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对对策

2024-05-28

影响对对策(共11篇)

影响对对策 篇1

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它对现有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种影响的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网络教育这种全新教学方式的出现;另外就是因为迷恋网络上的聊天室和游戏, 使得学生的学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 我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网络对现有教育方式的影响, 以及我们应当采取的对策。

首先, 网络教育彻底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习惯和方式:过去的教学方式是将学生集中在教室里, 由一位老师授课,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掌握在教师手里;而网络教育却是将学科的相关知识集中在网络上, 由各位学习者自行对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进行选择, 使得学习方式真正完成了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化。但是, 由于我国的教育是将考试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方式的, 所以网络教育在我国推广的条件还不成熟, 因此在短时间内它不会对现有教育方式产生足够的威胁。

至于上网聊天对学业的影响这一贴近现实的问题, 则应当从各个方面去对待, 而不能简单地对学生加以限制。近来迷上网络的中小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年龄层次也有少年化的趋势,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沉迷于游戏, 所以造成了一些家长的紧张和担忧。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简单地禁止学生接触游戏和网络并非正确做法, 因为好奇心会因禁止越来越强烈, 正如洪水一样, 只能疏导不能堵塞。问题在于, 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和游戏, 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们。

那么网络到底是什么呢?网络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有人说它是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种传媒。

在网络进入我们的生活后,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注意, 有许多学生宁愿上网与网友交流感受也不愿在家与父母交流, 这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的能力变差, 成为当前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在网络产生之间就存在了, 有一段对网上聊天迅速发展原因的分析十分精辟:“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隐私权, 并因为害怕在交流中泄露个人隐私而变得冷淡, 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漠;但是人是社会的一员, 作为群居生活的物种, 需要他人的关怀和爱护来支撑自己, 所以现代人在拒绝与人交流和需要他们关爱的矛盾中挣扎。网络交流方式的出现为现代人解决了这个矛盾, 在网络中人与人的交流是通过代称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的, 别人确认你存在的依据就是你的代称, 如果换一个代称, 在网络中你就是另一个全新的存在了;因此在网上与人交流时, 不论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 还是泄露了不传之秘, 只要换一个代称, 就可以一切从头开始了, 这就是现代人沉迷于网上聊天的原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而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这些秘密会不知不觉地露出端倪, 肯定会有人出于好奇打听, 在网络中只要将代称换掉别人就无从问起;但在现实生活中, 需要天天见面的人打听你的秘密时, 你一定会觉得很厌烦, 而当这个人是你的父母时, 你就会更痛苦。所以我建议父母们允许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秘密, 不要强制与孩子交流, 只在交流中有受监视的感觉, 这样或许会让他们愿意与家长交流。但我们还应当告诉他们, 在网络上一个代称最接近这个人的自我要求, 因此在网络中是存在完全真实的人的 (这一点只要让孩子们想想自己在网络中代称的真实性有多少他们就会明白的) , 让他们在网上聊天时注意进行自我保护。”

另外就是人人谈虎色变的游戏了, 其实游戏并非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消磨人斗志的玩具, 而是依据现实构造的虚拟世界, 在国外已经有人把游戏称为继电影之后的又一门新兴艺术了。但是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 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游戏世界是虚拟的, 但正义战胜邪恶这个道理是同现实社会一样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思考, 为什么纵使坏人在开始时可以掩盖真相冤枉好人, 到最后却还是阴谋败露, 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也许真相会被隐藏起来, 但真理是不变的, 任何谎言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战争游戏中, 参战各方的损失都很惨重, 我们可以以此教育孩子们热爱和平。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就会发现许多新的内容, 而这些新的思想正是我们引导学生时所必需的。

此外, 我们现有的教育方式过于陈旧, 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 我以为教育从注重考试成绩的结果式教育向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式教育的过渡是势在必行的了。我们的学生不再没有主见, 他们需要的是自己进行选择的标准、方法和权利, 而不是由我们施加给他们的压力逼出来的选择。

非典对特养业的影响及对策 篇2

近日,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立即停止猎捕、出售、收购、运输、进出口野生动物,对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场所实行全面监控。据报道,广东省最近10天内就查处各类与食用野生动物有关的案件317起,清理违规市场957个,宾馆、酒楼5500家,收缴野生动物5.9万多只(头)。由于受“有关野生动物禁令”的殃及,致使驯养珍禽也被封杀,铁路、航空拒绝托运,公路运输即使有证明也无法通行。上海奉贤养殖户挥泪斩“禽苗”,挖土深埋100万羽珍禽幼苗,尚有200万羽珍禽苗无法销售,仅此一项养殖户损失就达5000万元。奉贤一养殖户饲养的十多万只绿头鸭积压在棚无法销售,每只原可卖到8~10元的绿头鸭竟跌到4元多。上述现象在浙江、江苏、广西、福建、江西等地均较严重,直接影响的养殖品种达数十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人们开始进一步自觉地思考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才能拥有一个适于生存的环境。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专家们发出呼吁:善待野生动物吧!

江西省野生动物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涂晓斌认为: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1.正确认识野生动物与人类疾病的交叉感染。科学研究表明,很多野生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所带病菌及病毒与人类具有同源性,且相当多的种类可以互相传染,交叉感染。最典型的例子如:肺炎可在人与猕猴间相互感染,肺结核也是二者共患的疾病,爱滋病是由黑猩猩传染给人的,早在上个世纪抗日战争期间,臭名昭著的日本“731”部队就用培植的鼠疫病毒来残酷杀害中国平民和抗日将士。现在发展起来的生化武器,其破坏性决不亚于核武器,这是有害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人类也有很多疾病是通过对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而得到控制的。

2.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人类必须尽快地转变观念,对野生动物不能仅停留在索取上。野生动物虽是可再生资源,但这种再生必须有适合的生态环境和一定数量的种群作为基础。同时,现代文明必须承认动物的“生存权”,大自然并未给人类为了自身就可以剥夺其他动物生存的特权。另外,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野生动物资源的掠夺,反过来也可能导致人类的灾难,因此,加强保护野生动物已是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草)、退田还湖、动物保护等工程建设来拯救和恢复生态系统,通过科学的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执法力度,大力发展野生动物养殖业等措施来拯救、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资源。

3.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强化管理,大力发展野生动物产业。这次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非典型肺炎的传播,导致了人们对野生动物及野生动物产业的误解,对野生动物产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在少数地方,由于认识的偏差,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野生动物产业特别是养殖业一棍子打死,这是不科学的,更是不理智的,甚至是一种无知。就说少数专家发现的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与果子狸、蝙蝠、蛇类等几种动物冠状病毒同源性大于99%的问题,笔者认为,科学的态度应是慎重对待结论,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取样、实验。从目前来看,全国人工饲养的果子狸超过10万只,从业人员数以万计,但并未在他们当中发现患非典型肺炎者,即使通过科学论证后,得出非典型肺炎是某种或某几种动物传染给人的结论,也不应一味棒杀,科学的态度应是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加强控制和预防,尽快地制作出疫苗,变坏事为好事。

野生动物产业在我国由来已久,具体来说它可分为野生动物养殖、野生动物观赏、野生动物产品加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又被称为当前世界“暴利”产业之一。每年我国仅野生动物观赏的门票收入就近10亿元,野生动物养殖业及贸易收入数字更是相当可观,而且解决了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致富。如果加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野生动物产业必将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

福建永定县招宝生态农庄总经理蓝招衍先生认为:

有关养殖户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尽快压缩生产及转产,饲养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野生动物。相信国家会以此为契机,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运输、出售和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行为,野味市场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更加健康有序发展。驯养野生动物一定要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今后农户引种时一定要到规模大、证件齐全的正规养殖场引种。经过市场的重新洗牌,市场上野外非法猎捕的野生动物没有了,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销量将大大增加。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邢廷铣教授指出:

雷电对防雹的影响及对策 篇3

关键词:防雹,防雷,灾害

一般情况下, 雷电和冰雹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表面看来不存在任何必然联系, 但雷电和冰雹的形成过程却有一定的相似性, 并在特殊条件下相伴而生。据新疆兵团农六师、农八师等地防雹人员反馈信息, 每到春夏之交冰雹天气来临的时候, 防雹作业点雷暴天气也非常强烈, 工作人员在防雹作业的同时, 也面临着雷电灾害的威胁。通过查找相关新疆人影资料我们了解到, 克拉玛依地区上空形成冰雹云在向乌鲁木齐方向移动时, 经过奎屯、石河子、玛纳斯和兵团农六师等地, 形成北疆有名的奎玛流域雹击带, 这个雹击带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垦区绿洲的交界线上, 下垫面的热力不均匀分布引起对流不稳定发展, 从而形成强对流天气高发区, 而强对流天气又是雷暴和冰雹产生的共同条件, 因此有了这样的特殊天气现象。其实, 在人工影响天气防雹过程中, 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只是由于工作的侧重点, 大家的视线集中在防雹工作上, 往往忽视了雷电给大家带来的危害。

1 冰雹与雷暴的形成特点

雷暴是强烈发展的积雨云的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雷暴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 (1) 空气中必须有足够的水汽; (2) 有使水汽强烈持久上升的动力; (3) 具备使水汽凝结成水珠或冰晶的温度。雷暴是热对流的产物, 新疆干旱区雷暴多出现在白天, 最高值一般在白天午后至傍晚, 高山区集中在下午。

冰雹来自雷暴云中的冰雹云, 这类云的云体和一般的雷暴云无异, 但其闪电多横闪 (即云体间放电) , 雷声沉闷, 持续时间较长。冰雹的出现时间最集中在17时, 原因是午后日照强、增温快, 大气层结不稳定, 有利于热对流的发展[1]。

对流性天气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以冰雹为主的天气过程中, 有时伴有大风剧烈降温和强雷暴天气;而被称作“强雷暴”的天气过程中, 在雷暴发生时则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天气现象。在这些对流性天气现象中, 闪电还常作为强对流行过程的“指示器”用于识别对流云。早在70年代, 我国防雹作业中曾广泛利用闪电计数器作为监测冰雹发生与否的工具, 并总结出闪电次数大于20次/min, 即有80%的降雹可能性的经验判断, 这都显示出降雹过程和闪电有密切的关系[2~3]。

2 防雷对于防雹工作的意义

雷电是春末到秋初常见的一种自然天气现象, 它是指带有不同电性的云层之间或带电云层与大地之间的放电过程, 同时伴随巨大的声响和强烈的闪光。带电云层与大地之间发生放电时间极短, 雷电流波头到幅值一般只有几μs, 波尾也只有几十μs。但雷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达25~30kv/cm, 放电电流为200kv~300kv, 放电通道上的温度约20000℃, 空气受热急剧膨胀, 产生几十至上百个大气压, 放电总能量可达2×108~2×1010kw。雷电被联合国定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 单就2007年, 我国发生雷电灾害超过1万起, 因雷击死亡人数达827人, 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4]。

人工影响天气防雹作业中使用的火箭弹和炮弹属于爆炸危险品, 一直是安监、防雷、消防等安全部门的关注对象。对于防雹火箭弹和炮弹库房, 不仅各种形式的雷电会对其构成威胁, 在平时的储运过程中, 静电也往往成为一大危害。

人工防雹作业点位置较为特殊, 有的建在地理位置相对较高、视野较开阔的山顶或山坡上, 有的建在四周无高大建筑物遮蔽的旷野中, 这样的地理位置往往是雷电袭击的主要目标。因此, 在人工防雹作业点安装防雷设施, 有效保护作业人员、弹药、防雹设施等的安全也就很有必要。据悉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防雹作业点大多数建在高山孤立地带, 雷击安全隐患较大, 对作业人员及作业设施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地气象局就曾组织防雷中心人员, 为该县13个人工防雹作业点安装了避雷塔, 为防雹作业点的安全撑起了防雷“保护伞”。

3 雷电对防雹作业的危害

3.1 对库房的危害

雷电不仅能引起库区失火, 而且还可能直接击中库房, 使库房遭到机械性的损坏, 甚至产生燃烧或爆炸的重大危险事故。一般来说, 雷电对库房的危害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

(1) 直击雷的危害。在无直击雷防护措施, 或避雷针保护范围不足以完全覆盖库房的情况下, 当雷云较低, 周围无带异性电荷的云层时, 放电先导会通过地面突出物向大地放电, 库房就有一定的概率会遭到直接雷击, 其结果会出现房屋的受损、倒塌或物资的燃烧爆炸。

(2) 感应雷的危害。当雷云出现在库房上空时, 由于感应作用, 使库房内金属导体感应带有与雷云相反的电荷, 雷云放电时, 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不到释放, 使导体与地面形成很高的电位差。另外, 当雷电流的幅值和陡度迅速变化, 在雷云覆盖的空间里, 会产生强大的变化的电磁场, 当库房处于该雷云下部时, 库房的导体会感应产生极大的电动热, 若有回路, 就会有很大的感应电流。这两种情况都是感应雷对库房造成的危害方式, 其结果都可能引起火箭弹、炮弹元件之间或库房金属门窗金属管件等产生火花放电, 从而引起火灾。

(3) 雷电波侵入的危害。雷电产生的过程中, 雷电流陡度di/dt (kA/μs) 具有极大的幅值和变化率,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 在它周围的空间内, 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 使处在这一电磁场中的导体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 存在构成闭合回路的导体时则会产生感应电流[5]。这些雷电流会循着导体线路 (如照明、监控等) 进入库房, 如果回路中有些地方接触不良, 就会产生局部发热, 引燃可燃物, 使库房发生火灾。

3.2 对作业车和人员的危害

新疆北部的人工防雹作业点大多选择在开阔的平原, 比如上文提到的新疆兵团农六师新湖农场, 四周无高大建筑物的保护, 天气来临时又处在雷区, 所以就很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新疆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昌吉州玛纳斯县作业时, 作业车就曾经多次遭到雷击。其实很多地方农牧民遭雷击伤亡都是在类似的环境中发生的, 2007年7月18日, 塔城托里县庙儿沟镇特克里克村1名16岁男孩在家门口遭雷击身亡;8月20日, 伊犁尼勒克县木斯乡牧业村2名妇女在挤牛奶时遭雷击造成1人死亡, 1人受伤。当雷电和冰雹天气伴随产生时, 有些地方雹击带和雷暴区近似重合, 防雹作业点固定在一个片区, 防雹点也就成为雷暴重灾区。

4 防雹工作中具体的防雷措施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防雷意识, 把防雷作为防雹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将防雷工作积极地落实到位, 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1 直击雷防护措施

4.1.1 防雹库房的防护

防雹用火箭弹属于电发火装置类型, 根据防雷设计规范, 防雹火箭弹和炮弹库房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按照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直击雷防护措施的要求, 库房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 (网) , 使库房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当安装独立避雷针做接闪器时, 避雷针对库房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

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 (网) 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库房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距离, 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 但不得小于3m。

(1) 地上部分:当hx<5 R i时,

当hx≧5Ri时,

(2) 地下部分:Sel≧0.4Ri

式中

Sal为空气中距离 (m) ;

Sel为地中距离 (m) ;

Ri为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 (网) 支柱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 (Ω) ;

hx为库房高度 (m) 。

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山区和沙砾地带可适当放宽要求。

4.1.2 防雹作业车的防护

防雹作业点是不固定的, 车辆还要根据需求随时调整位置, 对作业车的直击雷防护一直没有简单易行的办法。新疆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就曾提出过设想, 希望能有一种可伸缩的活动避雷针, 在作业时固定并拉长, 作业完毕收回保存。对于接地装置, 一般使用一定长度的不锈钢棒, 每次作业时用人力打入地下, 给防雹作业带来很多不便。如果有一种电动接地桩, 能通过机械的办法伸入到地下合适的深度, 作业结束或更换位置时能够被顺利地拿出, 那就方便多了。就目前的防雷市场来说, 这两种防雷器材还不曾出现, 只能用些简单粗糙的办法将就。

4.2 感应雷防护措施

库房的金属门窗、管道、构架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上。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 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和架空避雷网的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上要求。

不宜从室外引入线路、管道等金属物, 尽量不拉照明线路, 但可设置必需的通风窗户, 以此减少感应雷对库房火箭弹和炮弹构成危害的途径。

4.3 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措施

原则上不建议铺设任何进入室内的电线电缆, 当实在需要接入电源线路时, 应加强电源线路上的防雷保护。接入照明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 进入房间前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护套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当埋地困难时, 埋地长度应符合下列表达式要求, 但必须1≧15m:

式中

l为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于地中的长度 (m) ;

ρ为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 (Ω·m) ;

如果铺设的电缆有部分架空时,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 应装设避雷器 (SPD) , 避雷器使用8/20μs雷电波形, 标称放电电流In40kA。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接在一起, 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4.4 静电的防护措施

在防雹火箭弹和炮弹的具体储运环境中, 静电危害可引起防雹火箭弹发火、燃烧和爆炸, 直接危胁人员生命和设施安全。因为防雷电感应接地和静电接地往往共用在一起, 防静电和防雷工作也就密不可分, 因此在这里把放静电的问题也作为人影防雹库房防雷工作的一部分来做说明。目前, 库房的静电防护主要从静电接地、环境增湿、消除人体静电、空气电离、控制起电速率、消电等方面进行。

(1) 保证地面是防静电水泥地面, 地面的泄漏电阻<106Ω。地面严禁使用木板、橡胶板、塑料板、沥青等绝缘材料, 也不可使用绝缘涂料涂刷地面。

(2) 作业时库内相对湿度应≦40%, 必要时可于作业前洒水增湿。

(3) 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和导静电鞋, 也可穿鞋底电阻≦106Ω的普通胶鞋、皮鞋。严禁穿用塑料底、胶底之类绝缘或垫绝缘性鞋垫, 不许穿普通毛、丝、化纤面料服装。

(4) 在库房内实施搬运拆码作业的机具, 应保持静电接地状态, 静电接地电阻应≦106Ω, 达不到此要求的机具应改用导电胶轮。

(5) 在库内作业时不准脱衣服, 注意操作节奏, 避免过分猛的分离动作, 保证人员、机具和包装上的最高静电电位≦100V。

(6) 运输火箭弹的汽车要安装接地导电带, 作业时火箭发射车要做接地[6]。

4.5 加强防雷意识, 做好自身防护

安全工作中, 人员的生命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在防雹作业时, 操作人员所处的环境往往比库房更易遭雷击, 所以发射点尽量避开雷区, 如果发射点相对比较固定, 可在发射点安装较高避雷塔进行保护。同时, 大家应加强雷电科普常识的学习, 掌握必要的自救能力。作业人员应当了解一些必备的防雷常识, 在雷击时尽量远离高大树木、电杆等物体, 当附近遭受雷击又无法躲避时, 下蹲将两脚并在一起, 减少跨步电压。

5 结语

鉴于防雹物资的特殊危险性, 雷电和冰雹天气又有共生的特点, 防雷应视为人影防雹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做好人影防雹的防雷工作, 应完善各项防雷防静电措施, 提高防雷安全意识, 加强防雷防静电的管理工作, 并邀请防雷部门定期对防雹设施进行安全检测。

参考文献

[1]张学文, 张家宝.新疆气象手册[M].气象出版社.

[2]郑栋, 张义军, 等.冰雹过程的电荷结构演变.第六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

[3]张果军, 王尔礼.湖南冰雹灾害天气的地闪特征.第六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

[4]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2007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 (内部资料) .

[5]芮静康.建筑防雷与电气安全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任宜勇, 王金民, 马官起, 等.增雨防雹火箭弹的日常管理[M].气象出版社.

[7]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不良师生关系对差生的影响及对策 篇4

吴承红

传统的陈旧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差生现象出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不良的`师生关系,在相互动态的双边人际关系中,由于教师以垄断知识权威自居,对学生实行关、卡、压,学生就会不惜“牺牲自己”而竭力对抗教师,不给你学。本来就有个性问题的学生,在教师讥笑、讽刺、惩罚下,会进一步扭曲,而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频率增加,甚者使学生萌发逆反心理,引起恶性行为的出现。更由于青少年情绪易冲动,心理上不成熟,在环境诱因的作用下,会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采取对策之一,教师要主动融恰师生关系。不言面喻,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他的态度行为,决定这种关系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要改变不良的师生关系,首先是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通过情感交流,心灵沟通,主动地改变不良师生关系。

对策之二,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一个极重要因素是交往双方在认知上的差异,欲改变这种差异,双方必须做到相互理解,尤其是教师一方更应如此,这需要教师运用换位置方法,站在对象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双方心理距离会大大地缩短,转变不良师生关系可能性也就会大得多。

影响对对策 篇5

关键词:跨国公司 外资并购 对策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并购

并购(Merger & Acquisition,简称M&A)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概念,具有经济和法律双重特征,它包括兼并、合并、收购、接管等行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并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都是仅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从一般的理解来看,企业的并购是企业兼并、合并、收购等一系列行为的统称,亦即企业规模的扩张和收缩、企业资本结构变更和企业控制权变动等行为的统称。

(2)外资并购

外资并购实质是企业并购的一种类型。它是随着全球跨国并购浪潮的产生及1990年代后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而发展起来的。外资并购从本质上说是企业产权的资产性交易与重组行为,其结果是产生跨越国界的对公司企业的兼并和控制。

2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产生的正面影响

2.1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细密,生产社会化程度也越高。与此同时,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出现,它们利用科技进步的后发优势,抢占市场竞争的最有利位置,通过并购集中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谋求规模经营,以获取最大可能的利润;同时推动了全社会存量资产和闲置资产的有序合理流动。外资并购促使我国新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支柱的形成。

2.2可为企业树立市场经济中运营的样板,推动企业的创新

通过引入国际经济通行的规则惯例,可为企业树立市场经济中运营的样板,推动企业的创新,如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市场创新,并使我国企业直面国际竞争。我国很多企业过去对国际市场不熟悉,通过外资并购,使很多过企业可以向国际发展,实现国际化经营。

2.3有效补充我国资金不足,迅速形成规模经济的生产能力

外资并购可以有效补充我国资金不足,迅速形成规模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据估算,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资产重组大约需要2~2.6万亿资金。在外资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的今天,外资并购必将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途径。我国在“十五”规划中提出将以收购、兼并方式加大引进外资力度,这表明我国政府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大胆利用外资并购方式的积极态度,有利于更好地引进外资。

3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3.1最大的负面效应——市场垄断的威胁

外资控股并购最大的负面效应就在于它可能导致的垄断,跨国公司利用资本运营控股并购我国企业后,凭借其雄厚实力逐步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对我国产业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将可能垄断或图谋垄断国内一些产业。

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行业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2.28%上升到现在的35%以上。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感光材料行业,1998年以来,柯达出资3.75亿美元,实行全行业并购,迅速获取了中国市场的较大份额,2003年10月柯达又斥巨资收购了乐凯20%的国有股,全面控制国内数码冲印市场。在移动通讯行业,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企业1999年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在软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基本控制了国内大中城市的饮料市场,国内生产能力超过5万吨的啤酒厂合资率已经达到70%。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构筑起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便可能把价格提高到完全竞争水平以上,以获得巨额垄断利润。

3.2挑战中国的相关政策

我国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了禁止外商设立独资企业和外商控股的产业内容,但可操作性不高,目前并没有单独制定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而是把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与其他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等同视之,对于哪些领域允许外资并购、哪些领域鼓励外资并购、哪些领域禁止外资并购,主要靠部门内部掌握,缺乏全国统一、透明、公开、操作性强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这使并购的信息搜集难度加大、谈判困难、并购交易成本上升。为了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参与跨国并购,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获得最大利益,必须确定明确的外商并购的产业导向。

3.3国有资产的流失

外资并购不规范和缺乏法律依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多数情况下未将商标、专利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记入企业总价值之中,导致这一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原国有企业拥有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价值未记入企业总价值之中,这同样属于国有资产的流失。

3.4外资并购限制了被并购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能力的提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是内生于产业并决定产业竞争力发展的核心力量。中方企业在被并购后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不多,仍停留在产品引进改形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究机构主要是为了进行新产品的本地化研究,新技术、关键技术仍掌握在外方人员手中,创新能力仍在跨国公司本国手中,考虑到技术保密问题和技术领先带来的收益,在中国从事研发活动的跨国公司多数从事适应性研发活动,真正从事创新型研发活动的很少。

4积极应对外资并购的措施建议

4.1加强产业政策的立法导向作用,明确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

产业政策是直接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意图的宏观经济政策,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必须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目前面对外资大规模地并购中国企业,我们应当结合产业政策,并根据行业和产品的特点,具体明确所要禁止、限制和允许的范围,进行分类管理,设定制度条件和法律规定来指引外资对国企的并购行为。

4.2完善我国的外资立法

(1)在外资立法中逐步赋予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

在我国给予外资企业以同等的国民待遇,有两层含义:一是取消对外资企业的歧视性待遇。二是调整我国已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待遇,使其逐步与国内企业的待遇接近。赋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在具体步骤上要逐步进行,不能一部到位,要注意保持我国吸引外资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明确外商出资比例问题

建议在我国的外资立法中,不仅要明确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而且还要区分不同行业具体规定不同的出资比例,具体规定外资进入的程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具体把握外资进入的程度,防止或减少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护我国经济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3)完善合资企业中外商增资扩股行为

第一,修改有关的外资立法,设定合资企业增资的数额和程序。当合资企业的一方单方面要求增加资本,并且增资的数额(一次或多次增资)会导致控股发生变化时,必须经过合资企业董事会全体成员的一致通过,设定这一程序的实质是赋予合资企业中方成员对外方成员恶意增资的否决权。

第二,如合资企业确实需要追加投资而中方又无力增加资本时,可以考虑由银行来提供金融支持,追加相应比例的投资。

(4)健全对外商投资的审批制度

按照国际惯例改普遍审查制为有限度的自动核准制,以提高外资审批的效率,促进外资的引进。在一定范围内保留实行普遍审批制,并且根据外资的持股比例和持股份额,划分为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审批。保留实行普遍审批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发生,因为在我国实行分税制以后,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认为地方利益少了,于是,把原来由地方政府投资的固有企业的产权全部或部分卖给外商,以便二次性地收回投资。在一定范围内分级审批,有利于防止这种现象的泛化。

同时,对外资并购我国固有企业实行严格的审查制。要具体审查外资进入的行业和允许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规模,对公司制企业或国有企业改制后允许外商参股的比例也应当加以严格限制。并且要同时审查国有资产的评估情况,防止国有资产在评估过程中流失。

4.3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并购规制体系

由于我国目前内外资企业事实上存在的“体制差”和“政策差”,其后果是在我国某些产业部门的产品生产销售领域,出现了外资居于控制地位甚至形成垄断的现象,如计算机产业、小轿车市场和电子通讯领域。

种种迹象表明,外资通过控股某一行业进而实现其行业垄断,这已成为外商来华投资的重大策略之一,并且由于在外资实践中因行业特许权的出让,也会形成某些行业被外资垄断的局面,并且这种外资垄断的情形在今后的几年里还有可能继续加剧。为了有效地规制外资并购行为以及反对已现实存在的经济性垄断,应当尽快制定我国的《反垄断法》来限制和阻止垄断的形成。为此,我们应当完善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健全我国统一的竞争法体系。

4.4完善资产评估制度

首先,建立有权威的资产评估机构。我国现有的资产评估机构多隶属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经济主管部门,缺乏必要的独立性,难以使外国投资者信服。因此,应建立作为企业并购中介机构的有权威的资产评估机构,按市场规律办理。其次,严格按照《国有资产评估办法》的规定,强化评估工作,防止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尤其要加强并购过程中对无形资产的评估。

4.5积极培育外资并购的经济法律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在有效构建跨国并购的规制体系的同时,还应从政策上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培育有利于外资并购的经济、政策、法律环境。

(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对技术密集型外商投资与外资并购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实证分析也表明,考虑到技术保密问题和技术领先带来的收益,在我国从事研发活动的跨国公司多数从事适应型研发活动,真正从事创新型研发活动的很少。对此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如降低知识产权人被侵权的举证责任标准,提高对被侵权人的损害赔偿,软件法规的实施细则等。其次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制度,依法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妥善处理好外资并购中的失业问题

并购国有企业后人员的安置问题,被外商认为是事先估计并购成本时最不确定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企业拥有用人自主权,外商控股并购国有企业后,如何处置多余人员,是企业的自主选择。但中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将使各方在处理并购涉及的下岗分流时如履薄冰,可能导致双方原本达成的并购失败,或使外资并购后的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在我国的社会劳动保障体系尚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针对国内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制定《并购企业职工辞退赔偿办法》,使职工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并使产权交易双方的谈判有据可依,外商事先便能够清楚对人员安置的可选择办法,能够计算每种办法的费用,降低交易费用。

(3)实施适当的并购与反并购策略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谈判过程既是双方实力的较量,也是双方谈判战略与策略的较量。从策略上讲,要善于利用跨国公司急于打进中国市场的心理,争取谈判的主动权。首先,多方引进,实现引进外资资金来源上的多元化。让外资之间展开竞争,使我方获利。就大多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而言,他们的大多数竞争对手并不是本地企业,而是外国同行,即所谓“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其次,与外资谈判中注意整体战略。跨国公司的集团优势与我方中小型单体企业的反差是影响双方谈判地位的关键因素。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协调与监督,避免出现各级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在外资并购中不计成本的现象再次出现,提高同跨国公司讨价还价的能力。

针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投机性购并活动(金融资本投机和变相物业投机性投资)要加强防范。从宏观上讲,国家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如规定一个相对较长的经营期限,在并购完成后的一定年限内不准再次转让等,并保证国家法规的有效实施。从微观上讲,作为产权出售方的各级政府、国有企业应增强自身的识别能力,对并购企业的资质、核心竞争力、经营优势、并购意图等进行充分了解,力争实现并购中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并购经典[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

[2]陈朝阳.中国企业并购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康荣平.大型跨国公司战略新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宋军.跨国并购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中国收购兼并研究中心.中国并购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中国收购兼并研究中心.中国并购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卢文莹.外资并购及其价值取向[J].东方企业家,2002,(11).

[8][美]克拉林格.兼并与收购:交易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9]邓培林.“入世”后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动因与对策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3,(01).

网络环境对科普的影响及对策 篇6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所谓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普活动一直以来都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我国每年都会举办大量的科普活动,科普展览。随着近年来网络通信业的发展,传统的科学普及已经向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网络化的科学普及不再受到地域、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将科学知识向公众的传递。科学普及的网络化一方面给我国的科学普及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而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不良因素又不可避免地对科学普及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网络科普所面临的问题

1.网络虚假信息泛滥

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2014年中国网民规模6.49亿,手机网民5.57亿,较2013年增加5 672万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 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1]。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如今我国的网络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有近乎一半的人口都在使用着互联网。而当前的科学普及工作,已经越来越需要依赖互联网才能完成了,从事网络科普教育活动已成为科普的重中之重。我们国家目前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充斥着大量的科学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科技界重大新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这些信息的背后发布者,大致包含了三种类型。

第一,是政府组织建立的公益性网站。如国家科技部主办的中国科普,中科院主办的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普研究所的科普研究。第二,是各门户网站企业自行开办的网络科普专栏。包括腾讯科技频道,网易科学探索,新浪科技等这一类网站。第三,是由科学家团体,一些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创立的科学网站和论坛,进行科学交流。这些非政府组织的科学团体和个人的网站在整个科学普及领域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由于这部分的网站没有严格的监管和审核程序,容易出现虚假的科学信息和伪科学现象,如网上盛传支付宝即将推出“意念支付”。据报道介绍,进入“意念支付”的页面后,点击“开始”按钮,盯着液晶显示屏中央,并集中注意力,默念需要转账的联系人姓名,在短暂的信息接收和处理之后,屏幕上就会出现联系人,点击姓名就会跳转至转账付款界面。又如,近些年出现的养生大师事件,称其具有特异功能,能帮助人治疗好疑难杂症。结果经过深入求证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究其科技假新闻频频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信息从业者。科技信息的从业者的职责就是从事科技信息的采集、编辑、发布,他们是科技信息发布的终端。在这些从业者中有些科技信息的传播者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或者处于利益的目的来发布一些虚假的信息,造成一些轰动的效应提高知名度。(2)信息的监管者。科技信息的监管者担当的是一些“把关人”的角色,而在实际的科技信息发布的过程中,这些信息的监管者并没有尽到监管的责任,放任虚假信息流入公众的手中。对于信息的真伪没有进行有效的辨别,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3)信息的受众。普通公众因为对科学的专业知识没有明确的辨别能力而轻易相信虚假信息,并通过人际传播途径和网络途径进行传播,也是造成信息大规模迅速扩散的重要原因。

2.网络科普内容原创度较低

网络科学普及的内容,是包括一些科学界最新的重大发现、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内容质量的高低是评判科学普及工作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网络科普的时代,内容质量的要依赖创新程度的提高。而我们目前的科学普及网站,最缺乏的就是创新能力。通过对多个网站的内容对比发现,其中有很多网站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版面设置大同小异。同样的专栏在几个类似的科普网站中都可以看到。内容原创度低的另一主要表现是多数网站的内容都直接来源于传统媒体,缺乏再次创造开发,而且表现形式单一。国内上百个科普网站除少数几个外,均以平白直叙的文字辅以为数不多图片来讲述科普的内容,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良好的交互性与传播媒体的多样性[2]。而且在这些网站关于报道的内容方面,时效性也较弱,有的科技信息是几天前的,甚至是几个月之前的。这些可能已经是被大众所知晓的内容了,再放在网站的首页显示,一则浪费了网站的版面资源,二则浪费了公众的浏览时间。

科技信息原创程度不高这类问题。一方面,暴露了我国政府对网络科学普及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经费投入还跟不上。网站的主办方即使有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动力,但是苦于没有人、财、物的支持,也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媒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媒体自身的责任心不强,思想怠慢,认为只需按部就班完成分内的工作就大功告成,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让网站在内容上更具有特色,自然谈不上有何创新能力。

二、净化网络科普环境的对策

1.建立相关法律体系

针对目前我国科普类网络环境的问题,必须及时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约束。我国于2002年6月29日召开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其中,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章,社会责任;第四章,保障措施;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从立法的宗旨、对科普性质界定、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科协组织、群众社团职责、科普组织与科普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社会责任、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等,都设定了条文规定[3]。科普法颁布至今已经过去了13个年头,如今的科学普及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进入了新媒体主导的传播时代,无论是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及传播者的工作方式都与之前有了较大的出入。我们应及时对科普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补充,从法律程度上进行约束。其次,要加大对伪科学现象的打击力度。科学与封建迷信相比,外表都披着科学的漂亮大髦,炫人耳目,但其表现更加隐蔽,后果同样很严重。因为是伪科学,它们无一例外不知不觉就能让人掉进其陷阱而不能自拔。而且,从根源上说,伪科学天生比科学具有更大的可传播性[4]。

2.加大网络科普的创新投入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7

关键词:煤炭开采,生态,可持续,对策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资源保证。但是, 长期以来, 由于我们对煤炭资源保护认识不足, 对环境和生态保护重视不够, 从而形成了煤炭工业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一模式在造成煤炭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一些地区已表现的十分严重。针对这一现状,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用法律的手段对煤矿进行环境监管便显得十分重要。

1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1 大气污染

煤炭废气污染主要指生产过程中释放的瓦斯及动力设备产生的CO、NO。等有毒气体, 煤炭自燃产生的CO、CO: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抛洒粉尘颗粒物等。煤炭开采、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废气造成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局部性大气环境污染, 区域性酸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三个方面, 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废气污染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条件发生变化, 产生“温室效应”及酸雨等。

1.2 土地资源破坏

煤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生产过程会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破坏, 如地面沉降、塌陷等。在矿区地下潜水位较高区域大规模开采导致地下存在大量采空区, 该区域地表塌陷、积水使原有土地使用功能改变甚至完全丧失, 水土资源大面积流失、土壤严重污染及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等。该严峻形势在粮食与煤炭复合生产区域尤为突出。

1.3 地表水污染严重

煤炭建设、开采过程会引起地表水、地下水体污染与破坏。矿井水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排放量最大的废水。煤炭露天或地下开采排水和矸石淋溶水均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大量悬浮物、化合物及重金属等。当采矿废水和洗煤废水排人地表及渗入地下水体后, 使矿区水资源进一步恶化。由于矿井水体受开采、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粉、岩粉等杂物侵人以及矿物分解化学物质造成地表及地下水体污染。在部分矿区, 部分矿井水属于酸性, 废水排放会腐蚀管道及设备, 进而污染地表及地下水体和土壤, 严重者危害矿区及周边居民用水和身体健康。综上可见, 煤矿开采不仅对煤矿区内的地表、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而且对矿区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水资源均会产生严重影响。

1.4 地表植被和景观破坏

煤矿资源的露天采掘导致该区域植被严重破坏, 水土流失, 甚至矿区大面积沙漠化进程加快。随着开采场地占用扩大, 天然植被迸一步破坏, 该区域水土保持能力大幅度减弱, 进而引起水土资源流失加剧。由于煤矿资源开采生产工艺的特殊性, 挖掘都将不同程度地改变矿区的原始地形地貌, 破坏矿区的自然景观, 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1.5 噪声污染

煤炭开采过程会出现大量噪声污染, 已成为矿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矿井的主通风机、主副井提升设备、地面的空气压缩机、风动或电动凿岩机等, 这些设备都是矿山的主要噪声源。煤矿采掘, 都要利用大量的机器设备, 进行穿孔、爆破, 运输。我国煤矿矿井生产中普遍噪声级达90d B以上, 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能使人的听力器官严重受损、影响人们的睡眠和休息, 同时也危害矿区及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

2 对策与分析

2.1 完善煤炭开采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煤炭开采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 这既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要在已有法律条款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矿区环境的特点, 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这一体系应覆盖矿区发展的全过程, 对新上矿山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在采矿山的环境保护和报废矿山的环境重建都应给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2.2 实行更加严厉的环保政策

必须痛下决心, 坚决关停生产工艺落后, 安全性差, 资源浪费大的小煤矿以及加快淘汰耗能高, 污染重的旧式加工工艺。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 扶持节能、环保型产业的发展, 借助市场之手逐渐将落后产业和产品淘汰出局。要严格控制新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矿山企业建设项目, 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凡环保标准达不到要求的项目, 一律不予立项。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明确矿山环保目标和责任, 坚决实行领导责任追究制。

2.3 加强舆论监督, 提高公众参与度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增强广大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弘扬先进, 鞭挞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 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 促使企业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在加强舆论监督的同时, 应尽快通过法律程序, 建立起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 使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2.4 采用矿业开发绿色科技, 减轻环境影响

绿色科技是21世纪人们处理环境问题的重要技术, 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提高生产效率或优化产品效果的同时, 能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 减轻污染负荷, 改善环境质量。能够减轻环境影响的矿业开发绿色技术主要有:加固地下采空区综合利用技术、充填采空区控制地面沉陷技术、离层注浆技术、无尾矿选矿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及回收再利用技术、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等等。

2.5 推行清洁生产, 预防和减轻污染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 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思想。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 先污染后治理, 侧重点是“治”;清洁生产是从源头抓起, 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 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对产生的废物实行综合利用, 侧重点是“防”。清洁生产对煤炭工业而言:1要开采清洁煤, 即开采低灰、低硫、低有害元素的优质煤, 逐步关停高硫、高灰煤矿井, 从源头开始减少污染环境物质的生产量。2要清洁开采煤, 即首先应该开采地质赋存条件较好的高等级的资源, 采用瓦斯抽放利用和无矸石排放回采等清洁开采成熟技术, 尽量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

清洁生产对煤炭消费企业而言, 则是要使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原材料等, 建立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在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的基础上, 力求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3 结语

在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 加强政府引导, 科学管理、整合煤炭资源, 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使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齐贺停.陕北煤矿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治理方案浅析[J].四川环境, 2012, 3l (6) :64~69.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篇8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影响,对策

我国从1979 年下半年才开始引入增值税,建立增值税税制,此时增值税纳税范围非常狭窄,一直到1994 年我国才对增值税进行一个全面、彻底的改革,建立了新的增值税税制,增值税使用的范围得到扩展。社会发展至今,现有的税制依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为了完善税制,有效地促进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发展,我国从2012 年1 月1 日年开始推行“营改增”税制改革,各个地区、行业才开始陆续地实施“营改增”的税制,一直到2013 年8 月1 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于促进我国税制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营改增”的含义及意义

1.“营改增”的含义。“营改增”的含义为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这样国家税务机关只对商品流转过程中发生增值的部分进行征收税,而不像以前是对整个营业额进行征收税,这样就避免了重复征税。

2.“营改增”的意义。

(1)促进企业的发展。“营改增”税制使得增值税整个抵扣链得以贯通,以前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现在可以抵扣,从而避免了重复征税,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2)提高我国出口能力。没有“营改增”以前,由于实行营业税我国出口企业享受不到“出口退税”的优惠,造成出口企业成本增加,出口的产品或劳务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而“营改增”之后,企业的负担减少,并且“营改增”税制和国际税制是一致的,所以我国出口的产品在价格上就会有竞争优势。

二、“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1.“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营业税在会计核算上比较简单,会计人员主要考虑两个科目,即: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而增值税就复杂多了,增值税有两个二级科目即: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而且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有九个三级科目,即:借方有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转出未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方有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退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并且营业税和增值税性质不同,营业税为价内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在金额的计算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营改增”后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难度会加大。

2.“营改增”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第一,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营改增”税制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主要是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资产中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变成消费型。以前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中,“营改增”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所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降低,导致资产总额降低。负债体现在应交税费,如果企业的销项税额金额比较大,而进项不能抵扣或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那么企业的应交税费就会变多,负债增加。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下资产负债率就会变大,风险也会变大。

第二,对利润表的影响。“营改增”对利润表的影响也是两个方面:收入和税费。收入方面主要体现在,以前为营业税时营业收入为含税收入,“营改增”后营业收入为不含税收入,因此营业收入金额降低。在税费方面,以前应交营业税确认在营业税金及附加里面,而“营改增”以后,没有营业税,增值税却不确认在营业税金及附加,收入和费用都在减少,至于最后利润增减变动就看两方面减少的幅度,可以肯定是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营业利润率在增加。

第三,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营改增”税制改革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也是从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影响。营业税改增值税,营业税减少使得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而增值税不会影响经营活动,所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加。其次是对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影响。“营改增”后,购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税额可以抵扣,但从现金流量会减少。最后是对筹资活动的影响。从短期的情况来看,企业短期的融资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增加。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融资的阶段性以及其产生的利息,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的现金流量下降。

3.“营改增”对税负的影响。“营改增”税制的改革,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无疑在这方面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并不是对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会降低税费。营业税的税率大部分为3%或5%,“营改增”后税率会提高,比如17%、11%等,虽然增值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如果企业的进项税额较少,那么有可能缴纳的增值税会高于以前缴纳的营业税。当然对于小型企业肯定是优惠的,因为小型企业一般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税率为3%,由于增值税不像营业税,只就增值部分征税,所以小规模纳税人缴纳的税会降低。

4.“营改增”对企业票据管理的影响。增值税的票据管理远远要严格于营业税的票据管理,有些企业以前只涉及营业税,没有增值税,所以“营改增”以后,这些企业一下还无法适应票据管理上的改变,特别是增值税的票据管理比较严格、复杂,而且处罚力度很大。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由于没有处理好票据的管理,而使企业面临风险。

三、企业应对“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对策

1.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能力。“营改增”税制改革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难度加大,由于很多会计人员习惯了以前会计处理,很难快速地适应改变,特别是有些企业以前没有涉及到增值税,会计人员相关专业能力也跟不上,而出现算错账等情况。所以企业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营改增”税制的专门培训,使会计人员能够对税制改革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且掌握会计核算的程序,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企业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企业会计的核算进行监控,以便防止会计人员出现会计核算的错误。

2.加强纳税筹划。企业要能具体解析“营改增”税制,因为改革后使企业纳税结构发生变化,有的企业有可能会因为税制的改革,缴纳的税费反而增加。所以企业要在熟悉和理解改革的基础上,合理地去规划经营业务的结构,比如:通过业务的调整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企业也要准确选择纳税人的种类,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为3%,但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所以要有效地分析企业税种的各种关系进行纳税筹划,合理避税,降低企业纳税的金额。同时,要根据新的纳税结构来调整企业工作的流程。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因为税制的改革,企业还不能很快适应变化,目前处在一个摸索的过程,企业员工难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差错,而国家税务机关对增值税的要求严格,处罚力度大。所以企业的一些差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为了规避风险,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保证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将风险消灭在摇篮里。

四、结束语

“营改增”税制的改革是顺应时代的需求,更加完善我国的税制,使我国的税制更加优化、科学。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要积极去适应这种改变,调整心态,不要有抵触情绪。“营改增”税制避免了传统税制重复征税的弊端,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把握税制改革的优势,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童立华.浅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方面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2013(6):246

[2]薛玉玲,朱宣蓉.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2013(6):95

[3]李彩龙.浅谈“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的影响[J].经济师,2014(10):142-143

[4]杜良忠.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9):64-65

露天采矿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篇9

1. 露天采矿对水资源的危害

露天开采过程中, 由于开采活动中的排水作业, 使矿坑在地下水系统中形成新的排泄区, 导致系统原有的水平衡遭到破坏, 造成水大量流失。此外, 开采过程中, 地层破碎甚至局部裂隙贯通地表, 破坏隔水层结构, 使地下水位下降。露天采矿使地下水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排泄区, 纵深达到数百米的露天矿坑会贯穿数个含水层与隔水层, 造成地下水下漏, 并且地下水运动容易使水体相互关联, 进而造成远远大于矿坑面积带来的影响。露天采矿排出的大量废液、废水还会侵蚀着周围的环境, 造成水体污染。

2. 露天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露天采矿直接破坏土地, 废石、废渣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矿山土表被剥离, 地表植被破坏, 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遭到风力、水力的侵蚀, 造成土地沙化。露天采矿还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造成人员伤亡。地面挖掘影响了地质的稳定性, 使岩体变形, 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采矿废渣、废石等随意堆放还会导致河道堵塞、泄洪不畅, 导致水患。

3. 露天采矿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露天采矿钻孔、爆破、运输、碾碎与筛分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粉尘及有害气体, 造成大气污染。这些污染对附近居民、动植物的生长构成一定的危害。常见的污染物质主要有粉尘, H2S、SO2、CO、NO2等有害气体以及放射性气溶胶等。并且工程机械和运输车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尾气。

4. 露天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露天采矿工程对土壤清除数量巨大, 土壤清除与剥离占用大量土地, 丢弃原来土壤, 使其原有功能丧失, 扰乱区域植物的生产能力。开采过程, 工程开挖和回填破坏土壤结构, 尤其是土壤中的团粒状结构, 破坏后很难恢复。在施工时, 主要是工程开挖直接破坏土地土壤层, 废渣、弃土、碾压等破坏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密度、减少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含量, 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使土壤的肥力状况受到影响, 进而影响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露天采矿严重影响了区域的动植物多样性, 破坏生态平衡。采矿工程占用并挖损了大量土地, 破坏了表皮植被, 缩小植被面积, 容易导致害虫加剧, 害鼠与动物争食的矛盾, 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 外来生物入侵等, 破坏区域生态平衡。此外, 挖掘工程, 还会使河流、湖泊流速改变, 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繁殖。

二、露天采矿环境恢复与治理的必要性

首先, 露天采矿环境恢复和治理有利于提高矿区生活质量。露天开采时, 造成大量土、石、灰、渣到处堆积, 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隐患, 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粉尘、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身心健康。经过治理和恢复后, 矿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治理, 植被逐渐恢复,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其次, 增加耕地, 提高了土地使用率。矿山开采后形成大面积的采坑, 通过覆土回填后, 能够继续种植, 增加了耕地面积, 使部分矿工重新开拓生产、生活门路, 缓解了人们矛盾, 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最后, 绿化环境, 恢复植被, 有利于生态平衡。矿山开采破坏了植被以及区域的生态平衡。在矿区内进行植被恢复, 可大幅度提高矿区的植被覆盖率, 减少水土流失, 有利于稳定生态平衡。此外, 露天采矿环境恢复降低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爆发几率, 减少了矿山对周围水流的污染, 使矿区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可以得到逐步恢复。

三、对策与建议

(1) 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保护矿山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 做到执法过程有法可依。在法律中, 明确规定各主管部门及矿山企业的责权利, 依法规范矿山治理的资金来源、使用管理以及复垦土地的有偿转让等。完善矿山环境监管体系, 减少管理交叉。

首先, 建立涵盖矿产开发造成环境问题的恢复标准与技术方案。矿产开发过程中, 规定选择恰当的措施, 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开发结束后, 选择合理的恢复措施, 恢复到规定的程度。露天开采过程中, 排土、爆破、采装、修路过程都会造成环境问题, 对所有造成环境问题的环节, 明确规定降低环境影响的技术标准;对破获后的环境恢复, 对采矿期间所使用的临时设施也应作出技术规定。

其次, 根据矿山具体情况, 确定合适的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技术标准。我国大多数矿区在进行环境恢复时, 未对表土实行单独剥离, 出现表土资源不足的情况。因此, 可根据当时剥离物的肥力情况, 作出规范, 进行植物种植或借土覆盖后种植。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 合理改变规范标准。例如, 由于依降水量不同, 干旱区植被恢复时间应长一些, 因此恢复标准应做恰当变动。

最后, 完善相关法规, 保障标准实施。完善采矿许可制度, 在采矿许可证申请时, 必须包含如何开发矿产资源以及以后的恢复方案;制定违反矿产开发的处罚办法与执行方案;建立环境保护与开发相关的保证金制度, 未完成者, 根据环境污染与恢复程度确定返还保证金比例。

(2) 加大矿山环境治理技术的科技投入, 着重研究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变化与防治工作。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引进适合矿区的生态环境重建技术, 施行清洁生产, 发展绿色矿山。

(3) 加强宣传教育。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干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施工人员与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媒体、选产册、传单等方式, 增强群众的环保观念, 有助于提高生态修复的环境效益。

四、结束语

露天采矿是当前矿产开发的主要部分, 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 最大限度的发挥矿产资源的优势, 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 关系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于素红, 等.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的意义[J].地下水, 2011.

[2]张晋伟, 闫国杰.露天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露天采矿技术, 2004.

中美贸易失衡对中国影响及对策 篇10

【摘要】文章从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入手,从政治、经济以及统计等方面探讨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阐述了中美贸易失衡给中美双方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 贸易不平衡 贸易差额

一、中美贸易发展现状

从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往来发展迅猛。中美两国在对方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7年美国仅次于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顺差来源地。根据美方的统计,2007年中国仅次于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伴伙,中美间贸易额占美国贸易总额的12.4%,仅次于加拿大的18%,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还首次超过加拿大成为美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6.5%(加拿大以16%列第二)。同时,中国也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占美国总出口的5.6%。中国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从表1可以看出,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3020.83亿美元,短短28年时间增长了140倍之多。特别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双边贸易额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2004年的增幅最高,为34.27%。到2006年美国成为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则是美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纵观中美贸易差额在这28年间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中美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愈发明显,并且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状况以1993年为界明显地分为了两个阶段。1979-1992年间,中国为中美贸易中的逆差国,美国为中美贸易中的顺差国。自1993年起,美国开始成为中美贸易中的逆差国,而且随着中美贸易规模的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二、中美贸易失衡深层次原因分析

1、中美统计技术差异因素。中美两国所采用的统计标准的不同是造成统计数据不一致的制度性因素。如在统计范围上,美方统计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国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加剧了贸易失衡的规模。另外,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也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尽管美国的海关统计中有关原产地统计的规则有所改进,但由于缺乏国际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在判定进口货物原产地时往往存在随意性。而且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原产地原则的局限性愈来愈清楚地暴露出来。

2、国际分工和中美比较优势。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中国对美出口排在前五项的商品分别是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640亿美元,增长2.8%;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261亿美元,增长25%。从以上数据来看,中国近年来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经贸格局己经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讯类产品的出口份额在上升。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48.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5个百分点,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流仍然是加工贸易方式,具体说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1.52%,因此中国对美出口实质上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美对华产品出口明显属于高技术设计与营销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

3、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美国大规模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以及亚洲国家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这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由于美国大规模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美国跨国公司把原本由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务转化为在华子公司的巨额生产和出口,并相应地增加了美国公司从其在华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这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亚洲国家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中美贸易逆差。

4、服务贸易被忽略。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国,美国2007年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4792亿美元,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根据USTR的统计,2004年美国服务贸易对华出口增长20%,而其总体增长仅为11%,中国已成为美国第10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多年都是顺差,2006年对华出口已达到106亿美元。然而,在谈到中美贸易逆差时,美方却往往只强调货物贸易而忽略服务贸易。如果把服务贸易计算在内,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会减少。特别是随着中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具有强大实力和竞争优势的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将会获得更大增长。

5、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美国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不愿向中国出口超大型计算机、数控机床、卫星技术等中方需要的产品,甚至连一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产品也有限制,军工产品更是在其限制之列。另外,技术管制的特殊性使得它容易被美国的国内政治斗争所利用。高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普通百姓很难明辨是非,而且此类问题还会“涉及国家安全”,所以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又会经常成为美国党派间斗争的手段。技术贸易面临的这种变幻不定的政治环境,极大地遏制了美国本来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不但使美国厂商每年在中国要丧失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贸易机会,而且也对美国在中国高技术领域的投资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制约中美经贸进一步合作的主要因素。

三、中美贸易失衡对中国的影响

一方面,贸易顺差规模扩大,是2005年中国经济取得9.9%较高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条件,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巨额贸易顺差也给中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外汇储备约1/3用于购买美国国库券,中国以巨额出口退税补贴美国消费者,大量中国对美贸易盈余的好处重新流回美国,等于支持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GDP增长也是一种巨大损失;中国对美巨额贸易顺差导致中国对美经济依存度远远高于美国对华经济依存度,这种不对称的经济依存关系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对美外交的主动权,使中国在处理与美摩擦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四、我国改善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措施

1、完善统计制度和规则。由于统计制度的原因,中美双方在贸易失衡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原产地原则和服务贸易的统计。而我国原产地规则的不完善和落后,已经不能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应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原产地规则的制定,不断完善原产地规则,减少由此引起的双边贸易失衡的人为夸大。同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与美方协商,尝试建立服务贸易统计体系,设立对服务贸易的统计分析。

2、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长远来看,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突破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现状,是缩减中美贸易失衡的一条出路。因此,我国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技术资本优势的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这种战略调整,不仅有助于避免我国在出口中过于强调劳动力成本优势,忽略出口结构中的非价格因素,同时也将使更多的企业因此而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损失。

3、扩大内需,带动进口增长。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同时要从恢复国内平衡入手。国内经济存在的结构问题、总量问题不解决好,国际收支也不可能平衡。在全球经济失衡的总格局中,我国属于储蓄大于投资、对外贸易长期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的一方。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保持一定水平的投资仍然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政策重点,通过扩大内需并带动进口,具体到中美经贸关系上就要尽量增加对美国的进口。

4、大力发展技术贸易,促使美国放松出口管制。技术贸易能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对平衡美国的贸易逆差有重要意义。中美双方应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发展技术贸易,不仅有利于改变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中美贸易关系,这是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的现实出路。建立健全透明、高效的技术交易市场,鼓励各国在对华技术出口方面展开公平、公开的竞争。

5、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贸易失衡问题。中国加入WT0后,世贸规则成为中美贸易交往中的指导原则。在争端解决机制的框架下,协商解决两国的贸易失衡问题,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面对的市场环境也会得到改善,这都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的竞争能力。在中美两国因贸易失衡问题而产生纠纷时,尽量把握主动权,具体评价美国所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充分利用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美贸易中中国的正当权益。同时,中国政府应继续努力,如期履行对WTO的各种承诸,按照WTO规则进行对外贸易,以增强全球竞争力。

6、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对美国等国的直接投资。实行“走出去”的战略,鼓励我国有条件的企业到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是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便利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走出去”各项业务的发展。而且要加大对美国等国的直接投资,这不仅可以避开美国的贸易壁垒,大大减少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

五、结束语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反映出一种客观必然性,未来一段时间,美中贸易逆差还会继续扩大或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中美贸易状况的决定因素中,统计方法的差异,政策性的因素起到了更为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推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大力发展与美国高科技产品的技术贸易,才是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实出路。为了中美两国贸易更为健康的发展,中美两国政府都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以双赢为目的,以互惠互利为目标,为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而努力。

(注:本文为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立项资助项目《美国经济失衡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编号08SKLY2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晓丹、王爽: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及对策探析[J].财经界,2007(6).

[2] 杨益民: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失衡[J].今日科技,2004(2).

[3] 王凯: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我国的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10).

单向交通对公交的影响及对策 篇11

关键词:单向交通,公交,影响,对策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 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从而导致道路资源紧张, 交通拥堵更加普遍和常态化, 交通事故率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程度加剧。单向交通可以减少交通流冲突, 实践表明, 单向交通在提高道路网通行能力、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和减少交通事故等方面效果明显, 被认为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交通管理方式之一。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形成旧城区道路系统, 中心城区的路网格局也已基本确定, 不太可能采取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和改造, 因此, 通过采取合理组织单向交通网络、挖掘现有道路设施潜能、缓解中心城区交通矛盾、提升路网容量和道路通行效率等措施,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但实施单向交通最突出的一个缺点就是给公共交通 (公交) 带来不便, 对公交乘客的乘车及公交企业的利益产生影响。公共交通由于具有大运量、高乘载、低污染等优点, 很多城市已确立了公交优先的政策, 因此, 如何处理好单向交通和公共交通之间的矛盾,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单向交通的特点

单向交通或称单向通行、单行线、单向路 (街) , 是指只允许机动车辆向某一方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在城市道路系统中, 如果组织多条道路实施单向交通, 形成互相衔接的系统, 则称为单向交通系统, 一般单向交通都不是孤立的一条道路, 必须形成一定的网络, 否则意义不大。单向交通一般分为固定式单向交通、可逆式单向交通、定时式单向交通和车种式单向交通4类。单向交通是以局部的限制来保障全局的畅通, 通过对交通流的优化组织和合理引导, 尽可能地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挖掘道路交通潜力、均衡路网流量, 最终实现交通安全流畅运行, 大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因此, 单向交通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半数以上采用单向交通, 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80%采用单向交通;法国巴黎4 333条街道中有1 400条已经实行了单向交通, 中心区几乎全部都是单行线。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采用单向交通, 近年来许多城市积极推广使用单向交通,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拥堵, 提高了车速,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单向交通在路段上减少了对向行车的可能冲突, 在交叉口大量减少了冲突点, 因此单向交通在改善交通方面效果明显, 总结其主要优点如下:

1)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由于单向交通减少了对向行车的冲突, 减少了行车干扰和车辆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 可充分利用路面的有效宽度, 故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 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减少交通事故。单向交通改善了车辆的行车条件, 减少或消灭了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的冲突点, 即使发生交通事故也多为追尾事故, 恶性事故发生率和事故损失都大大下降, 此外, 单向交通还可以消除夜间由对向来车引起的眩光影响, 行人过街只要注意一个方向的来车, 事故率也会降低。

3) 提高行车速度。实行单向交通后, 车辆干扰减少, 行车方便, 车速自然得到提高。

4) 有利于交叉口的行车。城市道路交叉口一般都是行车的瓶颈, 是交通管理和控制的难点, 而当交叉口进口道存在单向交通时, 可以简化交叉口信号灯的控制, 减少冲突点, 使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都得到提高, 延误减低。另外, 单向交通更利于实施交叉口的线控, 组织绿波交通。

5) 其他优点。单向交通有利于路边停车, 减少城市交通污染, 节省投资等。

但是, 单向交通也存在缺点, 实施单向交通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主要有:①增加车辆的绕行距离和通过交叉口的次数;②不利于公共交通线网布线, 增加乘客换乘和步行距离;③对不熟悉和外地的司机的行车带来不便。对于第一个缺点, 实行单向交通后, 由于可以节省行程时间,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更注重时间, 因此, 只要做到车辆绕路后比不绕路节省时间, 人们还是可以接受的。第三个缺点可以通过增加标志标线和交通管理人员来弥补。而对于第二个缺点, 由于涉及到城市公共交通, 影响的面比较广, 也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最直接的影响, 因此, 必须妥善处理, 本文主要试图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一点。

2 单向交通对公共交通的影响

公共交通是供公众使用的经济型、方便型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 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 狭义的公交仅指公共汽车。本文主要研究的公共交通是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 因为它们是实施单向交通后的直接影响者。单向交通对公共交通的影响虽然主要是不利的, 但也有有利的方面, 下面分别就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展开论述。

2.1 积极影响

道路实行单向交通后, 交叉口复杂性降低, 路段通行条件得到改善, 车辆的运行速度提高, 由此带来单向交通街道上公交车辆速度明显提高, 据统计, 公交车运行车速在单向路段上提高10%~20%, 运行车速的提高节省了乘客的出行时间, 并且由于实行单向道后, 影响范围内路网的行车延误得到降低, 使得公交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另外, 实行单向交通后, 为了双向成对运行, 有些原来没有公交车的道路也开通了公交, 因此使得公交的覆盖率得到了提高。

2.2 消极影响

2.2.1 对公交乘客的影响

道路实施单向交通后, 由于只能单向通行, 而公交车一般都是双向往返运行, 使得部分经过单向道的公交线路必须做出调整, 即一条线路原来在一条道路上往返行驶调整为在相邻道路上来回行驶, 这样会使部分公交乘客增加步行距离, 尤其是对以单向道上为出行目的地的乘客和要换乘对向公交的乘客。双向道时, 只需横穿马路就行, 而单向道时, 步行距离将增加一组单向道之间的距离, 因此, 单向道上工作岗位数越多, 人口越密集, 影响就越大。对于大部分公交乘客, 尽管实施单向交通后公交车在路程上节省了时间, 但由于增加了步行距离, 这种影响对乘客来说更直接, 因此, 他们还是会有很大的意见。另外, 实施单向交通之初, 很多乘客必须随之改变他们的乘车习惯, 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给这部分乘客的出行带来很多不便。由于单向交通带给乘客的这些影响, 会使得一部分乘客转而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出行, 如私人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个人交通方式, 这样一方面会使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加大, 另一方面会使得公交的利用率下降, 破坏了城市合理的出行结构。

下面定量研究实施单向交通后乘客的步行距离将增加多少, 这是乘客十分关心的问题, 交通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这个来合理设置单向交通, 把这个距离控制在一个乘客可以接受的范围。

实际单向交通网络十分复杂, 必须做出一些合理的假设:①两条对向开行公交的配对单向道相互平行, 他们之间的距离为d0;②实施单向道前后, 乘客不改变乘车线路, 原来与单向道方向一致的站点B (见图1) 上的乘客不受影响, 原来与单向道方向相反站点A上的乘客必须转移到单向道L2的站点C (见图2) 上, 乘坐原来的公交线路;③站点的服务量分布服从以站点为中心, 服务半径为自变量的指数分布。

原来站点A服务半径范围内的乘客只能到站点C乘坐公交, 他们平均增加的步行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Δd=0R02παe-λr2π[r2+d02-2rd0cosφ1/2-r]dφdr0Rαe-λrdr.

式中:Δd为平均增加步行距离, m;R为站点最大服务半径, m;α为服务密度分布函数归一化系数;λ为指数分布系数, 待定;d0为配对单行道之间的距离, m。

该计算公式是在理想条件下求得的, 其结果必然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 但可以用来作为评价单向交通的一个指标。

2.2.2 对公交线路的影响

双向道改为单向道后, 原来经过此道路的公交线路必须做出调整, 若与之配对的单向道距离太远或没有配对的单向道, 公交公司从自身和乘客的利益出发, 可能直接改变某些线路的走向, 不再经过此道路, 这样不但增加了绕行距离, 也使得单向道上公交的密度降低。

2.2.3 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影响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组成的一个大系统, 其中的一种方式受到影响时, 将影响到整个系统。首先出租汽车也会受到单向交通的影响, 会使得本来很近的两点不得不绕行才能到达, 出租车绕行相应的出行费用也将增加, 这样可能会减少一部分的客源。其次, 电车线路一般都是固定的, 当单向道上有电车线路时处理起来将十分麻烦。轨道交通虽然不是单向交通的直接影响者, 但单向交通将给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带来麻烦, 特别是当轨道交通站点位于两条单向道之间时, 乘客必须先搞明白要到那条单向道上去换乘, 很容易使有些不熟悉的乘客坐错方向。

2.2.4 对公交公司的影响

由于实施了单向交通, 公交公司必须配合单向交通对经过单向道的线路做出调整, 改变线路走向并重新布置站点, 甚至为了整个公交线网的平衡, 有些不经过单向道的线路也要做出改变, 重新调整公交线网并布设公交站点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些都将会对公交公司造成影响。

3 对策研究

单向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法, 目前, 我国很多城市都在中心城区试行区域单向交通网络, 但由于对单向交通对公共交通的影响考虑不足, 公交线路配合单向交通实施调整不合理, 给许多公交乘客造成不便, 公交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公交优先是我国城市交通的宏观战略, 单向交通的实施不应以牺牲公共交通为代价, 为充分发挥单向交通对公共交通的积极影响, 减少其负面作用, 保持单向交通条件下公交服务水平不下降或更高, 主要有如下措施:

1) 在条件允许和详细调查的情况下, 可以在部分客流量比较大、公交线路比较多或乘客步行距离比较远的单向道上允许公交车逆向行驶。这种情况一般要求单向道路幅较宽 (14 m以上) , 并且有4车道以上, 一般可以设置一条仅供逆向公交车辆行驶的车道, 例如杭州市的文晖路就采取这种方式。

2) 为减少乘客步行距离, 可以让一些线路迂回行驶。这种情况要求有比较成熟的单向路网, 见图3, 某公交线路本来在单向道AD和BE上往返行驶, 由于BE上的站点S比较重要 (如附近有轨道交通站点或大型商场等) , 因此AD方向的公交车辆为了方便乘客到达S, 可以如图3所示绕行并在S站台停靠。

3) 在一些长度比较短的单向道上可以不设站, 或把站台设在距离交叉口比较近的位置。有些公交线路只在途中经过一段单向道路, 因此可以尽量不在单向道上设站, 当不得不设时, 可以设在单向道交叉口附近, 这样首先可以方便乘客步行到对向站台换乘, 还能使有些在交叉口附近的站台供同一条线路两个方向的乘客使用, 如图3中站台S。

4) 在单向道上增辟可以到达相邻单向道的辅助线路, 或在站点附近设置自行车、摩托车保管站, 方便乘客从这条道路到相邻的另一条道路上去换乘。

5) 结合实际, 在单向交通路口和路段实施公交优先措施。在实施单向交通的路口, 一般可以拓宽进口车道、设置公交专用进口道、信号灯控制路口公交优先控制等;在单向道路段, 当有3条以上车道时可以开辟一条公交专用道等。

6) 做好单向道上公交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当轨道交通站点在单向道上或单向道附近时, 轨道交通站点出口处应有明确的指路设施, 单向道上的某些公交线路可以组织迂回行驶, 方便乘客换乘。另外, 单向道上也应该方便乘客乘坐出租汽车。

7) 实施单向交通时, 要尽量避开公交流量大、商业繁华及电车行驶的道路。在规划单向交通时应该做详细的调查, 充分考虑单向交通对公共交通的影响, 尽量避免在上述道路实行单向交通。

8) 单向道上公交站点尽量设置为港湾式停靠站, 减少公交停靠对单向道上行车的影响。

4结束语

本文针对单向交通的缺点, 详细分析了单向交通对公交的影响, 特别是不利影响, 并对乘客最关心的由于实行单向交通而增加的步行距离, 提出了一个计算公式, 最后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一些对策, 以减小单向交通对公共交通的不利影响, 充分发挥单向交通对城市交通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进堂, 曾奕林, 陈锦秀, 等.上海市中心城单向交通网络规划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 2007 (2) :10-13.

[2]GA/T486—2004.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组织原则[S].

[3]马荣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03.

[4]顾海泉, 尹倩贤, 马俊仪.公交线路配合单向道实施的研讨[J].交通与运输, 1996 (4) :9.

[5]肖志国, 李杰, 张正亚.单向交通条件下的公交优先适应性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5, 22 (S1) :159-163.

[6]朱桃丽.城市道路单向交通方案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7.

[7]胡林辉.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7 (4) :96-99.

上一篇:自助加油站下一篇:痔疮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