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创新优势

2024-06-05

中国的创新优势(精选7篇)

中国的创新优势 篇1

8月30日上午,在上海虹桥宾馆召开的中国皮革协会七届五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成发表了主题讲话,围绕“坚守与创新”两大主题, 结合轻工业和皮革行业的特点,剖析了新常态下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提出了行业遵循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内涵式发展思路和途径。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与皮革行业的同事们再次相聚,共同见证皮革峰会的盛大开幕。今天一进会场,我就感受到皮革行业稳步发展的信心与潜力,它透露着坚守与创新的高度共识。首先,我代表中轻联对于皮革行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企业家和全体同仁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皮革行业发展的国资委、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等部委有关领导和各特色区域主管部门的党政领导,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坚守中国制造,创新2025。

下面,根据协会的要求,我重点围绕“坚守”与 “创新”两大主题,围绕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结合轻工和皮革行业的特点,结合轻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的精神,谈两个方面的看法和意见,与大家商榷。而且,我想这次与以往在皮革行业会上的发言不同。现在正处在五年的转折时段,我想较多地用一些轻工整体的数据说话,期待皮革行业借鉴、鼓劲,坚守、创新与发展。

一、坚守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

大家知道轻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包括十八大类、七十二中类、一百三十七小类的产品之一,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和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供给不足到成为世界轻工业的大国。在追赶型高速发展,告别短缺,完成数量指导型历史阶段以后,正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轻工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

皮革行业规上企业实现主要业务收入1.27万亿元,占轻工业9%,是轻工业的第8位。如果按照整体排序,也就是把实体作为一个总的板块,是在第5位。我记得我们全国轻工是22万亿的主营业务收入,食品10万亿,造纸1.57万亿,家电是1.31万亿,皮革是1.27万亿(第五位)。皮革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它的出口始终居于轻工业的第一位,从国际看,1/4的轻工产品出口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创造出海尔、格力、波司登、 茅台、百丽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品牌。据统计, 钢琴、陶瓷等一百多种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家电、皮革、家具、自行车等产品,占世界份额的50%以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轻工业大国。 同时,我们也是名副其实的皮革大国、毛皮大国、制鞋、箱包和皮衣大国。我国进入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联发展、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为轻工业发展拓展了新的领域和广阔的空间。我国人均轻工产品的消费量,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不同群体、不同地域对轻工产品的普及、刚需和升级换代的需求,成为拉动轻工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轻工业发展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轻工业主要从依靠规模、速度、成本竞争,向依靠质量、技术、服务、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进行角逐的发展方式。

如何继续发挥轻工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长,资源、能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增速进入了重要战略调整期。在某种意义上讲,高成本时代悄然逼近,因此消化成本上升压力,防止陷入低微利困境,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去长期依靠高投入、高耗能、低成本的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要从资源消耗型向要素集约型,从依靠扩大投资和规模扩张向依靠技术进步、创新和要素升级转变上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能源利用率、资金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资本替代人工和人才红利等全要素的生产率。 全面提升产业链价值,提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是提高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降低综合成本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对所使用的各类要素实现最优组合,产生最大的效益,这是保持中国轻工和皮革行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

二、遵循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们说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软复苏、慢增长、多风险特征的新常态,中国经济则进入了中高速转型的新常态。此前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的闪亮登场为行业调整升级指明了方向和实现路径,认识到文件的精髓是由大变强,确定了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建国100周年成为具有创新引领能力的世界一流制造强国的目标。我理解它的核心任务是增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它的战略高点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它的提升,关键是强化基础能力,集成水平。我们非常清楚,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门类,是唯一全部门类。已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制造业整体水平不高, 各门类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走并联式发展道路,持续打造制造业的升级版,致力在全球制造业大赛中赢得先机。

前不久我就贯彻2025行动计划确定了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打造轻工产业的升级版为主题,接受了工信部主流媒体的采访。当时我题目就叫: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打造轻工产业的升级版。行业企业的机遇在于全力做好创新驱动,智能转型,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全球融合的大文章, 持续实现新的发展。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7月中旬在东北调研时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世界经济正迎来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和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加速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我们轻工人要紧密围绕科技、品牌、管理、服务、营销模式,五大创新的历史课题,结合国家推进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实实在在的强化创新驱动,围绕重点产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整合相关资源, 完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体系,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行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面向重点产业和区域创新的支撑系统,积极推动面向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建设,提升特色区域的发展水平。重点支持国家认定的业内企业技术中心,设计中心,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落实自主创新相关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我们要根据轻工业和皮革行业的特点,主动借力政策,筑牢经济基础,向自主知识产权要效率,向品牌要溢出效率,逐步实现向中国创造的惊险一跳,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皮革行业应重点发展高档皮革和中高端皮革制品,着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落实2025行动计划要实施五大工程,我认为其中最核心的是实施智能制造的工程,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也是倒逼的机制。轻工重点行业要以两化融合为主线,借力“大、智、移、云”为主要基础,积极参与本行业关键特殊专业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和自主化的进程,参与本行业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线的关键技术研发、设计和制造。 要加大智能制造方向的技术改造力度和投入,大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从产品的设计智能化、关键工序的智能化,供应链优化管控等方面,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生产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建设。

近一段时间,海尔在辽宁、沈阳、郑州、青岛一共建了几个工厂,推动智能化发展的进程。

目前我们各重点企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也纷纷制定了规划,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我4月27号在温州参加活动并考察,看到巨一集团率先尝试的智能制造,并且尝到了甜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今天,它仍然取得了出口增长9.5%的好成绩。另外泉州市去年提出了要把泉州建设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基地的奋斗目标。然而大家都很清楚,轻工业吸纳就业占全国工业1/4多,总量在3 500万人以上,承担着重要的民生责任。

我以为既要针对现代工艺特点和产品柔性化制造的需求上升加大技改投入,更要坚持人才为本, 加大培训力度,做实产学研治理提升平台,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行业人才梯度及培育机制,不断提高轻工和皮革行业职工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促进制造业的持续升级。同时,全行业要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重点,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依托行业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产学研联盟等逐步形成和建成一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这一点是我在主持“轻工十三五规划论证”的时候,几个人在座谈当中跟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加强人才的梯队建设。

第三,以抓质量、树品牌为重点,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质量转变。

我国轻工行业竞争力不强,产业整体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中低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领军企业不强,因此要抓住机遇,完善和创建各类品牌培育平台,特别是在率先国际化的基础上,推动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大国地位的有效匹配。要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团体标准、联盟标准,积极推进产品质量、企业自我申明的实施,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质量的转变,推动我国轻工产业产品迈向新高端。这方面我们真诚地期待皮革行业要率先突破,以真皮标准为基础确定目标,加快培育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切实提高质量水平。同时,要以“精准”两个字为切入点,借鉴政策上的精准制策,IT业上的精准客户和医疗上的精准整治的这种思维和运作的方式,在管理上精细深耕,努力提升质量保障体系的水平。

第四,打造生态产业、绿色产业。

轻工业要加大皮革、造纸、食品、电池等重点行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推动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落实造纸、皮革、酿酒、发酵等行业的发展,推进行业的应用和推广示范工程。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认定,受理能耗标杆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在皮革、电池等行业研发推广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大幅提高行业清洁水平,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推广应用,提高废弃电器、废纸、皮革废弃物等转化为再生能源的能力。我们皮革行业还要宣贯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等等,有效规范和指导行业的污染治理工作,认真开展环保核查,推广环保创新示范项目,引导行业的有效发展。

第五,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要做好结构调整的多点突破,特别是要努力提升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加强对轻工集群规划的编制,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支持在皮革、家电、家具、塑料等行业基础较好的产业集群区,以互联网 + 的模式建立和完善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咨询检测等平台,发展专业市场和电子商务,组织实施产业集群示范工程,完善产业和区域创新体系,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提升产业集群的质量和档次,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向自主设计加工,自主品牌生产转变,实现产业集群整体的转型升级,要支持集群中一批骨干企业的技术进步,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中的龙头作用,延伸产业链,全面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努力形成轻工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造就一批产业链比较完善的创新型的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基地,夯实轻工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实力基础。

最后,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产能合作,提升制造业国际化的发展水平。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轻工产品制造基地,2014年轻工产品出口6154.3亿美元。轻工贸易顺差总量是全国整体贸易顺差的1.2倍,应该说为全国的外币平衡,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等等工作做了很好的贡献。皮革、塑料、家具等行业,出口额位居轻工的前五位。五个行业合计占轻工总额的50%以上。实现出口的稳定增长,对于实现轻工业中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来看要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在巩固传统市场的份额基础上,按照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俄罗斯、蒙古、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中东欧、中亚等国家出及新兴市场。

今后我们要借“一带一路”实现全球化布局与要素配置,在主销市场投资设立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发挥我国轻工产业的产能优势,积极与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又要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加盟经贸合作区,积极推动轻工企业牵头的巴基斯坦工业园和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跨国经贸区的合作。目前我国正在全球50个国家建设118个经贸合作区,涉及一带一路的国家共达64个。这些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承接点。我查了一下数据,2014年我国轻工业对于64个沿线国家的出口额1 633亿美元,占整个轻工出口的26.5%,同比增长了15.86%。整个轻工出口增长增长2.1%,而沿线64个一带一路国家增长15.86%。行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速,我们也真诚地希望皮革企业继续有所建树。

各位同仁,在中国制造2025指引和全行业努力下,我们相信轻工业和皮革行业一定能够加快结构调整,强化创新驱动,努力开拓市场,引导创新创造需求,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展望未来十年我们坚信轻工和皮革全国目标一定能够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部分行业跨入强国阵营。整体水平发生质的跃升,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中国的创新优势 篇2

张敬春向维全

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几千万人的执政党,走过了九十年的战斗历程,她的成功究竟在什么地方?我们说,在于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得到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和无限信赖!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这种优势是由其本身的因素决定。

第一.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博大精深的学说,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当今世界社会革命最先进的思想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政党,具有这种科学的思想理论是其他政党无可相比的。

第二.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确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三.把民主集中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这是我们党的巨大的组织优势。民主集中制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原则的实质,它保证了组织的严密、纪律的严格、作风的严谨;保证了团结统一;保证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它把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连接成统一的战斗整体,使中国共产党具有坚

强的战斗力。

第四.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是其他政党望尘莫及的独特优势。这是符合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表明了党的崇高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以上几个方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优势的内在原因。今天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时期,新形势下的新的要求,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身的优势又怎样呢?

——.先进的组织,优秀的成员。建国以来,广大共产党员为了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利益,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在各条战线上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凯歌。焦裕禄、雷锋、孔繁森、李向群等同志就是其中的典范。近年来,全国各条战线评选表彰的各类先进模范人物中,85‰以上是共产党员。

—— 科学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不仅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并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世纪之交,江泽民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 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在九十年艰苦奋斗的发展中,先后经历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既领导过革命,也领导过建设;既取得过巨大的历史成就和无数的成功经验,也遭受过重大的挫折和严重的失误。这一切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它使党不断聪明起来,成熟起来,成为经验丰富的政党。

综上所述,中国的命运之所以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中国共产党在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力量的同时,也存在困难和问题。正是这些困难和问题总是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只有解决了难题,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希望也才会变为现实,发挥这一优势应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就要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有坚强的政治领导,即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方向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领导,首要的是从思想上把党建设好,保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加强党的组织领导,首要的是确保各级领导由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组成。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善于把三者很好的统一起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改善党的领导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涉及面很广,内容很多,包括改善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包括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领导制度的改进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全党内民主,实行党务公开、坚持党员代表常任制。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这样,才能保证党的领导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地运行。

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靠党的基层组织来体现。关键一点,是基层党组织领导如何站在新的高度,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地贯彻到群众中去;其次,是要真正起到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核心”地位作用,要改变党不管党的状况,要把已有的原则、制度和措施切实贯彻下去;再就是要开创新的局面,既要坚持党的原则,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强化党的自身建设。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是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存在的问题是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封建主义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所以,要强化党的自身建设首先是要重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重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着

重于思想上建设党就是要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就是要把坚持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心环节,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教育,加强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二是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三是党的自身建设要有利于调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只有当基层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了,党组织自身建设才能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积极开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特有的革命精神和战斗风格,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团结人民、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传家宝。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就可以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党的干部素质要尽快适应新的历史任务。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任务,不同的历史任务,要求党的干部必须有相应的素质,否则,党就不能有效地完成自己肩负的任务,甚至有被时代和人民抛弃的危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全党认识到干部问题的紧迫性,于是率先改革干部制度,废除终身制,实现新老交替,并进一步提出实现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任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就整体而言,党的干部素质与新的历史任务的要求,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目前,在干部任用上采取的公推公选、竞争上岗是我们党在干部问题上的一大改进。

以上几个方面是就发挥党的优势的一些思考,当然,还有如何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搞好党的纪检工作的措施等等。这些工作,都有待于我们党进一步完善、发展。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深入研究如何体现好、贯彻好、落实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深化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认识,要按照更好地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对照检查我们的工作,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还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和解决影响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只要党坚持自己的宗旨,加强自身建设,从严治党,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因此,暂时的困难和问题不会在根本上影响党的优势和希望。只要敢于正视困难,力克弊端,党仍将是一个强大的党,有希望、有前途的党。

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表明,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唯一领导者,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中国的创新优势 篇3

学习贯彻中央会议精神

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做好两个“覆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定位和作用,把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创新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提高中国移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各公司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加强党建工作的两个覆盖,一是组织覆盖,二是工作覆盖。要对当前党组织建设的现状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意见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机构设置、党务人员配备等。要加强县公司的党组织建设,重视做好在生产经营一线和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强化党组织在县公司发挥作用的力度,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

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按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求,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提升治企能力。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按照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参训时间一般不少于24学时,其中,领导班子成员一般不少于40学时,用五年的时间对全体党员轮训一遍。

实施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本着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推动中国移动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的实施,开展对地市公司党建工作的评价,实现“以评促建,对照达标”的目的,要求地市分公司三年达标。通过党建工作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各公司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开展创先评优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今年,以集团公司成立10周年为契机,在“七·一”前夕庆祝建党89周年之际,集团公司将开展以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评优活动。“四强”就是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四优”就是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这是集团公司组织的第二次全系统表彰活动,今后将逐步形成每三年一次的表彰机制;各公司要积极做好集团公司评先表彰的各项配合工作。

建立党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党建信息化水平。发挥通信企业自身特色和优势,逐步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资料库、党员信息库、党建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和党建工作门户网站,以及无线党建手机网络系统等,并逐步使集团公司与各省公司的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建设融合,形成统一的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大力提高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彰显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回头看”,做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按照中央、国资委党委和集团公司党组的有关部署,继续做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对整改落实方案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加大整改力度,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按照高素质复合型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优秀党务工作者队伍。集团公司将积极探索与中央党校和高等院校等机构合作路子,加强对各公司中高层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各公司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各级党务干部和党员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注重从业务骨干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党务工作者队伍,提升企业党建工作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进一步推进文化管理

持续传播实践先进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响应新时期企业发展的需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联系实践,启动企业文化三年规划:围绕文化管理的逐步推进,认真开展价值观宣贯、示范工程建设、标杆管理体系应用三项基础工作,深入推动服务文化、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关爱文化、和谐文化等五大特色文化建设,持续传播和实践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为核心的文化理念。

遵循规律,深入推进三项基础工作

持续开展价值观宣贯工作。突出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深化价值观认同。结合企业当前发展变革的重要时机、重大任务,通过开展先进人物、优秀事迹选树、传播和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研讨等活动,使企业核心价值观能响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积极探讨铁通公司企业文化融合的相关工作,广泛传播“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

纵深推进示范工程建设。丰富示范工程创建层次,加强文化的对外传播,抓好班组文化落地。积极探索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的常态机制和长效机制,以集团公司示范单位的评比为基础,开展多层次、多线条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形成企业文化工作从达标到优秀的完整格局。要在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对外传播活动,强化文化的辐射功能。要特别重视班组对企业文化的承载,系统规划和实施班组文化建设工作。

推广标杆管理体系应用。围绕企业文化工作从文化建设向管理阶段迈进,推广运用标杆管理体系,实现三个阶段性目标:一是完成各省(区、市)公司示范单位及相关企业文化成果基础资料信息化和标准化;二是要在各级企业文化示范单位推广标杆管理体系成果的交流和应用;三是要以标杆管理体系为基础,梳理企业文化各项常规工作,推动闭环管理。

彰显特性,积极打造五大特色文化。

在企业的运营发展中,中国移动各级企业逐步形成了丰富的特色文化,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根据当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下一阶段要大力推动服务文化、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关爱文化、和谐文化的建设,并积极探索廉洁文化、安全文化等特色文化的提炼,努力彰显文化在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服务文化。积极贯彻“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行风建设要求,在公司各个层面,大力倡导和树立良好的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讲诚信经营,讲和谐服务;继续深入完善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运营流程,围绕“便捷服务,满意100”主题活动开展服务文化活动。要特别关注服务窗口的基层员工,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式,疏导压力,提升素质,增强凝聚力。

创新文化。大力宣传创新对于新时期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提炼创新模式,促成创新成果。各公司要通过1~2年的时间,培育一个以上创新特色突出的企业文化示范点,挖掘一批创新典型案例,并以之为主要带动力量,推动本单位创新文化的建设。

执行文化。运用标杆管理体系,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优秀示范单位执行管理与绩效的关系,确定本地优秀执行文化的标准、特点和典型。要在企业内部构建执行文化的健康氛围,积极引入先进有效的管理工具,注重多层次、全方位激励,提升企业组织运作的效能。

关爱文化。以推动员工全方位发展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关爱文化建设。积极探讨和推广“EAP”、员工积分管理体系、阳光工程等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优化管理,改善各级公司的组织气氛与管理效能,促进员工和公司共同发展。

和谐文化。加强CSR工作的宣传,开展“中国移动人的责任”系列活动,深入推进“责任”意识的传播,强化社会责任的自觉履行,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鼓励各级公司在企业文化落地的实践中,结合行业特色,围绕区域经济、文化建设需要,把企业发展融入区域发展的社会责任系统,构建有利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

精神文明创建系统化常态化显性化

10年来,中国移动通过推出“三三一工程”和“二二九工程”,实现了创建工作从突出重点到全面推进,通过有效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级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目前,中国移动的地市公司90%以上已成为地市级以上的文明单位。从2010年起集团公司将研究制定新的三年规划,持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促进创建工作的系统化、常态化、显性化,并重点推进县公司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推动三个延伸,促进创建工作系统化。按照新的创建工程规划要求,创建工作的着力点从总体上要促进三个方面的延伸:一是创建工作从一线服务窗口向支撑部门班组延伸,形成高效优质的服务通道;二是创建工作从自办营业厅向合作营业厅延伸,打造文明连贯的服务链条;三是创建工作从大中城市向县乡延伸,增强创建活动的辐射能力。重点推进县公司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到2012年,全系统县公司获得县级以上文明单位称号的要达到80%以上(目前是65%左右),其中,省级以上的占20%,地市级的占40%,县级的占20%(简称二四二创建工程)。鉴于县公司创建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各省公司创建指标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总体规划,分类指导”的思路具体下达。

加强建章立制,促进创建工作常态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与年度的中心经营工作紧密结合,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提高公司服务质量相结合,形成创建工作的常态。要注重加强创建工作的规范管理,逐步构建以服务明星、岗位能手、专项标兵、优秀员工以及卓越班组、先进单位等为内容的企业荣誉体系,通过制定和建立创建管理制度、创建机制、创建评价体系等,促进创建工作的常态化。要积极鼓励各公司的创新性作法,继续深化文明单位和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活动,使创建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延伸,提高基层的管理水平和一线员工的服务质量,提升公司的良好形象。

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促进创建工作显性化。要把选树先进典型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选树和培养本公司的先进典型,形成集团公司、省公司、地市公司、县公司等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人物和集体,并提炼形成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企业内部,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作为员工学习榜样,在社会上,通过宣传中国移动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展现中国移动员工艰苦创业和精心服务的精神风貌,提高中国移动的社会美誉度。

创新政工方式方法

全面推动EAP项目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要密切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对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加强课题研究,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引入现代心理学理论,发挥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深入开展EAP项目(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心理感受,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各公司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准确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

发挥政研会作用,抓好政研成果转化。各公司要充分发挥政研会的独特作用,做好课题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评选等具体工作。要加强政研会的自身建设,按期举行换届选举和理事会议,地域相近的省公司政研会可以组成联合课题组,加强横向联系,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今后要特别重视政研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探索政研成果转化的途径,把已经取得的政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理论参考和思想源泉。

做好EAP发展规划,持续开展EAP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EAP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集团公司对几年来各公司开展EAP项目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编发EAP项目工作报告和指导手册,为各公司开展EAP项目提供参考。同时,借鉴国际上开展EAP工作的经验,研究制定中国移动EAP项目发展规划,探索未来中国移动EAP项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继续举办中国移动第二期EAP项目主管人员培训班,各公司也可以着手尝试培养本公司的EAP专员,通过上下各方努力,逐步培养起一支公司内部的EAP骨干队伍,为EAP项目的长期开展奠定人才基础。

加强对共青团工作领导

努力做好青年员工工作

中国移动各公司党群部门要按照“以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要求,健全共青团组织和机构建设,加强对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大力做好青年工作。按照团章要求,本着“有青年的地方就有团组织”的原则,健全完善各级公司共青团组织建设,加强团干部的培养,增强团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各省和自治区公司在下属分公司团组织关系属地化管理的情况下,可尝试设立公司“团工委”(共青团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全公司共青团工作的指导,“团工委”可与党群部合署办公;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共青团的组织和机构建设,为公司青年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010年,中国移动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再接再厉,善于创新,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独特优势,为提升企业软实力、推动和谐企业建设、促进公司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的创新优势 篇4

勇于创新致力电子专用设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近年来, 技术创新是二所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 现有的微组装、液晶显示器生产设备、光伏电池生产设备等专业已掌握了部分产品的核心研发技术, 专业核心竞争力已初步形成, 并已具备工艺系统集成能力, 可为用户提供系统集成服务。

微组装设备和技术初步具备LTCC基板制造设备、薄膜基板设备和LTCC薄膜混合基板制造设备的研发能力, 技术水平已从单纯提供设备提升到工艺和设备一体化, 关键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从消化吸收逐步走向了系统集成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面对液晶显示器生产设备国产化的难题, 作为国家科技部“LCD液晶显示器生产设备”技术依托单位, 二所紧跟国际发展趋势, 持续提升产品档次。目前已具备LCD后制程生产设备的全面解决方案及成套装备研发能力。偏光片贴片机、液晶除泡机、玻璃分断机等产品技术档次不断提高, 广泛应用于TFT-LCD领域, 其中部分产品属国内首创。目前, 该类产品广泛应用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液晶生产企业, 并出口国外, 市场占有率国内排名第一位。

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制造领域, 几年来, 二所以关键设备和工艺研究为突破点, 加强对有关项目的研究与跟踪。硅片关键生产设备多晶硅铸锭炉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 并被列入山西省科技创新计划。硅片上下料机、清洗机等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规模效益显著。

产品技术的领先优势, 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并为产品的规模化销售创造了条件。近年来, 液晶显示器生产设备和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合同额屡创新高。

寻求支持建立技术创新研发平台

技术创新的进步, 离不开科研基础条件, 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不可或缺。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十一五”期间, 二所先后承担了4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化项目——新型电子片式元器件关键生产设备产业化项目、新型电子元器件专用生产设备组线技术升级项目、新型薄膜电容器关键工艺装备产业化项目、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化项目, 并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的投入有效地改变了科研生产的手段, 为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其中, 微组装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于2008年获得了原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批复, 为此二所成为国内微组装主要技术依托单位之一。该中心的建设, 有利于二所形成提供成套先进微组装设备和共性技术平台的能力, 形成面向整个军工企业的技术研究应用基地。

研发条件的改善, 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科研成果数量不断提升。自2006年以来, 专利及成果数量不断上升, 获得专利授权80余项、取得成果100多项, 承担国家级项目的技术能力不断提升, 技术积累不断增加。承担科研项目的水平和级别也在不断提高。2009—2010年, 二所首次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二所及控股的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均被太原市科技局授予“太原市科技成果研发基地”称号。2008年7月, 在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上, 二所控股的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荣誉入围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名单。

积极探索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通过自有资金持续投入和争取多方资金, 形成与国际技术接轨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团队, 加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步伐, 解决科技研发的关键技术问题。

二所把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发展良机, 在LCD设备领域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科技合作, 在微组装工艺设备领域加强与独联体国家、斯洛文尼亚的科技合作, 在太阳能设备领域与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开展科技合作, 在半导体材料设备领域与德国、俄罗斯和斯洛文尼亚开展科技合作。通过积极的合作交流, 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技术竞争优势。

2009年, 二所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和山西省科技厅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

发挥优势积极进军新能源领域

发挥装备及工艺研发优势, 进军新能源领域, 服务地方经济转型, 是二所的一项重要战略。在第三届中国 (太原) 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召开期间, 由二所承担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太原光伏产业园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顺利开工建设。产业园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300 MW多晶硅片和成套设备, 以及100 MW电池片及组件。其中一期设计产能为年产100 MW太阳能电池硅片及成套设备, 预计2011年下半年建成。项目的发展思路是依靠自主装备实现硅片产业化, 以产业化项目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创新。该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能源产业, 也是太原市在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过程中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项目, 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回顾几年来的发展历程, 二所的两个基地建设 (以液晶显示器生产设备和微组装设备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光伏硅片及成套设备产业化为依托的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产业园基地) 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推动至关重要。太原市科技局也在多个科研项目上予以支持。在推进光伏产业园项目过程中, 太原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还专门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 从项目资金、土地供给、税收优惠、配套设施、人才引进和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这些有力的支持有效地化解了二所在科技创新和推进产业化方面的风险。而二所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使太原市在国内电子装备制造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并填补了在光伏电池产业领域的空白。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篇5

摘要: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历程表明,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取得“三大成就”,是这一政治优势的有力证明,同时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基本立场的深刻反映。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发挥政治优势的实践要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进一步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的政治优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 综述: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忠实代表,在全国人口中只占极少数,无论是过去搞革命,还是而今搞建设,为了实现“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目的,就理所当然地把广大人民吸引到自己的运动中来,使自己的运动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运动。共产党如果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无法体现自己的领导作用,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参加,自己也就成不了“先锋队”。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和共产党的性质,都决定了共产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斯大林曾经打过一个很好的比方,说: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无敌英雄安泰,只要他脚踩在大地母亲的身上,他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力量,战胜任何敌人。但最终他还是被对手打败了,那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对手知道了他力量的来源,诱使他双脚离开了大地。斯大林最后说:共产党人好比安泰,人民群众就是大地母亲。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就会一事无成。唯物史观为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0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时,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党员代表,代表全国53名党员,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大,9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经超过7799·5万,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特色和巨大政治优势。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的先进分子,组织的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做出那么多牺牲,同人民保持着那么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这些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风风雨雨中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能够焕发出并且今天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苦苦探索,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地主阶级改革派外抗夷敌、内求变革的思想,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农民阶级平均主义的诉求,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都没能救中国。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都没有改变中华民族的屈辱地位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废除了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中华民族任人宰割、任人奴役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昭示人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二、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中国共产党90年来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创造举世瞩目的伟业,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90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引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

三、密切联系群众,赢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经过磨难,被群众考验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不断奋斗并做出最大牺牲的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

从基本的执政理念看,党执政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是为人民,我们党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都表达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价值取向。从基本历史看,中国共产党90年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始终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基本制度看,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从基本政策看,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哪一条政策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从基本态度看,中国共产党对危害群众利益的各种腐败现象,历来都是态度鲜明,绝不手软。从执政能力看,中国共产党不负众望,不负人民对于执政党的要求和期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给执政能力增添新的内容和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

四、中国共产党培育和造就了无数具有献身精神的优秀分子。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员素质和质量的建设,要求共产党员应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以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服从群众利益,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关心自己为重。强调通过严格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全面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和各项工作能力,通过强化党的每一个细胞,建立整个党组织的坚强肌体。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应当成为“民族的阶级的英雄”,应当“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要求共产党员在领导人民群众前进的过程中,应当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高度地发挥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我们党的精心培育和革命领袖的率先垂范,造就了一大批富有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的优秀党员,至今我们耳熟能详的英模人物,如张思德、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邓稼先等,为我们国家民族的强盛复兴,无私奉献,甚至献出生命。王进喜为了拿下大油田,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他宁愿少活20年,王进喜仅活了47岁。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涌现出了孔繁森、吴登云、郑培民、史来贺、张云泉、沈浩、李向群、方永刚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光辉榜样孔繁森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精神,书写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篇章。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原院长吴登云,30年为群众无偿献血30多次,先后从腿上取下13块皮肤,贴在柯尔克孜患者群众的身上。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安徽小岗村的党支部书记沈浩,一心为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小岗村的男女老少无不称他是大好人。正是这些奉献在社会行行业业的优秀共产党人,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开拓进取,踏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他们的行动践行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用他们高尚的人生境界和人格魅力,树立了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展示了我们共产党先锋队的风采,他们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五、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我们党和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贯坚持不结盟、不当头、不称霸,也不屈服任何大党大国的压力,不受制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坚定不移地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完整、领土完整,坚定不移地保护国家核心利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党革命建设始终坚持的指导方针,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党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的集中体现。

小结: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崇高理想、群众基础、组织骨干、思政工作、创造精神和自我改善能力等政治优势 ,是中国共产党伟大而成熟和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决定着中国共产党无愧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充分发挥这些政治优势 ,坚持“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 2 1世纪写下新的光辉篇章

研究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本课题我们所了解的并不多知识面不广无法正确而直接的研究我们团队协作能力并不强没有做到人人有事干而是懒懒散散的马虎了事

中国公益的“后发优势” 篇6

宋军:北京九汉天成公司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创始人之一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今年是阿拉善生态协会十周年,作为重要的发起人之一,你怎么看这个机构对中国公益行业的价值?

宋军:在阿拉善生态协会,如此多的企业家聚在一起,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使之成为全球治理荒漠化的最大NGO。这体现了中国公益的“后发优势”。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中国公益的后发优势,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提法。后发优势理论,更多是指经济领域,放在公益领域,应如何理解?

宋军:在公益领域,后发优势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后”是先后的“后”,就像经济的后发一样。这30年,经济快速发展,财富急剧积累,但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拉大、物质和文化的割裂等社会问题。企业家在公益上的投入,绝对值、占GDP的比重,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非常低。企业家和社会都意识到,差距的加大,带来内心的焦虑、不安,自己和社会都缺公益这一块,内心的公益需求非常大。这和西方发达国家按部就班不一样。中国的企业家,前30年只考虑赚钱,不考虑社会,猛然回头,欠账太多。后发优势,是后发的潜能巨大。和西方国家相比,做公益的愿望巨大。另外,中国的企业家学习能力强,在看西方国家百年来是如何走过来的,能把最精华的东西拿过来,加上中国本土的文化和企业家自己价值观,融合在一起,更适合中国极度缺乏的社会公共领域。因为极度缺乏,你去做了,社会的反响和带来的正面效果也可以很快显现。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这一层面的后发优势很明显,除此之外呢?

宋军:第二层面的“后”是厚积薄发的“厚”。在中国历史上,社会公益一直做得非常好,包括民国,由社会结构决定。传统社会的乡绅,在教育、助贫、修路、修桥、赈灾等,都有完整的体系,做得非常好。但是后来把乡绅、商业都消灭了。

中国的商业文明是指什么?就是义利之辨,以义为利,非利为义,利是手段,是过程,义是根本,是目的。这是东方和西方在商业文明上的最大区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后发优势是指价值观可以继承我们老祖先的商业文明价值观,同时借用西方的商业文明的模式,从而进入“后公益时代”。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后公益时代是指什么?公益模式是什么?

宋军:中国的公益,最早是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代表,做得最快,大家捐钱支持学生,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企业家参与发起公益机构,比如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三阶段,像国际慈善家一样,企业家建立自己的慈善基金会,包括王健林、曹德旺、马云。这都是中国公益的前页,都没有脱离西方模式。

后公益模式是什么?就是社会责任企业。它是什么样的呢?第一,是商业公司的形式,有限责任公司,符合商业逻辑;第二,公司的业务领域,指向公益领域,教育、儿童、妇女、生态环境、贫困等等,也就是公益组织正在做的事情;第三,在章程中明确规定,股东、投资者永不分红,这是核心。也就是说,用商业的方法承担社会责任。商业的方法是指什么呢?一定要赚钱,可持续发展。我可以坦荡赚钱,为什么呢?永不分红。

不分红的利润,主要做三方面的事情:第一,像商业公司一样,扩大规模,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第二,培养团队,培养团队的价值观是什么?要超越我们现在对公益的理解,做这个领域的团队收入比纯商业的人要高,一定要这样,因为做纯商业投资不会做的领域,社会价值更大;第三,拿出相应的比例成立公益基金会。

后公益时代,不是完全抛弃前面的,要结合起来。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后公益时代的社会责任企业,和纯商业企业还有哪些区别?

宋军:要做到几个合作。和政府合作;和科研机构合作,比如做生态环境恢复的社会责任企业,那么就应该和林业、土地、气候、水这几个研究领域的机构合作;和原住民合作。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其实,非政府组织也应该做到这几个合作。

宋军:阿拉善生态协会刚成立的时候,我就跟秘书处建议,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定位,要做到几条,和政府合作,和原住民合作,和企业合作。非政府组织不能替代政府,不能替代企业,不能替代原住民。最重要的是,不能对立,不和政府对立,不和企业对立,不和原住民对立。

我们回过头来看,今天绝大多数NGO这几条都没做好。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NGO会有一种优越感。

宋军:NGO从业人员一直有这个问题,把自己看成是社会责任、良心、道德的代言人。阿拉善生态协会前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那时团队就非常希望我们企业家把钱给过去,就不要再过问了,他们来做。在操作当中,他们也是自我感觉非常强,觉得你们企业家什么都不懂,没有时间和精力,就得他们去做。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其实,企业家可以为NGO提供许多经营、管理的价值体系和思维。

宋军:从企业家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家非常认定效率。而NGO从业人员做事的效率,对资金的使用、管理能力弱,很难形成好的模式。国外做得好,为什么呢?基金会、NGO在项目实施上,是委托项目公司,项目公司用商业的方法去做。西方的委托制很多,商业上也是这样。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所以,如你所说的社会责任企业,可以很好的避免这样的问题。

宋军:这是效率最高的模式。比如说王健林要捐90%的个人财产,可以分成几块做,有的像西方那样做基金会,有的就完全可以用后公益模式去做。这样效率更高,可持续性更强,社会影响更大,从业人员更多。大家都愿意来做,既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同时生活又很有保障,有尊严。这是未来做公益的最好形式。

nlc202309020231

我可以断言,中国公益的后发优势,是商业的“术”和义利之辨的“道”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大的方面是道,是追求的根本宗旨、根本目标。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用术,用商业方法,包括竞争。大家都在讨论接下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像吴敬琏先生一直在提倡创新。企业发展要创新,整个经济领域要创新,包括公益指向的领域,从投资、从经济发展拉动的角度来说,这个部分是空白,是欠缺的。在这一块进行投入,同样会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弥补前30年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企业家做慈善还是喜欢捐出来,所以这一公益的后发优势模式,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宋军:那当然,有难度的事情,才是最有价值的事情。捐赠很简单,坦率的说,捐赠的效率非常低,尤其在中国。中间的环节,浪费非常大。而商业的效率最高。例如,少数民族的扶贫问题。贫困,是什么造成的?我们到底扶什么?扶贫的核心,是要恢复他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它的文化载体被社会认可,被社会接纳,被社会需求,这些可以通过商业的方法实现。实现了,它的文化自信建立起来,经济收入就上来了。现在的少数民族扶贫都是让他们搬出来。就让他们待在原先的地方,用商业的方法做编织、刺绣、工艺品,让科研机构和文化机构做设计,设计新型的产品,原住民只需要用传统的方法,把传统的元素加工出来,最后再让商业团队销售出去。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文化能传承,贫困问题也解决了。比如说马云,或者其他企业家,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应该往这个方向走。淘宝网就应该有一块巨大的空间,专门扶持这一块,比马云捐钱做公益价值大得多。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这么做起来的话,可以解决诸多社会问题。

宋军:社会的呼声和需求非常大。内心渴求,但企业家的意识欠缺。真正的后发优势,就是这一块的创新。把东西方文明结合在一起,西方的商业文明和东方的商业文明的价值结合,义和利的结合。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美国的慈善文化基础是基督教新教,中国的慈善文化基础应是儒家,但中国的一个现实是文化割裂,是否会成为后发优势的障碍?

宋军:文化割裂是指社么?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从“五四”开始到“文革”,对儒家文化的打倒。

宋军:不用担心。正是这种割裂,更让大家意识到需要。因为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即便从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去看,最伟大、最辉煌、最稳定的时候,都是物质、精神平衡均衡的时候。缺一环,社会就不稳定。你看“文革”,没有物质,唯有文化,到处都是文化文化,这个文化又是极端文化,社会就倾斜。等到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开物质领域的窗口,到后期到处都是物质物质。只要有钱,就是英雄,成功就能拥有一切,没有道德,没有文化,没有信仰。这样带来的同样是痛苦,同样有巨大的社会问题。文革导致经济差点崩溃,现在导致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即将崩溃。文革之后,是全面走向经济;今天的必然,是走向文化,社会均衡向前。也就是说,未来的30年,一定是文化领域爆炸性增长的30年。这个文化涵盖社会关怀、公益领域。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从前后两个30年,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大的历史转向吗?

宋军:非常清晰,整个社会在变。因为惯性,大家都没意识到。不仅是中国,整个人类文明都是这样。西方两三百年来,工业革命过后带来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西方的工业文明和价值观引导下的快速发展遍及全球。粮食问题、贫困问题、疾病问题,在之前的30年甚至50年,似乎解决得都非常好,人类生活更加体面。但是西方这30年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问题。综合而言,人类的生存空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例如贫富差距,美国社会之间,欧洲社会之间,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不同信仰之间,差距在拉大。最可怕的是资本的取向,资本在加大社会不公,华尔街的金融杠杆作用,让资本贪婪的一面,极度放开。这一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要结束。未来的发展模式是什么?就是东方的价值观加西方的技术,换句话说,就是东方的头脑加西方的四肢,形成一个健全的人。东方文明强调系统,西方是单一非系统。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你对你所提出的中国公益的后发优势,有着怎样的判断?

宋军:我的判断是,不会用太长的时间,未来十年,公益领域的这一块会非常多,二三十年左右,中国在公益会走在世界的前头。不会超过三十年,一定是这样。我对这块非常乐观。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中国公益的后发优势模式,反过来对中国文化的恢复和重建也应有帮助?

宋军:恢复中国的传统文化,用传统公益的方式去恢复?没戏。捐钱,成立基金会,抢救一个什么东西,没有用。用商业的方法就不一样,可以把它做成产品,走向社会。传统公益绝对做不过商业,对不对?用社会责任企业的模式去做,就不一样,是共赢的方法。

中国发展钢铁工业的比较优势 篇7

未来中国钢铁工业还要增加产能4亿—5亿吨粗钢,发展空间巨大。在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条件下,中国钢铁工业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未来可能会被其他国家所超越吗?

一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以下比较优势,首先必须有足够庞大国内市场来消化其发展出的产能,比如韩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就严重受制于国内需求市场的狭小,其次在资源禀赋上要具有相当的优势,如在铁矿石资源、焦炭资源和人力资源上,还有最为核心的是必须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具备完善的钢铁工业上下游产业结构,除此以外如果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后进国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以形成高层级创新,使生产技术形成跨越式发展。

中国钢铁内需市场广阔,极具发展潜力。2009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预计将突破5.65亿吨。根据前面分析,预计未来中国国内钢铁消费总量的峰值约为9.5亿—10亿吨/年。中国钢铁消费市场是一个谁也不愿忽视,也忽视不了的市场,这将为钢铁工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统计显示中国吨钢人工成本为12美元,国际间横向比较日本是中国的2.4倍,美国是5.6倍,德国是6.1倍,英国及卢森堡是4.8倍。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比较丰富,约有5万亿吨,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1.63%。原煤年产量为世界第三产煤大国印度的3倍,焦煤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3以上。

中国钢铁产业经过60年的发展与积累,具备了相当的制造能力优势。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有能力制造各种高档次、高技术含量的钢材,钢材自给率极高;与科研单位的密切合作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产品结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钢铁工艺的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

“十一五”期间,中国已经形成9座3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37座2000—2999立方米大高炉,大高炉年生产能力达到10585万吨。而且,宝钢、武钢、马钢、首钢、济钢、攀钢、鞍钢、邯钢、唐钢、本钢、酒钢、太钢等近30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先后实现了企业信息化。这充分表明中国钢铁产业的工艺装备技术水平正在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制造能力正逐步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上一篇:行为导向法下一篇:四环素研究