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与对策

2024-08-24

影响与对策(共12篇)

影响与对策 篇1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的升华之笔“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范仲淹《岳阳楼记》结尾的升华之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千古名句。“升华”之笔,魅力独特。有了它,作品层次迥然不同。

但是,受“文以载道”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受课本范文和传统解读方式的影响,受评价方式的影响,当前很多中小学生写作文钟情于“升华”,而且越结越牢,成为解不开的“情结”,许多随意“升华”的语句,画蛇添足,极不自然。

我们看看学生的作文:

《人工降雨》一文写人工降雨后,苗儿与小雨滴展开了一段对话,苗儿说:“小雨滴,……旧社会,人们遇干旱,……我的祖祖辈辈被活活渴死的何其多啊。如今,大飞机一上天,你们就跳下来了……”小雨滴说:“是啊,多亏有了共产党,才使劳动人民有了掌握科学的机会,科学在为我们服务啊。”[1]

《车厢小记》写一位乘客在车上做了诸如帮人拿包袱、打扫呕吐物等好事,他下车时,“雷锋,新时代的雷锋!”车上的乘客惊叫着……[2]

这样的例子很多,许多中小学生为了使文章显出更高的思想境界,显示更强的“思想性”,都要进行“升华”:或歌颂党,歌颂祖国,或歌颂崇高的品质、伟大的精神,或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揭示深刻的哲理,动不动就写上“啊,多伟大”,“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发现了一个道理……”等,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这已经成为作文的套路,“升华”情结给中小学作文教学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消减写作兴趣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决定着全篇的材料取舍、组织和表达。主题在文中常常因“升华”得到体现或深化。按心理学的认识规律,人们认识事物是由感性到理性,由事而理,感悟升华的。但在现实写作中,为了在阅卷场上多拿点分数,很多老师往往引导学生先确定主题,找出“升华”之语,然后再去找材料加以验证。于是,文章中所有的事件、人物等都成为体现作者思想“升华”的象征物。长久地实施这种作文模式,就会有可能削减甚至泯灭学生的写作兴趣。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害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找不到有“意义”的材料,不会提炼主题,换句话说就是不知如何“升华”。许多学生的作文因“升华”不恰当或没有“升华”而被老师判定为中心不突出,久而久之,就对写作失去了信心,写作的兴趣自然也消失殆尽。

(二)扼杀创造个性

写作本是最富有个性、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要坚持自我,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展现独特的情感与思考。可现在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特别是应试作文,因为要“升华”,便有相对固定的开头、结尾,按一定的架构和腔调去套写。学生没有想到的也“偏要你说”,并且还要站在很高的角度来说。这模式化的作文训练,从根本上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因为他们的生活中找不到多少可以“升华”的材料,于是便瞎编乱造,最后“升华”出许多似曾相识的归来燕,毫无新意,毫无个性。

(三)助长不正之风

何永生先生曾撰文写道:“2001年的高考作文,学生对‘诚信’的价值判断并不模糊”,但“作文整体出现空泛而不具体、虚伪而不真实、做作而不自然”[3]的情况。因为老师所需要的“升华”往往是成年人眼中健康的、积极的思想,而这其中恰恰有许多是学生还不能感受、体会到的。为了迎合老师,迎合阅卷者,学生便不分题材、不论主题、不讲体裁,极力“升华”,一律高唱“主旋律”或“最强音”,文章“假、大、空”,看不到作者情意的脉动,导致自我情感的缺失,陈词滥调、言之无物。于是乎,学生失去了用心观察事物、用作文表达心声的灵性和能力,文章失去了真实感人的力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准严重下降。

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还不强,他们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感受体验都不足以让他们对作文进行很好的“升华”。组织一次郊游活动,学生们只会觉得乐趣无穷,不会想到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会想到赞美互帮互助的精神;让他们到山里去摘荔枝,只会觉得既好玩又可以一饱口福,不会想到要有恒心、有耐心,不会想到荔枝的甜象征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凡事都有积极的认识,深刻的感知。总之,“升华情结”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它束缚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已经到了非解开不可的地步了。

要解开作文教学法中的“升华情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转变作文评价观念

传统的作文评价,常常把“立意正确、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放在第一位。这种观念要转变,要从“重思想”转到“重语言”上。“重思想”的评价标准实际是重作文的教化功能。但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整个思维过程最终要靠语言来表达,语言可以反映学生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的水平,可以反映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等方面的水平。语言还能反映学生的记忆力和知识的深广度。语言不仅使写作对象成为表达上的客观现实,而且,作者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精妙的构思都必须借助语言来实现。可以说,没有语言,也就没有写作。因此,作文评价要重视文章语言能否准确地表情达意,而不应该只片面地注重其思想性。

(二)淡化作品意义挖掘

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应主要学习作品的表达艺术,淡化思想因素的挖掘。像教《荷塘月色》,只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那优美的意境就行了,不必深挖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及其社会根源;教《背影》,只要让学生体会那浓浓的父子深情和朱自清那运用自如的语言艺术就行了,不必深挖出当时知识分子惨淡人生的社会根源。对比较抽象、比较深刻的哲理性的升华,可不必深究,或可让学生记住就行了,让他们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慢慢体会,慢慢感悟。久远时代的题材、外国的作品也不能一律都要挖出可批判之处。

(三)摒弃“八股技巧”指导

许多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不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入手,却过分强调众多的技巧,灌输“三段式”、“故用曲笔法”等“玄理论”,想尽办法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从而制造大批不见思维只见模式的工厂流水线上的“作文产品”。[4]

这些五花八门的“技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这种将写文章演变成应试招式,将应试与培养考生写作能力对立起来的做法应该坚决摒弃。

(四)提倡抒发真情实感

世界是多彩的,人性是丰富的。作文教学要打破结尾“升华”的模式,提倡“我手写我口”。让学生真正面对生活,到生活中自由选材,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鲜花掌声,泥泞荆棘,都可以自由表达。而且不回避现实,不歪曲生活,畅所欲言,不说假话,抒写真情实感。不论学生在文中倾吐什么,教师都要珍视其内心的独特感受。这样,才能把写作的自由真正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升华情结”才能解开,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人性的本真的人。

参考文献

[1]沃土新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94-95.

[2]广东中学文选.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52-53.

[3]对2001年高考作文主题的一点意见与作文教育的检讨.中学语文, 2001, (9) :9.

[4]田小华.让作文绽放性灵的花朵.语文月刊, 2008, (10) :6.

影响与对策 篇2

露天开采具有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投资快等优点,露天矿在矿物开采中所占的比例和地位不断提高.但露天矿山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地质灾害、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及水环境污染等危害.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作 者:李凤龙  作者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工程公司,辽宁,辽阳,111000 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 20(4) 分类号:X2 关键词:露天采矿   污染   对策  

当前影响教育效益的原因与对策 篇3

我校是一所以原明城中心小学为基础、合并4所农村小学而组成的新校,而这些压力的出现直接影响着我校的办学效益。

教师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语文、数学教师数量充足,甚至有超编现象,但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严重不足,出现了这些教师超负荷的劳动或者学生对这些学科的学习机会不多、素质提高不了等现象,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校效益的提高。

教师们的教学观念需要转变。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在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离我们的目标——全员参与还有一定的距离。许多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不强,缺乏研究动力,教育理念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制约着我校教育科研工作。

而部分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依然存在,经常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时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传统教学的死胡同,师生之间缺少交流、讨论、探索,影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悖于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

迁建新校,面对全新管理的压力。教育成本的提高,超负荷的运转,学生吃、住、行的管理,安全的防范,用水、用电的困难,等等新问题都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加繁重,压力更大。

领导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磨合。由于班子的成员及教师是重新组合的,他们之间的沟通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教师意识的更新。由于我校大部分的教师是由原来的农村小学撤并过来的,现在每天有规律、有条理而且繁忙的工作,他们或多或少不适应,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另外,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往往停留在知识信息传播方式的研究,忽视对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心理状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学生养成教育的管理。我校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各方面的意识与原明城中心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卫生意识差,随地扔垃圾、趴在地面上玩(睡在地面上)、上厕所后不冲水等现象经常发生,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学生之间的磨合。如何让农村的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让城镇的学生充满爱心,让他们互相关心、互相进步、不分彼此,需要一定的时间,也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需要重新考虑和面对的问题。

以上现象或多或少地也会发生在一些地方和学校,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学校内部来讲,缺乏科学的全面管理,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因此,要使办学效益真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必须抓住根本——加强对办学效益的全面管理。那如何才能加强对学校办学效益的全面管理呢?

一、理清三个关系

理清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基础教育既要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精华之处,又要借鉴国际教育的成功经验,紧紧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善于创新,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要求,使基础教育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我们也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吸收原校文化积淀的精华,发扬好学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也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吸引先进的办学经验,开创新校的生机和活力。

理清发展与提高的关系。发展是提高的基础,提高是发展的目标。提高能不断地促进学校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我们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这块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大,满足社会需要,同时学校不能只顾规模扩张,重点应该放在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不断强化学校管理,不断加强人文建设,提高“软件”的综合素质。

理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太理想化,不能操之过急,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二、注意教师整体素养提升与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相统一

加强教职工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正己、敬业、爱生、奉献”八字要求,对以下三项工作常抓不懈。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我们坚持利用每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的时间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的法规、政策,使教师们对新形势下师德师风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更正确的认识,增强自觉性。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把制度加以规范,以制度进行管理,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到制度化的工作轨道。

挖掘典型,树立榜样。积极挖掘学校内部师德表现优秀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形式表扬宣传一批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职工,要树立既是业务尖子,又是道德名师的教职工为学习榜样。对违犯纪律的教职工要及时批评教育并执行岗位工资的管理办法。让教师的工作业绩得到有效的评价和体现。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效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我们在重视过程管理的同时更注重质量和效率的管理。我们要实行从起始年级开始“平行编班、分层施教、分类推进”的模式,面向全体学生,点燃每一个学生心灵中求知的火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全面提高素质。

1.加强班级的管理。班级工作的目标是建设优良的班风,各班要有意识有措施地培养一大批优秀生,促进学生竞争心理的形成,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充分利用德育课开展比、学、赶、帮、超,将班级建设成为团结奋进的集体,使每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为此我们做到:第一,把文明班评比制度以及值周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加大检查落实力度。第二,理清思路,突出工作重点,低年级抓规范、促养成,抓指导、促能力;中年级抓中间、促上线,抓弱课、促全面,抓差生、促合格;高年级要全力以赴,重点是“抓优带中”和“抓边补弱”。

2.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教研组、备课组抓起,从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做起。加强集体备课,各年级各科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测验,备课组在制订教学进度的同时,制订出整个学期的备课组活动计划,每个单元都以一个教师为主,进行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校级领导落实到年级组、教研组,参与活动、加强指导。并通过班级日记、教案及作业抽查、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反馈,监控教学过程。

(1)突出课堂教学。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重点,认真搞好集体备课,深入开展“说课”活动,做到智力资源共享,在充分发挥个人才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2)重视总结经验。各教研组每学期都有教学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不成功的教训,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没有让其自生自灭。而是要求各教研组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从理论高度去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每学期每组最少一篇,全校汇总交流。

3.实施《明城小学教学常规》中的各项条例,实行教导处定期检查和学校抽查相结合的办法,严格过程管理。

4.抓学生学习管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能力是学出来的、练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艺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教师要精心备课,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理解、消化和巩固的时间。第二,严禁随便占用学生的活动和自主学习的时间。第三,实行教师在办公室的定位辅导,加强单人辅导和分类辅导,避免班内辅导而引起对大多数学生的干扰,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重课内指导,课后见效。第四,认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前重点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难点、找疑问的习惯;课上要专注、要理解的习惯;一课一小结、一天一反思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先看书后做作业、合上书本做作业、把作业当成练规范、练速度、练能力、练技巧的基地的习惯。第五,关心学生生活,向健康的体质要质量。要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改进课间操、加大活动量,要更加注重活动质量。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现状与对策 篇4

我国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的环境影响评价, 即是指通过规划和相关建设项目的准确实施之后即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整体的预测、分析以及评估工作, 并且提出预防和减少不良环境的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同时进行跟踪和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 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必须是拟订中与政府要有一定关联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建设项目; (2) 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要分析和评估在所评价的对象完成其工程实施之后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3) 评价的单位需要通过具体的分析、预测和评估过程, 提出明确的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4) 环保部门对其工程规划以及建设项目的实施之后的实际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要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工作; (5) 本法中所称的评价, 是指在指导评价工作的方法和制度。

2 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了许多因素、其层次较为复杂。

2.1 所占的比例过少以及时机不当

我国目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区域只占到所有开展区域的25%, 致使有些区域在进行开发活动时在选址或者布局方面上出现了环境的盲点, 不能够有效地保证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在该区域环境的规划阶段进行, 这才能体现其战略性以及超前性。而在我国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发现只有寥寥几个区域是在区域环境的规划阶段进行的, 这就造成为环境影响评估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其最终结果对于整个地区的准确性。

2.2 尚未完全建立理论体系

就我国目前形势而言在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内容以及评价指标与方法等方面都是缺乏许多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及统一看法。在其评价的程序上都是往往先将单个项目的EIA与其环境影响评测相混淆, 而且目前的评价指标体系也称不上十分完善, 而理论体系甚至是尚未建立, 尤其是在国家颁布相应的规定之后, 对于区域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内涵又出现了不同的解释, 这十分不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采用的评价方法是通过对问题整体的控制分析以及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为基础核心, 着重于规划控制方面的技术, 密切的结合了我国当今阶段环境管理建设的发展协议, 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最主要的是其内容单一, 生态、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评价欠缺水准;而承载力的分析方法其主观因素过多, 同时缺乏些许科学性以及可靠性;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主要依赖的是源强的确定, 它的预测功能相对弱些, 主要还是局限于多个活动综合开发而造成的叠加影响上, 从而造成未对整个环境体系的持续性以及区域的综合持续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其评价的模式依旧属于“静态评价”的范畴, 与整个区域的开发活动无法形成统一的协调性。

2.3 公众参与力度小

在我国的现阶段中, 也有许多的环境影响评价中虽然也写了有关公众参与的部分内容, 做了部分的公众参与工作, 但在真正的实践工作中, 常常会受到许多不必要条件的约束, 使得公众参与的程度大打折扣, 主要表现在:其公众的参与形式单一, 就目前而言多数以问卷调查为主, 而其它方式如研讨会、热线电话、报纸和电台、听证会、公众信箱等方式都采用较少;此外, 参与者的总体文化素质并不高, 而且基于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战略性考虑, 居民的视野宽度以及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公众参与所发挥的作用是渺小的;另外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虽然出发点和内容通常都是在考虑使可能受到某些影响的公众或者社会团体得到短期的利益来以此补偿, 而不是通过长期的环境利益, 有甚者甚至因为利益的关系向公众发布相关消息时避重就轻, 产生一定的误导现象;由此可见, 公众反馈的意见的处理是缺少公正性的, 基本上是往往过于注意其正面的以及利于报告书审批或者文化素质较高的意见, 从而最终影响其评价结果整体的真实性。

3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3.1 明确评价制度的责任

法律的责任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性。我国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法规对国家环境的主管部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和有关建设单位等在违反相应的法律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都是有极为明确的规定的, 但在个别方面也有些许不足处。

3.2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1) 积极广泛的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努力的提高公众的环境教育, 这是进行公众参与的最基本条件。与此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环保社团, 更应该定时去基础民众当中去宣传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 或者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讲座以及其他活动等等。使得民众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并认识环保。当基础民众都具备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时候, 就可以明白什么是污染现象。最终也就提高了基础公众参与环评工作的力度。

(2) 完善公众参与程序。我们在应对公众参与环境评估的基本程序、方式及其作用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增强了其可操作性。如果规定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充分公开, 以确保民众的知情权;即公众参与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全过程;扩展除了论证会和听证会以外的公众参与方式;扩展其公众的参与范围, 并且将政策和环境影响的报告表以及环境影响登记表一同列入民众参与的范围;明确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的公众参与规定者的法律责任等等。此外。民众作为整个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 应该扩大其存在范围。近几年来所施行的法规规定了可以参加听证会的人数, 但却从未明确的规定其参加人员的范围, 因此我认为, 建设项目听证会应该不仅仅只是与建设项目有关系的人才能够参加, 与建设项目无关, 只要对建设项目有兴趣的人, 都应该可以被邀请去参加论证会、听证会。另外, 设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司法制度, 这样可以避免国家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在某些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没有按照正常的法律法规来执行公众参与程序, 而最终造成信息的损害或者程序损害, 为公众可以参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来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依据。

4 结束语

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一直在发展进步中。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得以发展,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但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如今, 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同时,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以共融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如何改善环境保护的滞后性, 是当前应当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焦点。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我国减轻环境影响的有力工具, 对我们污染区的治理, 开发区的合理开采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传统工业布局做法的重大改革, 可以从根本上、源头上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可以用环境保护和发展双赢的眼光, 正确选择工业结构和工业技术, 合理布置工业企业, 组建工业生态园区。本文从中国环境现状出发, 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的一些重要作用, 论述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明确了我国开展环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误区, 并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环境影响,对策分析,评价现状,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超, 曾玉香.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02) .

[2]舒型武.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探讨[J].钢铁技术, 2010 (03) .

[3]郭娜, 李世光, 林建全, 陈鸿生, 黄文群.浅析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海洋环境科学, 2010 (04) .

[4]苏捷.浅析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J].价值工程, 2011 (02) .

淮南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对策 篇5

张中平1刘正本1袁绪永2

(1.安徽省淮南市气象局淮南232007;2.寿县气象局)

摘要本文基于近52年来气象资料的分析,给出了淮南市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并从趋利避害的角度,结合淮南市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实际,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关键词气候特点气候变化影响对策

1气候特点

淮南的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表现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寒而多雨,冬干而少雪,夏热而雨水充沛,秋爽而天气晴朗。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1雨热同季的优越性

淮南市年平均气温15.3℃,全年无霜期224天,年日照2279.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937.2毫米。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无霜期长,适宜于稻、麦、油、豆等多种粮食作物种植与生长。同时也孕育了“三山” “三水”(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淮河、瓦埠湖、高塘湖)的美好生态环境。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利用率高,气候资源相对更北地区较为丰富。

1.2南北气候的过渡性

淮南市位于北纬32~33度,位于这一纬度带的地区大致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但因这一地带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为悬殊,所属气候类型也千差万别。自江苏省盐城向西,分别出现了平原、丘陵、高山、高原、沙漠、濒海、近海等地形地貌,也就出现了海洋性季风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西亚沙漠气候、地中海海洋性气候、美国大陆性季风气候等。淮南大致是这一纬度带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一个地区。

淮南兼具南北气候的特点。气候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农业生产也兼具南北特点。例如,作物既有暖温带的小麦、大豆、山芋、高梁、玉米、绿豆、豌豆等,也有亚热带的水稻、油菜、麻类等。

1.3两岸气候的差异性

春秋时期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说明对淮河两岸气候的差异性早有认识。淮河以南地区水田居多,作物多以水稻为主,渔业也有一定规模。淮河以北多旱地,以小麦,大豆为主,沿淮夏季水稻也有种植。统计表明,淮河以南地区气温比以北地区偏高,多年平均偏高0.3度。降水量淮河以南多于淮河以北,多年平均偏高30毫米,在降雨日数上,淮河以南略多于淮河以北,但降水强度的极值出现在淮河以北。淮河两岸的气候差异除天气气候成因外,还可能是因为:(1)地形不同。淮河以南地区

地形属于丘陵,岗地;而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淮北平原的一部分,其气候响应能力比淮河以南地区要快。(2)城市的热岛效应。淮河以南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

1.4气象灾害的多发性

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一年四季都会有气象灾害出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冰雹、大风、倒春寒、寒潮、晚霜冻等。夏季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高温、雷暴、大风等。秋季主要有台风、暴雨、低温、阴雨寡照、大雾等。冬季主要有寒潮、冻害、大风、大雪、大雾等。旱涝是淮南的主要气象灾害。旱多于涝,涝重于旱。

2近52年来的气候变化与影响

2.1气候有变暖趋势

通过对1955-2006气象资料进行统计表明: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升温趋势最为突出。1994年以来的13年中,年平均气温年年偏高,其中有8年异常偏高1.0℃以上,有3年(1998、2004和2006年)异常偏高1.5℃以上,而2006年年平均气温达17.2℃,异常偏高1.6℃,为1955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从四季温度年际变化来看,冬季(12~2月)、春季(3~5月)、秋季(9~11月)温度均有升高趋势,以冬春季升温趋势最为明显。在时间分布上表现为入冬推迟、冬季变短,入春提前、春季变长。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出现了17个暖冬天气,除了2004、2005两年冬季平均气温正常外,其余年份均显著偏高,其中1998、2006两年冬季平均气温异常偏高2.5℃以上,是1955年以来最暖的两个冬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沟、塘、河、湖冬季结冰甚至封冻是常有的事,1954年末的冬季,淮河全线封冻,冰上可以走汽车。而最近十几年,不仅河湖等大面积水体不会结冰,连沟塘也难得见到薄冰。气候变化是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

在农业方面,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作物气候生产力增加。同时作物有效积温和作物生长期也随温室效应增强而增加。沿淮地区≥10℃积温平均增加15%,作物生长期延长大约30天,这对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较为有利。而暖冬天气有利于病毒、虫卵的越冬,对病虫害防治不利,农业生产成本也将因病虫害肆虐而增加。同时暖冬易造成小麦、油菜冬前旺长,抗寒能力下降等。

气候变化对淮南市农业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气候变暖导致热量条件改善,使农业种植制度发生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沿淮淮北基本上以种植旱粮为主,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过多年调整,大部分农田以一麦一稻为主;农作物种植品种发生改变,小麦种植一直以半冬性品种为主,由于冬季增温明显,现在春性品种面积有扩大倾向;年平均气温升高导致积温增加,作物成熟期提前。最近7年(2001~2007),沿淮地区0℃和10℃积温,除2003年偏低外,其它6年均偏高。积温总量增加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有促进作用。午秋二季作物成熟期均有提前趋势,2007年秋季水稻的成熟期约提前5-7天;由于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旱涝灾害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加大,农作物产量波动增大。

2.2降水处多雨阶段

近52年来,淮南市总体上年降水量略有增加,但年际、月际之间变幅较大,旱涝灾害增多,强度增大。仅进入21世纪以来的7年中,就出现了2001年的大旱和2003、2005及2007年的严重洪涝。2001年的汛期降水量只有172毫米,比大旱的1978年汛期降水(241毫米)还要少,而且是春夏秋三季连旱,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最近几年,淮河流域处于多雨期,2003、2005、2006、2007年汛期降水量均偏多3成以上,2007年更是偏多6成以上,6~8月降水量达到780毫米,形成了淮河流域仅次于1954年的特大洪水。2007年7月8~9日,淮南市普降特大暴雨,其中凤台县新集日降水量达到462毫米,最大1小时降水量达到89毫米,均大大超过田家庵站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

2.3其它气象要素变化加剧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淮南全年无霜期天数明显增多,进入21世纪,平均无霜期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约16天。全年日照时数有减少趋势,以2003年最为显著,全年日照时数偏少约400小时,其原因除了2003年阴雨日数较多外,也与最近几年电力、化工工业的发展,排放较多的气溶胶有关。其它方面如大雾日数增加,也与空气污染有一定的关系。

蒸发量近年来有加大趋势。这和淮南的城市化进程迅速,下垫面改变较大有直接联系,蒸发量增大将导致径流的变幅增大,旱涝发生的频率增加。

由于淮南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气候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由于城市下垫面的特殊性质、空气中由燃料产生的CO2较多及人为的空气热源等原因,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淮南市区平均气温比郊区高约1℃,最高、最低气温高约1.5~2.5℃,热岛效应明显。

3应对气候变化的几点建议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7年12月15日在印尼巴厘岛落幕,180多个国家在最后时刻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奠定了基础。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没有被要求限制排放量,但在抑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正作出积极的努力。淮南作为工业化城市,作为产业单一的能源城市,其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和冲击。为保持淮南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建议从趋利避害的角度,从长计议,积极应对。

3.1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

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就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加强领导,认真研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性问题。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建立应对气候变化专家队伍,根据本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

3.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和对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二是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较为专业化的防御队伍,建立完善公共气象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三是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科学普及,增强全民灾害意识,规划建设普及场所,普及灾害防御知识,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3建立温室气体监测评估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碳汇交易

据安徽省淮南市矿业集团透露,其下属公司因利用瓦斯而减少排放CO2的指标,去年被奥地利政府重金买断。奥地利政府出资527万欧元,给该集团公司潘

一、谢桥两个矿井在2007年到2012年期间由于利用瓦斯而减少排放CO2指标总量30%的部分预付款。这就说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应对局面中,也是发展与困难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行动,既保护全球环境,对发展中国家总体上来说也是有利的。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规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如不能完成将面临惩罚。而事实上,发达国家根本无法单独完成《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减排任务,但《京都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项目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来“购买”温室气体减排指标,这一机制被称为清洁发展机制(CDM)。奥地利政府就是通过购买淮南矿业集团利用瓦斯而减少排放CO2的指标,来完成《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他必须承担的责任目标。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为700亿美元,潘

一、谢桥两矿的CO2就是在这样一个市场达成的交易。淮南市应积极研究对策,建立和完善温室气体监测评估体系,积极申报国际减排指标项目,参与国际市场交易,将节能减排的成本进行转移,并充分利用交易资金和技术,对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或进行技术改造,减缓在能源生产和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3.4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煤电化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减少CO2排放。在农村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2007年9月,安徽省气象局清洁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试验项目“风力提水,节能灌溉”,首次在马鞍山江心乡蔬菜基地安装并运行,开始为基地提供水源,这是充分利用风能资源欠丰富地区,大力发展环保型能源的一个成功先例。

3.5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和对策研究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面和负面都有,而对大部分地区则可能是负面的,总体而言,气候变化越剧烈,负面影响就越大。

考虑到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加之灌溉条件优越,一是应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提高粮食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建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二是大力宣传和利用优质气候资源在旅游业上的优势,景随时迁,四季不同,温润的气候条件,繁茂的生态环境,宜居宜游。

3.6发挥南北过渡带的气候优势

鉴于淮南南北气候兼而有之,一是农、林、牧、渔多种经营,同时注重引种气候适应能力较强的国内外优良品种,包括建立生物气候驯化基地。二是考虑地域性气候差异,比如比更北的地方热量资源丰富,农作物生长期更长,发展秋延或冬季蔬菜生产,供应本地和北方地区。

3.7在城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引入气候论证

在重大项目建设之前,建议对气候和气候变化因素予以充分的考虑,在规划的同时,做好气候论证。如在淮南市城市规划中,考虑淮河北岸地势开阔,盛行东北偏东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煤电化基地可考虑布设在这一地区。而风在迎风坡形成上升气流,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城市可考虑依山而建,山南冬季受寒冷北风影响相对较小,夏季受东南吹来的海洋性气流影响,感觉凉爽,山南利于城区建设,以缓解目前城市急速膨胀产生的热岛效应。除了利用山体绿地,水面、风也是缓解城市热岛的有效因素。水的热容量大,对气候变化有稳定器的作用。淮南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淮河、高塘湖、胡大涧、石涧湖、瓦埠湖、城北湖、花家湖、焦岗湖,还有塌陷区积水而成的湖泊,水域大多位于淮河以南,与三山相连,因此,淮南的城市建设也可考虑滨水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规划农村住房用地,也应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确保农村住房安全。如能考虑气候要素,不在低洼处建房,一旦受灾,即使庄稼被淹,也不至于无家可归。

3.8加强气候变化宣传,树立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影响与对策 篇6

【关键词】社区;护理安全;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28-02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安全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与高素质的社区医护人员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关键。由于社区护理较之临床护理存在着服务场所、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和服务人群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以及社区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专业技术水平偏低、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导致社区护理比临床护理具有更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也是衡量社区护理水平的标准[1]。笔者通过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实践,针对影响社区护理安全的因素加以探讨并提出管对策。

1.影响社区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1.1法律意识不强,职业道德教育薄弱,《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侵权法》出台后,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及各种维权活动增加,现行医疗体制,造成护患关系紧张。患者及家属医疗知识缺乏,对医疗护理期望值过高,一旦达不到要求就易发生医疗纠纷,加之个别医护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職业道德,影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1.2管理不严和管理体系不完善 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社区人力资源配置不当,管理者对潜在风险缺乏预见性,忽视社区护理过程中的异常因素等,都是社区护理安全的隐患,是影响安全护理的主要因素。

1.3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由于社区护士编制少,长期超负荷工作,同时个别护士受大环境的影响,自觉社会地位低下,待遇不高,致使工作缺乏责任心和主动性。表现在观察病情时粗心大意,机械地执行医嘱,或发现病情变化因工作忙乱而未及时报告医生,以致延误抢救治疗时机。

1.4 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临床护理岗位重新调整或其他专业改行者,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应变能力较差、协调能力欠缺等现象,经常处于被动应付工作,在发生意外时又不能熟练应用抢救技能和抢救仪器,就可能出现护理行为的不当或过失,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1.5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执行医嘱后未及时签名及记录执行时间,或执行时间不准确,甚至存在代签名现象;缺乏病情变化的动态记录或记录不全,与提供服务的内容不相符;输液时未在输液瓶上标明滴速、药名,或滴速与治疗单不相符等。一旦发生纠纷,不能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护理人员将十分被动。

2.管理与对策

2.1加强护士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风险意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的认识,强化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患双方法律问题,使全体护理人员能自觉学法、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依法行医观念,确保社区护理安全。

2.2建立护理安全监控体系 护理管理者要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及时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包括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状态、院内感染等安全隐患。不定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护理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提出整改措施。

2.3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定期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和开展护理质量、服务意识教育,不断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正确处理护患之间的矛盾,在为病人服务过程中,经常进行换位思考,规范语言及行为举止,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使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2.4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社区护理是未来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社区护士要进行社区护理培训和实践,全面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 以培养既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临床护理技能,又有社区护理能力的“社区”护士,使每一名护士都能够运用现代护理和技术为社区的不同人群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力位的健康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务等。

2.5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管理 护理文书是医疗事故处理中的法律依据和凭证,是患者救治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3]。因此必须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遵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的原则记录护理服务过程,禁止错记、漏记、涂改等,注意与医疗文书的同步性。

总之,护理安全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而发展社区护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4],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社区护理工作安全既有客观决定因素,又有可控制的一面。护理管理者通过管理干预,可大大降低差错、纠纷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护理风险。如何创造并合理利用现有的条件,广泛深入地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是每个社区护士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树立社区护理理念,以优良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鲁清芬.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天津护理,2002,10(4):210-211.

[2] 李玲香.社区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2):199-200

影响与对策 篇7

一、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的成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素

建国后,我国基于国际和国内因素,在资本要素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了重工业发展战略,因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从农村抽取大量的经济剩余来服务于重工业发展战略,为此,通过户籍制度把农民约束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使得我国经济摆脱了当时的困境,也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是由于是逆比较优势的,我国在经济上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而且,在改革开放后,这种户籍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虽然有所松动,但是还没有根本改变,使得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福利措施以及教育公平等各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而且,农业又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不仅有市场风险又有自然风险;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又比较小,导致农产品的价格难以提升;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农民在就业方面又处于弱势地位,即使找到了工作,收入也不高,工作环境差,风险大;再加上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商品流通成本比较大等等,这些都决定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有资料显示我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有8.7亿,在如此多的农村人口数字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影响可想而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 无论是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还是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都说明了居民的消费与收入(指的是现期收入、过去收入和财富)呈正相关,因此,农民的低收入决定了农民的低消费。

2. 社会保障范围没有覆盖到农村,农民出于理性,只能是减少即期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以备未来在年老、失业、疾病等不测之时使用,这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原因之一。

3. 在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城乡整体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而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小,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大,因此,城乡居民收入越是平均,城乡整体平均消费倾向就会比较大,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导致城乡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从而最终影响居民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投资与消费失衡。

(二)财税等体制因素

1994年我国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中央政府集中了较大的财权,地方政府只有较少的财权,但是大量的事务还需要地方政府来办,这虽然加大了中央调控的影响力,但是,却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得集权利、责任与利益于一体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和增加财政收入以及扩大就业,地方政府就产生了投资冲动(因为对地方政府来说,只有通过投资方式才最有效、最直接,而通过鼓励消费,很难达到地方政府的目的,如本地居民消费的商品不一定是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于是各地争着上项目,到处抢着盖厂房,于是就内生出政府驱动的粗放型投资模式,导致投资盲目大幅度增加;再者,自1999年我国推行的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居民住房逐步实现了商品化和社会化,长期被压抑的住房需求迅速被释放,在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下,地方政府也做起了“土地财政”的买卖,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在刚性的住房需求下,人们不得不压制对其他商品消费需求,这样,在虚高的房地产价格下,房地产企业一方面加大了对房地产的投资,另一方面,又压制了人们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可以看出财税体制等缺陷加剧了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三)扭曲的要素价格体制因素

收入始终是影响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多年来由于政府利用行政权力支配经济资源等旧体制的存在,政府人为地压低要素价格(主要是工业用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形成了一套扭曲的要素价格体制,它不仅使得投资者仅靠不断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就可以轻松获得高额生产利润,而且还能使得政府轻松地获取大量的财政收入并能解决就业压力,同时还能使得政府驱动的粗放型投资模式得以维持和继续运行,但是,这也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速明显高过居民收入的增长,使得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三者之间的分配出现了明显的失衡。有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62.1%,下降到2006年的57.1%,下降了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的收入比重从20%上升为21.5%,上升了1.5个百分点;政府收入比重从17.9%上升到21.4%,上升了3.5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自然导致居民消费率随之下降,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导致投资与消费失衡。

(四)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存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导致的城乡居民之间,而且存在于由于行业垄断、行政权利参与市场行为等诸多原因,使得社会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高收入阶层手中。基尼系数的大小,反映一个国家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到2005年我国10%的富裕人口已经占有全部社会财富的45%,而最穷的10%人口只占全部社会财富的1.4%。到2006年,不公平差距达到比较极端的地步,基尼系数超过了0.49,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居民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消费曲线就越是向下移动。

二、投资与消费失衡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分析

在当前开放经济条件下,理论界普遍认为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要保持两个均衡,一个是外部平衡即国际收支均衡,另一个就是内部均衡即供求均衡。而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中,这两方面已经严重失衡,而且都是由于高投资低消费失衡造成的。因为投资就意味着生产,提供商品的供给,消费就意味着对商品的需求;高投资意味着高产出,低消费意味着低需求,这样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只有通过出口消化过剩的产能;众所周知,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渐进式转轨,这样,我国的产能过剩就更强化了对出口的路径依赖,贸易顺差随之产生,导致经常项目出现顺差;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投资主要是政府驱动的,并非是市场驱动的,因而投资效率不高,在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情况下,各地方政府出于本届政府效用最大化不得不又招商引资,这时又恰逢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把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我国的进入门槛又低,于是大量外资进入,导致资本项目顺差。可以看出,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主要是由于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造成的。再看,高投资带来的高产出,在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总供求失衡,即导致内部失衡。而宏观经济的两个失衡容易导致滞涨,因为国际收支长期失衡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累积,导致流动性过剩,极易导致通货膨胀;政府驱动的高投资带来的高产出,在内需不足、外需受阻情况下,会造成产品供过于求,生产出现相对过剩,这将会压低产品的价格和企业利润,这样,在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企业极易出现亏损,最终停产倒闭,导致经济出现停滞,从而导致滞涨。而且,内生出的粗放型投资模式极易导致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已经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和挑战,因此,为了根本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投资与消费失衡加以矫正。

三、矫正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可行性对策措施

就投资方面来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彻底改变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性,从源头切断政府驱动的投资模式,杜绝投资冲动。当然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并不是简单的压制投资,而是根除这种政府驱动的粗放型投资模式,使之尽快转变到市场主导型的投资决策体制,以提高投资效益,并将投资方向转向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促进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发展。

就消费需求方面来说,一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和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有效需求。为此要彻底消除户籍制度,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和对农业的引导,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以增加农民收入;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杜绝利用政府权利参与市场行为,纠正扭曲的要素价格体制,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加大行业的市场准入,增加竞争主体,鼓励充分竞争,防止行业垄断,杜绝收入过分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以及运用转移支付等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当然最关键是要保证宏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为居民收入的增加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为此要做到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调拉动,因为投资模式的转轨和消费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消化过剩的产能,降低我国对出口的依赖,另一方面还可以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同时还能缩小贸易顺差减少贸易摩擦,消除外汇占款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当然有必要指出的是,在当前情况下,金融危机之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出口受阻,我们是否可以放弃出口,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根据比较优势等贸易自由化理论的指导,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实现贸易双方共赢。因为出口不仅能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而且还能解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有效需求。二是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的力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释放居民的消费需求。

影响作文能力提升的原因与对策 篇8

一.原因

1、教师的原因

一是时间安排不合理, 受教材比重的影响, 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阅读和古诗文的教学上, 不重视学生平时的积累与训练。二是对学生作文不负责任。第一批改不及时, 学生根本得不到及时的指导, 时过境迁, 影响学生的作文情绪;有的只批几本, 其它的由学生互批互改, 对于学生一些构思精巧、创意新颖、感情动人的文章没有及时被发现、被认可, 在某种程度上损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第二批语公式化, 无启迪性, 针对性, 如:“…立意新颖…描写恰当…”等, 殊不知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需要的是教师的认真批改, 在评语中受益, 在指导中得到启迪和帮助。第三作文讲评不深入, 蜻蜓点水, 学生收益不大。第四教师素质不够,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不会写作文, ……最简单的原因, 就是教师不会写作文。”不写下水文, 自身不注重细心观察生活, 耐心积累材料, 专心练习写作, 所以, 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难以从实质上有所提升。三是教师急功近利, 给出学生各种题材的唯分数是从的作文写作模式, 让学生去套用、去模仿, 甚至背诵范文。这对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是一种挫伤, 让学生套用、背诵和抄录范文以通过语文考试, 滋长了学生弄虚作假的风气。

2、学生原因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 他们对校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觉得无新意, 不注意观察积累, 不能深刻体验到忙碌的学习生活中的苦、辣、酸、甜, 无法下笔行文。在家里又是“小黄帝”, 在温室里长大。学习上家长看的又紧, 没有同伴玩耍嬉戏的乐趣, 没有受挫时的沮丧, 体验不到亲人的温暖。而这些喜怒哀乐恰恰是写作最需要的最鲜活的东西, 因此, 大脑空空如也, 作文时胡拼乱凑, 乱弄一篇应付了之。

二.对策

首先, 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 教师要不断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增强育人的责任感, 担当起对学生前途、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负责, 提高自身的写作本领, 才能教育好学生。

其次, 克服作文障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第一要由易到难。如:开学第一天你看到了什么?同学有什么变化?老师有什么变化?学校有什么变化?等等就是一次很好的作文。实在没有写的, 就写老师, 老师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圆脸还是长脸、是大眼睛还是小眼睛、穿着怎么样、说话有啥特点等等, 将这些组织起一篇小作文, 所以说作文并不可怕。第二要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很多学生不善于写作文, 就是因为平时积累的少, 教育学生将每天对你影响最大、感触最深、感想最多的事写下来, 可以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首好诗;也可以是对某件事的是是非非进行评价, 说出自己的观点, 都记录在日记中, 对将来的作文就会积累一定的素材, 写作文时就不会穷词。第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虽然学生生活范围有限, 但也不乏美的表现、感人的事迹、动人的乐章,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父母那甘愿为子女付出行为, 那种无私的爱;教师那辛勤工作的身影, 勇于担当民族脊梁的精神。如:学生写他在观察一颗小草, “忽然一阵风吹来, 小草摇了摇, 又挺直了。我佩服小草这种不屈服的精神, 我要学习小草的这种精神。”

注水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篇9

21世纪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快, 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 为响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方针, 石油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不断开拓进取, 求实创新, 促进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GOD) 的提高, 减缓了我国就业压力,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注水系统作为油田开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注水站、注水管网、注水井三部分构成, 其耗电量占油田所有耗电的30%, 因此切实提高注水系统效率, 提倡高精注水, 对于油田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影响注水系统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三类、地质因素、设备设施因素、技术因素等, 其中油田地质因素是不可更改的, 笔者重点对设备设施和技术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建立系统的注水系统模型、整合设备资源、优化系统结构, 健全管理体制, 从根本上提高油田注水系统效率, 为油田勘探、开采、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1 探析影响注水系统效率的因素

1.1 电机及注水泵选择不合理降低油田注水系统效率

(1) 注水系统中电机选择不合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注水泵等其他设备相匹配的电机, 出现选择功率过大, 浪费电能“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无功功率损失过大, 增加注水成本。

(2) 注水泵效率过低影响整个系统效率。客观讲国外相比, 我国自主生产的注水泵工艺不高, 大部分厂家生产的注水效率仅有百分之七十左右, 不能达到国家百分之七十五的标准, 远远低于国外注水泵百分之八十的运行效率, 致使注水泵的规格、型号与其他设备不能匹配。注水泵管压力差值过大, 导致能量损失, 效率下降。

1.2 注水系统管网结构复杂、无法实行优化运行

(1) 注水干线、注水直线、组成了注水系统的两管道, 在系统结构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实际管道单元长度、内径、沿程摩阻系数, 这部分造成大量管网损耗, 降低效率。注水系统管网结构复杂, 由弯头、阀门、三通等多元件构成。由于注水站、注水管网、注水井等子系统中对于每一部分的元件规格、参数没有一统一的标准, 无法更好的整合设备, 优化运行结构。

(2) 对于一些要求精细注水的设备设施, 子系统, 其工艺措施过于粗糙, 无法满足注水量、注水压力的精细化标准, 既不能做到合理分压、也不能做到开源节流。

(3) 注水站、配水间、注水井、管线交汇的等四个接点单元, 四者相对距离设置不合理, 注水半径过长致使注水站——注水井压降过大, 影响注水效率, 配水间与甭管压差控制在1.0——1.5MPa, 使注水沿程受到阻力过大。

1.3 注水系统管理机制不健全, 人员素质不高

注水系统管理机制不健全, 定期组织维修、维护不严密, 当出现事故时, 没有健全的应急预案或现存应急预案设置不合理、不科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经验不够, 不能对整个注水系统进行合理调控, 油田管理层对注水系统效率管理不够重视, 政策法规约束没有很好的践行, 由此造成整个注水系统管理出现诸多漏洞, 大大降低油田整个工作效率, 浪费能源。

2 分析切实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对策措施

2.1 科学、合理选择注水设备, 提高注水效率

(1) 对油田地质情况、油藏储备情况进行详细测绘, 选择与注水泵相匹配的高效、节能的电机, 对于注水泵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 改变电机——注水泵动力传输比例, 调整注水泵柱塞, 根据实际油田注水量, 实施电机变频技术, 节约电能, 提高注水效率。

(2) 加强管网系统管理, 注水站、配水间、注水井、管线交汇选择设置科学的距离, 减少管网压力损失, 对于部分压力低的注水井, 采取吸水剖面调整, 加大底水层水驱强度。改善注水水质, 切实降低注水压力的上升。

2.2 结合外国先进管理理念, 加强地面注水系统效率技术应用

(1) 整合设备设施, 优化注水系统结构, 利用注水地面系统效率测试分析仪, 对注水系统进行结构优化, 切实提出科学、合理的注水实施方案。

(2) 通过现场数据检测, 分析注水平均效率, 注水系统单耗、对测试数据整合, 根据计算分析, 将注水泵、管线、管网、注水井损耗进行全面处理, 分析影响注水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 根据不同注水站特点, 制定出不同的方案, 推进现场实施, 切实提高注水效率。

2.3 加强人才培训力度, 健全注水系统管理制度

(1) 油田领导层应定期开展培训, 切实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 采取“评优评选”和“绩效考核”制度, 将注水系统管理列为重点考核内容, 并将考核成绩与“惩奖制度”相挂钩, 切实提高员工管理注水系统的积极性。

(2) 应建立完整、科学、合理的注水系统管理制度, 制定出管理计划、记载管理日志、系统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时间、人员, 分析总结经验, 避免下次相同故障发生。领导层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求实创新的发展理念, 完善注水系统管理机制, 切实提高注水效率。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油田注水系统效率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仔细研究了影响注水效率的设备设施、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内外因素, 明确油田注水系统效率提高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结合外国先进的注水思想与我国油田发展特点, 统一元件规格、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切实提高我国油田注水系统效率、节能减排, 促进我国石油企业进一步腾飞, 推进我国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冯永江, 陈俊燕, 管鹏, 李伟, 李满宏.注水系统节能潜力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 (03) [1]冯永江, 陈俊燕, 管鹏, 李伟, 李满宏.注水系统节能潜力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 (03)

[2]王彦.双河油田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实践[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 (04) [2]王彦.双河油田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实践[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 (04)

[3]张瑞杰.注水系统生产状态智能分析与运行优化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1[3]张瑞杰.注水系统生产状态智能分析与运行优化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1

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篇10

目前, 我国的煤矿事故发生的频率有所提高,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煤矿的通风不顺畅, 影响到瓦斯从矿井中排出来, 瓦斯是煤矿事故中的杀手, 如果煤矿在生产的过程中, 矿井中的瓦斯浓度高达一定的程度, 将给煤矿带来非常大的影响[1,2]。

1 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客观环境因素

煤矿的通风安全和煤矿的日常生产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生产环境不好的地区, 通风工作也做得不好, 分析这些因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3]。

1.1 矿井所在地的地质构造

很多煤矿都在大山里, 矿井设置在大山的内部, 山体构造很复杂, 致使煤矿矿井也非常复杂。随着煤矿矿井开采的深度不断增加, 煤矿的矿井温度由于地壳的原因会升高, 这样瓦斯的浓度也变得越来越高, 如果不进行良好的通风, 将影响到矿井工人的安全。

1.2 地热温度过高, 导致煤层自燃

当煤矿开采到一定深度以后, 由于地壳原因矿井内部的温度逐渐增加, 如果地热程度越高, 煤层和氧气接触以后, 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自燃现象, 加之矿井的空间很小, 如果不及时的散热, 很容易出现爆炸的现象。如果通风做好了, 就能够降低爆炸的危险, 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1.3 开采深度增加, 导致瓦斯量增加

煤矿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加, 瓦斯的涌出量大, 瓦斯量在增加的过程中, 与煤炭量的增加产生一定的矛盾, 同时如果安全做得不好, 通风措施不到位, 有效风量率严重不符合规定, 那么瓦斯爆炸的危险就非常大。

1.4 通风风流不稳定, 导致设备安装不稳定

由于矿井一般都处于地理位置很复杂的地区, 有些矿井工作人员不了解矿井的通风设计工作, 造成整个通风系统不够完善, 出现通风设施选择不恰当等, 造成矿井的风流不稳定。除了这些原因外, 井下的环境也非常不好, 从而使矿井中的一些监控设备也同样受到影响。一旦设备出现故障, 矿井出现事故的概率就变大了。

2 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主观因素

2.1 工作人员不重视安全因素

煤矿工作人员, 不重视安全因素, 在生产的过程中, 只是在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重生产, 不注意安全, 也没有树立安全的意识, 造成在生产过程中, 生产安全出现松懈, 出现事故的时候, 不吸取教训, 经常会有类似事故发生。

2.2 通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通风安全管理人员, 对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 管理力度不够, 一些安全救援的制度也不完善。救援的资源配置也不合理, 救援的手段也不先进, 这样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2.3 不合理的薪金激励机制

很多煤矿在生产过程中, 为了能够增加人员的薪资, 把采购量和人员薪资结合在一起, 工人在工作的时候为了能够得到更高的薪资, 不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生产, 经常出现违规生产或者超负荷生产的现象。

2.4 通风设备管理不合理

很多煤矿的通风设备管理都不合理, 通风设备的运行不合理, 矿井中的电力设备管理力度不强, 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造成矿井中通风不畅, 影响安全生产。

2.5 防尘设施不完善

通凤设备在运行的时候, 防尘设施不完善, 影响通风的顺畅, 造成风流不稳定, 很容易出现爆炸的现象。

3 影响煤矿通风安全因素的解决办法

3.1 熟悉煤矿生产环境

要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要从煤矿周围环境入手, 了解煤矿的周围环境, 按照环境进行通风的设计。为了能够降低安全隐患, 需要全面的掌握煤矿周围的客观环境, 按照环境的特征设计矿井的通风系统, 合理安置通风设备, 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保证矿井内有足够的风量[4,5]。

3.2 对人为因素的有效控制

首先, 要对下井工作人员实施安全培训, 提高他们对井下工作的安全认识。安全培训工作并不是进行安全知识的灌输, 要结合矿井中的相关情况进行说明, 按照要求提高下井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 此外, 要对下井人员进行定期的工作考核, 监督他们掌握安全技能的实际情况。其次, 在矿井的安全管理中, 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管理制度, 保证矿井的通风安全。要在建立各项安全制度的基础上, 落实矿井中的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构建“管理到位、监控有效”的综合治理体系, 深入完善井下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最大程度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6]。

3.3 完善监察制度, 加强安全监察

相关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加大检查力度, 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安全监察工作, 如果在检查过程中, 发现安全工作存有问题, 要及时地命令整改或者限期整治, 对相关责任人要严肃依法处理, 同时要对整改的结果进行验收。对于煤矿企业来说, 自身也需要建立通风安全自查机制, 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3.4 加强安全装备建设, 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煤矿的安全通风工作中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就是要保证通风设备是良好的, 没有故障的。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安全装备建设, 加大投资购买机电设备和防尘装备, 在矿井内安装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和瓦斯传感器, 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保证安全生产。

4 结语

由于煤矿事故发生的频率增加, 应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 要引起相关人员足够的重视。虽然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从大的范围考虑, 煤矿通风安全是煤炭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需要关注的问题。煤矿工作人员要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 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防范意识。另外, 在工作实践中, 要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 创新煤矿通风系统和切合实际的煤矿工作方法, 在管理上要加强管理, 在设备上要更新设备, 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 最大程度上保证煤矿通风安全,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能力, 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占青, 郑宝, 史卫明.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中国能源, 201l, 33 (6) :37-39.

[2]王英明.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州煤炭, 2010 (6) :121-122.

[3]王树玉.煤矿五大灾害事故分析和防治对策[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6.

[4]秦长江.煤矿防治水安全体系建设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 19 (6) :115-118.

[5]张志龙, 高延法, 武强.浅谈矿井水害立体防治技术体系[J].煤炭学报, 2013, 38 (3) :378-383.

影响网络教育公平的因素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育公平;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权利的公平和接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谈松华在《中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一文中提到,教育的公平性具有四个层面的含义:(1)观念层面,指不分种族、性别,人人平等地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观念。(2)目标层面,教育公平的目标包括两方面,一是教育机会的均等,即“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二是教育质量的公平,即人人都应享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3)制度层面,指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置及师资力量分配的公平。(4)微观的教育过程层面,指在教育过程中应公平地满足所有儿童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儿童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即“每个人都受到适当的(而不是完全一样的)教育,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要适合个人的特点”。简而言之,现代教育的公平性体现为:无论家庭出身、社会阶层、经济能力如何,有求知愿望的学生都应获得相同的受教育的机会。

将教育公平概念延伸到网络教育领域同样适用,网络教育公平的内涵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享有网络教育的机会均等;(2)享有同样高质量的、适当的网络教育资源。在网络上,所有的人,不论性别、年龄、种族,都能获得同样广泛的学习材料、同样优秀的指导教师、同样自由的表现自我的机会。网络教育跨越了地域、种族、文化的限制,使所有的人获得了一样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因此,网络教育在本质上是公平的。但严格说来,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教育公平不等于对受教育者实施相同的教育。我们认为,网络教育公平,不应该仅仅表现在享有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均等上,它应表现在为学习者获得全面充分发展提供合适的条件上。很显然,每个学习者在已有的发展水平上是不一致的,而此时一味追求享有教育资源的等同必然会因为各个学习者起点的不同而导致教育结果的更大的不平等。

二、影响网络教育公平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一)物质基础因素——网络普及率

尽管网络教育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是接受网络教育需支付“入门券”的费用。由于人们经济条件的不同,使得网络教育内外的差异十分明显,进入网络的必备的经济和信息技术条件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性,这突出体现在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上。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网络发展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城乡互联网发展差异很大,城乡网民普及率有显著差别。

另外,报告显示,东部与中西部的网民普及率差距依旧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网民普及率上升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网民普及率上升2.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网民普及率上升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1.4个百分点。虽然东中西部的网民普及率都有所上升,但不难看出东部和中西部互联网发展状况还是有很大差距。

我国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差异很大,网络普及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一直是影响我国网络教育公平的第一因素。针对这一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边远地区基础网络设施的投入,并完善网络的管理,确保边远地区和偏僻省份的同龄人能有同等的机会接受网络教育。同时,要因地制宜,充实网络教育的地方性资源。另外,要采取措施为中西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条件,并采取优惠政策导向,使东部发达地区向教育基础薄弱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实施对口支援,通过支教或远程教育等形式,提高中西部地区教师教学水平。

(二)人的因素——受教育者起点

网络教育突破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时空束缚,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和接入网络的设备,随时都可以进行学习与培训。与传统教育形式相比较,网络教育与教育公平有着不谋而合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与网络教育是互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教育公平是目的,网络教育则是有力的手段之一。然而,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个复杂的过程,网络教育虽然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前提,但如果没有恰当的结合途径,教育公平则不但不能实现,反而会因受教育者起点的不同,进一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这种起点的不公平在学生身上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包括:第一,受教育者信息技术素养的不同。这种差距尤其体现在区域、城乡之间。第二,学习者学习资质的不同。特别是对于远程学习者而言,其学习准备和基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第三,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学习能力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不仅表现在能力水平的不同,还突出表现在学习风格的差异上。这些客观的教育起点的不同会给网络教育公平的实现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所以网络教育工作者应设法努力消除这些起点不同带来的影响。

对学习者学习准备的诊断主要是了解学习者的原有学习准备状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并根据不同的分析结果确定不同学习者的学习从何处展开。当然,对学习者一般特征的分析和学习风格的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般来说学习者学习准备的分析应包括如下项目,如表1所示。

学习者能力起点的分析是起点分析的重点。学习者的预备状态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基础;对目标状态的分析中,若学习者已经掌握教学目标所制定的知识与技能,则这部分没有学习的必要,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对学习态度的分析中若发现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有误解的概念或学习态度的偏见,则须针对其疑惑部分加强厘清概念。

(三)教育资源因素——“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

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我国现行教育呈现出“城市中心”的教育价值选择的倾向。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这种“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就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课程的设置大部分以城市生活为导向,为培养城市人做准备。虽然允许各地组织编写乡土教材,我们的教材缺乏对乡村生活的重视仍是不争的事实。

相对传统教育,网络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网上学习者可以享有同样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样优秀的教师的指导,也就是说,每个人在网络教育面前的机会是公平的,这是网络教育公平性的重要体现。然而,正是因为这种表面上的公平,似乎掩饰了人们对其不公平一面的认识。由于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往往是发端于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因此其内容和形式更倾向于满足这

些地区的学习者的需求,但不同地区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是不同的,即便是同样内容的教学,当地的教师也会以当地学生熟悉的方式来进行阐述和推演。网络教育的技术门槛使得许多地区缺乏可以参与到网络课程设计等网络教育资源的基本建设中来的人才,所以,网络教育呈现出“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更广大区域的适应性,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这对偏远地区及非主流文化地区是不利的。

在“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的思想引导下,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大多是以城市的主流文化为服务对象,并没有考虑到非主流文化的特点和需求,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网络教育的不公平问题。西部地区和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很难获得与他们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相适应的教学资源。笔者认为,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资源的纵深跨度,适当考虑地方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同时应加大资源开发编制的人员跨度,以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在更广大范围内的适应性。国家也应对偏远地区的网络教育给予更多扶持,帮助他们培养网络技术人才。

(四)环境因素——网络学习环境适应性

网络教育拓展了学校教育的时空范围,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主要靠学生自主实现。学生置身于个人的学习氛围中,必须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自己把握学习进度,直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在无形中培养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是网络教育的一大优势,但正是这种优势使人们容易忽略学习者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性,如果这一点没有予以充分考虑而加以解决的话,肯定会带来学习者学习结果的不公平。

网络学习环境包含诸多因素,泛指网络学习活动展开过程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不同的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性是不同的,这势必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如何提升学习者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性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学习者自身原因,网络学习资源方面的原因、网络学习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提高学习者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性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综合考虑,使学习者逐步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最终实现良好网络的学习状态,如图1所示。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教育在教育系统的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成为人们主要的学习途径,研究网络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网络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影响网络教育公平的因素予以了分析和阐述,当然,涉及到微观层面,影响因素远远不止上文所述这几种。

另外,网络教育公平还应顾及到特殊学习者的需求,如在网络教育资源的提供方面,美国的《残疾人教育法案》规定,远程教育的课程必须与特殊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对有视频障碍的人,要提供音频的材料等等。再如万维网联盟(W3C)制定出的网络可读性指导准则(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mles,简称WCAG)。该指导准则介绍了如何使网页内容对于残疾人也具有可访问性,遵循这些准则,可以使网页内容对所有人更加有用,帮助人们更快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这些准则并非建议开发者不使用图片、视频等,而是解释如何让多媒体内容更加具备可访问性,并且有更多的使用者。这些措施都很好地照顾到特殊学习者的需求,对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有利于扩大网络教育的适应性范围,促进网络教育的公平。

露天采矿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篇12

1. 露天采矿对水资源的危害

露天开采过程中, 由于开采活动中的排水作业, 使矿坑在地下水系统中形成新的排泄区, 导致系统原有的水平衡遭到破坏, 造成水大量流失。此外, 开采过程中, 地层破碎甚至局部裂隙贯通地表, 破坏隔水层结构, 使地下水位下降。露天采矿使地下水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排泄区, 纵深达到数百米的露天矿坑会贯穿数个含水层与隔水层, 造成地下水下漏, 并且地下水运动容易使水体相互关联, 进而造成远远大于矿坑面积带来的影响。露天采矿排出的大量废液、废水还会侵蚀着周围的环境, 造成水体污染。

2. 露天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露天采矿直接破坏土地, 废石、废渣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矿山土表被剥离, 地表植被破坏, 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遭到风力、水力的侵蚀, 造成土地沙化。露天采矿还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造成人员伤亡。地面挖掘影响了地质的稳定性, 使岩体变形, 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采矿废渣、废石等随意堆放还会导致河道堵塞、泄洪不畅, 导致水患。

3. 露天采矿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露天采矿钻孔、爆破、运输、碾碎与筛分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粉尘及有害气体, 造成大气污染。这些污染对附近居民、动植物的生长构成一定的危害。常见的污染物质主要有粉尘, H2S、SO2、CO、NO2等有害气体以及放射性气溶胶等。并且工程机械和运输车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尾气。

4. 露天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露天采矿工程对土壤清除数量巨大, 土壤清除与剥离占用大量土地, 丢弃原来土壤, 使其原有功能丧失, 扰乱区域植物的生产能力。开采过程, 工程开挖和回填破坏土壤结构, 尤其是土壤中的团粒状结构, 破坏后很难恢复。在施工时, 主要是工程开挖直接破坏土地土壤层, 废渣、弃土、碾压等破坏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密度、减少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含量, 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使土壤的肥力状况受到影响, 进而影响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露天采矿严重影响了区域的动植物多样性, 破坏生态平衡。采矿工程占用并挖损了大量土地, 破坏了表皮植被, 缩小植被面积, 容易导致害虫加剧, 害鼠与动物争食的矛盾, 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 外来生物入侵等, 破坏区域生态平衡。此外, 挖掘工程, 还会使河流、湖泊流速改变, 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繁殖。

二、露天采矿环境恢复与治理的必要性

首先, 露天采矿环境恢复和治理有利于提高矿区生活质量。露天开采时, 造成大量土、石、灰、渣到处堆积, 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隐患, 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粉尘、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身心健康。经过治理和恢复后, 矿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治理, 植被逐渐恢复,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其次, 增加耕地, 提高了土地使用率。矿山开采后形成大面积的采坑, 通过覆土回填后, 能够继续种植, 增加了耕地面积, 使部分矿工重新开拓生产、生活门路, 缓解了人们矛盾, 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最后, 绿化环境, 恢复植被, 有利于生态平衡。矿山开采破坏了植被以及区域的生态平衡。在矿区内进行植被恢复, 可大幅度提高矿区的植被覆盖率, 减少水土流失, 有利于稳定生态平衡。此外, 露天采矿环境恢复降低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爆发几率, 减少了矿山对周围水流的污染, 使矿区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可以得到逐步恢复。

三、对策与建议

(1) 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保护矿山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 做到执法过程有法可依。在法律中, 明确规定各主管部门及矿山企业的责权利, 依法规范矿山治理的资金来源、使用管理以及复垦土地的有偿转让等。完善矿山环境监管体系, 减少管理交叉。

首先, 建立涵盖矿产开发造成环境问题的恢复标准与技术方案。矿产开发过程中, 规定选择恰当的措施, 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开发结束后, 选择合理的恢复措施, 恢复到规定的程度。露天开采过程中, 排土、爆破、采装、修路过程都会造成环境问题, 对所有造成环境问题的环节, 明确规定降低环境影响的技术标准;对破获后的环境恢复, 对采矿期间所使用的临时设施也应作出技术规定。

其次, 根据矿山具体情况, 确定合适的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技术标准。我国大多数矿区在进行环境恢复时, 未对表土实行单独剥离, 出现表土资源不足的情况。因此, 可根据当时剥离物的肥力情况, 作出规范, 进行植物种植或借土覆盖后种植。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 合理改变规范标准。例如, 由于依降水量不同, 干旱区植被恢复时间应长一些, 因此恢复标准应做恰当变动。

最后, 完善相关法规, 保障标准实施。完善采矿许可制度, 在采矿许可证申请时, 必须包含如何开发矿产资源以及以后的恢复方案;制定违反矿产开发的处罚办法与执行方案;建立环境保护与开发相关的保证金制度, 未完成者, 根据环境污染与恢复程度确定返还保证金比例。

(2) 加大矿山环境治理技术的科技投入, 着重研究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变化与防治工作。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引进适合矿区的生态环境重建技术, 施行清洁生产, 发展绿色矿山。

(3) 加强宣传教育。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干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施工人员与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媒体、选产册、传单等方式, 增强群众的环保观念, 有助于提高生态修复的环境效益。

四、结束语

露天采矿是当前矿产开发的主要部分, 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 最大限度的发挥矿产资源的优势, 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 关系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于素红, 等.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的意义[J].地下水, 2011.

[2]张晋伟, 闫国杰.露天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露天采矿技术, 2004.

上一篇:顶升系统的组成下一篇:高校思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