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英国人的性格

2024-07-26

中国人与英国人的性格(共8篇)

中国人与英国人的性格 篇1

5.英国人的性格和习俗

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国组成的英国,它们在人种、自然环境和历史之间的分歧反映的特征区分了这四个小国。总之,他们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就足以证明英国人的明显特征。保守

英国人通常被认为是相当保守的。这和政治党派的保守不同,他们自称为“保守派”。英国人的保守态度一般包含两个方面:接受一个熟悉或倾向于任何可疑的事物是很奇怪的。例如,如果你建议一个加油站的英国管理员用一堆纸巾擦拭汽车的量油尺,用来测量发动机的话,他可能会露出一副不可理解并带有固执敌意的样子,因为他常常用放在口袋里的一个脏抹布来擦拭,十次或二十次每小时,日复一日。同样的大部分英国人不愿采用合理的改革例如公制。他们认为这不方便并坚持老方法,因为他们不想因为适应新事物而麻烦。1971年2月15日,新的十进制货币在英国开始投入使用。英镑先令消失了,现在被分成100个新便士。有六个新硬币,但仍然保留一英镑和五英镑的纸币。这是英国人迈向公制化的第一步。目前度量衡的十进制在英国广泛使用,但在一些商店里,他们仍旧使用英寸、英尺、码数代替厘米、米。用摄氏度代替华摄氏测量温度。现在大部分汽车修理厂提供量油尺,并用文明的方式除掉他们。

当他们听到任何一些关于他们习惯的建议或在生活中介绍一些新的和他们不知道但可能对他们有好处的事物时,他们会变的有敌意或至少显得无趣。这个保守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或许可以说明君王政体影响公众的态度,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喜欢和尊敬这种制度。

除了宏观上的保守主义外,英国充满了小型和当地的保守主义,有一些特别典型。军团,地方团体,学校和社会都有他们各自难以改变的传统习俗,并且他们认为这些习俗能和其他国家区分开来。

用电或燃气是现代烹饪的方式已经实施很长时间了,但并且很少有人现在还喜欢老式的煤火壁炉,但新厨师依旧喜欢在周末用煤火烤牛肉和约克郡布丁。许多英国人仍然非常依恋用煤火来提供暖气,虽然这会很废功夫并加重空气污染,有时还会在房间里产生烟雾。许多英国人认为起居室没有壁炉就感觉房间不够自然舒服。许多房间实际上用燃气或电来加热房间,但他们常常在老式的壁炉前,当电被打开的时候就好像有一块块煤在燃烧。性格

自律,低调,不发脾气,是英国人的非凡气质。好争吵的,暴力,野蛮,制造麻烦都是极大的禁忌。

如果英国人保持自律可能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历史上,他们脾气暴躁,易发怒,好战,野蛮,并相当粗暴,在近代历史,他们依旧保持这些特征。自生活变得越来越文明后,英国人渐渐地变得温顺和体谅。酒吧就是一个能证明英国人温顺和自律的例子。不同于美国酒吧,英国酒吧以本地人为焦点。大多像起居室,充满长毛绒,舒适的椅子,沙发,壁炉,和明亮的灯光。主要提供低度或高度啤酒。当然许多酒吧还是会提供各式酒,从威士忌酒到葡萄酒。还提供茶点心。酒吧在固定时段内开放,他们常常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下午5点到晚上10点;在周五周六可能会开到晚上11点。从没有整夜开放或是到凌晨3点才关门的酒吧。酒吧关门了,人们也就都回去了。酒吧代表着有机制的高品位的享受。

在英国幽默剧中可以证明他们的控制力。许多美国人认为英国喜剧不好笑,因为英国幽默剧是文字幽默,而美国是行为幽默。他们的生活步调里同样可以发现英国酒吧和幽默剧中表现出的控制力。他们安静的排队等公交可以看出英国人的自控力和耐心。

英国人是冷漠和保守代名词,尽管最近他们对此发生了一些改变。英国人很少问候他人,即使他们可能互相认识或至少见过。在公共场合很少有流言蜚语。如果你在英国的火车上,你会发现乘客都坐着看报纸。不说一句话。

英国人很少握手除非当他们第一次和对方认识的时候,除非要和远行的朋友说再见他们才会握手。他们甚至在说话时很少打手势。

服从

另一个英国人的特征就是尊重那些社会地位高,有钱的或权利高的人。这与他们的严格阶级社会历史有很大关系。在特定时刻,每个人对比他们富有,地位和权利高的上级十分恭敬。(苏然而, 格兰人常常是更倾向于人人平等)。这种下级对上级的尊重现在已经被代替,不论地位高低,人人应该保持礼貌和得体。但这种改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会觉得不够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愤恨和痛苦。

秘密

英国人非常保守秘密。如果你问一个英国人“你去哪里呀?”或“你吃了什么呀?”他会认为你非常粗鲁。英国人认为“我去哪里或我吃了什么” 是他们自己的事。你该管好你自己的事。还有一些问题也不要问英国人除非你跟他很熟。首先,不要问关于金钱方面的事,例如收入或朋友的工资,或他们的财产。另一个忌讳是不要问女人的年龄。虽然问男人的年龄没什么问题,但最好不要问。最后你不可以询问或评论女人的年龄和私人问题,例如“你为什么不结婚啊?”或“我想你想要一些孩子。”这些提问在中国是被允许的,但在英国最好避免这样。

对别人的私事好奇是不礼貌的,即使是你朋友。看他们的信件和论文是非常不合适的。除非明确征求过对方同意,绝对不要拆封写给别人的信。如果你在房间等待某人,不要随意翻看;但看看桌上的杂志和报纸是可以的,但不要碰其他任何东西。绝对不要偷听与你无关的谈话。

与国王或女王有关的习俗

英国现在有个女王。如果你出席重要的公众场合,你会时常听到庄严的歌曲,“上帝拯救女王”。当国歌响起是,所有的英国人都必须起立。如果你在一个重要的宴会上,当你喝白酒或烈酒时,都是向女王敬第一杯酒。领导人会起立并说“女士们先生们,为女王干杯”。然后所有人举起酒杯并一起说:“干杯”。还有很多这种尊敬女王的习俗。在美国人们可以批评或嘲笑总统,但在英国绝对不可以嘲笑国王或女王。

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发生了明显的社会变化。英国人的一些旧的特征和观念已经改变了。例如20世纪六十年代的流行音乐,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生活模式。这给了年轻人从未有过的影响力。负责流行音乐的是四个利物浦男孩组成的名叫“甲壳虫乐队”。不同于独唱歌星,甲壳虫乐队自己写歌弹唱。他们都写些能故意引起人们震撼的歌词。他们表达了年轻人为追求自由对抗政府的愤怒和痛苦,并且由于这个原因他们被视为“极端自由主义”的化身。这个流行乐团已经在年轻人当中打破了社会壁垒。他同样帮助抑制了那些认为英国人是冷漠和缄默的观念。

中国人与英国人的性格 篇2

谈到对英国人的称呼,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 应把该国的人统称“English”。其实严格说来, 不列颠诸岛由不同的民族组成, 只有英格兰人才把自己称作“English”, 其他民族分别称自己为苏格兰人, 威尔士人或爱尔兰人。若把他们统称英格兰人, 会令他们不快, 因为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文化, 有自己的语言。

随着与国外交往日益频繁, 我们不难发现, 总的说来美国人性格开朗随和, 容易接近。而英国人则不然, 从整体而言, 他们显著的特点就是保守骄矜。

此特点大概与其一度称霸世界不无关系。假如你作为异客生活在英国, 恐怕会感到一种宁静、井然又有些冷漠的气氛。那一座座古老的、外壁已有些变色发黑的基督教堂, 那座落在泰晤士河边的古堡式的伦敦塔, 那镶嵌着直径二点八米的旧式大钟的英国议会大厦等, 无不显露着这个国家固守着一种传统的风格。加上那不易见到阳光的阴暗天气, 更平添了一种沉闷的调子。在电影电视中我们常看到, 那些守护在白金汉宫的英国皇家卫兵, 头上依旧戴着高高的黑帽子, 脚上依旧蹬着沉重的旧式皮靴。他们有的目不斜视持枪站立;有的像机器人一样来回迈着正步巡视;骑在马上的卫兵则把佩剑搭在肩上, 一动不动, 像中世纪骑士的活标本一样。

特点之二是喜欢独居, 酷爱个人自由。英国人中流传这样的谚语:“我的家就是一座城堡, 风可以进来, 可未经我允许, 任何人, 就是国王女皇也不许进入。”许多英国人搬进新居时, 做的第一件事是在房子四周围上栅栏, 把自己与邻居、与外界隔开, 他人不可擅入。还有一句英语谚语:“墙高出睦邻”。我们中国也有句名言:“君子之交淡如水”, 或许有几分道理吧!

其三就是冷淡、缄默。他们不大与陌生人交谈, 很少激动, 感情不外露, 瞧不起容易激动的人, 喜欢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老成。他们很少告诉别人自己的事情, 也许你与他共事多年, 却不知他住在何处, 有何兴趣爱好。乘公共汽车时, 总是找个空位;乘火车时, 总想找个没人的隔间。假如他们不得不与陌生人同坐隔间, 可能好久彼此都不攀谈, 即使交谈, 可能只谈天气, 难得问“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等有关个人的问题。

其四就是排外性强, 这可能与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英国地处欧洲, 是欧洲的一部分。可身在欧洲, 英国人却不把自己看作欧洲人, 在他们眼里, 欧洲人是局外人。就是在本国境内, 如前所言, 若把所有的人统称“English”, 他们会不快, 会纠正你。他们无论身居何处, 喜欢独往独来, 各行其事, 不愿别人指手划脚。

其五是崇尚幽默。在英国, 人们常听到“他毫无幽默感”的评语, 这种幽默感是自我嘲笑。他们嘲笑自己的缺点过失, 自己的失败或尴尬处境, 甚至嘲笑自己的理想。这种幽默感不仅指听到笑话能笑出声来, 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不冷酷, 不失礼, 不刻毒。他们不嘲笑他人的不幸或失败。在英国, 若有人笑话一个年过三十却未婚的女子, 便会有人指责说:“他怎么会嘲笑她的不幸?”由此可见英国人具有的同情之心。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复合性格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人;复合性格

“当世人看到你的体重、腰围时,别忘了告诉别人你的性格。而中华文化就是中国人的性格,体现了中国人的情感方式。中华文化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她从来不远征、不极端、有秩序”,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前段时间在江苏昆山作演讲时,就宣传中国文化时如是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儒、道、佛相融合的文化,但是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共同特征都是追求理想人格,儒家所追求的人生是做“君子”、做“圣人”;道家所追求的是做“真人”、做“至人”;佛家所追求的是彼岸世界的快乐。这三种理想人格的共同特征是远离功利,距离功利越远人格的层次越高尚。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对中国人的复合性格的形成也同样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两个角度对中国人的复合性格进行了剖析,真正体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精髓,让世人透过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中国人的性格。

1.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

1.2 知行合一观

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1.3 重视精神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1.4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1.5 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的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1.6 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

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一旦与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相结合,特别是同体现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西方观念相结合,就可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这方面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证,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处于中华文化辐射圈内,都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2.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性格还有着其他一些消极作用,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其主要表现是:

2.1 没有科学观念

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常识、科学和哲学。常识就是由我们的感观所获取的那些普通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知识。常识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经验性。科学是人类应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方法获取关于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科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规律性。哲学是以人类的精神活动为思维对象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思想的思想或者反思活动,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批判性。

中国漫长的历史有着较为发达的常识和哲学,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概念和体系。任何一种比较成熟的科学概念体系往往是从一些最为精练的初始概念或者假设出发,然后以严密的逻辑手段或试验手段推演归纳出一系列的定理、定律、公理、方程,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为人类认识、理解、描述、预测客观世界提供逻辑根据。这种科学体系的典型代表就是欧式几何和牛顿力学。但可惜的是翻遍中国历史,没有产生过任何一个类似的科学体系。按道理中国在数学领域最有希望建立这样的体系,但数学著作往往注重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与应用。比如勾股定理,实际是举出了它的一个“勾三股四弦五”的特例,并没有把他用抽象的语言或者数学公式表达出来。中国工匠精于测量制造,但中国始终没有形成几何学。可以说这一缺陷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致命的,当西方人应用科学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的时候,中国只是创造了更多的诗词歌赋、训诂考据,也没有产生一位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如果说有,中国人当首选张衡,可惜他死后墓碑上写的是官职,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做官的,可能他连墓碑都没有。

2.2 没有把自然世界作为研究思考的中心内容

中国人的祖先实在太注重于人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几乎从来没有把客观的自然世界作为自己研究思考中心。当然中国的天文学还算是比较发达的,因为这与具体的农业生产有着很大关系。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作用不在于增加具体的关于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

在中国思想家那里,天地自然和人是一体的,是天人合一,物我相齐的。人和客观自然世界本来是统一的整体,没有必要单独拿出来具体研究,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区别。比如“轻的物体下落的快还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这样的问题在希腊哲学家那里是个问题,但在中国哲学家这里就不是个问题。中国的古圣先贤们进行思考的最终目的往往还是落实在人本身,落实在社会政治生活上去。无论哪一派思想,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讲到政治和道德,具体的自然规律反倒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实际上中国也没有哪一派思想是单纯以自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中国思想家不习惯于将客观的世界进行具体划分,以探求某一领域内的具体的客观规律,而是习惯于寻找世间万物的共同规律,寻找“大道”,实际上就是混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具体的山川河流如何运动,天地四时如何更替,中国人的祖先往往并不通过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进行考察,而是习惯于用一些哲学的似是而非的概念来笼统地进行解释。

2.3 重农轻商,商品意识差

早熟的农业文明,让中国人形成了“重农轻商”的观念。“商”为四民之末。商人往往被认为是狡猾、见利忘义的,商人虽然有钱却没有社会地位,往往被人歧视。在中国人的祖先眼里,农业是安身立命之本,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但问题在于,商业社会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的说卖的越多,赚钱也就越多,所以为了畅销其货,他们必须鼓励制造货物的工艺创新和发明,以便生产出更多更新的产品。所以新技术往往在这些国家很快就能得到利用,并且会人为的主动的去进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造,因为有利可图,在道德上没有什么束缚,所以生产得到鼓励,技术得到推广。对于以海洋贸易立国的古希腊,以及近现代的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这些国家,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见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所以习惯于变化,不怕新奇。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这个以商业维持繁荣的国家,绝不是偶然的。相反的,对于古代中国这样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当然还要交纳地租赋税。这种生产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模式,彼此间很少有货币或者经济往来。而且这种小农生产还被赋予了更多的道德色彩,被认为是符合自然本性的。所以这种生产方式很容易满足,不需要变化,也无从变化。这就不难理解中国曾经有很多发明创造,非但不是得到鼓励,而是受到压制。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2.4 家庭伦理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人生下来就是不自由的。在一个注重家庭伦理道德的社会里面,社会组织是独裁的、等级制的。在这样的社会中父亲的权威天然高于儿子,君主天然高于臣子,丈夫天然高于妻子。一个人生下来,已经在道德上被赋予了某种角色。这种伦理制度虽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有序,但从根本上也扼杀了个人的自由与个性。个人不能怀疑权威,怀疑就要受到谴责。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发明创造往往被集体的名义所抹杀。

就笔者的理解,以上四点中第一、第二条是缺陷中最为重要的,也注定了中国文化乃至决定了中国人的性格。没有科学,我们就只能停留在中世纪;没有自由民主,国家将一直处于人治而非法制的状态。我们必须改造我们的哲学,改造我们的思想,通过工业化来进入现代社会。如果说传统的儒道佛三家提供了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哲学工具、宗教关怀和中国人复合性格形成的源泉的话,那么以科学和工业化为特征的西方文明,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获得新生、改变中国人性格的第四种力量。相信汲取了科学精神的中华文明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日趋臻善的性格一定会让自己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人各省性格分析 篇4

1.河南人: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六大古都有三个在河南。河南人很勤奋,能吃苦,生活习惯历来以简朴著称,尤其是农村人是很朴实的,乡土观念很重,但也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封闭保守,是中国第一大劳动力省。河南人在家很讲究礼仪,无论日 常相见、迎送、借还、庆吊、生育、成年、婚嫁、寿诞、丧葬等,都很注重礼节和仪表。客家人、甚至上海人的祖先也是河南人。

2.湖北人: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湖北号称“千湖之省 ”,水多自然有灵性,故美女也不少。湖北人很聪明,很善于读书,著名的黄冈中学名噪全国。天门是内地著名的侨乡,仙桃、潜江也很富裕,堪比沿海地区。可是与安徽、河南交界的大别山区的红安、麻城、英山却是全国最穷的地区之一。红安是最著名的 “将军县”(出了233 个将军),湖北人性格内敛,韬光养晦,农村人比较实在,湖北也是民工大省。

3.湖南人:

湖南人号称 “南方的北方人”,性格张扬刚烈,象辣椒一样火暴,嗓门也比较大。史书赞誉湖南人之辞:“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 楚虽三户能亡秦”、“无湘不成军 ”、“湘人不倒,华夏不倾”、“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曾国藩、左宗棠的湘军把大清朝的香火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开国元勋也有很多来自湖南,可以说中国近代史和半部中国现代史都是湖南人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湖南人聪明勇敢,刚烈果决,敢任大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读书、当兵打仗、做劳力都不错。湘潭人生活节奏很慢,很多人嚼着槟榔悠哉悠哉。湖南人有三气:灵气、匪气和霸气。湖南盛产美女,精干聪慧,做事麻利。

4、广东人

广东人做生意特傲慢。与广东的生意人交往,会发现他们一是精而无信。二是傲慢。

5.广西人:

广西主要讲两种方言,桂柳话(桂林、柳州话更接近湖南话),南宁话(广东白话的变种,不太好听)。广西气候炎热,四季瓜果不断。摩托车全国人均第一,草药店到处都是。广西好玩的地方很多。广西

人比较善良,诚实憨厚。

6.海南人:

黎族先民最早移入岛内,西汉辟郡,至五代时期以中原移民为主。宋至明清时期移民规模最大,主要来源为闽、粤、桂。主要讲海南特色的广东白话。土著海南人有很强的保守主义,讲究享乐,淡泊名利。黝黑的皮肤,娇小的身材。性格较柔缓,容易相处。海南是华侨之乡。

7.香港人:

香港人最早是广东移民,长期被英国殖民统治。港人身上兼具东西方的性格特征,东方的含蓄,西方的直白;东方的煽情,西方的冷淡;东方的情感,西方的客观。香港地狭人多,竞争激烈,也造就了精明强干、坚忍不拔、脚踏实地、紧张忙碌的性格。香港虽然接近于西化,然而无论是保平安、求事业、问姻缘、疑难杂症都要到寺庙中救解迷津,反倒比内地人更质朴信笃几分,黄大仙庙是香港香火

最旺盛的寺庙。8.澳门人:

被葡萄牙统治了400多年,传统文化理念却毫不为之所动,澳门挤而不喧,繁而有静,令人放松、悠闲,到处充满了脉脉温情,极少听到争吵声,更没有见到过动粗的。大概是地方很小人少,路人相遇往往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澳门男人是“小男人,大肚肠”,意思是长得虽不如北方男人那样高大,但度量很大,小事不计较,责任感强;澳门女人是 “守家婆”,意思是说忠于家庭,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父母、丈夫、子女。澳门主要经济,博彩和旅游。

9.北京人: 首善之区,见多识广,既受官文化熏染,北京户口十分珍贵。包容性不错的,很善良,大气,有同情心,讲义气,热心肠,喜欢管闲事,尤其是关心国家大事。北京的文化是兼融的,官方体制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民俗文化处于共生状态,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共处。

10.天津人:

天津男人性格豪爽豁达,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之嫌。做人义气,办事果断,很容易交朋友,女人性格也男性化,做老婆不如做朋友,骂人都是顺口溜,绝对不温柔!俗话说: “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天津人本性幽默,所以就有了幽默的 ”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 “,另外还有马三立的”逗你玩“。天津其实并不发达,天津的北洋建筑和小吃独具特色,传统文化气氛比

较浓,民间艺人多。

11.河北人: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人忠厚塌实,宁愿做绿叶陪衬北京。河北各地方言差距很大,河北女孩朴实善良,很适合做老婆。很多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都羡慕河北人:回家的路费不过30元!

12山西人:

文化底蕴厚重。”正方脸,棱角分明,鼻短而大 “是典型的山西人形象。山西人老实本分,忠诚可靠,喜欢按部就班。人多地少,土壤贫瘠,工业落后。男人虽然可靠却十分抠门,有俗语称谓山西人为 ”九毛九“,说明山西人的吝啬度是超乎寻常的。山西人穿戴 ”土气“,不合时尚。饮食简单,不离面食,而且调料有限,吃什么都离不了醋。女人厚道能过日子,做老婆却有点土。曾经的晋商 ”汇通天下“,却讲究”叶落归根 “。

13.内蒙古人:

这里主要说的是西片,赤峰以东讲东北话。蒙古族人体形粗壮,面宽耳阔,眼睛有神,颧骨突出,头发卷起,声音洪亮,臂力过人。心地善良,为人敦厚,性格豪爽,敢爱敢恨,少有歪门邪念,豪爽酒

量大。

14.东北人(包括内蒙东部四盟、市):

合并着说,是因为该地区语言风俗十分接近。东北古代是蛮荒之地,今天的汉人主要是山东、河北的贫苦移民后裔。满、蒙、朝融合,气候寒冷,土地辽阔,形成了独特的东北文化,是基因差别最大的地区(遗传学上认为基因差别越大的人种越优秀)。辽沈和平津战役基本是靠东北人打的,渡江战役后林彪率领的四野从东北一路打到海南岛,可以说是共和国的奠基人。东北人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扬名的心劲。东北曾经 是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号称”共和国的长子“。直到今天依然是全国人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和交通最发达的地区。商人多是小本经营,小富则安,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可谓”打仗胆大,经商胆小“。东北人是中国人中优缺点性格最鲜明的(男人女人差不多),内质刚毅,外表强悍,大嗓门不怯场(有些人无知却自大),性格豪爽,胆子大,讲义气,容易交朋友,常言:” 别提钱,提钱感情就扯远了“。东北人热情火暴,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爱管闲事。大多东北人都很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时候豪爽得让人难以接受。东北人爱打架而且不计后果。是中国酒量最大的地方。东北女人很可爱,喜欢一个人就对他死心塌地,恨一个人就要把他千刀万剐,要娶东北女人

得有思想准备。

15.山东人:

孔孟之乡、礼仪之省。山东自古多大将、多忠义之士(也多响马)。山东男人责任感很重,忠厚直爽,人情味浓,讲究孝顺,外粗内秀,侠义尚武,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特别讲究人际关系和尊卑等级,家庭观念强,很适合做老公;女人贤惠顾家,有的比较泼辣。山东人乡土意识重,地域自豪感强。山东人好吃大葱和大蒜,爱吃馒头,呛面馒头都卖到北京去了,吃大饼不用菜,有葱就行。青岛女孩很

时尚,美女不少!

16.江苏人:

苏南和苏北(淮安、盐城以北)截然不同。苏南一向是风调雨顺、才子佳人倍出之地,历史上中进士的,比任何省份都多,艺术大师、文学大 家、科学泰斗层出不穷。苏南人有雅量,自古多书香门第,房屋典雅,菜肴精致,连女孩子也是小巧玲珑、多才多艺、温柔可人的。这里的人很聪明,皮肤细嫩,话语温柔,行为矜持,人情练达,精于算计,但过于精明,性格也显懦弱。读书气氛很浓,讲理守法。地方多阴雨连绵,和风细吹。苏北经济相对落后。南京盐水鸭很有名。

17.上海人:

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包容性较差,方言盛行。上海历史一百多年,有三分之一是宁波一带的移民。上海女人举止得体,装束淡雅,言谈柔和,很有女人味。上海男人很懂得尊重女士,体贴妻子。上海人私交比较理智,你可以找到精神上的知音,却别指望两肋插刀的哥们。上海商人都是精明的行家里手,既识货又明理,善于据理力争。上海人的钱不好挣。上海人很有品位,小资盛行,对生活很讲究,也很守信用,遵纪守法,做事精致,上海的产品质量全国第一。上海人不占别人的便宜,很适合做朋友。

18.安徽人:

安徽自古就是苦地方,地处江淮之间,自然灾害不断。这里的人刚柔相济、平凡、恬淡、沉静、土气,有着南方人与北方人之间的过渡性格。安徽的男人淳朴少言,才思敏捷,安徽是民工大省,吃苦耐劳,技术很好。安徽的女人朦朦胧胧,皮肤白净,当地人说是”水色好 “。曾经徽商称雄商界300年,对中国近代政治和文化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凤阳是全国最早承包到户的地方。安徽的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优秀人才很多。皖南山清水秀,是旅游的好地方。皖北方言、习俗接近徐州。

19.浙江人:

东晋以后江南开始逐步得到开发,南宋时期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浙江多山多水,方言与福建一样复杂,杭州话、绍兴话、宁波话、台州话、衢州话、温州话谁也听不懂谁。浙江历史上是文化大省,人才辈出,”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浙江商人被誉为当今中国最具人气的 ”财富制造商“,是最会赚钱的人群,浙江人头脑灵活,勤于思考,富于变通。女人既如水一般温柔,吃苦耐劳、精于生意也不亚于男人。浙江人精明、吃苦、能干、务实、开拓、团结,温州人的皮鞋、服装畅销全球,义乌是全世界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人涉足了中国的房地产业、电站开发、矿山开采、建筑施工、互联网、高科技等几乎所有产业,富甲天下。早期的浙江人一付担担,走村串户,卖糖元,被成为 ”挑货郎“。浙江商人四海为家,落地生根,像蚂蚁一样遍布世界各地,以温州为代表的商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浙江商人头脑中生意无地域,市场无疆界。只要有钱赚,哪怕是纽扣、打火机、卖眼镜、修皮鞋,他们都会去做,近500万浙江人在外发展。

20.江西人:

王勃笔下的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省。自古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历史上文化名人灿若星斗,陶渊明、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文天祥、汤显祖。在中国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禅宗佛学、老庄道学,要么发源于江西,要么在江西成型。可以说,江西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江西大部分是客家人,又多为晋唐时代北方中原家族迁徙而来,是正统文化继承者,长期熏陶的封 建儒家忠诚思想及道家的”无为“理念,使安于现状、中庸保守、忠诚守信的烙印很深,冒险意识较差;家族观念极强,江西族祠数量达 8994处,为全国第一,江西人可谓朴实厚道,内敛,含蓄,不张扬,不擅表达。”人怕出名猪怕壮“,江西人很善于”守弱守拙 “,这种处世之道最大的好处,就是杨柳青风,左右缝源,人际关系比较和谐。江西妹子贤淑良德,而且都能烧得一手好菜。

21.福建人:

八闽大地,山清水秀。华侨、台胞巨多。福建人特别懂得经商,勤奋、肯吃苦、爱冒险、适应能力强、喜欢闯江湖泉州、晋江、石狮的服装鞋帽天下闻名,沙县人在全国开小吃部。各地方言差别极大,福州话、宁德话、莆田话、泉州话、龙岩话各讲各的,谁也听不懂谁。据说山这边的人听不懂 山那边

人的话,一点也不夸张。

22.台湾人:

今天的台湾人主要由原住民、早期的闽南移民、国民迁台的大陆移民组成。台湾人多的精明,伶牙俐齿,待人大方,敢于冒险,乐善好施,但十分迷信。很讲究规矩,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岛内的台湾

人,族群感强。

29.宁夏人:

宁夏为中国最大的回民聚集地,回民占本地三分之一。因信仰伊斯兰,食品为清真,好吃牛羊肉,喜欢戴白色无沿帽。以马姓为最,著名的如西北悍匪”马家军 “。宁夏地况多为戈壁,适合枸杞生长。宁夏人心底宽厚,待人真诚,性格憨直。银川称“塞上明珠”。

30.甘肃人:

自古为边塞,地貌多为黄土和戈壁。”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羌管悠悠霜满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尤以敦煌莫高窟为最,还有丝绸之路以及嘉峪关。甘肃历史名人有 ”飞将军“李广、唐高宗李渊,” 诗仙“李白据说也是陇西成纪的籍贯。甘肃有句俗语”金张掖,银武威,秀天水 "。

31.青海人:

青海是中国最大的水源地。青海地域辽阔,主要是汉、藏族人。高原上紫外线强烈,当地人肤色大多红黑红黑的,性格豪爽,民风淳朴,善良厚道。青海的人均烈性酒销量可以说是在全国名列前茅,而

在烈性酒中,青海人最喜欢的还是青稞酒。

32.新疆人:

中国人与英国人的性格 篇5

E.M 福斯特

1.第一条笔记。我最好是马上说出秘密,告诉大家我的观点吧。英国人的性格基本都表现在中产阶级身上。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有这样一条具有说服力的历史理由,自十八世纪末以来,中产阶级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中的主要力量。他们通过工业革命赢得财富,通过1832年的《改革法案》赢得政治权力;他们和不列颠王朝的兴起和组成联系在一起;他们为19世纪文学的繁荣担负了责任。可靠,谨慎,正直,高效。缺乏想象力,虚伪。这些特征是每个国家的中产阶级都具有的,但在英国,它们也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因为只有在英国,中产阶级才能掌权150年。拿破仑曾无礼的称我们为“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国家”。我们更喜欢称自己“一个伟大的商业性国家”----它听起来更有尊严一些----但二者意义是相同的。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阶级:有贵族阶级;也有穷人阶级。但是,(在英国)最吸引批评者关注的是中产阶级,正如在俄国人们关注的是穷人,在日本人们关注的是贵族一样。农民或工厂工人象征着俄国;武士象征着日本;英国的国家形象是布尔先生,他头戴礼帽,身穿舒适的衣服,大腹便便,银行存款很多。圣乔治可能常活跃于横幅或政治家的言论中,但促使商品流通的是约翰·布尔。而且,即使是圣乔治----如果吉本是正确的话---也曾戴过一顶礼帽,他也曾签订军火买卖合同,也曾提供质量低劣的熏肉。这一切的最终意义都是相同的。

2.第二条笔记。正如中产阶级是英格兰的核心一样,英国公学制度是中产阶级的核心。这种特殊制度的建立具有地方性。它甚至不存在于整个不列颠岛上。爱尔兰没有这种制度,苏格兰几乎无人知晓,尽管它可能会激发起其他伟大制度的建立----例如,阿里格尔,以及美国的一些学校----它仍然独特,因为它是由安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创立的,而且它只在它能够繁荣的地方得到繁荣。英国公学制度比大学更充分表现了英国中产阶级的性格。社会与精神的复杂性已经进入大学。依靠它的寄宿公寓,它的必修体育运动,它的学长制,它对良好举止行为和团队精神的执著,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与学生数量不成比例,前者超过后者。

3.毕业后,男孩子要么开始工作----参军或者经商,或者移居国外----要么继续读大学,读完三年或四年大学后,他们进入其他行业----成为律师,医生,公务员,校长或记者。(如果遇到某种意外的话,他们就成不了体力劳动者或艺术家。)在上述事业中,他所受的教育,或者说没有受到的教育,深深的影响者他。有关于它的各种记忆也影响着他。许多人回首过去,仍然认为学校那段日子是他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他们带着遗憾的心情怀念那段金色时光。那时,生活虽然艰苦,但还不算复杂。那时,他们一起学习,玩游戏,思考,如果说他们是在思考的话。他们受到的教导告诉他们,学校是个微型世界,他们相信,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学校,那他就不可能爱自己的国家。而且,他们通过加入“老男孩”社团的方式来尽量延长那段时光;他们中的某些人确实仍然像老男孩一样,在他们的生命中剩下的时光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学校是最好的。他们崇拜它。他引用了那句评论“滑铁卢战役是在伊顿学院的运动上赢得的。”他们一点也不在意那句评论从历史的角度看并不适合被引用,而且那句话也不是惠灵顿公爵说的,也不在乎惠灵顿公爵是爱尔兰人。他们继续引用它是因为它表达了他们的情感;他们觉得如果惠灵顿公爵没有发表过这条评论的话,那他就本该发表评论,而且如果他不是一个英国人,他就本该是个英国人。他们到了一个不完全是公学毕业的人或安格鲁-撒克逊人组成的世界,那里的人像海里的沙粒一样各不相同;他们对那个世界的丰富性和微妙之处毫无理念。他们进入社会时,体魄健全,智力一般,感情匮乏。心理发育不健全的人很大程度上要为在国外的英国人所遇到的困难负责。是发育不健全的心理---而不是冷漠的心。这个差别很重要,我的下一条笔记就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4.因为英国人不是不能感受—而是他不敢感受,他在公立学校接受的教育认为感情用事是一种很差的行为。他不能表现出巨大的惊喜或悲痛,甚至当他讲话都不能把嘴张得太大---如果他那样做烟斗可能会掉出来。他必须抑制自己的情感,或只在十分特殊的场合下才释放它们。

5.我曾和一印度朋友一起到欧洲大陆上度了一星期假(这是桩轶事)。我们玩的很尽兴,当一周时间结束时,我们也都很失落,但在离开时我们的行为却截然相反。他陷入了绝望,因为他觉得假期结束了一切幸福也随之结束了,世界末日来临之前再也没有欢乐可言了。他将伤心表达到了极点,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在我身上表现出强烈的英国人性格。我提议我们在一至两个月后再见面,在这期间如果有什么话要

说可以写信;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在没什么可烦恼了。我们不是生离死别。振作起来,我说,一定要振作起来。他拒绝振作起来,我离开了陷入忧郁的他。

6.这个小故事的结尾更说明问题。因为当我们一个月后再次相见时,我们的谈话对了解英国人的性格很有帮助。我以责骂朋友的方式开始了谈话。我告诉他,他在一件如此小事上倾注多的感情是错误的,那样做是不恰当的。不恰当这个词激怒了他。什么!他吼道。难道你是像计量土豆一样计量感情吗?我不喜欢土豆这个比喻,但想了一会儿后我说道,是的,我是这样做的;而且我想我应该这样做。小场合需要少量感情,大场合需要大量感情。我希望我的感情是适当的。这可能像计量感情一样去计量它们,但这比你所说的把感情像泼桶水一样泼出去要好多了。他不喜欢水桶这个比喻。如果这些是你的观点,那它将把我们永远分开,他喊道,并离开了房间。很快他又回来了,补充到,不—你对整个感情的态度是错误的。感情和是否恰当没有任何关系,它只与真诚与否有关。我碰巧深深地感受到了它。我也表现了出来。我是否该深深感受它,这无关紧要。

7.这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我不同样它,我说我和他一样重视感情,在运用时却有所不同;如果在小场合我把感情都泼出去,恐怕到了大场合就所剩无几了,在生命的紧要关头就要破产了。主意破产这个词,我是作为谨慎的中产阶级中的一员讲的这番话,我们总惦记着欠的债务一定要偿还。都是,我的朋友代表了东方人的观点,东方人背后的传统不是中产阶级的谨慎,而是像国王般的慷慨大方与丰富多彩。他觉得他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就像约翰·布尔觉得他自己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样。对于物质资源,东方人的想法显然是不明智的。钱不是取之不尽的。如果我们花完或赠完自己所有的钱,我们就没钱了,而且必须承担那些令人不愉快的结果。但是,提到精神资源,他可能是正确的。感情可能是取之不尽的。我们表达感情越是充分,我们所要表达的感情也就越丰富。雪莱曾说,真爱不同于泥土或黄金,分隔不会使之减少。无论怎样,雪莱相信精神的财富是无穷无尽的,他相信我们可以大量的充满激情的在各种场合表达我们的情感,我们无论怎样表现悲哀和欢乐都不过分了。

8.在上面的轶事中,我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形象。现在我将从那令人眩晕和不熟悉的高度下来,回到笔记的正事中来。一条关于英国人慢性子的笔记。英国人表现的冷漠和不近人情是因为他的性子真的很慢。每当一件事情发生,他的大脑可能就快明白了,但过一阵他才能从感情上反应。曾经有一次,一辆马车载着一些英国人和法国人在阿尔卑斯山上行驶,当他们冲过一座桥时,马突然失控,马车挂着桥上的石头,摇摇欲坠,快要掉到桥下的山谷里。法国人吓得快要发疯了,他们尖叫着,慌乱的挥动着手臂,跌跌撞撞,正如法国人(遇到这种情况)常做的那样。英国人则安静的坐着。一个小时后,马车已经在一个客栈里停下来换马,到那时形式势已经完全扭转了。法国人已经忘了所有的危险,开心的闲聊着;英国人才刚刚开始感觉到刚才所发生的事,其中有个人精神失常,不得不上床休息。这里我们看到两个种族的人身体上明显的差别—一种深深的渗透到性格中的差别。法国人的反应迅速及时,而英国人则需要过一段时间才做出反应,因为他们如果那样做的话,马车可能会翻车。我们将一次又一次地主意到他们对这种事情超常的判断力。当灾难来临时,英国人的直觉是做好首先能做的事,尽可能地推迟对它产生的情感。一次,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表现很精彩。毫无疑问他们很勇敢---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但是勇敢和神经有一定关系,英国人的神经系统对身体上遇到的紧急情况做好了充分准备。它行动迅速,感觉迟缓。这二者的结合的确有用,具备这一结合的人多半都很勇敢。当行动结束了,英国人才能感受得到。

改革开放与中国人观念的变迁 篇6

2008年10月25日 00:00:34 来源:政工研究动态

中国人从遵从权威向平权开放的过渡,真正体现了改革开放在思想观念上的成果。□ 文 / 侯玉波

“社会变革和技术革新的加速发展,使社会上所有的个人和组织都越来越窘于应付,处理不当,将引起适应力的大崩溃。”这是阿尔温·托夫勒

在《未来的震荡》这本书中对社会变革与人的关系的阐述。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是人的观念的变化,这种观念的变化所带来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具体到心理学术语上,就是从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这样的转变不仅是思想启蒙的结果,而且也代表了人的社会适应性的增强。

◎从“遵从权威”向“平权开放”

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把中国人塑造成了遵从权威的典型。杨国枢先生在谈到中国人的权威取向时,对这一点做了生动的描述。他指出,中国人崇拜权威采取绝对化的倾向,这种绝对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们常常是无条件地崇拜,而且不加批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威是不会犯错的,或犯错是无所谓的,甚至是应该的,人们常常用“圣人也是人”来为权威的过错开脱。其次,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范围很广,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权威,那么在其它方面也会变成权威。这种权威泛化很容易形成“全能权威”的观念。最后,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在时间上也有绝对化的现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威并无时间上的限制,家长永远是家长,老师永远是老师,“一日权威,一世权威”。改革开放前,人们对毛主席的态度就是遵从权威的典范。30年过去了,看看现在的人,平等的思想已经成为每个人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小平同志带头执行的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就是这种平权思想的体现。看看现在的报纸和电视,老百姓对政府批评,学生对老师挑战,每个人都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放在30年前,是你想都不敢想的。因此,中国人从遵从权威向平权开放的过渡,真正体现了改革开放在思想观念上的成果。◎从“孝亲敬祖”向“独立自主”

强调对父母的尊重、孝顺、增光、赡养、继承志业、侍奉在侧等一直是中国传统孝道的要求。中国人有“父母在,不远行”之说,尊老、养老、敬老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为了强化这种孝亲敬祖的观念,中国人一直把孝看成是一个人人品好坏的标准之一。一个缺乏孝道的人在传统中国社会里是会被人嘲笑的。中国的家族主义就是以这样的传统组合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与行为倾向,中国人的家族主义体现在对家族的认识、情感和意愿三个方面:从认知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强调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以及家族荣耀;从情感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感及安全感;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顺从、为家奋斗、长幼有序以及内外有别等。正是在此基础上,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在运作上处处以家族为主,家族的荣辱重于个人的荣辱,家族的团结重于个人的自主,家族的目标重于个人的目标。在这里,家族主义所强调的个人服从团体的原则主要限于自己的家族,因而是一种家族集体主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家族式的集体主义逐渐被强调个人独立自主的观念所取代。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人口大流动,不仅是产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观念变化的结果。在新一代中国人的眼里,地域、家乡、宗族等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而靠自己奋斗,不必在乎他人怎么看的观点则越来越清晰,现在的人们知道,只要自己的行为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别人就无权指责。从我们所谓的80后、90后以及“非主流”身上,更容易看到这种转变。

◎从“安份守成”向“积极进取”

传统的中国人相信宿命,所以强调自守本分,与人无争、逆来顺受、不求进取和依赖亲友。这种宿命观是几千年来封建统治的基础,只有相信自己的命运是上天决定的,现实中的人才不会有非分之想。从陈胜吴广发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历代统治者都采用的是愚民政策,让老百姓安分守己以维持自己的统治。因为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老百姓就想尽千方百计来发展和别人的关系,通过关系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为了维持关系的和谐,个人要去做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并且在做人的时候要处处小心,要注意给他人面子,尽可能地避免冲突。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依亲疏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人们往往依据与他人不同的亲疏程度决定利益的分配。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着很强的互赖性,与他人发展关系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互赖性引起的回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以及鼓励自主创新,使得人们对关系的依赖大大降低。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通过个人积极努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从崔健的“一无所有”所表达的青年人追求、迷惘、愤怒和反叛,到超级女声的PK规则,不仅彰显了年轻一代对个人的关注,而且从客观上也推动了社会的革新。

◎从“宿命自保”向“尊重情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明哲保身、凡事利己而又靠运气的观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直是中国官场的通行准则。所以中国人一直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而明哲保身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不做事就不会犯错误,不犯错误就会不断升官。但改革开放真正意义上冲击并且改变了这种观念。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以及成就体现价值的观念使得新一代的中国人不再宿命自保,而是在发展中找寻自己的位置。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就是这种尊重情感观念的结果,这种观念强调以真实的感情作为交往的依据,而不再看重外在的身份和地位,强调个人的能力和价值观,为有能力的人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打破终身制,能上能下以及各种各样的准入制度,都体现了这种现代特征。

◎从“男性优势”向“男女平等”

传统的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男权社会,男女有别、女不如男的观念一直制约着女性的自我展示。尽管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像武则天那样的杰出女性,但封建文化对女性的制约和贬低却一时也没有停止过。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我们才从真正意义上开始倡导男女平等。改革开放给中国男女平等提供了一个最为广阔的舞台。一方面,社会给了每个人平等的机会,不论男女,只要有能力就给你机会。比如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得女性上大学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尤其是独生子女制度的诞生,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为女性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社会生物学家用性别比例来说明男女平等的机制,他们认为一个适当的性别比率是男女平等的基础。现在的独生子女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明白男女平等的含义,男孩女孩都一样已经被人们普遍所接受。

以上五个方面的变迁,正是中国人从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历程。这种转变与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总结出的个人现代性特征有相似之处。英克尔斯认为,现代性包括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个人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效率;重视生活和工作的有计划性;尊重事实和知识;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主张平等相处,追求自由和民主等。尽管不能把两种观点完全对应起来,但一些主要的思路还是很一致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观点不是把传统性和现代性对立起来看,而是把二者统一在每一个个体身上。认为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既有传统的影子,也有现代的特征,这种所谓的对比只是看传统性和现代性表现的程度。并且,随着人们对文化和传统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不断地意识到并不是现代性的特征就比传统性的特征好。比如对孝道观念的认识就经历了这样的转变,在特定的时候我们把孝道当作封建糟粕批判,但现在我们慢慢地认识到孝道是中国文化独特的维度,它是中国家庭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养老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五个方面的变迁的程度也是不平衡的,平权和平等的观念变迁的程度高,而和人际关系有关的观念的变迁则程度低一些。

中国人性格地图 篇7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京油子”、“卫嘴子”、“老深儿”、“辣妹子”、“江西老表”、“无湘不成军”、“江南多才俊”……这样的词汇。

中国是一个多省多民族的国家,每个省份的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给每个区域的人的性格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特性,使今天的社会群体变得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活力,也让960平方公里的锦绣大地变得更加精彩,呈现出一幅色彩缤纷的性格地图。

每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熟悉各区域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质等,会给自己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对于处理好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是大有裨益的。

个人有个人的性格、家庭有家庭的性格、国家有国家的性格。

性格決定命运,国民的性格决定国家的命运。

中国人与英国人的性格 篇8

还记得上中学时,我们经常要背一些文学常识,其中就包括:“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以前,我对于《大学》的了解,也就仅止于此。在短短几周对《大学之道与中国人的修养》这门课程的学习后,我开始真正接触《大学》,也慢慢体会到了大学之道对于我们的意义。

有很多人觉得,这些经典都是讲一些大道理,晦涩难懂,觉得没意思。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是这种感觉,可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地,我发觉其实读经典,也不失为一种反省自己、认识世界的捷径。其中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是金玉良言,都是千百年古老文化的积淀,是经得起反复检验和实践的。与此同时,对于经典的理解,不同的阅历、不同的环境的人,会有着不同的见解。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领悟也会变得愈发的深刻。

《大学》之中所包含的人生道理不胜枚举,在此,我就其中的一点——“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只为自谦。”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所谓使自己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欺。要像憎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想爱好美好的容貌一样,这就是说自己不亏心。不自欺、不亏心,也就是说,凡事要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就是自欺、欺人、被人欺。看完这句话真是让人觉得可气、又可悲。气的是我们的人生被说得这么的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悲的是这恰恰道出了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假”包围了。数字、报告造假正玷污着智商;食品、药品造假正玷污着生命;学历、学术造假正玷污着文化!我们的生活更被“不安”笼罩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良心与欲望挣扎中,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想做一个有良心的人,不自欺,不欺人,恐怕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能做到吧。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冯根生。冯根生是青春宝集团的董事长。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只是凭良心。冯根生的“良心”,是从一开始经商就培养起来的,因此在他的生命中根深蒂固,让他一辈子讲“良心”。冯根生14岁那年小学毕业,进了胡庆余堂做学徒,成了胡庆余堂的“关门弟子”。胡庆余堂,是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集巨匠、模江南庭院风格、耗白银三十万两与1874年创立的,他广纳名医和传统良方,以济世救人为宗旨。治病救人,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的,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极高的职业道德,因此,胡庆余堂对职业道德的教育近乎苛刻。曾经有一个留美经济学博士,带着先进的理念和学问来到青春宝,激情洋溢地向冯根生“指点江山”,盛言如今已经是WTO时代,市场风云变幻,要生存下来,必须懂得游戏规则云云。言论极其漂亮,附带不少崭新名词,言罢得意洋洋。冯根生没有多言,只淡淡问了一句,请问:“到底什么才‘游戏规则’呢?”博士闻言,面红语塞。冯根生对他说:“我在胡庆余堂学到的生意经有六条,第一戒欺,第二诚信,第三不得以次充好,第四不得以假乱真,第五童叟无欺,第六真不二价。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游戏规则’”。

冯根生说的胡庆余堂的六条生意经,无论是戒欺、诚信、不得以次充好、不得以假乱真,还是童叟无欺、真不二价,无一不是在凭良心。《左传》有言曰:“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对于屹立于制药与保健品行业三十多年不倒的青春宝集团来说,冯根生成功很简单,就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样,“我只是凭良心”。

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法国作家拉伯雷说,“没有良心的人等于一无所有”;俞敏洪也说,“就本人而言,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第一样叫做理想。第二样叫做良心。什么叫做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有良心的人会从你具体的生活中间做的事情体现出来,而且你所做的事情一定对你的未来生命产生影响”

上一篇:放飞梦想 超越自我 天宝同一首歌 LKD下一篇:电大人力资源管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