用多媒体替代。即使实验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偶有失败, 也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如果缺失了实验这一环节, 课堂教学就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从而使部分学生因不理解概念而听不懂课。时间一长, 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3.违背概念的认知规律, 深陷题海。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的最基本单位, 也是学生学习物理、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有些教师为追求教学进度而对物理概念一笔带过。误认为概念讲解太费时, 可在习题中得到解决。因此在学生对新概念不甚理解的情况下, 教师就带领学生进入课堂练习这一环节, 希望能高起点, 得到高效率, 结果却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 教师将学生作业中出现较多错误的原因简单归纳为练习不够, 从而出现了题海战。这样易使学生由于要完成大量的习题而没有时间看书理解, 结果是作业虽在讨论或抄袭中勉强完成, 但考试时难免原形毕露。

二、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对策

1.在教学中要使新的物理概念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某些相关的物理概念建立恰当联系, 通过对概念内涵的深入理解和相似概念的比较, 培养学生对各类相似的现象进行类比的能力。通过对物理概念形成过程的讲解, 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思考的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敏捷性和批判性。

2.物理概念教学应体现学科的教育性。在概念教学中, 我们只有讲清新概念的来龙去脉, 新概念才能在原有的相关概念构成的知识土壤中生根发芽, 茁壮成长, 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应用。概念的形成往往与科学家的探索研究过程相关, 一个物理概念的提出常要经历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奋斗。因此, 物理概念形成过程的特殊性, 是物理学科教育教学的好资源。将物理概念形成历程和学科教育有机整合后, 以故事、实验等形式再现发现历程, 不仅能使学生感到物理源于生活、生产及人对大自然认识的需要, 而且使学生因懂得一个新的物理概念而感到自豪。通过概念产生的探究过程教学, 能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为科学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3.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重 , 确保学生对概念认知的完整性。物理概念的定义是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切而简要的说明, 也是学生理解新概念必须明确的两个层面。一些教师因各种原因只关注概念的内容, 而往往会忽视对概念定义的教学, 易使学生因不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不能顺利解决相关问题。在物理概念教学中, 往往不仅要讲清本节课中引入的概念, 而且要将与此概念相关的其他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讲清楚, 以利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正确处理相关物理问题。如速度的概念是在对物体运动的直观感觉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学生容易理解。但对某物体的一个具体的运动来说, 可能会出现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或匀速运动的速度。同时在变速运动中, 速度与加速度和位移又有密切关系。因此, 在恰当的时机, 应将加速度、位移这两个概念和速度的联系与区别也予以讲清, 从而使学生对速度概念有整体认识。

教师反思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篇10

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种反思性教学应该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在教学前要进行反思, 在教学中要进行反思, 在教学工作结束之后更要进行反思。总之, 教师应该养成不断教学反思的习惯, 这样, 才能够总结教学知识、技巧和经验, 进而提升自身的素质。

根据不同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侧重点, 关于反思的含义千差万别, 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熊川武教授写了一本专门研究反思性教学的书—《反思性教学》, 在这本书中, 熊教授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可见, 反思性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以实现教学的实践为目的, 最终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但是, 目前我国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还存在许多的缺陷和困境, 所谓“思之不慎, 行而失当”, 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的意义深远, 因此, 只有真正地挖掘反思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才能对症下药, 找到解决的对策,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运用反思不断地探究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反思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不断反思和学习的结果, 同时, 反思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可见, 反思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但是, 目前我国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还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的教育体制不完善导致了反思性教学不能够有效地实施

中国的教育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我国的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的结合体, 教育机构是指学校等实体, 而教育的规范就是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诠释。从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多方位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 教师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 还实行着一定形式的填鸭式教学, 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高分的人才, 把书本中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成了教师教学的唯一的目的。第一, 现代的教育体制把教师的工作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 比如, 某些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备课, 规定教师的教案内容等, 这种培养教师的模式也导致教师不能够在教授主要课程的基础上, 对相关问题进行展开和解释, 教师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里, 充满了书本上的内容, 而无暇其他内容的涉猎;第二, 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他们的正常工作包括上课、备课、修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内容, 除此之外, 还包括教师自身的家庭琐事等等, 这就导致教师除了固定的教学内容之外, 没有额外的时间去进行反思的工作;第三, 新课程的改革, 规定教师必须“天天有反思, 周周有札记, 月月有案例, 期期有论文”, 教师不可能每天都有反思的东西, 导致老师为了写所谓的反思周记, 而不断地出现应付的现象, 反思的内容也肤浅。所以, 在这种不完善的教育体制下, 教师不能也不敢发挥自己的反思性教学。

2. 反思性教学的短期效果不明显, 导致教师不愿意进行反思性教学

反思是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分析的过程, 它通常是“借助于教师自己的教学档案, 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录像、文字记录、教育笔记等进行的活动。”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在对问题的讲解的过程中, 不断地进行着向自己提问, 然后进行问题的反思, 进而解决问题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但是, 反思活动的发生只是在很短暂的时间范围, 也就是说, 反思持续的时间有限, 实现不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进而导致反思的倦怠。另外, 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考评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准绳, 所以学生的成绩好的老师, 压力相对较少, 很少进行反思;只有在成绩不好的时候才进行反思, 且反思的内容也仅限于为什么会导致成绩的下滑, 而不对日常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在归纳原因的过程中, 有的老师常常把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归纳为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太少、学生不够努力、家长不够关心等等的方面, 而不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等原因, 这种恶性循环就体现了教师反思的情绪不高的弊端。

3. 反思性教学本身就存在着内在问题

不论是老教师, 还是新教师, 反思性教育的实施本身就存在着困难。因为一些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固定模式的反思性教育。新教师在新环境中, 整天忙于备课、讲课、与学生交流等事宜, 并且认为反思对于掌握一般认为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的内容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老教师则更加认为反思的作用微乎其微, 老教师每学期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内容, 而反思对于相同的内容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同时, 反思主要是把理论的内容与实际的内容相结合的过程, 对于教育中讲授理论的教师, 进行反思性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即使反思了, 在反思之后却没有实际的行动作为检验的标准, 那么, 反思对实际教学中的意义也是不大的。

二、改进反思性教学的对策

针对上述提出的反思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应该提出相应的提高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和对策。因为反思是一个过程, 反思性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实现的, 同时, 反思性教学如果利用得当,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1. 教师应该养成自觉反思的意识

养成反思的意识的首要因素是认识反思的价值, 有效的教学反思能够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 以符合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 开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发展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除了具备专门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之外, 还应该提高教育理论的修养, 开阔教育前沿的视野, 树立对敏感问题的方向的把握, 更加应该具备过硬的教育和科研的能力。教师还应该不断地增强教学的责任感,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识品德, 是不能够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的, 教师应该常常考虑自身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需要, 是否能够带动学生的思维的扩展。只有首先养成自觉的反思的习惯, 才能够以常常反思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从而在教学水平和教学的技巧等方面得到提升。

2. 应该把反思性思维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前、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后都进行反思。所谓的在教学活动前进行反思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备课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性的活动, 了解学生目前的水平, 有目的地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前, 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 这种了解可以通过很多种的方式, 比如进行家访、和学生进行谈心等等活动,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秉性, 教师应该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训练自己与学生交流的经验, 在与他们沟通时发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遇到问题的思考, 一般来说, 教师讲课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许多教师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加入当代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分析, 在自己讲授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问题的原因, 过程和结果;教学活动之后的反思是最常见的反思的形式, 这种形式能够使教师拥有更多的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还有对教材本身的反思主要是通过讲述使课本中的实际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课本完善提供经验;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 比如自己在讲课中情绪的调节, 是否实现了与学生的互动, 是否关注学生听讲的效率, 是否关注学生听课时情绪的调动, 自己设定的学习的目标是否达到, 这些问题都应该在教学活动实现之后进行反思。

总之, 反思性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探索和解决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 都应该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 应该用理想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的教学、用发展的眼光去梳理错误的教训、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发展, 把反思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习惯思维方式。不仅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 还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养成反思的习惯,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不断的进步, 才能通过不同途径的反思, 达到理想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

[2]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 2000 (2) .

[3]王春光, 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小学教育, 2003.

[4]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5]朱玉东.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科学研究, 2003.

中职教育发展的反思及对策 篇11

一、我国中职教育的现状

中职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理论和实践脱节;二是投入规模大,教学质量低;三是学生动手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四是政府推动不足。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政府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受到更完善的教育;二是没有完善的产业学校,无法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制度化;三是学校资源单一,基本上靠政府拨款无法对教育资源做更多的投入;四是缺乏配套机制,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市场没有完善的结合起来。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1.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结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所谓“双元制”,就是根据相关法律,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的主导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培训教育计划。这种“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充分保证了学生在接受理论教学的同时,又可以直接接触生产一线,边学理论,边实践工作,两者交替进行,从而使学生的工作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保障了职业学校能够及时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据统计,德国共有350个由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约有150至160万的青少年在接受职业培训教育,约占同龄人群的60%。

2.德国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为帮助学生适应现代企业的技能要求,德国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精神为目标,积极注重学生适应企业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德国的职业教学中,德国教师不仅是从事理论教学,而且还需要设计一系列具体目标,带领学生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行动起来,独立承担责任,并在团队的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也充分激发了主动性和团队协作性。以上就是所谓的行为导向教学法,这个教学方法,通俗地说就是教师把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控制反馈、评估总结等六个方面,其目的就是要改变我们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课为核心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制定有效的目标方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案,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目标。

3.企业参与的重要作用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从学生接受培训开始直至毕业、就业,企业的参与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开始接受职业教育前,学生先要同企业签订合同,约定企业、学生、学校三方的权利义务,确定培训主体关系,建立学习培训乃至毕业从业的法定机制。其次,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由各州政府财政承担大约15%,而参与培训的企业承担大约85%的费用。最后,教育培训阶段,学生在三年学习期间,第一年为职业基础教育,后两年按专业结合部分产品生产和车间生产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在工学交替中一般每周4天在企业、1天在学校。无论时间和场所都是以企业培训为主。这种“双元制”教育形式,企业既是职业教育的主体,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还是培训教育的实施者,当然也是职业培训的最大受益者。通过法律制约和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成为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

4.严格的教学质量管理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简要地说,就是行会监管、考核分离、过程监督、标准监控。严格的教学质量管理,是其职业教育富有持久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根本保障。

①行会对职业教育行使监督职责。德国行会门类齐全,布局科学、覆盖广泛,有关包括手工业、工业、农业、商业、保险业等各行业在内的、根据产业发展分布于各州的81个行会组织,分别对应着各相关行业企业,联结着各相应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这些行会对职业教育进行监督和考核验收,对各种职业和职业培训场所、教师资格等进行审查,对培训计划进行管理,对培训合同进行登记、更改或注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管作用。

②培训与考核相分离制度严谨。培训在校企、考核在行会,训、考分离,行会通过其设立的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受训者进行理论和实际技能的考核以及证书的核发工作。

③质量标准控制规范有力。在德国职业领域“行会标准”即“国家标准”,其规定了所有职业培训结束后,每人只能参加一次预考、两次正式考核,且两次正式考核没有通过则终生不能重学这一专业。健全严格的监管体系,从制度上规范保证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5.富有质量保证的职教师资队伍

严格的教师资格认定和继续教育法规,使得德国的职教师资质量和数量得到充分保证。德国职业学校重视对学校教师的再培训,将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作为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每个教师每年一般至少有一周的时间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的学习培训,这种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提高和改善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建议

尽管中德两国的国情不同、教育发展现状不同,但教育理念和目标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德国中职教育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发。我认为职业教育应当从提升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丰富教学资源、改善实训条件、建设名师团队等方面入手,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健全法律规范,为中职教育保驾护航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完善的法律基础,1969年德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就培训机构、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政府、行会对职业教育的监督管理职能,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随后又颁布了《职业培训促进法》《培训条件》及《青年劳动者保护法》等,这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德国优秀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有鉴于此,我国职业教育是否得以健康的发展依赖于完善的法律体系,只有通过建立和健全职业教育法,才能够促使更多的企业愿意参与职业培训的事业中,也能够推动更多的社会组织积极加入到职业教育,只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持续投入到我国的职业教育中,才能推动培训就业的良性发展。

2.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以服务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全员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特别需要注重开发信息化教学模式,例如研发多媒体教学软件,组织信息化教学比赛等,此外通过行为导向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及时调整考核方式,平衡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权重比值。还要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资源,特别是要改善实训条件,将传统教室和实训基地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工学一体化。特别强调的是,名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除了日常的考核外,对教师的再培训和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制度,这是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

3.积极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经过德国职业教育长期实践和检验的成熟教学模式,其本质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有实践技能的人才。因此完全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由职业学校积极倡导,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企业全力配合,分中长短期逐步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例如在开始阶段,可采取巡回讲座或演示的方式,也可以将讲课内容制作成电子版软件进行推广。

4.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职业能力,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老师讲解、学生独立学习、学生小组学习、学生报告、展示工作成果、头脑风暴法、企业实践、现场观摩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行动起来,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行动中训练能力。

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对教学资料、内容和方法的选取、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体系的制定等,都会关系到课堂学习的成果。因此,只有教师经过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所以说,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如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必须自行开发课程所需的“项目课题”和“案例”;必须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能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参考资源。

5.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广泛的实训基地

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反思与对策 篇12

一、学校应做好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听说读方面的专业训练和教学新理念的应用,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请外教来对英语教师做专业培训, 尤其是语音语调方面的, 对教师的口语进行严格把关。 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质量, 小学英语是为中学英语打基础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 从某种意义来说, 英语基础教育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甚至超过中学英语教育, 那么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如何让学生保持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被我们的教师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在“激趣导入”方面教学方法日趋丰富和娴熟, 但仅凭课堂上不足十分钟的导入活动就想让学生保持长久的英语学习兴趣显然是不够的, 开发并利用好课余、课外时间, 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英语的机会。

( 一) 创建 “ 英语角”, 激发并保持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每一两周抽出一课时举办一次 “英语角”, “英语角”的内容既可以包括教材单元话题,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教师给定话题, 比如, “母亲节” 快要到了, 就可以 “Mothers’Day”为话题, 让学生用英语展开讨论和交流, 教师在旁边给予适当指导。 现行英语教材都是以单元为编排形式, 一个单元讲述一个话题, “英语角” 的开展既可以对单元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也能极大地增加学生口语交流的机会,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 二) 开设 “ 英语广播”, 激发并保持学生听英语的兴趣

广播内容包括播放经典英文歌曲、 经典英文诗歌诵读、英文故事朗读、优秀原声儿童电影片段播放等。 在开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优秀的英语广播播音员, 先选拔语音纯正的学生主持, 而后教师注重培养其他学生, 尽量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2.对于广播内容的选择, 教师在确定主题后可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搜集, 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输入的内容应得到及时有效的输出, 不能“走过场”, 例如, 在听完一个英语故事后, 可要求学生课后模仿其发音, 自行分组排演, 并最终表演给大家。 开设广播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纯正地道的语音输入, 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 拓展并丰富学生英语课外知识, 并对英语课外阅读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通过收听广播, 学生就会能明确什么样的英语课外读物适合他们阅读, 什么样的英语电影适合自己观看。

( 三) 举办 “ 校园英语艺术节”, 激发并保持学生用英语的兴趣

在学期或学年末, 举办一次“校园英语艺术节”,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展现英语水平的舞台, 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也是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望和肯定。 “艺术节”的内容要丰富, 形式要多样, 情景剧表演、英文歌曲演唱、英文经典诗文朗诵等都是很好的组织形式, 这一活动的开展就对前面两项活动开设成果进行了很好的验收和检测。 在开展时应注意, 鼓励学生人人都要参与, 珍惜展示自我的机会, 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由于活动的举办需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也会极大地提高学校及社会对英语学习的重视。

三、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根据二语习得中的语言习得关健期 (critical period) 理论, 儿童阶段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 纯正的语音材料的输入, 会为学生日后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 在小学阶段听说技能的训练是开启英语学习之门的钥匙。 以下是几条改善小学生听力的建议。

利用现代网络资源, 搜集纯正地道的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英语视听资料, 包括英文儿歌、故事、动画片等, 甄选并整理出在课堂上播放的内容, 有计划地渗透给学生。 1.一周学习一首英文歌曲, 每节课上课之前都进行播放, 潜移默化地灌输学生耳音, 最后通过小组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掌握, 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还进行了很好的输入输出练习。 2.推荐经典的英文动画片给学生和家长, 小学生本来就迷恋动画片, 及时抓住这一兴趣, 正确引导在学习英语上面,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生即使不能听懂每个单词, 也会根据故事情节和画面进行猜测。 优秀动画片的语言都是非常精炼和地道的, 对提高小学生的听力很有帮助, 同时也为口语的输出做充足的准备。 3.课堂上教师尽量用英语进行授课, 且做到发音正确, 课堂用语简洁精炼, 给学生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四、重视语音教学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们能够在自然语言环境中获得地道的语音, 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头戏”, 语音教学做好了, 学生的听说能力也随之提高。 教师和学校一定要在教授学生准确流利的语音上下工夫。 以陕旅版为例, 从小学三年级起, 在学习字母的同时就教授字母的发音, 也就是“letter sound”, 如在教授字母 “a”时, 字母旁边给出了单词“apple”、教师就可以同时教授字母“a”和它的读音“?”,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说“a、a、a”、“/ /、/ /、/ /”, 教授字母 “b” 时, 放在单词“boy”里教授/b/ 音, 同时念出“b、b、b”“/b/、/b/、/b/”。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元辅音素积累后, 教师就可以采用“自然拼读法”教授学生系统学习字母及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从简单的单音节词, 再过渡到双音节词、多音节词, 循序渐进。 学生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以后, 就可以给学生渗透句子中单词间的读音技巧、句子的语调练习等。

上一篇:车载激光点下一篇:优化网络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