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

2024-10-10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共9篇)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 篇1

一、新中国前三十年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前三十年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特别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在这期间, 价格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进行的一种中央与地方关于管理权限的调整, 改革步伐比较小, 但也涉及了价格形式等一些改革。

首先, 新中国前三十年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很多方面, 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围绕放权与收权的改革。收权开始于新中国建立之初, 这是由当时的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新中国刚刚建立时, 全国物质紧缺, 投机倒把严重, 物价严重通货膨胀, 社会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人们正常生活遭到严重威胁。这时, 刚刚建立的新政权为了稳定和巩固全国社会经济秩序, 采取了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和固定牌价制度。但当社会经济稳定下来后, 这种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不但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积极性, 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 从1951年开始, 针对这种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主要对地方政府放开了一定范围商品的定价权, 尽管对这些商品定价有一定区间范围限制, 而中央政府则主要掌握一些主要商品的定价权。但随着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 国家重新开始采取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这一时期, 政府加大了中央价格管理的范围, 中央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管理扩展到了三类农产品;对工业消费品价格管理的数量扩大到上千种。1958年,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 过于集中的这种价格管理体制弊端较为明显, 为了调动积极性, 价格管理权限再一次有限度的下放到地方政府手中。在三类农产品方面, 中央和地方分管两头, 中间共管;在工业品方面, 中央主要管理涉及民生的重要商品, 其他的由地方管理。但这一放权改革不久, 中国就遭遇到60年代初全国性的严重自然灾害, 商品又再次短缺, 通货膨胀又日益严重, 这时原先高度集中价格管理成为了平抑物价大幅上涨的一个手段, 原先下放到地方的价格管理权限被重新收回到中央。

随后社会经济经过3年调整恢复, 到1965年, 市场供应得到好转, 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回落到了计划价格水平, 各种商品也大多恢复了平价供应。这时, 放松价格管制和实施更为灵活的价格管理体制被重新提议。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社会经济立刻陷入了混乱, 使得价格改革被冻结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尽管改革也曾被提出, 但由于这一特殊时期人们普遍倾向于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 改革最终不了了之。并且, 在这一时期价格管理任务也有所改变, 价格管理任务由建国初始的稳定物价、平抑价格波动向直接管理价格总水平和商品、服务价格转变。

第二, 是价格形式的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前三十年中, 价格形式也是改革的对象, 并且从开始单一的计划价格形式发展出多样化的价格形式。其调整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建国初期, 由于存在国有和民营两种经济成分, 这一期间, 为稳定价格对主要国有企业和产品实行牌价制度来稳定价格, 而民营经济和其他则实行的市价形式。并且这种牌价也主要集中于中央层面, 对地方有些许放权。随后, 在“一五”期间, 为了更好的发挥价格调节作用和刺激生产, 适应国民经济发展, 价格形式在这一期间采取了如国家统一价、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等多种形式。60年代初期, 由于自然灾害, 全国物资供应短缺, 物价上涨迅速。为了稳定物价、缓解供求关系和照顾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 这时对不同商品采取了平价和高价的政策。主要对生活必需品采取了平价供应, 而对相对奢侈品采取了高价供应。紧接着“文化大革命”爆发, 商品价格遭到了冻结, 全国95%的商品采取由国家定价的方式。但这一时期, 一些小规模的商品采取了特殊的定价方式, 如浮动价格、工商企业协商定价、议购议销价格和集市贸易价格等, 这就使在普遍冻结下的一部分严重不合理的商品定价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二、改革开放后至今价格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后的价格管理体制与改革开放前有所不同, 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以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为主, 宏观调控为辅的价格管理体制。按照改革开放以来价格管理体制调整的过程来看, 其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准备阶段 (1979年-1984年) 。在这一阶段, 价格体制改革还是按照以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同时调整价格结构以缓解严重扭曲的价格体系。这一阶段主要首先对适应原有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价格形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逐步放开了一些小商品的价格管制和对部分电子产品、机械产品试行了浮动价格制度;第二, 对农产品、重工业品和轻工业进行了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中央下放了部分产品的定价权到地方, 在原来国家单一定价格基础上, 增加了浮动价、协议价和集市贸易价等多种定价模式, 市场机制开始在价格形成方面得到一定的发挥。

第二阶段:改革的展开阶段 (1985年-1988年) 。这一阶段价格改革的重点是转换价格形成机制, 加强市场作用。价格改革从调整价格结构为主转为改革过度集中的价格管理制度, 从而确立了以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改革方式。在这一阶段,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了绝大多数农产品的购销价格、放开了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和消费品价格, 加强和促进了市场对价格形成的作用。另一方面, 调整了价格结构, 使得比价关系趋向合理, 缩小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但这一时期, 过大的放开脚步也加剧了当时的通货膨胀, 导致价格的全面上涨。

第三阶段:治理整顿阶段 (1989年-1991年) 。这一阶段的价格改革任务主要是对前一阶段改革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整顿, 以便建立和完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方式是控中求改, 相机调放。这一阶段又主要分为两阶段, 一是到1990年6月前的治理整顿前期;二是1990年6月之后的整顿后期。整顿前期, 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对前期的严重通货膨胀和物价过快上涨进行抑制。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国家加大调控, 控制和降低农产品价格上涨、重工业产品价格的调整和管理采取从严控制和大力控制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之后价格水平逐步回落, 市场物价趋于平稳, 随后为改革的进一步调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治理整顿后期, 前期加大的调控又相机放开了, 主要是农产品价格、工业品价格、交通运价、邮电资费和生活消费品价格、服务收费等方面。并初步建立和健全了一些新的价格调控体系, 加强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调控中的作用。

第四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 (1992年-2001年) 。这一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并居于主导地位, 价格改革全面展开。这一时期, 首先是深化了农产品价格改革, 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农产品价格和放开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干预。二是, 深化了工业品价格的改革。逐步放开和加大了农用生产资料、能源产品、钢铁产品和机械等一些产品的价格改革。三是, 交通运输价格改革, 放开一部分交通运输价格管理, 提高了运输价格, 为交通运输的建设筹集了资金。

第五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和完善阶段 (2002年-今) 。这一阶段, 改革的重点是政府对价格体制的管理由以前的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主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对价格的形成作用。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来引导市场对价格的形成, 从经济总量方面来平衡供求关系, 达到价格稳定和正确反映价格规律的作用。

三、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前瞻

我国价格管理体制经过前三十年计划体制下和近三十年市场体制下的改革, 已经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市场体制也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一步步的逐渐建立起来, 但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到位。接下来, 是要对已经存在的价格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阶段。

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矿产资源初级市场价格没有很好的决定机制, 普遍存在偏低的倾向;2.房地产价格没有很好反映生产成本和社会的供求关系, 投机和炒作使得房地产价格高居不下, 且已影响到社会稳定;3.各行业产品比价也不是很合理, 存在高估和低估现象;4.垄断行业的定价没有很好的相关依据, 决策不明朗。

首先, 对于矿产资源初级市场价格没有很好的决定机制和存在普遍偏低的现象。我认为, 对于不同类的矿产资源要分别对待。第一, 在不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的资源定价方面要引入国际竞争机制, 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来确定其合理价格。其次, 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的矿产资源, 应该通过全资国有企业来掌控, 初级资源售价可以参考国际价格并联系国内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需要来制定合理价格。另外, 矿产资源应该由国家所有, 并且实际控制权也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 防止当地政府为了片面地方利益和短期GDP而损害国家利益和浪费资源。

第二, 对于房地产价格过高问题。政府要从政策层面很好的来引导房地产价格。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 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的房地产政策和人民住房规划。一方面, 要对虚假的房屋需求制定长期的、有效的政策进行限制, 让市场价格能够真实的、准确的反映供求关系。另一方面, 也要加大对低收入的人群的住房保障, 建立经济适用房, 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这从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高房价对社会的冲击和稳定社会。

第三, 是我国行业间产品比价不合理。首先, 是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问题。尽管剪刀差问题在旧中国就已存在, 且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一直在努力缩小剪刀差, 但问题一直存在, 并且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庞大, 人均耕地面积小而使得剪刀差问题更显突出。要解决剪刀差问题, 我们一方面要在不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积极的提高农产品价格来缩小剪刀差, 另一方面, 要积极推动城市化, 提高城市化水平, 将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市中来提高农村的边际生产率, 来提高农村收入降低剪刀差。其次, 对于工业品及服务价格的比价不合理, 要通过降低行业门槛, 让资源能够自由流动, 优化配置来达到各行业的边际生产力水平使之趋于平衡, 自然价格比例也就趋于合理了。

第四, 是针对垄断行业的价格决策不合理现象。我国垄断行业包括自然垄断行业、政策性垄断行业和市场垄断行业。在我国主要以自然和政策性垄断为主。这些行业的价格决策机制往往缺乏比较明确的依据, 多数由企业和国家制定, 价格水平往往较高。当然对于这些高价也有学者认为这能为企业积累资金和加快企业创新。但我认为, 这些垄断行业的利润已经超过了创新的需要, 且如此高利润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它们的创新意识松懈, 并极力维护其已有的垄断利益而阻止其他任何的潜在进入。国家在这些垄断行业也要适当通过各种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和成本核准制度, 增加社会透明度。

摘要:合理有效的价格管理体制是商品流通中的润滑剂, 它有利于促进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下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的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对现阶段价格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解决提出一些的建议与前瞻。

关键词: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回顾,前瞻

参考文献

[1]汪洋:《价格改革二十年回顾与前瞻》[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年版

[2]王振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 北京, 《经济纵横》, 2008 (4)

[3]经荣生《中国价格改革新思路》,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年版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 篇2

南岭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回顾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那时候,中国经济体制还是传统的计划体制,在传统体制下搞经济改革,必然是“洋跃进”。这个体制的特征,是指令性计划(国家或集体)——行政手段——执行者(企业或生产经营单位,在传统体制下,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企业)。

这一体制能够动员资源、集中资源实现重点目标。但其主要弊端是低效率。因为

1、在这个体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与经济利益脱节,调动不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

2、在这个体制下,经济之间的联系被行政手段分割,经济规律被指令性计划破坏,行政手段控制经济活动。

3、宏观指令者只关照到物资供求的平衡,无法关照价值的平衡、潜在供求的平衡、资源配臵的平衡。

4、这个体制是内循环的,与国际市场联系弱。这个体制的效率,可以通过197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反映出来。

要把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历史要求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是逼出来的,试出来的,甚至有人说是“骗”

1出来的。纵观20多年的改革开放,起步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大的方面考察,主要脉络是:

×农村: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组织因素 ×城市:国企扩大自主权——承包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因素不断增加

×价格:放开部分消费品价格——价格双轨制(生产资料价格、消费品价格)——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及部分价格政府管制

×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机制:市场拾遗补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计划和市场并存——市场配臵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

×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全方位开放——加入WTO

×理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600万,国际上出现了“中国威胁论”。2005年的经济指标可见一斑。更多的是体制机制。社会经济主体已经发生了转变。中国进入

了转型期。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反思

(一)对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

1、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市场经济、世界体系。

2、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是渐进的,新旧体制并存的和此长彼消的、胶着的。

3、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探索形成内在生长的效率机制,解决资源的配臵效率和竞争力问题。

4、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一个参与全球化、利用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融入全球文明的过程。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高。

5、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中国人对社会主义认识和选择的过程。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计划商品经济+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和压迫,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等。

(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2005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4%,消耗世界水泥总量的50%,钢铁的34%,煤炭的31%,氧化铝的25%,电力的13%。万元GDP总能耗是世

界平均水平的3倍。环境污染居高不下。增长的代价大。

2、收入分配与社会财富分配差距矛盾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3、公共品供给不足、不均衡,城乡之间反差大。老百姓反映,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就不了业。

4、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矛盾凸现期”。

(三)对改革开放的争论

纵观2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大的争论。第一次发生在1981年到1984年,争论围绕着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展开。第二次发生在1989年到1992年,争论的焦点是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第三次集中发生在2005年。这一年有人称为“改革反思年”。2004年8月,郎咸平发表文章,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和少数人致富。2005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尔后出现了对教育产业化的质疑或者说对教育改革的质疑等等。这些汇合称反思改革的浪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国改革开放性质的反思(姓资还是姓社)

2、对中国改革开放方向的反思(是市场化多了还是改革不到位)

3、对中国改革开放策略的反思(是公众参与的还是精英决定或利益集团左右的)

三、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前瞻

(一)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评价要历史性地理性思考。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自近代以来,一直困扰着搅动着追寻着中国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中国革命,改革开放

(二)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全球化加深对一国体制机制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牵制力。

(三)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解决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不能走老路。唯一的选择是体制、机制、手段的创新。

(四)未来的体制机制创新,将由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公共产品管理体制改革;未来的体制改革取向,将更加注重改革利益协调性和公众享有,或者说更强调社会公正和公平;未来的体制改革将更加体现改革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理性化、系统化。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 篇3

一、从内容上来说

网络媒体虽然拥有无比大的信息容量, 大数据时代即将开启, 但是这些数据却是笼统模糊的, 我们习惯打开电脑浏览网址, 却很少花大量的时间深入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它背后的实质内涵。然而这却是纸质报纸的优势所在。一篇优秀的新闻稿必定是经过了编辑精心的策划、记者深入的采访而制作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策划新闻是错误的, 而新闻策划则是合情合理的。这就要求采访团队的人员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思维, 打造精良的新闻产品, 为读者奉上饕餮盛宴。除此之外, 纸质报纸还应该注重严肃新闻的质量, 新闻有软硬之分, 所谓的硬新闻就是严肃新闻, 即社会的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新闻。网络媒体大多注重软新闻的发布, 受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性新闻是它们的擅长之处, 纸质报纸作为深入报道的载体要倾向于和国家的大事大情相结合, 挖掘严肃新闻的新闻价值, 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一张报纸要想长期地生存下去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品牌意识,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自身品牌文化才能真正地提升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增加附加值, 传播自身新闻主张和意识。当然品牌的树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这就需要坚韧的信念和巨大的勇气。

二、从形式上来说

报纸的版面形象是给予受众最强烈的感受, 因此版面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视觉符号的运用对于一张报纸风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国内报纸可以借鉴一些国外优秀报纸的创新, 比如《今日美国》, 它在版面上就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各种形式的图片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 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广受好评。此外在国内一些报纸已经在思考创新改变的方式, 比如《华西都市报》它在自己纸质报纸的版面上, 首先应用了二维码扫描, 轻轻一扫, 便可登陆其网络版面, 这种创新紧密地与新媒体相承接, 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来拓宽自己的发展视野, 可谓高瞻远瞩。未来的纸质报纸绝对不会只守住纸媒的阵地,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可扭转, 那么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曾经的柯达胶卷可以顺势数码时代的到来, 那么其发展也许会与今日大不相同。因此, 把握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来为己所用才是最重要的。如今许多纸质报纸已经先发制人, 纷纷创建自己的官方网站同时开通官方微博, 借助网络的力量来填补空白。可以说未来纸媒的发展将是线上和线下的两条道路并存的状态。二者互为依托共同主宰报纸未来的命运。网络平台的充分利用可以为纸媒提供更新更及时的新闻素材, 同时带来的好处是与读者最直接最快速的互动, 这些新鲜及时的反馈是以往纸质报纸达不到的。那么受众的真实反馈又将作为报纸进一步发展的数据支撑, 这样的过程对于报纸的发展可谓百利而无一害。在形式的表达上除了图片、颜色还有就是文字。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思想得以保存, 大量的古籍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得以保存。因此文字在人类的传播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报纸来说文字是其最精华的部分, 文字也会产生视觉效果, 文字的大小、形体的变化都是非常讲究的。以往的报纸十分注重文字的排版, 除了排版之外如何设计文字的视觉效果也应该是值得研究的。

三、小结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 篇4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地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随着体育企业产业意识的提高,行业竞争的加剧,尤其是体育用品业竞争的加剧,国内的体育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产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改革和产业运营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体育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体育行业中的翘楚!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体育产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环境;体育产业总体发展状况;体育产业细分市场发展状况;部分省市体育产业发展状况;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状况;体育产业营销策略及案例分析;体育产业领先企业发展状况;体育产业投融资分析;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体育产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体育产业的总体状况、细分市场状况、企业状况,并根据体育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体育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产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本报告将帮助体育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体育产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体育产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地把握体育产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体育产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 篇5

一、中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0年历史回顾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初的调查、呼吁和宣传阶段。当时的一些学者(如叶广俊、骆伯巍、徐建成、陈家麟等)和研究机构(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就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进行了调查,呼吁各级学校重视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和呼吁,使国家、学校、社会、家庭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后期的尝试起步阶段。少数学校(一般是城市)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小规模的讲座和个别辅导。第三阶段是90年代的发展推进阶段。在国家教育部的关注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各地纷纷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或机构,出版心理健康教育读物,进行系统的科研实验,涌现出大量科研成果和特色学校,形势喜人。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发展迅速但地区发展不平衡,理论研究薄弱、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形式多样但缺乏规范,忽冷忽热,有医学化、德育化、形式化、个别化、课程化倾向。

二、中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0年发展的不足

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曾撰文,尖锐指出当前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几点不足: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和力度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要求;学校及各级领导对心理辅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缺乏规范管理,体制不顺,人员流失;学生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心理辅导工作方法欠灵活,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尚未有效开展。[1]

1.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与教育对象关系的不对等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当做单纯的咨询诊疗对象。学生被视为“患者”,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大多为校医、班主任或者从事政教、共青团工作的负责人,真正接受过心理专业知识培训的教师很少。在教育中往往以心理问题取向为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够完善,专题研究的成果和论文、专著的数量相对较少。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的形式化倾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学生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患而实施的,有着较强的时效性。由于脱离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控制和解决,一般的心理问题可能长期积累而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心理疾患。一些学校开设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是按照指定的教材、规定的内容、固定的形式上课,课堂上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甚至使学生产生了逆反情绪。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了解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当只是心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而应当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能够达到助人自助,自我调节、自我教育,从而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改善心理行为,提高自理素质。[2]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倾向。

有些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不鲜明、不突出,缺乏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团队活动相类似;有的学校仅是口号喊得响亮,根本没有实际可行的操作方案;甚至有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片面理解为心理诊断和治疗,用诊断病人的量表来测量、诊断学生。以上情况反映了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缺乏具体的科学理论指导,缺少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手段和方法,而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简单化,效果不够明显。像有些高等院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是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宣传栏等方式介绍一点简单的、零散的心理学知识,还没有形成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完备体系。[3]

4.注重调适性心理咨询,忽略发展性心理教育。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放在少数甚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忽视了绝大多数的学生。实际上,预防胜于治疗,通过发展性心理教育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心理问题,防止并消除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进一步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更好地成长成材。

5.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片面化、程式化,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

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受到西方的影响,我们所运用的理论和采取的做法大多数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套。例如,我们自己编制的心理测量表很少,盲目引入借鉴欧美等国家的,有些量表引进后甚至未经修订就开始应用,可信度较低,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也不适合我国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实际上,心理教育应该伴随人的一生,是一项长远系统的工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完成此项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青年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该做到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中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0年前景展望

(一)对于政府部门的前景展望

1.政府部门将给予更多关注。

各级政府部门将会颁布更多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将会进一步落实学校是否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评估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准,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政府部门将会致力于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

设立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的督导机构,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进行多维度测评,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水平进行及时监控。

(二)对于教育机构的前景展望

1.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性将会加强。

针对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的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会从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两课教研室剥离,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差别将会进一步明确。

2.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在承认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有发展自我的潜能,不以学习成绩、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衡量评价学生。

(三)对于教育者的前景展望

1.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具备心理教育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教育队伍将从兼职为主转变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

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师资建设,提出了培训要求,试行资格认定制度,落实编制、职称评定、规范管理等多项措施。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

国外先进经验表明,从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必须要经过专业训练,并获得相关专业的学位,具备必要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而目前国内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仅为所需数量的十分之一,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员匮乏。因此未来将会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加大培养、培训力度,进一步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认证制度,加快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和能力的测评体系。

(四)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前景展望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将从心理适应教育转变为潜能开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会侧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心理潜能开发、健康自我形象的确立、情绪管理与压力处理、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将从补救性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发展性为主的模式。发展性为主的模式是将全体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学生共同的成长课题给予指导,同时兼顾少数有障碍的学生心理的治疗与行为的矫正。现在,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发展为主、治疗为辅已成为共识。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将会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会打破心理健康教育以个体心理咨询为主要形式的现状,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素质拓展训练、小型工作坊等效果较好、受益面更广的教育辅导形式,以此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力。同时,将会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网上咨询、网上心理测量、网上心理互助(比如心理论坛)等教育辅导形式,利用网络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当然,必修课、选修课、大型公开讲座等传统教育形式依然不能丢,但其内容将会及时更新,充分体现时代性,不断扩充心理学各领域的新成果和新知识。有条件的学校都将建立类似的广域网或局域网,通过网站、网页、电子公告牌(BBS),电子邮件(E-mail)等多种形式及时为学生服务。[4]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将从学生转变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学校环境。

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众多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心理健康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也要关注教师,这关系到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大事。家庭心理健康、全民心理健康也日益受到重视。[5]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将从人格辅导扩展到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情绪情感辅导和性健康辅导等多个领域。

预计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将不断拓宽,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样的服务和指导。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施教者的主体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

由原有的数名专、兼职心理教师扩大到科学的“校—院—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并将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社团组织和学生骨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这项工作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6]

(五)对于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前景展望

心理健康将成为每一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学生的成才道路选择将会更加多样化,因而将会主动、自觉地接受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遇到问题将会积极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1]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辅导及其对内地高校的启示.华人文化与心理辅导[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278-279.

[2]林清杰.积极体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黑龙江大学, 2010.

[3]郑莉君.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师大学报, 2000 (8) .

[4]郑日昌.心理辅导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 2000 (5) :599-602.

[5]陈光磊, 刘志.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 篇6

日前, 国务院分别发出针对钢铁和煤炭去产能的文件, 明确提出未来3-5年去产能任务。我国水泥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产能压力, 化解过剩任务艰巨。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 中央对清理过剩产能的决心前所未有, 建材行业去产能任重道远, 并购重组是一条合理化路径。推动联合重组, 以优化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 是水泥行业去产能的一个主要措施。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水泥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 2015年, 我国水泥产量234796万吨, 同比下降4.9%。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29.7亿元, 同比下降58%, 利润不到去年的一半, 甚至低于近七年的盈利水平。尽管产能增长势头走低, 但此前的产能严重过剩引发市场恶性竞争, 水泥销量呈现25年来首次下降, 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水泥年平均出厂价格每吨270元, 比2014年低29元。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行业亏损面快速扩大。

2015年, 水泥行业企业亏损面约为35%, 亏损面较上一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215.36亿元, 亏损额较上一年增长一倍多。全国31个省级地区中, 有9个省出现水泥行业亏损, 约占29%。如何化解过剩?近日, 水泥行业主要是推动联合重组来优化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 要推动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来适度压减产能。同时开展试点, 引导工作基础较好的重点地区率先取得去产能工作的突破, 并进一步提升水泥产品档次以拓展水泥产品功能。

今年年初, 媒体传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重组的新闻。在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的背景下, “两材”的战略重组标志着建材行业央企整合正式启动, 去产能全面提速。对于中材集团与中国建材来说, 水泥都是一项很重要的业务。在水泥区域市场, 同业竞争问题已经存留多年。

水泥厂

数据显示, 其水泥年产能超过4.5亿吨, 位列世界第一;商品混凝土年产能4亿立方米, 位列世界第一。联合重组的目的是增加集中度, 鼓励大企业按区域形成市场核心利润区, 鼓励大企业之间产能互换, 鼓励大企业托管中小企业, 支持企业之间交叉持股, 或者形成联合销售体进行联合销售。

2016年将是国企改革攻坚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在化解产能过剩、处理“僵尸企业”方面将出台一系列文件, 制定合理的淘汰规则。因此, 2016年也将是国企重组与清退产能年, 不仅是建材板块两大央企重组消息再起, 整个国资重组进程也在提速。

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 国资委主任张毅在部署2016年工作任务时提出:“要向盘活存量要效益, 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 推动强强联合;推动专业化重组, 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 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等方式, 进一步强化同质化业务整合和细分行业整合;加快从缺乏竞争优势的非主业领域及一般产业的低端环节退出, 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此外, 张毅还明确国企重组的实施路径, 即“推动同业或产业链上下游中央企业在集团层面的重组整合, 推动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开展行业板块专业化重组”。

只有严格按市场及价值规律, 运用好兼并重组手段, 将集中度提高到适宜水平, 水泥行业发展方能取得更好更健康的长远效果。用市场化的办法对产能进行重新整合, 以联合重组的方式加快淘汰劣势产能, 从而提高资源效率, 是水泥业去产能的利器。

欧美等发达国家, 包括日本, 水泥、钢铁等基础原材料产业, 基本上到了一个高峰之后就是兼并重组, 关掉很多工厂, 几十家水泥厂变成几大家, 高度集中, 同时果断退出, 果断产能出清。

近年来, 中国建材在水泥、玻璃等传统建材领域推进联合重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 推动了全行业整合优化和转型升级。在水泥领域, 通过大规模联合重组, 组建起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4大水泥公司, 使全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大大提高, 从2008年的16%提升到现在的53%。2007年在山东枣庄集中爆破9条立窑水泥生产线, 被称为“中国水泥第一爆”, 带动了全国淘汰落后小水泥。投资150多亿元对所有符合条件的水泥厂建设余热发电体系, 配套了脱硫脱硝、袋式收尘等体系, 建设无烟、无尘工厂, 在发展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绿色生产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 篇7

一、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和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 有利于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发展文化强国时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下,虽然我国人民的法制意识增强了,但是社会问题也在逐渐增多,如西方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对中国人民产生的影响,致使许多人出现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等现象,直接导致民族、国家缺失传统文化自信,另外还呈现出缺乏系统化的关于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制度方面的规定,造成人们缺乏足够的传统文化认识度。甚至出现某些人对传统文化持否定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过于盲目崇拜,极大地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只有加大对中国文化的重视,才能够为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 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相适应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面对这种宝贵资源的时候,应该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和革新的态度,充分挖掘、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创新性地发展、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特征,有效地整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相适应。

3. 有助于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容都隐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沉淀发展成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不断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其中许多内容可以应用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如吸收墨家的兼爱非攻、儒家的理想人格等思想,将其科学地应用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培养。另外社会实践、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从中可以看出群众基础是传统文化固有的特征,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也更加容易接受。所以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时可以采取马克思主义方法,使用广为熟知的、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融入当今时代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不断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效果[1]。

二、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

为了实现生态文化社会的创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提出生态教育,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态学的方法、原理、思想等内容,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为生态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对其进行传承有助于完善生态教育。如儒家思想中提出的“取物以顺时”、《周易》中讲述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男女”等。对这些文化进行传承,有利于启发人们思考出有效地对环境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2.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文化

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道德问题全面地反映出来,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不能够用道德规范来简单的定义,需要内化这些规范,在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指导时使用道德规范,提高人们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促进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社会转型期呈现出张扬的社会欲望,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道德领域,频繁出现“道德滑坡”问题。在一脉相承的“德治”“德政”下,孔子提出的“仁政”理念,是非常明智的治国思想,目前强调的“以德治国”正是与之呼应的举措,是发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2]。

3.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新的时代内容赋予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使其具有极大的驱动力,驱动其世代相传。而实现人生价值、人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重视的内容,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能够将儒家的思想充分显现出来,其提出的博大胸怀能够包容万物、其进取精神能够完善人生理想,且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相一致。另外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与当今社会的和谐理念相一致,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文化。

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优秀的文化内容,也存在落后的文化内容,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传承时不能全部吸收,应当有所选择,创新地继承传统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1. 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整理、开发传统文化体系,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增强国家的竞争优势,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同时这种来源具有取之不尽的特征。持续发展中华历史的基础就是创新地继承传统文化,人类从事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都借助传统文化得以保留下来,不断对其中的优秀文化进行挖掘,将其应用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有利于人们深入地认识古代人们的智慧、生活方式等,对现代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同时再创造、再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当代人的思想觉悟,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4]。

2. 革新传统文化的继承形式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传统文化时,革新继承方式,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统、现代之间的合理转化,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在革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时,可以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将优秀的文化以电子形式保存在计算机硬件当中,然后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教育,使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大力传承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减少对外来文化的依赖,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

3. 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文物建筑

为了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充分发挥文化作用、教育作用,在革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文物建筑的方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带领人们去往建筑物景观、文化遗址等地区进行实地参观,若是条件不允许,则引导人们观看相关的影片、图片等,使人们真实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伟大,加深教育的真实性、形象性,然后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将传统文化建筑物中反映出的现代文化价值渗透给人们,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承与革新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和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完善。同时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时,主要是将其道德文化、思想文化等应用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而在革新中国传统文化时,可以采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进行不断挖掘、革新传统文化的继承形式等方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和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探索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关键词:意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黄洁.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0):57-58.

[2]黄超,李宪伦.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观念阙如与现代补缺[J].学术论坛,2015(03):159-162.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 篇8

一、历史沿革

(一)1949-1952:国家干预下的市场调节

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内经济中存在多种经济成份,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个体农民自主生产,农产品实行国家干预下的市场调节体制。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三十七条规定:“关于商业:保护一切合法的公私贸易。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在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国内贸易自由,但对于扰乱市场的投机商业必须严格取缔。国营贸易机关应负调剂供求、稳定物价和扶助人民合作事业的责任。人民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办法,鼓励人民储蓄,便利侨汇,引导社会游资及无益于国计民生的商业资本投入工业及其他生产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战争造成的城乡分隔、交通运输破坏等原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受到严重阻滞。1950年,由于农业恢复较快,农产品产量增加,而城市因为“统一财经”造成暂时的需求不足,扩大工农产品的交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成为促进工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为了保证国内包括农产品贸易在内的商品交易有序进行,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于1950年11月发出《关于取缔投机商业的几项指示》,要求各地对“不在各该当地人民政府规定之交易市场内交易者、故意抬高价格抢购物资或出售物资及散布谣言,刺激人心,致引物价波动者”等给以坚决打击,以保障“在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贸易自由政策”。

195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土产会议推销土产的指示》,指出“推销大量的商品粮食、经济作物、出口物资和占农业收入很大比重的农副产品,就成为目前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通,1952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商业的指示》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利益,畅通城乡交流,为了提高私营经济的积极性,除了合理调整价格和适当划分经营范围之外,还应取消各地对私商的各种不当的限制,禁止各地交易所的独占垄断行为”。“中央商业部对于各种农业副产物,应固定适当的比价”。根据上述相关精神,国家加强对工农产品比价、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价的调控,以实施国家农业生产计划。在国家的干预下,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缩小了,自1950年到1952年底,农产品采购价格提高了21.6%,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9.7%。工农产品比价平均指数以1950年为100,1952年为90.3%。国家采取行政干预经济在当时是必要的,维护了市场的稳定,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我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4865万吨增长到1952年6 845万吨,年平均递增12.1%,是至今为止的最高增幅。其它农作物,如麻、烟等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

(二)1953-1978:农产品统购统销阶段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农产品不能满足国家高速推进工业化进程需要的问题立刻显现出来,再加上私人商业的投机倒把行为,进一步加剧农产品供不应求状况。上海、广州等地,农产品供求紧张非常突出,并有进一步蔓延之势。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中央于1953年10月16日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决议》指出:(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简称统购)的政策;(二)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简称统销)的政策;(三)实行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商业进行严格管制,并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的政策;(四)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之下,由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

1954年9月4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1955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紧整顿粮食统销工作的指示》,8月,国务院发布《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1957年8月,国务院又发布《关于由国家计划收购(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和其他物资不准进入自由市场的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范围。1961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的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指出:“国家对粮食、棉花、食油(第一类物资)的统购统销政策,对其他重要农产品(第二类物资)通过合法进行派购的政策,必须坚持。”“除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和通过合同进行派购得重要农产品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农产品(第三类物资)。对于第三类物资,国家不规定派购任务,允许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个人仔国家指定的农村集市上出售,可以自己决定出售价格,可以买卖双方自由议价。”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副产品的收购,分别采取统购、派购和议购的办法。”以后很长时期内,国家一直把统购、派购和议购作为农副产品收购的基本政策。至1978年,由商业部和供销合作总社管理派购的农副产品(不包括地方增加的)共有117种。统购统销政策是粮食供求紧张,国家需要在农村取得大量工业化积累等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证国家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资金积累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经济的形成。从短期来看,利大于弊。但是,长期持续对对农产品的实行低价统购制度,必然扭曲农产品价格,扩大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压低了农民的收入,削弱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积累功能;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不能发挥市场在配置农业资源中的作用,影响了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发育,造成农产品的供应紧张;统购统销制度也阻碍农村的专业分工,抑制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三)1978-1984:逐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

1978-1984年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过渡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农产品流通体制也开始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行渐进式的改革,在从根本上不触动统购统销制度的条件下,有计划地提高农产品价格,逐步减少统购统销的农产品的品种,放开集市贸易,允许部分农产品议购议销和自由购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启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国务院从1979年3月份起,陆续提高粮食、油脂油料、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高幅度为24.8%。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减少粮食征购指标。

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农业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3年1月,中共中央在《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对重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是完全必要的,但品种不宜过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农产品,继续实行统购派购;对农民完成派购任务的产品(包括粮食,布包括棉花)和非统购派购产品,应当允许多渠道经营。”10月29日,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组织多渠道经营的报告》,将商业部主管的一、二类农副产品由46种减少为21种,调下来的25种降为三类,实行市场调节。1984年7月,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农牧渔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报告》,又将原商业部系统管理的一、二类农副产品由21种减少为12种。截至1984年底,属于统派购农副产品有1978年的100多种减少到只剩下38种(其中中药材24种),即减少了67.6%,农民出售农副产品总额中,国家按计划牌价统购、派购的比重从1978年的84.7%下降到1984年的39.4%。

与缩小统购统销范围和品种相对应的是开放集市贸易,允许部分产品实行议购议销和自由购销。1979年4月后,国家放宽对集市贸易的限制,规定三类农副产品和除棉花外完成统购任务的一、二类农副产品,均可实行议购议销和上市自由贸易。

(四)1985年至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从当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生猪、水产品和大中城市、工矿区的蔬菜,也要逐步取消派购,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至此,除少数品种外,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

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取消后,国家对农产品改为定购合同,由商业部门在播种季节前与农民协商,签订合同。定购的农产品一般按“倒三七”比价计价(即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原超购价)。1985年后,由于受宏观经济运行再次向工业倾斜的影响,农业投入不足,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大幅度减产,随后出现连续4年农业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为保障城市居民的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国家对粮食实行国家定购和市场购销的“双轨制”,对棉花等农产品实行统一收购经营制度,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大大加快。1990年以后,郑州中央粮食批发市场和地方粮食批发市场相继建立。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并建立用于调节供求和市场价格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这标志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市场取向的跨步推进阶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同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农产品形成以市场购销为主,合同定购为辅的格局。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实行40多年的口粮定量办法,价格随行就市。1998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2001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将改革政策措施概括为“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一放”,就是棉花收购,打破垄断经营。“二分”,就是实行设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三加强”,就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和加强棉花质量监督。8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粮食工作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即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强化。

二、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经过60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初步发育,形成了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集贸市场为依托的市场网络;农产品价格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宏观调控机制。但相对于整个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而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还相对滞后,流通环节中的高成本、低效率依然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回顾六十年的改革历程,以世界发达国家作为参照样本,根据“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运用利益机制,依托法人主体和中介组织,将农业生产、加工、储运、供应、营销、服务等诸环节联为一体,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总体思路,笔者认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化取向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事实上就是一个不断市场化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实现由传统的统购统销向购销市场化的彻底转变。农产品购销市场化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对此在任何时候我们绝不能动摇。中国已加入WTO,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也要求中国按照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要求办事,逐步放松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控制。农产品改革的实践证明,用行政手段解决农产品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可能在短期能够达到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提高播种面积,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供求等目标,但是它是以牺牲效率和高昂的成本作为代价的,而且最终无法解决农业长期供给波动问题。只有继续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改变目前农产品流通中不适应市场的状况,才能实现农产品供求中长期平衡,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波动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为了进一步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保证国家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构建以农产品的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加快国有粮食部门市场化改造是农产品流通改革的关键。国有粮食部门改革必须打破垄断经营状况,引入竞争机制,允许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农产品市场流通。与此同时,国有粮食企业内部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用人机制、劳动机制和分配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经济规律和价值法则从事经营活动。

(二)必须健全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

在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们决不能放弃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因为,农业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又决定了完全市场化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易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即使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偶然的变化都会使这种过剩转化为不足;同时,粮食需求弹性小,市场上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价格的剧烈变动,如果任由市场机制调节,只会引发更大的波动,严重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其次,大多数农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对食物的需要。当食品因生产、流通而发生短缺时,将势必引发政治动荡和危机。特别是我们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确保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农产品完全市场化的局限性和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完全把农产品生产流通全部让位于市场调节,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国家依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节。

国际经验表明,市场经济越发达,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也越重要。因此,在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中,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把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当然,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和促进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而不是取而代之。为了完善对农产品流通的调控机制,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搞好制度建设和服务。政府可以运用制定法规、政策,提供制度性服务,提高财政支持和信息服务等,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和提高对农产品流通市场调控的能力和效果。针对加入WTO后农产品流通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政府还必须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设施建设,完善质量、检测、金融、保险、治安等服务机构。

(三)培育多种形式的流通中介组织

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在收集信息、组织商品流通、进行商品检测、提高交易谈判能力和协调纠纷处理等方面有优势,可以更好发挥对农户进入市场的指导作用,增强农民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纵观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从农产品收购体制的转变到农产品价格的放开,在这一过程中,中介组织始终被置于次要位置,农民、农产品缺乏进入市场的桥梁,生产与市场脱节,农产品流通不畅。可以这样说,市场中介组织的短缺使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普遍存在且长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已由原来的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单一购销体制发展为多渠道流通体制,在多渠道的流通体制中,在充分发挥国有商业和购销合作经济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民个人及合伙组织、集体商业组织、农民股份合作购销组织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在农产品流通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联合经营组织,特别注意要因势利导,采取优惠政策措施扶持农民自己兴办流通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决定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农产品流通改革的实践证明,在市场发育和建设滞后的状况下,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都无法实现最终目标。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严重扭曲了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内耗和严重的浪费。同时,还人为的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改革这种状况,当前要尽快打破行业、地区限制,提高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体现;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产品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要求;也是加入WTO后实现国内外市场有效对接的需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人们对市场体系建设的总地要求,既反映了市场体系的不同侧面,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此,进一步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市场和质量监测体系,按国际惯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产品交易畅通无阻和食品安全。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大致经历了国家干预下市场调节,农产品统购统销,逐步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四个阶段。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完善市场体系。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体制,历史沿革,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刘力,蒙慧.WTO与中国农业发展对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关锐捷.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J].财贸经济,2001(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姚今观纪良纲.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与价格制度[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

中国画的革新与前瞻 篇9

中国总会计师事业是中国会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会计事业的发展,中国总会计师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著成绩,无论制度建设还是队伍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我将从回顾与前瞻两个不同视角,谈一点对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肤浅认识。

一、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

我国的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经过了一段风雨飘摇的曲折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借鉴前苏联经验设置了总会计师岗位,这可以说是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起点。“一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一些大型国营工交企业也开始实行总会计师制度,但这一制度尚未来得及普及和完善便遭遇“大跃进”并受到了严重破坏.1961年,为了调整工作方针、整顿经济秩序,中央制定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提出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置总会计师。1963年,国务院批转下发了国家经委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国营企业、交通企业设置总会计师的几项规定》,明确在所有国营企业、交通企业都应设置总会计师,并明确总会计师是厂长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方面的助手.但这些文件还没有完全落实,便开始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会计工作和总会计师制度建设又一次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所以,文革之前总会计师制度并没有得到全面推行,更谈不上完善,可以说是试行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照搬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总会计师的职责范围很窄,地位较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国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道路,总会计师制度建设又被提上日程。1978年国务院颁发的《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以及此后的《国营工厂厂长工作条例》、《国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等一系列行政法规中,都对总会计师制度建设做出了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没能摆脱苏联模式,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制度设计。直到1990年《总会计师条例》的出台.总会计师制度才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总会计师条例》对总会计师的地位、职责、权限,任免与奖惩等方面做了具体系统的规定,明确了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的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并规定: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职。这些规定使总会计师的职能与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对推动总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总会计师条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同时,它又是中国现代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新起点。从上述发展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出:总会计师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总会计师的地位与作用,随着会计功能的提升而逐步提升。

二、新形势下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新课题

自1 990年至今,形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过公司制改造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这种体制性的变化要求所有配套制度都要与之相适应.另外,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对我国经济运行规则的国际趋同提出了更加迫切更加严格的要求.国外: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衍生了许多经济管理包括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模式.其中很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CFO即首席财务官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席财务官成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仅次于CEO的重要角色;首席财务官制度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征。有专家指出:“首席财务官制度是企业治理结构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没有首席财务官的治理结构不是现代意义上完善的治理结构。”因此,有人建议:“中国构造治理结构也应设立CFO之类的职位”。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的一些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已经设立CFO或首席财务官岗位,但是这种学习往往停留在形式上。普华永道的一份调查显示:“在中国,除了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外,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财务职能仍停留在传统的记账阶段”,“CFO所做的就是提交一份基于历史数据的财务报表”。这也就是说,已经引入CFO制度的一些企业,由于不理解CFO的本质意涵,其CFO仍然只是一个高级会计师.

上述形势与情况,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制度建设的思考:面对形势的变化,我们究竟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是像当年学习苏联那样,照搬外国模式?还是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外国经验的精髓,结合中国国情,创建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先进制度?毋庸置疑,我们应当选择后者.我看到一篇文章,对学习国外首席财务官制度发表了这样一种观点:“从本质上讲,CFO在现代治理结构中的真正含义,不是其名称的改变、官位的授予,而是其职责权限的取得,在管理中作用的真正发挥.所以,如果仅仅改变称谓,而不调整职责、赋予权限,即使设立了CFO岗位,也不能说完善中国企业治理结构方面的任务已经完成。”我完全赞成这一观点。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我们当前的任务不是另外建立一个首席财务官制度或CFO制度,而是要借鉴外国首席财务官制度的经验,把握其本质,实现总会计师制度与首席财务官制度的国际趋同。这是在新形势下总会计师制度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从实现总会计师制度与首席财务官制度国际趋同这一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现代总会计师制度就是首席财务官制度,总会计师就是首席财务官,就是中国的CFO.

三、实现制度的国际趋同,关键是实现总会计师与首席财务官职能地位的国际趋同

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与核心任务是对总会计师职能与地位的科学界定。中国总会计师与外国首席财务官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角色职能地位的差距上。很多调研材料与研究文章都反映了中国总会计师与外国首席财务官职能地位上的差别,指出“国外的CFO较之中国总会计师职责权限要大、要广”,并指出这种差距是中国公司治理上的一大缺欠,制约着中国企业的发展.美国《财富》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题为(超级首席财务官》的封面文章,文章对首席财务官的地位与作用作了这样的表述:“新兴的首席财务官们正在改变公司财务的传统地位,通过控制贯穿公司的流程,首席财务官们制定企业战略,引导重大变革,并以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同首席执行官一起决策。”另一篇文章这样写道:“CFO是现代美国公司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顶尖级管理职位之一,作为一名执行层高级管理人员,地位仅次于CEO”,“CFO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高级管理职位,是站在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公司重要战略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者之一。“普华永道在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一本论述首席财务官职能、地位的专著,把首席财务官誉为“公司未来的设计师”,书中写道:“很少有人能认识到,世界级财务的真正定位在于决策支持。同时,更少人能意识到CFO作为公司设计师的潜力——他们塑造企业去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负责新方案的制定与执行,从而建立股东价值。”从上述的这些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总会计师,目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地位,也没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总会计师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在逐渐发生变化.现在的总会计师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原苏联引进的那个总会计师的概念,新形势赋予了总会计师这一概念以新内涵,它的职能与地位正在向国外CFO演变,有一些企业的总会计师,不再仅仅是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的最高主管,而是已经成为企业全面运营与发展的最高策划者、决策者与组织者之一,成为领导班子的核心成员。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还不普遍,还没有得到法规制度的支持与认定。

四、关于修订《总会计师条例》问题

上一篇: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下一篇:代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