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2024-06-30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精选12篇)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篇1

美学是一个民族的知识, 信仰, 能力, 习性的复合体, 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内容。国家在发展的历史中都会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传统文化, 人类各民族都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创造了以旋律为主的、具有魔力的音乐艺术。中国音乐美学早在春秋时期已然提出众多范畴与命题,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可与古希腊相媲美, 但却发展得早熟滞慢。由于社会思想长期处于顽固的封闭型、保守性, 反对开拓、否定物质欲求、抑制创造革新, 造成音乐美学在内容上要求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 温柔敦厚, 形式中正平和, 无过无不及, 必然以“中和”为美。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我们说音乐美学又必须把音乐实践经验和各音乐学科的具体研究成果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 因为它是具有哲学性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不仅在为其提供哲学——美学的理论基础, 并从音乐观高度发挥其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音乐学发展水平, 重要的是看音乐美学的研究水平及其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影响和发挥作用的程度。我国当代的音乐美学之所以起步晚并屡遭挫折, 其思想根源基于此。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美学根源、变迁过程, 对民族声乐这一艺术的本质、创作、欣赏批评作全面的研究;进而, 从美学层次揭示民族声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当现代遭遇传统, 我们民族声乐艺术美学发展方向将何去何从?值得深思!提出适应民族声乐发展的美学理论以指导民族声乐的实践发展。

一、中国民族声乐美学应成为新时期当代音乐家研究的新命题

中国民族声乐强调“声情并茂, 以情带声”的歌唱美学原则与形体表演合为一体, 形成字正腔圆、形神兼备、唱表结合、载歌载舞的艺术特质与美学体系, 民族声乐艺术有如一支奇葩, 在世界音乐园地熠熠闪光, 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其群众基础广泛、实力雄厚、群英荟萃的专业演唱队伍推动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 当代民族声乐美学特征尽显。声乐艺术的审美有它自己的时代性、民族性与阶段性的差异, 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 产生了中西不同的声乐艺术。中国古代音乐以“和”为境界, 追求意境的清幽、淡远、空灵与雅致, 数千年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中国音乐中横向旋律的丰富变化与高度发展, 使得中国人在审美中特别注意旋律美, 对歌唱艺术的评价, 特别注意音乐与语言的结合, 讲究咬字与韵味, 强调歌唱者声音的特质与个性发挥, 强调自然真切。

带着直接相关的的专业技能、知识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理论性的指导而加以解决。研究民族声乐艺术美学之特殊规律必要性。

关于民族声乐发展历史的研究。首先, 对于“民族声乐”进行概念的界定, 因为这关系到研究的对象;其次, 对于“发展历史”做时间上的限定, 即从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美学的提出到当下的声乐发展, 前后近2500多年的历史;最后, 梳理当代民族声乐所发生的变化, 横向上包括唱法、作品, 纵向上包括每一时间段的代表人物、代表剧目等。

第三, 民族声乐发展历史与审美变迁的必然联系。艺术是人类理想的表现, 它是由精神的必然而产生的, 但现今, 功利盛行, 科学发达, 艺术越来越失去了它的意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每一阶段民族声乐的进步与变化都与人们思想领域中的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是统一的, 它们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为前提的, 为什么唱法的进步、作品的丰富反而造成了当下“千人一面、千歌一腔”的局面, 这与人们的审美是否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 对此作出理论上的研究与解释, 有利于民族声乐的继续发展。

最后, 从民族声乐演唱的唱法、形式、作品等三个方面探索近年来的审美嬗变。所谓“唱法”, 实际上包含技法诸元 (包括发声技术技巧) 与文化诸元 (包括语言、习俗、音乐风格) 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声乐训练本身, 科学的唱法和技巧是共性, 是中外各种唱法所共有的。中国的民族唱法也有其科学性。从基本声乐训练的科学唱法来说只有一种, 这是世界各个学派所共有的, 中国的戏曲、曲艺、民歌、歌剧和创作歌曲的演唱方法的基本训练也不例外, 只是由于语言、风格、情感、表演、气质等方面, 各个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差异。不同的风土人情, 不同的欣赏习惯, 会产生出不同的个性和特色, 从而在唱法上也随之而发生变化。至于形式与作品, 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变化, 各种形式、各类作品统统被搬上了舞台, 这其中有的顺应时代潮流, 有的逆水行舟, 民族声乐的价值取向是市场经济下声乐演员、教师及学生都无法回避的, 也是十分尖锐的现实问题, 文化和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趋利思想”亦有十分突出的表现, 具体表现在关注共同性, 淡薄个别性;追求出镜率, 忽视成功率;追逐商业性, 不管艺术性等, 凡此种种, 都决定了年轻的歌手必然要不断地重复着低层次的歌唱, 不断地重复生产着演唱艺术赝品。人们的心中有多么美好的声音, 便能唱出多么漂亮的声音;人们心中有多么美好的向往, 才能表达出多么美好的情感。研究民族声乐艺术和美要顶住时代的需要和风尚, 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

如今, 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是需要领军人物涌现, 才能够使中国唱法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更高、更快、更好的发展与创新。现以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杰出代表宋祖英为例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正确运用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理论与原则, 指导当代的声乐美学表演实践。针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正确运用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理论与原则, 指导音乐实践。中国民族声乐美学的现代性与传承性理论研究与应用价值的广泛应体现当代特点与特色!

二、以宋祖英为代表实证的中国民族声乐美学

现以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杰出代表宋祖英为例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正确运用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理论与原则, 指导当代的声乐美学表演实践。

歌唱家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鸟巢、世博园、台北“小巨蛋“等系列独唱音乐会精彩定格在世人脑海中挥之不去, 回味无穷。其独具东方魅力出色地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并形成广泛的影响, 其代表作品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民族声乐美学的传承、拓展和再创造的轨迹, 她的演唱技巧注入了时代音乐艺术技法, 形成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 对众多作品的发掘、引申、赋予创新的内涵、新的生命。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美的研究开拓了新领域, 并奠定了相应的民族声乐美学基础, 引发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嬗变问题的思考。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 与一度创作的关系、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历史演变等等, 都是音乐美学所应研究的问题。其研究不仅具有理论的意义且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它将对音乐实践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指导和影响作用。特别是关于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音乐行为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其研究要求研究者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一方面全面科学地阐释民族声乐艺术的社会性质, 又不要脱离社会需要的倾向。研究它们所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和哲学的背景和原因, 遵循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统一原则, 审慎批判鉴别其可取之处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 民族声乐美学必须最终地服务于音乐表演实践, 从而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更要丰富和充实艺术哲学——美学的内涵, 使其丰富、生动和具有概括性。

宋祖英, 中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独具东方声乐艺术魅力的系列独唱音乐会精彩定格在世人脑海中, 感悟着宋祖英展露的艺术魅力及透过音乐彰显出的艺术信念和精神境界, 她吸收继承而且革故鼎新, 令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承中求变, 在求变中升华, 展示出一个新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态势。宋祖英先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悉尼歌剧院、北京鸟巢、上海世博会、台北小巨蛋等舞台烙印东方神韵和民族符号。在国内、国际舞台获得的美誉, 说明宋祖英追求的中国唱法的尝试是极为成功的。同时, 把对市场化的生存机制探索性的思考和成果袒呈在观众面前。本文对其民族声乐艺术美学尽可能全面地进行阐释与分析。

(一) 宋祖英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思考

宋祖英声乐表演的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统一。所谓“得之在俄顷, 积之在平日”。正确的歌唱方法不仅使宋祖英随心所欲驾驭喉咙这一乐器, 发出优美的音色音响, 且有助于她的人声与器乐和音与声和、声与意和, 从而达到人歌合一之境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声乐表达产生气韵生动的艺术感染力、人歌合一的大和之美。声乐艺术离不开技术与技巧, 演唱中手、眼、身、法、步、姿都有美学问题, 而且与表演的质量、表达的成功与否有密切关系, 这是声乐表演艺术犹如鸟之双翼、技艺齐飞。声乐表演领域, 具有技术美特征, 无时不在其中贯穿技术美学要求, 歌者通畅圆润的嗓音、在旋律中的音阶跳跃华彩等技术训练是有序的, 追求作品的完善完美的传达亦为技术美学范畴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非常重视音乐表演的投情, 且要求这种投情必须建立在解读曲意基础上, 根据艺术表现需要, 其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 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之境界。优雅、弹性、张力的音色, 集科学民族文化时尚于一身的宋祖英的唱法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又符合多元文化并存的中国个性化声乐发展之路。

庄子通过“庖丁解牛”之故事以艺喻道, 对技术超越进入道的境界, 引发笔者对于民族声乐表演中技与道关系的深思。阐释“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技进乎道的境界, 体现由技术所成就的艺术性效用, 展示了纯熟技术的艺术美。超越技术的实用性而产生的可供精神享受的艺术性, 可以视作中国声乐技术美学的源头, 把美学运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中, 艺术审美能力必然也是技术审美能力产生的结果。当演唱的作品内涵与律动融入生命体验中, 使曲中有我、曲即为我, 进入人歌合一、曲我和一的“道”之境地, 令人体会到超越技术、气韵生动得“道”的艺术状态, “得道”而“忘技”, 完成对技的超越, 也意味其心、曲谱、歌喉“三位一体”, 达到高度的默契与统一, 理想化的表达、精神极为自由的畅神境界当下形成。宋祖英忘我的演唱进入“心游、畅神”之状态, 其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独到的语言提炼、细腻悠长的个性化演唱本色与受众者真诚交流、直达心灵深处, 引起强烈及深深的思想共鸣。其间的灵悟, 随处可见, 正是中国传统美学倡导的气韵生动的生命状态与艺术精神。

从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民族声乐传承、拓展和再创造的轨迹, 她的演唱技巧注入了时代音乐艺术技法,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 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标杆和绚丽景观。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特别是在观念、技法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和谐清雅的声音之韵, 令人悠然神会、余味无穷的韵味之韵, 宋祖英具有国人喜爱的气气韵与特质, 符合当代人声乐审美需求, 使声乐表演艺术具有憾人心灵的审美价值。

声乐技术美学超越技术, 二度创造的自由境界创新、技与道的关系、探索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技术的美学、艺术家的表演美学个性是中华文化传统在艺术特征方面的独特体现, 以上等问题的探讨抛砖引玉给予我们有益的启迪, 歌唱家宋祖英为建立中国声乐表演美学提供宝贵的实践与理论资源, 值得我们梳理、探索和深究。

(二) 宋祖英作为文化使者使民族声乐艺术在国际舞台绽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表演美学有所变化, 特别是声乐表演艺术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对声乐表演发展发挥主要作用, 全面继承发扬人类历史上优秀声乐表演艺术传统, 把美学观念在更高层次上加以综合。我们缺少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声乐表演艺术家, 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表演大师, 引领新的艺术导向。探究声乐表演艺术的新途径, 重新认识声乐艺术美的积极因素, 给予表演者处理作品更多的空间。把表演的趣味性与严肃性结合起来, 打破固有的美学观念的局限性和弥补不足。民族声乐艺术借助现代技术传媒手段对社会生活做强力影响和辐射, 逐步形成为主体与主导艺术的过程中, 在走向精神文化实践角度做以调整, 把理性主权回归人性。

宋祖英代表作具有先进艺术美学导向。并一直遵循着对作品质量的苛刻追求, 对众多作品的发掘、引申、赋予创新的内涵, 体现着创造性表演的美学观念。时代精神和风格使其表演创造不断焕发出新光彩, 作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歌唱家, 曾经多次走出国门在世界级音乐殿堂演绎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 赢得欧洲乐坛的广泛赞誉。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歌文化的内涵和中华民族的优雅气质, 让中国民歌受到世界观众的感知和认同。文化艺术要打“民族牌”, 推进民族文化平等和保持文化丰富性才能增强文化自主性并抵制文化殖民, 大力发展与保护

计算机音乐创作与传统物理发声音乐创作的结合探究

■朱鑫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音乐与科技的结合越发广泛。在音乐创作的手段与应用上, 现代音乐的发展也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非物理发声原理音色建构的电子音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与革新, 在物理发声原理乐器音色为主的音色中也融入了电子音色的成分, 音乐也从此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传统物理发声原理音色与计算机参与建构的电子音色结合中, 勇于实践的音乐家们提供了众多的结合手段, 为新世纪音乐的发展与开拓提供了色彩斑斓的意象与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电子音色;传统物理发声原理音色;新世纪音乐

随着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而实用的工具。而计算机音乐作为音乐学与科技学学科交叉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对当代音乐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计算机音乐以蓬勃之势向前发展着, 它的出现给以传统物理发音为主的音乐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为音乐张开了一双更加多彩的翅膀。

本文以音色为出发点, 分析研究计算机音乐创作和传统物理发声音乐的原理及音色特点, 并对二者的结合进行阐述。

一、传统物理发声音乐的原理与音色特点

这里所说的传统物理音乐是指由传统声学乐器或人的声带振动发声而产生的音乐, 它以一种具体存在的的形式表现给听众。

民族文化。开放型的思想实现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国际化, 为中国优秀作品走出去拓展国际影响发展道路。宋祖英在2011年“母亲节”放歌台北“小巨蛋”。在央视“天涯共此时”栏目接受采访时, 宋祖英与音乐会艺术总监徐沛东说过这场音乐会的举办, 是通过《龙船调》等声乐作品使台湾人民认识和了解大陆的音乐、文艺状况、生活状态等等方面, 通过《母亲您真伟大》等作品发出爱的光芒, 凸现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添风采。

歌唱家宋祖英将本民族历史文化、社会积淀、血脉情感以及共同审美作为全部创作的精神核心, 这也使得民族声乐艺术不但在本世纪, 且在整个音乐历史上都留下独特而动人的一页, 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表达至极致, 探索中国声乐技法既要力图开拓体现中国文化的特殊气质, 又使民族声乐艺术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 增强民族自豪感, 是真正意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作为职业歌唱家做到从修养到技术适应更多时代、地域和不同中外声乐作品使演唱既有中国风格特点又能与世界声乐艺术的审美共性相接轨。中外、古今音乐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艺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相通的, 属于全人类的。真正的艺术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对话。不仅与古、今国人对话, 且与后人及国外洋人、族人对话。不仅中国老百姓接受、喜爱, 也受到西方的肯定、赞扬。歌唱家对中西双方的传统歌唱技法的涉猎、学习, 在歌唱优势契合、融合促进演唱者审美与歌唱技法的中西合璧, 使民族声乐的归属走向理想化道路。歌唱家宋祖英的成功更应引发从事声乐教学和即将成为从事声乐表演艺术的人们, 无论站在何种平台, 都要立足现实, 不断借鉴他人成功之处, 不断探索与实践, 推动中国民族声乐事业不断发展。

(一) 传统物理音色发声的原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击鼓而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鼓皮的振动、弦乐乐器由于琴弦的振动而发声、管类乐器由于管内的空气的振动而发声。振动的幅度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振动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 发声体振动延续时间的长短决定了音值, 发声体的材质、结构等影响了声音的音色。例如:小提琴在强奏时会给琴弦施加稍大的力, 力度的大小决定了振动幅度的大小, 也影响了声音的响度;女生的音调一般比男生高, 是因为声带的振动频率比男生快;在钢琴上弹奏跳音时琴弦振动持续的时间比弹奏保持音要短;吉他的音色与木材选用的优劣程度有很大联系。

综上, 新时期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演唱的观念与色彩:民族声乐艺术的声音概念和演唱技巧运用方法, 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工作者争论的焦点, 也是大家多年来努力探索钻研、学习追求的对象。千余年来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在历代官学、私学和民间交流的传承衍化中, 无论是对声音的锤炼修饰, 还是发声技巧的运用, 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 形成了本民族演唱的风格特点和系统理论。但在五六十年代也带来了不利于学习、提高、发展的“土洋之争”, 排斥西洋先进的的发声技巧。实际上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唱法和理论上都存在着去芜存菁, 不断提高、发展、补充的问题。新时期的民族声乐, 声音讲究有明亮清澈、圆润柔和的音色;有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持控制气息;保持吸气的状态歌唱, 喉头位置相对稳定和喉咙的放松打开, 使声音和气息流通顺畅;有充分的头腔共鸣和浑厚结实的音量。在表现力上, 能使宽厚与纤细、泼辣与轻柔相结合。这样明亮圆润、音域宽广、有光泽、穿透力的声音, 加上中华民族独特的东方气质、含蓄隽永的美和感情细腻的表达、清晰明了的吐字, 也就是我们近年来经常在电视或剧场的音乐会上和电台、唱片中看到和听到的演唱方法。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在新时期最大的特征是作品演唱表现处理上丰富新颖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它的时代气息和民族色彩, 形成了它特有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历来就是以准确清晰的语言、优美秀丽的声音、真实细腻的感情三者高度统一有机结合, 以字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来打动听众。特别是是词意、情感表达的细致、深刻, 更是独具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篇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各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必须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作 者:王东星 李文孝 Wang Dongxing Li Wenxiao  作者单位:王东星,Wang Dongxing(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李文孝,Li Wenxiao(齐齐哈尔第四十二中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刊 名:理论观察 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G0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 中国传统节日经典美文

★ 中国元宵节传承意义

★ 中国8个传统节日及风俗

★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

★ 中国传统节日过年作文

★ 描述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作文

★ 母亲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论中国版画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篇3

前言

我国的版画是在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孕育产生的,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使版画与时代的融合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中国版画的概念及历史

1.中国版画的概念

虽然身为中国人,但是大多数人未必会知道版画是什么。所谓的版画一般是指刻在木头、铜等材质上的一种画,当然,除了用刀刻以外还有一种叫做套色漏印。通过刻画然后上色,这样的画不仅有很好的视觉效果而且还带着木头特有的淡淡清香,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嗅觉或触觉上都能给人一种普通美术作品无法传达的舒适。

2.中国版画的历史发展

中国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汉朝,在后来的唐朝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到了宋元时期,中国版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刀法锋利,在内容上与当时的普通绘画作品同步,倾向于山水画,寄情于景;明清时期的版画可谓达到了中国古代版画的顶峰,版画艺术家分成了不同的流派,各种内容的版画欣欣向荣,特别是小说的插图、刻本等尤为繁荣。到了中国近代,版画的发展常常是复制前人的作品,在时代的推动中,虽然现代对于版画的发展有了些许创新,但仍然未能爬出传统版画的困囿,因此对版画的传承与创新迫在眉睫。

传承与创新中国版画的措施

传承与创新中国版画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努力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义务。那么选择正确的传承方式尤为重要,如何创新也需严谨对待。

首先我们应该做好版画的基础教育。现在的学生大都接触不到版画这门艺术,因此,我们可以加强版画的基础教育,也就是说可以在小学里开展版画教育的课程,传授一些版画的基础知识给学生,让他们对版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开展版画的实际绘画,让学生亲手体验绘制版画的过程,对版画有个更深的了解的同时体验动手的乐趣。

其次,版画的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版画之所以不被人们关注,很大程度上与宣传力度不够有关。有关部门可以多组织开展版画竞赛,电视台多进行版画宣传,展览馆定期对优秀版画作品进行展览,同时还可以鼓励有兴趣的人参加版画培训等,通过这些手段真正发挥出版画的大众性特点,让版画真正成为民族艺术。

最后,版画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传承版画的过程中出了复制以外还应记录时代,对版画内容进行丰富,同时还应将版画的绘画技巧、所运用的材质、技术与新兴的科技相结合,体现时代特色。例如:计算机网络可以与版画相结合,利用版画的内容创作动画,这不仅能传承文明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两全其美。创新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环节我们才能使版画不被时代所淘汰。

中国版画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版画是中华民族上千年来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它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的版画无论是在历史研究、文化研究还是传统艺术研究中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价值。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有义务去传承它、创新它,让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1.传承与创新中国版画是现实的要求

之所以将版画称之为中国版画是因为它起源于中国,可是,在不断地发展中,中国已经被其他国家夺去了版画发展最快最好的国家之称号,原本属于我们的荣誉落在了别人手里,这也不得不让我们开始反思在我们的版画传承与创新中所存在的问题。版画最典型的一个特征是复制性,但是目前的版画发展中正因为复制的太多而限制了新元素进入版画,版画停在原地无法向前发展。另外,版画虽说是大众性的艺术,可是在现代社会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接触过版画,它已逐渐失去了其大众性的特点。由于以上问题的出现,版画的发展与创新具备了现实必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传承与创新中国版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途径

版画作为非物质文化之一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文化、经济、政治三者同等重要,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更是特别吃香。发展与创新版画可以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传承版画、创新版画可以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到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接替我们时不至于出现连版画这个词都未曾听过的情况。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仅需要现代艺术,也需要承载历史、积淀深厚的传统艺术,总之,传承与创新中国版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途径。

3.传承与创新中国版画有益于增强民族意识

传承与创新版画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一个民族的事,它可以增强我们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传承版画还可以使世界人民重新从另一个方面对我们刮目相看,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一缕属于自己的光彩。

结语

版画是承载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载体,它体现了中华儿女智慧与巧思,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韵,是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它、创新它是我们每个人都义不容辞,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广大读者意识到版画的独特魅力,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去接触、发展甚至创造它,让它能继续代表着中国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中国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设计 篇4

在老字号已逐渐被视为中华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发展的人文见证的今天, 对如何振兴和传承老字号, 时下也是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但老字号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处境艰难, 逐步没落, 并与现代品牌资产上的差别的现状也是不言自明的。要振兴老字号, 不论是企业家、社会、文化界基本上都认同了一点, 即走现代品牌化道路。从根本上进行产权改革、制度再造, 为老字号注入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在文化上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实行全面创新, 实现向现代品牌的转换。针对传承与创新这样的要求, 老字号的产品设计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因此, 现本人以百年老字号“内联升”为例, 从产品的创新设计角度来谈一些看法。

老字号“内联升”始建于公元1853年 (清咸丰三年) , 创始人赵廷系天津武清县人, 早年在一家鞋作坊学得一手制鞋技术, 又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后来, 由京城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万两白银入股, 资助赵廷开办鞋店。这家老字号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已经成立为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 总店坐落在北京繁华的前门大栅栏商业街34号 (图1、2) , 以生产制作千层底布鞋而闻名中外, 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手工制作布鞋的生产企业, 销售形式零售兼批发, 企业性质为股份制企业[1]。老字号内联升要发展, 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在。

一、来自四个方面的挑战

1、需求方面:

改革开放后, 受西方文化影响, 中国消费者的着装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与西方国家越来越同化, 充满时尚、品味、特殊文化韵味。能给人们带来全新感受的鞋类产品, 更能受到主流消费者 (女性和年轻人) 的青睐。而“内联升”的产品明显没有跟上社会和消费变化的步伐 (见图3) [2], 致使其消费群体急剧萎缩,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2、科技方面:

现代的制鞋技术已经机器化, 规模化, 且加工技术更新速度加快, 从而促进了产品更新换代速率的提高, 并缩短了市场生命周期。而内联升固守“千层底”等传统工艺, 自身缺少技术创新, 有很大局限性;另一方面, 大量的延伸产品采取委托研发和加工, 缺少严格管理和自身“造血”能力的加强。实际上, 很多老字号的没落是从工艺技术被淘汰开始的, 工艺技术被淘汰了, 老字号也就剩下空壳了。

3、竞争方面: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 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国内外服饰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异彩纷呈、五光十色, 品牌云集且层次分明, 也就是说老字号“内联升”的产品和服务有了越来越多的“替代品”。

4、体制方面:

来自僵化的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挑战。 (专业原因, 在此不展开论述)

二、百年老字号的自身优势

1、中华老字号“内联升”品牌在一百多年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 积淀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同时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消费者认知以及口碑基础。因为特殊的产品与服务, 忠诚的顾客, 世代相传的良好商誉和文化有利于“内联升”形成独特而有潜力的国内外市场;

2、如果将现代的制鞋技术与老字号传统工艺技术成功对接, 给老字号经营注入活力, 那将有利于“内联升”迅速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3、老字号“内联升”的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已具备较好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三、服装服饰品牌发展的大趋势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品牌核心竞争力都是一个品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而在服装服饰类企业里, 产品的风格和设计是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我的专业学习、实践过程中, 也多次对中国服装服饰市场进行调查, 如在新浪网的调查问卷结果中显示, 中国消费者对服饰品牌的风格和设计期望值最高, 也会主要因为这个因素来决定是否购买;同时在购买过程中品牌的品味、产品的品质、品牌的服务品质以及购物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因素可以让消费者判断此品牌是否值得信赖。

近些年, 随着民族风的盛行, 东方文化被世界所瞩目, 在服装服饰方面, 中国的文化元素频频被世界著名服装服饰品牌及设计师引用, 特别是国际著名奢侈品牌Dior, 更是在近几年的发布会中把中国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然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我们本土却没有被很好的开发, 怎样把民族的东西推向世界, 与世界时尚界接轨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老字号品牌产品的创新思路

就内联升而言, 整体上要保持原有产品类别结构及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 针对现有销售不畅的时尚女鞋部分进行改造, 在中国传统的鞋文化和手工艺中融入时尚的流行元素, 以吸引年轻时尚女性, 扩大目前内联升的消费群体, 使内联升步入国际百年品牌的产品结构模式轨道。具体分析如下:

1、“内联升”产品结构及其销售状况

(1) “内联升”目前的产品结构有两种分法, 一是男鞋、女鞋、童鞋、工艺鞋等。另一种分法是布鞋类、料鞋类、皮鞋类、拖鞋类。其中布鞋类、拖鞋类产品大概占全部产品的50%, 料鞋类、皮鞋类50%。而仅占产品比重50%的布鞋类、拖鞋类销售量却占到了企业整个销售量的90%以上。料鞋类、皮鞋类产品严重滞销, 积压了大量企业资金。

(2) “内联升”的料鞋类、皮鞋类产品就是普通老百姓概念里的时尚鞋类产品, 是“内联升”根据社会发展所开发的产品类别。但由于在开发过程中盲目跟随市场和消费者变化, 没有很好的结合品牌自身资源, 而且大量地采取委托研发和加工, 致使产品没有特色, 目标消费群体的定位不准;在与其他时尚鞋类产品的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

2、“内联升”产品的改造思路

(1) “内联升”产品线中的布鞋类、拖鞋类产品延续了中国的传统工艺 (见图4) , 目前消费群体比较稳定, 并有很好的口碑, 是品牌下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改造过程中应该保持原貌, 以保留忠实的品牌消费群。

(2) 时尚男鞋类产品变化较慢, 品牌竞争的实质主要是精细的工艺和高质量, 对目前的“内联升”来说不是强项, 因此可以作为成功改造时尚女鞋产品后的改造内容。

(3) “内联升”产品改造的具体思路应为: (1) 时尚女鞋紧跟时尚, 品牌竞争的实质是款式和品牌风格, 有强烈的品牌个性就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 中国鞋类的经典元素是千层底和刺绣, 这也正是内联升品牌的精髓所在, 能把这两种元素与时尚完美结合起来就能够创造出个性十足的时尚品牌, 而LV、Dior、Gucci也正是基于此才征服了全世界女人的心; (3) 改造部分产品占内联升总产品份额15%, 以保证品牌的正常运营, 随着新上市产品消费者认知度的加大, 逐渐辐射影响其它产品类别; (4) 锁定目标消费群体:25~35岁追求时尚个性的都市女性, 她们有文化, 有品位, 对喜欢的时尚产品不惜投入金钱。同时对周围女性有时尚带头作用, 能影响并带来更多的顾客; (5) 锁定产品风格:时尚、个性、富有民族风格, 含蓄中不乏张扬; (6) 锁定产品基本特征:千层底+中国刺绣 (或中国传统面料) +时尚元素。

综上所述, 老字号“内联升”在向现代品牌转换中, 其核心价值———舒适的千层底布鞋也要与时俱进, 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体现时代精神、满足时代需要。而这其中, 产品的创新设计又是核心中的核心, “内联升”等老字号在产品创新设计时也应忘掉自己的年龄, 大胆地进行有前瞻性、突破性、兼容性的设计。当然, 即便老字号品牌产品勇于改变, 也要坚持品牌理念的一致性, 不能随便进行与核心品牌价值相抵触、相冲突的产品创新, 这也是品牌产品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准则。当老字号用一颗年轻的心, 以崭新的面貌去吸引年轻一代的顾客时, 这样百年的老字号也就有了新的生命。

摘要:本文主要以百年老字号“内联升”的产品创新设计为例来分析如何振兴老字号企业。提出老字号的创新设计要在发掘和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进行演化并推进优秀文化的发展, 进而为老字号向现代品牌转换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龙文振.振兴老字号应拓宽思路[J].中国信息报, 2006, 6, 21.

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篇5

蔡毅强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戏曲。

传统文化中的戏曲

传统文化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经史子集》。经,指的是四书五经;史,指的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子,指的是老子、孟子那些;集,指的是汉乐府、小说。以前主要是通过口头传颂,文字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主要通过文字、语言、舞蹈呈现与传播。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千多年前的字,现在还在传颂,不得不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戏曲,正是结合了剧本、服饰、唱腔等传统文化的元素。“戏曲是以故事、人物、情节为核心,重新组织运用了歌唱、道白和动作等。”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宁宁说。

在早些年,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当时各地农村都有自己的戏班子来固定排一些戏,表演给当地的农民,这些农民自己也唱。于是,从早期临时的民俗戏剧表演到之后有固定场所的演出,久而久之各地就形成了固定的戏班子为当地农民演出。单纯靠口口相传非常难得,在传承的过程中,各个地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逐渐发展成为各种地方戏。这是传统文化中早期戏曲的呈现、传播与生存。自元明清以来,传统诗乐舞一体的乐舞形态又进一步变化,演绎成为戏曲形式。明清时人们认为,戏曲是“古歌舞之变”,明代人认为周代《韶》《武》之乐是传播圣人事迹的一本戏曲。

谈及传统文化中的戏曲,首先会想到京剧,想到梅兰芳先生的京剧与昆曲。但在当下,提及京剧与昆曲的现状,会发现当年梅兰芳先生最爱的昆曲的传播力度远不及他的京剧。

提到现状就不得不提到京剧与昆曲的起源。

京剧非常年轻,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中期(乾隆末,嘉庆初)四大徽班入京,得到了当年清政府的支持。当时,宫里纷纷学唱,形成了一股热潮。最早进京的徽班是“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诸班陆续进入北京,徽戏也就在北京扎下了根。“四大徽班”进京后,又融合了汉调、昆曲、秦腔等地方戏的唱腔和表演,逐渐发展成了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很多地方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晋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曲多方面的影响。昆曲唱腔柔美,载歌载舞,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但曲高和寡的“百戏之祖”——昆曲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痛追年少乐,不许俗人知。”唐寅的诗句,恰恰了表达昆曲的态度。到了20世纪中叶,这个古老而优雅的艺术形式濒临了最大的困境。1956年,由政府出资组织编排了昆曲《十五贯》。起初主要是演给官员看,随着演出的进行,慢慢唤起一部分人对昆曲的注意,周恩来讲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就是指《十五贯》这出戏,若是当年没有这出戏,昆曲命运难测。众多老一辈戏曲艺术家大多是从昆曲开始学起的,他们在昆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梅兰芳先生也是如此。在梅兰芳先生那个年代里,京剧以其更丰富的表现方式以及更直观的感染力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这也就是大多数人听过梅兰芳先生的京剧多于昆曲的原因。

传统戏曲的创新

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思想创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需要繁荣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当下,不断有古典戏剧融入当代新元素,笔者为此登门拜访了著名媒体人,海航集团艺术总监、海航新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杨浪。当谈到在古典戏剧中融入现代元素是否逐渐成为戏剧流行的新趋势时,杨浪说:“戏剧一直在创新,古典戏曲也是如此。”

梅兰芳先生就是一位勇于创新的艺术家。30年代梅先生赴美国演出,就作出了一个很大胆的改变,他表演的“圆盘舞”让当时的美国人十分惊奇。梅先生在戏台中央放置了一个电机带动的转动的大圆盘,自己则站在转动的圆盘上逆向跳舞,这是80多年前的美国前所未有的演出,在座的观众无不被梅兰芳先生的优美唱腔、柔美身段以及大胆创新所吸引。

中国的戏曲一路走来,无时不刻不在改变,在新的文化中继承优秀的部分,并且予以弘扬。在古典戏剧中融入新的元素是有“度”的,这个“度”便是不能改变传统戏剧的“魂”。“我与一些国家大剧院的老艺术家谈过,其中有林兆华导演,大家一致认为,戏可以改,但是不能失了传统戏曲的原貌,唱腔不能变,身段不能变,这也正是京戏的‘魂’。京剧回到老的传统戏这一套传统不能变的,传承瑰宝。甭管苏白、京白、韵白,因为语言是当中反映生活的语言。”杨浪说。所以,现在的戏曲中也渐渐有网络语言的植入。

目前传统的戏曲主要集中在国有院团演出,比较熟悉的像梅兰芳大剧院、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等等,老的艺术家以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酷爱戏曲的戏迷票友们的注意力。通过在这些剧院与正乙祠戏楼看戏,对比可以看出,往往这些国有剧院的观众都是年龄偏大,年轻人占的比例相对较少。而年轻人则喜爱有年轻人特色的东西,正乙祠戏楼的戏恰恰就是在保持传统艺术精髓的前提下,做了适合当下观众欣赏的改变,推出了新观念京剧。新观念京剧恰是相对传统京剧而存在的概念,是根据京剧自身的艺术特点,运用全新表现手法诠

释京剧本质形态的艺术形式,旨在使古老的国粹艺术在当今时代能得到更多的审美认同和情感交托。“我敢说,虽然正乙祠戏楼中没有名‘角’,但是排出的戏受到了咱们票友以及更多年轻人的认可。也算是用咱们自己的方式将梅先生的京剧、昆曲带给了更多观众。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抓住了当下的流行趋势,适应了更多观众的需求。”杨浪说。

戏曲文化的现状

“2012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中戏剧类观众仅为57.9万人,其中京剧类观众40.6万人,地方戏类观众17.3万人,仅占2012年全市113家营业性演出场所观众总人数1100万人的5.26%。可见现代人新的审美体系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

戏曲类观众少,与剧场限制因素有关。同时,戏曲与相声、二人转等演出形式不同,观众数量有限。现在观众大多被好奇心吸引,演员中不乏“一脱成名”者,这当然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传统文化中的戏曲从来就是一腔一调讲究“把式”。“越是受众少,越是曲高和寡,越是要做精,越是要做细,越要做尖端。”杨浪说。

正乙祠戏楼是300多年的老戏楼,不过才200多个座位。梅兰芳大剧院不过才2000多个座位,长安大戏院也是2000多个座位,北大的剧场也只有2000多个座位,国家大剧院把所有的场子的座位加起来不过才6000多个。中国传统的戏曲,限于场地要求,没法像电影那样通过院线在同一时期场场放映,咱们的戏曲,都是通过每位艺术家、每个“角”亲身演绎出来,而亲身到现场欣赏的,不得不受到剧场的座位限制。

2013年我们迎来了新一届两会、新的国家领导人,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方针,政府报告中和代表委员参政议政中不断提到文化“走出去”如何走、艺术应百花齐放、高雅艺术如何走进百姓等议题。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更需要有新发展、培养新观众。可能大家会觉得现在在年轻人中间不流行了,年轻人不喜欢戏曲。但毕竟中华民族的戏曲是流传了几百年的东西,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喜欢、热爱这门古老的艺术。“现代人精神压力较大,年轻人往往欣赏重金属的节奏性强的音乐,所以大多数年轻人追流行音乐去了,这个没有错,流行音乐我也喜欢,接受一个多元的文化要比单一的只接受一种文化要好。”杨浪说,“但是,咱们的国粹,咱们的戏曲始终会有人喜欢,会有人传承。现在在地方,都有自己的戏曲学校,近几年都升为戏曲学院了,专门教授地方戏,都是些老艺术家,自己唱不动了,到高校里去教学生了。他们的学生,渐渐地活跃在舞台上,继续弘扬咱们的传统文化。”所以说,观众比例少,并不奇怪,接下来戏曲类观众依然会少。但是,咱们的文化,咱们的传统,始终都在被传承着。当然,这与咱们的国策有关系,尤其是十八大之后,文化强国成为了一项重要国策,传统文化更加得到了弘扬,成为了文化软实力。

传统戏曲有了新观众

看过梅兰芳大剧院的昆曲《西厢记》、正乙祠戏楼的京剧《梅兰芳华》和《凤戏游龙》,仔细对比,不难发现传统京剧、昆曲与新观念京剧、昆曲受众并不一样。而当代的新观众更加倾向于新观念戏剧。杨浪说:“正乙祠里一定要原汁原味的重现梅大师传统的唱腔、身段、服饰。”

梅葆玖先生非常喜欢正乙祠戏楼里的戏,当然不仅是因为正乙祠戏楼是当年梅兰芳先生驻场演出的地方,而且是个300多年的老戏园子,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基本完好无损的纯木质戏楼。有学者称它为“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的确纯木质的正乙祠戏楼适合古香古色的演出。“你提到的《凤戏游龙》,《梅兰芳华》,这是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新观念京剧。《梅兰芳华》正是原汁原味的还原了当年梅兰芳大师的经典选段,一招一式都是当年梅兰芳先生的样子,中间加入了‘念白’贯穿所有剧情;《凤戏游龙》则是将传统京剧《梅妃》和《游龙戏凤》结合在一起,通过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的重新设置,讲述了一对唐朝的抱憾恋人在明朝重新相会的续缘故事,颇有‘穿越’的意思。”(杨浪)

梅葆玖先生来到正乙祠戏楼,第一眼就说:“这就是我父亲的(京剧演出舞台上缎面绣花的那个大帘子)”。其实正乙祠戏楼正是将梅兰芳先生最喜爱的戏服、场景一比一地重现出来。演员们穿着梅先生当年的戏服,唱着梅先生当年的曲子,再加上戏曲开场前那段无声的短片,声光电结合,既秉承了传统的服饰、唱腔、舞蹈、身段,又融入了的现代元素,从而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以及外国人来欣赏京剧、昆曲,能让初次接触到京剧昆曲的人很快接受梅兰芳先生的戏。杨浪说:“接下来我们还要在正乙祠戏楼做昆曲版的《梅兰芳华》,要让更多人了解到咱们中国传统的昆曲。”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将文化传承列入政府工作的考核中,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得到了全社会的认识与重视。从梅兰芳先生的京剧与昆曲中能够看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在创新中传承与弘扬。“文化强国”的内涵正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旨在塑造良好的民族和国家形象,形成强劲的文化创造力、吸引力、渗透力与影响力。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技工院校 教书育人 教育思想 教师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在发展和振兴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技工院校面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应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技工院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影响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历来重视教育并形成了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持久的尊师重教的传统,特别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技工院校师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是“以德服人”的光辉典范,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励着无数教师热爱教育,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立德树人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作为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传承与创新中国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二、创新传统德育方法,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德育居首要位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技工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的重要性,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建设者,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不仅能够承担起教学的重任,而且能够发挥教学骨干带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技工院校的教学改革,为技工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技工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管理的关系,发挥教师的群体力量。技工院校应将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常抓不懈,营造支持性的教育教学氛围,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借鉴中国传统的教育管理思想,而且将企业管理中优秀的企业文化与经验引入学校管理中,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实行全面教育质量管理,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将德育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作为技工院校的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而且还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道德修养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加强师德修养,才能以优秀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精神的引领者。教师要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既要教会学生做人,又要教会学生做事,注重学生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敬业负责和积极进取精神,让学生正确认识做人与成才的关系,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更多的学生带来了学习与发展的机遇,同时生源素质的不平衡,为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有教无类”到现代职业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位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热爱学生是基本的师德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作为教师既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又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角色的认同。既要关心学生的成绩,又要关注他们的成长。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提高学生的管理质量。创新与发展是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对每一位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传统的角色也在发生着重要的改变。虽然,技工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同于应试教育,但是,作为技工院校的教师面临着更多的考验与挑战。技工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既要借鉴中国传统教育的管理经验,又要摒弃传统的评价模式,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尊重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总之,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技工院校应重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篇7

一、中国古诗词吟唱概念

古诗词的吟唱是一种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诗词和音乐之间的相互联系。古诗词吟唱是古人的一种唱读方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这门艺术来自民间方言及民间音乐的密切结合。随着普通话的朗读与朗诵的倡导和推广,吟唱之道早已成为历史了,作为一门艺术其产生发展乃至消亡自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古诗词吟唱的艺术价值很高,中国和外国对于这类诗词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古诗词艺术歌曲已经成为声乐表演中重要的一环,对古诗词艺术歌曲鉴赏、美学特征、艺术特征、 创作特征、演唱特点等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深入探索,是我们声乐工作者目前要着手的工作。古诗词艺术歌曲文化意境很美,这种类型的音乐艺术不但和文学有关系,跟音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传承了中国古代文词的特点,意境高雅随性,体现了较高的文化修养。文学和音乐两种艺术相辅相成, 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从中寻找可以利用的地方进行系统的引用,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二、中国古诗词吟唱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区别

中国古诗词吟唱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有所不同的,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在古代著名诗词之上进行深加工,并配合音乐进行伴奏演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将古诗词底蕴和现代乐器进行结合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段。

而中国的古诗词吟唱,往往强调其传统吟唱方式,也带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一般其节奏比较松散。对比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古诗词吟唱往往不拘泥于硬性的节奏和唱法, 讲求随心随性,强调根据个人的喜好和看法进行吟唱。其形式上更加活泼,内容感强。

比较而言,中国古诗词吟唱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各有其特点,都以古诗词为蓝本,但是各自的节奏曲调却并不一致。如果说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阳春白雪的话,那中国古诗词吟唱就一定是下里巴人了。分不清哪个更好,但是它们都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

三、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方式

( 一) 中国古诗词吟唱的传承。在传承此类古诗词吟唱艺术的时候,应该采用传统古典的教授方法,让练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学习闺怨诗和送别诗之间的上平下仄,然后再从对仗工整和诗词之间的音调变化的细节进行讲学。只有采取接近传统的古诗词教授方法,才能够把握住古诗词文化中的精髓,体现出古诗词文化的古色古香和原汁原味。

山水田园诗歌在吟唱的过程中,风格比较清新和婉转, 它在诗词意境的表达中,塑造了一个悠远和闲适的文化氛围。尤其以陶渊明的诗词适合作为吟唱类型的诗词来表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常见的风格比较朴素和自然,给人一种平淡和质朴的视觉享受。中国古诗词吟唱演绎中的闺怨诗和送别诗,由于诗词的风格缠绵悱恻,诗词的句意比较含蓄,适合进行吟唱表现。尤其以南唐李后主李煜的诗词为上佳,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这种类型的诗词吟唱含蓄且隽永,练习者在吟唱的时候朗朗上口,歌词表达一气呵成,很容易引发听者的共鸣。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的闺怨类型诗词飘逸雅致,在吟唱的过程中有一种浪漫的气质,容易受到广大古诗词爱好者的欢迎。

( 二) 中国古诗词吟唱的创新表现形式。在具体的传承活动中,为练习者播放高水平的诗词吟唱的音频文件,在投影仪上配合诗词背景文化图片的展示,让练习者迅速进入到诗词古典厚重的意境中去,并且在逐句逐字的吟唱模仿活动中,显著提高自己对于古诗词艺术的理解。在古诗词文化的传承利用与创新价值开发活动中,应该积极地运用媒体推广的方式,提高公众对于古典诗词传唱技法的掌握;可以在广播音乐进行古典诗歌唱诵精品推送,安排社会知名的歌星参与到古典类型诗歌唱片的录制活动中去,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让古典诗词和歌词艺术更加能够被群众接受。

叙事说理类型的古诗词也是吟唱者经常选用的表现题材,在诗词艺术表现中,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能够让听众很快明白作者的表达意图,而且能够丰富听众的情感世界。除此之外,叙事说理诗词在吟唱艺术表现的过程中,曲调比较清新和明快, 叙事风格简洁自然,带给演唱者较强的内心振动。在古诗词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传统和经典吟唱歌曲的艺术价值开发,从而让更多民众喜闻乐见的诗词类歌曲被人传唱。

( 三) 古诗词吟唱与人文背景的融合演绎。边塞诗、怀古诗也是我国古诗吟唱艺术表现的重要类型。边塞怀古风格的诗词寄托了作者对于遥远家乡的思念,屈原的怀古诗在我国诗词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怀古诗沉郁顿挫,在厚重和内敛中表现了诗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它的风格比较慷慨和悲壮,例如曹操的诗词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在萧瑟和灰暗的感情基调中表现出了一种庄严和肃穆的思想感情。在古诗词吟唱的传承与创新中,应该从此类诗词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人文背景进行分析,深入剖析时代的发展对于古诗词文化发展的具体影响。在吟唱活动中,根据诗词中原有的感情基调来确定表现的节奏,这样才能够保证诗词吟唱活动更加贴合它的原有风格。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应该从诗词咏诵的语音、乐音的运用技巧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对于古诗词的背景文化的深入把握。

四、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创新形式

中国古诗词吟唱要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在现代社会与音乐相结合,创作出大众喜爱的音乐作品。特别是需要将当前的流行元素结合诗词进行相应的谱曲创作。当前,已经有了一些优秀的现代歌曲与古诗词的吟唱相结合的例子。

( 一) 以《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例的创新形式。如《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在《临江仙》的基础上进行的词曲创作。其词曲的演唱不仅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特点,其中的诗词意境也与电视剧中的剧情紧密贴合。不仅融情入境,以歌传情,结合电视剧还给了很多人以思考的余韵,其传唱之广,也就不足为奇了。

( 二) 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优势分析。费玉清的《一剪梅》和王菲的《明月几时有》都是利用古诗词配合现代曲风进行的音乐创作。古诗词,特别是词,其长短句结合,与音乐节奏感有着天然的契合,变化形式也较为丰富。由于处理得当,上述歌曲都在语言、音乐和音韵上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传唱,是当前比较典型的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创新与传承的范例。

五、结束语

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要注意多个方面的配合,其一是对古诗词有所了解,并对其意境的鉴赏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只有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吟唱方面更加理解其意境并饱含感情。其二是要注意每首古诗词的各自特点和背景,并在传唱过程中积极结合当前的新趋势、新技术提高演唱的效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实际,创造出受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只有受到大家欢迎,被广为传唱, 才是对古诗词吟唱的真正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篇8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来源于中国古建筑的精华部分, 主要包括有形的构件符号和无形的空间。许多传统建筑不论在空间布局, 立面造型、还是细部处理上, 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在许多新建筑上, 我们可以看到坡伏曲折的屋顶, 找到用彩色琉璃檐饰, 发现富丽典雅的天花藻井。在当下, 旧城、旧街区改造也占着相当大的规模, 这些改造多是用现代手法让他们重新焕发传统的精神。在现代建筑中, 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 微观层次应用

所谓微观层次应用是指现代设计中借用传统建筑的各种构件、装饰、色彩等最基本的建筑构成元素进行创作。

1、1建筑构件

中国传统建筑构件包括斗拱、基座、柱子、墙体、门窗等组成建筑整体的各个部件。创作富有民族特色建筑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上述传统建筑构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应用。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图a) 可以说是一座用传统元素堆砌起来的建筑, 充分体现了“东方之冠”的主题。它的“斗冠”造型灵感来源于古建筑的特色构件斗拱, 层层向外挑出, 秩序井然。如果俯瞰中国馆, 就会发现其顶部平面呈经纬分明的网格架构的灵感来自于“九宫格”结构, 与历史上唐长安城、皇城、故宫形成呼应。中国馆融合了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 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 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 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现代化表达的最好诠释。中国美术学院的许多大型教室的门窗 (图b) 则是对传统大扇木门窗进行了直接的现代化应用, 使古朴的大木门窗与粗犷的素混凝土的梁板结构很好的融合。清早, 当同学们踏着朝阳去上课, 些许费力的推开厚重的大扇木门时, 伴随着“吱嘎”一声久违的木头转动声, 高大的门缝中透出一束充满希望的阳光, 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动力。这种质朴悠长的空间体验让人感受到弥久愈浓的历史厚重感, 久久不能忘怀。

1、2建筑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重点体现室内, 主要包括家具、灯具、天花藻井等。对传统陈设的应用不是简单地选择几件进行堆砌, 而是以现代的审美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室内环境。苏州博物馆的室内装饰 (图c) 就时时处处充满了江南韵味的影子, 设计师对室内采光、天花、灯具、楼梯、坐具、洁具等方面进行了现代性设计, 展示了传统元素的创新性魅力。杭州黄龙饭店则是对江南传统地域风格的重新呈现, 整个外观从屋顶到基座造型是古朴大方的, 饰以素雅的高级墙砖, 给人以简约高贵的感觉。

a丨世博中国馆b丨中国美术学院大扇门窗c丨苏州博物馆室内建筑装饰元素图集d丨北京香山饭店的外墙颜色使用e丨苏州博物馆整体鸟瞰图f丨杭州黄龙饭店鸟瞰模型g丨苏州博物馆、杭州黄龙饭店、中国美院某学院的屋顶形式h丨杭州黄龙饭店大厅与主庭院的融合i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院楼悬空走廊j丨苏州留园世家小区主入口立面k丨杭州南宋御街商业街

1、3建筑色彩

传统建筑色彩在中国古建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不同的色彩具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现代设计在体现民族特色时, 可以把建筑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建立自己的色彩体系。例如北京香山饭店 (图d) , 在色彩配置上采用白色抹灰墙面、灰砖线脚, 以灰、白为基本色调, 而室内则是以木、竹等材料装饰, 灰白色与竹木原色的组合, 既突出民族性色彩, 又富有新意。现代建筑的色彩设计就是这样将传统色彩打乱再重新组合, 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效果。

2、中观层次应用

所谓中观层次应用是指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应用空间布局、屋顶造型、立面造型等局部性传统建筑元素。

2、1空间布局

在建筑群或大型建筑中布置若干庭院自古便是中国人理想的建筑模式, 庭院与现代建筑结合, 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融合, 才能使建筑不再像冰冷的机器。使传统庭院式布局得到重构与发展, 是现代建筑设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之一。

苏州博物馆 (图e) 采用分散式布局, 由六个大小不一的庭院内外串联, 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主庭院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 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 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这种“以壁为纸, 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 就像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 新旧园景笔断意连, 巧妙地融为一体。

杭州黄龙饭店 (图f、g) 则摆脱一般大中型宾馆的设计模式, 采用在庭院群中点缀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单元间的“留白”, 让自然景色“穿透”其中, 使宾馆与周围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当人们的视线穿过塔楼间的空间看到细雨中的宝石山色时, 感染人们心境的是传统水墨画的韵致, 青瓦白墙与锃亮刀叉之间既有意境的融洽也有文化的交织。采取“留白”手法, 讲究空间的穿透, 使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 体现了一种超越建筑本身, 重综合、重整体的建筑观, 很好的达到了传统意境与现代理念的结合。

2、2屋顶造型

从总体上讲, 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最有特色的一部分, 现代建筑为了求得民族风格, 往往对屋顶部分进行重新提炼或者直接模仿 (图h) 。中国美术学院某学院楼的屋顶对江南坡屋顶进行了提炼, 创造出既简练生动又富有传统韵味的现代式坡屋顶, 获得了震撼的艺术效果。杭州黄龙饭店仅在屋顶及腰檐处采用暗蓝色琉璃坡屋顶, 渗透出一种民族传统精神。而苏州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造型--飞檐翘角, 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 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

2、3立面造型

中国美术学院某学院楼的立面造型采用“环山蜀道”模式, 不寻常的采用悬斜的连廊与各楼层相连 (图i) , 高低起伏, 构图别具一格。它不仅梳理了整个交通体系, 而本身也成了建筑展品。苏州留园世家小区 (图j) 的入口立面设计灵感则源于当地马头墙造型和古亭形状。设计者在一榀马头墙中扣出亭子轮廓的门洞, 构成了主入口立面, 简约却富有新意。

3、宏观层次应用

所谓宏观层次应用是指某些片区, 建筑群从空间布局、色彩、立面造型到细部处理, 基本上都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手法进行处理。例如一些旧城改造为了保存传统特色, 空间布局基本维持原样, 对大量的建筑外立面按原有建筑风貌作恰当的整修。近年来, 随着特色步行街旅游的发展, 各地兴建了一批商业街, 这些商业街为了吸引顾客, 发挥地方特色, 多采用民族的或者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 其中著名的有上海的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杭州也已把多处保留较完整的老城区改造成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商业街。

杭州最著名的历史商业街当属南宋御街 (图k) , 它是以中山路为主, 以王家巷、观音庵巷为辅的旧街道群进行改造的街区, 建筑的布局延续现存传统建筑的形式, 按照“应保尽保”原则, 重点修缮整治御街两侧的传统民居院落和街区内传统街巷空间环境。南宋御街中建筑的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尽量符合历史风貌要求, 采用实木门窗传统式样, 色彩控制为黑、白、灰三色, 同时用现代明快的色彩辅助。改造中保留了南宋御街传统的商业景观轴, 加强了传统居民区的景观规划和洗马池路的绿化造景, 形成南北向景观渗透, 构筑了历史街区的开放空间系统和标志景观系统。

此外, 杭州小河直街历史街区的改造也成功延续传统江南水乡特色, 展示了集商住、居住、休闲功能为一体的运河航运文化。改造中开辟了整体外迁过渡、部分回迁的模式, 建筑采用“旧包新”的修缮办法, 采用一河两街, 上店下宅的自然式布局, 尽量保持浙派民居的古旧风貌。保留原来的历史街道宽度, 使街巷格局空间层次丰富, 尺度亲切宜人。保留雕花木柱、花格窗、木楼梯等清末民初的建筑元素, 为居民营造了古色古香的生活环境。

无论当下的文化精神和建筑形态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 传统建筑元素总是能激发今人的审美情感, 让人产生温暖的共鸣, 进入一种似曾相识的美好状态。这不仅是因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更体现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中。在中国美术学院和苏州博物馆等实例分析中, 我们看到这种传承与创新也绝不是对某些元素形式地生硬照搬, 而是在处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上找到了他们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 才能创作出创新的、具有时代性又兼顾历史性的建筑作品。

图片来源图d http://wenwen.soso.com/z/q271901639.htm图e http://user.qzone.qq.com/327057815/blog/1367748385图k http://www.kpkpw.com/space.php?do=activity&albumi d=129517&type=kua-&id=60图a、b、c、f、g、h、i、j自摄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简介和对优秀案例的调研解读, 从微观 (建筑构件、建筑装饰、建筑色彩等) , 中观 (空间布局、屋顶造型、立面造型等) , 宏观 (旧建筑群改造、旧街区等) 三个层次分析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以期在现代建筑设计应用中更好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现代设计应用,构件装饰,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何镜堂.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建筑设计管理, 2011 (8)

[2]缪朴.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建筑师, 1989.36 (12) .1990.40 (3)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篇9

一、CCBN基本情况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 英文全称China Content Broadcasting Network (以下简称CCBN) , 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 广播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全国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共同承办的一年一度的专业性, 世界级广播影视技术行业盛会。

(一) CCBN情况简介

CCBN展会创办自1993年。在国家广电总局党组的关怀指导下, 在全国广电同仁的支持帮助下, 经过21年的不懈努力, 由小到大、从弱到强, 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今天的CCBN展会已经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广播影视技术设备展览会、世界排名首位的数字电视和宽带网络行业盛会。参展商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余家知名企业和机构报名参展;展览面积超过69000平方米, 覆盖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全部展馆;展会期间专业观众超过100000人, 参观总人数达30万人次, 基本实现了“国家级、国际性展会”的发展目标。

CCBN展会以“立足广电、服务全局”为宗旨, 始终把广播影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多年来以展会为载体, 努力构建事业发展与产业进步的新模式;以展会为抓手, 努力探索科研成果产业化与市场化的新途径;以展会为纽带, 努力发挥科研单位在产学研应用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历经多年锤炼, 形成四大优势, 一是成为中国广电政策发布的重要平台, 二是成为中国广电行业改革发展成果的集合平台, 三是成为全方位的产品展示平台, 四是成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平台, 走出了一条推动广电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特色之路, 被我国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国家级文化展会, 中央宣传部将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经验范例予以推广。2012年9月, 广科院CCBN展会荣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此项殊荣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及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授予, 这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展近十年来中央给予CCBN的高度肯定。

(二) CCBN历史沿革

2012年, CCBN已走过辉煌的二十年头。CCBN的成长见证了我国广播影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非同寻常的20年里, 是我国广播影视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的20年, 是我国广播影视从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网络时代跨越的20年, 是我国广播影视节目由单一覆盖传输方式向多种覆盖方式转变的20年, 是我国广播影视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演进的20年, 也是CCBN与广电同仁始终为国家的广播影视繁荣发展奋斗的20年。

重温20年光荣历史, 回顾20年辉煌成就, 有三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塑造了今天的CCBN:

第一阶段:1993年—1999年, CCBN出生成长

90年代初期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有线电视广播体系。在有线电视网络蓬勃发展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背景下, 为提高我国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设备制造水平, 搭建科技信息交流平台, 促进发展, 创办“中国国际有线电视设备展览会”的思路应运而生。

第二阶段:2000年—2005年, CCBN发展壮大

随着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CCBN的展览内容覆盖范围更为广泛, 为了更为贴近展览内容, 2000年展会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 英文全称为China Cable Broadcasting Network (简称CCBN) , 自此开始了以“CCBN”为标志的展览新阶段, 开始逐步建立CCBN的品牌形象。这个阶段, 是广播影视数字化起步到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 CCBN顺应技术发展趋势, 以广播影视数字化为展览主题, 紧紧围绕广播影视数字化做文章。经过6年的发展, CCBN初步奠定了在行业内的地位, 在广播影视数字化的全面发展中担负着发布新政策、展示新产品、探讨新技术的平台作用。

第三阶段:2006年—现在, CCBN创新变革

2006年, CCBN进行了全新品牌形象系统的建设, “CCBN”品牌形象逐步深入人心。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高清制作、三网融合等成为这一时期CCBN展览的主题, 伴随新技术的发展, CCBN的展览范围进一步拓展, 展览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个阶段, 不仅展览规模达到了顶点, 各类专业会议也成为了行业焦点, 丰富多彩的大型活动、优质专业的各项服务, 得到业内各界人士的好评。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 广播影视发展面临着战略转型的新要求, 这也赋予了CCBN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一时期, CCBN更多的承担起了推动产业升级, 鼓励和带动自主创新, 宣传和推广中国广电的历史性新任务。

(三) CCBN核心组成

CCBN已经成为集合大型展览、主题报告会、大型学术交流会议的国际性广电盛会, 展览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基础和主题, 主题报告会明确了每年的重点发展方向, 学术会议提升和拓展了展览的专业水平和范围。三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和推动。作为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推进平台, CCBN有效地推动了产业升级、有效地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推进了我国广播影视的国际化进程。

1. 专业展览会

每年的展览会, 是国内同行业展品、技术领域覆盖面最广的专业展会, 展会汇集全球范围内广播电视中心与传输覆盖网络领域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产业化的创新成果, 全方位展示广电行业技术和产品应用的最新成就, CCBN的发展是广电产业发展的缩影, 见证了中国广电自主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的稳步提升。展览会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热点, 明确展览主题, 科学规划展览内容, 每年CCBN都通过组织专人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热点, 咨询收集行业内外专家的意见, 力求每年的主题与内容规划与行业与总局发展规划相一致, 同时也能将国内外的最新科研成果展示给专业观众。

2. 主题报告会

主题报告会作为CCBN展览会议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每年发布行业方针政策与发展战略的首选平台, 每年主题报告会都由总局主管领导发表重要讲话, 不仅对上一年度的广电产业和技术发展进行总结, 同时也是对当年的广电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部署的战略性报告, 是中国广电产业与技术发展的风向标。报告中每年都针对广电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支撑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从“模数转换”到“三网融合”, 从“村村通”到“户户通”, 从“地面数字电视”到“直播卫星”, 从“移动多媒体广播”到“互动新媒体”, 这些报告都从宏观的层面为广电行业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和技术走向提供了指导。

3. 学术论坛

CCBN一直秉承展览展示与学术会议并重的发展方针, 每年展会期间都会举办各类专题的学术论坛, 演讲场次近百场, 充分体现了CCBN促进学术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作用。

2 0 1 2年由C C B N组委会、广播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性会议“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发展论坛” (C C B N-C H I N A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BROADCASTING DEVELOPMENT FORUM) , 以创新、合作、发展为主旨, 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产业引导、产业发展、技术发展等相关问题的高级对话平台, 推动中国广播影视行业内外的经验交流、技术交流和协调合作, 同时面向世界, 增强中国广播影视产业与世界其他地区在产业和技术发展方面的合作。

二、CCBN的作用地位

CCBN作为广电行业展会, 充分发挥着它对中国广播影视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服务水平、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关键性平台支撑作用。通过CCBN, 为政府发布广电行业方针政策与发展战略的政策提供了平台支撑;通过CCBN, 增强了广电行业与电信行业、电子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的交流与沟通;通过CCBN, 使广电同仁了解到国内外广电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通过CCBN, 促进了中国广电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探讨和技术商务合作;通过CCBN, 将国际广电行业的高新技术带入了国内的同时, 也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的高新技术标准和产品的交流与推广提供了宣传与展示的平台。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 立足广电、服务全局, 促进产业科技全新发展

“立足广电、服务全局”, 一直是CCBN发展的宗旨, 并已深深融入到CCBN的每个细节中去。CCBN始终将为中国广电行业发展、为中国民族企业发展服务作为首要目标, 充分发挥着促进中国广播影视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的桥梁纽带作用。

1. 紧密贴近行业发展, 为政府政策宣贯和工作推进提供支撑

无论是展览、会议、主题报告会, CCBN始终将展会主题与展览内容紧密贴近行业发展趋势, 为总局政策宣贯和工作推进提供支撑。每年CCBN都配合总局设立政府专题展区、召开专题会议等, 涉及内容如CMMB、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可下载CA等, 有效的为总局的科技政策的实施推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同时C C B N也一直致力于中国广电重要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服务工作, 如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CMMB) 奥运应用推广服务工作、直播卫星宣传推广及展示、3D电视应用体验的服务工作等。

2. 促进行业交流对话, 推动广电产业升级

CCBN通过集合全球的高新技术的装备与系统的展示, 增强广电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电信行业、电子制造业等相关行业在技术与业务层面的交流与沟通, 同时也为民族品牌企业提升自身影响力, 推广其高新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进一步地推进了我国广播影视产业技术升级与战略转型, 向战略新兴文化产业稳步迈进。

3. 促进高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CBN通过跟踪世界技术发展趋势, 关注世界广播影视技术热点, 将国际广电行业的最新技术引入展览, 有效地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了解国际广电技术发展趋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时也为我国的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标准和产品, 例如:直播卫星、CMMB、DTMB等的交流与推广提供了宣传与展示的平台, 使世界重新认识到中国广播影视产业的技术水平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 技术展示、学术交流, 促进行业内外沟通合作

展览展示和学术交流并重是CCBN重要的发展战略, 展览集中反映了广播影视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特别是我国民族企业在广电、信息、电信、网络等领域的科技创新, 为推进“三网融合”、实现广电新的发展打造了一个信息、技术交流的的平台;学术交流集中国内外行业技术热点、运营经验、管理思路进行交流讨论, 为中国广电高新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运营模式变革创新、管理水平优化提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 专业展览内容丰富, 亮点纷呈

CCBN的展览内容包含广播电视采、编、播、传、收、测等各类设备与技术, 汇集了全球范围内数字电视与宽带网络方面的创新成果以及广电新业务的应用、设计与开发技术。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展示创新技术成果, 寻求发展机遇的最佳平台, 更为中国广电事业、国内外展商和广大用户提供了最直接、最便捷的沟通交流平台。同时CCBN也一直致力于全国广电系统代表的组织, 每年组织的广电机构住会代表超过2000人, 规模为国内广电各类展览会议之冠, 使得CCBN成为为全国广电系统每年最大交流合作平台, 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广电行业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

2. 主题报告会高屋建瓴, 引领发展趋势

自2000年开始举办CCBN主题报告会,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 CCBN主题报告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广电政策发布平台, 中国广电乃至世界广电最大规模的主题论坛, 与会业内各界人士达5000余人。每年的CCBN主题报告会上作为CCBN的开幕盛典与核心组成部分, 不仅成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每年发布行业方针政策与发展战略的首选平台, 也是是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发布前沿技术与年度发展规划的首要时机, 是全行业领略世界广播影视最新进展的最佳舞台, 更是中国广电发展趋势和国际相关技术发展走向的风向标。

3. 学术论坛权威汇聚, 探讨行业热点

CCBN学术论坛已成为广电行业集创新科技、经验理念的交流与合作, 以及行业间沟通与协作的综合高端会议平台。论坛内容覆盖了广播影视各方面技术领域的专业研讨, 论坛形式强调业内外人士的交流与沟通, 论坛大规模云集行业专家学术权威、专业内容重彩纷呈, 通过这些会议论坛, 不仅能够为全国的广播电视代表们提供一个了解学习目前中国乃至全球的广播影视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热点的机会, 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对话, 进一步促进行业内外的交流与沟通, 为今后广电行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助力。

(三) 内外兼顾, 融合创新, 推动中国广电迈向国际

CCBN已成为我国广播影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以及与国际进行广播影视高新技术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推动中国广播影视产业与技术的国际化发展始终是CCBN的重要使命。CCBN在保证与国内行业技术协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保持良好交流合作的基础上, 加强了与国外广播电视机构与组织、国外知名展览会、国外知名媒体以及驻华使馆和商会等的相关行业组织机构的联系合作, 为提升中国广播影视的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

1. 积极拓展国内学术资源

通过与大专院校如北京大学、传媒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 协会学会如总局科技委、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中国城市电视台技术协会等的交流协作, 并联合广电管理部门、播出机构、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学术交流活动, 有效的推动了广播影视的技术协作, 为广播影视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运营创新提供支撑。

2. 积极拓展国际学术资源

CCBN每年都积极参国际性展会与学术论坛, 如IBC (欧洲) 、NAB (美国) , 并与InterBEE (日本) 、EEBC (东欧) 、KCTA (韩国) , 了解国际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热点, 为科学规划CCBN展览和学术会议奠定基础;同时也与多家国际知名技术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如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美国广播电视协会 (NAB) 、欧洲数字视频广播标准协会 (DVB) 、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 (ETSI) 、国际广播制造商协会 (IABM) 等, 为中国广播影视技术成果推广与合作提供平台和渠道。

3.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CCBN多次参加国际相关行业展览会议以及参观交流, 并邀请国际行业机构和组织积极参与、举办国际论坛, 如CCBN每年组织的“CCBN国际参观团”, 除了参加展会和相关技术论坛外, 还对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有线、北京电视台、歌华有线、上海文广等中国主要广电企业和机构单位进行了参观和交流活动 (如中央电视台演播室、中国网络电视台新媒体平台、歌华有线的高清互动平台等) , 并与中国广电行业的代表进行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技术探讨和交流。通过对以上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广电行业机构和企业的参观与交流, 代表们对当今中国广电的发展状况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CCBN已经连续7年在荷兰IBC展览期间举办规模盛大的“中国广电行业和科技发展推介会”, 与会人员超过500人, 分别来自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国际广电行业了解中国广电最新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通过组织参与这些活动, 为中国广播影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前沿的信息和广阔的交流空间, 充分体现了CCBN作为国际广电技术信息交流的平台作用。“让中国了解世界, 向世界展示中国”, 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通过CCBN加深了对中国广电发展的关注, 认识到中国广电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并积极参与到中国广电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中。

三、未来展望

“二十年”是CCBN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是承前启后、再铸辉煌的新起点, 是稳固发展、深化创新的新契机。今天的CCBN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进入了全面提升、强化优势、重点突破、迈向国际的发展新阶段。创新思路、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将成为新历史时期下实现CCBN展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 全面提升——强化平台作用, 提升支撑能力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CCBN将立足根本, 组织筹办好展览展示、学术会议及相关专题活动, 为中国广播影视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贡献力量;通过进一步深化拓展CCBN的平台作用, 充分利用与政府、广电播出管理机构、协会学会、国际性的行业技术组织、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媒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进一步扩展中国广电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强化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宣传力度, 从而提升对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综合支撑能力;加强与广电播出运营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深入交流, 了解其在播出运营管理、技术成果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的应用推广等方面的需求, 充分发挥CCBN的桥梁纽带作用, 为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和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二) 强化优势——优化创新服务, 提升展会内涵

CCBN不仅是对中国广电行业在产业与科技发展的一次全面检阅, 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繁荣昌盛的集中体现, 对弘扬先进文化、繁荣民族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行业进步、产业发展服务是CCBN首要目标, 从行业发展需求入手, 确定展览主题, 推动广播影视产业化;从市场需求入手, 创新服务模式, 满足参展商多元化需求;从观众需求入手, 科学划分展区, 满足观众个性化需求;继续秉承展览展示与学术交流并重的方针, 进一步提升CCBN的内涵, 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优化创新服务, 为实现广播影视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新增长点的贡献力量。

(三) 重点突破——应用信息化技术, 打造新兴展览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突破时空限制的资讯传播能力, 方便快捷的即时商务服务功能, 成为公众获取资讯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将为展览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目前许多国际性的大型展会都在应用数字化、网络化的高新技术手段来进行服务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了更好迎合市场需求, 提升整个展会的专业化程度, CCBN开展了实体展览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相结合的新的服务模式研究与探索, 形成CCBN展览与网络互动聚合的新运营模式, 同时进一步完善CCBN展览的信息化管理, 整合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手段, 提升CCBN的综合竞争力和展览层次, 从而有效的为CCBN的品牌延伸、业务拓展、信息交流、服务增值提供支撑。

(四) 迈向国际——推动国际化进程, 提升中国广电国际影响力

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广播影视转型,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将使广播影视发展发生根本性变革。新媒体、新业态的出现, 对CCBN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CCBN创造了新的市场和舞台。在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广播影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必将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新的市场机遇, 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已经成为CCBN的重要目标之一,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从内到外打造国际化品牌, 为我国广播影视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和进一步拓展新局面而努力。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篇10

一、《西域情歌》的传承与创新

这张西域民歌专辑中收录了《阿瓦日古丽》《燕子》《我的花儿》《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噶俄丽泰》《阿拉木汗》《我等你到天明》《曲蔓地》《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美丽的姑娘》《都达尔和玛丽亚》《手挽手》13首作品, 涵盖了青海和新疆最具代表性的歌曲。改编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歌曲的地域特色, 立足歌曲本体进行加工的同时, 也加入部分流行音乐元素。如《美丽的姑娘》当中加入吉他, 女声伴唱, 《阿拉木汗》中爵士鼓和小提琴独奏也值得称道。演唱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族情歌实属不易, 阎维文一以贯之保持了他清亮圆润、字正腔圆的咬字特点, 深呼吸高位置的演唱技巧, 深情款款的用明亮通透的特有音色成功演绎了这些歌曲。为处理同类型音乐作品提供了依据, 树立了优秀典范。这绝对不是目前流行意义上的民歌新唱, 而是在保留作品原貌前提下, 用现代化方式展现新疆、青海的异域风情。

二、《黄土情歌》的传承与创新

《黄土情歌》以山西, 陕西的信天游等为素材, 收录了《桃花红杏花白》《想亲亲》《大红公鸡毛腿腿》《黄河水长流》《亲圪蛋下河洗衣裳》《赶牲灵》《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柳叶青》《难活不过人人想》《跑旱船》《人说山西好风光》《交城山》《山西牧歌》《汾河流水哗啦啦》《平遥家》15首民歌。面对自己的《黄土情歌》阎维文谨慎地表示, 虽然这张专辑从编曲上听起来感觉很新, 但在演唱上并没有大的“突破”, 这次尝试不是“民歌新唱”, 新唱会失去民歌原有韵味, 我在保留这些民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 从演唱的情感和声音的结合上去创新。

三、《红土情歌》的传承与创新

云贵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的神秘土地。本专辑曲目包括《好花红》《放马山歌》《情姐下河洗衣裳》《猜调》《普洱茶马古道情歌》《飞歌》《我在贵州贵阳府》《小河淌水》《太阳出来照白岩》《婚誓》《马铃儿响来玉鸟唱》《啊, 丽江》12首民歌。可谓尽收云贵大地的山山水水, 为听众生动的讲述了自然之美, 人文风情。阎维文曾说“七十年代末, 我首次走近这片红土。从空中俯瞰云贵高原, 那绵延的山河像巨幅的画卷, 秀美壮观。而世代生息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百里不同俗, 十里不同言”, 却以各自祖辈相传的民歌装点着祖国文化历史的百花园。《红土情歌》是我歌唱生涯中的重要标志, 其录制过程精雕细刻, 也是一种自我提高。我将在中国民歌百花园中, 为其繁荣和发展, 拥有一片崭新天地而引吭高歌。”《放马山歌》这首著名的云南山歌, 并没按传统乐谱演唱, 而采用由晓耕和蒋明初改编的版本。该版本不仅充实了歌词内容, 结构上也更具屋次感。女声衬唱、男声通俗小组RAP说唱, 与“喔噜噜”的衬腔和赶牲口的吆喝声错落有致地编配, 极大丰富了整首歌的艺术内涵。录制中, 歌唱家针对作品音区较高、高域较宽的特点, 以气息支持着声音的高低走向和轻重缓急, 如同在高岗之上临风抒怀, 刻意表现放马人豪放潇洒的性格。

四、《黑土情歌》的传承与创新

顾名思义, 该专辑取材显然来自东北民歌。《小拜年》《月牙五更》《丢戒指》《摇篮曲》《瞧情郎》《乌苏里船歌》《阿里郎》《正对花》《祝妈妈长寿》《篱笆墙的影子》《白嘎拉山情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12首作品。专辑包括经典的东北民歌和广为传唱具有东北地域风情的优秀创作歌曲, 生动反映了黑土地上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演唱《小拜年》《丢戒指》等具有二人转风格的歌曲时, 特别注重字、腔、声、情这四个方面, 这些歌曲既含有我国民族戏曲的风骨, 也含有曲艺中“说唱”的元素, 阎维文在呼吸、吐字、节奏、行腔和换气的技法方面可谓炉火纯青。歌曲编配匠心独具, 董乐弦编配的《摇篮曲》以单簧管、弦乐和男声小组唱营造出朦胧夜色下摇篮里的幸福与温馨, 独唱则似乎是在以第三人称身份描画着恬静与美妙。《乌苏里船歌》中, 作曲家孟卫东以混声合唱为独唱伴奏, 用纯人声铺就的和声尽情抒发演唱者的情感烘托出赫哲渔民劳动的场景和欢乐的情怀, 表达了赫哲人对祖国山河和幸福生活的赞美。

五、《湘鄂情歌》的传承与创新

湘鄂是我国湖南、湖北省的简称。因此, 整张专辑12首民歌分别是《好郎好姐不用媒》《洪湖水浪打浪》《黄四姐》《送别》《一根竹竿容易弯》《浏阳河》《我把幺妹送过河》《采槟榔》《嘀格调》《嗺咚嗺》《刘海砍樵》《幸福歌》。阎维文以他传神的演唱来展现湖南、湖北人民的真情实感, 地方风味十足。合唱、对唱、重唱使得情歌俏皮可爱, 悦耳动听, 亚洲爱乐乐团的高水准演奏为整张专辑增色不少。

六、《豫皖情歌》的传承与创新

豫皖即河南、安徽, 两省素来是民歌戏曲艺术的摇篮, 豫剧豪放舒展, 黄梅戏则温婉动人。阎维文取材两地戏曲和民歌二度创作的这张专辑收录了《再见了, 大别山》《对情歌》《编花篮》《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茶妹子》《凤阳歌新唱》《摘石榴》《金寨桂花香》《唱个山歌试妹心》《濮阳情》《夫妻双双把家还》《年年都唱花鼓歌》, 单就曲目选择方面已经充分显示了歌唱家对于多种体裁歌曲的驾驭能力, 演唱中他纯正透亮的音色、宽广如海的音域、流畅如泉的演绎、淳朴真挚的情感, 再次征服了歌迷!

结语

中国民歌博大精深, 种类各异。目前已经问世的六张《情歌系列》专辑显然远远不足以填补新民歌创作的需要。但它提供了一种民歌传承创新的探索方式:在保持民歌原生态本体存在的同时, 以此为依据改编并加工演唱新民歌。让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 不同年龄, 不同国度的听众都能够接受并欣赏, 扩大中国民歌受众群。使得民歌足以与西方音乐强国的歌唱艺术齐头并进, 获得旺盛的永恒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简明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年5月.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篇11

关键词:中国画;当代人物工笔画;创新;研究

人物工笔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奇葩”,以其独特、相得益彰的绘画理念与绘画技巧绽放艺术的光彩,夺人心扉、闻名于世。它自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远古走来,至“汉墓帛画”已成就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后经历代画工与画家的杰出传承演绎,鼎盛于唐末、五代,成为绚丽多彩中国绘画历史长河中一个不老“神话”。而宋元以后因绘画材料变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物工笔渐显颓势,但伴随社会的进步,也潜移默化做出变革与发展,虽然也举步维艰于历史的挣扎之中。历史走到今天,现代中国画的“闪亮登场”,向我们娓娓道来又一个新时代艺术“神话”的发展真谛。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发展新格局,是跨步新世纪后中国绘画广为开源、积极汲取西方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的必然结果。赏心悦目之中不免豁然开朗,由此引发我们中国当代工笔“何以当代”的进一步思考。

一、历数工笔观念变数下的艺术演变思考

(一)当代工笔多元思路的创新启动

传统中国画的语言程式在于人类认识自然到模仿自然,借助艺术家形象之手完成从真实性的自然模仿,升华到艺术的程式化魅力表现,这种艺术魅力所在是基于画家内心世界对大自然的情感拥抱,是通过心灵归纳与总结描绘而出的特殊形象,进而演绎出中国绘画特有语言符号的含义与魅力。纵观当代中国画发展而言,其发展态势呈多元思路探索:一是“传统范式求变”,部分画家注重于传统沿承,可以追求古代抽象、符号化文人画境界的高逸飘渺,力图从中国画的传统范式中创出时代新路;二是“人文情怀造化”,有的艺术家重在师法造化,以写生与创作的艺术追求致力于生活感悟,注重人文情怀中的人性回归。基于自然美的魅力,力图诠释出文化美与艺术美的境界升华;三是“西方肌理融合”,也有部分画家热衷于西方艺术现代理念的学习接纳,以抽象语言与特殊肌理写物言志,投身于现代水墨的倾向探索,力求在现代意识构成下触及世间百态、万物生灵天人合一的变数。以上种种足以说明,国内当代人物工笔已呈“百家争鸣”的多元发展趋向,精彩纷呈的绘画创作愈来愈贴近自然、反映生活。这种万象更新、百花齐放的景象成就出生活创造艺术、艺术服务于生活的生动写照,更是艺术高于生活创作原则的极致诠释。

(二)中国工笔色彩观念的传承锐变

纵观中国工笔色彩观演变,可概括为“四代”:鼎盛于唐末五代的“随类赋彩”。时间跨度涉猎宋元之前数千年文明史,中国画重在色彩渲染,从硕果仅存民间绘画、卷轴画等皆透视出“随类赋彩”的艺术特点;传承于宋元代的“水墨写意”。笔墨文人对中国画的介入,其色彩发生了质的改变,主要以卷轴画为形式形成重“色”走向“水墨”的演绎。虽然明清之前,重色画仍维持着均分天下的态势,但与水墨画齐头并进的发展相较,“随类赋彩”只能在文人的写意中逐渐被淡漠与弱化;起步于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此间出于对西方的商品化需求,“海上画派”布色多为浓艳,以逢迎西方审美意识的雅俗共赏,与追求笔墨趣味的文人画形成鲜明对比;创新于当代的“浓彩风情”。步入20世纪尤其进入当代,随着众多艺术工作者的深情投入,传统工笔画再度崛起,以重彩与岩彩的设色特点逐步纳入时代演绎节奏,使得中国画愈来愈受到画家的推崇与读者的关注。

二、拓展工笔当代演绎中的多重技法研究

(一)是“没骨法”突破传统束缚的尝试

所谓“没骨法”即挣脱传统模式下勾勒线条的束缚,将线条的作用弱化为零。不受墨线勾勒的左右,以色彩直接描绘直达胸臆,宣泄展示大自然斑斓多姿中的物是人非。此种画技据传为知名画家张僧繇穷尽半生心血所创。而当代的一些激进派画家则在“没骨法”传统演绎上再做创新,以“没骨法”先行“跃然”于生纸之上,直接的先期表现之后,再将生纸做熟,进一步把源于心底、绵薄而出“渲染”臆想于熟纸之上,使这种直达胸臆人文情感最终“跃然纸上”,画面写意性更强,更能触及世人的感悟与共鸣。

(二)是“多颜料”启动创新运用的涉猎

传统人物工笔画中,细数历代画家他们最多采用的是矿、植物质类颜料表现色彩下的画面效果。相形之下,囊括水彩与丙烯的现代材料与颜色则丰富多彩得多,更有众多画家致力于水粉与云母粉的色彩研究,弹精竭虑做着金粉与银粉甚至金箔与银箔在同一工笔化的色彩比对研究,热衷于丰富效果的画面思考。凭借综合材料性的技法运用,为中国传统人物工笔添就一抹时代的“春绿”,为丰富性的当代工笔打好基础,成为促进与发展当代艺术创作的不解动力与源泉。由于现代颜料的介入更能迎合人们审美的情趣变迁,使人们更能快节奏的接受视觉的时代冲击,为当代中国人物工笔艺术捕捉更多出乎意料的艺术收获。“多颜料”既涵盖传统的运笔模式,也让时代作品得以透视古典绘画语言的韵律美。同时,借鉴西方意境的矿物颜料,洋为中用的色彩搭配使得画面肌理更丰富、透彻,为传统技法增添多样化与装饰化的时代特点。肌理的特殊技法在潜移默化中走入国人生活,尤其新颜料与新材料广域性的多彩应用,为中国传统工笔增添无止境的发展活力与市场空间。

(三)是“发展论”演绎技法特效的创新

发展论的观点作为一条不变的法则,在历史长河与万物生长中诠释发展与演绎的力量。同样,中国工笔从沟、染传承到特技的发展运用,也是需要一段发展的心路历程的。传统人物工笔画遵循传承的是祖先的先勾后染,画法规范必须按部就班、一步步来。不思进取便是历史的倒退。可喜的是当代众多的艺术家对传统与发展有过积极的求所与追求,工笔人物的很多画家大都有独具特色布色技巧,均由独立自主的自我创作摸索而来,甚至这些鲜活、迥异不同的布色特技成就了每个人的独特绘画语言。如“贴金、银箔法”,就是将金箔、银箔镶嵌于表现位置,在工笔的重彩中不失时机的若隐若现,愈使画面盈满富贵荣华,充满金碧辉煌的气息;“揉纸法”即勾勒线条之后,背景处先施重墨,而后将宣纸揉作一团,再展开后重新喷洒颜料,便可冰挂一样的纹路肌理,达到工笔绘制难以达到的神奇效果;“除胶法”作为色泽无交易脱落特性的再利用,主要方法是用水漂去颜料胶液,涂抹于所画某一部位,等到彻底干后掸掉未粘连部分,所显现的纹理在斑驳剧变中似乎道出一种世间的无奈与苍凉,受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三、结语

艺术创作理应是身带时代烙印与锐意进取的精神升华,不能不承认我们重任在肩的磨练还很艰巨,应对时代变数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因此,观念的推陈出新与技法不拘一格的追求应是我们致力研究的永久不变话题。

参考文献:

[1]马晓娟.工笔人物画技法[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2]张绘绘.张绘工笔人物创作解析[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

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创新 篇12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本专题考点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①本专题考点高考命题频率高、涉及面广;命题多依托新情境、新材料, 注重对主干知识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考查, 考查单一考点 (知识) 、直观性知识的试题正在减少;命题能力立意明显提高, 试题难度也逐渐由中等转向偏难, 注重培养考生的参与意识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是本专题备考复习的重点。复习时不仅要明确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掌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 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 而且还要注重结合申遗、中外文化交流、网络文化、重大纪念日 (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 、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国家文化政策等文化事件以及传统节假日、地方 (民族) 特色文化等活动, 有目的有意识地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考点指津】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考点拓展:

文化遗产≠世界遗产。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②并非各国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定程序, 以名录的方式确立, 并给予保护的。③研究文化遗产与研究世界遗产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研究文化遗产可以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 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2.文化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1) 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 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因此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考点拓展: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 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 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 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 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必然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和活力。

(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拓展: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说的, 包括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等方面的表现。②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方面说的。③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4.文化传播的途径

(1) 文化交流的过程, 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 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5.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 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 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文化传播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 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 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②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③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6.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

①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 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态度要求。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 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睦相处, 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 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 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及其继承性。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 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考点拓展:

误区: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因此,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说法不正确。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拓展:

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

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 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 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则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 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③面对传统文化, 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而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考点拓展:

误区:对待传统文化, 首先是继承, 其次是发展。

分析: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的, 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因此, “对待传统文化, 首先是继承, 其次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 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决定因素)

(2) 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要因素)

(3) 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 催生社会变革, 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重要因素)

(4)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①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 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②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③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文化继承, 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需要辩证分析其精华与糟粕;教育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 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以适应新情况, 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 社会实践的发展,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拓展:

误区: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可能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因此, 文化创作者进行文化创新, 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要有灵感, 但归根结底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

12.文化创新的意义

(1)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作用, 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 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拓展:

误区:各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分析:文化创新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 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产品。某些新生的文化现象, 如电脑算命, 实质上是愚昧落后的旧文化在当今的新的表现形式, 不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13.文化创新的途径

(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实现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考点拓展:

文化创新中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 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 否则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体现时代精神,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 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 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考点拓展:

(1) 误区: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拒绝外来文化。

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 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 对于外来文化, 我们不能一味地拒绝和排斥, 我们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 全面理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 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②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即文化传承。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而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在于文化创新。④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 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高考回眸】

1. (2011·海南政治卷·14)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 人们都要拜祭“公祖”, 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 人们移风易俗, 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 建设和谐文化, 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 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 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的韵味, 故①②入选。③说法错误, 民俗节日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答案为A。

2. (2011·山东文综卷·20) “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 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故①入选。②说法错误,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意味着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 故③入选。④说法错误,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答案为B。

3. (2011·浙江文综卷·31)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 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 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 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A说法错误,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说法不妥, 一定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不是决定因素;C说法不妥, 不同文化背景下, 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有可能相同, 也有可能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竖大拇指”、“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 故选D。

4. (2011·北京文综卷·24)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 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 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 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 颠倒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者的关系;②说法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 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故③④入选。答案为D。

5. (2011·天津文综卷·5) 最近, 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 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 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材料突出了传统美德在当代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 故C入选。A“完全”说法错误, 传统道德准则应顺应时代不断发展, 而不能说其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说法错误, 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变化发展的。D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显示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6. (2011·安徽文综卷·8)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 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形成了茶文化, 体现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故②③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④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为B。

7. (2011·广东文综卷·30) 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 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 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 不切合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了“深圳精神”, 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故①③入选。②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 不符合题意。④“不切合主题”说法错误。答案为B。

8. (2011·北京文综卷·25)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 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 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 可以分析出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的竞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 A、D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9. (2011·浙江文综卷·40)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 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 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 摘取了多个奖项, 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 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等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时, 首先, 要注意设问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界定;其次, 要能够准确把握材料的三个层次, 即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再次, 围绕材料的三个层次组织答案。

答案: (1)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 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 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创新设计】

1.在传统节日中,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 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

A.庆祝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举办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 使意大利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 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 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 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戏曲、木偶、皮影等, 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回答2~3题。

2.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举办, 有利于

①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缩小甚至消除中意两国文化的差异 ③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 实现文化创新 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大红灯笼高高悬挂, 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鲜明的时代性 D.明显的优越性

4.“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 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 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 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1年9月5日晚, 以“固根”、“壮魂”、“圆梦”为主旨的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在日本东京首演, 180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 演员在观众的叫好声中一次次返场。“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赴日演出是

A.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B.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6.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 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 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是因为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7.漫画《月饼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

A.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

B.文化的交融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

C.传统习俗的传承需要重视教育和引导

D.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面临巨大冲击

2011年6月21日至22日, “2011中国·濮阳精品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行。此次精品杂技艺术节突出高水准、国际化、娱乐性和创新性, 展示了极品杂技的惊险奇幻和顶级魔术的精妙绝伦。回答8~9题。

8.河南省濮阳市华东区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当地有悠久的杂技历史, 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锄头叉把当道具, 房前屋后练杂技”, 这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是一定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9.有“中国杂技之乡”之称的东北庄村杂技兴起于元末明初, 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 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加以创新, 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东北庄村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

A.文化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

10.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 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 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1年4月27日至5月27日, 以“浪漫春天里的艺术节”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69个艺术团体、近2000名艺术家相继登上北京舞台, 共同呈献集音乐、舞蹈、戏剧、广场联欢、展览于一体的艺术盛宴。据介绍, 11年来, “相约北京”迎来了一批大师级人物, 如捷杰耶夫、多明戈、韦伯、罗兰·佩蒂、莱斯利·霍华德等, 同时也引进过费城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等团体和《天鹅湖》、音乐剧《猫》、《大河之舞》等经典作品。

(1) 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 说明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意义。

(2) 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 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中外文化交流。

12.素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 起源于夏商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经过漫长的演进, 其到宋代才真正成为成熟的民间歌舞艺术。1951年新中国治淮期间, 著名艺人冯国佩用花鼓灯向治淮模范表示祝贺, 其精彩表演让中央歌舞团的舞蹈专家惊叹不已。此后, 花鼓灯走进中南海, 走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然而, 到21世纪初, 花鼓灯的民间传承几近消亡。为了重振花鼓灯艺术, 近年来, 安徽蚌埠冯嘴子村投资建成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 大力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 举办花鼓灯歌舞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加强交流切磋, 终使花鼓灯又“花”开怒放。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 简要概述社会实践在花鼓灯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提示:B错误,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C错误,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D错误,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C 提示:②说法错误,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种文化差异应当尊重和保持, 而不应当缩小甚至消除。

3.B 提示:“大红灯笼”“茶室茶亭”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具体表现,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C 提示:材料主要讲的是文化的多样性, ①②④符合题意要求。③强调文化传播, 与材料无关。

5.C 提示:A错误, 文化演出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B错误,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6.C 提示:A错误, 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促进作用”说法错误,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腐朽的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D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7.C 提示:漫画中的小孩在中秋节将月饼作为垫脚石去拿巧克力, 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传承传统习俗的教育和引导, C正确。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D说法不符合实际。

8.B 提示:濮阳杂技广泛的群众基础, 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文化创作中的作用。

9.A 提示:B、C不符合题意。D错误, 文化创新既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10.C 提示: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群众实践, 博采众长, 以我为主, 故②与题意不符合。

11. (1) ①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 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增强我国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②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 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 外国优秀文化不断传入中国, 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面对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12.①社会实践促进了花鼓灯艺术的产生和成熟。花鼓灯源自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 并在社会实践中日趋成熟。②社会实践是花鼓灯艺术传播的动力。正是治淮的实践才让国人知晓了花鼓灯艺术, 并使花鼓灯艺术走向世界。③社会实践推动了花鼓灯艺术的创新、繁荣和发展。正是在社会实践中, 人们通过建立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形式的创新, 推动了这一民间艺术的重振和繁荣。

上一篇:框架式地下建筑结构下一篇:计划生育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